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任祎寒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2-17 21:14:59 | 只看该作者
抢课拉锯战

                                                                            文/任祎寒
      大一上期快要结束,按照惯例该给下学期选课了。12月7日,轮到我们选择素质选修课。在此前一天,大二的学姐选课,我就深深领悟了选课的艰难,可没想到我们更困难,一场拉锯战即将杀开。
      7号早晨8点多,室友们都从床上爬起来,什么都不管,直接打开笔记本,锁定西科大教务处,然后就等着9点。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进了教务处选课系统就坐等选课了,可事实证明我们是错的。
      8点58分,马上就开始抢课了,一个室友刷新了一下刚才的选课页面,结果他突然叫道:“我被刷出来了!”我们几个室友听了后还不信,还开玩笑说:“教务处把你踢出来了?”我呵呵笑着立马登录教务系统,发现屏幕空空,只剩下service unavailable……顿时心头就紧了。
      挣扎了一会儿,我们整个寝室都成功地被选课系统踢了出来,只得默默抱怨教务处的系统弱爆了。我们都关了网站,做其他事去了,就等他们默默地抢吧。
      怀着最后一点点希望,我两小时后登进了选课系统。点进去的那一刹那,习惯性地准备叹气,结果令我比较意外的是,这次居然登进去了。我手忙脚乱地打开选课列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就赶紧点进去。虽然很多喜欢的课和比较热门的课都被“一洗而空”,但我还是选了三门课。这下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终于轻松一口气。
      我随便看了一下其他的课,像影视欣赏、陶器制作、插花和旅游鉴赏等等热门课程,早就被选完了,其他的课名额也很少。下午教务处说有很多同学恶意囤课,导致其他同学选不上课。据说有个同学总共选了一百多门课……对此,我也只能无言以对。
      选课事小,但不知为何如此费力。
22#
发表于 2015-12-21 09:2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任祎寒 于 2016-1-10 16:08 编辑

《龙新时报》第六期
头版
网易新闻客户端
大数据解码城市态度
点亮成都标签


      10月28日,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出的“解码城市态度”系列活动来到了第三站——蓉城成都,为这个天府之国点亮了“巴适慢生活”的城市标签,并解码了成都生活安逸、消费力强和幸福指数高的城市态度。

      此前,该系列活动已成功登陆广州和青岛,其利用大数据描绘城市态度的创新理念也引起了新闻传媒界和新闻用户的强烈反响与广泛关注。据悉,该活动还会陆续登陆长沙、上海、北京等城市,揭开一座座城市的城市态度。

      基于3.6亿庞大读者群所提供的海量数据,网易新闻客户端对其进行高速实效的挖掘统计和逻辑推理,然后提炼出一个城市在饮食、服装、商业和教育等方面的共性标签,解码出该城市以及该区域新闻受众群的特定需求和个性特征,从而更加智能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精准高效的新闻服务。

      网易传媒市场部总经理李安表示,如今新闻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只有不断强化优质内容产出和优化阅读方式,才能保证用户活跃度和粘性。网易新闻客户端此次推出的“解码城市态度”系列活动,不仅是网易新闻客户端创新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扩大竞争优势和实现差异化平台的重要战略,更是其进一步贴合用户所需,优化阅读体验的创新之举。





23#
发表于 2015-12-21 09:30:17 | 只看该作者
自习室

                                                                                文/任祎寒
      来学校已经快要一学期了,才知道我们宿舍北三的四楼有一间自习室。宿舍有自习室就不用去图书馆抢位子了,这倒是很值得欣慰的一点。
      晚上跑步回来后比较闲,我就准备去一趟自习室,看看宿舍里的自习室长什么样,看看寝室里边儿的学霸们是怎么学习的。
      我拿上几本书就上了四楼,推开自习室的门,惊讶地发现里面坐了不少的同学。有敲着键盘的,有拿着铅笔绘图的,有翻看厚厚书本的,也有戴上耳机静静看书的……我迅速找了一个空位坐下,生怕打扰到他们。
      虽说是寝室里的自习室,桌椅等设施较图书馆显得有些老旧,但学习氛围却有增无减。坐在里边只听得见笔划过纸张的刷刷声,十分安静。
      俗话说,寝室是颓废的摇篮,堕落的温床。在宿舍楼设立自习室,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给需要学习但又不方便去图书馆的同学创造了条件。
      在明亮的灯光下看书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提升自己,远离了寝室温床和电脑的诱惑,远离了那一份浮躁与颓废,自习室是个能静心学习的地方。
24#
发表于 2015-12-21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的天平

                                                                                        文/任祎寒
      今天上思修课,老师讲到职业道德一节,放了一个视频案例。视频中,主持人问了一个小问题:一个大雨天,你开着只剩一个空位的汽车路过车站时,看到你亲爱的女友、曾经帮助过你的恩人和一位颤巍巍的老人都在等公交车,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这道题在我看来无论选择哪一个答案,都不能说对或说错,这只是每个人的道德倾向不同罢了。
      透过这道看似有点无厘头的题,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天平倾向于哪个方面,但不能说明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人性的优劣。
      我试想了一下,如果选择搭载女友,那说明这个人比较看重和女友之间的恋情,远一点也可以说是未来的爱情。如果选择搭载恩人的话,那表明这个人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不忘报答恩情。如果选择老人,说明这个人有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怀,也说明他擅于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透过这个小小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道德天平的倾向,看似无厘头,却意义丰富。
25#
发表于 2015-12-21 09:32:41 | 只看该作者
四级初体验

                                                                                  文/任祎寒
      上大学以来的第一堂正式考试便是英语四级,虽说是半裸考,但心里还是有些惶恐,毕竟好久没有尝过那种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和时间赛跑的感觉了。
      在随便做了两三套卷子、走马观花地背了几篇单词后,今天就走进了四级考场,迷茫而又惶恐。
      早上八点半左右,大波大波的考生陆续赶到考点,说实话,在大学好不容易才能看见这种人流密集的场面。我和室友们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吐槽着四级,不一会儿就赶到了新区。
      进考场安检扫描的时候,真有种回到高考的感觉,不仅仅是穿越时空的感同身受,更是一种时光悄然流逝的无奈感伤。
发了一会儿神之后,开始考试了,我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做题,没有所谓考神的眷顾,也没有什么突然意外,只不过大半年没有完整碰过一套题,做起来确实有些不顺手。
      写作文还将就吧,虽然题目有点让人醉醉的,虽然我写得没有什么逻辑,但还是看得下去吧。接下来到了听力,群里开玩笑说,如果四级听力听不下去了,那就调频到其他广播电台,去听听新闻听听歌。这个玩笑充分地说明了听力的艰难性,听力念一遍就算了吧,但居然卷子上还没有问题!好吧,前半段还能将就接受,后面就直接听到什么选择什么了。阅读由于我把70分钟当成40分钟了,我就一股脑地使劲做,做到翻译才发现还有30分钟……虚惊一场。
      英语四级是入门级考试,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大学的复习、考试都靠学生自觉去做,没有高中时代的强迫学习,这儿更考验一个人的自觉性和毅力。
26#
发表于 2015-12-21 09:33:39 | 只看该作者
初尝木桶鱼

                                                                                         文/任祎寒
      今晚和实践部的学姐同学收拾完东西后,决定去小东门外吃晚饭。一行四人本来准备打算去吃荤豆花,但走到木桶鱼那儿就被这个新奇的名字吸引进去了。
      我们点了一个中锅,还来了一瓶热豆奶。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上了一个比较小的木桶,外表看起来就像那种普通的木桶,只不过木桶底铺了一层滚烫的椭圆形的黑石子,然后倒进鱼片和高汤,只听响耳的一声“呲——”,就好像给热铁浇上凉水迸发出的声音。
      第一次吃木桶鱼,很是期待它的味道。由于是纯清鱼汤,我就先盛了一碗热腾腾的汤,在寒冷冬夜能喝一碗这样的鲜美的高汤,实在是一种享受。鱼片也很薄很嫩,有种淡淡的清香味,可能是石头的味道吧,再配上满满的佐料,嚼劲十足的鱼片入口即是美妙享受。
      吃木桶鱼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用液化气或者电磁炉加热,全靠底层的石子加热,这样吃起来不仅味道更纯正,而且更节能。
      美滋滋的鱼片配上暖暖的豆奶,我们四个吃饱喝足后,静静漫步在校园,寒冷冬夜也变得暖暖的。
27#
发表于 2015-12-21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趣味水果店

                                                                                   文/任祎寒
      昨晚和室友在北门外吃完干锅后,大家都准备买点水果回寝室。我们随便走向了街边的一家水果店,这家店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指着其中一筐“外表姣好”的红富士问老板价格,老板顺着我的手指望了一眼,抬起头看着我笑眯眯地说:“4块5一斤,这可是奔驰级别,吃起巴适得很哦!”
      我当时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老板的“奔驰”一词什么意思,接着室友指着外表艳丽无比但形状有些奇异的蛇龙果问价格,水果大叔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用过来人熟稔的口气说道:“这种蛇龙果吃了让你有种登上珠穆朗玛峰‘俯瞰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几个人对大叔的这个回答很吃惊,心里纳闷:卖水果还能这样卖?
      接着我们又问了宝马级别的苹果、路虎级别的香蕉……最后我们还开玩笑说:“大叔你这个文化水平肯定不是西科大毕业的!”水果大叔立刻振振有词地说:“我可是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然后我们大家都笑了。
      第一次遇上这种“4S”水果店,真是长了见识。只不过大叔这种风趣幽默感确实在同行里不可多得,把顾客逗开心多买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28#
发表于 2015-12-28 21:53:06 | 只看该作者
不一般的体育老师
                                                                                             文/任祎寒
      每周五的下午我都有一节室内体育课——体育保健。
      第一节课王老师就给我们说这堂课原本是给残疾人设计的,不知道现在怎么变成普选课了,搞得在场的我们都有点尴尬。
      上了几次课,发现体育保健课主要讲解一些人体的基本常识和养生方面的知识。虽然上课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生物的知识,但我一直都在听,不仅是为了书本知识的考试,更是因为王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断吸引着我。
      自从第一堂课我就觉得王老师有些与众不同:王老师并不像一些老师那样,拘泥于幻灯片上的内容讲解,而是经常会引申到现实生活里,并融合他自己的独到看法。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讲到“生育”时,下面的同学都有些尴尬和不好意思,而王老师却毫不在意,开始讲生育是什么?生育不仅是生产,更是一种养育,更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体现,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放纵。当他讲到呼吸系统时,就谈到当今城市的环境污染,然后老师就开始讲他很想回到偏远的乡村里简单生活,远离城市的繁杂和拥堵……虽然王老师所讲的这些都是基于他自己的一些见解想法,但我觉得受益匪浅,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还不能感同身受,但那毕竟是一个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的人所经历的感悟。
      我一直都很好奇,以前学临床医学的王老师,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知识面,又怎么会具有那些对社会、对人生和对自己的独到思考。总之,王老师    在我眼里不仅仅是一名体育老师,更是引领我们思考的导师。
      所剩下的体育课已不多了,唯一想做的就是多聆听一些感悟,多收获一些体会。
29#
发表于 2015-12-28 21:54:3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高雅音乐

                                                                                            文/任祎寒
      打小开始就对音乐一窍不通,除了能听听音乐哼哼曲调外,别无所知。连最基本的五线谱都看不懂,更别谈什么乐器美声大合唱了。因此我总是很羡慕懂音乐的人,感觉世界在他们的音符律动中显得格外美好。
      然而我这样一个没有半点音乐素养的圈外人却被活生生地安插在文艺学院,我想我该不会是文艺学院最不文艺的人了吧。每次去东八都能听见音乐系的同学弹奏出的乐音,或钢琴或萨克斯,有时还能看见他们勤奋地练习舞蹈……顿时感觉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不过,身在文艺学院,经常受到 高雅音乐的熏陶,也能假装文艺一盘。
      前天下午听说东八晚上会有一场音乐交流会,来自绵阳师范、四川文理学院和西科大三所学校音乐系的同学将用美妙的乐音进行交流。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去了,虽然我知道我可能一窍不通。
      七点过,三校音乐交流会开始了,首先就是我们学校的素墨筝古筝乐团,淡雅的服装配上柔和的灯光,那一丝丝时而急促时而轻缓的乐音不断撩起在场观众们的心扉。接下来,无论是饱含深情的名著美声演唱,还是活力四射的原创舞蹈,亦或是琴音交辉着的高亢独唱……都在我耳膜之际久久盘旋,震彻心底。
      作为最不文艺和最缺乏音乐素养的我居然聚精会神地欣赏了一场音乐会,我很感叹唱经典歌剧的美声歌者是如何记住那些歌词的,我好奇舞蹈演员们是如何记得住那么多复杂的舞蹈动作的,我更不明为什么一个个乐器在他们的手上就成了美妙乐音的制造者。
      但愿我能渐渐多生长出一些文艺细胞吧。
30#
发表于 2015-12-28 21:55: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阿姨的温暖

                                                                              文/任祎寒
      说到宿舍阿姨,在我印象中是很严厉的。
      回想起高中住校时,每晚宿舍阿姨都会打着明晃晃的电筒仔细查寝,一个人都不会放过。熄灯后若让她听到哪怕一声杂音,她都会冲进寝室指着学生大声责骂然后扣分。最可怕的是每天苛刻的卫生检查制度,苛刻到便池都要刷得一尘不染。
      现在的宿管阿姨可仁慈多了,没有高中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我们不违反校规阿姨都不会找我们的问题,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还记得才来报道的时候,整个北三的阿姨都坐在一起,在宿舍一楼给同学们发钥匙。我才走上去,一位阿姨就热情地问我是哪儿的人,我忙着回答说西昌的。我刚说完,阿姨们都朝我看来,笑着说我们都是西昌的。虽然我感到很惊讶,但我也没多想,只觉得很温暖。后来一个阿姨给我说其实当时她们是骗我的,她们看到远离家乡的新生来报道都有点想家,就以此来安慰我们。这善意的谎言我后来才知道,但心底更加温暖,仿佛真的有老乡陪伴左右。
      后来有一天,我下了计算机课回到寝室。推开门就发现寝室桌上放着一盒蛋挞,寝室的室友说这是阿姨亲自烤给我们的蛋挞,快趁热吃了!望着嫩黄色还飘着奶香味的蛋挞,虽然稍微有些凉了,但还是满满的感动,心底暖暖的。
      又是后来,所以给我们送了一碗自己卤制的鸡爪。室友们围起来津津有味地啃着阿姨自己卤制的鸡爪,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来自阿姨的关心,让我们在远离家乡的异地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