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一个10年,解决问题靠“大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20:4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一个10年,解决问题靠“大脑”
! ~) m0 ]0 J( ?* l$ u+ E8 P, G! \
前言:
本文是网络智库举办的《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新书分享会记录,作者刘锋主讲,深入阐述了科技时代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大脑,腾讯大脑,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各种“大脑”产生的原因;人类和机器如何通过互联网大脑架构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这个超级智能对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城市建设,科技哲学等等领域产生的影响等。
1 d1 |# v' h; {' e
1. 希望与恐惧并存的AI时代“超级智能”悄然兴起

/ U  N! S$ @5 D( M+ t  e
今天,人工智能是个非常热的词,很多领域都在关注和讨论。
前段时间,上海刚推出垃圾分类,人工智能领域立刻举行一个大奖赛: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对垃圾进行分类。
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繁杂的,甚至让人觉得痛苦的事情,我们都寄希望于用人工智能去处理。包括海关,包括安防,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寄存了我们人类对于未来很多的想象。
但另外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疑虑:人工智能未来到底会怎么发展?尤其像IBM的Watson在常识方面超过了我们,而阿尔法狗也把世界冠军打败了。人工智能通过计算能力,在一点点地蚕食我们的领域。

, g5 d3 M. l3 b9 U$ l  ^
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现在有两个阵营:

! `4 L* R( ^$ G- W- u4 U2 i  L
一方阵营以物理学家霍金、马斯克、孙正义和比尔盖茨为代表,对人工智能是否超越人类保持警惕性。
另一方阵营以计算机领域的很多专家为主,国外的很多实验室主任,还有国内的谭铁牛院士、王飞跃和刘伟老师等,不认同人工智能会全面超越人类。
: e/ B) K3 k# g  a
在这些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超越人类的争论当中,一种被称之为超级智能的新形式正在悄然兴起。

0 p# [6 Z0 g! P3 G" i4 a
超级智能是什么意思?

6 i) k  c# d4 d7 J+ r
就是通过我们对互联网大脑的结构的研究,重新给予了超级智能一个和原来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超级智能的想法不太一样的定义。具体是什么,接下来会阐述。
, `: d5 p0 D. [* @7 r5 q& o) O
超级智能指的是数十亿的人类群体智能与数百亿的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大脑模型结合成一种自然界前所未有的智能形式。用其他的名词,不足以涵盖这种智能形式。
8 X+ o' {2 c+ y7 a% |6 G
为什么是“自然界前所未有”?
+ g; Y/ |2 s) s  p4 u' Y8 m
因为除了连接人之外,超级智能还连接了很多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又组成了第二智能中心,跟我们人类的群体智能相互交错。
0 s+ j  o( A& y( J  g" s- C7 e0 B
为什么将互联网大脑类比人脑?

3 N. ]. d! T# J1 K: ]
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还坚信互联网就是网状结构,但是在2006年、200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就不断受到一些事件的诱发,或者启示,让我们产生了将互联网的大脑类比人脑的想法。

1 o6 ~$ J5 p9 Z2 x- @4 \( k. ^  n$ G
互联网从诞生起就是一个网络结构。2004年,脸书诞生,这个由脸书连接的世界网络给了我们关于神经元网络的启发;2007年,谷歌的街景系统在全球设置了很多的摄像头,可以让用户实时通过互联网观察该地各个角度的景象,这和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类似。而在远程手术中,纽约的医生可以给我们贵州的居民进行手术,这类似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
' R4 ^* O/ ?6 w' g# H
这种多次出现的类脑现象给了我们启示,也成为我们研究的起点。

2 n* N, u/ B& T0 E- F9 C# b% [- [
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大脑,什么是互联网的大脑模型?互联网大脑就是在互联网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类脑的智能系统架构。
" l" A2 L( U7 ?/ [% }9 z
互联网大脑与人脑有2个可类比之处:

3 X% l( V0 O- G8 K) Z. I
一是类比神经元网络。神经元网络是我们的大脑里面的核心,对于互联网大脑来说,类脑神经元网络也是它的核心。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才能将互联网的各个神经系统和世界的各个元素关联起来。
二是类比反射弧。人脑通过反射弧体现出智能,反射弧可以根据这个世界的变化,给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当互联网大脑的各个神经系统都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互联网大脑的反射弧的问题,也是这个模型里面的重中之重的研究的特征。
' s  {; U# w( v( Q6 J" Q
2. 用“互联网大脑”模型可解决什么问题呢?
+ ~5 L: p$ L/ i0 J% x) J, b
一、科技为什么会在21世纪前沿爆发?
& {0 P8 W3 T1 \: M6 T9 h" [
上个世纪80、90年代,科技概念寥寥无几,但是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科技概念爆炸式涌现。每一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科技概念,到今天为止,可能每一年都会出现好几个新的概念。

3 F! |& v' j  _* x9 r- s" P# N/ q) C
从Web2.0开始,到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然后到深度学习、云机器人、边缘计算,到今天的人工智能。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一次新概念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踩一下互联网。
比如物联网出来的时候,就认为互联网要过时了,以后就是物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出来的时候,就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过去时了,以后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我们也听到类似的声音,互联网又要成为过去时了。  K1 }, u1 _* Q0 A* @* Z
我觉得这个看法不一定正确。我们从互联网大脑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情:
l 我们知道人脑从受精卵到发育成熟,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l 从1969年互联网的诞生,到现在,正好50年,互联网发展了50年,互联网大脑的雏形才刚刚萌芽。
6 z4 R2 b1 F( \* s) p3 j" `+ }/ o' y
这个萌芽的代表,就是在去年,整个产业界出现了很多用大脑来描述自己的这样一个概念。

6 P/ Q' |9 W# ]8 e: o
  v" _: I& F# h/ s  Y" c
从发育的角度看,在20世纪有三个节点为互联网大脑奠定基础:

9 V3 {. f; C, }  l* r
一是在1969年之前,人类已经为此做了很多的储备的工作,像二进制、电话线、计算机的发明,都在为此做积累。当然那几年,互联网上,受精卵开始有了,就是那四台计算机。
二是在1974年,TCP/IP协议,它为互联网的设备提供了通用语言,很多传感器的通讯,都是基于TCP/IP。
三是在1989年,万维网的提出。万维网一方面给数据提供一个统一格式,另一方面提出了BS结构。
! V6 i, ^# K. D) {
到了21世纪,互联网开始加速从网状结构向大脑架构进化。2004年,腾讯,脸书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代表了互联网神经元网络开始爆发。到2019年它们分别连接了数十亿的人类用户。
再往后看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我们把它视为是互联网大脑的神经纤维的发育。
2009年以IBM提出智慧地球为代表的物联网,则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的发育。
2012年左右,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的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我们把工业互联网划归到运动神经系统的发育。
6 y5 ~1 l# Y/ x# b1 K- W; `" y
大家可以看到,当这些神经系统都发育出来,感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连接在一起,由这些神经系统所连接的数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 C2 Z( Q8 V3 i
对于人工智能的爆发,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两辆火车。
l 一辆火车是互联网,从1969年一路狂奔到2015年左右。
4 ^" D  b  ]8 @. J9 i6 w

3 c; i3 V1 b5 ~( T5 W3 K
l 另一辆火车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沿着学术性特别强的那条路往前走。

( k' j: \# B2 v' ]  o1 E& `
我们为什么认为人工智能还是属于互联网大脑发育的浪潮呢?因为按照互联网大脑的这一次发育,到了需要人工智能介入的节点。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大脑模型,需要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动力去驱动它运转。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互联网的基础: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云计算。没有这两个要素,人工智能没有落地的场景。

8 H; z# k& S3 K8 c" Y
只有当人工智能的技术跟互联网内的各个神经系统去做结合的时候,新的应用才会产生。 当然,在今天,5G作为神经纤维的发育,还是在继续地进行。当时5G产生之后,它对于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用了一个跟脑有关系的名词,就是梦境世界。
什么叫梦境世界?在当5G跟大数据做结合以后,我们可以戴上AR眼镜,进入一个三维立体的虚拟世界,我们把它叫做梦境世界。
8 x* I7 z5 Z7 i  `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当神经系统都逐渐发育成熟以后,我们怎么通过神经反射弧更好地把现实社会跟虚拟社会的结合。这个工作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很好地去启动起来,它可能还要再等待,我认为它可能是未来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
5 e- q9 |+ |+ z) ?, y
二、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发育的企业发展分析
在互联网的进化中,一定会对产业产生影响。在这个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那些企业,就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顺应了这种进化的方向,也会得到较大的奖励。反之,企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偏移,就可能被淘汰掉。 如今的企业竞争——在社交网络上的竞争,就是在争夺类脑神经元的控制权上。 所以一个企业必须不断地在神经元网络里面占据一定的位置,如果不占据一定的位置,就会出现问题。

3 T2 c# |: S' f1 P
三、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的未来

/ ^* @: l0 }1 u2 o% Z
区块链技术也是一个热点,而且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技术。 我们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一个新技术出现时,首先看它在互联网大脑的模型里面,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说实话,们一开始没有找到区块链技术对应的位置。但是我们翻开神经学的发育史,发现区块链其实也跟神经元有关系。 区块链这种对应的网络式结构,和大脑在几亿年前刚萌芽时的那种结构相似,那时的大脑是弥散型神经网络,它有很多个节点,这些节点都是平等的,大家共同去做决策。
% \( ^8 ~6 V9 p! s" R

' X6 B3 b" o) Y+ h
这和今天的区块链是一样的,对等式网络,大家每个人的权限是一样的。 后来,随着生物的进化,中枢神经出现了,它的效率更高,智能性也更高。 现在还拥有区块链技术的这种对等式网络,弥散型神经网络的动物,是八爪鱼,水母这一类生物。 这就反过来就提醒我们,区块链技术,相对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而言,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未来。这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得出的判断,在技术应用上,可能还是以云计算为主,区块链为辅。 但是在未来,当互联网大脑模型更加成熟以后,整个人类想要控制这个大脑系统时,区块链可能会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储备。
' O8 S6 A/ w  @4 c' Z' R
比如脸书、亚马逊、谷歌这样的公司,大量集中了我们的提倡数据,这样的公司是由股东们控制的,对于我们整个人类的影响太大。
& G5 {, t  j" J1 Q, c
区块链的兴起,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思潮。
+ ?0 C3 h7 e7 A( \5 l0 Q
有些专业人士希望能够用一种新的技术,去对抗现在这些世界级巨头带来的垄断。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本身有一定的天花板。除了从技术去挖掘它之外,它是不是还有另一种途径呢?
我们有一个猜想,在未来,像脸书、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可能会从股权上来对它进行重新的分配。就是说它的每一个用户,在股权上可以对它重新划分,这样就避免少数几个股东,控制了人类最核心的技术框架。
如果可以通过股权的方式分散控制权,那时候就需要区块链技术,它可以作为一个投票系统。所以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位轻而权重的。

$ Z5 Z* O9 J+ P( c# ^
四、从互联网大脑模型看7个新战略资源
- s3 e0 i7 o& c% ~: L6 A- j
这个问题比较大,这是和对华为的思考有关,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可以放在互联网大脑中来思考。
# `$ \- N4 V% ~7 D. G0 X* b! {( B
在互联网大脑中,一定有一些位置非常重要,比如脸书、亚马逊等,都占据了核心位置。我们梳理了一下这样的重要位置,一共有7个。  
❶是底层通讯线路,这也是华为所处的一条路径。  
❷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即类脑神经元网络,覆盖的范围越大,影响力就会越大。  
❸是云计算的托管服务。比如说今天的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云。现在无论是企业的数据、政府的数据,都在云托管服务中。随着汇聚的企业,或者政府数据增多,那它作为资源来说,肯定是在这个里面是最重要的。
❹是我们说的类脑模式这样一个巨型系统。类脑模型的触角连接了很多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了很多人,无论是对于商业来说,还是对于运输和对于军事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❺是芯片。❻是操作系统。芯片和操作系统,其实是驱动大系统能够运转的两个关键要素。  
❼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互联网大脑的一个连接要素,是人进入到互联网大脑的一个最重要的人机接口。
4 v% |# h) p6 v1 S/ _' y
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放在重要的战略资源里面。因为如果没有占据这七大项的话,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还是依附于这七个领域。另外也许还有第八个、第九个战略要素,这还是可以继续探讨的。
; }/ p" G% Q, e7 b. @1 ?/ Z+ D
五、基于互联网大脑发育的城市大脑建设分析

* o3 f. I2 W1 M
互联网在向着类大脑方向的进化过程中,它必然会影响着城市介绍。
第一个,城市大脑。
当互联网变得类脑化以后,城市建设也会受到类脑化的影响,产生城市大脑。 所以在这个里面,其实我们是站在互联网大脑的模型里面去谈城市大脑的,简单地说,其实我们就给予这样几个判断。第一就是城市大脑,它其实是互联网大脑底下的一个子集,它不是一个孤立系统。
1 [) E4 t- A! A* Q0 K1 e* x; T" M
第二个,城市大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工智能系统。
城市大脑最重要的部分是类脑神经元网络的建设,首先要把城市的各种要素连接起来。除了人工智能的这个智慧之外,还要发挥人的智慧。 城市大脑现在的一大欠缺就是,这样一个类脑神经元网络一直没有很好地建设起来。
城市大脑不是一个孤立系统,比如说杭州市建立杭州的城市大脑,上海建设上海的城市大脑,这两个城市大脑怎么连接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类脑神经元网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人发挥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发挥人工智能的智慧。

1 _! u1 e3 O% O( C$ f0 D5 W
在这十几年里面,我们形成的唯一的技术方案,就是大脑模型,这个模型大概有三个要素:  
❶社交网络不能只连接人,要连接物和连接系统。
❷任何一个节点,应该有两个智能中心。一个是人的智能中心,另外一个是人工智能对于这个节点的控制。
比如,对于一个路灯来说,正常的时候,它是由人工智能来控制,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候,人也要介入进去。当这两个智能系统发生决策冲突的时候,要以人的决策系统为最高的决策。
❸跟神经反射弧有关系。如果要形成反射弧,又不能只是点对点的通讯,而是能够向更远的信息节点去进行通讯。这是互联网大脑模型里的第二个重要元素,就是神经反射弧在技术上成为显示。

+ F( k7 ^: b, p
六、基于互联网大脑发育的哲学思考  
. R6 o  F+ M% G$ |4 `- L
我们观察到,互联网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网状结构向类脑结构发展,而且一下子扩张到整个全球,甚至全球都不是它的边界,伴随着人类向月球、向火星去探索的时候,它的边界明显还在扩张。
我们需要关注2个地方。
第一,互联网的这个大脑模型,不是我们人为规划出来的,而是涌现出来的。
比如说投资者去投资,创业者去创业,科学家去研究,然后共同推动这个系统的演化,当有一天我们抬起头看这个巨系统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大脑的结构与人脑越来越相似。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觉得是经济学里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我们的互联网大脑模型里面出现了。
第二个就是互联网的扩张性。这个扩张性来源于我们始终有点不服气的心态。

: {% ?/ F* I  r. C
我看达尔文进化论的时候,他们反复说进化是没有方向的,人类并不比蚂蚁、蟑螂、老鼠它更高级,但我一直觉得我们可能比它更聪明一点。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联网的四台计算机一下子膨胀出那么庞大的一个系统,储存了那么多的知识,很明显使得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和提升,而且这个扩张和提升的速度没有停止,而且在加速。
反过来看,回到一开始,我们是群体智能,那些蚂蚁、鸟、蜜蜂也是群体智能,当我们形成群体智能的时候,我们的能量比它们大得多。
进化论认为,进化没有方向。这个可能是对的,我们的脖子没有长颈鹿长,没有猎豹跑得快,但是有一个地方是递增的,在过去的几亿年里面,至少有一个属性是在不断地单调递增,就是我们知识和能力。
脑的物质结构上,一直是一层包着一层,爬行动物的大脑、哺乳动物的大脑、鱼的大脑,就是一层一层这样包裹,而我们的知识和能力,也是这样不断的单调递增。
如果再给我们五百年、五千年、五万年、五亿年的时间,假设我们能够不断地生存下去,那这个互联网的这个大脑的这个触角,它能够扩张到哪里呢?
肯定不会局限在太阳系里面,不会局限在银河系里面,可能它不完全是一个科幻的想象,它是一个自然地推导,会持续地向外去扩张。
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归于哲学思考,我们可能会印证某些哲学流派的思考。

2 v* j) R( d$ I- \. Z2 P
七、基于互联网大脑与超级智能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类比是研究方法之一,上个世纪,学者将原子和太阳系去作类比,除此之外,还有声波和水波的类比,现在,我们也在做这种关于互联网和人脑的类比,得到一些比较有趣的结论。  
❶它的结构特别复杂。从那四台计算机,到今天我们说几十几百亿的元素,而且这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  
❷它的架构在持续变化。用50年的时间,它从四台计算机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智能系统。  
❸它是一个生命的智能阶段,无论对于人的大脑,还是互联网的智能系统而言。
编辑:宋婷

( C1 X- W/ I2 I! }! p9 E6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