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年伊始,传媒茶话会选题会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茶茶:“领导,成都媒体集体爆发,每家都做得挺好。”
领导一拍板:“这倒挺有意思的,是什么原因呢?做个选题分析分析。”
茶茶:“好几家媒体呢,一篇说得清楚吗,要不做个系列吧。”
桦桦:“别整系列了,早就过时了,现在还有人看吗?”
然后,编辑部几个人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信息爆炸的当下,系列报道还有人看吗?
2024年1月初,带着这个话题,传媒茶话会对话大河网执行总编辑张培君、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佳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
新媒体时代,系列报道过时了吗?
快餐化、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人们阅读的耐心少了,看一篇长文章都要反反复复好几次才能看完,动辄篇幅长、篇数多的系列报道还有人看吗?过时了吗?
“系列报道无论从媒体制作还是用户习惯上讲,都依然有价值。”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佳的观点简洁明了。
从媒体角度讲,热点事件和话题总是在不断递进,甚至期间可能发生“反转”,媒体无法做到一时穷尽细节、给出结论,需要通过系列报道来进行动态追踪。一些节点性的自策划也是如此,系列报道依然是完整表达立场、传递信息的最佳形式。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碎片化的信息就像零食,可以偶尔吃点满足胃口,但终究只是海量信息中的尘埃。“如果用人体来比喻,调查报道、系统化的理论著作等系列文章,以系统化的知识做支撑,就好比是骨骼,只有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立得住、留得下。”
“新闻报道作为精神食粮,不能全是立等可取的汉堡薯条,也要有下大功夫细烹慢熬的硬菜、靓汤。”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的观点直观明了:“不是长文章、系列文章没人看了,而是值得看的好文章太少了。”
“不可否认,如今一些媒体策划的系列报道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照搬材料,文风生硬,空话连篇,这样被动应付差事的系列报道受众当然不爱看,最多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甚至‘谁写谁都不看,写谁谁都不看’。”
可见,导致系列报道“过时”的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当下资讯过载与价值稀缺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主流媒体采编队伍浮躁、急功近利的现状。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尽管系列报道面临危机,但是其价值也更加凸显。”大河网执行总编辑张培君表示,“首先,新媒体渠道为系列报道创造了巨大的受众群体,引发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了解。其次,信息时代,系列报道对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媒体融合发展为系列报道更出彩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从媒体实际报道来看,只要选题好、站位高,既服务了主题工作又满足了公众需求,系列报道还是有市场的,值得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大做。
优质的系列报道不仅不过时,还是新闻业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项目之一。粗略统计,第33届中国新闻奖有30件系列报道作品获奖、第32届则有29件作品获奖。
也有分析文章发现,系列报道在中国新闻奖的获奖率上属于“强势体裁”。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作品中,系列报道的选题涉及重大政治议题的比重较大,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态、扶贫、就业等重大政治和社会议题、民生话题。
正如王长善所说:“碎片新闻就像薯片,嘎嘣脆怪好吃,但吃多了营养不良。碎片化‘信息茧房’不能长此以往!主流媒体的‘发声地盘’不能拱手相让!”
四类题材适合做系列报道
部分媒体的系列报道内容寡淡、千篇一律、没有流量。哪些题材更适合做系列报道,能做出好的系列报道?
传媒茶话会结合访谈嘉宾观点,总结出四大类型。
第一,重大宏观选题。
形象地说就是“市长”和“市场”都关心、渴望媒体大做特做的报道,值得做系列报道。
这类选题往往也与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重合,例如全国两会、中共中央全会,等等。
第二,深入影响公共生活的社会话题。
真正高质量的系列报道应该多关注民生问题、环保问题、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但媒体还做得相对较少的。
此外,社会话题可能本身也是热点话题,如清华才女朱令去世、东方甄选风波等。
第三,报道主题本身存在动态发展变化的可能,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必须跟进关注的。例如一些争议性事件、纠纷事件等。
第四,趋势性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种新趋势、新发展方向的。例如网络直播的兴起与合规、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地方文旅策划的创新与升级等。
整体来看,见人见事、生动可读、有感染力、有传播力,就能做出好的系列报道。
做好系列报道两大秘诀
想要做出好的系列报道有哪些秘诀?
张培君分享说:“关键是抓住‘两个核心’和‘六个维度’。”
“两个核心”即导向正确和事实准确。首先,现代传媒竞争激烈,但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首要意识,导向关乎生命,导向关乎发展,导向“金不换”。作为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着力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聚集正能量,发出好声音。
其次,新闻本源告诉我们,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事实,不能跟风,对新闻源要核实核实再核实,不能偏听偏信。
与此同时,一组系列报道至少还应注意“六个维度”:高度、速度、广度、深度、力度和温度。
首先是高度。所谓报道高度,在于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其次是速度。新闻讲究时效性,能够助推新闻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成功的系列报道背后,需要创造性思维,也需要快速响应机制。
此外,还要注意空间范围广、影响力大的广度,体现报道独特性和深刻性的深度,具有振聋发聩、直击人心的力度,饱含人情味、故事性、具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王长善形象地比喻:“做系列报道就像搞大工程,需要抱着审慎的态度,做好充分的调研,提前研判可行性,制定详细的报道计划,创新表达方式和报道方法,用技术赋能传播,不打无准备之仗,把好事办好才是高手。”
系列报道四个避坑锦囊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热点事件刚刚发生,便有很多解读。2023年个别媒体针对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的系列报道存在瑕疵,引起争议。
这类系列报道如何避坑?传媒茶话会总结了访谈专家给出的四条锦囊。
一是谨慎筛选事实,即如何界定出准确的阶段性事实并发布——如果某个事故暂时只能确认有人员死伤,就点到此为止,不轻易发布没确证的死伤数字。
二是对一些违背常识的事件细节和当事人发言加强把关,不夸大或诱导用户。
三是不轻易下结论或表达立场,通过全方位的采访和评估,理性介入事件的发展。
四是不犯经验主义、主观主义错误,不做片面报道,在报道争议事件、纠纷事件时,注意单篇报道的完整性,避免只呈现单方信源。
纵然部分报道存在一定瑕疵,但也正如刘海明所说,新闻报道应该允许容错率。“只要虚心接受批评改进就行,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媒体都是胆小、瞻前顾后不利于行业发展。”
新媒体时代,面对一些自媒体、商业媒体、社交媒体短平快、轻量化传播的冲击,主流媒体更该发挥“历史主动”,保持头脑清醒,扛起主流价值的大旗,加强优质内容生产的能力,用系列报道的“厚度”补上“碎片化”阅读的“薄度”。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sEg9RvfTNw4TiDTov0H1g
编辑: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