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次“突围”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经历与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9:2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06-23 19:50:50)

全国新闻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学术年会论文

九次“突围”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经历与感受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朱学诗 杨娟

新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恰是:当今的大学新闻学专业教育与新闻媒体人才需求之间严重脱节。

本文作者长期在湖北日报社作新闻工作,高级记者职称,并出任过报社子报总编辑,所采编的新闻作品数十次获得全国及省级新闻奖;在职期间曾受聘武汉几所高校,讲授《新闻采访学》等课程。兼职教学期间,对这种“脱节”有着切身感受。

2003年4月退休后,正赶上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这是一所挂靠名牌大学而实际上是高考“三本”招生的民办大学——招聘新闻传播系的新闻学专业教研室主任,我便报名应聘并遂愿上岗。

新闻传播系的系主任涂光雍先生,原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还承担过教育部中南地区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之职。他对时下大学新闻教学弊端的解析,以及冲出“脱节”困境的设想,比我更胜一筹,与我不谋而合。

于是,一位资深的媒体新闻专门家,和一位资深的高校教育专门家,紧紧联手,为冲出新闻教育与新闻媒体对人才需求“脱节”的困境,开展了一场为期6年的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突围”之战。

这两位专家曾发出铮铮誓言:面对大学新闻教学的“脱节”现状,任何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学工作者都不应该熟视无睹!

突围第一战:创办系级实践平台《校园新闻》

我上任伊始,便倡议创办一份属于本系的纸质媒体,涂光雍鼎力支持,书法名家的他,还欣然为系报题写《校园新闻》的报名。

也许有同行说,大学生们办个报办个刊不是很常见的嘛。不错,眼下大学里的“报”、“刊”的确不少,但是真正能够按照社会媒体的程序规范、按照新闻的客观规律、按照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办报办刊的,那就凤毛麟角了。

《校园新闻》诞生之前,学生们自发办了个《我的大学》报,由于常常刊登一些“影响团结的事情”,被学校有关方面劝阻出版,更谈不上“版面艺术”、“新闻价值”了。

校内的新闻实践,如果没有新闻行家指导,不能和社会媒体接轨,无助于学生就业,这样的实践还有什么意义?

我把社会报纸的那一套程序,移植进《校园新闻》,指导新闻专业学生分别担当总编辑、部主任、编辑、记者等各种角色。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采访、编辑、排版,一份4开4版的《校园新闻》于2003年10月22日正式出版了。

《校园新闻》一直办到2008年6月,共刊登学生记者的稿件1000多篇,40余万字,新闻照片150多幅,成为学生进行新闻实战训练的一个阵地。

2008年9月起,学校董事会决定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报》交由我系承办,《校园新闻》停刊——学生们的新闻实践随之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

昔日《校园新闻》的编辑记者,现已遍及北京、重庆、广东等新闻媒体,成为业务骨干。现任湖南《潇湘晨报》的高产记者刘俊,曾是《校园新闻》的副总编辑,他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们演讲时总会一遍遍深情地说:《校园新闻》是我新闻生涯的摇篮和起点!

突围第二战:把社会媒体精英请进课堂

2004年3月,经与涂光雍教授策划,新闻学专业开设了“新闻媒体比较研究”系列讲座课程。

讲座以课程的形式实施,全程32学时,2学分。先后邀请新华社湖北分社高级记者杨正文,时任湖北日报社副总编、高级记者江作苏,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记者蔡祥斌,《特别关注》杂志主编、高级编辑朱玉祥,《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长、编审李德复,武汉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高级记者雷喜梅,荆楚网总编辑、主任记者阎思甜,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贾连成等资深新闻人进入课堂,为新闻学专业300多名学生作专题演讲,引起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以此讲座为契机,成立“媒体比较”科研课题组,决定在借鉴与吸收上述新闻媒体精英人物学术演讲的基础上,编写《新闻媒体比较教程》教材,创建《新闻媒体比较研究》新课程。

课题组反复调研、多方论证、几经修订,确定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遴选出8名高年级学生,和老师一道担任《新闻媒体比较教程》的撰稿人。一年多时间,编纂者数易其稿,最后由涂光雍、朱学诗终审。此教材在校内试用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面向全国高校公开出版发行。

是的,没有哪一家大学新闻系,没有邀请过媒体记者编辑作专题演讲。但是,像这样精心策划地、多媒体融合地、以创建新型课程为目的的“媒体精英系列讲座”,毋庸置疑,是我们拥有“专利”的独家创新了。

突围第三战:引导学生向社会媒体“渗透”

这里说讲的“渗透”,并非指新闻专业学生走进媒体进行新闻采写实习。我们的“渗透”活动所追求的境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成为社会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媒体主人公的身份与眼光进行独特的新闻实践活动。师生们曾经独立进行过新闻网站栏目的策划与采编,也受聘承担过企业内部刊物的采、编、排版等各环节的整体运作。

2004年8月开始,我们取得了协办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北传媒网》的“传媒人物”专栏的资格,由于该网站依托荆楚网实施运作,我系组建了由师生组成的荆楚网记者站。

记者站在资深新闻人指导下,近三年间先后组织150多名学生参与,按照栏目需求,自行策划、采编,先后为“传媒人物”发稿200多篇。

学生记者们所采写的传媒人物,包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以及武汉电视台、武汉广播电台等武汉地区主要媒体总编辑和编辑记者。

“传媒人物”采写活动在湖北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有被采访者感慨:“采访新闻人物是我们的职业,没想到我也第一次成了采访对象!”他们对学生记者的采访能力,由怀疑到信任,再到热情支持、指导,成为学生记者的良师益友。

为表彰师生们的实践热情和丰硕成果,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为学生采写的10篇优秀稿件颁奖,并授予新闻传播系“协办湖北传媒网组织奖”称号。

2006年5月,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荆楚网编辑部、武昌分校新闻传播系三方,共同组成编委会,精选师生们发表在《传媒人物》专栏中的文稿88篇,35万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以《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话》为题公开出版发行。荆楚网编辑部以此作为礼品,赠予全国首届网络新闻评奖代表,在新闻界产生良好反响。

突围第四战:南征北战的远征采访

如何让学生体验新闻采写的艰辛?在校内的采写不行,走出校门但仅仅停留在大都市,也难以获得全方位的“艰苦”感受——这就是我们组织学生进行长途跋涉的“远征采访”的动机。

2004年10月初,我们策划了一次由师生自费远征采访的实践活动。

远征目的地:数千里之外的宁夏,黄河岸边的一个湖北农民办的农场;

采访对象:农场的经营叫刘文豹——他曾经在湖北襄樊市办农场是湖北省的“粮食大王”,受到过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的表彰。但是,由于襄樊某些有权势人的挤压,背井离乡去宁夏追寻他的“种田梦”。

选择湖北粮王刘文豹离乡背井,栖身他乡坚守种粮梦想的典型作为采访对象,是因为这是一个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典型。出发之前,采访组还与相关媒体签订“供稿合同”,接受媒体编辑的指导,明确报道思想,要求学生采写出符合媒体宣传意图的新闻稿件。

从长江之滨到黄和之畔,其艰辛程度是学生们未曾想到的。连续20多个小时坐火车,就给学生们一个下马威。先是男生们让出座位,让女生躺躺,后来困得不行,男生们便在车厢连接处“下榻”。进入采访地,虽是10月,一早却滴水成冰,学生们室外接水刷牙,等到挤好牙膏,漱口杯里已经结了一层冰!晚上,大家怎么口渴也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睡房内无厕所,又不敢轻易晚上出门方便。一天半夜,黄河崩岸,威胁刘文豹在黄河岸边的一块庄家地,学生们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冒着严寒奔赴出事地……

“教科书上常常讲到新闻记者采访的艰辛,”学生们感慨,“这一次亲身领略了!”

经过近半个月边实地采访边指导训练,学生们撰写出一批高质量新闻稿件,先后有5篇文字稿、10多幅照片被《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以及《襄樊晚报》、《黄石日报》、《农村新报》、《民营时代》等媒体采用。

2005年11月、2007年3月,系主任涂光雍两次带领教师和学生,应邀参加广东连州市举办的国际摄影年展。

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跋山涉水,深入瑶寨少数民族家庭进行采风拍照,让学生与世界一流摄影师同台展示技艺,向世界级优秀摄影师学习,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扩展了我系学术交流的空间。

与会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委会任主席、法国著名摄影家阿兰先生对我校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思路表示高度赞赏。

突围第五战:青年教师进入媒体“轮岗”

强化新闻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d902d0100k0mf.html) - 九次“突围”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经历与感受_wddtqq_新浪博客

为了建立一支既会教新闻,更会写新闻的教师队伍,我们一方面冲破阻力,注意从适合新闻教学的媒体人中选拔教师;同时,创造机会,让在职的青年专业教师进入媒体当记者当编辑。

2006年7月,经与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北省广播电视集团有关方面协商,自当年暑期起,从我系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教师中选派6名青年教师进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楚天金报拜师学技,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进行新闻采、写、编、评以及版面设计实践,实行常年轮岗培训。担任网络新闻教学的老师则进入荆楚网编辑部“挂职实践”。

选派新闻专业青年教师进入媒体实践,旨在让媒体从业经验不足的新闻专业教师,在新闻第一线增强新闻业务的动手能力,感受媒体的竞争态势,从而改进和提高新闻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自愿报名和协商,媒体和系里共同为轮岗的老师对口安排了指导教授。

主讲《新闻评论学》课程的杨娟老师,在《湖北日报》评论部上岗,由高级编辑刘章西指导;

主讲《报纸电子排版》课程的舒畅老师,在湖北日报出版部上岗,由高级编辑李云述指导;

主讲《电视摄像》课程的余林老师在湖北电视经济频道上岗,由节目制作中心主任、高级编辑陈剑指导。

孙玉凤、王梅、张萍、曾毅等也分别在湖北日报武汉新闻部和《楚天金报》找到了挂职的岗位。

经过挂职轮岗,每位老师不仅在各自实习的媒体发表了作品,而且收获了多方面的“心得体会”。

“2006年的暑假是我所有暑假中最充实、最繁忙的一个假期。”杨娟老师说:“在湖北日报社评论理论部进行的挂职锻炼,让我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对我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理论修养,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报社实习结束,她又主动到电台拜师,体验“广播评论”的特点。

突围第六战:把新闻专业课教学推向社会

2006年9月(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本人担任新闻学专业2004级《新闻采访学》教学任务。

如何教好这门专业课程?窃以为,把学生单纯关在教室里无论如何学不好新闻采访,因此我采取了与传统迥异的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从事数十年新闻采编的经验,结合教学特点,第一节课上我就向提出:在搞好课堂教学,基本掌握新闻采访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尽可能地把教学活动推向社会。

一是实行课前“新闻发布”制。要求学生在课外运用采访理论知识,留心校园内外的新闻事件,上课之前进行口头新闻发布,师生共同对其新闻价值进行点评。

二是在口头“新闻发布”的基础上,各教学班组建编辑部,编辑出版一份报纸形态的纸质媒体,刊登同学们课余时间采写的新闻稿件。

三是老师在网上批改学生的“作业”。老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同学们把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作业)或对教学的意见,提出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传给老师,老师审阅后,再将点评和修改建议反馈给同学。

四是把结业考试的“考场”设在新闻现场。《新闻采访学》课程的结业考试别具一格,在传统的“填空”、“选择”、“解词”、“问答”题之外,特别要求学生采写一篇“社会新闻”。

临考那天,同学们走出校门,围绕一家大型商场的内内外外,发现和采写了150多件图文新闻稿件。

有一名学生,走上街头采访一名带着孩子乞讨的妇女,担心孩子的妈妈不搭腔,他就买了一盒酸奶送给小孩,然后进行交谈,终获成功。

返校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这种与采访对象“套近乎”的做法,就是新闻采访学中说讲的,新闻记者进入采访之前与采访对象的“感情沟通”。当然,老师同时也提醒学生,对这种采访对象的言谈,还需进行理性分析。学生们感慨:“这确实是课堂上无法经历的。”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在课堂里认真学习新闻采访的理论知识,同时利用课余和节假日与老师沟通、交流,并进行采写实践,把自己的观察、感悟与老师共同分享,听取老师的意见,获得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经验。

突围第七战:把社会实践纳入课程轨道

历经此前的“六大战役”,为我们进行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启发我们:实践教学的最终落实,必须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课程化轨道。具体说,就是创建一门课程:《社会新闻采写实践》。

2007年3月开始,经教务处批准,由本人作试验性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为32学时,利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双休日举办的公益活动“名流大讲堂”为主要实践基地,先后8次(每次4学时)带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现场听课、采编稿件、排版办报、点评研讨。当学生们把满载大讲堂信息的报纸在讲坛内外发行时,一次次得到讲坛主办人和听众的青睐。本课程的“作业”,就是所编辑出版的报型媒体,结业考查则是一篇《采编感言》。

2009年4月,杨娟主讲《社会新闻(名流)采写实践》课程,并对教学活动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课程由系内各专业学生自愿选修,20人为一教学班,教学时数仍为32学时,除依托湖北、武汉图书馆“名家讲坛”为主要平台外,也灵活选择文教、科技、军营及工农企业等其它拥有“新闻资源”的现场作为实践课堂。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社会新闻(名流)采写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以及成绩考核等教学文书得以完善。涂光雍、朱学诗合撰的论文《把社会实践纳入课程化轨道》,对这门创新课程作了全面的论述,已在长沙湖南大学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由涂光雍宣读,引起专家关注,并入选大会文集,公开出版。

突围第八战:访谈全国名记者

新闻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包括指导学生对新闻界成功人士进行专访。

这样的采访实践,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方法技巧的一般性实践,同时也能够让师生从采访对象那里感悟新闻业务之外的做人的道理,让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修改稿件等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兼职教授”。

为此,我们于2008年暑期前后,选拔4名青年教师和14名学生,组成一支特别新闻采访团,分赴北京、上海、杭州、济南、深圳、广州、福州、石家庄、宁夏、兰州及武汉等地,采写了35位新闻人物,成稿16万余字,结集出版了《中国名记者新闻启示录》。

书中的35位新闻人物中,既有《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纸媒体的编辑记者,也有新华通讯社以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的记者,还有网络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新闻届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的获得者。

书中的35位人物专访之后,附有专访对象提供的代表作品,并有采访者撰写的作品赏析文字。

参与采写活动的学生说,“采访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的艰辛与荣耀,而他们的今日就是我的明天”。

突围第九战:新闻教学与校报实践互动

2008年9月,学校董事会决定,把原由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校报交由新闻传播系代管,本人拥有了两个职衔:新闻学教研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报总编辑。

于是,就让我感到有条件在新闻教学和校报实践之间寻求一种关联性探索,这就确定了一个改革研究项目——《新闻教学与校报实践互动研究》。

大学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为社会上的各种报纸培养记者,校报(当然是指由资深新闻人主编的校报),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报纸的性质和功能。因此,新闻教学与校报互动研究,体现了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就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这个项目研究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互动”二字上。

一是由项目负责人行使校报总编辑职责,在新闻学、广电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中选拔、组建一支主力学生记者团(同时在几个大系建立记者分团);二是项目负责人行使教研室主任职责,在本教研室建立《社会(名流)新闻采写实践》课程组,让中青年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教学,为校报提供名流人物专访稿件;三是校报开辟《社会名流》专栏,刊登《社会(名流)新闻采写实践》课程组师生采写的图文稿件;四是引导新闻采访学、写作学、评论学等课程主讲教师结合各自教学,指导学生向校报提供消息、通讯、评论稿件;五是要求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校报上的优秀稿件作为教学案例,给学生以“接近感”。

自2008年9月校报交由新闻传播系承办以来,新闻学教研室老中青教师积极参与,带领校报记者团记者精心采编,出版校报19期,圆满完成了董事会交付的办报和宣传任务。校报的《社会名流》专栏,刊登《社会新闻(名流)采写实践》课程组师生的图文稿件15篇,1万余字,为全面完成“互动”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个学期的实践表明,这种“互动”既解决了学校校外实践基地不足学生实习难的困境,也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媒体几乎同样的实践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媒体作为锤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平台作用。

为冲出大学新闻教学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的困境,我们开打了“九次战役”。轰轰烈烈的九次战役,为我系师生赢得良好口碑。“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实践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实践成果丰富。”——这是湖北新闻业界人士的普遍评价。

如果有同行问:“你们冲出了困境吗?”

我的回答是:尽管每次战役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战果,但是,“冰冻三尺”,不是很容易就会融化的。

我和涂光雍教授依然有一句豪言:只要“一息尚存”,我们的“突围”攻坚之战会一直打下去,突围第十战、第九十战……

不过,我们至少可以欣慰地说,师生们的每一次战役,至少为大学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9:28:4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