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罗兰:在36岁那年,辞掉公务员成为媒体新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3:05: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 深度训练营
作者 | 郑钰纯 安然然 幸诗淇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三十四篇,我们采访人物记者罗兰,听她讲述对采访和写作的理解。

今年三月,[color=var(--weui-LINK)]《城堡里的马原》火了。

从流量逻辑来看,这篇没什么修饰性语言、没什么“爆点”的稿子似乎出圈得莫名其妙。

但也恰恰是这种朴素甚至可以说简单的文字,给我们呈现了“马原老年丧子”背后的更多面相。没有激流勇进的歌颂,没有义愤填膺的指责,罗兰用她流水一般平和的叙事方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真实的份量。

而写出这篇稿子时,罗兰入行还不到两年。

此前,她的人生看起来方方正正,在公务员岗位上朝九晚五一干就是十三年。这份外人看来体面稳定的工作却拉扯着罗兰,“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用,自己好像就是一颗螺丝钉,很容易被人代替。”

36岁那年,她从西安搬到北京,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记者。叹服之余,我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积累和心态让她成长得如此迅速。
记者罗兰

代表作品:
[color=var(--weui-LINK)][1]《城堡里的马原》
[color=var(--weui-LINK)][2]《死亡课没有高分》

前些日子,张雪峰劝退网友报考新闻学的时候,她在朋友圈写道“面对与日俱增的不确定性,唯一能确定的是:我喜欢干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说哲学层面的意义,就说这世界已经够无聊的了,不做点自己愿意做的事,这b人生要怎么度过啊?”

以下是深度营和她的对话


Q:从公务员转行成为记者之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A:转变非常大。

以前在西安的生活,是传统二线城市公务员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状态,接触到的人基本上就是自己周围的同事,到北京做记者后,能接触到的人就更多、更丰富了。

大家关心的事也不太一样。以前生活的环境里,大家可能只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小日子,但现在接触到的人,很多都对社会时事、公共话题非常敏锐。

生活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了。做公务员的时候,生活很规律,每天都得按部就班地上班,哪怕今天没什么工作,也得去那里坐着。但是做记者之后,工作时间主要是由选题驱动,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安排工作进度。

另外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我的职业自豪感。以前会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一个螺丝钉,工作随时可以被别人代替,很难看出它的意义是什么。但写作不一样,它还是有一定创造性。我现在可以去发现那些值得被记录的人和事,把它们呈现给更多的人。

我现在可以去发现那些值得被记录的人和事,把它们呈现给更多的人。每当我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篇文章带给他了一些感触或感动,让他了解到以前从未接触到的某些群体或者知识时,我都会觉得:我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Q:你提到记者的工作会对精神要求比较高,具体指什么呢?
A:指的是我们如何理解某个人、某件事、某些现象,又怎样通过书写尽量诚实地去传达这个人或者这件事。

如果是其他职业,接触的人大概率局限在同圈层的人。但做记者,要接触大量的人和事,有一些可能会超出自己既有的经验与理解能力。这种时候能不能承受得住?比如你遇到一个比较讨厌的采访对象,你有没有办法尽量去理解和承受他,再进一步去传递你个人的理解?

Q:如果有一个人,现在35岁左右,也想要从别的行业跳槽到记者,你会给TA什么建议呢?
A:建议就是,不要跳槽。我建议慎重做选择,你们应该也关注到,今年就业的形势可以说是“哀鸿遍野”。我辞职的时候,是2019年9月份,刚好卡在了那个关头,再隔几个月就是疫情了。要是再晚几个月,我也未必有勇气说辞就辞,此一时彼一时。

如果在现在的形势下,还想转行的,我其实也理解。我的建议是先对这个行业和自己都有一些了解,以前可能你并不是学这个的,那你有没有相应的阅读和写作基础?自己是不是喜欢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因为记者跟事务性的工作还是很不一样的。事务性的工作,只要做的时间长了,基本上都可以熟练掌握。但写东西,尤其像写深度报道或特稿,还是要求有一定创造性。创造性工作的辛苦不是体力上的,不是一天10个小时不停干活的那种辛苦,而是一种对人精神和心智上的考验。



当公务员时穿着制服的罗兰


Q:从一个新记者成长为相对有经验的记者,这两个阶段里困难的部分分别是?您如何解决其中的困难?
A:其实我现在也不算有经验,因为到今年6月入行才2年,还算一个新人。刚入行的时候,我觉得最困难的是不知道怎么去把一个故事框架搭起来,我采了那么多,哪些素材是有用的,是应该写进去的,怎么样用这些素材去编织一个故事。

比如像我在真故写的第一个题是40+的单身女性[color=var(--weui-LINK)]《独身女性:摇摇晃晃的40岁》,我最后写到稿子里的有3个采访对象,那这三个人的故事怎么放到一篇文章里,我是没有概念的。你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你怎么样用这些素材去一层一层地去围绕你这个主题来展开?那时候完全是凭感觉。

后来我做了一个梳理,先浏览三个采访对象的素材,找到其中的共性,以及她们面对的现状中,有没有非常突出或尖锐的问题,这部分的场景也许可以放到文章的开头。

像这类描写群像的稿件,就要从三个人的故事中,找到她们面临的困境有没有共性存在,可以用这种共性的内容去串接她们的故事。比如在这篇稿件里,她们当中有的有自己身体上的问题,也有家庭成员生病,让她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还有工作上遇到了瓶颈等困境。这些问题可以分成哪些方面?其中哪些是有饱满的细节支撑的?怎么样把它呈现出来?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思路。

到现在我觉得最难的是怎么样使故事更丰满,更有血肉感。因为现在换了一个平台,不同平台有自己的调性和要求。以前在真故写稿的时候,我更多地用清晰的逻辑来组织稿件,因为一篇五六千字的稿子,你把事情按逻辑说清楚基本就行了。但现在这个平台的稿子更长,到了七八千甚至上万的篇幅后,需要更有血肉感、细节要更充足,或者需要一种氛围、一种叙述的笔调和风格,篇幅的变化对我来说的是一个新的挑战。

Q:在写作上,您有没有经验或者技巧分享?
A:谈不上什么经验,因为我现在也还是在苦苦摸索之中。写作这件事,我也问过我先生,他写作很多年了,之前也做过记者,我在想他能不能提供给我一些“秘笈”,让我可以突飞猛进。

当时我也是这么问他的:你有什么经验技巧吗?你觉得怎么样能进步得快呢?然后我先生就回答了我三个字,慢慢写。最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要慢慢写。(笑)

不仅慢慢写,还要一遍遍地改。怎么样进步,还是要在一个具体的题目中去解决。就像我以前学钢琴的时候,我老师就跟我讲过,钢琴的练习曲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可能这首就是锻炼某一个技巧,练完这一首,就会掌握这一个技巧点,写作的进步也是在类似的过程中得来的。
生活中的罗兰
Q:[color=var(--weui-LINK)]《死亡课没有高分》这篇文章里面,您采用了大量的外围采访,您认为外围采访到什么样的程度是足够的?
A:不止那一篇有采访外围,基本上很多文章都要采外围的。

采到什么程度都可能不够,永远会觉得再多采一点会更好。但写稿有一个期限,不可能无休止采下去。至于这个程度,其实就是你心里的感觉,你觉得这个外围采访它能够体现出人物的血肉感,你想表达的主题有足够的支撑了,就差不多。死亡课那篇当时应该采了有10多个,但后来有的没写进去。

放在操作层面的话,就是要尽量采访得全面深入,甚至有时候要去采访他的对手,以建立尽可能完整的框架。但在心理层面,“采访不够”的感觉是永远存在的。我们采了再多,永远都会觉得还不够了解对方。就像你和一个人生活一辈子,可能到最后也会觉得自己不够了解他。

前期做了一定量的采访后,开始写作时,可以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因为写稿不是写传记,传达的肯定只是他的某一个方面,保证大方向不走偏、不扭曲就足够了。

Q:进行大量的采访之后,怎么在这些庞大的信息中,筛选出比较有用的素材?
A:这应该是困扰所有记者的问题。我们在跟采访对象聊的时候,问题本身是有方向性的,所以聊的东西就是对我写稿子有用的东西,聊完后再去筛选,那肯定也是围绕想表现的主题,围绕我们怎样理解这个人

其实我挺不喜欢用“素材”这个词的,应该说要在你“获取的东西”里面,找到有哪些是可以呈现他这个人的经历的。他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的故事、他身上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我觉得大家都在不断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初稿写出来后,编辑也会觉得不太够,或者哪一块是没有必要写进去的,这些情况都很常见。写稿的过程就是不断理解采访对象的过程,最后怎么把我们的理解呈现出来,最终决定了我们选取哪些内容。

Q:您的一篇报道[color=var(--weui-LINK)]《被泼汽油烧伤后的11年》,采访了一个受过创伤的人。想借此问问您,与一些有过创伤的人群接触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A:相较于常规的采访,你需要更尊重对方的感受、更保护对方。

我记得我和那个被泼汽油烧伤的女孩聊了3次,采访就是一个大家相互建立信任的过程,相对我常规的采访,一开始我会更谨慎,然后慢慢地和对方建立起一些信任,之后我可以初步判断她对于创伤的态度是怎样的,是想隐藏还是想倾诉。

大概判断出采访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之后,就据此来调整下一步采访的方式。如果ta是很想倾诉的,那我就可以进一步问。当然问的时候,措辞和提问方式仍然要注意去保护ta、尊重ta;如果ta表现出应激反应,完全不想提,那可以暂时放一下,先跟ta说说别的,等你们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再多一些以后,再看看有没有探讨创伤的可能性,或者是迂回一些,换一种提问的方式。

我记得我采那个被烧伤的女孩的时候,她一开始愿意接受采访,但在采访中途,我能明显感觉到虽然她表面上挺开朗,但再深入一点聊会发现她把自己包裹了起来,她打造了一种看上去很强大的表象来保护自己。

那个女孩经历了巨大的创痛,是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一个人在遭遇了那样的事情后,她对待外界的态度可能和普通人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总之,我觉得理解和尊重是基本的,所有的采访情况中都要保持这样的态度。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潘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