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薄云峰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 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景区的甘露岩寺,距离泰宁县高铁站车程要30分钟左右,但是到泰宁的游客都要专门乘车一睹甘露岩寺的风采。 在该景区大门口,甘露岩寺简介用中、英、法、日四种文字表述。中文文字介绍中,“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到福建考察,取样于甘露岩寺“T”形头拱,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景区简介特别提及该建筑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因缘。 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1998年,东大寺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寺融合了南宋风格和日本本土化建筑特色,是中日民间交流在建筑界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创新的一个例证。 据史料记载,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福建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重源法师(1121—1206),别名俊乘坊,所处时代是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 中日民间交流源远流长,中日友好根基在民间。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中日民间交流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秦始皇时期,徐福东渡日本两次;唐朝是中日交流最密切的时期,鉴真东渡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构建多渠道、多民间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平台,有助于促进民众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彼此相知相近相亲,从而为中日关系长期友好、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编辑:梅镕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