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吴洁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1-10 09:16:50 | 只看该作者
听,耳边传来一首歌曲《开始懂了》……,伴随着这首歌的旋律,你将进入我的音乐世界和我共同分享这四个字—开始懂了。停下你曾经或是现在烦恼的思绪,收拾你难以忘却的痛苦经历,此时让我和你慢慢进入一片繁茂的森林,在这里找到我们已获得的答案和心灵慰藉后的喜悦情感。
我即将带你踏上一段难忘的旅程,越过那江南小镇,烟雨蒙蒙的园林,解脱那繁华都市的喧嚣,慢慢的,慢慢的,和我一起进入似如“世外桃源”的仙境,在这里你会明白许多道理,怎样才能使你的生活更精彩,懂了以后你该怎么做?……现在社会里很难再找到如“世外桃源”的生活情景,那里的百姓无需什么豪华住宅,只求依山傍水的清秀;无需什么山珍海味,只求绿树环绕的安逸;无需什么奢侈俸禄,只求质朴平淡的生活。那里是多少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向往之向往。那山那水那人,便是让我明白现代社会的竞争与残酷。你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一切,但你完全可以拥有一颗那般心。从古代人的思想中似乎让我明白,生活只求安静些好,多一些自己的想法,少一些他人的巧语。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美丽风景,赏不完的景点,看不完的轶事。这世界太大了,我们显得甚小,小到可以忽略,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常旅客,往返于两头,每天忙碌的来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渐渐老去随影随从显得几分萧瑟,孤单疲惫的身躯已经弯了下来。看着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犹如一片羽毛,轻盈无光泽,风吹即飞散,不知方向,譬如断了线的风筝,迷茫无从,消失于晴朗之中。
明天是自己的,未来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人会无视你的努力,你要相信,在你的背后会有更多人懂你,给予你的支持,或许道路曲折,但一切早已过去,在已逝去的事中找到经验,要想进步,就只有吸取教训,成功的经验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么说都可以,失败者没有发言权,可是,你可以通过他的事例反思,总结。教训,不仅要从自己身上吸取,还要从别人身上吸取。
快乐是自己的,你的辛勤付出将会得到回报,所以快乐只属于你一个人,无论大小,只论有无。竹,很美,美就没在他的形态,仔细一看竹枝每长一小段会有个小节,在他成长的旅程始终没有忘记总结,生活源于点滴积累然后总结(节)。我喜欢竹是因为从竹身上我开始懂了----人不要放纵自己,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后导致不知所云。总而言之,要拥有竹的海纳百川的大气,要具备竹善于总结的毅力。
记得,要做最后出牌的人,出让别人觉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以为你要输掉的时候,这样,你才能赢得牌局。这片森林会有无数让我们开始懂了的故事正在演绎。“世外桃源”一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岁月无恒却落下无数的脚印,不知是否还有延续;今天的得与失将成为明天的墓志铭,明天的一切却又何时是一个今天?大自然的景色如此之美却不给我们驻扎下来的余地去欣析。
52#
发表于 2016-1-10 09:17:23 | 只看该作者
洗尽了岁月牵挂
望断了布衣袈裟

回首的哪一刹那

无尽的岁月 也让人害怕

看尽了苍海桑田

等完了宿命恩怨

回首的哪一刹那

无言的等待 也让人难忘

清晨的鸟鸣里 画出了林间朝霞

微光的照耀中 染尽了彩色繁华

学完了书卷画谱

写尽了人间孤独

回首的哪一刹那

无限的山河 也让人掂挂

诉尽了百鬼苍凉

奏完了红尘情肠

回首的哪一刹那

无声的铃音 也让人惆怅

黄昏的地平线 传来了清脆笛声

微风的吹抚里 写尽了春秋诗画
53#
发表于 2016-1-10 09:35:51 | 只看该作者
早上七点半
为抢占图书馆的位置,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洗漱完毕后连早饭都没有吃就直奔图书馆。
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看见不少人也同我一样急匆匆地往图书馆的方向奔去。一看到这种情形,我深知今天战况很激烈,于是加快了脚步。
但是,当我到达图书馆的时候,我才吃了一惊,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像一堵厚厚的墙,把道路从中隔断,而且这堵墙还在源源不断地延伸着。一听到一听到管理员的声音,整个人潮开始涌动了,你推搡着我,我推搡着你,一点一点,向着图书馆里前进。而当我终于从人群中挤出来的时候,我感觉人都不是自己了。来到自习室,我惊讶的发现所有的位置都被抢占一空,一个空位也没有。哎,起的这么早,竟然还是没有位置,我只得失望的离开。
54#
发表于 2016-1-10 09:53:29 | 只看该作者
问卷调查与问题采访
近日,部长叫我们每人想几个问题,做问卷调查。刚开始,我们也认为这方法可行,但是,当我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才发现,做问卷调查远不如问题采访来的真切。问卷调查是容易统计,但是,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都来自于出题人,比较单一,得不出实质性的结果。而问题采访则显得更加灵活,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可能会给你一些出乎意料的答案,使你的思想得以进一步深入,考虑也更为完善。
55#
发表于 2016-1-10 10:20:50 | 只看该作者
朋友,请不要放下
朋友,当你拿着杯子,准备接水,却发现饮水机里没有水的时候,请不要放下你的杯子,转身离开,难道你没有发现吗?那一桶满满的水就在你身旁。
朋友,当你看到地上满是垃圾时,请不要放下你的手,扫帚就在你脚边。而你终于无视的走过,朋友啊,你可还记得,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朋友,当你看到垃圾桶满到溢出来时,请不要放下你的手,新的垃圾袋就在你手边。当你扔下一堆垃圾,任它滚落到地上,默默离去时,你可听见垃圾桶在呻吟,地板在痛哭!
朋友,当你发现水快没有的时候,请不要放下你的手,送水登记表就在那里,你伸一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方。朋友啊,不是每一次都有人替你提前准备!
朋友啊,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有一天,你不在逃避。
56#
发表于 2016-1-10 10:38:44 | 只看该作者
珍惜莫忘
人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这是我在看完《泰囧》后的一个感受。电影里徐峥扮演的的角色为了和竞争对手争夺职位,忽视了家庭,屡次放女儿鸽子,最后和妻子走到要离婚的地步。刚开始他还不以为然,后来,在与王宝强在泰国经历一系列事情之后,他终于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和家人重归于好。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拥有,所以不外乎。等到失去后,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过去真的很快乐。
57#
发表于 2016-1-10 11:04:42 | 只看该作者
责任
责任两个字,很轻,一说出来,就被风吹散了。责任两个字,很重,耗费了人一生的光阴。
很久没有听到“责任”两个字,今日听到时还有点恍惚。今日听朋友讲了一件事,值得深思。他说:“今天我们班长来脸色很不对劲,眼角全是怒气,当时我还在纳闷,这是怎么了?下课后听同学讲,原来是和学习委员发生冲突了,就因为该学习委员值班,但是学习委员没去,有没打声招呼,导致接班的人去了才发现没人。班长知道后就很生气,就问‘这是你的责任,你为什么不去',结果学习委员不以为然的回答说‘这又不是什么重大的事,去不去值班都没什么'结果两人就吵起来了。”
听到这里,我对那位班长肃然起敬。是的,这件事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件大事,如果这么小的事都不懂得承担,更何况大事件呢?
58#
发表于 2016-1-10 11:35:54 | 只看该作者
读《生命八卦》有感
以前一读理工科方面的书就头疼,太深奥了,完全读不懂。然而,今天这本《生命八卦》却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展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本书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讲述了关于治病、人体、健康、人与环境以及其他生命的知识,让我不忍猝读。这本书里有些东西让我非常感兴趣,例如“群体癔病”、“万能药”等等。在此之前我还不知道有“群体癔病”这种病,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群体癔病”就是很多人看到别人中毒后的状况就产生了心理暗示,从而产生了中毒状况,而且,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真的很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在后面呢。人的大脑竟然都会被劫持!书中讲道,寄生虫会想方设法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内,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僵尸蚂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僵尸蚂蚁是由僵尸真菌侵入体内而得名。僵尸真菌侵入蚂蚁体内后,不会立刻杀死蚂蚁,而是控制蚂蚁的大脑,等到自己成熟后,蚂蚁就会像僵尸一样爬到蚂蚁交配的地方,一动不动。此时,僵尸真菌就会吃掉蚂蚁的大脑,从脑壳中爬出来,把孢子洒在正在交配的蚂蚁身上。
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生物原来如此好玩。
59#
发表于 2016-1-10 11:52:42 | 只看该作者
何处是蓝天
天又阴了下来,厚厚的霾一层一层锁住天空,把蓝天死死地关在门外。
这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了。从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霾,从来不知霾滋味,而今,我欲弃霾去,霾还随我上高楼。面对着丛丛雾霾,我想要探求原因,是重工业污染太严重,还是北风从别的地方偷得霾来?谁能还我们一片蓝天?
60#
发表于 2016-1-11 00:06:30 | 只看该作者
读《言论的边界》有感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单纯的讲言论,但翻看了几页后才恍然大悟,这是一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线,讲述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言论自由”的发展变化。随着自由主义的传播,支持自由主义的人越来越多,而这种自由,被称作“绝对自由”。在1964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中,最高法院是这样说的:“在自由辩论中,错误的意见不可避免……如果自由表达要找出赖以生存的呼吸空间,就必须保护错误意见。”不少人也对自由极为推崇。在霍姆斯撰写艾布拉姆斯案的反对意见时提到,“只有紧急情况使放纵罪恶意图成为迫在眉睫的危险,才能对‘国会不得立法限制言论自由'这一全面禁令作出正当的例外。”但是,随着这种自由的泛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自由引起了一系列不好的事情,例如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于是,1798年7月4日,联邦党人制定了《反煽动叛乱法案》,限制言论。但是,言论自由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在作者眼里,这些漫长道路上的生活全都是一场实验。《反煽动叛乱法案》虽然在1801年失效,但联邦政府直到1917年再也 颁布过任何限制言论和出版的法案,也没有与之相关的保护法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