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肖倩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5 13:03:41 | 只看该作者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读《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有感
为了完成读书笔记,原谅我要把以前读过的书翻出来再重温一遍,然后写读书笔记,虽然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没办法,要到期末了,我害怕挂科。而且我想刘老应该不会看到我写的,哈哈。
这本书是我在高一的时候读的,当时身边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常常给我讲林徽因的故事,说她不仅人很漂亮,而且很有才华,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才女,连鲁迅的常常称赞她。在她的强力鼓动下,我带着半好奇半无奈的心情去读了这本书。
这书是白落梅写的,我从来没有听过的作家,文字很唯美,在高一的那个时候我是十分喜欢那样的文字的,而且当时也觉得林徽因的一生很具有传奇性,于是越读越起劲,以至于上课时都在偷偷的看,在一顿囫囵吞枣后,我把书看完了。当时很有感触,很是惋惜她和徐志摩的爱情,钦佩他们在那个年代里提倡自由恋爱的勇气,可又气氛林徽因因为软弱而最终放弃了这段感情,还有徐志摩的多情,金岳霖的痴情,梁思成的陪伴,所有的所有都在我的心里种下了小小的种子,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研究她们那时的故事。
可是过了那么久,我都把这件事渐渐遗忘了。在现在,在我长到20岁的时候,我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感性了,所以当我再回看原来的那些书时,又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我开始觉得徐志摩并不是那么多情了,她为了林徽因也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很多不能描述出来的,我不知道怎么说。还有书里没有提到的,金岳霖或许并不那么痴情,我在其他的书中看到了一些东西。
现在就觉得不能因为一本别人写的书就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这是绝对不正确的,作家也会有她自己的感情倾向,所以读书要不止一遍,因为每一遍都会得到不同的体验。
希望下次我会说我又看了一遍某某书,而不是我看了某某书。

62#
发表于 2016-1-10 17:28:33 | 只看该作者

读《狼图腾》有感  2016.01.06  周三
《狼图腾》是2004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姜戎。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在前天我刚刚看了这本书,第一次读这种跟动物有关的书籍,在书里也看到了狼不为人知的一面。这部电影我也是看过的,相比较电影我还是更喜欢势力所描绘的那些感觉,因为电影毕竟时长有限,很难能打动人心,特别是在看了原著之后再去看电影,感觉会失望许多。
很多的名人也对这本书有很好评价,但我并不完全赞同。
读了《狼图腾》,觉得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战法很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
这当然是一部奇书,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识的大书。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煌煌五十万言,五十万只狼群汇合,显示了作家阅历、智慧和勇气,更显示了我们正视自身弱点的伟大精神。 ——作家、评论家 周涛
”苍狼乐队“感谢《狼图腾》。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恋曲……  ——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
最近我读书渐渐学会了要辨别作家的情感的偏向和事件原本真相的关系,不像从前那样总觉得书里描述的都是事实,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
我在想蒙古族的牧民们是否真的把狼看的那么得神圣,狼是他们民族的图腾?他们真的不会去伤害狼群么?还有很多很多的疑问,我会留到之后慢慢再去深究。但这完全不妨碍这是一部好作品,总之,我觉得这本《狼图腾》还是挺不错的。

63#
发表于 2016-1-10 17:33:08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读《小王子》有感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我太年轻了,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只有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这些都是《小王子》里十分经典的的语录,它们平淡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圣·爱克苏佩里与1942年写成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
看这本输的缘由是因为它许多的名人所推荐过,在某次看三毛的书时,《小王子》又被提到了,我就在想这样的一部儿童小说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让这么多人对他赞不绝口。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网购了这本书,书到了的那天我非常高兴,心急的拆开了包裹。书的封面真漂亮,翻翻内页,也有许多可爱的插图,我瞬间就被吸引了。于是坐下来开始看这本书,由于字数比较少,我看的很快,所以看得懵懵懂懂,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就把书翻完了,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发现那些名人名家所体会到东西,只觉得这书“好幼稚”。我觉得有些难过,或许是自己已经变得太过老练了,被这个社会改变的失去了童心么?
过了很久很久,我再次想起了这本书,又去看了很多这本书的书评,那些几十岁的人从中发现了许多可贵的东西,小王子很善良单纯,太多大人们的世界是黑暗的。就像书中那句话所说的:“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带着稍微长大了一些的心,我又看了这本书,还好。我在读完后感到了许多的温暖,不像第一次那样觉得无聊,有些道理的确是很未卜微不足道的,但在《小王子》这本书里有不一样的体会。但我想我所了解到的还是太少太少了,我还需要在我在长大一些的时候再去翻看这本书,一次一次又一次,肯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但我希望,我,能一直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灵。

64#
发表于 2016-1-10 17:38:46 | 只看该作者
读《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对这样一本书产生兴趣是在一堂英语课上,那次英语课所讲的文章是,关于性别给友谊带来的差别。之后我去大致的翻阅了一下这本书,但并没有看完,虽然这样就来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但我为了在短期内完成任务,不得不这样做了。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博士,国际知名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研究专家约翰·格雷。他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咨询调查了25000人,推出来此书。
他在书中归纳出了男人和女人在认知上的巨大差异:男人习惯“聚焦式”地看问题,女人则是“发散式”看待周围的一切。这一认知特点导致了男人和女人在思维模式,做事方法,交流形式上的截然不同。
看了这个之后,我仿佛有那么一点点懂得了女人为何总是爱问男人“你到底爱不爱我”,而男人又常常会觉得女人啰嗦,小题大做,想得太多。也许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是男人和女人在认知上巨大差异造成的吧。
作者也是在和自己的妻子发生了一些矛盾后更加懂得了相处之道,在今天他说他已经变得宽容大度,并懂得理解妻子的话语和行为了。
总之,这本书的终极理念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爱情都应该以互相理解为基础。
我了解了一下这位作家的一些资料,发现他还有几本有意思的书《男人约会往北,女人约会往南》,《男人进卧室往左,女人进卧室往右》等等,我想这些肯定也同样地有趣,大家不妨也去了解一下吧!
65#
发表于 2016-1-10 17:38:57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读《小王子》有感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我太年轻了,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只有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这些都是《小王子》里十分经典的的语录,它们平淡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圣·爱克苏佩里与1942年写成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
看这本输的缘由是因为它许多的名人所推荐过,在某次看三毛的书时,《小王子》又被提到了,我就在想这样的一部儿童小说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让这么多人对他赞不绝口。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网购了这本书,书到了的那天我非常高兴,心急的拆开了包裹。书的封面真漂亮,翻翻内页,也有许多可爱的插图,我瞬间就被吸引了。于是坐下来开始看这本书,由于字数比较少,我看的很快,所以看得懵懵懂懂,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就把书翻完了,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发现那些名人名家所体会到东西,只觉得这书“好幼稚”。我觉得有些难过,或许是自己已经变得太过老练了,被这个社会改变的失去了童心么?
过了很久很久,我再次想起了这本书,又去看了很多这本书的书评,那些几十岁的人从中发现了许多可贵的东西,小王子很善良单纯,太多大人们的世界是黑暗的。就像书中那句话所说的:“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带着稍微长大了一些的心,我又看了这本书,还好。我在读完后感到了许多的温暖,不像第一次那样觉得无聊,有些道理的确是很未卜微不足道的,但在《小王子》这本书里有不一样的体会。但我想我所了解到的还是太少太少了,我还需要在我在长大一些的时候再去翻看这本书,一次一次又一次,肯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但我希望,我,能一直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灵。
66#
发表于 2016-1-10 17:39:08 | 只看该作者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读《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有感
为了完成读书笔记,原谅我要把以前读过的书翻出来再重温一遍,然后写读书笔记,虽然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没办法,要到期末了,我害怕挂科。而且我想刘老应该不会看到我写的,哈哈。
这本书是我在高一的时候读的,当时身边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常常给我讲林徽因的故事,说她不仅人很漂亮,而且很有才华,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才女,连鲁迅的常常称赞她。在她的强力鼓动下,我带着半好奇半无奈的心情去读了这本书。
这书是白落梅写的,我从来没有听过的作家,文字很唯美,在高一的那个时候我是十分喜欢那样的文字的,而且当时也觉得林徽因的一生很具有传奇性,于是越读越起劲,以至于上课时都在偷偷的看,在一顿囫囵吞枣后,我把书看完了。当时很有感触,很是惋惜她和徐志摩的爱情,钦佩他们在那个年代里提倡自由恋爱的勇气,可又气氛林徽因因为软弱而最终放弃了这段感情,还有徐志摩的花心,金岳霖的痴情,梁思成的陪伴,所有的所有都在我的心里种下了小小的种子,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研究她们那时的故事。
可是过了那么久,我都把这件事渐渐遗忘了。在现在,在我长到20岁的时候,我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感性了,所以当我再回看原来的那些书时,又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我开始觉得徐志摩并不是那么多情了,她为了林徽因也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很多不能描述出来的,我不知道怎么说。还有书里没有提到的,金岳霖或许并不那么痴情,我在其他的书中看到了一些东西。
现在就觉得不能因为一本别人写的书就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这是绝对不正确的,作家也会有她自己的感情倾向,所以读书要不止一遍,因为每一遍都会得到不同的体验。
希望下次我会说我又看了一遍某某书,而不是我看了某某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