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刘林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2-7 20:0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7 20:03 编辑

刷课成瘾
  
  
  2015年12月7日,星期一,阴转小雨。

  
  这是很崩溃的一天,人很崩溃,网也很崩溃,因为今天是2015级学生选课的第一天,早上九点开始。

  
  早饭吃完回寝室,八点多的时候,便打开电脑,打开手机,双管齐下,不时刷新着我们学校教务处的网页,看着屏幕角落里的时间,等待着那一刻。

  
  八点五十九分,心里愈加激动,夹杂着一丝疑惑,因为上次选课都是提前开始,也夹杂着一丝庆幸,因为知道教务处的网在选课的时候通常会崩溃,导致进不去网页,选不了课,但是现在直到现在,还没有崩溃。

  
  最后的这一分钟,过得很漫长,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看着时间。

  
  终于等来了那久违的九点,手动一刷新,卡了……这一刻我是拒绝的。

  
  一直刷新,一直进不去,一直崩溃……

  
  直到九点五十多分的时候,来到龙山体育场上体育课的我,不,是上体育课的我们,终于进去了选课网页,但是,课几乎被选完了。时不时刷新,有一两节没有兴趣的课,但是看见有课,总是庆幸啊,于是见缝插针,都选了。

  
  由于临时下起小雨,体育课提前结束,十一点便下课回寝室继续刷课。

  
  点开,没有,关闭,又点开,又没有,又关闭,再点开,还是没有……为什么一节都不留给我!

  
  看见群里传的消息,我的天哪!很多人选了几十节,更甚者选了一百一十七节,我就说怎么课都没有了,原来这么多人囤课啊!我想说,选这么多课,他们是要拿来卖的节奏吗?

  
  幸好,教务处发出公告,要求每个人最多选三节课,多出三节的,在下午三点以前都退了,不然统一清除,最后一节都不会有,只能重新选。

  
  就这样,很多人才慢慢地选到了课,但是很多都不如意。于是,刷课继续,直到选到自己喜欢的,点开,没有,关闭,又点开,又没有,又关闭,再点开……
22#
发表于 2015-12-8 21:5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8 21:54 编辑

大学之创业篇
  
  双十一一过,众多剁手党都吼叫着接下来的日子就吃土过、喝风过,看着淘宝上自己的众多订单,在小小的满足之后,摸摸自己瘦死的钱包,不禁感叹,这个月怎么过啊!

  
  没钱,就会想办法“找钱”,于是,就有人开始寻思着自己“做生意”,卖点东西,赚一点饭钱。

  
  于是,寝室楼下,不断出现各种小盒子,各种小东西,种类颇多。有吃的:辣条、饼干、芝士棒、鱼豆腐……有用的:笔、本子、肥皂、牙膏……有穿戴的:袜子、手链、项链……这些东西,有的用鞋盒子装,有的用本来的包装盒子装,这些盒子上写着卖的东西,写着价钱,写着卖家的小贴士,除了装东西的盒子之外,在旁边或者里面还有另一个小盒子——这用来装卖家的报酬,买东西的人都自觉放钱在这个“钱盒子”里面。

  
  早在双十一之前,就有一些人在做这些“小买卖”了,生意看上去也是很不错的。

  
  除了这些“小买卖”之外,还有一个“大买卖”——卖早餐粥和茶叶蛋。这个“生意”,从一个保温盒,到如今的三四个保温盒,由当初的两个人,到现在的三四个人,从当初的简单设备,发展到现在早上有“小蜗牛”运货,下雨有帐篷遮雨,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很多人来不及去食堂,又不想吃小卖部的面包,便在寝室楼下买一杯早餐粥,有的还买个茶叶蛋,就匆忙赶去上课。每天早上,卖早餐粥的总是生意火爆,人多的时候,三四个人还忙不过来呢。

  
  今早,我去买了一杯粥,看见这个小摊,已经有了一些小变化:专门用一个有四个格子的盒子装不同数值的钱——这样便于找零钱,不用那么忙乱;在保温盒下面放了凳子——这样方便拿粥;保温盒里的粥跟一开始的时候相比,放得明显整齐得多——这样节省空间,放紧凑一点也更能保温。

  
  做这些“生意”,需要考虑的东西还蛮多的,卖什么东西,定什么价位,在哪里卖,各种因素,能做下去,能做大,便是不错的。

23#
发表于 2015-12-9 23:25:5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欢乐豆又输完了
  
  2015年12月9日,阴,星期三。
  
  作为消遣,我的手机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小游戏。以前在上学的时候,从初中自己凑钱买手机开始,小游戏总是在我下课无聊时、上课想睡时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以至于我周围的人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看见我低着头,不用猜,又在玩游戏了。诸如“找你妹”、“小鳄鱼爱洗澡”、“神庙逃亡”、“愤怒的小鸟”等等,都不断在我的手机里更新着,就算是高三的那段时间,根本没有时间玩手机、追韩剧,但有时候我也会玩玩小游戏放松一下。
  
  在我现在这个手机上,只有两个小游戏,一个是从高中毕业开始玩的“开心消消乐”,现在玩到了两百多关,最近一直卡在那里,感觉过不了了;还有一个是前两天刚下载的“欢乐斗地主”。之前我还玩过“奇迹暖暖”,但后来觉得太啰嗦,就卸了。这些小游戏,除了醒神之外,在我上厕所的时候也是必备的。
  
  说起斗地主,我还是受他人影响的吧。说起打牌这个事,我们这代人很多都是受大人的影响吧。从小看大人打牌,不知不觉就会了。斗地主,我以前也是看见我爸没事的时候在家打,我有时候就跟着打。这次下斗地主,也是看别人在玩,我前两天闲得无聊,才下载的。
  
  就在昨天,我从一千多欢乐豆打到一万多欢乐豆,可是今天,我的欢乐豆却只有几百了,并且是在系统赠送之后……
  
  于是,我不得不退出游戏,明日再战“三百回”!
  
  打开电脑,翻开书本,开始办我的正事了。
24#
发表于 2015-12-10 13:4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10 13:42 编辑

迷雾中见

  
  2015年12月10日,晴,星期四。


  
  清早起来收拾洗漱完,便出了门。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低头走下楼,刷新消息,看朋友圈动态,一切如常。


  
  走到寝室楼门口,抬头,一片朦胧——好大的雾。


  
  站在寝室楼下,连对面的西7教学楼都看不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冷的原因,楼下卖早餐粥的人现在还未到。


  
  走在这条老路上,前面不远处那条长长的梧桐大道,只隐约现出一小段。那个模糊的尽头,在路灯的灯光下,比其他地方都要亮,感觉只要穿过那里,便可以到达另外一个世界。

  
  转弯,走向龙山体育场。男生宿舍楼下,一个清洁阿姨,穿着橘黄色的制服,埋着头,在垃圾桶庞,正在清理垃圾。想必这不是她今天清理的第一个垃圾桶吧。


  
  走完这条上坡路,校医院的方向有一盏车灯,正朝我的这方向驶来。渐渐地,才看清那是一辆电动车,车后面放着一个大盒子。乍一看像是送快递的,但送快递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难道是给商店送货的?但也不会这么早吧?直到他驶过我,我终于看清了那个略微熟悉的黄盒子,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盒子并在一起的,原来是他——卖早餐粥的人。


  
  旁边的操场上,不时有几个黑影掠过——晨跑的人不会因为大雾而放弃运动。除了跑步的人,晨读的人也在大声地说着什么……
25#
发表于 2015-12-11 17:5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11 17:59 编辑

嗜读情深
  
  这个标题,是我两点多,在回寝室的路上,突发奇想的。我本不爱读书,一直算到高考之前,十八年,我都没读完过几本书。可最近,我开始喜欢看书了,其实算不上“嗜”,并且看的都是路遥、三毛、龙应台等人的书,并且尤其喜欢三毛。

  
  刘老师规定,一学期至少看八本教研室的书,并且要写读后感。教研室的书,大多都是理论方面的。我并不喜欢,虽然那些书对我学习这个专业有帮助,但我更喜欢去图书馆,有很多书,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虽然老师说看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类型。但是我认为,一个人看什么类型的书,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要看这个人在什么阶段,有什么样的心态,看他的发展程度。不喜欢的书,无论怎样看,对于我来说,都是无用的,理解不了。如果不喜欢,是读不懂的。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

  
  但介于看这八本书,写读后感,要算入期末成绩的,我又不得不在教研室众多理论书里面,细细寻找这几本感兴趣的。
  
  2015年12月11日,小雨,星期五。八点零几分,我第二次来到图书馆,准备去阅览室占个位置,在那里待一个上午。

  
  早有耳闻,在图书馆能占到一个位置很不容易,如果去迟了一点,就没有座位了。上个周来的时候,在阅览室外路过,就看见里面,坐满了人。

  
  走进阅览室,迎面而来的暖空气,好温暖。如果能在这温暖而安静的环境里,安静地坐一个上午,便是极好的。

  
  可是,我走遍了整个阅览室,没有找到一个空位,要么有人,要么有书代人。又去了另外一个阅览室,还是没有座位,这些人是一直把书放在阅览室没拿走过吧……没办法,在阅览室外面,找了一个座位,放下自己的东西,便上楼还书,并顺便再借几本书。

  
  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找书,但我很高兴,因为我找到了上个周没找到的几本书,都是三毛的。

  
  最近爱读,但不算“嗜”,还没到熬夜看书的地步;对书有情,但现在只是那么几本。
26#
发表于 2015-12-12 18:04:31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杂想

  2015年12月12日,又是一个剁手日,几个室友包括我在内,纷纷剁手,了了双十一的某些遗憾。

  
  周末的日子总是悠闲的,没有课,但由于快期末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慌了起来,要么去教研室,要么到图书馆,再不然就是在寝室奋斗着。

  
  这是第一个学期,虽然我们身经百战,高中时做过无数卷子,考过无数次试,熬过高考,但现在败在了这区区的一次期末考脚下。这个学期,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迎来的就是各种考试。

  
  大学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高中时有人“逼”着你学,但在大学却没有。看着别人那么认真,看着别人学得那么好,心里自愧不如。但却又有那么一点不甘落后,心里不时担忧着自己怎么这个样子,未来怎么办,将来会怎样。

  
  在慌乱之中,“逼”着自己去细心观察,去写日志,去看某些书,去复习。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日志明显增多,就是为了在期末的时候不挂科。想想之前的日子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先甜后苦,这时候就是“苦”了吧。

  
  我喜欢戴着耳机,听着歌,在写日志的时候,并且把声音开得很大,以至于听不见外面的一点儿声音,把自己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的世界,还有随机般放着的音乐。我的心情,也跟着音乐跌宕起伏着……

  
  在图书馆待了一个上午,但没有看课本,看的是我爱的书,看累了,就休息一会。图书馆着温暖的环境和外面完全不同,以至于在我离开的时候,手脚都冻僵了,真的到冬天了……
27#
发表于 2015-12-12 21:07:1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电话


  就在几分钟之前,手机震动,一个未存但无比熟悉的号码——父亲的电话。


  我不爱给别人打电话,就算是家人。于是乎,很多时候,都是我父亲给我打电话,时间一般很短,都是一些琐事,或者嘘寒问暖,或者就随便说两句闲话。而我的回应一向比较简单,很多时候就只有“哦”、“嗯”之类的。很多时候看见别人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我心里是自责的,为什么自己是这个样子?


  下午上完化妆小组的课之后,回了一趟寝室之后变来到了图书馆——上午走的时候留下几本书占了座位。


  父亲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看着书。震动声比较大,怕打扰别人,赶紧拿起电话往阅览室外走。


  三分十九秒,这算是比较长的了吧,但这三分多种的时间里,还有另外一个姐姐给我说了几句话的时间……


  要不是打电话,我连父亲回家了我都不知道……


  今天他去参加一个要好的叔叔的生日宴,很高兴。他叫我放假回家之后,多和那个和我通话的姐姐玩,都说出门靠朋友,叫我多交一些朋友。我依旧说着“知道了”、“嗯”之类的话,不知道着算什么,是听话吗?


  他像往日打电话一样,问我还有没有钱用。三毛也说过,中国的父母给子女打电话,大多都是问生活得怎么样,钱够不够用;而像西班牙人荷西的父母,给子女打电话,或者到子女家里去,几乎都不问这些。好像真的是这样啊……


  在来大学之前,我还曾为了生活费的事情,和父亲吵了一架。那时候我不理解……但是现在,我却不想向父母父母要更多的钱,就像我的室友那样。这学期,我用的钱是远远超过计划的,因此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父亲知道我的生活费不多的时候,都会给我打一点。也许这就是中国父母心吧,都会担心远方的子女,过得好不好,累不累……


  可是,我连时常打电话问候都没有做到……
28#
发表于 2015-12-12 21:32:4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缺点



  今天,在器乐活动室上完化妆课之后,赵梦玲要去教研室,我便跟着去了一趟,寻思着像看看有没有想看的书,借回去看。

  
  在器乐活动室上了三个小时的课,手脚已冻僵,今天真的是无比的冷。迫切地需要温暖,便问赵梦玲教研室有没有空调,听到有之后,便加快了脚步。

  走到教研室外面的走廊,感觉没有那么冷了。过道上,晾着几把伞,快期末了,想必教研室的人不少吧。

  因为开空调的原因,教研室的门紧闭着。赵梦玲晾伞,我敲门。

  过了几秒钟,便有人来开门了。我瞬间迷失在迎面而来的暖流之中——呆了,一直在门口站着不动了,享受着温暖,以至于来开门的人长什么样我都没看清楚。知道赵梦领说了一句“你至少说声谢谢啊”。

  神游着的我这是才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是该说句谢谢。但当我嘴里发出那声微弱的谢谢的时候,帮我开门的那个人已经走开了,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背影而已……

  我是一个不喜欢对亲近的人说谢谢和对不起的人,因为在我这里,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这些。正因如此,我伤过不少对我好的人。

  对普通人或者陌生人,在我“做错了”或者别人帮了我的忙的时候,我会说对不起或者谢谢,但是这些都是在我意识到的情况下。

  但是我想,肯定还有很多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这一声对不起或者谢谢,只需要动动嘴巴,但是却能让别人对自己有不一样的印象。

  我没有礼貌,这是我的缺点。

29#
发表于 2015-12-13 23: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13 23:16 编辑

      这个“不可能”的游戏——干训记(一)
  
  
  2015年,星期天,阴,冷。今天本是周末,本来打算就像昨天那样,在图书馆静静地待着,但是干训打乱了我的计划。

  
  除了开幕式以外,这是第二次干训,第一次因为补课的原因请了价,便请了假。这是第一次参加,不免带有一点好奇;又听人说以前的干训把女生都弄怕了,并且群里发消息,叫干部门穿运动鞋,穿一些不怕脏的衣服,我心中竟然有了一丝恐惧;再加上它打乱了我的计划,又有一些埋怨。

  
  带着这些情绪,来到了东四210,八点半已过,迟到了,但我和室友不是最迟到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小面包实在是太抢手了。

  
  九点,活动正式开始了。这次活动是一个叫“TEAM”的团队主持进行的,很多人都是体育学科部的,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团队意识,训练团队协作能力。

  
  首先,主教练要求我们,今天每次他像我们问好时,我们要说“好,很好,非常好,YEAH”。刚开始,我们回应的声音很小,于是教练不断问好,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

  
  上午我们做了四个游戏,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传递电流”的游戏:在场的两百一十多个干事,每一排通过蛇形手牵手相连,由第一个人开始,手握一下第二个人,当第二个人感受到第一个人的握力时,就马上握一下第三个人,这样依次传递下去。这个游戏需要在三十秒之内做完,在大多人眼力,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两百多个人啊!

  
  教练要求我们选出一个人,来带着我们训练,如果不过关,这个人将接受他的“健身大礼包”。但是过了十多秒,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最后,排在队伍第一个位置的王菲菲站了出来,带着我们训练。训练时间很快过去,训练过程中,有过失误,并且在传力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转头,速度很慢。

  
  最后,不出意外地没有过关,于是王菲菲被罚做了三十个俯卧撑。三十个俯卧撑对于普通女生来说都比较困难,并且王菲菲身体不舒服再加上比较瘦弱,这三十个俯卧撑做得异常吃力,停下来四次,做到最后的时候,支撑着的手很明显地颤抖着,腿也不听使唤,很容易掉在地上。在做完之后,都是跪着再慢慢起来的。

  
  看着她做的那么辛苦,有男生便提出能不能替她做,但教练说:“不能,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站出来?”又有人说,能不能改为做下蹲,因为是女生,但是教练却以沉默拒绝了。

  
  看着王菲菲艰难地做完之后,很多人心里都在慢慢地改变着对游戏的态度……

  
  赵梦玲提出能不能换人来带着大家训练,大概是因为不忍看着王菲菲再受罚。教练同意后,给了我们三分钟的时间训练。

  
  第一次,四十多秒,不行;第二次,三十多快四十秒,不行;第三次,三十三秒,不行,“加油,一定可以的,我们再来!”赵梦零鼓励着大家;第四次,三十一秒,“就快成功了,加油!”继续鼓励着,这时候每个人心里也充满信心,并且和开始时的态度完全不同,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希望这次不要再受罚。

  
  终于,第五次,在教练说“二十九秒的时候”,我们沸腾了,我们不由地欢呼,我们鼓掌,我们完成了当初认为不可能的游戏,我们创造了“奇迹”。
30#
发表于 2015-12-13 23:1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13 23:15 编辑

     脚下的荣耀——干训记(二)

  
  
  上午活动到十二点半,便解散去吃饭,要求一点半到东八舞池签到集合。
  
  下午做了四个游戏,第四个游戏,大约四点开始的,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让我们穿不怕脏的衣服,为什么一些女生做了之后会怕:文艺学院干事两百一十多个,除掉请假、不舒服和不适合做这个游戏的人,参与游戏的一共一百九十多个干事,在队伍前方有一根大约一米五高的绳子,在不借助身体以外的工具的情况下,每个人否要从绳子上方,过去到绳子的另一边。游戏进行过程中,不准碰绳子,不准说话,不许玩手机,如若犯规,每次加三人过绳子。
  
  和其他游戏一样,需要选出一个人来,制定游戏策略,并且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商量策略。于是,有经验的部长们便出来制定策略,召集男生干事们,一起商量对策。可见,这个游戏,为数不多的男生必定要承受别人的重量——做墩子。但是怎样做墩子,怎样去铺这条“人路”,怎样站队形方便换人和保护正在过绳子的人,谁第一个过去,谁最后一个过去,许多问题都要在着十五分钟内解决。
  
  十五分钟在这个时候,过得很快,在匆忙商量之后,便开始了为时一个半小时的艰巨任务。
  
  第一个过去的,是一个男生,在身后几个男生的“推送”下,越过绳子便跳了下去。过去的这个男生,便在绳子的另外一边做接应,和这一边的男生一起帮助下一个男生过绳子。在几个男生过去之后,便开始铺设这条“人路”。
  
  这条两三米长的“人路”,由二三十个男生和旁边一大圈女生组成。
  
  这条路呈拱形,最矮的地方,是两个男生,蹲着,四只手交叉紧握在一起;紧接着上去,又有四个男生,扎着不同高度的马步,形成两个阶梯;路的最顶端,是两个较壮的男生,稳稳地站着,用肩膀,来承受重量。这两个男生紧挨着绳子,绳子的另一边亦是如此结构。除了搭路的男生,旁边还有随时准备替换的男生,一直高举双手,给“路”上的人一个支点。
  
  除了男生,四周的女生,在有人过“路”的时候,都纷纷高举双手,以防“路”上的人倒下时因没有依靠而摔在地上。任务进行时,不时有人踩空了脚,有的没踩稳甚至坐了下去,但因为有这些人的支撑,没有摔下来,起来继续上“路”。过去的女生,也纷纷高举双手,保护着“路”上的人。
  
  一百多个人,加上因犯规被罚的人数,大约有二百四十个人从“路”上走过。这几十个男生,承受了两百多个人的重量,手臂,肩膀,大腿,都承受着从未有过的重量。他们因承受的重量太大,脸通红,表情狰狞,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咬着牙,也想要多承担一些。
  
  这才是一个团队啊,这才是文艺学院团队啊,从早上到下午,我们都感悟、成长了许多。那些男生,辛苦付出,勇于承担,想必他们的肩膀、他们的手臂、他们的大腿,这时候一定酸痛不已,希望他们用热水敷一敷,快点恢复过来。
  
  这脚下的荣耀是属于他们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