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张淑秀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12-8 01:03:18 | 只看该作者
                                                                        团组织活动
    最近一周我们班主要都在忙准备团组织生活,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没多久准备活动都完成了。看见别的班已经正式开展活动了,我心里痒痒的,更加期待我们班的团组织活动了。终于我们的团组织活动开始了。
    早上起床才发现天空飘着小雨,在寝室里已经感觉很冷,换上军训服后更冷了。天公不作美,不过没有浇灭我们的热情,室友们戴上帽子,一起冲向了集合地点。
    到了107教学楼3区的楼下,已有不少同学到了,大家互相帮忙戴团徽、扣肩带,三个两个拉着一起玩自拍,嘻嘻哈哈没闹一会儿教官就到了。临时列了一个不太整齐的队伍,踏步向前,上午的活动开始了。队伍绕了一圈最终在龙山停下,教官先简单教我们站军姿、立定等动作就带我们做起了小游戏。侧身跑,教官的动作看着奇怪又搞笑。被分成两队的我们,还进行了个小比赛。当看着别人跑时,觉得搞笑,自己跑时又姿势不对。大家都笑开怀了,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我们队输了。比赛完了,教官又开始叫我们擒敌拳,看着我们各样的姿势教官都已无力吐槽了。我们连续跟着教官做了几次,有了点小进步,教官还夸奖了几句。嘻嘻,还真有点小窃喜。
    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一起到了四食堂,吃“忆苦饭”。窝窝头、烤红薯、泡菜萝卜和素白菜,早由食堂的师傅帮忙做好了。大家帮忙拿碗、盛菜,像是聚餐一般一起吃饭。我们吃着稀饭,下着萝卜白菜,而坐在我旁边的妹子,她拿到了一个超大号的红薯,吃着吃着她的午饭就成了啃红薯。
    午饭过后,有段休息时间。但一些同学没有休息而是去布置了教室。2点过开始了一个看视频谈感想的小活动,一些同学上台分享了他们的感受,而我们在纸上也留下了些许的想法。热烈掌声过后,活动正式结束了。
12#
发表于 2015-12-8 01:04:47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
    今天星期六,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第一次参加“雷锋站”开展的活动。在这之前也有很多活动,由于跟课重了和有其他的事,一直没能参加。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所以我特别积极的参与,头天晚上我就早早地收拾好了东西
    原定7:30在七彩柱集合,可我7点就到了那,到的时候天才蒙蒙亮,周围都没见有几个人。匆匆地在五食堂吃了点东西,我就到彩柱那等着了。没有其他事可做,我站在柱子旁边玩起了手机。没一会儿,有三个女生走到我面前问我是不是“雷锋站”的,听见我回答了“是”之后,那几个妹子就在我前面停了下来。看来她们也是来今天参加活动的。虽然同是参加活动的但我们彼此间并不认识,所以我们各自玩自己的,等着其他人的到来。
    天渐渐明亮起来,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到了,不过全部人到齐时已到了8点。多吹了半个小时的冷风,我那个心情,不想再多说了。还好总负责人很快分好了小组,我所在的那个小组第一个去了27路的站点,排队、登车、出发。
    我们是7人小分队,上了车才发现都不清楚该在哪站下车,只知道目的地是富乐山,据说还要转12路车才能到。没办法,领队的人只得忙着打电话问清楚到底怎么到那。但问好了站点还是出了点差错,我们有三个人提前下了一站,司机师傅都快把门关上了,我们又连着叫了等一下才让他们上车。有惊无险,最后我们到了安昌路口,搭上了关键的12路车。
    十几分钟后,车玻璃上还残留车水雾,而我们到达了活动的地点。
13#
发表于 2015-12-8 01:06:28 | 只看该作者
富乐山
    还没好好逛过绵阳,这富乐山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去。
在12路的站点下车,就到了富乐山的正门,门匾上写着繁体的富乐山,最上面的匾上还写着天地人和。门前银杏树叶泛了黄,落在了地上、花坛里,空气了弥漫着檀香的香味,我怎么会有一种到了深山古刹的感觉。
    虽说正门往右走就是“桃园三结义”的景点,但因为时间安排我们直接进入了正门,去找我们今天任务的其他地点:大草坪、碑林、后门、富乐阁。
    爬上了阶梯,一大片绿色映入眼帘。我们按着问到的路线向前走,在一个拐弯处还看见了一个像花轿的东西。与花轿有些不同是,它的轿底有两个轮子,而有一个老爷爷放着小音响拖着“花轿”在一个平地上绕圈。好奇的看了两眼,我们继续找我们要去的地方。
一直向前走,走了一段时间遇到了分岔路口,碰巧有一个扫地的阿姨,我上前问了问,得知大草坪该往走下面走。走过一段石梯,我们到了。不过这大草坪没见着有多少草,只有靠里面的边上开着紫色的花,这令我一度认为走错了地方。我们接着往下走,看见了一些游乐设施,问了问店主这后门怎么走,发现往下就能到。踩好了这个点我们又沿着公路向上走,到了上面才发现碑林和富乐阁离得不远。为了找这些点我们还绕了不少路,想来真的有点搞笑。
    不过我们小分队的最终任务是给活动参赛者带路,找好点后我们就返回了正门,坐在靠门左手边的凳子上,等着参赛人员的到来。
14#
发表于 2015-12-16 09:04:56 | 只看该作者
柳池的“小长龙”
       早上起床,窗外是灰蒙蒙一片。其他人在还在睡梦中,不忍心打扰,摸着黑在阳台洗漱。终于收拾好一切,就和同行的小伙伴出了门。时间还早,我俩悠闲的在路上走着。走到楼下,并没有看到往日的简陋摊点-早餐粥。我们一边奇怪着怎么没有粥,一边向前走。
要去新区,没多想就走到了柳池。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很早了,到了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那里有了一条小队伍,我俩赶过去时,是在队伍拐弯处的下面了。
    还没到八点,我们打算等车。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滑动的屏幕上显示已更新,却没有新的消息弹出来。没想到玩手机也会感到无聊,还好小面包的速度快,没过几分钟我们就到了队伍的前头。等到下班车,我们就可以走了。就在车来的前一分钟,突然有俩妹子站在我们前面。其中一姑娘朝我旁边的姑娘笑了笑,如无其事的就站在了前面。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想的,就算上赶时间也不用如此爽快吧,后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了。我心里有点疑问,有点不满意,不过我也不知道能说一些什么。车来了,我们一起上了车,在车上看了两眼,没有什么话说。
    因为想去五食堂吃饭,我和同伴提前下了车。下车后我才问同伴刚才是怎么回事,小伙伴一脸无奈的说她也不知道,她说她跟那姑娘也不熟。有点诧异,不过没细想,我俩欢快的向食堂走去,哈哈,有饭吃了。
集合时间快要到了,想在食堂吃完饭在再出发是没机会了,匆匆买了杯豆浆,买了根油条,就往集合地点走了。
    捧着暖暖的杯子,走到了教室,这个早上真丰富。
15#
发表于 2015-12-16 09:06:11 | 只看该作者
当我闭上眼
    一大早我和小伙伴一起来到了东四教室,没过多久今天的活动就正式开始了。讲台上的孙教练是今天带我们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简单两句介绍后让我们做了些热身小游戏。随后根据教练随机安排,教室里一百多的同学被分成了十个组。我分到了第五组,而我们组共有十九个小伙伴。
    虽然大家都是文艺学院的,但都不熟,刚组成一组时,沟通的话语都没有。还好,在十分钟内大家一起动脑、动手完成了设计对旗和队名、队歌的任务。哨声响起,我们在东四楼下整顿了队伍,分别由随行的教练带队去东八舞池。在舞池,每个小队都在台前做了队伍展示,各具特色的队旗,各种跑调的队歌,我们一边听,一边笑。笑的时候时间都过得特别快,当最后一个队展示结束时,都到十一点半了。本以为上的活动结束了,没想到随行教练要带着我们继续做活动。
    这个活动叫“迷雾森林”,参加的人不能说话,还需要戴眼罩;前后排成一列,后面的人搭上前人的肩;由最后一个没戴眼罩的同学指挥前进,度过障碍。这个活动要求队员间彼此信任,要有默契。你说,才组成不久的队能有多少完成的机率。不过我们对还真是完成了,还是这些队中最先完成的。
    其实一开始我们也没多大信心,对此我们想了些办法。我们商量好:拍肩膀是转方向,拍右肩向右走,拍左边就向左边走;拍头就弯腰,拍的次数越多,就越往下低;拍臂膀是抬腿而拍腿是提醒有障碍。靠着这些,我们的队伍行动起来了,但中途有人摘下了眼罩,为此负责指挥的队长还做了15个深蹲。不过这没有挫伤我们的信心,队伍重新出发,最后,我们成功了。
    戴上眼罩,什么都看不到,更别说还要做任务了,走路都成困难。我们原以为不会完成,但我们相信彼此,坚持跟在前人的脚步后,在努力下我们终取得了胜利。也许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
16#
发表于 2015-12-16 09:0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淑秀 于 2015-12-24 16:14 编辑

快乐“兔子舞”

    应教练的要求,我们这一百八十几号人在舞池底部围成了一个圈。教练看我们中大多数是妹子,让我们动起来把男生隔开。没有两分钟,这个圈大大致形成了。教练拿着话筒,拖着一个小音箱站在了圆圈中间。他环视了一圈说:“你们会跳舞吗?大家一起跳。”听到我们的回答是“不会”,他就说出了他的最终意图,“没事,我教你们跳兔子舞。”
    他先教我们基本动作,节拍是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后。对应的动作则是左脚,右脚分别侧出点地两下,然后向前蹦两次,最后往后跳三次。正式开始前,跟着节拍跳很简单。不过那教练不仅让我们跳,还有额外的要求。
     第一轮: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膀上,在跳的时候不能有短节。这要求看似简单,可做的成果并不好。歪歪扭扭的跳完后有好几处,断开了。怕教练惩罚,断开的人又冲上前接上,可又让后面的断开了,这局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出乎意料的,教练说我们是第一次尝试,就不惩罚断开的人了。不过额外要求升级。第二轮变成了左手搭在前人的肩上。好像是害怕受惩罚,这次的动作做的特别好,为表示鼓励,我们还拍了拍掌。
     高兴归高兴,这第三次的要求让我们犯了愁。弯下腰,我们的右手穿过两腿间拉后面的人的左手。想着这动作就不忍心跟着要求做。但哨声响起,我们还是做出了动作,想跟着节拍跳,却发现不太动得了。跳跳跳,结束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只是最后一轮到了,前几轮的要求跟它比简直不算什么。我们的手必须搭在前方第二个人的肩上,而且我们彼此的脚得前后相依。虽然有一点尴尬,但我们还是做出了动作,等着口令。“向后坐”教练的这个口令让我们傻了眼,前后是女生的就已经很尴尬了,你看那些男女间隔的,就更尴尬了。不想做这个动作,可教练说必须做,哨声响,我们慢慢向后坐,没想到真的能坐下,还没有人倒下。
    这个动作结束,也是这游戏结束。中间有些尴尬,不过还是挺好玩的。
17#
发表于 2015-12-16 15:05:16 | 只看该作者
玩转扑克牌
     说起扑克牌,我就想起了“斗地主”,“升级”这些玩法,想远点也不过是麻将之类的东西。教练在我们前面摆上了十把椅子,手中又拿着扑克牌,这造型不得不让我们猜想:这是不是要让我们来打牌。
    不过这种想法太不实际了,怎么可能让我们特意做这样的事呢。每组对应一个凳子,在与凳子间还拉开了一段距离。随行的教练站在凳子后面,手里都拿着一小叠牌。没等我们发出疑问声,教练开始讲规则:每组以序号排列人员,游戏按顺序做,每人一次只能翻一次牌,返回后与后一位击掌,新一轮的人才能出发,而且被盖的牌需是从小到大的顺序翻开。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共玩了几轮,每一次的具体要求又不一样。
    第一回合的相对简单一些,我们每个上前去翻牌就行了。初试,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翻牌都凭运气。我们这组的运气真不咋的,翻了好几个人次,也没翻出牌面“三”。没多久,旁边的那组就翻完了,这时我们组才刚要翻“八”。唉,这轮的战果不行。第二轮要开始了,这次我们前进的路上多了个“拦路虎”,每个人都要与它进行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出发,输的人往后排。这无疑增加了难度。不过,我们组根据上一轮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个方法:我们组的前十三个人,依序翻牌,无论是哪个数字,都先不将牌打开,再由后面的队友顺序打开。没想到这方法挺管用的,虽有“拦路虎”,我们组在这一轮获胜了。教练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夸了我们这一组,不仅如此,一直在忙着安排人员的同学,还上前分享了经验,别提我们心里有多高兴了。
    但是最后一轮的游戏,只能翻25张牌,这次我们没能成功。有同学记错的字数“4”的位子,去翻牌的人,翻出了“8”,我们组就被停止了游戏。想想挺可惜的,就错了一步,满盘皆输。但我们不怨谁,我们尽力了就好。
18#
发表于 2015-12-16 15:06:39 | 只看该作者
小型人拱桥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快到四点了,这时也迎来了我们这次活动最后一个项目。只见,教练在舞池外面的左右两边各找了一棵树,又在两树间拉了一条绳子。我站在绳子前,比量了一下,与我额头一般高,高度在160左右。看着绳,真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们奇怪着,不过还是在指令后在线外集合。和开始的分组的情况不一样,我们靠紧站着,这一刻开始我们是同一团队—文艺学院干事。
    教练说,我们每个人都得从线外翻线到另一边,必须从上面过,且不能碰着绳。碰着绳得增加3人次的翻越数,除此之外,还不能说话,不能笑,无论做了其中哪一个,人数都得加3.看着这绳,过去,一点把握都没有。可教练没有给时间让我们犹豫,留了15分钟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解散的口令下达,人群中的声音就热闹起来了。叽叽喳喳,过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收获。最后,几个男生开始组织,并把所有在场的男生集中。他们围在一起,商量具体的方法。
    终于开始挑战了,几个男生搭起了人拱桥,其他人围在周围伸出手给“过桥”的人作支撑。最开始是过去的男生,下去后,他们在对面搭好另外的半边桥。弄好后,就有女生开始过了,看见人在上面晃动的走着,真怕一不小心掉下来。我聚精会神的看着,突然响起“有人说话,加三人次”的声音,有点纳闷,怎么还有人说话。人继续在上面行走,又有“有人说话,有人笑”的声音响,人还没过去几个,额外增加的人数真不少。加着加着就有二百五十多次了,真想通哪些说话、笑的人在干什么,她们难道没看见做墩子的人的脸都被涨红。所有的人都是踏过他们的肩、他们的腿,这些重量要是压在你身上,有还会有心情笑吗?
    总算一切步入了正轨,出错的次数减少了,线外剩下的人越来越少了。最终,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后,所有人通过了这条绳,我们这次活动也结束了。
    站在一旁作支撑,最后我也走过了这座“桥,”心里真的很高兴,不过还是感到有点抱歉,体重那玩意儿给“墩子同学”增加了不少负担。
19#
发表于 2015-12-18 13:27:15 | 只看该作者
读《叫魂》有感
    第一次听说叫魂这本书是在读书会上,介绍这本书的学长当时拿了好几本书,当他介绍时,他着重强调了这本书,说这本书好,值得一看,因而我对这本书的印象较深。不过时间太匆忙,我瞥了一眼书的目录就传给下一个人了。后来教研室借书,想找这本书来看看时,没想到有人比我更早,我只得另外选了一本。又过了几周,我看见它静静地被摆放在书架上,这次我终于借走了它。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初看到这句话时,我还以为是写的妖魔鬼怪之类的东西,猜想它是不是像《聊斋》中以小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事情。翻开后才发现我真是想多了。书里面并没有我想的那样,故事是有,可趣味性不太强。第一章的内容算得上是故事串起的,后面的章节都是些政府、官员对这些“妖术”的整治方法。
    不过,不管是石匠、还是乞丐、和尚,和这些人有关的叫魂术,在当时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百姓对外来客都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因而外来的和尚、乞丐,如果稍有奇怪,就会被当地的人当做邪恶的人来对待。虽然外来客多数是被冤枉的,可没有人会替他们辩护。官府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找不到确切证据,又不敢放人。一些关在牢里的人由于身体患病,又得不到好的医治,最终惨死在牢里。当妖术之事,传到乾隆皇帝弘历耳中时,他下令严查。命令之下,官员不敢懈怠,一些无罪的人最后被释放。虽“叫魂”一事已结束,但这源头并没有找出来。反倒是弘历通过对“叫魂”一事的处理,整治了王朝的政治体制。
    其实在现在看来,这种妖术并不存在,仔细想一想,这种妖术也就不攻而破。所谓相信妖术,也不过迷信。只是在现在的农村还有迷信的火苗,相信在未来这种思想是会被抛弃的。
20#
发表于 2015-12-18 14:06:07 | 只看该作者
吃饭得在饭点吃
    星期四的上午是整周最忙的时间,满课。八点开始上课,起床稍稍迟了点的我来不及吃早饭,匆匆往教室跑,我可不想上课迟到。不知怎么了,上着课竟没有饿的感觉。没管它,继续做着笔记。英语课结束,我们转换战场,到了五楼的教室,这时快到十点了。空空的肚子开始有了反应,摸了摸肚子,感觉不太好。终于挨过到了12:20,能吃饭了,激动得恨不得马上跑到食堂。可惜,激动早了,12:50张译老师要开会,排个队、再吃饭三十分钟够不了。我和室长就去小北门买了个饼充饥,一路,一路向西一601走去。
    说好的会议一点二十结束推迟了,都快到一点四十了才结束。肚子还饿着,室友们都在一起,我们商量着一起出去吃点东西 。出了北门外,街上来往的人并不多。她们说有一家干锅店的菜好吃,我们就往那家店走去。往下走,偶尔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从旁边迎面走过。我们开着玩笑,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店门口。进门一看。惊呆了,果真四川人爱打麻将,正对面一桌麻将大得正火热。呆呆的问了句还有饭吗?
    我们在安排下坐在了靠门的一号桌,点好的干锅兔,我们就开始准备餐具。想喝点开水,却发现水壶里的水是温的。没有挑剔,简单涮了涮杯子,我们就等着吃饭了。厨师叔叔端上菜迫不及待的回到了麻将桌旁,我们对那个阿姨说了几次要饭,都没见饭来。看来这麻将的吸引力还真是大。饭上桌了,我们没想在打扰叔叔阿姨继续战斗,默默地吃着饭。只是吃着饭,听着打麻将的声音还真是怪怪的。
    看见如此敷衍的态度,我们也只能吐槽不是在饭点来的。后面又有两个人进来,听那个阿姨极力推荐中锅,一下子明白,阿姨只有在介绍菜的时候才是精神饱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