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罗华丽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37#
发表于 2015-12-30 22:53:07 | 只看该作者
多感谢自己
今天是外教上的最后一节课,但是这节课结束的太仓促,也不那么美好。
像往常一样,上完上午第二讲后,就已经12点20。大家一起吃完饭后,就已经一点多了。大家慢慢悠悠的走在回去的路上,晒着太阳,真的好惬意,想着睡一觉。但是,我们晒了太阳之后,都有点困,大家就都动了翘课的念头。反正外教课都是他一个人的狂欢,我们一群人的孤单。上课他提问题,回答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而且外教课又不点名,所以翘课的人很多。
所以在一番考虑之后,舍友还是决定不想去。但是,虽然我眼睛都要闭上了,但是我还是决定要过去。但是过去都迟到了,老师已经在放美国动画片了。但是现在来的人越来越少了,本来八十多个人的班级,我去的时候可能就来了30个人。后来陆陆续续的又进来了几个,座位上还是稀稀拉拉的。我觉得没什么用,于是又把其他的书拿出来,做笔记。要不要抬起头看他两眼,听听他讲了什么。
但是到快下课的时候,他到了讲台下面。他说,他很感谢大家来上他的课,他因为一些私人的原因,这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我看着他,愣了一下。以后应该在也见不到了吧,他还不知道有这个人吧。面对这个只有第一次上课来齐全了的班级,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不知道会不会在他的国家在聊到中国这一群大学生。
我多感谢自己,没有旷这一节课,没错过这场别离。再见,Jasee.
36#
发表于 2015-12-29 13:46:24 | 只看该作者
抢课史
今天是轮到大一的抢课的时间。我们很早就起床开始准备了,可以说是电脑手机同步进行。
前两天,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所以前两天就开始准备进入教务系统看看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不清楚时间的大一新生太多了,所以到了该高年级同学抢课的九点钟的时候,教务系统就已经崩溃了。这点令高年级同学很崩溃,也令学校很崩溃。于是赶紧发出通知,让低年级学生别去登陆,情况才稍微有些好转。
但是,今天轮到我们抢课的时候,教务系统仍然是崩溃的,我们也很崩溃。我们便边聊边登陆,各自在群里汇报着自己的进度。又一边讨论着听高年级同学传来的经验,哪个老师比较轻松,哪门课比较好玩,自己对哪门课有兴趣。但是,看见人家已经进去了,还是有点心急。后来,好不容易登进去捡了几节人家剩下来的。但是还是很多同学没有抢到。更奇葩的是,教务处公布了囤课黑名单,有些同学抢了100多们。我一边在心里暗骂他们的时候,又一边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网速。我在想他们是不是要拿那么多课用来卖啊。其实这就是每个人的自私心理,想着有名额就先抢着,然后在来慢慢的选择哪些要,哪些不要。因为其实我自己选够了3门之后,我还是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所以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弊端吧。
35#
发表于 2015-12-26 19:06:14 | 只看该作者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他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首创媒体生态学。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利、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1932年,乔治·奥威尔曾发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他警告人们将会受到来自外来压迫的奴役。但他的预言并没有实现,但来自赫胥黎的更可怕的预言似乎正在逐步应验。人们会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可能并且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
媒介即隐喻。在一个工业飞速发展的年代,每座城市似乎都有自己的象征。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座雕塑来象征自己代表经历。政治选举首先在意的是政治家的外形。不知道谁开始的这一惯例,但大家似乎并没有反抗,且更多的是迎合。尼克松将自己的竞选失败怪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肯尼迪建议选举拉票前先减去20磅体重。我们似乎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我们都曾经听过 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定是一位演说家。在美国政治体系中,总统竞选需要到每个州投票去演讲以拉取投票。那么,试想,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走上讲台,肥大的肚子已经快要衬衣的扣子撑破,他讲两句话就口喘粗气,边揉着肚子边大谈他的政治理想。人们大概都不会愿意给他投一票,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口中的政治理想。即使他在能言善辩,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这就是电视时代。不同于广播,人们在以耳听心的同时,也让眼睛支配了自己的选择。
躲躲猫的世界。19世纪的美国人非常关心怎样“征服”空间的问题。它想要使自己国内的物质、精神、文化等等一切东西传播到世界各国,是一种“软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化侵略。各个国家如果失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就会轻易被“征服”,会盲目,会无所止境。当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电。联通了世界,各国通过各种各样的通讯手段连接起来,消除了地区概念,也淡化了人类心中的文化堡垒。即使这是需要代价的。于是,对于莫尔斯提出的问题——上帝创造了什么——我们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一个住满了陌生人的拥挤的社区;一个破碎而断裂的世界。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获得这一信息,如何获得,是否快速。事实上,作为某时某地的“客观”片段,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无法提供任何意见--——无法提供“本来应该怎样”或者“本来可能怎样’.
娱乐化并没有错,错的是没能真正的把娱乐工具和生活分开。二者是否应该找到一个契合点,或者,如何将娱乐和电视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4#
发表于 2015-12-25 00:14:19 | 只看该作者
平安夜,圣诞节,还是这么过。
今天是平安夜,是传统的西方节日。但是,我们这一代似乎越来越流行。从前两天开始,就在学校的各个地方摆上了苹果摊点。其中包括志愿者团队义卖的,也有同学想趁此机会赚一笔的。对于志愿者义卖,我是支持的。毕竟很多志愿者团队是没有太大的或者固定的经费项目的,所以团队活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可以趁这个机会,赚的一笔经费也是不错的。
但是,我更加认识这是商家想要过的节。他们希望天天过节,特别是学生喜欢过的节。因为学生是最喜欢追时髦,最没有经济压力的一个群体。
但是,对我而言。我不会去买这个苹果,因为我觉得吃一个比平时贵两倍的苹果,真的不值得,也没那个必要。因为不是自己的节日,不想要去追赶时髦。唯一好的一点就是,今天的校园真的是弥漫着一股苹果的香味。随处都可以见着许多来来往往的人,手里拿着苹果,拿着贺卡。我在想,他们或许真的是在过年了吧。
33#
发表于 2015-12-25 00:11:15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团总结大会
今天晚上,大学生记者团开了总结大会,对这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和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团长郭盈学姐首先给我们作了很深刻的总结。其中她提到了交流,这一点很触动我。因为一个学期下来了,和其他部的同学交流真的不多。先不说和其他部门的交流吧,就说我们的部门的交流也都不是很多。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部门的群里面气氛比较凝重。一般有消息都是部长说了什么事情,然后下来跟了一长串的“收到”。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点开群,如果见到别人在回复这两个字的话,先不管是什么消息,先保持队形,回复了再说。可能是因为平时见面都只有开会,在群里面基本上是不聊天的,而且感觉也没什么话题好聊的。但是,除了抢红包以外,这大概是现在最能增加群活跃度的方式之一了吧。
每个部长都上去做了总结。我们部长是一碗行走的鸡汤,她能够讲出许多触人身心的句子。她总结另外我们的不易之处,也发表了一些看法。
收获真的很大的,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加油。
32#
发表于 2015-12-25 00:10:38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团总结大会
今天晚上,大学生记者团开了总结大会,对这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和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团长郭盈学姐首先给我们作了很深刻的总结。其中她提到了交流,这一点很触动我。因为一个学期下来了,和其他部的同学交流真的不多。先不说和其他部门的交流吧,就说我们的部门的交流也都不是很多。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部门的群里面气氛比较凝重。一般有消息都是部长说了什么事情,然后下来跟了一长串的“收到”。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点开群,如果见到别人在回复这两个字的话,先不管是什么消息,先保持队形,回复了再说。可能是因为平时见面都只有开会,在群里面基本上是不聊天的,而且感觉也没什么话题好聊的。但是,除了抢红包以外,这大概是现在最能增加群活跃度的方式之一了吧。
每个部长都上去做了总结。我们部长是一碗行走的鸡汤,她能够讲出许多触人身心的句子。她总结另外我们的不易之处,也发表了一些看法。
收获真的很大的,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加油。
31#
发表于 2015-12-23 20:23:14 | 只看该作者
卖给我一“盒”药
今天感觉有点小感冒,嗓子很不舒服,想着不要越变越严重了,就赶紧去小北门外面买一点治嗓子疼的药。
简单的和医生说了一下情况,她很果断的给了我一盒药。药是铁盒子装着的,包装的很漂亮,我看了看,没多想。但医生说:“十八块。”啊?一点点嗓子疼,就要这么贵的药。当时也没说什么,就想着,算了吧,只要能治好病就可以了。回宿舍打开一看,太少了吧,就十颗?那么这个药就要值将近两块钱一颗。而且它只能算是润喉糖。我还继续安慰着自己,没事,浓缩才是精华。我打开吃了一颗,这就是糖啊。顿时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感觉被它美丽的外表骗了。我拿着盒子,看了很久。包装真的很精致。我在想盒子的成本会不会比药的成本还高呢。估计吧。我想,可能是我当时说错了,我跟医生说的是:“阿姨,给我拿一盒药吧。”于是终点在“一盒”,没办法啦。通过光鲜的药,我的嗓子疼并没有好转。渐渐地重感冒了。我还是怀念红霉素的年代。
30#
发表于 2015-12-23 20:21:15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记
今天是学院新闻中心约定的和文联支教的学长采访的日子。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被安排去为他们写一篇新闻,用以记录他们的故事。
昨天就打电话和那位学长约定好了时间。本来我们以为约采访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相关事宜,需要协调他们的时间,提前找个他们方便的地方。但是,当我们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学长真的很热心。问我们住在哪里,问我们什么时候有空等等,这就是大四的学长和大一大二的同学的区别吧,他们更加成熟,也更加稳重了。
我和另一个去采访的同学提前十分钟来到了约定的地点。但是,这个地方的范围太大了。我们只好站在那里等。天气真的好冷,我们就在寒风中站着,但是又不好意思打电话去催他们快点过来或者走到那个地方了之类的。我俩没办法,只好东看看,西瞅瞅,看哪里有没有站着一个人,像是那个学长。但是好像目标没有出现,旁边的石凳上坐着两个人,但是没有勇气去问是不是。真的感觉有点像特务接头的感觉。
过了约定时间五分钟了,我们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才发现真的是坐在旁边那个学长。气氛有点尴尬,第一次做人物专访,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我们想要的问题。又不能 直接把采访提纲拿出来照着问,那样就太没有诚意了吧。后来还是一个学长说:“咱们先随便聊聊吧。不然感觉怪怪的。”慢慢的,大家熟络了之后,他们开始给我们分享很多当时的心得体会,甚至还有点热泪盈眶。
最后,其实我们之前准备好的问题一个都没有提出来。但是,我们也得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也真切的分享了许多经历。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
29#
发表于 2015-12-19 23:56:55 | 只看该作者
四六级考试的今天
今天是计划日程上等待了好久的四六级考试。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却又出乎意料!
自从高考之后,大家都很放松,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考过试。前两天才开始准备考试的我,实在是对这堂考试没有什么信心。考过了的人都说:“四级很好过。就算裸考都能考过,只要你高考英语及格了都能过。”起初我是很相信他们的,但练了一点点前两年的真题后,我才明白,他们都是骗子。对于很久没做过英语试卷的我来说,真的很难啊!试题错的那种惨状,就好像我以前乱想的一样,但是我确实认真读了题的啊。但是大家好像都是这种感觉,毕竟大家的高考成绩都还算是可以的。我心里也就坦然些了。
昨天晚上,大家也在战战兢兢的准备着考试用的东西,催促着每个人都定个闹钟。结果就是,今天早上从五点多开始,闹钟就此起彼伏。但是,没有一个人起了床。七点多,大家基本上都起床了。突然让我感觉到有一种高考的感觉,于是大家开始聊自己高考时的趣事,那些事情仿佛都在昨天,还能那么清晰的讲诉出来。和室友一起出门了,今天早起的人真的好多。其实大家在冬天是能起床的吧,可能是缺少点动力吧!
至于考试的感受,已经不太想去回忆了。晚安吧!
28#
发表于 2015-12-16 23:16:41 | 只看该作者
给捡到我的卡的同学的一封信
捡到我银行卡的同学:
你好!我就是你捡到的那张卡的主人,我就是那个冒失鬼!首先,我还是很感谢你的。原因有二:第一,很感谢你没有取走我的钱。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为你取不了了。第二,很感谢你贴了一条失物招领在西科学子的群里,让我知道我的卡确确实实是在某个人手上,而不是不知去向。但是,我还是有点讨厌你,因为你完全可以不用把我的卡取出,让机器吞掉,我可以直接在银行那里拿。你既然决定把我的卡还给我了,为什么要给我一个打不通的电话号码啊!
昨天下午,我想着赶在第一讲前顺便把钱取了。但是,当我快要到教室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我的卡忘记拔出来了。我的内心瞬间就崩溃了,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干这么蠢事了。于是,我赶紧换了银行卡绑定的那张电话卡,看看有没有最新的取款信息。还好,没有最新的取款信息,证明我的钱没有被取走。很久,后来回宿舍后,,我着急的打了客服热线,但是,说了很久,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后来,舍友让我在西科学子的群里发一条求助消息,看看有没有同学捡到了我的卡。但是,我还是不相信真的是有人捡走了我的卡,因为提款机好像离开了三十秒后就自动吞进机器里面了。后来,管理员小窗给了我一条消息,真的是我的卡。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我都在盘算着要不要给那个同学发个红包,或者是请他吃顿饭来谢谢他。但是当我打过去的时候,电话关机了。看见是阿坝的号,我当时还是有一点恐慌的。当时也没有多想,想着可能是他手机没有电了吧。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打通他的电话。永远是那个没有温度的女性的声音在回复我:“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您稍后在拨。。。”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怎么想。但是我现在就感觉很难受,就好像他给了我一个希望的泡泡,然后又在我面前亲手把他把那个泡泡掐破。
算了吧!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了,我还是想想怎们去补办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