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杨江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1-12 08:41:54 | 只看该作者
读《白鹿原》有感
一本书就是一个年代,白鹿原这本书叙述了白鹿两家在白鹿原上的悲欢离合,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起落就是一代人的命运表达,在那个年代,人们就像浮萍,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浮不定,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时代的牺牲者。
白嘉轩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代表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族人的焦点,他不得不去美化自己,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幸福,牺牲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光经营了一个在那个年代看起来是一个美满的大家庭,但是白灵的死是其一生都脱不了的关系,其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继承者,命运对其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后来回忆说他的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娶了七个老婆,但我们不禁可以看到其的无赖,生活在一个一个唾沫都可以淹死人的时代,没有后代对其来说是被人所唾弃的,当还没有娶到第七个老婆时,前六个老婆都是短命的因为给种各样的原因纷纷死去了,社会上的压力让其无法生存,封建的思想给了其奋斗的动力,有些时候人就是缺少一些奋斗的动力,但他看见白鹿原上的传说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的人生注定是封建色彩浓厚的。
白嘉轩也有失败之处。他的小女儿白灵从小就比较娇惯,最后被共产党所吸引,为共产党闹革命。拿砖头将正在作报告的国民党教育部长的鼻子砸扁。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而当她既将从西安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时,却被共产党怀疑为特务,被活埋。多么可悲的下场。这虽对白嘉轩打击很大,但最后他却成了革命烈士的家属。在随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还是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在白鹿原这本小说中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反映,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

12#
发表于 2016-1-12 08:42:09 | 只看该作者
读《好兵帅克》有感
《好兵帅克》,一本捷克人哈谢克着的小说,是从一站导火线——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事件开始写的,讲述了帅克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所发生的故事。我被文中那位又滑稽又可笑又受人喜爱的主人公——帅克,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帅克,一个大智若愚、乐观、快乐的捷克小兵,一个令人发笑的乐天派。那时,人们生活贫困,国家政治混乱,告密之风盛行,秘密警察像疯狗一样到处狂咬,人们为了逃避兵役而装病,有的还自残躯体。帅克得了风湿病,还踊跃参军,却被警官误会是装病,每天洗胃两次,灌肠一次……这样的国家,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一分为三——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
  《好兵帅克》这本书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如:《好兵帅克当了随军神父的勤务兵》中的随军神父根本就不是神父,吃喝嫖赌,他样样精通,在教育囚犯时,他用白酒当圣水。有时在酒吧喝醉了,就会发酒疯,一会儿让帅克打他耳光,一会儿让帅克拧他脖子。这样的人不但破坏了教会的圣明,也破坏了军队的纪律。
  这本书写出了对和平的渴望,没有祖国的和平,就没有人民的幸福。
  读完《好兵帅克》这本书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也对当时奥匈帝国的统治者的凶狠专横充满了愤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当时美丽的欧洲变成了刀光剑影的战场,环境被无情的战火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想:要是全世界的人民为了安详,为了宁静,放下自己手中的武器,别再点燃战争的导火线,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权利和政治。让世界永远处于和平之中,那该是多好啊!

13#
发表于 2016-1-12 08:42:22 | 只看该作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今天耐着饥饿寒冷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一书,心中惆怅万千,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悲剧,少平和田晓霞的遗憾让我不禁让我对爱情的期待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个是平凡的农家子弟一个是官员之女,长期生活在一个被压迫剥削的年代的人。最悲哀的地方莫过于他们自感平庸,自己瞧不起自己,孙少安和田润叶本是青梅竹马,在她们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村里人看到他们形影不离纷纷赞叹两个孩子是天生的一对,孙少安的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一种期待。他的这种期待在田润叶的父亲高升以后再也没有萌发过,家庭条件的差异让少安心中的枷锁永远也打不开,如果少安抛开顾虑,我们不禁会去联想小两口的幸福生活,但是没有如果,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没有完全的挣脱束缚,我们也不能将过错完全赖到少安的身上,我们应当明白我们应该认清自身的价值,做到思想的解放,摆脱自身的奴性。
孙少平可以说是具有其哥哥不具有的品质,就是这种品质让其人生不至于像少安一样悲剧,他的这种品质来源于其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一个人物质上的东西不能够让他获得思想上的提高,一个人想要获得解放必须去思考,去不停的挑战现实。田晓霞可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他没有注意自己身家上与孙少平的差异,相信自己的感情,这是那个时候的女子不具有的品格。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明白一个人要想获得与众不同,关键还是在思想。
14#
发表于 2016-1-12 08:43: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迷茫的一天,我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是我们可爱的党标榜的那样吗?如果不是,那又是怎样的呢?很想有一个人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课堂上老师推翻一个又一个的在我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为正确的观念,我不禁思考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绝对正确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所追求的真理又一定是正确的吗?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未知迷茫的东西,那么每一个坚持下来的人都值得我去敬佩,但同时他们又会被后人所批判,因为他们所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所适用的范围,那么世界上我们到底在追求着什么
15#
发表于 2016-1-12 08:44:50 | 只看该作者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转眼间大一上学已经悄然流逝,和大多数人一样,忽的脱离了父母管束,一切变得那么随心所欲,以前没有睡过的懒觉现在已是家常便饭,每天课堂紧绷的神经已经一去不复返,恍惚觉得学习只是大学生活的一种副业,临近期末,忽的发现,知识一点也没有学到,恍惚的去思考:我理想的大学是这样的吗?
开学之前,得知被技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录取,一时间觉得忘乎所以,可以开开心心的玩两个月了,然后去大学再接再厉,可如今,倒是开开心心的玩了两个月,至于之后的再接再厉变成了南柯一梦,梦醒了,只剩下了悔恨,期间有过挣扎,有过自我剖析,但在懒惰的洪流面前似乎不堪一击,不得不承认,大一上学期平庸的度过。
在广播电视专业学习了半年,个人觉得心灵上成长了很多,思想上提升了很多,不同于官方言论的宣传,不同的对于时事的见解,让我觉得世界不再单纯,世界突然变得复杂了很多,世界的光亮忽的变得暗淡了,人性的情欲一面在新闻概论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觉让我发出对国家,这个执政党的责问,社会阴暗的一面让我的人生观豁然改观,让我不在听信官方舆论的摆布,我从未如此迫切的想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从来没有以怀疑光去审视这个政党
总之我忽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一颗有思想的苇草,人的思想是不应受约束的。或许我又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了一个目标: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牢笼。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老师的一言一行改变了我对读书目的的理解,从前的我认为读书是进入社会的工具,是争取名利的踏脚石,现在想想觉得这种想法有点幼稚,求学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做人,丰满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这是我在大学第一学期最大的收获,虽没有太多的知识技能收入腹中,但思想上个人觉得成熟了很多。
默默走过大一上学期,个人觉得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我是落后者,但在收获上我不落后,大一上学期,我的思想海洋中激起了从未有过的思潮。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成熟了很多,在这里诚恳的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在大学没有高中时期的学习竞争压力,大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彼此,去发展自己所钟爱的东西,无论是室友之间,还是同学之间,大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融洽。我觉得和人能够融洽的相处是一种能力-,不在于刻意使之,在于彼此之间真诚相待,看淡一些争端,看淡一些名利的争夺,理解彼此,这些东西,我觉得我似乎做到了,但个人觉得遗憾的是和女生交流的太少,可能是性格和机缘条件使然,也有可能是情商不太高吧!我也只能付之一笑了。
大一上学期默默地走过,平淡中暗流游动,失去了以前很多的特质,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一定的收获,我坚信,下一个学期,自己会有一个不同的活法。
16#
发表于 2016-1-12 08:45:48 | 只看该作者
入学也有2个月了。孤寂难耐,夜间难以入眠。不禁回想自己两个月来的所作所为。细细回想。不禁一怔。似乎2个月以来自己没有太多的深刻的记忆。一直碌碌无为,没有以前获的知识得喜悦。有的只是荒废光阴的盲目与落寞,自己也想有所改变但是我一直以为自己不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做事总是三分钟的热情。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坚持的信念,总是拿着专业问题来麻木自己,让自己一天总是在虚度光影,碌碌无为惶惶不可终中日。为什末自己不能做一个有毅力的人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去深思的。
新闻息所开的课程与我的志向来说没有半点作用。对于计算机科学来说,文艺学院所开的课程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耗费生命。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弊端就在于此。中国的高校教育模式是延续前苏联的高校教育模模式,作为一个已经灭亡了的国家,我们至今仍在不顾国情的模仿。这不可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一代中国人的悲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只在乎经济速度的增长更多的应该是看到国民素质的增长、不能做一个物质的巨人。精神张的矮子,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做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才能真真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永久不衰
我们的新闻系主任刘海鸣老师在这里我想特别的提起一下,他是一名博士,但是身上并没有有脱掉厚重的河南农民的气息。我总觉得此人是一个反共分子要不就是一个曾经受过共产党迫害的人,他的一些言论四我们作为一个大一学生所不能接受的,他的一些言论严重偏离社会现实,课程授课内容太过绝对化,我就想问一下,她做为一个非战争参与者和一个平民,是如何知到这么多得隐秘消息,或者说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否带有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我想这时一个大学教授不因该出现的状况。
作为大一的新生,面对大灌输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言论或者是理论。学这个崭新的平台,思想还没有完全的成熟,经过一些错误的引导,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树立一个会啊的榜样。当别人对自己是否能够辨别。我觉得这事大学生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学习上能够辨别真伪我想这是一个大学生因该具备的基础技能。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让每天斗过的踏实。能够有所收获。虽然说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但只是对人的发展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害处的,多学一门知识就多了一个求生技能,只是对于与歌青年来说多越好。读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只是无异与面包,无异于打开财富的宝库,做一个人就应该有一个人样,别辜负了自己父母对自己期望,要对得起自己跟要对得起父母给自己的血汗钱,做一个大写的人
17#
发表于 2016-1-12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天气很好,下午有一堂体育考试科目,由于我所选择的科目是足球,所以说一个在中国推广的并不很好的项目,对于我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不亚于接受一项艰难的挑战,个人十分喜欢足球运动,但是不争气的中国国家队总是伤透了我们这些球迷的心,加上基础建设跟不上,所以一些想踢球的孩子没有机会去接触这项运动,步入大学,有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去接触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但是大学的教育模式只是一周一节课,这样程序化的东西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反观我们中国教育,一切都太注重成绩,踢足球,打篮球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我想只有国人的这些观念彻底改变,才能为我们的体育事业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真真的变成一个体育强国
18#
发表于 2016-1-12 09:38: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和室友们一起出去聚了一次餐,虽然只是一些平常的饭菜,但大家都吃的很香甜,没有一丝的抱怨,因为大家都觉得吃饭吃的是一种气氛,关键在于和什么样的去吃饭,个人十分反感朋友们之间聚会去KTV醺酒,因为我觉得朋友之间不用刻意的推杯换盏,朋友之间的友谊会随着时间风干之间的水分,友谊是我们要用一生去经营,不在于刻意的强装欢笑,喝酒就是喝的一种气氛,不在于谁喝的多,谁的情谊就深。
19#
发表于 2016-1-12 09:38: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怀着喜悦的心情去打篮球,一切都还顺利但是到中途时,突如其来的横祸发生在我的身上。由于天色已暗,昏黄的灯光让我的视线发生了恍惚,高速运转的篮球袭击了我的大拇指,我顿时觉得一股钻心的疼痛涌上心头,由于之前就有过伤病,我不觉得我的大拇指要废了,但哥们还在等待着我去组队,我还是选择了从新上场,虽然后来的命中率明显下降,但大家都没有怪我,不禁让我的心头涌上一股暖流,朋友之间有时就是这样在你困难的时候送去忠实的拥抱。
20#
发表于 2016-1-12 09:38:51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去了李白故里江油,李白作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死后却被现实主义所包围,在江油你到处可以看见和李白挂上号的商铺,李白活生生的成为了一个城市的代言人。如果是精神财富还好,但是满街的小吃我就搞的不太懂了,李白生前喜欢吃这些?
我们不禁可以看到各地滥用文化遗产的现象,乃至于前那一段时间居然还有人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典故都搬出来做了招牌,可谓是为了赚钱,连礼义廉耻都不要了。在中国只要是赚钱的就可以大肆的鼓吹,乃至于铤而走险,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嘴,都成为了国际上的驰名商标,我们不禁什么都能吃,还什么都敢吃,不禁为人们的良知感到悲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