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1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存在



新华社快讯:美国科学家11日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2月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当天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LIGO探测器是美国分别在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市与华盛顿州小城汉福德市建造的两个引力波探测器,不久前完成了改造升级,其探测灵敏度相比2010年提高了约10倍。这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市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来源媒体:新华网 责任编辑:封摆_NN6080)

链接:http://news.163.com/16/0212/00/B ... #p=BFK35ASG00AO0001
沙发
发表于 2016-8-2 09: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揭秘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2016-08-01 历史真相揭秘

今天我们来看看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我们的地球。我们地球的体积是10832.073亿立方公里。假如你是世界首富,有用不完的钱,天天玩,甚至你可以活到200岁,你能把地球走完吗?不能!这样想想地球还是很大的嘛!

这是我们地球和月球的对比。一个地球有49个月球那么大。月球是小弟。

五兄弟,地球还是是大哥,不错。

大家伙来了。海王星有58个地球大,天王星有65个地球大。

更大的家伙。土星相当于830个地球,木星有1300个地球那么大!

我的地盘、我作主!太阳系老大出面,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老大算什么,看我天狼星!没办法知道比太阳大多少了,天文数字,算不出来,总之大很多!

北河三,天狼星的爸爸出面,爸爸当然比儿子大。

大角星,天狼星的爷爷出面,更大!

参宿星、雄牛座一等星降临,老祖宗级别!

老祖宗算什么!看我猎户座一等星!

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心大星出面!

可是我们比你的心还大!V382底座、麒麟座V838变星!

比大更大!V509 Cassiopeia(仙后座)、KY Cygni(天鹅座)、Mu Cephei(仙王座)!

大的我已经无法形容了!V354 Cephei(V354仙王座)、VV Cephei(VV仙王座),最大的蓝色那个,叫双子星!第三大!

2012年以前,VY Canis Majoris(大犬座VY星)一直是坐在已经最大星球的头把交椅!体积,至少是太阳的80亿倍!哈哈哈,真疯狂!不过现在沦落到第二大了!

目前已知最大星体显露真身:盾牌座UY!有多大?体积是太阳的210亿倍!太疯狂了!

那么,你们认为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这是我们“已知”最大的星体,盾牌座UY不过离地球6000光年,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这连银河系的1/10都不到啊!而银河系在整个宇宙中连根毛也算不上...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t2g#wechat_redirect
板凳
发表于 2016-9-7 0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郝炘 赛先生
2016-09-06

作者  郝炘
科学新闻也许是最难做的新闻,因为真正的科学新闻可以说基本上并不存在。

十年前,《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Laura Chang曾回答过读者有关时报如何报道科学新闻的问题。一位读者问,考虑到科学是一个缓慢积累数据、研究结果需要得到验证、逐渐在学科内得到承认的过程,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够得上是科学“新闻”呢?

编辑的回答是:除了极少数发现之外,科学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类似传统突发新闻的那种“科学新闻”少之又少。

《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尽管没有多少科研结果够得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一定要等到结果可以进教科书时才能作报道。而且,科学新闻报道的曲折,正好反映了科学过程本身的曲折。

比如,《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3月以“科学家惊喜发现宇宙诞生时的涟漪[1]”为题,报道了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领导的南极望远镜团队宣布探测到原初引力波的新闻,不过,这个宣布后来被证明为时过早[2]。但是,这篇后续报道没有像最初的报道那样受到广泛关注,表现之一是纽约时报中文网未将其翻译过来。这反映了科学论文发表和科学新闻报道都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正面结论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反面结论。

科学新闻该怎样报道呢?《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采编人员首先要对科研论文做出新闻价值判断。时报采用的原则包括,新闻发布提供的研究是否具有统计意义?新研究号称发现的东西是否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为世人所知?没有参加研究的同行怎样评价新工作?这些同行的意见从编辑部过去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是否可信?新闻决定最终是编辑的主观判断,哪些有广泛的兴趣(比如引力波的探测),哪些对读者有用(比如医学研究和健康方面的),也有些报道只是因为题材非常有趣,比如猪也懂光学原理[3]的报道。

虽然真正的科学新闻并不很多,但自从苏联在1957年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美苏展开太空竞争以来,美国不少大众媒体都开辟了科学新闻栏目,报道的篇幅大增。这部分是因为,科学家及其工作或资助单位为了竞争,希望让自己的成果尽快被公众了解,这会有助于他们得到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资助。

发表科学论文或医学论文的杂志,比如《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也以帮助记者作报道的名义,提前把要发表的文章介绍给他们。但期刊要求记者在论文发表之前不作报道。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记者之间的竞争,制造了一种新闻紧迫感。期刊发给记者的这类事先通知,有时会把科学上的一个小进展包装成一个突破,也助长了懒惰的新闻采编习惯。

有人造了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新闻采编:churnalism,是用英文单词churn(炮制)和journalism(新闻工作)结合形成的,也许可译为“新闻炮制”。意思是,不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去发现新闻,而是在新闻发布的基础上找几个人评论一下就写报道。

新闻炮制的问题在科学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国内的科学新闻报道。国内有的科学媒体甚至把自己紧密跟踪期刊、特别是时髦期刊的新闻发布作报道引以为豪。

曾在《自然》工作多年的科学记者Colin Macilwain发表过一篇观点文章[4],批评科学期刊与科学记者过于紧密的关系。他认为,记者靠新闻发布采编科学新闻的做法,让科学家与媒体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科学新闻,掩盖了科学发现的复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所有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很少受到挑战的“突破”。他说,这种过于密切的关系对科学家和科学新闻都没有好处,最终会削弱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以及科学新闻的可信性。

其实,一些真正的重大发现,在当时往往并没有得到记者和大众的注意。纽约时报科学记者Dennis Overbye回顾了一些20世纪的重大发现。他写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可谓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事件了。但是,克里克和沃森的文章在1953年4月25日发表之后,英国主要报纸直到5月中旬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工作。虽然《纽约时报》驻伦敦的记者6月13日发了一篇报道,但文章也许只出现在早版上了,因为后来印刷的日报上并没有这篇报道,也许编辑认为有更重要的新闻需要版面,把发现DNA结构的报道撤了。Overbye还说,爱因斯坦的名字直到1917年才在时报上出现。

不过,DNA结构的发现和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未被及时报道而被埋没。相反,被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发表的当年就评为2004年重大科学突破之一的黄禹锡的工作,后来被发现作了假。黄禹锡也因此臭名远扬。

正因为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容易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北京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说过,在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也可能害作者[5]。他说,即使没有造假,错误的文章发表在顶尖杂志上,可能会因为读者的忿忿不平,而让作者更受人讨厌。

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也许印证了饶毅的说法。韩春雨被媒体称赞为“一鸣惊人”的“诺奖级”工作,因为不少实验室表示重复不出来,很快受到造假的质疑。虽然早先的正面报道可能让他得到了官方的重视,但其研究结果最终需要得到时间的检验。发表了论文只是第一步,科学新闻报道滥用“诺奖级”这种词只会让人耻笑。

注释

[1] http://cn.nytimes.com/science/20140331/c31cosmic/

[2] http://www.nytimes.com/2015/01/3 ... ig-bang-theory.html

[3] http://www.nytimes.com/2009/11/10/science/10angier.html

[4]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217/full/463875a.html

[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6/220790.shtm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NO3v0Z9mY3YL8Dlu#rd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4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伽利略拍马的故事

2016-10-13
科学春秋

作者按:      
        大科学家名垂千史,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一百年,几百年之后,人们对科学家的回忆早已抽象成名字,只有他们的思想亮点被反复提及。科学家在世时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几多风流,几多龌龊一般是不会随他们的学术成就被保留的。可是伽利略拍马的故事却是个例外,因为其证据是被写进了好几本书中。这个鲜明的例子说明知识分子与权利之间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关系:知识分子在活着的时侯需要与政权搞好关系才能有钱、有闲搞研究。但几百年之后,政权早已化为泥土,而科学发现却像毛发一样永久地存留了下来。

撰文 | 吴建永(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
责编 | 艾维

● ● ●

伽利略(1564-1642)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称他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但他早年只是个实用数学家和仪器制造者,25岁就当上了帕多瓦(Padua)大学的数学教授。他改进了计算火炮射击仰角的炮规,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在当时是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伽利略设计和制造的仪器虽然使得他很富有,但是并没有能够使他获得足够高的学术地位。因为在十六世纪实用数学家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师,在科学界中的地位很低。伽利略想变成一个真的“科学家”,当时叫“自然哲学家”,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相当于今天欧洲授予科学家的勋爵或中国的院士。可是那时“自然哲学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只争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比如宇宙中心在哪里,人和上帝的关系等等,他们看不起伽利略这类搞军事仪器,搞实际应用的工匠。可伽利略却利用他的技术引发科学的革命。

这个革命来自伽利略的一项技术改进——伽利略望远镜。最初的望远镜据说来自荷兰乡下小孩的玩具,他们把眼镜片重叠起来,可以看清远处山顶上的教堂。这个玩具在1608年被一位荷兰眼镜匠改进成商品,叫做“间谍镜”, 能放大八倍左右。这个消息传遍欧洲,伽利略听说后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改进,他的望远镜由凹镜(近视镜片)和凸镜(老花镜片)组成,放大倍数达到20倍。这当然又是一个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能让你在敌人看不见你的时候就能看见敌人。1609年,他把新望远镜展示给意大利北部军事长官(Doge of Venice,图一)后,他在帕多瓦大学的工资立刻就长了一倍。可是他并不满足,为了实现自己当自然哲学家的目标,他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用它来研究宇宙和上帝。

当时自然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到底地球是宇宙唯一中心,还是地球和其它行星一起围着太阳转,这些争论都没有实证,所以谁都不能说服谁。这时伽利略的重大发现来了。1610年1月7日,他发现木星周围有四颗明亮的星星。第二天再看,发现这些星星与木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变了。之后的一周内他连续观察,终于发现这是四颗星星在围着木星转。这个发现使他立刻成了科学界的明星。在自然哲学家只能争论却没有答案的领域,他用观察的方法明确地指出,不管你相信哪种理论,宇宙的中心不止一个,因为至少木星是它那些卫星的中心。

可是即使有了这么重要的发现,要当上“自然哲学家”还必须有个王公贵族作为赞助人。伽利略就去求美第奇大公(Cosimo II de' Medici, Grand Duchy of Tuscany),当时意大利中部的国王(又称托斯卡纳大公)。有说法伽利略曾经当过美第奇的家庭教师(1610年春,他辞去大学教职,接受托斯卡纳公国大公聘请,担任宫廷首席数学家和哲学家的闲职与比萨大学首席数学教授的荣誉职位),按说两人关系应该比较近。可是大公并不需要学者,而更需要一个能够富国强兵的工程师。由于这个原因,伽利略的请求并不成功。

►图一 威尼斯军事长官视察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十九世纪的版画)。

这时拍马的作用就上来了。1610年3月,伽利略在发表木星卫星的书里,不仅描述他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而且把这些星体以美第奇的名字命名(图二)。

►图二 伽利略介绍新星的书《星际使者》,书影Medicea后的Sidera是拉丁名,其上突显了‘美第奇’等字(剑桥三一学院藏)

这下所有贵族都轰动了:木星在西方文化中叫“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掌管天界。由美第奇大公的名字命名的星星绝对为国争了光。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美第奇二世的“有信心”还是很重要的。伽利略写到,“我们的名声始于自信,想受到尊重必须先有自信。最仁慈的今上(His Most serene Highness) 将展示以此发现的绝对重要性:不但全体子民,而且世界各国都必须承认其无限之荣光。伽利略还卑谦地说道,“看到这些星星并不是我在科学上的发现,而是从科学上确认了美第奇王朝的星象学合法性。(scientific proof of their dynastic horoscope)”。

谈到为什么他能做出如此发现,伽利略说的就更肉麻了:“因我随侍今上于左右,不时受到陛下之神圣启发,您的无疆仁慈之光充满了我的灵魂,日以继夜,给了我发现的动力。因之,在您,无比仁慈的克西莫大公的神光普照之下,我发现了这些古来所有天文学家都没见过的星星”。注意,那时的赞美之词中“仁慈”的位置很高。大家都要赞颂君王无比仁慈,把他在道德上架得高高的,就不那么好意思随便砍人了。

最后,伽利略认为他的发现并非是让美第奇的家族随着新的星星名垂青史,而是借陛下家族之圣名,使这些星星更加光辉灿烂。

伽利略真是有如神助,木星的四个卫星恰巧暗合克西莫大公和他的四个儿子。在16世纪,星象学还是主流科学(图三),伽利略的说法使他顺利地得到了自然哲学家的头衔,工资涨的比国务卿还高。之后美第奇星被诗歌、戏剧、歌剧等广泛创作,为当时社会的和谐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意大利的传唱史诗 Chiabrera称,伽利略用美第奇的名字使那些天体的价值提高。

不过,这个美第奇星的发现虽然受到最高行政长官的力挺,却与教会结下了梁子。后来,伽利略的宇宙多中心学说被罗马教廷当作邪教打击了多年, 70岁的他竟被监视居住到死。350年后,由教皇保罗二世主持,对当时教廷审判文件做了13年的仔细研究,最后教廷公开道歉,给伽利略平反。

►图三 伽利略给自己画的星象图,用以推测自己的运道。

今天看来,伽利略拍马的能力似乎完爆一切国粹,但这并不说明他的人格有多么低下。在人治社会中,向当权者拍马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技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套话,这些套话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常态,离开这环境就是奇葩了。历史上达芬奇、第谷、开普勒、莱布尼茨、拉普拉斯都拍过庇护者的马,大部分拍马的套话随着时光慢慢都腐烂了。伽利略也是按当时的套路说了几句,却随着他的发现流传了下来,让今天的你我惊艳。

几百年过去了,政府仍然是研究工作最大的“金主”。现在的科学家需要的资助远比伽利略时代多。为了获得研究资助,顺情说些好话还是免不了的,当然套路和肉麻指数已经不太一样了。

图片来自网络。原稿于2011年10月2日阴雨中写于美国盖色斯普镇。2016年9月24日修改授权《科学春秋》刊发。

参考文献
1. Cosmos and Culture 14: How Galileo Dedicated the Moons of Jupiter to Cosimo II de Medici.http://www.dioi.org/kn/galileo/index.htm
2. Nova Podcast-- Galileo and telescope.http://www.pbs.org/wgbh/nova/space/galileo-telescope-au.html
3.  Galileo, Sidereus Nuncius 1610, 32; Biagioli (4), 132.).
4. http://www.sites.hps.cam.ac.uk/starry/galsidnun.html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kJP3SFgVO0h9TZ3M#rd
5#
发表于 2016-11-20 1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围观群众,误伤友军:伦敦雾≠中国霾?

2016-11-19
果壳网


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作者:大脸撑在小胸上

昨天,@澎湃新闻 发了一篇报道《国际科研团队:中国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



下面评论,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开骂外国专家洗地,高赞评论惨不忍睹。




盛况空前,感兴趣的请亲自去感受一下。

我急死了!急得大喊——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老乡们请听我解释:

报道到底在说啥?

报道里的这项科研成果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1

一是说,伦敦雾霾中大多是10微米尺寸的较大颗粒,而中国霾则是尺寸小得多的纳米颗粒。

这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里大部分是PM10;而中国霾里是纳米级,就差不多得是PM0.1了,比PM2.5更小。



PM2.5有多小?

大家都知道,PM越小,穿透能力就越强。

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能进到鼻腔和咽喉,但可以随着痰涕排出;PM2.5是细颗粒物,能深入到肺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PM0.1是超细颗粒物,可以进入到肺泡、血液和神经系统。

这明显在说中国霾的健康损害更大啊,怎么就洗地了?

2

二是说,伦敦雾霾是酸性,中国霾是中性。

这又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主要来自于燃煤排放,有很多硫化物,所以是酸性的。

中国霾的成分很复杂,除了燃煤和发电厂排放出的硫化物,还有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同时它的反应过程也更复杂,除了一次排放,还有这些一次排放物之间又互相作用,产生了二次污染物。



由于有了二次反应,所以它更多是中性污染物——请注意这里的“中性”,是相对于酸碱而言的中性,而不是相对于褒贬而言的中性。

这表明:中国对霾的治理会更困难。像伦敦那样,雾霾成分比较单一,控制起来相对容易;而像中国这种源头多、成分杂的,在控制时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东墙塌完西墙塌,治理起来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这是在替官员洗地吗?

恰恰相反,如果官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至少不会一拍脑袋说什么2017年治不好雾霾就提头来见吧。

另外,伦敦1952年的那一场雾——其实也就是雾霾,只是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之所以被称为“杀人雾”,因为它5天死了4000人,事后估计可能上万。这说明它具有急毒性,正如这项研究报告中所说,它是强酸性的。


1952年伦敦杀人雾

而中国霾,因为有复杂的二次反应,而表现出中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霾的毒性更小,虽然还没有发生一夜之间夺人性命的惨剧,但它所含的更小的颗粒、上面所吸附的更复杂的成分,将对人体造成持续的、深入的、综合的健康损伤,这很可能是更严重、波及更广的健康代价。


老乡们看到了吧?仔细解读起来就是两点:

一是中国霾颗粒更微小、成分更复杂,这表明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二是中国霾的源头更多、反应过程更复杂,这表明治理前景更不容乐观。


你们大骂人家“洗地”,就说你们骂错没?就说人冤不冤?

幸亏人外国科学家也不上中国微博。


怎样报道才更好?
还要补充一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希望媒体向大众多介绍科研成果,这是好事,但我反对不加任何科普解释的生硬介绍。

就像这次,骂人的固然蠢,可话说回来,如果文中说清楚了“纳米颗粒”“中性成分”是什么意思,再解释一下怎样理解科研成果的社会意义,我想也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误解、一边倒的叫骂。

在报道类似科研成果时,媒体是否具有更多责任,来帮助绝大部分的外行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而从技术角度,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全知全能的大百科型记者,但希望记者在涉及专业报道时,适当请专业人士把把关、做做背景知识科普,这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吧。


本文来自:大脸撑在小胸上。原标题:《围观群众,误伤友军:伦敦雾≠中国霾?》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oMdAwG9w6clfmBa#r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