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90903|回复: 11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2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公司 应对广告收入下滑

北京时间4月26日上午消息,纽约时报公司CEO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正在研究美国流媒体视频服务Netflix的订阅模式,希望将这家新闻出版公司转型为互联网公司,从而降低对广告的依赖。
  模式转变
  汤普森在周四的采访中透露,该公司之所以决定开发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一定程度上源自该公司的一项研究:用户渴望低价套餐,以及涵盖政治和科技领域的专业订阅服务。这类用户的规模达到了“数十万”。
  他在谈到数字战略时说:“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这表明该公司将转向以订阅为基础的模式,从而降低对广告的依赖,效仿Hulu和Netflix的发展方式。
  “这是一种很贴切的描述,但我们不会就此抛弃广告,广告仍然对我们很重要。”他说。
  纽约时报公司的股票周四报收于9.45美元,上涨54%,该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11%。
  除了更廉价的套餐外,纽约时报公司还准备推出高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在线功能,并邀请他们参加该公司举办的活动,这也是一项增速较快的新业务。例如,纽约时报公司周四就在曼哈顿总部大楼举办了“明日能源大会”。
  套餐定价
  目前的套餐价位在每月15至35美元之间,具体要取决于用户所使用的设备总数。
  汤普森的新战略预计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部署,其中还将包含更多的在线视频和游戏,该公司此前已经成功推出了一款字谜游戏。
  汤普森去年11月执掌纽约时报公司帅印,他希望通过内容营收来弥补印刷广告的整体下滑——后者曾经是纽约时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纽约时报公司的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不过,广告收入的下滑速度仍然超过了发行收入的增速。
  “纽约时报公司实际上正在抛弃广告收入。汤普森希望效仿HBO或Netflix的模式,这意味着内容收入增长,而非广告收入增长。”巴克莱分析师康南·文卡特什沃(Kannan Venkateshwar)说。
  广告收入
  纽约时报公司周四宣布,该公司第一财季的广告收入已经下滑11%,至1.912亿美元,而订阅收入则增长6.5%,至2.418亿美元。
  该公司当季总营收同比下滑2%,至4.659亿美元,未达分析师4.705亿美元的平均预期。除去部分项目,该公司0.04美元的每股收益符合预期。
  虽然纽约时报公司正在投放更多的网络广告,但费率却不及印刷广告,这也迫使该公司加大对订阅收入的依赖程度。《纽约时报》2011年部署了所谓的“收费墙”,目前已经吸引很多用户购买该公司的订阅服务,截至3月的网络付费读者已经达到67.6万人,同比增长45%。
  为了简化业务,该公司过去两年又重新开始关注旗舰媒体品牌,出售了与《纽约时报》不相干的资产,包括About.com、地方性报纸以及波士顿红袜棒球队的股权。
  该公司目前正在出售《波士顿环球报》,并计划将《国际先驱论坛报》改名为《纽约时报国际版》。在出售了《波士顿环球报后》,该公司将完全由《纽约时报》及其相关资产构成。
  纽约时报公司第一财季实现净利润31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210万美元同比下滑93%,折合每股收益0.02美元。去年第一财季之所以实现大幅盈利,得益于芬威体育集团股权等部分资产的出售交易。(书聿)
                                   http://news.sina.com.cn/m/2013-04-26/114126958742.shtml


沙发
发表于 2013-5-6 2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欧洲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逾万记者失业




记者。资料图

  【欧洲逾万记者失业】欧洲议会近日公布数据,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08年至2012年,欧洲共有12353名记者失去工作。新闻业似乎成为受金融危机和业态模式转变影响最深的行业。随着纸质出版物发行数下降和数字出版物增加,以及各种社交网站传播信息日益增多,记者行业也受到了冲击。来源:新华社国际新闻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06/150627039399.shtml


板凳
发表于 2013-5-16 11: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纽约时报》数字化专题"雪崩"获得大赞(图)

原标题 [《纽约时报》尝试“雪崩”,重新定义新闻生产的传统媒体逆袭]
                                                                                                                                                          钛媒体注:《纽约时报》的数字化专题报道Snow Fall(雪崩)赚足了眼球,通过创新式的多媒体报道方式大获成功:创造了350万浏览量,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圈掀起了一轮高潮;而这一数字专题的作者——《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John Branch也因此获得不少赞誉,而他本人也因出色的报道在近期刚刚获得普利策奖。  资深科技记者欧姆·马利克对雪崩项目大加赞赏。他在自己创办的GigaOm上发表文章认为,"雪崩"项目的新媒体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纽约时报》完全可以沿着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他的观点可以提炼为:
  一、 作为传统媒体人,你还认为新媒体就是把旧媒体内容改一改,"移植"到网络上,你就大错特错了。《雪崩》的成功告诉我们,根植于新媒介(iPad平板等)自主产生内容才是生产方式。
  二、 大媒体集团可借鉴好莱坞模式。
  三、 点击免费,但其他付费方式可以多多益善。
  然而,杂志从业者《雪崩》报道的成本,必然是像钛媒体这类新媒体形式的探索者无法企及的。类似钛媒体的新媒体尝试,早期阶段几乎都是避开传统媒体高成本、长周期制作的新闻生产方式,以低成本生产方式开始造城,才换得了一点点革命的资本。
  不管多媒体报道模式未来是不是有戏,马利克的鼓吹显然对新兴媒体制造了压力,这种烧钱而浮夸的多媒体报道方式,将仅仅是属于《纽约时报》式的高富帅的游戏?还是压死众新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来看看欧姆主编如何自证观点,钛媒体对此进行了综合编译:

        3


  【梁敏仪/钛媒编译】如果我有幸碰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吉尔·阿布拉姆森(Jill Abramson),我绝对要让她知道,她和她的报纸为"雪崩"计划(Snow Fall)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是再正确不过了!在我眼中,这才是首个真正的"后平板"时代报道方式。
        2


  在本周初在纽约召开的Wired Business会议上,吉尔主编说:
  "雪崩"现在是一个动词了。现在人人都想雪崩,每天,每个编辑部都如此。
  看到了《雪崩》式报道的成功,记者们正静候时机,希冀创造下一个"雪崩"完成他们的猛料。吉尔说,该故事源于体育编辑部,他们还花了"好几个月"时间,但其实雪崩式项目随处可见。
  先来段前情提要:雪崩(Snow Fall)是个多媒体项目,包括六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由《纽约时报》普利策获奖作家John Branch撰写,此文的报道灵感来自于对滑雪场上高死亡率的高度关注。故事通过交互式图片、采访视频以及知名滑雪者的传记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这一故事性报道仅在发布后六天,就以出色的表现力获得了290万访问量和350万页面浏览量(官方并未透露其自2012年12月至今获得的总流量)。
  《雪崩》(及其它类似的尝试)意味着绝佳的良机,以及《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的未来。在这个BuzzFeed(新闻聚合网站)和Huffington Post等新秀媒体崛起的时代,处于劣势的传统新闻机构更需要自己把握机会。
  如果你是《纽约时报》的管理者,是时候赌一把了:花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类《雪崩》项目吧!它完全值得。
  点击免费,报纸付钱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媒体弟兄应该从这里出发,把目光放更远——这很重要,尽管这将意味着要从更单调、更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为内容生产者《纽约时报》,千万不要把《雪崩》仅仅看作是从印刷版到网络的延伸、一个让传统内容适应网络、手机和平板的工具。相反,他们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崭新的媒体产品,专为多设备、多屏幕世界而设。
  我投身网络媒体已有一段时间了,确切来说是18年。在这期间,我无数次看到现今的媒体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他们常常改写报纸和杂志版的文章,然后贴到网上;当接受网络之时,也不过是要求网络记者和编辑重复过去在报纸、杂志的工作而已——已经是思维定势了。
  不过,《纽约时报》值得表扬。它选择将《雪崩》报道首发于网络,三天后才印在报纸上——至少表明它对类似的数字项目有挺深刻的认识了。)
  互联网的大不同
  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互联网都将永远是个强调沉浸式、互动式的社区平台。遗憾的是,许多出版商依然把它看作旧的二维媒体。
  现实是,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如最近的波士顿惨案,社交网络都会让众大读者们参与新闻制作,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巨头媒体仍未采用博客形式的原因之一。当然,某些作家除外,如David Carr和Paul Krugman。不过,你去看看《纽约时报》的某些博客,它们不过是将新闻报道(或专题)翻新成博客而已。
  写博客,是一种"编辑"世界的方式,并将其呈现给社区人们。这意味着,小到图片、网站链接、推特、视频,大到思绪、完善的专题报告、独家新闻和基本的新闻报道——这些都可以与人们分享了。
  通过我的每一次传播和分享,你都可以看到我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我希望学习和谈论什么。
  而媒体出版商总是搞不明白,媒体和内容是密切联系的。这就是默多克出品的 The Daily不能打动我的原因(钛媒体关于《the daily之死》专题讨论请见:http://www.tmtpost.com/tag/the-daily-death ),它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创造出适合iPad时代讲故事(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说了这么多前提,你该明白了吧,为何我总是喋喋不休于《雪崩》式产品才是全新的媒体?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讲故事方式,或者说21世纪的新闻模式。该方式既不失专业性,也给新闻业臃肿衰老的身躯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将其带入新世界中。
  Mr.Excel遇上Ms.Editor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开头。关键是,在惊呼、赞叹雪崩项目之余,还要认识到背后有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就好比好莱坞的工作室创造性的利用大片来赚钱一样。
  我的问题是:为何报纸和杂志公司不能采取类似的做法,建立一个像《雪崩》那样包含着多种潜在机会的商业模式呢?
  因此,《纽约时报》不应从报纸版报道入手,继而将旧内容改编成不同的形式,而是应该直接制造雪崩故事!
  如果细细打量雪崩项目,你会发现其内容很具有可塑性,不光适用于不同介质媒体,同时适用于各种商业模式,就像电影一样。
  就我自己在杂志的从业经历来看,明确告诉你,制作专题报告并不便宜,甚至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制作时间越长,故事内容越多,那成本自然就越高。从该角度看,在"后平板式专题"中投入更多花费,也无伤大雅。
  时下的编辑,总是努力在报纸上做文章,不过赢得一两天关注,却希望以此获取几十万浏览量。为什么不优先在应用程序和电子书阅读器(均是支付版)上推出文章,然后将其改造成网络版本,最后才拿到报纸上呢?
  在应用程序和电子阅读器上发表文章,这虽然要求纽约时报学习新的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革新。
  请原谅我的企业家野心。但当我看到《雪崩》项目时,目中所见全是可贵的品牌广告机会,"纽约时报"需要好好向其学习,一改自身沉闷的商品化广告了。为何不嵌入雅致的路虎广告、或为Moncler独家订造广告?《纽约时报》如果想要维持品牌形象和保真度,这些不就是很好的本地广告资源吗。
  想想好莱坞吧,各位!
  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纽约时报》能做。
  请别介意,我再次以好莱坞为例。好莱坞的多层制片方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尽最大努力以达到最佳效果。他们拥有最佳故事和最佳明星,还有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资源分配。而且还有大量资金。
        2


  《纽约时报》及其他大型媒体公司有很多类似功能。他们有出色的明星(钛媒体注:我的神啊,这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啊!比好莱坞出品的任何角色都要好),他们有一流的讲故事的人(钛媒体注:编辑和记者,获得普利策奖就足以证明这点了),而且他们有能力创建最佳的产品效应(摄影师,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
  《纽约时报》观众众多,据comScore数据显示,仅美国每月就有35万游客访问其网站,这就意味着其关注度颇高,稍加以利用即可创造新概念。
  发行为王
  正如电影大片得到众多媒体关注,《雪崩》项目在其它媒体社区的传播中也得到可大量关注。
  社区上,每月数百万访客和大量的广告印刷空间,这都意味着网络"发行"不是大问题。尽管经济不景,但大部分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在内,仍然有余钱用于创新,花钱赞助更多的《雪崩》式项目不是难题。
  目前还不清楚雪崩报道花了《纽约时报》多少银子,但让我们假设这是笔小财吧。(经求证,我得到以下回应:"我们不能透露有关费用的详情,这是编辑部的工作。当然,编辑部的工作,就是为创新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技术")。
  可毕竟它以此换来了几百万页面浏览量。我猜测,他们也因此建立了很好的后续基础设施,以创建更多此类项目。那么下一场类雪崩项目的花费就会降低,而且未来将有更多开销用于创造性的文字、照片以及其它多媒体元素和设计上。
  那么,《纽约时报》以及类似传媒机构究竟需要怎样做?很简单,跳出现有思维的限制,拥抱现实,并重构大城市报纸的工作流程。换句话说:
  •重构其业务模式,综合考虑当今世界因素,放下旧新闻印刷业的条条框框
  •培育能在Excel(发行量)和内容间切换的新一代内容生产者。
  •培育新一代记者,一个既拥有老式价值观,又能创作多媒介故事的记者。
  •组建创造性的编辑团队,改变以传统印刷为中心的编辑团队格局。
  现在,只要他们能抛下包袱(这么说真伤心),媒体产业就能免于陷入肤浅内容的泥淖中了,他们就能重新把重心转移至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出版上。
  如果《纽约时报》管理层愿意一搏,那它就应该投入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雪崩式项目,从而改变读者对未来数字内容和新闻业的期望。
  因此,如果想要打倒BuzzFeed和HuffPo,上吧,吉尔主编!
          http://media.sohu.com/20130516/n376098250.shtml


地板
发表于 2013-5-27 1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百度文库发布数字版权开放平台 零分成让利版权方

日前,百度文库正式发布数字版权开放平台,称任何版权机构或版权个人均可申请加入该平台,将正版电子作品有偿提供给广大网民。同时,百度首席产品架构师孙云丰还宣布,3年内百度将采用“零分成”模式,所有版权收益都划拨给版权方。          百度方面表示,除了可获得全部收益,版权方还将享有作品的定价权。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引入了75家版权机构和60位版权个人,上线各类版权作品300万份。
          据介绍,百度正通过反盗版DNA比对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解决用户上传侵权文档的问题。目前,平台上已有超过7000万份的文档,79%都是教育文档和专业资料,接下来最需要的就是提升文档的质量。(记者余建斌)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0527/c40606-21622150.html


5#
发表于 2013-5-31 2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AYTM:传统电视渐行渐远,流媒体收视增长

    随着网络视频受众规模日趋壮大,有线电视的份额在减少。AYTM的调研发现2013年5月,60%的美国网民仍然有有线电视,但另外23%的人虽然曾经拥有有线电视服务,但目前已经退订了。
    用户观看有线电视的意愿减少很快,而用户在非电视设备上消费的网络视频和观看的OTT内容变得愈加平常。
    2013年3月,Leichtman Research Group发现27%的美国成年用户每天在非电视设备上观看视频内容,超过一半的人则每周都有此行为。
    网络视频和流媒体服务也变得日益流行。Leichtman的研究发现2013年,44%的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台联网的电视机,而2012年这个比例为38%。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机连接数据,OTT的收看行为也在快速上升。2013年1/3的美国成年用户每天观看OTT内容,这个比例是两年前的2倍,59%的人则每周都观看OTT内容。
    YouTube和Netflix是数字和OTT观看的两大驱动力,AYTM发现29%的美国互联网用户每天观看YouTube,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每周都会观看至少一次。Netflix的用户数也在持续上涨,2013年,22%的美国用户每周观看Netflix的视频,是2010年的5倍多。
    这些趋势都指向一点:传统电视收看正在日渐走微,而数字视频增长很快,但不意味着电视就在这个体系中迅速消息。随着电视厂商和电视网络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选择,美国消费者观看视频的方式也会继续发生变化。
    AYTM还发现超过一半的有线电视观众表示他们观看的电视频道数量还不到订阅的一半,74%的人表示他们更愿意一个个频道选择,而不是购买整个电视包。(via199it@eMarketer)

http://www.199it.com/archives/116925.html


6#
发表于 2013-6-1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金融时报》新功能欲加速传播突发新闻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5月29日报道,近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发布新线上服务“fastFT”。该服务的名字蕴含了其目标,旨在加速传播市场突发新闻及相关知情评论。  《金融时报》主编莱昂内尔-巴伯在2月份《卫报》进行的采访中透漏,“fastFT”包括“和市场突发新闻及市场发展相关的短小精悍的报道”。
  fastFT可以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任何设备上使用。根据该报刊的计量模型,FT.com的订阅者每个月都可以用完8篇免费在线文章的配额。
  在梅根-墨菲(Megan Murphy)的领导下,该创新服务一天24小时提供全天服务,伦敦、纽约及香港等还可享受员工专用。她将该服务看作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服务,在竞争日益残酷的背景下,该服务将把为《金融时报》读者提供的新闻服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墨菲称:“我们的目标不是打击其它形式的新闻媒体。我们提供的这个服务是个新的领域,能够在即时标题上看到相关的知情评论。这样,我们的新闻传播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与最快的新闻发布者Twitter相比又如何呢?墨菲回答称:“我们要提供的不仅仅是140个字符,在标题之外,我们还会提供背景及快速的权威评论。”
  她手下强大的团队也能从《金融时报》的专刊记者身上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但她相信,她手下经验丰富的员工具备处理突发新闻事件的知识和经验。
  该报刊官方声明称,该项新服务的目的是使《金融时报》读者享受议题设定分析的优点。一家新闻通讯稿称,该服务将“通过提供及时的、动态的新闻及评论,来扩大和深化《金融时报》现有的新闻报道方式。”
  由fastFT撰写的材料将被展示在该报刊网站上一个新的板块,这一新板块将和该报刊颇受欢迎的Alphaville博客一起运行。
  巴伯相信,fastFT“将使我们的读者及时了解他们关心的事物,实时报道或其他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现今,担任fastFT首席记者的墨菲于2007年加入FT。为了扩展其新闻报道范围,她后来又成为投资银行业务记者,专门关注全球性银行。在加入《金融时报》之前,她曾工作于伦敦的彭博新闻社,专门对法律事务和全球金融监管进行报道。(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31/154727278156.shtml


7#
发表于 2013-7-2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央视新闻连续3天预告偶像剧 网友大呼:天啊


《非缘勿扰》



不少细心的观众发现,向来庄重的央视一套正悄悄变脸,尤其在电视剧播出上越来越贴近年轻观众:湖南卫视前脚播完青春大戏《爱在春天》,央视一套立刻安排重播。播完该剧后,紧接着又推出苏有朋首当制片人的都市偶像大戏《非缘勿扰》。更令不少观众惊讶的是,一套开播后,本周四晚黄金档央视八套将接踵重播该剧。为了给《非缘勿扰》造势,央视还在前晚《新闻联播》中播出了该剧预告片。一套、八套在一周内套播同一部都市偶像剧,还在《新闻联播》做预告,这在央视电视剧播出史上还是第一次!

连续3天预告

网友惊呼“天啊!”

“天啊!我没看错吧。电视剧《非缘勿扰》居然上《新闻联播》了!”一名为“有种缘分叫遇见”的微博网友在6月28日19:26发出这条微博,为证明所言属实,这位网友还用手机即时拍下一张《新闻联播》播出画面。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网友热烈围观。28日,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早间新闻》里又播出了《非缘勿扰》预告片,29日,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新闻直播间》第三次播出该剧预告片。网友“扶摇畅远”在微博里惊呼:“见过一个时装电视剧连续3天上央视新闻吗?”对于央视如此高调预告电视剧《非缘勿扰》,不少网友纷纷转载、评论。

到底什么剧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央视如此重视?记者了解后发现,《非缘勿扰》是一部典型的都市偶像剧,该剧导演赖水清出身香港亚视,曾在1997年凭借电视剧《新龙门客栈》获台湾金钟奖,《京城四少》《倚天屠龙记》《天涯明月刀》等知名大戏均出自他手。赖水清告诉记者,《非缘勿扰》用诙谐轻松的手法表现时下年轻人的婚姻观、人生观,通过一个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励志爱情故事,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诉求。剧中有优雅自负冷酷多金的不婚“犀利男”(苏有朋饰);有成熟自信干练泼辣的不婚“毒舌女”(秦岚饰);有柔情似水弱不禁风的“新时代好媳妇”(熊乃瑾饰);有优柔寡断关怀体贴的“关怀男”(谭俊彦饰);还有“纯情女”、“富二代”……《非缘勿扰》通过刻画这样一群都市男女,细腻勾勒出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世界。

贴近年轻人生活

直面新媒体竞争

“一戏两播,无缝链接。”央视有关负责人如此解释《非缘勿扰》的播出模式,这在央视以往播出史里尚属第一次。这位负责人坦率地表示,《非缘勿扰》被央视寄予厚望,属于高价购入并视为角逐暑期档的一张王牌。该剧风格青春时尚,演员阵容强大,堪称为年轻观众的“定制剧”。

事实上,不少细心观众已发现,在最近一段时间,央视一套的电视剧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尤为向年轻观众“倾斜”。湖南卫视自制的青春大戏《爱在春天》近期在湖南卫视晚间黄金档独家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收视率稳居冠军。该剧播出临近尾声时,央视突然宣布在一套重播该剧。过去往往是一部剧在央视热播后,地方台抢播二轮、三轮,央视跟播地方卫视热剧十分罕见,尤其是青春偶像作品,《爱在春天》是第一部。此番,央视“一戏两播,无缝链接”播出《非缘勿扰》,更是集中火力,抢占收视率制高点的意图十分明显。

业内有关人士分析,央视此举重拳出击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收视率市场压力,今年以来,地方卫视进一步加大了电视剧采购、播出力度,除四星联播外,湖南、江苏、浙江、安徽、东方等强势卫视经常采取独播策略,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这给央视造成了很大收视压力;另一方面,央视自身也在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尤其加大了对年轻观众市场的吸引力,直面手机等移动新媒体在视频领域的内容竞争和观众分流,像《非缘勿扰》这样贴近年轻人生活的剧纳入播出重点,自然就不奇怪了。

http://news.qq.com/a/20130702/012124.htm
8#
发表于 2013-7-11 1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希腊新国家公共电视台10日开播

新华网雅典7月10日电  在希腊政府关闭国家广播电视公司近一个月后,一家新的国家公共电视台10日开播,但此举遭到原公司员工的激烈反对。

当天开播的新电视台名为“希腊公共电视台”。由于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总部仍被原公司员工占领,新电视台借用了一家私营公司进行节目的制作和播送。相关政府官员称,新电视台目前主要播放电影和纪录片,等招聘一批记者后将开始播送新闻节目。

希腊总理萨马拉斯6月11日宣布关闭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以减少国家财政赤字、履行向债权人作出的裁减国有部门员工的承诺。这一决定遭到该公司2700名员工的强烈反对,三党联合政府中的民主左派党也退出政府,最终导致三党联合政府改组为两党联合政府。

新电视台属于临时性质。希腊政府的最终目标是成立一家新的广播、网络和电视公司来取代原先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目前希腊议会正在就成立新公司的法案进行辩论。

关闭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是希腊政府裁减过于臃肿的公务员队伍的第一个主要步骤。根据希腊政府与国际债权人达成的最新协议,希腊将于今年内裁减4000名公务员,2014年裁减1.25万名公务员。

希腊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员工、记者工会和反对党称,政府成立新公共电视台的决定“不可接受”。希腊记者工会拟于11日号召所有私营电视台停工,以表达对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员工的支持。希腊公共和私营部门工会也计划16日举行总罢工,抗议政府即将推行的大规模裁员等改革措施。

(原标题:希腊新国家公共电视台10日开播)

http://news.163.com/13/0711/05/93FS5VC700014JB5.html
9#
发表于 2013-7-11 12: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BBC停播3D节目 负责人称用户体验很烦人

    经过两年的市场检验,7月5日,BBC宣布将停止3D电视试点计划,理由是3D节目的收视率“令人失望”。  2011年,BBC启动3D电视试点计划。两年内推出了一系列3D电视节目和转播,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女王演说、电视剧《与恐龙同行》、圣诞节家庭喜剧《臭臭先生》和娱乐节目《舞动奇迹》等。
  据BBC负责3D节目的主管金姆·什林络透露,3D技术未能赢得英国观众的欢心。在英国,大约有150万户家庭拥有兼容3D技术的电视机,但在奥运会开幕时只有一半收看了BBC的3D转播,仅5%的潜在观众观看了3D版的女王演说和《臭臭先生》。此外,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于2010年10月推出了3D订阅服务,只有50万用户订阅3D,而该公司的电视用户总数是1030万。
  为什么3D电视吸引不了观众?对此,什林络的看法是:用户体验“很烦人”。她说:“在家里看3D节目的体验确实不理想。开电视前你就得把你的3D眼镜找出来,而且人们看电视的习惯也各有不同,手头可能还会做别的事情,眼镜就成了个累赘。但如果是去影院,人们通常只会专心地看电影。我想这也是3D电视至今普及率不怎么样的原因之一。”
  2009年12月,美国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热潮。电视制造商紧跟商机,在2010年开始力推3D科技,试图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但事实证明,消费者似乎并不太愿意为此买单。电视观众普遍排斥3D眼镜,认为3D影像也不如想象中的酷。全球产业动态追踪组织NPD集团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3D电视的销量呈上升趋势,但3D参与度却下降了。和电视的互联网功能一样,用户觉得3D并不是观看电视的根本原因。在未来购买电视的用户中,只有14%的人认为3D是“必需”,68%的人认为最好拥有,以备未来需要。
  BBC并非唯一一个暂时放弃3D技术的大型电视转播公司。6月12日,美国最大体育电视网ESPN宣布年底停播已推出3年的3D频道,原因是采用3D服务的消费者有限。23日,国际足球联盟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将考虑放弃使用3D技术直播2014年巴西世界杯。接二连三的退出消息无疑是对3D技术的重大打击,因为体育一直被看作是最适合、最具吸引力的3D内容领域。
  即使在电影院,3D电影的受青睐程度也面临下挫。2010年,3D电影迎来黄金时期,3D电影产生的票房收入占全美票房收入的1/5。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2012年仅36部3D电影在美国上映,较2011年的高峰期锐减20%。在过去的2年里,虽然带3D功能的电影院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全球共有4.5万家,但3D电影在票房收入上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
  “我们要看看当这波低潮过去之后还会有怎样的行情。”什林络说,“或许市场上的3D设备会越来越多,但BBC还会再观望一下,现在是时候让3D电视节目稍作休息了。”
                                       
http://news.sina.com.cn/m/2013-07-11/104227639483.shtml
10#
发表于 2013-7-12 1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模式不是电视台的灵丹妙药

    目前中国电视机构已经“铲”光了欧美排名前十的综艺节目央视,然而并不是所有引进“洋模式”的节目都获得了成功。当下电视行业总惦记着依靠一两个海外模式获得成功。一个模式救不了什么都没有的频道。
  其实回顾一下近些年各大卫视引进的一些模式,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一个频道才长期的品牌,就算是有个别的模式也就火了一把,那也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情况是花了大把的银子浪费了大把的时段,结果频道还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中国电视往往心甘情愿经受这样一次次的失败。
  中国人排队买版权
2013年被电视圈称为模式引进节目的“井喷年”,全国各大电视台的引进节目将多达30档,这些节目不仅占据卫视周末黄金档,还将延展至日常时段,各卫视新节目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中国电视人在海外常会打听当地排名最好的节目是什么,这个节目的模式被他国复制后,收视率如何?目前电视行业整体浮躁,总惦记着依靠一两个海外模式获得成功。
  一度不为中国人所知的法国戛纳电视节电视片交易会,如今普遍是“中国人排队买版权”。有的电视台排了一天,版权方也未必会见。《中国好声音》火了之后,全国的电视台几乎都扑去了戛纳,感觉买版权就有收视率。
  引进节目就是中国电视在补课
  我们家里用的电器都会说引进美国生产线、欧美生产线、日本生产线,大家以买进口货为荣,但这种引进方式带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电视也是一样。
  就像合资品牌汽车,引进生产线、技术、操作规范之后,你必须从中学到全新的创作理念,这样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学到如何保持创新的勇气,如何面对失败,是走过模仿阶段之后,电视综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安徽卫视2013年5月推出了引进自荷兰版权、明星真人唱歌PK秀《我为歌狂》,在总制片人柴焰看来,“引进”也是因为广告客户的兴趣。许多电视台的地面频道也加入了“买模式”的大军,SMG旗下新娱乐频道就是其中之一。
  流水的模式,还须铁打的兵
  一个模式救不了一个毫无基础的台,不可能引进一个节目一下子就好了。一个好的模式进来,要有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同时成熟的团队对节目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偶像》的灯光团队、音响团队、导播团队,甚至旁边拎水的工作人员,70%以上都跟随节目组12年了。
  好的模式进来,还要有一个好团队来运作。一个模式救不了一个台、救不了一个团队,任何一个制作团队对模式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不一样的。
  读懂模式“说明书”才是关键
  虽然模式节目一拥而上,但实际上,引进模式后本土化的节目中并非个个都能火,有的甚至在一季之后便销声匿迹,在选择模式时首先还得适合自己的平台,大热模式不一定大红。“说明书”谁都买得起,怎么读说明书,才是关键。
  现在很多台引进后各方面都打折扣,买版权只是为了能够拷贝,并未吃透节目模式。有的台并非发自内心地学习模式,第一学不像,第二只能学到浅层次的,甚至有曲解。
  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总导演就是在读《美国偶像》说明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档节目模式成功的关键:所有顶层设计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而且是层层递进,这恰是中国许多原创节目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原创节目,常常天马行空想到一些好的点子,就将这些点子凑合到一起,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会发觉漏洞百出。”
  结语:目前电视行业总惦记着依靠一两个海外模式获得成功。一个模式救不了什么都没有的电视台。国内节目制作机构不应该盲目选择国外最热最火的节目模式,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执行力和对模式的理解上,能够加入团队的符号和记忆,使之成为别人无法复制的独有节目。要有充分的自信和禁得住前期的各种挑战和质疑。
http://chinamedia360.com/News/NewsDetail.aspx?nid=EA02638F206DCB8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