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80#
发表于 2024-4-2 14: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媒体人实名举报重庆宣传部大搞形式主义


来源:草原猎鹰观察(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chly5PcGBkdO5oXsJJUFQ
编辑:李梦瑶


879#
发表于 2024-3-31 2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本溪日报》遭遇“死链”:收费百元可“发稿”,链接却是假冒 专家称问题严重或涉嫌犯罪
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发布消息,坚持以清朗网络空间为目标,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推广领域仍存在一些乱象。例如在某搜索引擎以关键词检索,可以看到众多媒介推广类广告,其中有媒介人员称可以在《本溪日报》发稿,收费100到500元不等,但记者发现发稿链接系其假冒伪造,只有通过其提供的链接可以打开,搜索关键词或标题均检索不到。
从事网络推广的业内人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种链接称为“死链”,即只有通过特定的链接才能打开。这种行为不但损害客户和真正从事网络推广行业人士利益,影响行业形象,更扰乱网络生态。有专家则指出,如问题严重,这类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多项罪名。
同时,《本溪日报》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称,该报从未发布过相关稿件,单位正组织固定证据,准备报警。
报价几百不等
媒介推广网站宣称能在《本溪日报》发稿
红星新闻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上以“网络推广”、“网络发稿”等关键词搜索发现,许多媒介推广类的广告就出现在搜索首页,甚至占据前几位。以搜索“网络发稿”为例,出现在前几位的都是一些媒介推广网站,点击进入这些网站之后,通过聊天框与媒介人员取得联系,这些网站宣称有着“10000+”甚至“10W+”媒体资源。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在有的媒介推广网站上发现,对方宣称能在《本溪日报》发稿,并有相关案例链接。打开案例链接,左侧出现的是《本溪日报》的电子版版面,右侧则是一则某品牌汽车上市的文章,文章风格及其类似广告软文。


▲媒介推广网站提供的一则案例
而在某媒介提供的另一则案例文章中,左侧同样是《本溪日报》的电子版版面,右侧则是一则某中医教授介绍颈动脉不进行治疗会引发多种严重后果的文章,更加类似于广告。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又以“本溪日报网络发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在前几名的网站均宣称可以在《本溪日报》“发稿”。这些网站提供的报价从100元到500多元不等,时间快的1小时,慢的需要1到2个工作日。
《本溪日报》回应:
报纸电子版早已关掉,已准备报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例链接中出现的文章,通过某搜索引擎或在《本溪日报》官网中以关键词搜索,均找不到相关文章,而且两个案例中左侧报纸版面相同,且版面中均找不到右侧的相关文章。
另外,文章中也没有一般正常的稿件应该出现的编辑和记者署名。对此,有媒介表示是文章太小,看不见,而有的是媒介则直接不给予回应。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通过某搜索引擎或者直接在《本溪日报》官网搜索,发现均找不到《本溪日报》电子版。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与《本溪日报》取得了联系。《本溪日报》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前述案例文章均不是其报社发布,《本溪日报》官网在2013年上线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会将《本溪日报》电子版上传至网站,但相关系统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关掉了。据其介绍,单位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已经组织固定证据,准备报警。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发稿,相关案例已经被删除,链接已经无法打开,但以“本溪日报网络发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仍会出现相关媒介推广网站。
业内人士:
“死链”或系欺骗客户,
也可用于同行抹黑、虚假广告
有资深媒介从业人员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前文出现的这些案例文章,业内称为“死链”,即死链接,这些链接只能通过媒介人员给出的链接才能打开相关文章,而通过网络检索或者在相关媒体的网站平台均找不到该文章,一般通过技术漏洞或者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较为常见。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链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哪怕是宣传推广类的稿件,媒体发稿有着自己的标准和流程,一些稿件无法在媒体刊登。而有不少客户又希望能够将稿件刊登在媒体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需求,有些媒介推广从业人员为了利益,才采取了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绕过媒体发稿采、编、审的严格流程,使得发稿非常容易,成本又非常低,据我所知,有的媒介人员甚至会对这类稿件报价几块钱。”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此,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确认。
两名业内人士均表示,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宣传广告推广中,而一些客户不知道其中的猫腻,还以为是在正规媒体上发表了其稿件,因此算得上一种欺骗,损害了客户利益,对整个行业形象来说也是一种抹黑,同时还会带来低价竞争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会有人在提出推广需求时特意表明不要这种死链接。但出于利益需要,还是会有人在做这种生意。
业内人士介绍,这类方式也可能出现在企业抹黑同行、进行相对较“硬”或者含有虚假信息的广告推广中。比如有企业出于抹黑同行的目的,炮制一篇同行的负面信息,然后生成死链提供给其他媒体或者自媒体,有些从业人员看到后就会以为是党报、党刊等正式媒体刊发的正规报道,从而进行转载,进而造成更大的影响。”业内人士说。
专家:
如问题严重或触犯刑法多项罪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中央网信办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对账号信息中含有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行政区划名称或标识的,必须人工审核,发现假冒仿冒的,不得提供相关服务。由此可见这些内容是严禁假冒和仿冒的,文中提到的假冒党报报道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违规的。
此外,朱巍表示,与死链相关的技术领域问题,事关网络安全。如果死链混杂在权威媒体包括一些党政机关发布的信息里,就会给社会公众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违反广告法、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及网络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包括工信管理部门和网信管理部门等部门应该查清死链这样的灰色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比如如何产生、销售,然后作出相应管理和处罚措施。如果这条灰色产业链问题严重的话,可能还涉及到刑事犯罪的问题,比如非法经营罪。
朱巍建议,党政机关、党报以及权威媒体包括一些政府机构的公开网站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的保护意识,要定期发现并及时清理这样的死裢,如果在其他平台上出现的,要及时履行举报投诉等相关责任。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表示,这种假冒正规媒体发稿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相关媒体和广告客户的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网络生态。
刘凯表示,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涉及到多个法律领域,可能需要承担多种法律责任:假冒正规媒体发稿,存在侵犯媒体商标权、名誉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次,如客户要求通过正规媒体进行网络推广,但行为人却是用的虚假网站链接,那么对客户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再次,如假冒媒体发稿,骗取客户财物数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此外,刘凯还表示,违法发布医疗或虚假广告,按照《广告法》的规定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如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将承担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永平也指出,假冒报纸名义发稿骗取他人钱财,如果累计诈骗所得价值达到追诉标准的,则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胡永平表示,如果不法分子诈骗数额达不到犯罪地的刑事立案标准,不能以诈骗罪来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也可以以民事欺诈为由,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所骗款项。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张寻 责编 魏孔明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程正元



878#
发表于 2024-3-29 2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程正元
877#
发表于 2024-3-28 2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美广播节目主持人询问拜登是否患有痴呆症,白宫“震怒”
原标题:美广播节目主持人询问拜登是否患有痴呆症,白宫震怒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现任总统拜登目前已锁定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然而随着大选临近,越来越多美国民众担忧起拜登的身体状况。
据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27日报道,在一位美国广播节目主持人加里森(Mark Garrison)询问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拜登是否患有痴呆症后,后者进行了尖锐批评,并很快结束了通话。
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德鲁·贝茨(Andrew Bates)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解释称,让-皮埃尔和媒体的通话时间控制在7分钟以内以保证每家媒体有同样的采访时间,并指责加里森在通话结束后人为地附加了一个音效
然而,加里森在受邀参加一播客栏目时却打脸白宫。他指出,通话前一天,他被告知有5-10分钟的交谈时间,而非白宫副新闻秘书所谓的“7分钟。他同时表示,通话结束后的音效并非人为添加,而是从电话那头传来的。
报道称,加里森于269点多给让-皮埃尔打去了电话,由于较约定时间早了几分钟,电话未能接通。他接着打给了联系他的中间人,后者称让-皮埃尔很快就会给他回电。几乎是刚挂下电话,让-皮埃尔就回电了。
加里森告诉让-皮埃尔,当他告诉身边的朋友俩人即将进行谈话后,很多人都提议说,能不能问问:总统是否患有痴呆症?
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会问我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无礼的问题,-皮埃尔言辞激烈地说,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我们可以继续下一个问题了。
加里森认为,人们其实非常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播客栏目主持人也对这一说法表示认同,他称当人们谈论总统时,甚至是那些支持拜登、投票给拜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皮埃尔本可用一句话平息大家的顾虑,比如总统当然没有痴呆症,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攻击起你。
虽然加里森对让-皮埃尔的回答并不满意,但他还是转向下一个经济类问题,但也未得到实质性的回复。他称,让-皮埃尔似乎不喜欢他提出的所有问题,更让他感到冒犯到的是,在让-皮埃尔说完非常感谢你,祝你度过非常非常棒的一天。(Have an amazing, amazing day.后,便匆忙挂断了电话,电话那头还传来了一阵拨号音。
然而,白宫反驳了这种说法。白宫副新闻秘书贝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提前告知多家媒体,与让-皮埃尔的电话采访时间为7分钟,一旦约定时间到了,就会与另一家媒体交谈,以保证公平
他同时指责加里森所在的电台选择不播放完整的采访内容,而是人为地添加了一个音效。
加里森受邀参加播客栏目
拜登今年81岁,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在任总统。他的年龄和健康问题不仅被政治对手炒作,也在许多选民包括他的支持者中引发关切。
一个月前,拜登的医生对他进行年度体检,并在体检报告中称,拜登的身心情况仍然适合履行职责。然而,拜登并未接受认知测试,让-皮埃尔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医生认为他不需要
总统每天都要通过认知测试,她补充说,他每天都能严格完成工作,这比任何15分钟的临床检查都要严格得多。
目前距离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还有几个月,《经济学人》周刊、路透社/益普索等多项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略微领先共和党籍前总统特朗普。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程正元

876#
发表于 2024-3-27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我采访的这三个官员,全进去了!
老詹小注:作者衣者褚曾经供职媒体,
采访过大大小小各种官员。
其中印象深刻的三个官员,
先后全都出事,锒铛入狱。
仨官员的故事,有点意思。
读后再想一想,收获更大。

三个小故事
chuzhaoxin 衣者褚 2024-02-24 00:08 湖南
讲三个过去亲历的小故事,与诸君分享。
记者与官员打交道,工作就是工作,若不是对对方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和对方成了朋友。一个职业记者,在较长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认识无数的官员,但职业特性决定了很难与官员成为真正的朋友。偶尔有几个意气相投的,那纯属例外。
最重要的是,当记者一定要洁身自好,时刻提醒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官多大的老板,守住职业底线,不要把自己瞎参和进去了。
走到哪里腐败到哪里
2011年3月,参与两会报道。头一天,听说新任的铁道部长盛光祖将现身宁夏代表团,于是第二天就在会场守候。
果然,盛光祖来了,一个不怎么笑、眉毛浓密、微微有些胖的老人。你提问时,他会认真地盯着你看。
盛光祖的发言,不咸不淡,不紧不慢,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态。加上他的不苟言笑,让坐在会场的我很忐忑,担心他不愿跟我聊。
中途休息,上前递了名片,盛光祖立即起身接过,答应受访。我看他年纪一大把,主张坐着谈,他却执意要站着聊。
采访盛光祖的工作照
聊了刘志军落马、铁路企业的债务、高铁是否还将延续刘时代的思路等问题,说敏感也敏感,说不敏感也不敏感。不苟言笑的盛光祖一一作答,没有回避。聊起刘志军落马,盛光祖说只是铁路系统一个个案,轻描淡写。
聊完,各自散去,与盛光祖的交集,就此结束。
京沪高铁通车的那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电视里有这么一个镜头:他带着总理温家宝在车站慰问之类。温家宝有一瞬间没有按他带的方向走,而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年迈的盛光祖一路小跑追上了总理。总理开始讲话,他垂手静静立在一旁。
这,大概就是盛光祖留给我的印象,貌似规规矩矩。
当时完全想象不到,这个貌似规规矩矩的高官,是一个边腐边升的典型。
2023年12月12日,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盛光祖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判决称,经审理查明:2004年至2022年,被告人盛光祖利用担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党组书记、署长,原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职务晋升、工作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财物折合共计人民币5666万余元。
中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说,盛光祖靠海关吃海关、靠铁路吃铁路。由此可见,他是一边腐败一边升迁。如今,这种边腐边升的官员不计其数,民众已经司空见惯,但官场为什么频繁出现这种情况的反思却极少见。
被一撸到底还不知悔改
2012年春,北京,也是参加两会报道。在江西团,采访了时任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
那个时代,记者们遇到省部级官员就围追堵截,电梯里、房间里、会场上,只要遇到了热点的省部级官员,都会掏出录音笔冲上去问几句。有时候,一些热点的官员上厕所,也会有一大群记者尾随甚至堵截。据说,有记者和某个省部级官员并排嘘嘘的时候还抓住机会问了一个问题。
当年采访赵智勇,是在会议中途,他突然离场,我跟了出去,发现他进了厕所。我还没有敬业到去厕所堵人,所以等他从厕所出来才上前拦下他,提出了采访他的要求。
他淡淡地说“等一会吧”,随即回到会场座位。过了一会,他拧着包起身,走到我跟前示意我跟他出去。“我有事要提前走,你想聊什么,简单说说吧。”赵智勇说。
采访赵智勇的工作照
经常遇到放鸽子的官员,当时觉得遇到赵智勇这类言而有信的官员格外难得。
此后,再无联系。2014年,传来他出事的消息,断崖式降级。官方通报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开除党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违纪所得。
后来,他被安排到江西省驻京办工作,成为驻京办的一名科员。很难想象,一个当过省委常委的官员被一撸到底成为一个最普通的公务员后如何正常工作,多半是在驻京办挂个名头吧。
他若是到此为止,还能安享晚年,成为一个普通的老头,过上安宁平静的生活。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未死心,还没生出敬畏之心。
2024年2月7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江西省监察委员会对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原科员赵智勇(省委原常委、秘书长)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赵智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处理后,仍不知敬畏,查而不改、退而不“休”;破坏组织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说情打招呼谋取利益;利欲熏心,利用职务便利以及原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股份转让、工程项目、干部人事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取消退休待遇并移送司法机关。
真的是让人无比感慨,反腐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从副部一撸到底的赵智勇还敢利用往日权力的余热乱伸手,是因为他无知地觉得自己已经安全着陆了呢还是侥幸心理作祟让他觉得被抓的只是运气不好的少数人呢?
来不及面谢他已经落马
认识秦玉海,是在2014年4月底。
当时,网上有河南四年前全省推行的警务改革失败的说法。这个改革初兴,我即赴郑州、新乡进行过调查并报道。事隔四年,突然看到改革出现大的变故,吸引我再赴河南。
在郑州,一名时任河南省委常委的官员在见面时建议,如果要写警务改革,最好跟原河南省副省长兼省公安厅厅长、现省人大副主任秦玉海聊聊,这样对改革会把握得更全面也更准确。
在郑州和警务改革一直没有大推进的商丘调查了几天后,我决定听从建议,联系联系秦玉海。
经过长达数日的沟通交流,4月29日他终于答应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里接受采访。
他一身便衣,个字不高,与此前照片和视频里身穿警服他相比,少了威严多了随和。他没有选择在办公室见我,而是在一楼的会客厅。
采访的主题,集中在改革的现状、当初改革的初衷、遇到的阻力、改革不畅的反思和前景等话题。他说,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离开河南时曾问过他:老秦,咱俩都退了,警务改革会不会走回头路?这句话,至今有读过报道的陌生读者能一字不差地向我回忆起。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大概觉得相谈甚欢,他提出去办公室,送我一本他的影集。办公室里,一堆我过去写的报道被打印出来放在他办公桌上。他说:看了你过去的一些报道,对你做了一些了解。
采访结束后,一起合了影,他还现场签名送了一本摄影集给我。
我当时提出希望再跑一两个地级市,继续了解一下警务改革的情况。他赞同,当面给新乡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孟钢等几名地方公安局长打了电话,交代我要去采访的事情。两个多月后,孟钢落马被查。
随后,我去了新乡、驻马店等地,进一步调查了解警务改革在各地的情况。对河南的警务改革,我始终持宽容态度,报道也力求实事求是、该赞的赞该弹的弹。5月15日,报道刊发。16日,他发来短信:报道整体上是客观真实的。截至18日,陆续接到数十名各地公安朋友或陌生的在公安部门工作的读者的来信来电,我部分短信发给他。
2014年8月初,传出秦玉海和河南省公安厅一名副厅长被查的消息。8月6日,我发短信给他:外界有传闻,说您和公安厅一个副厅长被带走了。他回复:谢谢关心,谣言止于智者。
过了一会,他打来电话说,“刚才在开会。社会上的这些谣传,事出有因、别有用心。”我让他解释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说,最近河南警官学院院长被抓了,还有一个曾经承包过河南省公安厅工程的老板被抓了,所以传言他被抓是“事出有因”。
“没事,那个老板最后被我们赶走了,根本没合作,绝对不会跟我有关系。另外,确实有些人别有用心,故意传播谣言。”他说。
我跟他开玩笑:河南至今没有省部级干部落马,所以大家都等着看谁会是第一个。他笑着说:是啊是啊。寒暄了几句,彼此叮嘱天气炎热注意避暑后挂了电话。
2014年9月17日上午9点半,在去河南洛阳的高铁上,我还向他短信求助,希望他介绍一些洛阳的朋友或者旧部。他没回复,但很快安排人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已做了安排。
到洛阳后,果然这边有人接应。原本打算结束洛阳的采访后顺道去一趟郑州,当面谢谢他。9月19日,两次电话他,他都没接。过去,给他打电话他一般会接,即便不接也会事后回电话或安排人回电话。这一次,没有任何反应。当时,在洛阳的采访处于极度焦灼的状态,隐隐有些觉得反常又无暇细想。
9月21日,我还在洛阳采访,即传来他被查的消息。没想到,河南第一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是他。当日陪我的洛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知道他为我到洛阳打过招呼,十分紧张地问:褚记者,秦主任出事了,你不会有事吧?
不及面谢,他已落马。与他的第一次见面,也成了最后一面。


来源:码字工匠老詹
编辑:程正元

875#
发表于 2024-3-24 1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英国媒体反思对凯特王妃不公



英国太子妃凯特昨天忧郁地承认她患染癌症,并正在同疾病作斗争。英国人忽然面对坦诚与憔悴面容的王妃产生不舍与歉疚。因为仅仅还在昨天之前,关于凯特的猜测甚至谣言满天飞。显示这一歉疚感,英国报纸几乎全部让凯特登顶头版头条。一些报纸要求停止对凯特的流言猜说和伤害。凯特的太子王宫以及王室院门前,又有鲜花堆积,英国人鼓励凯特战胜病魔。




英国王妃凯特罹患休克癌症诊断占据头版头条。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英国威尔士王妃凯特周五令人震惊地宣布了她的癌症诊断结果,这一消息占据了周六英国报纸的头版头条,其中既有支持的信息,也有对那些猜测她健康状况的人的批评。


凯特周五表示,她在一月份接受了腹部大手术后进行的检查显示她患有癌症,之后她正在接受预防性化疗。


42岁的王位继承人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称癌症的发现是“巨大的震惊”。这一消息对英国王室的健康造成了新的打击:查尔斯国王也在接受癌症治疗。


周六的所有报纸都报道了凯特的消息,并附有一张周三在温莎拍摄的公主发表视频信息的照片。


《太阳报》小报大肆渲染真情称,“凯特,你并不孤单”,称她得到了“大量的爱和支持”,而竞争对手《每日镜报》则以“凯特坦承癌症”为题,并分享了她如何解释自己的言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的孩子乔治、夏洛特和路易斯。


《每日电讯报》援引这位至今仍以娘家姓氏凯特·米德尔顿 (Kate Middleton) 为人所知的王妃的话说:“癌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指出她说自己“会好起来”。


《每日邮报》针对那些最近几周猜测她健康状况的人责问说:“那些卑鄙的网络巨魔现在感觉如何?”


周五,查尔斯国王、哈里王子、首相里希·苏纳克、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和美国总统拜登纷纷发来支持凯特的信息。


苏纳克表示,凯特的声明“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并补充说她“受到了世界各地某些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不公平对待”。

凯特的诊断也是国际上的大新闻。


《纽约时报》称,“凯瑟琳的癌症诊断使英国王室陷入更加不确定的境地”,并指出国王和凯特的严重健康问题正在让本已瘦身的君主制雪上加霜。


查尔斯在母亲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于 2022 9 月继位,1 月份与凯特在同一家医院接受了前列腺肥大的矫正手术。


白金汉宫随后在二月份透露,这位 75 岁的国王将接受癌症治疗,这意味着他不得不推迟履行公共王室职责。



来源:RFI
编辑:徐思凡

874#
发表于 2024-3-19 2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记者越来越懒,标题越来越烂?警惕粗制滥造侵蚀主流新闻!



导读
导语不仅生硬晦涩,还长达几百字?
稿子写得粗制滥造,复制粘贴成常态?
这些亟须注意的“隐形”问题,该如何解决?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梳理了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呼吁重视新闻的“高质量发展”。


一同事发来截图:导语咋能这样写呢?密密麻麻,生硬难懂,读不下去,“据介绍”这样的词都出现在导语里了。
我特意看了看,这是一条跟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局委线口新闻,导语长达200多字,其中还出现14处数字!典型的通稿复制粘贴。
“其实,把稿子写得软软乎乎,让人读着明白舒服,不难,关键看作者有没有那份心。”我俩很默契。

大家都在说“高质量发展”,但一些新闻报道却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
梳理日常所见,新闻的粗制滥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记者越来越懒。有的习惯从网上扒线索,跟着热搜跑,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有的坐等通稿上门,复制粘贴就提交,完全不带消化吸收提升再输出的。平心而论,有的网络热搜看似火爆,但实际并不贴近百姓生活,甚至有不良引导,严格来说不叫新闻。扪心自问,主动深入一线、走近群众找新闻,还有几人?

标题越来越烂。标题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不视觉疲劳吗?“定了”“刚刚”“最新”等等老掉牙的万能套路标题用了又用,实在想不起标题了,干脆用个悬念题,倒是省事儿,想看自个儿点进去吧。“热辣滚烫”“龙行龘龘”,用一下还新鲜,天天用标题不嫌烦吗?好想调查一下,浮躁的当下还有几个人在认真想标题、反复改标题?

文字越来越粗。我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为培养编辑养成认真习惯,每天都在工作群分享看到的各类新闻差错。一个“武断”的感受是,有的稿子啊,编都没编就发了,审都不审都过了,不然怎么错得那么低级呢?有的标题带着错字就发出来了,有的标点符号用不准,“的地得”不区分,“途径”“途经”常用错,“账”“帐”搞不清。更有甚者,连作者的名字都搞错!差错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有些稿子你都不好意思往朋友圈转。

发稿越来越慢。新闻讲的是个快,但据我观察,不同媒体好像有不同的工作节奏。不少重要新闻已经传播半小时了,有的媒体编辑才慢吞吞地发出来。比人家晚发一个小时也敢叫“快讯”,更厉害的是,比人家晚发一天还敢叫“快讯”,真是我行我素,如入无人之境啊。
针对新闻工作的粗制滥造现象,3月1日《解放日报》曾刊发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宋超的文章,题目为《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努力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

其中一句振聋发聩:新闻工作质量上的低下,正在严重侵蚀我们主流新闻事业大厦,是当前我们新闻界最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论其原因,一是能力不过关,一是作风不过关,根子是思想认识不过关。”文章分析。
这些我都赞同,必须改变了。不然,读者真的对我们的新闻“敬而远之、厌而弃之”了,如果发展到那般境地,谁来站稳主流舆论阵地?难道拱手让给自媒体和商业平台吗?

怎么去改变?!简而言之:内外兼“修”。
内修,职业自律“卷”起来。人总要讲点脸面的,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有点契约精神,无愧于心。敬畏新闻,守土尽责,精品意识,应该成为一种自律,否则就是渎职。对新闻不负责,与医生不好好做手术、警察不好好抓坏蛋何异?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在自己的花园种好你的玫瑰。把每一篇作品都当代表作,像打扮自己那样打扮你的新闻,然后再“出门”。

外修,激励机制“管”起来。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监督的采编必然导致懒散。内修不一定可靠,最靠谱的还是要顶层设计,重视内容生产,让制度“长牙”刺激采编队伍素质的提升。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奖惩分明,让作者不敢懒不敢粗不敢散。正向激励激发采编创造力,营造热烈的业务氛围。让专心做内容的人得到实惠,找到尊严。

高质量发展,涵盖所有领域,作为影响人们精神层面的新闻工作更不例外。
桃红柳绿又一春,让我们——
守住价值导向的“魂”
扎好深耕细作的“根”
固好光荣传统的“本”
抖起改革创新的“神”。

来源:传媒茶话会
原作者:王长善(正观新闻副总编辑)
编辑:徐思凡



873#
发表于 2024-3-17 17: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李佳

872#
发表于 2024-3-15 2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一个新闻菜鸟和“新黄色新闻”的同床异梦
我想,谈论让媒体如何的应然是简单的,
而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
譬如什么让人们受苦,
什么是人们最渴求而不得而知的信息,
而又是什么让媒体无所作为,
却是心照不宣地无法讨论的。

2月16日,千万粉丝博主“Thurman猫一杯”发布一则视频称,她在巴黎街头,一个法国人递给她两本寒假作业,称是在“厕所”捡到的,请她帮忙“还给主人”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等话题迅速登上各平台热搜。
“秦朗”事件找“秦朗”的过程并不顺利,还出现了一些假冒亲友的账号。一个自称“秦朗舅舅”的人说外甥就读于西场小学一年八班,有媒体采访后发现这个信息并不属实,“秦朗舅舅”承认冒名和摆拍。还有网友开始质疑“猫一杯”摆拍。这件小事引发多轮热搜后,多家媒体又发布评论称,这种小事不应该成为热搜,但这些评论又将一个新词——“新黄色新闻”送上热搜。
[color=rgba(0, 0, 0, 0.9)]按照这些媒体的说法,“新黄色新闻”特指一些内容肤浅、具有娱乐功能的视频内容。作为一个曾经的视频新闻记者,我也干过生产“新黄色新闻”的脏活。它的出现,远不是流量逻辑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盛行于短视频平台的“新黄色新闻”

01
新闻视频化:
无法问责,“有点就出”

[color=rgba(0, 0, 0, 0.9)]2021年8月,笔试通过后,我进入业内最著名的视频媒体深度组实习。
当时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成为深度组选题的一个重点,报道大致分为确诊者轨迹梳理和对话确诊者两类。这个报道策略让我常常觉得自己在没事找事,个人隐私被流调轨迹泄露得一塌糊涂,媒体再跟进,披露更多隐私。确诊者流调轨迹里也埋着故事。2022年1月18日,无症状感染者岳宗显被公布活动轨迹,18天里辗转20多个地点通宵打工,他因此被称为“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联系上岳宗显,得知他是为了寻找失踪一年多的儿子才来到北京打工。岳宗显称儿子在威海失踪,当地警方消极作为。对此,威海警方发通报否认,并点名《中国新闻周刊》,称报道不实。报道遭删除,撰文记者被报社内部通报批评。警方通报并没有平息网友们的质疑声,但涉事双方均未就此事发布进一步信息。 岳宗显寻子启事及官方通报
[color=rgba(0, 0, 0, 0.9)]
家属对警方通报的回应报道能引发震惊和同情,却不能帮岳宗显找到儿子失踪的真相。不管是疫情报道,还是寻亲报道,我们都只能浅尝辄止,始终不能剖析结构因素,促成问责。有一个朋友曾经找到我,希望我报道上海对回国留学生的托运宠物“无害化”的举措。采访都很顺利,我还找到松江区卫健委的一位领导核实相关政策,但半个小时之后,我被同事通知,上海宣传部门来消息了,不许报了。我只好一个一个给受访者道歉,表示我无能为力。尽管他们都说能够理解,但这没有让我有一点被安慰到的释然。受访者最后给上海市民热线打电话,在隔离酒店抗议,接回了自己的毛孩子。
[color=rgba(0, 0, 0, 0.9)]
上海隔离酒店逼迫留学生旅客签宠物安乐死同意书⁩
我越来越不愿意去报社。想要报道的事件总是很快404,图片视频在线索群疯传,记者编辑们只能讨论着、愤怒着,明天以后全部忘记。我甚至开始讨厌坐地铁,地铁里的白灯总是不够亮,打在每个人戴紧口罩的脸上,眼睛里反射出一点绝望。地铁窗外,除了颜色喧闹的广告看无可看,打开微博找选题更让人喘不过气。这好像是一趟灵车。和我截然不同的是朋友Y。他是艺考生,播音专业,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新闻教育而总觉得自己各种不足,所以他抓紧每一个机会,遇到任何选题都拼尽全力,不采到不罢休。我们常常一起交流新闻业务,找人和采访的技巧以外,更复杂的东西困扰着他。一个男子满脸笑容地拿着母亲的遗照,披麻戴孝在抖音直播间卖起了孝帽。Y找到了这个男子还有他的母亲。这位母亲告诉Y,她知道儿子谎称她去世了,也同意儿子这样做,家里经济状况不好,需要钱,出此下策是为了帮衬家里的生意。而这些隐情只能服从于当地网信办一纸“低俗恶搞”的定性,他们的账号被关停了。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抖音主播捧母亲遗照卖孝帽被关停账号
Y把采访到的情况告诉了同事和领导,却被告知他采访的内容用不了,这个题要放弃了。他睡不着,我们从凌晨一点聊到了三点。我说“官方已经定调了,我们不能和官方作对”,他始终感到不解。内容平台也会介入新闻生产过程。报社和平台两边的编导总是不对付。平台编导都是运营出身,没做过记者。报社编导指责平台编导不懂新闻,不体谅现场的复杂和记者的辛苦,平台编导觉得报社编导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网络时代,新闻产出速度以分秒为单位。对视频新闻来说,一个两三分钟的视频里有两个能提上标题的出色新闻点就算深度了,遇上全民关注的热点更是“有点就出”。寻亲少年刘学州自杀的惨剧就发生在这样的新闻环境下。他和亲生父母之间的纠纷最终演变成各自拥护者的各执一词,碎片化的信息造就了割裂,然后是网暴。最终刘学州不堪网暴,服药跳海自杀。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寻亲少年刘学州
由于刘学州事件不平衡的报道带来的惨烈后果,整个报社进入整改期,主管部门要求多报道正能量的暖新闻,同时每个组的周会上要学习新时代新闻思想。只学习了一次,后面由于记者编导忙于年终专题策划就搁置了集体学习。但个人学习不能落下,每天得在学习强国APP打卡,把学习分数截图发群。我不是正职,没这个要求,逃过一劫。实习了7个月,旷工请假数日后,我离职了。
[color=rgba(0, 0, 0, 0.9)]
02
热搜、公关和Top list

各大媒体似乎都觉得视频很有前景,大量招聘视频记者。相关的实习经验成为了我的优势,毕业后我去了另一家主流互联网视频媒体。北京疫情又起,我只能线上入职远程办公。那时控诉商户不收纸币这类新闻很有市场,时不时就上热搜。为媒体提供线索的拍客们闻风而动,积极地投稿这类新闻,于是相似的事件在舆论场里集中出现。等到这个热点被看厌烦,上不了热搜了,再蜂拥而上下一个。
[color=rgba(0, 0, 0, 0.9)]
上热搜可以为媒体提供曝光度、增强和公关广告客户议价的能力,为记者、线人们提供稿费之外的流量奖励。为了得到这些奖励去评论灌水、发动亲友点击转发,也是业内的惯用操作。主编过题要考虑新闻性,但我更多被问到的是“看点”是什么和有没有讨论度。看点可以是自然奇观,比如发光海滩、龙吸水、平地小型龙卷风;也可以是出人意料的宠物,比如会叼烟的猫咪;还可以是“神奇人类大赏”,比如穿旗袍为孩子高考加油的爸爸们、吃十多年槟榔导致口腔炎症进食困难的男子。我仍然用传统新闻观念审视拍客投稿,不少有热搜潜质的被我否掉。“重庆山火被扑灭,村民夹道欢送消防员车队”,早上刚上班看到这条投稿我就拒了。值班主编看我一直没报题,到投稿后台看了,才发现我拒了不少热搜题,急得给我打电话问我为什么。真实的想法我说不出口,只说我觉得画面比较一般。主编觉得我对热点不敏感,重庆山火的跟踪报道挂了好几天热搜了,欢送消防员也是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color=rgba(0, 0, 0, 0.9)]
重庆市民欢送前来支援的昆明消防员择不报这些题也给自己制造了困难,我很难完成基础工作量。KPI是一天7~8条,但我平均只能做4~5条稿子。花的气力也远比其他同事多,一个小选题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录音,密密麻麻标注的转录文稿把剪辑同事吓呆了。
讨论度不仅包括内容有哪些冲突点能刺激到社会情绪,也包括受众讨论的能力和意愿如何。刚入职的前两个月,我几乎每天都要做一条学校或者教育局通报的新闻,通报学生性骚扰、偷窥、偷拍、公共场合冲突以及老师性骚扰。活力十足的学生们在微博上吵得沸反盈天,热搜排名自然扶摇直上。我不相信性暴力只发生在高校里,也绝不只有学生和没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会做出这些行为。学校管制学生言论的方法和能力非常有限,也没有让媒体闭嘴的筹码,只能老老实实发通报。而至于建立校园反性骚扰机制、对骚扰者处罚力度是否合适等更大的议题,则被抛之脑后。也不能指望接近校方的校媒对议程作出贡献,校方手里捏有学生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压力和威胁太显而易见。而在刘强东性侵的案件报道里,一些媒体发出经过剪切的录音,为刘强东站台。刘强东关于此事的回应总会成为热点,而缺乏受害者回应,报道是不平衡和不公平的。京东在我所在媒体的top list上,一点负面都不可以报,或者收到负面信息要第一时间和对方公关通气,避免形成舆情。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南方都市报》曾公开刘强东性侵案的谈判录音,
[color=rgba(0, 0, 0, 0.9)]该段录音随后被证实遭到剪辑
[color=rgba(0, 0, 0, 0.9)]
我为自己成为这肮脏的一环而自我厌恶。清晨六点多的早班,我必须得抱抱我的小猫才能带着混乱的大脑以无耻无畏的姿态去上班。我继续留下来的理由是,这里比实习的媒体报道空间要大一些。2022年的记者节,也是我的第一个记者节,我写了一篇文章,回顾过去半年自觉做得不错的一些稿子,还能列出来8条。最后一条,是湖南新化某小学13岁女童产子事件。女童是留守儿童,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她平时比较内向,话不多,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怀孕。我采访完家属后,苦于没有采访到政府,稿子只能被压下来。我垂头丧气地回了家。不想就这样放弃,我把事件相关的素材分发给别的记者,希望他们能够报道,也帮家属咨询了法律援助。做完这一切,我太累了,昏睡到晚上六点多,才发现同事要案件材料,说是《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到了教育局,我采访到的内容可以结合他们报道的官方说法出一条了。在全国范围内,这件事只有我所在的媒体和另一家媒体报道。
[color=rgba(0, 0, 0, 0.9)]
新化产子女童在医院病床不过还没到第二天,稿子就因受到压力删除了。新化警方反应很快,马上出了蓝底白字的通报,否认了加害者是学校门卫的传闻,称作案者是同村村民。但一位家属告诉我,警方认为女童父亲性侵了女儿,而且已经把人拘留了。作案者到底是谁,我无法确定。
03
大厂暖新闻、
网红消费测评与旅游热

能有一个不知真假的通报似乎我就应该满足了,那时我不会想到以后再也没机会做重要的严肃新闻了。
一天,我接到主编派题,要核实某地一个和疫情进出小区门有关的通知。出稿后,主编收到该地宣传部门的撤稿要求,被主管部门约谈警告。此后,疫情相关的选题我们再也没主动出击过。看到只能靠朋友圈接力转发才能有曝光度的重大事件,我在工位悲愤得几乎浑身发抖。这个列举名单本来会很长很长,而名单里的桩桩件件都在提醒我的失职。我的记忆把它们紧紧地打包在一起,只要看不清每一页的内容,只记得难过的感觉,也许就会好受些吧。
我浑浑噩噩了一阵子,三五分钟能写完的稿子要拖半小时。主编注意到我状态不对,把我叫到会议室。他告诉我,我行我素的前路是走投无路:“我以前也像你,以为会开完了发不了的就能发,结果不能发的反而越来越多。环境就是这样,你离开去别的媒体情况可能也差不多,也可能更差。”“你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刚入职的时候那么有激情,怎么才几个月就职业倦怠了?”我张了张嘴,无话可说。为了完成工作量顺利转正,我认真地刷抖音找选题,用严谨的新闻语言去写当事人只是“图一乐”的事情。采访是可以略去的,给当事人抖音发私信多数时候是要授权,没要到也不打紧,在视频里加上来源就好了。用尽可能少的字把视频里最有趣的给点出来即可,没人去追究当事人叫什么名字,“小伙”、“女子”、“男子”等模糊的代称可以在导语里反复出现。2022年11月,命运再一次重演。我所在的媒体微博大号被勒令停更一个月。在经营压力下,我们开始进行商业化转型,减少社会新闻内容,加大财经新闻报道力度。我时刻关注着出现负面的企业的微博,把它们加到特别关注里,一发通报我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报道范围的变化让我无所适从,在主编说我还不如实习生积极后,我又提出了离职。主编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去找人事提交程序,并给我放了一周的假。我给不同的视频媒体投了简历,也面试了几家,果然像主编说的一样,视频媒体的工作内容都差不多。我还是有些不甘心,会不会12月恢复更新,我就又可以做我认可的新闻了呢?11月27日晚上,我给主编打了电话说想要回来,他又爽快地答应了,说疫情下不好找工作,想走也要骑驴找马。打完这通电话,我去了亮马桥。听到有人喊那个我不能公开表达的诉求,我浸泡在水里的心一下子破碎了,那些水冲上我的眼睛涌了出来。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外媒的记者,为拍到更好的照片使出浑身解数。我羡慕又嫉妒,他们拥有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它自豪的特权。凌晨两点我回到家,睡了四个小时后打开电脑上班,翘首等待着12月的解禁。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想做的社会新闻没有如我想象中一般“熹妃回宫”,媒体商业化转型继续。我们开始接商单,给企业和地方政府做宣传公关视频,有时这种公关视频是以暖新闻的方式呈现的。比如,一名叫唐姐的女外卖员在抖音上分享送外卖日常,乐观、治愈的笑容感染了很多网友。可以先按照她发的视频和网友评论出一条,美团去联系唐姐采访再出一条,后续美团给唐姐提供免费上国家开放大学名额又可以出一条。
[color=rgba(0, 0, 0, 0.9)]
笑容灿烂的女外卖员唐姐商业合作也可以通过抓大企业负面的方式达成。食品企业比较好谈合作。我关注了各地市监局的公众号和消费报,定期看他们发的门店抽查情况报告。在抖音、小红书上搜“吃出异物”、“异物”也能收获一大波潜在选题。临近315的时候,热搜每天都会挂一条在食物里吃出蛆虫的新闻。企业客服回应也成为了视频媒体的一种新闻模式。爱奇艺电视会员被限制投屏清晰度,问客服;打哈啰顺风车遭遇司机口头暴力,问客服;理想汽车雷达在空旷陵园识别出两人一车,问客服……热搜里,互联网大厂新闻和带货直播间主播花边新闻平分秋色。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咨询客服成为视频新闻“采访”套路
我们也和民生消费类博主合作。他们会去不同的市场走访,看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的“鬼称”,也会评测出租车打表有没有猫腻。我们会把他们发布的视频剪切加工变成新闻。他们内容的生产周期无法满足我们对量的需求,旅游热带来了新的选题富矿。游客在热门旅行地的任何不愉快体验、市监局的通报、各地文旅局长的霸气喊话、商户的整改组成了旅游消费报道宇宙。
[color=rgba(0, 0, 0, 0.9)]
旅游热下文旅局长“内卷”我离严肃新闻的距离没有更近,每天的报道里,消费、娱乐仍然占了大头。
[color=rgba(0, 0, 0, 0.9)]
04
蓝V融媒与“新黄色”

为了节省人工,采编剪辑也合并了,这意味着我还要剪视频,但每天的KPI不变,相当于工作量翻了一倍。一位擅长剪泛资讯类视频的同事抱怨,不想每天接触大量负面信息。另一位社恐同事想到采访就害怕。我则对剪辑一窍不通,即便后来会了基本操作,萌宠萌娃搞笑视频里的笑声也舒展不了我紧锁的眉头。
[color=rgba(0, 0, 0, 0.9)]
这种内容的标题和“图一乐”新闻的标题类似,也有事件概括,但往往会在标题里放一则网友搞笑吐槽来提高观赏性。通常会确认发布时间和地点,再搬运博主的视频加上来源。有的时候有当事人或者拍摄者的采访,内容大致是,视频在什么情况下拍下来的,看到的时候感觉如何。以上就是“新黄色新闻”的制作公式。这些采访一般不是媒体记者做的,是拍客做的。拍客采访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有采访总比没有采访采用率更高,因为显得更加真实。不过也有拍客会捏造采访,变换着蹩脚的口音,假装拍摄者接受了采访,如果不去认真识别,可能就把这条稿子放出去了。“新黄色新闻”最早是一个叫《差评》的自媒体提出的概念。在[color=var(--weui-LINK)]《算法正在谋杀新闻 十亿中国网友却为此狂欢》这篇文章中,“封面上挂着黄底黑字”、“内容简短空洞”、“发布者为带着蓝V标的某某新闻某某日报”的视频被称为“新黄色新闻”。我看到很多记者编辑转发赞同了这篇文章,但我的主编有些愤愤不平,他觉得趣闻无伤大雅。另一位媒体前辈也发文反驳《差评》,认为新闻也有娱乐功能。我不能苟同,娱乐不是新闻的主要功能。《差评》这篇文章发的时候,我每天的KPI里已经有一半是“新黄色新闻”了。大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我上一秒在抖音刷到,同事下一秒也刷到了,前后脚发进报题群。但我们俩只能有一个人来扒录这条稿子,所以报题群里时常有信息被撤回。我经常在评论区里看到“没有新闻可以不发”的评论,但现实是没多少新闻能让我做了,而不发我就完不成工作量。有一天我少做了一条,就被罚了100元。“新黄色新闻”的进阶版是把搞笑短视频博主的视频加上一个新闻语言的标题发。如每天辅导孩子写作业崩溃的萌娃博主、拍上班上学趣事的校园职场博主,这些博主的账号往往隶属于MCN机构,视频也都有脚本。我没有做过这类视频,主编也会要求在做之前找到原发布者账号看一下,确认不是网红也不是摆拍才做。《差评》提到的“某某新闻某某日报”一般是蓝V认证的地方融媒,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更多是做宣传,在内容上也粗放一些,账号工作人员是否受过新闻训练也是可疑的。虽然它们经常不加分辨地发摆拍视频,但也有些我能用的素人视频,所以它们也被纳入了我的选题库。后来我发现微信视频号比抖音更容易刷到好玩有趣的段子。下班回家之后我会刷一段时间视频号,有可以做成视频新闻的,就发给“文件传输助手”,作为第二天的选题储备。不过得特别注意视频发布时间。和抖音上的地方融媒不一样的是,视频号上一些地方媒体把好几个月前的旧视频也拿出来发。还有一段时间,一则“爸爸在新华社工作会说五种语言 儿子英语竟然只考了28分”的视频非常火,黄底黑字的标题,不仔细分辨还以为是新闻视频。但其实这则视频是一个叫“维多利亚夫妇一家”的账号发布的,主页显示账号MCN是无忧传媒。他们还如法炮制了“儿子英语没考好 大骂我要洋人死”等一系列视频。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MCN制造的“新黄色新闻”
一些营销号和素人账号也学会了“狐假虎威”这一招,用上了“新黄色新闻”制作公式和视频样式。发布者可能是觉得好玩,他们是从每天看到的视频上学来的。每个人都可以做“新黄色新闻”,再让受过训练的新闻人做是资源浪费。我已经几个月不看微博热搜了,现在的热榜和文娱榜好像区别不大,三分之一是我不认识的明星。点进那些不明所以的话题词,主持人全是娱乐号和营销号。在微博热搜的机制下,新闻媒体吃不了多少肉,只能喝汤。到“新黄色新闻”占我每天KPI的三分之二的时候,剩下的三分之一严肃新闻上热搜的几率也不如前者了。
[color=rgba(0, 0, 0, 0.9)]《新闻编辑室》截图
[color=rgba(0, 0, 0, 0.9)]《差评》文章的最后引用了美剧《新闻编辑室》里的一句话:“是时候让媒体回归到真正重要的东西上了,让偷窥癖和八卦死亡,让我们对愚蠢的人讲真话。”我想,谈论让媒体如何的应然是简单的,而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譬如什么让人们受苦,什么是人们最渴求而不得而知的信息,而又是什么让媒体无所作为,却是心照不宣地无法讨论的。愚蠢的人可以不愚蠢,而我们也本该精神昂扬地从事这份工作。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来源:我遭遇了性别歧视(公众号)
[color=rgba(0, 0, 0, 0.9)]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2UNIkUnWrOFgTZqoJLfw
[color=rgba(0, 0, 0, 0.9)]编辑:李佳



871#
发表于 2024-3-14 16: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国青年报老记者对燕郊爆炸事故记者被拦的看法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