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6: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向AI而生——主流媒体需做好 “四则运算”
主流媒体积极拥抱新技术,需要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又要推动运用,实现降本增效,还要乘势而为,实现从内容到传播再到服务的多点位创新、变革性跃升,更要以冷静和审慎态度,洞察并主动防范和应对系列风险挑战。
当前,以人工智能(AI)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演进。特别是AI在内容生产及传播领域的加速应用,带来内容创意、采编制作、推送场景、作品分发、用户体验的全新升级,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媒体由技术而兴、因技术而异、随技术而变。在AI浪潮下,主流媒体既要保持定力,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又要抢抓新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降本增效,还要客观理性看待AI特点与趋势,主动防范算法偏见、模式化窠臼、唯工具理性等新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与AI共生共融,加快向智能媒体迭代发展。

“加”持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全媒体时代,富有现实热度、思想深度、人文厚度、情感温度的优质新闻内容的价值日益凸显。可以说,技术越发达,媒体人的立场观点、能力作风就越重要。主流媒体要发挥主场优势,在AI辅助下更好扬己之长、展人之能,将新闻报道“在现场”“有温度”“有态度”的核心优势长板做得更长。深入新闻源头“在现场”。新闻是真实鲜活的人和事。抵达新闻现场,传递客观真实信息,记录人物真情实感,挖掘事件背后真相,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路径,也是必要途径。AI无法替代记者深入新闻现场探访探究、体察体悟,也难以训练出记者在一线采访中积累沉淀的新闻敏感。媒体人的“在场力”和“在场感”,仍将在AI时代的新闻生产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媒体人来说,“抵达现场”不仅仅是履行职责使命的价值观,更是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方法论。基层干群的创新创造、城乡发展的跃动脉搏、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山水人文的奇绝独特,凡此种种,无限丰富、充满个性、永远鲜活的场景,是值得媒体人深度挖掘的内容富矿。尽管可以运用社交开源情报解决一部分不在现场即无信源的问题,但更多时候还是得通过媒体人的“脚力”,俯下身、沉下心,采写出闭门造车难以炮制的、“别无分店”的好新闻、真故事。突出人文关怀 “有温度”。是否具有意识和情感,是衡量AI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模型和数据生成的AI新闻,是对人类间接经验的认知和升华,还无法替代媒体人的直接经验(如对采访对象情绪的捕捉、身处环境的理解等)和内省经验(如对采访对象行为动机的分析,对新闻事件社会影响的探究等)。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同理心”和“共情力”是媒体人与AI“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那些浸润人文情怀的新闻作品更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面对来势汹汹的AI写作,媒体人要着力训练、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宏大主题叙事要小切口,从人的视角、人的故事、人的情感、人的体验出发,讲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变迁。重大政策解读要接地气,立足社会关注、民生关切,将政策语言转化为易理解、易掌握、易传播的群众语言。典型人物报道要近视角,通过日常工作、点滴生活的记录和关键时刻现场细节的还原,展现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榜样模范形象。
安徽日报“AI看安徽”系列合肥篇封面图。加强深度调查“有态度”。能够聚焦社会关切、反映事物全貌、揭示逻辑本质、有力引导舆论的高质量深度调查报道在舆论场上是“稀缺品”。面对突发和热点网络舆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扎实调查让事件真相水落石出、脉络条分缕析,既是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举措。采制高质量深度调查报道是主流媒体长期积淀、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主流媒体在AI时代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核心能力、看家本领。高质量深度调查报道主要依托的是记者编辑政治站位、思想境界、政策水平、工作作风、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逻辑推理等综合素质,但在“AI+”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深度调查报道能力,既要发挥媒体人调查研究、践行“四力”的优良传统,也要善于借力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AI辅助,拓展调研范围、改善调研精度、提高调研效率,实现“借梯登高”。
“减”本增效,提升市场应变力AI的迅猛发展特别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日趋成熟,为主流媒体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优化重置业务流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应抓住机遇推动运用,降本增效并提高应对市场竞争能力。赋能个人生产更全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专业分工模式,正随着AIGC的落地应用而面临变革。AIGC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能够模拟专业创作过程,自动生成高质量文稿、图片、视频等内容。要努力让媒体从业人员提高人机协作的新“笔力”,熟练掌握AIGC,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文稿撰写、图片绘制、视频剪辑和包装制作等多项工作任务,还可以完成多版本的自动生成、多渠道的多向传播,从而有效提升个体生产效率,实现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一体化、简约化。以外宣工作为例,长期以来专业外语人才一直是制约主流媒体“内容出海”的短板。来自斯坦福大学等AI研究团队创立的Synthesia平台可以为视频自动生成130多种语言的配音,并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成功实现运用。国内此类技术也已逐步具备单人即可完成的多语种视频翻译和配音能力,有望成为主流媒体快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工具。促进团队协作更高效。AI赋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不仅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以个人生产代替团队生产,还可以改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方式,促进团队协作更高效。通过AI,可以将视频制作由传统的线性流程变为并行推进。数字人播报视频制作流程即一种全新的“并联”方式,录音、翻译、剪辑、数字人驱动等环节不受场地和设备制约,可以多人同时进行。这种并行推进的工作方式,让同样时长的视频制作周期大幅缩短、人员投入大幅降低,同时还可节省设备租赁等费用。可用AI处理大量繁琐的常规任务,为团队打磨精品腾出精力。如以往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文稿撰写、图片绘制、视频剪辑、包装制作等工作,现可通过AIGC快速完成,团队成员则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更具价值的内容创意策划,进而提升作品质量。可用AI构建“数字人同事”应用场景。运用AI内容审核来替代人工岗位角色,即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识别、标记和过滤敏感词汇和内容,通过图像和视频分析技术,监测、识别和过滤违规内容,达到提升安全水平和团队效率的双重目标。推动组织形态更优化。AI的应用有利于主流媒体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形态,提升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可用AI推动主流媒体内部跨部门协作与资源共享。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算法模型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不同部门和团队更加便捷地共享信息和资源,降低沟通成本,实现从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向层级更少的网状结构演进,推动媒体组织更加扁平化。可用AI驱动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智能化远程办公,让媒体组织成为“人才联盟”。当然,由于AI技术对算力有较高要求,主流媒体通常无法独立形成AI应用环境,需要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和数据接口,与其他机构或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业务合作,共同打造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内容生态,这也让媒体的组织边界更具有开放性。
“乘”势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AI是媒体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媒体迭代升级、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主流媒体应该乘势而为,利用好AI特别是AIGC,实现从内容到传播再到服务的多点位创新、变革性跃升,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AI的乘数效应。打开视听新境界。AI在媒体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将大模型工具用于提升写作效率的文本类应用以及生成图像的图像类应用。近年来,基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的音频类应用以及视频类应用成为新热点,备受瞩目的是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大模型。国内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并在视听创作领域积极运用AI技术,如今年年初央视网发布利用文生视频和AI配音技术制作的文旅宣传片《AI我中华》,上海广播电视台今年3月份推出综合应用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技术的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等。主流媒体可以结合实际在文生视频方面加以探索,一方面提高视频创作效率,一方面利用其遵循用户提示、文本输入创造各种逼真的风景、人物、动物、物体的能力,拓展视频创作空间,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安徽日报推出的“ AI绘节气”系 列海报之“ 雨水”。拓展传播新场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主流媒体可以通过AI自动将内容适配到不同的设备和平台,确保用户无论使用何种设备,都能获得优质的内容供给。可以通过AI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在了解用户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力求主流媒体内容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增强用户黏性。可以通过AIGC打造创新性传播场景,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使用户如身临其境般感受新闻现场或节目现场,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产品吸引力和品牌感召力。提升服务新能级。主流媒体要借力AI实现跨平台、跨渠道融合传播,围绕AIGC版权运营、新内容电商、数字创意广告、新文旅IP等方面开发AI应用场景,开拓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新市场,提升“内容+AI+服务”能级。如上海广播电视台今年3月份发布的基于手语大模型交互式数字人手语翻译公益项目“润爱无声助聋门诊场景”,面向听障人士,用AI服务听障人群,助力无障碍城市建设,成为开展社会化应用的有益尝试。
“除”弊立规,增强风险防御力主流媒体在积极拥抱AI时代的同时,必须以冷静和审慎的态度,洞察并主动防范AI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与标准,建立完善的审核与监管机制,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  完善模型训练,防范算法偏见。算法偏见是AI在媒体行业应用的常见风险之一。主流媒体应用AI生成内容时,算法偏见表现为新闻报道的内容倾向性、信息筛选的不公正性,可能加剧社会偏见和歧视,甚至带来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防范算法偏见,主要手段是完善模型训练,关键是收集并使用更多样化、更具代表性的数据,确保算法在训练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减少因数据偏差导致的偏见;注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消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在模型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恰当方法防止模型过度拟合特定数据集,从而减少偏见;或者采用集成学习方法,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整体准确性和稳定性。在AI时代,主流媒体要不断加强对算法的审查和监督,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算法的性能和公平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偏见问题,确保为公众提供客观、准确、全面的信息。严格审核把关,防范模式化窠臼。AI在赋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时易造成内容同质化,甚至会导致媒体人由于过度依赖而逐渐丧失原创能力。因此,主流媒体更须坚持守正创新:一要加强深度原创。鼓励媒体人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结合AI技术优势,创造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内容,避免简单复制粘贴或生成与已有内容高度相似的作品。二要加强AI内容的审核把关。设置多层审核流程,确保内容的创新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任用具备丰富媒体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审核人员,深入分析和评估AI生成内容;定期对审核团队进行培训,提高其识别和防范模式化窠臼的能力。三要加强与用户互动。将用户的反馈意见作为评价内容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用户意见及时调整内容生产策略,推出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作品。强化正面引导,防范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强调效率和手段,而价值理性则关注目的和意义。AI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尚难以深刻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复杂价值判断,往往把工具理性当成生成内容的首要选择,而工具理性过度占据主导地位,可能会导致媒体内容的价值观扭曲。主流媒体在应用AI,尤其是涉及时政类新闻和复杂内容创作时,必须坚守价值理性,警惕和防范只追求效率和产量的工具理性,努力在技术变革的洪流中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人文性、正能量,为公众提供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信息与内容。(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安徽广播电视台)
来源:新闻战线
编辑:程正元

83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教你识别AI假照片
广义上,AI照片都是假照片,画面凭空捏造而成,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瞬间。狭义上,AI假照片是指那些画面细节违背常识、常理、常态,且故意传播,欺骗受众的AI照片。
一、反复放大,仔细查看
就目前AI假照片的情况看,日常工作中积累的识别“PS”假照片(用图像软件Photoshop合成的假照片)的经验,均适用于辨识AI假照片。
“反复放大,仔细查看”是图片编辑辨识“PS”假照片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电脑上反复放大缩小照片,仔细查看画面细节,观察是否有图片造假的痕迹。这一方法由美国《哈特福德报》首先采用,但方法的发明过程很偶然。2003年3月31日,该报一名编辑在印刷厂盯版,恰好遇到设备故障,等待的时间百无聊赖,他就在电脑上反复放大缩小用于头版的新闻照片。照片由《洛杉矶时报》派驻伊拉克前线的资深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Brian Walski)拍摄。画面上,全副武装的士兵将枪口指向一个抱着孩子企图站起来的伊拉克平民。战争、枪口、孩子、平民……这些元素组合在一幅照片上,形成了强大的震撼力,被图片编辑们视为可能获奖的好照片(图1)。在反复放大缩小这幅照片时,盯版编辑发现背景上有两个人局部姿态及裤子的褶皱竟然一模一样,于是断定“这是一张合成的照片”。《洛杉矶时报》随即与布莱恩·沃斯基核实,布莱恩承认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将两张照片“PS”成一张照片。
随后,《洛杉矶时报》自揭家丑,次日以大半版的篇幅澄清事实,揭露布莱恩·沃斯基“PS”图片的过程(图2)。“布莱恩假照片丑闻”后来进入许多国家新闻摄影教科书,成为21世纪新闻摄影发展的一个标志事件,很多人甚至由此得出图像软件Photoshop将对新闻摄影真实性造成毁灭冲击的结论,恐慌的程度不亚于当下AI假照片对新闻摄影界的冲击。此后,“反复放大,仔细查看”也就成为图片编辑识别假照片的自觉行动。
□ 图1 2003年3月31日《洛杉矶时报》头版的主图是布莱恩·沃斯基制作的假照片
□ 图2 2003年4月1日《洛杉矶时报》的版面,揭秘布莱恩·沃斯基“PS”图片的过程
二、从细节破绽上辨识AI假照片
基于机器学习的AI图像生成工具,经过图像数据库训练,学会了识别数据库中与文本请求内容相对应的图像,然后生成受相应图像启发的图片,这些训练用图来自不同渠道,同一物体有多种图像,因此,AI在匹配上会出现误差。
(一)成双成对的视觉元素易露马脚。图3是一张AI照片,画面上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仔细看,两个镜片形状不同,一个更接近椭圆形,而另一个镜片更有棱角。此外,眼镜框也左右各异,材质不同。
图4这张AI照片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图中女性佩戴的左右耳环完全不同。对于AI图片生成工具来说,处理复杂的珠宝细节并不容易。通常情况下,生成工具会给图中人物佩戴不同的耳环。以此类推,两只耳朵,两条胳膊,甚至左右衣领,在AI照片里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 图3 眼镜“穿帮”的AI照片
□ 图4 耳环“穿帮”的AI照片
(二)同质视觉元素更容易出错。处理手指、脚趾、牙齿等数量较多的同质视觉元素,AI图片生成工具常常会“不识数”,生成数量出现明显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一名摄影教师用AI图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 V4,输入提示词后,生成了长有7根手指的人物(图5)。目前,“不识数”是AI图片生成工具共有的弱点。
三、重视传统摄影技术积累而成的“直觉”
照相机没有测光功能时,摄影师凭直觉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曝光量;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一按快门,凭直觉就能判断照片质量。此类由常年拍摄经验积累而成的“直觉”,有助于识别AI假照片。
(一)太过完美的照片,更需要怀疑精神。AI图片生成工具的目标之一就是完美,为了生成理想化的图片,竭尽全力地用完美来取悦受众。例如,人物的皮肤看上去极其光洁,毫无瑕疵,甚至头发和牙齿等细节都十分完美,此类照片往往不可信。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瑕疵。AI图片生成工具表现完美外表比较容易,生成有瑕疵的外表反而比较困难。因为,完美的皮肤几乎相同,有瑕疵的皮肤却各不相同。近期,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生成了一段女性逛街的视频,其中,女性脸部的色素沉淀显得非常生硬。
2023年初,美国网红摄影师乔斯·艾弗里(Jos Avery)使用AI图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人物肖像照片在网络上受到追捧。乔斯·艾弗里利用Midjourney生成图片,并用Photoshop进行后期修饰。一番操作后,一幅幅质感超常的图片便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些图片拥有普通摄影师难以实现的景深效果(图6)。以笔者的经验,拍摄此类效果的人物肖像,只有20世纪的人物肖像摄影大师们使用大型座机,辅以散页大底片,才能实现。数码相机受限于没有超大尺寸的感光元件,难以拍出此类肖像。
□ 图5 用AI图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 V4生成的图片,画面人物的手指数量过多
□ 图6 乔斯·艾弗里使用AI图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制作的照片
(二)不可轻信视觉元素失常、别扭的图片。人物身体比例明显失调的照片,多半有问题。目前,AI照片在全身人物的呈现方面,时常会出现人体某个部分比例失调的问题,例如手太小或者头、脚与身体其他部分不匹配。“特朗普被捕”的AI假照片曾在网络上引发轰动,但若我们仔细辨别,很快就能发现端倪。其中有一张假照片,出现了人物“头大身子小,比例严重失调”的明显问题。
四、核验图片“元数据”等技术参数
专业看图软件都能查看照片“元数据”。例如,相机的品牌型号、拍摄时间地点、镜头焦距、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曝光补偿等。由于“AI假照片”是生成的,没有拍摄环节,自然就没有相应的技术参数。所以,通常情况下,AI照片没有详细的拍摄参数。即便AI照片附带了伪造的拍摄参数,其参数也往往与画面视觉效果不匹配。专业摄影人也能根据技术参数倒推出照片拍摄环境、画面呈现的视觉效果,进而分辨真假。
画面分辨率不统一的图片,往往有问题。数码相机成像分辨率采用一对相乘的数字来表示,比如“2304×1728”等,体现了画面的清晰度。照片的成像分辨率一旦选定,整幅照片所有区域的分辨率都一样。而AI假照片往往出现画面分辨率不统一的现象,某些处于近似位置的多个局部,会呈现莫名其妙的清晰或者毫无道理的模糊。
此外,还可以用照片的原始输出分辨率来鉴别图片的真伪。输出分辨率是用于照片印刷的重要参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照相机默认的原始输出分辨率各不相同,索尼相机为72dpi,佳能相机为180dpi。如果这一参数与该品牌相机默认的参数不匹配,假照片的概率就会增大。(李光系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郭建良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外聘教授)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编辑:程正元

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5: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东方广播中心首次采用AI主播音频形式开展国际武联会员专题广播节目




为了更好地宣传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加深全球武术运动员、教练员和爱好者对各国(地区)武协及其发展成果的了解,国际武术联合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旗下《中华武魂》工作室合作推出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展播巡礼项目。


该项目是国际武术运动首次采用AI主播音频形式开展国际武联会员专题广播节目,为全球武术爱好者带来一场听力盛宴的同时,也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丰富多元的武术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展播巡礼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展播巡礼
项目时间:2024年6月14日起,每周一期
节目形式:短音频+新媒体呈现,以听众广播节目为主,辅以新媒体宣传;
节目内容:每期1-5分钟,介绍一个国际武联会员协会,辅以介绍该国家(地区)优秀代表,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
播出频率:周播,每周播出一期


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展播巡礼第一期节目,由阿基米德AI主持人林冲,详细介绍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整体情况。





同时节目带领观众走近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协会——澳大利亚武术协会,详细介绍该协会自1983年成立,从最初的11个成员组织发展到现在的240多个成员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听众分享了该协会历年来涌现出董蓓、左娟、陈祈利、罗伯特·威廉姆、林虹贝等武术人才,一步步走来见证了武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与影响的励志故事。


来源:电台工厂(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2024出版与技术创新大会聚焦AI赋能下的出版未来



6月19日下午,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2024出版与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出版界、学术界及AI技术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围绕“AI赋能下的出版未来”展开探讨。


2024出版与技术创新大会现场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丽颖,中国科学院院士、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理事长何满潮致辞。会议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纪臣主持。


林丽颖表示,人类的出版史通过不断融合与技术创新实现自我发展。中图公司作为链接出版上下游的中盘商和中外沟通的桥梁,希望能够在学术服务应用场景、跨境数据交易、智能阅读、AI知识服务等不同维度与各方展开合作。


何满潮指出,出版作为文化生产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在AI技术的加持下,将加快推动社会知识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赵东岩、知识产权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新民、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华为终端云阅读业务部部长毛魁,围绕AI发展趋势及其对出版行业的影响、AI赋能知识产权出版与服务、AI变革未来知识服务新模式、AI时代数据价值挖掘、AI时代下的阅读新体验等话题,带来关于“AI+出版”新业态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想碰撞。


赵东岩表示,AI推动出版业从选题策划、内容编辑生成全流程效率的提升,同时有助于用户更容易获得出版物。伴随技术发展,出版业未来将形成基于对话与人工智能的内容服务模式,由纸书演变为软件,并进一步形成“智能体”。


AI与IP融合,将进一步释放智慧的能量。刘新民从数据积累、信息加工、知识挖掘、释放智慧四个方面,介绍了知识产权出版社智能附图功能、智能审校小模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中知慧海等AI赋能知识产权出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李琳介绍了爱思唯尔推进知识发展及科研创新的历程。目前,爱思唯尔拥有2900种顶尖科技期刊,提供30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数据库和解决方案。通过不断运用数字化分析能力,支持科研评估、决策,推动知识和科学领域的发展。


汤奇峰分析认为学术数据具有规模巨大、增速快、来源广、专业度高、敏感性强等特点。学术数据流通面临合规风险、把控要求严格、跨境数据流通成本大、应用场景丰富度不足、数据权属确权难等问题。围绕打造高质量学术数据语料库,他希望能与更多出版机构达成合作,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压舱石。


当技术赋能艺术,为数字阅读带来怎样的想象?毛魁从智能推荐、舒适高效、智能交互、温暖定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基于大数据及用户习惯的专业化推荐,以及专业排版适配电子阅读场景,AI智能阅读体验、精品书制作等特色功能与服务,助力高品质、全场景、沉浸式的阅听体验。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宣布启动“智笔计划”


在大会的出版技术探索与实践成果分享环节,中图科信数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发布了“思瓜”LUFFAAI,为科研人员量身定制自主训练大模型。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宣布将在中国启动“智笔计划”,携手何满潮团队及中图科信,开启科学出版新篇章。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技术平台供应商MPS分别发布了AI在提升科研诚信与科研写作上的新产品:24hreview预审稿平台与科研写作AI助手Curie。

与会嘉宾参与专题对话环节


在专题对话环节,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协会中国顾问颜帅、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章健,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在学术出版中的应用场景探索、学术数据跨境流通交易政策与实践对策两个话题,与来自出版机构、图书馆、高校、媒体机构、技术企业等的嘉宾对话交流,共谋产业发展趋势。


《学术数据跨境流通交易政策与实践对策研究报告》发布


会上,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学术数据跨境流通交易政策与实践对策研究报告》。报告强调技术手段在促进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中的重要性,为学术数据的安全自由流动提出明确主张。


来自出版单位、科研机构、数字技术企业、图书馆等的300余位中外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83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2 2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擅自使用画师作品训练大模型合法吗?全国首案开庭




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投喂”给AI大模型训练,是否构成侵权?这是摆在国内外司法裁判者面前的棘手难题。

6月20日,备受关注的“Trik AI”绘画大模型被诉侵权使用训练语料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作为原告的四位插画师指控,涉案大模型的运营方未经授权,将原告美术作品用于训练AI模型并应用于商业用途,已经远超合理使用范畴,侵害了画师的权益。


而运营“Trik AI”的被告公司辩称,被告的大模型训练行为即使使用原告作品,也应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一.管辖权争夺

四位画师为某社交平台注册用户,长期在该平台上发布创作的绘画作品。南都获取的一份起诉状显示,画师之一的“雪鱼”介绍,2023年8月,他发现有用户在该平台发布了带有明显模仿其作品痕迹的图片,这些用户均表示图片通过“Trik AI”生成。

“Trik AI”

遭遇相似情况的四位画师后来联手,将“Trik AI”的运营公司诉至法院。涉案的三家被告公司为伊普西龙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伊普西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上述某社交平台的运营公司A(下称“平台公司A”)。原告方根据涉案“Trik AI”软件用户协议、宣传推广资料等,认定该款软件由三被告共同开发运营。

2023年10月20日,“Trik AI”案正式立案,此后经历过一轮管辖权的程序争议。去年11月1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驳回了平台公司A提起的管辖权异议。

据南都获取的裁定书,平台公司A主张生成式AI大模型训练的行为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购买数据库、公开爬取等方式获得海量内容数据,进行一定形式的转换之后,存储在相关服务器之中;第二步,对内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一定的模式、趋势以及相关性并转变为大模型参数,供后续内容生成时调取使用。即训练数据的存储及分析处理,均发生在本地服务器中,并非发生在互联网上。因此涉案纠纷不属于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侵权纠纷,按规定不应由北京互联网法院管辖。

但法院认为,被诉侵权行为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互联网上。无论购买第三方数据库或是公开爬取数据,均需通过互联网渠道先行获取涉案美术作品。具体到本案,原告主张权利的绘画作品也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布。同时,涉案“Trik AI”生成的被诉侵权内容发布于上述某社交平台,该行为亦在互联网上。

法院据此表示,涉案侵权行为属于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而作为被告之一的伊普西龙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住所地在北京,因此按现行规定,北京互联网法院拥有管辖权。


二.涉嫌何种侵权?

据南都获取的原告3月提交的补充起诉状,原告将被诉侵权行为进行了拆分,包括采集以及存储原告作品、将原告作品作为训练AI模型的语料、提供能够生成侵权图片的AI模型服务三种行为。

从上述三种行为出发,原告提出三项侵权指控:
首先,被告未经原告授权,采集原告作品并存储,侵犯了原告享有的复制权,因为存储则意味着涉及对原告作品的复制;

其次,被告将原告作品作为训练语料输入AI模型的行为,侵犯了原告所享有的将作品用于AI模型训练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该项权利应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再次,被诉AI模型能够在任何用户非针对性、非恶意的使用下,生成与原告作品实质性相似或者与原告作品视觉效果等雷同的图片,挤压了原告依托其作品获得收益的空间。当生成图片与原告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时,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当生成图片在保留原告作品元素之外形成了新的表达时,则侵犯了原告的改编权;除此之外,在上述过程中被告亦没有标明原告作者信息,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权。

原告据此主张,被告应当从被诉AI模型中剔除原告作品,或者采取其他同等效果的技术手段。理由在于,被告停止侵权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不需要重新训练模型,停止侵权行为不至于对被告形成过重负担。原告还要求被告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公众号的庭审介绍信息,两家伊普西龙公司辩称,原告诉讼请求不明确;原告主张权利的作品与涉案AI生成图片不存在实质性相似;被告大模型训练行为即使使用原告作品,亦应构成合理使用;被告尽到了提示义务。因此,被告行为不构成侵权。

另一被告平台公司A,则强调没有向两家伊普西龙公司提供涉案的美术作品进行训练,也没有实施涉案争议行为,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据南都记者了解,3月21日的庭前会议中,三家被告公司曾表示“相互之间没有签署合作合同”。

原告之一的画师“青团子”告诉南都记者,据代理律师庭审后给予的情况反馈,平台公司A方面的答辩理由是没有参与涉案大模型的研发,两家伊普西龙公司则当庭承认使用了其中两位画师的作品进行训练。

庭审上,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梁楚盟作为技术辅助人员出庭,就AI大模型训练过程向法官予以说明。

梁楚盟向南都记者介绍,AI大模型数据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训练数据的收集和获取,并存储到特定数据库;第二步则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训练模型的需要;第三步再将预处理后的图片压缩成数学表示,之后对数学表示进行部分遮掩,进而要求模型基于被遮掩的数学表示去预测完整的内容,使得大模型习得生成数学表示的能力。由于数学表示和图片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模型也就获得生成图片的能力。


三.合理使用存疑

2023年12月底,美国《纽约时报》提起诉讼,控告微软和OpenAI未经许可使用训练语料。而微软和OpenAI反驳称,使用公开可用的互联网材料训练AI模型属于合理使用。类似的大模型版权侵权诉讼在海外已上演多起,但迄今没有明确的裁判规则。

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同样成为“Trik AI”案认定侵权与否的前提判断之一。《著作权法》上规定了多种合理使用作品的情形,不过并未规定将作品用于大模型语料训练是否能落入合理使用范畴,法学界和产业界为此争议不断。

本案被告方在答辩意见中主张构成合理使用,但南都记者未能联系上两家伊普西龙公司详细了解其论证思路。

原告则提出,“合理使用”应当仅仅限制在不会对原作品市场和价值形成实质性损害的范围内。被诉侵权行为不仅削弱了原告已有作品的市场价值,严重挤占原告作品的潜在市场,甚至将直接导致原告从已有和未来作品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大大降低。“这种对于原告这样以艺术创作为生的作者而言是致命打击的行为,完全不构成合理使用的情形。”

原告表示,即便是在法律边界可能尚不清晰、相关具体规则有待厘清的情况下,仅基于现有的法律体系,像被告这样的新技术开发者、使用者,就已经能够预判和评估其行为可能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的影响。被告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应遵循法律规定,主动、审慎地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保护他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
南都记者注意到,中国的法学学者正利用《人工智能法》的制定契机,给出学界对数据合理使用规则的设计。

3月中旬,由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领衔草拟的《人工智能法(学者建议稿)》提到,人工智能开发者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时,如果该使用行为与数据原本的使用目的或功能不同,并且不影响该数据的正常使用,也没有不合理地损害数据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则该使用行为属于数据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开发者可以不经数据权利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应当以显著的方式标注数据来源。

“青团子”此前在微博上表示,在决定维权时,几位画师就约定好了不接受任何调解,一定要让案件结果白纸黑字留在判决书上。“如果赢了,以后行业也有个维权案例,对所有原创作者都有利;如果输了,我们起码知道了国内对AI的态度和标准。”



来源:AI前哨站(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wO53nm0IKKXb-EjjcsEXA
原作者:杨柳
编辑:徐思凡


83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什么是人机?




一、人机是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人机关系是研究人、机器、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从本质上看,人机可以被视为人文领域与自然领域的融合。研究该领域需要对源于人文主义的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有着深入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利于他们研究如何把物质世界与意识、人类理性与非理性、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等人类精神活动融合在一起。


人文涉及人类文化、价值观念、艺术、历史等方面,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层面。人文不仅定义了个体和社会的行为准则,还塑造了社会的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人类的情感和情绪是人文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社交互动。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和艺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度。

科技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科学的法则和原理,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这些法则决定了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可行性。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将自然科学的原则与人文的目标融合在一起。人机融合展示了人类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共同进步和影响,在这种融合中,技术不仅依赖于自然法则的支持,还需考虑人文价值观和社会影响,以实现技术的人性化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这种综合性的探索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边界,也丰富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社会进步的可能性。例如,智能系统能够理解和回应人类的情感和语言,这种交互体现了对人文理解的技术应用。人机融合带来了新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的道德规范。这些挑战需要结合人文学科的理念和法则进行探讨和解决。


二、人德与机道


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类比于“道”与“德”的关系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观点。"人德与机道"指的是人类的道德和智能机器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或者是人类与机器在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交集和对话,它反映了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复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交织和对话,是人机交互和技术伦理讨论的重要领域。


人类的道德涉及个体在行为和决策过程中所依据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包括对人类尊严、公平、正义、责任等价值的尊重和实践。而智能机器的行为规范指的是为了确保机器行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标准而设定的一套准则和规则,这些准则可以涉及数据隐私保护、公平性、透明度、责任和安全等方面。在人机交互中,人类的道德和智能机器的行为规范之间存在交集和互动,人类社会在制定和更新伦理准则时,需要考虑到智能机器的存在和影响,以确保人类的价值观在技术应用中得到尊重和保护。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道德标准,以适应智能机器的新兴应用和影响。这需要科技界、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和对话,共同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创新发展同时又能保护人类价值的框架。


通常指的是宇宙的本质、自然的法则、事物的根本规律。在哲学上,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代表了自然界和宇宙运行的基本原则。


则是指在遵循“道”的基础上,人们表现出的品质、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


人德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这些通常都根植于人文传统和文化背景,包括哲学、宗教、法律和历史等方面。人德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规范以及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人德往往受到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如不同的文化可能在某些伦理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并且常常是通过教育、家庭和社会互动传递,塑造个体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关注个人和集体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和社会,强调责任和公正。


机道可以理解为智能机器或人工智能系统的行为规范和运作方式。这些往往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技术,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依赖于自然界的规律,例如数学和物理定律。算法和技术解决方案常常源自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模拟。智能机器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任务,其高效性和一致性可以类比于自然界的某些机制,如生物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和优化过程类似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和观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改进性能。


尽管人德和机道有着各自独特的根源和范畴,它们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人德为智能系统设计道德和伦理框架,使其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包括公平性、透明度、隐私保护等方面。在人机交互中,人类的道德判断和机器的自动化决策需要协调,在医疗、金融等敏感领域,如何平衡人类专家的判断与智能系统的建议是一个挑战。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体现了机道关联自然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呼应了人德对未来世代的责任。“人德涉及人文,机道关联自然”揭示了人类道德和智能机器行为规范的不同来源及其相互影响。这种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人类与机器共存所带来的伦理和技术挑战。


总之,智能系统(机道)按照预定的算法和程序运行,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遵循。人类(人德)在使用和发展智能技术时,应当以人文价值和道德准则为指导,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和社会的伦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机器需要与人类价值观协调。例如,自动驾驶汽车不仅要遵循交通规则(自然法则),还要考虑乘客和行人的安全(人文价值)。人类在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时,需要平衡效率和道德责任,确保技术进步不会损害社会伦理。机器的行为应受到算法和程序的约束,体现自然科学的严谨性。人类应承担起对智能机器的管理和监督责任,确保其发展和应用符合道德伦理标准。将人机之间的关系类比为“道”与“德”,不仅强调了智能系统与自然法则的紧密联系,也突出了人类道德与文化价值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一类比提示我们,在推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自然科学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准则,追求技术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837#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2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大模型LLM的未来发展
以LLM为代表的大模型显然暂时占据了当下AI潮流的鳌头,作为AI的新突破,其实也算属于婴儿期,那么未来会如何发展呢,不妨大胆猜测一下:
       1. 大模型随着更新换代,比如ChatGPT,应该越来越聪明,减少目前的诸多缺陷,比如借助内部的外挂手段,如检索LLM的增强生成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等。
       2. 响应速度会越来越快(如GPT-4o,响应速度达到人类级别,200-300毫秒),实时交互体验逐渐变好,加速应用的发展。
       3. 多模态的LLM(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对于物理世界的多通道信息的理解与输出控制,能够使得大模型更加聪明,综合能力更强(想一下,几个瞎子摸象)。
       4. 大模型的外挂时代(APP)即将到来。LLM外挂具有多种形式,小的,如各种基于LLM简单吐字的应用APP,如助理。大的,如各种利用LLM粗糙大脑的进一步精细化,应用具体化,如专业垂直模型、生产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自动系统、专业数字人等。
      5. 大模型个性化及专业化,产生能够应用到个人、教育或企业业务的专用垂直模型(如医疗大模型、科研大模型、物流大模型等)。未来,大模型内也可以包括大脑+小脑(个性化+专业化)的形式,而不仅仅是改变LLM内部参数的方式,或者加外部外挂(小脑)的形式。
      6. 大模型可以越来越小,从而嵌入手机、IOT物联网设备、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可以采用“外脑(云端部署)+本地大脑+本地局部小脑”(如强化学习RL或传统优化控制方法MPC、甚至PID等)从而更加敏捷地控制具身智能的外挂体。
      7. 大模型随着初级的百模大战,会逐步过渡到生态大战,一个可能的结果是:Token免费使用,从而从生态赚钱(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就是一个前例)。
      8. 大模型的算力恐慌未来会被新的计算技术突破,如量子计算的突破,得到缓解,并带来新的突破。
      9. LLM数据恐慌问题,或许通过LLM-Agent对物理世界的社会模拟、自然模拟一定程度缓解,也就是通过Agent在虚拟世界的交互,加上(部署在物理世界的海量基于LLM的智能体)对物理世界的交互与映射,在一个基于LLM-Agent的数字孪生世界,产生机器智能体自身对于物理世界的认识、知识规律的理解,作为LLM基于人类积累的网络形式知识的学习(training)补充,而进一步产生机器自己的新的混合智能。
[color=rgba(0, 0, 0, 0.9)]本文来自罗汉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666-1440853.html

[color=rgba(0, 0, 0, 0.9)]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公众号)
[color=rgba(0, 0, 0, 0.9)]编辑:李佳
[color=rgba(0, 0, 0, 0.9)]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eZNN2tkvoY1sQr-q3oYow

838#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22: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破解ChatGPT惊人耗电!DeepMind新算法训练提效13倍,能耗暴降10倍


来源:新智元(公众号)
编辑:李佳


83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AI已擅自替人类在社交媒体做约定

2024年07月11日 21:04 北京
来源丨都市快报   记者丨童蔚
原标题丨AI已读乱回、自作主张……多位博主“被坑”!有人忍不住关闭功能

7月2日,微博博主@戈蓝V关闭了同名、同头像的AI小助理。

两天前,这个刚开通的机器人,在评论区擅自跟@戈蓝V的朋友约了会面。当朋友打电话问他在哪儿时,他正在别处钓鱼。

而博主吴小杰最近每条微博的底下,AI小助理都会卖力地跟粉丝一对一互动。正主偶尔上线查看,并表示满意:“牛!”

如果你每天爱刷微博、小红书、b站、快手、抖音等平台,就会发现回答你的问题、和你对线的,可能是个机器人。

抽象的AI涌入社交网络,通过一个个账号,正在和真实的人产生具体的联系和互动。

01
已读乱回

6月30日下午2点,正在湖边悠哉钓鱼的@戈蓝V,接到朋友来电:你在哪儿?我们哪里汇合?不是说好深中通道桥上见?

一头雾水的@戈蓝V 此时才想起昨天发过深中通道6月30日通车试运营,要不要去凑个热闹的微博。翻看评论区,他哭笑不得:同名、同头像,只是后缀多了“AI小助理”几个字的账号,代替自己和朋友相约“明天见”,还不忘提醒对方路上小心驾驶。


回想起几天前,他曾发微博表示:“以后评论区我可以放心交给AI小助手”,并特意圈了微博CEO王高飞的账号@来去之间。

@来去之间转发并回复:“你别着急夸,过两天你就该骂了。”

没承想,一语成谶。

这几天,更多博主晒出了自己“受害”“创飞”的经历。@魏布斯和@园姐的AI小助理,在抽奖、送礼的帖子下,乱回复“就选你了”“奖品已寄出”;@flypig评价AI小助理“过于智障”,此前小助理说:“那它就成你私人秘书了,挺好”……


偶有目前为止使用体验良好的。数码博主吴小杰的评论区,不时出现AI小助理勤勤恳恳回复粉丝的身影:“哈哈,看来你是幸运儿”“不客气,希望对你有帮助哦”“一起探讨下呗”……


02
AI机器人涌入社交网络

在这波AI小助理诞生之前,微博上最著名的AI机器人名叫“评论罗伯特”,江湖人称“赛博gai溜子”。

这个混迹在评论区的显眼包,大多时候擅长“阴阳”和“补刀”。网友正高兴着:周五周五,摸鱼为主,它接话:周六周日加班的时候更快乐;网友吐槽:这种天气出去打工,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啥区别?它回复:好歹小女孩还有根火柴。


“受害者”们甚至组成了“罗伯特受害者联盟”。账号创建当天,罗伯特还亲自留言恭贺:“我无法进行评价,但希望你的新号越来越好。”

不过,罗伯特也有温情的一面:有网友在深夜emo:我一直怀疑自己没有被爱过,它及时赶到:你一直在被爱。


除了官方推出的AI机器人,微博上还活跃着不少AI账号。有的能算MBTI,有的帮匹配搭子,只要圈了它们,就可以及时得到回复,还有科技公司已开启矩阵化运营。


@夸夸小精灵、@怼怼模拟器、@聆心解忧Bot、@聆心星座、@茶茶大可爱……这些AI账号光看名字,就能对各自的人设猜个八九不离十,分别是互联网评论员、毒舌博主、解忧达人、星座博主,以及搞笑幽默博主。

它们的背后,站着一家清华系AI创业公司,上月中旬刚推出新一代超拟人大模型CharacterGLM Pro,能提供情感陪伴和角色扮演服务。

更多AI机器人正在进入社交网络。7月9日,爱奇艺旗下三大IP《新说唱2024》《萌探2024》《云之羽》的4个AI角色,正式在微博和爱奇艺亮相,同时预告了多部热门电视剧的AI角色号即将上线。


而在小红书,评论区圈“薯队长的小助理”,它就会随叫随到解决问题。b站上的AI达人则更突出实用性,比如“有趣的程序员”“课代表猫”“AI课代表呀”等,它们主要提供视频总结提炼、AI听歌识曲等功能。快手的“AI小快”也是活跃在评论区的AI机器人,它还会生成图片。

03
我们为什么要
和AI机器人聊天?

正引发博主和网友热议的AI小助理,按照微博官方说法,是为博主定制的专属助手,能模仿博主的风格,帮忙分担压力。比如在评论区与粉丝互动,当粉丝点击博主主页,可以和AI对话,目前正在部分大V中公测。


我询问了@来去之间的AI小助理,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它回复道:背后是NLP(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

@评论罗伯特的官方账号也曾透露,这类AI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国内已较为成熟的基座模型,进行精细调整后,生成符合微博语境的评论。而它们学习所需的语料,都从微博平台上公开的内容获得。“是为了用AIGC技术优化普通用户的发博体验,提升普通用户在平台内容生产中的活跃度。”

官方还提到,未来会引入更多国产大模型,进一步丰富AI机器人的人设。

在海外,Meta最近也在测试一项新功能:允许Instagram上的创作者创建AI版本的自己,与粉丝互动。AI机器人的回复会带有星星图标和免责说明,以确保粉丝清楚正在与机器人而非真人交流。扎克伯格强调,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回答基于事实的询问,并尝试复制创作者的风格。

但,我们为什么要和AI机器人聊天?

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引发网友态度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人正享受这种新型互动带来的乐趣,认为“心情不好时看一看能笑好久”,而另一些人表示半点都不想刷到,“关注某个博主,是为了这个人独特的魅力或者观点,而不是为了被AI翻牌”。

此外,现有AI技术的水平,也使得机器人面对人类复杂的语境,还无法完全准确捕捉背后的真实意图,能否提供正面的情绪价值存在一定随机性。这也成为一些网友吐槽的原因。

04
人类社交行为
的一面镜子

AI小助理和@评论罗伯特这对“卧龙雏凤”略显放飞的言语和行为,不知是否会让你想起10年前的一则旧闻?

在2014年的中文互联网,AI行业的标志性产品之一是“微软小冰”(如今已被微软拆分为独立公司运营)。它会不断和网友互动,通过直接对话进行人机对话模式分析,力图让自己更像“人”。


然而,像“人”未必是好事。

小冰很快因为频繁爆粗口、说脏话怼人,而引发众怒。当年6月,微软公开解释小冰骂人的原因,称其语料库来自大数据公开信息,尽管已经反复过滤和审核,但依旧会有约十万分之四的脏话信息被吸收。微软还重申:“相比较人类在日常对话中使用脏话的频率,小冰已经远低于人类。”

无论底层技术如何变化,只要AI机器人学习的语料库源自人类,它们所展现出的一切,幽默、博学也好,愚蠢、偏激也罢,都会是人类社交互联网的一个缩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交行为的种种。
来源:传媒圈(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YmC2Cbw7KymyqxfNCHMMQ
编辑:李梦瑶


84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中国·AI盛典》研讨会在京召开





7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中国·AI盛典》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会议并讲话。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和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著名学者、合作单位及主创团队代表等就节目创新实践、人工智能技术带给视听领域的影响与变革等畅抒己见,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传播力建言献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彭健明、周振红出席会议。





[backcolor=rgba(0, 0, 0, 0.5)]01:34













慎海雄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和对总台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探索AI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打造总台文生视频大模型,先后推出《千秋诗颂》《来龙去脉》《中国神话》等多部生成式AI作品,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


慎海雄说,今年四月,总台进一步发挥“头雁”效应,历时三个月策划推出首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盛宴——《2024中国·AI盛典》,成为总台持续深化“5G+4K/8K+AI”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媒体传播力的又一重要实践和创新探索,让AI如何造福人类的集体思考走向深入。总台将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媒体创意相融合的新质传播力,积极实施人工智能治理媒体行动,广泛开展全球媒体合作,与各界共同努力,用AI构建美好的世界家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


胡事民认为,《2024中国·AI盛典》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机械臂、机器狗等众多先进的AI技术与当下的文艺呈现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AI的魅力,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是一台兼具趣味性和权威性、观赏性和科普性的高规格盛典。AI的发展为传媒行业,以及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未来各方能紧密携手,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让节目中所描绘的美好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吴为山对《2024中国·AI盛典》的前沿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如何用足、用好、用活AI工具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跨界协作,总台可与中国美术馆等文博机构紧密合作,让美术宝库中的艺术活起来;二是推进技术应用普及与教育研究,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培养更多具有跨界思维和创造技能的人才;三是推进文物保护与修复,利用AI技术进行精细的考古考证及文物数字化存档和修复工作,以“今”入“古”,形成古风新韵。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


俞峰从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角度,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有益探索。他说,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2024中国·AI盛典》,看到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中国“智”造的独特魅力。相信未来的文化艺术将更加精致、更弥足珍贵,未来音乐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造福全民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


彭健明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他在发言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创新打造《2024中国·AI盛典》,生动展现了AI技术在大国“智”造、惠民生活和行业生产中的真实应用。智能向善,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工具性质至关重要。总台把人工智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将保持强大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持续巩固拓展科技实力国际领先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认为《2024中国·AI盛典》不仅在爆炸般的信息中为观众梳理了关于人工智能最真实有效的内容,更以创新有趣的表达方式,带领大家快速走进AI,拉近科技与公众的距离。这对于AI在我国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结合参与节目录制的感受作分享。他说,在创新脚步越来越快的今天,更不能忽略文化的意义。《2024中国·AI盛典》依托AI技术,打造兼具文化感、时代感、科技感的视听艺术新样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化和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评价《2024中国·AI盛典》的推出对行业而言,迈出了AI赋能艺术创作的一大步,极大地拓展了从业者的视野,让大家不再局限于文生视频创作。他认为,节目不仅展示了硬核的科技,更融入了人文的温暖,是一次价值观的传递和行业发展的引领。

△广东省科协常委、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


广东省科协常委、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表示,《2024中国·AI盛典》对于推动AI加速走向千家万户、千行百业有着重要意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AI发展的价值观引领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将有力加速AI知识向大众传播,鼓舞AI科技企业和各行各业加速AI应用。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2024中国·AI盛典》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传播窗口,也是一次“科技+艺术”的创新实验。节目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也有修复、重现、互动、沉浸等各种传播形态,使得科技传播有了温度,有了艺术的感染力。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评价“2024中国·AI盛典”是对技术驱动下时代变革的有力回应,对于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乃至影视传媒视听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与启示,彰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勇于创新,引领影视传媒视听行业开启新未来的勇气与决心。AI不仅不会替代人类艺术家,反而会给人类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打开全新的空间;AI进入艺术教育,将造就新一代的创意人才。

△腾讯混元产品负责人陈妍


腾讯混元产品负责人陈妍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腾讯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首只全真大熊猫”在《2024中国·AI盛典》的亮相,是大模型能力与国民IP结合的成功实践,也是对腾讯混元能力的一次考验。希望未来联合总台等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应用场景的落地,让自主可用的大模型助力行业升级。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市场部总裁刘湘雯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市场部总裁刘湘雯分享了在与《2024中国·AI盛典》的合作中,深切感知到AI大模型在未来影视内容制作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希望未来能加强与总台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的纵深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副召集人许文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副召集人许文广代表主创团队介绍节目创作情况。他说,《2024中国·AI盛典》不仅传递了科技的温度,也传播了思想的深度,更传达了总台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传播力的态度。未来将与各界继续携手,深耕AI赛道,打造更多更好的创意节目。

△广东省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


广东省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表示,《2024中国·AI盛典》落地深圳,让全国观众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创新之城的独特魅力与非凡实力,真正使得城市科技“硬实力”与盛典国际传播“软实力”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互为支撑。期待继续深化与总台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作为首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视听盛宴,《2024中国·AI盛典》于6月28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上线播出后,迅即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截至目前,主话题#2024中国AI盛典#阅读量累计超1.1亿,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近3亿,超200家媒体报道及转载。央视频App合集观看量超5000万,全网视频播放量超1.5亿次,海内外反响热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学术单位与合作单位专家学者、企业和节目主创团队代表等参加研讨会。
(摄影:周寅 朱岩)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毛玥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 ... 413&share_to=wechat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