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326#
发表于 2024-6-9 2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6月3日—9日)

月背“挖宝”











高考




































制图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威海晚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56qKt4WxUoY5PPrccFTzA

编辑:刘诗扬

325#
发表于 2024-6-2 00: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燕赵都市报“六一”特刊有创意:能涂鸦,还能当门票




5月31日,燕赵都市报推出六一特刊《纵览少年派》,共8个版,其中一大亮点是孩子们能在特刊上画小动物,还能拿着它免费逛动物园,免费看电影、观剧、打高尔夫。这是该报在新媒体时代增加与读者互动的一次新尝试。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324#
发表于 2024-5-21 16: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稿
“秦朗丢作业”被打假:勿让假事件搅浑信息环境

时隔2个月,“秦朗事件”终落下帷幕。412日,杭州警方通报“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事件系编造,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秦朗没有弄丢作业,传播链条中的各方也不应丢掉对真相的追求。

作为创作者,自编自导拍段子本无可厚非,但当质疑声传来,理应以真诚回应观众。博主Thurman猫一杯”的内容大多以幽默的方式吐槽自己遇到的一些琐事,而这些琐事也几乎无法验证其真伪,博主也不会专门打假自己的视频内容,大都随着更新的内容出现而逐渐被人淡忘。但淡忘并不意味着可以生产假内容大肆传播,“秦朗丢作业”事件一经发出就收获了巨大流量,随流量而来的还有对内容真实性的质疑,作为回应,该博主编造编造微信截图称找到了该孩子的妈妈,选择用谎言继续掩盖谎言,如果她明确表示该事件是一个段子,或许也不会有今日的警情通报。

评判“秦朗丢作业”被打假事件,必须要看到它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我们正处在“后真相”时代,“情绪在前,客观在后”是该时代的特点。在该事件中,博主为了制造爆款迎合公众情绪生产虚假内容,营销号为了热度推波助澜,媒体为适应网络时代紧跟互联网热点,网民情绪被刺激纷纷转发。由此,全网开始找秦朗,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位“秦朗舅舅”。急于追赶流量、急于制造爆款、急于形成讨论,传播链条中所浮现的急躁,正是大环境的缩影。客观被远远丢在了情绪背后,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不全的新闻挂在热搜榜上,消解着新闻的边界。

事件被打假背后,信息平台中的每一方真正要思考的是应给公众呈现什么样的新闻。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但公众的信息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信息爆炸下没有人可以是一直理性的,如何避免该闹剧重演是要思考的。19世纪,主打煽动的“黄色新闻”在美国报纸上兴起,虽时间不长,但却动摇了新闻的公信力,黄色新闻陨落的另一面是严肃新闻的崛起,在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如何做好“硬新闻”才是信息传播者的重要课题。

我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曾说:“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秦朗事件未被遗忘而是被打假,网红及其公司也未能坐受流量红利而是面临处罚也是一个积极信号,这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虽然后真相时代真相走的慢了些,但真相不会缺席,各方也应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986字)

二改
秦朗没丢作业,网红丢了责任

时隔两月,“秦朗事件”终落下帷幕。412日,杭州警方通报“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事件系编造,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博主Thurman猫一杯”常以幽默方式吐槽琐事,而这些琐事也几乎无法验证其真伪,大都随着内容更新逐渐被人淡忘,但淡忘并不意味着可以生产传播假内容。“秦朗丢作业”事件伊始收获了巨大流量,也遭到了真实性的质疑。作为回应,该博主选择用谎言掩盖谎言,编造微信截图称找到了该孩子的妈妈。作为创作者,自编自导拍段子本无可厚非,但当质疑声传来,理应真诚回应观众。倘若她及时、明确承认该事件是一个段子,或许也不会有今日的警情通报。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是“后真相”时代的特点。该事件中,博主为了制造爆款迎合公众情绪生产虚假内容,营销号为了热度推波助澜,媒体紧跟互联网热点,网民情绪被刺激纷纷转发。由此,全网开始找秦朗,甚至衍生出一位“秦朗舅舅”。

急于追赶流量、急于制造爆款、急于形成讨论,传播链条中所浮现的急躁与浮躁,正是当下新闻环境的缩影。客观与真相被远远丢在了情绪背后,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不全的新闻挂在热搜榜上,消解着新闻的边界。

事件被打假背后,信息平台中的每一方真正要思考的是应给公众呈现什么样的新闻。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但公众的信息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信息爆炸下没有人可以是一直理性的,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该闹剧的重演。

我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曾说:“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秦朗事件被打假,网红及其公司受到处罚,这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虽然后真相时代真相走得慢了些,但真相不会缺席,各方都不应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744字)

三改
秦朗没丢作业,网红丢了责任

时隔两月,小学生巴黎丢作业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412日,杭州警方通报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事件系编造。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博主“Thurman猫一杯在多个平台被封号。(事件最新进展)

博主“Thurman猫一杯常以幽默方式吐槽身边琐事,而这些琐事许多无法验证其真伪,大都随着内容的持续更新逐渐被人淡忘。但是,淡忘并不意味着可以生产传播假内容。秦朗丢作业事件一出现,就收获了巨大流量,也遭到了许多人对真实性的质疑。作为回应,该博主选择用谎言掩盖谎言,编造微信截图称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妄图蒙混过关。

作为创作者,自编自导拍段子本无可厚非,但当质疑声传来,作为当事人理应真诚回应观众、说明实情。试想,倘若她及时、明确承认该事件是一个段子,或许也不会有今日的警情通报、多个平台封号。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这是后真相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事件中,博主为了制造爆款、迎合公众情绪选择了生产虚假内容。许多营销号为了热度,也闭着眼睛推波助澜,一众媒体更是紧跟热点。多方合力之下,网民的情绪被刺激起来,纷纷转发相关视频、报道。由此,全网开始找秦朗,甚至衍生出几个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秦朗舅舅”“秦朗班主任

急于追逐流量、急于制造爆款、急于形成讨论,传播链条中呈现出的浮躁,正是当下大众传播环境的缩影。客观与真相,被远远丢在了情绪背后,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不全的所谓新闻,多日挂在热搜榜上,消解着新闻的边界。

事件被打假背后,信息平台中的每一方真正要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应给公众呈现什么样的新闻。

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但公众的信息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信息爆炸下没有人可以是一直理性的,人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该闹剧的重演,思考如何避免被反转新闻一次一次又一次打脸。

我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范长江曾说: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子虚乌有的秦朗事件被打假,网红及其公司受到严厉处罚,这又一次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虽然后真相时代真相走得慢了些,但真相不会缺席,各方都不应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898字)


四改
秦朗没丢作业,网红丢了责任
李文晴

时隔两个月,小学生巴黎丢作业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412日,杭州警方通报:在法国巴黎捡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事件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随后,博主“Thurman猫一杯抖音、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封号。

博主“Thurman猫一杯是千万大网红,更新的内容多以幽默方式吐槽身边的琐事。这些琐事,有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些却无法验证其真伪,许多内容也随着其账号的持续更新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是,淡忘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没有记忆,更不意味作为大网红就可以生产传播虚假内容。复盘秦朗丢作业事件,当期视频一上架,就迅速收获了巨大流量,同时也遭到了许多人对其内容真实性的质疑。作为回应,该博主没有主动澄清,而是躺在巨大流量的收益上,选择了用新的谎言掩盖旧的谎言,还编造微信截图称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妄图将事件淡化、蒙混过关。

作为创作者,自编自导写段子、拍段子,本无可厚非。但当公众的质疑声传来,作为内容出品人,理应真诚回应观众、说明实情。试想,倘若她及时、明确承认该事件是一次策划、一个虚构的段子,或许也不会有今日的警情通报、多平台封号。落得今日下场,让人唏嘘之余,也要感慨一句咎由自取

回想近几年,网红翻车不在少数。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其实,这与当前的传播环境有关。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这是书中定义的后真相时代的重要特点。在该事件中,自媒体博主为了制造爆款、迎合公众情绪,主动选择了生产虚假内容。而许多营销号为了蹭热度,也闭着眼睛推波助澜;一众正规媒体,更是紧跟热点、连续跟进。如此多方合力之下,网民的情绪被带动,纷纷转发相关视频和报道。由此,全网找秦朗从自媒体话题成了公众议题。

急于追逐流量、急于炮制爆款、急于设置议题,当前传播链条中呈现出的浮躁,其实是大众传播环境的缩影,并不仅限于短视频领域。如此急急急的心态下,客观与真相被远远抛在了情绪身后,所以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凑不全的所谓新闻,能连续多日挂在热搜榜上。

我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范长江曾说: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秦朗事件被打假,网红及其公司受到严厉处罚,这又一次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虽然后真相时代真相走得慢了些,但真相不会缺席,各方都不应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952字)
五改
(第四版,正文723字)秦朗没丢作业,网红丢了底线
李文晴
时隔两月,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终于落幕。近日,杭州警方通报,该事件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事的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随后,博主“Thurman猫一杯在多平台被封号。

通报批评、平台封号,是该网红一步错,步步错的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试想,倘若当事人此前被质疑时,一早便承认是策划、虚构,或许不会落得此种下场。造假微信截图、谎称联系到了秦朗妈妈……试图用新谎掩盖旧谎的猫一杯,终于还是自作自受了。

秦朗没丢作业,但网红丢了底线。近年来,为维护网络空间生态,国家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秦朗清朗一字之差,却成了网红造谣引流、破坏公共秩序的负面典型。身为网红,本应善用流量、谨慎言行,这是其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之道,也是维护公共传播秩序的应尽之责。

回想近几年,翻车的网红不在少数,为什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笔者认为,这与当前的传播环境有关。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这是后真相时代的重要特点。为煽动情绪、制造爆款,部分自媒体博主不顾真相、虚构摆拍;热点一来,许多营销号也闭着眼睛推波助澜。甚至,在秦朗丢作业事件中,一众媒体也把假段子真新闻来转发跟进,带动了网民情绪。由此,全网找秦朗从自媒体话题成了公众议题。

急于追逐流量、急于炮制爆款、急于设置议题,当前传播链条中的浮躁现象,其实是大众传播环境的缩影。如此急急急的心态下,客观与真相被远抛于情绪之后,才使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凑不全的假消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范长江先生说过: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秦朗丢作业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真相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各方都要恪守底线、守卫真相。
(720字)

定稿
(版本5,定版,明天见报)
 时隔两月,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终于落幕。近日,杭州警方通报,该事件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事的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随后,博主“Thurman猫一杯在多平台被封号。

 通报批评、平台封号,是该网红一步错,步步错的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试想,倘若当事人此前被质疑时,一早便承认是策划、虚构,或许不会落得此种下场。造假微信截图、谎称联系到了秦朗妈妈……试图用新谎掩盖旧谎,这名网红终于还是自作自受了。

 秦朗没丢作业,但网红丢了底线。近年来,为维护网络空间生态,国家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秦朗清朗一字之差,却成了网红造谣引流、破坏公共秩序的负面典型。身为网红,本应善用流量、谨言慎行,这是其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之道,也是维护公共传播秩序的应尽之责。

 回想近几年,翻车的网红不在少数,为什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笔者认为,这与当前的传播环境有关。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这是后真相时代的重要特点。为煽动情绪、制造爆款,部分自媒体博主不顾真相、虚构摆拍;热点一来,许多营销号也闭着眼睛推波助澜。甚至,在秦朗丢作业事件中,一众媒体也把假段子真新闻来转发跟进,带动了网民情绪。由此,全网找秦朗从自媒体话题成了公众议题。

 急于追逐流量、急于炮制爆款、急于设置议程,当前传播链条中的浮躁现象,其实是大众传播环境的缩影。如此急急急的心态下,客观与真相被远抛于情绪之后,才让这个连新闻三要素都凑不全的假消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范长江先生说过: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秦朗丢作业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真相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各方都要恪守底线、守卫真相。
  (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指导老师:蒲俊杰)


323#
发表于 2024-4-14 17: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48—14日)
制图









广西日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沈阳晚报




黄海晨刊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322#
发表于 2024-3-29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文成有廉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薛刚:规范自我行为 做学界最熟悉的“陌生人”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认真抓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纪委联合中国社会科学网推出【文成有廉】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编辑部主任、专家学者,就深化落实《行为规范》提出的“十个严禁”要求,畅谈认识体会,交流经验做法,强化行业自律,树立良好学术道德,引领良好学术风尚,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薛刚,哲学博士,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审议通过并印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既是中国社科院党组针对当前学术生态变化和编辑从业风险挑战提出的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行为准则,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学术编辑行业的具体展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第一时间在2024年度第1次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传达学习了《行为规范》,要求每个编辑部、每位编辑严格对照检查,从严落实。
《行为规范》中提出的“十个严禁”要求,是学术编辑必须时刻铭记的行为准则。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45年来的发展中,一直非常重视编辑人员的廉洁管理,尤其是在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同志担任杂志社总编辑的10年时间里,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采编工作政治纪律的规定》《关于抵制不正之风,加强学术期刊自律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编辑行为。贯彻杂志社工作的一条铁律是“流程大于天,神圣不可侵犯”,并在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采编工作手册》中得到诠释和进一步细化,其中“刊报编辑规范”对杂志社编审流程、编校标准、各学科发稿数量、交稿时间等提出极为具体、细致的要求。《关于健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匿名评审专家库的规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内部荐稿行为规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加强新入社人员教育培训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杂志社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讲课、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重点稿件发稿、定稿流程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实施共同保障了杂志社编辑工作在高效、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
《行为规范》中规定了严禁采用、编审、刊发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文稿。如何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增强政治意识,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杂志社编辑前辈提出了政治正确性、政治准确性、政治精确性的标准,这里与大家分享。
“政治正确性”是指学术编辑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准确性”要求学术编辑既要对稿件的主题、论断和观点等有政治判断力,更要有对党和国家理论的理解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类政治问题的发生。“政治精确性”则是编辑职业的专业展现,这要求学术编辑需要掌握党和国家出台的每一份文献,熟悉其中的每一句表述,在处理稿件中涉及党和国家文献直接引用的文字过程中,确保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用错。
胸怀“国之大者”,做好国之公器
胸怀“国之大者”,是学术编辑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学术期刊不仅需要承载学术论文的发布,更是展示国家学术水平和实力的重要窗口。因此,学术编辑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努力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好的学术服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术编辑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编辑技能和知识。同时,还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术交流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行为规范》作为学术编辑行业的准则,对学术编辑从业行为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能将学术期刊视为某个团体或个人的“自留地”,而应将其视为国家学术交流的重要公共资源,将其视为国之公器,积极关注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刊发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的大文章。
作嫁衣者,为人梯者
可以说,《行为规范》中对编辑提出的“十个严禁”,既是对中国社科院编辑人员从业行为划出了禁区,更是对编辑人员的一种关爱与保护。在学术编辑生涯中,老一辈的编辑常常告诫年轻的新人,要具备“甘为他人作嫁衣”和“敢为他人当阶梯”的精神。这句话,乍一听,似乎简单易懂,但只有真正经历过数十年的编辑工作,才能深刻体会其中深意。正是这种幕后工作,使得作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其才华得以被更多人看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开始动摇,他们舍弃了作嫁衣者与为人梯者的崇高荣誉和精神,追逐眼前的名利。这不仅是对编辑工作的亵渎,更是对学术道德的背离。作为学术编辑,我们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不忘使命。我们要明白,真正的荣誉不在于个人的名利,而在于为学术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杂志社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行为规范》中各项规定,并把其中的精神内化、实化、细化到正在修订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采编手册》中。同时,杂志社将进一步加强编辑队伍日常工作的廉洁行为监督管理和新入社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教育培训。这次《行为规范》的出台是对学术界廉洁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旨在引导编辑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学术界最熟悉的“陌生人”,为建设更加清朗的学术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程正元

321#
发表于 2024-3-4 14: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华日报编辑改标题前后对比15例
《新华日报》1月标题修改摘录
来稿标题1:
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由2元/瓦一路跌至不足1元/瓦
江苏光伏,面临再次穿越周期
见报标题:
组件价格腰斩,但终端市场向好,产业再次面临周期性波动
江苏光伏,在起伏中追光
原标题肩题直接点出这篇稿件的基本事实由头,但是说法不够简练,见报标题直接用“腰斩”一词,直接又明了;原标题主题中“面临再次穿越周期”的说法让人不明所以,编辑将其改为“面临周期性波动”放在肩题中,同时巧妙地借用“光伏”一词中的“光”与“伏”,分别延伸为“追光”“起伏”两个词,并进行组合,与肩题的说法形成呼应,又传递出信心——江苏光伏在承压中前行但整体向好。
来稿标题2:
家纺市场来了“AI设计师”
见报标题:
平均每小时就有15件家纺新品诞生——
AI出手,3秒成画
原标题已经是一个合格标题,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见报标题则进一步抓住稿件关键信息点,让内容更加具体,用“一小时15件”“3秒”这两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了AI的效率之高,同时“出手”“成画”两个词生动又简练,标题很短又很有气势。
来稿标题3:
守护正义,“指纹神探”让指纹“开口”破案
——记江苏“最美法治人物”张双印
见报标题:
他让指纹“说话”帮助破案4000余起
——记江苏“最美法治人物”张双印
原标题中“指纹神探”用了比喻手法,十分生动,但是前后信息重复,稍显累赘。编辑根据原文拎出“4000余起”这一亮眼数据,又结合原标题中“指纹”破案的关键信息点,将“开口”改为“说话”,用一句话表达出人物的显著特点。
来稿标题4:
古道热肠赤子心,群众口碑胜金杯
——记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马鞍司法所所长唐大林
见报标题:
在马鞍,“有事找大林”!
——记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马鞍司法所所长唐大林
原标题采用对仗句式,可以看出作者下了一番功夫,文学性较强,缺点是不够鲜活。编辑拎出“有事找大林”作为主标题,既生动地点出核心新闻点,又展现该人物的突出特点——“古道热肠”。
来稿标题5:
快递出海提速年:小包裹走向大世界
见报标题:
包裹围着地球转 快递出海路更宽
原标题中“小包裹”“大世界”形成对比,但是传递的信息过于简单,缺乏巧思。编辑将“走向大世界”改为更形象的说法“围着地球转”,凸显新闻点的同时,让标题更加立体;同时前后两句存在递进关系,读起来朗朗上口。
来稿标题6:
一条代表建议让外卖小哥有了专属地图
南京已在近500个小区推行“一眼望到”
见报标题:
一条代表建议促成南京近500个小区增亮标志标识
“一眼望到”让外卖小哥不迷路
原标题中“专属地图”“一眼望到”都让人有点看不懂,见报标题改为“增亮标志标识”,内容更加具体。这个标题的突出亮点是,将“一眼望到”作为主语, 与“不迷路”形成很好的呼应,标题简练又直接。
来稿标题7:
动静皆宜的“10分钟”从哪儿来?
江苏中小学的课间“分贝”有序且响亮
见报标题:
江苏中小学校亮实招出妙招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动”起来,为“留白”涂上斑斓色彩
原标题整体过于简单,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无法撑起深读的体量,很容易因为抓不住读者的眼睛而让这篇报道被忽略。编辑在见报标题肩题中生动形象地把具体新闻点点出来,即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主题中又利用“留白”和斑斓色彩的对比,点出课间10分钟的重要性,肩主题形成巧妙呼应。
来稿标题8:
“切换”两个市场,他们为何成为“尝鲜者”
见报标题:
去年前11个月我省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增长23.7%
内贸外贸一起做,苏企“尝鲜”获益多
原标题利用设问句式,设置悬念拉动读者对报道的阅读兴趣,但是“两个市场”“他们”都让人不知所指。见报标题肩题直接点出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成绩,也就是这篇稿件的新闻由头,用“内贸外贸”代替“两个市场”,“苏企”代替“他们”,直接点题,内容更丰富也更显立体。
来稿标题9:
建设服务场所,打造友好环境——
守护记忆亟需补上“社区干预”这一环
见报标题:
我省多地立足社区构建认知症服务体系
你可以忘记全世界 我们不会忘记爱你
这是一篇深读稿件,原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无法让读者抓住主要信息。编辑将“构建认知症服务体系”这个主要新闻点直接“亮”出来,在主题中用一句简单又有温情的句式,符合整篇稿件的整体氛围,也让报道直击人心、深入人心。
来稿标题10:
海鲜走向天南海北,给年味加点“鲜甜”
见报标题:
这里的渔村日夜沸腾
原标题比较具体,但是缺乏生动性,现场感不强,编辑在细读稿件后发现该篇稿件现场感极强,所以对多余信息进行化繁为简,拎出“这里的渔村日夜沸腾”作为标题,将该地区渔村电商产业发展的盛况生动地描述出来,勾勒出活灵活现的新闻现场。
来稿标题11:
“数”“智”赋能,群众办事“好办”更“爱办”
盐城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数字地图
见报标题:
盐城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数字地图
数智赋能,群众办事“一点就行”
原标题中“好办”“爱办”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传达的信息略有夸张。编辑将“盐城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数字地图”主要新闻点放在肩题,主题中拎出群众办事“一点就行”,生动地传达出政务服务数字地图智慧边界普惠服务为群众带来的便利。
来稿标题12:
成立5个月,江阴轻罪治理中心办案811件、220人轻罪不起诉
释放司法善意,彰显法律威慑
见报标题:
成立5个多月,江阴轻罪治理中心办案811件、220人轻罪不起诉
既解“法结”,更解“心结”
原标题虚实结合,肩题点出江阴轻罪治理中心的办案成绩,但是主题过于宏大,刻板又老套。见报标题用“法结”“心结”两个“结”,“既、更”的句式,形成递进关系,又亮出这一治理中心的工作特点,准确又生动。
来稿标题13:
丧子,捐子,助人
见报标题:
“别人有了新生的机会, 我感觉儿子还活着”
原标题过于简单,缺乏新闻必要核心要素,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见报标题拎出该稿件中新闻主体的话以直接引语作为标题,直接亮出新闻信息,吸引读者阅读。
来稿标题14:
40天春运拉开序幕
合力保障温暖回家路(主)
见报标题:
记者直击南京各交通枢纽春运首日盛况——
出发!年味溢满回家路
“春运拉开大幕”这个新闻每年都做,今年有何不同?原标题传达的信息完整,但是整体较平,缺乏人情味和生动性。见报标题肩题直接点出新闻由头,主题用“出发!”一词表达出春运途中归乡人的迫切和兴奋之情,“年味溢满”也是作者在多个交通枢纽现场直击到的最大的共同点。
他山之石
1月5日
《人民日报》2版: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途经21处旅游度假区和261处滨海名胜古迹——
椰风海韵两千里 串珠成链一路通(主)
肩题以简要语言点明基本新闻事实,主题以两句七言“绝句”将新闻内容进一步升华,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这条充满诗意的路进行了诗意化表达,既突出了当地旅游“椰风海韵”的特点,更以“串珠成链”凸显这条公路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两千里”“一路通”也进一步增加了标题的信息含量。
1月5日
《南方日报》2版:
冰城如何“常热”,流量怎样“留量”?
稿件聚焦今年哈尔滨、淄博、江门等原本在旅游市场中并不十分占优势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顶流”的现象,提出一时“网红”之后是否能有“长红”的深度思考,标题仅为一行主题,以两个对称问句的形式点明了报道主旨,其中,“流量”和“留量”的“梗”如今用得比较多了,“冰城”和“常热”的对比算是一个创新。
1月17日
《浙江日报》6版:
浙江选出首批300家“绿色直播间”,记者走进3家感受其风格
屏幕里,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稿件是写浙江遴选出首批“绿色直播间”,直播间里传播优秀文化、展示健康内容、销售品质商品、履行社会责任。这个标题采用写意的手法,看似非常口语的一句话,实则准确表达出新闻点,且与肩题呼应得恰到好处——走进“绿色直播间”,什么感受?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1月17日
《浙江日报》7版 :
最美的奔赴,是看到你更富
这是一篇评论的标题,论的是浙江对口支援带动新疆阿克苏地区致富,在类似对口支援的稿件中,我们也经常使用“双向奔赴”之类的表述,但往往就停留在“双向奔赴”,这个标题更进一步,写出了往哪里奔赴,是往支援地区更富裕这个目标奔赴,观点清晰明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1月18日
《湖北日报》6版: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参会者指出中国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坚定力量
对华“去风险”带来真风险(主)
肩题直接点到新闻主旨,并且为引出主题做了铺垫。而主题进一步升华了新闻报道的核心要义:真正的风险,在于推行“小院高墙”,无端排斥中国,对抗中国。其用“去风险”对应“真风险”,营造出具有反讽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1月18日
《解放日报》7版:
冬季首波蜡梅盛开,也称“早梅”或“寒梅”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主)
这是一篇社会新闻,也是一片科普短文。梅花自古寓意美好,带有诗情。标题上肩主一俗一雅,前面肩题普及小知识,后面主题用五言营造出具有东方情趣的声画图景,可谓小雅怡人。
1月30日
《光明日报》4版:
这是怎么了?咱的足球!
近年来,中国足球比赛成绩每况愈下,球迷们言辞痛切:“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国足从没让人失望过!”非但如此,国内联赛和人才选拔乱象迭出,背离体育道德的假球黑哨屡禁不止,贪腐毒瘤旧的刚除新的又生……为此,光明日报派出调研组深入采访,推出“关注中国足球”系列报道。标题用一个问句+一个感叹句的组合,传递出“爱之深,痛之切”的强烈情感色彩,简洁明快富有力度。
1月18日
《解放日报》5版:
上博东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物本周五揭幕,363件文物将揭开神秘面纱
黄金面具、竖披发青铜人像“各就各位”
按照常规报道文物展的标题套路,一般主标题会做成“上博东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本周五揭幕”,肩题或副题点出几个亮点文物。这则标题将“黄金面具、竖披发青铜人像”做成主标题,特别是用拟人化的“各就各位”,让“死”文物活起来、动起来,鲜活有趣。
标题制作,应克服“长、空、假”,力求“短、实、新”。这既看记者采写功力,也考编辑编写功底。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新华夜归人公众号)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