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4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0 2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汇总:璩静离职前,有多少百度员工、前员工悄然向媒体爆料

据中新经纬报道,百度公关副总裁璩静已离职。该消息登上热搜。“转型Media人”梳理发现,在她离职前,除了那个明显是百度内部人对外发出的“飞镖扎小人”视频之外,还有多名百度员工、百度前员工悄悄向媒体爆料——

红星新闻的报道节选

5月8日,多名百度工作人员对红星新闻表示,璩静2021年进入百度,主要负责公关部门相关工作,最近几个月其要求部门员工也要在视频平台或者生活平台开设账号,并发布与百度相关内容,否则“建议尽快换个不重视短视频的地方待”。

一名百度在职员工对红星新闻表示,其下午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后发现,璩静的任职信息依旧在公司系统中。

曾在百度和璩静有过工作交集的一名百度员工告诉红星新闻,璩静2021年下半年进入百度,其工作节奏比较快,比较“卷”,要求部门员工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一旦不接电话就会被认为是“与岗位不符”。

对于璩静要求下属开设视频账号并发布内容一事,多名百度工作人员及前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证实了此事。

“公关部门属于相对没有直接价值产出的部门,因此领导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所谓的项目出来。”一名百度前工作人员表示,璩静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争议后,有部分员工暗暗叫好,“有些人早就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没有太大意义。”

另一名百度员工对红星新闻表示,璩静对部门的短视频拍摄一直比较感兴趣,此前曾想邀请媒体记者分享拍摄经验,但最后不了了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490950172903547&wfr=spider&for=pc

九派新闻的报道节选

对于这场风波,九派财经采访了多名内部知情人士,从他们反馈的信息中记者了解到:舆情危机酿成的背后,与璩静近期在百度公关部内推进的一项“短视频项目”有关。据了解,该计划要求公关部自璩静以下全员开通短视频自媒体账号,“没有人可豁免”,不做自媒体将影响年度绩效。知情人士还告诉记者,这项要求公布后,有数名百度公关部员工选择了离职。
一份流传于网络的聊天记录显示,4月21日,璩静在工作群通知团队员工,要求5月2日“大限将至”前,员工必须任选或多选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开通账号,并对个人IP账号定位和发稿数量进行汇总统计,还提到发稿少于3条且内容与百度无关、“明显蒙事的”不达标。要求中还明确提到“leader(管理者)和我以身作则”。而对于不认同该任务要求的员工,则“建议换个不重视短视频的地方呆”“公关部没有人豁免”;非要申请不做自媒体的员工,可“手写承诺”,将影响年度绩效和年终奖。以上内容,记者从多名内部人士处得到证实。

对于“百度公关要求团队成员都下场做自媒体”一事,有内部人士称:并不清楚和理解此举的因由,即便有员工开通和运营个人账号,也不乏“应付”“交差”的心态存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1751427948557

新浪科技的报道节选
多位百度内部人士告诉新浪科技,早在今年3月,璩静便要求百度公关部全员转型做视频自媒体,除了高层外,要求每个员工都开设自己的视频号,如果运营好,粉丝量足够高的话,可以为百度产品带货,员工的视频号表现影响当年年终绩效。而这件事的初衷在于,公众沟通部门在集团内部话语权较弱,多数信息都是为了响应业务部门要求,“他们(公关部门)会非常被动,内外部沟通比较困难,因此希望有自己可控的发声渠道。”
不过对于这一做法,内部多数员工表示不满。有员工直言:“我们也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4-05-07/detail-inaukzcz9172265.d.html

证券时报的报道节选
百度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璩静正在百度公关内部推进“短视频项目”,要求全员开通短视频自媒体账号,短视频号的运营情况将影响绩效考核。据了解,已有员工因不满或无法接受这一要求而离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532881447883675&wfr=spider&for=pc

澎湃新闻的报道节选

5月8日,有传言称璩静已被百度开除。一位百度内部人士回复称:“我刚还看见她上班了呢。”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99204


来源:转型Media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53FzIo5v-mqpwpvjjx1Xw
编辑:李梦瑶





44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每周好稿|梅大高速悲剧的“三无”新闻竞争
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过去两周,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三联生活周刊》《财新》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
“上观新闻”关于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的报道,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将此类悲剧放在了一个更大的层面。
上周的几篇报道,让人难免追问: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本该追问的事,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只剩下了感动?


标题: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作者:彭丽 覃思 夏杰艺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2024-05-06
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标题:梅大高速悲剧
作者:向凯 覃建行
来源:财新
时间:2024-05-10
5月1日凌晨广东梅大高速茶阳段的特大事故发生后,多家媒体派记者赶到现场,前方与后方密切合作,社交媒体动态和论文数据库提供的采访线索被及时整合进现场报道,直播、短消息、深度报道和特稿轮番上线——这些都曾是典型和平常的新闻操作,但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非常罕见,也因此,和许多只存在于通稿上的重大伤亡不同,梅大高速事故看上去是一出层层递进的悲剧。
在难得一见的新闻竞争中,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5月6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梅大高速塌方:未能抵达故乡的打工者》,以对幸存者、亲历者和死者亲朋的密实采访重构了核心现场和事发经过,初步但清晰地提出了地质、气候和工程质量方面的疑问。他们尝试将受害者行为特征放在经济地理和基建模式的背景下加以解释,也体现了杂志把握新闻的独特视角。
事发10天之后,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财新此时发布《梅大高速悲剧》,在连日多篇不同角度的动态报道基础上,这篇长文讲述的故事,从事故现场下方的养鸭人开始,回溯至事发前20分钟通过事发路段的道路养护工,以及4月下旬广东的超强降雨,再追溯至持续多年的边坡塌方,不断转手的运营主体,以及2010年代初粤北高速公路建设热潮中的能吏与贪腐往事,以全景式报道为事件第一阶段传播画上了句号。
上述两篇报道风格有异,出发点却并无不同。2000年代前后成形的一种新闻观念,相信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竞争,能带来较多有效信息和增量信息。但梅大高速悲剧的新闻竞争中,并无任何政府机构、涉事企业或专业人士以职务身份实名接受采访。许多稿件见刊后很快无法访问(三联生活周刊和财新的报道也不例外)。可以想见,事件第二阶段的传播退回通稿状态,将是大概率事件。(作家夏佑至)


标题: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作者:韩谦 程嘉欣 杨笑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6
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通读全文,感觉就像看了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层层揭秘“阻耕”背后的底层逻辑。这是一篇很有技术含量的深度调查,尤其是材料整合梳理水平,堪称超一流。写过同类题材的同行,非常值得对照学习。(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标题: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作者:张月
来源:谷雨实验室
时间:2024-05-09
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四位法学大咖,尤其是罗翔,在互联网上可谓“神一般的存在”,人们过往只是从他们的文章或者视频中接触到他们的学识,但终隔了一层,感谢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细节,带领读者了解到罗翔们思想火花背后的碰撞,尤其他们内心的坚守与挣扎,这让人们对几位大咖的了解更为深入、立体,也让人们对坚守法治精神的意义更为理解。环境越是艰难,坚守越是可贵,一如文末那句“圆桌不散,骑士永存”,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旨在通过法治来推动进步的罗翔们,也适用于本作者以及那些期望通过文字来改变社会的人。(新民晚报时政中心主编、新民周刊副主编杨江)


标题: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作者:柴会群 梁栋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7
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本文作者对重大案件的角度选取,可以追溯到3年前的阿里女员工的口红印。在全国媒体追逐的重大热点案件中,在几乎所有案情都被各路记者吃干打尽的情况下,深度报道怎样才能后发制人?
这篇报道在吴谢宇已执行死刑三个多月后另辟蹊径,从吴谢宇的第一位代理律师开始,几乎采访了其每一任律师或团队。我冒昧猜测,报道希望通过每一位接触过吴谢宇的律师,试图接近吴谢宇的内心,甚至有可能还原真实动机。
角度很巧妙,工程量和难度亦不小。且在当下的舆论语境下,如此大篇幅呈现“凶手”一方的辩护团队如何竭尽全力为其“免死”,媒体和记者都需要不小的勇气。只是遗憾,即便如此多律师深入的研究过吴谢宇案,但似乎还是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直到他死去。
态度鲜明、情绪饱满的报道是最容易得到网友共鸣的,但就我个人看来,这样的报道可能离真相更远。社会和人性,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概括,因此我更希望记者去体现人物和事件的复杂面,即便文字硬一点。偏杂志风格的深度报道,很容易打着深度的旗号而走向了偏颇甚至臆断,特别是案件新闻,尤忌春秋笔法。
正如这篇报道,即便通过这么多律师的还原,我们仍不懂吴谢宇,而在他死后,也许永远也没有真相。又如何?就像一位读者留言:“读完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声叹息。”就够了。(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标题:“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作者:原点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5-12
“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如果抛开这篇报道的文本价值不谈,仅从突发事件新闻介入的公共性来说,这是一篇有价值的报道。
最近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的担忧发人深省,她说,公共事件的事实越来越无从得知,重大事故频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的追究之类的话题,完全从公共领域中消隐了,似乎这样的事故仅仅是一场不幸或是天灾。相反,私人事务越来越多地被拉入公共领域,在显微镜下细细加以察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上纲上线,想想也是挺荒谬的。
所以,具体到这篇报道,在追踪突发热点事故、还原现场的同时,它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比如红绿灯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比如渣土车在限行路段招摇过市被监管所忽略,这一切像埋下的定时炸弹,在某一刻会被引爆,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此类悲剧,放在一个更大的层面,绝非个案。(资深媒体人王强)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4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2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王晨雅

44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5: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菏泽一梦:从喜迎网红到驱逐盲流 | 舆论手札
数日间,在仔细观察完菏泽南站聚集的直播群体后,菏泽终于转变态度,以周边中学考试为由,像这些天拍马赶来参与流量市集的视频博主下达驱逐令。这也意味着菏泽终于从幻想的流量富贵中幡然醒悟,眼前这些丐帮一样的直播主承载不了行政狂想。目前并不清楚,始于郭有才走红的这个点,究竟有多少成分是平台的营销操作。只有了解这一点,才能判断当地之前的“菏泽欢迎你”——连夜铺沥青路、将南站那的信号扩容、提供志愿者等——有多少是营销的配合动作,亦或是流量内卷的本能操作。从南站所在的牡丹区职能部门的动作看,他们没闲着。城管、市监局、公安和街道都忙乎起来,说是提供服务,实际上也还是将管理网格转移到这些突然出现的“妖魔鬼怪”身上——这些人搞了多少天流量性聚集,当地政府就旁观了多少天。也许没用多长时间,菏泽当地政府就发现,这股流量的洪流并不是理想态:一是这些所谓的流量并不能扩张为经济助力,像淄博、天水那样,带动一下当地文旅经济;二是这些直播主的扮相怪异,社会观感糟糕,呈现出狂躁的病态。当初提升南站环境,为郭有才们提供基础设施的市政公用部门,此刻只怕也已经冷静下来,回头看看他们所做的事,不只被外界嘲笑为“面子工程”,更像是错认了一帮乱七八糟的人,这种认知和决策上的始乱终弃,事后看到底是相当喜感的。不管处于什么动机,菏泽一周前对南站直播聚落的礼遇,多少带着体制内的势利心态——毕竟淄博、天水、哈尔滨等流量文旅模式珠玉在前,想必已经深入行政当局的内心深处,培育出下意识的“接盘”意识,哪知道接来的不是泼天富贵,而是网络盲流。郭有才倒是一枝独秀,平台也赚到了,唯独菏泽利用财政资金贴金,既没捞着流量的好处,还留下社会耻笑的话柄。要是从政府角度算一笔账,说好听点,菏泽这次是完完全全被当作了流量搭子;说难听点,菏泽是被平台与直播主们当猴耍了一次。当谈,你也可以说菏泽连夜铺路、紧急为电信扩容,是善待外地人的忠厚表现;而且,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菏泽体制内的聪明人都看清了陡然降临的所谓流量高地,实则上内涵浓重的羞辱成分。菏泽容纳这些人一天,此等羞辱就会加重一天。
经过菏泽这件事,各地政府想必能从中学习到一点教训,那就是泛泛地讲“流量点亮一座城”是毫无意义的,不过是陈词滥调般的直播话术,一旦当真就会成为全国级别的笑料。菏泽悬崖勒马不算很晚,但因为铺路等举动中无法抹消,见笑已是不可避免。
郭有才及其幕后推手制造的群体性直播事件,因为其急速捞金的效率,以及对地方政府的快打快撤,可以命名为菏泽一梦。在菏泽一梦中,流量对地方政府的贡献为零,要是参照急吼吼的谄媚之举,社会风评恐怕为负数,菏泽一梦堪比黄粱一梦。笑话已经铸成,菏泽体制内的一些人只怕落下流量PTSD,这也算是好事,菏泽公务员率先掉进平台以流量为诱饵所挖的坑里,起码可以治一下政府人员在流量上的精神内耗。这个事之后,行政单位将绩效合法性立于流量之上的企图,都得悠着点。如果留意这些年的直播风向,可以看到菏泽南站被“选中”,成为直播集市,与之前某座桥、某条街占满直播主是同一个类型。在这些情况下,城管都实施了驱逐,但当直播群聚换了更大的城市场景,菏泽反而愣神了,足见流量绩效的意识已经深植。菏泽以学生考试为由下达驱逐令,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相对不那么粗暴的借口,相较于当初功利性很强的欢迎“套装”,现在这个婉拒就算是软着陆了。这是一场暴露在全国官民视野中的流量下沉行动,行政单位灰溜溜地败下阵来,菏泽一梦势成菏泽梦魇。流量不眠,借菏泽一用。在玩转流量上,地方政府像是小学生,姿势僵硬,只会互相抄作业;态度上扭扭捏捏,迎上去怕被玷污,躲开来怕错失良机。弃用已久的菏泽南站的日与夜,演绎出政府与流量错配的超尴尬戏份,菏泽内伤,饮恨蒙羞矣。
来源:旧闻评论
编辑:李佳


445#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调查记者万佳丽:千万爆款流量密码——去老家“挖宝”

最近,有几篇“好稿”引起了鲸平台的关注,传媒圈的探讨:
《恒大汽车“救世主”吴楠背后的大佬圈‍》
《家乡投资卷入工程款拖欠纠纷,王文银和他的正威国际怎么了?》
中国经济周刊主编郭芳称,“(王文银这篇文章)是非常棒的一篇公司深度调查稿件!这家颇具争议的世界500强企业,一直戴着神秘面纱。在该公司爆出诸多负面传闻之后,记者实地调查了该公司的多个项目,采访了多方信源,揭露了该公司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为公众特别是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增量信息……无论对于市场及相关合作方还是监管方,这样一篇扎实的深度调查报道,都是极具价值的,尤其是在当下。‍‍”

让小鲸印象深刻的是,王文银这篇文章实拍了王文银老家(当地人称其为“庄园”)的豪华程度,还用卫星地图测绘工具大致算了院落面积(占地12亩以上);吴楠这篇文章牵引出了带主人公起家的重要女性,以及资本圈的错综复杂。
小鲸发现,资深调查记者万佳丽做出过多篇脍炙人口、反响热烈的好稿,包括《承兴实控人罗静如何编织她的“资本局”?》以及全网点击超1600万的《上海富商密春雷“秘史”》系列调查文章。
这些好稿是如何诞生的?如何在“信息海”中捕捉线索,牵引出真相?小鲸与万佳丽聊了聊。
图片
鲸平台:您如何“顺藤摸瓜”找出独家线索?



万佳丽:通常是通过筛查和分析海量的信息从中挖掘,与业内人士多交流也是常用的方法,常说的拿爆料反而我觉得是需要记者去警惕的一种信息来源方式。比如我以前做“罗静编织资本局”这篇稿子时,当时在财联社跟踪金融条线。我筛查了罗静在香港注册的全部公司,发现她早期与一名男性注册了多家公司。

按照我们对商业大佬习惯的了解,内地富豪早期创业的时候一般都会和自己的亲属共同注册企业,我猜测这名男性可能是罗静的丈夫。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找到他们早期有联系的公司所在的园区,联系上与这家公司有生意往来的人,最终确认二人就是夫妻,不过后来离婚了。然后再延着这条线找到她前夫在内地的公司办公地,就这样一步步地在这个选题上有了突破。

做“吴楠背后的大佬圈”这篇稿件时,我如法炮制,筛查了吴楠早期在内地注册的全部公司以及纽顿汽车美股的信息,从中挖出了一些独家的、此前媒体未公布的信息,比如吴楠与其母亲的亲属关系。

过程中我发现吴楠与一位女性曾共同出资成立过多家公司,我猜测这位女性是他的母亲或夫人,之后我又发现,二人都是天津人,那母亲的概率就更高,最终,我在美股公告中找到这位女性的姓名,并确认了他们的母子关系。

做调查记者就像做刑侦警察,要基于专业知识、生活常识去锁定一些点的线索,发现线索之间的关联,再以点连线,最终绘制出“真相”这张图。
图片
  鲸平台:您如何让受访对象分享出您想要的

  信息?



万佳丽:很重要的一点是,让采访对象放下戒备地与你畅聊。但要做到这点,我认为前提是记者自身需要展现出真诚,并且获取信息的原则是不会伤害到采访对象。比如,在第三方取证时,我会用一个轻松自然的方式切入话题。类似的,王文银老家是在“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地河湾村,我让自己以一个游客的状态去和当地超市、小卖铺、老家邻居攀谈,“听说你们这里出过一个首富啊……他这么厉害啊”……中间停顿一下,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愿意聊,那就多聊聊,如果对方很警惕,那就把话题扯开,等他放松下来再继续。不要过于强行地、直白地获取信息。
采访当事人时,千万不要刺激、挑衅对方,不要与被调查对象产生冲突。有些记者很犀利,直戳敏感点,最后矛盾升级成抢手机、抢摄像机……这样会让自身陷入危险,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我个人出去采访,尽量做到零事故、零冲突,实在要发生冲突那也是采访的最后一步了,对峙完就赶紧走人,用最快的速度离开对方的势力范围。
图片
  鲸平台: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万佳丽:其实前面说到的面对冲突的方式就是一种方式。但调查记者总是难以避免要做一些“揭人黑底”的工作,容易被人盯上,各种找你稿件中的漏洞。

记者自身在做选题的过程中要保持记者的理性。我刚做这行时,觉得所有人都是好人,尤其是看起来很可怜的人,觉得记者应该为这些可怜的人做点什么。但我也遇到过采访对象突然倒戈反过来骂你要你删稿的情况,被冲击过认知,逐渐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
要警惕爆料。来爆料的人,往往有目的性,他们可能一边和你“卖惨”,另一边去威胁对家。我现在接到爆料,会事先告诉爆料者,事情我了解了,不过我还要去收集更多证据,我最终写出来的东西,未必完全是你想看到的,甚至不一定是完全有利于你的,并且调查一旦开始就要以我做为记者的专业判断去进行,我不会受任何一方左右,你能接受这一点吗?
完全被某一爆料方主导的选题,不要做。
要保护个人隐私。我之前做“密春雷”系列选题期间,突然有警察数次登门我家,问了许多问题,还查我父母身份证等,当那段时间我不在家住。现在除了有必要知道我选题进展的编辑以外,我不会和任何人透露我在做什么选题,外出调查时,我也会时不时与领导、同事分享一些定位与图片,采访到有监控的地方,故意抬头露个脸.....都是为了留下我的“足迹”。毕竟绑架记者或者把记者关小黑屋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做王文银这个选题时,稿子一发出去,我就离开了住处,日常基本是“游击战式工作”。

图片
鲸平台:挖不出、连不上线索, 心态会崩吗?如何调节?



万佳丽:难免会的,尤其做这么大的稿子,花了那么多心血,不一定总能有突破,经常发生中途线索断掉的情况,这时候心态真的会有点崩。

或者调查出来的实际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也会让人“破防”,就可能整个稿子的逻辑、定调全要改。这时一定要遵循事实,敢于推倒重来,不要出于本能去牵强附会,去执着于自己最初的错误判断。
图片
鲸平台:为何选择调查记者这样烧脑又

有点危险的职业?



‍‍‍‍万佳丽:刚开始是误打误撞入了这行,但其实发现每个人走什么路最后都是性格使然,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选择。我本科学经济学,硕士学金融,毕业以后没有像大部分同学一样进金融机构工作。当时只是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比较有正义感、揭露黑暗,我喜欢写作,喜欢与不同人交流,又是财经相关的专业背景,性格上比较嫉恶如仇、理想主义,梦想做个伸张正义的侠客,执笔犹如仗剑,便进了报社,后来去了《中国经营报》深度报道专栏《等深线》。
说来也有趣,小时候第一个理想是当个国际刑警,觉得警察可以惩恶扬善,保护他人,为此还专门去学了跆拳道。长大后虽然没能实现当警察的梦想,但调查记者也是个符合我价值观和兴趣的职业。

但刚开始只是做金融条线的跑口记者,后来是在记者生涯里,认识了几位做调查的记者前辈,看到他们做出了包括赵薇黄有龙资本江湖,起底明天系、安邦系等系列调查稿件……我逐渐对这样的报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断向他们学习,就这么入了调查记者的“坑”。

图片
鲸平台:您会不会有事业倦怠期?



万佳丽:会的,经常有啊。和家人吐槽——图啥呢?钱少事多,揭人黑料又不招待见,不干了不干了!我甚至觉得,从世俗意义上来讲,这份工作没啥太多优点,我也不推荐别人去当记者。

但我还是做到了现在,还是因为非常喜欢。我喜欢逐渐深入事件、抽丝剥茧地还原真相的感觉,仿佛在“破案”,这种感觉会给我带来沉浸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兴奋感,以及一种价值感。经常研究到凌晨,突然发现重大线索,兴奋得不得了!


来源:鲸平台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