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记者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1-12-20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朱军复出,但已物是人非

近日,央视官方动态显示,朱军的名字出现在央视三台综艺频道的主持人名单中。

这意味着,告别话筒和演播室三年的他,复出了。

今年9月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周某某诉被告朱某一般人格权纠纷一案并当庭宣判。

庭审中,原告、被告依法进行了举证质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法庭辩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周某某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朱某对其进行性骚扰的主张,故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周某某的诉讼请求。

看到结果,有网友留言:

他没有输,但他输了。

2020年12月22日,朱军曾微博回应性骚扰案,坚称自己是清白的,表示自己承受了巨大的耻辱,并没有触碰弦子一分一毫:

“这两年多我承受了巨大耻辱,一直未发声因我坚信清者自清,相信法律。我负责任的对所有观众说,我从未触碰过那位女士一分一毫。我希望,毫无证据的就给人处以私刑,到我为止,不会成为社会惯例”。

朱军有没有骚扰玄子?

法律说没有,玄子和她的支持者说有,就算法律判决朱军无罪,也不代表朱军无罪。

言下之意,错的不仅仅是朱军,而是这个时代。

实际上,这个时代对女性来说,越来越有利,因为女性地位进一步提升,许多人意识到自己应该去争取独立自主的存在,而不是依附于传统,依附于他人。

但同时,也有许多人敏锐地发现,在这种思潮之下,有他们需要的财富密码:争议、流量、政治正确等内容可以变现。

至于变现的手段会不会破坏正当的社会秩序,会不会让女性群体受损?

没人在乎。

似乎,大家都是正义的,但大家都是功利的。在各种委屈表演的背后,人们在乎的是立场,而不是真相。

有的人做对了,比如周扬青,她搞掉了罗志祥,而且得到大众支持。

但是,凭借此事成功进入娱乐圈的她,却让事情变得有些滑稽。

我们承认她对渣男的打击的正义性,但借此牟利,好像哪儿不对劲。

有些人做错了,比如搞垮霍尊的陈露。

霍尊嘴上没把门,被她抓住把柄,然后社死。

她自己呢?只不过是贪慕虚荣的物质女,谈不上什么新时代独立女性。结果,她自己也被社死。

还有都美竹,这更加难以评判。

我们应该感谢她帮我们清除了一个劣迹的加拿大艺人,但是她自己的出发点是不是正义?她与其他饭圈女孩有区别吗?

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她自己呢,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冷暖如人饮水,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有一种财富密码正在浮现:

似乎攻击一些名人,我们能够得到海量回报,名利随之滚滚而来。运气好的,遇上那些名人本身就渣,可能赚得更多。运气不好的,也可能与财富密码同归于尽。

只有玄子,她的玩法最高端。

我们不知道玄子是不是开启这种财富密码的第一人,但她这三年来,却是受益最多的人。

毕竟,周扬青也好,都美竹也罢,这些人无法成为意见领袖。

只有玄子,不论官司输赢,她都赚了。

没准,她还能吃到外面来的NGO的绿色钞票。

从此事件开始后,朱军的名声和事业一落千丈,很长时间内人们几乎很难在主流媒体上,看见他的身影。

近日,朱军亮相央视舞台,不过并非主持综艺类型节目,根据录制节目的嘉宾分享,朱军所参与主持的是一档健康类节目,而当期节目的主题围绕“肥胖”“减重手术”等健康问题展开。

文艺类型、综艺类型节目远比健康类型节目更受市场欢迎,之所以将朱军安排主持市占率较低的健康类节目,说明电视台仍然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再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为了让其在阔别央视舞台将近3年时间的情况下,重新找回主持节目的状态。

从1997年到2017年,21年的春晚,朱军从未缺席过。

他曾是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可现在他再也不是那个,站在春晚舞台上,满面风光的主持人;

也不是那个在《艺术人生》,和众艺术家畅谈理想的主持人,如今为数不多的几次露面,也都很憔悴。

朱军,1964年生,如今57岁,再过几个月就58岁了。

这意味着,两年后他就到了退休年龄。

这次复出,或许只是表明自己是清白的,至于事业上,朱军可能淡然了。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许多东西改变了。

朱军的时代已经结束,他再次复出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

来源:神评家

编辑:蒋可心

42#
发表于 2022-6-29 2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郎永淳、柴静、杨澜、鲁豫……这些优秀媒体人离职后去哪儿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庖丁解news ,作者段世炜


时代的潮水涨涨落落,有的人转身离去,有的人仍在坚守。


马东、郎永淳、柴静、杨澜、鲁豫、刘建宏、张泉灵、王青雷、庄慎之、范洪涛……这些媒体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纷纷选择离职。



▲图为马东在奇葩说法国粉丝见面会上发言。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这似乎是新闻,每次知名媒体人离开都伴随着刷屏讨论。媒体人自己担纲了新闻的主角。


这也似乎不再是新闻,声浪归于沉寂,离职渐渐被认为是媒体人正常的选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职业生涯到一定阶段资源整合的优解。


只是在下一次看到相似新闻时,水面依然会泛起微澜:他们为何离开?他们又去向何方?


离职潮不是“新潮”


媒体人离职潮不是近年才有的产物。事实上,媒体人的第一波离职潮距今已20余年。
离职潮1.0:千禧年前后,伴随着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的成立和壮大,部分媒体人凭借敏锐的嗅觉选择拥抱门户网站。
离职潮2.0:大约在2007年前后,部分媒体人看到广告行业的前景,出走从事公关、广告以及品牌等工作。
离职潮3.0:大约从2013年前后开始,随着新媒体的冲击等因素,不少媒体人选择出走创业。


“为什么离开?”


“如果你在印刷媒体做记者,那你的饭碗岌岌可危。”(《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
“为什么离开?”
近几年,越来越多媒体人不再选择“轻轻地我走了”,而是选择留下一篇篇“离职告白书”——或者说是再启程的“出师表”。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他们出走时的所思所想。
传统媒体光环被分割
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层出不穷,三三两两结成传播矩阵,分割着流量,分割着人们的注意力,也分割着传统媒体曾经的光环。
光环不再的传统媒体,营收压力随之而来,尤其是纸媒,还要受制于纸价等成本。多重冲击之下,不少纸媒选择“瘦身”,降低出刊频率,挺不过寒冬的,只能选择休刊 。
身为媒体人,灵敏的嗅觉使得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在他们的自述中,类似“黄金时代过去了”的表述比比皆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一个黄金时代一定是互联网的了”“身处夕阳行业”“沉没的巨轮”…….
收入,收入,还是收入
互联网上流传着马云关于离职的一个经典段子:离职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受委屈,二是钱没给够。
据楚天新媒体发起对离职媒体人的调查显示,传统媒体式微并不是受访者离职的首要因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离职原因第一条是“传统媒体待遇差,留不住人”。
媒体人收入多少?不妨先来看一则新闻。
去年,一则“留学生因生活费不足辱骂父亲”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后据网友爆料,这位留学生的父亲是北大毕业、上海某财经媒体的主编。从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位媒体主编月薪约万把块钱。 根据麦可思研究《就业蓝皮书》中公布的相关数据,对比新闻传播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工资金额可以看出,从2015届到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工资从4172元提升到5443元。

此外,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也成为“劝退”不少媒体人的因素之一。对媒体人来说,加班赶稿子跑新闻是家常便饭,工作节奏快,饮食没规律,“革命的本钱”早早透支……


“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


离职后的媒体人去哪儿了?
他们有的创业,有的进入大厂,有的转型从事公关,有的另起炉灶投身自媒体。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创业。“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这是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其辞职日记当中的一句话。
彼时她感受到了外界“全新的逻辑和想法”。和她一样对外界变化保持敏感的媒体人不在少数,他们选择改变赛道,追赶创业风潮,比如:


罗振宇,前央视主持人,创办“得到”App
张泉灵,前央视主持人,加入“少年得到”
马东,前央视主持人,创办“米未传媒”
李勇,前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创办“猿辅导”
赵何娟,前《财经》杂志资深记者,创立“钛媒体”
李珉,前《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创立“虎嗅”





▲图为逻辑思维和“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转型从事公关也是媒体人出走一大选择,例如:前《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徐继业,现任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百度公关总监);前《南方日报》记者陈亮,曾任支付宝公关总监……
从离职媒体人选择中不难看出,他们选择的领域大部分并没有脱离传媒领域,但比起之前的工作领域更宽广。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媒体人面临的机遇也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所说投身创业的前媒体人们,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在媒体生涯中积累的能力和资源。
正如媒体人陶舜在接受“传媒派”采访时所说,“媒体人在离职时,其实也没有改行,无论是去做公关还是做品牌,他们还是在依赖媒体行业的经验”。


参考资料:
栾春晖:《媒体人的几次离职潮》,《青年记者》2015年第3期

陈敏&张晓纯:《告别黄金时代:——对 52 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新闻记者》,2016年第2期

全媒派:《媒体人离职潮:在一万个逃离的理由之后,是什么让我们坚守?》

楚天新媒体:《媒体人为什么离职?当然是没钱啊》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Hmw1mvsiRmg3iYRSnPm_g


编辑:邓秋雨


43#
发表于 2022-7-3 16: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资深媒体人杨海鹏去世,享年55岁



知名媒体人杨海鹏去世。今天(6月30日)上午,杨海鹏先生的百余名生前好友已开始组织治丧事宜。

资料显示,杨海鹏,男,1967年生,上海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做过教师、法官等职,曾任《财经》杂志高级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
杨海鹏是一位资深调查记者。早年成名于《南方周末》,尤擅法制类调查,长期在新闻调查一线工作。2002年9月,《南方周末》人事巨变,十余名记者集体辞职,杨就是其中一员。
2004年,杨海鹏参与创办《新周报》,后随着《新周报》的解体而离职。

杨海鹏朋友圈更新时间至6月28日。
多位与杨海鹏相熟的媒体人表示,杨海鹏性格刚烈。据了解,杨海鹏猝然去世时没有家人在身边。
较为知名的事件是杨海鹏为自己妻子申冤。据南方都市报早年的报道:2010年7月,杨海鹏妻子因“私分国有资产”罪名被抓。他为妻雪冤,开始在微博上发布自己对该案的调查记录。同时,为了避嫌,他请所供职的《财经》杂志不介入报道。
有人说,“蟹妈案”对杨海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朋友也因他的公共发言而疏离甚至断绝往来。
2011年,杨海鹏进入《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评选候选人,在入选评语中这样说:
法官出身,《南方周末》全盛时期的法治调查记者,《财经》杂志华东新闻中心主任。作为一个上海人,他熟谙这座城市最隐秘的沟通方式。用他的话说,除了“地上的上海”,还有“地下的上海”。
评语中还写道:妻子跳槽前夕,突然因遭到“私分国有财产”的指控被带走。曾做过法官的新闻工作者杨海鹏决定,“用肉身挡在威权的枪和民粹的矛之间,用常识说服他们”。为给妻子洗清冤屈,杨海鹏在微博以一己之力对抗庞大的“风车”。
他在微博上写“上海异闻录”,揭露官商勾结的“地下上海”咬住徐汇区检察院和徐汇区人民法院,从高层到侦办办案人员,都被他写了个底朝天。杨海鹏此番救妻之举,其意义也并不仅仅是谋求一己私利的合法不受侵犯。如果法律失去了公平,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它的牺牲品。
杨海鹏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多位知名媒体人在朋友圈进行了悼念。
知名调查记者白兆东与杨海鹏相识多年。听闻消息后,白兆东表示很意外很震惊。白兆东说,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媒体人,且做过不少的优秀的调查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高级记者周群峰表示,世事无常,月初他还因为一个选题与杨海鹏通话。

原中国经营报编委、现征探财经创始人周远征说:您在南方周末,财新等留下的稿件是您留下的丰碑,一个个被XX的微信号是您墓志铭上无声的褒奖,泪泣难以言表。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陈锋说:当年杨大侠救妻,令所涉公检法人员心惊胆颤。其人脉广博,文字带刺,极具杀伤力。可惜了。



前知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在朋友圈说:上午新闻界多位朋友告知,海鹏离世了,非常突然,难以接受。海鹏作为南方周末曾经的代表性记者,做过不少非常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我们相识有20多年了,他来北京、我去上海,总会聚一聚,他善饮酒,喜美食...人正壮年,撒手西去,令人痛心。敬酒一杯,海鹏走好!
   





来源:传媒特训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4_8g1JxsMvHeGxEWlvZvA


编辑:邓秋雨



44#
发表于 2022-7-10 23: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逝世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离休干部、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8日14时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8岁。

林放同志1925年6月出生于河北辛集,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至1945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2月离休。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宣传员、干事,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冀中导报、河北日报记者、副科长、科长、总编室副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副处长、处长,元氏县委副书记,河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委、部长兼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中央党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研室毛泽东思想研究小组秘书、领导小组成员,河北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河北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河北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日报总编辑,河北省记协主席。

林放同志是一名由战地记者成长起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为河北省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45#
发表于 2022-8-27 1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钱江:面对浩大近现代新闻人传记工程感想

《中国名记者》丛书,人民出版社出版
      继柳斌杰、李东东担任主编的《中国名记者》丛书,计700余万字20卷,于2020年出齐之后,新的上下卷70余万字的《百年百位党的新闻巨子一一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出版问世了。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于2022824日下午召开新图书出版座谈会,两部工程性人物传记的主编柳斌杰和李东东到会讲话,负责出版事务的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介绍了丛书和新近出版的上下卷新书的出版情况。
这两部工程性图书都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新华社新闻研究院新闻史研究室主任万京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乔云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原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主任郑德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哈艳秋,还有本文作者在座谈会上发言。
发言者都是丛书和两卷本新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参加编辑事务并分别承担了新闻传播人物传记的撰写。
本文作者的发言主要内容为:
       柳斌杰,李东东主编的20卷本《中国名记者》丛书在2020年出齐,是中国新闻史著述中的一件大事。这部700万字的丛书展现了从19世纪中期至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共400位中国著名新闻传播人物的生平,也包括他们的主要成就。
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性丛书工程,从2007-2008年间开始酝酿,2012年着手组织实施,整整历时8年完成。这项工程的提出和完成,体现了主要组织者的远见卓识及规划组织力,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对百年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人的整体和具体研究,为今后继续开展中国新闻传播人的传记著述和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续进的台阶。
《中国名记者》丛书涉及400人,包括早期纸媒的创业者,也包括在20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广播电视业界的新闻传播人,因此这部丛书不仅是新闻传播人传记的总汇,也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史的撰著提供了扎实的史料基础。
     在完成了《中国名记者》丛书之后的2020年,两位主要组织者柳斌杰、李东东又提出,在2022年建党百年之际完成两卷本的《百年百位党的新闻巨子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丛书到新的两卷本是自然延伸,组织领导者将这项工程作为中国红色新闻史上的一件大事,克尽心力。作为先后参与过这两卷书编撰工作的作者,在编撰进程中加深了对两部大著述工程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刚刚出版、摆在面前的两卷本《百年百位党的新闻巨子》,选写了100位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时代的 100位中共党员新闻传播 人,他们是承担领导职务的记者、编辑,或是播音员,或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创建者。
       这些人物涵盖了20世纪整整100年间新闻传播业界中的中共党员代表,起自陈独秀、邵飘萍、李大钊,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仍然担任新闻传播业界领导人的张广友、范敬宜、郭超人,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红色新闻传媒人的百年奋斗、百年历程。有浩荡潮头,也有曲折回流,海河溪流,汇成大图景。
       本文作者有幸先后参与这两部工程型图书的编撰事务,承担部分文稿的撰写,深感荣幸,感到在柳斌杰、李东东两位领导率领下,历时10年,从事了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为今后中国新闻传播人列传的整理和著述,参与完成了有益的基础性工程。
       深感荣幸的地方,不仅在于包括本文作者在内所有10年来参与了这项浩大工程的作者、编辑和专家学者们终于看到了成果,而且在于10年编撰进程中,参与者更加切身体会到百年来中国新闻传媒界前辈们、我们党的红色新闻传媒领导者们,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展现的时代风采。
      拿到书以后先看了目录,上下卷中100位我党新闻前辈的名单,发现本文作者生也有幸,亲眼见到过其中的19位,他们是夏衍、张磐石,刘尊棋,胡济邦,徐盈,温济泽,吴冷西,刘时平、缪海稜,甘惜分,邢方群、安岗、戴邦,陈春森、蒋齐生、田流、李庄、穆欣、范敬宜。
和其中的一些前辈甚至相当熟悉,其中有一些是我的老领导。如安岗、田流、李庄、范敬宜。
还有若干位,虽然未曾谋面,却做过比较专门的材料收集和研究,撰写过相关文稿,他们是杨刚,范长江,邓拓,魏巍、杨西光、王亢之。
两者相加25位,正好是百人之数的四分之一。
这些前辈中,比较熟悉也是最早给我教导的是夏衎。笔者和他的交往从19788月开始,先是接触到他的电影著述,接着是戏剧,然后是报告文学、杂文,循着这样的路径逐渐来到同样是新闻大家的夏衍身边。
这样一位当代文化巨匠、新闻前辈,在身边出现的时候,看去却是普通的,随和的,由于文革的摧残,他已经身带残疾。他带着深刻的思考梳理过去,考察当前。


笔者撰写的夏衍新闻报业历程《与电影和话剧并行的报坛巨匠》
他的启迪和榜样作用是巨大的。看到了他,我才知道,原来新闻人可以这样生活。那时,我没有想到会有一天为夏衍这位文化巨匠作传,否则在那时就应该特别地关注他,听他讲述,认真记录。这一点,现在想来是很有遗憾的。
这两卷书中的百位前贤,确实是20世纪百年中国历史中的传媒英华。百位巨子中的人物在《中国名记者》中都出现过。出现在百位巨子中的时候,介绍他们的文字明显增加了,从《中国名记者》编撰要求的3000字扩展到后者时增加了大约一倍的字数,每人每传可达5000-6000字,并且增配照片。这样,就有可能更多地关注传主的经历,文稿的史料性增加了。
写好这些人物,是讲好中国新闻传播故事的基础。
讲好新闻传播人的故事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原本是做得很不够的。
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视角来看,新闻传播人关注社会的故事、关注别人的故事,永无止息,这原本是传播人自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由于工作视野的原因,新闻传播人对自身经历、自身故事的描述和积累往往做得不够,他们总是放低身段,总在关注四周的工作和生活,结果往往忽视了自身。
做夏衍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对于夏衍的历史资料,由于跨越几个领域,在进行领域交叉的时空中,不同领域对他的历史记载比较丰富,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夏衍作为一个新闻出版家的记载的不足。但是在做另外一些专门的新闻人的时候即可发现,他们长期在专门的新闻领域工作,自身记载和他人所作的历史记载往往不充足,尤其是对他们的事件性经历记述不足,因此写起他们的传记来感到有难度,不容易写。
考察人民日报史的时候也发现,即便像人民日报这样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大的新闻传媒机构,在自身工作记录包括档案分类归档留存方面,也是不够充足的,甚至在许多时候是不够职业化的。在早期、特别是文革中尤其是这样。这使得今天的新闻史研究者和新闻人物研究者,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付出更强的耐力,长期投入,长期积累,对发现的史料进行辨别分析,把多方面的材料综合起来,才能取得一些进展,或者说成绩。经历了《中国名记者》丛书和现在出版的中共新闻巨子两卷本著作的编撰,可以对此得到印证。
《中国名记者》丛书和新近出版的“”中共百位新闻巨子这两卷本大著作,是对过去一百年中400位著名新闻传媒人的传记总汇,这些人物都是属于20世纪的纸张印刷媒体和今天看来渐渐成为传统方式的广播和电视媒介时代,都是前辈人物,基本上没有经历20世纪即将结束时涌现出来的、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这种新的传媒方式进入21世纪以后很快发展起来,正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在这个领域里面取得了成绩,取得了经验,如何及时地反映出他们的工作业绩和新的工作特点,是今天和今后从事新闻史料和人物研究的人们进行新的努力和探索的着眼点和动力。
任何事物和人物都不可能完美,即便是规模浩大的《中国名记者》丛书,还有新的两卷本新书,也会存在不足。
既然是百位重要新闻历史人物,他们的历程跨越百年,经历了许多历史节点,有顺畅也有起伏,有探索也会有争议,有些探索可能当他们在世的时候还没有结论。对于这样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表述、如何评价?已经出版的丛书和大著作对于今天的人们将是很好的启迪。
事实上,人的聪明才智,人的突出成就,都是在克服了困难,弥补了不足、修正了错误之后才会获得。经验之所以宝贵,历史之所以需要记忆和研究,道理正在于此。这也为今天和今后的人们留下了继续求索的空间。
现当代新闻人物与当代中共党史的关系极为密切,常被党史研究者视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是题中应有之义。
上述工程性著作持续了10年。10年间,人民出版社编辑雍谊始终为此工作,他还投入了此前《中国红色记者》一书的编辑。这些工作是一脉相承的。
2022827日)
钱江:罗瑞卿大将挺身站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前沿——胡耀邦与人民日报(14
钱江:罗瑞卿大将人生绝唱——审定真理标准关键续篇——胡耀邦与人民日报(15
钱江:(下篇)今日看邓拓捐献的苏轼《潇湘竹石图》——豪举也罢痴举也罢,千秋仰高风
钱江:(下篇)今日看邓拓捐献的苏轼《潇湘竹石图》——豪举也罢痴举也罢,千秋仰高风
钱江:鲁瑛,悲剧人物的红色前半程 (之一)
钱江:更名换姓鲁瑛从山东到上海——悲剧人生红色前半程(之二)
钱江:鲁瑛怎样从上海到北京,进入人民日报——悲剧人生红色前半程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we_3Sb3md9StWoI1I9xBA
编辑:屈妍君






46#
发表于 2023-2-8 1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雷颐 |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文 | 雷颐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3年第1期

范荣康是谁?知道的人恐不多,但说起他的夫人谌容,知道的人肯定多得多,著名女作家,当年以《人到中年》名动一时,虽然如今80后可能不太知道了,但比范荣康,她的名气依然大很多很多。如果说起他的孩子梁左、梁天、梁欢、女婿英达,大名鼎鼎,可说是无人不知。这一家子都是靠笔吃饭,范荣康也不例外。尽管他的那支笔最不出名,但他的那支笔其实最厉害,许多年来,影响了亿万人的命运。了解他手中的这支“笔”,对20世纪下半期中国的某一个方面的了解将更为真实、深刻。
范荣康(右二)与家人

范荣康本名梁达,江苏南通人,1930年生,1946年6月年仅十六,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第二次就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共大决战中,他曾任上海青年文艺联合会会刊、上海联合晚报、上海学生联合会《学生报》编辑、记者,上海军管会文管会联络组组员,西南服务团宣传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工业组组长,1952年12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做起,几十年认真勤勉,兢兢业业。进入报社不久,他还是普通编辑就开始撰写社论,随着地位“步步高升”,他参与撰写的社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文化大革命”中他先是评论组的编辑,参与起草撰写了不少“两报一刊”社论。
改革开放以后,他担负了更重要的工作,先后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和主管理论、评论、文艺等部的副总编,撰写重要社论,组织重大报道。几十年来,参与撰写《人民日报》社论的人委实不少,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报社老人公认,认真数下来,几十年一以贯之地浸润其间,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才智都化作了那“神圣名号”下一行行铅字的,唯范荣康一人。他做得最久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因此了解新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知晓许多《人民日报》社论出台的前因后果,甚至说得出哪篇社论中的哪句话、哪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么用。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社论自然是向全中国全世界公开表明中共中央治国的方略方针和对国内外大事的立场、观点、看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一篇又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就串起了一部共和国的历史。《人民日报》一直备受关注,但社论毕竟是执政党政策和策略的公开表达,其后往往有着更为深刻、复杂却鲜为人知的背景,对此,广大读者则一无所知。社论代表的是中共中央的声音,但具体的起草者、执笔者对社论之后复杂、深刻的“背景”甚至“言外之意”自然深有了解。一些重要的社论,范荣康先生作为主要执笔人,列席了相当高级别的会议,一些社论的初稿与上级返回的修改稿,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上层的思路。不必说那些万众瞩目的“重大社论”,就是一些看似并不引人注意的“平常”社论,背后往往也与政坛风云紧密相连。
20世纪80年代,他“荣升”为主管文艺部的副总编,对文艺的繁荣和多样化,尽力而为,勇担风险。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摇滚的“合法化”也与他有直接关系。80年代是坚冰初破的时代,文学艺术许多领域都有新突破和新潮的引进。但这些突破和引进,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严厉的批判。“流行音乐”引起了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争论和批判。“流行歌曲”、“靡靡之音”、“港台歌曲”、摇滚乐和带有现代派色彩的作曲手法,都被当作“资产阶级”受到批判,屡屡被禁。《乡恋》的演唱者李谷一和作曲家张丕基、海政歌舞团的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海政歌舞团的程琳因演唱《小海螺》等,都受到严厉批判,歌曲一度被禁。《小海螺》的词曲作者,即曾以创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闻名的付林,此时被批判为毒害少年儿童,受到党内处分。
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上演唱《乡恋》
摇滚乐,绝大多数人更是闻所未闻,完全居于“地下”状态。当时是《人民日报》文艺部年轻编辑陈原在《一九八八,〈人民日报〉为崔健和〈一无所有〉正名》(《纵横》2018年第6期)中回忆说:“面对这样一种文化环境,身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其文艺版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列,从文学、戏剧到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一再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在关键时刻发声,推动前行的步伐,引导并改变了文艺创作的社会环境,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笔。”“为了给那些遭受非议的音乐人物和作品正名,《人民日报》文艺版可谓费尽了心思。”
《纵横》2018年第6期

198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发表了陈原写的《一个青年作曲家的追寻》,专门介绍叶小钢。那时叶与瞿小松、陈怡等一批新锐作曲家写出的音乐被称为“新潮乐派”,时不时还要被点名批判,指责他们赶西方音乐的时髦、远离人民大众、以杂乱无章为美、追求的是资产阶级唾余,给他们戴上背离民族文化等严重的“大帽子”。为发此文,编辑部进行了一番认真讨论,如标题出不出现叶的名字,文字的分寸,全文多少字为宜,还详查了叶的家庭家族史,以免授人以柄。从1988年开始,《人民日报》更是连续发表多篇流行歌曲的评论文章,这是对流行歌曲的正面评论首次在党报出现,虽仍有反对意见,但党报正面肯定流行音乐的评论影响更大。
陈原记忆最深的是“老范”亲自为崔健正名。80年代中期,摇滚初入中国,但一直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被批判,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的代表,更在批判之列。这时崔健的《一无所有》在德高望重的“老鲁艺”王昆支持下已经问世登台两年,然而他的演出仍然阻力重重,总是横遭干涉。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1988年3月23日第八版刊登了陈原署名“顾土”的文章《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文章非常尖锐地写道:“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演员因演唱自己写作的歌曲《一无所有》而出了名,几乎每次演出都引起全场观众的兴奋,涌来阵阵热浪。不料,这竟招致许多麻烦。有些人不时跑来干预,或是斥责演员,或是警告演出主办单位,而干预者既不属文化管理部门,也不在演出公司任职。如果干预的问题牵涉法律倒也无可非议,但多是些诸如《一无所有》的演唱次数、某个演员能否上场、表演风格是急是缓一类的事情。”文章还批评说:“从这件事来看,目前的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是很大的。”“管理缺少章法,个人好恶、主观判断往往能够左右一切。”“过去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审定上一向没有具体的标准,常常依据的是些极抽象的条文和随时都可变更的通知,使得审定人员的目光可伸可缩、可左可右。一部作品、一种艺术、一名艺术家,只要某个人物说了一句话,或荣或辱,从此决定了命运。根据呢?天知道。”这篇文章反应强烈,范荣康承担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有压力,但老范作为《人民日报》主管文艺的副总编,仍认为应当进一步对摇滚乐和崔健表示支持。1988年7月初,陈原在报社大院遇到范先生,没想到老范竟主动说应该登一篇介绍崔健的文章。陈原听后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范,这行吗?”范荣康斩钉截铁地回答:“行,没问题。文章直接送给我看,要快,现在正是时候!”陈原当天就约了一位音乐评论家写了篇文章,范荣康看后颇不满意:太学术化、专业化,力度不够。老范当场决定就由陈本人来写,并提出应加上崔健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尤其要描写几笔现场演出情景的内容。根据他的意见,陈原很快写成了一篇1500字的文章,题目就叫《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经范审定后,仍用笔名“顾土”,作为文艺版头条发表。临刊出前,他又指示将《一无所有》的曲词配在旁边全文刊出!这篇评论加曲词刊出后,轰动许久。
《人民日报》1988年7月16日第七版
刊发当天夜里,陈原与崔健的父亲通电话,他哭了,说一直为儿子担惊受怕,现在好了,放心了,党报替崔健说话了。过了一个多星期,陈原乘坐出租车,司机一听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立即从座椅下抽出一张报纸,陈原一看,就是7月16日刊登崔健文章的那期。这位司机说:《人民日报》太棒了,登出了崔健,我一直保留着这张报纸。过了两年,陈原收到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来信,说在当地遇见几位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他们清楚地记得《人民日报》刊登崔健的事情,认为那是文艺开放的一个信号。《人民日报》趁热打铁,1988年秋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新时期十年金曲和1988年金星评奖”,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中宣部、人民日报、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广电部的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压轴的是崔健演唱的《一块红布》。在这种评奖中,董文华、刘欢等获“金星”奖,崔健与田震等获“优秀歌手”奖。对摇滚和崔健的支持,的确显示了范荣康先生的开明与担当。80年代一个又一个禁区的突破,文化艺术初现繁盛,与范先生和与他一样的一批开明又有担当的“老干部”不无关系。
90年代初,范先生荣休,如释重负,高兴地说,这下子可以不写命题作文了,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不幸的是,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让他几年中连得几场大病。他的部下的部下,我的老朋友袁晞、李辉,知道他的大脑是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史的一个宝藏,动员他写回忆录或口述历史,把自己经历的和知道的都说出来、写下来、记下来,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他说先要了却自己一辈子的一个心愿,写言情小说。着实出人意料!1992年《十月》杂志第3期发表了他的言情小说《梦中的女孩》,不久《时代文学》第6期又发表了他的一篇言情小说《不了情》。平心而论,拜读完《梦中的女孩》,感到水平真的是太一般,委实不敢恭维,难怪反响平平,坦率说是毫无反响。《不了情》已难找到,水平比《梦中的女孩》可能还等而下之。“言情”虽仍是他的梦想,其实已非他所能为了。或许,他一直未认识、正视这个对他来说颇有些残酷的事实。
《十月》1992年第3期目录(局部)

2000年年初,袁、李二位仍不放弃希望,先后去看范先生。谌容老师对他们说老范又大病一场,但恢复得还可以,头脑也很清楚。完成“言情”的范先生此时也表示,正想找人帮助写回忆录,于是袁晞开始了和范先生的合作。由于范先生患有六七种严重的疾病,多次抢救,屡次化险为夷,只能听从医生的意见,慢慢来。袁晞知道范先生身体不好,劝他想到哪儿就说哪儿,先拣有意思和重要的事情说,把最重要的事情尽量先说出来。但范先生为人严谨,认为应严格按时间顺序讲,说中国是从50年代走到了“文化大革命”,又是因为有对十年内乱的拨乱反正才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几十年有其必然的联系和发展,提出按时间段写四个部分,并为四个部分拟定标题,分别是“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灾难”(1966—1977)和“改革”(1978—1989)。
这期间由于范先生多次住院而暂停,肺部的疾病使他呼吸不畅,每次谈话也不时停顿,但他的记忆相当清晰,能清楚地告诉袁晞许多重要文章的标题和刊发日期,清楚地说出文章的重要性和写作过程。谈话和记录断断续续,进行得很慢,到2001年3月下旬刚刚开始谈到1966年的人与事,范先生突然再次发病住院,不久就溘然长逝。回忆正好到1966年,暴风骤雨的前夜就戛然而止,极其重要的“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十几年社论背后的复杂历史,范先生永远地带走了。2009年,袁晞兄将访谈的“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两部分整理成书,名为《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交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袁晞 著

回忆虽然只到1966年,后面更紧张更重要的内容付之阙如,但仅此内容也足够精彩。许多看似平平常常毫不起眼的社论,一旦“说破”,也会“惊煞人”。比如1956年秋冬《人民日报》发表的《不要蛮干》《不要随风倒》和《勤俭办企业》这三篇范先生起草的社论,全都是就事论事,作为社论,既不深刻,更不宏大。当时引起的注意就不多,此后更少有人提及。然而,经他回忆口述,才知道背后的“背景”还真不简单。那时,他还是“跑工交口”的年轻记者,一方面为全国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所鼓舞、感动,但同时又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担忧,于是主动写了社论,对一些不顾科学、不顾安全、不顾群众生活的做法和倾向提出批评和建议。
这些社论,并非奉领导之命而作,而是他在跑基层中看到了问题,自己找的选题,向领导汇报后得到领导的认可才作为社论发表。这三篇社论都不长,每篇只说一个当时的具体问题,却是《人民日报》在1956年发表的多篇“反冒进”社论和报道中的一部分。此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小记者,只是对自己看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认为应当引起重视、纠正。后来他才知道,“反冒进”事关最高层的分歧、争论。1956年周恩来等看到不顾现实条件而要提前实现工业化、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速度等“冒进”思想和行为给工作和建设事业带来的危害,于是提出要“反冒进”。周的意见得到了刘少奇的赞同,并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
范荣康先生的回忆口述,终于让我们知道当年那些曾经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许多“社论”的出台秘辛。这些曾经的秘密,终于能够公开,成为“公共知识”,成为值得我们珍视的“公众记忆”的一部分。
我曾多次跟袁晞、李辉两位老友感叹,可惜范先生没有认识到自己价值的真正所在,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一段历史,而不在与自己“隔绝”已经几十年的言情小说。写了几十年社论,再有灵性,也会被磨炼得难以“言情”了。如果他先做口述历史,再写言情小说,留给历史的“宝藏”肯定会多得多。他们二位,亦同感此憾。
当然,我们的感叹遗憾终归只是他人的感叹遗憾,生命的价值、意义,最重要的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认知和选择。范荣康先生如此首选,自有他的道理。写了几十年的命题作文,一旦解脱,首先要了却、完成、实现的自然是自己最长久、最迫切的心愿和梦想。什么文学水平的高低、什么历史的价值与意义,统统扫地出门,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此时此刻他唯一想写的就是言情小说,这就是他认定的自己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如果不写,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年过六旬且身体欠佳,如此迫不及待要写几十年从未写过的言情小说,竟然真就一口气连发两篇!足见他要写言情小说的欲望之强烈,这是被压抑已久生命本能的爆发释放,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他生命本体中的文艺青年底色。

来源:随笔1979

编辑:马源

47#
发表于 2023-3-22 22: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92岁传媒大亨官宣第5次结婚!

据外媒报道,92岁的美国传媒大亨默多克与新任女友安·莱斯利·史密斯于3月17日订婚,两人将于今年夏末完婚,而这将是他的第五次婚姻。


据默多克自家旗下的媒体《纽约邮报》透露,史密斯一共结过两次婚,两任前夫均已离世。第一任丈夫亨廷顿家世显赫,是一位加州的律师,第二任丈夫切斯特是美国乡村音乐明星,在加州拥有大面积农场和牧场,并在高档社区拥有多套豪宅。

而默多克此前已经历过四段婚姻。

1956年,默多克与第一任妻子帕特里夏·布克结婚,于1967年离婚,两人育有一女。


1967年,默多克与安娜·玛丽亚·托夫结婚,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于1999年离婚。


1999年,在与安娜离婚仅17天后,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结婚,也是默多克最受关注的一段婚姻。2013年默多克与邓文迪分手,两人育有两个女儿。


2016年3月4日,默多克和霍尔结婚,两人在结婚六年后最终离婚。


公开资料显示,默多克家族坐拥两大媒体集团——“新闻集团(News Corp)”和“福克斯公司(Fox Corporation)”。仅新闻集团在全球就拥有数百家地方、国家和国际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英国《太阳报》和《泰晤士报》等国际一线媒体都由其家族控制。此外,默多克还拥有电视台“澳大利亚天空新闻Sky News Australia”和“福克斯新闻Fox News(隶属福克斯公司)”和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 (HarperCollins)”,以及其他资产和业务。

此前,默多克前任妻子与子女们因遗产问题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据路透报道称,默多克的这次婚礼不太可能改变他所持有的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包括福克斯公司和新闻集团。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4umQ3MmbCRD8DLqG9G6XA

编辑:张铭麟

48#
发表于 2023-3-28 2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不止不休》主角原型韩福东: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电影《不止不休》的火爆,让很多没有经历过媒体黄金时代的人们有机会可以重新认识,记者代表着什么。
正如影片中的那句话:记者改变不了什么,只需要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不止不休》电影人物韩东的原型,是前知名媒体人韩福东。为什么选择韩福东为原型?影片导演王晶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回看03年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年代。韩福东的故事在这些人的故事里面跳脱出来,是因为我觉得韩福东个人的人生经历在那个年代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身上的这些特点和我们电影里面核心讲述的乙肝群体的这些人,他们心里面经历的痛苦或者是煎熬,其实是相似的。所以选择了他作为我们影片的原型人物。”
影片中的记者韩东,并不仅仅是韩福东的单纯还原,主角身上体现出来的,其实是那个媒体黄金时代的记者群像。
一个人被歧视,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韩福东生于1977年,20岁以后,他曾计划以一个高中未毕业的民工身份参加自考去当律师。2002年,进入《华夏时报》评论部——报社内部最为强势的两个部门之一(另一个是影响力周刊)。
韩福东这样描述自己的那段经历:“那是2002年,这份北京排名靠后的日报,每周一到周五却领先全国推出两个版评论——一版国内评论,一版国际评论。就当时而言,恐怕还没有一家纸媒给予时评这样大的空间。评论部主任是莫之许,副主任黄章晋。”
然而,《华夏时报》评论部命运多舛,新的领导者将报纸转向为北京都市生活服务,时政分析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了。
2002年下半年,韩福东转型做记者,随即跳槽到《21世纪环球报道》,开始切入时政报道领域。2003年,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后,他进入《中国新闻周刊》,成为一名调查记者。
在这里,韩福东采访了化名为“松月”的张先著,他就是电影《不止不休》中张博的原型,彼时,大学毕业生张先著因体检查出乙肝小三阳,落选公务员考试。
20031124日,《中国新闻周刊》刊出封面报道《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主张》,包括三篇报道《乙肝歧视诉讼第一案》《HBVER维权运动》和《为乙肝病原携带者“平反”?》,以及一篇评论《宪法还他们平等》。
在《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主张》这篇文章的开头,韩福东写道
一个人被歧视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因为你的某一种身份(血缘、籍贯、身高、疾病)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与你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都无关。
歧视的意思等于否定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因此歧视在本质上是一种令受歧视者绝望的力量。
松月和中国的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将这场诉讼看作是面对无处不在的社会偏见与就业歧视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其实,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问题,韩福东并不是第一个报道者。20031113日,成都晚报记者周牧以《起诉!以宪法的名义》为题,独家报道了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以法律援助的方式帮张先著打行政诉讼官司的事件。
此后,周牧持续采访报道。接着,央视、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法院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民主与法制杂志、每日新报、江淮晨报等相继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发表了评论。
张先著一审胜诉,但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随后,又有一大批记者开始继续追问、追踪,直到2005年初,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取消了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
这件事成了影片《不止不休》中浓墨重彩的片段,影片将中国媒体的努力浓缩在了主角韩东和京城时报身上,但还原的却是媒体黄金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经典案例。
正如导演王晶在一篇报道中所说,《不止不休》中出现的90%以上的故事都有真实人物原型,但不一定是一个人,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多戏剧性,但是每一个人的感受是真实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进入媒体行业34个月的时候,韩福东入职到第6家媒体机构《南方都市报》,在他的叙述中,当时的情景是“圈内同仁咸皆称奇,我也感受到自己的浮躁,知道是时候沉潜下来了。”
事后来看,他也确实这样做了。
2013-2014年,韩福东采写的两篇、被其视为代表作的报道刊出,《蒋介石的朋友圈》和《李步云口述:“依法治国”是如何脱敏的》,正应了《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南香红梳理南都深度报道十年经历时公开对团队记者的评价,“从2005年开始,南都开始搭建这个特殊的深度报道平台,这个平台给整个团队非常特殊的政策,让其成为南都新闻的特区。这里集合了最优秀的调查记者,可算是南都的“梦之队”。你可以看看那些名字,喻尘、韩福东、龙志、李军、杨传敏……这些人各有特色,比如韩福东擅长于做历史和时政报道,李军关注社会公共话题,龙志和喻尘是典型的调查记者。这些记者因为各自的学历、背景和关注领域的不同,也为日后南都深度拓展报道领域和关注视野提供了基础。”
采访经历的影响随后辐射到韩福东的评论内容中。2015年,他参加搜狐评论年终策划活动时写下了“时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文,文中称“这两年,我的评论方向又有变化,时评之外的历史评论占据了我大半的精力。这个转向和我的采访取向变化相合拍。我对旧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相信,我通过采访和爬梳档案等行为所发掘出的历史信息,其价值会超过新闻采访所发掘出的信息价值。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发掘出包括有些专业历史学者也尚未发现的大量历史细节。我去过的那么多的地方档案馆现在仍在支撑我的信心。”
在韩福东的讲述中,他曾被朋友笑称为“南都首席历史学者”,并认为这个称谓在近几年的确比“南都首席记者”更契合他的职业定位。
虽然评论在韩福东的职业生涯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在他的认知中,评论是作为副业的存在。
韩福东成为记者之后,他原本有一次机会可再以评论为主业,当时,《新京报》评论部创办时曾邀请过他加盟,但他彼时的兴趣已转为探寻事件真相与细节,便婉拒了邀请,副业的认定或许便是生于那时了。
即便如此,韩福东仍被业内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时评人之一。
2014年记者节时,韩福东应邀写过一篇文章,“致敬记者节: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年代?”文中写道:自中国记者有了自己的节日以来,没有哪一天像这个118日,被那么强烈的沮丧感所笼罩。很多人选择了转型,或准备转型。但仍然有坚守下来的人,他们或者发自内心爱这个职业,或者只是因为尚未有更好的跳槽机缘。除了劝大家珍重,还有什么更值得要说的么?
文章的最后,他又写道:“记者节给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人一个沉思的契机。或许我所说的“中国记者的坏年代”是过于悲观了。狄更斯那句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话语或许仍是最恰当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废墟,同时意味着新生。这一次,大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平等。”
我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2017年,韩福东在自媒体冰川思想库上发表评论文章《孙志刚死后14年,为什么雷文锋仍须死》,在文末他这样写道:
2002年进入媒体,十多年的光景里,我和同行们亲历了调查报道在中国的兴起,以及它的衰落。与其说,我在为新京报的扒粪行动鼓与呼,毋宁说我在凭吊一个刚风华正茂就迅速老去的媒体年代。这心中的块垒,岂是一篇打苍蝇的调查报道所能浇平?
调查新闻报道的日渐式微,终于让调查记者开始调转船头,纷纷离开新闻浅滩。韩福东也是其中的一个。
20177月,《阿里铁军》一书出版开售,该书的副标题是“阿里巴巴销售铁军的进化、裂变与复制”,编辑推荐词这样写道:互联网地推天团,马云口中的中国电商“黄埔军校”,是如何铸造的?超强执行力来自何处,价值观如何创造万亿价值?阿里铁军的团队建设、销售技巧、文化与价值观的创建与传播,深度剖析与分享。
韩福东的名字出现在作者一栏,与同为媒体人出身的宋金波共同写下此书。
《阿里铁军》出版的前一年,韩福东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过一场名为“众神喧哗:专业新闻式微与自媒体崛起”的讲座,探讨新闻报道与自媒体,讲座的开场他引用了吴晓波的一句话,“突发记者还在,深度报道的记者变少”。
他在讲座中说,“早期媒体最繁盛的地方是南方报业,引领着门户的走向。而现在门户都落伍了,都选择自媒体了。有些酒席上,主办方会把自媒体的大V放在主桌,传统媒体放在次桌,真的是三百年未有之变局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前往公司任职后,韩福东鲜少再公开发表对新闻媒体的评论。《不止不休》里的那句话,成了他最近一次送给年轻媒体人的忠告:很多人把记者仅仅当成一个职业,我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屈妍君

49#
发表于 2023-4-19 1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打假记者高勤荣案重大转折:中央高度关注,或将迎来再审
编者按:
被誉为打假英雄记者、曾服刑8年的新华社山西分社原记者高勤荣,25年后在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下,目前,山西省高院已经受理了其申诉材料,正在审查再审的可能性。如果该案决定再审,高勤荣一案将可能成为全国新闻界最富有轰动性的媒体人申诉案。
从山西方面获悉:被誉为打假英雄记者、曾服刑8年的新华社山西分社原记者高勤荣,25年后在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下,目前,山西省高院已经受理了其申诉材料,正在审查再审的可能性。如果该案决定再审,高勤荣一案将可能成为全国新闻界最富有轰动性的媒体人申诉案。
01
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1998年,时任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观察》杂志社记者高勤荣,奉命去山西运城采访耗资两亿八千万的渗灌工程。高勤荣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欺上瞒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该区主要负责人为迎接全国22个省市的水利现场会代表,把渗灌池不管地势高低,全部修在代表们即将参观的公路两侧,达到“沿路看得见”的恢弘场面。
高勤荣遂向中纪委进行举报,时任中纪委副书记批示:“山西省纪检委先行查处。”
19984月,山西省相关部门对高勤荣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调查,最后因实在查不出问题而撤案。
5月,高勤荣署名的一篇题为《山西省运城搞假渗灌浪费巨额资金》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内部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等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相继跟踪报道。
也许正是这些报道触动了某些人的奶酪,12月,高勤荣被捕。次年(1999年)4月,山西运城市中院以介绍卖淫、诈骗、受贿三个罪名,判处高勤荣有期徒刑12年。
2001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电视台前台长杨伟光,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等7人在提案中指出:“这是一起明显的打击报复、有罪推定,甚至是涉嫌栽赃罪名的恶性枉法冤案。”然而很遗憾,代表委员的呼吁没有把高勤荣从监狱中解救出来。
200612月,因多次立功减刑,实际服刑8年的高勤荣获释。
2008年《法律与生活》杂志一篇《穷的只剩下钱的煤老板》一文提到原山西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世贤离休后,出版了一本《公仆梦·公仆情》的书,该书多以化名的方式记录了他在任时所看到的原运城主要领导的腐败现象和官场的权钱交易,以及谋害高勤荣的经过。在书中,以化名高荣的名字,提到了此案:
1998年,一方闹洪灾,河东地区却闹旱灾,假渗灌的问题都一一露馅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专栏播放了河东地区的渗灌,把吕高成的像也给亮出来啦。
随后省里又来了一个叫高荣的记者,在河东地区采访了一个月,写了一篇在《人民日报》《内部参考》发表。
这可是一盘残棋,这盘棋如何下?吕高成又和王明月商量着对策,王明月说“先下手为强”,吕高成问“怎么个下法?”,王明月说“杀鸡叫猴看”,吕高成问“杀谁?”,王明月说“高荣”,吕高成说“人家是省里的,不好下手。”,王明月说“找几条罪状还不好找!”,吕高成说“行,那就得动公检法啦。”
于是,吕高成便授意公、检、法的心腹,罗列了三条罪状,一下判了12年徒刑。
以上公开出版物的记述,与高勤荣的遭遇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正是高勤荣被人没计入狱的内幕。
高勤荣出狱后,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多家权威主流媒体不断为其呼吁、鸣不平。
02
欲加之罪,何时来纠
200710月,凤凰卫视的《文涛拍案》栏目,为其做了专题报道,题目为《一个不敢出狱的人》。
2013221日,《中国青年报》以题为《让那些欺负老百姓的人无处躲藏》和《英雄并不孤独》的通讯、评论,报道了高勤荣的案情。2014年,东方卫视又为高勤荣做了《举报之后》的视频。
20167月,澎湃新闻又以《高勤荣:一个前新华社记者的申诉18年》为题,等等。
这些年,高勤荣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句话也成了高勤荣始终坚持申诉的动力。
中央领导曾引用过北宋王安石《周公》里的一句话“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高勤荣冤狱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至今已有25年,期间,中纪委和两高高度关注,却音信皆无,疑窦重重:
一、《人民日报》发表内参后,中纪委领导批示查处运城耗资2亿8千万的假渗灌工程,为什么不查运城的这个腐败工程,反而查了高勤荣半年时间呢?
二、高勤荣批捕后公安机关到其家收查,竟然扣押了《南方周末》曾公开报道运城假渗灌工程的10份报纸。这与高勤荣所谓的罪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三、判一个人是否有罪,要经过公、检、法三级监督处理。在一二审中,案件里疑似多处出现篡改笔录,疑似伪造证据的情况,这些情况相关部门是否应该认真核查,弄清楚里面的各种疑问,还真相给社会呢?
四、高勤荣入狱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100多名知名人士为其提案、呼吁、鸣不平。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相关部门却置若罔闻、置之不理?
五、高勤荣事发后,不仅他本人被抓捕,而且把为记者提供采访线索的人也以莫须有的罪名判了7年,最后因证据不足而平反。更为残酷的是,此人一出监狱大门又被3个蒙面歹徒暴打致残,至今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背后的黑手又是谁?此案为何久侦不破呢?
国家领导人曾告诫全国司法人员说,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来源:简划
编辑:屈妍君

50#
发表于 2023-7-23 2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傅晓田的“前世今生”



傅晓田,1983年生于重庆北碚。

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附中的傅晓田在高考前的重庆市全市联考中排名第四。

据一位自称傅晓田校友兼邻居的网友介绍,傅的中学时期样貌出众,皮肤与身材尤为惹眼,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儿。

傅晓田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确实显示出了一股锐气。她先是在提前批单填了外交学院,第一志愿也只填了人民大学新闻系,并且豪气十足地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如果不是父母的警告,她甚至不会填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

她直接在提前批单填了当年收分超过北大的外交学院。

高考分数揭晓,傅晓田女士“未进入外交学院提档线;人民大学没达到专业分数线”。而北京语言大学又有不收第二志愿考生的要求,不过巧合的是,当时重庆的招生政策突然更改,傅晓田最终进入北京语言大学。

2006年,傅晓田本科毕业后,申请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

丘吉尔学院是以培养工程师为目的建立的,学院的学生多数都具有理工科背景;换言之,一个文科生真的只想“水”一个硕士,那么根本不需要申请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

傅晓田作为一个文科生,却获得了理工科背景扎堆的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后来剑桥大学专门为傅晓田建了晓田花园,成为剑桥历史上第二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花园,上一位是徐志摩。

2008年,傅晓田硕士毕业,当时她已经获得了一家世界知名银行的offer,她原本是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银行家的;可是一直有媒体梦想的傅晓田在一个偶然机会知道了凤凰卫视伦敦站招募实习生的消息,为了“圆梦”,傅晓田果断放弃了银行的工作,成为了凤凰卫视伦敦站的一名实习生。

香港往事

晓田2009年加入凤凰卫视,此后任驻伦敦记者站首席记者及站长,2011年两度前往利比亚进行战地报道;同年底调升总部任高级记者。2013年起担纲《风云对话》的主持人,两年后兼任制片人。2017年,她获授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成为全球最年轻获此荣誉者。2020年,她获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称号。


而老板刘长乐,1951年出生于上海长乐路,就此取名“长乐”。2年前,刚满70岁的他,不得不退居幕后。他被乘龙快婿坑了,贺鑫搞的P2P凤凰金融闯了大祸。

2021年4月18日,凤凰卫视发布公告,主要股东今日亚洲有限公司与紫荆文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信德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Common Sense签订框架协议,将有条件向两者分别出售10.49亿股及8.45亿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1%和16.93%。

按披露的交易价格,老板可套现超11亿港元;但这也意味着,老板也辞去董事会主席,彻底退出创办并掌控了20多年凤凰卫视。

2012年,经姜姓友人的特意安排下,在某老总铜锣湾的地下会所,傅晓田参加了一场私密性强的高端交际花活动,大多为财阀权贵名流,在这个场合结识了原为教授后来通过发光姐空手套白狼的某总,当时某总有自己的知音发光姐(过于高调不便于展示全名,爱好书画和发光)私底下又与女主拉拉扯扯。


某总曾是大学讲师,因长得高大帅气练就了一身令女人魂不守舍的本领。从商见过世面后,经过包装,寒酸气没了,唯有成熟潇洒,风流倜傥,成为商界有名的师奶杀手。在发光姐的加持下,五年间由一个普通商人成为了资产几十亿的大富豪。

香港的富豪圈对于女性友人的年龄十分看重,可以说对于女性来说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一起聊的开心、玩的好,则可以解闷或延续香火,不匹配则可以轻松甩锅,比如给女性友人报个商学院的班,让其重归森林…但是如果年龄大了,聊着聊着就黏上了…

女主和多数在香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性一样,爱好健身,身材很棒,开得起玩笑,想得开,也放得开,不纠缠不黏人,眼光长远,不因小利烦人,这不就是正常男性的梦中天使吗?如此,时间久了富豪反而会想是不是自己的魅力不够,此女子不会是没被我征服吧,男人的征服欲一旦被激发出来,理性随之也就消失了…

交往时间久了,某先生送了一套九龙市价过亿港币的大平层给女主,这对绝大数打工仔来说是一生也无法实现的。

2020年,获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荣誉,并登上“2020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榜;同年,获得凤凰卫视最佳主持人大奖;同年,获邀担任2020年国际艾美奖颁奖嘉宾。

内地媒体人眼中的傅晓田

一个叫宋押司的内地媒体人,这样回忆他眼中的傅晓田——

他在南京担任凤凰卫视旗下一本杂志的主编期间,曾向她约稿,撰写海外城市见闻,当时她是驻伦敦记者站首席记者及站长。结果发现她文笔细腻靓丽,就为她开设了专栏。


后来她回国,一个弟兄约上她,去长兴县太湖边游玩。傅晓田是坐着军用吉普去的,才知道当时她家人在浙江某部队任职。其曾祖父、曾祖母都是老红军,爷爷奶奶随部队南下,到重庆北碚定居。

晓田是80后,据押司所知,她有八卦,但并不足信。去年,百度上有消息说,傅晓田的老公是石宝峰,她明确表示:“我从来不知道石宝峰是谁。认识的人里就没有一个叫石宝峰的。”


美国豪宅曝光

其在内地和海外的社交媒体账号均出现过一个美国的豪宅,那么年纪轻轻的傅晓田为何能拥有如此豪华的府邸,这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探究竟。


根据傅晓田个人社交媒体所发布的照片,有美国网友通过搜索,发现她的房子坐落在加州纽波特海岸(Newport Coast)的社区,3 Tidecrest。

根据Zillow网站所提供的公开信息,这座壮丽的独立别墅建于2005年,占地11,882平方英尺,约合1100多平方米,其内部拥有令人惊叹的奢华生活空间。它提供了8间卧室和9.5间浴室,为舒适的家庭生活和奢华的娱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该豪宅物业位于半英亩的大型地块上,拥有水疗中心,同时还能欣赏到令人惊叹的水景和城市景观。共有10个停车位可供客人使用。这个大家在傅晓田晒的照片也不难发现。

纽波特海岸社区以其杰出的海岸景观、高端的便利设施和高生活水准而闻名。附近可体验到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海滩、世界级餐饮和奢华购物场所近在咫尺。

傅晓田所在物业的具体信息如下:

地址:3 Tidecrest, Newport Coast, CA 92657

物业类型:独立别墅

建筑年份:2005年

卧室数量:8间

浴室数量:9.5间

室内可居住面积:11,882平方英尺

地块面积:0.50英亩

停车位:10个

根据房地产交易数据显示,该物业的目前非上市估价为14796700美元,约合人民币1亿多元。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该豪宅的月租金为48,518美元,换算称人民币约合35万多元每月。这个数据在国内肯定远超大多数家庭的年收入。

在傅小田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将离开美国后的2023年4月,该物业开始挂牌出租,从2023年6月进入被租赁状态,目前居住者未知。当然也有可能并未出租,因为目前傅晓田去向成谜,其究竟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没有人知道。

神秘消失

她的社交媒体的消息还是停更在2023年4月。

从她今年3月4日发布的其子满百天的微博倒推,小生命应降生在去年11月24日左右。

而在2022年2月24日,傅小姐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留言:对我们来说都是历史性的一天。

留言所言的“我们”是谁不得而知,但对傅小姐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10个月后,她成功诞下一名男婴。

其后,她经常在微博等晒一些生活照片,但这些消息停更在今年4月,她似乎就此消失了,尽管网友千呼万唤,她也迟迟没有回应。




来源:读书使人进步1(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oawcDGy9GKGkIT-Ct28hg
编辑:郑程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