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70#
发表于 2024-7-1 22: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胡友平勇救日本妇孺离世:被呼吁追授烈士 社交平台治理极端言论

【本文资料来源于苏州政府、人民日报、苏州日报、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等】
近日,一位叫“胡友平“的普通中国女性引发全民哀悼和致敬。
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为中国籍2人为日本籍,犯罪嫌疑人被迅速制服。中国籍伤者胡友平在阻止嫌疑人犯罪过程中受伤严重,经送医抢救无效于26日不幸离世。
事件发生后,广大人民对行凶者持刀伤人很愤慨,对胡女士因伤重离世表达缅怀哀思。
据津云新闻报道,6月28日21点30分,伴随深沉铿锵的音乐响起,天塔点亮纪念胡友平灯光秀。通过“一个大写的人”“一道照亮世人心灵的光”“一人兴善 万人可激”三幅画面,纪念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无畏义举。
救人细节
苏州将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据报道,6月24日16时许,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为中国籍,2人为日本籍,犯罪嫌疑人被迅速制服。中国籍伤者胡友平在阻止嫌疑人犯罪过程中受伤严重,经送医抢救无效于26日不幸离世。两名日籍人员中,1人在院治疗,无生命危险;另1人当日已出院。
据涉事日籍成年伤者陈述,犯罪嫌疑人行凶时,胡友平阻拦了犯罪嫌疑人并被刺伤倒地,涉事日籍成年伤者的儿子得以趁机躲开。现场目击市民看到,胡友平先是拉住犯罪嫌疑人,又从身后抱住嫌疑人,嫌疑人反手将她刺伤,致其倒地后仍继续追刺时,被市民、途经司机和巡警制服在马路上。目击市民表示:“如果当时犯罪嫌疑人没有被拦住,将会有更多人受伤。”
6月27日,据江苏苏州市公安局网站消息,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公示:根据《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苏州市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经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申报,市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工作小组评审,提请市政府追授市民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中方反应
外交部和当地政府赞扬壮举 胡友平家属发声
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方面、胡友平家属和民间等多方面都表达了对该事件的态度。
6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表示,我们也注意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对胡友平女士的不幸离世表示哀悼,向她的亲属表示慰问。苏州市将追授胡友平女士见义勇为模范的称号。这位中国女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反映了中国人见义勇为、勇于助人的精神。
事发后,苏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前往医院指挥调度医疗资源,组织全力抢救,看望家属并表达深切慰问。同时,苏州市公安局苏州高新区分局即启动并于26日确认胡友平为见义勇为人员。
28日,有市民到事发地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献花。
同日,胡友平家属对大家的关心慰问表达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近段时间来,我们收到了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慰问,心意收到,也特别感谢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相信任何有正义、有爱心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经过家人的一致商议,我们决定不接受捐款捐物,也希望不再被打扰,只愿逝者安息,家人们能尽早回归平静的生活。如果有爱心人士想要为传递正能量捐款捐物,建议他们可以捐给各地的见义勇为基金会。”
平民英雄
多个官媒发声:可考虑给其申报追授“烈士”
除了政府等层面的缅怀外,笔者媒体同行也积极就此事发声。
央媒人民日报对此壮举表示,政府和公众共同的褒扬,展现出对英雄的肯定、对暴力的谴责,也表达了对受伤日本母子的人道关怀。中国是法治社会,也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此次伤人事件是极端偶发的个案,不具有代表性。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我们中国人对善恶是非的标准是一致的,也是清晰的。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犯罪,不分中国人和外国人。中国是开放的社会,极个别歹徒不能代表善良正直的中国人,极端暴力行径更无法破坏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因此,没必要将极端个案上纲上线,对中国的法治和开放作出歪曲误读。我们也不会接受个别人炒作“仇外情绪”、发表仇恨言论的行为。这些都是中国主流社会和我们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胡友平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无畏义举,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社会的善良正直,这也代表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心声。致敬胡友平,致敬每一位见义勇为的人。
苏州日报称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胡友平直面生死,阻止恶行,扶弱救危,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举,保护了同胞和外国友人的生命安全。苏州人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一不为她的善良所感染,无一不为她的英勇所震撼。面对勇士的逝去,无尽的哀思伴着苏城的雨丝洒落,深情的悼念在苏州人的泪眼中凝结,无数的牵挂与关切在城市里涌动。胡友平家属感谢各界的关心帮助,也婉拒了大家的捐款捐物。大爱无声、令人动容。
新华日报表示,6月28日上午,进入梅雨季的苏州阴雨连绵,仿佛与很多悲伤的苏州人一道,在哀悼一位刚刚在这片土地上因阻止歹徒行凶而离世的平民英雄。无惧刀锋,挺身而出,阻止暴行,保护他人,胡友平正按程序被追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以平凡之躯行救人壮举,一个大写的人,也是一道照亮世人心灵的光。对此义举,从政府到公众,一起褒扬。而对偶发的极端暴力行为,大家齐声谴责。是非善恶,十分清晰。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善良、正直的共同表达。“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以勇毅之力,扬浩然正气,致敬胡友平,致敬每一位见义勇为的人。
南方周末表示,有关部门也可考虑给胡友平申报追授“烈士”,以表彰她的大义与勇气,这也是目前官方评价体系中为救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最高荣誉。
2011年施行的《烈士褒奖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根据这一条,并不是说只有军警或公职人员牺牲才能评为烈士,符合上述五种情形之一的中国公民理论上都可以被评为烈士。就胡女士而言,她是中国公民,本职工作是校车引导员,引导孩子上下车,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也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如让孩子免于摔跌受伤等,与持刀凶手搏命当超出了她的法定职责,是她高度责任感的体现。这一行为,首先符合第一款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而就第二款而言,从法理逻辑上说,在中国境内保护中国公民财产安全也好,保护外国公民财产安全也好,不影响行为的性质。
烈士除了是最高的荣誉之外,还有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符合条件的烈士遗属还能定期享受抚恤金。荣誉以及社会的褒扬,将起到强烈的正面效应,我们所组成的社会也才对得起、配得上她的牺牲,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与价值观将得到褒扬,会激励大家正直勇敢,让社会正道滋长、邪气消退。
日本驻华大使馆降半旗致敬:勇气善良 痛惜
6月28日上午,“日本驻华大使馆”微博账号发布消息:惊闻胡友平女士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我馆深感痛惜。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从歹徒手中保护了无辜的妇幼,相信她的勇气与善良也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我们在此向胡女士的大义之举致敬,愿胡女士安息。
日本降旗照片截图
苏州日商俱乐部一名负责人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感到十分遗憾,但这只是偶发个案。事发后,得知当地政府作出了迅速积极的反应,给予伤者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让人感到安心。
事件舆论
多家平台打击“煽动中日对立”等极端信息
自官方证实6月24日苏州高新区一公交站台持刀伤人案件造成中国籍胡女士死亡2名日本籍人士受伤后,该事件旋即成为舆论焦点,大量网友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讨论,众多网友纷纷表达对胡女士的敬意和缅怀之情,但其中不乏一些极端言论。
随后,据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豆瓣、网易、腾讯等平台近期均发布相关公告,打击“煽动中日对立、挑动极端民族主义”相关违规信息。
6月26日晚间,“微博管理员”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站方在巡查中发现,有个别用户偏离理性讨论方向过度解读本次事件,发布挑动民族情绪、宣扬群体仇恨的极端言论,甚至以爱国主义为名义为犯罪行为叫好。对此,站方予以严肃处置。依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站方对排查到的759条煽动仇恨、美化犯罪的违规内容予以清理,并对@安兵科技 、@番薯貓bot 、@如皋老猫 、@一正经胡说道 等36个违规用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关闭账号处置。
豆瓣、网易、腾讯、百度、凤凰网、今日头条均在6月29日发布相关治理公告。“网易号官方平台”账号发布公告称,近日,有个别用户利用近期的一些事件借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歪曲、夸大事实甚至编造内容发表不当言论。例如,宣扬“抗日锄奸”,鼓噪成立“当代义和团”;散布质疑苏州救人牺牲的校车司乘人员“是日本特务”等诋毁言论;炮制“最好全日本沉岛,早日种族灭绝”等极端民粹主义言论。网易表示,平台立即展开专项巡查,对相关事件内容中有过度解读,发布宣扬群体仇恨、挑动民族情绪的极端言论等现象的用户进行处置。对于上述乱象,平台将通过审核拦截、页面筛查等方式进行集中治理,并采取删除警示、阶段禁言或封禁账号等处置措施,将定期对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公示。
腾讯表示,近日,苏州高新区持刀伤人事件在网上传播并引起舆论关注,有个别网民在网上煽动中日对立、挑动极端民族主义,炮制各类极端言论。平台坚决打击此类违规内容和账号,共处置相关违规内容836条,处置相关违规账号61个,视违规情况与平台规则,采取包括禁言、封号等处置。
“抖音黑板报”账号6月30日凌晨发文称,相关极端和错误的言论破坏了风清气正、平和友善的平台氛围,甚至宣扬极端情绪为不法行为“喝彩”。对此,平台已严厉处置。目前,平台已关闭“锄*队”、“简*是福”、“生性*淡”、“丰砣洛夫*寄”、“极目*眺”等多个严重违规账号。后续,平台将继续加大对相关不良信息的排查处置力度。
6月30日下午,媒体第一财经发表评论文章《形成全社会铲除恶意极端言论的强大氛围》,强调苏州校车司乘人员胡友平因为救人牺牲引起了人们强烈同情和无限惋惜,包括许多中日两国民众洒泪相送;行凶者本人的丧良行为及此后极少部分人借此宣扬极端民粹主义的言论也引起了民众的极度愤慨。
一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利用一些事件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恶意歪曲、夸大事实甚至编造内容发表恶意极端言论,影响之坏堪称毒瘤,亟待铲除。
事件在时间上将会逐渐走远,但深刻的影响还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这些恶意极端言论往往披着爱国的外衣,引起一部分人的认同和盲从,更具有欺骗性、蛊惑性。他们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这些行为将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危害。将这些人称之为“爱国贼”都不合适,因为将他们和爱国两个神圣的字眼联系起来是对爱国的亵渎。
铲除恶意极端言论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平台管理的规范,法律震慑力的加大,以及民众心理层面的拒绝盲从等。打着爱国旗号的极端言论和极端行为每前进一步,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不要说影响国家形象、发展环境,甚至会影响社会认知的撕裂,影响社会的公序良俗。这种毒瘤不应该有滋生和蔓延之地。

来源:搜狐网
编辑:李佳

469#
发表于 2024-7-1 2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入职南方周末,发现它是个官僚机构

入职南方周末,发现它是个官僚机构

上大学时就听过南方周末的故事,有一次在大礼堂参加了南周首席记者的访谈活动。印象中,首席记者谈笑风生,言语间散发着一副自信豪迈和“澄清天下之志”,还鼓励大学生“扛着飞机大炮”自由提问,越犀利越好。

   毕业后到了广州做记者,进一步听说了不少早年传说。那些传说里,夹杂着激情、刺激、热血、希望、理念、奇迹、感动、唏嘘、悲痛等效果,有时还神秘,让人头皮发麻,脊背发凉。听得越多,越觉得“今不如昔”。当然谁都知道,这不是南方周末的错,而是时代变了。

   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对面的人行天桥上,随意抬头都能望见“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两块招牌,几十年了,还是锈迹斑斑,好像两块文物。

   然而之后几年,偶尔的一两次,你能听到来自289的自我感动式的宣传或文章,他们说的是“南方日报”的招牌,还有个人说他坐飞机从天空中看到“南方日报”四个字,高高屹立,睥睨着繁华的珠江新城CBD,俨然南方系甚至广州精神的一面旗帜。——对,这个招牌安在南方大院30多层大楼的最顶端,因为高入云霄,你是轻易看不到的。你可能要从广州塔上、北京的朋友圈中才看得到。

   提到这三块招牌,是希望你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上级谁是下级,要分清楚。在南方系大院里,南方日报是整个南方报业的“旗舰报”,员工们俗称“妈报”。

   这三块招牌的等级关系里,也蕴含着能够解释发生以下这件事的原因。
作者:YS

入职须像太监一样

   2023年9月中旬,我从北京的单位辞职。辞职前跟南方周末的编辑谈好了。我去找编辑谈入职的事儿,一边聊可做的选题,一边谈入职流程、待遇等。职级、待遇是有规定的,没什么可谈。我问什么下个月初能不能入职?编辑说,按照报社的流程,入职者需经三轮面试,还要试稿。

   当时我言辞间两次三番表示想早点入职。编辑说,“时间会有点久,你要耐心等等”。但也没说到底多久。我心想,这个久,应该是一个月吧?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找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帮我交社保。

   没想到,入职拖到两个月,三个月,过完年,一直拖到五个月、六个月……

   大概时间线:

   2023年9月下旬,报纸刊发“试稿”;几天后,与部门主任线上聊天,此为第二轮面试。

   11月23日通过腾讯会议,与南方周末主编进行第三轮面试。此时,距离启动入职流程已经两个月,与上一轮间隔了56天。

   12月4日,南方周末给我发来入职邮件,开头是标准式的“欢迎加入南方周末!”并列出14项入职所需的材料清单。这时,距启动流程过去近80天。
   其实在10月至11月,我与在我之前入职的南周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一个情况:“南周入职流程非常长,至少三个月”、“我的入职花了五个月”,甚至还有更长的,印象中还有将近一年才正式入职的。得知此情,我是懵逼的,也不懂何至于此。直到我经历完这一刀山火海的燎割。

   12月初的入职邮件,让我以为当月就能签合同入职了。没想到那只是困难与折磨的开始。编辑也在微信中提醒,“材料会很麻烦,肯定要两次或多次,来回寄往广州。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办完”。

   12月7日我根据邮件中的一个手机号,加上了HR人员的微信。暂且叫她C。我最先打电话,是跟C说,邮件里要求所有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尽快准备好,递交或寄送南方周末报社办公室”比较困难,因为我的户口在外省,调档案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与两地沟通,咨询流程。C说,那就不限于5天,尽快即可。其间北京甲流肆虐,我在家待了一周。

   12月22日,我向广州寄出第一批材料,包括信息登记表、体检报告、履历材料复印件、几份离职证明等。你别以为这些很简单,举个例子,信息登记表里有个“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南周要求“从高中开始填起;时间全部需要具体到日”。我想破头也想不起来哪一天高中毕业的,况且谁也不会保留高中毕业证。还有第一份工作的离职日期,为了找对应这个日期的材料,我花了两天时间,搜索屋子和邮件,最后终于找到,如释重负。

   经过与外省、广州两地人才服务中心的多次致电、沟通,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于2024年1月16日邮件通知,“档案已到档”。(南方人才市场的座机、手机号,我打过多次,从未打通过;相反,户口所在的外省是通过小程序,效率奇高,某个周五我在小程序提出一个申请,下周一一早就接到工作人员电话确认和修改办理。差别太大。)

   在以上两个环节,12月22日与1月16日之间,我除了和C沟通调档案进度的问题,修改、补充部分此前寄去的材料,还沟通了一个叫“《就业创业证》”的玩意儿。

   这是因为,南周邮件里有一条,“最近一份工作离职时间如与南方周末预计入职时间相隔超过三个月的,须提供《就业创业证》,具体办理请咨询户籍所在地或社保缴纳地人社部,手册需包含失业阶段的登记记录并在有效期内。”
   我一直没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创业过,自然觉得我不需要提供这个。其次,为什么“超过三个月”就要提供这个,也没解释。而且,超过三个月不是南周造成的吗?为啥要我提供什么证明?

   12月22日寄出第一批材料后,C告诉我,还需要《就业创业证》,问了半天,回答很简单,核心意思就是“集团要求提供”。C还进一步解释,“这个招聘,不是南方周末聘,是集团聘。所有规定都是集团要求的,所以没办法。”(读到这里,希望你能记得开头我们说的三块招牌。)

   按照C的提示,12月27日,我去街道办的人社窗口咨询了一下。工作人员问了好一会,我又跟C联系,才确认这玩意儿其实叫《就业失业登记证》。工作人员三下五除二,要给我办,结果一查,我还有社保记录。有记录,就没失业,就不能办。工作人员说,你先去把上家的社保断掉,我这儿一查到,5分钟内就可以给你办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并盖章。
   我回家就问C,我这儿的社保随时可以减员,然后我立刻来街道窗口办证,立刻寄去广州,那么南周应该立刻为我上社保,接续社保记录。C说,这个办不到,因为南周上社保是在每月1-15日,过了15日,就得从下个月初才能增员。

   那么能不能下个月初我这边再断掉社保、办证、寄去广州呢?也不行。一是,我这边的北京社保,是下一个月缴这个月的,不能保证月初就能随意断。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一个月的“断缴”的空档。你懂的,断缴一个月,有些权利就得归零。二是,C多次说,你就算下个月初寄来,广州也不能保证在15日之前上社保,因为“集团那边审核材料,至少就要两周时间”。

   我真是日了个槽。照这个情况,这不是12月、1月、2月入职的问题,这是哪个月都入不了职……就15天的时间,我就算坐着火箭去办社保减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寄快递,也解决不了“两周时间审核”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相当于要求骆驼穿过针眼,时间之头亲吻时间之后脑勺。我一度很眩晕,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要请爱因斯坦、薛定谔、哥德巴赫、杨振宁之辈来解决。

   12月27日至1月16日,我与HR人员C多次在微信上探讨《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问题。有那么几天,交流还很密集。我一直在问她,也问我自己,怎么样才能办到这个证,同时不让我的社保断缴?C回答了多次,结论就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几次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你自己看着办,那是你的事。

   那大半个月,我天天都处于懵逼状态。因为属实不明白南周出这样难题的目的何在。在我看来,HR,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是提供服务和引导的,帮助应聘者顺利入职。我问C,能不能不要这个证,她的回答还是“集团要求要”。我说,南方周末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也每年都在招人,你们HR对每一个问题应该都有解决方案啊,其他入职者此前没遇到这个问题吗,是怎么解决的呢?C也没回答明白,只是有一次说,“北京那边的同事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最后基本上都是彻底断缴社保之后,开到这个证明,才顺利办理入职的。”

   这是什么道理?后面的几个月,我老想到一个职业——太监。

   南周利用“离职三个月以上”,卡着一个《就业失业登记证》,要求只能断缴社保才能入职,这就像宫里招太监,必须“净身入户”。至于凭什么、为什么,没有的,寡人就是这么要求的。


在这里读懂中国

   可资证明的是,在此期间,南周另外部门的一个在走入职流程的同行,遇到同样的情况,来问我该怎么办。年底,编辑部聚餐,编辑喊我也去了,还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只是有点复杂,其他人可能既没完全明白,编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是让我“尽量配合人力的要求”。

   1月16日傍晚,在我的追问之下,C在电话中灵机一动(没有夸张),想出一个办法:既然你朋友的公司帮你缴社保,你让他给你开一份工作和离职证明,当成第三份工作,这样就不受制于“三个月以上”的条款了。我当时就觉得,天才想法!

   其实我之前也不是没想过这种方案,只是这样做怎么看都涉嫌履历材料造假,入职邮件和登记表中明确要求不许有任何材料造假,否则自己承担责任,既然南周主动提出来,那就没问题了。

   1月17日,我立刻办好了“第三份工作经历”的《离职证明》材料,以及其它几份补充材料,寄送广州。按照入职邮件里的要求,这个最棘手的材料解决了,那么入职就应该很快了吧。我当时还跟C说,希望在过年(2月9日)之前办好入职,签合同。“签合同”这三个字,我在此前多次跟C强调,希望对方能明白我的心态。

   但是没有。此后一个半月,我就没有听到任何回音了。经历了过年,我算了算,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已经5个月了,已经超出那位“同事”所说的“我的入职花了五个月”的纪录。

   真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就是那个有澄清天下之志,要我们扛着飞机大炮提出犀利问题,教育我们“让无力者有力”“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南方周末》?
   这五个月里,我从一开始的希望当月入职、下个月入职,已经逐渐适应了南方周末的傲慢、颟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早已体验了几个月的惊诧、懵逼和失望。我感到,我的生命正在流失,正在白白浪费。我想到了卡夫卡的小说,《法的门前》,明明只是一道门,但是你耗费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没能进去,结局是死在看门人脚下;我想到《城堡》,K一直想要见到城堡的最高统治者或土地部门的高官,向他询问土地测量面临的问题,然后不管是肉体徒步前进,借助与高官的情人谈恋爱试图接近高官,还是在酒馆里潜藏寻找机会,最终还是没能接近城堡……

   卡夫卡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打开国门后就进入中国,我记得研究材料中有个教授专家是这么说的,“这个卡夫卡,我起初还以为他是个中国人,不然怎么写的故事让我们感觉这么熟悉,那不是就是写我们的官僚机构和弊病吗?(大意)”

   2月28日,2月的最后一天傍晚,我跟朋友在外面吃饭,吐槽这事儿。朋友都表示,“啊”“为什么这样,南方周末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后面这个问题,在不同阶段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但在这里,仅指涉我的遭遇。

   就在吃饭到一半,我接到C的微信电话,她开头略略表达了歉意,说不好意思,拖太久了。然后又说,还需要补充两份材料:一份“集体户口首页”,一份“第三份工作的‘背调函’。”我听完之后,心中直呼牛逼。

   这个户口首页,按道理是要提供的,只是一开始邮件中没提到集体户口这种情况,我以为不需要,而且这几个月的交流下来,对方也从没提过缺了这份材料;至于“第三份工作的‘背调函’”,你不知道这是一份不存在的工作吗,你HR部门的领导、审核人员看不出来吗,不是你要求当作第三份工作的吗?然而C说,既然是一份工作记录,就要求与之匹配的背调函——虽然前面已经体验了南方周末五个多月的形式主义,但这一次,我又被这个新的形式主义纪录值给震惊了。

   你说你们招聘个人,就好好办入职嘛,怎么还玩上形式造假、“用假材料证明假形式”的俄罗斯套娃游戏了?我提供完以后,后面是不是还需要第三层材料,来证明第二份材料。叠床架屋,层层嵌套,冤冤相报,何时可了?

   到这里,我真的是被南方周末玩的这个黑色幽默、荒诞故事给搞得哭笑不得。这哪里是招聘,这是龙潭虎穴探宝、曹操机关古墓寻尸呢吧?明明是“阳光打在你脸上”的光明正道,怎么就走出了夜行偷盗、机关暗道、梅大塌方高速的感觉?

   真的,我在这里,读懂了南方周末,读懂了官僚主义,读懂了中国。

六个月的“烂尾工程”

   有人肯定会说了,你已经知道了他们要三到五个月,与你的尽快入职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什么不及时止损,早点弃坑?或者说,南周傻逼成这样,你还不摔椅子拂袖而去?多年的记者素养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要借鉴电信诈骗、杀猪盘甚至炒房、炒股的逻辑来理解。一来最初是出于尊敬这家老牌媒体,无比信任,二来是一步步上套了,等得越久,越难以解套。杀猪盘、炒股的游戏里,你的一大笔钱已经投出去了,你总想着再走一步,就能回本了。谁知道,脖子上绳子的那一头,攥在别人手里,越来越紧。

   关于2月28日那两份“最后的材料”,可以算一算,就算我以最快的速度办完,寄到广州,加上南周审核的效率,3月也无法签入职合同,因为下半个月不能办,那就得等到4月了。这样,整个流程就花费了我7个月。

   我很想知道,在中国,有哪个媒体的记者入职花了半年、七个月的?当然了,有些热爱新闻的人,为了投奔某个敬仰的媒体,义务实习、撰稿两年再转正,也是有的。但你要说这是压榨,PUA,剥削、欺诈,也是完全没错的。

   实际上,我还试了一下,“背调函”一天就开好了,户口首页麻烦些,需要我去外省办,或者,按照工作经验小手段,找个打印店老板,付点服务费,开证明让他代劳去人才中心办理,然后扫描传给我,也只是小菜。

   但六个月的荒诞,让我觉得这样做也没有必要。到了3月中下旬,我就不打算再配合南周的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套娃”游戏了。三月下旬,南周的HR见我没动静,觉得奇怪,间接去问编辑部的人,后者又来问我入职流程怎么样了?我没有明确回答准备放弃了。因为手头的一个稿子还没写完,我想写完发了之后再明说。

   此外,我还有一个考虑。我不想主动提出来我不去南周了,时间过去半年,我已死心,虽时间已无可挽回,但若我主动提出,对方就可以顺势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我有点疑惑,想看看南周怎么收场。

   4月11日,C终于来处理这个招聘的烂尾工程了。

   C说,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的话,还是加急办理一下,但又提醒说,“继续拖延下去会严重影响部门的工作进度”,4月17日之前补齐材料,逾期将终止录用流程。又补充说,另外,(1月16日)最新的“离职证明”离现在又快过去三个月了,按照要求仍需提供《就业失业证》。

   绝了!整整7个月,搞了个招聘入职,最后又回到原点了。形式主义又要重新走一遍,又是“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到这里,事情就结束了。但我觉得,这样的剧幕,不应该结束得如此草率。

   4月25日,我写了一篇《南方周末招聘事件复盘和问责》,发给那个入职邮箱,在描述整个流程过程的同时,对南方周末的无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了20条质问。之所以发给他们,而不直接发在网上,在这篇文字的结尾我也明说了,是希望在发布之前,给南方周末一个回复、解释、澄清的机会。按照新闻专业的要求,争议事件的双方和多方,需要有解释回应的平等机会。

   “如果我以上的复盘描述有任何问题,我可以修改或去掉;如果我的20个提问有一些‘假问题’,解释澄清后,也便于剔除掉,以免到时误伤人们敬仰的这家媒体。”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因为我始终不理解,教育人们读懂中国的南方周末,怎么会设置“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这些荒唐的规定,为什么如此机械主义,为什么把求职者逼入绝境、死地而不提供出路,为什么从始至终不把求职者当作一个人看?我问他们:你们的人性在哪里呢?我想得到答案。

   南方周末表示抱歉和紧张,但没有回复。4月29日,在我的要求下,南方周末HR主任X终于和我通话,我们谈了将近一个小时。X主任首先是道歉,表示这事她有责任,没有及时跟进这项工作,有失察之过;然后把原因归结到“那个对接的HR人员C是个去年才入职的姑娘,她工作状态不好,心情不好,中间遇到的那些问题也没给我汇报,不然我可以及时解决……”是不是听着很耳熟?X主任,你怎么不说是临时工、兼职人员呢。

   其实C的工作状态和情绪,我不是没察觉,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问题,也从来不怪C。因为根本问题是制度规定。所以我一再强调为什么要设置那些没人性、反人性的规定,X主任表示,招聘的权限都收归集团了,南方周末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照章办事。我问为什么不让集团修改规定,她表示,集团的规定很难修改,就算改也要很久的时间。说到底,官僚主义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其威严自在,也是不会错、不会改的。
   谁在影响声誉?

   需要补充几点。

   1、在南周,编辑部和HR权责是分开的。中间我去报社找编辑时,多次表达过“入职能不能快点搞完?”编辑面露歉意,解释说,你也知道,老报社的很多规矩就是很古老,要求也繁琐。其中四五次,编辑主动来问入职流程到哪一步了,有时还去帮我催催HR。但无济于事,我也就不想再为难对方。确实不关编辑部的事。

   2、这几个月里,除了最初的“试稿”,我还跟编辑保持沟通,做了其它几个题,虽然并没有全写完,但也是被入职的一次次震惊和困扰影响所致。而入职流程的几个月中,在没签合同、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做题写稿,据我所知是南周的惯例。有一次见到一位南周领导时,他说“我们这儿的习惯,就是入职的时候就已经发了几篇大稿,放出几声响炮了”。好牛逼的规矩呢。这规矩,也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人经历过了。对这种明显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矩”和习惯,我不明白,广州、北京两地的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故意不作为?

   3、最后一点,希望你还记得开头的那三块招牌。为什么会存在“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审核材料至少要两周”等制度,为什么南方周末HR人员也困于这些制度而无能为力,根源还是在那块最高的招牌,在于C当初说的“集团聘”,X主任说的“集团的规定”。因为是最高权威,所以不可撼动。这一点,后来编辑也一再跟我解释,以前南方周末招人很随意,自从几年前招聘权被收归到集团后,具体流程上,南方周末就没有主动权了。

   最后那次交流中,南周方面很担心,表示希望我不要发布此文,因为此举会影响到南方周末的声誉和形象。

   我理解这种担心。但他们显然搞错了逻辑,影响南周声誉和形象的,不是一篇小作文,而是你们的所作所为、官僚主义。要求别人不要揭露事情,那为何要做得如此恶心和恶臭呢?即便经历了这件事,我依然认为,《南方周末》是一家优秀的中国媒体,在今天不超过5家的真正的媒体名单中,《南方周末》可以毫无争议地名列其中。而且正如招聘前期的交流中两位南周的领导跟我说的过的,“南周这两年正在变得更好,能及时对大部分社会话题做出深度反应”“当年优秀媒体很多,而在今天的环境里,南周反而更优秀”。仅仅是看每个月的稿子,南周的品质也依然很出色,质量过硬。因此,5月,一位大概察知我的经历的同行来问我要不要去争取进入南周,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热爱新闻,还想在这个行业干三年五年以上,那你一定要争取进入南方周末,获得历练。

   同为新闻人,我十分理解当今媒体品牌和口碑的脆弱性,并在上文尤其结尾部分,努力阐明,这个事件在根源上与南方周末无关。但那个“千疮百孔、满地尸骸,却抓不到敌人”的诡异又出现了,事情一团糟,竟然谁也没有错?都是好人?

   不,那个大象,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只是我们碰不着它。南周虽然珍惜它的名声,但我珍视我那被耽误、浪费的七个月生命。在这两种平等的意义上,我们都不能不出来给南方报业那些没人性、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画张像。

来源:星星和果子
编辑:李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WPI88GPjFFazs7ZibXgNQ
468#
发表于 2024-6-30 09: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关于处理煽动中日对立、挑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相关违规内容的公告
近日,有个别用户利用近期的一些事件借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歪曲、夸大事实甚至编造内容发表不当言论。例如,宣扬“抗日锄奸”,鼓噪成立“当代义和团”;散布质疑苏州救人牺牲的校车司乘人员“是日本特务”等诋毁言论;炮制“最好全日本沉岛,早日种族灭绝”等极端民粹主义言论。
平台立即展开专项巡查,对相关事件内容中有过度解读,发布宣扬群体仇恨、挑动民族情绪的极端言论等现象的用户进行处置。为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关于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的工作要求,落实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平台对该事件中各类极端有害言论及问题账号进行了禁言或封禁的处置。
对于上述乱象,平台将通过审核拦截、页面筛查等方式进行集中治理,并采取删除警示、阶段禁言或封禁账号等处置措施,将定期对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如果您发现有各类不当有害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报:jubao@vip.163.com
对于相关信息的举报投诉,平台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平台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绿色的网络空间,同时也倡导创作者积极遵守平台规则,加强自我管理约束,与平台共同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来源:网易新闻
编辑:王晨雅

467#
发表于 2024-6-22 2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数字出版研究》编辑部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共商共研 共建共进 共赢共享




清酣暑雨涤尘襟,勤耕墨海增识见。2024年6月21日,由《数字出版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共商共研 共建共进 共赢共享”《数字出版研究》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召开。数字出版领域学科带头人,《数字出版研究》部分编委、青年编委、审稿专家和作者代表共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选题策划、栏目建设、学术传播等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座谈会现场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卫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数字出版研究》编辑部简要介绍了目前期刊发展现状及工作计划并特别邀请 “深度访谈”栏目特约主持、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张世海,青年编委、《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朱建国,以及本刊作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助理研究员林佩,分别就新设栏目建设及栏目升级分享了见解和建议。与会其他人员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和视角,围绕刊物特色、稿件组约、栏目建设、学术传播、学术活动多方面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此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是《数字出版研究》学术系列活动之一,未来还将不定期举办研讨会、沙龙、评刊会等,邀请相关专家、编委和青年编委以及核心作者,共同探讨数字出版领域的新突破与新挑战,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共话学术出版新篇章。

来源: 数字出版研究(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466#
发表于 2024-6-18 2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贵州都市报》将更名为《贵州教育报》


今天出版的《贵州都市报》在头版发表《致读者》,全文如下: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衷心感谢多年来您对《贵州都市报》的大力支持!

一路行来,风雨阳光。因为有您相伴,这条路四季花开,风光旖旎。

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出彩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贵州都市报》将更名为《贵州教育报》。我们将全力以赴,助力贵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给广大读者提供更精准更丰富的教育资讯、教育服务。

6月28日,《贵州都市报》将出版最后一期,与您告别。

更名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深深歉意!

我们希望,一切的告别,都指向再次相聚。我们真诚相邀,在《贵州教育报》的新征程上,能与您继续携手,一起迎来新的诗和远方。

您可以通过邮政工作人员改订《贵州教育报》或《晚晴》杂志,无需补差价;也可以退订,按剩余期数退款。

贵州都市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24年6月18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DhrNeJzHevJxXB0GP-b6g

编辑:徐思凡

465#
发表于 2024-5-31 22: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国家广电总局与阿联酋媒体委员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5月30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共同见证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与阿联酋国家媒体办公室主任、媒体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阿联酋媒体委员会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政策沟通、内容合作、节目交换、人员交流、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阿联酋媒体委员会是阿国内负责媒体领域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的政府主管部门,致力于推动本国媒体业发展,提升其传媒业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编辑:徐思凡

464#
发表于 2024-5-30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因县级单位拖欠订报款,百色一报社暂缓发放通讯员稿费




近日,有一位报社撰稿人发文称,自己曾在某报社投稿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已经在报社发表多时却仍未见报社发放稿费。在与报社人员说明后,报社人员称因为百色各县区仍欠5000多万元长期没付,为了追回报款,社领导决定暂缓发放索要通讯员稿费。


之所以暂缓发放通讯员稿费,该报社人员称目的是为了让县区通讯员向县区领导施压,希望他们给欠款给报社。


也怪不得报社人员的说法了,自从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传统报社的订报量就变得少得可怜。但有些地方报社属于国家单位,早年对地方的发展有巨大贡献。订报量基本由下辖各县区的单位支撑,所以如果这些单位拖欠报款,报社将无力支付通讯员稿费。

在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传统报社想要发展,还是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改革。其实很多地方报社也在努力的寻求新的发展,开始创建融媒体,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了。相信不久后,传统的报社将以全新的面貌,代表地方传媒品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今日头条(网站)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4087052453806632/?app=news_article×tamp=1717051520&use_new_style=1&req_id=202405301445198EC72F5A611A4421871E&group_id=7374087052453806632&share_token=88FA7704-CBCF-4114-8922-CB798B2039AA&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source=m_redirect


编辑:徐思凡


463#
发表于 2024-5-29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成都商报》将调整刊期:从日报改为周一至周五出版

5月29日出版的《成都商报》在头版发布敬告读者,宣布将于2024年6月1日起,由每日出版改为周一至周五出版,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不出报。




1994年1月1日正式创刊至今,《成都商报》已陪伴读者三十载有余,期间获得众多荣誉和成就。


早在2006年,《成都商报》年广告实际收入就超过7亿元,是中国单张报纸广告收入前三甲。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发行量和影响力都最大的报纸。


2007年9月,《成都商报》入选全国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2006年度单张报纸年纳税额全国第二。


2008年入选2007年度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30强、“四川第一都市报”。


2011年《成都商报》广告收入达到12亿元。


不过近十余年来,随着受众接受新闻资讯的习惯一变再变,传统报业市场不断萎缩,纸媒式微已成全球性趋势。这一变局下,成都商报社在2017年推出了新媒体品牌红星新闻,并全力将其建设为读者超1.7亿的头部媒体。


《成都商报》称,红星新闻延续了该报的薪火,且更丰富、更及时。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家纸质媒体调整报纸出版工作,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从日报改为周末休刊。


例如,福建省级都市报《东南快报》率先在2016年2月宣布,刊期由日报改为周五报(即周一到周五出版,周六、周日休刊);2018年,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武汉晨报》改为每周一至周五出版发行,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休刊,后于2020年元旦宣布休刊;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春城晚报》从2018年1月1日起,由周七刊变更为周六刊,每周日不再出版;2019年,深圳媒体《晶报》出版刊期由日报变更为周5报。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462#
发表于 2024-5-23 18: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抖音、快手、微信三大平台公布微短剧备案细则
近日,抖音、快手、微信三大平台公布了微短剧备案细则。



微信要求,从5月27日起,制作成本低于30万元的微短剧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报告,经审核后获得备案号。抖音和快手则要求,6月1日起上架的微短剧一律实行审核备案。



总裁追妻、重生复仇、赘婿逆袭、甜宠虐恋……2023年以来,微短剧进入大众视野,以节奏快、爽点多收获了大批流量。但火爆背后,内容同质、导向低俗、制作粗糙等问题“埋雷”,行业如何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化发展,已成为各方不可忽视的必答题。



无备案,不播出





据媒体报道,微信平台近日发布微短剧备案机制调整新规,从今年5月27日起,制作成本低于30万元的微短剧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报告,经审核后获得备案号。已通过审查的剧如需变更,需符合规定或提交申请。



抖音则要求,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线播出的短剧需按照模板准备材料,平台在5月17日和5月23日开放上传入口。6月1日起新上线的短剧,上传抖音平台时需填写以下材料,包括成本配置比例情况报告表和片酬承诺书,将材料上传到抖音后再由平台统一向省级广电备案。



快手公告称,6月1号起,无备案号的微短剧作品,禁止在平台经营推广。平台将对6月1号起,在平台经营微短剧作品进行审核,开发者不得采用技术手段躲避/对抗相关要求,否则将根据问题严重性,最高采取封禁小程序的方式进行处理。现有微短剧小程序开发者需要在5月30号前完成审核系统接入工作。延期接入将影响小程序正常经营。



微短剧监管趋严正在成为行业共识。4月起,多地广电主管部门、短剧制作公司收到《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相关通知,根据该提示,从今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从分类来看,不同微短剧按总投资额度被分为三类,采取分类分层审核: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归广电总局管理,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归省级广电部门管理,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归平台管理。



2022年11月,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去年11月,广电总局再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同时从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建立“黑名单”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不仅要“爽”,更要合规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上线当天充值过2000万元,《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用户充值金额破1200万元,《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流水突破2000万元……微短剧行业不缺“吸金神话”,这也是它吸引众多从业者的关键因素。



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发行量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



什么题材的短剧最吸引观众?夸克App3月发布的《夸克短剧热搜榜追剧指南》显示,《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爱在黎明前降落》《病娇反派攻略计划》《我居然闪婚了禁欲男神》《玫瑰冠冕》五部短剧位列年轻人热搜短剧排名前五。这些作品覆盖了爱情、现代、穿越、古装、逆袭等题材元素,集中体现了年轻观众最喜爱的短剧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线上招聘软件搜索“短剧编剧”相关岗位,发现不少招聘方在岗位要求中强调剧本要“节奏快、冲突强、人设出彩”,期望编剧“熟悉男频、女频方向,霸总、赘婿、小人物逆袭等下沉题材,擅长打脸爽剧最佳。”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当前我国微短剧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提供了新的商业业态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内容质量有待提升,大部分的微短剧缺乏逻辑性和艺术性。二是题材同质化竞争激烈,比如穿越、重生等等,大多以“爽”为内核,出现大量“土味”、“狗血”剧情。三是从业者版权保护意识淡薄,抄袭、盗版现象严重,侵害了原创作者的正当权益。



“在微短剧行业实行备案制度其实是一种必然。”张毅分析,过去微短剧制作门槛低、耗时短,有些公司会为了追求流量选择制作内容低俗的作品来“抓眼球”,行业迫切需要规范引导。备案制度的落地,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制作方的合规运营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微短剧整体的内容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原标题:
抖音、快手、微信集体出手:无备案,不播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李佳

461#
发表于 2024-5-21 21: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国社交平台将打击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内容

中国各大社交平台发公告,强调要从严打击“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内容,其中不当晒豪宅、豪车等,炫耀自己是富二代、土豪的内容都可能遭到清理与封禁。

据封面新闻报道,腾讯、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等平台星期三(5月15日)发出不良价值导向内容专项治理公告,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奢靡浪费”“炫富拜金”等问题,强调将从严打击,以宣导理性、文明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抖音通报,5月1至7日处置不良价值观讯息4701条,处置帐号11个;小红书近两周清理4273篇违规笔记,关闭违规帐号383个;微博清理不良价值导向内容1100余条,对27个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关闭帐号处置。

小红书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包括某用户发布笔记“一个月兜裡掏不出3万的,下方留言1245我都会扶持一把”,并晒出豪车照片等博取眼球的内容将用户引流至站外,传播不良价值观,且存在诈欺风险,该账号已被封禁。

微博管理员也在公告中列举多项内容,从严打击以“最贵”“天价”等为噱头,利用猎奇心理进行行销炒作豪车评测、豪宅展示等讯息;炫耀自身“二代家庭”“有钱人”,以他人视角炫耀“土豪朋友”,展示优越条件、歧视他人等讯息;打造“白手起家”“月入百万”“财富自由”等虚假人设讯息。

去年3月,微博有一个昵称为“北极鲶鱼”的网民自称祖父是前深圳交通运输局局长,家中存款“有9位数”,更多次侮辱网民。同年10月,深圳市监察委员会通报“北极鲶鱼”祖父钟庚赐存在贪腐问题并进行处分。


来源:联合早报网

链接:https://www.quzaobao.com/news/politics/202405/1618079.html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