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论自由案例

 关闭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23-11-1 15: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部分自媒体账号将前台实名”,多平台相继公告


31日晚,微博、微信、抖音平台先后发布公告,将引导部分“自媒体”账号完善真实身份认证信息,并于个人账号资料页展示。
微博
@微博管理员 消息,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增强平台头部“自媒体”账号的可信度及权威性,站方将于近期引导头部“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展示,以此进一步规范“自媒体”账号运营管理,更便于公众为社会公共利益实施监督。具体说明如下:
1. 站方将于近期引导社会时事、军事、财经、法律、医疗等专业领域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填写实名信息,后续将逐步扩大到相关领域5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经用户同意后进行前台实名展示。
2. 普通用户及以个人日常生活分享为主的领域账号不受前台实名展示的影响。
3. 用户填写实名信息后,将在个人资料页展示用户的真实姓名。对于未登录的游客用户、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验证的用户、行为异常用户以及近期因不友善行为被处置的用户,禁止查看其他用户前台实名信息。
4. 站方将通过私信告知需进行前台实名展示的用户,用户可通过私信链接引导进行前台实名信息填写。
5. 接收到私信引导但未进行前台实名信息填写的用户,其账号的流量和收入将受到部分限制,包括推荐流展示限制、热搜展示限制、广告分成限制、打赏收入限制等。
各平台的头部“自媒体”大V因其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在讨论社会时事热点时,具有远超普通用户的舆论引导作用,而前台实名的实施正是为了推动大V承担起与话语能量相匹配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推进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后续,站方将不断优化并完善前台实名展示流程及规则,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的同时积极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站方也感谢广大用户对前台实名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微博愿与各界力量携手,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微信
据微信珊瑚安全消息,为维护良好网络传播秩序,推动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建设,增强头部“自媒体”账号可信度,便于公众为公共利益实施监督,微信将分批次分阶段引导“粉丝”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近期将首先引导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
根据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粉丝”情况,平台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在用户确认同意展示后,账号注册主体为个人类型的将显示注册人真实姓名,机构类账号显示企业、机构名称,相关实名信息可在账号资料页进行查看。平台鼓励“自媒体”创作者真实表达,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可信赖的内容,未对外展示实名信息的100万“粉丝”以上“自媒体”账号,账号流量、收益等将受到限制。
平台将持续优化产品功能,打造绿色健康的内容生态,为“自媒体”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欢迎广大网友监督及建议,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抖音
据抖音黑板报消息,为增强“自媒体”账号可信度,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清朗、健康的平台秩序,粉丝数量达到50万且发布涉及时政、社会、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内容的“自媒体”账号需授权平台在账号主页展示通过认证的实名信息。
具体方式如下:
符合实名信息展示条件的“自媒体”账号将收到站内信通知,可以根据提示进行授权操作。实名信息应为账号认证的真实姓名或企业名称,应与提交的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等信息一致。
平台获得授权后将在账号主页展示通过认证的实名信息。
需要授权展示账号实名信息的用户会收到站内信通知,授权展示具体上线时间以实际通知为准。若账号收到通知但未进行认证或授权,会对账号内容传播、商业收益等方面产生影响,直至完成认证及授权展示。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tOSBV1fw2rDl_jmvu9R2g
编辑:覃韵琪

262#
发表于 2023-11-3 0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覃韵琪










263#
发表于 2023-11-17 22: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妮·博耶辞去了《纽约时报》杂志诗歌编辑的职务,对限制言论自由表达不满。
编辑:程博

264#
发表于 2023-11-18 22: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名记者采访山西永聚煤业火灾被拒
编辑:程博

265#
发表于 2023-11-18 23: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拉登信件视频引争议 TikTok称将禁止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以色列与恐怖组织哈马斯战争引发辩论的背景下,本周,TikTok平台上有关本拉登20年前一封信的视频引发讨论及广泛传播。一些西方用户甚至对信中内容表示赞扬。
这封信是在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导致近3000人死亡后写的。信中批评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指责美国为"压制"巴勒斯坦人提供了资金,信中也包含反犹主义内容。
本拉登于2011年在巴基斯坦被美国军方特种部队击毙。
TikTok在一份声明中称:"推广这封信的相关影音明确违反了我们有关不得支持任何形式恐怖主义的规则。"
周四(1116),在TikTok上搜索"Letter to America"(致美国的信)没有显示结果,并有提示信息称,相关内容可能"违反我们的指导原则"
周四TikTok这一声明发布前,一些美国议员呼吁禁止这一由中国公司拥有的应用程序,并再度提出批评。
民主党议员高特海默(Josh Gottheimer)周三在X平台上表示,TikTok"推广支持恐怖主义的宣传,以影响美国人"
周三,英国《卫报》删除了2002年发表的本拉登这封信的全文。《卫报》网站称,这封信在没有介绍背景信息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该报将会引导读者前往最初提及这封信的相关新闻报道中。
TikTok此前表示,其向用户推荐内容的算法并不会推广某些特定内容,并称该公司自107日以来,已删除了数十万个违规传递错误信息以及支持暴力的视频。
来源:德国之声
链接:https://www.dw.com/zh/%E6%9C%AC%E6%8B%89%E7%99%BB%E4%BF%A1%E4%BB%B6%E8%A7%86%E9%A2%91%E5%BC%95%E4%BA%89%E8%AE%AE-tiktok%E7%A7%B0%E5%B0%86%E7%A6%81%E6%AD%A2/a-67460030
编辑:程博

266#
发表于 2023-11-19 2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删帖律师”否认河南范县警方委托删帖
编辑:程博

267#
发表于 2023-12-20 0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微信提高金融类直播规范:须真人出镜 不得展示K线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

  近日,微信更新了《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下称“《准入标准》”),将于12月18日起正式生效。
  更新后的《准入标准》对于企业和个人主播的准入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必须是持牌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同时,在直播规范上,新规则要求主播必须真人出镜,不得输出具体投资建议,并且要在直播间注明主播的身份及公司信息。对于不断试水短视频和直播的金融机构而言,这些新规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不可展示K线
  须有真人出镜
  《准入标准》明确指出,该规则适用主体包括微信视频号用户、主播和连麦的用户(统称“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发布的金融科普类直播内容。“金融科普类直播”是指主播通过直播间围绕金融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债券、基金、银行、保险、信托等)进行科普讲解。
  具体来看,更新后的《准入标准》明确了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需要遵守的多项规范。
  第一,明确主播需要遵守的规则。主播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必须向平台提交准入申请并审核通过(有效期一年),必须有真人出镜;进行直播的账号仅限申请者本人使用,不得供他人直播。
  第二,明确不得通过直播诱导用户进行投资。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主播不得通过直播诱导用户进行投资,包括将用户引流或者诱导至外部链接、应用、账号等。
  第三,明确不允许通过直播间输出具体的投资建议。
  第四,明确直播间需要标注的信息和直播形式。通过直播围绕股票、证券、基金相关知识进行科普直播,直播间需标明主播个人真实姓名、从业编号及所属公司。
  “此次规则的更新,对投资咨询公司影响会更大。相对来说,这些规范性要求对券商可能反而会更有利。不过,目前还处于对规则的理解消化期,我了解到有些券商可能会暂停视频号的直播,观望一下。”某中型券商直播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业内普遍反馈,此次《准入标准》的更新,对各类主播影响较大的一条是,“不允许通过直播间输出具体的投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对具体的行业或股票板块等进行分析预测,对未来的行情下定论;展示K线图,并对其中的数值、走势等进行讲解分析。”
  近年来重点发力金融科普类短视频及直播的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上述规则的变化对业务模式冲击较大,尤其要求直播中不得展示K线图,这将导致一大类直播改变形式。
  从业资格是必须的
  主播资质受限
  除了规范主播行为,对于有意向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的用户,《准入标准》还列明了严格的申请和撤销流程,在资质上把好“入口关”。
  具体来看,金融科普类直播主体分为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两类。在企业主体中,对于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信用卡中心、基金、证券、保险以及信托等均明确了不同资质要求。比如,对于证券、基金类企业均要求有《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经营范围需要有“证券”或“基金”。
  对于个人主体,《准入标准》也提出了较为规范的资质条件,对于证券、基金、保险类主播均要求有从业资格。以证券从业人员为例,主播需要提供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示的在职状态和岗位类别链接,以及主播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主播手持身份证照片,可直播范围为“科普证券类相关金融内容”。同时,微信暂不支持非“证券投资咨询”的执业岗位,也就是说,目前仅中国证券业协会公示的分析师及投资顾问符合条件。
  另外,一旦主播的资质证件、从业机构等信息发生变更或已失效,主播还需在10个工作日内向腾讯发起撤销资质申请或更新相关信息。
  平台对主播准入资质的从严管理,将对券商等金融机构带来怎样的影响?大部分受访券商向记者表示,由于券商本身对于直播内容合规性较严,因此所受影响不大。业内普遍反馈,对于平台严准入,受影响更大的或为投资咨询机构以及非金融从业人员的大V。
  “规则变化肯定会有些影响,但对持牌机构影响不大。我们视频号目前的直播基本都是投顾、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在做,基本都有从业资格,也有严格的合规要求,人员资质和内容不太受影响。不过,少部分持牌人员通过自己的小号进行直播,未实名且涉及投资建议和开户转化,影响就比较大了。”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财富管理负责人表示。
  直播获客成本低
  券商主动规范管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获客成本升高,以及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走红,券商内部无论是财富管理、研究所、电商,还是营业部等部门,都进行了直播尝试,试图用成本相对更低的短视频与直播来撬动业务发展。
  不过,与直播等新事物的碰撞,也带来合规的影响。记者注意到,不少券商内部已针对员工开展自媒体活动设置了报备流程,更有一些券商针对员工直播做了准入要求。
  “券商的分析师、投顾在线上直播或者上公开媒体栏目,是需要定期在监管报备的,如果投顾有合规性问题,机构也需要承担责任。有些投顾之前可能会以自媒体形式展业,没有公开身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前述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财富管理负责人表示。
  总部在上海的某中型券商的一位人士则表示:“我们其实已经开始对员工个人视频账号的开设进行管理了,就是对员工社交媒体进行报备登记。如果员工用于展业的话,就算在公司视频号的管理范围内。”
  上述人士还介绍,该公司针对财富条线员工开设的展业视频账号,设置了直播能力胜任的评价报备,其中的硬性条件就是要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在中证协登记为‘一般证券业务’的员工就被刷下去了,以前没有这个报备的时候,营业部员工都在搞自己的视频号,管理也会变得混乱”。
来源:证券时报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568392529484154&wfr=spider&for=pc
编辑:覃韵琪

268#
发表于 2024-1-19 2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程正元
269#
发表于 2024-1-22 15: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自净:一种“媒体”的新状态


编辑:李梦瑶



270#
发表于 2024-1-26 2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动摇大清王朝的租界报纸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