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24-3-1 2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工作质量低下,正在严重侵蚀主流新闻事业大厦

3月1日,解放日报刊发文章《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努力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作者宋超围绕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郭泉真作品研讨会发表感想。


以下为原文摘录(有删减):

看完郭泉真部分作品选,我一直在想,什么是无愧于新闻工作者责任的,哪方面是比较用心、比较突出,值得跟同行分享的,这个很重要。开研讨会,关键在于有没有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意见。

我感到郭泉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采访和写作是下了真功夫的。作为一名优秀、出挑的中青年记者,他有一大批很出色的成果,许多作品很有影响力,有的收入了语文教材,有的上报中央高层,有的成为两会提案,多次独家作出全国热点事件调查、热点人物专访,不少挖掘出来、深入采访的人物,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理念,对整个社会都起到了正面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他值得令人关注的地方,是他的采访和写作,真正用功,而且有点别出心裁。这看起来是传统话语,但观照当下海量喧闹的互联网新闻传播,极具现代意义和价值。

毋庸讳言,当我们拥抱互联网,新技术赋能的时候,既收获了新的生产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与新闻原则严重相悖的病疾。浮光掠影、粘贴复合、自动生成,以致丰富多彩变成了千篇一律;让人深思警醒,演变成了肤浅平庸,絮絮叨叨既无新意又无深意的叙述,失真、失实也不在少数究其根子,除了思想上的偏差之外,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采访和写作的毛病。由内而外,有些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这种新闻工作质量上的低下,正在严重侵蚀我们主流新闻事业大厦,是当前我们新闻界最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如上所述,论其原因,一是能力不过关,一是作风不过关,根子是思想认识不过关。“走转改”里头最最重要的,首先还是采访,这是获取事实真相、情况信息的重要一环,在新闻生产全链条中,这一环简直可以说,惟此为大。当过报社采访部门主任的会有体会:放三个记者出去,一个回来说没有东西,一个呢,弄得平平的,还有一个,像山里头的山民出来,满满两大筐,尽是鲜淋淋的土特产、宝贝。这就是发现的能力、眼光。

这里有个小故事可以说一说。整整50年前,我在崇明插队落户,和三四位朋友从全县各地的广大知青中,选调到县委机关工作,专门负责会议筹备、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的写作。时值1973年初,邓小平第一次复出,强调“抓革命、促生产”,那时经济全面下滑,我们根据实际形势,中央(邓小平)的最新要求,筹备召开了一个全县四级干部大会,数千人住在县城开了五天。一时间,全县各方抓生产的干劲热气腾腾。之后没多久,一位来基层采访的解放日报记者,找到我们这几个在县委机关工作的知青,听了情况介绍,大为兴奋,大家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又分头去一些远则百里,近则数十里,典型性比较强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小队,在熟门熟路的基础上,再作深入调查。回城第二天,在这位年轻记者指导下,在统一主题下,我们分头写作,抓紧集中拼装,采写了4500多字《崇明人民在大干》的长篇通讯,登在《解放日报》头版右头条。这是《解放日报》在那个时期极有影响的一篇通讯,现在看来基本上还是“正能量”的,占用了很大的版面。这种新闻作品简直可称之为混沌黑暗中的一把火。当时报社收到很多来信,为长篇通讯的立意包括新颖的写作方法叫好!这位记者叫龚心瀚,后来跟我聊天,说你们毕竟是十多万知青中挑选出来的,文字有特色,水平非常高,完全达到发表要求,但从整体上讲,采访方面还要努力,这个是最重要的,没有底。记者与作家的要求不一样,真正优秀,出类拔萃的记者一定要在采访上高出一筹,有独到功夫,独门绝技。别人看上去平淡的,你看上去不一样,别人采访的东西很少,你采访到的东西很多,而且很有价值、有思想。优秀的新闻作品体现的,就是怎么深入地采访,挖到本质的东西,让稿件扎实、丰满,能够有感染力,有影响力。

现在我们搞融媒体,重视新技术赋能,非常重要。但从新闻作品的现状看,采访和写作两方面都有缺失,文字能力很不够,甚至倒退。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文字表现力不行,正确率不够,差错不断,而且松散,写得不行,有的不堪卒读;还有一个基础的原因,就是出在前道工序,没有好好采访。复制粘贴、转来转去,不是写自己挖到的事实,不是写自己切身的感受,有时候只是自己情绪化的一种表达。这是要命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里头,除了思想性,采访能力,还有一个基础的就是写作。写作过不了关,不会有好作品。新闻的写作跟采访是紧密相连的。采访好了,实际上就像体育运动当中的田径好了,就更有培养的基础。

互联网时代,受众眼界大开,新闻作品写作,一定要优化表达,进入新的语言系统,有新鲜表达,尽可能形成快节奏、简表达、轻阅读。必须站在吸引受众角度,站在目标受众角度,改进、提升写作。

于此,分析、研究郭泉真的作品,大概在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抓住有价值的话题深入采访。不是轻易的“抓到篮子里就是菜”、哪里热闹往哪凑,这毫无意思;也不会老是喜欢抓一些边缘性的、甚至灰色地带的题材——这在互联网时代真是泛滥成灾。题材是有价值属性的,抓题材一定要有价值观念。一名追求“上品”的优秀记者,不可能统揽题材,包打天下,但什么是值得关注的,什么是值得采访的,一定要认真掂量,郭泉真的作品可以启发大家思考。综观他工作23年来的采写,可见一条始终贯穿的主线:对选题公共价值的追求。于漪老师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因为记者提出的议题,正是她一直想说的话题,也是值得整个教育系统及整个社会,引起警醒,着力推进解决的问题——国民教育一定要重视美育!找对了人,说对了话,沟通自然就很深入。采访的议题设置能力,写作的价值共振能力,在深入中相得益彰。

二是在了解采访对象(目标),获取信息上下真功夫,有的甚至是死功夫,事前就为深入采访打下雄厚基础。我们采访一个人,有时人家接待是很为难的,甚至可能浪费别人的时间。但如果碰上一位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了解得很全面很扎实,甚至有他独到的发现,不但可使采访轻车熟路地进行,而且时不时可以准确、有效地启发采访对象,那采访全过程中所有当事者的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话语也就流水潺潺了。所以平常所强调的作风问题、能力问题,不是空讲的。

优秀出新的新闻作品骨子里还是作风,作风最靠得住。作风的基座是热爱,热爱的基座是责任。新闻产出,不要向表面的性价比屈服,不能太功利化。

寻找好角度,深挖特点,为新闻出彩提供上品实料。这是第三个特点。我们的采访不是一般性地满大街追着人家问表象。新闻的写作要出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小说诗歌那种笔头子好,他们在不同领域有作为,写新闻恐怕也有很大的难度。新闻采写的难度不同于一般,难就难在用的真材实料,而且是上品的,新闻的高贵也就高贵在此。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动、不能让步的,在这里绝不允许用新技术替代事实采访,不允许AI的快速生成。可以说,这是新闻法则!

在内容与形式、事实与报道的关系上,需要重温延安《解放日报》提出的“事实是第一性”原则。采访必须牢固树立事实第一的思想,拿山货,求真相,追事实。采访真正深入而又挖得好料,这就帮了写作的忙,优化了写作。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叙事宏大、言语时尚俏丽,但作品内容空洞,没有干货,受众是不买账的。我们在生活中,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大事件,生活有时候是平缓流淌的,尽心竭力在采访角度上下力气,站在受众角度上研究思考问题,这就有几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本领了。

第四个方面是,不断研究新闻写作的自身规律,创新和形成自身新闻写作的特色。郭泉真入职解放日报参与采写第一篇重要稿件,是我审定的,23年了,我看他一直在不断醉心于研究新闻写作的自身规律,并有不菲成绩。为作品有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这个他也是下了功夫的。有前辈、师傅的影响,也有自己的创新,不是一味模仿。今天这个研讨会的主题就是“无定法,有常规”——新闻采写既有文无定法的一面,但其实又有着一定之规,即新闻工作的自身规律。新闻写作最起码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抓人,最烦的就是抓不住人,尽是废话,毫无价值。不抓人不行,上来就要抓人。二是简洁,两句话能说的不要三句,短句能说的不要长句。三是节奏感也要强,没有节奏感不行。当然这是从逻辑上讲,新闻写作的节奏感是同逻辑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服从于逻辑性的。他有一篇被央视摘播的“解放寄语”,通篇一韵到底,汲取骈文语感,好就好在正是文章主题需要的情感气势。四是话语创新。写出来的东西一看就很陈腐,都是老话,这不行。当下,受众为什么疏离报刊,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新闻作品从内容到文字都缺乏新意,因此,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很需要对我们的“语境”进行一种重构,实施话语创新,包括不拘一格实施表达形式上的创新。郭泉真在这方面,确实很有他的特点。

新闻写作是一门很开心的事情。记者采访最好的状态是挖到别人挖不到的东西,写出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来由与动力还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如果为了工分,为了虚名,那就不要呆在这个职业岗位上。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清贫寂寞也好,艰难困苦也好,虽然不一定能做到甘之如饴,但是必须坦然面对,我行我素,用心摸索,尽力而为。一个人做人也好、做产品也好,泥瓦工也好,木匠也好,裁缝也好,电工也好,包括我们搞新闻的也好,医生动手术也好,都不应是随随便便的“烂污三鲜”。经过了自己的手,都应该追求高质量,由此问心无愧。

尤其今天在互联网时代、融媒体时代,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深入研究时代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履行初心和使命,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最大的讲政治。

无论传播技术发展、变异到什么程度,包括ChatGPT、Sora AI,文字、音视频生成的最新突破,只能是为我所用,而不是取代,采访和写作,永远是新闻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基础功能。(作者宋超系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市新闻学会会长)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_9Cvo2IKWpHRXDzbEhZrA
编辑:李梦瑶


222#
发表于 2024-3-4 1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高明勇对话张涛甫(上):评论就是用“思维体操”提升“观念水位”
政邦茶座
“只有动起来,跑起来,才不会感到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每条河流终将流向大海,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这是张涛甫教授为澎湃评论部2023年年终特别策划《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撰写的语句。
不少朋友说,没想到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出自新闻学院院长的手笔。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笔耕不辍,不但常有论文出手,还经常为媒体撰写评论。
本期政邦茶座,我们邀请到老朋友张涛甫教授来聊聊评论背后的故事。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大学》主编。
政邦茶座主持人: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高明勇:张教授好,今年元旦时您的这篇《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给人留下很深的影响,新闻学院里像您这样的“教授级评论员”并不多见。感谢参加本期政邦茶座。
张涛甫:
很荣幸受邀作为政邦茶座的嘉宾,接受您的访谈。您也是资深的评论员,深度参与并推动新闻评论建设,经常拜读您的文章和主持的访谈,一直学习您的新闻评论研究成果,从中,我的评论写作和评论教学也受教良多。

高明勇:在我的朋友里面,既是大学教授,又从事管理工作,还笔耕不辍,为媒体撰写评论,比较突出的有两位,一位是您,一位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正好您两位也是一南一北两所知名高校的新闻学院院长。工作繁忙之余,还不间断写评论,是个人兴趣所在,还是教学研究需要?
张涛甫:
我常说,在大学写评论,出力不讨好,因在大学评价体系中,评论文章是不计“工分”的,与学术论文、专著、课题、咨询报告等“硬通货”相比,评论文章皆属雕虫小技,算不了“胜业”。我不识时务,还是积习难改,您所说的个人兴趣和教学研究需要这两种因由都有。但我写评论,不是重度写手,没把整个身心扑上去,有点像票友,偶尔写写,主动出击的不多,多为约稿,但只要应约,都会倾心倾力,全情投入,享受写作的快意。
其实,我写评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藉此与世界保持“密接”关系,同时,把学生带入“热辣滚烫”的世界,将他们推向涌动的现实,与新闻现场零距离,并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判断去介入现实,用评论的方式去彰显专业的力量。给学生上“新闻评论”课,不能坐而论道,远离专业现场,躲在岸上学习游泳,必须中流击水,到职业现场的深水区去展现身手。我写评论,就是要保持入世的激情和表达的冲动,保持专业的在场状态,水性要好,手感在线。只有这样,我的课堂才不至于失去活力和吸引力。

高明勇:作为新闻学院教授写评论,您如何给“评论”下定义?
张涛甫:
前面说过,仅从功利的角度看,新闻学院教授写评论,得不偿失,因它不在学校评价的硬指标里边,若不是出于真爱,大学教授大多不太愿意写评论。在我看来,大学教授写评论,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笔法,可以有“自选动作”,但不能把评论当论文来写。新闻评论须与现实交感,应是冒着热气的,入世的,对当下构成影响,用评论影响今天,捋清事实,辨识真相,引导舆论,激浊扬清,这些都是评论所追求的。
高明勇:学者写评论,您认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张涛甫:
从我个人的经历和体悟来看,学者写评论,可以发挥学识和理论所长,目力所及,多有深究和穿透,摆事实,讲道理,可以谈得深透一些,但需要适度,过犹不及,不能掉书袋,浮粉太厚,就显得矫揉造作。鲁迅、梁启超都是一流的学问家,但他们的评论文章,思想、学识、文采都是浑然天成,文如其人,力道和美感俱在。

高明勇:我看过您不少评论,也编过不少,给我的印象,能踩在社会关注与社会情绪的“点”上,切中要害,注重逻辑,又充满激情,也不乏金句,您有没有自己的一套评论写作方法论?
张涛甫:
我的评论写作谈不上方法论,只能说,在多年的评论写作以及评论教学中慢慢悟出一点门道吧。新闻评论易学难工,评论写作门槛不算高,很多人天生就是评论员,如今,在泛媒介时代,发表言论的壁垒大面积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评论员,以至于众声喧哗,很多成为舆论噪音。在嘈杂的舆论场中,更加需要有高质量、高品质的评论去对冲噪音,需要清流洗涤浊流。写评论,须有章法,但不能格式化、套路化。我的评论写作有意躲开套路化的表达,尽可能寻求多种表达的可能性,文无定法,在解题、立意、角度、文法上尽可能不拘一格,努力做到有新意。

高明勇:哈,您谦虚了。虽然一般都说“文无定法”,但很多作者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张涛甫:
是,文无定法,但评论写作有其稳态的东西,不会因时空切换而大变。在我看来,这些稳态的东西包括:其一,守望公共责任。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指出,没有哪种公共服务比传播服务更重要。评论写作从事的即是传播服务。这种公共服务甚至比律师、医生、教师的工作还要重要,因为其影响面比三者更广。评论作为公共性言说,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其二,保持距离感。评论写作是一份积极“入世” 的工作,但评论员的“入世”不是全然埋首于经验现实,而是要求眼界和识见均要高出一般人,评论员须有穿越世相和表象的能力,即要求评论员有“出世”之努力,不仅能看到脚下的方寸土地,还能看到远方和天空。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新闻评论作者须有一双慧眼,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穿越表象,于无疑处存疑,冷眼旁观世事喧嚣,在冰冷人情中保持热心。新闻评论选题来自于公共生活。缺乏公共性,缺少公共关切,选题就可能沦为个人化的盆景、茶杯里的风波。评论员不能局限在众人的认知半径里。不能随波逐流,顺着公众的思维惯性,被习惯推着走,而应跳出惯性思维,跳出流俗眼光,在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须警惕那个让自己“很舒服”的角度,舒服意味着“熟悉”和“固定”,就会固化和板结,遮蔽“看到另一种可能”的差异思维。想要无可取代,就必须与众不同——敢于不同,敢于在一片喧嚣中打捞沉默的声音。
其三,依循说服之道。评论写作是用思想和判断去影响他人。言论表达即是说服他人的过程。在资讯高度发达、民智大开的今天,依靠信息时差和落差去说服他人似乎越来越难了,在很多时候,受众掌握的资讯比评论员还要多,被说服者懂的道理比说服者还要多,传受双方的观念的水位落差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 评论员如何立言?这就要求评论者具有更高的说服水平,深谙说服之道。关于说服之道,传播学者已做了比较精深的探索。比如,关于说服性观点的组织,是很有学问的。霍夫兰、贾尼斯、凯利在其名著《传播与劝服》一书中提出,说服传播效果不仅取决于动机诉求的选择,同时也依赖于那些支持观点的论据组织方式。评论写作作为一种经验艺术,不太在意说服的理论,而是按照职业经验判断,按照文法组织的套路推进。其实,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主义惯性,在互联网时代可能遭遇不少困难。说服之道不仅仅关乎文法技巧,虽然它是一个关键环节,但不是唯一环节,知其一不知其二,是难以顺畅打通言论说服的所有环节的。新闻评论通过说理过程将论点送达受众。这个说服过程,需要展示论据的说服力以及论证的强度。如果论证强度不强,主张与论据之间是弱关联,说服效果就不好。论证强度与论证链条相关,但强度的重心在论证效果上。有的评论不够紧致,逻辑强度弱,说理欠充分;有的评论严丝合缝,说理有力,逻辑周延,说服力强。
其四,执守常识。新闻业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和理论,虽然它以社会关怀为己任,但也不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社会学家的理论和知识;新闻从业者的技艺来自于社会,是经验取向的,但要求对社会变化有过人的敏感和悟性。评论员以生产和传播思想和见识行世,但其思想和识见并不局限于专业领域,而与公共性同在。很多时候,评论员的思想和见识是常识级的。在一个常识稀缺的社会,可能就流行两种东西:一是没心没肺的傻乐;再就是假正经和伪深沉。这两种东西都与人的理想心性和智慧绝缘。在浮华的红尘中,常识并不总是在场,却经常被遮蔽,这就需要评论者从公共言说出发,打捞那些沉落的常识,对公共社会启蒙。

高明勇:记得您写过一篇文章,把评论写作比作“入世的思维体操”,提出“一个社会的观念水位,一定不是由分母级的言说标识的,而是由分子级的观念标志的。” 之前我们也邀请您担任过凤凰网发起的“影响中国十大评论”评选大赛的评委,并且咱们这些年还同时担任红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委,您如何看待评论大赛对“观念水位”的作用?
张涛甫:
是的。我曾说过,评论写作是入世的思维体操。评论言说是门古老且长青的智性技艺。此前多由精英操持,特别是在传统媒体时代,知识精英掌控舆论话语权。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言说的门槛几乎“全线失守”,精英垄断的公共言论话语权旁落,如今,写作的分母越来越大,公共表达成为盛大的广场和喧嚣的市场,声音嘈杂,飞短流长,自然会严重稀释重金属的声音,也会拉低评论写作的技艺浓度。但是,一个社会的观念水位不是由分母级的言说标识的,而是由分子级的观念标识的。在言说的分母变得无穷大的时候,分子级的言说尤为珍稀。当年,您组织发起凤凰网“影响中国十大评论”评选大赛,我有幸作为评委。我们从海量的评论作品中,打捞、遴选出十大优秀评论。虽然后来没能年年办下去,但在评论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什么是最好的评论?“年度十大评论”就是标杆。后来,我也参与新闻评论界一些活动,其中包括你我都参与的“红网”举办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青年评论员清新出场,努力拉高社会公共言说的“观念水位”。在公共理性和社会共识日渐脆弱的当下,我们期待更多的分子级的评论,为社会“补钙”,用清澈、成熟的理性,甚至用常识,对冲社会上的非理性情绪,缝补碎裂的社会共识。(未完待续)

来源:政邦智库(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223#
发表于 2024-3-7 1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闻评论,要获中国新闻奖有5大特征
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共有21篇评论作品获评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5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8件。获奖作品涵盖报纸、电视、新媒体客户端、微博等平台,均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据准确、论证有力,对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深度评析的评论佳作,堪称新闻评论的标杆。

本文以多篇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评论的选题视角、语言表达等角度,进行高度、热度、锐度、温度、广度五个方面的分析解构,为融媒时代做好新闻评论的视角选择和创新表达提供参考。
高度:有格局但不出格

格局往往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格局指文章的站位、论述架构、论点布局。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新闻评论大格局的重要体现之一。

从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作品《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一等奖作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玉渊谭天|三年:三问三答》,二等奖作品《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三等奖作品《否定九二共识,就是动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致奋斗的你我!》等作品中,可以清晰看到新闻评论的深刻思想性和政治性。



这几篇作品都立意高远,深刻反映了时代特征。以《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为例,人民日报任仲平的这篇新闻评论,在站位上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全景式回望新时代十年的不凡历程,行文结构体现了理论厚度、逻辑力量,实现了权威性、精准性、及时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扫码阅读文章)

当然,对于格局的把握,必须精准有度,否则,则会走上另一个极端——低级红、高级黑。

热度:评热点话题非蹭热度

3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中国妇女报再评唐山打人:打人狂徒,触碰底线;依法严惩,以儆效尤》、三等奖作品《<我的县长父亲>风波:遭遇脑补式嘲讽岂能一删了之?》格外抢眼,因为这两篇评论的选题都聚焦社会热度很高的新闻事件,评论发布后,对新闻事件的走向起到了较强的引导作用。

2022610日下午,一段曝光河北唐山某烧烤店发生的暴力殴打他人事件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相关话题的讨论迅速引爆舆论场,登上热搜高位。《中国妇女报》第一时间亮明态度,在官方微博连发两篇评论,评论《打人狂徒,触碰底线;依法严惩,以儆效尤》还同步配上了具有冲击力的原创海报,形象生动、观点鲜明,及时有效疏导了网络情绪。



<我的县长父亲>风波:遭遇脑补式嘲讽岂能一删了之?》一文则紧跟网络热点,探究舆情本源,为当时喧闹沸腾的舆论场注入了冷静公允的声音,有效引导了舆论风向转变,对当下备受关注的舆情处置提供了一定建议。

融媒体时代,政治时事、经济热点、公众焦点,甚至娱乐新闻等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都有可能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获奖作品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这些评论对热点有冷思考,做到了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以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回应了公众关切,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锐度:问题意识有新表达

新闻评论的锐度是指评论的尖锐性和深刻性,准确地切中问题要害,揭示事实真相。可以说,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的每一篇评论都有一定的锐度。

二等奖作品《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是希望专家好好说话》由工人日报社报送,文章抓住专家建议这个不时引发网络舆情的热点话题,层层分析了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原因,总结、归纳了公众反感的含金量偏低的正确的废话,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等多种类型的专家建议,列举了一些令公众尊重和信服的专家在做科普、回应公众时的得体表现,表达了对专家好好说话的期待。从摆事实、讲道理到提出中肯建议,字里行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针针见血。

(扫码阅读文章)

概括来说,有锐度的这些获奖作品,选题角度有锋芒,剖析论述都体现了一种客观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不同论据,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内涵和影响,揭示事件的关键点和矛盾点,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和分析。语言表达上也口语化、接地气,犀利尖锐、精练简洁,通过网言网语,更利于网络传播,引起网友共鸣。

温度:回应关切直抵人心

作为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新闻评论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延伸和深化,更是媒体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新闻评论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倾听和理解公众的声音,关注公众的需求和情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真诚温暖的语言进行评论和引导。

由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的作品《第三卫生间应该被看见》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这篇评论抓的是我国第一部公厕管理地方性法规——《成都市公共厕所管理条例》这个新闻,以条例中首次提出的有条件的公厕应当设置第三卫生间’”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围绕第三卫生间这一件涉及民生的小事件,从记者、法规起草者、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等多角度聚焦第三卫生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解决之道,提出为老百姓服务不能算成本这一关键论点,既充分肯定了政府相关部门超前的人性化管理考量,也为人性化举措的落实提出了可行思路,巧妙展示了成都这座城市管理的温度。

2023年,一个以之江轩名义编发的浙江宣传公众号频频出圈,根本的成功之道就是贴近公众,让人看得进、看得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人情味。

广度:融媒手段提升传播力

融媒体时代,流量是衡量新闻评论优劣的重要标尺。只有把正能量变成大流量,才能使新闻评论发挥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据笔者统计,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作品的发布平台涵盖报纸、网站、新媒体客户端、广播电视台、微博等多种形式,即便是发表在报纸上的评论,也被网站、新媒体等广泛转载,全网传播。以二等奖作品《不说大话空话,说实话管用的话》为例,文章在《河北日报》刊发的同时,在河北日报客户端头条频道及观点频道、河北新闻网同步推出,阅读量突破300万。文章还被腾讯网、搜狐网、中国青年网等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转载推送。

(扫码阅读文章)
《中国妇女报再评唐山打人:打人狂徒,触碰底线;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在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发布后,单条阅读量近900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5.2亿,讨论量15.8万,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榜单,300多家主流媒体、商业媒体及网络知名人士转发,全网阅读量超10亿。这充分印证了:多平台的互动联动对提高新闻评论的影响力具有明显助推作用。

  (作者胥爱珍,单位为德州日报社)


来源:传媒评论(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224#
发表于 2024-3-30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一线记者如何写好评论
加强党报评论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一线记者写评论,不仅可以拓展党报评论的选题范围、提升评论的本地化,还锻炼记者的综合能力水平,可谓一举多得。记者写评论,扬长避短,可以做到有“言值”更“有感”。
一、“吃干榨净”写评论
作为一名记者,我的主业是采写时政报道,大大小小的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现场新闻等等。过去,对评论一直保持着距离,认为太难、太烧脑。这几年,出于个人兴趣,加上报社机制的要求,我开始接触评论写作,短短几年,“兼职”撰写了近百篇多种类型的评论作品,有的还在各类好新闻评比中获奖。
记者写评论,更多的还是新闻报道的延伸,“吃干榨尽”掌握的新闻素材。梳理我的评论作品,绝大多数选题来自自身采访实践,少部分选题来自同事的采访报道,共同的特点是题材本地化。记者写评论,可涉猎的种类项目可以有很多。
为重要典型报道配发评论员文章。盐城滨海有一60年树龄的连片梨园,恰逢盐城推广“一片林”工程,我采写了通讯《岭山:60年梨果芬芳》,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岭山样本,“一片林”的现实答卷》。在评论中鲜明地提出了五方面的观点,阐释岭山典型的现实意义:“一片林”成功的关键在因地制宜、“一片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片林”可以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一片林”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一片林”有效助推文明乡风的形成,与通讯作品形成互补。
一名盲人尿毒症患者,每周三次拄着拐杖进城透析,一路上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和同事采写了通讯《盲人患者给厚德盐城出了一道考题》,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一座城市的温暖答案》,通讯与评论在一版头条组合刊发,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次年的省好新闻评比中,通讯获得二等奖,评论获得三等奖。

2022年2月2日,盐城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主任朱陈在连续多日身体不适后,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5岁。我采写了通讯《热血青春铸忠诚》,同时配发评论员文章《以榜样之光凝聚奋进力量》,从学习他对党忠诚、为民负责的政治品格,满怀激情、忘我奋斗的优良作风,冲锋陷阵、敢战能胜的斗争精神,克己奉公、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操四个方面,深入阐述朱陈典型的力量与意义,成为各地学习典型的参考资料。朱陈后来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时代楷模等。
通讯讲故事,评论说道理。作为重头戏的通讯,以一个个故事、细节凸显主题,但典型的具体意义,却不便在通讯中点透,这时,配发一篇评论,点破说透典型的意义所在,让通讯和评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记者采写通讯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同时酝酿评论的写作,加深了对采访内容的理解。
深度报道的副产品。这几年,我采写了多篇深度报道,这些深度报道往往整版刊发,前期的调研式采访,后期的长时间打磨,总能有所悟,便自主写了相应的评论。盐城拥有市级以上非遗美食41项,很多非遗美食活得很好,我和同事采写了深度报道《舌尖上的非遗:守“味”乡愁焕发新生》,同时刊发评论《让更多非遗美食香飘“出圈”》,提出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塑造品牌与发展产业的关系。这篇评论作品获得了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论类二等奖。
我们在本地较早关注到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先后推出关注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等的整版深度报道,同时在一版配发评论《让夜间经济“亮”起来》《让首店带给城市更多精彩》等评论文章,针对采访中发现的发展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等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提出分析和建议,被许多人在朋友圈转发。
地方政论文章的尝试。2021年10月,为迎接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盐阜大众报组织专门写作班子,历时近一个月,尝试采写“言仲平”文章,分上下两篇在头版通栏推出《“强富美高”新盐城的壮阔行进——写在中国共产党盐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全文1.3万多字,成为盐城党代会报道的代表作。参与这组稿件写作的,都是一线记者,我作为主笔之一,将很多平时采访中的观察和心得糅入稿件中,反响很好。“浩瀚黄海边,德龙镍业从零起步,至2020年9月,已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31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131名。短短十年时间,德龙为什么做成了?这是许多人的疑问。”“在盐城市区地图上,城北就像一只眼。但多年来,这只眼暗淡无光。破败的城北,阻断了城市西进北上的步伐,也让众多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很多内容来自记者平时的采访体验,没有长期的累积,很难即取即用。稿件刊发后,本地时任主要领导点名表扬,并在朋友圈转发,全市各地的主流公众号全文转发,全网阅读量超过500万人次。
其他有感而发的心得体会。一段时间以来,本市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江苏最大的外资项目——盐城SK动力电池项目一期二栋,从动工到试生产仅用150天;晶澳光伏项目从考察到签约用时38天,从土地摘牌到“四证”齐发用时10天,从开工到首条组件下线用时100天;总投资超100亿元的蜂巢新能源项目,40小时内拿到项目规划许可证和施工建设许可证……一个个加速度的背后,是打破惯例的努力,我几经思考,写出《变事事循惯例为大胆创新例》,为优化营商环境鼓与呼。类似的评论还写了很多,针对一些部门服务企业遮遮掩掩,写了《理直气壮帮企业解难》;针对政府如何回应企业需求,写了《让“回声”始终高于“呼声”》;针对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写了《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村记忆》等。
二、记者写评论的优势
党报记者写作评论,有着诸多先天优势,选题、灵感、尺度、现场等方面都有所长,完全可以打通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的“任督二脉”。在这方面,《人民日报》推出的“记者评论”等栏目就很受欢迎,为地方党报记者写评论树立了榜样。
选题的开掘。对于不少地市党报来说,留给评论的版面资源原本就不宽裕,如何用好用足产生最大效益?长期大量选用外地事件评论稿件,显然不是最优选。理想的选择是评论题材的本土化。本地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事件,甚至朋友圈的一个热点,因为和本地读者的高度关联,评论就显得更可亲可近。
从事本地新闻采写的记者,显然具有独特的优势。每天接触了解大量本地新闻线索,可以从中开掘合适的评论选题。大多数主题集中的调研式采访,都能写出相应的评论作品。比如,我和同事对盐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新农人等的采访,都是有所触动后,配发了评论。
关注本地新闻也会有独特发现。盐城市公安局首次给光荣退休的113名民警举行隆重的退休仪式,我看到这一新闻后,很有感触。有的单位,退休就是悄悄地收拾东西回家。和公安系统朋友做了进一步了解后,我写了评论《让“退”成为新的开始》,在评论中说,“让光荣退休仪式,成为退休员工新生活的开始。”“珍惜曾经为单位打拼过的每一位老员工,也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的明天。”……这则不长的评论刊发后,被很多人在朋友圈转载。
灵感的捕捉。触发评论的弦,要始终握在自己手中。记者采访写作,见识大量的人和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更好更多地捕捉到评论灵感。评论写作的关键,首先要“有感”,如果记者自己对事物现象没有感觉,茫然一片,是很难写出“有感”的评论的。
评论的灵感来自哪里?首先要靠见识。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让自己头脑中比较的参数足够多足够大,评论才更有说服力。其次要思考。从众多平常平凡中看出不凡,需要常研究多琢磨,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与众不同,找出同中的异、好中的异,找出差异的原因。第三要勤奋。采访、看书、谈话过程中,哪怕是走路时,“有感”即记。很多灵感稍纵即逝,电光火石那一刻,及时记录下来,趁热打铁写出来。
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可能会有大量的灵感会被触发。生活中,会有许多让我们心有所动的刹那瞬间。而从事采访写作的记者,这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评论写作的灵感会更多。2023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我作为参与报道的记者,本无评论写作任务。现场感受到会场内外的绿色交通、绿色食宿、绿电供应等方面的细节,我心有所动,这些绿色低碳方面的很多做法,市民生活中也完全可以做到,便写了评论《将碳中和理念融入生活》,有见闻,有感触,有建议,反响不错。
尺度的把握。评论的写作和刊发,无论从当事人还是媒体来说,前提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正确和准确。大部分评论作者不参与评论事件的采访报道,无法了解评论事件的全部过程、真相,只能靠媒体呈现的报道开展评论。特别是一些矛盾较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有的报道可能真实性存疑,一旦事件真实性或准确性出现偏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评论的新闻,后来又出现了“反转”,尽管这样的概率很小,但每出现一起,对媒体公信力也是伤害。
记者写评论,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风险。记者全程参与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深入了解,如果需要,还可以了解与事件相关的其他内容,尽管不一定见报,但是对于记者掌握事件的详细过程,把握好评论的尺度非常有帮助。有编辑和我交流时说:“版面上用你们写的评论稿子,会很踏实,没有什么顾虑。”这种踏实,是对记者写评论的信任,背后是记者对评论内容的深度理解,以及评论写作中尺度的准确拿捏。
现场的连通。评论作品的温度,很大程度来自作品接地气。坐在办公室里,接不通地气。记者写评论,最大的优势是“在现场”,在现场发现问题,在现场探寻答案,在现场发现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现场寻找有说服力的故事。
“在阜宁县阜城十里风光带乡愁馆,风箱、石磨、犁耙等,呈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乡村历史;在东台市新街镇垦殖文化馆,一件件废灶兴垦的老物件,诉说垦殖精神的薪火传承;在东台市甘港村史馆,数千件实物和图片,展示土地改革以来农村变迁;在射阳县新坍镇新潮红色文化传承馆,一件件实物和史料,描绘了当年巴一凯带领村民在盐碱地上建起高产良田的劳动场景……”这是我《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村记忆》评论中的部分文字,我到过这些场景的现场,深受触动,几个点的串联,一篇评论立即“蹦”了出来。
有益的建议。让评论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写作者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冲着问题去,带着建议来,让评论写作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写评论,接触的都是基层一线,可以相对容易发现问题,并提出有益建议。
我和同事最早做盐城夜经济调研时,发现夜间经济在本地虽然起步不久,但势头很好,一家十来平方米的奶茶店一晚上卖了一万多元,一家大型书店90%的营业额来自晚间,一家电音俱乐部一夜营业额四五十万元等。通过和广大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交流,我们发现,盐城夜间经济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规划、品质不高、理解狭隘、保障缺乏等,通过深入采访交流,梳理总结了应对之策。评论在《盐阜大众报》一版刊发,受到不少县区欢迎。在后来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夜间经济评论中的部分观点被吸纳。

三、扬长仍需避短
记者写评论,优势很多,劣势也不少。扬长的同时,仍需避短。毕竟,评论被称为新闻的王冠,评论写作需要相对较高的理论素养、逻辑水平和写作技巧等,一般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还是差别很大,面对这些劣势,记者需要在多方面加强修炼,拉长短板,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学习要更系统。学习是提升能力素养的不二法门,记者写评论亦然。要学习理论知识。对记者来说,学理论应该成为工作学习的必修课。很多一线记者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训练,特别是新时代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尤其需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让自己的思想始终“上接天线”。要学习写作技巧。评论写作有一定的章法,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评论写作书籍等,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要学习融合技术。媒体融合的时代,评论也在与时俱进,写得了,还要说得了,勇于出镜亮明观点。
采访要更投入。有时明明一个好的观点,但是论述吃力,时有卡壳。后来发现,是采访不扎实,再经过深入采访后,明显改观。和新闻报道相比,评论写作对采访的要求更高,需要更深入、细致的采访,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问题,同时还要深入思考,带着思考的头脑采访,才能捕捉到真问题、寻找到答案。记者写评论,需要记者的采访更加投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践行“四力”。
训练要更勤奋。评论写作是对作者综合能力的考查,兼具叙事与说理,注重逻辑和思辨等。一般的新闻写作做的是文字还原工作,评论写作要引发共鸣,强调说服的过程,而说服工作又是最难的。很多评论作品,看似容易,写起来难。唯有多练,方能打破魔障。对于一线记者来说,有采访体验,有素材积累,再加上长期加强评论写作训练,完全可以在评论写作上开辟新的天地。
(作者系江苏盐阜大众报重点报道部主任)
来源:中国记者
编辑:程正元

227#
发表于 2024-4-4 2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鲁迅在上海时曾用笔名
编辑:李梦瑶

228#
发表于 2024-4-7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医学规培生难以承受之痛 | 深度报道
北青深一度  北青深一度 2024-04-07 16:04 北京
记者/颜星悦 实习记者/乔雨萌 李思涵编辑/杨宝璐

叶琳规培时住的值班宿舍

从医院“退培”之后,25岁的叶琳选择去咖啡馆打工。每天,她上午9点到,泡上一杯茶,切好今天要用的水果,再在每个餐桌上放上烟灰缸,接着只需静候客人光临。闲来她用洗洁精练习打奶泡和拉花,“我一个月拉出的花就比较稳定了,同事们都说,当过医生手很稳嘛。”
而另一双本该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手,选择在医院洗手间隔间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自杀前3小时,湖南人民医院的规培生曹丽萍还在电脑上录入病历。她在遗书中控诉自己的过劳工作:没日没夜地加班、连上三十多个小时班、不眠不休……
接连的自杀事件将“规培生”这个群体推到大众面前。据媒体报道,2月2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名26岁的规培生烧炭自杀,2月23日和3月14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规培生25岁的曹丽萍、广西南宁第一人民医院27岁的男性麻醉科规培生相继刎颈自杀。
这些案例都暴露出规培生面临的类似困境——薪酬低、工作强度大、杂活儿多。据武汉大学医学部的一项研究显示(《2007-2020年中国大陆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Meta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1.73%。
但一些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认为,规培制度仍是医学生走向独立执业的正确的打开方式,“医生本来就是‘魔鬼训练’出来的,无法通过磨练就当不了医生,全世界都一样。”


退培
专硕叶琳在规培了一年之后,选择了从贵阳一家三甲医院退培。这意味着她将得不到规培证,将来也无法成为“一个正规的医生”,叶琳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只能去乡下的那种诊所,可能还行。”
冲动发生在去年国庆节假期间,叶琳告诉记者,9月20号,她所在的科室出了排班,她发现自己的排班有调整,由于去年国庆和中秋假期连休,整个假期期间,她排了三个班。“科室有个老师要结婚,就给我多排了一个班。”
一般来说,他们是四天排一个班。“如果三天一值的话,就相当于第一天夜班上到第二天中午,第二天休息,第三天上行政班,第四天再接一个夜班。”叶琳解释。当时,她已经根据之前的排班日期算出了自己的排班时间,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于是就去找老师,希望老师能把她的班调回来。
“我就跟排班的老师商量,我说我是按四天一排班买的国庆节回家的票,如果你给我安排三天一值,要我提前一天回来值班,我可能回不来。他说我不管你,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你要不就跟别的同学换,让别的同学帮你值。”
值班要管整个病房,节假日工作量比较大,叶琳有点不愿意,她也找不到其他可以换班的规培生。原定10月4号的值班,她买的10月3号的返程票,但突然值班提前了一天,她买不到票,于是就拜托跟她同一天值班的师妹,帮她“顶”一上午。
师妹刚规培一个月,上手还不够熟练,10月3号上午,叶琳一直跟师妹用微信联系,远程教她处理各种值班事宜,直到上飞机前。“我说你就查房,其他你不会的都不用搞,剩下的我回来弄。”
但飞机起飞后,学妹“露馅”了,老师们发现叶琳不在岗,想联系她,却联系不上。
叶琳飞机一落地就赶紧开机,电话就打进来了,“我一接,那个老师劈头盖脸一顿骂,她一直骂,我一直道歉。我没有被人这么骂过,我跟她解释,说我下车之后马上回病房。那个排班我赶不回来,是真没办法,不是故意不想值班。”
但老师没理会她的解释。“她说算了,我不想跟你说了,我直接跟你的学校、跟医院沟通。你自己想办法。”
叶琳告诉深一度,老师让她“不用来了”,同批的规培生和科里的其他老师帮她求情,也遭到了训斥,“我说我自己走就行,我就走了。”叶琳说。
学校的老师给她发信息,让她尽量不要退出规培,去跟排班老师和主任道个歉,再写一个情况说明,这件事就过去了。但她没去,叶琳称,她的研究生导师本打算带她去道歉,她也拒绝了。“我不太愿意低头,天天在那熬通宵,夜班费也没有,一个月拿几百,我尽心尽力干,到最后你连一个机会都不给我,就把我的路给断了。我不会跟这种人道歉,我就跟导师说,我觉得这个行业看不到希望,我不想干这个了,想退培退学。”
国庆节加班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叶琳回想规培的这一年,干最多的事就是“写病历”,“不是单纯记录病情和药物。”叶琳解释,比如医生开了某个药,在病历上她不仅要写明该药,还要写清楚这项治疗的原因、具体的疗效、用药的证据,“写的不好的话,要被扣钱。”
她也去急诊轮值过。原本想象在急诊能有更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但结果根本参与不了抢救,“我们规培生干的事,是把医生推了几次肾上腺素,几点推的,病人当时的心率、脉搏、血压多少等细节全部写进抢救记录。”叶琳说。如果有病人死亡,那么等待她的则是几万字的文书工作。
除了这些文书工作,叶琳还被杂务缠身,包括帮医生打饭、拿快递、传送血样和报告单、打印资料等,“除了当医生什么都干,我觉得没有意义。”
叶琳的工作日常,是众多规培生的一个缩影。上海的一名规培生形容,自己每天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也没空坐下看手机,一天下来手机的电量还是满的。尽管忙碌,但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每天写病史和病程记录、收新病人、整理病历再打印出来,偶尔有幸进手术室,也是扶器械、收标本、消毒,她就这样熬过漫长的一天又一天。


薪酬
规培全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规培,才能成为住院医师。这意味着一个医学生在本科五年后的这段时间里,虽然在医院里工作、值班,却不算是医院职工,拿不到正常的医生薪酬。
规培生的薪资待遇因地区、医院规模甚至每个科室的管理办法而异。据深一度采访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规培生讲述,工资最高的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专硕规培生,研二拿到执医证后,该学生每月收入约5000元,包括基本工资、科室奖金、值班费(一次70元),有五险一金。但即便如此,要想在上海过得舒适些,仍然需要父母每个月“资助一点”。
受访者中收入最低的是贵阳一家三甲医院的规培生,他每个月的固定收入是1100元,其中500元来自学校,600元来自医院,另有每次50元的夜班费。中位数是在浙江宁波一所三甲医院的规培生,“一个月2000块,没有绩效。”在所有受访者中,与医院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仅有上海的那位规培生。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规培的周阳直言,薪资是规培生最大的痛点。今年是他规培的第二年,第一年的薪资是每月2300元,第二年他考到执医证,薪资涨到每月3400元。他每月房租花去七八百元,通勤去医院要两个小时,“没有餐补食补和交通费,早上7点和下午6点有免费大巴,但早上的经常抢不到位置。”
这样的生活很难让周阳感到体面。他曾认真考虑过退培,换份工作,但他发现自己“连退培都退不起”,他所在的医院规培协议规定,中途退培者要退还规培期间所有费用,他了解到,其他医院还有要求退培者需向医院赔偿基本工资的1.5倍甚至两三倍的。“现在没钱,走不了,如果有条件我不会再选择当医生了。”周阳说。
申宇是北京一家三甲专科医院的主任医师。据她了解,即使在北京的三甲医院,专硕规培生的生活仍然窘迫,需要靠家里给钱,有的医院一个月只给规培生800元,而在北京,2023年的低保标准为每月1395元。
2014年,中国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工作时,原国家卫计委曾明确,中央财政自2014年起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补助标准为3万元/人/年。补助资金2/3用于补助参培住院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
而自2014年确定补助标准以来,10年间,3万元的补助标准没有增长,只是个人部分的获得比例稍有调整。
刘洋是 2011 年规培制度尚处试点阶段时的规培生,后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工作10年。他曾到欧洲访学,了解到当地规培生的收人普遍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一些,整体上属于“不会很富但是能生活的状态”。而在规培制度的发源地美国,“美国医学院协会”每年都会调查住院医工资。2023 年其调查了 283 所医院,住院医生 (也就是国内说的规培生) 的平均税前收入是63800美元。这个收入和2022 年美国统计局得出的中位家庭收入74580美元相差不太大。


魔鬼训练
“我们学了一个皮毛把它(规培制度)引进来,但没有很好地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待遇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的于布为直言。听闻接连三名规培生自杀,于布为感到心痛。
他告诉深一度,八九年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国全面启动后不久,规培生中就曾出现过一个自杀高峰。他推测过劳是影响这些年轻人的主要原因。
在南昌一所三甲医院,两年前完成规培成为正式医生的曾媛媛发现,现在医院里规培生的人数比当年她规培时要多得多,却比她那会儿还要辛苦,“他们自己还会内卷,甚至抢活儿干。”
本院工作人员不足,是规培生超负荷工作的重要原因。于布为告诉记者,麻醉科是重灾区。在他所在的医院,外科手术科室的手术数量在过去十多年间扩张了两倍(包括无痛人流、无痛生产、无痛胃镜等新型麻醉手术),但麻醉师的人数只增长了一倍,业务增加、人员比例失衡之下,额外的工作量由谁承担?规培生首当其冲。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规培了三年的胡兵正面临这样的情况。“在我院麻醉科,一个上级麻醉医师管2-3个手术间,每个手术间又有1-2名实习生/进修生/规陪生,上级老师做麻醉基本上都是诱导完插完管就走。”而剩下的规培生等非正式麻醉师留下来,做拉钩缝线等“体力活”。
工作时间长,没有时间总结思考提升,为干活而干活,回家倒头就睡,个人生活完全没有——胡兵这样总结自己的生活。
1994年,华西医院的麻醉中心主任刘进推动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每周四早上7:15就开始病案讨论,这项制度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魔鬼训练营”是不少人对华西麻醉规培的称呼。但或许正是这样科学、成体系、高强度、负责任的规培制度,才培养出了众多高水平的麻醉医师——华西医院麻醉学科是世界最大的麻醉学科之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中,连续11年名列全国麻醉学科第一。
武汉一所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郑南认为,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来说是必需的,“全世界都一样。”郑南说,他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赴美学习,美国的医院,住院医师早上六七点就要起床,工作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是常态,“从劳动强度上来说,中国规培医生可能只是国外的一半。美国住院医的考试频率和强度也比中国规培医生要高,每年、每个季度都要考。”
在他看来,医生本来就是“魔鬼训练”出来的,无法通过磨练就当不了医生,“将来还要强化训练。”
郑南所说的“强化训练”即“5+3+X”体系,其中的“X”指的是医学生完成规培后,再根据不同的专科标准,进行2到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目前,专培处于试点阶段。据《中国卫生》杂志披露,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招收与培养了近110万经过“5+3+X”培训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其中全科与儿科等紧缺专业招收近20万人。
科室的规培生有时也会向他抱怨杂事多。“看怎么理解。”郑南向深一度表示,“按照我的理解,实际上没有杂事,都是培养,都是学习,都是锻炼。”面对规培生对于工作强度的抱怨,郑南称“有时间就跟他们解释,没时间就不解释,哪有时间跟他解释那么多?”他强调,要自己想,自己克服,自己去经历。



规培生要完成大量文书工作

人性化
郑南相信,规培制度是正确的道路,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小插曲”。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省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进行认证。原则上培训基地设在三级甲等医院或以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作为补充。郑南所在科室每年招收30多名规培生,因而同一时期会有三届近100名规培生在科内轮转。据他观察,这一代年轻人对于压力的承受力普遍不强,不过他不认为这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教育体系的问题。
他指出,在整体正确的规培制度之下,中国开创的临床专硕规培并轨模式有明显的矛盾和缺陷,专硕规培生集两重身份于一身,他们既要在医院里操着住院医师的心,又要兼顾科研和课业,保证自己顺利毕业。
郑南向深一度解释,矛盾的根源在于规培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两重身份的主管单位不同。前者由卫健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管理,后者则是教育部负责。这也直接导致其收入来源的模糊。专硕规培生无法享受前文所述的国家对规培生的补贴,只能领到研究生补助。
上海是全国最早强制性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省级区域,作为科室主任的于布为带过许多批规培生。他承认,很多医院和科室都存在把规培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惯性,但在他看来,“人家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当牛做马的,我也不能说我们都好,但是我们有一定的人性化措施。”
备受规培生群体诟病的收入问题,难点在于如何平衡规培生和科内正式医生的利益,“医院给科室一个总额,你给规培生的多,本院工作人员拿得就少,科室就会不稳定。”于布为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尽可能利用明确的制度来保障规培生的基本收入,他们科室的经济管理小组综合各岗位人员的意见,设计了一套薪酬标准,以值班费为例,于布为科室会将总值班费的20%-30%分给规培生,“人家也做了同样的工作,你干嘛不给人家?”
同为科室主任的申宇也很能理解规培医生在经济上的压力,“现在学医确实挺难的,不到30岁毕不了业,好不容易毕业了,马上面临着买房、养家的压力,却可能到30岁还得啃老。”体谅这些年轻人的难处,申宇每个月会从本科室的奖金中拿出2000元,补贴给单位委派在外的本科室规培生,尽管只是“杯水车薪”。
于布为科室的“人性化”还体现在对规培生请假的处理方式上。他的原则是,“有正当理由的,该批就批”。当规培生提出身体不舒服、希望休息时,他会尽量安排,如果工作确实忙不过来,“会跟他们好好讲一下,能不能把这个班上完再休息。”
于布为希望在科室内部建立一种传统——不把规培生们当成单纯的劳动力,而是把他们看作一起工作的同事战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你当主任就得干这个事儿。”他强调。
在他看来,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即专硕规培生的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和设计专硕规培并轨制度的单位尽快召开联席会,统一梳理存在的问题,毕竟“越拖越难”。
行业内不乏想要为规培生发声的人。十年前,刘洋曾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向当时的国家卫计委(现“国家卫健委”)撰写建议稿。针对规培生的收入和培养模式,他认为应当为规培生每人每月提供约1万元的补贴,其中6000-7000 元作为规培工资,4000 元用于补贴和激励规培医院和带教老师。资金来源上,国家支付一半,地方补贴 30%,剩下的 20%由规培医院承担。
叶琳的家人不理解她退培的做法,但她说,自己不后悔当时退培的决定,最近的生活很符合她的心意,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动态:“坐着外摆,被阳光晒透,我只想珍惜24岁的、此刻的阳光。和同事一起吃早餐玩游戏听歌,大家心情都特别特别好,爱死这种松弛感了,最近办退学烦心事特别多,但被阳光晒过之后,感觉一切又不重要了。”
最近,叶琳也看到了一系列的规培生自杀的新闻,她觉得很可惜,“其实可以转行,但可能当下他们的心境比较绝望。他们不该因为医院就放弃自己的人生,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出来尝试一下,其实还有更多的可能。”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除于布为、刘洋外,其余皆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北青深一度(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qmJPypN0aHJdtbdWogEzw
编辑:李梦瑶



229#
发表于 2024-4-16 23: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推出国内首个全媒体评论周刊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恒

4月12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中心内容团队、顶端新闻技术研发中心联袂打造的国内首个全媒体评论周刊正式上线。

当下,新闻评论在舆论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字、视频、AI数字人等形式的评论不断涌现。

这份全媒体评论周刊,打破了纸媒、网站、客户端、第三方平台等平台界限,摆脱了纸媒形态,也不拘泥于客户端平台。它以移动端传播为主要特征,以视频、图文等全媒体内容为主要形态,实现了评论观点的立体化呈现、移动化传播、互动化交流。

通过对热点话题和热辣评论的集纳呈现,评论周刊为读者和网友提供有热度、有深度、有锐度、有温度的观点和思想产品。

来源:顶端新闻
编辑:李佳

230#
发表于 2024-4-24 1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九”弥新,蓄“十”待发!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评大赛总决赛26日开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丁楚风)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即将迎来“十岁生日”——4月26日下午,第十届总决赛将于武汉市鸣锣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大学生选手将同台竞技、一展风采。

本次大赛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湖北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中共黄陂区委宣传部、楚天网络评论研究院承办。本届赛事启动以来,共有来自清华、北大、人大等300余所高校的5000余名学子来稿参赛。经过重重选拔,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20所高校的20名学子入围总决赛舞台。

本届大赛主题为“文心中国”,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此次总决赛举办地为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盘龙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被称作是武汉的“城市之根”。在历史氛围厚重的“城市之根”搭台竞技,恰与大赛主题交相辉映。

“九”弥新、蓄“十”待发。本次赛事在参与人数再创新高的同时,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文字评论(包括理论文章),还有音视评、漫评等耳目一新的呈现。总决赛在环节设置上也与时俱进,在常规的对抗环节之外设有彩蛋环节,更有荆楚网虚拟数字主持人‘楚楚’首度参与现场互动。据悉,“楚楚”融合了3D制作、实时渲染、动作捕捉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拥有高度拟人化的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语言交互能力,能够跨越时空界限,随时随地提供主持服务。

此外,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樊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民革湖北省委会常委、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文化服务部副主任秦海群,人民网网络评论部主任付龙,环球网评论部总监翟亚菲等专家、大牛,联袂担当总决赛决赛的评委,各位专家、大牛在现场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也是赛事的一大看点。

城市之根,将会激荡怎样的“文心”?虚拟主持人碰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选手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4月26日下午2时30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总决赛,邀您关注!


来源:荆楚网
编辑:徐思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