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4-11-13 12: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已在太空飞10年
2014-11-13 02:27:40 来源: 新京报(北京)11334


                                                                                                                                                                                                                                                                                                                                                                                                                                                                                                                                                                                                                                                                                                                                                                       

(来源:网友)







罗塞塔探测器和“菲莱”分离后,“菲莱”传回的首张照片。

罗塞塔探测器和"菲莱"分离后,罗塞塔探测器拍摄的"菲莱". 图片来源:NASA中文网

12日下午4:35,罗塞塔探测器从彗星中心22.5 km的距离上发射着陆器“菲莱”。
欧航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于北京时间13日零时5分许确认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一颗彗星。“罗塞塔”计划开始于1993年,前后耗资约13亿欧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注”。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
追了10年就为登陆这一刻
为了这一天,欧航局科学家已经等了10年多的时间。载有“菲莱”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2004年3月升空,经过总长超过64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终于在2014年8月,在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追上正不断逼近太阳的彗星67P。
今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罗塞塔”与67P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地点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随后3个月,两者并肩飞行,“罗塞塔”从一旁观察彗星;“结伴而行”中,“罗塞塔”进一步探究彗星,并锁定了合适的着陆地点。
欧航局在“罗塞塔”项目的博客主页留言道,11日晚,“罗塞塔”经过了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确定它处于正确轨道上;午夜,地面控制人员检测了遥控指令程序,为“菲莱”与“罗塞塔”分离做好准备;接下来,控制人员还确认,“菲莱”状况良好。12日,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证实,“罗塞塔”已于欧洲中部时间12日9时35分释放“菲莱”着陆器。
难度等同“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
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菲莱”以接近步行的速度,“走”完最后的22.5公里路程。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以每小时3.5公里、几乎等同于步行的速度向彗星靠近,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核。
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罗塞塔”,“菲莱”将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登陆过程。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岩石较少。
按美联社的说法,即便出现最小的差错,也会使得登陆任务前功尽弃,即“菲莱”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悬崖中。有科学家用“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来形容登陆难度之大。
彗星引力小,着陆要用螺栓固定
欧航局当天早些时候表示,科学家在检测着陆器健康状况时发现,着陆器的推进器无法启动。因此,“菲莱”着陆时只能靠三条腿上的冰螺栓和随身携带的“鱼叉”装置将自己固定在引力较小的彗星上。
高空拍摄照片显示,这颗彗星的形状并不规则,看上去像一只橡皮鸭。经反复研究“罗塞塔”传回的图像及数据信息,研究人员选定在彗星的头部位置投放“菲莱”。
登陆彗星后,“菲莱”会向地球发回首张着陆点全景照片,其携带的10个实验仪器也将对彗星的土壤、磁场等情况展开测量分析。据新华社
追问
为什么选择这颗彗星?
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与地球上地质变化频繁不同,彗星上变化较少,就像一个飞行的“冰箱”,保存着最原始的物质。据新华社
又讯 欧洲航天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麦克科汉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彗星一般都远离太阳,其“生命”中最靠近太阳可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选择一颗现在靠近太阳、但此前很久没有靠近太阳的彗星。”
登陆彗星的困难可预料吗?
罗塞塔携带的着陆器登陆彗星,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任务。麦克科汉曾向记者介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着陆器是根据原来确定的彗星Virtanen设计的。
此外,67P表面凹凸不平,给着陆出了不少难题。同时,目前彗星和罗塞塔都朝着太阳方向运动,彗星表面会因温度升高而更活跃,出现很多气体和灰尘等飘浮物,这不利于着陆。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追星”10年为了什么?
科学家们期待,这一项目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迄今,“罗塞塔”已经动用多重“感官”了解67P。

它7月曾对目标彗星拍照。照片显示,与许多人预想的不同,这颗彗星并不像个土豆,而更像一只鸭子,预示着67P可能由两颗彗星相撞而成。
上月,“罗塞塔”自身携带的科学仪器发现,67P挥发化学成分的“气味”类似于臭鸡蛋和醋的混合。
欧航局11日说,他们收集到了这颗彗星的“声音”,这种响声可能由其发射的粒子带电发出。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据新华社
http://news.163.com/14/1113/02/AAT8I1VP00014AED.html



112#
发表于 2015-7-19 2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闻晨报
【求砸中!含一亿吨白金小行星接近地球 价值逾5万亿美元】明天清晨,一颗小行星将接近地球,科学家估计它的核心有一亿吨白金!届时它和地球的距离只有240万公里,有科学家说它对地球没有威胁,下次这么近距离飞过地球附近将是2108年的事……






113#
发表于 2016-8-11 0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考古发现大洪水证据,夏朝存在或非神话
NICHOLAS WADE2016年8月5日 积石峡。一个研究团队的领导者表示,他们对积石峡洪水的模拟重现显示出,古代对大洪水的描述“很可能是基于历史上的一个自然事件”。Wu Qinglong 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约4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被一场特大洪水淹没的证据,他们说这一事件或许为半传奇色彩的首个中国王朝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国古籍中记载着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和传奇。当考古学家破解了甲骨和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时,有些记录——比如与中国的第二个及第三个朝代有关的那些——得到了极为翔实的佐证。

但关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记录,涉及一场大洪水以及诺亚般的救世主禹帝的故事,在疏通河道,驱退洪水,保一方平安后,他受天命成为帝王。历史学家一直想要弄清,关于这场洪水的记载到底是创世神话还是一场真实事件的民间记忆,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一些人把关于禹帝的故事斥为旨在为中央集权统治辩护的虚构作品。此外,由于当时缺乏能证明发生过大洪水的证据,许多人都把关于夏朝的故事当成传说而非历史来看待。

由北京大学的吴庆龙领导的一个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团队,现在已经找到发生过一场大规模洪水的证据,他们说这可能就是一些中国史书提到的那场大洪水。

洪水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形成了一道横跨黄河的巨型天然堤坝,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黄河水,本应在那里穿过积石峡。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文章中称,从现存的侧壁判断,那道堤坝比黄河当前的水位高出约800英尺(约合240米)。

据吴庆龙的团队推测,在6至9个月里,黄河完全被堵塞,河水都汇聚在坝体后边新形成的堰塞湖里。接着,坝体在湖水漫过坝顶之际迅速溃决,释放了最多可达3.8立方英里(约合15.8立方公里)的湖水,这是过去一万年以来已知的规模最大的洪水之一。溃坝洪水可能向下游奔涌了1250英里(约合2000公里)之远,冲毁了黄河的天然河岸,令许多地方被淹,甚至导致了黄河改道。

洪水通常是很难定年的。但是造成黄河堵塞的那场地震还摧毁了下游约16英里处的喇家村,这就提供了关于时间的信息。地震造成的裂隙里,填满了来自溃坝洪水的沉积物,但却看不到当地典型的风成土堆积,吴庆龙的团队说,这意味着洪水和地震是在同一年发生的。

用放射性碳测年法对在地震中丧生的三名儿童的遗骸进行检测后,研究者确定洪水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

喇家村一个山洞里的骸骨。这个村庄据说毁于中国数千年前发生的一场地震
Cai Linhai
该日期与夏朝有着明显的时间上的联系,有人认为,如果夏朝存在的话,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根据中国当代的一项断代工程,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有一个说法还要更接近,两名学者通过研究中国的天文记录——据记载在禹帝统治初期,出现过一次五大行星会聚的现象——得出结论,夏朝始于公元前1914年。

据中国史书记载,禹帝是通过疏通河道成功治水的,而不是像他的前任那样,试图修复黄河堤岸的决口。他还为华夏文明奠定了基础,并对各地的进贡做出了规定。据记载,大禹治水的起点是“积石”,与曾有滑坡坝存在的那个峡谷同名。

吴庆龙的团队表示,他们对积石峡洪水的模拟重现显示出,古代对大洪水的描述“很可能是基于历史上的一个自然事件”。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发现也支持了这样一种观念:考虑到二里头文化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900年,与积石峡大洪水爆发的时间吻合,所以位于积石峡下游约1550英里处的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首都。

不过,历史学家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采纳该团队的这一假设。目前还不太清楚,有关一场大洪水的民间记忆如何能像吴庆龙的团队所认为的那样,被精确地维持了至少900年,因为文字记载的事可能是1000年前发生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学家艾兰(Sarah Allan)表示,可能爆发过多次洪水,它们在大众记忆中被混淆了。在她看来,古书中描述的大洪水是一个解释世界如何形成的神话,而不是一个历史事件。

“这个故事的开头讲到世界上到处都是水,当时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适于人类居住,”她说。她还表示,即便神话是基于一个真实的事件,也不见得就能与积石峡洪水或二里头文化中的洪水联系起来。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研究战国历史的金鹏程(Paul Goldin)也认为,大禹和大洪水的故事不太可能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些故事大多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而积石峡洪水发生的时间要早得多。“这些是比较晚一些的传说,因一些哲学和政治因素被传播开来,去假定它们描绘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记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说。

金鹏程谈到了中国考古界的一种“执迷”,即他们试图“证明所有的古老文本和传说都有一些基本的真实性。这是对此前一段时间它们被贬为神话的一种过激反应。考古学家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去探究自己的发现是否与史料匹配,”他说。

2000年在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出的14名地震遇难者的遗骨。
Cai Linhai
积石峡洪水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期,介于新石器时代和之后的青铜器时代之间。吴庆龙的团队在周三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禹治水的故事代表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的出现。从考古纪录可以看到某种衰落,在一场大灾难之后,这是可以想象的,到了青铜器时代,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早可见于二里头文化,城市规模大幅增加,文字以及制造青铜器的作坊得到发展。

AD



“如果他们能在考古记录中展现积石峡洪水和二里头等文化的出现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那将大大提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金鹏程说。

翻译:常青、李琼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https://d2amis2lbx0ooy.cloudfron ... campaign=newsletter
114#
发表于 2016-8-27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4光年之外,可能还有一颗地球
KENNETH CHANG2016年8月25日
艺术家绘制的行星Proxima b围绕比邻星运行的示意图。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艺术家绘制的行星Proxima b围绕比邻星运行的示意图。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M. Kornmesser/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有另一个地球或许正围绕着我们隔壁的恒星旋转。

天文学家周三宣布,他们探测到一颗行星在环绕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运行。让人浮想联翩的是,这颗行星位于比邻星的适居带,那里的温度也许既不太热也不太冷。这意味着,它的表面或许能够存在液态水,从而提高了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尽管近年来的观测工作在银河系各处发现了不少地球大小的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搜寻任务开普勒计划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尤其大的贡献,但这颗行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希望,因为数十年后也许就有可能找到抵达它的办法。它距离地球4.2光年,也就是25万亿英里,从宇宙的尺度来看属于极近。

一位天文学家将它比作正在闪烁的霓虹招牌。“我是最近的恒星,我有一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天文学家R·保罗·巴特勒(R. Paul Butler)说。正是他所在的团队做出了这一发现。

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天文学家吉列姆·安格拉达-埃斯屈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是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的研究团队的带头人。他表示,“我们知道,在很多恒星周围有类地行星,我们也差不多预计到那些临近的恒星周围会有类地行星。但令人振奋的并不是这个。让人激动的是这是最近的那颗。”

除了这颗行星的大小和与母星的距离,有关它的许多事情还是个谜。科学家依据的计算机模型仅能提供有关可能出现的情况的一些线索:那里的环境或许与地球类似,但也许像金星那么炙热,或像火星那么干冷。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Proxima b,并没有影像证据。安格拉达-埃斯屈德博士及其同事通过望远镜观察其母星的光谱而间接探测到它。他们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一光谱中存在的精准微小移动上,先是轻微的红移,然后是轻微的紫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比邻星受到这颗行星引力的拖拽,于是前后摇摆。与之类似的是,警车朝着或远离听众行进时,警笛声听起来会更尖利或更低沉。

通过这种移动的大小,天文学家们确定Proxima b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1.3倍,尽管它也可能要大上好几倍。Proxima b上的一年——在环绕比邻星的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仅为11.2个地球日。

尽管这颗行星被比邻星的光芒遮盖,不能被现有望远镜观察到,但天文学家们希望十年后打造的下一代望远镜能看到它。

这颗行星与地球的相似性增加了一种希望:未来某一天,机器探测器可以掠过或近距离地观察它。在俄罗斯企业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和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牵头之下,私人资助的一群科学家与技术巨擘宣布启动突破·探星计划(Breakthrough Starshot Initiative)。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开发并发射一系列iPhone大小的太空飞船。他们提出的目的地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Alpha Centauri,又称南门二),除了比邻星,其中还有两颗更大的类日恒星。


比邻星位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距地球4.2光年。
ESA/Hubble & NASA

“我们肯定会瞄准比邻星,”突破·探星计划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天文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说。“这就像是在自家附近发现黄金地产。”

比起地球与太阳之间的9300万英里,这颗新发现的行星与其母星之间的距离要短得多,仅为500万英里左右。就连我们太阳系最里面的行星水星,离太阳也有3600万英里。

虽然Proxima b可能是与地球有所类似,但它的母星比邻星与太阳有很大的区别。比邻星个头微小,属于红矮星,仅为太阳质量的大约12%、亮度的大约1/600——星光如此黯淡,都不能从地球上用肉眼看到。

因此,尽管Proxima b与比邻星距离很近,但接收的热量要小于地球,却又足以保留水在其表面流动的可能性。至于它上面是否真存在液态水或大气层,“目前就纯靠猜想,”安格拉达-埃斯屈德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AD


假如Proxima b诞生于离比邻星很近的地方,那么它可能就很干燥、没有大气。可是,它也可能诞生于更远的地方,继而往内移动到目前的轨道上。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它诞生之初是干燥的,但后来遭到彗星或充满冰物质的流星撞击。

“一些可信的模型和理论可以说明,如今能够有一颗可信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安格拉达-埃斯屈德说。

这一发现也许会给搜寻行星的望远镜提供推动力。在加州山景城的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供职的鲁斯兰·别利科夫(Ruslan Belikov)提出,建设一座小型太空望远镜,成本不到1.75亿美元,专门用来搜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行星。虽然它并不会强大到足以看见Proxima b,但它的存在也许能提供更多信心:在该星系的两颗类日恒星周围,也存在类地行星。

“它会直接提高公众对隔壁就存在一个新世界的意识,”别利科夫博士说。“这是民众思维范式的一种巨大转变。”

翻译:黄铮
https://newsletter.cnsxzh.com/ar ... campaign=newsletter
115#
发表于 2019-2-7 0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哈勃望远镜新发现:长达130亿年历史宇宙"活化石"
2019年02月06日 12:39 新华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7

  原标题:哈勃望远镜意外发现银河系“新邻居”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已服役29年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又有新发现。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报告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银河系“后院”发现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矮星系,它有长达130亿年的历史,在天文学上相当于早期宇宙的“活化石”。

  这项发现纯属偶然。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通讯》上报告说,他们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搭载的“先进巡天照相机”观测银河系NGC 6752球状星团内的白矮星时,意外拍到一组分布紧凑的恒星。对这组新发现恒星的亮度和温度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认为它们不属于NGC 6752球状星团,而是来自3000万光年之外的另一个星系。


  新发现的恒星系尺寸较小,亮度微弱,直径约3000光年,仅相当于银河系一块“碎片”。根据这些特性,研究人员认为它属于一个矮球状星系,并将其命名为“Bedin 1”,取自领导这项研究的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天文学家的名字。

  矮星系是亮度最弱的一类星系。矮球状星系并不罕见,但研究小组发现,“Bedin 1”在许多方面与众不同,它不仅是为数不多的能确定与银河系距离的矮星系,也是迄今已知最“孤独”的矮星系,与最邻近的大星系NGC 6744螺旋星系有200万光年距离。

  根据“Bedin 1”内恒星的特性,天文学家推断这个矮星系有130亿年历史,几乎与宇宙一样古老,而离群索居的它很少有机会与其他星系相互作用,这使它成为研究早期宇宙的“活化石”,可以帮助揭示宇宙早期演化的奥秘。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的一个联合项目,于1990年进入太空,是观测成果最丰富的天文仪器之一。由于望远镜在服役期间多次出现设备故障和老化迹象,宇航员已5次进入太空对其进行维修。

https://news.sina.com.cn/o/2019-02-06/doc-ihqfskcp3364032.shtml
116#
发表于 2019-2-7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一文读懂电影《流浪地球》没有交代清楚的烧脑科学知识互联网腾讯科技2019-02-06 07:14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摘要]国产硬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年初一已开始上映,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烧脑的科学概念,但又简单一笔带过,观众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理解真正的核心知识。经过连夜奋战,我们在大年初二就给大家第一时间带来了科学解读,敬请慢慢细读。


腾讯科技 乔辉/文

大年初一,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上映。我第一时间慕名到电影院去观看了影片。整部电影气势恢宏,讲述了太阳将变成红巨星,人类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故事。

看完影片,使我回想起高中时代的一个浪漫的夏日傍晚,我和几位同学迎着落日一起骑自行车放学回家,远方地平线上的太阳显得又红又大,像一只红红的气球。其中一位女同学开玩笑地问,太阳会不会要熄火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说她是杞人忧日。


图注: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的样子(艺术图)

从恒星的演化规律上来讲,太阳是会有熄火的那一天,不过是在遥远的50亿年之后。简单来讲,当太阳核心中的氢燃烧殆尽,生成的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释放的能量进一步升高温度,点燃核心周围的氢壳层,然后太阳迅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

有理论认为,太阳演化生成的红巨星非常巨大,最远能够膨胀到地球轨道。这样,水星、金星和地球都会逐渐坠入太阳而毁灭。其实,早在太阳吞噬掉地球之前,地球上的海洋早已被膨胀的红巨星烤干,生命不复存在。

我们可能听说过各种版本的“世界末日”,但太阳成变红巨星引起的“世界末日”肯定是必然会发生的!刘慈欣以太阳变红巨星这个知识点为基础,写出了著名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人类发现太阳要变成红巨星时,人类给地球安装万座巨大的核聚变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年迈的太阳,飞往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过程。


图注:巨大的核聚变行星发动机,高11公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流浪地球》场景非常宏大,万座核聚变发动机,高11千米,珠穆朗玛峰在发动机面前也相形见绌,电影的细节我就不谈了。我只想谈一谈这部科幻电影提及到的真正的科学知识部分。

烧脑的“氦闪”是什么现象?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了太阳演化末期会变成红巨星,会吞噬掉行星。电影中还提到一个天体物理学中的名词氦闪,我们再来具体介绍一下。


图注:太阳从诞生到膨胀为红巨星的过程。

氦闪是发生在质量介于0.5倍到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末期。当核心处的氢燃烧殆尽,形成的氦堆积在核心处,氦不断积累自我压缩,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形成“简并态”,处于简并态的物质靠简并压(一种量子力学效应)支撑着自身重力,而非靠热压力支撑。核心处的氦的自我压缩,还会让温度升高,然而简并态物质有一个奇怪的特性:温度升高并不会导致其发生热膨胀,直到热压力再次超过简并压,而且简并态物质的热传导性非常好,当温度一路飙升至1亿度时,氦就受不了了,发生猛烈的热核燃烧,短短几分钟就把核心6%的氦元素变成碳元素。对于太阳质量的恒星来讲,氦闪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正常燃烧3000万年。

然而,据计算,如此巨大的能量并不会对红巨星的外观造成什么可观测的影响,因为这种能量释放发生在恒星的深处,巨大的能量释放让热压力超过简并压,核心物质脱离简并态而膨胀,大部分能量都耗费在驱动核心物质膨胀当中,剩余的少部分能量被厚厚的外壳吸收。实际上,并不会发生电影中看到的剧烈景象。

本来解释一下电影中烧脑的名词,结果好像越解释越烧脑。那我再来简单总结一下氦闪的过程:氢燃烧变成的氦物质堆积在太阳核心,核心的物质越来越多,然后发生收缩温度升高,但核心的物质处于简并态,温度的升高并不能使其自动停止收缩,温度会越来越高,当跨过1亿度的门槛时,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式氦燃烧,数分钟内就把能够燃烧的氦变成了碳。但氦闪释放的能量都被太阳本身吸收,表面居然看不出内部发生了什么。

质量小于0.5倍太阳的恒星没有足够的能力发生氦闪,而质量大于2倍太阳的恒星,发生的是稳定的、温柔的氦燃烧,无需发生氦闪。猎户座中大名鼎鼎的“参宿四”就是一颗质量是太阳10倍的红巨星,核心正在发生氦平稳燃烧变成碳的过程。对于恒星的演化而言,质量几乎决定一切,当然还要考虑其金属丰度。


图注:位于猎户座之肩的参宿四,这是一颗核心正在燃烧氦的红巨星。如果把这颗恒星放在太阳的位置,表面甚至可以触达木星轨道。

燃烧石头的核聚变发动机

我们知道,氢弹是一种剧烈的核聚变爆炸现象,人类无法直接利用这种能量。人类需要的是可控核聚变,就是说能够平稳输出能量的核聚变装置,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实验阶段。如果有人问你,我们什么时候能利用上核聚变的能量,你可以说50年后。再过10年又有人问你,你还可以说50年后,这当然是核聚变领域著名的段子,但随着技术的提升,至少八零后应该能见到核聚变发电的那一天。


图注:中国超导核聚变装置——东方超环(EAST)。

目前,中国的超导核聚变托克马克装置(EAST)以及国际联合建设的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目前人类首先要驯服的是氘氚的核聚变,也是相对最容易的一种核聚变(具体核燃料用的是氘化锂)。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经常涉及核聚变堆的概念,核聚变确实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手段。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上万座高耸入云的核聚变发动机,燃烧的不是氢,也不是氦,而是石头,真佩服大刘的知识面和想象力。大刘的烧石头不是烧成石灰石的化学过程,而是组成石头的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聚变的燃烧。


图注:给聚变行星发动机提供燃料的巨大矿山车辆。

石头的组成元素非常复杂,但主要是氧、硅、铝和钙等等这些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这些元素能聚变吗?能!但实际上,难度恐怕高级外星人也做不到吧。

宇宙当中,这些元素的核聚变发生在大质量恒星演化末期的核心处,这里的大质量最少也要8颗太阳质量以上了。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元素,除了氢和氦,基本都是在恒星燃烧、超新星爆炸以及中子星合并过程中形成的。有句话说的很好“我们其实都是核废料”。

移动地球有多难?

影片中,为了能够移动地球,设定了万台超级聚变发动机,每座11公里高,总共能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严格来讲单位要用牛顿,换算一下,大约是150亿亿牛顿。地球的质量大约6亿亿亿千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很容易计算发动机推动地球的加速度大约等于0.000000025倍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犹如蜉蝣撼大树,根本无法驱动地球脱离太阳。

大刘也曾后悔说“当时没有经验,竟把地球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全部详细列出,详细到可以很方便地直接计算地球得到的加速度,计算的结果是:发动机只能给地球零点(N多个零)几的加速度,别说航行,改变轨道都不可能”。

“引力弹弓”是怎么回事儿?


图注:地球摆脱木星的引力,踏上飞往比邻星的漫长旅程。

影片中,地球为了逃离太阳系,设定了一个飞往木星的冒险轨道,差点毁掉地球。这种冒险的原因是为了利用木星给地球加速。这种加速的方式俗称引力弹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或者叫引力助推(gravity assist)。

引力弹弓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航天技术,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第一次利用引力弹弓效应发生在1959年,当时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从月球南极后方飞过,借助月球的引力绕到月球背面并拍摄了人类第一幅月球背面的图像。这次的引力助推不但改变了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平面,也少许增加了速度。


图注:借助引力弹弓效应正在飞离太阳系的四个探测器。

1977年,NASA著名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发射升空,各携带带有人类信息的金唱片飞往宇宙深处。目前,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先后成为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这两枚探测器就充分利用过引力弹弓效应,旅行者1号在飞掠木星和土星时,利用了这两颗大行星进行了加速,然后才达到了太阳的逃逸速度。旅行者2号利用了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的加速,但在接近海王星时,为了探测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飞掠海王星的角度导致了相反的引力弹弓效应,速度下降了一些。导致最终速度旅行者1号比旅行者2号要快,首先进入星际空间。


图注:先驱者号探测器携带的地球名片。

携带地球名片(刻画有裸体男人和女人那个名片)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也利用过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加速。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测器,也利用过地球、金星以及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此外,还有黎明号探测器、尤利西斯探测器等等都利用过这种技术,简直不胜枚举。这里再强调一句,引力弹弓效应不但能够加速探测器,当然也可以减速探测器,诀窍在于飞掠行星的位置,这里就不展开说啦。最近的例子是2018年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该探测器就要利用金星的弹弓效应一次次逐渐降低轨道速度,逐渐靠近太阳。

地球为什么有被木星撕裂的危险?电影中反复提到的“洛希极限”是什么意思?


图注:地球靠近巨大木星时,行星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火焰显得非常纤弱无力。

影片中,当推动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地球离木星越来越近,即便后来发动机恢复运转,但仍然无济于事,地球仍然在接近木星。地球人陷入了绝望之中,到了该吃吃该喝喝的状态。如果地球越过木星的洛希极限距离时,木星的潮汐力就会把地球撕碎!在千钧一发时刻,人类靠点燃木星和地球氧气混合气体的方法,成功把地球推离危险轨道。


图注:地球的部分大气层已被木星的引力吸走。

在天体力学中,洛希极限又称洛希半径,最早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提出,因此称为洛希极限。我们就拿地球接近木星作为特例简单说一下:地球的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主要作用力是自身的重力,当地球靠近木星的时候,木星会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潮汐撕扯作用,当潮汐力超过地球自身物质的重力结合作用时,地球就会被撕裂。地球刚开始被撕裂时,离木星的距离就是洛希极限。


美丽的土星和光环系统。土星被比喻为“太空中的指环王”。

土星壮观的光环就位于土星的洛希极限内,光环中的物质无法靠自身的引力聚合成较大的天体。实际上,土星环可能就是由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越过洛希极限被撕裂形成的。当然也可能是土星形成时剩余的物质。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火星的卫星“火卫一”早晚会进入火星的洛希极限内,被火星撕裂,形成围绕火星的环状系统。科学家估计这个时间大约只有3000万年到5000万年。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比邻星

稍有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只有4.2光年,4.2光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空间尺度了,要知道1光年大约等于9.5万亿公里。


图注:这个图描绘了比邻星恒星系统中三颗恒星的关系,以及在比邻星周围发现的一颗行星。

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统其实是包含了三颗恒星。三颗恒星肉眼是无法分开的,看起来就像是一颗恒星。由于这三颗星是半人马座最亮的星点,因此称为“半人马座α”星。半人马座α星是由两颗太阳大小的恒星相互围绕公转,外加一颗相对距离较远的“比邻星”组成。这个恒星系统也是刘慈欣《三体》小说的切入点。实际上,这样的三体系统是稳定的,不会出现《三体》中所描述的“恒纪元”和“乱纪元”。

在2016年,欧洲南方天台发现一颗行星围绕比邻星公转,该行星距离比邻星约0.05个天文单位(750万公里),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3倍。令人兴奋的是,该行星可能处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上。“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但由于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能量输出不太稳定,经常有大的爆发现象,可能并不适合生命在其周围生存。

比邻星一直是人类设想的星际航行的首选目的地

2016年4月12日,著名的俄罗斯投资人尤里o米尔纳宣布了“突破摄星计划”。霍金还亲临现场为该计划站台助威。


图注:“突破摄星”计划的光帆飞行器需要强劲的地面激光阵列供能。

该计划设想在地面上建设激光阵列,然后利用激光产生的光压推动极薄、极轻的光帆高速前进,在200万千米的距离上完成加速过程,并使光帆的速度达到光速的20%!以这样的高速奔向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统仅需20年。

光帆携带一个厘米大小的芯片,小小的芯片上面集成有核电池、微处理器、导航系统、通信系统、以及高清相机等等,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枚真正的探测器。为了节约加速能量,光帆和芯片的质量限制在克量级。光帆和微芯片的组合体可以成群地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等待激光阵列的加速一个个奔向深空。

当然,这个激进的设想给当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激光器的连续输出功率要求为100吉瓦(1亿千瓦),相当于五个三峡水电站的输出功率。这样强大的激光对光帆来说简直是噩梦,在承受极大光压的同时,还要承受极高的温度。抵达目标后,微芯片探测器想要把信息发回4.2光年之遥的地球并接收难度极大,因为芯片的发射功率实在有限。

宇宙中还真有流浪行星

从电影回到现实中,科学家还真发现宇宙中有流浪行星(Rogue planets),这样的行星不隶属于任何恒星。今年年初,清华大学毛淑德教授接受我们采访时就表示,可以利用“微引力透镜法”探测流浪行星。简单来说,微引力透镜是指当有未知天体经过背景恒星时,天体的时空弯曲效应就会突然增亮背景恒星的亮度。

流浪行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质量较大的可能是像恒星那样独立形成的,例如有很多行星的质量已经逼近褐矮星的程度。有些可能是中央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行星被冲击到宇宙空间。

还有一些可能是在恒星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被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抛出去的。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以来,科学家就发现,由于恒星系统是多体相互作用,其实是一个混沌系统,长期来看运动是不可预测的,有一种可能就是某颗行星会被抛出太阳系。

还有一种更精彩的情况,当恒星被黑洞吞噬的时候,其携带的行星有可能被抛射出去,形成速度极快的流浪行星。

更脑洞的情况就是大刘描绘的被高等智慧生命驱动,在宇宙中寻找寻找合适家园的流浪行星。

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科学细节,就不一一解析了。这部小说的成功主要还在于故事情节,太阳变成红巨星,人类带着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一起逃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返回腾讯网首页>>




责任编辑:quarkqiao
[url=]收藏本文[/url]
分享到:
  • [url=]QQ空间[/url]
  • [url=]QQ好友[/url]
  • [url=]新浪微博[/url]
  • [url=]二维码[/url]






http://tech.qq.com/a/20190206/000751.htm


117#
发表于 2019-2-8 0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看完这个文你还会不会无知地高喊快快造出“爱国芯”
2019-01-31 | 阅:  转:  |  分享



  


在中国和“外国”这两国的较量中,究竟哪一国更占上风?有说中国吊打外国,有说外国轻松把中国摁在地上摩擦,双方都列举了林林总总的例子,整得我们吃瓜群众一脸懵逼。
今日话题
有关芯片,您有什么想说的?文末留言区,写下您的观点!
中间派肯定说两国各有利弊,但这结论虽然正确却没啥营养。想要在中外两国这个话题上显得有见识,得先搞明白啥是技术?

01、核心技术,到底是个啥?
把技术分分类,第一类姑且叫“可山寨技术”,或者叫“纯烧钱技术”,有人喜欢往左边烧,有人喜欢往右边烧,于是就烧出了不同的应用技术。
这本质上是用旧技术整合出新玩意儿,比如,美帝登月的土星五号,中国的跨海大桥,小胡子的鼠式坦克,甚至包括长城和埃及金字塔。
打个比方,这有点像吉尼斯纪录:最长的头发,最长的指甲,等等……这类东西,只要钱到位,搁谁都烧的出,关键看有没有需求,所以这些也可以叫应用技术。

比如上图这种架桥机,几个工业大国都能搞,但搞出来只能当玩具,只有中国搞出来才赚钱。
我国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迸发出海量需求,推动各种烧钱的应用技术井喷,赚了钱又可以孜孜不倦地完善各种细节,于是,可以不吹牛的说,中国的应用技术已经和整个外国平起平坐。
第二类技术暂且叫“不可山寨技术”,或者叫“烧钱烧时间技术”,任何牛逼设备,你拼命往细拆,最终发现都是材料技术。
做材料和做菜差不多,番茄炒蛋的成分可以告诉你,但你做的菜就是没我做的好吃,这就是核心技术。
除了生物医学之外,核心技术说到底就是材料技术,看一串例子:
发动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国最遭人诟病的短板。其核心技术说白了就是涡轮叶片不够结实,油门踩狠了就得散架,无论是航天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只要带个“机”字,我们腰杆都有点软。
材料技术除了烧钱、烧时间,有时还要点运气。还是以发动机为例:金属铼,这玩意儿和镍混一混,做出的涡轮叶片吊炸天,铼的全球探明储量大约2500吨,主要分布在欧美,70%用来做发动机涡轮叶片,这种战略物资,妥妥被美帝禁运。
前几年在陕西发现一个储量176吨的铼矿,可把国人乐的,马上拼了老命烧钱,这几年苦逼生活才有了起色。

稀土永磁体,就是用稀土做的磁铁,能一直保持磁性,用处大大的。高品位稀土矿大多分布在中国,所以和“磁”相关的技术,我们比美帝还能嘚瑟,比如核聚变、太空暗物质探测等。
据说,我国前几年也对美帝禁运,逼得美帝拿铼交换,外加陕西安徽刨出来的那点铼,J20的发动机才算有些眉目。

作为“工业之母”的高端机床,我们基本和男国足一个水平,只能仰望日本德国瑞士。
材料是最大的限制之一,比如,高速加工时,主轴和轴承摩擦产生热变形,导致主轴抬升和倾斜,还有刀具磨损,等等,所以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活,国人还是望“洋”兴叹。

光学晶体,我国的部分产品还能对美帝实施禁运,所以和光相关的技术都不弱,比如激光武器、量子通信。气动外形,得益于钱学森那辈人的积淀,与之相关的技术也是杠杠的。

如果我们继续罗列,就会发现,应用宽泛的基础性材料,中国还是落后外国,应用相对较窄的细分领域,中国逐渐领跑。
下面,重点来了!
这种关键核心材料,全球总共约130种,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了这130种材料,就可以组装出世界上已有的任何设备,进而生产出已有的任何东西。
人类的核心科技,某种程度上说,指的就是这130种材料,其中32%国内完全空白,52%依赖进口,在高端机床、火箭、大飞机、发动机等尖端领域比例更悬殊,零件虽然实现了国产,但生产零件的设备95%依赖进口。
这些可不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而是工信部2018年7月发布的数据,还新鲜着呢。
核心材料技术,说一句“外国仍把中国摁在地上”,一点都不过分。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发家时间不长,而材料技术不但要烧钱,更要烧时间。
这里得强调一下,应用技术并不比核心技术次要,它需要资金、需求和社会实际情况的结合,虽然外国有能力烧,但也许一辈子都没机会烧。
这儿肯定有人抬杠了:人家只是不愿意烧,不然分分钟秒杀你!呵呵,如果强行烧钱,后果参照老毛子。
磨叽半天,该回正题了,半导体芯片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但涉及海量烧钱的应用技术,还有众多烧钱烧时间的材料技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话得从原理说起。
02、芯片原理和量子力学
很多人觉得量子力学只是一个数学游戏,没有应用价值,呵呵,下面咱给计算机芯片寻个祖宗,请看示范:
导体,咱能理解,绝缘体,咱也能理解,我们第一次被物理整懵的,怕是半导体了,所以先替各位的物理老师把这债还上。
原子组成固体时,会有很多相同的电子混到一起,但量子力学认为,2个相同电子没法待在一个轨道上。
于是,为了让这些电子不在一个轨道上打架,很多轨道就分裂成了好几个轨道,这么多轨道挤在一起,不小心挨得近了,就变成了宽宽的大轨道。这种由很多细轨道挤在一起变成的宽轨道就叫能带。
有些宽轨道挤满了电子,电子就没法移动,有些宽轨道空旷的很,电子就可自由移动。电子能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导电,反过来,电子动不了就不能导电。
好了,我们把事情说得简单一点,不提“价带、满带、禁带、导带”的概念,准备圈重点!
有些满轨道和空轨道挨的太近,电子可以毫不费力从满轨道跑到空轨道上,于是就能自由移动,这就是导体。一价金属的导电原理稍有不同。
但很多时候两条宽轨道之间是有空隙的,电子单靠自己是跨不过去的,也就不导电了。
但如果空隙的宽度在5ev之内,给电子加个额外能量,也能跨到空轨道上,跨过去就能自由移动,也就是导电。
这种空隙宽度不超过5ev的固体,有时能导电有时不能导电,所以叫半导体。
如果空隙超过5ev,那基本就得歇菜,正常情况下电子是跨不过去的,这就是绝缘体。当然,如果是能量足够大的话,别说5ev的空隙,50ev都照样跑过去,比如高压电击穿空气。
如果你想进行1+1的加法运算,其电路的复杂程度就已经超过了99%的人的智商了,即便本僧亲自出手,设计电路的运算能力也抵不过一副算盘。

直到有一天,有人用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组成了一个超级复杂的电路,诞生了人类第一台计算机,重达30吨,运算能力5000次/秒,还不及现在手持计算器的十分之一。
不知道当时的工程师为了安装这堆电路,脑子抽筋了多少回。

接下来的思路就简单了,如何把这30吨东西,集成到指甲那么大的地方上呢?这就是芯片。
03、芯片制造与中国技术
为了把30吨的运算电路缩小,工程师们把多余的东西全扔了,直接在硅片上制作PN结和电路。下面从硅片出发,说说芯片的制作过程和中国所处的水平。
第一:硅


把这玩意儿氯化了再蒸馏,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硅,切成片就是我们想要的硅片。硅的评判指标就是纯度,你想想,如果硅里有一堆杂质,那电子就别想在满轨道和空轨道之间跑顺畅。
太阳能级高纯硅要求99.9999%,这玩意儿全世界超过一半是中国产的,早被玩成了白菜价。
芯片用的电子级高纯硅要求99.999999999%(别数了,11个9),几乎全赖进口,直到2018年江苏的鑫华公司才实现量产,目前年产0.5万吨,而中国一年进口15万吨。
难得的是,鑫华的高纯硅出口到了半导体强国韩国,品质应该还不错。不过,30%的制造设备还得进口……
高纯硅的传统霸主依然是德国Wacker和美国Hemlock(美日合资),中国任重而道远。
第二:晶圆
硅提纯时需要旋转,成品就长这样:

所以切片后的硅片也是圆的,因此就叫“晶圆”。这词是不是已经有点耳熟了?

切好之后,就要在晶圆上把成千上万的电路装起来的,干这活的就叫“晶圆厂”。各位拍脑袋想想,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怎样才能完成这种操作?
用原子操纵术?想多了,朋友!等你练成御剑飞行的时候,人类还不见得能操纵一个一个原子组成各种器件。晶圆加工的过程有点繁琐。
首先在晶圆上涂一层感光材料,这材料见光就融化,那光从哪里来?光刻机,可以用非常精准的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刻出图案,让底下的晶圆裸露出来。
然后,用等离子体这类东西冲刷,裸露的晶圆就会被刻出很多沟槽,这套设备就叫刻蚀机。在沟槽里掺入磷元素,就得到了一堆N型半导体。
完成之后,清洗干净,重新涂上感光材料,用光刻机刻图,用刻蚀机刻沟槽,再撒上硼,就有了P型半导体。
实际过程更加繁琐,大致原理就是这么回事。有点像3D打印,把导线和其他器件一点点一层层装进去。

这块晶圆上的小方块就是芯片。芯片放大了看就是成堆成堆的电路,这些电路并不比那台30吨计算机的电路高明,最底层都是简单的门电路。
只是采用了更多的器件,组成了更庞大的电路,运算性能自然就提高了。
据说这就是一个与非门电路:

提个问题:为啥不把芯片做的更大一点呢?这样不就可以安装更多电路了吗?性能不就赶上外国了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出奇简单:钱!
一块300mm直径的晶圆,16nm工艺可以做出100块芯片,10nm工艺可以做出210块芯片,于是价格就便宜了一半,在市场上就能死死摁住竞争对手,赚了钱又可以做更多研发,差距就这么拉开了。
说个题外话,中国军用芯片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因为咱不计较钱嘛!可以把芯片做的大大的。
另外,越大的硅片遇到杂质的概率越大,所以芯片越大良品率越低。总的来说,大芯片的成本远远高于小芯片,不过对军方来说,这都不叫事儿。

可别把“龙芯”和“汉芯”混为一谈
第三:设计与制造
用数以亿计的器件组成如此庞大的电路,想想就头皮发麻,所以芯片的设计异常重要,重要到了和材料技术相提并论的地步。
一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大片堵车。电子在芯片上跑来跑去,稍微有个PN结出问题,电子同样会堵车。
这种精巧的线路设计,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检验,那就是:用!大量大量的用!
现在知道芯片成本的重要性了吧,因为你不会多花钱去买一台性能相同的电脑,而芯片企业没了市场份额,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正因为如此,芯片设计不光要烧钱,也需要时间沉淀,属于“烧钱烧时间”的核心技术。
既然是核心技术,自然就会发展出独立的公司,所以芯片公司有三类:设计制造都做、只做设计、只做制造。
半导体是台湾少有的仍领先大陆的技术了,基于两岸实质上的分治状态,所以中国大陆和台湾暂且分开表述。
早期的设计制造都是一块儿做的,最有名的:美国英特尔、韩国三星、日本东芝、意大利法国的意法半导体;中国大陆的:华润微电子、士兰微;中国台湾的:旺宏电子等。
外国、台湾、大陆三方,最落后的就是大陆,产品多集中在家电遥控器之类的低端领域,手机、电脑这些高端芯片几乎空白!

后来随着芯片越来越复杂,设计与制造就分开了,有些公司只设计,成了纯粹的芯片设计公司。如,美国的高通、博通、AMD,中国台湾的联发科,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等。
挨个点评几句。
大名鼎鼎的高通就不多说了,世界上一半手机装的是高通芯片;
博通是苹果手机的芯片供应商,手机芯片排第二毫无悬念;
AMD和英特尔基本把电脑芯片包场了。
台湾联发科走的中低端路线,手机芯片的市场份额排第三,很多国产手机都用,比如小米、OPPO、魅族。不过最近被高通干的有点惨,销量连连下跌。
华为海思是最争气的,大家肯定看过很多故事了,不展开。除了通信芯片,海思也做手机用的麒麟芯片,市场份额随着华为手机的增长排进了前五。个人切身体会,海思芯片的进步真的相当不错。
展讯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比较早的大陆芯片企业,毕竟不能被人剃光头吧,硬着头皮上,走的是低端路线。前段时间传出了不少危机,后来又说是变革的开始,过的很不容易,和世界巨头相差甚多。
大陆还有一批芯片设计企业,晨星半导体、联咏科技、瑞昱半导体等,都是台湾老大哥的子公司,产品应用于电视、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还挺滋润。

还有一类只制造、不设计的晶圆代工厂,这必须得先说台湾的台积电。正是台积电的出现,才把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分开了。
2017年台积电包下了全世界晶圆代工业务的56%,规模和技术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过了英特尔,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晶圆代工厂又是台湾的天下,除了台积电这个巨无霸,台湾还有联华电子、力晶半导体等等,连美国韩国都得靠边站。
大陆最大的代工厂是中芯国际,还有上海华力微电子也还不错,但技术和规模都远不及台湾。
不过受制于台湾诡谲的社会现状,台积电开始布局大陆,落户南京。这几年台资、外企疯狂在大陆建晶圆代工厂,这架势和当年合资汽车有的一拼。

大陆的中芯国际具备28nm工艺,14nm的生产线也在路上,可惜还没盈利。大家还是愿意把这活交给台积电,台积电几乎拿下了全球70%的28nm以下代工业务。
美国、韩国、台湾已具备10nm的加工能力,最近几个月台积电刚刚上线了7nm工艺,稳稳压过三星,首批客户就是华为的麒麟980芯片。
这俩哥们儿早就是老搭档了,华为设计芯片,台积电加工芯片。
说真的,如果大陆能整合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并利用灵活的政策和庞大的市场促进其进一步升级,我们追赶美帝的步伐至少轻松一半。

第四:核心设备
芯片良品率取决于晶圆厂整体水平,但加工精度完全取决于核心设备,就是前面提到的“光刻机”。
光刻机,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横扫天下!不好意思,产量还不高,你们慢慢等着吧!
无论是台积电、三星,还是英特尔,谁先买到阿斯麦的光刻机,谁就能率先具备7nm工艺。没办法,就是这么强大!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做光刻机,但技术远不如阿斯麦,这几年被阿斯麦打得找不到北,只能在低端市场抢份额。
阿斯麦是唯一的高端光刻机生产商,每台售价至少1亿美金,2017年只生产了12台,2018年预计能产24台,这些都已经被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抢完了。
2019年预测有40台,其中一台是给咱们的中芯国际。
既然这么重要,咱不能多出点钱吗?
第一:英特尔有阿斯麦15%的股份,台积电有5%,三星有3%,有些时候吧,钱不是万能的。
第二,美帝整了个《瓦森纳协定》,敏感技术不能卖。
有意思的是,2009年上海微电子的90纳米光刻机研制成功(核心部件进口),2010年美帝允许90nm以上设备销售给中国。
后来,中国开始攻关65nm光刻机,2015年美帝允许65nm以上设备销售给中国,再后来美帝开始管不住小弟了,中芯国际才有机会去捡漏一台高端机。
不过咱也不用气馁,咱随便一家房地产公司,销售额轻松秒杀阿斯麦,哦耶!

重要性仅次于光刻机的刻蚀机,中国的状况要好很多,16nm刻蚀机已经量产运行,7-10nm刻蚀机也在路上了,所以美帝很贴心的解除了对中国刻蚀机的封锁。
在晶圆上注入硼磷等元素要用到“离子注入机”,2017年8月终于有了第一台国产商用机,水平先不提了。离子注入机70%的市场份额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
涂感光材料得用“涂胶显影机”,日本东京电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光刻胶这些辅助材料,也几乎被日本信越、美国陶氏等垄断。

2015年至2020年,国内半导体产业计划投资650亿美元,其中设备投资500亿美元,再其中480亿美元用于购买进口设备。
算下来,这几年中国年均投入130亿,而英特尔一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30亿美元。
论半导体设备,中国,任无比重、道无比远啊!
第五:封测
芯片做好后,得从晶圆上切下来,接上导线,装上外壳,顺便还得测试,这就叫封测。
封测又又又是台湾的天下,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月光,后面还跟着一堆实力不俗的小弟:矽品、力成、南茂、欣邦、京元电子。
大陆的三大封测巨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混的都还不错,毕竟只是芯片产业的末端,技术含量不高。
(按:最新的消息,紫光29.18亿台币入股第一封装大厂日月光:占股30%)
04、说说我们的中国芯

说起中国芯片,不得不提“汉芯事件”。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从美国买回芯片,磨掉原有标记,作为自主研发成果,骗取无数资金和荣誉,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影响之恶劣可谓空前!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科研圈谈芯色变,严重干扰了芯片行业的正常发展。

硅原料、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封测,以及相关的半导体设备,绝大部分领域中国还是处于“任重而道远”的状态。
那这种懵逼状态还得持续多久呢?根据“烧钱烧时间”理论,掐指算算,大约是2030年吧!
国务院印发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中国芯片的总体水平差不多处在刚刚实现零突破的阶段,虽然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但每个领域都参了一脚,前景还是可期待的。

05
芯片的极限在哪里
文末,习惯性抱怨一下人类科技的幼稚。
芯片,作为大伙削尖脑袋能达到的最高科技水准,其基础的能带理论竟然只是个近似理论,电子的行为仍然没法精确计算。
再往大了说,别看现在的技术纷繁复杂,其实就是玩玩电子而已,至于其他几百种粒子,还完全不知道怎么玩!
芯片加工精度已经到了7nm,虽然三星吹牛说要烧到3nm,可那又如何?
你还能继续烧吗?1nm差不多就是几个原子而已,量子效应非常显著,近似理论就不好使了,电子的行为更加难以预测,半导体行业就得在这儿歇菜。
烧钱也好,烧时间也罢,烧到尽头就是理论物理。基础科学除了烧钱烧时间,还得烧人,烧的异常惨烈,100个高智商,99个都是垫脚石!
工程师可以半道出家,但物理学家必须科班出身,基础科学在中国被忽视了五千多年,如今每年填报热度还不如耍戏的。
不能光折腾电子了,为了把中微子也用起来,咱赶紧忽悠,哎,不对,是呼吁更多孩子学基础科学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31/22/40745881_812436817.shtml

  • 金仁
    房产兴邦,实业误国

  • 71
    层林尽染
    我励志孩子投身基础科学,周围朋友们都不太相信,国家天天减负,书读得更浅了,我们离基础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远,不如跳舞唱戏

  • 38
    老友
    中国的自然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力量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太大,所以几乎现代科技原创我们没有一絲立足之地,都是照抄照搬的山寨产品,核心技术自创几乎是少之又少,我们的产品为什么技不如人,多数原因是在材料生产上,例如一部任何发动机,在设计和工艺上都很接近,但由于材料不过关,就造成了整体上技不如人,但材料又不是一时半时能追赶上去,涉及门类科技太多。蕊片生产更是如此,这小小的产品是一切人工智能做核心之核心,是自然基础学科和应用技学科的完美结晶,它需要烧钱,需要烧时间,更需要举国之力组成庞大的科研团队方可成功,小小的台湾在半导体研发就走在了世界的前例。明白了这一切,就明了什么是核心科技,明白了其艰难之处,综合国力必须要有综合科技支撑,而不是造大桥,造高楼,挖隧道那样简单,浅而易学。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在传统的基建施工项目上,而是在自然科技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应用上的差距。

  • 32
    王生金
    好文!这才是有担当的作者,祝科技日报越办越好!

  • 28
    赵一
    对于这些文字,有的人就是选择性无视啊

  • 27
    层林尽染
    除了华为,还有京东方,亏本搞研发,国际前100家企业只有华为,京东方发明专利有排名。

  • 26
    王建中
    俺当初就是中科院半导体所的,文中所说的封测,我们叫封装在焊,正在追赶时,总设计师一个开放,买!首先就冲垮了中国半导体行业!

  • 24
    UI
    最近打开手机就是铺天盖地的影讯信息,巨烦。感谢刘大哥在新春伊始给我们带来中立的“科普”。少年强则国强,加油吧少年们

  • 23
    李炜(木持投资)
    看完这篇文章,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为”,原因很简单,目前中国,能够通过商业运作,把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等整合起来并不断持续成长的企业,只有华为。中国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华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优势,但一旦失去国家关注,想要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强大,商业运作是唯一的办法)

  • 22
    哥给
    房产经济害国害民!

  • 20
    童话壮游营娄镇东
    为啥争权夺利洗脑宣传有人,谈发动机芯片都哑巴了?

  • 16
    人生
    好文!视角广扩,由浅入深,精辟的分析,让人看到真实差距!我是搞机加工的,这方面较熟悉,加工机床从软件到硬件和德,日的差距,说二十年都有些脸红!真是让人按在地板上蹭!山东生产机床的企业有二十多家,如果不标明主轴是日本的都无人问津。而这些进口的都是日本检测不合格品!误差0.02mm,人家的标准是0.005mm.高端机床对我们是封锁的。仰视一词非常贴切!抵力前行,任重道远,后人接力吧!

  • 16
    松涛
    这篇文章中南海能看得见么?

  • 13
    中心
    理性、客观。好文!

  • 13
    外科医生
    高喊制造“爱国芯”并不无知。世界产业格局错综复杂,政治争端更是波诡云谲,不能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技术的基础之上,虽然很多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但是努力的方向就在那里,不能因为道路艰难就放弃努力。

  • 13
    夜雨抚琴
    看得一脸懵逼,收藏用于炒股。

  • 12
    长川
    这才叫:利————害了我的国!不是吗?

  • 11
    swallow
    论基础科学的重!要!性!确实太重要了。基础科学,从娃娃抓起

  • 10
    福州王姐(元气足眼睛黑亮晶盈)
    也别把国外说的那么好,也别把中国说的那么差。别忘了中国的5000年,我们永远不会输在别人后面。中国就是强大,这个谁都别想抹杀。说中国芯就是无知?难道说外国心就是有知?别忘了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句话: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当年的两弹一星是怎么造出来的?我们如今的所有科技又是怎么出来的?你到国外去看一看吧。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 10
    天地之间有杆称,拿秤砣,砸老百姓
    有道理,祖国加油!

  • 10
    维信达管理咨询
    刘老师一撞、惊醒全国人!加油!

  • 7
    new cat
    科学普及目前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你要发表意见时,你得站在客观角度,做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价,但绝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科普性介绍就是从我们正确认识出发,引导人们尽量先正确了解后,再去发表议论,而不是违返规律的去讲话、或为某种目的去说,以及不付出任何的唱高调。

  • 7
    花钱
    最后又说到制度了,如果每个行业都能都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搞好自己的职业操守,而不是一切利益为先,那么中国芯片大国重器将指日可待。如上所诉一个搞基础物理研究的最后被饿死,还会有人继续安心搞科研还会让自己孩子去选择搞基础研究吗!?材料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钱的祭奠,还有文化和制度,或许都明白但是,但是要改或许还要很久很久吧!

  • 7
    刘晓辉🇨🇳
    基础科学不赚钱,生存都是问题,搞什么基础科研

  • 7
    张勇
    请问‘爱国芯’是否可以不仅仅是电子产品?如生物技术产品、化工产品。也许大家都不知道,聪明的中国人也有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而且是世界水平的,因为从发明专利至今已经16年,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超过我们,但我们的政府主管、各大媒体却没有兴趣关注,你不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吗?

  • 6
    刘平
    这么烧脑的文章,我居然看完了基础科学才是一个国家的兴邦之道

  • 6
    阿杜
    材料和品控是关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6
    张恒志
    我们物理班毕业的同学除了去美国的几个在干半导体,留在国内的全部转行了。

  • 5
    斜阳飞雁
    文章很不错。话语幽默活泼生动,说事啦理,通俗易懂。

  • 5
    窗台的阳光
    看得人都脑抽筋了

  • 4
    牡丹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4
    我本善良
    特别好的内容,感慨一下。希望作为喉舌报纸内容,让组织的所有成员好好学习学习

  • 4
    一只梨喵~
    突然感觉三体的智子也是蛮好的

  • 3
    林波
    创新驱动,任重道远,值得我等奋斗一辈子!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2
    蔡跃平&电梯物联网Ⅱ武汉金数字
    刚去过Intel,实际上硅谷是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英伟达,HP,google,在各自的芯片,基础软件,应用系统深耕,没有断层,就这样几十年而我们正好耽误了这个时代!   热爱科学从娃娃抓起,没有好奇心的儿童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呼吁建设更多的科普馆,博览馆找未来的科学家!

  • 1
    LM
    基础科学,烧钱烧时间,急不来。社会各界都要找回初心:社会层面回到教育,从改变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开始;高等教育回到本科教育,从改变严进宽出开始;教育界回归义务教育,从知识灌输变为启迪智慧开始。更重要,鉴于冷板凳不是所有人都能坐住的国家和社会应当引导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鼓励孩子读基础学科(参考民国时期产出的大学者的家庭背景)。相对应,基础学科可以探索更大胆的自主招生政策(本硕博连读)

  • 1
    仰笑天空
    中国🇨🇳 必须集中人、财、物等一切力量创新超速追赶核心技术;中国🇨🇳 必须让核心技术科研人员乐业勤业精业敬业;中国🇨🇳 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

  • 1
    Abby Wu 吴
    明星扭扭屁股都一百万一千万出场费的时代!基础科技能不落后吗?

  • 1
    Ph
    张恒志  我们物理班毕业的同学除了去美国的几个在干半导体,留在国内的全部转行了。我家学材料的先生也转行了。社会需求,人才浪费,价值体现这些都需要考虑考虑。

  • 1
    三兔
    搞基础科学,资金是关键,有些人可能搞一辈子也没有任何成果,除了要承担各种压力之外,外人也会被当成疯子,傻子之类的来看待,中国人观念不喜欢做这种传统观念上的“臭老九”

  • 1
    苏白
    抱歉说一下,稀土永磁体的图应该为按地区占比


  • Y(^o^)Yo
    基础科学烧钱,要从学生开始。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还是那句老话,先把单反镜头造好,再搞光刻机,再谈芯片制造。还有那个造桥吊机赚钱的例子,是猴子派来逗比的吗?请问造桥机赚钱了,造出来的桥赚钱了吗?国外为什么拿这种机器当玩具?就是因为造桥其实不赚钱,或者说回本极慢,所以人家不搞基建拉GDP就是这道理——基建就是烧明天的钱搞今天的建设。我国现在的“繁荣”就是因为烧了太多明天的钱,马上就要还债了呵呵


  • 陈奎佐
    由于受"大跃进""文革"余孽的影响,中国人一向相信"人定胜天",从而不正视事实,不尊重客观.如今,冠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光环,于是乎什么都可以突破,什么都可以超越,与作世界第一也指日可待!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真相,认识自身才能认识客观.国人,清醒一下吧,中国离真正的高端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赶.


  • 见龙在田



  • 卢诚智
    说到根子上,数理化的教育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前提。让孩子有兴趣学起来,这是一个大课题!


  • 博士
    文章全面准确,有一点补充,封装不是末端,封装技术跟芯片的复杂同步,现在很多芯片可以设计,可以流片,但是不能封装,为什么设计公司要入股日月光,道理就在这里。就产值来说,封装的产值超过设计。


  • 连字符
    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有最好的望远镜,研究基础物理的工具我们还是不落后的


  • McRae
    哈哈,遏制中国半导体行业喉咙的机器之一不过才值两三个四合院~


  • 田景观
    房地产、娘炮戏班


  • 三味春
    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解决,中国永远不可能超越


  • 吴薇薇Ivy
    终于碰到个懂行的讲清楚了



https://mp.weixin.qq.com/s/EaHkHZLcv5o0mvDUmKkNbw


118#
发表于 2019-2-9 0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外媒: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秘天体悬浮在太阳系边缘
外媒: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秘天体悬浮在太阳系边缘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25

  原标题:外媒: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秘天体悬浮在太阳系边缘

  外媒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体悬浮在太阳系边缘。这个天体可能有助于揭示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并解开一个几十年来有关这些天体藏身何处的谜团。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29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有这样大小(一公里到几公里)的天体在那里悬浮,但以前从未发现过。现在,日本国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成功利用一种叫做掩星观测的手段发现了一颗这样的天体。这种手段指的是,有东西从天体前通过时,导致其光线下降,从而使人们对天体进行观测。

  报道称,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此类天体中的一个,尽管它们已经被预测了70多年。

  报道称,这个天体是在“凯珀带”发现的,凯珀带是一群漂浮在海王星外的小天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冥王星,但那里还有许多天体。

  它们被认为是早期太阳系的残余。由于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而且大多不受辐射和更大行星的影响,所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像当时那样,这可能会让科学家找到办法去追溯太阳系在行星形成之前的样子。

  报道称,这一发现表明,这些天体的数量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多。此发现还表明,最终将成为行星的天体会首先形成千米大小的星团,然后合在一起,创造出今天包围着人们的宇宙。(编译/陈泽安)

https://news.sina.com.cn/w/2019-02-09/doc-ihrfqzka4403473.shtml
119#
发表于 2019-5-24 19: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方回应水氢发动机:尚未认证验收 记者报道有误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5月23日,中共南阳市委机关报《南阳日报》在其头版刊发消息称,“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消息还称,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实地察看项目建设并“点赞”。今日(5月24日),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目前已要求涉事集团负责人庞青年写情况说明。

据《南阳日报》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当地“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报道称,5月22日上午,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参加现场办公。对此,有网友质疑该项目不符合能量守恒。

今日(5月24日),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人员的验证阶段,并未正式生产,也未经过工信等相关部门的验收。报道用词不当,信息发布不准确导致误解。

目前,南阳工信局要求涉事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写情况说明,同时要相关部门协调处理此事。该负责人称,“(当天)开会时庞青年简单把技术说明了一下,但大家对这个东西的理解不一样。现在我们要求写一篇东西,把技术的事儿说清楚、说明白。”

编辑:吴悠

120#
发表于 2019-9-7 2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华人数学家刚刚解开视觉奥秘:看到的图像其实是脑补出来的
眼见为实?不不,你以为你“看见”的世界,其实是大脑创造的。
这就是数学家带来的最新研究结论。
在我们错误的认知中,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相机,可以直接拍下这个美丽的世界。
但事实并非如此,眼睛和大脑仅有10个神经元相连,对于传输图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来自纽约大学的华人女数学家杨丽笙,与神经科学家Robert Shapley认为,数学才是破译人类视觉秘密的关键。
他们提出了一种单一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大脑如何根据10个神经元的数据生成绚烂多彩的图像。
这个模型,解释了视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如何检测物体边缘和对比度的变化。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如何解释大脑如何感知物体移动的方向。
而且,这一研究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理解视觉,对于研究神经网络,也多有裨益。
要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首先要从人类的视觉神经构造说起。
眼睛如何看见世界
从构造上来看,人眼是一台照相机,但晶状体是镜头,视网膜是CMOS感光元件,而大脑是相机的图像处理器。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聚焦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倒立且缩小的图像。
在通常的认知中,人们一直认为,视网膜与大脑的连接就像就像CMOS与图像处理器的连接一样,视网膜将逐点扫描后的完整数据传输给大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解剖学的结果告诉我们,大约只有10个神经细胞将视网膜连接到大脑的视觉皮层,从视网膜传递到视觉皮层的信息非常少。
这些神经细胞构成外侧膝状体(LGN),是视觉信息从外界传播到大脑的唯一途径。LGN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功能有限,它只能在检测到明暗的变化,然后将脉冲信号发送给视觉皮层。
大脑必须要做的是处理由LGN细胞传来的微弱信号。用如此少的信息来看清世界,就像是用餐巾纸上的简短笔记写出一部长篇小说。
“你可能会认为大脑正在拍摄你在视野中看到的东西,”杨丽笙说,“但大脑没有拍照,视网膜确实如此,从视网膜传递到视觉皮层的信息很少。”
虽然视觉皮层和视网膜由相对较少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蜿蜒过来LGN神经元只有10个。但视觉皮层本身的神经细胞密度却很大,初始“输入层”中就有4000个神经元,其他部分则更多。
巨大的差异表明大脑会深度处理它收到的数量极少的视觉数据。
揭秘真相的数学模型
杨丽笙和Robert Shapley试图在大脑解剖学的基础之上,创建一个数学模型,解密大脑是如何根据有限的视觉信息生成人们所看到的美好世界的。
早期的视觉皮层模型认为信息仅以一种方式传递:从眼睛的前部到视网膜,再到皮层,最后形成视觉。这样的“前馈”模型易于构建,但忽略了皮质解剖学揭示的重要一点——视觉皮层中反馈回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杨丽笙指出:
反馈回路很难处理,因为信息会不断回归并导致改变。而它在大脑中又是无处不在的。
杨丽笙和合作者Robert Shapley,Logan Chariker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反馈回路。2016年他们合作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他们在模型中引入了一个类似蝴蝶效应的反馈回路:
来自LGN(外侧膝状体核)的信号的微小变化在经过一个又一个反馈回路时被放大,这会最终导致模型产生的视觉表示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位于约5°偏心率的猕猴初级视皮层(V1)的一小块4Cα层。研究人员们将两片投射到4Cα区域的LGN细胞,以及第6层输出和4Cα的反馈层都进行了建模。
灵长类动物的LGN有六层,其中第1、4、6层接收一只眼的信息,第2、3、5层接收另一只眼的信息。
早前的研究表明,V1层的4Cα皮质输入层中可以观察到方向选择性空间频率(SF)选择性。4Cα层接收来自大细胞LGN层的输入。
输入V1层的大细胞LGN非常稀疏,每个V1皮层柱中的4Cα层仅直接接收10个左右的大细胞输入。
各个LGN细胞的动态可以用一个integrate-and-fire方程表示:
V表示膜电位,c=100,I+和I- 分别代表ON状态和OFF状态的LGN细胞,Snoise是泊松噪声项的耦合系数,ti是泊松噪声输入的达到时。
当V达到1左右,电位重置为0,并且尖峰被发送到4Cα层中的所有突触后细胞。
进入LGN细胞的电流I(t, x)则可以表示为:
LGN细胞的背景激发速率约20 spikes/s,被驱动时,峰值激发速率约100 spikes/s。被驱动时的LGN模型产生的激发模式更接近真实的LGN细胞,也就能更有效地激发V1细胞。
为了模拟神经元膜电位的时间演变规律,这里采用了归一化电压单位,其中静息电位Vrest=0,尖峰阈值Vth=1。
而通过下面这个LIF(leaky integrate-and-fire)方程,第n个神经元vn的膜电位会趋向标准化尖峰阈值Vth:
当vn达到Vth时,峰值被激发,并且vn被重置为0,这个过程中会有一段2ms的不应期。
神经元n的I电导率gI^n(t)随时间变化如下:
而E电导率gE^n(t)是四个突触传导的总和,分别来自LGN,4Cα层,第6层和大脑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调节的影响。
这个模型重要的新特性在于,它考虑了对V1层稀疏的LGN输入,这跟解剖学的结论是相匹配的。
结果表明,他们这一反馈丰富的模型能够重现物体边缘的方向,无论是垂直,水平还是介于两者之间,而这些,都仅基于进入模型的少数LGN输入的微小变化。
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使用连接到其他神经元的少数神经元在视觉世界中生成所有的方向。
但视觉并不仅仅是边缘检测。
2018年,三位科学家发表了第二篇论文,他们用进行边缘检测的视觉模型再现了大脑皮质中伽马神经振荡的整体模式,从而证明了这一数学模型的合理性。
而在尚未发表的第三篇论文当中,科学家们还将解释视觉皮层是如何感知对比度变化的。这涉及兴奋神经元加强彼此活动的机制。
CNN
如果你觉得神经科学的理论太难理解,不妨看一下CNN的工作原理。CNN和人眼处理图像数据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同样简化了图像与处理过程之间的连接。
对人工神经网络而言,如果对图像逐点处理,数据量将是巨大的。即使是最简单的MNIST数据集为例,图像分辨率只有28×28,直接用神经网络来处理,也有784个权重之多。
为此,CNN会先对图像做卷积处理,用卷积核找到图像的边缘,这部分才是处理MNIST所关心的信息。
在图像处理中有一个著名的“索伯滤波器”,可以分别检测到物体垂直和水平的边缘,与视觉神经何其相似。
经过卷积运算后,我们会发现图像中的相邻像素一般又具有相似的值,卷积层的输出也会产生相似的值,输出中包含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冗余的。
引入池化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池化就是将卷积层输出的结果进一步压缩,取近邻之间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减少输出数据的数量。
作者简介
杨丽笙(Lai-Sang Young)1952年出生于香港,现在是美国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研究所的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混沌理论、概率论、统计力学和神经科学。
虽然杨丽笙在香港出生和长大,但她接受的高等教育都是在美国:1973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学士学位,1976年和1978年分别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5年获得斯隆奖,1997年获得古根海姆奖,1993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Ruth Lyttle Satter奖,2004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她在1998年在Annals of Mathematics(注:数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三)上发表的论文已经被引用718次。
Robert Shapley是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再洛克菲勒大学获得了神经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动物的视觉神经,在获得博士学位后,Shapley赴西北大学研究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之后又去剑桥大学研究人类视觉如何探测边缘。目前Shapley还在研究关于人类视觉皮层中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表示。

原文链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79935324275609883%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董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