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3-4-2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京报
【盘点人类史上十大致命病毒】幻想人类遭遇大规模致命性病毒袭击的电影数不胜数,这是人类害怕病毒袭击致物种灭亡的自我警戒吗?事实上,去年英国科学家就发现,未来5年全球正面临爆发新疫潮的威胁,而这些源自动物的人类和牲畜"共通病"或成为影响生存的"末日病毒"。http://t.cn/zT2I35g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44)
|
評論(10)

31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92#
发表于 2013-4-7 0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国拟启动“抓捕”小行星 人类将首尝移动天体

2013年04月07日06: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休斯敦4月6日电 (记者 王欢)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一位高级官员6日向媒体证实,美国宇航局(NASA)将加速对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的勘测,在十年之内派遣宇航员登上小行星带回样品,最终目标是火星登陆计划。这一表态或标志着“捕捉”小行星计划即将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该任务是为了加快“完成总统交办的任务”,奥巴马总统曾下达目标,在2025年之前,将宇航员送到一颗小行星上。

  其表态证实了美国参议院科学和太空委员会主席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5日的公开发言,后者表示,美国宇航局准备实施小行星捕捉和登陆计划,有可能提前4年实现宇航员登上小行星的目标。

  科学家们认为,与其让宇航员到遥远的地方冒险,还不如把小行星捕捉回来再登陆,既安全又能完成任务,带入近月轨道后的小行星还可作为绕月空间站或太空基地,未来登陆火星时还可作为一个空间中转站。

  今年年初,美国宇航局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捕捉小行星方案”,总投资超过26.5亿美元,本月3日已就这一计划向国会提出了1亿美元的启动资金申请,标志着这项史无前例的方案或即将进入实操阶段。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概念,”尼尔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找到一个理想的候选小行星,用机器捕获并把它带回来。”

  根据“捕捉小行星”计划,NASA将发射一艘特制捕捉舱,其在接近直径约25英尺、重约500吨的目标时会释放出一个大袋子,利用束带包裹小行星,最终在太阳能的推进下,将小行星拖至近月轨道。

  显然这趟使命是一个空间技术的试验场,NASA的未来火箭系统将派上用场。此外,多家私人航天机构也表示要执行类似计划。俄罗斯遭受突如其来的流星雨袭击事件,使得科学家将目光更多地转移到危险级近地小行星上来。

  尼尔森表示,小行星捕捉计划能帮助美国开发出“扭转”危险小行星轨道的技术,也为2030年左右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做准备。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项目主管约曼斯(Donald Yeomans)认为,这项计划不会威胁地球安全,因为如果这种大小的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会被烧毁。

  美国媒体评论,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将是人类首次“操控”天体,是人类第一次为了生存而修改太空。政府文件描述这是一项鼓舞人心的任务,因为它“将人类送到比以往更远的地方”。(完)

(原标题:美国拟启动“抓捕”小行星 人类将首尝移动天体)

http://news.sina.com.cn/w/2013-04-07/065926749360.shtml
93#
发表于 2013-4-11 1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杨振宁: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

2013-04-10 21:11:39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863人参与

新华网北京4月10日电 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10日在北京宣布,他们组成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大发现将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在未来研制出极低能耗的电子器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项成果堪称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科学家霍尔分别于1879年和1880年发现霍尔效应和反常霍尔效应。在一个通有电流的导体中,如果施加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的运动轨迹将产生偏转,从而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导体两端产生电压,这个电磁输运现象就是著名的霍尔效应。而不加外磁场也可以观测到霍尔效应,这种零磁场中的霍尔效应就是霍尔反常效应。霍尔反常电导是由于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而产生的,因此是一类新的重要物理效应。


据介绍,在当今信息社会,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但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成为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因为这一效应可能在未来电子器件中发挥特殊作用,可用于制备低能耗的高速电子器件。科学家可使电子在不需要强磁场的情况下,按照固定轨迹运动,减少电子无规则碰撞导致的发热和能量损耗。通过密度集成,将来计算机的体积也将大大缩小,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现在的ipad那么大。

薛其坤同时表示,因受目前科研条件等因素制约,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要走的道路还很长。

http://news.163.com/13/0410/21/8S4LJF1200014JB5.html
94#
发表于 2013-4-22 20: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译言
译言菌默默地点了一个“赞”

@译言精选
【走进人类鼓掌的简史:古代世界“大数据”】弱小的人类通过双手发出的“雷鸣“,重塑了自然界中的隆隆作响和噼里啪啦。 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鼓掌又演化成了“转发”、“推荐”、“点赞”等各种新形式。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现热情、表达愿望,将情绪编码并发送出去⋯⋯全文:http://t.cn/zT6IBce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8)
|
評論

今天16:43來自译言网


|
轉發|
收藏|
評論

20秒前
來自译言网


95#
发表于 2013-4-24 18: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科技生活周刊
【为什么中外报道的震级会不同】地震的震级有多种表示方法。常见的表现方法是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里氏震级表示方法有好几种,其中面波震级就是中国地震台发布震级时采用的。而美国通常采用矩震级。每种震级的计算过程都需要大量估计值和经验常数,再加上所掌握的数据不一样,计算结果也不同了。@果壳网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
收藏|
評論

17分鐘前
來自皮皮时光机


96#
发表于 2013-4-24 2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二十一世纪传媒
【逆向打印机】打印机被设计师的逆向思维改成了一个先进的概念。把用过的A4纸放进新型逆向打印机,它将把黑色的油墨去掉,还你一张干净的白纸。这样的方式将使纸品的回收利用变得更加简单。如果这个概念得以实现,每个办公室都不会再有那么多垃圾,更不再需要碎纸机了。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28)
|
評論(4)

今天17:45來自皮皮时光机

97#
发表于 2013-5-6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心莲朵朵开
//@杨永晓中医师: 身体是小地球,地球是大身体//@当归中医学堂:#当归观点#地壳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能源的储备,很多朋友形象地将他们比作人体的脂肪和血液;河流湖泊比作人体的津液。当我们过度消耗地球储存的能源时,好比加速消耗我们身体的阴精,等到油尽灯枯,再吃多少滋阴的东西也是亡羊补牢

@家人杂志
【美媒:2.8万条河流从中国消失】 美国《大西洋月刊》文章称,20年前,中国有约5万条河流。但现在,2.8万条河流不见了。就中国损失的河流而言,几乎相当于美国失去整条密西西比河。文章认为,把河流消失归因于气候变化符合政治口径,对地下水开采缺乏控制和经济发展过快才是罪魁祸首(参考消息网)



(8)| 轉發(1213) | 評論(186)
5月2日 16:25來自享拍微博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98#
发表于 2013-5-7 2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福布斯中文网
【谷歌新雄心:复制大脑 创造真正人工智能】阿兰·图灵曾设计实验,测试计算机是否会思考:到目前没有一台通过。因为计算机无法真正掌握自然语言,模仿并据此工作,这需要真正的人工智能。谷歌正展开计划,利用其庞大数据和计算架构,发展机器的深度学习,让计算机真正思考,详见:http://t.cn/zTHLfjE


| 轉發(10)| 收藏| 評論(7)
6分鐘前 來自专业版微博 |  檢舉



#随手拍#活动开始啦!5000万巨奖、10万个中奖机会等你来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李百川lbc:google你悠着点 (10秒前)
powershot:确实是最棒的公司!支持! (1分鐘前)
Cmx小夕:不愧是谷歌 (2分鐘前)
检察官郭爱:如果成功,人就能永生了。支持谷歌! (2分鐘前)
freedream123:google想干嘛?开启天网么? (3分鐘前)
知更小窝:转发微博 (3分鐘前)
明辰爸爸:存储人的记忆,这是要逆天啊 (4分鐘前)





99#
发表于 2013-5-11 12: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泛美時訊中文網
【冷知识】啤酒瓶盖上的锯齿总是21个——锯齿少于这个数目瓶盖容易脱落,多于这个数目则不容易开启。从1892年起,这种瓶盖才开始流行。你知道吗?@维基解密中文网


| 轉發(3)| 收藏| 評論(1)
16分鐘前 來自享拍微博通


100#
发表于 2013-5-20 0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银河系中发现类似太阳星体 比太阳大约20亿岁

2013-05-20 02:29:37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5人参与

太阳有一个“孪生兄弟”,就在我们银河系的麒麟座(又称独角兽座)中,不过年纪比太阳大了约20亿岁。

太阳的这位孪生兄弟称作“科罗Sol 1”,其质量和化学组成都与太阳相同,自转周期29天左右,也与太阳类似。不过其年龄高达67亿岁,比太阳大了约20亿岁。总体而言,它们如此相似,因此“科罗Sol 1”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太阳的明天。


来自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和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研究人员18日发表声明说,他们结合使用位于夏威夷的“昴”号天文望远镜和欧洲“科罗”天文卫星,研究认为,“科罗Sol 1”是太阳的“孪生兄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距地球最远的太阳“孪生兄弟”。

“科罗Sol 1”年龄较大,因此有助于了解太阳今后的演化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研究小组负责人若泽·迪亚斯·纳西门托在声明中说:“再过20亿年,当太阳达到科罗Sol 1目前的年龄时,太阳辐射或会上升,令地球表面过热,以致再无自然形态的液态水存在。”

http://news.163.com/13/0520/02/8V9L81MT0001121M.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