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生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8-8-9 15: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杨琦钜
82#
发表于 2018-8-11 17: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台长去哪了?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小叔

闫爱华从公众视野消失整整两年了,随着《猎毒人》的收官,作为出品人兼发行人的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
2016年7月,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辞职,这个曾说服莫言获《红高粱》影视改编权的卫视掌门人,先后策划制作了《红高粱》《大刀记》《石敢当》《继父回家》《搭错车》《三妹》等多部热播电视剧。
闫爱华离开体制后,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后又出任文体上市公司当代明诚的总经理,并负责影视板块的一个创业平台。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演变,如果说一切的沉积都是厚积薄发,那么一切的爆发都是沉积后的必然,消失整整两年的闫爱华再次回归便是佐证。
近年来,省级广播电视台台长、副台长辞职的消息屡见报端。笔者统计发现,自2014年以来,先后至少有9位台长、副台长离开了体制,其中以湖南和上海相对频繁。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这些离职的台长们基本上有三类去向:一是大学教书,二是自主创业,三是投入资本市场。

由业界转入学界一直是不少媒体操盘手的去向。比如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曾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现任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以锦曾担任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现任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曾担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

2014年12月,据媒体报道,云南广播电视台常务副台长、云南电视台原台长赵树清已办理完调离手续。 公开报道显示,赵树清在2008年6月获聘云南电视台台长。此前,他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编辑部主任。此后,赵树清以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公开亮相。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赵树清曾表示,互联网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目标。

无独有偶,2016年7月13日,央广人事部工作人员确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从央广离职。彼时,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IP(即知识产权)跨界传播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当时亦有消息称,王晓晖出任该中心主任。

闫爱华也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聘任仪式举行,山东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闫爱华代表兼职导师发言。闫爱华在发言时指出,职业新闻人的价值就是探寻真相并对社会现象加以专业的审视。
张大钟
相对于任教,离职的台长们大多投入市场的浪潮。2015年9月,阿里体育集团在上海成立,曾担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的张大钟出任阿里体育CEO。2017年阿里巴巴18周年大庆时,张大钟曾表示,阿里体育的布局策略似乎变得更加有迹可循,也依旧不改初心。没有砸钱买版权,依旧是专注于年轻人的运动。

2016年1月,湖南广电副台长王平离职,不久即加盟合一集团,担任优酷土豆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综艺娱乐版块。王平曾主控《火星情报局》,并与老东家湖南卫视在多档网综等头部节目展开深度合作。不过加盟优酷不到一年,王平被曝请辞优酷高级副总裁一职。

2016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辞职申请被批准。一个月后,王晓晖出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多个公开场合对爱奇艺的网络文学、爆款综艺、技术创新、内容排播和体育发表诸多见解。他认为,娱乐要有走心的价值观、要塑造有趣的灵魂,爱奇艺坚持引领年轻用户价值观,发力二次元、拥抱00后。

不难看出,上述三位投身互联网浪潮的台长们正处在互联网行业用人的关键时期。比如,张大钟加盟阿里体育的2015年,阿里体育才刚刚成立;王平2016年加入优酷距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不到半年时间;王晓晖加盟爱奇艺的2016年,互联网圈正兴起私有化的浪潮,爱奇艺也不例外。
杨文红
相对于大学任教和投身市场,副台长离职创业的案例,笔者目前仅发现一例。2015年8月,曾任上海电视台副台长的杨文红离职,成立电视内容制作公司兴格传媒。兴格传媒先后获得3.3亿元A轮融资和5亿元B轮融资,公众熟悉的《上海女子图鉴》正是由上海兴格传媒制作。兴格传媒还曾参与策划王菲上海演唱会、陈奕迅和陈伟霆演唱会的部分全国巡演。

在传统媒体转型关口,随着媒介变迁诱发了媒体人的离职潮。不难看出,这些离职的台长们也都处在媒体转型的关口,他们经历过传统媒体的黄金年代,在体制内就颇具创新意识,操盘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王晓晖
比如,王晓晖曾组织实施了全国广播第一个制播分离试点——央广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的制播分离工作以及央广从台网互动到台网一体的新媒体转型;山东卫视制作出品的电视剧《红高粱》,闫爱华在电视剧的整个筹备制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穿线作用;从湖南广电离职的聂玫曾担任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主管湖南广电新媒体业务芒果TV。
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人离职,台长离职影响更大,部分离职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外界才得知其去向,部分依旧去向难觅。比如,2016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席伟航已经辞职,直到今年5月,席伟航才加入携程,任携程集团副总裁、首席政府事务官;曾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的王茂亮,在《贵州日报》的公开报道中,外界才得知其已担任宝能集团高级副总裁、宝能文旅集团董事长;而从湖南广电离职后的聂玫和从优酷离职的王平,我们依旧不知其去向。

而对于离职的原因,离职的台长们透露也相对较少。

闫爱华曾表示,“我在体制内工作20多年,大多数时间在频道一线工作,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越来越难以支撑,就想离开一段时间。”

杨文红则透露称,不是这些行业内的人或者体制本身出现了问题,核心的问题是随着观众消费形式的变化,载体本身变得不再是内容消费的中心,这才是本质问题。作为一个做内容的人,我不断感受到内心的呼唤,必须要去市场上去内容消费的中心感受创作的变化。王平从优酷离职的对内口径则是“ 想多陪伴家人”。
编辑:杨琦钜





83#
发表于 2018-8-12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留守调查记者”刘向南:既不暴虎冯河,也不气馁

2018年刘向南在香港诚品书店
刘向南


  界面新闻任高级记者,居北京。
   2001年入行,先是在广州的《南风窗》杂志社做记者,之后在《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工作。2016年初入界面新闻工作至今。
代表新闻作品有《都江堰“世遗”核心区建成无牌电站》、《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青年王立军》、《对话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复盘张扣扣杀人大案》等。



新闻机构界面近日公布了一个巨奖通知,有4位记者获得10万元的报道奖。这一消息刷爆了媒体界的朋友圈。
正中书院院长谷正中第一时间采访了其中一位有过17年调查记者经验的获奖者刘向南先生。近五年来,著名的调查记者纷纷离开了媒体,而刘向南是一位坚实的“留守”者。在接受院长采访时,他透露了自己近十七来的心历路程。


◎发一笔两笔奖金也富不起来。做了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的人真正被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

◎“调查记者”的鲜明标签是“揭黑”、“扒粪”,张志安教授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公布的这个175的数字,在我看来,在当前,只会更少,而不会再多。
◎做了10年乃至15年以上仍会到新闻一线采访的,几乎用几根指头就能数得过来。我要坚持写下去,写出那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好作品。

◎越困难越需要坚持。“行当所行,既不暴虎冯河,也不气馁。”这短短的一句话,我非常受用。行当所行,这就够了。

◎国内新闻圈我最敬重的前辈是杨继绳老师。因为他写出了传世之作。向他学习!



谷正中:能不能细述一下界面用10万元对你奖励的相关细节?

刘向南:这个是去年年会上公司管理高层公布过的一个决定。当时为激励记者多出好稿件,决定设立董事长特别奖,全公司奖池中专设1000万元,用于奖励写出有影响力的好报道的记者。这个是第一期,算是2018年上半年的一个评选。8月8号下午才在编辑部内部公布,结果公司内部邮件外泄,8月9日被媒体圈刷屏。本来公司内部是不想把细节公开的,没想到还是把具体内容流了出去,这是一个意外情况。所以对于更多的细节我也不方便多讲。(小编注:详情见附件)

谷正中:据说公司给你的奖励是因为春节期间的张扣扣杀人案报道。你在手记里透露了这组报道出炉的过程。能不能透露在网上流传手记中没有透露过的一些细节?

刘向南:对的。我在完成张扣扣杀人案的所有报道后,写过一篇记者手记,题目叫《张扣扣杀人案采访手记:真相永无尽止,真相永远在路上》,这个在网上可以搜到。在写这个手记之前,我很少写采访手记。写这个手记,主要是因为我的第一篇报道,也就是2月20日刊发在界面新闻上的《知情人讲述:我所知道的张扣扣杀人案》,既被刷屏,也形成非常大的争议。我在争议中坚持完成了所有采访。面对争论,我一直都想说一些话,在还没有完成最终的报道的情况下,一直隐忍着不发声,后来报道完成了,刊发了,也就是刊发了后来的又一篇调查稿《复盘张扣扣杀人大案》,这个也能在网上搜得到,这个时候我才决定写一篇张扣扣案的采访手记,即对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发出我这个方面的声音,也把采访这个案件的过程以及心路历程告诉公众,也可以让公众在另一个侧面对张扣扣一案有更多的了解。后来手记发出后,效果还是很好的。张扣扣杀人一案应该很快就有判决结果,我希望无论是对张家还是王家,在司法层面,都能做出公正处理。
刘向南在四川都江堰采访“黑电站”事件
谷正中:10万元奖励一篇报道,在中国的确是一个新闻。获奖后你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打心底说,这个奖励对你、对中国新闻界意味着什么?

刘向南:一不小心“被网红”,朋友们纷纷给我私信消息,问我关于获这个奖的问题,也说你也不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吗。后来我说过两次关于获奖的看法。我说:“真的要感谢我司的这种激励方式,当然不是奖金多少的问题,重要的是它以此搅动了新闻圈沉寂已久的‘一潭死水’,表达了对记者以及他下了功夫的新闻报道的尊重。让一个记者带着尊严行走在路上,迈出的脚步一定会更有力。”后来有人针对我司给同事们颁发这个奖项的事情,写了一篇公号文,叫《就得让一部分好记者先富起来》。针对这个文章,我说过:“这个观点我赞同。当然,绝不完全是钱的问题,发一笔两笔奖金也富不起来。做了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的人真正被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

打心底讲,能与多位同事一起获得这个10万元奖项,对我本人是一个很大的激励,我仍然要说,不是奖金多少的问题,是你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当然它首先是在公司层面得到了肯定,而随着颁奖一事在整个新闻圈形成的影响与后续效应,我与同事们的工作也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了肯定。这真的是一个极大的激励。我想,这是一针强心剂,我的其他获奖的同事也应该是一样,都会把它作为再出发的起点,争取在接下来做出更好的报道。


我司颁奖一事,绝对是2018年国内新闻界里的一桩有正向意义的大事情,它会让同行们看到,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是会被肯定的,是会受到尊重的。希望它能给新闻圈提一下神,大家都振奋精神,做出好报道,服务社会。
2005年在广州从事新闻工作的刘向南
谷正中:张志安教授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现在缺乏调查记者,目前全国调查记者不超过175个。你是1/175。从工作压力、收入、社会认可度等维度,以自身为例,透露一下中国调查记者现在真实状态?

刘向南:最近几个月,关于中国调查记者从业现状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我也在多个场合发表过我个人的看法,并专门写过一篇公号文章谈这个事情。

首先要讲的是,对于“调查记者”的定义。我个人的看法是,调查记者的核心特征应该是以走访调查为手段揭露侵犯公共利益的相关事件背后刻意被隐藏的真相。尽管任何类别的报道都应该进行踏实的走访调查,但“调查记者”仍旧不同于其他深度报道记者或特稿写作者。“调查记者”的鲜明标签是“揭黑”、“扒粪”,进行舆论监督,特别是监督公权力。

如果对照上述定义的话,可以说,国内很多被认为是调查记者或者自认为是调查记者的同行,其实并不是调查记者。张志安教授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公布的这个175的数字,在我看来,在当前,只会更少,而不会再多。


最近几年,调查记者迅速流失是事实,很多人都转行做其他事情去了。之所以会如此,最大的困境当然是来自于从业环境的日益逼仄,很多人认为自己写不了自己想写的报道,感到灰心丧气;另外,也会有普遍浮躁、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因素使然。高房价等沉重的生活成本也迫使一部分调查记者不得不选择更为赚钱的行业。调查记者注定是踽踽独行者。
刘向南微信近照
谷正中:事实上,你获得10万巨奖的报道已经404了,当年我编辑过你的那篇采访十分扎实的《青年王立军》也404。现实如此骨干,是什么信念让你没有离开调查记者这个行业?

刘向南:我是从2001年开始做记者的,到现在已经是第17年了。现在国内新闻圈的一个生态是,新闻从业者都是以90后、80后为主,做了10年乃至15年以上仍会到新闻一线采访的,几乎用几根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但我还是坚持要做一线记者。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答案都是:我认为我还没有写出令自己感到真正满意的好作品。我要坚持写下去,写出那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好作品。

如果历数过往17年写过的东西,也得有几百万字了吧。但是能让自己稍感满意并值得对外一说的报道,也不过屈屈三两件而已。一个是,2011年我在《经济观察报》任职时写的过于山西文水县女副县长王辉吃空饷的报道,这篇报道刊发后,取得了良好的舆论监督效果,王辉很快被免职,它也多少推动了国家层面对吃空饷问题的重视。另一个,是2015年刊发在《中国经营报》的关于都江堰世遗核心区建黑电站的调查报道,这个报道同样达至很好的监督效果,当时做这个报道时,我就讲过:我希望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把这个黑电站“炸掉”,后来这个电站不是被“炸掉”,而是被彻底“推平”,它发生在报道刊发三年后,也就是今年的7月份。这中间有一个博弈过程。对这个最后的结果我很满意。

再一个令我稍感满意的报道,就是关于张扣扣杀人案的这一组了。在同行们采写的多篇报道中,它应该是最深入最全面呈现了这个案件事实的报道。


我相信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所以我还要写下去。争取能写出更令自己满意且对社会更有益的报道。
谷正中:也就是说,你想一辈子从事调查记者这个行业。如果这个行业的空间没有了,你会如何坚持?

刘向南:能说一辈子,但我相信会很长久,一定会很长久。我相信无论如何,做这件工作的空间不会完全消失。困难是有的,越困难越需要坚持。前一段时间一位令我尊敬的新闻前辈曾寄语我说:“行当所行,既不暴虎冯河,也不气馁。”这短短的一句话,我非常受用。行当所行,这就够了。

谷正中:能透露一下,最近在做什么题材的调查?

刘向南:这个就不谈了。

谷正中:问一个很俗的问题,你职业的偶像是谁?

刘向南:国内新闻圈我最敬重的前辈是杨继绳老师。因为他写出了传世之作。向他学习!




附:界面新闻第一期董事长特别奖获奖名单(此名单不含蓝鲸、财联社获奖名单)

  2018年7月12日,界面·财联社董事长特别奖评审委员会在委员会主任何力的召集下,根据《董事长特别奖评选方案》,经过充分讨论,评选出了2018年第一期董事长特别奖获奖作品。

  在本次评选过程中,评审委员会以奖励头部内容为基本出发点。在当前形势下,本次评选以提升界面·财联社行业影响力为主要标准,包括全网影响力、在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影响力等,同时也充分考虑各平台的实际风格、特点。本次评选不惟数量,不凑数量,不固定比例,不撒胡椒面,只奖励真正能够为界面·财联社带来重大影响力的稿件。
界面·财联社董事长特别奖评审委员会
2018年7月13日

  情况说明:

  1,奖金会随当月工资发放,并合并计税。涉及多人协作稿件会按总监和分管编委根据每个人的贡献提交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考虑到编辑对选题和稿件的贡献,多数稿件的奖金也会在记者和编辑之间做分配,具体分配方案由总监和分管编委根据对实际贡献的判断做出。

  2,对于10万档的稿件的记者,界面·财联社市场部会对每个人进行采访并制作小视频,在北京上海两地办公室大屏幕播放。

  3,界面·财联社包括界面新闻、蓝鲸财经和财联社三个平台全部获奖名单,会在北京上海两地办公室大屏幕公示播放。

  获奖名单:

  界面新闻第一期董事长特别奖

  10万元   刘向南《【独家】知情人讲述:我所知道的张扣扣杀人案》《复盘张扣扣杀人案》(已下线)编辑:王强

  业界第一家详细调查张扣扣杀人案的文章,记者大年初二即奔赴案发地,经常长时间调查,采访详实,细节充分,后来官方的案情公布也印证了调查的准确性。稿件扭转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有全网刷屏效果,也是界面官方微信公号2018年第一个10万+。


  10万元  梁宙 鸿茅药酒系列调查 编辑:王强 刘海川

  《【独家】跨省抓捕吐槽医生路线图曝光:律师确认鸿茅药酒有人全程参与》

  《广州一医生发文指“鸿毛药酒是来自天堂的毒药” 因涉嫌损害商品声誉被跨省抓捕》

  《鸿茅药酒2000多次广告违规背后:监管存在怎样的漏洞?》

  《“吐槽鸿茅药酒”涉事医生有望今日取保候审 律师正赶去凉城办手续》

  《“吐槽鸿茅药酒”涉事医生走出看守所:自己不后悔 说了职业医生该说的真话》

  界面鸿茅药酒系列报道是全行业针对该事件最出色的报道之一,跟踪及时,有核心采访,影响巨大,调查细致,角度全面。为界面赢得了影响力和公信力。






  10万元  杨阳《【深度调查】李叫兽离职幕后:百度信息流价值亿元的失败尝试》 编辑:文姝琪

  对行业确实具有影响力的深度调查稿件,调查内容扎实,信源也经过充分的交叉核实,稿件发布后在行业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和刷屏效果。稿件获得了今日头条金字节奖。


  10万元 张冬晴 【调查】鸿特精密100倍涨幅大起底:团贷网及其背后的神秘资金(已下线)

  【调查】北八道集团操纵手法揭秘:人为制造“流动性旋涡”攫取暴利

  【独家】厦门北八道集团追踪:主要交易席位还涉嫌操纵其他48只股票

  福达合金IPO调查:涉嫌隐瞒实控人陷互保诉讼 重要关联方失信

  《【调查】快意电梯IPO涉嫌造假 核心客户与供应商巨额数据存疑》

  《福达合金IPO调查:涉嫌隐瞒实控人陷互保诉讼 重要关联方失信》

  记者上半年多篇上市公司调查报道调查详实,证据确凿,在资本市场均收获了巨大的影响力,为上市公司调查报道树立了标杆。报道所及的鸿特精密、快意电梯等上市公司在界面新闻报道后监管部门均立案调查。记者本人也受到了很大的人身安全的威胁。





编辑:杨琦钜



84#
发表于 2018-8-13 15: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国媒体生态示意图。每年专业机构会对美国媒体生态做个分析,媒体倾向每年都会有些变化。只有了解媒体立场,你才能更能接近判断媒体报道背后的真相。重要事件,一定要比较不同立场媒体的观点。 https://t.co/R2UdHrD7yh



编辑:付莎莎
85#
发表于 2018-8-18 1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size=0.34]350家美国媒体“大战特朗普”,还有的在泼冷水
[size=0.34][文/观察者网 徐蕾]
[size=0.34]《波士顿环球报》吹响号角,350家美国报纸纷纷响应,当地时间8月16日,一场“反击特朗普”的媒体大战一触即发。
[size=0.34]特朗普那句“假新闻是美国人的敌人”,瞬间被“装枪上膛”,从美国各个州的新闻出版社射出。特朗普也在一大早就连发两推回应了,言语强硬,毫不退让。只是据波士顿本地媒体NEWS7报道,特朗普推特发出后,《波士顿环球报》总部就收到了“炸弹威胁”。
[size=0.34]但是有的媒体,则乐得“吃瓜看戏”,比如《政客》杂志,它就评论称,这样的活动见效甚微,反而会让特朗普抓住“媒体迫害”的证据。还呼吁报纸们“不要团结”。
[size=0.34]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作为特朗普的“头号敌人”,参与感极强。你一定要相信,CNN,一家没有报纸业务的媒体,它比任何一家报纸都要激动。
[size=0.34]16日上午,CNN发了篇报道,题为《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在这片土地上,当地新闻正站起来对抗特朗普的新闻攻击》。
[size=0.28]CNN截图

[size=0.34]文章表示,“周四(16日)这一天,大约350家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份支持自由媒体、谴责特朗普总统对媒体攻击的声明”。
[size=0.34]“这一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它将特朗普攻击媒体的话题从华盛顿和纽约转移到全国各地。”
[size=0.34]这是《波士顿环球报》在本月初的一次号召:“我们将在8月16日那天发表一篇社论,讨论政府攻击新闻界的危险性。我们邀请其他媒体在同一天发表自己的社论。”
[size=0.34]16日到了,已经集结大约350家报社的《波士顿环球报》献出他的社论:《新闻工作者不是敌人》。在其网站上,该社论也占据头版的显要位置。
[size=0.28]《波士顿环球报》16日报纸 图源:推特

[size=0.28]《波士顿环球报》网站首页截图

[size=0.28]《波士顿环球报》社论截图

[size=0.34]该社论直截了当地指出:“在今天的美国,我们有一位总统,他创造了一个咒语:那些不公然支持现任美国政府政策的媒体成员,是‘人民的敌人’”。
[size=0.34]“这是总统许多谎言中的一个,就像一个江湖郎中,对着充满希望的人群吹一口‘魔法的’灰尘或水珠。”

[size=0.34]350家报社响应,CNN追踪
[size=0.34]其实《波士顿环球报》社论的主题也几乎是今天350家报社所发表的社论的共同主题:特朗普说媒体是“美国人的敌人”,我们不同意!
[size=0.34]说到这里,又要感谢CNN,在16日下午,又出了一份名单,以州分类,按各州首字母排序,列举了各州报纸在16日“反击特朗普”活动的社论。
[size=0.28]CNN截图

[size=0.34]观察者网查询发现,这些报纸的社论所表达的几乎都是“新闻人不是敌人”,CNN所列举的标题中,“敌人”(enemy)一词出现44次,“特朗普”(Trump)一词出现23次。
[size=0.28]CNN截图

[size=0.34]《纽约时报》、《纽约邮报》、《迈阿密先驱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报纸都在列。
[size=0.34]《纽约时报》在15日高调表示支持后,16日的社论也毫不手软:
[size=0.28]《纽约时报》16日社论

[size=0.28]15日,《纽约时报》响应号召

[size=0.34]《今日美国报》不在CNN所列名单上,但是在其网站,有一篇14日就刊登的社论,响应号召:
[size=0.28]《近日美国报》截图

[size=0.34]《华盛顿邮报》:我不参加,我开了“特朗普社论”专栏
[size=0.34]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邮报》作为特朗普“看不顺眼的媒体”之一,并未上榜,该报也早明确表示不参与。但是,观察者网登陆其网站发现,《华盛顿邮报》厉害了,特地在首页新增了一个栏目:“特朗普社论”。就问问,还有谁?
[size=0.34]这个栏目点进去,就一篇文章,还是归类在“文艺娱乐”板块下面:特朗普回应了!

[size=0.34]对,就在350家报社“群起而攻”的16日早上,特朗普也参与了,通过推特!推特中的“1美元”引起了观察者网的注意,经查询,特朗普说《纽约时报》以1美元卖掉《波士顿环球报》,实际上,2013年,约翰·W·亨利(John W。 Henry)以7000万美元从《纽约时报》买下该报。CNN很快也进行“事实核查”,指出了该处错误。推特上,也有不少网友揪住了特朗普的这个“手误”。

[size=0.34]据波士顿本地媒体报道,在特朗普早上发推后,《波士顿环球报》总部收到了“炸弹威胁”。波士顿警方表示,他们不认为这一威胁“十分严重”,事件正在调查中。
[size=0.34]在这篇文章里,《华盛顿邮报》还专门声明,自己没有参与这次活动。并给出了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一些报纸决定不就此事发表社论,包括《华盛顿邮报》。因为,我们的社论板块之前已经就特朗普的攻击发表过社论了。”这句话所加的链接,是《华盛顿邮报》在2017年3月7日发表的社论。真是,提前了近1年半呢。
[size=0.28]《华盛顿邮报》截图

[size=0.34]《华盛顿邮报》还说,不参加的还有《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纪事报社论页面的编辑表示,“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赞成这次活动,这次活动反抗特朗普对真相的攻击,以及他试图削弱新闻自由的努力,这对美国的民主构成了严重威胁”,他表示,“我们和《洛杉矶时报》一样,坚持我们的独立性”。
[size=0.34]以财经为主的《华尔街日报》并未在列,其网站也的确没有相关社论。
[size=0.34] 不出报纸的,也凑热闹
[size=0.34]CNN表示,虽然这个活动主要的参与者是各地的报社,但是,一些电视台也参与了。的确,在特朗普最喜欢点名怼的媒体中,电视台占了很大比例。
[size=0.34]去年特朗普亲自颁发的“假新闻大奖”,很多获奖者都是电视台。上次被点名“美国人的敌人”的,就《纽约时报》一家报纸。

[size=0.34]新闻媒体MSNBC直接请到了《波士顿环球报》的总经理,这是他们16日晚的节目介绍:
[size=0.28]MSNBC截图

[size=0.34]这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首页头图,文章中也提到了特朗普被上百媒体“围攻”的事情。
[size=0.28]ABC截图

[size=0.34]最后来讲讲CNN,其版面的显要位置并没有相关的社论,毕竟,CNN每天都有不止一篇关于特朗普的分析文章,都是特朗普不喜欢的那种。不过,对于16日的“媒体反击特朗普大战”,CNN的追踪报道还是很尽心尽责的。

[size=0.34] 评论:这场大战,正中特朗普下怀
[size=0.34]尽管这场大战也可以算是轰轰烈烈了,但是可能不会有什么效果,反而让特朗普抓住小辫子。
[size=0.34]美国《政客》杂志14日就评论道,《波士顿环球报》发起的这个号召,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这会给特朗普提供证据,以证明媒体合伙反对他的阴谋的存在。“16日,当这些社论在媒体上发表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唱着同样的剧本,特朗普将在媒体上收获足够多的新鲜素材,至少够他抨击媒体一个月了。”
[size=0.34]“这就像为特朗普接下来的演讲写稿子:媒体合谋害我;假新闻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和民主党合伙反对我。”
[size=0.34]该报道还指出,这次活动影响甚微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很多人都不会优先看报纸的。
[size=0.34]毕竟,特朗普是社交媒体深度玩家!
[size=0.34]尽管有350家报社联合发社论,但分析称,这恐怕不太能改变民意调查的结果,也不可能阻止特朗普诽谤和威胁记者。
[size=0.34]商业内幕网站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选时期,虽然希拉里得到了大约240家报社的支持,而特朗普只有19家,特朗普最后胜利了。支持特朗普的最大一家报社《拉斯维加斯评论报》的拥有者Sheldon Adelson,正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size=0.34]2012年,获胜者奥巴马得到的报社支持是99家,而被他击败的共和党对手罗姆尼有105家报社支持。报道称,报社向来喜欢支持共和党。
[size=0.34]《政客》在文章的最后,“痛心疾首”地呼吁:“你们这些美国的报纸啊,不要团结起来!独立思考!拒绝这种愚蠢的联名!”
https://news.sina.cn/2018-08-17/detail-ihhvciiw9780189.d.html?from=wap
编辑:付莎莎

86#
发表于 2018-8-30 15: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特朗普警告科技三巨头小心一点 炮轰谷歌对他不利
参考消息 08月30日 00:53 关注
原标题:特朗普警告科技三巨头“小心一点” 炮轰谷歌对他不利

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字母表”(Alphabet Inc。)旗下谷歌、脸书和推特“最好小心点”。28日早些时候他还指责谷歌操纵搜索结果,优先显示关于他的负面新闻报道。

据彭博社8月29日报道,特朗普28日在总统办公室对记者表示,这三家科技公司“正触及非常,非常有问题的领域”。他应和了越来越多保守派人士的看法,认为互联网公司支持自由派观点。

“这个情况太严重了——要解决它!”特朗普28日早些时候在推特上发文称。

报道称,之前,福克斯商业网(Fox Business)的电视节目称,谷歌倾向于在搜索结果中显示自由派媒体关于特朗普的报道。

“用谷歌搜索‘特朗普新闻’,搜到的都是假新闻媒体的观点/报道。换句话说,对我和对其他人而言,这些都是人为操纵的,所以几乎所有消息和新闻都很负面,”特朗普表示,“共和党/保守派及公平媒体都被噤声了。这是非法的。”

报道称,互联网搜索专家则否认这样的说法。谷歌发表声明回应称,其搜索旨在为用户提供具有相关性的答案。

“搜索不带有政治动机,我们的搜索结果也不会偏向任何政治意识形态,”声明强调。

报道称,在谷歌工作了近十年的工程师Yonatan Zunger则认为:“用户只要大范围浏览新闻来源,就能证实特朗普的说法不可信。”他表示,“特朗普所谓的‘偏见’是指针对他的新闻都是坏消息,这只能怪他自己”。

链接:https://news.sina.cn/2018-08-30/ ... 587.d.html?from=wap
编辑:陈心茹




87#
发表于 2018-8-31 2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华社怒批有宣传干部患“舆论监督敏感症”,自爆也被踢出群
郑生竹 /新华每日电讯
2018-08-31 12:16

【编者按】
8月31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一篇“调查观察”文章,对当下一些媒体被“圈养”、被“喂食”现象以及一些地方宣传干部存在的“舆论监督敏感症”进行了剖析。
文章说,一些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记者丧失了应有的舆论监督能力。更有甚者,为维护与所在分工条口的关系,养成了主动“报喜不报忧”的从业习惯。而一些宣传干部也据此认为,媒体记者就应宣扬所联系条口的政绩,稍微带有批评监督报道就被认为“不给面子”、“抹黑”。
文章说,这使媒体记者与宣传干部的互动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些想做监督报道的媒体记者会被认为是“异类”,也使得一些宣传干部的“舆论监督敏感症”愈加严重。
文章作者披露,其在去年采访自己的分工条口时,也曾因一篇监督报道,被江苏省工商局的一位宣传干部踢出了联系群。
以下为新华社文章全文:

杀死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坏消息就不存在了?把做监督报道的记者“踢群拉黑”,被曝光的问题就解决了?
近日,《浙江日报》记者报道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之后,竟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管理员踢出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西湖景区方面不曾想这一举动会给自己带来另一波负面舆情。
相对于过去一些记者因监督报道被监督对象还以人身攻击等打击报复,这位媒体联系人“踢群拉黑”的反应,对记者来说算是“温柔”以待了。但可以看出,一些地方的宣传干部们患上了“舆论监督敏感症”,一旦媒体对他们的工作稍有微词,心里就很有气,气血不通后,索性把爱“找茬”的记者们“踢群拉黑”了事。
媒体记者大都有分工条口,例如政法、教育、医卫等,他们或多或少在多位宣传干部们组建的联系群里。这些联系群本是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方便宣传干部们发布本部门新闻、通知例行发布会、安排集中采访等。但笔者观察到,一些媒体联系群已沦为一些部门“喂食”媒体记者的饲养场。
一些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的记者因此自废武功,丧失了媒体记者应有的舆论监督能力。更有甚者,为维护与所在分工条口的关系,养成主动“报喜不报忧”的从业习惯。一些宣传干部也据此认为,媒体记者就应宣扬所联系条口的政绩,稍微带有批评监督报道就被认为不给面子、抹黑。
这使媒体记者与宣传干部的互动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些想做监督报道的媒体记者被认为是异类,也使得一些宣传干部的“舆论监督敏感症”愈加严重。
不少媒体记者同行感叹,现在主动联系采访政府部门越来越难,遑论那些监督报道的采访。一些宣传干部越来越不好沟通,有的以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范围不予回应或不接受采访;有的是拖字诀,要求发采访函走程序,请示领导一番三五天过去,得到的答复还是不接受采访。
去年8月,记者曾因一篇揭秘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的报道,需联系分工条口——江苏省工商局。记者与该局的宣传干部来来回回沟通多次,也预留了充裕的回应时间,无奈后来得到的回复还是以不属于所在部门监管范围为由不接受采访。报道播发后,记者在报道中仅因提了句“记者就骚扰电话议题,向江苏省、南京市两级工商和公安宣传部门申请采访,均以不为其主管为由,婉拒了采访”,却被那位宣传干部踢出联系群。
在日常采访中,也有不少宣传干部对媒体的监督持欢迎态度,认为监督曝光能让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得到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近期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曝光后,不少公众和媒体学者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感叹媒体应早日曝光这些无良企业的违法行为。
有学者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比喻为给大树找虫子的啄木鸟。坏消息的来源不在于信使,大树有病也不是因为啄木鸟找出了虫子。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那些患有“舆论监督敏感症”的宣传干部们理应懂得。
(原标题为《基层宣传干部“舆论监督敏感症”得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 ... 4?from=groupmessage

编辑:陈心茹

88#
发表于 2018-9-2 2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监督报道后被“拉黑踢群” 新华社记者也遇到了

澎湃新闻2018-09-01 16:20原标题:媒体监督报道后被“拉黑踢群”,新华社记者也遇到了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媒体监督遭遇“拉黑、踢出群”,近期各地官方媒体曝出多起这类事件。
几天前,《浙江日报》记者因采写监督报道而被杭州西湖管委会移出相关微信群一事引发舆论争议。随后,《南方都市报》记者也遭遇被政府部门官员“拉黑”的尴尬。
8月31日,新华社旗下媒体《新华每日电讯》在第15版评论版中刊发了一篇署名为该报记者郑生竹的调查观察稿件《基层宣传干部“舆论监督敏感症”得治》,提到了新华社记者在江苏遭遇的一次“踢群拉黑”。
这篇《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透露,“去年8月,记者曾因一篇揭秘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的报道,需联系分工条口——江苏省工商局。记者与该局的宣传干部来来回回沟通多次,也预留了充裕的回应时间,无奈后来得到的回复还是以不属于所在部门监管范围为由不接受采访。”
文章写道:“报道播发后,记者在报道中仅因提了句‘记者就骚扰电话议题,向江苏省、南京市两级工商和公安宣传部门申请采访,均以不为其主管为由,婉拒了采访’,却被那位宣传干部踢出联系群。”
根据这篇文章的描述,在《浙江日报》《南方都市报》这两家地方媒体遭遇“踢群拉黑”之前,新华社记者在江苏也遭遇了类似“待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发现,上面提到的这篇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件是2017年8月21日新华社刊发的稿件《谁在打、怎么打、打给谁——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郑生竹、陆华东。
文章就骚扰电话问题采访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及刘俊海等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立法,明确骚扰电话认定标准和法律惩戒约束措施。工信、工商、公安等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合力监管,消除监管真空与推诿空间。此外,还可探索健全失信制裁机制,把拨打骚扰电话的当事人和受益人拉入黑名单。”
不过,文章在通过管理部门和学者之口呼吁将拨打骚扰电话的当事人和受益人“拉黑”之后,记者自己却被“踢出了联系群”。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上述新华社关于骚扰电话生产链的报道刊发之后,迅速获得了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大量转发,并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原质检总局主管的行业类媒体《中国质量报》也予以转载。此后,央视财经频道也进行了跟进报道。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QQ群、微信群逐渐成为媒体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些“讳疾忌医”的被监督者来说,“拉黑、踢群”正暴露了自己心虚的一面。
正如郑生竹在调查观察文章《基层宣传干部“舆论监督敏感症”得治》中写道,杀死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坏消息就不存在了?把做监督报道的记者“踢群拉黑”,被曝光的问题就解决了?
8月24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文章《西湖景区 风度何在》称,8月12日,《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做了报道,景区随即开展厕所专项整治。次日,《浙江日报》对整改内容做了跟进报道。但是,采写上述报道的记者近日发现,自己竟在整改报道见报当日,就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的管理员移出了微信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
8月24日下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向澎湃新闻发来通报称,对涉及此事的管委会具体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令其书面深刻检查反省。
几天后,《南方都市报》也刊文曝光记者遭遇被“踢群”的尴尬。
据《南方都市报》8月29日刊发的一篇题为《深圳前海管理局被金秤砣奖评为态度最差 报道后记者被“拉黑”》文章披露,在日前公布的深圳政府信息公开金秤砣奖中,前海管理局继2016年获评垫底的“纸秤砣”后,再次被评为态度最差,这也是该局连续第二年被评态度最差。而在《南方都市报》跟进报道后,该局负责宣传的相关负责人将跑线记者微信删除。
文章称,“金秤砣奖”是由深圳第三方民间组织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发起,旨在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奖项,也是深圳在全国首开的民间评议政府奖项,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主办方表示,在上届和本届活动中,前海管理局都明确表示不参加评议活动,并且拒绝回复马洪基金会项目组向其发去的依申请公开函。
《南方都市报》认为,前海管理局给出的理由是未收到邮件,但主办方表示邮件状态为“已签收”,双方各执一词。对此,前海管理局更为恰当的做法,是对邮件的签收流程作负责任的调查并回复调查结果,而不是转过身来要求记者“不作报道”,并在要求未达成后直接删除拉黑记者。
对于这两起事件,上述新华社记者郑竹生在观察中也做了点评。
他认为,相对于过去一些记者因监督报道被监督对象还以人身攻击等打击报复,这位媒体联系人“踢群拉黑”的反应,对记者来说算是“温柔”以待了。但可以看出,一些地方的宣传干部们患上了“舆论监督敏感症”,一旦媒体对他们的工作稍有微词,心里就很有气,气血不通后,索性把爱“找茬”的记者们“踢群拉黑”了事。
这名新华社记者观察发现,“一些媒体联系群已沦为一些部门‘喂食’媒体记者的饲养场……一些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的记者因此自废武功,丧失了媒体记者应有的舆论监督能力。更有甚者,为维护与所在分工条口的关系,养成主动‘报喜不报忧’的从业习惯。一些宣传干部也据此认为,媒体记者就应宣扬所联系条口的政绩,稍微带有批评监督报道就被认为不给面子、抹黑。”
文章认为,“这使媒体记者与宣传干部的互动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些想做监督报道的媒体记者被认为是异类,也使得一些宣传干部的‘舆论监督敏感症’愈加严重。”

编辑:何林

https://news.sina.cn/gn/2018-09-01/detail-ihiixyeu2078782.d.html?from=wap


89#
发表于 2018-9-2 2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监督报道后被“拉黑踢群” 新华社记者也遇到了

澎湃新闻2018-09-01 16:20原标题:媒体监督报道后被“拉黑踢群”,新华社记者也遇到了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媒体监督遭遇“拉黑、踢出群”,近期各地官方媒体曝出多起这类事件。
几天前,《浙江日报》记者因采写监督报道而被杭州西湖管委会移出相关微信群一事引发舆论争议。随后,《南方都市报》记者也遭遇被政府部门官员“拉黑”的尴尬。
8月31日,新华社旗下媒体《新华每日电讯》在第15版评论版中刊发了一篇署名为该报记者郑生竹的调查观察稿件《基层宣传干部“舆论监督敏感症”得治》,提到了新华社记者在江苏遭遇的一次“踢群拉黑”。
这篇《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透露,“去年8月,记者曾因一篇揭秘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的报道,需联系分工条口——江苏省工商局。记者与该局的宣传干部来来回回沟通多次,也预留了充裕的回应时间,无奈后来得到的回复还是以不属于所在部门监管范围为由不接受采访。”
文章写道:“报道播发后,记者在报道中仅因提了句‘记者就骚扰电话议题,向江苏省、南京市两级工商和公安宣传部门申请采访,均以不为其主管为由,婉拒了采访’,却被那位宣传干部踢出联系群。”
根据这篇文章的描述,在《浙江日报》《南方都市报》这两家地方媒体遭遇“踢群拉黑”之前,新华社记者在江苏也遭遇了类似“待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发现,上面提到的这篇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件是2017年8月21日新华社刊发的稿件《谁在打、怎么打、打给谁——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郑生竹、陆华东。
文章就骚扰电话问题采访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及刘俊海等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立法,明确骚扰电话认定标准和法律惩戒约束措施。工信、工商、公安等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合力监管,消除监管真空与推诿空间。此外,还可探索健全失信制裁机制,把拨打骚扰电话的当事人和受益人拉入黑名单。”
不过,文章在通过管理部门和学者之口呼吁将拨打骚扰电话的当事人和受益人“拉黑”之后,记者自己却被“踢出了联系群”。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上述新华社关于骚扰电话生产链的报道刊发之后,迅速获得了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大量转发,并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原质检总局主管的行业类媒体《中国质量报》也予以转载。此后,央视财经频道也进行了跟进报道。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QQ群、微信群逐渐成为媒体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些“讳疾忌医”的被监督者来说,“拉黑、踢群”正暴露了自己心虚的一面。
正如郑生竹在调查观察文章《基层宣传干部“舆论监督敏感症”得治》中写道,杀死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坏消息就不存在了?把做监督报道的记者“踢群拉黑”,被曝光的问题就解决了?
8月24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文章《西湖景区 风度何在》称,8月12日,《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做了报道,景区随即开展厕所专项整治。次日,《浙江日报》对整改内容做了跟进报道。但是,采写上述报道的记者近日发现,自己竟在整改报道见报当日,就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的管理员移出了微信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
8月24日下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向澎湃新闻发来通报称,对涉及此事的管委会具体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令其书面深刻检查反省。
几天后,《南方都市报》也刊文曝光记者遭遇被“踢群”的尴尬。
据《南方都市报》8月29日刊发的一篇题为《深圳前海管理局被金秤砣奖评为态度最差 报道后记者被“拉黑”》文章披露,在日前公布的深圳政府信息公开金秤砣奖中,前海管理局继2016年获评垫底的“纸秤砣”后,再次被评为态度最差,这也是该局连续第二年被评态度最差。而在《南方都市报》跟进报道后,该局负责宣传的相关负责人将跑线记者微信删除。
文章称,“金秤砣奖”是由深圳第三方民间组织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发起,旨在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奖项,也是深圳在全国首开的民间评议政府奖项,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主办方表示,在上届和本届活动中,前海管理局都明确表示不参加评议活动,并且拒绝回复马洪基金会项目组向其发去的依申请公开函。
《南方都市报》认为,前海管理局给出的理由是未收到邮件,但主办方表示邮件状态为“已签收”,双方各执一词。对此,前海管理局更为恰当的做法,是对邮件的签收流程作负责任的调查并回复调查结果,而不是转过身来要求记者“不作报道”,并在要求未达成后直接删除拉黑记者。
对于这两起事件,上述新华社记者郑竹生在观察中也做了点评。
他认为,相对于过去一些记者因监督报道被监督对象还以人身攻击等打击报复,这位媒体联系人“踢群拉黑”的反应,对记者来说算是“温柔”以待了。但可以看出,一些地方的宣传干部们患上了“舆论监督敏感症”,一旦媒体对他们的工作稍有微词,心里就很有气,气血不通后,索性把爱“找茬”的记者们“踢群拉黑”了事。
这名新华社记者观察发现,“一些媒体联系群已沦为一些部门‘喂食’媒体记者的饲养场……一些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的记者因此自废武功,丧失了媒体记者应有的舆论监督能力。更有甚者,为维护与所在分工条口的关系,养成主动‘报喜不报忧’的从业习惯。一些宣传干部也据此认为,媒体记者就应宣扬所联系条口的政绩,稍微带有批评监督报道就被认为不给面子、抹黑。”
文章认为,“这使媒体记者与宣传干部的互动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些想做监督报道的媒体记者被认为是异类,也使得一些宣传干部的‘舆论监督敏感症’愈加严重。”



编辑:何林

https://news.sina.cn/gn/2018-09-01/detail-ihiixyeu2078782.d.html?from=wap


90#
发表于 2018-9-5 21: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冉玲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