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5: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老剑_刘建民
国家新闻传播教指委主任胡正荣透露:2013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布点学校1080所,在校生23万人,占全部在校生百分之一。其中新闻学307所,广播电视学225所,广告学365所,传播学55所,编辑出版学85所,网络新媒体43所,数字出版5所。而在2005年全国仅661个点,在校生10万人。

|天健路












今天 11:45 来自 荣耀645 来自 荣耀6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9: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五大理念





2014-10-21 雷跃捷、高昊 新闻记者


日本是世界上新闻与出版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一直沿袭着“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因此高校中的新闻教育长期难以开展,与中国新闻院系遍地开花不同的是,日本设有新闻学院(J-School)的仅早稻田大学一家,且成立于2008年。那么作为“独苗”,要证明新闻院系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早大可谓亚历山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更是颇费心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早大新闻学院负责人濑川至朗对其课程设置理念和具体课程设置的介绍。

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培养学生主要有两大思路:一是培养预备成为新闻记者、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毕业生;二是为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提供补充新知,并将其实践经验体系化的继续教育。为此,早稻田大学新闻学课程的设置秉持着五大理念,即“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专业知识:基于宽泛的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这五大理念都一一体现在新闻学的课程设置方面。

“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在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这一能力是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优秀的新闻是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对权力进行监督也是新闻的重要功能,具有批判精神十分重要。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批判层面,要从社会公正的视点,以构建更加良好社会为前提提出问题。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基于该理念,设置了相应的科目:一是方法论科目群(新闻学课程),主要有政治学研究方法(数理分析、经验、规范)、方法论讨论小组(经验、规范、数理分析)、数据分析、研究设计、言论自由基础理论、公共哲学、高级计量分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二是必修科目群(经济新闻学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等等。

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需要重新考问新闻的意义以及媒介的功能。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世界构造的大变革。要想以专业的新闻视角从事本真的实践活动,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学习新闻及媒介的结构、历史及理论。基于该理念,设置的课程为:一是核心理论科目(新闻学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鈠介研究讨论小组(分为新闻的使命、报道现场论、媒介产业论等方向)、新闻鈠介研究(包括新闻理论、新闻研究、影像新闻研究、大众传播理论、大众媒介法及伦理、媒介史、社交媒介论、亚洲新闻、媒介新时代的电视报道等等);二是核心科目(经济新闻学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新闻研究讨论小组(分为经济新闻研究、经济媒体研究方向)、新闻鈠介研究(新闻研究、新闻理论、大众媒介法及伦理、媒介史、媒介产业论、广告理论等等)、经济新闻鈠介研究(实证分析入门、经济分析入门、经济史入门、经营史入门、企业分析入门等等)。

专业知识:基于宽泛的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新闻记者不仅仅需要知晓政治、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系统地获知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哲学、历史、社会学等知识。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以宏观视野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在科目设置上:一是核心理论专业科目(新闻学课程),主要分为政治(现代日本的政治进程、舆论研究、政治宣传论、政治学入门、政治传播等)、国际(国际政治学入门、日本外交论、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现代亚太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政治等)、经济(经济学入门、日本经济分析入门、现代日本经济与金融企业治理、产业经济等)、社会(公共性与安全、宪法理论、司法制度论、犯罪与法、现代社会学、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等)、文化(亚洲日本文化论、文艺批评论、读书文化史研究、电影中的国际政治、演剧与媒介等)、科技(科技政策论、科学方法论、科学史、自然科学概论、生命伦理、进化人类学入门、风险管理、医疗与媒介、医学概论、环境问题等)、综合研究(智能论、地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网络社会和民主)等领域;专业研究科目(经济新闻课程),包括经济学史、统计学、日本经济分析入门、金融论、社会政策、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医疗经济学、开发经济论、现代日本经济与金融企业治理、环境经济政策论、可持续性发展及国际开发合作等等。

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新闻记者需具备独立获取接近事实真相的信息的采访能力,以及在分析所获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文章、视频及照片等作品向受众传播的表达能力。通过实习课程培养学生的采访、表达等实践性技能。所设置的科目有:一是核心实践科目(新闻学课程),主要包括新闻实践(Newsroom、报纸阅读法、朝日新闻讲座、科学传播实习、文章表达、个案研究等)、媒介制作实习(影像纪录片、影像新闻、图片新闻、网络音视频新闻、调查报道方法、杂志编辑、报纸编辑、杂志编辑等);二是核心科目(实践科目、经济新闻课程),主要有新闻实践(经济Newsroom)。

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考察的思考:在实践课程中,重视在现场的采访。通过实习,学生们可以直面所发生的事件,以养成观察现场的视角。所设相关科目主要体现在新闻学课程的核心实践科目的实习环节和经济新闻课程中的核心科目(实践科目)中的实习环节。

雷跃捷、高昊:《从职场培养到学院专业教育——早稻田大学濑川至朗教授谈日本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全文仅见新闻记者杂志2014年第10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xNjcyOQ==&mid=201032020&idx=1&sn=94acae768a181e6e7587ca1e91da796b#rd
[/url]







7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size=1.4]厨子与剑客  10:07 / 19
只会写稿的记者Out了?哥大新闻学院开设大数据和编程课程
数据和算法正在改变着各个行业,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现在起,讲故事也该靠数据了。据recode的消息,哥伦比亚大学新开设了一个名为Lede项目的新闻学硕士学位项目。完成的学生将获得一个数据新闻学位。
这是新闻教学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参加这个项目的记者们将学习如何编程,如何处理数据图表等技能。当然,所有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能都将以社会学和人文科学为背景。目的是让学生们为将来开展数字统计驱动型的媒体业务做好准备。此前美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媒体,比如:FiveThirtyEightthe Upshot
在首期课程中,学生们分析了白宫的客人名单,尝试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来判断财富是不是这些人能够成为白宫访客的影响因素,他们还分析了到访行为对随后发生的事件是否存在影响。还有同学分析了视频游戏平台上的聊天记录中体现的群体性特征。发现男生玩游戏的时候,人们的评论内容主要是针对游戏本身,而女生玩游戏的时候,评论的对象却会变成游戏者。
有没有觉得很有趣?不过学费不便宜。10 个月的课程,学费接近 6 万美元,加上食宿大约需要 10 万美元,堪比商学院开销。
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教授 Mark Hansen 和 Jonathan Soma 也表示出一些担心。他们认为目前的主流媒体可能认识不到这些学生的价值。很担心他们会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码农。不过,对数据改变新闻的趋势他们表示很有信心。
或许这正体现了哥大新闻学院一直以来敢于实践的务实风格。就像哈佛商学院以案例教学而享誉商学界一样,在新闻教学领域,哥大一直以重实践的教学内容而与众不同。它的创始人约瑟夫渠利策在建院前曾表达过自己的新闻教育观点。
“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将来的从业人员。”
哥大新闻学院一直以来正是依靠秉承这种理念在美国新闻学排名中位列榜首。
作为一个数据乐观派,我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依靠数据得到的洞察,能在普利策奖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了,哥大新闻学院还肩负着每年新闻界桂冠——普利策奖评选的任务。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recode.net, journalism.columbia.edu]
http://www.36kr.com/p/217982.html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闻传播教育需走出“滞胀”困境

来源: 《青年记者》杂志

  文/张涛甫

  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对市场不甚敏感。高校局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围城内,对高墙之外的市场需求不敏感。市场需要什么,并不能“条件反射”到高校专业设置上来;而高校是按照自己的生产逻辑,批量生产市场并不需要的产品。长此以往,造成了一些教育产品严重过剩。

与制造业不同的是,过剩的高校教育产品不积压在学校的仓库里,而是释放到社会上,或被闲置,或被“改嫁”,从事不相关的工作,造成严重的资源和人才浪费。在人才市场上,出现了这样尴尬的悖论:市场想要的人才稀缺,而市场不需要的人力资源则剩着。这种结构性的失衡是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闻传播教育的拥挤状况有目共睹。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提醒,新闻传播专业太多太滥了,要注意节食减肥。近10年来,这种泛滥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甚至变本加厉,以至于今天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野蛮生长。

有学者统计,2013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布点学校1080所,在校生23万人,占全国在校生的百分之一。其中,新闻学307所,广播电视学225所,广告学365所,传播学55所,编辑出版学85所,网络新闻媒体43所,数字出版5所,而2005年全国仅有661所,在校生10万人。平均每年6万的毕业生释放到就业市场上去,如何消化得了?!

  更何况,在就业市场上,低迷的传媒业根本就难以消化产能过剩的准新闻传播人才。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迅速击穿了传统媒体的围墙。原先传媒人赖以骄傲的专业优势,在新媒体时代转眼变成了几乎人人都可以获得的东西。“记者”这个职业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专利。

更要命的是,传统媒体原先建立在广告创收基础上的盈利模式,遭遇新媒体釜底抽薪,这对于那些市场化的传统媒体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市场大面积缩水,广告收入坠崖式跌落,传统媒体只能压缩产能,死抠成本,降低薪资,裁汰雇员。

  美国职业研究网站采用5个标准把200个不同的工作从最坏到最好做了排列:体力要求、工作环境、收入、紧张程度以及雇佣前景。调查发现:精算师是美国最好的工作。其次是生物医学工程师,排在第三位是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曾经在2012年排名第一)。垫底者:军人、伐木工人和报纸记者。由此可见在美国传统媒体处境的艰难,特别是纸媒的日子更加难熬。

  糟糕的是,新闻传播教育对急转直下的传媒大环境应对不及时,不对路。市场高度饱和,教育还在批量增产。产能严重过剩,致使新闻教育产品很难被市场消化。再者,新闻传播教育生产并不符合传媒市场的需求,他们需要的人才,我们的专业教育培养不出来;而他们不需要的人才,我们还在源源不断地供给,产销之间结构性失衡,扭曲了新闻传播教育,也加剧了新闻专业教育危机。

  有人说,新媒体遍地开花,恰恰应是新闻传播教育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而且,新媒体机制灵活,市场广阔,新闻专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进入这些新领域,犯不着都困在传统媒体的天井里。新媒体的确需要人才。问题是,他们并不需要现有新闻传播教育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人才。

他们宁愿要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要所谓新闻传播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原因在于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业已发生深刻变化了的传媒市场需求。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各类非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人才大面积进入传媒业,而规模只增不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就业空间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出现严重的“滞胀”困境。因此,新闻传播教育急需压缩产能。

在目前高等教育对人才需求市场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仅靠新闻教育机构自身“抽脂”,难以取得显著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教育指导委员会应该有所动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及时压缩低端产能,做好结构调整,在精准、特色上下工夫,为传媒市场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h2ftAN%2FnEim46v%2F
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12-23 09:42 编辑

【案例】
刘海明和西南科大新闻系的学生媒体

2014-12-22 马少华 [url=]少华读书[/url]
  我过去和现在的同行刘海明老师,原来和我一样是写评论的人,现在也在高校讲授新闻评论。他和我不同的是:现在仍然坚持每天写作一篇评论,在“海明评说”微信公号推出;而且结合新闻评论教学亲自指导学生媒体——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以“龙新网”、“龙新电视”和《龙新周刊》为代表的“龙新媒体”,办得有声有色。

]

最近,我收到他的学生寄来的数册编印精致的《龙新周刊》,粲然可观。作为一个有过媒体经验的人,我深感,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媒体以周刊的频率办得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非常不易。哪怕是以整个新闻系的力量来办,也不容易。
比如今年415日出版的第35期,以“茶叶蛋”作为“封面故事”的一组专题,就针对台湾电视嘉宾一句“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所引发的舆论,对于台湾电视娱乐节目进行了集中的报道和评论。视野开阔,认识深入。




而今年513日出版的第37期《龙新周刊》的“封面故事”《新浪去哪儿》,则以新浪网读书频道的一个栏目被列入“扫黄打非”名单为由头,对于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以及网络文学的道德边界,刊发了一组报道和评论。



其实,对于公众议题的集中探讨,并不限于这份周刊的“封面故事”专题。比如,在今年620日出版的第40期《龙新周刊》,“封面故事”虽是由“招远血案”构成的一组报道和评论,而在另一个栏目“话场”中,则以另外三篇文章,对于当月玉林狗肉节引发的舆论风波做出了回应。









阅读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的《龙新周刊》,我感到,他们的新闻教育虽然“僻处西南”,但由于与新闻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以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校园媒体为依托,把新闻学教育的两个主体(老师和学生)共同凝聚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之中,因此教育成效一定非常好。

]

我们人大新闻学院,也有自己的学生媒体《新闻周报》,一直办得不错。我在与这些媒体工作的学生的接触中时常感到:在历届学生手中一代代传承的学生媒体,是一个与课堂教学并行的、实践的新闻教育机构。

我虽然也应他们之邀给他们评论部的新生讲过课,也常常在课堂上品评这个学生报纸评论版的作品,但是,与刘海明老师和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老师们在学生媒体上的热情投入相较,我自己就非常惭愧。而我们的《新闻周报》与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的《龙新周刊》乃至“龙新媒体”相较,每周一期4个版的报纸与每周出一期三四十页的周刊,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精致程度上,也有不小的差距。

[说到新闻学教育,也许刘海明所在的(他是系主任)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在教育部的学科排名中并不位于前列,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实务教学的中的人,我心中另有标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5MDk5NQ==&mid=201969936&idx=1&sn=064efe90be8cd138e8f70ef4790c0ae1&key=2f5eb01238e84f7e36cc4aa45d3f96e906c7697eefffd09c99de6932fd86d212d7c6453efe16b599c86671d99456b8cb&ascene=7&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8Ha23mn3dXi3Cx9FG%2BAMpdL9XGU3WgjgYfW2aU2Us1wBMpg6vdMHKn8Pv43csMtr





7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11: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媒体专业哪家强








2014-12-17章淑贞    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


互联网革命风起云涌,面对信息爆炸、本领恐慌,是时候回归教育,告别陈旧的知识,迎来新的专业了。12月5日,由国内首家获批新媒体本科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办,60余所院校齐聚一堂,问道新媒体专业教育。这是一个什么专业?教什么,学什么,毕业做什么?专业的前景如何?我们新媒体人终于可以科班出身了!
一、学习新媒体哪家强
最近流行说“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那么学习新媒体专业哪家强呢?论坛主办方根据与会嘉宾的介绍,对部分本科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院校进行了梳理,让我们看看他们哪家“技术”更强吧!   

二、新媒体专业学什么
新媒体专业都学什么课程?新媒体专业院校除了开设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新闻实务、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媒介经营管理等课程以外,还会围绕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构建一批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覆盖新媒体内容生产、营销传播和产品运营等方向,都是各个院校精心开设的创新课程,很高大上的课程。

三、传媒学界大咖说了什么



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的院长)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刚起步,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异”与“同”的关系,倡议网络与新媒体作为本身独立的专业,其他一些新媒体的新闻,新媒体的广告,新媒体的经营,新媒体的艺术这都是不同方向的枝节,我们到这样一个论坛里面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知识,核心课程到底有那些,这样才能够把新媒体专业,专业的特征,专业的边界描述出来。
▲第二点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在教新媒体的时候不要忽视媒介传播史,在教新媒体的时候既要观察新的传播的现象,新的传播的规律,同时也要去对旧有的经典的传播理论,去做探讨和研究,在新媒体的框架下来研究这样旧的传播理论。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要突破现有的新闻传播学科框架,反对办成新闻学的网络版或者广告学的网络版。
应超越媒体概念,从网络与新媒体本身来思考,形成对互联网的完整理解,构建比较完整的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面对新的传播环境,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本身就必须涉及新媒体;
▲从长远来看,业界可能不再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专业和新媒体专业可能会又一次融合。
▲新媒体人才培养的3个路标:新闻方向、技术方向和产品经理方向。(1)新闻方向,需要学生了解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技能;做内容不能单单只局限在新闻内容领域,还要有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和把握。
2)技术方向,在未来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之中,技术的比重肯定是要增加的,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的方式可能比较理想。(3)产品经理方向:产品经理是新媒体教育发展一个非常可能的方向。目前的产品经理大多都是在市场上、在媒体运营中、在就业过程中自学成才,缺乏系统培养产品经理的机制与思路,因此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产品经理就需要培养新的教育思维,“不能单单是把内容换成产品这个标签”。

韦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
▲浙大现在正在各个相关专业中加入了新媒体的概论、媒介融合、网络传播、新媒体设计等方面的课程,所以我们做的是现有专业新媒体化。
▲数字媒体的专业由数字信息结构、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实践环节4个环节组成。

周艳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系主任)
▲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来思考,我们是从就业方向来考虑的。
▲在能力的培养上,要让学生去了解内容与产品策划的能力,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及新媒体互动营销的能力。要重视与业界加强相对接。

星亮(暨南大学网络传播系主任)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最怕办成新闻学的网络版,或者是广告学的网络版。
▲互联网跟传统意义上的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不同,要尊重网络新媒体这个专业的特点和它的相对独立性。
互联网培养的能力有3个特点:学生要有完整的互联网思维、比较强的互联网行动力、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

廖宏勇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意媒体系副主任)
▲中山大学这个非常注重产品设计,特别是媒体产品设计的操作,专业的定位是培养传播学平台的视觉表述人才。


马锋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副主任)
▲在新闻角度要减弱采编评,强化深度和解释,在互联网这个信息充盈时代,需要的不是消息,而是我们怎么样来解释这个世界,甚至我们对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邹军(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
提出经验是做信息和数据的可视化设计,强调内容的视觉表达和传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wODQ2Nw==&mid=202514321&idx=1&sn=807921f70382210b7bef58a51df120a8&key=2f5eb01238e84f7e215252ec2e4d2ffb47fe011ca66ebc7bba69c73833491a2d37f40d94a7a3223f7d4f8d7a6e352c14&ascene=7&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fl7VV6FkobJl5VkX1rcxk%2FTVW2VvCe4f2VsAgUGm230hy573%2F6%2Bj4S0groTK1SLa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乡村教工裴重华
@海明评说 //@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新闻学小讲堂: 如果你是一名新闻专业学生、教授或媒体从业人员,希望了解美国新闻学教育和当前美国新闻业现状,现在就将问题发送给我们。印第安纳大学的学生和他们的教授将在访问间隙回答一些问题。


@美国新闻学小讲堂

你有关于在美国学习新闻学的问题吗?或是关于美国媒体发展趋势的问题?或想与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建立联系?印第安纳大学O
网页链接
新闻学专业学生代表团将来北京访问,他们希望听到你的想法。
  • [url=]k收起[/url]
  • [url=]f查看大圖[/url]
  • [url=]m向左旋转[/url]
  • [url=]n向右旋转[/url]










今天 11:44 來自微博 weibo.com



4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http://mediaschool.indiana.edu/
7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2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吉四六
苦逼//@博联社马晓霖:【穷且亦坚】想钱,就别干新闻,当然可以做狗仔。


@浦奕安
美帝数据显示,新闻专业毕业生就职新闻媒体收入仅为从业公关童鞋的71%,2013年下降至67%。满意度与从业行业年限成严重反比。新闻理想几成骂你二某青年,然,愈如此愈该坚持。这种坚持,需要匍匐,需要低调沉心,磨练心性,但决不失去正义感、责任心、清贫度等职业素养。#真心忠告:若有疑迟,趁早赚钱#







今天 10:44 來自iPhone 6 Plus



13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 NOTE III


  • [url=]收藏[/url]
  • [url=]轉發[/url]
  • [url=]評論[/url]
  • [url=]
    [/url]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芮必峰
昨晚,一位在某中央级媒体实习的学生打来电话,说亲历了传媒实践,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能否坚守住当初的新闻理想,学校老师们教的许多“理念”常常在现实中不堪一击,听风是雨、夸张煽情、趋炎附势、迎合大众的新闻受到普遍追捧,认真调查、严肃思考的则常常吃力不讨好。他说:我家境不好,挣钱更重要。
16 mins ago
come from
iPad客户端


  • Favorite
  • Forward 3
  • Comment 9




8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怀念宁树藩先生
今年 3月6日,是中国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宁树藩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虽然不是宁先生的入室弟子,但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人民大学的硕博研究生,曾经沐浴到先生的绵长教泽,其中一些教诲竟伴随我走了30年的求学历程,至今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谨把个人亲历片段写出来作为我对尊者的怀念。

第一次听说先生的名字是1978年恢复考研之后。当时,我在山西电台驻阳泉记者站当记者,想报考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研。因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外语,新闻史论知之不多,复习资料又找不到,应试之前不免惴惴然。一天,《山西日报》驻阳泉记者站的龙樵莘兄长将一本新闻史油印讲义送给我,说这是他当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的教材,是老师宁树藩先生和同事们编撰的,可供我备考学习之用。这是我首次听说先生名字,正是这个油印本,成为我对新闻史学的启蒙读物,方知新闻史大有学问。


1980年,我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专业硕士班学习,当时研究生院流行着对新闻史学界大师的赞誉:“北有方汉奇,南有宁树藩。” 我们这些刚刚踏入新闻学硕研教育殿堂的年轻人,无不为能亲聆这些前辈教诲而感到荣幸。我的学位论文设计为“梁启超的报业思想”,为了保证论文学术水平,新闻系由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商凯、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何炳然出面,公函人民大学商请方汉奇先生做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人大虽然答复本校教师不可以跨院校担任他校的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但答应可以让方先生实际给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新闻系希望方先生能对我的论文写作全程跟踪,并在毕业时担任学位论文的答辩主席,以便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

以后不久,我在跟随方先生学习中,认识了宁树藩先生。因为当时两位先生对他们指导的学生,经常有互相交叉评阅论文的惯例。1987年,由商凯老师、方先生作序的拙作《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初版,我特意求教于宁先生,竟然得到先生热情响应,他认真阅读后写了一篇书评,在《光明日报》1989年2月12日刊出,文章表达了老一辈新闻史学家对后学者的鼓励,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继续研究的方向。

1989年,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期间,考入人民大学在职博士生,正式师从方汉奇先生。四年读博的学位论文是《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1993年5月12日,在我论文答辩前夕,宁树藩先生对我的论文进行评审,做出了学术评价,指出了不足。




1989年4月,在方先生、宁先生等教授的倡导下,经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新闻史学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教育部。之后十数年,两位先生在京沪两地培养出一大批新时期的新闻史学工作者。1998年5月,方先生带领弟子们赴沪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换届工作。这是一次京沪两地新闻教育界学术盛会。主席台从左到右就坐的有宁树藩先生、方汉奇先生、赵玉明教授等。

会议期间,京沪两地的老中青新闻学工作者进行了亲密的交流。 在宁树藩先生住处,我向他表达了增订拙作《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的一些想法,并告诉他我遇到了苦于缺少晚清洋务派和来华传教士所办报纸资料的窘境。先生说,不能回避这段历史。要直面史实,用正确的观点,做出科学探讨。他具体指出了上海、南京多处存有这方面史料的地方,要我下点辛苦挖掘。后来,我开始奔走沪宁一带,补充了一些在北方很难寻觅到的资料。





2003年金秋10月,《方汉奇文集》《宁树藩文集》同时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办首发式。我目睹了这一当代新闻史上的盛事。大家认为,两位先生的文集堪称大师级的新闻学学术专著的“双璧”。

2006年1月 ,我退休后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参与了教学业务。南京与上海距离较近。我时常与宁先生通个电话,或方便时到上海水电路先生住所拜谒请教。宁先生经常提出一些新颖的学术见解,对我的知识短板也直言不讳。

2014年7月2日,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初稿终于完成。我带着打印稿和一份长长的求教信,又一次来到上海宁先生住宅。91岁的宁先生虽然当时身体不好,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先生整个上午心情很好,把 复旦弟子们给他祝贺90岁寿辰的影集拿出来与我分享快乐。先生和我一起照了相,还允许录了一段视频。此时,92岁的宁先生,虽然已没有太多的精力阅读我的新作,但还是饶有兴味地看了附录的资料影印件,并高兴地听取了我的写作汇报,并对新闻学研究谈了他的许多看法,如新闻和信息区别等,其中特别强调要注意探索新闻史内在发展线条等。



2014年末,我电话询问先生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对拙作还有何批评意见,他的女儿宁晨云告知我:先生身体欠佳,但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为《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写了三条亲笔题词。装有先生题词的快递件很快给我寄来了,词曰:“努力探索新闻史自己的内在发展线条”,并郑重地具名盖章。先生题词的这一天是2014年12月21日。看得出先生颤巍巍笔迹,是高龄老人用心用力写了好几次的,其所以写了三遍,是方便让出版社编辑在排版时任选其一。

我认为,宁先生提出努力探索新闻史内在发展线条,内涵深刻。他的意思是希望研究新闻史的学人,要真正探索新闻业的发展规律,这是治史者学理性的追求,而非表象简单描摹。

时间过了整整一年,2015年12月21日,正是先生前一年题词的日子,《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出版了,新闻史学会和东方出版社举办了新书发行学术座谈会,先生的题词印刷在书内题词扉页上。当我把新版增订本书寄到上海后,宁晨云来电表示了祝贺,并告知了先生身体仍然欠佳的消息。

2016年早春,是先生生命岁月最为艰难的日子,直至3月6日辞世。

尊敬的宁树藩先生一生致力于新闻史学研究,老而弥坚;真知灼见的治史观,老而弥精。他在学界永远是后辈的楷模。今天,我们除了看到他公开发表的文集外,还有一部巨著尚没有公开刊印,人们期待能尽快面世,这就是《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

这是先生晚年的学术高峰。他亲自牵头,集中了国内第一流的新闻学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辛苦,联合攻关告成。该巨著展现的时空,横跨近现代中国新闻业产生和演变,多视角、多层次揭示我国各地区近现代新闻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造成这种新闻业生态格局、地缘特色的原因。这是一部大视野、全局性的中国近现代整体宏观和各地区相对微观的新闻业发展历程的长卷,在新闻界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该巨著成篇基础源于全国各省市地区报刊资料的全面收集,书稿中设有各大区域新闻业格局发展分论。巨著一开始,则有宁先生亲撰的对中国近现代新闻业全国整体走向的总论,目光四射,高屋建瓴,论述十分精彩。

哲人逝去,时人歌哭,悲忆之情,难以释怀。先生的大师风范和嘉言懿行将永远活在学子心中。
来源:胡太春(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aFB2n4uq8nIhDLgr5TOKT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