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5: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腾讯今日话题:时评如何不粗鄙
2014-06-29 韩福东 [url=]韩福东[/url]


话说中国有三大粗鄙文体:新华体、知音体和时评体。
说出上面这句名言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一个业余的时评写手,时不时在媒体专栏上你能看到我的名字就对了。我进入媒体这一行,最初就是用时评做敲门砖,误打误撞而来。我的时评写得差,但时评写得好的真不多见。所以我在新华、知音这两个专属某一机构的文体外,另把流布在五湖四海的时评文章单做一类,并列为三。这是一个速朽的文体,虽然它在中国坚持了十多年,浪得虚名。这么说还是客气的,我的一个朋友叶匡政,干脆称时评为脑残文体。他也写时评。
这么看来,时评写手似乎都擅长自黑。其实不然。我呢,实话实说了吧,就是打一伏笔,为接下来隆重推荐腾讯今日话题做个铺垫。
今日话题刚出了本新书,名叫《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昨天顺带着就搞了一期8周年经验分享。我受邀参加,听老朋友刘彦伟、王杨他们讲讲内幕故事,真是颇多感慨。这一转眼,不用屈指去数,就8年啦。他们像打日本鬼子一样,“监督权力、要求责任”、“不媚强梁、不阿群众”、“不自我阉割、用尽并拓展媒体空间”,坚持抗战了八年,终于成就今日让今日话题足成话题的实力。
前面加引号那几句话,都是今日话题主编刘彦伟所拟定六条军规中的内容。另有三条军规,分别是“不缺席重大公共事件”、“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普世价值,启迪中国”。科学精神这一点,在他们这本新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中医的那一套在这里完全行不通——虽然它在国内拥趸甚众。和抗日沾了美国参战的光一样,今日话题所谓的“普世价值”,其营养也多来自欧美。
今日话题在腾讯刚刚创立时,互联网在内容生产上尚不被重视,它以速度而非深度见长。除此之外,网媒还有一个政策短板。今日话题整合各方资讯和评论,用一以贯之的逻辑思维贯穿下来,其间巧妙融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成为时评界别样景观。随着时间推移,属于它个几的创见比例愈高。和那些短平快的时评比起来,它试图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念视角,互联网平台的多媒体和超链接特性,让这变得容易起来。我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它能让时评摆脱粗鄙的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告诉我更多的信息和提供差异化的观念视角,比单纯的表态更为讨喜——后者很容易让滚动播出的时评,沦为千篇一律的时尚主义的简单化站队。
今日话题是诠释腾讯新闻事实派理念的灵魂栏目,它以每天一期专题的形式对热门话题进行可观的分析和思考,深受媒体同行、意见领袖的关注和好评。很多时候,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栏目的立论更多借鉴专业意见,不逞个人之勇,也不停留在表态层面。8年的实践中,今日话题始终以帮助读者解读新闻和认知时代为己任,致力于还原被遮蔽、扭曲的常识,并以这种常识作为评价新闻事件的标准,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甚至影响当下的政策。
借助腾讯的qq弹窗推广,加之自身内容出彩,据说今日话题每天的点击量达到600万。就影响力而言,这在国内也无其他平台可企及了吧。2012年今日话题推出《准生证应做到“不折腾”》专题一个月后,国家计生委出台新政策,流动人口可就地办理准生证,印证了刘彦伟所信奉的“新闻媒体的使命在影响当下”这一命题。
还原常识,尊重专业,这说起来简单,达成则不易。所谓知易行难,我相信今日话题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所以我的恭维终有尽头。但又怎样呢,有这样一群坚持独立思考,又肯博取众长的媒体评论人,他们信奉专业主义,深谙传播三昧,为我们生产不太一样的时评,这终究是中国意见领域之福。
最后回到《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这本书。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很多人是养生党,每天转啊转那些不靠谱的养生哲学。好几次我都想痛下决心屏蔽了他们。现在容易了,我要推荐他们看这本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IxMTIwMg==&mid=200707207&idx=1&sn=de55766e94d2b9cfe4d48d0ded68ce22&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540a4984c4f01b4d78ca055e637841c1ade225f3315b078e52e30c7ebd2c41a2d1bea71d01ba12cb1953602dd213f149&ascene=2&uin=Mjk2NDAyMjQyMw%3D%3D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7: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总编辑胡锡进:《环球时报》社评是怎么写出来的
2011-07-09 08:41环球时报
我有话说
字号:TT
  编者按:环球时报社评结集出版,书名为《讲真话的中国》,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撰写长文,详细介绍了环球时报社评严格的写作过程。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一)


  总编辑长期做报纸社评的主笔,这种情况很少见,我就成了这样的特例之一。我为此挺惭愧的,我这样每天做评论员应该做的事,说明我不是个好领导,丢了该做的“正业”。


  形成这个局面很偶然,也很无奈,是被“逼”出来的。我是大约从2010年春季开始参与环球时报社评直接写作的。在此之前,我只敲定题目,审读最后的成稿,但主管社评的丁刚同志离开环球时报,打乱了我们的工作。丁在环球时报广受尊重,所有人都叫他“丁老师”,他要出国另有重任,大家都慌了。没有人能接替他,我作为总编辑只好咬牙亲自上阵,详细修改每一篇文章,由于起草社评的同志都很年轻,修改的文字量很大,逐渐我们形成了一套新的操作机制,也意外形成了新的思辨角度和语言风格。


  时至今日,社评的操作模式大致定型。每天上午,社评编辑与我共同协商形成社评题目和文章的基本思路,之后,负责社评的编辑开始打电话,向一些专家询问他们就社评话题的观点和看法,到了晚上,编辑将各种看法归纳在一起交给我,有时编辑还写成文章草稿。我会阅读编辑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专家的意见,然后我本人和这名编辑一起撰写社评,我口述,编辑在电脑上记录。他们不是一般的记录,而是一边记录我的话,一边根据他们白天围绕这个话题掌握的各种信息,修正我的看法,指出我的话和专家的意见有什么冲突,或者与他们了解的情况有什么别的出入。由于这名编辑经常要换,他是否对这个话题准备得更充分,是否能对我的口述做出有说服力的修正,对社评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社评写出后,这名编辑要立即把成稿传给几名专家,征求他们对社评观点直到文字的具体意见。这样能给我们做第一读者的专家,至今已发展到近百名,每天参加进来的不少于2名,他们包括王缉思、房宁、汪晖、丁刚、潘维、崔之元、张维为、金灿荣、张颐武、楚树龙、王逸舟、彭光谦、杨恕、李希光、喻国明、殷罡、陶文钊、贾庆国、傅梦孜、袁鹏、吴心伯、孙哲、杨伯江、吴怀中、冯昭奎、李伟、宿景祥、丁一凡、何辉、唐岚、蔡佳禾、倪峰、喻晓秋、张胜军、陈先奎、朱锋、周立、李国祥、王林昌、吕超、张链瑰、易宪容、张召忠、戴旭、沈丁立、徐以骅、胡岩、庚欣、张军、何伟文、何茂春、周世俭、刘江永、王帆、余万里、杨帆、闻一、杨承军、王少普、张祖谦、高祖贵、李伟建、江时学、吴白乙、黄大慧、高洪、李彬、李绍先、刘军红、梅新育、倪乐雄、朴键一、王小东、宋晓军、时殷弘、郑风田、郭浩、寒竹、贺文萍、樊吉社、翟崑、谭亚玲、闾小波、刘冲、曹黎明、刘洪玉、雷家骕、张燕生、张立平、雷少华、达巍、赵可金、沈逸、吴冰冰,等等。


  看看这些专家的名字,就会发现,他们来自中国思想界的各个领域,所处的地方也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的研究面几乎涉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各个方面,以及这个世界的各个层面。他们给我们提出大量意见,编辑记录下这些意见,我会认真看。这些意见我们虽没有全部采纳,但每天都会采纳一部分,有时甚至根据反馈意见对文章做重大修改。因此,环球时报社评虽然由我和编辑部的同志们撰写,但它的每一篇都容纳了来自全社会的大量思想,他们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甚至可以说,环球时报社评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声音。
  (二)


  一些知识分子喜欢用“左派”,甚至用“民族主义”的标签来概括环球时报以及社评的倾向。我个人觉着中国现在对“左”、“右”的划分是混乱的,通常被称为“右”的那些人,很多言行非常“左”,有很强的“革命者心态”。如果硬要贴个标签,我们愿意称自己为“实事求是派”。我们愿意为中国的主流社会、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代言,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样做,态度很真诚,我们反对哗众取宠,将少数人的意见硬说成社会公众的意见。


  环球时报的发行量和实际影响力这些年不断上升,它已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它印证了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我们为中国社会代言不是一句口号。


  环球时报的写作风格是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动力就是我们对实事求是的追求,是我们讲真话的愿望。我们想说什么样的真话呢?我想,最大的一句真话是: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如果把环球时报所有社评加在一起当成一篇文章来读,这句话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我认为这的确是一句真话,而且是被舆论场常常忽略的一句真话。我们经常读一些评论,很多写得非常精彩,观点也很鲜明,价值观尤其鲜明。其中一些广泛流传互联网的文章,包括一些报纸的社论,时效很快,针对的事情非常具体,论点很尖锐。在拜读这些评论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它们同我们带着世界观感回望中国时的感受,有不一致的地方。


  我们提出要“站得更高些”,而所谓“站得更高”,就是能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发现其中被忽略的事实,以及从单一角度不可能感受到的别样情绪。我喜欢打一个比喻,我们写一条河,这条河的真实是什么呢?一个船夫驾船激流勇进时,看到了惊涛骇浪的河。一个人坐在山头,看到了大河在山间的蜿蜒东去。现在很多人喜欢写河上浪花滚滚的断面,写不同渔夫的独特感受。他们没有错,这些写作呈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各种痛苦和纠结。但环球时报挂“环球”之名,就要站得更高,它天然地要求我们要把广泛和凝练结合在一起,于是我们的写作这样展开了:我们既写渔夫看到的河的激流,也要写坐在山头看到的河的蜿蜒东去,我们要写一条立体、完整的河。


  站在这样的“全景”视角上,看到的东西的确挺多也挺特别的,会产生一些对“中国复杂”的理解。我承认,“全景”也有局限,它有时会带着我们掉入对复杂角度的刻意追求,造成写一些文章时会有类似之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力争让文章常写常新。
  (三)


  环球时报社评的一大特点,是我们经常触碰“敏感话题”。有人说我们“胆大”,其实所有人的胆子都差不多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这些“敏感话题”,或者说,它们是否真的“很敏感”。通常来说,一个话题之所以敏感,大概是因为这个话题用以往的报道和评论方式不太好说,或者无法说透,会对公众造成误导。比如人权话题,一直有两套话语,一套是西方的话语,跟着这种话语跑,媒体就成了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另一套话语是中国官方的声明语言,它很严正、标准,但由于是官方语言,话语总量有限,很难展开,无法为大量日常的文章提供充分材料。由于西方对中国官方表述已经很熟悉,用它们作为媒体评论的骨干部分也很难收到效果。为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我们尝试跳出官方话语体系,采取说“大实话”的方式,表达中国主流社会的观点,传达民间的态度,从而逐渐做到在“敏感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撰写社评,用发声,而不是沉默的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谷歌事件、朝韩冲突事件、诺贝尔和平奖事件、中东“革命”、中国“茉莉花革命”,以及艾未未事件中,我们都做到了第一时间撰写社评。这些社评不少是当时中国媒体上唯一的评论,因此很“抢眼”,有的还引起争议。但我们认为,这些评论有多“正确”或“不正确”,今天的人无法对它下结论。现在能够说的是,这些评论大多是中国主流社会藏在心里一直没有公开说的话,能把它们写出来,公开发表,不管我们写得是否准确,都算得上是一点“突破”,也是在中国新闻事业不断进步的大潮中,我们做了一份自己的微薄贡献。


  环球时报社评开始写的都是国际评论,由于围绕着发展模式,中国与西方不断发生摩擦,中国互联网上就这一问题的争议也逐渐升温,我们把一部分社评的题目给了这一领域。这并非我们刻意做的,而是由于环球时报的报道领域正被这个时代强迫着不断扩大,我们无法回避以前我们可以轻松绕开的话题,我们只能面对它们。


  触及各类“敏感话题”,使我们在国内媒体中逐渐显得有点与众不同,加上所有社评中英文版同时刊登,国际上对环球时报社评的关注度迅速增高,每周世界媒体都对环球时报的报道做大量转引,其中对环球时报社评的转引率最高。这让我们在难免有些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压力,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写出荒谬的东西,会在多大范围内引起世界舆论的误解。这样的压力转化成了我们更加严谨工作的动力。
  (四)


  说真话,不仅要求我们能够做到真正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还要求我们在行文中避免假话和空话,使每一句话都对应现实,也对应我们自己的心灵。


  我们的原则是,社评的每一句话,既要有前后的逻辑,又要和现实相对应。所以写一两句话,我就问编辑一句:是这样吗?你同意吗?我们非常警惕不要按照逻辑一直陈述下去,因为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句陈述在上下文中很合理,但和现实一对照,就会发现这句话“飞了起来”,脱离了实际。另外,开始时我们发现很容易说一些逻辑上看似正确,但却不是我们真心想说的话。比如,有一次写下“一个团结、强大的欧盟符合中国的利益”,回过头来问自己,这是我们的真心话吗?它更像是官员们说的外交辞令,那么还是让外交官去说吧。


  由于所有文章都是仓促之作,初稿一般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写成,每天晚上我要看环球时报的几个重要版面,因此细磨社评的时间很少,只能利用零头碎脑的“小时间”。因此要非常感谢前文所述的阵容豪华的“第一读者群”。他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我们会根据这些意见修正文章的观点,如果还有时间,我就会在文字上磨一磨,争取想出来一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增加文章的“文眼”,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得让自己满意。


  回过头来看这些社评,我们发现有的文章还是有雷同之处,比如,“视距”、“不确定性”这两个词都不只在一篇文章中用过,“复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尤其高。这表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仍远远不够丰富。另外,不同的文章之间也有观点不一致的、甚至看上去像是相反的情况。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同文章的侧重点不同,二是我们的思想确有困惑、矛盾之处。我想,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困惑和矛盾或许是整个中国的真实思想状态,犹豫和坚定同时存在绝大多数人的判断和选择中。那些看上去永远“很坚定”,永远“特别左”或者“特别右”的人,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装出来的,或者是一些偏激者。
 (五)


  环球时报的社评引来一些好评和鼓励,也招来一些批评甚至谩骂。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写了别人不去碰的东西,在一些人希望我们沉默的时候,我们没有那样做。尽管我们自己努力保持视角的多样化,让文章远离偏激,但一些人对我们的批评态度是已经预设好了的,与我们的文章是否做到了“平衡”没什么关系。


  我想这是中国社会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现在的舆论环境很不适合思想争论,一争论就变成尖锐对立,很多人用口号代替争论,试图一说话就压倒对方。不仅网民这样,一些知识精英也有这种倾向,大家往往把价值判断放在求真之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这样被打了折扣。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把求真作为写社评的第一原则。这个真一是与现实的对应,二是与人心的对应。除了我们自己的看法,我们把代表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有时所有人都对我们的社评不完全满意,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我们远离了公共意见,因为我们寻找的不是某一个人群的意见,我们在寻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环球时报的社评,有一部分是批评美国或西方国家,也有在具体冲突中批评日本和韩国的。国内外都有人就此批评我们“民族主义”,但这是一个价值判断色彩很强的词汇,并无助于对环球时报新闻业务的客观分析。其实环球时报同日本、韩国以及美国外交当局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本人这两年曾受邀率环球时报采访团赴日本、韩国访问,受到非常热情的接待和很细致的采访配合。对方对我们回国后所写文章的客观性给予很高评价。外国媒体这两年与环球时报接触很多,很多驻华大使造访环球时报,他们虽与我们存在意见分歧,但都同意我的这样一个总结:环球时报真实反映了中国民间在一些对外敏感问题上的态度,这可以减少外界对中国的误判,这种实事求是的表达对中外发展可持续的关系是有益的。


  总的来说,环球时报设社评栏目仅2年,我本人长期做一线记者,堪称写评论的新手,和我一起写社评的几位同志都很年轻,大家只能摸索着干。我深知,出一些差错是我们很难避免的,但好在社会比过去宽容多了,我们修正错误的机会,总是比犯错误的机会更多。所以,这次结集出版环球时报社评集,我们也没有对当时发表的原文做任何改动,就让他们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吧。这是我们的一段经历,也是这个国家这一年多极不寻常经历的一段原声记录。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1-07/1810312.html
7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6: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创意写作给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深聚焦)



香港创意写作思维培训计划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有一种写作,既不为谋生,也不为赞赏,只为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让你的笔端成为一个心灵的捕手,带你发现未知的世界,聆听灵魂的呢喃,生命的原声。创意写作之旅,从内心深处出发,驶向无限可能。”

  这样一段话,从事创意写作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创意写作,一项旨在“通过写作更好地了解自己”、让“写作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写作方式,从国外传到我国,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高校,尤其是中文系学院派的认可与肯定。几天前,首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就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行,包括谢冕、曹文轩、戴锦华等在内的多名北大中文系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大力推荐这种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写作方式。

  写作,回归心灵

  “大部分时候,作家等于作品,想到哪里想到多少都写出来,这样的作家能充分地把自己表达出来。还有的时候,作品大于作家,虽然有些东西没有想到,但是通过各方面的技术的训练,通过文学性的表达,产生的东西大于自己所想的,这才是最好的。”作家徐则臣在对创意写作进行阐释时,他的话很耐人寻味:

  “就像我们理解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但是我们看到莎士比亚只有一个,在这个意义上,莎士比亚的作品远大于莎士比亚。”

  这段话道出了创意写作的核心元素之一,让写作不再“端着”,不再“戴面具”,而是让作者真实地呈现心中的想法。

  就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堂创意写作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这堂课是以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的:

  课堂上,一位老师和若干位学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在老师的启发下,一位学生随口想出一个词语,而后,老师要求全体学生,包括她自己,每个人用这个词语作开头,写下一段话。老师的要求很简单,不需要严密的结构、严谨的逻辑关系、精雕细琢的遣词造句,只要求原生态地呈现思想的真实活动。

  于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短短5分钟之后,每个人的笔下都流淌出一篇令作者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文字,意识流的呈现,内心深处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感受喷薄而出。苦涩的、甜蜜的、纠结的、焦灼的……是的,许多文字并不美,结构也不完善,但是,很多的文字都如此地打动人。

  这就是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方式的不同。有专家曾谈到,传统的写作主要把精力放在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上,倾向于把写作当作一种“如何运用语言”的问题。而创意写作则与此不同,它一是强调“创意”第一性,“写作”第二性;二是强调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写作。因此,它的重点不是作文本身,而是如何“实现创意”的问题。

  因此,在很多致力于推广创意写作的专家的心中,创意写作真正强调回归写作本身,让写作摆脱约束,自由发挥。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不受约束的艺术,在不受约束的同时,写作才有可能发挥它最大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创意写作在英语中叫“creative writing”。“Creative”这个词在英语词汇中是指“创造性的,有创造力的; 有创意的,创新的,创造的”的意思。“创意写作”发端于一战之后的美国,是指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文化活动,也被比喻为文化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

  思维,创意的源泉

  乔布斯带给世界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人们对于“创意”与“创新”的巨大渴求。而在这样一个处处需要创意、时时呼唤创新的时代,创造性、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个领域均如此,文化与文学领域自不例外。

  “好莱坞电影为何能够称霸世界?它的整个电影生产的过程充斥了创意文化的精神:导演领导大家讨论剧本创作,而在其下则分别有一部分人讨论情节,一部分人讨论结构,一部分人讨论对话,一部分人讨论场景……在这里,创意写作让各部分的写作显现了各自的个性—个性化的语言、理念和架构被有效保留了下来,而平庸的想法则在创意工场中被剔除了出去。这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莫大的启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介绍。

  “创意写作的意义在于,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学科支撑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发动机。”有专家强调,“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分为出版产业、广播电视电影产业、游戏产业与新媒体产业等门类。而创意写作基本都处在这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始发端,为其提供脚本或策划资源,也就是说,文化产业需要创意写作的灵感来承担内容的提供,没有创意的平庸文化产品就没有市场。好莱坞的《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以东方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在中国可以大获成功,但是中国自己却生产不了,追其原因,首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对电影产品内容研发和创意能力,缺乏优秀电影脚本的创意写作。”

  是的,汉语表达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提倡创意写作,就是提倡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且,创意写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写作本身,由此引发的思维模式的变化以及对于整个文化事业带来生命力和活力,才是这项艺术的真正内涵。

  教育,改革与推广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红兵曾不无失望地说:“新形势下,传统写作方式迫切需要改革,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平均增幅超过10%,但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就业艰难,传统中文教育强调语言文学通识、文学研究,却没有将创意写作提高到专业认识的高度。”

  是的,放眼望去,传统人文学科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基础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一直未有革新,很多学校只保留了公共应用写作,因为学科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所以也未给具有写作兴趣的同学留出发展空间。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对文化风向的敏感度,自然很难在市场上竞争,他们制造的文化产品也势必容易缺乏创意,无法抗衡好莱坞的“创意梦工厂”。

  对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发展创意写作学科,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写作人才是写作改革的一个可能途径。正如首师大文学院教授、首师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陶东风所说,“培养作家很难,作家需要天赋,但是新型复合型创意写作人才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培养的。”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在内的若干所高校,尝试着创意写作的开展与实践。

  而日前2014首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的举办,则是希望创意写作不仅能够面向大学生,更能够将触角前移,培养广大中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

  对此,北大中文系教授、知名文化学者戴锦华指出:“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教育和现代汉语写作,文学的书写,几乎成为小学、中学教育的环节,进入大学以后,整个的人文环节几乎是缺失的。同时,在全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高中以后就旅迹海外,到全世界留学 (微博)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教育、或者说中国文化教育最后的环节和最后的壁垒。”

  专家们呼吁,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基础教育的写作训练和培养尤其重要,青年人对优美汉语的教育和表达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用创意写作打破既有的僵化的作文格式,使其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显得尤为重要。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0日 17 版)

http://edu.qq.com/a/20140710/015964.htm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2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刘宪阁:张季鸾是怎样写评论的
时间:2014-09-02 23:03:00  作者:刘宪阁  来源:青年记者
  文/刘宪阁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知道的张季鸾,是通过他在报端尤其是《大公报》留下的社评文字,以及朋辈友人和报社同事们留下的回忆建构起来的。而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相对比较边缘性的人物和记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和材料。比如,在最近获赠的湖湘文库《近代湖南出版史料》乙编第二册中,就读到一段唐际清谈张季鸾写评论的记载。

  这段回忆为《报学杂话》系列之一篇,原本连续刊于湖南《大公报》1940年6月18日至1941年7月21日(和天津那个《大公报》无关)。现经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黄林先生编辑整理,收录于湖湘文库之乙编。杂话的作者署名为唐际清,详细经历待考。不过据网络等有关资料,可知或为湖南武冈人,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曾为天津《益世报》等有所撰述。主持过南京《扶轮日报》的笔政,后应萧同兹之邀,出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编辑;抗战爆发后,又出任该社湖南分社主任等职。果如此,则能与杂话系列,特别是这里要介绍的第二十七篇中的相关记载对应上。

  在这篇杂话中,唐氏称,早年“服务于天津报界时,常以评论做法就教于张(季鸾)胡(政之)二公”。两位先生所谈,和他执笔此文时读到王芸生的演讲词《新闻记者怎样立言》“大致相同”。不过也有几件事,为张、胡二人“平日所经验和身体力行者”。唐际清觉得有必要补充记录,“以供评论记者之参考”。他特别记下了张季鸾先生关于怎样写评论的几点看法。

  其一,张先生认为,报纸要有价值,必须“评论”有权威。而评论何以有权威呢?王芸生所谓“帮助多数人”说话诚为主要条件之一,但张季鸾以为还不够。提出切忌“唱高调”、“乱批评”。不唱高调,则因为主张切合实际,容易为政府采纳,见诸实施;不乱批评,亦即不随便发言,张先生以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如此则对社会可以发生较好的影响;而善意的批评,也更容易为被批评者所接受。衡之天津《大公报》的社评,可知先生所论不唱高调、谨慎发言之不虚。

  其二,张先生又说,评论记者的起码条件,“要有人格与修养;千万不可有火气,但千万不可没有情感。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有同情心与侠义心”。否则,写出来的评论,不是骂人,便是冷酷,那是绝对不行的。此点和相关回忆,特别是张季鸾自己的一段评述相印证:“做记者的根本,是要对人类大众,小一点说,先对于中国同胞们,有深厚的同情!因而立下了救世的决心!他们有苦痛,应该给申诉,应该设法安慰。凡社会的不平和罪恶,应该反对,应该冒着危险,去替人类们、同胞们用言论斗争。不应该屈服于恶势力,或者同流合污!这一种仁慈义侠的精神,是新闻记者根本的根本。”

  其三,张先生主张:“平时少论国际时事,多论地区政治和社会问题。”而最要紧的,是对某个问题的批评或讨论,必须提出办法。他自认为,天津《大公报》评论的特点,就是能够言之有物,提供办法。

  其四,张先生认为,评论记者最感困难的,不在评论的内容,而在选取什么题目或者说题材。所以他每天下午到编辑室,先浏览中外报纸及杂志,找到一个评论题目后,就搜集有关资料,略加思索整理,一篇社评大致有了腹稿。到晚上十二点,如果没有突发事件要发表极具时间性的评论,则明天社论预定的腹稿,不到两小时就可以写成了。

  唐际清拿张季鸾说的这几点,去读天津《大公报》的社评,觉得可以说是“若合符节,都做到了”。而在杂话系列的另一篇中,他更钦佩张先生当时为《大公报》桂林版所寄的重庆通讯。因为里面有不少珍贵资料,“一般读者想知道而不知道者”;更重要的是,通讯最怕冗长,让读者不得要领。而作为深入政治内层的记者,张先生“知道的一定比发表的多若干倍,而能选择可以发表的许多精要事实,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写长短合度的政治外交通讯,是值得学习的”。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http://qnjz.dzwww.com/zlzj/201409/t20140902_10956543.htm
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8: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盗稿

电子版 > 华商时评 > 正文

敲诈游客者迟早喊疼哭鼻子

http://hsb.hsw.cn   2014年10月07日 02:13:00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10月2日,陕北游客小陈和女友在西安大雁塔一家照相馆照相,却被索要1380元照相费。最后,小陈的手机、电脑被扣押。10月4日,该照相馆老板被雁塔警方行政拘留15日。

  网友对这个事情议论纷纷很正常,批评景区管理部门失责、批评照相馆老板心太黑也应该。批评不应流于表面,
还应深层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出格行为。

  在我看来,不正当的“地主意识”,是造成景区敲诈勒索事件屡见不鲜的原因。

  我们常规居住的地方只有一个,不论在什么地方居住,你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具备相应的“地主意识”很必要。作为“地主”,要有主人的基本意识,从心里热爱自己居住的地方,用行动呵护这块土地的一草一木。相反,没有起码的“地主意识”的人,就可能把自己脚下的土地当作掠夺的目标。有的人“地主意识”过于浓厚,以至于剑走偏锋,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私产,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地主意识”过量的人,最容易歧视甚至欺负那些外地人。这种意识一旦超量,就变成了地霸,在自己的地盘上肆无忌惮敲诈勒索。

  时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把脚下的土地当作聚宝盆,自己则变成了奸商,只觉得自己赚得太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如此“地主意识”和古时占山为王的强盗没有本质区别。在信息闭塞的时代,这样的“地主意识”臭名已经可以远扬;现在信息时代,一点点的路霸、店霸行为都可能遭到舆论的抨击。一旦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地主意识”越浓厚,遭殃的越是自己。

  呵护景区这张名片,首先需要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带头呵护自己的名誉。见利忘义,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喊疼哭鼻子的不是“地主”还能是谁呢? 詹华
http://hsb.hsw.cn/2014-10/07/content_8551611.htm

【原稿】景区需要什么样的“地主意识”?
2014-10-5 11: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37| 原作者: 欣岩|

摘要: 曾几何时,“地主”这个中性词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直到今天,“地主”的贬义意味仍未洗刷干净。之所以如此,不能全怪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在于“地主”们的表现欠佳。10月2日,陕北游客小陈和女友在西安大雁塔一 ...

曾几何时,“地主”这个中性词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直到今天,“地主”的贬义意味仍未洗刷干净。之所以如此,不能全怪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在于“地主”们的表现欠佳。

10月2日,陕北游客小陈和女友在西安大雁塔一家照相馆照相,却被索要1380元照相费。最后,女友被扣在照相馆。10月4日,该照相馆老板昨晚11时被雁塔警方行政拘留15日。本来和女朋友只想选一两张照片留个纪念,可是没想到店家竟然冲洗了46张照片。(《华商报》10月5日报道)

景区的店虽小但也欺客,只是这次欺客有点出格,扣押人质遭举报,才成了轰动性的新闻。网友对这个事情议论纷纷很正常,批评景区管理部门失责、批评照相馆老板心太黑也应该。批评不应流于表面,还应深层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照相馆敲诈游客、不惜扣押人家女友的出格行为。

在我看来,不正当的“地主意识”,是造成景区敲诈勒索事件屡见不鲜的原因。

我们常规居住的地方只能一个,不论在什么地方居住,你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具备相应的“地主意识”很必要。作为“地主”,要有主人的基本意识,从心里热爱自己居住的地方,用行动呵护这块土地的一草一木,不去给这块土地抹黑。相反,没有起码的“地主意识”的人,就可能把自己加下的土地当作掠夺的目标。想想我们人类,如果每个人都把地球作为自己的家园,自己具有基本的“地主意识”,断不至于去挥霍资源、为蝇头小利污染大气。与此相反,有的人“地主意识”过于浓厚,以至于剑走偏锋,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私产,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地主意识”过量的人,最容易歧视甚至欺负那些外地人。大雁塔下这家相馆老板,显然属于“地主意识”超量的“患者”。这种意识一旦超量,就变成了地霸,在自己的地盘上肆无忌惮敲诈勒索。

真正的“地主意识”,因为热爱自己脚下的土地,容不得别人破坏自己的家园,也不会自毁家园。问题在于,时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把脚下的土地当作聚宝盆,自己则变成了商人,满眼都是金银财宝,只觉得自己赚得太少,才有了少林景区管委会和少林寺分成上闹了矛盾;大雁塔景区的商家,把自己花钱租赁来的地方当作赚钱的机器,不管游客愿意不愿意,只因人家势单力孤就敲诈勒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如此“地主意识”和古时占山为王的强盗没有本质区别。在信息闭塞的时代,这样的“地主意识”臭名已经可以远扬;现在信息时代,一点点的路霸、店霸行为都可能遭到舆论的抨击。一旦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地主意识”越浓厚,遭殃的越是自己。去年的九寨沟景区,游客怒砸值班室,今年国庆节头一天,游客稀少,是不是对不恰当“地主意识”的报复呢?

呵护景区这张名片,首先需要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带头呵护自己的名誉。见利忘义,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喊疼哭鼻子的不是“地主”还能是谁呢?
http://www.longxin.swust.edu.cn/portal.php?mod=view&aid=7568


海明评说
【文贼】著作权法修订,不知对盗窃文字作品行为的犯罪如何惩罚。今天有个博客名字詹华的先生告诉我,7日《华商报》评论的一篇署名詹华的《敲诈游客者迟早喊疼哭鼻子》http://t.cn/RheLKnD是盗窃我的评论作品《景区需要什么样的“地主意识”?》http://t.cn/Rhecg5X 是栽赃到他的名下。已联系编辑了。
7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札记] 抄新闻原文不是“夹叙夹议”

发表于 2014-9-14 22:36 |






本帖最后由 艾伦是女生 于 2014-9-14 22:37 编辑


    评论写作教材中说,夹叙夹议是一种事理糅合的说理艺术。


    我之所以把“夹叙夹议”单独拎出来说,是发现不少作者喜欢在评论稿子中抄新闻原文,最初我把这种行为当成论据,可后来发现,对原文复述之多已不能用论据来形容,新闻原文的字数甚至已经超过作者自己的论述,简直成了文章的重点,于是某日抓住某位作者询问这是什么写作方法,答曰:夹叙夹议。



    最初我被这个高大上的写作方法镇住了,一度以为自己层次太低,但翻书之后才发现,此“夹叙夹议”非彼“夹叙夹议”。



    所谓理从事出,缘事议理才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而夹叙夹议,是在说理过程中加入新闻事件以及相关事件,使得文章的理有所附着,可读性、深度也能得以加强。



    而这位作者所谓的“夹叙夹议”,在我看来更像是做中学时代的阅读理解题。比如“文中‘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体现了什么?”答:“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作者抄新闻原文的行为几乎与此无异,“老师用一节课骂学生不送礼”表现了师德的败坏,下一段再抄新闻,继续“这表现出老师的道德已经败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直到文章结束。



    这确实是“夹叙夹议”,毕竟一段叙述加一句点评,有叙有议,可这样的评论文章有什么意义呢?论点在哪里?深度在哪里?作者究竟想揭示什么?



    说到夹叙夹议,我以为郑渝川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文章写得都非常严谨,得出的结论有非常明晰的推理过程,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比如这篇《畜牧或教育,都不该是外行干的》,既有事实又有依据事实得出的推论,说理层层深入,如此,才是真的“夹叙夹议”。



    希望一部分热爱阅读理解一样的写作方法的作者们,可以真的用心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http://bbs.rednet.cn/thread-43468067-1-1.html
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札记] 【140315】评论不能泛泛而谈——致曾经被毙稿的无辜作者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3-15 18: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艾伦是女生 于 2014-3-15 18:10 编辑


      自从艾伦编稿以来,每天都不乏作者追问“我的稿子可以上吗?”,艾伦每次都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很多时候,你的稿子其实无功无过,被毙掉,不是因为你的稿子不好,而是优秀的稿子太多。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已经明白过来了,没错,你的稿子硬要说出缺点来,就失败在“平庸”上了。试想,红辣椒的投稿邮箱每天都有几百封的投稿,可是我们每天编发出来的稿子,上限是30,这其中被毙掉的稿子,就是被“不平庸”的稿子打败了。





     那么,什么是平庸的稿子?艾伦就用自己不多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吧。





     举个栗子,3月14号很火的网购后悔权,写的作者非常多,可大多数的出发点无非一个:后悔权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值得点赞。这个观点当然正确,可是套用曹林老师的话来说,“再正确,也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评论不是复述新闻,更不是顺着新闻说话,评论如果泛泛而谈,没有自己的观点,又怎么算得上“评论”呢?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几篇深入思索的稿子,比如这个后悔权的现实可操作性、对商家的公平性等等。这些观点不见得多么“新奇”,但它让我觉得,这个作者在思考,并认真给出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稿子只是依据一则新闻泛泛而谈,顺着新闻说话,遇到正确的就是点赞、表扬,遇到不正确的就是该批评、这个不能有,那么你的这篇评论,就是平庸的。





    所以想上稿,先开始认真思索吧,评论,要写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是艾伦自己对评论的理解,希望对各位作者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对艾伦提到的选稿标准有疑惑,也欢迎跟帖交流。

http://bbs.rednet.cn/thread-42843344-1-1.html
7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编辑札记] 【0331】动笔之前,请明确你的观点。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3-31 11:15 |






本帖最后由 艾伦是女生 于 2014-3-31 11:17 编辑


   本周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作者自己都理不清自己的观点,比如周末很多人投稿的话题“崔永元拿2亿广告费代言某家具”,不少作者写了这一话题的评论,但相当一部分作者在前文批评了小崔这种拿钱代言的行为、以及名人代言的丑闻,后文却又赞美小崔负责任,那么你这篇文章到底是赞扬呢,还是批评呢?


   我不反对评论文章中论述许多方面,甚至是多个观点,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但很多作者可能目前并不能做到这些,既然如此,何不论述清楚一个观点?就拿大凉山的辍学儿童话题来说,加强教育扶持、父母观念转变等都是不错的角度,可假如你的标题是关于国家应加强教育扶持的,文内却大量论述父母要陪在孩子身上、送孩子去上学,那么这篇文章算不算是写偏了呢?当然,这两个观点也可以在文中统筹,只要适当整合,完全可以是一篇成功的评论,可问题是你的文章和标题无关,而且内容也是上下两截。


   有一位投稿作者在每次的投稿中,都会在最开头的位置写一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个人觉得这样的形式就很好,你既然知道自己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那么写稿子的时候就是关于这个观点展开论述的。


   当然,我不是说每一位投稿的作者都应该先标明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建议,在动笔之前,请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在文章中阐明。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可爱的作者,他先是投了一篇稿子,过了没多久又投了一篇修改稿过来,而二稿完全把之前一稿的内容推翻了,这就是明显不清楚自己究竟要说什么惹的祸啊。


   动笔之前,请明确你的观点。

http://bbs.rednet.cn/thread-42895415-1-1.html
7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1: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小编易木 于 2014-5-4 23:22 编辑
千字文都写了,还请费点心思打磨下标题吧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看人先看脸,读文先睹题。在网络时代,一篇文章如果标题不吸引人,估计很难产生有效点击与阅读。虽然我很痛恨标题党,但也着实敬佩他们,因为他们总能抓住读者们的“G点”,让你不由自主地点开了文章,不管接下来是否仔细阅读了,但起码他们追求的点击量目标达成了。


    另外,不知其他编辑选稿流程怎样,起码我在选稿的时候是十分注重标题的,每天近千封、整版整版的投稿,当然不可能做到每封都点进去,类似于宣传材料的标题我一般直接无视,这点在之前的编辑札记也提到过,而其他的我则会优先阅读标题“有意思”的文章。实在有些想不通,既然都花了如此长的时间写就了一篇千字文,为何舍不得再花那么几分钟时间,费点心思打磨下标题呢?文章再精彩,别人(编辑、读者)不点进去看,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有意思”的标题应该是不落俗套、不随大流、简练明了,有事实有态度有观点,可活泼可俏皮、有灵性有内涵,可赶潮流但不一味地滥用,如“点赞”、“且行且珍惜”这类已经烂大街的流行词,能少用就还是尽量少用吧。


    红辣椒评论众多作者中,我认为赵查理老师文章的标题是相当有韵味的。《“最可爱”的并不是人,是拆回来的钱和权》、《“绿色”美剧将会伤害“七彩”自由》、《公积金改革别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等等,还有很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并研究学习之,我相信定会有大大的收获。查理老师的标题,总是显得很有灵性,将新闻事件与自己的观点很好地融合进一个合适的载体,读者一看标题就能知道是关于什么事件的何种意见,有事件、有观点,且不落俗套。



    而反观部分作者的文章标题,还在沿用数年前的老路子,折射了啥、透露了啥、红了谁的脸等等,读者没时间听你卖关子,谁有耐心管你折射了啥、透露了啥,读者需要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你文章说的什么,然后决定是否点进去阅读,用这些老掉牙的标题无异于在“谋财害命”。用这种标题的作者,我看也是那些“懒汉”,不愿费脑筋琢磨标题,就套用这些万能的把式,蒙混过关。还有些作者的标题,几乎就是两句话,近30个字,新闻事件、评论观点是都说得清清楚楚了,可是这适合做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吗?


    别说自己不会拟好的标题,我想,既然有能力写好一篇千字的文章,就有能力拟一个较合适的标题,就算最后拟的标题还是不尽如人意,但用心费脑筋琢磨过后的标题与那种“懒汉”标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关键是要重视文章的标题,愿意花心思去想去琢磨,不要把什么都丢给编辑,虽然这是编辑的本职工作,当你甩掉这些包袱的同时也甩掉了自己进步提高的机会。


红辣椒评论编辑 夏熊飞

2014年5月4日
http://bbs.rednet.cn/thread-43020815-1-1.html
8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当一个不端着的观点供应商
2014-11-12 10:34:39作者:张弛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张弛
  

  “观点供应商”这个词,其实并不新鲜。

  它之于大部分搞新闻传播工作的人而言——专注于新闻评论的人除外,或许还是个在新闻操作过程中竭力避免的趋向:新闻应冷静客观,追求“零度写作”,文本尽量杜绝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既采用文学范畴内的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也不渲染夸大未可知难证实的流言。简单一句话:不提供观点,只还原事实。否则,就太不新闻专业主义了。

  正因为接受西方新闻界熏陶后的中国式新闻专业主义,是所有从业者的命根子,所以成为一个观点供应商的概念,似乎很难像一枚炮弹打进新闻媒体圈的内核之中,比起前者,事实还原和见证人的身份应该更符合传统媒体人的自身定位,也更容易收获集体认同和荣誉感。

  这是传统工业社会下的媒体价值观。因为信息发布平台的稀缺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垄断,新闻媒体仅仅做好自己资讯供应商的角色就够了:他所发布的内容,即便是对客观环境的拟态,也会被大多数受众认定为事实,哪怕有对事实认定的不同意见者,也由于上述两点的缘故,站在舆论弱势的位置上,难以形成由事实引发的观点对冲。这是大众传媒时代的经典“子弹论”效应,无论呈现在新闻媒体上的事实还是观点,都是单向度的。

  后来,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改变了这种单一的对话方式。观点之争因为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愈发显示出对新闻事实的多元化解释和补充,甚至是颠覆,新闻“罗生门”事件时有发生,新闻媒体机构的话语权威性色彩也在这种新的语境冲击下被不断解构。这样现象级的表征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也逐一显露出来:网络红人、意见领袖以及行业精英甚至草根大号,都有可能在传播量和影响力上,轻松打败一个扎根立足数十余年的媒界航母。

  化整为零,在传媒领域,大众那头向分众这头几乎没有过渡,而是闪电般地一脚登临。2006年《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将代表每一个人的YOU登上封面,已经宣告了多元个性化的“I时代”将原有的话语生态覆盖,需求的骤然增加和多变让受众开始较之希冀被告知“是什么”,更强烈想知道“该怎样”。

  焦躁不安的传媒大舰们开始寻求转身,无奈体量太大步履艰难,机构习惯性非自然人化的传媒话语所塑造的文本依旧居高临下、零度冰冷,拉近不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包括占据重要位置的观点性社论,哪怕经历过大字报式的“宣传体”、标准严苛的“新华体”,以及理想主义化的“抒情体”,却仍然无法从中发现充满个性化体现的“我”。保守有保守的原则: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哪有说破就破的道理。于是,读者四散而去,任意寻找和攀附能求得“我”认同的其他发声渠道。

  专业主义的坚守阵营可能并不买这一套的账,他们会拿外国同行们的作品作出反驳:在关于中国的报道中,为什么欧逸文和何伟的长篇特稿依旧颇受追捧?为什么储百亮和傅才得的新闻调查仍然奉“倒金字塔”体为圭臬并广为传播?对于这些问题,一点也不艰难的解释是:前者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将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置入新的环境来考察,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体验方式;而后者所选择的报道题材,恐怕是中国大陆媒体敬而远之而人民群众却喜闻乐见的宫闱秘料。

  二

  传统定义上的“硬新闻”,统一发布的垄断渠道和方式让它们即便不改变话语和文本来适应互联网语境,仍然能博得眼球和爆炸式的传播。济南高院去年的薄熙来审判利用微博作出全程直播,这种手段虽然此前绝无仅有并引发全民围观和信息传递,但在陈述文本上仍不是互联网式的,而依赖于其本身事实的价值,这与今年由新华社微博@新华视点来统一发布徐周两案异曲同工。

  那些“硬新闻”之外的资讯,诸如体育、娱乐、时尚、科技,甚至是财经和社会民生的题材,则多多少少能够在文本改造上落下互联网话语生态的痕迹——加入“我”的个性化元素,以主动进入新的网络传播链条当中。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一份已死去9年却在字里行间网感强烈的报纸——《南方体育》,14年后它的创办者龚晓跃回忆起发刊词中引用了一句拿破仑的话还会颇为得意。他写到:“我将和你们进入世界上最肥沃的平原,在那里你们将发现光荣、名气和财富”,从此确认了自己观点供应商的角色,并带入不客套的“编读互动”,而“以有趣对抗无趣”的口号更像是当下网络话语的衍生物,无论嘴上还是笔下,舞文弄墨中满是风暴的味道。但生不逢时的结果是,先锋往往成为了先烈。

  仅以上述几例,不难理解为什么门户中的改版转型,网易希望自己“有态度”起来,腾讯最火热的观点性栏目“今日话题”也早就提出“用常识解读新闻”,各式各类的观点逐步在此盘踞,成为新闻背后更迅疾充足的助推力,“跟帖比新闻更精彩”和“神最右”的出现则汇集了更多个性化的言论,致其喧宾夺主能够站在舆论传播的前面,“双微”一先一后的势头更给这列观点和谐号铺上了更多的枕木和铁轨,当一些传统媒体仍旧将此作为简单的资讯发布平台时,观点供应商们如雨后春笋,一发不可收。互联网的交互属性对于传者和受者的意义在于此:一为供应具备功利化的资讯,并为此提供相配套的服务成为资讯服务商;一为将无功利化的资讯转化为娱乐和解读,成为观点供应商。

  新闻文本中的话语转变已经因势渐发,然而还是远远跟不上整个互联网话语变化的速度,不夸张地说,传统媒体的话语解释权已经交付给网络,并且基本上被牵着鼻子艰难往前挪步:《人民日报》曾经将网络流行词“给力”付梓见报,并在同业中引发一番“给力”上报的潮流,却被一大批新潮网络语专业户吐槽将一个形容词用成了动词;《南方都市报》曾在今年6月18日用可视化的图表刊登了一篇《如何当上广州副市长》,将新晋广州市长团队的两名新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周亚伟和萝岗区委书记骆蔚峰的新闻巧妙转化成对一个副省级城市市长团队成员们的工作、求学经历,时政新闻文本中的语言陈述和表现形式上有了偏离传统固有话语的趋势,但仍然没有整体上脱离传统时政新闻的表达;澎湃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号在距离“十一黄金周”之前策划了一份“如果各景区也有朋友圈……”的虚构图文展示,用拟人化的形式将各景区“调戏”了一把,并暗中与新闻事件结合将观点暗藏其中,但这样的手段玩法,常年混迹于网络段子界的人应该不会陌生,算是倒了好几次手的“拿来拿来再拿来主义”了。

  三

  说白了,如果觉得一些高大上的新闻媒体机构转身姿势不优雅,甚至有时候略微有些东施效颦的感觉,究其原因仍旧还是因为太端着。

  互联网带来的代际变化已经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产生的“前喻文化”,变成了在信息时代一出生就以“拽酷萌”为主题的“后喻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讲:“现代世界的特征,就是接受代际之间的冲突,接受由于不断的技术化,每一代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相同的特征也体现在传媒剧变的世界里,拒绝教化,需要平等对话,是新生代需要的传播话语体系,同时也是新闻机构在权威崩塌时仍旧以高大上姿态示人却自己倍觉转身困难的掣肘。“我”的觉醒和高傲抬头同样也宣示着,在应当平等对话的舆论场之中,倘若你老端着,那我只能无视。

  当然,观点市场的急剧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注水的成分,从而分散和削弱人们对于核心舆论事件的关注和参与。《纽约时报》今年8月底发表一篇题为《社交媒体如何抑制辩论》的文章,依据调研机构皮尤调研中心和如罗格斯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宣称:“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会遏制观点多样化,阻碍公共事务辩论,限制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好友不同时。”

  由此,在网络言论空间里,便产生了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我只选择我赞同并广受欢迎的观点和事件进行参与和扩散,对于无人理会的言论或事件碎片,哪怕内心赞同也宁愿保持沉默。旧的世界逐渐搁浅退场,新的世界必须迎头接上。这从一个反方向也证明,如何成为一个优质并且专业的观点供应商,并且提供与之语境相匹配的文本,仅从传播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这并不意味文本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流程,必须走向一味迎合而因此丧失了媒体人基本的职业判断——那是网络推手和心灵鸡汤流水线才奉行的营销行为准则。这一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传受双方激烈的相互筛选:总有人会离开,也总有人会加入。

  戏称自己在网上码字15年的“和菜头”,微信里告诉他的数十万读者:“虽然我此时的文字推送出去有庞大的订阅者都会收到,但我要在这些写下的文字里让你感到,我只跟你一个人对话。”这也是为什么在上述的行文中,会重复不断地强调“我”的存在和不容忽视,并以一种并不新闻专业主义的语言,避免产生俯视的不平等视角,因为我也在争取与正在阅读的你产生对话和共鸣,哪怕它似乎看上去并不适合刊登在一份行业内的媒体研究杂志上。

  但,这起码是属于互联网文本的态度。

  (作者系凯迪网络评论主编)

http://www.nfmedia.com/cmzj/cmyj/jdzt/201411/t20141112_365654.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