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遇难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0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3-1 09:43 编辑

【案例】

话题:俄原副总理被杀 反对派获准游行人数禁超5万[查看原文]

热门跟贴 (跟贴68条 有5304人参与)跟贴用户自律公约 | 手机也能看跟贴>>
千佛崖千佛崖 [网易四川省乐山市网友]: 2015-03-01 08:10:07 发表
2006年,48岁的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是俄罗斯著名反战记者,她供职于俄罗斯著名反对派双周刊报纸《新报》,曾因直言不讳批评普京的车臣政策而出名。据俄罗斯警方7日披露,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当日在其位于莫斯科的公寓楼内惨遭神秘杀手枪杀,波里科夫斯卡娅头部和胸部各中一枪,伏尸公寓电梯内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AJJSED6000014SEH.html
Violent deaths of Putin opponents
April 2003 - Liberal politician Sergey Yushenkov assassinated near his Moscow home

July 2003 -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Yuri Shchekochikhin died after 16-day mysterious illness

July 2004 - Forbes magazine Russian editor Paul Klebnikov shot from moving car on Moscow street, died later in hospital

October 2006 -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Anna Politkovskaya shot dead outside her Moscow apartment

November 2006 - Former Russian spy Alexander Litvinenko died nearly three weeks after drinking tea laced with polonium in London hotel

March 2013 -Boris Berezovsky, former Kremlin power broker turned Putin critic, found dead in his UK home


52#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今年上半年全球71名记者遇害
2015-07-03 08:04:00    北京日报
媒体观察机构“新闻标志运动”2日发布报告称,今年1月至6月全球共有71名记者遇害,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

报告称,在今年上半年遇难的记者中,24人死于恐怖袭击、17人死于交战双方的误伤,另外30人死于犯罪性谋杀。

报告显示,中东和北非是今年上半年记者遇害最多的地区,共有23人遇害。欧洲地区今年上半年共有13人遇害,是上世纪90年代前南斯拉夫战争以来记者遇害人数最多的一年。

根据“新闻标志运动”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2014年全球共有138名记者遇害。
(记者 聂晓阳 施建国)
http://www.mediaob.com/industry/2015/0703/2111.html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1: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东南快报一名记者因在台风中挪车被围墙掩埋神往

2015-08-09 11:1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福州8月9日消息 据东南快报官方微博,东南快报热线部记者卢丰清昨日在家中因担心车子受损,下楼挪车被一堵围墙倒塌掩埋,送医院钟后不治身亡。
  卢丰清男,35岁,三明沙县人,入职东南快报14年,现供职报社社长办,负责新闻热线工作。8月8日下午5点左右,在家(耀隆集团宿舍小区)附近,因担心小车受损冒风雨下楼移车,一堵围墙倒塌掩埋,1小时后被发现,送省立医院ICU,40分钟后不治,遗有一女3岁。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809/t20150809_519484315.shtml




5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26 23:33 编辑

【案例】
复制代码
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名24岁女记者,一名27岁摄像师于当地时间26日在直播节目中被枪杀。

http://video.weibo.com/show?fid=1034:215910b7e5f0bdb3dbf06de20b0fb501

美国维吉尼亚州两名记者被枪手打死
美国之音  最后更新 2015.08.26 22:52





Moneta, Virginia - live shot 1








美国维吉尼亚州发生枪杀记者案。 一名枪手星期三早上向记者开枪,打死两人。
凶案发生时,遇害的记者和一名摄影师正在维吉尼亚州西南的罗阿诺克市附近采访一名妇女,身穿黑色衣服的枪手走上前去,举枪射击。
地方电视台WDBJ说,24岁的记者帕克和27岁的摄像师沃德当场被打死,接受采访的妇女、当地商会的主席维基·加德纳受伤。
枪手杀人后逃走,目前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和作案动机,不知他为什么会在常规的新闻采访时袭击记者。
地方电视台WDBJ的一位主播对观众说,“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在报道一个故事,并不是在报道抗议或示威活动。”
罗阿诺克距美国首都华盛顿大约375公里。枪击事件发生在早晨大约6点45分,当时电视台正对采访进行实况转播。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voa-news-tv-crew-shot-20150826/2932927.html





5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重庆一通用直升机航拍时坠毁 机上4人全部遇难
2015-09-14 07:23:23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贝尔407GX直升机资料图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9月13日13时许,重庆一通用直升机坠毁,机上4人全部遇难。

据了解,这架B-7702号贝尔407GX直升机在执行重庆万州至梁平航拍任务过程中,突然与地面失去联系。当时直升机上载有4人,包括正驾驶、副驾驶和2名随机作业人员。


18时30分许,搜寻人员在梁平县蟠龙镇扈槽村发现该直升机已经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目前,相关部门已抵达事发现场,开展事故调查和其他善后工作。

另悉,记者从多方了解到,9月13日下午在重庆坠毁的直升机上4名遇难者身份确定,其中两名为机组人员,两名为重庆电视台摄像师。

机组人员包含一名正驾驶和一名副驾驶。两名随机作业人员为重庆电视台摄像师,分别为蒋亚和宋昊恩。

记者了解到,2012年,蒋亚和宋昊恩就在《鸟瞰新重庆》栏目中担任摄像师。《鸟瞰新重庆》用航拍的手法展示重庆的变化,目前已经航拍过多期。

这两名摄像师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摄像师,并且都很年轻,听到他们遇难的消息非常痛心。

http://news.163.com/15/0914/07/B3F4MNNN00011229.html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5名新闻人遇难后 我们该如何向世人解释新闻工作的意义

原创: xjbcmyj  新京报传媒研究  

作者:Indira Lakshmanan
来源:poynter.org
编译:柚子(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按: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一名手持烟雾弹和霰弹枪的男子袭击了《首府新闻报》大楼,五名采编人员遇害:Gerald、Fischman、RobHiaasen、John McNamara、RebeccaSmith、Wendi Winters。《首府新闻报》1884年创刊,是美国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这场枪击案件引起了美国新闻界的广泛讨论与思考,其中波因特(Poynter)新闻伦理主席英迪拉·拉克什马撰写的评论详尽全面地探讨了新技术和公共话语标准的转变给新闻从业者带来的挑战以及新闻人该如何坚守自己的职责并重新获得人们的尊重,传媒研究(xjbcmyj)对其进行了编译。



△图为当地时间6月29日出版的《首府新闻报》头版为该起枪击案的专题报道


因为《首府新闻报》的一篇有关他骚扰一名女性的犯罪指控的报道而对该报怀恨在心长达一年之久,该新闻当事人枪杀了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首府新闻报》五名新闻工作者,这个极端残忍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新闻从业者每天都要面对的严酷的事实:一部分人会因为一些新闻报道火冒三丈,因此每天平息这些怒火并向公众普及报纸在一个自由的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在一个充满仇恨话语的时代,在媒体被总统无情地污蔑为“人民的敌人”的背景下和根据波因特民意调查(Poynter survey),只有五分之一的共和党人信任新闻媒体的前提下,我们这一生中,网络喷子和网络爬虫所发泄和放大的尖酸刻薄的言论比我们所能记住的要多得多。

针对《首府新闻报》的这场可怕的袭击发生后,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解释我们的使命: 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很重要,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关键——无论是在我们的故事里,在我们的主页“关于”的标签下,还是在我们与公众的接触中。


△图为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民众参加烛光守夜 悼念马里兰州报社枪击案遇难者 Newscom/视觉中国

《达拉斯晨报》的编辑,迈克·威尔逊在枪击案发生后发推特称:“作为一个编辑,给对报纸内容感到愤怒的那些读者作出有分寸的答复和解释——我认为这些内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作,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受批评者会发泄他们的愤怒,但不会伤害任何人。

“我们的绝大多数读者,甚至是那些心烦意乱的人,都能以一种强有力但合理的方式进行交流,而且我们最终能谈得很愉快。”

但是,新技术和公共话语标准的转变,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新闻和记者的愤怒。二十五年前,愤怒的读者不得不费力去写一封信,买一张邮票,然后邮寄给编辑。

“然而今天,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其他数字工具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最丑恶的想法。”威尔逊说,“说出你能想到的最卑鄙的事情是没有障碍的。”



△瞄准靶心 ClayBennett/查塔努加时报自由出版社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新闻与观察者》和达勒姆县《先驱太阳报》的执行编辑罗宾·汤姆林说:“每个地方的记者都对安纳波利斯枪击事件感同身受,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个愤怒、不理智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罗宾·汤姆林也因为一些不讨好的报道受到了威胁,她的轮胎被扎破过,她的车也被划花了。

“总有一些人讨厌记者——我们做的报道是人们不想说的,我们总在他们生活出现混乱和困难的时候出现,这使他们心烦。但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了,从根本上改变了,”汤姆林说,“无论是措辞还是政治分歧。”

不可否认的是,由总统领导并在福克斯新闻和极端网站上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下,一些人对媒体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试图诋毁那些质疑他们政治议程或揭露不法行为的报道。太多的美国人不明白,即使会使他们感到不舒服,讲述事实是记者的职责。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候选人时惯用的伎俩便是把记者称为“最不诚实的人”,并敦促支持者对他们冷嘲热讽。他鼓舞了那些对媒体构成威胁的人群,有时甚至是身体上的威胁。在他的集会上出售的一件令人不安的T恤上印着:“记者、绳子、树、一些组装要求。”


△图为2016年11月一名男子在特朗普集会上穿着印有“记者、绳子、树、一些组装要求。”字样的T恤

“因此,在安纳波利斯枪击事件后,记者们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反媒体言论正在毒害美国,这一点也不奇怪。”美国新闻自由追踪组织的执行主编彼得斯特恩说,“在这个国家,针对记者的暴力行为大多是示威者或警察在抗议活动中犯下的,尽管最近的几起袭击事件是由于袭击者不喜欢报纸的新闻报道引发的。”

“安纳波利斯袭击事件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即使法官由于关于拉莫斯的报道是真实的而裁定该报纸是清白的,拉莫斯还是杀害了记者们,因为记者们‘以一种他不喜欢的方式写关于他的文章’”

除了那些持有武器或疯狂的批评者的极端情况,记者们能否抵制恶毒的言辞并重新获得那些不理解我们工作的人的尊重?这要从解释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所做的事情开始。作为以讲故事为生的人,我们并不总是能把自己的故事讲得很好。我们人民公仆的角色对我们的社区人民来说似乎并不明显。我们的动机和使命被误解了。

“我们的伦理道德准则并不透明。”“信任新闻”的创始人乔伊•迈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旨在研究新闻编辑部的战略,以解释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与公众接触。
“整个行业都需要更好地解释我们的工作,展示我们的信誉,并积极地赢得信任。”在安纳波利斯的余波中,迈耶写道,“社区新闻编辑室需要讲述一个一致的,重复性的故事,讲述我们的工作动机,我们提供的信息和故事的范围,我们与众不同,我们是谁,我们如何运作以及人们如何与我们联系。讲述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是我们工作节奏的一部分。”

无论政治形式如何,像《首府新闻报》上的地方记者的报道包括了学校董事会会议、税务问题、市议会辩论、公共卫生和安全、体育等对每个人都重要的日常问题。

公民领袖、教育工作者、神职人员和其他人都应该提醒人们:记者是我们社区的一员,而不是人民的敌人,就像迈克·威尔逊在达拉斯晨报上所做的那样。

记者们清楚地了解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让居民有发言权,让政府承担责任。



△图为当地时间6月28日CNN记者向镜头展示当天出版的《首府新闻报》评论版面:版面一片空白,只有对遇难记者的无声的悼念 Mark Wilson/盖蒂图片社

美国圣母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当地报纸由于数字中断和收入减少而关闭的美国社区,地方政府的成本和纳税人的账单增加了。在我们保持强大责任感的能力和政府的廉洁、高效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安纳波利斯枪击案发生后,一名来自《哈特福德报》的记者克鲁斯在推特上很好地解释了地方记者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和工作安全性差。她引用了她和同事最近几周所报道的故事:毕业典礼和餐馆开业、过度的公共开支、分区会议和过失杀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无私,更因为我们是我们负责报道的社区的一员。

在杂货店里我们在你身后排队,在教堂的长椅上我们坐在你身边,在小联盟比赛的看台上我们坐在你前面。

“我们只是普通人,而新闻对我们和对你一样重要。”克鲁斯写道。


作者:


Indira Lakshmanan 图片/poynter.org
担任波因特(Poynter)新闻伦理的主席和波士顿环球报的专栏作家


编辑:冉玲琳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保加利亚美女记者工作中遭奸杀 全国群众自发涌上街头哀悼
北青网讯 一个让整个欧洲感到震惊的案件中,一名深受欢迎的保加利亚美女电视记者被发现遭到奸杀。

维多利亚·马里诺娃(Viktoria Marinova)的尸体于周六在鲁塞的多瑙河附近公园内被发现。

检察官说,这名30岁的记者死前曾遭到强奸,殴打。

欧盟委员会现已敦促保加利亚对这起谋杀案进行迅速调查,因为数百名悼念者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守夜活动。

在她最后一次播出的电视节目中,9月30日,马里诺娃介绍了两名正在调查涉嫌腐败涉及欧盟资金的记者。
马里诺娃将成为过去12个月在欧盟被谋杀的第三位记者。
马耳他最着名的调查记者Daphne Caruana Galizia去年10月炸毁炸弹时被炸死,斯洛伐克记者Jan Kuciak于2月份与女友一起被枪杀。


原文链接:http://news.ynet.com/2018/10/09/1462095t70.html
编辑:杨琦钜

7-3a-hkvrhpt3275433.jpg (20 KB, 下载次数: 29)

7-3a-hkvrhpt3275433.jpg
5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原标题:土媒称政府掌握沙特记者“遇害”录音
当地时间10月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名活动家拿着失踪沙特记者Jamal Khashoggi的照片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外抗议。 图/视觉中国

沙特派代表团赴土与土方会商;特朗普反对将此事与美对沙特军售关联
土耳其一家媒体13日曝料称,土方安全部门掌握沙特阿拉伯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领事馆“遇害”的录音。报道说,土方官员从卡舒吉的手机和云备份中获得录音。不过,一些专家说,技术层面上,土方不大可能从卡舒吉的“苹果”手机里找到录音,可能借助窃听装置得到这份“证据”。
据新华社
证据来自“窃听设备”?土耳其“难言”
土耳其《晨报》报道,卡舒吉10月2日走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事先把多部手机交给土耳其籍未婚妻,但没有摘下随身佩戴的“苹果”牌手表。
报道称,卡舒吉用手表录音功能录下自己进入领事馆后的遭遇,沙特方面企图删除录音,最初猜密码解锁失败,随后试图用卡舒吉的指纹解锁。苹果手表并没有指纹解锁功能。
报道以不愿以公开姓名的土方官员为消息来源,但没有提及土方如何得知上述细节。
报道称土方官员从卡舒吉留在领事馆外的“苹果”智能手机及其云备份账号中获取这段录音,没有解释土方如何解锁卡舒吉的手机。卡舒吉的未婚妻证实,为配合调查,她已把手机交给土方当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苹果手表在土耳其不能使用移动网络,也无法使用外国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数据包漫游;卡舒吉应该没有“不谨慎”到用沙特领事馆无线网络的地步;另外,他无法用“蓝牙”通信功能把手表数据同步导入手机,因为距离太远。
综上所述,卡舒吉把手表内录音同步到领事馆外手机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情报分析师罗伯特·贝尔猜测,土方所谓录音证据“只能来自窃听设备”。
贝尔说,正因为土方不是以可公开途径获得证据,因而不便公开。
土方先前声称,掌握能够证明卡舒吉在领事馆内“遭遇审讯、虐待和杀害”的音频和视频。
沙特否认记者遇害 同意土方搜查领事馆
13日迎来60岁生日的卡舒吉曾在多个中东国家工作,为《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供稿。近年来,卡舒吉对沙特政府的内外政策持不同看法,逐渐与沙特政府对立。
卡舒吉10月2日前往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办理与结婚相关手续。他的土耳其籍未婚妻说,卡舒吉进入领事馆后“没有出来”。
土方推断,卡舒吉在沙特领事馆遇害。沙特否认,称卡舒吉离开领事馆。迄今为止,双方均未公开支持己方说法的证据。
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13日面见卡舒吉的未婚妻,美国国务院没有发布两人谈话的内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3日说,“我们希望他(卡舒吉)没有被杀,但从我们得知的消息来看,他情况不妙”。特朗普声明要“查个底朝天”,但同时反对把这件事与美国对沙特军售关联。他可能在美国东部时间13日晚些时候或14日与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
沙特方面派出的一支代表团12日抵达伊斯坦布尔,就卡舒吉“失踪”一事与土方会商。
沙特同意土方搜查领事馆。不过,搜查迄今没有开始。土耳其媒体报道,沙特方面只允许对领事馆作肉眼所见的“表面”检查,土方要求使用可以帮助查找与血迹相关痕迹的化学制剂。
沙特内政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沙特·本·纳伊夫13日否认卡舒吉遇害,称这种说法是“明目张胆的谎言”,是对沙特政府“毫无根据的指控”。
■ 分析
记者“失踪”考验美沙盟友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沙特阿拉伯方面可能是导致沙特记者卡舒吉“失踪甚至死亡”的幕后主使,如果得到确认,美国将对沙特施加“严厉惩罚”。而沙特政府坚决否认与卡舒吉事件有关联,称相关指控毫无根据。
记者若“遇害” 美威胁惩罚
特朗普上周早些时候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访时说,虽然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和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通电话时强烈否认与卡舒吉事件有关,但沙特仍有可能主导了这一事件。他表示,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美国将查明事件真相。
特朗普坦承,卡舒吉的记者身份让事态更加复杂。倘若沙特是事件主使的消息得到确认,美国将非常失望,将对沙特进行“严厉惩罚”。但特朗普不肯说明沙特可能面临哪些惩罚,同时还表示不愿因此事失去对沙特的大额军售订单,导致美国就业受到损害。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1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沙特驻美大使已动身回国,美国希望他能在返回美国后向美方提供关于此事的更多信息。
美国白宫表示,除库什纳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和国务卿蓬佩奥也已分别和沙特王储就卡舒吉事件通电话,要求沙特方面就此提供更多信息,进行透明调查。
沙特和西方关系或遇转折点
目前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呼吁白宫对沙特进行制裁,包括停止对沙特军售。针对这种呼声,特朗普予以坚决反对。他表示,美国这么做是在“自我惩罚”,美国有其他“非常有力、非常强大”的方案可以采取,且美国已决定那么做。至于是哪些方案,特朗普没有说明。
分析人士认为,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再加上中期选举将至,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对此事置之不理,但鉴于盟友关系的重要性,美国很难对沙特彻底撕破脸。
沙特是特朗普就任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双方签署了价值110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不过,近来美国和沙特在国际油价问题上闹起了矛盾。美国一直希望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增加对国际市场的原油供应,弥补美国对伊朗进行制裁所导致的供应缺口,以平抑国际油价。特朗普政府认为,沙特方面一直不肯对美国的增产指标作出明确承诺,辜负了美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潜旭明认为,美国不仅需要沙特这个武器出口市场,而且在遏制伊朗方面需要沙特支持,在国际油价稳定问题上也需要沙特配合,因此在处理卡舒吉事件上会顾及维护盟友关系,避免让这一事件破坏双边关系。
英国《卫报》认为,卡舒吉事件让沙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长期看,该事件可能成为沙特和西方关系的转折点。
据新华社
编辑:付莎莎
https://news.sina.cn/gj/2018-10-15/detail-ihmhafir6419735.d.html?from=wap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8: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华盛顿邮报》上的“版面留白”:我们如何纪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

当新闻工作者因公殉职时,我们会如何纪念?
10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评论版刊登“A missing voice”一文,以“版面留白”的形式纪念疑似丧生的沙特阿拉伯记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卡舒吉(Jamal Khashoggi)。


据路透社报道,沙特知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10月2日到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领取文件时失踪,至今杳无音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顾问亚辛·阿克泰表示,“土耳其当局认为,卡舒吉很可能已经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杀身亡。” 


沙特方面7日表示,指控该国谋杀卡舒吉“毫无根据”,并怀疑土耳其官员是受命做出这些评论。

此事发生后,《华盛顿邮报》不仅以“版面留白”的形式纪念他,更刊出多位专栏作家、记者的纪念文章。



当平面媒体以特别的方式去纪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时,也在阐明着对新闻的坚持。
今年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38岁的贾罗德•拉莫斯持枪袭击了《首府新闻报》(Capital Gazette)大楼,五名采编人员遇害。29日,报纸正常出刊,并在头版刊载5名遇难者照片,配以标题“《首府新闻报》5人遭枪杀身亡”。该报记者丹妮尔·奥尔(Danielle Ohl)面对这种境况说:“我们还在哀悼,我们需要帮助,但我们仍在坚守。”



除去这两种方式外,媒体也曾设立奖项、主持纪念展览以悼念殉职记者。
2012年11月2号,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吉斯兰·杜邦(Ghislaine Dupont)与技术员克劳德·维尔隆(Claude Verlon)在马里北部进行参访时遭到暗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悼念殉职的两位媒体人,自2014年起,设立“吉斯兰·杜邦和克洛德·维尔隆奖”,对非洲的年轻记者和技术员进行奖励。2016年,法国新闻工作者协会(LaMaison des Journalistes)举行漫画展览,漫画家们用绘画反对遗忘真相和正义的行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吉斯兰·杜邦(Ghislaine Dupont)与技术员克劳德·维尔隆(Claude  Verlon)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则选择纪念匾这一方式来缅怀殉职记者。

2014年8月,该社摄影记者安德烈·斯捷宁(Andrei Stenin)在顿涅茨克州执行编辑任务时殉职。后在该记者34周岁诞辰日,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为他树立纪念匾。该社总经理德米特里·基谢廖夫(Дмитрий Киселёв)致辞:“我们设立纪念匾以纪念他的贡献。他为了真理、为了使自己的观众、听众、读者能感知到他自己的亲眼所见而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此外,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以该记者的名字命名一项国际新闻摄影赛事,至今已举办4年。


美国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中,有一面纪念墙,用以悼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


每年,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根据资料,将前一年在报道中殉职的媒体人的姓名记录在大型玻璃建筑上。


据博物馆官方网站资料,截止今年10月,该纪念馆玻璃幕墙上刻着来自世界各地2,323名新闻工作者的姓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37年。



新闻博物馆研究所首席运营官盖因·科林斯基(GenePolicinski)说:“这个纪念碑上所记录的记者们,为了服务公众而献出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受到袭击或收到死亡威胁后,仍继续工作。”
2011年,视频网站YouTube曾推出一个名为“纪念记者(journalistsmemorial)”的频道,该频道将专注于那些在全球新闻报道过程中殉职的记者的工作与生活。


时任YouTube新闻与政治主管史蒂夫·格罗夫(Steve Grove)表示:“这些记者为了给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所冒的风险和做出的牺牲值得我们怀念。他们的报道难以置信,手无寸铁,只身背着摄像机进入街道巷战。”


我国也有对因公殉职记者的纪念。

据新华社报道,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用导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碑,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中国烈士,感谢中国在塞尔维亚最困难时期给予的宝贵支持。





纪念碑上用中文、塞尔维亚文和英文三种文字刻着:


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


谨以此纪念在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6月17日立

编辑:付莎莎
https://mp.weixin.qq.com/s/bNzv_DIzbm76mQHVzs8qfg






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沙特记者被诱捕暗杀事件

沙特记者在土耳其领事馆被诱捕并且残忍杀害分尸的新闻是最近国际上的热点,整个过程宛如一部谍战大片。
虽然这两年如同好莱坞电影情节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但这件事还是挺值得说一下的。
1、
被害的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今年60岁,是沙特很有名望的资深记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在美国大学读了MBA,毕业后回国投身媒体行业。
早在80年代,他就因为多次采访本·拉登而声名鹊起。后来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又采访过很多政商要人,和沙特几位王子也有很好的私交。
作为媒体人,卡舒吉经常撰文评论时政,骂起政府来毫不嘴软。他曾经担任总编辑的几份报纸也以刊发直言不讳的批评报道著称。
可以说沙特政府一直对卡舒吉怀恨在心,但在以前他们最多也就是施压让报社解雇卡舒吉。
从去年开始,情况变了。
32岁的沙特王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从兄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父王的欢心。
去年6月,沙特国王废黜了原来的王储,把他立为新的王储。
穆罕默德上位以后,开始在沙特推行他野心勃勃的改革。与此同时,沙特国内的言论空间不断收缩,批评者被严厉打压。
卡舒吉敏感地觉察到了国内风向的变化,于是他马上就离开了沙特,跑到美国定居。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说,“以前我最多只是丢掉工作,但不会被抓起来关进监狱。那时至少还有一些呼吸的空间”。
离开沙特以后卡舒吉仍然继续怼沙特政府,还把野心勃勃的王储比成强人普京,从而彻底触怒了穆罕默德。
10月2日,卡舒吉为了能和自己的土耳其女友结婚,到伊斯坦布尔的沙特领事馆去领取沙特政府的离婚证,从此失联,人间蒸发。
他的土耳其女友在馆外等到凌晨也没有见到人,第二天上午向伊斯坦布尔警方报警。


那之后的十天,卡舒吉的下落和人身安危在土耳其、沙特以及全世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土耳其政府也展开了调查。
一直到10月12日,土耳其媒体爆出可信度很高的消息,说土耳其调查人员掌握了一段录音和视频,记录下了卡舒吉被审讯、虐待并杀害的过程,据说录音里能清晰地听到卡舒吉的惨叫声。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土耳其媒体还说卡舒吉死后尸体被肢解秘密运出。
《华盛顿邮报》也通过土耳其政府内部的线人,证实了有这些录音录像的存在。

​领事馆属于沙特的领土,土耳其如何能拿到领事馆内部的录音录像呢?唯一的解释是,土耳其在沙特领事馆里安装了窃听设备。
当然,在别国驻自己国家的大使馆领事馆窃听,原本就是各国的通行做法,这本身不值得奇怪,但没有国家会正式承认这一点。
土耳其也不会承认,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对外正式公布这些材料,也就是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外界可能根本无法看到这些视频音频。
土耳其媒体还报道了不少细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第一,10月2日早上,沙特派出一个有15人的暗杀小组,分别搭乘两架私人飞机到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分别住在沙特领事馆附近的两家酒店。伊斯坦布尔机场的监控视频里能看到这15人的脸,据说其中还有法医。
第二,当天下午,在卡舒吉到领事馆预约取证时间之前的一个小时,有挂外交牌照的黑色车队开进领事馆。13:14分,卡舒吉进入领事馆。两个小时以后,这些黑色车辆又离开领事馆,开到了几百米外的沙特领事官邸,在地下车库停了几个小时。
第三,当天晚上深夜,这两架私人飞机离开伊斯坦布尔,分别取道开罗和迪拜,回到沙特首都利雅得。



第四、当天,沙特领事馆临时给所有土耳其籍的工作人员放了一天假。
沙特政府一开始声称卡舒吉当天下午就已经从领事馆后门离开。
土耳其总统要求沙特提供卡舒吉离开领事馆的证据,但是沙特领事馆说,证据没有,因为当天监控摄像头坏了。
美国媒体也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前阵子截获情报,显示沙特政府准备对卡舒吉下手。现在美国国内有人批评,美国情报机构没有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卡舒吉让他提高警惕,存在失职行为。
综合这些细节,卡舒吉极有可能已经遇害,各大外媒也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
目前英法欧美国家都已经对沙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彻底公布事情的真相。很多跨国公司宣布取消在沙特的各种合作计划。
特朗普也说,如果证实沙特官方杀害了卡舒吉,将会对沙特进行严厉的惩罚,他还派了国务卿蓬佩奥到沙特和沙特国王会谈。
不过,这大概也就只是一种表态而已。
拿美国来说,特朗普家族和沙特王室私交甚好,他的女婿Jared Kushner还经常和王储穆罕默德通过私人手机通话,而沙特更是美国军售的大客户,是美国的大金主。所以特朗普不太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和沙特的关系。



在沙特国内,股市下跌7%,跌幅创下历年纪录。188支交易股票里有179支收盘时亏损。
恐惧是会传染的。
早在今年3月,就有人在卡舒吉的推特上留言:贾马尔先生,你的人生终点将会很痛苦。
不知道是警告,还是恐吓。
沉默大概是异议者的宿命。
不主动选择沉默,就会被强迫沉默,被消声,乃至被消失,从这个世界彻底抹去。
刚刚看到有美国媒体报道,沙特准备承认卡舒吉在领事馆内被杀,官方将给出的说法是“审讯时出了意外”。
10月5日,卡舒吉失联后的第三天,他原来一直写专栏的《华盛顿邮报》没有按时收到他的稿件,非常罕见地在报纸上开了无字天窗。



标题:“消失的声音”。
标题之下,一片触目惊心的空白。

2、
故事的另一面,要说一说卡舒吉得罪的那个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了。种种迹象表明,他正是在背后策划诱捕并杀害卡舒吉的那个人。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人物。
从过去这一年他的许多动作来看,这个85年出生的80后年轻有才、胸怀大志又手段毒辣,如果成功成为沙特国王,必然会带着沙特兴风作浪,搅动中东和世界局势。
沙特有多达几千名王子,他们甚至因此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选择国王和王储的委员会。
仅仅在几年前,穆罕默德还只是这几千人中默默无闻的一个人。2013年BBC一个记者采访他,他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个律师罢了”。
然而四年之后,32岁的他已经成功地成为王储,离王位只有一步之遥。在沙特这样一个封闭的国家,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迅速崛起的。
穆罕默德上位之后就以强势改革者的姿势推行改革,立志要“make Saudi Arabia great again”。
他提出了“2030愿景”,野心勃勃地要对沙特进行全面的社会和经济改革,要增强沙特的国力、提高沙特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的很多改革措施,目的是建立温和包容的伊斯兰教,让沙特更加开放,因此深入人心。
沙特原本是一个宗教势力深厚的国家,社会非常保守。
比如说,他们曾经是世界上唯一禁止女性驾驶汽车的国家,以前只有男性才可以考驾照,女性如果在大街上开车就会被抓起来。
去年9月,穆罕默德废除了对女性驾车的禁令,从此沙特的女性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开车出门。



再比如,自从80年代沙特极端保守的宗教意识形态崛起以后,沙特就把国内所有的电影院都关了,理由是电影院容易导致道德败坏。
沙特人要看场电影,还得在周末和假期跑到多哈和迪拜。
穆罕默德也废除了电影院禁令,35年以后,沙特的第一家电影院又开张了,放的还是美国电影《黑豹》。



不但如此,穆罕默德还解禁了音乐会、允许女性从事体育运动、允许女性观看体育比赛,等等。
今年世界杯上,沙特女球迷观赛的消息曾经被世界媒体广泛报道,让很多人为之振奋。



穆罕默德做的另一件事,是铁腕反腐。
作为世界最富的石油国家,沙特腐败横行,长期以来王公贵族和高官们大肆敛财,为自己积累了海量的财富。在沙特,这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去年11月,穆罕默德在老国王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最高反腐委员会,自己担任主席。
委员会成立后才几小时,午夜突击抓捕,一下子抓了几十名王子、大臣和前大臣。



所有王室成员和政府高官被禁止出境,银行账号全部冻结。
甚至还有其中一名王子乘坐的直升飞机离奇坠毁这样的戏剧情节。
这场反腐行动,树立了穆罕默德的威望,让他进一步得到了年轻人的支持。



经过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穆罕默德牢牢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集外交、经济、军队大权于一身,成为了沙特的实际掌控者。
应该说穆罕默德的这些改革措施本身是很好的,一向批评政府的卡舒吉也对此表示认可。
问题在于,穆罕默德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社会的管控。他无法容忍一切反对他的意见,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都会受到毫不留情的镇压。
卡舒吉的专栏被禁,官方甚至禁止他再发推特,他的家人被禁止出行,他多年的婚姻也因此破裂。
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卡舒吉才选择留在美国,自我流放。
只是最终,也没有逃过被终结的命运。
未来,沙特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会往哪里去,还挺让人遐想的。
也许,它会变得更强大吧。
只是不知道,多年以后还会有多少人记得,那些消失的卡舒吉们。

编辑:付莎莎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29584982281356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