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情预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7: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微笑的王石川://@慕毅飞: //@椿桦:湖州的抗税风波尚未平息,广西的学生运动又起!老百姓觉醒了,当官的还在昏睡。
@天下丑事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第三中学学生反抗大运动,国旗被撕,垃圾砸校长,警车有进没出,学校领导连车钥匙也拿不稳,持枪民警不敢走近饭堂半步,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反抗物价暴张事件,也这是广大民众的关心话题。岑溪物价不高,只比香港贵一毛,工资不多,是香港的十分之一..


转发(1581)|评论(309)今天 14:04 来自微博桌面
转发(3)| 收藏| 评论(1) 3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1: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徐丛林:求辟谣!//@oscar_shi: //@左小祖咒: //@ziyewong: //@河上-高惠君:暗无天日。@山右一仁王中文: //@凌霜的博文四世: 大家看看吧,自己想想是不是溺水死亡。当时钱云会案时我就说过,如果这一令人发指的事件不能真相大白,不能公正处理,以后官员杀人将肆无忌惮。
@爱琴海蓝色:网友惊爆: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佛光村村长游济安拿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回复函见县委领导竟被活活打死。县委六个保安,半夜里把尸体从电梯中拖出来扔在汽车尾箱被全程监控。半夜抛尸于一百公里外的资江。因判定死者系生前溺水死亡,新化县公安局却不予立案。(求新浪辟谣)


转发(591)|评论(115)11月1日 19:40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收藏| 评论 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SH汪晓波:天朝官员何必乱担心!
@李向平围脖[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一位苏中地区的宗教局官员告诉我:近年来苏中地方的基督教发展很快。我问:为什么呢?这一带应该是佛教的力量大啊。答曰:佛教的底盘很大,但基督教发展很快,基督教能够提供乡村社会中的相互帮助,能够人人讲道,能够彼此照顾。我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答曰:再发展下去,值得担心的! 转发(44)|评论(18)11月4日 22:50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0: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国中情局自曝监控全球网络舆情递交白宫

2011年11月06日02:21  汉网-武汉晚报

  美国弗吉尼亚州有一处没有名称的工业园,园内有一处不起眼的砖砌建筑,那里,是中央情报局监控海外网络舆情的大本营“开放源中心”。

  中心主管道格·纳坎近期接受美联社记者金伯利·多齐尔专访,介绍中情局网络监控相关情况。美联社4日说,这是这支从未正式对外公开的情报团队首次公开面对一名媒体记者。

  有价值语言都被监控

  整合观点递交白宫

  这一网络监控中心2001年后设立,起初由当时一个调查“9·11”事件的委员会建议。设立之初,中心主要目标是专注美国以外地区互联网上的恐怖主义情报和武器扩散情报。

  随着时间推移,这支人数保密的团队现已拓展监控范围,微博客、社交网站、报纸网站、电视媒体网站、社区电台网站和互联网聊天室都已成为这座砖砌小楼的挖掘对象。他们监控多种语言言论,除英语外,阿拉伯语、汉语、乌尔都语等等几乎所有中情局认为有价值的语言都被列入监控清单。

  在程式上,例如针对某起国际或地区事件,监控员截取网络留言、甚至直接录制网络聊天语音片段,而后比对这个国家在同一事件上的媒体观点,最终整合成这个国家对这起事件的舆论反应,递交白宫作为参考。

  比如,美军今年5月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后,该中心截取大量巴基斯坦网民的言论,最终递交给白宫一份结论:“绝大多数乌尔都语言论不认同美国的做法”。

  人员分散全球使领馆

  能找到你以为不存在的东西

  中心主管纳坎告诉美联社记者,大多数网络监控员在弗吉尼亚州总部,但也有人广泛分散于美国遍及全球的使领馆内,以便“近距离把握脉搏”。

  纳坎介绍,这些网络监控员知道如何深度检索所需信息,就像悬疑破案小说《龙纹身的女孩》里的主人公一样,诡诈且善于破解互联网秘密,他们“知道如何找到别人以为不存在的东西”。

  《龙纹身的女孩》是一部瑞典畅销小说,讲述的是一名黑客女孩与一名男记者联手破案的悬疑故事。

  纳坎说,网络监控员大多为外语或图书馆科学硕士毕业,外号“复仇的图书管理员”。

  美联社报道,这一中心2009年密集监控伊朗社交媒体网站,用以评估当年总统选举结果产生后发生的大范围示威活动,而后递交白宫,作为总统奥巴马发表对伊朗讲话立场的参考资料。

  事实上,伊朗政府在当年爆发的示威活动期间屡次指责美国情报部门插手、煽动伊朗人的情绪。不久,伊朗政府关闭了网民接入几家美国主要社交和微博网站通道。

  主管常常便衣行动

  潜伏“第一现场”甄别信息真伪

  在回答美联社记者有关社交网站和微博客是否代表舆论的问题时,纳坎说,越来越普及的手机端交友软件使这些公开的网民言论更具参考价值。

  中心副主管向美联社记者介绍一桩案例。美联社说,由于这名副主管眼下可能仍在外国“着便衣行动”,因此不予公开姓名。

  近两年泰国“黄衫军”、“红衫军”在街头闹事期间,这名副主管与其他19名相同职责的人员“潜伏”在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内。他们经由微博客和社交网站了解集会现场情况,特别是军警“武力清场”期间。

  集会和清场最胶着时,泰国和外国媒体记者被拒在集会现场外,大多数媒体失去第一现场和第一时间的情况报道,但一些集会者、甚至是警察本人借助手机对外发布消息和现场图片。

  这名副主管说,“(清场开始后)一小时内,(现场)情况全出现在”微博客和社交网站上。网络监控员交叉评估消息发布者的前后消息和图片,在这些消息中确认出哪些是可信信息。

  美联社报道,最终,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将一批报告传回华盛顿,其中三分之二成为各部传阅的开放分析报告。

  中情局此刻向美联社记者介绍“开放源中心”的用意不详,“开放源中心”的海外作业模式是否会招惹一些国家的反感也不清楚。但中心主管纳坎请求美联社记者不要公开中心的确切地址却是事实,理由是“担心遭受物理或电子攻击”。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http://news.sina.com.cn/w/2011-11-06/022123420691.shtml

点评

第24版  发表于 2014-2-13 22:48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S大哥佬 (黄建平) : 【我们真玷污了太多...】:62年了,“人民”一词一步一步走向奇迹:人民日报,人民不看;人民文学,人民不读;人民银行,人民没钱;人民大会堂,人民不开会;人民政府,人民不做主;人民法院,人民不见天;人民公安,人民很不安;人民医院,人民住不起;人民教育,人民受不到;人民路,人民走投无路。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6: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祝华新:能否把网上力量移植、引导到现实社会制度化的有序参与

2011年10月29日10:55    来源:人民网-游戏频道   







第九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的重头戏——主论坛,于10月29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人民网游戏频道独家承办,主题聚焦“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文化发展”。论坛上文化部有关领导解读相关政策,业界知名学者高钢、陈洪以及中国电信、网易、盛大网络、搜狐畅游、完美世界、蓝港在线、网龙、九合天下等企业代表也将齐聚高峰论坛,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先生出席第九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高峰论坛,并发表重要演讲。



  以下为全文实录:



  我是研究网络舆论的,我们注意到以无线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网民发声的重要通道。借助无线终端我们的网民和手机用户已经进入到全民直播时代,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准备迎接相当一部分来自移动终端的网络舆论的挑战。



  一、我们看今年以来借助移动终端网上的舆情。首先是“随手拍”系列活动,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在火车站广场乞讨的小孩,他妈妈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姓杨,可惜稍纵即逝,至今这个小孩下落不明。但是触动了中国社科院于教授的人文关怀,他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这个微博帐户已经有21万粉丝。今年的随手拍活动在政府和民间声气相求、密切呼应下帮助了很多被拐卖的儿童。网上的微博打拐,有官方公安部打拐办城市群,它的粉丝已经达到86万,和民间的一些微博,还有众多公安微博一起谱写了网上爱的传奇。随手拍活动很快向其他地方蔓延,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和男青年,今天借助互联网,特别是移动通讯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联系一种新的推手,比如说随手拍解决大龄青年有七万粉丝,是欢迎美女控、时尚界、媒体关注、建议:可自拍、被别人随手拍、并登陆以下地址投稿求解救:http://www.TuiLove.com。当然这里带来了一些问题,这涉及到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随手拍也向政治领域蔓延,随手拍地方政府大楼,在今天GDP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并不高,我们的社会不公非常严重,政府大楼的豪华、奢侈严重的刺伤了很多草根网友的眼球,这个活动很快中途夭折了。



  二、突发事件显著与移动终端现场直击,相当于央视的很多报告,在今年很多事件大显身手。上海地铁追尾,第一次有很多现场乘客在网上播报情况,上海官方微博的反应也非常敏锐,1点51分发生地铁追尾,2点14分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就已经通报发生了设备故障,现列车限速运行,2点17分、2点20分、2点40分都一再在微博上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事故后2点17分,相隔了26分,上海官方微博立即向乘客公众通报了情况,公布了封站措施。温州动车也是这样的,我们观察借助手机微博直播往往比传统媒体提前一小时,武汉大学沈教授提出“微博一小时优势”,(图)这是撞车前几分钟,当地的网友说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本来是默默无闻的草根网友,由于这条微博,这是动车事故的第一条微博,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发现自己的微博粉丝大涨。而在现场的乘客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是8点37分发生撞车,9点01分发出第一条:童鞋们快快救我吧,我所乘坐的D315次动车出轨,被困在近温州南的半路上。夜里11点22分他向网友报平安,我已经安全撤离事故地,到达安全地,谢谢大家的关心。一路上让我感动得是旅客自发组成的志愿者排长龙送我们下山,生气的是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工作人员,但在镇上看到上百辆救护车我原谅了他们,我想这次可能真是出大事了。动车发生地浙江,除了积极组织救援,还在网上和网友进行了良性沟通,比如在撞车当前晚上最权威的信息来源于浙江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微博,他连续36条微博,一直发到夜里两点,其他的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浙江省卫生厅、温州市公安局都在网上通报了大量的救援和伤病员情况。



  借助于移动终端,包括有限的电脑,互联网正在启动社会动员作用,有的社会学家甚至认为,依托于互联网,依托于互联终端正在产生虚拟社会的新公民运动。大连PX集体散步,在政府维稳体制高效运行的情况下,在政府眼皮之底下组织了几万人的游行。



  三、“新公民运动”政府高度紧张、高度戒备盯着微博,像人民网这样的SNS社交性网站的组织动员潜力可能都不在微博之下,借助于有线、无线的网络,互联网的舆论压力正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管理的压力。今年的淘宝新规,阿里巴巴引起了淘宝中小店主的抗议,大家借助于YY语音组织了几万人的网络骚动,或者是网络暴动。



  “占领华尔街”现在已经蔓延到资本主义其他国家,传播学者认为,FACEBOOK、TWITTER这些行为在华尔街起到了全方位的传播和串联,一开始新闻媒体是缄默,更多是对依托于互联网的社会运动,传统媒体并不看重,现场的警察向游行者释放辣椒水,很快在帖子上传播看来,一些电影也很快在FACEBOOK上传播。北大的胡泳说新闻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意识,而美国主流媒体表现得“后知后觉”。所以今天更多是借助于网络社区、借助于有线的和无线的通讯联络。



  四、改变中国的“微力量”。今年走上春晚舞台的《春天里》这个流行歌曲就是大学生和在北京过街地道里演唱的农民工唱的,他们在北京郊区录的视频,光着膀子唱歌的视频在网上被点击五千万次。今天借助于互联网的舆论力量更强,一年前女厕攻防战,微博转发八千条,半年前药家鑫杀人案,帮转发一次微博捐赠一元钱,七天时间微博转发37万,民众现在最大的不满意是官民之间,贫富之间的社会不公,草根民众向上流社会流动的空间渠道堵塞,今天我们理解网络舆论背后的某种集体焦虑。有人给我们戴上仇官仇富的帽子,说我们见不得人家有权有钱,羡慕又嫉妒人家,好在在今天借助互联网政府和民众正在进行良性的沟通。



  我们的公安系统借助互联网,把微博这种自媒体,本来是个人决定发布意见和内容表达的平台,变成了公安机关报,变成了大众媒介,各层级和各警种的公安借助微博和网友的密切互动,极大地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很多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借助微博,建立了自己的公信力和人气,像文化部市场司庹祖海司长也是这样做的。未来中国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官民贫富的良性沟通,寻找社会的最大因素。



  不要把互联网理解成互联网会撕裂社会、扩大社会分歧,互联网上有很多光明和美好的东西,特别是借助手机拍摄的东西让我们很感动。今年大雨期间北京也成了沿海城市,有一位编辑夜里11点30分发了一个微博:“2001年北京那场雪,很晚了,我又冷又饿又不认识路,有点绝望无助的在积水潭桥头徘徊。一辆车在身边停下,招呼我上车送我到了家附近。”2011年6月23日23:33,北京的暴雨夜,《母子健康》杂志社主编李暮月在微博发布了自己十年前的经历,不想这条微博得到脖友的热情转发,仅仅3分钟,作词人崔恕就找到了李暮月的“恩人”——@程池music。



  今天借助于互联网,借助于移动通讯,网上经常是人声鼎沸,甚至是怨声载道,我们能否把网上的力量移植、引导到现实社会制度化的有序参与。今年出了成都听证达人,胡丽天7年约参与了20场听证会,是因为我们听证会报名的太少了,大家经常在有些无限的互联网上批评政府和社会,为什么放着现成的制度,大家不重视,一方面听证会的设置需要改进,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把网上巨大的舆论能量变成社会的理性、平和的有序参与的能量来促进中国和平的转型。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乌坎事件舆情研究:市委书记讲话视频公布获好评

2012年01月04日10:42  人民网



舆论关注度走势


舆情应对过程点评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随后发生了打砸警员、警车事件。随着事态发展,11月21日,村民再次集体上访,数日内不断引发冲突,随后事态逐渐平息。近日,广东决定成立省工作组正面应对乌坎事件。从舆情应对角度分析,无论是在事中的应急处理,还是事后的正面应对,都反映了当地党政部门有错即纠的政治勇气和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有利于维护和谐、维护稳定。
  一、事件概述
  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当日,访民打砸村委会、派出所。
  9月22日,部分村民组织阻挠、打砸进村维持秩序的民警和警车,6辆警车被砸坏。汕尾派出工作组到陆丰督导,陆丰市、东海镇组成工作组进村做工作、回应诉求、维持秩序。9月23日,乌坎村内恢复了正常秩序。
  11月中旬,在工作组正在调查、解决诉求过程中,少数村民在互联网上贴出《“乌坎村村民临时代表理事会”计划组织村民于11月21日游行上访,并请中外记者报道》的帖子,致使事件出现反复。
  11月21日,又有400名左右的乌坎村民聚集到陆丰市政府门口非正常上访,打出“打倒贪官”“还我耕地”等标语。至11时26分,上访村民自行离去。当天下午及第二天,在组织者策划下,发生几次数百人在村内聚集活动。
  11月24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至11月26日,村里的白布标语、大幅宣传画已自行拆除。事态得到平息。
  12月9日,汕尾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陆丰市处置“9?21”事件作情况通报。公安部门已经抓获“9?21”事件中打砸为首分子庄烈宏、曾昭亮、薛锦波等人,并将继续追捕事件其余犯罪在逃人员,加紧推进取缔非法组织的工作。发布会称“有境外势力对今次事件推波助澜”。
  12月13日,广东省针对“9?21事件犯罪嫌疑人羁押猝死”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积极做好“9?21”犯罪嫌疑人羁押猝死后续工作。
  12月20日,由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省工作组进驻汕尾陆丰,调查处置乌坎事件,尽快恢复乌坎法治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
  广东乌坎事件舆情自发生到正面妥善应对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信息实现了由曲解、过度解读到公开透明的过程。
  从新闻媒体关注度走势中我们看到,在事件前半期,相对于互动媒体关注度略微爬升的幅度,新闻媒体报道量一直处于零左右。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分析,在前期由于信息真实性无法确定,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程序,仅有少量海外媒体进行了直接报道。相反,在事件处理后半期,政府的公开应对和表态促进了媒体关注度的突飞猛进,在传播中把握了信息主动权。
  在互动传播走势中我们看到,相对于微博的火爆发展,BBS在此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BBS的发帖在事件初期促进了网民对事件的了解和村民诉求的知晓。在后期,微博发力,推升了该事件的舆情热度。网民在此过程中从半信半疑的质疑开始,后期逐渐走向理性。
  三、舆情应对过程点评
  广东乌坎事件,从9月到12月,三个月的时间中出现了多个拐点,应对过程呈现了前松后紧、前缓后急的态势。
  在该事件发生期,当地较为敏锐地监测到了该事件的舆情信息,并实时进行群众性工作的安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村民情绪,抑制了负面舆情的爆发。
  但是,事件并没有像正常的上访事件一样就此淡化,该事件在11月中旬再次“恶化”,网络帖文引发的关注再次把公信力打入低谷,在此过程中出现应对失当、反应缓慢等不足。进入12月,随着“9?21”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党政部门正式从正面积极应对该事;紧接着对在押人员死亡问题进行了及时、透明的辟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信力。随着12月20日,由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该省工作组进驻汕尾陆丰,调查处置乌坎事件,恢复乌坎法治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的展开,该事件逐渐实现了舆情的降温。
  对该事件的多次危机应对,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事件前期能较好处理舆情,但是后期未能把握媒体节奏,最后由广东省委主持的正面积极应对则受到了网民较高的评价。
  四、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希望乌坎事件能更透明(35%)
  人民网网友:看到网上对此事的议论比较多,我也进行了关注,现在双方各执一词,希望能统一话语场,给民众一个透明的真相。
  村民的意愿是合理的(25%)
  新华网网友:从土地征收到村务管理,乌坎成为了一个浓缩的中国农村现状,我认为村民的意愿是合理的,即使行为过激,也应该有所原谅。
  应该更少与民争利(18%)
  国际在线网友:有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个人的收入会显著提高,但是现在感觉不明显,其核心原因就在于从民间获取得太多。乌坎就是一个例子,政府在未来应该学会还富于民。
  多种矛盾应该妥善解决(12%)
  环球网网友:该事件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征地问题,涉及到了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掺杂着历史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多种问题应该统一部署、谨慎应对、妥善解决。
  政府存在应对难处(10%)
  人民网网友:看到该事件被网民关注,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正是当地政府,政府也表现出诚恳的态度,积极应对、平息事态。所以,我们在呼吁事件解决的时候,也应该替政府想想办法,政府部门存在着应对的难处。
  五、媒体评论摘要
  “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
  直接诱发乌坎事件的土地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鲜见,这些问题交织着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使“偶然性”冲突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动因。有利益博弈并不可怕。有了这样的博弈,才能更好地平衡利益、协调关系,让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稳定之中。回顾近年来的诸多群体性事件,究其实质,大多源于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纾解和满足。这提示我们,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甚至是矛盾冲突,地方政府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识。一方面,要看到“群众利益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的政治;另一方面,要扫除面对群众的“对手思维”,真正像中央领导要求的,把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检验干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领导能力的试金石”。列宁曾说,利益触动每个人的神经。“乌坎转机”告诉我们,要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必须将社会管理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据人民网,作者:张铁)
  “法律至上”就没有迈不过的“乌坎”
  乌坎事件确实经过了一个矛盾长期累积、且未能依法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一些地方,矛盾甚至还十分尖锐,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也形成了围观的维权民众,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这些新情况,可能让当事的地方政府面临着没有预料到的压力,甚至在这种压力面前,进退失据。想强调的是,既然承认矛盾存在,首先没必要对此类事件“反应过激”,继而采取非理性的解决措施,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讲法治”“讲公正”。地方政府“法治至上”,民众自然也会“理性至上”。因为这些事件的性质并不复杂,民众主要表达的都是利益诉求,并渴望实现公正。回忆此前的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可以发现相似的处理逻辑,就是只要尊重民意、坚持法治、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复杂的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如今的乌坎事件,正在按照这样的逻辑在进行,那么事件的圆满处理便值得期待。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其他地方从中应有所借鉴。(据《新京报》,作者:龙树)
  六、舆情点评
  事件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地方党政部门在处理此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政治智慧很值得学习与总结。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乌坎事件带来的舆论影响远超一般群体性事件,在未来将会对地方舆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乌坎事件由于西方媒体的介入迅速升级为“敏感事件”。在政治化该事件的过程中,乌坎村民敏锐把握了这一危险的趋势,喊出了“拥护中央”“维护权益”的口号,实现了乌坎事件的“去标签化”。这说明广大民众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已经逐渐趋向理性,开始学会把握舆论的走向,在此环境下则要求党政部门顺应“市民社会”“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善对民意、顺应民意、润滑矛盾,促进事件的解决。
  复杂的环境要求党政部门巧对舆论。乌坎事件作为2011年年底又一重大舆情事件,综合了微博这一新媒体蓬勃发展一年来的种种舆情特点。在解决群众问题中的一些“常规套路”已经无法面对新形势,无法解决新问题。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应该巧用新闻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在舆情应对过程中保持话语的权威性。
  省市两级政府的开明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技巧,让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12月20日,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有关“群众的主要诉求是理的”“大多数群众的一些过激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党和政府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的讲话极大地加快了乌坎事态平息。12月22日正是冬至,当天下午朱明国深入陆丰乌坎村,走访看望乌坎村群众。他与村民代表坦诚交流,并走进村里,与村民们共饮功夫茶,代表省工作组祝愿乌坎村民过个好冬至、过个好元旦、过个好春节,更是让公众看到了事件会得到良好解决的希望。同时,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在有关会议上对乌坎事件讲话视频完整在网上公布,得到了舆论的好评。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该事件的处理亮点在事发后,广东省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去解决合理诉求,反映了有错即纠的政治勇气和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有利于维护和谐、维护稳定。可见,在利益日益多元化、群众诉求日益复杂化的时代,社会上出现利益冲突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党政部门对此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清醒的判断。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庞胡瑞)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1-04/104223744323.shtml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网络舆情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31日10:04  人民日报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国内第一本网络舆情实务专著《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

  网络舆情服务前景几何

  日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推出国内第一本网络舆情实务专著《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详细梳理、介绍一线舆情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舆情应对,深度分析国内舆情服务市场。

  舆情产业为何异军突起?

  2011年,对舆情服务机构来说,是客户日趋成熟化的一年。“这个舆情平台有哪些功能?监测及时吗?价格怎样?多长时间完成?” ……如此“专业”且开门见山的咨询已十分常见。简单资料汇集型的舆情报告已经很难赢得客户,舆情服务从告诉受众“是什么”,发展到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办”。对于一些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个人和机构而言,听听专业舆情分析师和危机专家的点评和建议,熟悉网络舆论背景和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而决定“怎么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舆情服务业的发展,借助了政策“东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利益冲突和矛盾多元化,曝光于网络的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多。2011年,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公开招标,增加对舆情工作的投入。

  网民数量的突飞猛进也是舆情产业迅速升温的重要推力。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最新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网民平均每人每日上网超过2.67个小时。手机网民3.56亿,增长17.5%。我国互联网将长期保持网络舆论磁场世界第一的地位。

  舆情服务市场规模有多大?

  中国网络舆情服务产业,正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规范的过程。对于舆情监测市场规模的猜测,从舆情软件市场10亿元,到舆情信息服务业100亿元,依然众说纷纭。在百度中搜索一下,近一年,有190万条和“舆情监测”相关的网页,和“舆情”相关的则高达1180万条。通过检索发现,舆情产业已经形成了政府、媒体、教育科研、软件和商业等五大背景的行业格局。党政机关依托党政宣传思想工作系统,下设职能部门或企事业舆情服务机构,开展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汲取社情民意,为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现实意义。同时,媒体对业界政务舆情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为党政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组建舆情监测队伍提供实用指南。

  涉足舆情产业的高校教育和科研院所也各展所长,如天津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均设有舆情研究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舆情成果,也在市场上大量出现。

  同时,大量舆情软件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高速发展,如拓尔思、方正、邦富、军犬等,以技术见长,善于抓取网络舆情数据,成为舆情服务业重要的技术型方阵。截至2012年1月16日,全国共有约68款经过工信部软件司认定登记颁证的“舆情”软件,市场上还存在大量未经认证的同类软件。

  但宏观看产业,微观看职业,社会公众对于舆情服务业的理解并不清晰和准确。特别是长期以来,大量商业网站、广告、营销与公关公司等,也纷纷涉足舆情业务,“网络删帖”、“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网络病毒”和恶意炒作等屡见不鲜,不仅伤害了健康的舆论生态,也使外界对舆情行业形成很多误解。

  公众呼吁舆情服务规范化

  2011年6月,人民日报刊发《走近网络舆情分析师》(见本报2011年6月7日23版),首次揭开了舆情职业的面纱。目前,舆情分析已初具产业形态,舆情分析师也成为“热门”职业。然而,舆情分析师尚未为大众熟知,其重要性也未被充分认识,甚至时有非议。

  社会各界也呼吁推动舆情服务业的透明化、规范化。国内最早涉足舆情领域的人民网,不仅形成了舆情平台、报告、咨询建议等完整的产品链条,还在2008年开创了舆情专业路线的工作思路,提出培养专业“舆情分析师”的职业概念。在《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一书中,作者向外界全面展现了“舆情分析师”的工作内容、实用技能和日常状态,反映出舆情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和提升。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大量“伤不起”的热点事件反映出,网络是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中国已进入众声喧哗和网络社交传播的新时代,信息公开和制度透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波助力,舆情服务业方兴未艾。舆情行业正在不断细分,更深入、更专业、更科学的舆情管理呼之欲出,并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市场机遇与规模。

http://news.sina.com.cn/m/2012-01-31/100423859892.shtml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闲行独吟//@薇若妮卡vv://@王克勤: 【请湖南媒体给力】他们的核心诉求:他们约1000人均为十多年前的国企尘肺职业病伤残者,工伤补助、康复费等至今未兑现,许多人在等待中死亡。请求帮助落实!郑启为:15874383447。请湖南省相关方面给予解决!请@潇湘晨报
等湖南媒体给力!请@邓飞
呼吁!
@王克勤【湖南三土家族尘肺矿工来我办求援】今天,湖南湘西州三位国有煤矿尘肺工人来我办。左为郑启为,58,州龙家寨煤矿掘进工,接尘13年,尘肺二期、四级伤残。中为袁昌明,59,州洛塔煤矿掘进工,接尘17年,尘肺二期,95年退休。右彭光佑,63,州洛塔煤矿掘进工,尘肺二期。代表当地近千尘肺工人上访。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转发(55)
|
评论(18)
2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FBI公开寻购能实时预警预测未知的网络监控软件

2012-02-27 17:50:06 来源: 中国日报网(北京) 有28人参与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下称“警方”)战略信息及行动中心(SOIC)在专门用于项目招标的政府网站FedBizOpps.gov上发布公告与“软件项目招标书”(下简称“招标书”),公开招募软件公司开发监控软件,对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或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等新闻网站上的“公开内容”进行自动扫描,以方便警方及时获悉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紧急事件、重大事故等信息。

相关人士称,美国早就有其他政府部门在使用类似的软件从事“公开信息”收集,但官方部门对这种行为常常闭口不提。而这次是美官方首次公开向外界发出信号,宣示其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公共媒体进行监控。据美国媒体报道,警方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在硅谷里找到一个做量化研究的博士远远比在政府里找容易。

***可视化实时提醒

警方的招标书希望软件可根据警方工作人员设定的关键字或参数对目标网站进行监控,当发现“突然新闻”、“危急事件”或“安全威胁”等字样的文字时,软件将发出警告引起工作人员注意。软件还可以在“谷歌”、“雅虎”等电子地图上标出事件发生地及相关文字信息。通过将其他数据(例如美国驻各国大使馆地点、军事设施地点、以往曾发生过恐怖主义袭击地点、某地点的天气(预报)情况、以及美国本地交通摄像头的实时画面等)分不同层次叠加到电子地图上,使警方更方便地掌握事件的地理位置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立即作出反应。对于警方感兴趣的内容,软件会持续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分析使用,而对于不同威胁等级的事件,软件则会用深浅不同颜色表示出来,例如用红色的点表示恐怖主义袭击,用黄色的点表示一次盗窃行为等。

***监控危险分子

警方招标书希望软件可以对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上的“特别用户或组织”进行监控。原文提到“警方希望通过软件定位 危险分子 的位置,了解其日常生活、登陆社交网站的地点、行为弱点、可能发起的危险行动等”,还提到“警方将使用社交网络记录监控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并创建一个受监控对象的日常行为模式图,这将助其开展执法行动。

若“危险分子”有关活动的信息是用非英语发出的,软件的自动翻译功能马上可以派上用场,这使任何国家的网上舆情都尽收美警方眼底。特别是,软件还可以设定消息搜索半径,如果某地区为恐怖主义活动高发区,警方可精确地指定该地区为监控范围,快速而有针对性地获取该区域内所有与恐怖主义活动有关的情况,并进行深入分析。

***预测未知信息


警方招标书还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趋势分析、模式匹配、线索关联、时间轴分析等预测事件局势的发展走向或 危险分子 下一步的行动。”虽然警方拒绝对软件如何实施上述预测进行评论,但是这个想法是可行的,facebook及学术机构的研究者已经可以使用社交网络预测一个用户的很多事情,例如可以“猜”出用户未在社交网络上提及过的朋友的名字,或者确定一个未在社交网站上标明身在何处的用户的位置等。

但这种技术目前尚不太成熟,一位国防部门前工作人员称,软件监控可以通过分析记录下来的历史信息了解一个人的很多情况,例如他爱看什么书、爱到哪儿吃饭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向其推送“个人化”广告,关键的是,向一个人推荐一本他并不喜欢的书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向警方推荐一个正常人做恐怖分子问题可就大了。

http://news.163.com/12/0227/17/7R9NRGDM0001121M.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