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法规案例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1-7-12 1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梅伦被迫推迟默多克收购天空电视台

2011-07-12 07:37: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1人参与

人民网伦敦7月11日电 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后,英国反对党工党宣布,要推动在下院投票,阻止“新闻集团”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在此压力下,卡梅伦政府不得不做出上述表态。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目前掌握英国天空电视台39%的股份,正在寻求收购那61%。据估计,这笔交易总额为120亿英镑(约合190亿美元)。卡梅伦政府本来已基本同意收购,只是尚未走正式批准手续。

除停刊的《世界新闻报》外,英国《泰晤士报》、《太阳报》等,也都在默多克旗下。

http://news.163.com/11/0712/07/78ODIQ5H00014JB6.html
142#
发表于 2011-7-12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首相建议设独立机构监管媒体

2011-07-12 02:30:2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7人参与

核心提示:英国首相表示将成立独立委员会对整个事件进行彻查,并透露考虑设立一个新的新闻道德监管机构。1991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名为“报刊投诉委员会”的自律机构,它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也无法定职能的非政府组织,但它的经费都来自于各大媒体。

“谢谢,再见”。这是7月10日,英国销量最大的周报《世界新闻报》最后一期的封面标题。在该报窃听行为的受害者看来,这最后一期充满了怀念、骄傲,但唯独少了歉意,“他们的标题应该是‘对不起’”。

但对于200多名一夜之间失去饭碗的工作人员来说,心里更多的是愤怒。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这场风波的受害者。到底谁该为这家168年历史的报纸的关门负责?

早在2004年至2006年,《世界新闻报》就被指窃听名人和王室成员的电话语音信箱,其中包括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然而,窃听被绑架女孩的电话,让丑闻达到顶峰。

今年6月的调查发现,2002年3月一位名叫道勒的13岁女孩被绑架,《世界新闻报》通过雇佣的私人侦探姆凯尔,在案发后窃听道勒的手机语音信箱,还删除部分信息,以致警察和女孩家属以为女孩还活着,最终道勒和其他一同被绑架的女孩被撕票。

事态不断扩大,调查人员发现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阵亡英军士兵家属的电话也遭该报窃听。普通人以及受害者亲人的电话被窃听,突破了英国人的道德底线。

3名警官卷入丑闻

据伦敦警察局的一些高级官员透露,至少会有9名记者和3名警官因卷入窃听丑闻而面临牢狱之灾。《世界新闻报》6名记者联合起来指使姆凯尔对名人、政治家和一般公众进行系统性的电话窃听,搜集新闻线索和素材。另有3名记者对姆凯尔的行为知情不报,他们也可能受到指控。姆凯尔每年从《世界新闻报》领取10万英镑的报酬,此外,一些警员将因有偿向记者提供信息而接受调查。

高管负有失察之责

丑闻曝光,该报所属的新闻集团及其子公司“新闻国际”决定关闭《世界新闻报》。10日,该报最后一期刚刚发行,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飞抵伦敦处理善后。

默多克和新闻集团高层表态称,他们对《世界新闻报》内部的屡次电话窃听并不知情。

然而,英国广播公司(BBC)发现,早在2007年,“新闻国际”就收到过电子邮件,邮件显示《世界新闻报》为获得新闻线索,付费给警察。邮件还显示,当时报社的主编安迪·库尔森曾授权给警察付费。

“新闻国际”被指没有及时将证据交给警察,而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瑞贝卡·布鲁克斯也成为众矢之的。

“新闻国际”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英国报纸的出品方。在发生道勒被绑架和窃听事件时,布鲁克斯还是《世界新闻报》的编辑。

然而,当默多克抵达伦敦后,却力挺布鲁克斯。布鲁克斯当年得到默多克的提拔,和默多克关系甚好,英国媒体称“她就像默多克的女儿”。

有“新闻国际”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布鲁克斯本人会接受警方的问讯,不过是以证人的身份。

此外,2007年时担任“新闻国际”董事长的莱斯·辛顿也将面临调查,以确定他在任时是否知道有关《世界新闻报》存在窃听行为的报告。

辛顿为默多克效力50多年,是他的朋友兼顾问,现任道·琼斯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默多克扩张的牺牲品

窃听丑闻还把首相卡梅伦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他的前任新闻发言人就是《世界新闻报》的主编安迪·库尔森。

2007年库尔森因窃听事件东窗事发辞职后,卡梅伦将其招入麾下。如今英国反对党指责卡梅伦用人不当,并且对卡梅伦的判断力产生了怀疑。

库尔森已经在7月8日就被警方逮捕,罪名是涉嫌贪污以及“合谋窃听电话”,不过现已被释放。他今年1月辞去卡梅伦发言人职务。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出现后,各界对默多克的批评也接踵而至,默多克直到11日也没有说出一句Sorry。

目前,传媒大亨默多克正在考虑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而身陷丑闻的《世界新闻报》被认为是默多克“新闻帝国”扩张的牺牲品。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在与道勒的家人会晤后公开表示,默多克应该识时务,在此时不要匆忙收购天空电视台。

11日,在各方压力下,新闻集团宣布延迟收购,接受英国竞争委员会的审查。

媒体竞争促发极端手段

《世界新闻报》走到今天,一些分析认为,那些非常规的手段,都是为了满足英国人喜欢看八卦新闻的心理。该报成为英国最畅销周报这一事实就是证明。

有受众就有生产力。《世界新闻报》自1843年建立之后,就一直秉承这个理念来做新闻。当初主编们将其定位为“给劳动者工作一周之后的消遣”。性、犯罪、名人八卦就成了该报为劳动者提供茶余饭后谈资的主要手段。

今后,虽然《星期日太阳报》可能会接替《世界新闻报》的位置,但今后的一段时间,比较大胆的而鲜活的名人新闻或许会销声匿迹。

此外,整个西方的纸媒体行业都面临网络新闻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世界新闻报》也只能从更独家的角度来挖掘新闻,才能保证其上百万的“粉丝”不流向网络媒体。这或许也是该报的部分报道走向极端的一个可能原因。

现有监督不起作用

面对这场媒体风波,卡梅伦一方面表示要成立独立委员会对整个事件进行彻查,另一方面在10日透露,考虑设立一个新的新闻道德监管机构。

1991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名为“报刊投诉委员会”的自发性纸媒体的自律机构,调查和处理公众对媒体的投诉。它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也没有法定职能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具有行业约束力的行为准则来扮演“媒体道德警察”,不过它的经费都来自于各大媒体。

卡梅伦坦率地说,在电话窃听丑闻中,“报刊投诉委员会”的角色是缺失的。他希望成立新的监管机构,以避免类似电话窃听丑闻重演,而新的监管机构应避免媒体提供资金。这一提议已经获得了反对党的支持。(张乐)

■ 链接

《世界新闻报》“非常手段”多

雇私家侦探窃听电话

2007年,《世界新闻报》记者克莱夫·古德曼和私家侦探格林·莫凯尔因在2006年窃听王子威廉和哈里手机,分别被判入狱4年和6个月。

向警方购买内幕

2011年7月7日在接受BBC采访时,该报前任编辑保罗·麦克马伦承认曾贿赂警方购买内幕。他们曾刊载文章,报道动作明星德诺姆·埃利奥特的女儿成为妓女。这条消息是他们以500英镑,从警方那购买。这导致珍妮弗在2003年自杀。

高额悬赏和购买消息

2006年12月13日,该报悬赏25万英镑,购买萨福克郡杀人凶手的信息,这一价码打破了当时的悬赏纪录。凶手斯蒂夫·莱特被捕后,奖金被不知名人士领走。2008年3月30日,从一名妓女那高价购买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时任国际汽车联合会(FIA)主席的马克思·莫斯利身穿纳粹军服,与5名裸女大玩性爱派对。


伪装身份“钓鱼”

《世界新闻报》的“钓鱼”戏法,让英国斯诺克名将希金斯深陷假球泥潭。2010年5月,该报记者伪装成中介,要求希金斯打假球,并同意支付他索要的30万欧元“劳务费”。这条“独家新闻”致使希金斯遭到国际台联调查。

自编自导自己报道

2002年11月,《世界新闻报》报道称,“辣妹”维多利亚险些被绑架,但被该报卧底记者和警方提前制止。但后经警方调查,这纯属该报自编自导,他们用数万英镑收买一名黑帮线人,甚至亲自谋划绑架步骤,并告知该黑帮。

新京报作者: 冯中豪

http://news.163.com/11/0712/02/78NRQ7VI0001121M.html
143#
发表于 2011-7-12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xiaozhang1858 [网易安徽省合肥市网友]: 2011-07-12 08:33:02 发表 难道电视台不受监管的吗,这怎么行,那还了得?顶[4]回复收藏转发复制最新跟贴 (跟贴5条 有9人参与)上一页1下一页
网易上海市徐汇区网友 ip:218.80.*.* 2011-07-12 09:52:18 发表 直接拉黑名单就是了,搞那么复杂干吗!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五四已死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网友]: 2011-07-12 09:33:22 发表 好玩的报纸
还有要成立的新闻道德监管机构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144#
发表于 2011-7-13 11: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新闻“贸易”
周至美:党的颜面就值几百块上千块啊,这才是新闻掮客。


@财经网:【《南阳日报》原总编辑葛宏被起诉“卖头条”】检方指控葛宏从1997年担任报社一把手直至2010年期间,因有批准头条新闻的权力,南阳市共13个县区中有11个向其行贿买党报头条,每次行贿几百元到千元不等,共计受贿近90次,涉及金额约15万元。直接、间接参与行贿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宣传口负责人。(南都) 原文转发(191)|原文评论(122)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5分钟前 来自iPad客户端
转发 | 收藏 | 评论

145#
发表于 2011-7-14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浪传媒:【天空电视台:遭逮捕的60岁男子系世界新闻报前执行主编】天空电视台报道,伦敦警方为调查《世界新闻报》窃听案于今早逮捕的60岁男子是该报前执行主编尼尔-沃利斯。沃利斯2003年至2007年任该报副主编,随后任执行主编,2009年离职。据称,他涉嫌拦截通讯,他也是警方今年重启窃听案调查后逮捕的第9人。 原文转发(17)|原文评论(4)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7) | 收藏 | 评论(1)

146#
发表于 2011-7-15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受害人或达4000人
2011-07-15 05:05:31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9人参与

核心提示:日前,《世界新闻报》曝出窃听丑闻。伦敦警察局则披露,遭《世界新闻报》窃听的受害人可能多达4000人。

他的一篇报道揭露一家百年小报窃听遭劫女孩,继而揭开窃听丑闻,令全球最具权势的传媒大亨之一蒙羞,也令政客、警察和记者纠缠不清。他是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百年小报是刚刚停刊的《世界新闻报》,媒体大亨是新闻集团老板鲁珀特·默多克,纠缠不清的是卷入非法窃听的英国政客、警察和记者。戴维斯说,那篇报道只是开始。
源起
事情要从2005年说起。
《世界新闻报》当时刊登一则消息:威廉王子受膝伤。王室职员认定,默多克旗下这家小报只有窃听威廉王子才可能知道伤情,要求警方调查。
调查结果导致两名为这家报社工作的人员2007年入狱:记者克莱夫·古德曼和私家侦探格伦·马凯尔。两人入狱原因是窃听留在王室职员手机内的信息,其中一些来自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
《世界新闻报》时任主编安迪·库尔森声称对两人行为一无所知,却依然宣布辞职。不久,库尔森投入时任反对党领袖戴维·卡梅伦麾下,出任新闻主管,直到后者成为首相。
这一事件的影响渐渐淡去,但戴维斯依然跟进调查报社窃听事件。他怀疑,窃听电话的技术手段应用绝非个案。他动用自己在《卫报》工作30年构筑的人脉,经历警方怠慢和同行奚落。
震撼
本月5日,《卫报》刊登戴维斯的一篇报道,揭露《世界新闻报》2002年雇人窃听13岁失踪少女米莉·道勒的手机,甚至删除手机内部分信息,干扰警方调查。
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窃听丑闻。不仅失踪少女,恐怖袭击受害人家属、阵亡军人家属都可能已遭窃听。警方着手调查,以确认警察是否如媒体揭露那样收受贿赂,泄漏信息。
截至戴维斯的报道问世前,英国公众认为,电话窃听丑闻只涉及王室、名流、体育明星和政客,而这些“受害人”似乎有一定的能力,足以对抗小报。
而这次揭露的丑闻中,窃听对象是普通人,甚至受害人,恶劣程度较之以往更为严重,引起朝野上下一片震怒。
报道刊登几天后,创刊168年的《世界新闻报》关闭、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放弃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警方着手调查警察是否受贿……
扩展


戴维斯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篇了不起的稿件,涉及滥用权力。这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想揭露的事情,难道不是吗?”
卡梅伦13日抨击默多克旗下媒体“可耻”,任命一名法官主持调查。
戴维斯说,最近那则报道只是开始。“这则报道还能继续扩展它的影响。”
戴维斯所言非虚。默多克旗下《星期日泰晤士报》被指涉嫌窃听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的语音信箱和非法获取他的医疗、财务和财产信息。美国资深参议员杰伊·洛克菲勒敦促美国政府调查窃听事件是否损害美国公民。
伦敦警察局则披露,遭《世界新闻报》窃听的受害人可能多达4000人。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作者: 庄北宁 ) 责任编辑:NN024

147#
发表于 2011-7-15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围观的力量 [网易北京市网友]: 2011-07-15 09:46:58 发表 媒体,为了真相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说比面对很多真相装不知道要强很多顶[7]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冥猪不是呆鹿 [网易四川省网友]: 2011-07-15 10:14:10 发表 网易北京市网友 [围观的力量] 的原贴: 1
媒体,为了真相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说比面对很多真相装不知道要强很多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这又体现了明珠郭嘉的先J性,是吧?2B。
顶[7]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 ip:123.180.*.* 2011-07-15 09:57:08 发表 如何窃听?求技术顶[3]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豁达的乌有之乡 [网易北京市网友]: 2011-07-15 10:09:40 发表 网易北京市网友 [围观的力量] 的原贴: 1
媒体,为了真相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说比面对很多真相装不知道要强很多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网易浙江省金华市网友 [别动你已经被代表了] 的原贴: 2
媒体,为了真相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说比面对很多真相装不知道要强很多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媒体需要制造一个拟态环境,体现媒体精英的优越感。
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0575541834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1-07-15 09:50:05 发表 这就是西方标榜的“自由”????????????霉狗们,看看你们的主子多么肮脏、龌龊!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http://news.163.com/11/0715/05/78VRSC400001121M.html
148#
发表于 2011-7-15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FBI着手调查新闻集团电话窃听可能

2011-07-15 09:2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1人参与

核心提示:媒体报道称FBI已经着手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展开调查,新闻集团下属记者被指侵入“9•11”事件遇难者电话事。联邦调查局纽约办公室当日未对有关消息发表评论,新闻集团当日也未作出回应。

中新社纽约7月14日电 此间媒体14日报道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经着手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展开调查。

媒体引用执法机构官员的话称,联邦调查局已经对指控新闻集团下属记者涉嫌侵入“9•11”事件遇难者电话事件展开调查。

这对于正在英国陷入“窃听风暴”的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联社的报道称,消息来源要求隐匿姓名,因为其未被授权发布有关消息。


联邦调查局纽约办公室当日未对有关消息发表评论,新闻集团当日也未作出回应。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美国的资产包括《华尔街日报》、福克斯电视台、《纽约邮报》。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目前调查处于初级阶段,还在对案情进行评估,未确定具体目标。

纽约州共和党众议员彼得•金本周早些时候要求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对新闻集团展开调查,并称其下属机构记者曾试图通过不法手段获取“9•11”事件遇难者的电话录音。媒体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今天的调查。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孙宇挺 )
149#
发表于 2011-7-15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150#
发表于 2011-7-16 1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窃听丑闻在英国引发辩论与反思

2011-07-16 04:53: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有0人参与

核心提示:7月13日,伦敦经济学院媒体传播系与媒体学会联合主办了一场讨论会,就追求独家内幕报道的合法性、丑闻对媒体所有权及新闻自由的影响,媒体与政界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展开公开辩论。

本报伦敦7月15日电(记者李文云)连日来,不断扩大的电话窃听丑闻内幕以及《世界新闻报》的关张,都对英国新闻界、政界、司法界造成极大震动。

管辖新闻集团所属英国报纸的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15日宣布辞职。国际新闻公司已确认这一消息。这是连日来在英国窃听丑闻风暴中垮掉的又一个重量级人物。

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表示,新闻集团本周末将在英国刊登新闻广告,就《世界新闻报》的丑行向英国民众道歉。默多克和他的儿子詹姆斯已经同意19日出席英国下院媒体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就窃听丑闻回答英国议员质询。

13日晚,伦敦经济学院媒体传播系与媒体学会联合主办了一场讨论会,就追求独家内幕报道的合法性、丑闻对媒体所有权及新闻自由的影响,媒体与政界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展开公开辩论。专家们对这起丑闻进行了反思,并且喝问:“是否到了该对媒体严加管教的时候了?”


英国资深媒体人、《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戴维·艾伦诺维奇在讨论会上说,《世界新闻报》丑闻的最新进展和后续反应,实际上是对新闻机构的一次彻底审查。现在报纸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可读性强、采写完美的新闻报道,却没人在意其采访手段和内容来源是否合法。他认为,完全依靠媒体投诉委员会这样的行业机构来实现媒体自我监管是不太可能的,应该有更强硬的机构来取代媒体投诉委员会,在新闻报道方面给媒体提出具体的指导原则。

在讨论会上,专家们指出,这起丑闻反映了英国报纸当前面对的问题。艾伦诺维奇认为,在当今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所有主流媒体特别是报纸的发行量都在下滑,日子很不好过。

作者:李文云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news.163.com/11/0716/04/792DJLSJ00014AED.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