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法规案例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1-7-7 08: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恩性侵犯案女主角告报纸诽谤

2011-07-07 02:56:55 来源: 山西晚报(太原) 有2人参与

据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性侵犯案原告5日状告美国《纽约邮报》,原因是这家报纸指认她是“妓女”。

这名32岁女服务员的律师汤普森告诉美联社记者:“我们已提出起诉,因为不应当把强奸案受害人称作妓女。”

原告方指认这家报纸“为挽回急速下滑的销量不择手段”,使受害人遭受侮辱和嘲笑。

http://news.163.com/11/0707/02/78B1B48P0001121M.html
132#
发表于 2011-7-7 1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黎勇01:这个评奖理由确实很充分啊!“给境外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


@中国新闻奖:申报评奖理由:利用出版物攻击我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境外敌对势力惯用的手法之一。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得主王广祥依法维护个人权益和国家利益,为境内广大作者和国家有关职能机构提供了成功范例,也给境外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http://t.cn/apuNmM 原文转发(3)|原文评论(1)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 收藏 | 评论

133#
发表于 2011-7-7 17: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国日报网:英国窃听门升级 传阵亡军眷也遭窃听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新闻摘注# 英国窃听门升级 传阵亡军眷也遭窃听:默多克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升级,据称,在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战争中阵亡士兵家属可能是窃听目标。这一内幕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阵亡家属认为窃听行为令人... http://t.cn/ap3LjN 原文转发(5)|原文评论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 | 收藏 | 评论

134#
发表于 2011-7-7 2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人肉搜索
笑蜀:回复@偶是老道:嗯,这个角度貌似更有道理。讨论就更深一层了,推荐一把。 //@偶是老道:人肉是文革式的,不在於其形式如何,而在於其本質上是無視人權無視隱私權,所以不存在此合法彼非法。這種兩分法貌似公正,實質上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機會主義。而依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所做的歸總,就本質角度可知,那


@西门不暗:陈丹青说人肉是文革遗风。本人表示十分赞同。 原文转发(360)|原文评论(232)






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4) | 收藏 | 评论(3)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注册
评论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同时评论给原文作者 西门不暗


  • 四十二都 这是假装近视 (2分钟前)
    举报|回复


  • 熙熙攘 //@笑蜀:回复@偶是老道:嗯,这个角度貌似更有道理。讨论就更深一层了,推荐一把。 //@偶是老道:人肉是文革式的,不在於其形式如何,而在於其本質上是無視人權無視隱私權,所以不存在此合法彼非法。這種兩分法貌似公正,實質上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機會主義。而依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所做的歸總,就本質角度 (4分钟前)
    举报|回复


  • 围炉闲扯 奈何先有乱七八糟的现状后有人肉 (5分钟前)
    举报|回复


  • 余少镭 如果我没理解错,@西门不暗 说的“人肉”就是名词:人肉。他省略了动词:吃。所以他指的,是文革期间广西一带吃人成风。 (6分钟前)
    举报|回复


  • 自由职业者三世 @笑蜀:回复@偶是老道:嗯,这个角度貌似更有道理.讨论就更深一层了,推荐一把.@偶是老道:人肉是文革式的,不在於其形式如何,而在於其本質上是無視人權無視隱私權,所以不存在此合法彼非法.這種兩分法貌似公正,實質上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機會主義.而依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所做的歸總.就本質角度可知,那... (7分钟前)
    举报|回复


  • 恰如灯下故人 转发此微博:赞!@偶是老道 :人肉是文革式的,不在於其形式如何,而在於其本質上是無視人權無視隱私權,所以不存在此合法彼非法。這種兩分法貌似公正,實質上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機會主義。而依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所做的歸總,就本質角度可知,那 (7分钟前)
    举报|回复







135#
发表于 2011-7-9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7-9 10:48 编辑

【案例】删帖
南周评论员李铁:哈哈哈,这个好玩。


@蔡阳的微博:昨天的转发,不说话。也只活了一个小时,不是我删的,今天再试试,我只是为了收集一下选择关键词的新动向。他死不死我们不是照样生活,毛爷爷当年死时折腾了全国人民大半个月,不也还是这回事。 原文转发(23)|原文评论(27)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 | 收藏 | 评论

浙大教书匠李红涛://@子非言语:屏蔽工作也是个斗智斗勇的技术活啊!民众的知情权,被官僚和体制侵蚀的体无完肤!其实,事前及时公开比事后盲目屏蔽有效的多,谣言止于公开!


136#
发表于 2011-7-11 0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The Guardian has another reporter expelled from Tripoli
的黎波里驱逐令:卫报记者的自白

Libyan regime has also recently expelled reporters from the Daily Telegraph, CNN and Reuters
最近,利比亚政府(注:指卡扎菲一方)已经驱逐了许多记者,其中就包括:英国《每日电讯报》,CNN和路透社。

英文网址:
http://www.guardian.co.uk/news/blog/2011/jul/08/guardian-journalist-expelled-tripoli-libya?CMP=twt_gu
作者:David Smith
写作地点:突尼斯Djerba岛
写作时间:2011-07-08(周五),12:36(英国夏令时)
翻译:@skipper79

David Smith of the Guardian was expelled from Libya after interviewing critics of Muammar Gaddafi. Photograph: Mohamed Messara/EPA
在采访了反卡扎菲人士后,英国《卫报》记者被驱逐出利比亚。(摄影:Mohamed Messara/EPA

The Guardian has been expelled from Tripoli for the second time in three weeks as the Libyan regime seeks tighter control over how the conflict is reported to the world.
这次是三周内英国《卫报》第二次被驱逐出的黎波里了。针对如何向世界报道这次冲突,利比亚政府(注:指卡扎菲一方)在这一方面的管制变得愈加严苛。

On Wednesday, I was ordered to pack my bags and leave the country because officials objected to an article in which I interviewed critics of Muammar Gaddafi.
周三,我被勒令打包离开这个国家,原因就是我采访了一些反卡扎菲人士,并写了一篇文章,这些引起了(当地)官方的反感。

The government demanded that the Guardian publish an apology "to the Libyan people", which it had itself prepared. The paper refused.
(卡扎菲)政府要《卫报》发表一份 “向利比亚人民”的道歉声明,当然这份声明是该政府自行准备的,而《卫报》拒绝了这一要求。

Guardian journalist Xan Rice's spell in Tripoli ended similarly abruptly last month. Reporters from the Daily Telegraph, CNN and Reuters have also been expelled in recent days.
上个月,《卫报》记者Xan Rice因为其所写的文字遭到了相似的境遇。近些日子,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CNN和路透社的记者们同样遭到了驱逐的命运。

Foreign journalists in government-controlled Libya are obliged to stay at one hotel, the Rixos in Tripoli, and are not allowed to leave the grounds without a government "minder", causing frustration and strained relations. Their output is closely monitored by Libyan officials.
在(卡扎菲)政府管辖的地域,外国记者们都被圈在的黎波里的Rixos旅馆,想离开旅馆必须有政府“看护人”陪同,这一状况使得记者们十分沮丧,让双方关系变得极为紧张。记者们的稿件也要接受利比亚官方(注:指卡扎菲一方)的严密监视。

On Tuesday I walked out of the front gate unaccompanied, caught a taxi to a neighbourhood known for anti-Gaddafi dissent, interviewed some of its residents and reported my findings.
周二,我在没有(“看护人”)陪同的情况下,走出旅馆前门,打了一辆出租前往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对卡扎菲的不满是出了名的,随后我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并将我的发现作了报导。

Within hours of the article appearing online, I was summoned to the media centre where an official held up a print-out of my article, the offending passages highlighted in yellow, and ripped it in half. He said: "Tomorrow you must leave Libya for ever! You can never come back, even when there is peace."
文章刚放到互联网上几个小时,我就被一个(卡扎菲政府的)官员叫到新闻中心,这位官员手中就拿着那篇文章的打印件,文章上面的敏感部分都用黄色墨笔标了出来,打印纸的中间还被撕破了。他对我说:“明天你必须永远离开利比亚。你再也不能回到这里,以后这里和平了也不行。”

It was explained that there was no record of me having left the hotel on Tuesday morning, therefore I must have sat in my room and made up all the quotations. But I was given one last chance: I could remain in Tripoli if I handed over my interviewees or if the Guardian published a retraction that denied their existence. This is the absurd apology they demanded:
这位官员给出的解释是,没有记录表明周二早晨我离开过旅馆,因此这整篇文章是我自己蹲在房间里编的。不过,他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如果我想留在的黎波里,要么交出我的采访对象;要么让《卫报》发布一个声明否认有异议者的存在。以下就是他们所要求的可笑的道歉书:

"Declaration of apology
“道歉声明

To the Libyan people:
利比亚人民:

Regarding our article on the 6/7/2011 describ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g-Al-Jouma area of Tripoli, narrating stories of some residents opposing the Libyan system, and using obscene words against the person of (Muammar Gaddafi) who is the leader and symbol for all Libyans.
鉴于我们在2011年7月6日的文章中介绍了的黎波里Soug-Al-Jouma地区的情况,文中说了一些当地居民反对利比亚政府的事情,文中还用下流的词汇诋毁了全体利比亚人的领袖和象征(穆阿迈尔·卡扎菲)。

And where this report is contrary to truth and that these cases referred to do not exist.
这篇文章背离了事实,其中所涉事件均不存在。

Therefore please accept our apology,
因此,请接受我们的道歉。

The Guardian."
《卫报》”

I took the car out of Libya instead. I was joined by a Daily Telegraph journalist who had committed the same offence. This means that, at least for now, no British or American newspaper reporters remain in Tripoli, although the BBC, ITV, Sky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media are still present.
(与其告密或道歉,)我选择坐车离开利比亚。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位《每日电讯报》的记者,犯忌的原因与我相同。这么一来,在的黎波里虽然还有BBC、英国独立电视台、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媒体,可至少已经找不到一个英国或美国的报业记者了。

老榕注:早在利比亚革命于2月爆发后不久,半岛电视台的所有人员就被卡扎菲驱逐或者拘押了,后来重新进入了义军控制区。
137#
发表于 2011-7-11 0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38#
发表于 2011-7-11 08: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泄密
格鲁吉亚指控3名记者向俄提供机密信息

2011-07-11 03:26:08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2人参与

核心提示:格鲁吉亚政府9日以间谍罪名正式指控3名先前遭逮捕的摄影记者,指认他们向俄罗斯情报机构提供机密信息。如果罪名成立,3人面临最长12年监禁。格鲁吉亚内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警方在被捕记者寓所起获机密文件的复印件。

据新华社电 格鲁吉亚政府9日以间谍罪名正式指控3名先前遭逮捕的摄影记者,指认他们向俄罗斯情报机构提供机密信息。

格鲁吉亚警方发言人格奥尔基·布哈拉什维利当天介绍,调查人员认定,其中一名被捕记者、欧洲新闻图片社摄影师祖拉布·库尔特希基泽与俄罗斯军方情报机构情报总局“有联系”。

布哈拉什维利说,库尔特希基泽雇用总统私人摄影师伊拉克利·盖德尼泽和外交部摄影记者格奥尔基·阿布达拉泽拍下写有总统日程、车队行车路线和行政大楼等秘密信息的文件,把照片交给库尔特希基泽,由他把情报传给俄罗斯方面。


库尔特希基泽、盖德尼泽和阿布达拉泽在格鲁吉亚属于最知名专业摄影记者。格鲁吉亚警方和反间谍机构6日晚至7日凌晨突击搜查并逮捕3人。盖德尼泽同为摄影记者的妻子纳蒂娅一同被捕。

格鲁吉亚内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警方在被捕记者寓所起获机密文件的复印件。

库尔特希基泽、盖德尼泽和阿布达拉泽9日受到间谍罪指控,接受羁押,等待法庭审理。格鲁吉亚媒体报道,如果罪名成立,3人面临最长12年监禁。

盖德尼泽的妻子纳蒂娅当天获释,没有接受记者采访。她没有受到指控。

http://news.163.com/11/0711/03/78LCJG1O0001121M.html
139#
发表于 2011-7-12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英警方:至少10名王室成员遭《世界新闻报》窃听
2011-07-12 06:03:19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有1人参与

  英国《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案新进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涂赟):继续关注英国《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案。因涉嫌窃听丑闻,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有168年历史的英国报纸《世界新闻报》7月10日发行最后一期后永久停刊。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没有平息人们对窃听案的刨根问底,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英国记者涂赟,介绍这一案件的最新进展。 记者:据英国媒体11日报道,《世界新闻报》曾向一名保卫英国王室安全的警卫花钱购买王室成员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王室成员和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活动安排等,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安全法规。对此情况《世界新闻报》的英国母公司“新闻国际”在2007年就已经知晓,但在此前面临一系列电话窃听案进行调查时,“新闻国际”并没有将相关情况告知警方,而是直到上个月在一个下议院选定的委员会的要求下才把曾经发现过相关邮件的事情通知伦敦警方,这些邮件显示,《世界新闻报》记者为获取信息向警官支付的费用总额达10万英镑,约合100万元人民币。警方称,包括查尔斯王子夫妇在内的至少10名王室成员遭到过《世界新闻报》的窃听。 除此之外,英国广播公司还报道称,有证据显示,英国前首相布朗在任职财政大臣期间,默多克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使用找人谎称是布朗本人的手段非法获取布朗个人的财务信息。伦敦警方已就此事致信布朗。当天,“新闻国际”对这一指控提起申诉。 主持人: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更多情况的曝光,默多克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计划是否会收到影响? 记者:应该说默多克想要收购英国天空电视的努力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据报道,默多克已经和他的小儿子、“新闻国际”的主席詹姆士·默多克以及“新闻国际”现任首席执行官、自身也深陷窃听丑闻的《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布鲁克斯进行了会面,商讨对策。但会议内容并未公开。11日,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就公开表态,称已经拥有天空电视39%股权的默多克应该就此放弃对天空电视剩下61%股权的收购,这样才是负责的姿态。当天,英国政府负责此收购案的文化大臣亨特也向负责对电信、电视和无线电行业进行独立监管的英国通讯管理局致信,请求后者就该收购是否违反反垄断法以及是否会影响英国媒体的多元化提供证据和意见。由于担心新闻集团对天空电视的收购遭挫,11日,天空电视的股价大幅下跌,一度跌破7英镑的发行价。天空电视当天收于7.15英镑,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4.6%。 主持人:据说,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英国《世界新闻报》的前主编关系密切,那么窃听丑闻的发酵对卡梅伦有没有影响?

记者:由于同该报前主编布鲁克斯关系密切,还曾不听劝告执意雇佣接替布鲁克斯任主编的库尔森担任保守党媒体公关总监,以及后来的首相府媒体事务主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判断力饱受质疑。反对党工党的领袖米利班德已经正式要求卡梅伦发表紧急声明,澄清自己当初为什么在面对《卫报》主编拉斯布里奇、副首相克莱格、以及资深议员阿什唐等人的警告时仍要一意孤行聘用被认为不适合在首相府工作的库尔森。米利班德还要求卡梅伦就此做出道歉。不过,首相府就此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卡梅伦已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并表示对任命库尔森负责首相府媒体事务承担个人责任。声明说,有关此事的大部分信息,卡梅伦都已向公众做出了说明。

140#
发表于 2011-7-12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女星酋柴酋长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1-07-12 09:21:52 发表 这就能倒闭?我们三氯氰胺都健在的啊,万恶的资本主义太黑暗了。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http://news.163.com/11/0712/06/78O8D8EH00014JB5.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