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9: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央视消防中队成立 将配备可达101米高空云梯车
2013-11-04 02:46:02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有199人参与


分享到



陶然亭的消防嘉年华,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本报讯 昨日,本市首届消防嘉年华活动在西城区陶然亭公园举行,包括中央电视台中队、南苑中队、北安河中队在内的11个新建消防中队正式揭牌。

昨日上午,在陶然亭公园里,消防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登上真正的消防车、近距离接触消防搜救犬、消防主题剪纸、消防卡通玩偶……这些好玩儿的消防特色活动,让孩子们过足了消防瘾,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让广大市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火灾,学会逃生”。

与此同时,北京消防启动了以“认识火灾、学会逃生”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周活动,迎接11月9日本市第二十三个“119”消防日的到来。


全市16个区县同时启动消防宣传周,在200余个人员密集场所、500余个居民社区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家庭火灾扑救演示、消防安全知识问答等活动。

活动现场,包括中央电视台中队、南苑中队、北安河中队在内的11个新建消防中队正式揭牌。其中央视消防中队将配备北京市最高的云梯消防车,这部云梯消防车可达101米高空,负责保卫CBD地区的消防安全。

这些新建中队位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顺义、延庆等区县,将填补相应地区消防力量的空白,有效提高消防部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和社会救助的能力。目前,本市消防中队数目已达122个。


http://news.163.com/13/1104/02/9CQ8URQC0001124J.html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3-11-6 10:16 编辑

【案例】
科学探索与信仰
印度火星探测器升空 航天总负责人发射前拜神
2013-11-06 02:31:15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83人参与


分享到










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2点38分(北京时间下午5点08分),印度东海岸的斯里赫里戈达岛(Shriharikota)航天发射场,“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5日发射升空,由运载火箭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淡化地区空间探索技术竞争一说,称印度是“与自己竞争”。
7.8亿公里奔火星
印度南部斯里赫里戈达岛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当地时间5日14时38分,红黑相间的运载火箭腾空,进入微阴的天空。
控制中心内,数十名科研人员紧盯着350吨重的运载火箭,焦点是火箭所搭载“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金色、重约1.35吨、与一辆小汽车大小相仿。
发射后大约40分钟,“曼加里安”号与火箭分离,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由于缺乏直接飞行动力,这枚探测器将围绕地球运行20到25天,以积蓄速度、脱离地球引力。这时,对印度科研人员的“第二阶段”考验开始。
按计划,“曼加里安”号将跋涉7.8亿公里奔向火星,有望明年9月抵达火星轨道。火星探测项目以高风险著称,按拉达克里什南的说法,全球51个火星探测任务中只有21个成功。
印民众质疑“探火”
印度火星探测项目预算45亿卢比(约合73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波音梦想客机造价的一半,也远低于其他国家同类项目,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本月发射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后一项目的预算是6.71亿美元。
不过,不少印度人仍然质疑这一项目,认为印度超过3.5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25美元,三分之一人口缺电,政府应更加关注民生。
“曼加里安”号发射升空后,也遭到一些欧美网友调侃。一名似乎为英国人的网友在英国《卫报》网站留言:“希望我们(英国)不要再拿纳税人的钱去支援(印度)这个国家了,他们明显有钱去烧。”
针对质疑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坚称,空间项目技术有助发展经济,比如一些卫星监测天气和水资源情况,以及改善偏远地区通信条件。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什南说:“印度为什么要参与空间项目是一个过去50年内一直存在的问题。过去、现在和今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 那是为人类和社会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
可能加剧空间竞赛
分析师认为,对于印度而言,“曼加里安”号项目如果成功,意义在于使印度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成为成功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第4个实体。
一些分析师解读,印度火星探测项目可能会加剧亚洲地区空间技术“竞赛”。这一火星探测计划从宣布到实施仅用了15个月。
拉达克里什南淡化“竞赛”说。他称:“我们是在我们已经为自己规划的领域内,与自己竞争”。
争议
航天负责人发射前先“求神”
发射前一日来到印度教神庙祈祷,此举被批评违反宪法
在5日探测器发射之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什南特地来到一处印度教神庙祈祷,希望发射成功,此举在印度引发批评。
印度媒体报道,4日,这位印度航天的总负责人来到位于Tirupathi的一处神庙,向供奉在这里的巴拉吉神祈祷,希望次日的发射能成功。在祈祷完毕后,拉达克里什南对媒体记者称,他对发射成功充满信心。他说,探测器将于次日下午发射,“这将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探测器预计将于明年9月抵达火星。”
在祈祷完毕后,拉达克里什南还动身前往附近的另一个印度教圣城访问。
印度媒体称,当天并非拉达克里什南第一次在航天发射前“拜神”,此前几乎每次发射,他都会如此。
因为拉达克里什南的政府官员身份,他4日的举动立即招致批评,一个印度“唯物主义者”组织批评拉达克里什南违反了印度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要求辛格立即将之解职。
该组织负责人纳亚克称,无论从科学而言,还是从政府官员身份而言,拉达克里什南都不该去拜神,“我不知道他把卫星的复制品放到寺庙一尊雕像的脚下符合什么样的科学原则……像他这样一个政府机构的负责人,竟然愚蠢到相信求某一个神明,就能确保发射成功。”
前景
多国失败 探火没那么简单
最近20年,俄日英中探测火星相继失败,只有美国和欧盟成功
自从1960年人类首次将探测器送往火星以来,已经有51个大大小小的探测器飞奔火星,但成功率不到一半。成功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分别是美国、前苏联及欧盟。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航天局探测火星最为频繁,共进行了15次以上探测活动,其中大多数任务获得成功。在此期间,其他国家也尝试发射探测器,但悉数以失败告终。
1996年,俄罗斯发射“火星96”探测器,但由于运载火箭出故障,探测器甚至没能飞出地球引力范围便以失败告终。1998年,日本向火星发射了“希望”号探测器,但探测器因为电力故障,未能进入火星轨道。2003年,英国也加入“探火”的行列。“小猎犬2号”探测器被搭载在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上。但是,当“小猎犬2号”成功与“火星快车”分离,很快将进入火星大气层时,却突然与地球失去联系。

2011年11月,俄罗斯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福布斯-土壤”号,但是,探测器在发射后变轨失败。一同失败的,还有搭载在“福布斯-土壤”号上的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
整整2年后,印度加入了火星探测行列。印度航天机构官员称,只要能够到达火星,就已经算是重大的成功。
人类探火53年成功21次
从1960年至今,一共有7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机构52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分别为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欧盟、英国、日本、中国、印度。成功21次,成功次数最多的是美国,约15次。

http://news.163.com/13/1106/02/9CVCTC9300014AEE.html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国研究发现银河系中或有88亿个“地球兄弟”
2013-11-06 06:03:11 来源: 新华网 有161人参与分享到
美国研究人员4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刊文说,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中,在大小、温度、地质等方面类似于地球的星体可能达到88亿个。

过去,人类发现的许多遥远行星都是近距离绕母星运转的气体巨行星,类似于地球的岩石行星很难发现,尤其是那种处在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宜居带上的类地球行星。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寻找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到2倍、获得的星际辐射是地球1到4倍的行星。星际辐射可以确定水是否可以在这些行星的表面上以液态存在。


文章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此前研究了4.2万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这一过程中,发现了603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包括10颗半径和星际辐射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在对可能尚未发现的行星进行校正之后,研究者计算认为,总体上,22%的类太阳恒星可能拥有大小或获得星际能量都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处于所谓的宜居带中。

研究人员说,银河系中类太阳恒星至少400亿颗,因此“地球兄弟”可能超过88亿个。按照地球70亿人口算,每个人可以分配一个以上的“地球兄弟”,其中最近的“地球兄弟”可能离我们只有12光年。

当然,研究人员也同时指出,虽然有这么多与地球差不多大小、温度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存在,但这不意味着这些行星就支持或有生命的存在。

(原标题:银河系中或有88亿个“地球兄弟”)

http://news.163.com/13/1106/06/9CVPABC200014JB5.html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德两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6尾小行星
2013-11-09 03:43:37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1人参与






这张美国航天局提供的图像显示,
编号为P/2013P5的小行星拖着6条由尘埃组成的尾巴,看上去“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草坪喷水器”。

据新华社电7日,美国和德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在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首次发现一个拥有6条尾巴的奇特小行星,这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解。
德国研究人员利用模型分析推测,该小行星的6条尾巴并非由天体撞击产生,与彗星物质蒸发形成的尾巴也不同,它们应该是小行星在太阳光照射下自转速度加快、表面物质被甩出陆续形成的。
科学家曾经认为,小行星没有尾巴,但近些年的一系列观测推翻了这一说法。这颗带6条尾巴小行星的发现表明,小行星带中这种由自转加快而形成尾巴的现象很普遍,或许是许多小行星的主要“死亡”方式。

http://news.163.com/13/1109/03/9D787VLV00014AED.html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0: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科学家发现宇宙最冷之地:零下272摄氏度
2013-11-11 03:36:5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有3548人参与






资料图

智利天文学家表示,宇宙中最冷的地方是“回力棒星云”,那里的温度仅比绝对零度高1度。在绝对零度条件下,所有的原子都会冻结。“回力棒星云”位于半人马星座,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他们说,“回力棒星云”的温度只有1开氏度(约零下272摄氏度),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冷天体”。“回力棒星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行星状星云,它正迅速膨胀,并在这个过程中耗尽能量,产生冷却效果,从而使自身温度保持在比周围温度还低的水平。捕捉到“回力棒星云”芳容的“阿尔马”设在阿塔卡马沙漠中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那里几乎没有任何湿气或植被,能对天空一览无余。
评点:这个“回力棒星云”简直就是宇宙的冰箱,有什么需要保鲜的东东都可以先放到那。它只比绝对零度高1度,是深冷速冻的好地方。绝对零度是指原子绝对静止的温度,为零下273.15摄氏度。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然而,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和热量,也不断进行能量和热量的相互转换。
http://news.163.com/13/1111/03/9DCCL54J0001121M.html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3-11-11 10:59 编辑

【案例】
欧洲卫星今日撞地球 专家:砸头概率比中彩票低
2013-11-11 07:42:15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200人参与





即将坠入大气层的卫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空间局所属“重力场和稳态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已经完成使命。与很多卫星在寿终正寝之后便被抛弃在地球轨道上不同,欧洲空间局决定将其引导进入地球大气层焚毁。这颗卫星重约1吨,专家估计它将无法完全被烧毁,某些部分将坠落地面。
卫星的坠落在何处,目前尚无法准确估算,是否会“砸”到我们的头上?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主任告诉记者,因为大气层的不确定因素,是很难提前确定一颗卫星的坠落点,这颗卫星如果是极轨道,轨道角在90度左右,那么理论上是可以坠落到任何地点的,包括中国。有计算称,对于被卫星碎片砸中的概率,据说比一个人中25万次彩票还小。
坠落不是事故,有意为之
网上消息称,卫星呈长柱状,长度为4.8米,整颗卫星没有一处可移动组件。在卫星再入大气层时,估计将会碎裂成25—45块碎片。这颗卫星的此次坠落也并非事故,而是有意为之,它将在受控姿态下进入地球大气层。欧空局的科学家们目前仍在努力确认卫星坠落之后将会撞击地面的准确位置范围,他们希望能有4—5个小时的时间窗口来用于遥控此次受控坠落过程。坠落前,这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约将是每80分钟围绕地球飞行一周。
据了解,此次卫星75%的重量会被大气层燃烧消耗殆尽,剩下的25%会落到地面之上。研究人员估算认为有2/3的可能性这颗卫星的所有部件都将会坠落到大海之中,如果真的有部分组件坠落在陆地上,那么有可能的坠落地区范围将包括加拿大、西伯利亚、撒哈拉、南极或是其他相对人烟稀少或无人居住的广袤地区。科学家们表示,大约仅有7%的可能性会有卫星碎片坠落到靠近有人居住地区的附近。
太空垃圾,宇宙交通肇事者
这颗卫星的坠落其实并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环保的事情。失去了作用的卫星,流浪在地球外的轨道上,就成为太空垃圾了,这些垃圾正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太空垃圾小到由人造卫星碎片、漆片、粉尘,大到整个火箭发动机构成。
若太空垃圾若与运作中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或国际空间站相撞,会危及设备甚至宇航员的生命,据计算一块直径为10厘米的太空垃圾就可以将航天器完全摧毁,数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使它们无法继续工作。
科学家计算,太空轨道上每个飞行物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将达到2年一次。
太空垃圾很多,有人故意扔
资料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四千多次航天运载火箭,不完全统计,太空中现有直径大于10cm的太空垃圾九千多个,而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可能数以百万计。
太空垃圾的产生,有一些并非是意外,而有意爆炸产生的航天器残骸,大多来自前苏联和美国太空战的“预习”。
如今车外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现象,而在上个世纪,前苏联的一些宇航员还把在太空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丢入太空。而一些个人原因的失误也会导致太空垃圾产生。人们还发现,有一只被一名美国宇航员丢失的手套,竟在空中飘浮游荡了20多年。
人类发射的卫星,在失去效用后,仍会沿着轨道飞行,成为太空垃圾。它们最终会因飞行速度减小,重返大气层而与大气层摩擦烧毁,如果轨道高度较高,一般坠落都要到几十年到几百年以后。
南京有“太空垃圾”观测中心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主任告诉记者,2005年,我国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就成立“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将为中国在空间航天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
在英国,研究人员设计一种用于小卫星的微型电力推进器,可以将卫星安全带回地球大气层,在空中烧尽,从而避免产生太空垃圾。
去年,瑞士拟发射首颗打扫卫星清理太空垃圾。
美国航空航天局一个独立工作组发布报告称,太空垃圾是国际空间站面临的一个较大威胁,提出安装遮蔽罩将大大提高空间站抵抗太空垃圾撞击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国际空间站已经穿上了“铠甲”来抵御太空垃圾的“袭击”。
http://news.163.com/13/1111/07/9DCQM97V0001121M.html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新华社:有大规模学者在转基因领域经商

2013-11-25 04:20:00 来源: 长城网-燕赵都市报(北京) 有213人参与


转基因食品的争论旷日持久,研究结论莫衷一是,意见表达极度情绪化,与粮食稳定和食品安全的高度相关,使得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愈加针锋相对。从”黄金大米”,到61名院士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农业部进行转基因实验,争论愈演愈烈。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安全,对环境有没有影响,甚至有人将这个问题与粮食安全联系起来。自1996年实现商业化发展以来,转基因可能是农业史上最有争议的技术。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

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采访中,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双方都是该领域内的学者专家,这说明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定论。科学层面之外,对于社会问题和自身安全的关切,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争论的根源。

“谁知道基因是什么?”

“谁知道基因是什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白书农在公开课上问大家,偌大的教室内几百名同学们面面相觑,惊讶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同时,似乎也很难做出解答。在这堂“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讲座开始之前,助教向每位同学发了一份调查问卷,有六个关于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基因的定义也成了这场讲座的开场白。

“高中课本中说,基因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认同。但是,对于这堂公共课中的大多数文科生来说,回忆“遗传效应”、“DNA”的定义又谋杀了不少脑细胞。

有意思的是,说起转基因食品,教室内忽然又热闹起来,争相向老师发问,诸如““黄金大米””、“转基因实验”等等问题接踵而来。

大家在还对转基因基本概念都不了解的时候,却对“转基因食品”如此感兴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白书农教授演示了他的课程幻灯片—“有关当前转基因食品作物争论的另类思考”,其中就给出了答案,转基因食品争论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还是社会理念问题;关心社会问题与自身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民以食为天,转基因食品归根到底还是吃的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真正的了解转基因,就要清楚我们食物的来源。白书农教授引用了一个数据,在30万种植物中,有667种成为了人类的作物,而只有五种成为了人类最主要的作物。

每一种作物由野生到被人类利用,端上餐桌,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还有许多巧合。白书农教授举了一个例子,稻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最初稻子成熟后,稻粒会掉到地上,这样就容易被田中和空中的动物捕捉,而不易收获;后来它发生了一次基因突变,导致成熟后的稻粒会继续包含在稻穗中,方便人类收割储存,就这样,它成了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直到今天,从田间、到仓库、到市场、到餐桌,每一粒米和面都经历了无数的机缘巧合才变成了人们的食物。白书农说,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粮食是净出口的,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国家制定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是为了保证粮食供给。可以说,对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关注,就是对这个重大社会问题的关切。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诚然,转基因食品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相当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就像讲座中大多数同学并不清楚基因的定义一样,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程度也并不相同。

不过,白书农教授认为,这并不妨碍公众关心转基因食品问题。他说,自己不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他经常对博士研究生说,你们不要只会做实验、搞研究,做完了把结果全都摆列出来,不管别人能不能理解和接受。你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让他人接受。

一项真正有益人类的科学成果的出现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中科院院士李振声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科技节的最高奖项。帮助他获得这一奖项的杂交小偃麦,是他经过几十年的科研结出的硕果。

转基因食品问题也是如此,研究者和学者不是在闭门造车,而是要以应用和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目前,无论是研究者、应用者都无法完全证实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也是因此,央视名嘴崔永元才在微博上呼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一定要谨慎”。

这在科学史上是有前车之鉴的,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就对转基因技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他提到了在科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 DDT事件。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者,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DDT,鸟类体内含DDT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

与崔永元一样,蒋劲松认为,目前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了解并不充分,对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还无法预见。因此,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中国为什么在该领域有大规模学者经商?

转基因食品的讨论如火如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业内人士、专家学者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在公开场合,被问到转基因食品问题的时候,他们以“不清楚”、“没听说”为托词,避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什么呢?

白书农提到了一个概念,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与利益分配格局。目前在美国都是以大公司为主导,进行科研开发。而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这个行业在美国只有几家大型企业,却能保证研发投入;而在中国,更多的是像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种子公司一样的小企业,维持运营是它们的主要目标。

因此,在中国主要是以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为主导,也由此产生了大规模学者经商的问题。一旦学者参与到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也就成了利益相关者。这是许多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无利不起早,这些身在其中的学者的结论也难免受利益左右,而缺乏独立性。

蒋劲松教授就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在著名的转基因企业孟山都公司周围有一个利益相关集团,研究者由于与之有利害关系,而无法做出独立的判断。更为可怕的是,一旦这样的利益集团形成,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将遭到孤立,甚至遭受打击。

目前,这种观点只是一种推测,但是受众面却不小。领域内有些独立的学者,提出一点支持转基因食品的观点,遭到了谩骂等语言暴力,这也是许多学者不喜欢评论转基因食品的原因。

转基因企业的一些“双重标准”也使得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不信任感增加。前段时间有报道指出,有跨国企业销往欧盟的转基因食品都有明确的标识,而在中国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却没有标识。对此,全国人大法工委的相关人士解释说,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还没有相关的立法。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实行转基因标识制度,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均需标识。不过,由于没有法律的规范,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十分混乱,部分市售转基因食品没有明确标识,有的商家怕消费者知道后不买而故意不标,也有的不知道这些食品需要标识。

两个发达国家中的先知先觉者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存在着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在国外,这一争论尤甚。

绿色和平组织和瑞士的IngoPotrikus教授,两个围绕着”黄金大米”争斗的宿敌,被白书农看做是发达国家中的先知先觉者。“黄金大米”在中国掀起风波之前,就已经声名在外了。除了因为它所宣称的功能— 解决落后地区居民维生素A摄取不足,还因为它的发明人瑞士IngoPotrikus教授与“绿色和平组织”之间的恩恩怨怨。

1999年,瑞士人IngoPotrikus教授证明了”黄金大米”在科学上的可能性,在欧洲、亚洲一些地区准备进行种植生产。这时,绿色和平组织也着手了他们的反转基因运动,并且坚持了十几年。在湖南进行的”黄金大米”实验也是最早由绿色和平组织发现的。


白书农无意评价这二者的功过是非,他给对立的双方都冠以了“发达国家中的先知先觉者”这个称号。“我与Ingo教授有私交”,白书农说。他了解的Ingo教授,衣食无忧、生活优裕。瑞士是一个发达国家,那里生活的人们并不缺少粮食,孩子们也不用担心维生素A的摄入。可是Ingo教授却始终坚持他的”黄金大米”实验,是因为他知道在世界许多地区,还有人吃不上饭,由于维生素A的缺乏,每年有许多人患上干眼病、失明甚至死去。

对于绿色和平反转基因的行为,白书农也表示理解。他们行动的出发点是为了当下安全、后代安全,提倡自然至上。

如何对待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白书农教授提到了一个理论— 供需关系的博弈中哪些环节是人类可控的?

一方面是我们仍然需要扩大粮食的产量,以维持生产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过度冒险,使自身的安全和生存受到威胁。怎么办?他并没有给出答案。

新华社发

http://news.163.com/13/1125/04/9EGGM0JI0001124J.html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媒称一颗彗星今日将与太阳擦身而过(图)
2013年11月28日08:33  中国新闻网




哈勃太空望远镜今年4月观测到的ISON彗星。
  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美媒报道,在太阳系最偏远的地方消磨了头45亿年的光景后,一颗彗星今日将与熔炉般的太阳擦身而过。
  ISON彗星与太阳的亲密接触,以及太阳的热量与引力可能造成的解体事件,将给科学家们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他们一窥组成行星的成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高级科学家凯里·M·利塞(Carey M. Lisse)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它好比是太阳系形成时期留下的恐龙化石。”
  如果这颗彗星能存活下来——尽管利塞博士等众多专家认为不能——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靠近地球,或许能为12月初的夜空增添一缕耀眼而迷人的光亮。届时,最佳观测时间将是几近破晓与刚刚日落的时候。它现在太接近太阳,不易被看到。
  近年来,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了许多掠日彗星,不过这一颗与众不同。2012年9月,位于俄罗斯的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发现了这颗彗星,并用其缩写命名为ISON。它似乎发源于奥尔特星云(Oort Cloud),也就是距离太阳约1光年的彗星云团。多数之前的掠日彗星似乎都是环绕太阳多次的一颗大彗星的碎片。
  ISON很可能是在数百万年前因一颗经过恒星的引力分裂出来的,从而第一次被推到了内太阳系的轨道上,不过这也相当有可能是它的最后一次。
  “我们将看到它被烤得冒烟,”利塞博士说。
  随着ISON进入内太阳系,NASA的各个航天器,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火星侦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开始持续拍照。NASA的行星科学主管詹姆斯·L·格林(James L. Green)说,“这颗彗星引发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没几颗彗星曾在那么远的位置被发现,而且一些科学家起初以为,ISON的直径有几英里,可能成为“世纪彗星”,亮度堪比满月。
  不过,随着ISON经过火星,NASA的飞行器拍摄的照片显示,它的直径至多有四分之三英里(约合1.2公里),比多数彗星都小。
  由于ISON在很远的地方就被发现了,天文学家们有大量时间来为观测做规划。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可以拍摄红外照片。它的测量显示,ISON彗核周围包裹着大量的二氧化碳。“看起来像是,二氧化碳或许是太阳系早期很基本的一种分子,而不是一氧化碳,”利塞博士说。
  随着ISON迫近太阳,彗尾的行为揭示出通常不可见的太阳风的运动。太阳风是太阳持续喷射出的粒子流。
  最近几天,ISON的表现得不太稳定,时明时暗。这让人们猜想,它已经分裂了。“我们的确不知道它是否还是一整块,”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天文物理学家卡尔·巴塔姆斯(Karl Battams)说。
  就算是分崩离析,也可能很有帮助。利塞博士称,科学家们知道细尘颗粒物如何聚集成BB弹和弹珠大小的较大颗粒物,他们也知道彗星大小的天体如何构成行星。可是,他们还没搞清楚BB弹和弹珠大小的物质如何变成彗星。
  利塞博士说,“BB弹和弹珠相互碰撞的时候,会碎裂开来,”他继续解释,通过观察反向过程,科学家可以看到它们一开始“是怎么聚集到一起的”。
(原标题:45亿年孤独旅行后 ISON彗星将和太阳亲密接触(图))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3: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美国首次登月找嫦娥:注意带大兔子的姑娘(图)
2013-11-29 04:12:27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有12484人参与


分享到



美登月宇航员曾被要求寻找嫦娥和玉兔






1/25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航员、空军上校巴兹·奥尔德林站在美国国旗旁拍照留念。7月16日,奥尔德林与同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柯林斯搭乘土星V火箭发射升空,奔赴月球,7月21日返航。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柯林斯负责驾驶指令舱,并未登上月球。















|  
分享到







新华社电 “阿波罗11号”飞船1969年首次把人类送上太空,登月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一段关于寻找“嫦娥”、“玉兔”的对话录音最近在互联网上走红。而中国首台月球车“玉兔”号预计下月随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奔月。

密切关注“兔女郎”

根据美国宇航局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1969年7月20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的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阿波罗11号”宇航员迈克尔·科林斯立刻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当时,科林斯留守“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中,他的同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正准备乘“飞鹰”号登月舱登陆月球表面。

美国行星科学家埃米莉·勒科达瓦拉说:“这真是一件值得分享的轶事,看起来,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44年前就已经在月球上寻找‘嫦娥’和‘玉兔’了。”

美国科学家关注“玉兔号”


中国本月26日宣布,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预计12月上旬择机发射。由网民投票定名的“玉兔”号月球车将随嫦娥三号奔月。

对于“嫦娥”将携“玉兔”奔月,不少美国科研人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心情。全球太空科学爱好者在多个科技论坛中谈论着这一任务,“嫦娥”、“玉兔”同时成为热议话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专家迈克尔·里奇对记者说:“我们对‘嫦娥’奔月行动充满期待。”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组成。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随即在月球表面展开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巡视探测。



http://world.163.com/13/1129/04/9EQPR2580001121M.html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7: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张平特拉维夫
我当年读比较哲学博士的时候,有个工科的说我将来要饿死的。二十年过去,我如今云游世界的时候,他多半在实验室替老板拼命。

@环球时报
【文科女相亲只要理科男 称为下一代基因好
】26岁的小陈在出版社当编辑,称"我是文科生,数学物理基因太差,坚决不找文科男",找理科男"保证下一代理科基因好",多场相亲中一听对方是文科生便拒绝,好不容易介绍个公务员,她听说人家是文科生,面都不想见http://t.cn/8kUkwDt楚天都市报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49)|
轉發(162)
|
評論(144)

今天 15:54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6)|
收藏|
評論(2)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