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1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怀念丹尼斯·麦奎尔

原创: CE   传媒学术网  2018-09-22
作为传播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的学术影响已经超越各种组织和制度边界,其专著的教材《大众传播理论》(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业已成为全球传播学子和学者必读的教材。在不同人看来,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位好导师,一位好同事。

2017年6月,82岁的丹尼斯·麦奎尔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个时代似乎就此终结。

2018年6月23日,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举办的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年会上,一个以“怀念丹尼斯·麦奎尔”(Remembering Denis McQuail)为主题的专场吸引了全世界与会者的目光。参加者包括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的Helena Sousa、芬兰坦佩雷大学的Kaarle Nordenstreng、美国俄勒冈大学的Janet Wasko、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Johannes Bardoel,以及英国拉夫堡大学的Graham Murdock。

Helena Sousa:丹尼斯一生撰写了20本书,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成为全世界传播研究的必读书。对我来说,丹尼斯曾经是书本中受人尊重的学者,帮助我理解了复杂的传播现象。后来,我们成为研究同事。丹尼斯也成为米尼奥大学首位传播研究的校长教授荣誉职位的获得者,标志着作为跨学科领域的传播研究的成熟度开始在我所在的高校甚至整个葡萄牙学界被认可。回顾丹尼斯的学术生涯,有两件事值得我们铭记:首先,1986年,他参与创办了《欧洲传播学刊》(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并全身心地投入编辑工作;其次,1982年,他参与创办了“欧洲媒介研究小组”(Euromedia Research Group),如今,这一学术网络仍然充满活力。

Kaarle Nordenstreng:二战结束时,丹尼斯正好10岁。他的童年充满了通过广播和报纸接受的外界信息,包括战争。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英国少年感受到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化,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在这个背景下,新闻和新闻业成为丹尼斯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社会责任论。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后来他与同事一起写就的传媒的“规范理论”。严格来说,丹尼斯从未做过记者,他只在理论层面工作。1974年,在芬兰坦佩雷大学担任访问教授期间,丹尼斯受邀参观了当地的报纸。返回校园,他坦诚而不无兴奋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一家报纸。1976年的IAMCR会议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召开,丹尼斯兴致勃勃地报名了媒体参观环节,这也是他第一次访问一家英国媒体的编辑部。综上所述,在我们的记忆里,丹尼斯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

Janet Wasko:遗憾的是,我未曾与丹尼斯相识,但对他的著作耳熟能详。我也是他创办的《欧洲传播学刊》的编委会成员。除了普及性的《大众传播理论》,丹尼斯对规范理论的贡献也对北美的媒介研究影响巨大。他同时也是IAMCR的活跃成员之一,并在学会的出版委员会兼职多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果仿照Eileen Meehan和我当年回忆赫伯特·席勒时所用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丹尼斯身上学到十点:要严肃,但一定保持幽默,知道最近的酒吧,享受美食、美酒和好朋友,不伤害别人,认真和热爱工作,随时记笔记,不要害怕跨越英吉利海峡,和年轻的同事打成一片,以及最为重要的,谦虚。

Johannes Bardoel:对阿姆斯特丹大学和荷兰的传播研究而言,丹尼斯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1977年,当他刚刚成为一名年轻的教授时,传播研究在荷兰并未获得足够的学术认同。20年后,当他退休时,阿姆斯特丹大学已然成为荷兰乃至欧洲传播研究的重镇。又经过了20年,当丹尼斯逝世的时候,阿姆斯特丹大学已经坐上了世界大学传播学科排名(QS)的头把交椅。当然,我不想过于强调排名,但这位友善的学术巨匠,确实为我们贡献了许多,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丹尼斯虽然生于报纸作为主要大众媒介的时代,成长于电子媒体兴起的时期,但他的理论对当今的数字时代仍然有巨大的相关性。

Graham Murdock:当我想到丹尼斯的时候,他的四种品质浮现在我的脑海。第一,爱玩的性格。有一次我们在弗洛伦萨开会,因为受邀参会人员很少,主办方提供给我们一所高档酒店的住宿,每个房间都配有一个小酒吧。我们在会间讨论的同时,就把小酒吧里的酒尽量喝光了。当我们退房离开的时候,酒店服务员在后面喊,“抓小偷”。我们环顾四周,以为是喊别人,后来意识到,是喊的我们俩。随后,我们不得不回到前台支付了昂贵的酒钱。第二,对不同学术传统的整合力。丹尼斯在牛津学的历史,后来在南安普顿大学社会学系工作,随后搬至阿姆斯特丹大学从事传播研究。对他来说,研究传播就是研究人类生存的条件,我们如何联系,如何使用媒介化的空间进行自我展示、集体思考和论辩,以及塑造社会凝聚力。第三,世界主义的敏感。他的研究致力于对全面性的挖掘,避免偏见和激进。到阿姆斯特丹以后,他开创的是一个开放的欧洲传播研究传统,这一传统以包容和多样为特征。第四,对民主社会媒体的公共性的坚守。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不遗余力所倡导的媒体的社会责任论上获得证明。

让我们一起怀念,现在已经与我们永远分离的丹尼斯。一个卓越的人。
https://mp.weixin.qq.com/s/RFZsA1tozHVm77aDaQib_A

编辑:陈心茹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2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双一流建设 | 人大新闻深研会第9期:“双一流”与虚拟仿真项目建设


                 

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分配教学资源,使得新闻传播教育在多方面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

如何合理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保证更多学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

如何平衡技术训练与理论学习的关系,让虚拟仿真技术更精准地服务新闻教学?

9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第9期“双一流”与虚拟仿真项目建设在人大新闻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等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深入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各高校统筹协调共建项目等问题。

规划:2019至2020年度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勇表示,互联网对于新闻传播业的影响日益加深,新闻传播教育方式方法随之发生了诸多改变,虚拟仿真技术为新闻传播教学活动解除了空间束缚与实践限制,为学生的学习实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亟待解决。

周勇教授提出,当前教育部大力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其中将虚拟仿真项目由理工学科向社会科学包括新闻传播学领域推进,为此需要面向整个学科制订相应的规范标准以指导相关项目建设。从学科自身的内在需求来看,在虚拟仿真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理工学科领域的建设思维转换到人文社科领域,比如实体实验和虚拟实验的相互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哪些项目需要利用虚拟仿真?哪些采用实体实验效果会更好?因为虚拟仿真项目建设在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投入巨大,同时影响到未来的实验室建设,推动相关问题研讨解决至关重要
讲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罗雪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罗雪蕾博士介绍了学院受委托编制的《新闻传播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分布规划(初稿)》

自2017年起,教育部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调整为“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教学活动为核心形成了新的建设思路和目标,计划在2020年共建成40个文学类(含新闻传播学)项目。规划稿将广泛征集意见,提出包括整体项目架构、具体项目选题、项目评审指标等建设意见。初稿中提出了初步设想的新闻传播学虚拟仿真项目三大建设方向:设施设备的虚拟,生产流程的虚拟,综合场景的再现。同时提出新闻传播学虚拟仿真项目规划思路:纵向有零有整,既有单纯技能的训练也有综合能力的培养;横向覆盖全面,以培养全能型新闻工作者为目标;空间上博采众长,不同地域的高校发挥各自专业的能力和特长;时间上释放可能,努力实现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讲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许建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许建平介绍了北京市项目评审的具体情况。在评审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能实不虚,对于在现实中不容易处理或者不容易解决的教学实践可利用虚拟方式进行;二是注重教学方法,强调互动和现场讨论;三是研发技术,一般选择与现有成熟技术的机构展开合作。此外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效果以及开放运行模式等多项指标。
讨论
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 孙振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孙振虎提出了目前项目建设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开放模式需要拓展,各高校应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分享,进行终端与主机的云平台设计,打破原有的地理空间的局限,建设无主机实验室,以此实现资金的集约化使用。

第二是虚拟仿真的优越性在于可视化,在于VR的沉浸式体验,但目前的技术只能达到呈现,还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实现虚拟仿真项目的技术依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工程的建设中。

第三是任何技术的使用都要应用于教学,要将师资和教学方法与实验的步骤结合起来,使技术真正成为可运用的实验项目。

第四是对于技术公司的资质审核要由牵头高校形成有效的资源。

第五是要把握能实不虚的评价标准,没有虚拟意义的项目要主动舍弃。

第六是虚拟仿真项目不一定是操作性的还可以是理念和方法性的实验,实验本身不仅是技能的培养也可以是方法的培养。


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 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华君认为,虚拟仿真是来自于理工学科的概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为了虚拟而虚拟,否则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他提出,人文社科领域的虚拟仿真应从两个维度来展开。第一是时间的维度,把历史、现在、未来串联起来;第二是空间的维度,体验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新闻生产效果,最有效的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

他谈到,目前的项目规划主要侧重于传统新闻业务,对于新媒体数字产品、广告创意传播等方面的内容有所遗漏
观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杨先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杨先顺介绍了暨大目前在建的“4+4”八个平台的虚拟仿真项目

基础能力培养方面,建设了四大实验教学平台:摄影摄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云编辑剪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发运维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处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建设四大实验教学平台:新闻采访报道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重点模拟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数字营销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涉及程序化购买以及大型广告活动的模拟;VR/AR互动内容创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技术公司合作研究开发VR/AR的内容生产;移动新媒体创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包括APP的内容开发、产品原型在线设计等。

杨先顺教授提到,在项目建设规划中,应将师资设备、教学体系、教学成果等评审标准进行量化,同时注重申报高校的资源共享和影响力,例如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教学和技术支持等。
观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谈到了自己的教学思考

第一,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遵循教学的连贯性原则,整合了传统教学中割裂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相对于理工科实验是探索和追求新知的过程,新闻传播学科操作性较强,实验是经验性学习,注重经验的获得以形成习惯和专业素养的过程。

第三,虚拟仿真的任务是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把真实现场的信息尽可能如实的还原出来,以及在信息还原的基础上如何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结合起来。这个过程超越了简单的信息还原和环境模拟的效果,能够让同学们在获取环境和信息时将抽象思维以任务式的方式加入进去,这样的学习能达到多种层面的效果,既学习知识,又锻炼能力,还能训练思维。

第四,在仿真的具体使用上要注意简单与复杂的分工,在简单工作用实的方法解决的基础上,用模拟的方式解决复杂效果的问题。
观点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王建刚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建刚认为,虚拟仿真项目经历了从理工学科转向人文社会学科、从中心转向项目的两个转变,使日常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

对于项目评审,他提出几点意见。第一是要强调专业性,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观点的表达;第二是注意相关网站的可操作性以及界面的设计;第三是要平衡专业性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希望由指定高校对相关机构进行资格审定。
观点

浙江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秘书 沈斌

浙江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秘书沈斌提出,媒体融合的探索体系过于庞大,是否有真实有效的流程来了解媒体融合以及大媒体的生产值得考量

他谈到,媒体融合加速了课程实验进程,浙大以视频制作、云素材加AI的智能编辑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媒体生产设计流程的虚拟仿真项目,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对于媒体融合的探索。
观点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明贵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何明贵指出,项目规划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操作层面,第二、三部分更能提现新闻学科培养理念和方法。新闻传播学科学生不应只停留在操作层面,还要有更能提现新闻专业素养的实训

他提出,可以结合新闻专业的采写编评播的特点,让学生在经过模拟实验的训练后其基本能力得到提高,例如通过模拟环境下的人物采访,可以起到传统实验达不到的要求。
观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验室主任 杨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验室主任杨敏对于规划提出几点思考

关于生产流程部分的场景活动,如报社、杂志、数字媒体编辑等业务流程的模拟通用性是否具备,实时反馈的成本是否高昂以及能否达到一个真实的效果。

融媒体时代各流程之间已经不可分割,模拟按照报社、电视台等类别分割是否恰当?如果建设全媒体如何掌握生产流程的标准?

对于场景报道的模拟要体现在线共享是否具有反馈机制?如果没有反馈机制则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与真实场景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设置了反馈机制,那么系统的复杂性则会大大提高,又增加了基础建设的难度且受制于物理空间,这就违背了项目建设初衷。
观点

河南大学 张国伟

河南大学张国伟提出几点建议

评审专家多是来自工科,以其工科思维评审新闻传播项目是否科学?

对于虚拟仿真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区分来帮助各高校厘清建设方向?

能否对合作企业的资质进行遴选?

项目规划中三大部分的软件设备及其理念还有很大的完善和更新空间,能否更多的将创意、策划等纳入整体规划?

关于能实不虚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教学资源下沉到实验成本高、危险性强、可逆性弱的领域中。

此外,地方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资源短缺造成的师生比例不平衡、学生占有实验资源不足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郑志亮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郑志亮介绍了学院近些年一直在探索的融媒体和智慧媒体新闻节目策划与编创

他提出,要考虑实验项目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要考虑到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友好性和开放性;要从工科的实验中提取经验,例如摄影摄像无人机设备的虚拟属于验证性实验,节目生产流程的模拟则属于综合性实验。
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禹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禹卫华介绍了上海交大交互设计实验中心主要从事用户和机器之间的交互,用户行为的测量以及AR/VR的效果测量。此外建有一个数据平台,在数据挖掘的操作上学生可以利用已经开发好的模块进行组合来加以阐述,简化算法对于文科学生的限制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他认为,规划中关于新媒体内容、终端及技能的项目应适当增加,仿真实验的效果测量问题也应进入项目建设之中。
观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主任 王庆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主任王庆柱认为,由示范中心调整为建设项目是一种进步,各院校能充分发挥专长和优势完成相关项目。

他他提出,人文社会学科虚拟仿真项目难以达到理工学科的建设标准,是否能够设立文科标准的评估体系以更好展现学科特点。同时,能否确立一个系统的标准以此实现开放共享。可以借鉴现有教育网的运行体系,由几所有能力的学校承担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建设共享开放的平台,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分中心提供数据,进行内容共享。在这样的机制下,各高校按照标准建设自己专长的项目,既可以避免重复申报的情况,也可以集中优势解决最擅长的问题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
观点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赫爽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赫爽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虚拟仿真的教学目的

在设备操作层面上,很多设备的操作存在门槛,进行虚拟仿真项目的设计探索很有必要。虚拟仿真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设备操作的理念与实际操作训练的广泛覆盖,以此弥补在硬件建设和专业建设上的差异。在素养培育层面,使用技能的基本素养亟需增强,创新利用虚拟仿真解决实验教学问题的方式。
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夏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夏志强指出,文科虚拟实验具有虚拟化实验内容提炼难、建模难、工作量大的特点

他提出,在规划方案中应该剔除简单的已过时的项目,同时细化、深化部分综合性项目;学生在虚拟实验中不能只做角色扮演,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熟悉角色的任务和实际工作内容,要给学生传导基本理念。他建议,从综合实验中划分出具体实验以此降低虚拟实验的难度,另外加强校际协调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优势。
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实践科刘东风

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张小岗、教务处实践科刘东风等参加研讨,就申报项目设置、专家委员会构成,相关企业现有技术支持水平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张辉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对深研会作了总结。他指出,项目规划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维度,在项目设置上部分项目尚处于门级,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院校;部分项目针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还有部分关于素养养成和探索分析的项目。第二是标准,建设统一的平台辐射终端,设定统一的产品、技术数据、人员配备的标准。关于项目指南,在原则层面与具体条目上还需要继续修订。对于普遍提及的条目建设等问题也有待继续讨论和协调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2018年,人大新闻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几人深谈。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257665494_661660?qq-pf-to=pcqq.c2c
编辑:杨琦钜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会议暨中国传播学论坛在京举行
10月13日,以“万物互联与泛媒介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为主题的“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会议暨中国传播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共同主办。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近50所中外高等学府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齐聚一堂,共同把脉万物互联与泛媒介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伟发表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胡百精发表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胡百精代表主办方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书记、副院长、教授周勇主持主论坛上半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润泽主持主论坛下半场。


在大数据、智能化、全连接技术的驱动下,万物互联和泛媒介时代正在到来,全球新闻传播教育再度面临重大变革和调整。自新世纪之初,新闻传播教育界在观念、目标、内容、路径等方面已经做出必要的调适和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但是,微观、细部、阶段性的修补与优化,难以适应和引领传播与传媒业界的整体性变革,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战略性、系统化重构。此中,坚守传统与面向未来、技术驱动与内容创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主体性与多学科共创、在地发展与全球合作等诸多问题皆须获得更完整的解释和解决方案。这是全球新闻教育界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汇聚学术共同体的智慧、力量和勇气给出可能的答案。与会嘉宾围绕主题联系实际,针对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不同层面进行了阐释与思考



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国斌发言。

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副院长、公共关系研究教授玛利亚·莱恩·里奥斯发言。



主论坛上半场,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国斌发表题为“作为翻译的传播和知识生产”的主旨演讲;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副院长、公共关系研究教授玛利亚·莱恩·里奥斯的发言题目是“应对持续性变革——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与课程设计”;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传播学发展20年的定位与拓展;华中科技大学领军学者、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首次公开解读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张涛甫指出要“重塑新闻传播专业框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强月新针对实践教学提出三个问题;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和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汤姆·赖克特作题为“数字技术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的主旨发言;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蒋晓丽谈“万物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何苏六以纪录片为例思考“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图谱重建与范式创新”。


主论坛下半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胡百精演讲的题目是“敞开的学科主体性”;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郑保卫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对我国民族地区新闻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教授黄煜发表题为“香港数码媒体发展趋势及对新闻教育影响”的主旨演讲;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陈刚对“广告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拉勒米·泰勒就“泛媒体化媒介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主题发表演讲;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韦路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提出自己的思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支庭荣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新闻学与世界的交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史安斌探讨了“新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路径重构”;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珊珊教授指出要把握技术、打破思维,进行传播教育和研究的跨学科探索。

分论坛环节,与会嘉宾继续围绕“新闻教育的守望与重构”“传播学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媒体融合与教育创新”“新媒体伦理规范与传播教育调适”“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传播理论与传播思想史研究”“网络舆论传播研究”“媒介素养与传媒规制研究”“广告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新媒体传播效果实证研究”“传媒经济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媒介融合与城市传播”“中国近当代新闻传播史”14个子主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zv6zMewz9ettrOTrCSj1w
编辑:杨琦钜
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按: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邀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三位专家,就当前的新闻业是否需要新闻学院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他们围绕着新闻学院存在的价值,新闻教育面对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本文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摘编。


编译:戴润涛


Bill Grueskin:新闻学院有必要存在
(Bill Grueskin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及前任院长 )


当下新闻的业界环境决定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新闻学院。

第一,在新闻学院可以学到新闻鉴别、人际沟通、法律框架等在社会实践中不易获得的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获得预测信源动机的能力。在实践中,该能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沟通不畅。

第二,新闻采编室内部培训机制基本缺失。过去新闻采编部有内部培训的机制,要求严格的编辑会付出时间精力培养年轻记者。现在该机制基本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新闻采编部编辑裁员和新媒体创业带来的“快餐”文化冲击造成的。这一认为网络时代的新闻业的问题可以通过“告知读者”来代替“纠正错误”,而事实恰恰与这种观点相悖。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其实放大了新闻采编中的错误。

第三,新闻学院是新闻创新研究的温床。过去人们认为新闻学院是新记者“练手”的地方,却忽略其所发挥的深度研究和方向挈领等作用。在新闻教育面临严峻危机的今天,其作用愈加凸显。西北大学的NUvention计划和奈特实验室、纽约大学与荷兰De Correspondent平台合作的新闻学项目、哥伦比亚的“唐氏”数字媒体研究中心等项目都使高校发挥着传统新闻采写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在任何高校,学生都可以接触到博雅教育、历史经济和数理知识。但是,好的新闻学院则提供更多可能性。它可以帮助“记者们”学会质疑、消除偏见,鼓励其迈出“舒适区”与形形色色的个体交流,并在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韧性。好的新闻课程能使学生各尽其智,在面对技术进步时从容不迫。

Felix Salmon:新闻学院没有必要存在
(Felix Salmon是路透社前财经记者、Fusion数字媒体负责人 )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1993年在“新共和”周刊(The New Republic)上回应抨击称,新闻学院就是胡扯。在该文章发表后的25年里,新闻业的市场占有率岌岌可危。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将新闻业提升至学术高度”的计划在充满信息售卖、配额制和付费墙的年代里显得徒有其表。其他学科早已熟识其研究领域并付诸大量实践,而新闻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更何况,新闻实践能力与是否获得新闻学位几乎无关。那么新闻学院又有何存在的必要呢?

“实践性”新闻学院的存在没有意义,“无用”的新闻学院只是为了收支平衡。最终学生要为高昂的学费买单,成为了唯一的受害者。另外,就读新闻学院不等于更有工作竞争力,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机会成本。此外,“学位证书”提高了行业门槛,使有新闻梦想的非科班记者们被拒之门外。这种“挤出效应”降低了新闻采编部内部的员工阶层多样性,进而削弱了少数群体参与新闻工作的可能。

因此新闻学院应被取缔,或将其改为纯粹的学术阵地。新闻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应该由新闻采编部承担。

Alexandria Neason:教育成本决定新闻学院的去留
(Alexandria Neason是CJR的专栏作者)

关于“新闻学位教育的必要性“之争论由来已久。多年来,记者们各自为营,各抒己见。普遍看法是,新闻业是有规则规范的交易,且职业技能易培养。但是,记者究竟应该在教室还是新闻采编部里学习技能,仍无定论。学位的天价学费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一方面,天价学费仅降低新闻学院的申请人数,并不能促进申请人的阶层多样化。另一方面,新闻行业中的“压榨性”实习项目依赖裙带关系,使想进入新闻行业的记者望而却步。因此,若新闻学院是一个昂贵的“骗局”,那“廉价”的方法也未能促进新闻团队多元化。况且,新闻学院和就业市场本就在不公平的资本主义体系内,因此未超脱于社会环境的指责毫无意义。

实际上,想要进入新闻领域最重要的是机会,而攻读新闻学位则顺应了行业内任人唯亲的传统。虽然仅凭学位无法获得想要的工作,但它能让你与提供工作机会的人建立联系,然而高昂的教育成本将成为你人生压力和焦虑的源泉。因此对学位的投资虽回报可观,但存在风险。

新闻学院确实可以为你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仅鼓励有经济实力者去新闻学院进修。对于窘迫者而言,就算它为你叩开行业大门,微薄的工资和高昂的学费也会使你陷入债务危机和痛苦之中。当下,机会是不平等分配的。新闻学院使学生获得机会的同时也使其承担了代价。

观点对撞
Bill Grueskin:
Salmon抨击过时的新闻教育观,并且认为新闻学院进一步深化了新闻采编部中的不平等,因此不应存在。但事实上,全球各地有许多新闻学院。他的另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院输出了一大批年轻记者,他们挤出了来自各界的低收入人群进入新闻业的机会,但这个想法的错误之处显而易见。非洲裔美国记者Rachelle Hampton在Slate上发表的文章称:“没有我在新闻学院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就没有我现在的职业生涯。”

Felix Salmon:
Grueskin似乎同意在职培训比去新闻学院更好。我不同意他的失败主义和精英主义立场。如今记者仍可以在工作中学习,且新闻学院的高昂学费确实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编辑:付莎莎
https://mp.weixin.qq.com/s/8kK3RzopFK4BU02soL1qyg

9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新闻学院访学团参加香港浸会大学第八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
2018-10-30 16:37:27     作者:新闻学院     

2018年10月23日至26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举办第8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选派本科生、研究生30人全程参与工作坊各场公开讲座,同与会嘉宾以及传理学院师生对话交流。
开幕式:新闻人与新闻理想共聚一堂
10月23日下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第8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开幕,八位受邀普利策奖得主、浸会大学教务长Clayton MACKENZIE教授、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传理学院高级讲师李文、传理学院助理教授闾丘露薇出席开幕式。
主持人宣读了受邀参与此次工作坊的普利策奖得主名单,并对他们的获奖新闻作品进行了简短介绍。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Clayton MACKENZIE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为八位受邀嘉宾颁发了受邀奖杯,并邀请他们与参会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李文和助理教授闾丘露薇共同主持了题为“寻求真相:调查报道和公共责任”的公共论坛,八位普利策奖得主就“新闻报道的信息核查”、“调查记者生存及发展现状”、“何为真相、如何寻求真相”和“怎样与调查报道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等问题做专题演讲,并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乔纳森•考夫曼 (Jonathan Kaufman):新闻调查是永不满足
24日上午,1984年普利策地方调查专业报道奖得主、2015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得主、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总监乔纳森·考夫曼教授做了题为“做好本份:在舆论权化时代进行调查报道”的公开讲座。
“调查记者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与尊重,这是能否做好这份职业的前提,而获得承认与尊重的关键是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永不满足的调查精神。”考夫曼教授强调,调查记者应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以及对真相永不满足的调查追踪来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发展。
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受众越来越习惯于接收具有同样价值观和相同社会背景的“朋友圈的观点”,不同群体的受众越来越难以听到和接受不同的声音。新闻制造的“气泡”限制了受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调查记者不仅要揭示真相,更要戳穿“气泡”,引导公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合格的调查记者需要具有聆听不同意见的勇气和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通过多次对话明确真相,这是调查记者最可贵的职业素养。”

茱莉亚•莫斯金 (Julia Moskin)&吉姆•西弗森 (Kim Severson) :新闻记者如何表达“me too”
24日上午,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团队成员茱莉亚•莫斯金和吉姆•西弗森做了题为“优秀特写新闻写作的细节和要诀”的公开讲座。她们两人均为《纽约时报》记者,负责报道美国饮食文化,因为出色报道工作场所性骚扰问题而获得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茱莉亚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特写作家,就要学习化繁为简的技巧,从简单的新闻事实中寻找最有力的切入点。“新闻特写不等于消息写作,强调的是现场感。面对新闻事实,如何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新闻特写能否成功的关键”。吉姆则强调了新闻特写的真实性,“特写不是夸大,更不能带入报道者的主观情绪。要把特写写得真实,就要摒弃记者的主观好恶,对采访对象或事件做到详尽了解。”
24日下午,茱莉亚和吉姆继续以双边对谈的形式做了题为“聆听的艺术:如何与受害者谈话”的讲座。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合作的重要性,用简单风趣的例子阐述了新闻采访中询问与聆听的技巧。吉姆认为,记者的最佳状态就是以客观视角与口吻阐述新闻事实,要保持这一状态比较困难。如何避免带有主观判断与情绪卷入的提问、如何在聆听中筛选出客观事实并加以呈现,就成为决定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茱莉亚回答了有关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介绍了常用的“暖场”小技巧。她说,记者有必要通过见面时的寒暄,必要的回应,亲切的身体语言等来调节气氛,使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对他/她的尊重,由此产生信任,使采访对象“保持对话”,从而得到更多的故事。吉姆则用具体的例子讲述了人性化采访的艺术,提倡通过问题的转换与变通使询问更有效率与温度。

斯蒂芬•麦克鲁门 (Stephanie McCrummen):新闻记者与公民都不会迷信权威
24日下午,《华盛顿邮报》记者、2018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得主斯蒂芬妮•麦克鲁门以获奖报道的调查过程为例,讲授了“新时代下的旧新闻写法”,重点阐释了实地调查与细节关注的重要性。作为《华盛顿邮报》全国企业事务记者,在采访阿拉巴马州参议院候选人Roy Moore支持者的过程中,发现其性骚扰未成年少女的往事,她的调查报道因而改变了阿拉巴马州参议员选举的结果。
“用开放的胸怀发现新鲜的故事,用质疑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斯蒂芬妮说这是发现新闻线索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从Roy的邻居处得知其喜欢未成年少女的传闻。为探求真相,她深入采访了传闻中的女生。由于性骚扰涉及个人隐私,要让受访女孩主动阐释曾经的经历并非易事,斯蒂芬妮同她住了好几个星期。为了验证传闻的真实性,她前后花了两周半的时间进行追踪调查。
斯蒂芬妮着重讲述了对信息来源真实性的验证过程。尊重与信任受访者是实现采访目的的重要前提,但是为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记者必须对细节进行不断验证,这才是负责任的采访行为。在回答现场同学提问时,斯蒂芬妮说她并不觉得调查一个权威人士有何特殊之处,不迷信权威是任何一个新闻记者都需要做到的重要一点。

乔什•哈纳 (Josh Haner):灾难之后,意志让人性更可贵
乔什•哈纳是《纽约时报》的摄影记者。2014年,他报道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受害者康复过程的图片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25号上午,乔什做了一场题为“以影像讲故事”的讲座,分享了他的创作故事和报道感悟。
乔什•哈纳认为,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新闻报道已成为新闻和传播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熟练地掌握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媒体才能更高效地传递信息。”新闻报道尤其是摄影记者的报道,更需要体现人性温暖和社会关怀。在新闻报道之前,每个记者都要想清楚“这一篇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怎样产生影响”。当然,每一个新闻记者和学生都要放下偏见,用开放的心胸思考问题。“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生产出好的新闻。”

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 Frederik Obermaier):相信真相
25日上午,2017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得主弗雷德瑞克做了题为“数字时代如何保护消息来源”的讲座。作为《南德意志报》调查小组成员,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曾从匿名人员手中拿到巴拿马文件,对如何保护消息来源经验丰富。
弗雷迪瑞克关注政治类调查报道,在讲座中列举了诸多因泄露信息而遭遇安全威胁的匿名人员案例,例如几年前因泄露美国棱镜计划而流亡俄罗斯的斯诺登。弗雷迪瑞克介绍了保护信息来源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并以图表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社交平台上各类信息来源的安全系数。“在撰写报道之前更重要的是保护信息来源”,记者不仅要在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谨慎,更要有意识地‘抹掉所有调查足迹’,甚至破坏所有相关信息储存设备。不仅要保护重要信息的提供者,在调查报道过程中学会严守秘密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技能。”

(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讲座现场)
马特•卡罗尔 (Matt Carroll):神圣之下也有暗影需要探寻
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教授马特•卡罗尔曾是波士顿环球报“焦点调查”报道团队的成员,2003年该团队对天主教神父性侵丑闻的调查报道赢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一报道也成为2016年奥斯卡获奖电影《焦点追击》的拍摄题材。
25日晚,在题为“《焦点追踪》里的‘ 焦点团队’:隐匿的揭露以及奥斯卡获奖电影诞生”的讲座中,卡罗尔教授讲述了这个报道被改编成电影并最终成为奥斯卡获奖作品的过程。“电影中的许多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求真过程的艰难,调查报道的过程也是漫长的,但是为了寻求真相是值得的。”他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如果想赚钱,调查记者不会是一个正确的职业选择。”
关于调查报道如何深入推进的问题,卡罗尔教授认为,“在不加入个人预判的前提下无所畏惧,持续求证,寻找真相,只要事实”,应该是调查记者对待问题与事件的第一反应。
卡罗尔认为,人工智能给调查记者带来积极影响。数字技术对于数据采集、资料阅读与信息搜索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的工作形态,例如在查找文件要点并辅助人工阅读和编辑方面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共享”,过去编辑的文件资料都储存在房间里,只限于少部分人使用,不能为更多人分享。在新技术下,新闻更加透明,记者将作为基于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者而存在。

(卡罗尔教授讲座现场)
茱莉亚•莫斯金 (Julia Moskin)&吉姆•西弗森 (Kim Severson) :匿名信源的好处与坏处
26日上午,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团队成员茱莉亚•莫斯金和吉姆•西弗森做了题为“匿名信源的利弊”的讲座。作为《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茱莉亚•莫斯金与吉姆•西弗森经常会接触到信源匿名的请求,因为信息来源会提供有损报道对象形象和名誉的信息,这可能会招致“或大或小的”威胁与报复。
对于匿名信息来源的利弊,两位记者认为,在经过审慎的考量之后“保护信源安全”是首要选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报道新闻真相更为重要”。茱莉亚•莫斯金进一步解释说,匿名信源带来的新闻线索往往更有新闻价值,这让新闻报道更有社会效应。匿名的信源也能让记者和信源保持长期合作,“而不至于因为身份暴露被迫中止合作”。但是,匿名信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公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两位记者强调,“是否要使用匿名信源,需要记者做出详实考察和深入调查,谨慎选择,不能让记者名誉受损”。

马特•卡罗尔 (Matt Carroll):数据及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26日上午,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教授卡罗尔做了“数据新闻:数据及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讲座。卡罗尔教授强调,数据化和可视化新闻将极大帮助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这是未来新闻的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图表,他详尽分析了当前世界上主要新闻报道机构的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报纸和英国广播电视公司等传媒机构已经成为行业先锋。可视化新闻和受众信息接受程度成正相关,新闻越明确,受众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卡罗尔教授强调,“为了让读者满意,我们需要满足他们对于新闻可视化的需求”,“记者要学会利用数据使新闻更加明确。”

延展:
10月23日—26日,新闻学院访学团受到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师生的热情接待。为加深交流,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高级讲师李文、助理教授闾丘露薇特意为访学团师生举办了三场精彩讲座,从专业价值、新闻理想、学术科研和实习实践等方面给予访学团同学以指导,同学们收获颇丰。
黄煜:物有物理,传有传理
23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黄煜院长代表学院热情接待了访学团一行,并做了“物有物理,传有传理”的专题讲座。
黄院长介绍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发展现状,就同学们感兴趣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入学选拔、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新闻专业从最初的辅修类专业一直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摸索、发展、融合到再发展的过程,我们一直坚信‘物有物理,传有传理’,正是看到了媒体对社会、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才使得一代代浸会人能够坚持在学术和实践创新中不断摸索传播之道理,这也是传理学院名字的由来”。黄院长勉励同学们坚持新闻初心,欢迎大家申请浸会大学研究生项目。
黄煜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传理学院新闻系和电影学院相关实验室——新闻演播厅、人工智能与媒体研究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剧本创作及讨论工作室、杜比全景声制作实验室等,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使用、管理及学生作品、学生获奖等相关情况。

李文:融合趋势与媒体发展之路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与当下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深度链接,只有辨识到用户需要什么,才能让新闻在这个时代立足。”李文老师在23日上午的“融合趋势与媒体发展之路”讲座中指出,广义的媒体融合应该是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是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的产物,是用户生态、生产方式的多元搭配。李文自1991年开始供职于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亲历了传媒行业的发展转型之路,经验丰富。“我见证了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深感当前媒介融合正在激烈重组,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交织。”
至于融合发展对媒体带来的影响,李文从“大众媒体小众化”“内容制作公众化”“编采过程智能化”“表现手段技术化”“发布平台多元化”“传播空间私人化”“新闻理念模糊化”“商业模式在变化”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分析与理解。“融合发展对媒体的影响,使得整个传媒行业经历了深刻的转型变化。”对此,李文从组织结构机动化、制作人员专业化、内容制作产品化、用户需求智能化、发布平台合理化、传播方式社交化、新闻原则基本化、内容赢利平衡化等八个方面分享了他的研究与思考。
李文老师回答了同学们有关人工智能的问题,认为通过大数据抓取和分析,当前的新闻行业已经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智能化、个性化推送,用机器人来写新闻已经成为现实,科技的发展将使得智媒时代全面来临。

闾丘露薇:中国“Me Too”的数字运动
闾丘露薇是著名新闻记者,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助理教授。26日中午,她做了题为“中国Me too 的数字运动”的讲座,重点分享了她所做研究的样本选取、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全面阐述了这一研究的缘起和结果。“在中国官方的行动之下,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路径并不如国外一般声势浩大”,“社会中的其他因素有时候会阻碍‘Me Too’运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女权运动,它是否会继续发展,还是消亡,这个结果依然未知。”

后记:
新闻是新,新在于新鲜的感受,新奇的体验,创新的精神。
在香港的五天,新闻学院访学团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开放、包容、分享、责任和使命的含义。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政治烙印,国际化的现代景象,开放的教育观念以及严谨的学术氛围,这些因素无一不在坚定着同学们那颗想要走出去看看的决心。
这五天,同学们看到了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自成风格的学生宿舍楼,还有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强大资源设施,电影学院亚洲第一台全景声技术杜比音效实验室,无一不让人怦然心动。
这五天,同学们游历了香港最繁华的地方,看到了和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比肩的商业中心,也看到了斑驳陈旧的老街区。香港的特殊体制、殖民历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让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让每一个同学都想用更长的时间去解读。
这五天,同学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学习如何跨越国别和种族进行自由交流。同学们到访了向往已久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在香港大学的公布墙上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回应,目光所及都是新奇,每天都令人难忘。浸会大学的校园很小,三个校区就是接连的三幢大楼,但每栋楼都自有特色,大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与设施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层楼都是一个平台,学生拥有非常多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也可看出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这五天,同学们参加了每一场讲座,向每位主讲人提问,在互动中生出更强的参与感、对话感,对这些主讲人的精神和内心理解得更加深刻,当然也与他们交流、合影,满载而归。同学们将印有重大校徽的纪念品送给受邀的每一位普利策奖得主,这不仅是对这些获奖得主的喜爱,更是对不畏困难追寻真相的新闻精神的致敬。
传播是理,理在于专业主义的理性,对待社会的理解,从实践中深化的理论
信源匿名或实名,调查报道中的伦理规则,采访中的提问方式与对受害者的保护,在冲突中是否仍然以公共为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学术修养,更需要专业的理性思考。巴拿马文件的漫长调查过程,揭露阿拉巴马州候选人的性侵丑闻,历时一年用图片记录波士顿爆炸案幸存者的康复过程,对新闻与计算科学融合方向持久的探寻,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报道,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更需要对社会的深度理解。正如黄煜院长所说,对专业的理性和对社会的理解,使新闻人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深化理论,传播的道理正是得益于这些不断开拓的前辈才得以被凝练、总结。
Story,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每位普利策新闻人在陈述他们观点与专业思考的时候,总会分享自己亲历的那些平凡而奇特的故事,对故事的关注,让他们的作品不仅有人文关怀,更有思想启迪。在现场提问环节,每当谈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与成就,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光芒,同学们从这些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中读到了他们以新闻为志业的原因。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将责任和专业相融合,这应该就是最好的专业教育。

文字/ 访学团新闻报道团队
图片/ 访学团成员供图
编辑/ 周莹莹


http://sj.cqu.edu.cn/info/1015/4096.htm

编辑:陈心茹

9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新闻学院原院长何梓华教授逝世,曾主编《新闻学概论》

【案例】





著名新闻教育家何梓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11月16日消息:著名新闻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何梓华教授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1月16日10时20分逝世。治丧追思一应事宜将于学校、学院、家属商后正式发布讣告。



公开资料显示,何梓华教授于1931年10月出生在上海,原籍广东南海。



1949年9月,他入燕京大学外语系学习,翌年转入新闻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师生按建制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1953年7月,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军委下属某单位;1954年4月,调入北京大学任教。



1954年-1999年,何梓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2004年,出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课题组首席专家。



著作方面,何梓华教授曾主编《新闻理论教程》《新闻学概论》《产业化——青年报刊业的前景与挑战》。其中,《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学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



何梓华教授的主要论文有《报纸是阶级的舆论工具》《两种报刊,两种新闻自由》《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概况》《新闻教育改革30年》《新闻教育的四大问题及对策》《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等。



1992年,何梓华教授因对教育工作有贡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微信公号今年3月曾发文,何梓华教授生前虽年近九旬,但他依然关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2017年暑期,曾亲笔手书向学院提出了数千字的思考建议。


网址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9938

编辑:臧博
9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2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按语:
敬爱的何梓华老师走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教育事业。没有任何预兆,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整个新闻教育界同仁伤悲。怀念何老师领军中国新闻教育的岁月,其宏观擘划之功,提携栽培之德,实在难以忘怀。现转发《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一文,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2018年11月16日)
1949年夏,刚解放的上海还残留着硝烟的气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学生只身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前往燕京大学报到,他就是何梓华。
1949年至1999年,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人大新闻系副系主任、系主任。从1988年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起,何梓华又先后担任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直到退休,是人大新闻学院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院长。
在任期间,他和系的领导班子,承前启后,勤奋工作,为文革后人大新闻系的恢复与发展;为以后人大新闻学院在全国新闻界的学术领军地位奠定了基础。踏实与谦虚是他所坚守的,他说:“人大新闻学院能有今天,是全系教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工作是大伙做的,成果里自然有我的一份微薄贡献,但更多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外,在职期间,他还兼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闻学学科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并主持制定了新闻学科“八五”、“九五”科研规划。
一、阴差阳错 投身新闻
解放前,何梓华在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念书,这是一所由美国教会开办的学校。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等,即使是中国老师上课,也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所学的历史、地理课程自然也是外国的历史与地理。何梓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中学时代的。
1949年5月,何梓华参加了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于中学全部采用英语教学,他的理科功底较为薄弱。于是,他报考了燕京大学的西语系和上海沪江大学的经济系,并且都被录取。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离开家乡,去北京就读。
解放之初,战乱的破坏还未修复,交通十分不变,从上海到北京,坐火车整整需要72小时。在漫长的组团北上途中,青年学生聚在一起,彼此开始结识。其中有学经济的,也有学新闻的,学外语的却只有他一个。来到北京之后,学校为新生分配住房,他们又被分到了一起。一来二去,何梓华便跟新闻系的同学混熟了。为了外出参观游玩,方便同行、避免时间冲突,也因为对新闻产生了兴趣,他干脆从西语系转到了新闻系。不过,毕竟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转系的时候,何梓华并没有太多宏伟的理想,只是模模糊糊的觉得新闻不错,将来可以到全国各地采访,开阔眼界,却没想到,从此与新闻教育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的燕京大学,全校不过八百人,一个系平均也就三五十人,新闻系有一百多学生便算是全校的大系了。在校园里,新闻系的学生既自豪又活跃,他们自己编了系歌,头两句是:“我们是天下第一大系,天下的大系我们第一。”张狂之态为人们所侧目。1950年,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新闻系师生上书国家新闻总署,要求参加社会实践,何梓华和同班同学到广西参加了土改。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撤销,新闻系作为一个专业被并入北大中文系。此时,何梓华已是三年级的学生。1953年,他们这个班的同学便成了院系调整后北大新闻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了。
毕业前夕,何梓华与其他同学一样,面临着分配志愿的抉择。比起留校任教,何梓华更愿意到报社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普通话不很标准,担心做不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曾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新闻单位实习,更愿意到业务部门经受锻炼。工作需要和个人志愿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好在当年在党团的政治思想教育下,应届毕业生普遍都有“在党指定的岗位战斗”和“服从国家统一分配”的共识,何梓华终于安下心来,留在北大任教了。担任助教初期,他跟随苏联专家学习和研究《苏共报刊史》。1956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将北大新闻学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何梓华从此开始了在人大新闻系的教育生涯。
二、百废待兴 重建队伍
众所周知,建国以后,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教学秩序受到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严重摧残。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学校停办,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才得以恢复重建。从1958年的合并到1978年的人大复校,何梓华和其他所有的教师一样,在折腾中度过了宝贵的20年。
复校之后,他们对人大重建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好在一切为时未晚。复校时,罗列、甘惜分、余致浚、张隆栋等老一辈新闻教育工作者不过五六十岁,何梓华这一代教师正处在四十岁左右的好年纪。凭借着人大新闻系原有的班底,他们开始了百废待兴的恢复重建工作。
何梓华从1981年起开始参与新闻系的领导工作,1984年任系主任直至退休。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和系领导班子的成员牢记罗列、余致浚等老一辈同志的叮嘱,要认真抓紧抓好人才和教材的建设工作。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不管是办一个学校,还是办一个系,首先需要有一支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比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把一个系的教学工作撑起来。此外,还需要有几位学术造诣比较深的名师,这样才能创出品牌,竖起标杆。当时新闻系的专职教师队伍中,既有资深的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比如,甘惜分、张隆栋、方汉奇分别是长期研究新闻理论、外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史方面的专家;蓝鸿文、郑兴东和秦珪三位老师在新闻采写、报纸编辑和报刊评论方面学有专长。在系的统一领导下,上述各位老师各以其渊博的知识,撰写教材、专著,成为本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在重视发挥现有教师积极性的同时,系领导班子为了确保教师队伍后继有人,避免出现断层,反复强调资深教师应把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工作抓紧抓好,帮助他们把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打扎实。童兵和郑保卫师从甘惜分教授,甘老师要求他们通读马恩全集,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工作年谱》;蓝鸿文教授要求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张征,沿着范长江当年写《中国西北角》所走过的路程重走一遍,把沿途的所见所闻与《中国西北角》的记载做一对比,这样,路走完了,稿子见报了,在此基础上硕士论文也完成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新闻系的青年教师就是这样在导师严格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后来都成为新闻系的骨干教师。要打好业务根底,除了导师的督促,还得靠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自觉刻苦钻研,耐得住坐冷板凳。刘建明教授在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时,不仅通读了系资料室的大部分新闻藏书,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卡片;后来成为《深圳特区报》副总编的钱汉江,在校时,为了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十月革命前的真理报》,在翻阅原版报纸的基础上,摘录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论文答辩时,有一位专家称赞说:“论文引用的资料,我们都没有看到过。”现在,人大新闻学院教师的中坚力量大部分都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
除了本校的教师队伍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闻改革新鲜经验的学习和研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新闻系还聘请了二十多位兼职教授。他们中有的是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的资深记者或负责人,有的是党政机关的领导,有的是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他们经常向广大师生及时通报上级领导机关关于宣传报道的新精神,介绍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并就自己分管的专业作专题报告。这对提高新闻教学的质量起了极为有益的作用。
人才和教材是办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没有师资固然不能办学,有了师资而没有教材,同样也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年,适用于新闻系的教材本来就不多,期间又经历了政治运动的错误批判和否定,复校时,学生面临着无书可读的局面。新闻系的领导意识到,当务之急便是为学生编写教材。当时,学校也要求各系编写教材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庆的献礼。甘惜分教授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方面的研究,便自告奋勇编写新闻理论教材。方汉奇教授则负责他所擅长的中国新闻史教材,张隆栋教授负责外国新闻史。其他诸如新闻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报刊评论等的相关教材编写工作也都分别开展,教师们根据自己所长分兵把守,全力投入教材建设。前后只用了几年的时间,系里就搭建起了主要教材的基本框架。
教材编写过程中,系领导提出教材编写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有后好”。由于当时的情况十分紧迫,学生急需一批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教材。因此,系里决定先将教材的框架搭建起来,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等到再版时,再根据反馈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修订,逐步提高和完善。
第二步是“成龙配套”。当教材的基本框架确定下来后,就继续编写一些用以配合主教材的教学参考用书。以新闻理论教材为例,除了基本教材,还配套编写了《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工作年谱》、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工作的政策文件汇编等辅助教材。至于编辑、采访、写作、新闻史等业务课程,也都各自编写了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
第三步是“填补空白”。当教材充实起来后,就需要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空白点和疑难点进行查漏补缺。系里鼓励教师对教材中的空白点、疑难点开展专题研究,其科研成果可弥补教材之不足。据何梓华回忆,“方汉奇教授主编的近代新闻史中,有一份澳门出版的报纸叫《蜜蜂华报》,对该报,我们了解的很少。于是,方汉奇教授就让他当时的博士生程曼丽去研究这份报纸,并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程曼丽在图书馆找到了这份葡萄牙文版的报纸。为了读懂报纸的内容,她到外语学院学习了葡萄牙文,然后根据《蜜蜂华报》原文版提供的资料,写成博士论文,填补了近代新闻史研究的空白。像《蜜蜂华报》这样一份小报,教师上课时很少会讲到,大部分人一辈子也不会接触到它,但是作为专著填补学术研究上的空白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经过这样三个阶段,新闻系的教材建设得以逐步完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3年,全国掀起了兴办新闻系的热潮,各地新成立的新闻系纷纷采用人大新闻系编写的教材。到90年代,新闻学院已编写专业教材、教学参考用书、专著、译作共100多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有15种教材先后被评为优秀教材。有的教材如《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填补了报刊史研究的空白。《中国近代报刊史》、《报纸编辑学》还获得了吴玉章奖金新闻学奖一等奖。这一切都是与新闻系教师队伍的集体努力分不开的。
三、全面发展 力争上游
何梓华说:人才建设不仅仅指的是教师队伍建设,从广义上说,还应当包括新闻学类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国家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高等学校新闻系应责无旁贷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
人大复校后的20年里,新闻系根据国家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为新闻业务部门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新闻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般的新闻报道工作大量需要政治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良好的本科毕业生,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单位则需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的高层次毕业生。为此,新闻系从1978年复校起,便开始招收硕士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为全国教学科研单位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另外,一些专业报刊,除了要求毕业生掌握新闻专业的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具备另一学科的基本知识,新闻学院开设的双学士学位班,为专业媒体输送了具备多种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
何梓华回忆,在正常的本、硕、博招生之外,有些办学形式是和整个新闻界的状况密切相关的。比如,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全国各地急需大批新闻人才,很多新闻单位将职工送来新闻系培训,我们就开办了两年制的大专班和大专起点本科班以及一年制的进修班;当1983年全国各地新办的新闻系急需师资的时候,我们就开办师资培训班;在高等学校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青年学生参加新闻工作的愿望,新闻学院承担了全国和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新闻专业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和开考工作,鼓励社会青年走自学成才道路;为了满足有志于新闻,却身处全国各地的学子,新闻学院还在中央电视台主办了电视大学新闻班;通过学校的函授学院,还先后在北京、山东、天津、湖南、新疆、陕西、山西开设了定期面授的新闻函授班。
1984年,为了配合自学考试的开考,在中宣部新闻局的支持下,新闻系和《工人日报》社合作,共建了中华新闻函授学校。学校为函授生单独编写适用的教材,普及了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并为自学考试招生提供了大量生源。新闻系用办学所得劳务费在安徽太平市购置了一幢600平方米的小楼,建立了“人大新闻系黄山新闻培训中心”。这个中心既是新闻系短期培训新闻人才的基地,又是召开新闻学术研讨会和教师度假休养的基地,在全国新闻院校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人大代校长张腾宵同志称赞说:“新闻系没有把办学创收所得私下分掉,而是用于教学,这样做很好。
从一年制、二年制的专修科,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还有函授、电视大学……人大新闻系的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门类齐全,多样适用,这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大副校长谢韬同志曾经表扬新闻系在办学方面有开拓创新精神。
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管采用什么办学形式,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这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社会上是有口皆碑,在新闻业务部门普遍受到欢迎,人大副校长李震中同志曾用八个字总结了新闻系的办学经验:“强调基础,重视实践”,这是符合新闻教育的办学规律的。长期以来,新闻系在办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新闻系的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工作后由于表现良好,大多数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舆论调查开始在我国兴起。何梓华等系领导认为,舆论调查在国外已很普遍,但在我们国内还没有受到重视;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内还少有人研究。因此,系里大力支持甘惜分建立舆论研究所的提议。1986年,舆论研究所成立,面向全国开展舆论调查,这在高等院校里是头一个。它的任务,一是为新闻媒体服务,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进行调查研究,为增强传播效果提出建议。二是为党政机关服务,发挥智库的作用,研究当前的形势、政策落实的情况,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舆情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上去,为领导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培养舆论调查人才,为未来组建队伍做准备。四是在上述三项实践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建立舆论学这门新学科。在甘惜分教授、喻国明教授的领导下,到90年代末,舆论研究所已完成调研项目40多个。其中有一些调研成果受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媒体的好评,有的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舆论研究所的兼职研究人员撰写了专著,开设了舆论学方面的课程,希望今后能通过舆论研究所把舆论学这门新学科建设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工艺告别了“铅与火”,排版开始采用电脑编排新技术,“激光照排”这一新名词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为培养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合格人才,90年代初人大新闻学院开始筹建激光照排实验室,是最早建立激光照排实验室的新闻院系。学院与北大方正合作,在国家教委、北京市委和《福建日报》、《羊城晚报》、《河北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建成了从文字录入到组版,基本上能满足教学实习需要的激光照排实验室。彭兰教授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后来又取得了新闻与计算机的双学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是高校中最早开设激光照排课程的教师。
四、齐心协力 成就辉煌
辛勤的劳动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新闻系全体教职工在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万众一心,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在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上,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83年,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新闻研究单位中,每两年一次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个单位只能申报其中的一项。系领导成员明确表示,在争取荣誉面前,应坚持“先集体后个人;先党外后党内;先群众后领导”的原则。从1984——1988年,人大新闻系连续三次申报都被评为先进集体。
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新闻系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有一天,何梓华见到当时的校长袁宝华,便半开玩笑的说:“我们新闻系连续六年三届被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先进单位,结果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外面我们倒是吃香了,怎么在学校里一点反应都没有呢?”袁校长平时比较严肃,对教师要求严格,大家都有点怕他,这一次他却笑逐颜开的说:“应该奖励,应该奖励!”后来,袁宝华校长为了肯定新闻系的成绩,鼓励新闻系教职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地颁发了一座奖杯,这在人民大学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乎是在第三次被评为先进集体的同时,人大新闻学专业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新闻学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点。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各个学科中都评选一到两个重点学科点,并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选择性地投入重点学科点,支持它们把专业办好。教委要求重点学科点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应起示范作用;同时希望其他同类专业能向重点学科点看齐。参加重点学科点评议的专业首先必须是博士点,拥有博士授予权。然后根据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师资实力、实验设备、毕业生数量和质量以及外界的评价等条件,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议。结果在1988年,人大新闻学专业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新闻学专业中唯一的重点学科点,从而确定了人大新闻系在新闻教育界的学术领先地位。
在何梓华的主持下,人大新闻学院积极同国外新闻院系开展学术交流。除了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访问外,学院还派出教师到国外或讲课、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或短期进修、攻读学位。这对加强学院和国外新闻院系的联系,增进教师对外国传播媒介现状及发展状况的了解很有帮助,有利于在学术研究上逐步同国际接轨。早在1989年,人大新闻学院便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化大学新闻系、辅仁大学和铭传大学新闻系的学者来北京,共同探讨新闻教育问题。此后,海峡两岸的新闻学术交流和学者互访才日益频繁起来。此外,新闻学院还与香港树仁学院合作办学,连续多年定期派出教师到香港授课,为他们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教育部十分重视新闻教育,它通过所属的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新闻学自学考试委员会,实施对全国新闻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其在全国新闻教育界中的学术地位,多次被选定为这两个委员会的牵头单位,顺理成章,何梓华也就被教育部任命,成为兼任这两个委员会的负责人。除了本职工作外,他兼任这两个委员会以及后来成立的学术团体——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负责人长达十载有余,通过这些组织,他和兄弟新闻院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何梓华认为,要顺利开展和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人大新闻学院与兄弟新闻院校的关系。不论办学历史的长或短,新闻院校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工作中要发扬民主,讨论重大议题时,应耐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在评审科研项目,评选优秀教材等重大问题上,必须坚持公平竞争,不谋私利搞特权。委员会和教育学会所营造的团结友爱,宽松自由的良好氛围,增强了这些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次年会,新闻院校都争先恐后,积极争取成为下届年会的承办单位。正是在兄弟新闻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下,人大新闻学院才有可能较好地完成教育部所交付的任务,才能不断巩固自己在新闻教育界的地位。
五、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20世纪90年代末,何梓华从新闻学院一线领导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为新闻教育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为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学院通过返聘方式,请何梓华开设新闻专题课。他利用所掌握的媒体资源,每周邀请一位新闻媒体负责人或资深新闻工作者来校授课,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新闻第一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经验;上级领导对新闻工作的新指示;以及新媒体的发展给新闻工作带来的新变动和新问题……新闻专题课不断给学生带来新的信息,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
何梓华和成美在1999年曾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理论教程》,该教材经多年使用反应良好。为适应新时期需要,高教出版社要求对其进行重新修订,并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于2008年出版。
2004年,党中央开始部署具有战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目的是要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教材建设,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科课程体系。中宣部和教育部聘请何梓华作为首席专家负责《新闻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经中宣部审批的编写组由三方面人员: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媒体领导共20多人组成,其中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总编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记协书记、中宣部新闻局局长……根据中央的安排,第一阶段重点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中最重要学科的基本理论教材;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各学科将在此基础上,配套编写业务性教材。党中央对教材编写的质量要求很高,希望所编教材能做到学校师生满意,媒体人员满意以及上级领导满意。因此,编写工作难度很大,经过长达五年的努力,教材才得以问世。回顾这段工作,何梓华不无遗憾地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感到教材存在很多不足,还没有达到中央三满意的要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学科的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编写的教材可提高和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后来,教育部又聘请何梓华参加“马工程”第二批教材的评议工作,最近他刚完成《编辑工作》和《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部教材初稿的评审。
△ // 2018年10月8日,何梓华先生(左二)应雷跃捷老师之邀,与赵玉明、吴高福、曹璐、成美等中国新闻教育界前辈一起,相聚共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新闻教育。
六、心系教育 展望未来
何梓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数十年,对新闻教育事业和人大新闻学院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关心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既为它的发展感到高兴;也为它存在的问题感到担忧。据他回忆,1982年左右,中宣部曾经组织一次关于新闻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人才的缺口高达11万人。值得高兴的是,这一调查结果有力地推动了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初,教育部高教司明确宣布新闻学类专业是长线专业,不足十年时间,新闻学类专业竟然从缺口11万人变成毕业生供过于求的专业!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情况,何梓华领导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助高教司,起草了一份旨在控制办学规模的文件,文件规定:申办新闻学类专业必须经过高教司批准,准入条件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图书数量,实验室设备等具体指标。文件下发后,开始取得了初步成效。没想到仅过了一年,教育部却把审批权下放给各省市教育厅,从此,办学规模逐渐变得难以控制。据何梓华统计,2006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已发展到661个,如果一个专业以每年招收50人计算,本科四年将招收200人,661个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3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000。而当时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才15万,供大于求显而易见。如今又过去了10年,听说专业点已发展到近千。不正常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毕业生质量下降,这是令何梓华感到忧虑的。他认为,办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任务,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教育部和新闻教指委的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何梓华也十分关心人大新闻学院今后的发展。他说,过去我们靠团结,靠实干,奠定了学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今后,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党总支和系行政、系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团结。有了团结友爱、自由宽松的氛围,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才能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学院工作千头万绪,何梓华希望学院领导要重视调动全体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发扬新闻学院扎实工作的实干精神,认真踏实地把各项任务完成好。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成难。当前,兄弟新闻院校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人大新闻学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学院今后的发展和再创辉煌,他建议学院领导抓好下列几项工作:第一,学院需要统筹安排,制定一个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培养计划,在发挥老教师作用的同时,要研究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为学科带头人和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创造条件;学院现有三位老教师正分别担任“马工程”业务教材的首席专家,学院要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因为所编教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大新闻学院今后的声誉;第二,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从长远看,学院应加大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扩大新闻学院在国外的影响力;第三,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学院领导要有创新思维,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的要求,认真修改培养方案,坚持专业口径宽阔,学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办学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新闻人才。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23-432页。


网址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cXCEO7-hkZrCltJMN-W7Q

编辑:臧博
9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22: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1月24日,中国新闻学百年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中国记协主席张研农,原新闻出版
总署署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主持开幕式。
谢伏瞻院长在致辞中对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建所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该所四十年来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传承者,传播学引进中国大陆的开拓者,互联网新媒体研究的探索者,高端新闻人才的培养者,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他对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首先,新闻传播学研究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其次,新闻传播学研究要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体系;第三,做好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研究,推动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第四,继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40年来的优良学风和传统,开创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格局。
李培林副院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比如强化优势学科,充实薄弱学科;打造优质平台,引领学术方向;开门办所,借力壮大自身。他希望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出成果出人才,努力当好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领头羊。
唐绪军所长回顾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介绍了该所在打造创新型学术平台方面形成的“两鉴一刊一摘两皮书,两室一基一选两中心”的格局,以及在践行党中央“三个定位”要求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四十年砥砺奋进成果丰硕,新时代守正创新责任重大,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继续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和学术研究贡献智慧。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聘任仪式,求是杂志社原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名誉院长李捷等8位资深专家,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专家顾问。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副所长季为民分别主持了“致敬昨天”和“我与新闻所”专题。赵玉明、陈崇山、郑保卫、崔士鑫等专家学者回顾了百年新闻学发展,致敬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学术贡献。陈力丹、童兵、魏永征、余清楚、白贵、刘卫东、严三九等学者深情讲述了自己同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故事。专题期间还举行了向离退休老同志献花的致敬仪式,颁发了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沙垚副研究员分享了作为青年学者的感悟,他提到:“这三年多以来,我目睹了新闻所新的发展,学者们勇立潮头,将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做学问,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科‘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媒介研究室主任殷乐,网络学研究室主任孟威分别主持了题为“中国新闻学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新担当”的专题研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教授及地方社科院的40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成立四十年来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该刊位列国内各大评价榜单本学科之首。该刊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百强报刊”称号,今年还荣列“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每年主编《中国新闻年鉴》和《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两部年鉴,记录业界成长,承载学界成果;编撰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最早的以新媒体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年度报告,已连续5次获得了优秀皮书一等奖。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704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编辑:何林

9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吴飞:厚德博识、自由容忍 ——我在浙江大学做学院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原创: 美国之父  再建巴别塔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中,新闻学科于1958年创办,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教育的单位之一。
作为国内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不断提升。在2017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排名全球前150名,中国大陆名列第四,在学术成果和学者影响力等硬指标方面更是位居国内榜首。
虽然学院的规模并不大,与国内外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也有很大的差距,但学院的发展后劲足,我坚信学院会越办越好。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昆教授再三邀请,让我写一点从事行政职务的感受,推脱不得只好从命了。
我是1995年担任院长助理的,开始兼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系所的负责人。从2006年起我还是先后担任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2010年担任常务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出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直到2017年上半年我辞去院长一职并获得学校批准(此前我已经向学校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领导再三请辞,但未获准)。可以说,行政工作非我所欲也,亦非我所擅长的,所以我以下讲的,不过是自己从事行政工作的一点心得而已,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一、最大的挑战是自己的性格
对我来说,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挑战,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敢也太擅长于陌生人交流。但要做好行政工作,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的性格障碍,与老师交流,同学交流,与学术圈同仁交流,甚至还需要与一些可能合作的对象交流。每一次与人交流对我来讲都是一场艰难的心理历程。如果可以提前准备,我会将自己需要讲的内容写几条在纸上,或在心里打几遍腹稿,以免对话时手忙脚乱。细想来,我是一位很好的副职人选,因为我长于干具体的工作,这大概也是我虽然不乐意做行政,但一直被拖进行政领域的主要原因吧。
当然,内向的人并不是一点长处都没有,我感觉自己更敏感,是一位很好的听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谈话对象经常是委婉表达背后的真实意图,所以对方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说,我便可以开始思考处理的方案了。
二、最有效管理的方式是民主
高等学校,尤其是浙江大学这样的大学,我所服务的对象是一流的老师和一流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见,都有对各种事情精到的判断能力。尽管偶尔也会有人可能难免要站在自己团队或者个人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之下,他们是比较理性的,是可以沟通的。基于这一考量,无论是我做系主任,研究所所长还是院长,力推的都是民主治理的方式。当然对民主理论的理解,并不等于民主实践的娴熟。民主治理模式是一个逐渐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那么如何将民主治理落到实处呢?这几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探索:
其一,开放透明是基石。民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没有信息的公开,民主就是一句空话。无论参与者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盲情下都是没有民主的。我主政期间力推的事务之一就是财务的完全公开。每一项收入和每一项支出都由相关的财务管理者列出清单,允许全院的老师查询。年度财务预算,都以项目申请的方式向全院教职工开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经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全体大会通过后,才正式形成年度的财务预算方案。同时我们学院还建立了财务审查小组,每年年末在教职工大会上提交他们的审查报告。
其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章立法是国家治理的要务,其实一个学院的治理也是一样的。学院善治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无论是教职工的聘任、评优、晋升以及职称评定,或者是学生的评奖评优,学位管理,学业管理都需要比较细致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近几年,我们学院几乎完善了各领域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如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其三,坦诚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学院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不少。而且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利益诉求也有差别,所以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自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倾听和沟通,以及必要的移情换位思考,就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一般而言,知识分子不喜欢花太多的事情在没有意义事情上,所以我理解,如果有矛盾,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就我做院长的这几年的经历看,大多数情况之下老师们反馈的意见往往不是学院层面不太可能解决的,如职称晋升就是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因此需要尽可能将学校的相关政策解释清楚,同时也需要与教师一道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相关信息。虽然仍然会有老师不理解,但至少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在很多的情况之下,院长就是一个桥梁,或者是一个耐心的听众,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会集中反馈到这儿,但问题的处理同样也是需要一个开放的过程,沟通就是掌握信息全貌的必要手段,毕竟决策也只有在信息全面的基础之上实施才有可能是科学的。院长是一个中介者,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者。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动作,如部校共建、学科评估,有些任务并非每一位教职工都乐意参与,怎么办? 除了沟通之外,还是沟通。
其四,努力激发同事和学生的热情。学院不是少数几个管理者的学院,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家园,因此学院的良好运行就需要充分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如果说这几年在圈子里有一些影响力,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比如团队建设,我们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才形成方案;读书会因为有一批青年老师的支持,方能持续……我知道相对威权的治理,比较容易做事且做成事,毕竟资源是有限的,集中有限的资源做成几件事威权在比较容易取得效果,但这不是我追求。我不看重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因为本来就没有权力的欲望,因为我并乐意与同事和同学们一道去做一些意义的事,乐意去探索与众不同的治理模式。
三、最需要的坚守是仰望
我当年给学院立的院训是“厚德博识、自由容忍”,我注意到我们学院新的官网这几个字已经没有了,新班子确立的学院的发展思路是 “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显然,新的发展思路更贴近地气也更明确。但接地气与仰望并不矛盾。
作为一个自然的观景者,登上高山之巅,仰望星空,也许并不困难。但精神领域的仰望,有时会点格格不入,这是从事行政工作比较难处理的。行政工作需要贴地气,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且现在每一位行政工作人员都很忙,没完没了的会议,无穷无尽的表格在等他们去处理,因此在很多情况之下,似乎没有时间让他们去仰望星空了——只能埋头拉车,却不能抬头看路。我认为,这种埋头拉车的状态,是做不好行政工作的,因为好的行政管理都必须仰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仰望。
学院院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对一个学院的师生来说,影响也会相当大。如何管理好一个新闻传播学院,窃以为在当下,最需要是仰望的能力,因为处理日常的事务的能力人人都有,但仰望并非人人可达。
近几年,为落实我的办院理想,我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如“浙大传播大讲堂”、“卓越传媒人大讲堂”、“学术午餐会”、“读书会”,组织了公益性面向全国青年学者的“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传播与公共”工作坊、创办“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英文刊物,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伦伯格新闻学院主办多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办学界与业界互动最强的“全媒体高峰论坛”……所有这些,都是希望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有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有国际视野,并且与业界有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项目,得到了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多变成了校园品牌性的文化与学术活动。
四、最要紧的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只有一流的学者,才可能会有一流的学院。但一流的人才的引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担任院长期间,将学院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放到了对有潜力、有前途的中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近几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引进了著名的长江学者王杰教授,培养了一位青年长江学者(韦路),引进了将20位青年才俊。
应该说,浙江大学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院算得上是比较豪华的阵营了,其中一些青年学者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了。如韦路已经是中国大陆最年轻的一代院长了,赵瑜是影视学科带头人,汪凯是学生最喜欢的教授之一,李红涛是80一代中最为出色的教授之一,刘于思副教授是论文获奖专业户、高芳芳、苏振华、陆建平、李东晓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章宏、王婧、张婵、顾晓燕、丁苗苗、李媛媛、邱戈、吴赟、郑西帆、范昀、史普原、黄桑若、林玮、吴丰军、张丽萍、叶琼丰、刘颖、洪宇、黄清、周睿鸣、闫文捷、陈宏亮、黄广生等等一大批学术新秀各领风骚独当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我聘请潘忠党教授作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潘老师虽然是讲座教授,但所投入的精力和用心的程度堪比全职教授,由他亲自率领的传播与公共性研究团队,以及最近又成立的大数据团队,培养了一批年轻学子,发表了一批优秀论文。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2010年前,我们正式启动了“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作为浙江大学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表现十分突出,我们与潘忠党教授所在的美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杨国斌教授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办英文期刊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师生交流,轮流组织多边学术会议等等。
我肯定不是一位出色的院长,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智慧,但我担任院长期间可以说勤勉努力,力争不辱使命。应该说,我的努力得到了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我所在的班子也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班子,我也被评为优秀中层干部,是浙江大学毕业学子们返校“最希望看到的老师”之一。某一年学校组织部门进行的民主测评,同事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得分达到99.5,这是我欣慰的。我相信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会越办越好!
原载《中国新闻教育年鉴》2017年卷。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037YxYKgjIedTVH9QclbA


编辑:臧博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8: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清华新闻学院举办研讨会聚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清华新闻网13日电 (通讯员 王洋)为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2.0计划,聚焦高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81230日举办“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研讨会”。会上,20位来自清华、人大、北师大、传媒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雄安官网等单位的学界业界代表发言。
研讨会围绕实践教学“1+1模式”(任课教师+业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融媒体时代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教授从清华新闻学院与雄安官网4位业界导师联合指导的“清华学子看雄安”报道专题的相关教改课题谈起,分享了5年来先后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及雄安官网等主流媒体合作的经历与感悟。他认为,“田野即课堂”,实践教学做好了,理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获得不息的生命力。
雄安网信办副主任高振强,雄安官网常务副主编林艳兴、顾问林双川、编辑杨宽等4位业界导师积极评价了“清华学子看雄安”报道专题的现实意义,认为这一策划实施的非常成功,同时也对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许向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斌教授、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海明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大学媒体学院何晶教授介绍了各高校教学体系的创新,这些创新点均以培养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
在“融媒体时代实践教学”议题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副台长宣宝剑、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佳航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艳红副教授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引发大家对泛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角色定位、融媒体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思考。
会上,大家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教学全覆盖的“网状”模式、清华大学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1+1模式”、北师大的“技术导向模式”等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热烈讨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闻与写作》杂志社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代表与学界代表进行了探讨和互动。
会上,学界、业界代表普遍认为,虽然实践教学耗费时间精力,且需要动员一定社会资源与媒体资源。但正是因为它对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十分重要,因此才显示出其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强大生命力。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