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9: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成立亚洲首个新闻博览馆

      据《香港商报》报道,筹备10年的香港新闻博览馆12月5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幕,这是亚洲首个正式落成的新闻主题展览及教育设施。值此香港新闻博览馆开幕之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苏钥机12月6日在《明报》刊文,阐发了香港新闻博览馆的缘起和筹备诸事宜。

香港新闻博览馆的缘起和筹备
      香港新闻博览馆经过10年的酝酿筹备,刚于今年12月5日开幕,过程中面对不少困难挑战,同时获得各方人士的支持鼓励,很多地方都值得一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香港新闻博览馆开幕典礼。 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站

      这个博览馆可说是新闻教育基金的「儿子」。该基金每两年一次组织业内人士到欧、美访问,首次是2008年访问美国,大家在拜访各大新闻机构之外,也参观了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当时它刚完成重建,耗资4亿5千万美元,楼高7层,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呎,以电子、报章及互动等方式展示新闻的发展历史和内容。
      访问团团长陈早标在参观途中,和笔者谈到美国这个创举,他提出是否能够在香港成立类似的博物馆,以彰显香港新闻界对本地发展所起的作用。笔者很赞同这个想法,但觉得困难很多。至今10年后回看,原来只要大家努力尝试,梦想有时可以成真。

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   面对挑战

      2011年底,政府推出第3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涉及的建筑物包括位于中环的必列啫士街街市。这个街市的前身是公理会布道所,年轻的孙中山先生来港求学,就读于附近歌赋街的中央书院,寄住在布道所,并接受洗礼。孙中山先生在中央书院的登记纪录中,留下必列者士街2号为他在香港的唯一住址。新闻教育基金于是决定申办,要把街市活化为香港的新闻博览馆,最终获遴选委员会在15个竞投标书当中,选中了新闻博览馆这项计划。


      从19世纪开始,必列啫士街街市一带是香港报业的发祥地,早期创办报馆都设在这里。街市附近的城皇街、歌赋街和永利街,曾有多家印刷公司和相关行业在此经营,所以俗称印刷街。其间的报纸和报人逸事,至今流传,反映了香港报业的早期历史。
      必列啫士街街市于1953年落成,建筑物展现当时流行的国际现代主义风格。街市服务坊众多年,到 2013 年关闭。筹建博览馆的首要工作是要先把这座街市活化。建筑师团队因应昔日街市的面貌和特色,提出活化设计理念,特别是要面对各项挑战,以保存街市建筑物的特色和意义。街市具「包浩斯」建筑特色的外墙,及街市内的家禽屠宰房、大楼梯、上海批荡获保留下来。博览馆利用地下一个开放式摊档,介绍街市的活化过程,让大家参观展览的同时,也可欣赏这座街市的建筑特色,了解多年来的沧桑变化。

看新闻业演变  看传媒制作和表达

      同时进行的是展览内容与活动构思。从内容大家可看到新闻业的演变,传媒制作过程和表达方式等。报纸最贴近生活和历史,电台新闻快而准,电视新闻画面吸引观众,新媒体改变了市民的阅览习惯。展览内容包括资深新闻工作者的口述历史,以新闻采编的奇闻趣事扩大观众对新闻业的认识。展览内容还有新闻体验和相关游戏,当年新闻大事回顾,财经、体育、娱乐、赛马等专门内容,以及一些专题展览。观众还可以看到新闻大事年表、新闻图片和金句、必列啫士街街市历史、孙中山先生事迹等。有关具体的内容,日后将另文再作介绍。


      筹备过程漫长和充满挑战,博览馆在申办以至组成初期,经历了向政府申请租用必列者士街的旧街市为馆址、装修工程、准备展品以至准备开馆等重要里程碑的考验。在活化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守政府对这座建筑物订立的特色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为展览加入不同的现代化设施,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不少。
      例如在狭窄的街市后巷兴建一台升降机,以贯通必列者士街和上面的永利街,就碰上严峻的技术考验。最后经过大家多番努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在展览内容方面,因为以前新闻机构多未能有系统地保存数据,以至不少有价值的文字、声音和视像新闻档案散失湮没,难以复寻,实在可惜。

博观中推进香港新闻业  非定格历史框架

      博览馆的愿景是要「立足香港,放眼世界,成为卓越的新闻博览馆」,其使命是要「展示香港新闻业的历史和发展,彰显新闻信息自由在香港发展为国际大都会的重要角色,促进公众认识新闻专业」。博览馆主席陈祖泽解释,该馆名为「博览馆」而不是「博物馆」,是希望从博观中推进香港新闻业继续前进,而不是把新闻业定格在历史的框架里。

香港新闻博览馆。香港文汇网/程朗 摄

      博览馆董事李祖泽提出了该馆展示内容的方针:「尊重历史、客观公正、不带观点」。大家要以事实为凭据,用专业的态度,从多角度展示新闻资料,但没有既定立场和看法,好让参观者自行分析判断。
      筹备工作能够完成,全靠一个共同信念:大家合力为香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博览馆副主席陈淑薇表示,有赖团队的团结、坚持和努力,方能成事。这个团队成员多属义工,成员包括新闻从业者、学者和不同界别的专家,也得到政府和商界等有心人的支持协助。例如政府出资8530万元用作活化这座建筑物,又得到赛马会慈善基金、各大新闻机构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捐助。博览馆今后的运作须自负盈亏,还要靠各界人士鼎力支持,以保证能持续运作。
      各界友好对新闻博览馆除了表示支持外,还对它有很多期盼。他们希望博览馆能「成为本港的一座地标」和「香港重要的社会资源」,可以「文以载道、言皆有据、片必传真」。它的任务包括「记录历史,见证沧桑;启迪未来,推进发展」,让市民「从新闻人的眼,观世事;从新闻人的耳,听众声」,令「香港市民能辨识新闻的真伪和价值」,「新闻界是民主的报春鸡」等。对于这些鼓励和期许,相信博览馆同人将全力以赴,不负众望。
      文章刊于《明报》,2018年12月6日,A24页。作者苏钥机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亦义务担任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81R35MLzAlflHBN-jYrOw
编辑:马晓晴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2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从一本书说起,听他细述胡乔木与人民日报的一段渊源,以及他对中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
编者按:
他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他一生博学慎思、勤奋笔耕,一生用笔杆子为人民服务。他就是胡乔木。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原记者部高级记者赵兴林《从<胡乔木颐园话新闻>说开去》,讲述胡乔木同志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我再次细读商恺同志所著《胡乔木颐园话新闻》,书中用“所见、所闻、所想”记录整理成文的史料,不仅记录了胡乔木同志与人民日报的渊源,更见证了乔木同志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1
胡乔木与人民日报的渊源
商恺“话新闻”首先从胡乔木重视收集新闻工作资料开始。1958年,在乔木同志的提议下,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国记协共同创办了一本内部刊物——《新闻工作动向》(简称《动向》),覆盖全国各地的新闻单位。办公地设在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萧航任主编。商恺经常往返于乔木同志在中南海办公地“颐园”和《动向》编辑部之间,随时转达乔木同志对《动向》的意见,其中有些重要文稿需要送乔木同志定夺和修改。
胡乔木同志交给《动向》的任务是:搜集新闻工作的资料、探讨新闻工作的理论、指导新闻工作的实践,进而把新闻学研究工作推向新高度,最后组织撰写出一部中国自己的新闻学专著。《动向》编辑部在乔木同志的指导下,共出版了167期,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影响一年比一年扩大,对带动和促进全国各地新闻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78年,胡乔木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导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巧合的是,在胡乔木身边工作多年的商恺同志,于1984年继任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肩负培养新闻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胡乔木
商恺同志系“三八”式老革命,1948年任人民日报记者,1977年重返人民日报任记者部副主任。他不仅是我敬重的一位领导,而且是我同住一栋楼的邻居。商恺同志曾将自己所著的《胡乔木颐园话新闻》《大地笔踪》送给我,这两本书成为我学做记者的教科书。由于我与同住北区的鲁南同志同为部队转业进报社的,又都是商恺的部下,我们二人经常相约到商恺家就“话新闻”有关章节求教。商恺平易近人,总是耐心解答、有求必应。
商恺是人民日报记者,后来成为胡乔木秘书且一干就是10年。胡乔木同志多年任毛主席秘书,1949年8月—1949年12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乔木同志先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一直分管人民日报工作。其间,他为研究和改进人民日报,要求报社编辑部每天派两名编辑记者(商恺为其中之一),带上当天的人民日报于上午9时前赶到中南海的“颐园”,对每一版的新闻通讯和评论等,逐字逐句,边读边议;对好文章、好版面予以肯定,更主要的是挑毛病、找差错。他要求每天参与评议的编辑记者,回到报社后都要向编委会汇报,研究改进措施。
商恺
1958年夏,商恺正式被调到胡乔木办公室当秘书,一干就是10年。这10年商恺主要任务是联络人民日报、新华社及首都有关新闻单位。《胡乔木颐园话新闻》用商恺的话说,是记述胡乔木关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方面的谈话,内容广泛,有长有短,有详有略。从办报方针路线到报纸版面内容,从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无所不包。《胡乔木颐园话新闻》既有抽象的论述,又有对新闻实践的具体意见。这些谈话对当时的一些新闻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后来新闻史的研究者来说,是研究胡乔木新闻思想的珍贵资料。
值得一书的是,1978年胡乔木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议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所的成立不仅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助力,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由于新闻研究所下属新闻系设在人民日报社,报社一批资深记者、编辑担当研究生导师,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新闻采访与编排版面经验传承给新一代。有资料显示,1978年新闻研究所创办第一年,就为人民日报定向培养40名新闻硕士研究生;第二年培养17名,此后一直延续到2001年。
1984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3级新闻业务专业学员集体合影。(施明慎 提供)
那些年,这批青年才俊孜孜不倦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闻规律、探索新闻改革途径、促进新闻学术活动的举办,为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让新一代新闻人崭露头角,更让新闻界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局面。那些年,新闻研究所共出版了300余部新闻学论著、编著、译著以及论文集和新闻业务方面的书籍,如王晨《新闻写作漫谈》、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王武录《人物通讯写作谈》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2
学习和研究胡乔木新闻理论
商恺所著《胡乔木颐园话新闻》中这样记述:20世纪50年代,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分管人民日报,无论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还是同新闻界人士的谈话中,他反复强调“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重要阵地”“报纸是办给群众看的,尽量满足群众多方面的要求”等。对于怎样办好报纸,胡乔木向人民日报提出:
依靠群众办报。20世纪60年代初,胡乔木就鲜明指出:“党中央机关报的名字叫人民日报,她就是人民群众的武器,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把报纸办好。”他要求编辑部安排版面要突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性;发展通讯员队伍,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反映在报纸版面;多登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取得的新成就等。乔木同志还建议“提高读者来信的地位”,建议在报纸版面上开辟《青年信箱》《工人信箱》《农民信箱》《文艺信箱》等栏目,答复各方面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胡乔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评论文章

以经济报道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在报社编辑部大会上传达乔木同志就有关“经济建设是目前全国的工作中心,我们的新闻报道也应该以经济报道为中心”的指示。乔木同志同时表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报道的内容可涉及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石油、冶金工业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等。乔木同志多次在报纸评读会上指出:“人民日报的经济报道应在写作上注意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如对从事经济建设人物专访、对某个建设工地的描写、对当前经济生活中重要问题的解释,以及经济建设中的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只要主题选得好、文字新鲜生动,就会吸引广大读者。
新闻是时代的艺术。自从在“颐园”开始评读报纸,乔木同志就提出:“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辽阔无限。”乔木同志就此问题问邓拓,人民日报有那么多记者,为什么写的新闻那么少?在另一次评读会上就“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乔木同志回答:“群众是新闻的接受者,群众更是新闻的创造者。记者要采写出群众最关心的新闻,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善于接触群众中的各类人物,捕捉各中新鲜事物。”乔木同志告诫记者采写新闻关键要“新”,事实准确,文字简练,主题鲜明,这是门综合艺术,缺一不可。
1991年12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第二届中国新闻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大会。图为李瑞环和宋任穷、胡乔木、雷洁琼等领导同志在颁奖大会上。

记者是重要的社会力量。乔木同志对记者工作很有兴趣。他曾说过:“我这辈子没当过记者,可以说是一件憾事。”正因为如此,他很喜欢和记者接近、同记者交谈,关心记者的工作与成长,希望新闻界多出名记者。在乔木身边工作多年的商恺,多次向乔木反映记者诉求,诸如:怎样写出可读性的文章?怎样提高记者的业务水平?乔木同志形象地“把群众生活比作广阔的海洋,关键是记者去‘海洋’里能捞取些什么”。他还说:“要熟悉群众生活和群众所想,才有指望产生合乎人民需要的一流记者。”如何提高记者的业务水平?乔木同志认为,主要靠记者自己努力学习和到实践中锻炼。要求报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记者视野。记者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文章报道有人物、有场景,夹叙夹议,生动活泼,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
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胡乔木认为,外国新闻学的历史比我们早一些,也编辑出版了一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学校因教学需要,做了些研究外,系统的新闻学专著得靠我们这代人解决。他特别指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党校应该成立新闻研究机构,不仅要搜集整理经典作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文献资料,还要搜集有关新闻的史料;不光中国的,而且包括世界的。在乔木同志的建议下,人民日报成立了“报纸研究组”。1978年,胡乔木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议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为新闻学研究打开了大门,新闻理论硕果累累。
198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招待出席第15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的代表。胡乔木(中)、吕叔湘(左)出席招待会。
编辑:杨琦钜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原美国驻华联络处一等秘书、建交后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的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中文名唐占晞)负责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

        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

1979年初在送走和迎来中美双方第一批留学人员后,汤姆森还要落实美国的“国际访问计划”,即每年选几十个中国人到美国访问,包括媒体、教育等方面的人士。第一批,他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
他当时想,“媒体很重要,访问美国后,可以写文章报道,传播信息。”出发前,汤姆森和美国使馆的几个官员请这几位编辑吃饭,跟他们确定访问路线,并安排在各个地点的访问内容。

在汤姆森看来,媒体人士一定要访问纽约,因为那里是美国的媒体中心。他介绍完纽约的情况后,问眼前的编辑:“你们到纽约想看什么?”编辑们相互拐了拐胳膊肘,确定由一位稍微年长者发言。他非常郑重地说:“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33年后的2011年11月15日,汤姆森这位前外交官以美国加州大学北京中心主任身份接受了中青报记者王波的采访,他回忆说:“我当时告诉他们,美国有两大党,但《纽约时报》不属于任何一个党,跟政府没有关系。但他们不相信,一脸疑虑。”

这段现在看似荒诞可笑的旧闻,却真实地反映出经历长期闭塞之后的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无知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其实,相似的旧闻还有不少,如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政府派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由于出国前长期受到的政治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国后的见闻立即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结果相当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学成(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滞留不归。
然而,这段旧闻让我想到的主要是,就在北京5家有影响的媒体编辑访美之前的十多年间,《纽约时报》恰好经历过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两次诉讼都涉及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问题。

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也是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促成者,他在1804年的一封信件中指出:“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

《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64年“《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1960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声援马丁·路德·金和南方争取自由委员会的名为“关注他们的呐喊”的广告,广告描述了南部地区肆虐的种族歧视现象,不点名地批评了当地警方打压民权人士与示威学生的行为。

由于审查者把关不严,广告部分细节失实。事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在当地法院起诉了《纽约时报》,初审最终判处《纽约时报》和四名牧师赔偿沙利文50万美元。

1962年8月30日,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驳回《纽约时报》的上诉,指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保护诽谤言论”,维持原判。两审失利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几乎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复审此案。1963年1月,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复审该案。
1964年3月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以9票对0票,撤销了下级法院的裁判。这是在联邦法庭上首次将宪法第一修正案原则应用于州诽谤法。

由布伦南大法官主笔的判决指出:在美国,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热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本案中的那则广告,抗议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公共议题,它显然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这段话成为日后被频繁引用的经典判词。判决宣布了在美国,针对政府官员的诽谤言论,同样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美国不存在诽谤政府罪;强调批评政府和批评官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个判决也改造了普通法中诽谤诉讼程序。此后,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明知所言不实,存在重大过错,或者罔顾真相,明显不负责任。
关于该案始末,曾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和记者的安东尼• 刘易斯所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值得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译本)。

该判决显然受到美国哲学家米克尔·约翰的影响,他在1948年出版的《言论自由与人民自治之关系》里提出,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言论应当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限制,公共言论是人民自治的基础,政府不应干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设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11年7月的第34号一般性意见中也指出:“在涉及政治领域和公共机构公众人物的公开辩论情况下,《公约》尤其高度重视不受限制的言论。”对政府或其官员的批评,即政治批评的自由正是民主社会的基石。
《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

第二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71年“《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俗称“五角大楼文件案”)。

1967年,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检讨陷入泥潭的越南战争的教训,命人组织了一个“越战历史专题组”,收集了几十年来的各种资料,1969年汇集成7000多页的研究报告并被列为绝密文件,这就是后来被称的“五角大楼文件”。
1971年3月中旬,《纽约时报》获得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为了揭露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对美国人民的欺骗行为,《纽约时报》决定自1969年6月13日起以连载形式公布“五角大楼文件”的主要内容。
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纽约时报》告到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政府要求下达了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临时禁令。同日《纽约时报》在原来计划连载文件的地方换上了这条新闻:“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在《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期间,也获得“五角大楼文件”的《华盛顿邮报》6月18日又接着连载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华盛顿邮报》也告到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如《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相继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6月25日,《纽约时报》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败诉后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在这个案件中担任《纽约时报》辩护律师的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所著《第一修正案辩护记》也有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71年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票对3票支持《纽约时报》。“五角大楼文件案”最常被引用的经典内容是由布莱克大法官执笔、道格拉斯大法官加入的法律意见。其中指出:“报刊是服务于被管理者的,而不是服务于管理者或统治者们的。政府审查报刊的权力已被废除,所以报刊将永远保持对政府进行谴责的自由。‘安全’这个词是广泛而含糊的概念,不应被用来废除体现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自由的代议制政府为代价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五角大楼文件案”后,十分恼火的尼克松总统建立了一个调查泄密的专门机构,“管子工小组”,这个小组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调查为上述报刊提供“五角大楼文件”的艾尔斯伯格。艾尔斯伯格是原兰德公司雇员、曾参与过文件制作。这些不正当行为在后来的“水门事件”中曝光。
在1972年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暴露后,尼克松总统有无直接责任问题成了焦点。尼克松的亲信用一切手段对付调查。《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穷追不舍,通过与代号为“深喉”的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事件33年后公开身份)的秘密接头,找到一些重要线索,并通过调查式报道曝光出来,最终对促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起到关键作用。

《华盛顿邮报》这两位记者的成就开创了美国新闻报道的新时代,因为他们摧毁了新闻业的一项潜规则:对“敏感”信息保持沉默,比如肯尼迪总统的不检点行为和约翰逊总统的不道德交易。

在“水门事件”两年后的1974年7月24日“合众国诉尼克松案”中,联邦最高法院以8比0的全体一致投票结果(伦奎斯特大法官因曾在尼克松政府任职回避),裁决命令尼克松总统交出有关窃听的录音磁带,从而促使面临弹劾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当时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4名是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任命的,但在宪法原则问题上没有一位大法官对总统报恩。美国联邦法院法官为终身制——没有任期和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高龄者居多。这个案件经典地体现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独立和权威:没有一兵一卒、手无缚鸡之力的9位老人竟有权对美国总统——世界上最强大军队的总司令下达命令!

记得1995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时,著名国际法和宪法学者路易斯•亨金教授就多次以这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有尊重宪法和服从法院决定的“宪法文化”。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美国也不例外,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在遏制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上,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和司法独立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址链接:http://www.sohu.com/a/213751287_744206

编辑:臧博

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周恩来的报刊情缘


    42年前的今天,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都与报刊出版有无法割舍的缘分,他的报刊出版活动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我们做了简单梳理,希望以此纪念这位中国人民永远爱戴的好总理——周恩来。
     相对而言,从1914年到1924年的10年间,是青年周恩来报刊活动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期。

     ◆1914年10月15日,《敬业》创刊号出版,周恩来任主编。

     ◆1914年5月,周恩来开始筹办《南开星期报》的复刊工作,1915年8月更名为《校风》。周恩来是1916~1917年的编辑代表。
     ◆1919年7月21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周恩来任主编。

    ◆1920年1月20日《觉悟》创刊,周恩来任主编。

    ◆1920年8月,周恩来在北京加入留法勤工俭学会,任天津《益世报》旅欧通讯员。

    ◆1923年3月,周恩来在法国巴黎接任主编《少年》,1924年2月更名为《赤光》,1924年6月,《赤光》出至第10期后,周恩来于7月接受党的指示回国工作。


     ◆1924年11月,周恩来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主持创办了《军事政治月刊》《革命军》《黄埔潮》等革命刊物。

      从1924年7月周恩来奉调回国,至1937年期间,周恩来的主要精力是领导中国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1937年12月,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群众》周刊在武汉创刊,该刊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1938年1月1日,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创办了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肩负重任,工作繁忙,仍非常关注党的报刊出版工作。他认为,党的报刊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喉舌。通过报刊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政策、主张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世界,使广大人民了解,自觉地、积极地投身于革命和建设行列。
      ◆1949年9月,周恩来为《世界知识》创刊15周年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至今。

    ◆1951年,《中国纺织》创刊,1952年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2年,《治淮》杂志创刊。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5年,《民族画报》正式创刊之际,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6年《知识就是力量》创刊,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

       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解放军文艺》《中国摄影》《人民文学》等刊物纷纷复刊,从而带动一批报刊复苏。


    1970年5月30日到197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亲自审阅《人民画报》稿件,可以说这一时期他就是《人民画报》的“主编”。

       斯人已逝,报刊依旧!永远铭记,深切缅怀!


编辑:冉玲琳


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4: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当年火荣贵还在武威任上的时候,我曾在东网上发过一篇评论《“银”武威的破产》,现在这货终于被双开了,重贴一下旧作以示庆祝】

之所以取这个标题,是因为想起了“红色记者”范长江那篇著名的《“金”张掖的破产》。文中,津城来的范大记者不住感慨“金”张掖的破败现状,地方政府对农民的严酷剥削,并大声质问:“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那一年是1936年,距今整整80年前。

13年后,已经升任新华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着一批“新闻兵”,跟随共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奉命组建了北平易帜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范也因此被尊为新政权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但范长江或许想不到,在新政权建立67后的今天,“中国的西北角”不仅依然是这个国家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甚至在那里,新闻记者的工作处境比他当年还不如,更危险。这不,《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刚刚以自己的遭遇,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他曾长期被派驻在与“金”张掖齐名的“银”武威。

由于屡屡发表涉及武威的负面新闻惹怒了当地官府,1月7日、8日,张永生与《兰州晚报》、《西部商报》驻武威的两名记者先后被抓。当然,官方是不会承认“报复迫害说”的,但其忽而指控三记者“涉嫌嫖娼”,忽而又变成“涉嫌敲诈勒索”的栽赃手法,以及刑警“执勤巡逻”、刑侦大队查处嫖娼等种种越俎代庖的破绽,也实在粗糙拙劣,而随后发生的围绕《兰州晨报》公开信的“罗生门”,更是让人感觉此中水很深,自然,王八也很多。

所以一时间群情激愤,结果从1988年“武威收报”的往事,到去年3月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中当地警方“公事公办”的细节,甚至就连现任武威市委书记的手表、市长的手机号码都被人一一扒出。而一众新闻学教授的围观声援,虽然有点像是在回应去年“新闻学界不愿声援新闻记者”的业界指责,但毕竟多少发挥了些名人效应,以至于就连甘肃省记协这个“外围婊”都开腔表示“密切关注”,省检察院都装模作样派出工作组介入调查了。

只是,事后的围观再热闹,抗争再沸反盈天,都无法消除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所带给媒体从业者的内心恐惧。当跨省撤稿、抓记者不再称为新闻,上央视忏悔却成为落难记者的“标配”,别说在武威,即便是广东、北京等媒体发达地区,记者的采访权、监督权以至人身权、生命权又何时得到过保障,被整肃、遭拉黑的的案例难道还少吗?就连在宣称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批评者、出版人不也是说失踪就失踪的吗?

事实上,从范长江踏进北平城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便已天注定。虽然此后的岁月并非波澜不惊,一成不变,搜肠刮肚也能举出一两个积极的例证,比如武威地委书记杨作林由于“收报事件”遭到免职,又比如当《西部商报》记者王克勤因报道兰州证券黑幕被人悬赏五百万买其人头时,曾获得过警方的贴身保护,但变的只是面具与修饰,利维坦还是那头利维坦。所以,与其在长者的人生经验中兜兜转转,不如到历史的子宫里去寻找答案。

在范长江发表《“金”张掖的破产》一文的20年前,也就是1916年的6月6日,在国人一片骂声中,“洪宪皇帝”袁世凯黯然死去。但就在3年前,刚刚镇压完二次革命、登上大总统宝座,志得意满的他却干着与今天武威官方相同的事情——收拾报纸。短短一年时间里,全国报刊从民初的约500家锐减至139家,大批报人受到迫害,其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由于这一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史称“癸丑报灾”。

重提这段旧闻,我想强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后世对它的评价。今天,如果我们在百度百科搜“癸丑报灾”词条,会看到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评语:该年(1913年)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注意,仅仅是四九年前最黑暗的一年哦!

“金”张掖的破产后来被反复拿来证明旧社会的万恶,按此逻辑,那么“银”武威的破产又是谁之过呢?事实上,30年代的西北乃马家军的地盘,国民政府鞭长莫及,而今天的中国大陆,按照官方的说法,不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吗?啊喔,又妄议了。


编辑:冉玲琳
9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香港新闻博览馆的内容特色

香港新闻博览馆已于2018年12月正式开放,免费供公众人士参观。该馆设有14个展区,包括12个常设及两个专题展区,并有6新闻体验区。展览内容主要以媒体形式划分,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和新媒体4个类别。



报纸的历史最悠久,贴近香港的发展轨迹。博覧馆以「社会与报业」和「政治与报业」两大范畴,来呈现香港报业百年历史。社会方面,五、六十年代报纸开始本土化,例如头版由国际或中国新闻转为本地新闻。之后财经新闻随经济发展而冒起,晚报经历兴衰更替,突发新闻曾有光辉年代,报纸的出版流程也有很大改变。近年免费报纸涌现,传统报纸相继设立新闻网站,网媒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新闻自由  并非必然

政治方面,清末以来香港不少报纸的立场、舆论与内地政局紧密相联。民国时期,内地政局混乱,各方势力为争夺舆论阵地,来港办报连年不辍。开埠初期,港英政府在报章出版前要检查内容、亦曾发生下令停刊事件,近年也有新闻自我审查的忧虑,可见新闻自由并非必然。


广播电台有近百年历史,不过港台及商台的新闻部只是先后在1973及1974年成立。当年的电台记者外出采访时,要背上一部接近7公斤的录音机,在博览馆电台展区有展品。还有很多珍贵的录音片段,让参观者听到台风袭港、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等的电台报道。


电视由 1960 年代起提供新闻画面。大家可知道香港第一位新闻主播是谁?馆内就有介绍。香港首次进行户外新闻直播,是1974年的宝生银行劫案。劫匪挟持了人质,电视台借用《欢乐今宵》节目的摄影机,更拆了民居的大门,搬去案发现场对面的民居,直播银行的情况,令观众仿如置身现场,今天大家也可重温当年片段。博览馆找来不同年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回顾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采访,还有历代主播告诉大家镜头前看不到的趣事。参观者可以考考自己懂得多少电视新闻术语,例如「食扒」、「冬甩」、「三兜」等。


新闻业得益于新科技  但也面临挑战

新媒体在 1990 年代兴起,新闻业得益于新科技,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博览馆以一些香港及外地的新闻事件为例子,和大家一起了解新科技对新闻的影响,并以问答形式激发参观者进一步思考。馆内有一些「小气泡」介绍新媒体,及关于新科技和社交媒体的「金句」,显示它们带来的各种影响。


展览内容也用新闻种类划分,包括财经、娱乐、体育、赛马等,及有专题展览回顾香港历来发生的大事。财经新闻与香港银行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1977年报章广告可见,太古城开售价平均只是200多元一呎!


读者对软性信息有需求,曾催生了专门刊载艺人消息的娱乐报,和聚焦足球等体育新闻的体育报,赛马的普及令马经报发展蓬勃。然而综合报纸有精采的娱乐版及体育版,抢走了娱乐报和体育报的读者,最后令它们退出市场。但马经报始终有马迷支持,至今出版不辍。


10年前发生汶川大地震,博览馆除了展示10年前的不同新闻报道外,还找来当年赶赴现场的记者,忆述那次特殊的采访,如何在灾区努力向港人报道,及地震对他们留下甚么烙印。馆内也开辟了2008年香港协办北京奥运马术比赛的新闻展区。


「口述历史」展区由资深新闻从业员现身说法,讲述当年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按人物及题材作剪辑分类。「新闻界大事年表」是一个互动展区,参观者透过轻触屏幕,挑选由1841年至今的各项传媒大事,并附有国际及大中华历史作背景,包括多份报章创刊号等内容。


新闻体验区包括电视新闻控制室,大家付费后可以尝试做导播。参观者可以影贴纸相,完成后贴上报章头版及选取标题。大家又可尝试做电视记者,直播新闻或作天气报告。邻近还有一个仿制当年的报摊,及小型商店让参观者购买新闻书籍和纪念品。


新闻博览馆所在地的前身是必列啫士街街市,再之前是公理会布道所,是孙中山先生在香港最早的活动场所。馆内有多处展示街市历史、活化过程和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必列啫士街街市 展现上世纪50年代流行的「包浩斯」建筑风格,其外墙、街市内的家禽屠宰房、大楼梯、上海批荡等获保留下来。劏鸡房令大家回想到当年香港在不同年代发生的疫症,如鼠疫、禽流感及SARS,显示了信息流通在社会抗疫时的重要性。


传媒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角度

在大楼梯上展示了报业公会及摄影记者协会的部分得奖作品,由摄影记者的镜头诉说新闻故事。设于一楼的展览,以多种方式展示香港开埠以来的其中10件大事,让大家看到传媒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角度。大型投影滚动条是崭新的展示方式,大家也可选看介绍这些新闻的电子书,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由于场地有限,每次只展出10件大事,日后将会更新事件和专题内容,让参观者隔一段时间再访该馆都会有新发现。


(作者苏钥机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并义务担任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文章刊于《明报》,2019年1月10日,A24页。)


编辑:冉玲琳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SJfnY5BilrQih2rH5ztlg





9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清国新闻界的过去及现在

清國新聞界の過去及び現在

本編は実業の日清社長王津氏が特に本書の為に寄稿せられたるもの茲に記して謝意を表す

清國における新聞紙の濫觴は「北京邸抄」及び「轅門抄」と称せし官報にして専ら叙任辞令等官場の消息を登載したり而して北京邸抄は北京に於て中央政府の下に發行せられ轅門抄は各省に於て總督巡撫衙門の下に發行せられしが上述の如く専ら官場の記事に限りたれば一般公衆とは殆ど没交渉のものなりき換言すれば一種の職員録に過ぎざりしなり。

其後米人福開森及び席子佩等初めて一新聞社を上海に組織せり即ち今の申報にして吾が明治四年の創刊にかかり一萬四千號に達せり然れども創刊當時の申報は紙幅狭小にして普通書冊と異ならず萬般の規模も亦た之に準じ極めて幼稚なりしは勿論當時公衆も亦た新聞紙の必要を認めず販路を開くこと困難にして同社は資本の大部分を缺損したれば其維持策として出版業を兼営することとなり毎月稗史小説の類を發售し其利益を以て僅かに其収支を合せたる状況なりき。


日清戦役に際して新聞紙が戦報を傳ふること早く民間も亦た之に依て其消息を知るを得しかは新聞紙の必要も一般に認識されるに至れり「新聞報」「華文報」「商報」等の新聞紙が踵を接して上海に發行されしは洵に此時に在り明治卅一二年の交に至り梁啓超、汪康年等も亦た上海に於て「時務報」「昌言報」「中外日報」等を創立し清國の新聞界は漸く隆盛に赴きたり此時期に於ける新聞紙は重きを文學に置き文章の高下を以て新聞の優劣を定め文学研究の目的を以て新聞紙を購讀するが如き傾向あり隨て體裁は劣悪にして整はず記事も亦た頗る敏活を缺くの憾あり。

其後湖南人章士劉(釗)、直隷省人張繼、安徽省人陳仲甫、江西省人夏小石等日本に留學し日本の新聞紙に就て研究する所あり明治卅六年歸國して「國民日々新聞」を發行す體裁内容全く日本の新聞紙を模範とし頗る世上の耳目を一新せり是れ清國に於ける新聞發展の一轉機にして其主筆たりしは山西省人王津(現に日本に滞在し國際新聞協會會員たり)とす其論文と記事とは従来の新聞紙上に登載されしものと遙に其撰を異にし讀者の心胸を開拓すること尠少ならざりしが政府に反對し手厳しき攻撃の態度を取りしを以て忌諱に觸れ一箇年にして發行を禁止され王津以下の記者は半は日本に遁れ半は各省に散じたり。

日露両國が満洲に於て兵を交ゆるや清國の耳目は其戦報に集り新聞社の設立されるもの日に月に増加し現に全清國の日刊新聞紙の數一百二十餘を算するに至れり其重なるものは左に抄録すべし。

因みに北京中外通信社なるもの去る明治四十三年を以て設立せられ清國通信社の鼻祖を為せり右通信社を始め清國各新聞社の駐東特派員若くは通信員は續々渡来し其東京に在るもの現に二十三人を算する彼等相議して「留日記者公會」を麻布笄町八十番地に開設し王津を會長とし毎月二回集會し時事問題及び新聞通信事業に關する事項を研究してるあり。

清國報界一覽表

報名
開設地
性質
種類


報名
開設地
性質
種類


天鐸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國民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時事新報
上海
半官報
日刊
十二頁
南越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申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國民公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新聞報
上海
美國人
日刊
十二頁
羊城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中外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平民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北京日報
北京
半官報
日刊
十頁
七十二行商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京津時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安雅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帝京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總會商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帝國日報
北京
滿洲人
日刊
八頁
震旦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中國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中國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憲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世界公益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風日報
北京


日刊
四頁
商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民公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維新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光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中外實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大陸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華字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民興日報
天津


日刊
六頁
中外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北方日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迴圈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大公報
天津
滿洲人
日刊
八頁
新少年
香港


日刊
八頁
經緯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新中華報
汕頭


日刊
八頁
天津商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汕頭公報
汕頭


日刊
八頁
中西實報
天津
德國人
日刊
十二頁
全浙公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天津日日新聞
天津
日本人
日刊
十二頁
白話新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東三省日報
奉天
半官報
日刊
六頁
浙江日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神州日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紹興公報
紹興


日刊
八頁
商務日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新聞報
福州


日刊
八頁
縱橫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建言報
福州


日刊
八頁
啟民愛國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閩報
福州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順天時報
北京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渤海日報
芝罘


日刊
八頁
吉長日報
吉林


日刊
八頁
芝罘日報
芝罘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維憲報
營口


日刊
六頁
貴州公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長春公報
長春


日刊
八頁
黔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大中公報
奉天


日刊
八頁
貴州日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泰東日報
雙城廳


日刊
八頁
西南日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營商日報
營口


日刊
六頁
四明日報
寧波


日刊
八頁
遠東報
哈爾濱
俄國人
日刊
八頁
山東日日官報
山東


日刊
八頁
濱江日報
哈爾濱


日刊
八頁
濟南日報
山東


日刊
八頁
安東商報
安東縣


日刊
八頁
江西自治日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國民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贛州又新日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微言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江西日日官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憲政進行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成都日報
四川


日刊
八頁
盛京時報
奉天
日本人
日刊
六頁
晉陽公報
四川


日刊
八頁
漢口中西報
漢口


日刊
十二頁
皖江日報
安徽


日刊
八頁
鄂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雲南日報
雲南


日刊
八頁
政學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直言報
保定府


日刊
八頁
夏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廣西新報
廣西


日刊
八頁
廣東時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日華新報
神戶


五日刊
六頁
國事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實業之日清
蘇州


月刊
二百頁
時敏新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原载《新闻总览》(日本电报通信社,1911年12月)

编辑:杨琦钜





9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5: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秦绍德:我所经历的解放日报改革
《解放日报》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肩负着宣传报道的重任,肯定不能作为市场报来办。但我们能不能在此之外,办一张面向读者市场的报试一试?毛主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没尝过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


如今的延安中路816号解放日报社址是一幢历史深厚的老楼

上篇:思想解放的魅力
1995年8月,我离开教育行政岗位,回到本行———新闻单位工作,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直至1999年1月,被调离报社去复旦大学履新。在解放日报度过了12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人们常说,生逢其时。我们也是,赶上了改革的岁月。上世纪90年代,正是我国各条战线蓬勃改革的时候。我到解放日报,迎接我的也是方兴未艾的改革。

思想有多解放,报道就有多深

在改革开放初期,看一张报纸能不能站在改革的潮头,首先看内容的突破———敢不敢突破报道的禁区,将社会的脉动真实地奉献给读者;能不能以锐利的眼光、犀利的笔触指陈时弊,揭示真理。《解放日报》身为上海市委机关报,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1979年8月12日,《解放日报》破例在头版刊登了一条社会新闻《一辆26路无轨电车翻车》,由此突破了党报尤其是党报头版不刊登社会新闻的禁区。1991年2月到4月间,《解放日报》发表署名“皇甫平”的四篇评论,强调改革开放要继续讲,要有新思路,发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强音。
汉口路300号曾经是解放日报办公地

思想解放不能是一阵子的,新闻改革要坚持推进。在新闻报道领域,面对新情况,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突破。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暴发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武汉、九江等地抗洪救灾的形势十分严峻。对这场天灾以及抗灾斗争,报,还是不报?按照当时的规矩,地方报纸不允许自行采访报道隔省灾情。可是,武汉水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报社国内报道部的同志们早就蓄装待发,急得嗷嗷叫。在这当口,报社党委毅然决定把他们派到抗洪第一线。稿照写,什么时候见报,见机行事。在各报按兵不动的时候,《中国青年报》派了一批记者奔赴第一线,发表了几十张照片。兄弟报社的行动鼓励了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是一个星期天,头天深夜新华社发了一张一位年轻的战士背着老大娘撤离现场的照片。这意味着一个信号:武汉抗洪救灾的现场报道可以在全国公开了。当班的夜班编辑部主任陈振平和我商量后,决定将这张照片登在第二天报纸头版正中央,并从此开始刊登本报从抗洪一线发回的独家报道。在国内新闻单位,我们是领先报道的几家。由于国内部记者出发早,写得早,他们的独家报道使《解放日报》成为读者争相阅读的报纸,而兄弟报社来不及准备,暂时只能转载新华社的报道。可见,思想是否解放,与争取新闻首发权是有直接关系的。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国内部的同志为采写最新的稿子,不顾危险,冲到荆州炸堤分洪的第一线,离堤坝一千米不到。这搞得我们后方很紧张,几次下令让他们撤回(好在最后关头没有炸堤分洪)。哪里有新闻,就冲到哪里去。这就是解放日报记者的风采!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神圣时刻与1997年7月1日《解放日报》头版
对于重点宣传报道,如何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展现“自选动作”,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也是检验思想是否解放的标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重大历史时刻。早在一年之前,即1996年,报社编委会就在策划香港回归的报道,这是不用上级发指令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已作了无声的动员。我们多么想派自己的记者到香港去作现场第一手报道,可是当时按照统一部署,除了几家中央媒体外,地方媒体不可自行派记者赴港。这使我们很懊丧,但没有气馁。我们决定事先以密集的专刊报道烘托气氛,营造宣传声势。1997年元旦起,我们每周出一期香港回归专刊,介绍香港的历史与现实,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当回归之日来临时,我们决定突破常规方式来处理新闻,以增强《解放日报》的感染力。首先是以图片新闻唱主角。考虑到香港回归新闻的焦点集中在7月1日凌晨,中英交接的场景是永铸历史的镜头,新华社第一时间传来照片后,我们商量决定用头版半个版的篇幅(下半版)刊登这幅照片。上半版只登一条新闻,新闻标题剔除了种种累赘,只留“香港今回祖国怀抱”八个大字,醒目而饱含深情。十分有趣的是,印刷厂告知现有字模中找不到这么大的字,只能照相制作了。后几版也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而且照片尺寸都超常规。因为我们体会到,读者最需要的是要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图片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冗长的文字就显得多余了。二是增加了独家报道。自己不能去香港,我们就和中新社合作,由他们的记者写现场侧记,由香港带到深圳,再从深圳传给我们。这样,《解放日报》上就有了来自香港的独家新闻。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发行部和印刷厂的职工积极性特别高,决定在当天的报纸印刷过程中添加香料(印两万份),结果我们拿到的果然是香气扑鼻的“香报”,这在新闻史上大概也是创举。党委书记冯士能和我决定上街赠报,清晨出报以后,没料想一到外滩,早起的市民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人越拥越多,保卫科的同志一看我们有被挤压的危险,派了几个小伙子才将我们从人群中搭救出来。看着市民争相阅读《解放日报》,我们早忘了疲劳,心里乐滋滋的。事后我们查阅全国各地报纸,像《解放日报》这样版面处理回归新闻的,比较罕见。这再次证明,思想解放,对于办好一张报纸是多么重要。

告别纸与笔

改革开放的岁月,报纸的编排印刷也经历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先是“告别铅与火”,即由传统的铅字排版、铅印,改变为激光照排、胶印。行话称之为由热排改为冷排。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告别纸与笔”,即由书面发稿、编辑,改为数字传输和编辑部网络化运作。
排字工人在用活体铅字排版
上世纪中叶的解放日报办公室即景
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日报》已实现了第一步,即激光照排和胶印,淘汰了排字房、铅字铸机等。1993年底开始筹建谈家渡路印务中心(总面积10200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1995年落成使用,印刷能力达到每小时392万对开报纸。

实现第二步,社内建局域网,实行数字传输,《解放日报》在全国不是最早的。之前,《深圳特区报》在1994年告别了纸和笔,是全国第一家。《文汇报》也在我们之前采用了数字传输和建局域网。但是,我们是后发先至,一步到位,改革得最彻底。

为了迎接这一次改革,1996年,我们抽调得力干部充实报社电脑中心,并开始和国内的电脑公司洽谈。当时,北大方正公司技术比较成熟,占据国内报业市场的70%多。但我们找了另一家正在这个领域开拓的公司———清华紫光。因为我们深知,适应国内报纸编辑三审制的网络流程,谁也没有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必须找一家锐意进取的公司。果然,清华紫光和我们一拍即合,他们把解放日报局域网作为试验田,开发新的适应中国报纸需求的软件,双方合作颇为顺利。

1997年元旦过后的第一次党委会讨论决定,第一季度争取开通局域网,接入采编系统。

为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社内所有采编人员都学会电脑写稿、改稿、上网传输。这个要求在今天看起来真是小事一桩,何足挂齿。但在当时,可不是小事。许多编辑记者用纸和笔写了一辈子稿子,突然要用电脑写稿、改稿,不仅操作上手忙脚乱,而且心理上也不适应,电脑上敲字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难免顾此失彼。编委会决定,1至3月份为培训期,所有人都参加培训。报纸的规定是硬性的,又是富有人情味的:55岁以下人员必须过关,55岁以上人员在一段时间内允许请人打稿,但要付对方劳务费。决定一下达,开始还有点议论纷纷,没过多久,情况大为喜人。电脑中心报告说,绝大部分人员都已过关,有些刚刚退休的老同志也要求给他们配备台式电脑,因为他们也学会了。可见,改革,包括新技术运用,只要让人们看到前景,大家都会赞同并投入。

真正的决战是在3月底。我把它比作是淮海战役也不过分。一是变原有的“纸+笔”为电脑输入、网上运行,生产方式做了根本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报纸正常的生产过程还不能中断,天天要出报,要准时发行。二是物理空间(生产环境)也有根本的改变,编辑部由分散在各楼层的小房间,改变为集中到主要楼层,大开间、低隔断的集体工作,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如今在解放日报办得红火的“上观读书会”

3月19日,报社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作动员。会议要求全社“抓好四个环节,保证一次切换成功”。一是技术环节,万无一失;二是流程环节,不出差错;三是管理环节,依法治理;四是思想教育环节,干部带头,从严要求。

为保证决战胜利,局部先作了试运行和准备。刊期长、时间不紧迫的专刊专版先进入网络,实行网上发稿和编辑。摄影部同志也十分积极,已进行多次远程数码传图的成功试验。终于在3月底的一天晚上,所有稿件(包括当天的新闻稿)一次输入编辑、排版、传输成功。从此开始,解放日报的局域网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日日夜夜不停运行,保证着每天出版报纸,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克服了远距离传输(异地、国外)的困难。

革新没有停步。根据报社编委会原先的计划,逐步将报刊资料、印刷、发行、广告、财务、人事、子报子刊等一一接入局域网。解放日报初步实现了网络化,后来先到,走到了全国报界的前列。

这次改革实际上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改变生产方式,首先转变人的观念。我们的体会就是,一旦认准了改革的方向,就痛下决心,坚定推进,不再犹豫。结果是,群众拥护,大家一起前进。

下篇: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   
改革对于报社而言,不仅意味着内容的突破(更加符合新闻规律)、技术的进步,而且还有经济体制的转型。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报纸广告放开,发行不受邮发限制自行拓展,报社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走得很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整个九十年代,《解放日报》有过几次扩版,从最初四版扩大到八版,再扩展到十六版、二十版。扩版固然是为了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种文化需求,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经济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投放平面媒体的广告与日俱增,原有的版面不够了,就推动着扩版。但也不是版面越多、广告越多,就利润越高。这里有广告收入与报纸成本、内容增加的平衡关系,只有找到一个临界点,即内容可以承接、成本最低而利润最大,才是最合适的扩版方案。
首开“双休特刊”,《解放日报》当年应读者和市场需求扩版

在报业市场中我们发现,不是党报的晚报比我们走得更快,外地有一些党报还创办了晚报和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发行量、营收和利润增长得也很快,主要原因是他们适应了读者市场需求。我们深受震动,但又有点不服气。《解放日报》历来走在全国报纸的前列,我们有经济实力,干部、记者队伍又很强,难道还办不出一家面向市场的报纸?

《解放日报》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肩负着宣传报道的重任,肯定不能作为市场报来办。但我们能不能在此之外,办一张面向读者市场的报试一试?毛主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没尝过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有消息传来说,上海市劳动局打算停办《劳动信息报》,希望有报社接收。我们赶紧一面派人去洽谈,一面向出版局申请报纸更换主管单位和更名。事情办得很顺利,筹办新报纸的议程提到了党委会上。党委会成员一致赞成办一张新的报纸,并提出了许多好的主张。
曾经是解放日报多年办公地的申报馆大楼

先要组建创建新报纸的筹备班子。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方案:一是选几位有经验、年长些的记者,这样可能办得稳当一些;二是选几位优秀的年轻骨干记者,他们没有包袱,也许可闯出一条路来。经过权衡,决定从工交、国内、文艺、中国经济版等部门抽调四位同志来筹备新的面向市场的报纸,他们都在三十岁上下,却已有十年左右的新闻工作经历,采写能力都较强,管理能力还有待锻炼。

究竟要办一张面向市场的什么样的报纸?我们也心中无数。既然要让年轻人闯,就将报纸的市场定位和规划全都交给他们去设计,我们只是提出任务:这不只是要办出一张新报纸,而是要筹建一个新报社———一家面向市场的报社。因此,版面、编务、发行、广告、组织结构及用人机制要通盘考虑。这是一块试验田,各个方面都要试。

筹备组的年轻人对这项任务充满了热情和憧憬,他们在短短一个月不到走南(广东)闯北(北京),访问调查了《北京青年报》《精品购物指南》《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十多家报纸,回来后就上海报业市场、新闻和服务内容、经营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果然,出手的调查报告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调查结论是:

上海报业正处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中。市场已相当饱和,但仍有空间,上海缺少一张将新闻和生活结合得较好的、有冲击力的报纸。新报纸应该走进中青年(18-45岁)、走进家庭。新报纸不是晚报的翻版,应该是晚报后的报纸。

上海已有七家日报,但缺一张周报。新报纸出生在日报市场中,如同一棵苗;出生在周报市场上,就可能是一棵树。  

现在的报纸不缺新闻,但缺“真新闻”。新报纸应该登“真新闻”,就是着眼大局选择,紧扣大众热点,以严肃的态度写好看的新闻。  

新报纸还应该刊登比新闻更多的东西,注重实用性,成为“有用”的新闻纸。   

结论已十分明确,筹备组打算办一张新闻性、实用性兼有的,为年轻人服务的周报。

给尚未出生的婴儿起一个什么名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筹备组最初起名《立报》。上海新闻史上曾经有过一张名声很响的小型报纸就叫《立报》,借用此名,容易叫响。我私下也想,筹备组成员皆三十左右,古人云:三十而立。叫《立报》倒也暗合此意。后来又有人提出,叫《申江报》,标明上海色系。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是《申报》,别名《申江日报》。解放日报地处老申报馆,用此名也不错。最后有人提出,此报以服务为宗旨,就叫《申江服务导报》吧,报头上的“申”字可大一些,表明和《申报》有联系。大家一看,再也提不出更合适的报名了,也就赞成这一方案。
《申江服务导报》曾经引领沪上生活消费潮流多年

1997年3月13日,报社编委会讨论通过了这张新报纸的定位和初步计划。大家对创办新报纸热情很高,一致认为这是报社新闻改革的探索,要步子大一点,让筹备的青年们大胆试、大胆闯。会议并决定从场地、经费、人员等各方面支持他们,动员各部门协调支援。

有了报社领导层的支持,筹备组的同志们干劲更足,也感到压力更大。全报社都在关注他们。他们以极其认真和十二分细致的态度,进行着各项筹备工作。为每一方面的工作都写了预案,并且以创新的精神进行探索。比如报纸发行,他们决定搞自办发行,并且以零售为主,让读者“用手评报”。考虑到自建发行网络成本高、困难多,他们便与《每周广播电视报》发行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发行网络“借船出海”。又如报纸广告,鉴于上海报纸广告市场已为几家大报和大的广告公司瓜分,借用大报广告部和自办广告公司都不可行,于是就和一家不大的初创广告公司———上海韵意广告有限公司签订广告总代理协议,由韵意代理新报纸的广告。这样就减轻了新报纸初创初期的风险。韵意看好新报纸的未来市场,愿意承担风险。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新报纸和韵意实现了共赢。

筹备组的同志在探索、创新,报社领导层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人事、财务等方面试行一些新的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解放日报这样一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几十年,政策、规章都已固化的单位讲,这也是一种新的探索。不影响全局,不妨先试试。比如用人,同工同酬,奖金则根据经济效益和个人表现而定。又如财务,新报纸虽不是独立法人,但在报社内独立核算。他们用场地、设备都出租金,“亲兄弟,明算账”,但赢方自得,报社不去平调。像这样一些举措,在今天看来已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进行探索,是很不容易的。要破除旧观念,克服各种阻力。

出版新报纸的日子越来越临近了。新报编辑部、电脑部的人员投入紧张的筹备。他们的工作做得十分细致,试写的稿件改了一遍又一遍,版面设计数易其稿。从1997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申江服务导报》出版了六期试刊。大家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下来。这样认真的试刊,正有如乒乓球赛前的热身训练,把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想明白了。   

1998年元旦,一张以大照片作封面,厚厚一叠的新颖周报《申江服务导报》正式在上海滩面世。各处的报贩们奔走相告,上班族惊喜地打量着。《申江服务导报》一炮打响,当月发行量最多达到14万份,差不多达到办了77年的老《申报》一天的发行量。这应了筹备组原来的设想,“一亮相就应该是一棵树”———一棵发育得很好的树,而不是苗。这成功是和准确定位、精心筹备分不开的。

然而,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一张面向市场的新报纸问世的时候,人们都站在不同的角度打量着,也传出“地摊小报”的质疑声。我们没有申辩,反躬自问在《申》报筹备期间,我们在内部就提出自我要求,要办得有品格,“决不能办成媚俗小报”。为此,我们坚持以新闻报道为核心,在做真新闻、好看的新闻上下了很大功夫。《申》报所刊载的“周恩来诞辰100周年”“邓小平逝世一周年纪念”“下岗女工当上女保安”“廖昌永夫唱妇随”等深度报道,既有意义又耐看,深受读者喜爱。我们相信,时间是会说话的。
《新闻晨报》当年是解放日报深化改革的产物

整个1998年,《申江服务导报》办得风生水起,经济效益也直线飙升,截至当年九月底,经上海市公证处公证,发行量已突破25万份,广告额突破2000万元,毛利达1000多万元。这意味着,解放日报对《申》报创办时的投入300万元可以当年收回,还有相当的盈余。这样的业绩在新创办报纸中是不多见的。

创办《申江服务导报》的探索,给解放日报全体同仁以很多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一定要正确定位,对特定读者对象的需求有清晰的了解,不能拍着脑袋办报;做好新闻内容,是办好报纸的根本,也是其他众多内容的核心;报纸一定要确立服务读者的观念,撰编稿件、设置栏目都要考虑对读者有用,为读者所用;报纸的发行、广告,内部体制机制一定要不断适应市场规律,不断改进。总之一句话,党报也是能够办好适应市场经济的报纸的。

《申江服务导报》是有后续效应的。就在《申》报创办后不久,解放日报又面临一项新的改革,那就是合并《新闻报》和《消费报》,创办《新闻晨报》《新闻晚报》。这一次是在上海整个报业布局调整中接受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比创办《申江服务导报》更困难。一是来不及仔细调查论证合并、创办往什么方向好;二是原有报纸的人员要打散、重组、消化,改革的思路要统一认识时不我待,许多思想工作要做;三是新旧体制要衔接,资产要重组。好在我们已经有《申江服务导报》办市场报的路子可借鉴,新的干部力量也有了储备。更重要的是,党委加强了统一领导,抽调了党政领导干部直接指挥,抽调了一批青年担任中层领导。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使《新闻晨报》占领了上海早报市场,成为上海清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回头去看,当年的改革真不算什么。当年费力突破的探索,今天已是常态。何况,当下已到了互联网时代,融媒体崛起,昔日平面媒体的辉煌,好像只是黄昏的美景。   

然而,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没有来路,何有今路?回顾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就是要有不畏艰难闯荡的那股劲,就是要认准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一代一代走下去。
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解放日报报名

编辑:杨琦钜




9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大公报》眼中的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与复职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发表宣言,声明辞职下野,震动政坛。14日,《大公报》以《蒋介石到沪通电下野》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此后,又围绕此事做了大量报道与评述,焦点主要集中于蒋介石下野原因的分析及影响的评判上。

1. 蒋介石下野的原因

蒋介石下野,事发突然,其本人对下野原因作过一些说明,如“武汉同志不察,异议所加,集于中正……今既咎戾集于一身,即应自劾而归去,解除职权,以谢天下”,“一年以来,北伐不成,主义未行,徒使党务纠纷,部属牺牲,而民生凋敝,国计困穷,尤甚于昔”,“中正自愧谫才,无补时艰,徒使党国纠纷,袍泽牺牲,故决心归隐以谢天下”。蒋的说明,大体上是轻描淡写,失之笼统,不足以释社会大众之疑问,这恰给社会舆论提供了较多的发挥空间。

蒋介石下野,正值宁汉对立,徐州惨败,时人多以军事失利为他下野的主因。《大公报》则指出,这仅是表面现象,“自军事责任上言,蒋氏已应有引咎自劾之道”,然而“宁沪两地,均无事变,可见蒋之去也,系为国民党内部关系,非军事上有何意外”。它更注重从国民党内争斗的脉络来寻找蒋介石下野的原因。

《大公报》认为,蒋介石下野,首先是迫于武汉的压力、唐生智的逼迫:“蒋之离宁非为有意外变化,而因唐生智反对,特表示退让,以利汉宁合并之进行。”唐一方面赞成统一,一方面“仍发电訾蒋”,蒋介石面临的形势正如吴稚晖所言,“北敌炽于北,唐军逼于西,左右实难应付”。

唐生智

《大公报》指出,冯玉祥的动向是促使蒋下野的另一原因:“洛阳之冯,于唐之行动,既未能使之缓和,而处处且复为自己地位利益着想,则蒋之一腔孤愤,自不待言。”《大公报》甚至断言,冯玉祥“两月以来,随时随地,只做一逼蒋功夫”。认为蒋下野与冯有关的观点并非孤论,《晨报》就认为,“蒋未能收冯为己用,为今兹失败重要原因之一”。《申报》也指出,“今信冯玉祥近故意按兵不动,使蒋不及获救而致倾覆”。

更进一步,《大公报》认为,“蒋氏部下不能维持,实为一大原因。而部下之离心,实由‘军官’‘黄埔’之分派。”国民革命军将领主要毕业于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论人数,“黄埔”居多,论职位,“军官”居上。“黄埔”多“少年躁进”,“军官”则“世故已深”。蒋介石对两派之态度也明显不同:

数月以来,因蒋之待遇不公,两派久已水火,蒋对军官或无心疏远,而对黄埔则有意培植……是以非黄埔派怨望之情,与日俱积。今番之事,军官派拉腿为蒋氏第一致命伤。

《大公报》认定“军官”因不满蒋介石袒护“黄埔”而“拉腿”是蒋介石下野的“第一致命伤”。革命军内部“军官”与“黄埔”的矛盾确实很突出,蒋介石曾在《告别黄埔军校同学书》中专门予以澄清:

这保定与黄埔的口号,明明是野心家提出来的,要使我们黄埔教官不能团结,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势力,自相分裂,然后野心家可从中操纵,以谋害我革命。

《大公报》还指出,蒋桂矛盾激化是蒋介石下野的重要原因。该报特地选择了两个事例加以披露:一件事是,5月间李宗仁只身赴九江晤朱培德。李、朱会晤,“卒使宁汉暂缓冲突,分途北进”。蒋介石“左右某乃以李朱私交甚好,李既能单独前往,所谈究如何,殊未可信等语说蒋,蒋遂疑李”。第二件事是,蒋从广西召黄绍来,密令他接统李宗仁军一部。黄为人甚笨,贸然至蚌埠晤李,“谓汝多病,我来汝可藉此回后方休息云”。李知系蒋手段,便回复:“归作何事?且无须休息”,将黄顶回去。这两件事,已使蒋、李“更生芥蒂”,而“今番闻李即首倡”,更可断定“蒋氏之去,与李终不无关系焉”。

《大公报》对蒋介石下野的分析,由外而内,洞察到蒋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较为全面。对此可以蒋下野前一日的日记来印证:

参加执监委员会,与何、白、李预商主张。会中李、何亟欲与武汉遣使议和,似有不可终日之势,词迫甚逼,甚为难堪。余惟有以中央监察委员会之主张为依归,即进退亦如之。李、白闻之大不为然,且藉此以为倒蒋之机。会毕,属张群来,责问并劝余自决出处,避免目标,何似同意……余何人斯,为人逼迫竟至于此。惟辞意既决,否则胜利亦无荣而有辱,故决心引退,再为革命根本之图也。

可见,武汉压迫、桂系逼宫、何应钦附和等,是蒋介石决定下野的直接原因。

2.蒋介石下野之影响

蒋介石下野,时人最关心的是此事对时局的影响。《大公报》就指出,蒋下野后时局的发展,有两种前途,即光明的前途和黑暗的前途。从光明前途讲,可达成“以党治军”、宁汉统一的局面:

蒋氏既去,宁汉完全可以统一,或移政府于南京,或以南京设政治分会,均属易于解决。宁汉既一,则政治军事党务,皆可熔合一炉,积极整理。军人之中,既无第二蒋氏,则党权提高,中央有力,凡事易就范围。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典礼,前排自左至右依次为蒋介石、萧佛成、邓泽如、蔡元培、吴稚晖等。

从黑暗前途讲,则纷繁复杂,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汪精卫、胡汉民各树门户,积不相能,两人是否可以合作,胡果让汪,汪又是否可以统治全党”。第二种是“蒋既引退,有以谭延继蒋为总司令之说……使彼继蒋,能否提携得起,若再对北作战,是否可以当重责,蒋部何应钦、白崇禧是否可与合作”。第三种是“冯玉祥调停宁汉而结果去蒋,冯氏是否有取蒋而代之之意,果其有之,与汪精卫、唐生智是否可以相容”。第四种是“今后汉宁果合,国民党是否真能统一,政治上是否真能改造,虽善谀者,恐亦不能作此乐观。党治实验,是否将从此告终”。该报对汪胡合作、蒋介石的继任者、国民党的前途等诸方面均提出了质疑。

光明的前途有一种,而黑暗的前途则有四种,可见《大公报》在蒋介石下野之初对南方时局的走势并不乐观。北京的《晨报》也作出了类似的判断,并用“满江风雨,前路茫茫,一叶孤舟,随波上下”来比喻当时的南方局势。

蒋介石下野后,胡汉民、张静江等于14日也相继离职而去。《大公报》先前的预测失去意义,便又发社评,对时局的走向作出悲观的判断:

胡、蔡等与蒋态度合一,且舍蒋不能有为,蒋行则胡庸能与汪合作,则自亦惟有随蒋俱□为妙。现在南京已全处桂系将领之掌握,以此间观察,东南经此变局,而后一切措施恐将益见退步。盖军事方□,未必能较蒋时在为统一,而政治方面,即汉方有人来,亦未必能有所作为,缘财政去绝境不远。

可见《大公报》对蒋介石下野后出现的政治真空十分担忧,从反面证明了它看重蒋介石对于稳定大局的作用。《大公报》等媒体引导的社会心理,是蒋介石能够很快复职的原因之一。

2

蒋介石下野后,《大公报》对其行踪极为关注,连续刊载了如《蒋介石归里之后》(8月16日)、《蒋终要出洋》(8月26日)、《山中之蒋介石》(9月1日)、《蒋氏游踪》(9月14日)、《蒋介石决出游美洲》(9月18日)、《汪胡蒋近状》(9月19日)、《蒋到杭携卫队三千》(9月20日)、《蒋介石过沪记》(9月30日)等大量消息,充分的报道足见《大公报》并没有将蒋视为“过时”的人物,反而十分看好他。

有一个细节说明《大公报》消息来源的及时与准确。9月18日,该报刊出《蒋介石决出游美洲》的消息。终蒋介石一生,未去过美洲,这条消息却不是编辑哗众取宠的“假新闻”,因为蒋确实有过周游世界的计划:

此次出洋,预定以一年为准,其目的以考察军事兵器、社会经济、政治组织与延访人才,观察外交为主,以学习经济、政治、社会、哲学、军事五科为本。在日本学军事与经济,在德国学哲学、经济与军事,在法国学政治与军事,在英国学政治与经济、海军,在美国学哲学与经济,在意国学政治,在土国学革命。

这个计划,出现在他9月16日的日记中,就在《大公报》刊出消息的前两天。

最后,蒋介石去了日本。蒋介石为何赴日?这是时人热衷探讨的话题。蒋介石也曾多次通过媒体说明其赴日动机。9月14日,他对记者称,有在海外游历五年的长远计划。9月27日,他公开承认与宋美龄之婚事,声言“赴日专为向宋女士母求允许”。在抵达日本后,他曾对记者称:“余此次来日,系为暂时静养。”可见,蒋介石本人对外界宣称的赴日动机是“学习”、“求婚”和“静养”,并无“何等政治上之意味”。

《大公报》并不认同蒋介石的说辞,认为其赴日另有政治动机。10月14日,该报载文指出:

闻蒋氏此次赴日,除商量婚事与暂避待时外,与南方外交上亦多少有点关系。谈者谓党军一年以来固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而蒋介石一到南京,对日空气便较缓和,未几更见戴季陶之行踪泄□于东京市上,此过去之一段因缘已颇耐吾人寻味。是则蒋氏今日之行,与南方将来之对日方针,或不无取舍变易之处。

等于是在说,蒋赴日与南京政府的对日外交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蒋介石赴日确有寻求支持的目的。据台湾公开的档案,蒋在11月5日访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时,谈及此次赴日的三个“抱负”:一是希望日本对华政策“应以求自由平等之国民党为对象”,由此实现中日间真正的携手合作;二是国民革命军必将继续北伐,并统一全国,希望日本政府“不加干涉且有以助之”;三是要求“日本对中国之政策必须放弃武力,而以经济为合作之张本”。

当然,蒋介石对与田中见面的结果并不满意,甚至认为是失败的:

综核今日与田中谈话之结果,可断言其毫无诚意,中日亦决无合作之可能,且知其必不许我革命成功,而其后必将妨碍我革命军北伐之行动,以阻中国之统一,更灼然可见矣……余此行之结果,可于此决其为失败。

这说明《大公报》推论是正确的,蒋介石赴日不止“学习”、“求婚”和“静养”这么简单。

蒋宋联姻是蒋介石从下野到复职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是极易吸引民众兴趣与媒体注意的话题。

蒋宋联姻
在蒋宋联姻过程中,首先引起世人注意的是蒋介石之婚姻状况问题。蒋介石知其早年的婚姻生活对其政治生涯是负面资产,而且政敌也利用此点制造事端。蒋宋婚礼前有传言说有人邀请姚冶诚到上海,让蒋难堪。蒋介石在日记中判断,此举“必政敌挑拨,使余不安”。他的策略是以攻为守,主动通过媒体进行澄清。他于9月28至30日在《民国日报》、《申报》等报纸上连续三天刊登《蒋中正启事》,向外界说明其婚姻状况:

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书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资淆惑,此奉复。

蒋介石还对来访的记者称:“早与陈洁如断绝关系。”“吾于民国十年十月,与吾第一妻按照习惯正式离异,现伊仍住奉化。”

蒋介石试图澄清其婚姻状况之“清白”,结果反而引起媒体的兴趣。《大公报》将蒋介石与毛福梅办理离婚的信件全文披露。此后,又发表专文进行评论:

旧式妇女,教育受习惯之拘束,财产为法律所限制,不能为独立自由之生活,故男子任意离婚,利于男不利于女。中国旧俗,离婚之难,远过欧美,虽有拘束自由之嫌,亦含保护妇女之意,不然,倘男子于中年显达之后,糟糠老妇,任便抛离,则女性之结果惨矣。

可见,《大公报》并不认可蒋介石中年得志后抛弃“糟糠之妻”的行为。对蒋介石所说“本无婚约”的二位女士(即陈洁如与姚冶诚),《大公报》不仅专文介绍,且发表文章对蒋关于与此二人关系的说辞提出质疑:

所谓现已断绝关系之二女士,在过去究为何种关系,抑经何种手续而断绝之,且蒋在南昌时,尚有所谓蒋夫人之陈女士者出入军中,而今也求婚于宋,则断绝之,抑观蒋氏自称原配之外,尚有其他二女士,其过去生涯之不谨,业已自承。

该社评断言,“蒋氏此举,断难逃清议之讥弹也”。《大公报》此后的文章更是对蒋标榜“革命领袖”,却离妻再娶、弃妾新婚的行为予以谴责:        “今彼乃以中心领袖的资格,而觅效市井纨绔之行,厌旧喜新,压迫弱者,使天下之薄幸皆有所借口,令世间之老妇,俱为之寒心。”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公报》刊载了《蒋宋完婚记》(12月2日)、《蒋婚杂话》(12月2日)、《蒋婚余闻》(12月3日)、《政教合一之蒋宋婚姻》(12月9日)等文章,对蒋宋婚礼的筹办情况、举办仪式、奢华场面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新婚之际,发表《我们的今日》一文,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心声。《大公报》则以《蒋介石之人生观》为题发表社评,对该文及蒋本人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

离妻再娶,弃妾新婚,皆社会中所偶见,独蒋介石事,诟者最多,以其地位故也。然蒋犹不谨,前日特发表一文,一则谓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再则谓确信自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反翘其浅陋无识之言以眩社会。吾人至此,为国民道德计,诚不能不加以相当之批评,俾天下青年知蒋氏人生观之谬误。

该社评词锋犀利,给沉浸在新婚之中的蒋介石一盆冷水。可以说,《大公报》对蒋的婚姻观及由此反映出来的品德是持否定态度的。

蒋宋二人显赫的地位与家世背景,很容易使人想到这不是一桩普通的婚姻。蒋介石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曾特别澄清:        “希诸君注意此次婚约绝无政治关系。”宋美龄在受访时,也强调二人婚姻之单纯,“颇嘲笑婚姻而有政治观念之不当”。

《大公报》却提供了另外的思考,该报主要是从国民党内派系整合的角度着眼,将蒋宋联姻与蒋汪关系结合起来,称蒋欲通过蒋宋联姻来拉拢汪精卫,其依据是,“(宋)子文兄妹实可称能利用精卫之第一人也”。该报还指出,蒋宋联姻是孔祥熙宋霭龄夫妇有意促成的:“大宋夫妇极为心灵手敏之妙,盖彼自闻蒋有意婚三宋之意后,即力赞其成……其意在借此婚礼为磁石,而乘机造成蒋冯汪三派合作,以成纵横之局也。”

单从蒋介石本人在婚礼前后的日记看,蒋宋联姻的动机并没有如此多的玄机,《大公报》的追究,有先入为主的附会之嫌。

3

早在蒋介石下野之初,《大公报》就认为蒋“未尝忘其所谓‘炉火针毡’之生活,而处处仍为再起的准备”。此后,又预测“倘宁汉决裂,则(蒋)势必再起”。

11月8日,蒋介石自日本启程回国。《大公报》在次日就以《蒋介石突然归国》为题进行报道,指出“以后是否再出当南军军事指挥之任,此时尚难预断”。但在11日,该报就对蒋复职问题做了明确判断:“先迫蒋下野之李宗仁等,以近来形势困难,彼等自知究无收拾之手腕,故请蒋复职之主张,在国民政府内部,已占有力。”

蒋汪合作是蒋介石复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11月16日,蒋介石对外宣称,“汪精卫同志也时常来电,希望我立即回国……仍照十二年十四年在广东那样的通力合作”,并称“汪蒋合作没有问题”。

对于蒋汪合作,《申报》、《晨报》等报纸均有较多篇幅报道。《大公报》与其他报纸稍有不同,它更侧重对蒋汪合作内幕的挖掘。除前述蒋宋联姻多少与蒋汪合作有关的分析外,该报对宋子文乃至宋美龄在蒋汪合作中的作用也作了细致的分析,且提供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蒋介石积极主张与汪合作,而宋氏兄妹又牵线搭桥、推波助澜:蒋介石“扶桑之游,既见喜于泰水,而子文秉性极孝顺,当然亦与蒋融洽如初,至此蒋遂告以深意,谓必结精卫始能挽党国之危,此亦子文当然所乐从,遂先时回国”,与汪见面;“美龄于精卫夫人陈璧君处,亦颇费口舌之力,精卫夫妇均已同意,蒋至此遂飘然归来”。另一种观点也肯定宋子文的作用,但是对蒋介石态度的分析则不同,认为“宋于蒋为新亲,于汪为同系,宋处此特殊地位,颇欲利用之,俾成汪蒋合作之殊功,亦且为个人前途谋发展。蒋在日时,初无与汪遽合意,经宋婉辞劝说,蒋氏允焉”。其他史料旁证:“特委会”成立之初,汪精卫自武汉东下时,曾致电蒋介石求一晤,“为蒋所峻拒”。在日本时,宋子文曾劝蒋出山,而蒋“踌躇莫决”。由此看来,后一种分析更接近事实。

11月17日,与汪精卫有密切联系的张发奎、黄琪翔等人,发动政变,占领广州,瓦解李济深对粤统治,驱逐桂系在粤势力。粤变发生后,《大公报》认为蒋汪合作前景黯淡,其理由如下:

一是国民党内老同志反对,如“今日蒋访张静江,述汪蒋合作。张痛斥,谓为妄动,并云总理栽培尔至今,糊涂至此。有谓张并掴蒋者,汪蒋合作议已根本打销”。二是以桂系为代表的宁派的反对态度,粤变后桂系“恨汪刺骨”,西山派也发反汪之通电,汪、胡又“不能疏通”,蒋原打算“拉汪、胡同出”的设想无法落实。三是冯、阎的态度,“蒋介石今虽与汪稍合,但因阎、冯不以粤事为然,如蒋求再出,非仍与胡汉民合作不可”。

蒋汪合作希望渺茫,但蒋介石复职问题反而迅速得到解决。在12月10日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上,汪精卫等11名粤方中委提出请蒋继续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议案,获得通过。

蒋介石复职案之所以能顺利通过,与当时国民党内各派的态度密不可分。《大公报》发表不少文章,对蒋介石复职案通过前后国民党各派的态度做了精彩分析:

其一,以汪精卫为代表的粤方抬蒋以自保。《大公报》认为,他们提出蒋介石复职案的用心,其表面上是晋豫战急,“非蒋速出不可”,而实际上则另有深意,即抬蒋以自保:“因蒋现确无灭粤派之心,如蒋复出,则可以牵制桂派使无对粤用兵焉。”12月11日,中共发动广州起义,一度占领广州,形势又为之一变。粤方因此备受攻击,更加孤立,只能发表宣言,称二届四中全会“完全信任蒋介石为筹备”,并“再促蒋复职”。

其二,冯(玉祥)阎(锡山)催促蒋复职。《大公报》指出,蒋介石复职案所以能急转直下,由预备会顺利通过,“实与北方冯、阎二人态度,大有关联”。冯玉祥自11月19日起就数度以个人名义电请蒋复职。12月1日,冯更约阎锡山一起拥护蒋复职,二人于12月9日“先后通电促蒋中正复任总司令。”《大公报》认为,冯、阎催促蒋复职,也有其原因:

盖冯初本受粤派之运动,而又以前此蒋之去位,同志多以冯之不肯助蒋恢复徐州为有意倒蒋,故亦乐得借此洗前冤,而结好于蒋,遂电约老西(阎锡山———引者)说话。老西与蒋交情之笃,本异寻常,前此蒋去本极震动,近又环境日恶,故一闻冯主蒋出,即五六电催之。

其三,桂系对蒋介石态度转变。桂系是逼蒋下野的主力,且不满蒋汪合作,不赞成蒋复职。粤变发生时,白崇禧就以时机未到“劝(蒋)暂勿出”。中共占领广州后,粤桂矛盾进一步激化,桂系为获得蒋介石在对粤问题上的支持,转而公开支持蒋复职。李宗仁对记者称,“请蒋复职,当然是我们朝夕希望的”。白崇禧也表示,“本人曾为蒋之参谋长,对蒋复职完全赞同”。然而,蒋为求得将来政治上之均衡,一度拉住粤派不肯放手。桂系对此极为不满,“始终未发促蒋复职电”。不过,《大公报》指出,桂系此际之不满,不过对蒋袒粤尚不放心,实际上“亦无绝对反蒋之意也”。事实正是如此,蒋桂双方通过协商,“以两广由李济深,两湖由李宗仁负责处理”。桂系要求得到满足,自然与蒋达成和解。

各方积极表明拥蒋复职态度,促成了蒋介石1928年初进京复职。
《大公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重要报纸,其坚持“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社训,报道较为客观、全面,评论较为公正、合理,因而成为当时社会的舆论重镇。该报无论是对蒋介石下野原因的分析,对访日与蒋宋联姻之政治动机的判断,还是对蒋介石复职过程中蒋汪、蒋桂关系的剖析,都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充分体现了文人论政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舆论对时局、对蒋介石政治动向与前途的看法,不仅反映了报纸的基本观点,也颇能引导社会舆论。

当时《大公报》所在的天津尚在国民党统治区外,其观察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更客观,评论的言论尺度也更自由。其对蒋介石近乎追踪式的报道,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蒋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即使是其下野之时。当然,《大公报》对蒋介石的报道与评论有时也有不实之处,甚至有“张静江掌掴蒋介石”这类捕风捉影的猜测。这一方面是消息来源有误,另一方面也是大众媒体要争夺市场,标新立异,争抢独家新闻,在迎合大众口味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近代报纸等新式媒体的出现,不仅扩大了传播渠道,而且引导了社会舆论与大众生活。如何处理与传媒的关系,密切关注与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民国政治人物及其活动的一个独特面相。有头脑的政治人物善于扬长避短,不是被动地受舆论引导,而是主动地利用媒体来引导社会舆论与大众。

蒋介石是一个较善于利用媒体的人。他在下野与复职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媒体打交道,不仅在报纸上刊登启事,经常接受记者访问,还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通过媒体来传达相关信息。应该看到,作为政治人物,蒋介石通过媒体所传达的信息与其真实意图并不都是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在于蒋希望借以消除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影响,营造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目标的社会环境。

编辑:杨琦钜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2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经盛鸿: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开幕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29日,清政府代表与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经过几天的交涉,终获成功。


晚清时期的上海租界

        起先,清政府的代表袁树勋与俞明震,拿着清政府的“圣旨”,去请求上海公共租界的外国领事们签字,同意他们到租界里捉拿鼓吹反清革命的“钦犯”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发表章太炎、邹容等大量反清文章的《苏报》。因为章、邹等人与《苏报》都在租界里,清政府不能直接进去捕人与查封报馆。外国领事却以“言论自由”为名,不肯答应。袁树勋等纠缠不休,有的领事便泛泛表示,如作为租界之案,在租界审理,还可以考虑。袁树勋等表示同意照此办理,领事们便同意捕人。在正式签字时,英、美领事又明确告诉袁树勋,清方必须恪守这一定约:“照章,凡在租界办案者,应在公堂定罪,在租界受罪”。
        但外国领事们同意了,租界的工部局(相当于公安局)却仍不同意会同捕人。事情报告给南京的两江总督魏光焘。魏求计于他的法律顾问、英国人担文,担文要魏命在上海的袁树勋与俞明震,向英租界会审公廨(相当于法院)控告邹容、章太炎等人。既是正式控告,成为诉讼,租界工部局才不得不同意拘人待讯。
《苏报》


         1903年6月29日上午,大批外国巡捕与中国警探闯进《苏报》馆,出示捉拿“钱允生、陈吉甫、陈叔畴、章炳麟、邹容、龙积之、陈范七人”的牌告。这七人中,除邹容与章炳麟(章太炎)外,陈范是《苏报》馆的主人;陈叔畴是陈范的字,捕人名单误将一人当作两人;龙积之就是龙泽厚,因曾参加1900年自立军起义,被一同捉拿;陈吉甫应为程吉甫,是《苏报》馆的账房;钱允生又名钱宝仁,系陈范的友人,在《苏报》馆帮忙,也遭池鱼之灾。捕人的名单中没有章士钊与吴稚晖的名字,那是因为章士钊在南京陆师学堂读过书,是俞明震的学生,吴稚晖与俞明震较熟悉,俞有意庇护,删去此两人。巡捕们来报馆时,只有陈范与程吉甫在,巡捕将程吉甫当场捉走,对陈范却有意放过。陈范既脱险境,便连夜走避,不久登轮赴日本避难。
         当天晚上,章太炎与吴稚晖听到捕人消息,就去《苏报》馆打听情况,得知捕人名单中有章炳麟(章太炎)的名字。如果章太炎立即走避,完全可以脱险。但这位志士对被捕早作好思想准备,一点不怕,只说“小事扰扰”,回到爱国学社住处,依旧钻进自己的被窝里呼呼大睡。
  上海张园,是爱国学社革命者的活动场所

第二天,即6月30日一早,友人叶瀚又来到爱国学社,劝章太炎等人及时走避,“留此身以待”。其他人纷纷走散,只有章太炎仍不以为意,岿然不动。
         到上午,果然大批捕探蜂涌来到爱国学社,拿着拘票,对所在人员一一指名查问。章太炎正在学社的账房里。捕探们来到门口,章太炎不逃不避,不慌不忙,挺身上前,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高声说道:“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捕探们没想到他不但不逃,还自送前来,喜不自胜,手铐一套,捉将而去。章太炎要带点日用品,也被捕探们断然拒绝。(张篁溪:《苏报案实录》)
        同一天,钱允生与陈范的儿子陈仲歧在《女学报》馆被捕。他们与章太炎、程吉甫均被关押在公共租界巡捕房看守所里。
        章太炎入狱后,写了一封信,劝邹容、龙泽厚主动投案,托人送去。
章太炎与邹容

         龙泽厚当晚就到巡捕房自首。
         刚刚18岁的邹容前几天听到捕人消息后,曾由其好友张继掩护,藏到日租界一个英国教士家里。现在他接到章太炎信后,知章已被捕,觉得不能让章太炎一个人承担责任,而自己置身事外,于是,以生死与共的态度,在7月1日自动跑到巡捕房投案。
        巡捕见邹容年轻、个子小,说:“你还是个小孩子呢,跑来干什么?”
         邹容指着捕人牌告说:“我就是清朝要捉的,写《革命军》的邹容。”
         巡捕当成是街上的小孩子跑来跟他们捣蛋开玩笑,就生气地骂道:“你这个小混蛋,能认识几个字,还能写《革命军》!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快给我滚蛋!”
          邹容认真地说:“我确是邹容!我写的书除《革命军》外,还有许多未刊行呢!不仅是这一本小册子。你们若不相信,就请去拿一本《革命军》来,我讲给你们听听,你们就相信了!”
          巡捕们听他这一讲,半信半疑,报告上司查明,果然是邹容。于是,他们立即将邹容也逮捕起来,与章太炎等人一道,关押在公共租界巡捕房的看守所里。

         巡捕房共拘捕了邹容、章太炎、龙泽厚、钱允生、程吉甫以及陈仲歧(代替父亲陈范)共6名人犯。他们按租界章程,报告租界的会审公廨,到案候审。
           轰动全国的“《苏报》案”就此开幕。震惊全国、影响历史的大案形成!
                                    (详情见经盛鸿著《辛亥往事》)
编辑:杨琦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