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不推敲逻辑的作者,不是好评论员
小编易木 于 2015-2-8 21:31
    最近在重温曹林老师的书,发现曹林老师在《评论的逻辑》里提到的偷换概念、逻辑谬误,很多作者都曾遇到过,所以单独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看评论,一般人都注重看评论的结论,看评论者对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判断。这是外行人阅读评论的习惯。而在内行人眼中,作为判断的结论当然重要,但他们更注意的是方法论,即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能不能支撑结果,论证和推理合不合规则,引用的事实是不是真的,等等。如果‘方法’不对,结论再怎么符合公众的期待,都不是一篇成功的评论。

    很多初学评论者写作时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将一个很模糊的想法在理顺逻辑之后表达出来。你可能会灵光乍现,隐约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其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又觉得自己无法将这种逻辑理顺,觉得两者的关系比较牵强,仅仅是一种很模糊的联系。这时候,你一定不要轻易就下笔,不能自己脑袋一团糨糊时就开始下笔写作,并企图用情感和道德去将含糊掩盖起来,诉诸情绪或者修辞遮掩逻辑上的问题,那是掩饰和遮盖不了的。你只能正视逻辑,谨慎地推理和论证,理顺逻辑后再下笔,用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论证为读者讲道理。

    评论是一种致力于说服人的文体,如何才能让人信服和接受你的观点呢?你必须讲理,这个理是什么?就是逻辑!逻辑是一种交叉的共识,或者说是一套实现交流和达成共识的规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政见,但为了可交流,须接受一套共通的关于讲道理的规则,那套规则就是逻辑。价值观不同没问题,但不同价值观的人是可以坐下来一起交流问题的,因为大家都信守逻辑。

    逻辑无涉价值,它是一套比价值更优先的元规则。”

    曹林老师提到的这种用情感和道德去掩盖逻辑硬伤的问题,我在邮箱中经常见到,很多作者往往都灵光一闪,赶快动笔,但其实这其中的逻辑是不正确的,很可能你所评的新闻中的对象,与你所论述的概念,根本不具有同一性,只是你模糊的觉得有牵连。所以,理清你的逻辑链条,然后再动笔,才能避免这种逻辑上的硬伤。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掉书袋不是好评论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8-17 17:48
     既然我今天批判的靶子是掉书袋,就不再文绉绉地解释掉书袋的含义了,不知道的各位亲可以自己去问度娘。


     评论不同于论文,至多也就千字,在这有限的字数里要做到摆事实、讲道理、亮观点,还要全面深刻、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每个字分担的任务量都不可小觑,可谓鸭梨山大。但偏有些亲们不畏压力,还要从有限的字数里拨出一部分用于掉书袋,这种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


     接下来,依照我一贯的作风,就要拎出几位作者“示众”,来解释一下掉书袋的具体操作了:比如有位作者要写食品安全领域的破窗效应,按道理来说,破窗效应的理论应该是服务于观点的表达,可我从头看到尾,整篇文章前四段都在解释什么是破窗效应,直到文末才提了一下,我们要堵上食品安全的漏洞,说理论证却完全不见。


     还有一种比较能糊弄人,文章也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开头结尾都是自己的话,可细看会发现,中间都是些法律条文、各类规定,比如贪官被抓,有位作者竟然用三段来摘录法律关于贪腐的惩治,套上些“要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场面话,一篇评论就出炉了。


     我不反对各位作者在文章中提些高大上的抽象概念,有些概念也确实有助于说理,而且能让文章更加饱满,可如果让理论喧宾夺主,甚至用过半的笔墨去解释文章的概念,哪还有空间用于说理呢?


     所以,掉书袋不是好评论,不是说文章中有个多么高深的理念,文章就变得高深了。通俗易懂的评论,不见得就比文绉绉的理论体差。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理解,也欢迎各位亲的批评指正。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3#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写评论,别先射箭再画靶子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5-1-25 16:27

     怎么开始一篇评论?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样吧:看见一则新闻,标题耸动,或讶异或愤慨,于是点开细读,愈发有话想说,继而搜集资料,了解背景,写之。


    可是最近发现一些作者似乎省略了不少步骤,从他们的行文不难发现,开始一篇评论的过程仅仅包括“看见新闻标题,写之”。不说搜集资料,连新闻正文都没有通读,如此写出的评论,不怕竖错了靶子,抨击错了对象吗?


    这样的投稿最近见了很多,由于媒体喜欢搞些吸引眼球的标题,而商业网站在转载的时候,更喜欢从正文中截取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单独作为标题,使得很多人误解了新闻的意思,抨击到最后才发现新闻说的跟自己骂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其实这个时候,发现自己错了并不晚,放弃这篇稿子,或是根据事实修改,都可以。但有些作者却不这么做,仅仅只是在文中加上一句“虽然这是笔者的猜测,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或是“谁能保证这不会发生?”,没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没人能否定任何一种可能,但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能性,来评论一篇特定的新闻,这样的评论有多少意义?


    既然是时事评论,必然是紧扣时事有感而发。自己不搞清事实,胡乱射上一箭,再画上个靶子,我不知道这一箭有什么价值。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4#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文不可无骨,评论最好有框架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5-1-10 23:40

    最近编稿发现不少新人写稿很散漫,信马由缰般想到哪写到哪,常常是某句话第一段已经说了,第四段又拿来论述一遍。以至于整个评论像是原地兜圈子,根本停不下来。


    就比如昨天看到的一篇关于“春节大拷问”的稿子,作者的四段文字完全可以凝缩为“要珍惜这种拷问,因为这是源于关心”、“亲人关心才会拷问”、“拷问是因为关心”、“珍惜这种关心吧”。


    替换一下,就是B因为A,A因为B,B因为A,珍惜B。可能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种循环,而文章乍看之下也是工工整整的说理,每一段都很对,然而合成一篇文章,就会发现,基本上就是一篇很对的废话。


    这个问题,不列框架,确实不容易发现,所以对新人来说,写评论最好有框架。还是前面的例子,如果写前先思考一下文章大体要写些什么,比如“拷问是很常见的现象”、“亲人拷问是由于关心”、“关心也应适度”、“珍惜并相互理解”,等等,列个框架,绝不至于在两个词语间兜兜转转,思路也会清晰开阔很多。


    有了框架,每一段就可以围绕段落中心展开叙述,这样段与段之间既有逻辑联系,又各负责一部分说理,整篇文章才是一篇完整的评论。


    另外,在这里想给各位作者提个建议,有不少作者在投稿后又把文字打磨润色,再投一遍修改稿,但是可能这个时候编辑已经把你的文章编好录入了,那么重新看到一篇修改稿,又不知改了哪里,只好重新在编辑一遍文章,实在费时费力。所以恳请各位作者,如果再投修改稿,最好在文章中用红色字,或是加粗来提醒一下编辑,哪里做了修改,也方便我们找到相应的地方。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标题,我们不约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12-13 23:32
        直接引导我写下这篇札记的是一位作者的投稿标题——《毒品,我们不约!》


        这一标题乍看之下阵势很大,态度鲜明拒绝毒品,可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类似的标题投稿邮箱中还有不少,比如《领导酒后上班,小伙伴们也是醉了》、《贪官落马,且行且珍惜》、《公款吃喝技术哪家强》。


        总结起来,就是把当前的网络热词粗暴地融合进新闻事件,操作简单易上手,基本上包看包会,于是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走上了这一条无门槛的取标题捷径。以至于今天,当我面对一屏幕的“飞机上撒泼,就是这么任性”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


        由于热词本身的调侃性,这类标题确实更容易得到编辑的注意,我也承认,确实会优先点开些“我跟你什么愁什么怨”的标题。可再嬉笑怒骂,也得有点意义呀,段子手用任性就能解释一切,评论作者难道也能这么任性?标题是文章内容的凝练,至少要表现文章的情感倾向,既然在标题里都说了,飞机上撒泼不为别的,就是任性,那评论文章还有再分析说理的意义吗?


        隐喻、借喻是门好手艺,用得好,能给文章增色不少,但隐喻至少要符合逻辑,毫无关联的比喻往文章里生搬硬套,只让人如鲠在喉。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标题:《打倒“卖得一手帝国主义好萌”的哆啦A梦?》,不知各位作者什么看法,我是觉得这个标题把热词结合的很好,吸引眼球,也表明了文章的意思。


       又该到总之的时候了,想再标题里沾热词的光,至少要用点心思琢磨一下热词与标题该怎么契合吧。硬把热词塞进标题里,也只能像“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滑板鞋”一样,变成村里的“村帅”了。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扎堆写热点,大牛才敢这么任性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11-23 22:12

      写了这么久的评论,相信大家都已经发现了,每天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新闻热点,深受广大评论员的喜爱,频频被翻牌子,以致其他一些有意思、有深度的新闻也只能“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当然,写热点没什么不对,毕竟能成为热点的,肯定是当天新闻中比较吸引眼球,有讨论意义的。可红辣椒评论并不像一些评论网站一样是即时发稿,对某一题材的数量不做限制。我们的发稿规则或许更接近报纸:每天编辑25-30条稿件,零时统一发布。这样一来,如果某一题材的稿件过多,频道页面上都是同一事件的评论,那跟我们每周一期的辣点专题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写热点没错,错的是扎堆写热点。尤其是遇到一些大牛都写了的热点,那新人被大牛的稿子“撞死”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作为新人,最好还是避开当天的热门话题,找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有论述价值的新闻,避开一大波来袭的评论,上稿率自然会大大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当天的热点新闻?一般来说,当天最奇葩的、最让人愤慨的、最新鲜的……就会成为最热的新闻。如果还是不好判断,而群众又有需要的话,小编们也可以每天在群里喊上一嗓子,提醒一下当天扎堆的热点,让大家及时避开。


      总之,扎堆写热点,大牛才敢这么任性。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7#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评论不能泛泛而谈——致曾经被毙稿的无辜作者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3-15 18:09
      自从艾伦编稿以来,每天都不乏作者追问“我的稿子可以上吗?”,艾伦每次都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很多时候,你的稿子其实无功无过,被毙掉,不是因为你的稿子不好,而是优秀的稿子太多。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已经明白过来了,没错,你的稿子硬要说出缺点来,就失败在“平庸”上了。试想,红辣椒的投稿邮箱每天都有几百封的投稿,可是我们每天编发出来的稿子,上限是30,这其中被毙掉的稿子,就是被“不平庸”的稿子打败了。


     那么,什么是平庸的稿子?艾伦就用自己不多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吧。


     举个栗子,3月14号很火的网购后悔权,写的作者非常多,可大多数的出发点无非一个:后悔权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值得点赞。这个观点当然正确,可是套用曹林老师的话来说,“再正确,也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评论不是复述新闻,更不是顺着新闻说话,评论如果泛泛而谈,没有自己的观点,又怎么算得上“评论”呢?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几篇深入思索的稿子,比如这个后悔权的现实可操作性、对商家的公平性等等。这些观点不见得多么“新奇”,但它让我觉得,这个作者在思考,并认真给出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稿子只是依据一则新闻泛泛而谈,顺着新闻说话,遇到正确的就是点赞、表扬,遇到不正确的就是该批评、这个不能有,那么你的这篇评论,就是平庸的。


    所以想上稿,先开始认真思索吧,评论,要写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是艾伦自己对评论的理解,希望对各位作者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对艾伦提到的选稿标准有疑惑,也欢迎跟帖交流。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8#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评论可以温和,但不能无味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7-6 23:13

     最近有作者问我,是不是红辣椒只接受有辣味的评论,我说当然不是,只要你能言之成理,符合逻辑,红辣椒都来者不拒。于是问题又绕回了为什么他的稿子发不出来的老路上。他的稿子写的其实并不差,并且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其他网站都发出来了,为什么红辣椒发不出来?


     稿子发不出来,实在有太多的原因,我的每一篇札记都是一个解释,今天就再添一种,谈谈被无味牵连的文章吧。


    依然用这个作者作为例子,他写了一篇关于官员贪腐的评论,文章逻辑分明,语言简洁,按照我上一篇札记的观点,这应该是一篇好评论,可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他的文章胜在逻辑严谨,也败在太过讲求逻辑了。这篇文章通篇是对该官员的理智分析,并辅以各类事例,却丝毫不见作者的情感偏向或是感性表达,相比评论,或者它的体裁更接近于新闻稿。


     评论应该理智,平淡、温和也可以是一篇好的评论,但感情同样不可或缺,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自己的好恶,或者说,没有情绪波澜,那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没有观点,又怎么称得上是一篇评论?


     即便是温和的评论,也会在娓娓道来中,让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倾向,而无味的评论,通篇读下来,只会有一种“已阅”的疲惫感,试问这一类无味的评论,又怎么会像温和的评论一样,有一种在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请原谅,无味的评论,我实在不想放手通行。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9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说说评论文章的第二眼吸引力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5-24 15:49

  上期夏老师说到评论文章的标题,所谓标题是文章的脸面,第一眼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可见标题的重要性。但有一个吸引了夏老师的标题,也只是诱拐他点开你的邮件而已,如何让他的鼠标停留在你的文章上,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了。
  
  就像现在,当你在看这篇编辑札记的时候,除了标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大概就是文字了吧,这叙述是简练还是拖沓,有没有表达清楚主旨,有没有逻辑,读起来是否顺畅……等等问题,都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编辑看稿也是这样,在通读文字的过程中,文字水平的高低已经直观的展现在眼前了。
  
  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作者的文章就像璞玉,虽然语言略显稚嫩甚至粗糙,但稍加修改,就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稿。但当你面对一篇满是最基本的语法错误的文章时,你是否还会对它有好感呢?
  
  举个例子,“这种现象折射出政府不作为造成的。”这不是我杜撰出来的文字,是我在邮箱的投稿中发现的,类似这样的错误非常常见,将两个句子揉在一起,“折射出”、“是因为”、“的原因”等等词语套用,语法完全不通。还有主谓宾缺失,一个句子没有主语,或者剔除一个句子的形容词、动词,就会出现“人是一种现象”这样的让人无奈的主干。
  
  当然,跳过了这种基本的错误,并不是说文字就过关了,有不少作者喜欢围绕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其实去掉水分,只有一句话。还有的作者喜欢一“了”到底,每句话后面都有一个“了”,不管是否合适。最让我头疼的是语句啰嗦,一些不必要的“的、了”,转折词,甚至像排比一样的意思重复的形容词,都一股脑的都加上去,让句子臃肿不堪。本是为了让句子好看而添加的词,反而让句子变得不通顺,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呢。
  每个人的写作习惯都不同,像有些作者喜欢一开头就来上一句意涵丰富的句子,吸引人继续读下去;有些作者的叙述语言十分朴素,但细细读来又别有一番味道。但不论你的文章是哪一种风格,语义含糊、句子啰嗦、表达没有逻辑,都只会让你的文章减分。
  
  可能在这里又有一些新人作者会疑问了,这是我的表达习惯,我如何知道哪些语句不通顺,哪些词语多余呢?我建议有此疑问的可以经常来看看红辣椒头条和辣言辣语的稿子,一般这里的稿子,文字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看多了别人如何运用文字,自己也会顿悟了,像我经常看这些大牛的稿子,自己也悟出了不少道理呢。
  
  另外,我也会经常忍不住去删掉一些作者语句表达上的多余,或者修改一下表达方式,大家也可以想想,为什么会被这样修改?如果你不理解,欢迎过来找我;当然,如果你觉得我的修改降低了你文章的格调,更欢迎你来找我。
  
  简而言之,一篇干净简洁、语言富有层次和逻辑的文章,就是一篇拥有第二眼吸引力的好文章。而这样的文章不论是我,还是夏老师,都会非常乐意拜读的。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7: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0331】动笔之前,请明确你的观点
艾伦是女生

发表于 2014-3-31 11:15

   本周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作者自己都理不清自己的观点,比如周末很多人投稿的话题“崔永元拿2亿广告费代言某家具”,不少作者写了这一话题的评论,但相当一部分作者在前文批评了小崔这种拿钱代言的行为、以及名人代言的丑闻,后文却又赞美小崔负责任,那么你这篇文章到底是赞扬呢,还是批评呢?

   我不反对评论文章中论述许多方面,甚至是多个观点,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但很多作者可能目前并不能做到这些,既然如此,何不论述清楚一个观点?就拿大凉山的辍学儿童话题来说,加强教育扶持、父母观念转变等都是不错的角度,可假如你的标题是关于国家应加强教育扶持的,文内却大量论述父母要陪在孩子身上、送孩子去上学,那么这篇文章算不算是写偏了呢?当然,这两个观点也可以在文中统筹,只要适当整合,完全可以是一篇成功的评论,可问题是你的文章和标题无关,而且内容也是上下两截。

   有一位投稿作者在每次的投稿中,都会在最开头的位置写一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个人觉得这样的形式就很好,你既然知道自己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那么写稿子的时候就是关于这个观点展开论述的。

   当然,我不是说每一位投稿的作者都应该先标明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建议,在动笔之前,请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在文章中阐明。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可爱的作者,他先是投了一篇稿子,过了没多久又投了一篇修改稿过来,而二稿完全把之前一稿的内容推翻了,这就是明显不清楚自己究竟要说什么惹的祸啊。

   动笔之前,请明确你的观点。
http://bbs.rednet.cn/forum.php?m ... 817%26typeid%3D18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