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冰点周刊》编辑陈卓:编辑,稿件背后的“军师”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7-30 15:50
标题: 《冰点周刊》编辑陈卓:编辑,稿件背后的“军师”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即使是身经百战的编辑和记者,也会困扰于选题与写作。如何使选题落点于新的角度、如何将稿件撰写得更有深度,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挑战。

面对挑战,《冰点周刊》编辑陈卓坚信:无论社会千变万化,一个好的选题,一定要从小切口布局,去映射大时代的痛点;而一篇好的稿件,一定要深耕细耘,如剥洋葱般层层深入,找到最具张力的故事与最丰满的人物。

因为时代,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图源受访者

以下是深度训练营与《冰点周刊》编辑陈卓的对话:


Q:您对一个好选题的定义是什么?

A:首先是选题的故事性,即这个故事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张力。以前有一种说法是“每个人都可以写一篇人物稿件,但不见得每个个体的故事都是好故事”。怎样的人物故事才算好故事?我认为标准在于故事必须要有足够的张力,或者人物富有戏剧性。

发现故事后,如何确定选题角度,我认为评判标准是个体背后是否存在人们普遍关注的东西,即时代性。《冰点周刊》之前有一句话叫“小切口,大时代”,我们发现的选题往往偏向于传统类,所选取的往往是很细微的个体。但是在个体背后,一定有这个时代共同的关切,有这个时代共同的痛点,这样它才能够击中人心。

当接触一个人物时,我们往往并不能第一时间抓住这个人身上的特殊点,我们永远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深入人物,最终找到人物背后的时代性。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在前方的采访和判断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要从故事性与时代性中间作选择,我认为选题背后所反映的时代痛点及公民关切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决定文章能否打动人心的关键。

Q:在一个选题已经被充分挖掘的情况下,《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这篇稿子反而展现了不一样的角度,当初是如何确定角度的?

A:无论从最开始地震的发生,还是之后每周年的纪念日,已经有无数篇媒体报道,新的角度其实已经很难找了。事实上,这不是一篇策划先行的稿子,而是经过不断打磨才确定的这个角度。

当时焦波老师带着几个地震孤儿去拍纪录片,这是一个天然的好故事,它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有一个丰富的人物光谱,有一个很好的局外人视角,有很多非常好的选题方向。但进展却不是很顺利,采访对象的打开度很低,不容易接近。当时记者与他们同吃同住,很努力地想要融入他们的小集体之中。

但实际上,最终得到的关于地震孤儿内心感受的素材并不是特别充分。因此,第一稿仅仅是一个很常规的真实呈现,只是展现出来这些孩子在这些年承载着外界人士的诸多期望,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许多不顺意的地方。

最终的标题角度,是在漫长的改稿中不断删除无效细节或无意义的故事后磨练出来的。反复却不持续的善意和关怀,可能给一些灾民带来二次伤害。忆伤痛是一种纪念方式,但是不过度打扰是对幸存者的温柔守护。

从玉华老师看到这篇稿子时,认为标题不如起名为“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有些直接,但是仔细一想,这个标题其实能非常准确地表达这群孩子当下的内心状态。厌烦被外界关注,是这些地震遗孤自我保护的呐喊,也是心理求助的信号。承受外界太多理想化的期待,实则是对他们创伤后精神世界的压迫。心理重建远比生活重建困难,不过度打扰,是另一种抚慰和关爱。

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能打磨出“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的角度,可能最终在文本的呈现上会更集中。但现在来看,其实标题仅仅提炼了稿件比较亮点的部分,纵观整篇稿件,并不是完全围绕着这个方向来写的。

Q:一个选题往往有很多方向,要如何才能找到最独特的角度?

A:当确定了一个有意义的选题之后,它的报道操作绝不是单纯地把事情讲述一遍。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想写这个选题。在《冰点周刊》的选题会上,会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选题,这句话中要包含选题目、选题意义以及思考角度。而编辑需要对选题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设想,以便记者去做初步采访。

但不可否认,有时候我们对选题可能涉及的内容是完全未知的,这种情况下记者能做的是尽量把情况摸清楚,先了解事实是什么,再去深入发掘重要部分。对于那些已经清楚的事实,我们会首先预设选题的发展方向。但我很期待看到先前的预设被打翻,我希望记者通过采访得到的答案是可以推翻预设和判断的,或者指出这个预设的方向有误,也许我们就可以找到选题的全新角度。所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定不能机械地提问和记录,必须要非常敏锐地打开五官去接收信息;同时在采访中进行信息处理,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一样,能够抓住信息的重点,并顺着重点去继续提问和追问。

有的记者采访回来与编辑沟通时,会事无巨细地把采访到的内容事说一遍,等着编辑确定重点,然后再去补采追问,我觉得这样操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很容易错过提问时机。以前我做记者的时候,有前辈教导我,在采访的时候脑海里就应该已经在构思稿件,甚至可以明确开头和结尾的写法;之所以要用这些内容做开头或结尾,是因为它足够吸引我,肯定也能够打动读者。而不能是我采访完以后,慢慢地整理冗长的录音,然后再从中去挑有效的句子和信息,最后才确定方向。

选题的角度,一定是从采访中慢慢找到的。


Q:稿件的深度应该体现在哪里?

A:编辑作为稿件的第一读者,一篇可以称之为有深度的稿件,给我带来的直接印象是它有很多超出我预期的东西。一篇非深度的稿件或一篇不太成功的稿件,讲述的内容我们基本都了解,可能它写得很全面,但是我读足够多相关的稿件自然会了解这些信息。可一篇深度的稿件,一定能讲出我在此之前不了解的事情。

如果是写人物稿件,如果记者采访得不够深,对人物理解得不够全面、最终就会写得不够透彻。这样的稿件往往人物特别脸谱化,不管人物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都非常不立体、非常刻板,稿件也只见叙事不见人。读完后,只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但却不能对这个人物有一个非常立体的把握。而一篇非常深入的稿子,读完后一定能非常明确地感知到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具有复杂性的人物,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Q:《保住第八位幸存者的腿》这篇稿件故事感很强,而《知网怎么了》更注重分析,稿件中是否会存在故事性削弱稿件深度性的情况?

A:这两篇属于方向非常明确的两篇稿件。前者是本身故事便具有张力,其深度性就取决于它的故事是否足够丰满,是否足够打动人,是否有能力让人读完后摆脱先前对其中形象标签化的认识。当这篇稿件达到了这个目的,这个故事的深度性就成立了,所以不存在故事性削减深度性的情况。

而对于后者,当然也可以讲故事,我们可以去讲知网创作者的故事、可以讲使用者的故事等等,但故事一定是要让位于背后的道理,即当我们讨论知网的时候,我更想知道知网到底怎么了?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学术查询网站?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查询体系?我们更想了解这些,而不是某个人干了某些事。如果这篇稿子一定要去追求故事性,可能这篇稿件的力量就减弱了。

Q:您提过媒体需要补充解释专业知识以减少大众的认知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平衡专业知识普及与稿件的深度性之间的文本内容?

A:我刚入行的时候,我的老编辑常说稿子的撰写标准是让最低学历的人都能够看明白。以前有同事经常拿着稿子去给邻居读,去给认识的人读。所以一定不要故作高深,故意用一些生僻拗口的词语或复杂的句式。把一个很深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我觉得这样才是一篇合格的深度稿。

比如郑州暴雨,在开始有暴雨以来,媒体做的关于洪水的报道非常多,但洪水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是有一定理解门槛的。报道中经常说到的“水位超限”、“圩堤的漫溃”等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是比较专业的名词。媒体的报道大多止于事实,但是对于事实以外的解释,现在来看至少有些报道是欠缺的,如果能够补充上这点,可能会有助于弥补媒体报道和民众认知之间的差异。

如今很多深度报道通常都会涉及到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记者给知识降级。这个时候就需要记者体现他们的专业性。

首先记者要做好足够的案头工作,让自身达到能够与专家对话的水平。其次是确保专业性,这个时候需要专家教授的把关。这种解释性的内容,记者只能尽量做表达,把专家的话进行加工和降级,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理解用最浅显的例子重新表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把专业知识降级,这其实也很考验记者的功力。并不是把词转述出来写对了就足够,而是要尽量简短、不违和地把这个东西解释准确。而普及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帮助读者站在另一个层面并通过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强稿件的深度性。

所以记者应该掌握与专家对话的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成为沟通专业领域圈内与圈外、专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Q:关于采访,您通常会向记者提怎样的建议?

A:以《保住第八位幸存者的腿》这篇报道为例,在确定选题的当天晚上记者就联系采访。作者秦珍子非常优秀,在这个选题上,编辑做的调整并不多。第二天跟记者沟通时,得到了非常多的信息。做稿件就像盖房子,当第一次采访沟通后,所有的地基都已经打好了,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建筑的方向,看是要盖一座大厦还是别墅。

这篇稿子最成功之处,我觉得是在于采访本身,有很多细节时至今日仍然很打动我,包括救治过程中的细节,包括那些医生对于“救治”的理解,以及患者在等待救治的现场状态。记者在采访环节就要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要去捕捉和呈现细节。就像铲土机一样,把现场有的东西都拉回来,而不是依赖于编辑在后方做了多少的确定和修改。

我并不会在每一次采访中都要求记者出一份具体的采访提纲。有一些特别难的选题,或者特别复杂的事件,我会希望先和记者聊清楚。比如围绕这个选题方向,我们可以去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在进入选题时,记者编辑一定要对选题有基本的判断,对整体讨论的走向有大概的共识,但并不一定要有落在纸上的采访提纲,或者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从个人作为记者的经验来讲,我比较喜欢列采访提纲的时候穷尽所有的问题,有些问题也许并不会在实际采访间提到,但是我会都列出来。有些问题会非常细致,一个问题下分出好几个小问题。列这么细致的提纲,并不是为了和编辑商量或者让编辑去做修改,而是避免在采访的时候冷场。哪怕是和采访对象说着说着没话题了,我还可以从采访提纲中找出一两个问题,使采访能够继续下去。

Q:采访很难推进时,编辑或记者应如何处理?

A:首先要看我们是否足够放下自我。一名记者的底线首先是对采访对象有绝对的尊重,要充分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同时要和采访对象有足够的共情。记者不是以猎奇的心态去进入选题,不是只想知道这个故事中最惨烈的部分,而是应该站在当事人身边与他产生共情,去感受他的情绪,和他站在一起去面对现实,从事件中间吸取教训,并且用专业的技巧去把他的故事呈现出来。

我们经常说要对采访对象表达感谢。对于采访对象来说,配合记者深入回忆,尤其是充分回忆细节,对于他来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没有人有义务配合我们的采访,尤其有些时候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也是纷繁多样的,他或许也沉浸在悲伤中,他可能是非常繁忙没有空闲的。

有些记者在出差时,能够蹲守好几天等待采访对象。他们会和采访对象一起下地干活,跟他一起做家务,帮助他做很多事情,慢慢地就有机会消除心理上的隔阂,获得采访机会。

在采访进行一大半时发现无法推进下去,这个时候可能的因素就非常多了。我们就要考虑很多,是不是能换一个角度去突破?是不是能找到其他同样掌握类似信息的人,再去完善事实拼图?是不是可以再等一等?比如面对一些悲伤无法自拔的采访对象,或者当前的内容可能对采访对象不太适合,我们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直到他有意愿把这个东西说出来。

如果实在推不下去,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认清现实,放弃选题。

Q:在记者从采访到成稿的过程中,编辑起怎样的作用?

A:编辑需要帮助记者去寻找核心,帮助记者修正方向,而不是限制记者的采访和写稿。

以我的工作经验来讲,我希望记者的采访是非常丰富、有创造性的。他要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做编辑的传声筒,去机械地传达编辑在后方假想的问题,然后带回来一个事先预想好的答案。比如在和杨杰搭档做专栏时,我们会一起讨论选题,看到底哪一种选题更适合她去表达,同时更能击中社会的痛点,进而不断地调整稿件风格。

就编辑这道工序,我一定要确保所有应该采访到的信源和应该掌握的事实都已经完成,这是基本要求。首先要问记者,采访是否采到了需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就回去补采。如果能获取的信息确实只有这么多,就要考虑如何把有效的信息表达得更加明确,在什么地方插入会更加显眼,可以让读者一眼就看到。

此外,编辑的作用更多会在稿件的质量以及内容安全把关环节上体现。编辑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后方角色,并不能和记者一起到现场采访,所以编辑需要依靠常识去做判断。比如有的时候,采访对象可能会由于情绪支配而控诉别人;但从编辑的角度,首先要凭借专业敏感性去做判断和筛选——“他说得好像不太合常理”,这种时候就需要提示记者注意这一点,或者让记者去向他所抱怨的这件事情的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五方去做核实。有时候是常识错了,但是这种核实能帮助记者在现场做一个判断。

Q:如何把握新闻的可读性与真实性?

A:新闻的首要原则就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管是非虚构写作、特稿,还是新的互联网传播形式下的一些内容组品,在追求可读性之前,要保证所有的细节必须都经过核实,是可追溯和查证,经得起考验的。

记者需要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所谓的事实,是指能够交叉验证的,能够成立的、有证据的信息。但记者必须要非常深入地去理解采访对象,包括触摸这个事件中人们的情绪和感受,而不能做一个冰冷的记录者,只是把这件事情转述出来。有时采访对象可能会说一些带情绪的话,有可能是不符合事实的。记者需要在事后去验证这件事情,去理解受访者的情绪,再去做事实的表达。这个表达的前提,一定是理解,对情绪的感受,但在表达上应该是冷静和克制。克制,才能够让稿子立得住。

有时候为了增强可读性,记者会过度修饰采访对象的直接引语,这也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还有一些新记者为了追求可读性,表达非常文学化,可能会用修饰性词语去形容人物的状态,但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可知的,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加这么多修饰,因为这反而会削弱事实本身。我觉得可以在不损害事实的基础上实现对新闻的探索;但倘若这种探索损坏事实,我觉得就越界了。以前我们常说,稿子要删到不能再删,减到不能再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虚词、多用实词,把所有与事实无关的东西都做减法。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rbg0PVejdivCaM2Y_AxcA

编辑:张铭麟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