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记者镜头前捂住乘务人员证件”为何广获认同?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23 21:12
标题:
“记者镜头前捂住乘务人员证件”为何广获认同?
“这个不用给特写了。”3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进行直播,直播中记者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细节,也在网络上引发了相当的正向关注。
人们不难体察到记者的用意,此时依然是搜救阶段,哪怕是一丝希望人们也不愿放弃。在这个时候露出具体的人员信息,会刺激家属的神经。捂住其实是有意保护家属的情绪,也在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避免泄露之后引发一连串的解读与猜测。
这个细节,或许也足以引发我们对灾难报道边界的关注。航班坠毁举国震惊,也引发了全民关注,人们在网络上四处搜寻信息,大大小小的媒体也会在能力范围之内提供有效信息。但不能否认的是,关于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采取何种姿态,确实已经引发了网络讨论,“新闻伦理”这个专业词汇,进入了大众化的阅读空间。
对灾难完全回避,或者不出现任何具体的细节,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灾难报道,既是让公众知情,也是为了共情。社会吸取教训、避免下次事故,情感层面的起点就得是人们具有同情的能力,认识到灾难的可怖。
比如在此前的报道中,一些乘客的物品其实也被聚焦了。包括钱包、火车票、手写的字迹等等。这些画面,引发了广泛的共情,很快就在社交平台刷屏。这些画面当然也是有一定“刺激性”的,但公共层面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公众需要看到这种真实,哪怕是令人悲戚的。
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个人信息,不少人则希望保持一份谨慎。当真实的名字与相貌出现在新闻里,这种冲击非同一般。在此时此刻,公众的知情愿望,可能得部分让位于家属的情感接受,新闻报道可能就需要在公共意义和私人权益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有句话叫“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书写,人们总会希望文献更加丰富,有具体的故事;但历史是“无情”的,新闻当事人却是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复杂面貌,就是新闻实操层面的难点所在,很多细小而敏感的尺度,只能反复琢磨。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不妨探讨一些有可行性的边界。
而比如对具体当事人的报道,信息是否要完全透明,在征得家属同意之前是否要进行一定的信息模糊,社会也不妨更多斟酌。公众对一些报道的反弹,对“捂住证件”细节的支持,也足以说明在这些问题上本身存在着多元的意见。
在这个议题上社会应该进行更多讨论。悲剧发生,公众一定有强烈的了解愿望;但这种偶发事件,也意味着舆论层面未必有成熟的报道共识。这种共识的形成,正有赖于人们充分的意见交流。
灾难是令人悲伤的,这个先天的背景,也注定让公共和隐私的边界变得更加敏感。报道操作层面或许会有争议,但大前提还是明确的——严肃。在这个基点之上,相信社会最终能沉淀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案。
来源: 红星评论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JOECPL7F2XkDqjmCrw9g
编辑:张铭麟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