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评审了22份国社活页后,这位专家想告诉你3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5-30 21:56
标题: 评审了22份国社活页后,这位专家想告诉你3件事
01
就不做什么铺垫了,开门见山吧。
如题,上周我接到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电话,说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工作开始了,让方便时去取一下需要我评审的《课题论证》活页。时间还比较紧,一周之内就要返回评审结果。
现在这个事情已经结束了,想着今年申报国社项目的小伙伴,以及以后打算申报国社项目的小伙伴有可能对通讯评审的规则感兴趣,对通讯评审专家的评审标准感兴趣,就来个现身说法,叨叨一下我参与的本次评审。
02
首先,去科研主管部门取回来的,是这么一个贴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密封条”的一个档案袋。
打开档案袋,里面有一份《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工作函》,一个密封条,还有就是需要评审的《课题论证》活页了。
接下来说一下通讯评审的规则吧,在《工作函》里写得非常清楚,是这样的:
请您在认真评审后,在《通讯评审意见表》“选题”“论证”“研究基础”三项内容对应的“专家评分”栏中,各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画,也不能多画(否则作废)。
如建议某项课题入围,请在对应的A上画圈(建议入围课题数量一般不超过您所评材料总数的25%。无论是否建议入围,请务必对所有材料进行评分)。如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请简要填写在“备注”栏内,也可不填。
是的,就是这样的规则。至于说到《通讯评审意见表》,就是《课题论证》活页第一页上本部分的那个表格,相信申报过国社项目的小伙伴肯定不陌生。
这次需要我来评审的《课题论证》活页有22份。
我掏出计算器滴滴滴算了一下,按照规则,22份《课题论证》活页,应该有5.5份活页入围。四舍五入的话,就是6份。
但是鉴于规则说的是“建议入围课题数量一般不超过您所评材料总数的25%”,如果6份入围的话,那么实际入围课题数量的占比就成了27.3%,超过25%。
所以,我预设了5份入围的评审目标,心里想着万一确实有好的活页,再看看是否要突破这个比例也不迟。
时间紧,任务重,咱是行动派,说干就干。用了三个晚上(基本是在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左右),在女儿的课桌上,评出了结果。
下面,结合我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其一,这22份《课题论证》活页选题的丰富程度是远超我的预期的。
虽然这些选题都在本学科的范畴之内,但无论其多样性、新颖性还是开放性,确实超出预期。
研究对象上看,有涉及别国治理的,新冠疫情的,国家间关系的,跨区域合作的,跨国组织与国家间关系的,具体民族历史文化叙事的,某个理论现代阐释的,某个研究范式反思的,某种观念传播的,某项运动分析的,某领域安全治理的,某领域社会适应的,某领域乡村实践的,某个命题多国解决方案比较的,某项政策的趋势走向的,等等……
研究方法上看,有比较研究、理论分析、文本分析、调查研究、民族志、文献分析、历史研究、个案分析、系统论分析、思辨分析、等等……
研究视角上看,有新冠疫情视角、“一带一路”视角、跨文化比较视角、全球化视角、身份政治视角、民粹化视角、命运共同体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等等……
总之,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原来,在保证学科性的基本前提之下,我们的学界同行小伙伴们的研究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百态横生,也弄得我这个科研大叔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思不解、百爪挠心。
这种局面,一方面,说明哪怕是在一个“小学科”里,学术研究在空间和维度上也有无限可能,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开疆拓土。我们的学界同行小伙伴们都在上下求索,奋力前行,满满的正能量。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之前的学科视野恐怕还是太狭窄了,俨然只是井底之蛙,还是一只油腻秃头的老青蛙。所以要感谢这次参与通讯评审的机会,让我这只老青蛙能够爬上井沿儿,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二,丰富归丰富,可很多《课题论证》活页在形式规范上的粗枝大叶也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这种粗枝大叶具体表现在:
活页自带的两处“说明”,字体、字号、行间距这些形式问题就这样明晃晃地摆在那里,直接打印,不管。情况类似于下图这样:
类似的问题还有:
第1页就只有一个《通讯评审意见表》,下面留白,活页表格从第2页开始;
活页的内容只填满了前7页,最后那页就那么明晃晃地空着;
不按参考提纲填写内容,随性而为,结构混乱;
技术路线图打印模糊、制图粗糙,以及逻辑层次不清楚。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路线图还不如不放。毕竟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变成画蛇添足就太遗憾了;
出现错别字和个别语句不通顺;
活页不同往年的新要求被忽视。比如有几处明确强调要“略写”、比如要写本课题“相对于国家社科基金已立同类项目的新进展”、比如“框架思路要列出研究提纲或目录”等等。印象中,至少有三成的活页,直接无视了这些新要求;
按参考提纲填写内容,但内容分配有头重脚轻、大肚便便、大尾巴狼等各种问题。比如“选题依据”洋洋洒洒写了4页半、“创新之处”的篇幅比“研究内容”多出两倍、“参考文献”开列20多条,等等。
……
必须承认,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自然地,这也影响了我对活页的评价。
别怪我刻薄。这可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可是一场要在通讯评审环节就淘汰四分之三的竞赛。
你不认真,就要付出代价。
其三,《通讯评审意见表》中“论证”的权重最高,然而很多活页恰恰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败下阵来。
在《通讯评审意见表》中提示“论证”部分“主要考察研究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显然,这些内容构成了课题论证板块的全部,也是活页的核心内容。
选题再怎么高大上,论证环节无法做到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终究还是缺少了灵魂。
而且,当我们看到选题之后,尤其是看到好的选题之后,都会有所期待的。而当论证环节难以满足这种期待,甚至与我们的期待相去甚远、背道而驰的时候,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03
最后,我再说一下自己的评审流程和体会吧。
我先是逐份详读,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应《通讯评审意见表》中的“选题”“论证”“研究基础”来给每份活页打分。
之后,我把自己认为好些的,放在一边备选;其他的放在另一边。
再之后,再根据自己对于备选的这几份活页(大概是7份)的整体完成质量的比较和评判,选出了5份。
在这5份活页之中,有2份属于“完胜”;还有2份按照我心中的标准,其实是有点小差距的,但选上来也还算过得去,马马虎虎;还有1份,选得就有些勉强了——但是我考虑到每位申报国社项目的小伙伴都不容易,既然人家给了25%的胜出率,在我手里浪费了名额不厚道,于是选上。
如果仅以我参评的这22份活页作为分析对象,经过这遭评审,我的体会是:
形式和内容能够做好规定动作的,基本就可以甩掉一半的竞争者。也就是做到形式规范、编辑排版和装订整齐、没有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内容符合参考提纲的要求——是的,这些规定动作做好了,就甩掉了一半对手。
如果没有办法让课题论证逻辑自洽、形成闭环,就别把选题弄得太花哨。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没有吊起评审专家的胃口,也没让他们满怀期待其实并不算糟糕,最糟糕的反而是专家有了期待却无法被满足。没有什么比“对你失望”更能损害你的利益了。
“研究基础”的权重虽然不高,但在专家的“心理账户”里却很重要。坦白讲,第5份被我勉强选上的活页,看重的是这个“研究基础”。虽然选题有点小瑕疵,课题论证也不愠不火、存在一些槽点,但相对“剽悍”的研究基础,让我有理由相信写出这份活页的小伙伴有能力完成这项研究。
好了,关于这次通讯评审,我想到的就是这些。
来源:社科学术圈
编辑:古凤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