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新闻实务怎么教?——传媒大佬有话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6-2 22:39
标题: 新闻实务怎么教?——传媒大佬有话说!
     4月22日下午16:00-17:40,“媒介融合变革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高峰论坛的第三场圆桌论坛在星都厅举行。本场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的主持下,中国国际电视台主编与制片人徐兆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赵瑜和在场嘉宾围绕“新闻实务教学及课程国际化水平提升”开展了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


主持:

    王昊青(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在当下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纷纷改革。面对时代挑战,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如何应对的?实务教学又该如何改革,以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主旨演讲一:
    徐兆群(中国国际电视台主编、制片人)
     作为这次论坛中唯一的电视人,我想从我的工作经验出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当下融媒体时代的看法。
     关于 “中国国际电视台”,大家可能不甚了解,它的前身是CCTV9,即CCTV NEWS英文频道。为了整合资源,适应媒体融合趋势,在2016年12月,中国国际电视台,也称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简称为CGTN)成立了。旗下拥有6个电视频道、1个视频发稿通讯社和新媒体机构。今年3月9日,中国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成立。组建环球公司旨在通过公司机制、市场方式,按照国际化运作要求,全面服务CGTN的建设、运行、发展,包括内容制作、媒体合作、专业人才引进、海外分台建设、海外落地推广等。
    从2016年底开播到现在,CGTN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现了融媒体时代的与时俱进。
    CGTN在国内的新闻报道主动性很强,除北京外,在全国各地设有4个记者站。我们也十分欢迎学生到我们这里来实习。
    国际新闻上,CGTN启起用了海外报道员。这一做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起初也是如履薄冰,担心会不会有政治错误等等。但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国际报道的到达率高达90%。现在CGTN在北美、非洲设立了分台,欧洲分台也在筹备过程中。在海外,CGTN很受欢迎,在Facebook上CGTN的关注人数已超过了BBC、CNN。
    受益于政策支持,CGTN的报道模式不断迈向国际化,从记者播报方式到节目编排,都和中国传统的新闻频道完全不同,如领导人的新闻不一定安排在头条。
    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出“CGTN, see the difference”的口号,我们的报道也一直向这个方向迈进。
    前段时间,CGTN进行了两会的报道。在系列报道中,最受欢迎的内容不是政府工作报告,不是领导讲话,而是一条关于LGBT群体的节目。所谓LGBT,即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新闻中提及这一话题,在社会上,尤其是在LGBT群体中反响十分强烈,好评如潮。这并不是因为着我们的报道有多么深刻,而是因为我们代表央媒关注到了这一群体,开始关注他们的权利,这是很大的突破和进步。之后,我们CGTN的新媒体部门还特地到广州采访了一个年纪很大的同性恋者,同样引起很大的反响。
    再如,我们新成立的栏目:the point with Liu Xin(欣视点)也很典型。刘欣,是瑞士籍的土耳其人,是中央电视台在瑞士的常驻记者,CGTN成立后,刘欣便回国成为了这一访谈类节目的主播。
    “欣视点”和传统的访谈类节目不同,主播会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访谈节奏很快,这也是为了契合媒体融合的特点。
    在嘉宾访谈中,“欣视点”不仅有传统的studio interview,演播室内的访谈,也有spot interview,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丰富访谈内容。现场连线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带来很多观点交锋。刘欣就曾就日本话题和嘉宾进行了现场的辩论,这完全是没有预想到的,但是这个交锋辩论的过程,反响很好,观众评价我们“有国际范了,敢播出无法准备的情况了”。
    最后,我想讲一下CGTN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不过多强调了。
    我想讲的是,在电视行业,从业者除了文笔好,还要会说、会讲。
    我们中国的记者,尤其和外国记者比较时,常常会出现“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尴尬情况。我们记者文笔很好,可是表达能力、表现力却跟不上。
    当记者面对一个气场很强的采访对象时,在与他面对面的交锋中,如何赢得对方的尊重,让他愿意对记者说出自己的观点,考验的是记者的表达能力。如何把话讲好了,讲生动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其实,在融媒体时代,已没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区别,人人都有文字、视频。这个要求不仅局限在电视行业,也是对所有媒体从业者的要求。
    因此,在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提高新闻素养、写作能力,更要注重锻炼表达能力。

    主旨演讲二:
    张志安(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我讲的主题是《专业、知识和人——新闻事务教学改革及其三重障碍》。
    首先,我想讲一讲什么是“新新闻生态系统”。
    现在,年轻人获得资讯更关注其价值本身而非新闻来源,研究发现如今中国大学生在网络上最关注的话题是美剧、LGBT、翻墙……被我们认为非主流的恰恰是年轻人关注的主流。那么,两会期间的时政报道、主流媒体所做的正面宣传,应该如何破除内圈效应——即只给媒体人和只给原本就关注时政的人群看?
除了自媒体、专业媒体之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机构媒体。现在企业微信公众号有二十万多个,形成了垂直领域的信息推送和价值。此外,还有自媒体两千多万个微信公众号,其中部分是内容创业的账号,总体上以观点表达为主。
    如今,媒体行业的变革使得年轻用户越来越回归信息分享本身,由此带来业态重塑——从传播新闻回归信息分享。这里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传统新闻业的衰落与重构,公共新闻业的发育与制约,以及公共传播业的兴起与繁荣。
    怎么面对这种转变和回归呢?在培养相应人才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三个挑战:一、传统新闻业衰退;二、规范性实践教学;三、职业化能力培养。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要进行三方面的探索:公共传播业兴起与人才需求、实证性理论和方法价值凸显、人文素养和学科根基的锤炼。
    关于人才培养,我们必须跳出仅面向职业新闻机构培养的窠臼。有了新的培养目标,就不仅是在媒体为培养人才,也在为政府、企业乃至社会组织培养人才。比如,我们在中山大学我们设置了一些学生实践平台,如对接NGO的传播实训平台——谷河青年空间;还有一个对接企业的实践平台——公传工作室。新闻实务教学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主要是传统新闻实践和公共传播实践的区别。在中大,我们为此建设了社区媒体“中大谷河传媒”,让学生负责运营,基本遵照专业媒体的生产流程和报道要求。
    我认为,当今新闻实务教学的能力构成主要有这几部分:社会调查认知和内容生产技能,运用开放资源终身学习和社会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则包括:默会知识的传授+社科方法的强化,技术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育,走向社会的实践+回归自我的反思。
当前,国内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专业设置上亟待打破以媒介为边界的专业区分,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公共传播的素养培育,从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兴趣出发进行课程改革,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重新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等。
综上,过于细分的专业设置、亟待更新的知识体系和较难自我提升的教师个体,构成了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三重阻碍。突破这三重障碍,新闻实务教学才能快速革新,跟上媒介融合的趋势和变化。

    主旨演讲三:
    赵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
    今天的会议谈到很多新闻传播行业的变化,变与不变成为今天很多发言的主题。我觉得对于新闻教育而言,永远不变的是实务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行业的变化、高校评估指挥棒、95后学生对新闻的理解与我们不同,实务教育也遇到困境。浙大组织了了2015教学大讨论,参照目标院校,做了分析。我们研究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专业=课程+环节;课程=课堂+课外。以及要让“考生”变学生,让教师成导师,让教材成参考书。
    浙大有以下三项具体举措:一是重建基层教学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基层组织,专业基层组织,实验基层组织;二是建设系列核心课程;三是构建立体实践体系,要让学生进行深度型实习、探究型实验、过程型实践。
    学校针对这些教学改革提出了倒逼机制与导向:要用实践倒逼理论,学生倒逼老师,二课堂倒逼一课堂;要用经费导向、薪酬导向、职称导向。
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做了一些调整:要准确描述“培养目标”,分项描述“毕业要求”,并且要阐明内在关系,反向设计课程体系。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困惑与思考,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同继续探讨:一是宽与专——有限学制内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二是道与术——行业变动与教学改革之间的联动应该有怎样的敏感性和反映?三是学与用——这是科研型院校共有的新闻实务教育的导向困惑。

   讨论环节
   王昊青(主持人)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我想提一个和“国际化”最有关联的问题:留学生教材问题。因为我们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中东,他们反映我们使用的欧美出版的英文教材不适用他们的国情,以及留学生在中国媒体的实习和实践问题。希望大家在探讨中能够给我一些启发。

    董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关于新闻实务教学,我想分享一下同济大学的最新做法:我们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会在暑期参加实践实验工作坊,六天学三门实践课程。用一、二年级之交的暑假掌握三门实用的媒体技术,比如飞手摄影、VR等。另外三年级的项目教学课程改革,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开学初报项目,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报名,组成跨学科团队,这使得跨学科的学生资源和青年老师资源通过项目合作得到整合,还引入业界资源共同指导学生,例如我们今年在项目教学中就有新闻、动画的学生参与新华社“一带一路”项目,新华社的编辑直接参与项目指导。

   林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
    关于我们这个分论坛我想说三点:
    1、 实务课要面向实务。
    2、 实务不是技巧,根本是思想和理论的支撑。
    3、 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垂直细分,主流媒体更需要专业支撑,需要吸取专业人才。

    祝华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如今的新闻学院学生,专业理论功底比我们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要强得多。那时候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我们的部分教材是老师用蜡纸刻印的。但是,从媒体实务的角度,不得不说我对现在的部分新闻学生有一些失望:
    1、不了解政府的运作,对体制和国情比较隔膜。
    2、知识面太窄。
    3、不关心时事,既然学新闻,对时事的敏感和热情应保持终身。

    章晓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我想问问徐兆群老师:有人认为,CGTN电视台想要传播中国声音的心态太急迫,心态太急迫会让自己烦躁,也会让别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您认为中国应当怎样有效地向全球传播中国的声音,让世界人民真正心悦诚服?

    徐兆群(中国国际电视台主编、制片人)
    对外宣传面对的问题确实存在,宣传太多、做得太过可能会适得其反,最理想的状态是要克制,要润物细无声。

    姜德锋(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
    我想问问赵瑜老师,贵院在新媒体实务教学方面的探索,是否开设有新媒体写作及相关的新媒体业务类的课程?

    赵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
    我们成立了新媒体课程组,开设了有关新媒体的新课程,十分注重新媒体技术的教育,韦路副院长也将开设“数据发掘与可视化”课程。在评论课等主干课程上我们邀请了业界的深人士来上课。在实践方面,我们十分支持学生们进行实践,并开设了学生实践平台,比如全媒体平台,本次会议的报道工作就是由他们承担。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大传媒星空“
编辑:马晓晴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