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这张插秧新闻图片是摆拍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5-11 19:57
标题: 这张插秧新闻图片是摆拍的吗?
导语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国古代的《插秧诗》描绘了农民插水稻的情景。5月6日,某报头版用三栏在亮点位置刊登了一张新华社发的《立夏将至农事忙》的图片,因图中不走寻常路的插秧方式引发吃瓜群众的激烈讨论。多数网友指责署名为瞿明斌的摄影师摆拍。
那么,这张照片是摆拍的吗?
5月6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和一名资深媒体人。
“插秧上千年,几时还要把秧田里的脚印抹平?”
5月6日中午,一则落款为“新华社摄影部”就该图片是否摆拍的《说明》在各个微信群里传播。
关于重庆市南川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瞿明斌同志照片的情况说明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瞿明斌同志5月4日拍摄的《立夏将至农事忙》图片稿件经新华网刊发后,因照片中农民的插秧方式与公众习惯印象中的方式不同,引发了广泛关注。经与拍摄地重庆市南川区农作物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倪万贵联系,现对这种新式插秧方式予以说明。
        传统的插秧方式为整行距退栽,瞿明斌同志拍摄的这块水稻田栽插的水稻为国家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采用的是水稻宽窄行栽培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水稻产量。插秧人站在宽行向前载秧,可以减少人为脚印对稻田平整度的影响,提高稻田秧苗栽插质量。宽窄行的插秧方式,如果使用整行距插秧的传统退栽方式,每插秧一次后退后,需要人工将手伸入水田中将踩出的脚印进行手工恢复,耗时耗力之外,恢复的田土插秧的质量还不能保证。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南川区农技人员近年来一直在进行水稻宽窄行栽培方法推广。这种新的栽培方法,在水田中留下的脚印较少,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在南川当地,部分农民在水稻种植时,会使用宽窄行栽培方法。因此,画面中拍摄的内容属实,不存在摆拍或者事实性差错问题。(新华社摄影部)
主要说了三点:
1.这种插秧方式是新方式,能减少脚印,提高插秧质量;
2.传统插秧插完后需用手把脚印抹平,耗时耗力,质量没法儿保证;
3.不是摆拍!
此《说明》一出,不但没有起到说明作用,不少媒体人指责其是“圆谎”,更有网友开始怀疑人生:“插秧上千年,几时还要把秧田里的脚印抹平?我怕是当了个假农民”。
有较真儿的媒体人向重庆市南川区农作物种子管理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求证,工作人员表示“我不清楚为啥会出现这张照片”。
碰巧的是南川广电传媒在5月5日播出的的一则《插秧摸鱼大比拼 农事体验欢乐多》的新闻显示,南川区河图镇长坪村举办了一场插秧、摸鱼比赛,视频中老百姓也是倒着插秧。
“一个报道不要引发公众的质疑,这是基本要求。”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如果照片确定没有摆拍,那么这种和公众普通认知不一致的,容易引发问题的地方,摄影师和编辑应该加以说明,避免误解。
对于插秧来说,有倒行、前行、机插和抛秧四种。倒行是纵向对齐,前行是横向对齐。这张插秧图片里出现了第五种情况——插秧者是前行,但是秧苗却是纵向对齐。“这种不属于常识性的情况一定要讲清楚。”
▲前行,横向对齐
顾勇华建议,不论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首先要问自己,我这个话公众能听懂吗?我说的话会引发公众质疑吗?
一名资深媒体人告诉《传媒茶话会》,新闻图片分为常识性图片和非常识性图片。对于插秧这种新闻场景应当用常识性图片,若用非常识性图片也应当特别说明。
摆拍、PS新闻摄影图片,不能这么整!
插秧新闻图片是否是摆拍暂且不论,但是,在新闻界摆拍却一直存在。一项针对全球摄影记者的调查显示,52%的新闻摄影师承认曾有过指示被拍摄对象摆成某个姿势或者重复某个动作的行为。其中,12%的摄影师表示至少有一半的新闻图片是摆拍的。
那么,新闻摄影中还有哪些摆拍现象?
1月25日,一篇题为《江苏海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文章,配图引发了公众的吐槽。
显微镜上直接放一把青苗,生物老师是这样教的吗?
除了这种明显的摆拍外,还有不少领导活动宣传报道甚至出现PS的行为。
2013年10月,在安徽宁国市网站上一张领导重阳节看望百岁老人的照片,引起了网民巨大的愤慨。照片中的领导图像被放大且悬在空中,满面微笑,犹如众神俯视苍生,而被看望的老人被蜷缩在角落里。
不止国内媒体,摆拍似乎是媒体的通病之一。
2017年6月3日晚,伦敦泰晤士河上伦敦桥附近发生连续袭击事件,事后不久推特上流出一段美国CNN关于“伦敦抗议恐袭”报道的排练视频,引起美国网友广泛关注。视频中,有人指导抗议者如何站位,还有CNN记者(@BeckyCNN)排练报道的场景,背景中还有人在说笑。排好之后,媒体上前拍照,CNN记者开始录制节目。
此事一经报道,有网友表示,一直指责CNN是假媒体的特朗普可以挺直腰板了。由此可见,在新闻报道中,摆拍严重冲击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也会严重影响新闻媒体在大众心里的信任度。
新闻摄影不能摆拍!
“一般来说,采访我们都不会要求别人怎么去做,只会选择好的角度去拍摄人家。”一名媒体人表示。
新闻摄影师如何看待这种摆拍行为呢?
《新闻周刊·人物》曾以《许林:可贵的反思》为题,报道了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参与新闻摄影打假以及批判自己的过程与事实。
许林在反思中公开表“那些年流行摄影为政治服务,记者们把主观加工、导演摆布、重现事实(事件)看作是很正常的并且是应该的工作。”“我也不能独善其身,中了摆拍的邪。”
▲1974年9月,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为《人民日报》国庆彩色摄影画刊摆拍《三结合攻关小组》。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许林看别人摆布导演,学别人摆拍,感觉良好。他自己也热衷于摆拍,不光学习别人的经验,自己还不断研究、分析和总结。
▲1975年10月在河北遵化摆拍《老、中 、青三结合好》
许林认为“这些违反新闻传播规律的观念和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知情权,严重地冲击了新闻的公信力,严重地破坏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
评论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060/wps13.png
“这么高级的插秧法倒是第一次见……小编看来不事稼穑”“摆拍啊”“笑死了”……昨天有媒体在头版刊发的这张《立夏将至农事忙》图片新闻引发诸如此类的质疑声,细想一下还真不能怪公众如此吐槽呢。
在此,我们不想讨论这张图片新闻是否存在摆拍嫌疑,而是拟从采编业务的角度探讨一下,在拍摄和编处图片新闻过程中,媒体人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知道,图片新闻是媒体内容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新闻品种。从“一图胜千言”这句行业术语中,就能看出图片新闻非同一般的重要性。纵观中外新闻史,因图片处置不当而酿成难以挽回的新闻出版发行事故不在少数。
就此次“插秧图片事件”在采编环节的处理上,我们认为媒体人这三种意识必不可少——
一是拍摄者要有用户意识。
无论是媒体签约摄影师,还是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心中一定要装着用户。换言之,要有换位思考意识。比如,用户想要从图片中知道什么?图片传递的新闻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在《立夏将至农事忙》这张图片新闻中,农民插秧的姿势与传统姿势迥异,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就算签约摄影师是如实拍摄,他充分考虑过看了这张图片后的人会不会产生困惑吗?
如果考虑到了会让人困惑、受人质疑,摄影师就应该在图片说明中写下类似“如此新式插秧有何好处”云云的表述。这样,社会公众的质疑声就难以响起。
二是编辑要有常识判断意识和质疑精神。
对于明显不符合常识的细节,编辑在编处稿件过程必须敢于质疑,这是对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向前栽秧”与“传统退栽”的不同,这个细节在新闻图片中清晰可辨,无论是新华社的图片编辑,还是采用此图的媒体编辑均应该要问个“为什么?”“怎么办?”
作为前者,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打电话给签约摄影师,问清楚具体情况。倘若图中插秧方式确实无误也非摆拍,那么在图片说明中补上“水稻宽窄行栽培方法”,这样既打消了疑虑,又宣传了科学种田,岂不两全其美?
作为后者,也应当多个心眼,要不怕麻烦给新华社值班室去个电话,直接说出心中的疑虑。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华社编辑及时发现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能规避自己媒体“带病用稿”的情况出现。
当然,在心中疑问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选择缓用或不用,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处理方式。
三是值班负责人要强化把关意识。
无论传媒如何变革,媒体“三审三校”的优良传统不能丢。除了具体负责编处工作的编辑要有把关意识外,各采编环节的相关负责人均需要强化把关意识。
拿报纸头版来说,历来都是办报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事,有关值班负责人对头版的每一条稿件都必须细心过目,严格把关。哪些稿件该上头版?哪条稿件该放什么位置放多少字数?哪张新闻图片可做亮点图片,放多大放在哪?这些均须做到心中有数,并要保证内容准确无误。
“办报无小事”可不是说说而已,将一张显然可能会引发公众质疑的新闻图片,未作任何编校技术上的处理,就突出安排在头版亮点位置,各审校环节从头到尾把关还真不能说到了位,尤其是有关值班负责人的把关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陈银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cLzt1XhU-Y_6k97xRE2Zg
编辑:王豪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