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e* c) C% r; s0 Z) t从SGI的首席科学家John R. Masey在1998年提出大数据概念,到大数据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走过了17年的时间。现在再也没有企业怀疑大数据分析的力量,并且都在竞相利用大数据来增强自己企业的业务竞争力。但是,即使17年过去,大数据分析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变化。 . t5 A) f9 n; ] ' ^ t- ]% u F% |( E6 }/ ]. v - [4 o7 n2 C' F) T& {" l从概念到实用、从结构化数据分析到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不断地进化。虽然国内仍然在关注舆情分析,但是记者注意到,在美国,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预测分析”技术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未来技术方向。 9 w0 ~" q. [9 J5 u, k0 N 3 d. a, D4 U1 F6 ` w6 h/ Q+ B% J. `7 {( e A
那么,“预测分析”技术和传统的大数据分析有什么不同?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数据科学家、前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助理敎授、夏洛特视觉中心主任以及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分析平台Taste Analytics的CEO,Derek Wang(汪晓宇)博士。 4 O, G( |4 Y6 U# N9 x F1 M) b( \6 w% c1 [+ G" U6 Z0 t3 L( \+ f
# P, ^; u) A, M; b 3 d' @6 W+ C7 S5 G' r, D5 v5 }2 a* V0 b# d/ l
大数据行业爆发,现在的技术不够用了 6 x( r1 t5 M- \/ {$ N6 ?& e : A X; p, O6 P9 \3 |% h汪晓宇博士正好经历了整个大数据产业爆发的全过程。他和记者回忆说,在2010年的时候,来他们夏洛特视觉中心进行交流的还仅仅是大公司的数据硏究员,2011年已经变成了公司的主任,而到了2012年,来的几乎全是CIO和CTO们了。他们甚至还为企业开了一门数据分析的进修课程,讲座虽然只有两天,但注册学费几千美金,学员们全都是来自国内各大公司的资深高管。 $ j% C) b+ g5 ?; m8 E: f m5 R3 ^/ I4 Z9 h; O2 n% Y% R
4 }7 W5 M! W, y8 u从这可以看出,在这个数据时代,中美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实现数据上领先的概念和追求。而在这技术飞速发展的几年间,数据本身呈现出了不少新的特点,市场也相应地对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 b0 v: }% L3 h. l v4 j: g) _ ( A0 T( R0 R, J+ y) @( N1 d1 [2 ^$ m8 F1 Y
首先,数据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碎片化+ s* J0 a6 V4 O3 J- Y* d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