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严平(左)采访照
★秘籍二:紧扣时代
★代表人物: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新华社 张严平
张严平1982年到新华社,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新闻采访一线。她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采访报道了大量中国改革开放中政治领域的新闻,特别是采写了一大批各条战线的时代先锋人物,其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为高扬我们时代的理想旗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她不畏艰难、冒着生命危险跟随乡邮员王顺友走进深山马班邮路采写的万余字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05年度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主笔的《爱因信仰而璀璨》,写出了以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为代表的有着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网上点击率过百万人次;她主笔的二炮某导弹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的《将军已经出发》,写出了和平年代军人的英雄形象,张严平作为记者光荣地参加了杨业功事迹报告团,她的报告,在首场报告会上受到在场的胡锦涛同志的表扬。
同类作品还有《共产党人汪洋湖》《百姓的金法官》《大医有魂》《赤子花心中的花》《农民为乡村医生立碑》……
成洋(右)在机房审稿。
★秘籍三:爱岗敬业
★代表人物: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福建东南卫视 成 洋
在成洋30年的新闻生涯中,有17年在涉台报道的第一线。2004年,有着丰富涉台报道经验的成洋调至东南卫视,担任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档涉台电视新闻节目《海峡新干线》和涉台时事谈话节目《海峡论坛》的栏目制片人,并兼任《海峡论坛》主持人。2008年,他获得长江韬奋奖,成为福建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新闻工作者。
成洋是主持人,又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制片人,这是他有别于许多电视同仁的地方。正因他在电视主持理论、电视新闻理论、台湾问题研究等方面均拥有较高造诣,使得他成为一名难得的采编播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广播电视人才。
他是一位有着强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全天候电视人。他曾为了节目顺利运作,有四年多他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2005年5月,他全程参加连战大陆行的报道,八天七夜忙得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累得他说不出话来。同事心疼地说,听他说话,得戴上助听器。
齐正宇(资料图)
★秘籍四:深入一线
★代表人物: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新疆电视台 齐正宇
1980年,从齐正宇踏进新疆广电的第一天起,这个倔强的西北汉子就认定,要与新闻结缘一辈子!30多年的时间,岁月斑白了他的鬓发、模糊了他的视线,却没有磨灭他的新闻梦想。那副深度近视眼镜的背后,是一个一辈子奋战在祖国大西北新闻战线上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新闻界前辈邹韬奋曾经说过:“从事新闻职业要乐其业、尽其职、负其责、精其术、竭其力”。从当上记者的第一天起,这也成为齐正宇的座右铭。雪域高原红其拉甫、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楼兰古城罗布泊,工厂矿山、田间地头、农牧团场,哪里艰苦,哪里就有齐正宇的身影。为了深入一线捕捉“活鱼”,不分昼夜的加班工作,敢于犯险的拍摄采访,勇挑重活的身先士卒,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比比皆是。
1996年,齐正宇前往南疆采制系列报道《人民公仆》,13个典型中有11个都是村支书。为了不拘一格,突出典型人物的各自特点,齐正宇硬是留在村里,克服了语言不通等困难,和维吾尔族老乡同吃同住,用镜头真实纪录下了村民身边的故事。播出的13条消息中有9篇获奖。
赵拴(资料图)
★秘籍五:心系百姓
★代表人物: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贵州日报社 赵拴
赵拴到报社的第一天,就在采访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敬业、责任、良知”6个字。他始终把为普通百姓立言作为一以贯之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
在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的贵州,上世纪90年代还有许多乡村因耕地贫瘠脱贫无门。面对落后贫困的家乡,赵拴主动请缨,提出在贵州日报一版开设《走进贫困山乡》系列报道专栏,并独自承担了全部采访任务,用8个月时间,只身走进全省所有48个国定贫困县的近200个外界罕知、外人罕至的极贫村寨采访。他与那里的村民和干部同吃同住、同悲同喜,行程1万8千里,写出64篇有血有肉并在省内外引起极大振动和反响的专栏报道,被誉为贵州“新闻扶贫”的成功范例,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10多年间,赵拴用过的采访本有130多个,摞起来有2米多高。这些采访本记录了他的足迹、他的感动和他的思考:“那些生活在最底层,背负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苦难和辛酸,却仍微笑面对人生、默默奉献着的人们既是我的采访对象,又是我灵魂的洗礼者。”
于文国(资料图)
★秘籍六:现场拼抢
★代表人物: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工人日报 于文国
于文国“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笔”,“边拍照、边写稿、边做专业研究”,作为我国新闻摄影的学术带头人,他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88次获得全国及世界性的新闻纪实摄影奖,是目前我国惟一一位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照片、通讯、论文”奖的“两栖”记者。
在工人日报工作的20多年中,国内几乎每一次重大新闻现场,都有于文国拼抢新闻的身影。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正在医院打吊针的于文国第一时间带领采访小组奔赴灾区,在44个小时内仅吃了半碗粥。从震中走出来时,他的脸部浮肿,胳膊严重脱皮……此后的三年里,于文国又4次专程进入震区。此外,“1991年,华东地区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张北地震”、“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等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报道。
在日常报道中,于文国拼命三郎式的采访经历也在业界享有盛誉,对于采访中的数次受伤、几度晕倒,于文国这样说:“摄影记者,体力付出大是职业特点,很正常,而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能够亲眼见证历史、为历史写真和用作品影响社会……”
普布多吉(资料图)
★秘籍七:吃苦耐劳
★代表人物: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普布多吉
普布多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其记者生涯始于1988年。这一年,他主动要求到那曲记者站工作。在这个地方工作是非常艰苦的,而当一名记者就更难了,何况他在这里连续工作8年之久。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一年四季都靠烧牛粪炉取暖做饭。因此,西藏新闻界同仁把那曲记者站叫做“牛粪站”。普布多吉白天外出采访,晚上回来写稿。经常忘记往炉子里添加牛粪,炉火熄灭了,屋内寒气逼人,手脚冰凉。于是,他干脆钻进被窝,整理采访笔记,翻阅材料,写稿至深夜。第二天,他又顶着寒风,踏着积雪,把新闻稿件交当地邮局电传拉萨。在那曲的每一天,他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大家风趣地说,普布多吉的很多稿件是从被窝里飞出来的。
在如此艰苦条件下,普布多吉完成了消息、专题、内参近千篇。其中,《基层领导干部的楷模——觉拉》、《书记问粮价》、《西藏中外企业家事业的新希望》、《羌塘,野生动物的乐园》、《藏北有个西亚尔》等五篇作品先后获得自治区级好新闻奖,他个人被当地党委和电台评为“抗雪救灾宣传先进个人”、“优秀记者”。
徐滔(资料图)
★秘籍八:开拓创新
★代表人物: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北京电视台 徐滔
徐滔五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四次荣获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好新闻评比的一等奖,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2年,在她34岁时获得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
徐滔不仅在新闻的采访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视角,她在新闻的报道思路和新闻的制作手法上,也积极自觉的思考电视节目的制作规律,不断探索新闻节目新的“做法”。当运用特技手法来加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在全国还是盲点时,徐滔是最早将特技手法运用于新闻节目的人。
她1995年制作的新闻长消息——《跨世纪之路》中,首次用特技手法来体现北京经济建设的成就,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以头条播出,这也是北京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第一个头条。这种在当时充满争议的多种画面语言的风格,为后来的同行犁开了一条创作的坦途,在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得到了运用。
黄雄(资料图)
★秘籍九:勇于监督
★代表人物: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中国安全生产报 黄雄
黄雄凭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对底层百姓的感情,以笔为矛,为正义呐喊,为人民立言。他认为,一张安全生产领域的报纸,只有敢于揭露重大隐患和官商勾结等丑恶现象,才会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个记者,只有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正义说话,积极参与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才算是尽到党的新闻工作者之责。
作为中国安全生产报的记者,黄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威胁面前无所畏惧,在金钱利诱面前毫不动摇,并多次拒绝高额金钱的贿赂。他的事迹引起政府部门、新闻同行和社会的关注,多家报刊和网站曾以《名记黄雄行走在黑幕与真相之间》《黄雄:担道义著文章》《揭黑记者黄雄:血仍未冷的独行者》等为题,发表过关于他的报道。
他采写的《世界锑都在哭泣》《矽肺病造假内幕的调查》《谁来啃动这块硬骨头》等稿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部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李靖(资料图)
★秘籍十:无惧生死
★代表人物: 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解放军报画报 李靖
从业40多年,李靖把生命托付镜头,直面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始终聚焦战场、突发事件、边防一线——冒着炮火穿越南疆战场“百米生死线”、南沙战备值班长达2个多月、暗夜挺进生死簰洲湾、墨脱采访徒步500公里……他以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以书写中国军队影像历史的责任感,凭借精湛的摄影技巧凝固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军事摄影记者就是扣动扳机的战士,必须无惧生死,抵近前沿,才能留下最真实的历史瞬间。”这是李靖坚守的信条。1986年、1987年他两次主动上老山自卫还击前线采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1988年“3·14”南沙海战,李靖是最早抵达战场的记者之一。他也是全国唯一两场战斗都参与了的摄影记者。
冲到最前沿,他记录了大量珍贵瞬间。两上老山,他拍摄了3000多幅图片,作品《冲过生死线》《守卫南疆》《今日我十八》《猫耳洞里摆“战场”》等作品在北京高校展出,鼓舞了无数学子的爱国之心。20年间他4赴南沙,是发表南沙图片和留存军史资料最多的军事记者,其中《高脚屋的故事》《水兵奉献在南沙》《波涛下的南沙》等作品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卫戍南沙》获得全国第二届画报优秀作品评比综合大奖。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