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5级郭荞璐新闻日志专区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9-14 22:31
标题: 2015级郭荞璐新闻日志专区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4 00:33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6 编辑

                                              经历的都是幸福的
        昨天,龙新网被人黑了,大家都纷纷猜测个中原因。我知道的流传最多的版本就是刘老师惹了我们系的哪个女生,然后那个女生的男朋友是学计算机的,为了给女朋友报仇,就把龙新网给黑了!虽然很搞笑很狗血,但也不得不说我们的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哈哈~
        不过说句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时,其实我蛮高兴的,因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写日志啦!可惜又庆幸的是,在殷学长的辛勤操劳下,龙新网上15级的账号均已重新注册完毕,我又能继续和龙新网相爱相杀,在新闻这条路上痛并快乐着前行……
        阔别龙新网一日一夜后,我终于再次与它相遇。不过却悲伤地发现,大家之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全都已飞灰烟灭、烟消云散。虽然我写得也不是极好,甚至还被刘老师说是“流水账”,但心中仍是止不住的惋惜。或许苍白、或许稚嫩,但它们都是我一些宝贵的经历,记录着从我自暑假里开始与新闻系相识的点点滴滴。至今都还记得当时暑假里的情形,看到刘老师在群里说已有15级同学在龙新网发文章什么的,我就想着:我总不能开天窗,一篇也不写吧!于是为了我的第一篇,我认认真真地读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认认真真地选了我最有感悟的句子,认认真真地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学子博客文章——《情深,万象皆深》。如今,它消失了,或许再也找不回来,这于我而言,便恍若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般。
        因为在龙新网的网页上目前也没什么看头,我就随便点着看。如此这般,我竟意外发现了一个我很喜欢的学姐的日志专区,貌似她们年级的都存活了下来。于是我就点开来看,虽然感觉有点儿想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但透过那些字眼,我似乎也看到了学姐大一傻傻的样子。我想,这或许也是学姐宝贵的记忆吧……不过从中我也得到了释然,被删就被删了呗,反正它曾经存在过,为我记录过。无论是欢喜或是悲伤,它都已化作曾经,得我会心一笑。
        以前的经历,都是现在的幸福。就如龙新网此次出事,我的日志被删,反而让我得此契机想明白一些事情,更让我体会到记日记的好处。因为不管是特别关注或是鸡毛蒜皮,都是自己生活的经历,或许都能成为自己的幸福。我也不想再去纠结于过去,就从这一篇重新开始,记录我的点点滴滴。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4 12:25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7 编辑

                                                                         记一次“早”起
         早晨,睁开眼睛,怔了会儿后,我就开始在枕头底下摸手机,划亮一看,6:48!本已应该起床,但却忽然懒鬼附身,让我深深沉溺于温暖的被窝。于是我就想着,今天小小的放纵一下自己呗~就睡个懒觉吧!因此我就把我那7:20的闹铃关闭,随便给手机充上电,又拉了拉被子,满足地睡回笼觉去了。
         ……
         再次醒来,时间显示已为8:01了,但我还是没有起床的意愿。手机正充着电,就在我的枕头旁边,我就在那里格外无聊地看着呼吸灯一闪一闪,“一,二,三……”在数到第四下时,呼吸灯又重新亮了一下,也就是说它的频率是每四秒亮一下。我为自己的这个发现感到欣喜,同时也深深唾弃自己这种无聊的行径。
         连自己都感到嫌弃了,我就拥着被子坐了起来,呼吸灯也没什么好看的,我就联了网,开始玩儿手机。把龙新网上的日志链接到QQ上发表说说以赚取点击量,我又再看了看好友们的动态,半个小时也这样溜走了。
         终于,8:36,我成功地起床了。其实,我真的不是起床特困户~这样的放纵偶尔一次就好了。一日之计还是在于晨的嘛!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6 00:45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8 编辑

                                                        华山论剑——校报编前会上的交锋
        今天早晨,睡意昏沉的我在西7II区410上完了英语课后,紧接着又匆匆忙忙地赶上5楼去上思修课。终于熬到了最后的一节课,我也在去食堂吃饭和回寝室睡觉之间左右摇摆……“还是先看看还有多久下课吧!”纠结不出我就不想了,拿出手机来看看时间,手机上却惊现了一条未读短信。我不假思索地点开,原来是校报编辑部的召唤——13:00到行政楼参加编前会。
        12:20下课铃一响,我就开始和时间赛跑。飞奔着去坐小面包车到了五食堂下,我匆忙地朝行政楼赶去,并在路上解决了午饭。所幸一切顺利,我提前10分钟到达了预定地点。和郭老师简单打过招呼后,我就和李易雯她们先去了会议室。等大二大三的前辈们也都陆续到了后,郭老师慢慢就坐,编前会也就正式开始了。
        郭老师就我们大一同学的选题做了些基本的评价与筛选,有的常规性的话题或是不适合放在校报上的被刷了下去,之后便是大二大三的前辈们报选题及他们初步讨论排版的事。通过学长学姐们的发言,我清晰地认识到了我们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我们大一的普遍都关注于自己身边或者学院的动态,对“校报”的认识还比较欠缺。比如吧,我们的选题一般就是什么新老生见面会、学院辩论赛、团体操等等,然而就像郭老师说的那样,或许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新鲜的,但对于学校而言只是“四季歌”。最让我佩服的是我们的部长王杰,我觉得他很敏锐,能抓到一个在我眼中是平凡事的“新闻点”,让人觉得会想要去了解。就如今天下午那位总编倡导的,要有一个好的新闻观,注重选取新闻事实的角度。
        其实每次参加了报编的活动,我的感觉都会很微妙,既觉得学到了好多东西吧,却也不怎么说得上来,总之觉得自己在一点点地隐秘成长着,感觉很幸福。虽然我在此次“论剑”中为前辈们的高明所折服,但我也不急。我总相信,我一天一天地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去前进,终有一天我也能站在华山之巅!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9 14:30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8 编辑

       即使可能会被刘老师说:“我要今天的!”我也仍要把昨天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因为这是我好珍贵的点滴。
        早上6:20就已起床,似乎是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可这也实非我所愿,都是被学院运动会给逼的,所以我的起床气让我的脸比窗外的天空都还黑。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运动会,我推掉了青梅愉快的聚餐,错过了记者团超棒的培训。最重要的是,我还担心着它会绑架我,让我无法和我好喜欢的学姐一起去约饭,我们早几天就说好了的啊!
        庆幸的是,在运动场走了个过场后就能开溜,于是在中午时我就很开心的找爽姐吃饭去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很奇妙的,就像你喜欢某一个人时,只是和她或他打个招呼都会感到开心。爽姐之于我就是这样的存在,至少目前在西南科大是如此。她是之前的图书管理员,是我在这个学校里认识的第一个大三的,我们还都是泸州人。世界很大,而我很幸运,认识那么好的她。
        爽姐带我走了一条我还没走过的路,但我却觉得很开心。这个学校里很多我不敢一个人去尝试的路,都是她带我走的。我们一起从小铁门出去,我说我不太熟,跟着她就好了。于是爽姐带着我穿过一条小巷,在一家烤鱼店门前停了下来。“就是这儿了!”然后便一起进去。
       我们一共点了2条烤鱼,一个糖醋,一个香辣。吃鱼时,爽姐说她其实不太喜欢吃鱼,但这家烤鱼店也是她的学姐曾带她去过的,而且味道也还不错。我只大约记得当时我有些震撼,有些激动,有些感激……种种纷繁复杂的情绪只凝结成一句话:“以后我也带我的学妹来这儿!”
        爽姐还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七个食堂的饭菜,千佛洞看雪很美,她曾经的社团经历……还有优秀的王杰学长和厉害的刘海明老师。通过她,我觉得更了解、理解刘老师多一些,也更想把新闻专业学好。回去的路上,爽姐还给我分享了她暑假里的实习经历,虽然我很为她可惜,不过也为她学到的感到高兴。然只怨到达东十三的路太短,我们匆匆分别,相约下次再聚。
        好希望,两年以后,也有一个这样的学妹,我带着她去那家烤鱼店……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9 15:00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8 编辑

         继续继续,昨天的事情好多且好棒!浪费一件不记录我都舍不得~~~

         和爽姐告别后,我就直接去了龙山体育场,因为我参加了13:55的拔河比赛。走进运动场,还没找到组织的我,就被运动场上拉的横幅给惊呆了!杨洋欸~我的男神!他代言的锐澳鸡尾酒竟是我们学院运动会找到的赞助!早上进场时,我都没看到,就巴不得快些离开;下午时,我就完全不想走了。这截然不同的心态啊!
        听到广播通知,我和我室友飞快地奔到拔河比赛场地准备,却没有看到其他的小伙伴们。就在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时,蓦然回首,他们果然就在灯火阑珊处。只见我们的文体委员曹梓元同学,带着已在大本营点好的20兵马,浩浩荡荡地迎面走来。就这样,我和我室友奇葩地错过了参加拔河比赛。
        我们专业3个班,男生一共18人,而此次20人一队的拔河比赛,要求16个男生。我们瘦瘦弱弱的都捉襟见肘,人家肥肥壮壮的都十分盈余,所以说,这场比赛的结果是可轻易预见的。不过还好的就是,无论是拔河的同学还是加油的同学,大家都玩儿high了,非常开心!
        果然啊~无论何时,开心就好!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19 15:06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9 编辑

                 
  (这是国庆节的事儿,存稿)
                                                                当“单身狗”闯入爱情谷
        顶着头顶明媚的阳光,我这只穿着毛衣热得不行的单身狗闯入了一个幸福得冒泡的地方——百年好合爱情谷。我在此表示:很热很美很羡慕!
        其实我作为一只很有自知之明的单身狗,本是不会主动到这种地方去找虐的。但人生总是充满惊喜,机缘巧合之下,我就跟着我表姐她们一家人去玩儿了。从入口进去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对大大的绿草天鹅,然后就是一座被层层爱心圈起来的桥,连接着大门与对面的美景。而眼前出镜率最高的,还是那些四次拍拍走走的游人们。虽然情侣确实不少,但也有好些是携家出游的,男女老少,游人如织,让身处其中的我不免心理平衡了不少。
        表姐夫去租了一辆四座的自行车,我们一行四人就愉快地出发了。我们开心地骑着车,带起凉凉微风,稍稍散去了些热意,从层层叠叠的花海中穿过,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更觉心旷神怡。百合花海,薰衣草田,还有朵朵向太阳的向日葵,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认识的花,一齐竞相开放,让甜蜜的气息久久萦绕在美丽的爱情谷。我们一路骑行,经过了许多浪漫的地方。爱情同心圈,许愿池,爱心星球,一见钟情,三生锁桥……情侣们在这儿你侬我侬、海誓山盟,已结为夫妇的则带着他们的宝宝,来此重温爱情的甜蜜。
        在这个甜蜜得冒泡的地方,每个人似乎也都是那样的可爱,带着满满的善意。当我们骑着车,从一条美丽的林荫道上穿行而过时,前方有一个叔叔,举起手里的相机对准了我们拍照。距离拉进后,那个叔叔还举着相机对我们道:“来个pose撒!”我们朝他欢笑,并对他友好地挥了挥手,然后我们就骑着车渐渐远行了。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绕完了整个爱情谷,就回到了入口处还车。快要离开了,表姐想要和姐夫合影留念一下,就拉着姐夫自拍,结果姐夫很配合地亲了一下表姐。于是,我在凌乱中淡定了,这是要虐死单身狗的节奏啊!!不过这确是一个美丽而美好的地方,祝有情人在此终成眷属!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20 23:25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0:59 编辑

                                                           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今早我从东八赶回老区上课时,路过中区足球场,看着烟雨蒙蒙下的绿色草坪,心情也觉得轻快了几分。刚踏上绿油油的草垫,便惊喜的发选对面的入口处也有一个姑娘正与我相对而行。
        远远的,我只大约看得清那姑娘的轮廓。她及腰的长发整齐的披散在脑后,一件颜色浅浅的牛仔衣在这烟雨朦胧之下,竟有几分出尘的味道。
        渐渐的,近了,近了……那个姑娘缓缓向我走近。原谅我是一个罗曼蒂克的人,彼时我心中想到的,便是戴望舒的《雨巷》。那在烟雨蒙蒙中向我走近的,似乎便是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慢慢的,我们擦肩而过,我也能仔细看看这个在我心中丁香花一样的姑娘。初次细看时,发现她不时埋头看手机,让我为她竟是“低头一族”而顿感失望。不过再次细看时,却不由得为她脸上愉悦的神情所吸引。只见她看了下手机后,就会立马飞快地在上面打字回复消息,紧接着便会微泯着嘴角上扬,眉眼之间全是笑意。
        “或许是她男朋友的消息吧?又或者她正赶去上课,收到室友消息说已为她占好位置……”我在心里这样默默地想着。
        就这样想着想着,我和那姑娘分别都出了足球场,前往不同的方向。我的心境也恢复了清朗,没有失望,反而无比感谢……感谢我遇到了一个丁香花一样的,没有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29 18:16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1:00 编辑

                                                                 生命不止   奋斗不息
                                          为年轻时吹过的牛逼奋斗终身
       10月22日18:30分左右,一场名为“为年轻时吹过的牛逼奋斗终身——关于学业、就业、创业和爱情”的讲座在我校西七321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品牌中心总经理赵晖主讲,由我校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承办,是我校“创业导师进校园”系列讲座的第十二场、“校友大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七场。
       赵晖是我校计算机学院1999级的校友,目前在中国首家合伙人制公关咨询公司“英智传播”担任合伙人兼首席创意官。曾是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宣传负责人、《爸爸去哪儿》电影营销宣传负责人及全球青年文化峰会发起者。
       赵晖师兄结合自身经历,就“学习、考研、求职、工作、创业、恋爱”几方面为我校学子作了精彩演讲。在介绍学习、考研之余,他着重讲述其当初为爱北漂求职面试以及数年来在工作中的所遇所感。赵晖师兄以生动、浅显的语言,向我校学子们传递着他这些年来辛苦打拼的宝贵经验。最后,他还告诉在校青年们“别做梦”,要务实,在大学里一是必须要努力,二是要有长远眼光。
       讲座最后,是听众自由提问环节。高高举起的手臂瞬间席卷了整个会场,大家都渴望能与优秀的赵师兄进行交流。最终一名大二男生以其独特大胆的方式获得赵晖青睐,并获得了一次去北京赵晖师兄公司实习的机会,羡煞了旁人。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29 18:18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0-30 11:00 编辑

       清晨,踩着自地面冒起的阵阵寒气,我拍拍脸,双手环抱,瑟瑟缩缩地往东八走去。虽说几乎每次在七食堂买的早餐都令我难以下咽,但我又实是懒得去二食堂那面绕,所以,只好将就。唉……
       勉强地吃着不算美味的早餐,我小步小步地把自己挪下斜坡。我走在人行道上,看着右面的足球场,想象它下午时许许多多人奔跑的情景。“吱~~”一道刺耳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我扭头看去,原来是一个男生骑着自行车下坡时遇到了一辆私家车,于是紧急刹车。看到这一幕,我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学校里坡度那么大,我那蹩脚的车技还是就不要在学校里卖弄了吧。
       正想着,也还没走几步路,又一辆自行车从我身边飞驰而去,直接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了。不为何,只因车上那两位西南科大的“巾帼”——在只有一个座位的情况下,她们也能充分利用资源,一个坐在主位上,另一个则坐在座位前的横杠上。看着那车歪歪扭扭地前进,我不得不表示我对那二位的佩服,一位平衡极好,一位胆子奇大。
       所幸,她们没像之前那位一样遇到车,勉强顺利的下了坡。我只祈祷她们接下来一路安好,否则,又是一条新闻……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0-31 07:19
          昨日晚上9:20左右,在东八演播大厅观看完土建学院第五届“金石奖”颁奖典礼后,我受室友之托去教研室拿一本书。走到教研室门口时,却吃惊地发现我的钥匙不见了!于是我以一种极惶恐的心情走出了东八,一边摸着书包,一边往寝室走去……
       正当我烦躁地走到中区足球场入场口附近的那座路灯下时,一个男生朝我迎面走来,并在我面前停下,向我问逸夫图书楼怎么走。我看了他一眼,长得还不丑,穿着一件亮红色的衣服,仅用右肩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看着挺沉的样子。由于我当时正烦躁于不知钥匙在何方,所以就不是很有耐心地抬手往后一指,说:“就这儿走下去,然后左转,直走。”但显然,他仍是一头雾水。
       似乎他挺急,于是他迫切地说:“同学,不好意思!我是外地的,一直找这学校里的路标也没有找到,有点儿迷路……”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瞬间想到刚开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里一些骗子自称外地人骗钱的常例,并在心里默默的防备着他。只听他又问:“那大概还要走多久才到啊?”“10分钟,平均。”由于我记挂着快些回寝室去找钥匙,且对他有些防备,于是我仍是懒得多说地回复了他。只见他明显的有些无语,回了我一句“好的,谢谢!那我走过去在问问吧。”然后便往下走去了。
       然而就在我刚刚又往前走了两步路时,忽然有一个浑身黑色着装的保安叔叔帅气地从足球场冲了出来,飞一般地自我身旁冲过。不知为何,我心里竟冒出个奇异的念头:他不会是去追刚才那个外地人的吧?于是,我转过身去,视线追随着那个保安叔叔的身影,刚好看到一辆校园警车开来,在那岔路口停下。同时,我看到保安叔叔正抓着一个人,似乎,就是刚才向我问路的那个。
       我莫名的很激动,飞奔着跑过去,却也不敢靠得太近,离了警车3米远,在那儿密切关注着。保安叔叔在警察的协助下,把他拉着的那个人关进了警车。我也终于看清楚了那个人,不正是向我问路的那位吗?隐约间,听到他们还在争执——“凭什么抓我?”这是一声很愤怒的质问。“哪个喊你偷东西的诶?你说你包里装的啥子?”保安叔叔也很愤怒地回道。于是,再没声音了,警车也拉上了门,扬长而去。
       只留下了一个我,还在那阴暗的树影下,惊魂未定……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2 12:34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29 编辑

                                                                                       南湖采风——湖畔烧烤
           十一月的第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校报编辑部的朋友们一起相约南湖采风,38路和19路车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南湖。
         玩儿过了热身小游戏“谁是卧底”后,大家就加入了南湖烧烤的大军。我们组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不会烧烤,于是主烤的任务就光荣的落在王杰大朋友的头上,小朋友们表示很满意。只见学长一抓大把肉串,利落地刷油、上架、翻滚,小朋友们都看得一愣一愣的,眼睛里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在品尝到王杰学长的成果之后,更是心痒难耐,各自去挑选自己满意的食材,准备从烧烤菜鸟秒变大神。于是,笑料百出,状况不断……
        再看我们这面的炉子,刘辉学长摆出一副大厨范儿稳坐炉前,准备大显身手的样子。不过,他美丽的女朋友正坐在一旁看着呢,于是学长自是心有旁骛、心猿意马,一不小心就把烧烤排骨变成了黑炭排骨,把白白的鱼排变成了黑黑的炭排,在女朋友面前暴露了不会做饭的本质~~但最惊奇的事儿还并不是这,而是活宝董坤武学长,万千美味他不爱,独独偏爱那一黑炭排。于是,“黑炭”被他承包了!
        还好我们的刘辉学长不至于色令智昏,大厨范儿也不是白摆的。进入正常状态后,他刚烤好的东西便被我们这些周围虎视眈眈已久的人席卷一空。只余下一些之前的残次品孤零零的呆在那儿,用来迷惑猎食者的眼睛。
        如此好玩儿,我也忍不住去拿了一串简单易烤的脆皮肠来尝试,划好好看的纹路后,我就把它上架开烤了。不久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没给它刷油,于是又匆忙给它裹上一层油衣,重新上架。终于烤好后,我找到了一个勇敢的试吃者,蒋蕊鸿同学,她表示味道还不错哦!
        南湖烧烤,好玩儿好吃好开心!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2 23:30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31 编辑

                                                               南湖采风——泛舟戏水
         在美美地饱餐一顿烧烤盛宴后,会玩儿的王杰学长又提议去划船游湖,于是一大波大小朋友们就跟着去玩儿咯。我们一共租了5条船,时限为1小时,每四人一组,不过鉴于只有18个人参加划船,所以董坤武学长就带着姜红学妹愉快的单飞……
        我、雅蝶学姐、刘琪学长及蒋蕊鸿同学,是千年修得同船渡的有缘人。在观摩了学长学姐如何操纵游船后,我和蒋蕊鸿成功地成为了开船者。雅蝶学姐和刘琪学长还一直担心我们会累,可事实证明——年轻,就是资本!我们乐此不疲!哈哈~~
        我们划去了靠近烧烤的湖边,听到了钟兴茂学长向丹姐的“深情告白”;我们还一不小心闯进了水草群,但却毫无“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情画意,有的只是漫天飞舞的小虫子;我们追逐着一艘被雅蝶学姐称为狗的遥控游艇,却忧伤的发现我们的“庞然大物”竟追不上一只小东西。最搞笑的是我们惊奇地发现前方有鸭子正在游泳之后,也去奋起直追,可惜一直在与鸭子匀速前进。于是雅蝶学姐和刘琪学长全力加速,终于快要靠近了那三只小鸭子。可正在这时,三只小鸭子竟“噗”地飞了起来,还联成了一条直线,让我几乎以为自己看到了在水面低飞的大雁。我们四个人似乎都傻了几秒,六神归位后都仍觉得不可思议,最终一致认为那并不是鸭子,而是会飞的鹅。望着那又渐远了的小飞鹅们,刘琪学长分外可惜地说了句:“我还想去摸摸那小鸭子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船离另外的3艘四人船越来越近,他们正在开心地打水仗。我们的本意是开过去观战,结果却一不小心沦为了三方合击的对象。温婉的雅蝶学姐也瞬间进化成了疯狂的泼水汉子,实在是我们势单力薄,被逼的太惨啊!好在我们战力指数爆表,重创敌军后终于突破封锁线,杀出重围。
        正当我们改变战术时,发现王杰学长和丹姐正带着三艘船再次向我们围拢,并高喊着:“大家都快把手机放好哦!”。慌忙之下,我们迅速把董坤武学长的2人船队拉入了同一阵营。于是,一场水上的厮杀再次开始!我们的小船上只有一把伞,在“浴水拼搏”的过程中只能简单的防护。因此作为新一轮主攻手的蒋蕊鸿和我就全力地浇水……最后,我和蒋蕊鸿同学的座位上都淌水了,头发、衣服、裤子都是湿的,所幸我们的黑裤子并不明显。就在我们各自收拾残局时,发现王杰学长他们的船也淌水了,甚至他的鞋子都在滴水!再看大家,都是一副落汤鸡的样子。
        激战过后,大家一笑泯恩仇,报编的朋友们又开心地聚在一起,互相吐槽。六条小船整齐地一字排开在南湖中,霸气又张扬。看着整整齐齐的两列人坐在一起,互相说笑着,我觉得整个气氛特别的好,大家都不再只是学长学姐或学弟学妹,且都还是一群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们。
        感谢这次的戏水游湖,让我见到一个不一样的报编,特别可爱的报编!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7 17:25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27 编辑

                                                                         审稿小记
         运动会后,报编的一位学长说:“一个学院写了一万、两万的加油稿算什么,我们记者团审了整个学校的加油稿……”因这句话,我感动且自豪!
        运动会第一天,盛大的开幕式结束之后,记者团的伙伴们就去接管了主席台,开始进入备战状态——审运动会加油稿。很荣幸,作为二审,我也参与其中。
        一审二审看错别字及是否重复,三审最后敲定。加油稿很多,或许可以直接论“斤”算,全被我们记者团承包了。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一起稳坐在主席台上,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支笔,审批着一沓又一沓的加油稿。间或有着一些小伙伴从美食节上为我们带来了美味的热热的肉,温暖了寒冷的我们。
        时针与分针渐渐在12点重合,运动场上的人们也陆续走出场外,但主席台上的伙伴们依然还在。学长学姐们争分夺秒,在改上午大一同学的采访稿,我们继续审着加油稿,并为机关一的老师们写些加油稿。午餐,大家便在主席台上草草解决。
        下午我的采访任务结束后,把稿子交给学姐,我再去美食节填饱肚子后,便又回归了审稿的队伍。学长学姐们几乎一整天都镇守在主席台上,或许很饿,或许很累,但大家都在一起努力。
         我感到很幸运,可以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作运动会背后的人……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9 10:38
                          采访小记
     西南科技大学第15届运动会,不仅是我大学里的第一场运动会,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采访。
     11月5日下午13:00,还没享用午饭的我匆忙赶到东区排球场。因为据安排,半个小时后便是教工男子中年2组“保龄球”决赛,亦正是我要采访的比赛项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个小时后裁判的那声“比赛开始”才姗姗来迟……
     为了让当裁判的学长学姐们对我映像不错,以便于比赛后好打听成绩,我也是“费尽心机”。看到只有两个学姐在抬装着保龄球的筐子,我忙微笑着上前主动帮忙。甚至在正式比赛时,我也一直乖乖地蹲在裁判学姐身边帮她捡运动员们扔出来的球。然而,最后我也并没能如愿拿到胜出的前8名的具体名单。因为总成绩最后由裁判老师单独统计,而她坚决不“泄密”,甚至于名字她也不愿透露。所幸在她统计时我眼疾手快,飞快地瞄到冠军得主并记了下来,并且通过学姐,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终于有了一点满足感。
     当我获得这点儿微薄的却得来不易的信息后,我才猛然发现参赛的老师们早已离开了排球场,不知去往何方。我的心瞬间又凉了半截,“怎么办啊?我还没有采访获得第一名的老师啊!我也不认识他……”我一边在内心里咆哮着,一边慢慢向排球场外走,一路四处观望着,尽管并不知自己在寻找什么。
     忽然,我看到前方有一个老师正朝红绿灯方向走去,他穿着一身蓝色运动服,一种浓浓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快速跟过去,说:“老师您好!打扰一下!请问您刚才是有参加保龄球比赛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我的心似乎都要飞起来了,于是我又激动地说:“老师,太棒了!我是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我刚才观看了您们的整场比赛,很想采访一下获得第一名的土建学院的梁茵老师。但大家都已经离开了,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谢谢!”万分感谢那位成网的林老师,通过微信通讯录帮我寻到了梁老师的手机号,让我成功地联系到了他,完成了信息的采集。
     最后,在寒风呼啸中,我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写稿子,并上交给了报编的学姐。然后,功德圆满了,我也终于可以去祭我的五脏庙……
     此次采访,相信它定会令我终生难忘。因为它,我知道了或许有时付出并不一定能和收获成正比,尤其作为记者,甚至可能会被别人看做“间谍、探子”。但是,毕竟我也不能要求太多,不是吗?不告诉你,这也是别人的自由。然而我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把可以做的事做好,并且对他人抱以感谢之心。
    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道阻且跻,然我会坚持走下去。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9 10:41
                                           学生混合接力赛  信息学子胜群雄
      11月6日下午14:30,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我校第十五届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学生混合组20*100米接力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16个学院的320名运动员在红色的跑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
      此次比赛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的4个学院分别在1、3、5、7四条跑道上。起点处两方高台上的学生裁判们正手执计时器,严阵以待。16℃的寒冷气温却无法挡住运动员们火样的热情,只见他们大多俱是短袖短裤,正认真地做着拉伸运动准备比赛。
       发令枪刚一打响,每个学院的首棒运动员都如脱缰的野马般飞奔向前。100米的距离,你追我赶,你来我往,各个学院的运动员们以其风一般的速度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欢呼与呐喊。
      不过,本场比赛也有不少学院的运动员在传棒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时间的耗费,甚至名次的丢失,赛后相关学院均表示“痛心疾首”。
      最后,来自信息学院的代表队以4′21″0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而土建学院和制造学院非别以4′23″6和4′26″4的成绩夺得亚军和季军。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2 21:00
逝者如斯夫
    路过中区足球场时,我不经意间地轻轻一瞥,却突然发现那小山坡上一直在修着的研究生宿舍楼,不知何时竟已拆去了绿布,显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不过可惜的是,我欣赏不来它那灰色的格调。
    不知是否是没贴瓷砖的缘故,我看着那快要竣工的研究生宿舍楼便宛如灰色的一大坨。它们大约都有五六楼高,在每层楼上都能看到整整齐齐的窗户和阳台。每栋楼都四四方方地立在那里,凑在一起,俨然是一个“灰色方阵”,令我感觉很不温馨。
    然而,真正让我触动的,却是从它折射出来的时间的流逝……往昔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却奈何逝者如斯夫。还记得我初遇它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去教研室见爽姐,然后她带着我路过了它。当时爽姐指着还是个“绿巨人”的它给我说:“这是学校正在建的研究生宿舍楼。”“哦”我默默地打量了一眼,声音不高不低地回了一声,很明显,我有些拘谨。不过爽姐马上又有些惋惜地说:“其实这里以前种着一大片的芦苇,微风吹过时还是挺好看的。”闻言,看着那边缘上依稀生长着的长长芦苇,我不禁在脑海里想象着: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耀在白白的芦苇上,将之染上了淡淡的红。一阵微风吹过,整片芦苇一起轻轻摇曳着,美不胜收。想着想着,我也随之说道:“那真是挺可惜的……”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罢了,它脱下了绿衣,我却已穿上棉衣,然而很多事情也正像这样一般不知不觉地在悄然改变。两个月,我已渐渐喜欢上了教研室、喜欢上了爽姐、喜欢上了海明那“毁三观”的教学。两个月,我也渐渐熟悉了身边的一切,能去新区外面逛街就不要去老区外面了,能去五食堂吃饭就不要去七食堂了,能走去教研室就不要去排小面包了……哈哈!两个月来,我们寝室陆续迎来了晓雨、雅欣和大熊的生日,大家也越来越融洽,一起为每周得A而努力着。两个月来,我参加了民调和记者团,我把我的名字留在了校报上,我和报编的朋友们一起去了南湖采风,我在运动会上进行了我的第一次采访,我还有幸跟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去参观了成都电视节……我在一点点地欢喜成长着。
    大学时光易逝,惟愿我不荒废。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3 13:40
      今天早上,在逸夫图书楼上完计算机课后,我就从新区匆忙赶回了107广场参加消防演练活动。此活动由我校和绵阳市涪城区的消防大队联合举办,旨在增强我们大一新生的安全意识及使我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火灾逃生技巧。
      其实我们本是冲着加班上综合测评的分而去的,但到了演习现场后也发现了很多极有意思的事儿。大致流程就是班上同学一起排着队在107广场上转一圈,会有治保队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些救火用具并讲解逃生知识。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有可爱的防火服、灭火沙以及各种灭火器等等,最好玩儿的是,我去参加了一个消防演练知识竞答,其实全是乱蒙,竟有幸获得了一张卡贴,虽然它丑丑的。还有一个有趣的项目叫“穿越火线”,就是模拟火灾现场,在红色线之上就是浓烟,所以要求逃生者必须降低重心、捂住口鼻,快速地穿越过火线。好多同学都有去试了试,不过大多“阵亡”。
      嗯……其实,很多事情试过之后,还是会发现挺有趣的!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3 22:29
    傍晚,极无聊的计算机课结束后不久,我陪着雅欣去了校医院,她牙疼。然而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医院。无论是刺鼻的消毒水味,还是那幽幽的气氛,都是令我深感不舒服的。
    在一楼礼貌地询问了药房阿姨后,我们依言去了二楼寻找口腔科医生。走廊上空无一人,不甚明亮的光打在涂了白漆的墙壁上,更有一种诡异的惨白。再走几步,依稀听到左侧传来阵阵话语声,哦~原来人在这儿啊!
    看到了值班室后,我们又循着去找口腔科办公室,不过却是寻而不得。这时,值班室的一个阿姨(或许可以称作姐姐)告诉我们,以前口腔科的那个医生已经退休了,所以学校里就再没有看牙的医生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和雅欣都表示很无语,难道学校就不舍得再招一个吗?真是的!
    然而让我感觉很幸运的是,那个阿姨(姐姐)愿意主动帮助我们。她说可以先看一下,再拿些消炎的药回去。虽说她不是专业的牙医,但她也很是仔细认真地为雅欣检查,而且态度超级好的叻!最后她还很细心地告诉我们要先去一楼划价,再回到二楼缴费,让小心翼翼的我们两个人万分“受宠若惊”。
    走出校医院后,我和雅欣本打算分道扬镳的,因为我想要去教研室。不过,我摸了下包,发现没有钥匙,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把钥匙拿给了罗华丽。于是,我们一起愉快地走回寝室咯……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5 13:30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15 13:32 编辑

                                                    成年早期的友情
                                                             ——读《人生发展心理学》有感
      人在自己的哭声中降临,似乎预示着人生的艰辛,而人对死亡的恐惧,又表明着对生活的留恋。《人生心理发展学》,研究的正是个体从胚胎到死亡整个一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据书上所言,成年早期一般都指从学校毕业进入职业社会到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段时间,其标志是独立谋生的开始和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形成。依我看来,大学生涯亦可算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很多心理都在脱离冲动与幼稚,渐渐成熟。
       全书最为触动我的,是它关于成年早期友情的讲解。书中把人与人之间从互不认识到亲密朋友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这使我想到了上大学以来与晓雨相识相交相知的点点滴滴……
      第一阶段:相互陌生,互不认识,还没有注意到对方。这形容的应是我们从88个人中一起出现在广电1501班的名单表上,何其幸运。
      第二阶段:一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可能知道对方是谁、是干什么的,但还没有接触。这或许正是暑假里大家一起出现在319讨论组时的状态,大家客气地互问着姓名、床号、何方人氏等等最基本的问题。
      第三阶段:双方开始表面接触,产生了“第一印象”。如果有一方或双方被对方吸引,就有可能发展到下一阶段,否则他们只能停留于泛泛之交的状态,在人的实际生活中普遍是这种关系。9月10号,我来到了西南科大,319的7人小队终于完整。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然而不甚合群的我,总是会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旁边,静静地跟着。但可爱的晓雨,也总是会在这时主动地挽起我的手臂,拉着我向大家靠拢。
      第四阶段:因关系互动而开始了友谊,或是相互告知信息,或是相互交流感情。这种开放自我的心理行为称为“自我表露”。有人说,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分享彼此的小秘密。相信晓雨和我都不会忘记我们在四食堂的夜谈,那是两颗赤忱之心的深刻交流。
      第五阶段:友谊由浅入深,成为亲密朋友。如果是异性朋友并产生性的需求,就发展成为爱情。现在每一天的点滴相处,都是我们友谊升华的过程,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一生的知己。
      冰心说:“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星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张晓雨,你是我的心天里又一颗闪亮的星。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5 22:27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15 22:29 编辑

                             我很好,你保重
    自刘老建了家长群后,同学们战战兢兢,家长们开开心心。近日更是有不少的叔叔阿姨们表示希望在龙新网上注册,借以更好地关心自己孩子在大学的学习状况。(为此,我也表示很无语……)
    机缘巧合之下,今天中午刘老师叫我用他的龙新网账号给家长们注册,这让我产生了一种获悉惊天秘密的窃喜感。刘老的密码啊~ 嘿嘿,今后偷偷地以他之名给自己送个花什么的多好啊!(只可惜我有贼心没贼胆……)下午补完课后,看到群里又有几位叔叔阿姨想要龙新网的注册账号,我只觉得,这简直是“长江前浪推后浪”啊!
    晚上,偶然想到去查了一下淘宝物流情况,竟惊讶地发现之前还在遥远的广州的裙子,如今竟已送到了我们家所在的小镇,正在派件中。我猜或许明天妈妈就能看到我给她买的漂亮裙子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回到寝室后,我马上给她打了电话,提醒她明天注意查看短信。然后她又絮絮叨叨地给我说了半天,让我好好按时去吃饭,避免得了胃病,她还说前两天她的胃病就不小心发作了一次,肚子特别疼。所以最后的画面演变成了——我拿着手机,语重心长地叮嘱她记得按时吃饭,还要多穿点儿。
    我就是这样,总是会特别地惦记我妈妈,用《风雨哈佛路》中一句很感动我的台词来说就是:She is my daughter, I am her mother.我很渴望能够好好照顾她,直到她慢慢老去,最终化为一抔黄土……于是,我仿佛明白了叔叔阿姨们的要求,“儿行千里母担忧”,就像我和我妈妈的相互牵挂一样,绕来绕去,毕竟血脉相连。
    我只想对遥远的你说:我很好,你保重。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7 13:30
                                                                 勿要盲目象牙塔
       昨早,我因记者团事务去行政楼值班,走出大楼后才猛然想起我需要去打听在学校收废品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于是又匆忙倒回去。或许是我比较有礼貌,一楼的值班姐姐很爽快地把一大本厚厚的电话簿拿了出来,帮我逐页翻找着。

    不一会儿,她就指着一页纸上左下方的两个人名及其联系方式给我看,此处暂且把他们二人称作A和B。正当我拿出手机输入号码时,只见那姐姐纠结地指着那两个人名告诉我:“这个A呢,是学校外面进来收的;B是在学校里承包了的。”所以呢?从她那欲言又止的神情,我觉得似乎这里面还大有文章,于是又抬头看向值班姐姐。果然,她还是又告诉我:“不过你如果是叫A进来收的话,就注意不要被B看到了,否则B就会不准A把东西带出去。因为他是在学校里承包的,但是……”顿了一会儿,她压低了声音,继续给我说:“就是B在学校里可能会比较霸道,有时可能就会欺负人,不给钱……不过目前好像也没有听说谁去举报他。”听到这里,我懂了……

    我喜欢在独自行走时思考,所以我选择了从行政楼走回北二,以此来排解我内心的烦躁。其实细细想来,大学,真的并非是什么象牙塔、神圣的殿堂。或许从学习知识这方面来讲,它当之无愧,但若是就其他方面而言,它还是吗?社会就是一个又一个社交圈,大学亦然。我所处的圈子里的人都比较单纯,大家都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并憧憬着美好的大学四年。但是,在我们的学校,甚至每一个高校,都会客观存在着这样的圈子——奢靡、拜金,甚至出卖身体,堕落。或许有人会说:这两个圈子怎么也不会产生交集的吧!然而,世界如此奇妙,又有谁敢断定某件事的可能性如何呢?更何况,在这“失足少女”如此高产,高校女教师夜跑都能失踪的今天呢?

    相信有很多人在进入大学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虽说我并没什么感觉,但是“不要谈恋爱”却已成为我爸妈每次打电话时必会提醒的重点。这起因于一场惨剧……今年暑假,我一个表亲家的姐姐考上了川大的博士,我们家还去参加了她的贺喜宴。然而,就在我开学后没几天,妈妈就打电话告诉我那个姐姐死了,死在了她爸妈在成都给她买的房子里,凶手正是她的男朋友。据说是那个姐姐想要分手,而她男朋友不愿意,所以去找她,但不知为何发生了争执,在此过程中她的男朋友就不慎掐死了她。然而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那个男的,或许慌乱,或许自责,亦是随后跳河自尽。一段纠纷,两条生命。九泉下的他们,是否感到后悔了呢?

    到了大学,我们是在慢慢长大。我们应该在心里保有善意与温情,却真的不宜再天真。就像我们学习新闻的第一课“一瓢冷水”一样,被泼冷水,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1-17 21:31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17 21:34 编辑

(这是无意中找到的以前的作品哦
                                                                          百团大战   结构设计书华章
             10月11日,正值我校百团大战之期,结构设计社在西七107广场搭棚据点,招兵买马。
        结构设计社副会长何星皓告诉记者:“我们,为国奖而生。”2012年,结构设计社创立伊始,便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三等奖。在此后的成长中,又分别于2013年、2014年荣获了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二等奖,此外还获取了众多省级奖项。可喜的是,2015年四川省第二届结构设计竞赛将于11月中旬在我校举办,这也反映出我校结构设计的出色实力。
        据结构设计社副会长介绍,做结构设计是纯手工活,非常需要制作者的耐心与细心,“角度稍微偏差一点儿都拼不上”。当大家齐心协力将一件作品完成时,偶尔却会因细节的意外出错而宣告失败,此时的制作者们也会抓狂、沮丧,但也会迅速冷静下来进行总结,重新开始。然而在结构设计社里,更多更珍贵的还是成功带来的激动、喜悦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整个团队建立起的默契与友谊。
        关于结构设计社的未来发展,何副会长表示,首先会对新进成员进行培训,然后社团主要以结构设计大赛为主,并争取在近两年拿到国赛一等奖。此外,何副会长还向记者透露,近期他们会长正全力准备今年将在云南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参赛事宜,他本人则负责准备即将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省赛和招新一事,并且何副会长表示:“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今年能把国赛一等奖拿回学校,为校争光!”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8 23:11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2-8 23:12 编辑

(2015年10月3日稿)                                                                                         
                                                                                  学有所成
                                                                                            ——优秀学姐讲述从西南科大成长到TVB
      黑白格子上衣,鲜艳的红裙,樱桃小丸子的发型,还有那高高扬起的嘴角……周慧晓婉便如一个邻家姐姐般,出现在了文艺学院众学子面前。
      周慧晓婉是文艺学院新闻系2009级的优秀毕业生,现今就职于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新闻咨询部。但作为杰出校友的她却拒绝“成功人士”的标签,并自称“婉昭仪”,笑言自己要像武则天一样从昭仪奋斗为皇后。
      大学时代,周慧晓婉便敢做、敢闯、敢拼。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使她获得了许多机会。今日战绩辉煌的文艺学院辩论队,她是创始人之一;凭借一本《凤凰周刊》,仅是学生记者的她意外抢先于央视记者进行了采访;她因成绩优秀而被派往台湾静宜大学做交换生,并成功采访到了马英九,还邀请他到四川吃火锅,此事也为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的奢侈和糜烂。”这是周慧晓婉的座右铭。她直言自己的想法很现实,却也是促使她努力成功的催化剂。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回大陆发展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想回来!”“但就这样离开香港,我不甘心。”也正是她的坚韧与不服输,支撑着她在那冷漠现实的城市里逐渐扎根。
      所以她告诉我们:“只要你特别想做一件事,你身边的人和事都会帮你。要有一个梦想,要善于去抓住机遇,要用心做每一件事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9 08:31
                                              田野·青春
                                                   ——读关公委《一副青骨头 撑起春意思》有感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学校关工委网站上一篇主题为“青年活,则乡村活”的文章,心中略有所感,便记下此文。
    正如文章所引习大大在贵州召开的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上讲的话:“下乡扶贫要‘四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然,“劳动力”、“读书郎”,不正是青春的写照吗?因此,只有将力与智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我们的乡村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可叹的是,在市场经济风靡的今天,无数年轻人却只愿奔波于浮华的都市,“衣锦还乡”仅是有限的停留。乡村里的读书郎们,亦都憧憬着考出去,走出落后的乡村,投入大城市的怀抱。
    有人走了,却没有人来。于是,中国传统生活中最具生命力的乡村,便成了如今的老少妇孺集中营。推开现今中国乡村的大门,你能看到的,只有那佝偻的背影和稚嫩的脚丫。劳动力,去大城市打工了;读书郎,去大城市读书了;青春,与乡村渐别了……
所幸,在万千人中,仍有少数人放弃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困守,愿意回乡创业致富。如山东农大的高材生谢思惠,辞保研而不就,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只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的亩产500元变成5000元。”最终在他智与李的结合下,他带领着乡亲们富了起来,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还有秦玥飞,自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弃公务员不做却主动选择当村官。面对疑问,他说:“我希望我能够更了解我的祖国,并和她一起成长。”
    田野里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黄土,青天,白云,是每一代中国人心中难舍的情结。“一条大河呦通呀通我家,有妻有儿呦瓦呀瓦房大,鸡肥鸭肥呦牛呀牛羊壮啊,种豆种稻呦油菜花……”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9 08:33
                                                       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更好关爱我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11月26日晚19点整,我校第四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在行政楼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教授、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专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全校辅导员老师们出席此活动。
    本次辅导员技能竞赛分为基础知识测试、案例分析、即兴演讲、谈心谈话4个环节。综合考察了辅导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能力、日常事务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六位选手成功进入决赛。比赛中,每位参赛选手首先进行了限时5分钟的即兴演讲,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有趣的互动活动后,便是谈心谈话环节。各位辅导员依次上台,现场展示如何为学生答疑、解惑,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采。
    最后,文艺学院的辅导员张雅斐夺得本次竞赛冠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强教授为其颁奖,并且张雅斐老师将会代表西南科大前去参加四川省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此次竞赛至此圆满落幕。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9 08:35
                                                                 《科技日报》编辑赵淑英做客西南科大
     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怎样做出一条好新闻?2015年11月25日下午15点整在我校东六附楼101教室,北京《科技日报》社深度报道部编辑赵英淑为我们带来了答案:好新闻是抢出来的。校党委宣传部刘芳池、王娟老师及我校新闻专业2015级学子和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赵英淑首先就新闻采写需注意的几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其中首要的便是要与“主旋律”相契合,并且她结合其在《科技日报》社的工作经历,为大家作了通俗易懂的讲解。随后,赵英淑通过PPT展示并讲述了今年暑假里《科技日报》对天津爆炸案的系列报道,向大家诠释了怎样去“抢出好新闻”。据赵英淑介绍,当时天津爆炸案发生后,《科技日报》本没有打算对此进行报道,但在实习生记者的强烈建议下,她对此进行策划,最终决定从科技分析角度报道此事。最后的结果亦证明他们抓住了独特的新闻视角,成功抢到了好新闻。
     然后,赵英淑展示了今年暑假里在《科技日报》社实习的新闻系学子的实习心得,并让他们各自为大家分享了实习体验。他们分别是来自新闻系13级的王杰、潘婷和12级的张浩,他们在对天津爆炸案中的报道都上了同一期《科技日报》各版的头条。最后,在宣传部刘芳池老师的组织下,赵英淑回答了数名在场学生的提问,为学生们解答了在新闻学习、新闻采写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此次讲座在学生们的收获与交流中落下了帷幕。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9 08:42
                                                                            “冬之祭”  寒冬里的一把火
                                                      ——看动漫文化在我校方兴未艾
     12月5日晚19点整,在全校师生的翘首以待中,由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办、K-ing动漫社承办的“冬之祭——战魂长歌·大型动漫晚会”在东八演播大厅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与观众见面。
     3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候并没有磨灭观众们的热情,演出伊始,全场的尖叫声与掌声便持续不断。梦幻的服装、动感的音乐、精致的面容......无一不刺激着在场观众的兴奋点。“冬之祭”动漫文化,宛如一把激烈的火,火热了整个校园的寒冬。
                                           我与动漫  不得不说的故事
     K-ing动漫社的现任社长吴云剑,是一名大三学生。从大一时懵懵懂懂被室友拉去加入动漫社,到如今成长为一社之长的他,早已与动漫结下不解之缘。活动筹备期间,记者有幸到了他们的排练现场进行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社长蹲着制作道具的身影。吴社长告诉记者,在这两个多月的活动筹备时间里,他们大多数的道具都是自己制作,只有少数较复杂的才拿钱去买。“冬之祭”,是整个社团500多号人共同辛苦的结晶。尽管牺牲了自己大量的私人时间,但收获到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
     另外,吴社长介绍道,“传承”是K-ing动漫社发展成长的重要支柱。每年的“冬之祭”,都会有大四的参加,甚至毕业多年的2006级的前辈们今年也会特地回校观看。并且前辈们一直都关注着动漫社,也会提供一些资助,但倘若平时工作做得不好,前辈们也会进行批评,从而使K-ing动漫社发展得愈来愈好。
                                          动漫文化  走向西科  走向绵阳
     年年火爆的“冬之祭”,在吸引着全校师生的眼球的同时,也在学校里悄然掀起了一股动漫文化的潮流。K-ing动漫社自1998年成立,是学校唯一的动漫类型的社团组织,且多年来皆为学校优秀社团。多年的奠基与发展,使它在今天成长为一个成员众多、实力雄厚的优秀社团,与绵阳市广告界、COS界、美术界有着比较密切的合作。今年更与绵阳万达、绵阳市电视台等重量级单位进行合作,实现了走出去战略的跨越式突破。
     吴社长告诉记者,动漫文化目前在中国来讲,或许还只是一种“边缘文化”,同时也并非社会上所有人都能接受且喜爱它,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基本以日漫为主,甚至有的人把动漫文化视为日本文化入侵。但是,吴社长以其自身经历告诉记者,别人的不理解肯定是会有的,但只要你真正融入了动漫社、真正地喜爱上了动漫,那么别人的评论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此外,吴社长认为,中国现在的动漫发展得也是挺好的,这样下去,动漫文化如果发展好了,就不是中国向日本给钱,而是日本向中国给钱了。他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冬之祭”的压轴大戏——《秦时明月》,就是对国漫的一种展示。

     是的,我们相信,正如动漫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样,动漫文化的风靡亦会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1 21:55
                                                      新闻理想,为之漂泊
                                           ——读张永恒《“泊客”无界》有感

       前几天,人民日报社记者张永恒先生为我系捐赠了一本他的著作《“泊客”无界》。感谢他的友善之举,让我们都能一品好书。

     “人生因理想和信仰而‘泊’,因旅居异乡而为‘客’,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传播平台,抒尽平生快意。”这是书的扉页上内容简介的第一句话,亦是吸引着我去拜读此书的直接动力所在。此书为作者近三年来的采访札记,有记叙有点评,其内容涵盖了人物探访、历史纵横、地域风貌、热点聚焦、社会百态、文化透视和影视剧评共七个板块,但主要涉及的是历史文化名人与当今海内外风雨人物,比如李斯、谷景生、霍震霆、霍启刚、袁伟民等,都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可读。同时,对于国际经济发展、潮汕人的经济成功之道,作者也有独到的解读。

     张永恒先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身丰富经历,向读者展示了纷繁世界里的千姿百态。其内容上溯战国时期李斯韩非的较量,下至当今社会的各界之事,既有庙堂之要闻,亦有江湖之风雨。

     书中令我印象颇深的一篇文章名为《岳飞与兀术:800年的轮回》,讲的是笔者身边真实存在的戏剧性的一个故事:笔者高二时有一个复姓完颜的同桌,是金国王室完颜宗弼(金兀术)的后代。他告诉笔者,他们一整个村子都姓完颜,而且他们村子还有一些特别古怪的祖训: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不唱《草坡面礼》、《八大锤》、《反徐州》等有关岳家将的戏曲,不看与岳飞有关的电影,甚至不允许和岳姓通婚。就这样,豫东鹿邑的完颜家的人与岳家人相杀了800年,也终于在800年后,迎来了相爱的一对。村子里的完颜三永,兀术的第三十七世孙,他胆大包天,不顾祖训,偷偷与邻村的姑娘岳艳华相爱了,甚至坚持着在一片反对声中结了婚。最终,村委会妥协了,承认了他们的婚姻,并很开明地得出了一个结论:祖辈的恩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今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两家能够联姻,对于后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很幸运,这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终于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不同时代的奇文逸事,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俱在此书中一一呈现。张永恒先生的采访札记,仿若一本百科全书一般,让我懂得了何为记者的“杂家”气质,懂得了作为一名记者经历积累的所需。

     美国战地记者之王罗伯特·卡帕,是令我拥有记者梦的最初动因。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战地记者之一,一路走过了二战的枪林弹雨,用自己的镜头控诉着战争的罪恶。卡帕带着相机走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情,或许是有的人穷极一生也无法重复的,所以他才是传奇的罗伯特·卡帕。他亲自到过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战争、北亚战争、意大利战争、诺曼底登陆战、法国解放战的战场,还去了非洲的阿尔及尔,拍摄沙漠、枪炮、死尸。他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与其说罗伯特·卡帕是个战地记者,不如说他是个冒险家,或者说是手持相机而非枪械的冲锋陷阵的另类战士,甚至是在战场上用生命做赌注的赌徒。虽然在1953年,他输了,把自己的生命赔在了越南战场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伟大的记者。

     作为一名满怀着激情与热情,刚开始起步学习的新闻学子,尽管已被泼过“几瓢冷水”,但我仍在心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且继续热爱它。就像“世界第一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说的:“有哪一种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就有这种非凡和可怕的特权。”它很崇高,且极有意义,不是吗?

     我想要在数年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想要做着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在未来的这些年里,除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巧外,我需要不断地去经历。观察别人,观察社会,并将之一一倾洒在笔尖。人生因理想和信仰而“泊”,我,会去漂泊……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4 11:29
                                                                          海明PK奔跑的女孩
      星期五上午都没课,所以我就难得的起了一个早,还非常得意的去二食堂吃了一碗热热的面条,再从那个我认为应该叫“学霸梯”而非“情人梯”的128长梯踩水而下,欢快地踮着步子去了东八。在我打扫了卫生再加誊抄好英语笔记后,忽然听到外面的走廊里响起了“踏、踏”的脚步声,原来是海明驾到了。只见他走进门,我马上来了句:“刘老师好!”然后他回了句:“今天来得挺早啊!”当时我就腼腆地笑笑,其实心里无比得意~~~
      过了不久,陆续又有几位“勤奋的鸟儿”来到教研室学习,许是大家都太认真,竟连平时话多的海明都沉默着,教研室一片宁静……“咚、咚、咚~”忽然,一阵喧闹而嘈杂的跑步声出现在外面的走廊里,打破了东八惯有的宁静。我下意识地蹙了蹙眉,心想:什么人在这儿发疯!然而待我回过神时,发现海明已走到了教研室门口,扶着门框,探出头去冲外边的人喊道:“哎~别在这儿跑啊!这里是办公区域,再跑我给你拍下来放微博上!”这句话,让我瞬间产生了一种被雷霹中的感觉,心想:海明,不愧是海明!
      然而海明的“微博炸弹”并没有多大的威慑力,几分钟后,“咚、咚、咚”的跑步声再次从走廊里传进来。我顿时非常无奈却又非常兴奋地去观察海明的反应,只见他重重地“唉”了一声,然后站起来非常无语地朝门外走去,再冲着她们喊了一句:“告诉你们不要在这儿跑了啊!”然后我就听见海明“踏、踏”的脚步声,他去了剪辑室,并且隐约听见他让学姐们把摄像机架出来,放在走廊上录那些噪音制造者的恶劣行为。于是,我也走到走廊上去看,这才发现是一群女生在玩儿“撕名牌”游戏,她们穿着两种不同颜色的队服,看起来很有组织的样子,只可惜却破坏了纪律。看她们望着那正在架的摄像机仍是一脸迷茫,我好心地提醒她们道:“这儿有人在看书。”于是她们便避开摄像机,从走廊的另一边下楼去了。摄像机依然架着,她们也再没有上来,东八,又恢复了宁静……
      通过这件事,我除了懂到做事情要经过思考外,还深刻明白了什么叫做“海明”!哈哈哈~~~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4 11:35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向大神学习!
      今天发生了一件特别开心的事儿——10级的肖天夫大神同意了我的QQ好友请求,于是,我们是好友啦~~~~
      其实,我是昨天才知道肖大神的存在的。昨天下午,我在小教研室里自习,顺便整理了一下零乱的报纸和杂志。无意间,我从地上捡起了一张报纸,发现竟是彩版的《龙新时报》,仔细一看,原来是2010级的毕业特刊。这顿时勾起了我满满的好奇心,而我首先关注的便是头版上由王爽姐写的人物介绍——肖天夫。
      他是当时龙新通讯社的一社之长,是西科青梅的铸就者,也是《龙新时报》英文版的创立者。“登高一呼群山震,写尽天下新闻事。”这是大神学长的新闻理想。在特刊的2~3版合页上,我还看到了“最文艺”的大神学长为他们新闻1001班作的毕业诗,其中有一段特别形象搞笑:“只要随时防范来自龙山后山的天敌/比如最经常遇到的一头叫作刘海明的怪兽/他总是捕食那些没有背书和评论的细胞/自从他存在以来/就没有哪一只猎物敢于掰开他/总是捏住他的拇指和食指……”哈哈哈~~~后来我指给刘老师看,他就很有意思地笑了。
      在知道了大神的存在后,我便迫切地想要去和大神学长接触。机智如我,在新闻系的群里成功找到了大神,于是兴奋地向大神发送了一个好友请求。然而,它却不幸地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但是就在今天下午上着无聊的计算机修养课时,我抱着再试试的心态,又给大神学长发送了一个好友请求,并且通过新闻系群向他发起了群对话。我说:“我真的是您的学妹~~不是骗子!”然后再发了一张时报的照片,表示有图有真相。结果就在几分钟后,我就收到了一条来自大神学长的系统消息提示:你们已经是好友了,用QQ电话聊聊吧。哈哈哈!!!如果当时不是正在上课,我一定仰天大笑三声!
      真的很开心,认识了大神学长!我们系这样优秀的值得膜拜的大神们还有很多,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我要在心中把他们视为我的精神动力,争取可以靠向我的大神近一点!加油!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4 11:39
                                                                       干训•人桥
      美好的星期天,却无端要被干训给占用一整天,说实话,我是很抗拒的,然而却又不得不去。多个莫名其妙的活动进行下来,我只觉得麻烦又无聊。然而,最后的一个“搭人桥”,却真的让我对此有了改观。
      在教练宣布即将开始进行最后一个“搭人桥”项目时,我有些害怕,因为我以前摔断过手臂,所以就一直都不怎么再敢去做一些在我看来很危险的事儿。我跑过去给教练说明我的情况,哪知他很淡定地告诉我:“这个没事儿!”真是让我欲哭无泪的回答。
      按照规定,在活动进行中,只要有一个人讲话、嬉笑、碰到绳子,那么就要增加3个过人桥的人次。最开始时,大家都没太当回事儿,整个舞池里不时的还能听到窃窃私语声和低低的笑声。然而,“有人讲话,增加三人次!”“有人发笑,增加三人次!”“有人碰绳,增加三人次!”教练那一声又一声高亢的喊声让舞池渐渐的沉寂了下来,许许多多的女生们都主动地举起了双手,做出保护的动作,给予正在小心翼翼地通过人桥的同伴无声的支持与鼓励。一双双举起的手,在寒冬里的东八舞池上,盛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我还是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小心地踏上了文艺学院男生们用手臂、肩膀搭起来的人桥。望着自己脚下男生们紧挨的肩膀和通红的脸颊,我只恨不得自己能轻一点、再轻一点,让他们所承担的痛苦能少一点儿。一个不小心,我的身体歪了一下,我瞬间慌了神,不知如何反应。这时,忽然有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右手,把我歪扭的身子拉了回去。于是,撑着那只有力的手,我又小心地往前走去,最终成功地走过了人桥,对在最后接住我的人说了句无声的“谢谢”。
      谢那些俯下身来当墩子的男生,感谢那些举起双手为人桥保驾护航的人。感谢你们,让我在寒冷的一天里,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心里热热的!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4 20:38
                                                             险些吃了一次“霸王餐”

      上完了海明的新闻学概论一课,我和钦云宝宝还有晓雨去小北门外面去吃晚饭。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没有再去吃罐罐香米线,而是去了一家从没一起去过的卤肉面馆。我们兴致勃勃的点了他们店里的金牌卤肉,钦云宝宝要的小份,而我和晓雨点了中份。
    当我还在那儿死撑着争取吃完的时候,钦云宝宝和晓雨已经用好了。这时,忽然听到晓雨来了一句:“你们带钱没有啊?”我惊吓得还来不及吃下嘴里的面条,连忙抬起头来望向对面的她们,却发现大家都是一副蒙了的表情。我摸了摸荷包,找出了10块钱,说:“我刚好只有10块钱。”10块钱刚好只够付我自己的面钱,而晓雨则是身无分文,于是所有的希望都只有在钦云宝宝那里了。然而钦云宝宝在翻遍了自己的书包之后,再加上我好不容易从书包里摸出来的一个硬币,一共都才只有17元钱,还只差1块钱就可以付她们两个人的面钱了,只可惜我们是再也拿不出来。望着那桌子上被3个碗围在中间的零零散散的人民币,我只觉得有硕大的两个字出现在了我的头顶上——“完了”!
    此路不通,钦云宝宝又希望着这里可以用支付宝,然而我们都觉得不太可能。于是也就只能临时去取钱了,可是她们两个孩子也太不让人省心了,竟然连卡也没带!还好我带了银行卡出来,于是只能让她们先去取钱,我在面馆那儿继续吃面,顺便充当一下“人质”。唉~~~无法想象我在那儿面对着两个书包吃面的心情啊,满满的心塞!
    我终于艰难地撑完了那一大碗面之后,却还不见晓雨她们回来。看到老板走过来了,我瞬间慌了神,担心着是否下一刻他就会来找我结账,不过幸好他只是去收邻桌的碗筷。我在那儿坐立难安,却还是一副淡定的样子,默默地把碗推到了旁边,再镇静地拿出手机来玩儿,只在心里祈祷着老板不要过来。
    没过多久后,晓雨她们就回来了。钦云宝宝把我的卡和取出的100元钱递给了我。于是我们就把桌子上的“毛票”都收了起来,然后我就终于扬眉吐气地喊道:“老板,结账!”再开心地把那100块钱递给了他。
.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4 20:53
  (只是无意间找到的以前被删掉的新闻日志。具体日期已经记不大清了,不过记下的是我在大学里的第一堂体育课,还是蛮有意思的。)   


      今天下午1点40左右,我以一种悲壮的心情赴向了龙山体育场,去迎接我的第一堂健美操课。
    要问我的悲壮从何而来?这便要从很久很久以前细细说起……今天中午,当我和一室友在二食堂饱餐一顿后,我们愉快又满足地回到了寝室。然而不曾料想的是,刚打开寝室门,看到的却是去上了健美操课回来的另两个室友,正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面色也不太好。其一的室友还自嘲了下:“你们看我像不像感冒了的?”她脸色较差,嘴唇又很苍白,这副惨样子把我们吓了一下,就急忙问她怎么了?结果,罪魁祸首便是——800米体能测试。于是接下来便是她们的各种吐槽,我也陷入了惶恐不安中……
    但是该来的始终会来,我终究还是躲不过命运(学校教务处)的安排,认命地去了体育场。时间还早,龙山体育场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正翘首以待着任课老师。我和一同上课的室友一起往女生扎堆的地方去,健美操嘛。一小会儿过后,我们的老师不知何时竟已出现在了主席台上,正招呼着我们过去。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席姝容,我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好喜欢她,因为她给我的感觉很像我高中时的一个好友,一个会打跆拳道的、很爽朗的朋友。
    在做过了些基本热身动作后,便开始分组准备跑步了。我,在第一组。跑步时的具体情况悲壮得我已不愿再回想一遍,粗略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看别人跑时也就只是几分钟的事,自己跑的时候却感觉是一辈子那样漫长!总之,跑了之后,很难受。
    想我这个从小到大十多年都没正式参加过运动会的人,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我真的是应该好好自我反省一下,好好的去锻炼锻炼。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6 22:20
                                                             “暴脾气的小公主”,呵呵!
       今晚,我在登上新闻系微博的时候,看到消息栏有提示,点开一看,原来是有人回复了我(新闻系)的评论。再仔细一看,不禁令我火大!这个女的,莫名其妙地就臭骂了新闻系一通,简直不可理喻!这个故事的具体详情是这样的:
       昨晚,也是在刷微博的时候,我收到了有人@我(新闻系)的消息,再细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微博名叫“请叫我暴脾气小公主”在她发的微博中@了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她的微博内容是这样的:“能不能不要在食堂放广播,听着广播放着一男一女都不知道在说些啥乱七八糟的,本来就够吵了,都不能好好看新闻,聊天了,太吵了”,后面@了西南科技大学、校园BBS和我们系。记得当时我看到她并没有@到广播站,便好心为她在评论下方@了出来,还对龙山之声广播站说了一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然而我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就是这句无心之语,让那位“暴脾气的小公主”爆发了,引发了今晚的“火拼”。
      下面是她最初的几条回复:
      18:18  呵呵,真好意思说
      18:20  真以为有点小权,做个小官,不知道咋回事了吧,说到底还是为我们服务的,给点建议还听不进去是咋的
      18:22  不想听就别放屁,别说这种感觉自己很牛逼的屁话,装逼
      18:27  真搞不懂学校新闻系怎么有你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乱放屁的人,自己调个大声自己去听听,真让人生气
      
      看到这些不可理喻却又极具侮辱性的话语,我也是受不了这个人了,但却也不能这样莫名其妙的就让新闻系被她给骂了。于是我自认礼貌地回复了她的评论,告诉她校园广播与我们系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我们也没有什么“权力”。然而这位“小公主”的脾气不是一般的火爆,她竟然又很嚣张地回道:
      “那你就别回呀,谁叫你回了,好像和你有关一样”
      “跟你没关系你就别乱说话好吗?”
      
      瞬间我就火大了,真想冲着她大吼一句:“那你@什么呀?有病!”实在是气得不行,我就用自己的微博账号又去找到了她,在她的评论下面攻击她,并且还叫上了我可爱的室友们,一起来“撕战”!然而只可惜堂堂的“小公主”却是脏话连篇,实在令人汗颜。更可笑的是,在室友的搜索下,竟发现她曾经还有一条@过新闻系的微博,其内容大致就是讲她从新区图书馆出来,碰到了两条狗,觉得自己差点儿被咬。这关我们什么事儿嘛,真是莫名其妙!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新闻系,在那个“暴脾气的小公主”的眼中,其实是个很牛的存在!
      遇到了这件奇葩的事,我想我瞬间领会到了上次海明碰到那个偏要走机动车道的男生时的心情了——无语啊!其实这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做新闻工作更是离不开读者、听众或是观众的建议。“我不赞同你说过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宝贵的言论自由权,只是,在畅所欲言的同时,又可否文明礼貌一些呢?这也不难吧!
      只希望我们身边的“暴脾气的小公主”今后日渐减少。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18 18:46
                                                               自由与平等之爱——《简·爱》
      “你认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认为我只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你认为我能忍受让人把我把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人把我的一滴活命的水从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这是简·爱,也是《简·爱》。《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故事的女主人公——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里德的嫌弃虐待,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与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然而幸运的是在极其刻薄的寄宿学校——洛伍德的生活中,简·爱遇到了一个可爱的朋友:海伦·彭斯。海伦温顺、聪颖和无比宽容的性格一直影响着简·爱,使之以后面对种种困难都不再屈服抱怨,懂得了爱和忠诚。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精神魅力的地方。

      爱默生曾说过:“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正是简·爱对自己尊严的坚持与维护,使之最终获得了爱情的圆满与人格的独立,由一个小写的人变为一个大写的人。


最美的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小姐,不是在桑菲尔德府外山径上的初遇,亦不是在那个仲夏于七叶树下定情的黄昏。千里迢迢地赶到芬丁庄园,简·爱静静地凝视着罗切斯特先生,尽管此时的他眼睛瞎了、手臂残了,再也无法看到并且赞美她的眸子,但是,他依然是简·爱心中的“我最爱的人”。她轻吻着他受伤的脸庞,他们紧紧地拥抱,时光定格,这才是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小姐最美的样子,才是最美的爱情。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23 21:03
                                                                 远离龙新网的这些日子
        在这期末临近的时间里,大家每天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各种考试,据说龙新网每天的帖子数基本都是60以上。然而我这平时就没有怎么写日志的人,竟然还如此放纵了自己那么多天,实是不该。
        上周六考了英语四级,然而我对此并没有抱什么想法。现在多说已是毫无意义,只能暗暗责怪自己太不正经。惟愿自己牢记此次教训,认真学习。
        周日的时候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的龙新时报报评会,这期的报纸第8期上有我的一幅漫画作品。然而认真反思下来,这一学期下来,我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拿得出手的作品,一幅漫画,不过是滥竽充数的涂鸦而已。我常常都在说着什么“向大神学习”之类的话,可惜却成了喊口号一般的存在。晚上到新区去和校报编辑部的伙伴们吃了年终聚餐,心情压抑的我显得格格不入,去敬酒什么的也很是尴尬。吃饭时丹姐告诉我我竟是部门评分最高的,因为我基本上都没有请过什么假,平时也算活跃,不过她也告诉我说希望我在写稿子方面积极一点,毕竟和我的专业非常相关。
        第二天,也就是这周一,我上午都没课。我既没有去行政楼值班,也没有去教研室,心情格外烦闷的我直接出了校门,走进理发店就把头发剪了。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或许就是自己一直都很想剪掉的头发,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下午去了教研室,本打算打两篇文章,但没能用上电脑,就在那儿坐着玩儿手机,谋杀了自己一下午的生命。
        这只是我对自己不满的小总结,希望自己以后记得这几日的茫然与麻木,不要再僵下去。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23 21:43
就在昨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巨大的缺点,然而却是以伤害我最亲爱的人为代价的......
其实事情原本很简单,就是我妈妈要我找到在学校买了医疗保险的凭证,但我把那个保险本子的图片发给她后她又打电话来告诉我不行,需要收据。由于当时她打来的电话打破了教研室的宁静,让我有些烦,而且当时也很忙,又早已找不到收据在哪儿了,所以我就把话说得很急,语气也不由的冲了起来。显然妈妈也生气了,她只是很失望地说:"每次你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对我生气了......”在妈妈把电话挂了的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怔住了。原来我一直都自认为是最爱妈妈的,然而事实上却总是在不经意的伤害她,这个认知,让我觉得自己简直糟透了!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5-12-24 09:59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6-1-1 15:57 编辑

                                                                     法,国之重器
        上周末,我到游仙区去拜访了一位长辈,在往回赶去公交车站牌点时,意外途经了一个广场。广场上铺满了黑色的地砖,尽显庄严、肃穆,四周皆有绿化带环绕,在其正面的草坪上横卧着一块巨石,上书六个大大的红字——“法治文化广场”。广场上稳放着一本宪法样的石头书,石书周围另有四根挺立的石柱相互,广场外围的每座路灯上,都极有意思的写了一些猜法律名词的小谜语,使整个广场的法治文化氛围愈加浓厚。
        根据我国法学界通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现代法律体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不是建立在18世纪的启蒙思想精神之上,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纵观古今,早在战果时期我国法家的系列观点中便早已蕴含此思想。公元前356年,商鞅得秦孝公支持,在秦国大力推行变法,甚至秦太子(即后来的秦惠王)触犯了法律,也被要求绳之以法。尽管按照法律并不能对太子施以刑罚,但商鞅并没有就此罢手,就对太子的老师处以了严厉的刑罚,由此打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也使得新法在秦国人民中迅速推行开来,使秦国日渐强盛。
        在当今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时期,我国的法律体系渐趋完善。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已经制定了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的240多件、行政法规730多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的原则更是逐渐深刻地体现在我国的法律案件中。无论是颇受追捧的文化名人如高晓松,亦或是高高在上的政界高官如苏荣,当他们违反了法律,站到了公正的对立面,无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律是国之重器。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实现法治中国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与推动!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 15:47
                                                                        窗边的小豆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一个纯真的校园里......巴学园,这是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心驰神往的学校。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挂着叶子的小树,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门”。在那并不很大的校园周围,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当作围墙,花坛里也开满了红的、黄的等各种颜色的花朵。以废弃的电车作为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孩子们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而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在巴学园,孩子们从来没有被教导“排成一列规规矩矩地走路”或者是“在电车上要安静”、“不许乱丢果皮纸屑”之类的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知道了很多,这些观念都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巴学园的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的音乐课,大家都会尽情地涂啊写啊,已经足够地享受到了涂写的乐趣。在巴学园,孩子们都不会挑食,因为每天都会有“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
      此书作者黑柳砌子便是书中的那个喜欢站在窗子边上的可爱的小豆豆,它讲诉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一年级时,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很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长大后的小豆豆,不再是那个让妈妈头疼的小淘气包,而是一个依然纯真的优秀的姑娘。她是日本的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最受欢迎的电视人物之一,“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但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售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没有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此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是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人民日报》曾评论道:读小豆豆,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巴学园,便犹如圣土一般,驻进了每一个孩子的梦中......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 15:53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6-1-1 16:03 编辑

                                                            穷途不等于末路                        
                                2016年,《外滩画报》杂志停刊向新媒体之路前行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的顺势而为     
        (本报综合消息 郭荞璐 1501)12月5日,《外滩画报》总第673期的杂志封面右下方标注“告读者,《外滩画报》将于2016年起停刊”声明,宣告了一份杂志13年岁月的终结,然同时仍将继续生产新媒体线上内容。
         2002 年11月,《外滩画报》(以下简称为《外滩》)成立, 2011年12月起改版为杂志。杂志当时号称“是中国社会精英的首选周报读物。”数年来,《外滩》以原创报道、人物访谈为特色,旗下记者已与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人士直接对话,其范围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体育、时尚等各个方面,且坚持国际化杂志标准,坚持国际化新闻理念,成为业内同类刊物中的佼佼者。在2012年全国发行零售数据的第三方调研中,《外滩》在全国多个城市超过同类刊物,名列第一。
        然而,正如此期《外滩》封面所言,“改变了人类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数码时代,也正深切地影响着以杂志和书籍为主导的纸质媒介。”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诸如《风尚志》和《瑞丽时尚先锋》等品牌杂志亦不得不顺势而动,甚至连被誉为“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的《精品购物指南》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如果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就能教你穿衣打扮,你还会花钱看杂志吗?如果能在新媒体上与年轻受众互动,你还会花钱在杂志上生硬地投放广告吗?”在微博大V@传媒老王看来,新媒体的冲击,阅读方式的转变,受众的流失,广告收入大幅下滑,出国购物愈加方便,这些都是加速时尚杂志倒闭潮的诱因。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部分传统媒体纷纷作出变革,逐渐向新媒体转型或是通过新媒体发展自身。对此,《新京报》记者王华表示:“就当前而言,做时尚方面内容的人很多都转战到网络或者移动网络媒体,这些内容也通过别的渠道得到了展现,所以不过是个介质的消亡。好的内容会跟着好的人走,不必过分伤感。”
       《外滩》其实一直在做新媒体的尝试,截至目前,旗下拥有外滩教育、外滩时尚、优游、大城小店等多个垂直分类公号。在2016年,《外滩》将打造一个大的生活平台——围绕中产阶层优质生活方式,专注于生活、时尚、文化等领域,在社交平台和第三方内容发布平台上,打造一个基于移动端生态的时尚生活社交媒体内容矩阵,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在所涉垂直细分行业,以评比、论坛等方式,树立对该行业和普通消费者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和标准体系。通过内容和活动,媒体和社区,线上线下结合,使“外滩”成为国内领先的时尚与生活方式媒体公司。
        对此,《外滩》官方微博表示:“我们始终相信优质内容的巨大价值与生命力,不论其依附于何种介质。”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 15:55
                                                                2016元旦游园之用生命唤醒童年记忆
      2015年的最后一天下午,我校元旦游园活动终于拉开序幕。在新区篮球场上的一个拐角处,矗立着一道红砖似的大门,大门两侧分别站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维尼熊和大熊猫,上方高高挂着两个火红的灯笼,中间极为醒目地写着——“生命学院2016元旦游园”。
      步入大门,古色古香的“猜灯谜”便映入眼帘,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下飞舞着一张张充满喜气的红绸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竞猜。左边是一道承载了新年美好祝愿的许愿墙,右面是以人作棋的飞行棋游戏。现场还有套圈圈、掷飞镖、障碍游戏、夹弹珠、你画我猜等诸多童年记忆里的小游戏,一张张真挚的笑脸洋溢在浓浓的过年气氛里。
      据生命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介绍,今年生命学院的游园活动中,每一个游戏以及场地的设置除了体现生态特色外,都力求展现出“童年”的色彩。同时他也告诉记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不要挂科。”                                                                                                                         (郭荞璐)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 17:33
                                                                  有一头怪兽叫“海明”
      记得10级的肖天夫学长曾经写过一首毕业诗,其中他是这样写刘老的:“只要随时防范来自龙山后山的天敌/比如最经常遇到的一头叫做刘海明的怪兽/他总是捕食那些没有背书和评论的细胞/自从他存在以来/就没有哪一只猎物敢于掰开/他总是捏住的拇指和食指......”正如刘老自己所说,他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人。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甚至有时还会有点儿苛刻,但这样的一个大学老师,却可遇而不可求。
      昨晚,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刘老的主导下,我和几位学姐一起当了回“女土匪”,去到学院三楼把老师们年终聚餐后的吃食都端下了二楼剪辑室,甚至把煮好的汤圆都连锅端走了。再加上我们连饮料、水果和酒都没有放过,所以最后剪辑室里就迎来了一个岁末小party。正当我们几个“土匪”在剪辑室里愉快地海吃时,海明端着酒从三楼下来了,结果他一走进剪辑室的大门,看到是清一色的女孩子,他立马就傻眼了。原来,海明是来找男生喝酒的,看到的却全是女生,他郁闷地直摇头,于是就摸出手机来召唤男士们了。就这样,刘老师成功地从刘丹学姐手中抢到了唐朝文学长......
      我们好些没有吃晚饭的人都在教研室里努力地吃,可惜那些菜仍不见少。其间,海明还向我们介绍了好几个前来寻他的老师,有艺术学的赵老师、下学期教我们古代汉语的段老师和文艺学院的前任院长。通过他们的讲诉,我更加深刻的看到了优秀的海明和优秀的新闻系。都说“酒后吐真言”,我也不知道昨晚的刘老师有没有喝醉,但我相信他定是句句出自肺腑。他告诉我们要学着长大,要有分寸,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他给我们讲要学会自己去拼搏,并告诉我们他就是自己一个人从农村出来再奋斗到如今的地步。记得前任院长向我们说他总是给他现在的学生提起刘海明老师,说刘老对学生的高要求是能被时间检验为正确的。当时刘老就说了一句话:“现在让他们多吃点儿苦,以后工作了才适应。”是啊,海明很严、管得又宽,但他很负责,不是吗?
      大学,就是需要有像海明这样奇葩的“怪授”在,才叫大学!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4 13:07
                                                              最美不过心有灵犀

      1月1日,2016年的第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快递,是美宝莲口红和一瓶卸妆液,不过寄件人未知。
      1月2日,在我询问无果后,晚上时接到了好友Z的电话,于是神秘的寄件人终于出现。也是到此时我才知道,它并非仅是新年礼物,更是18成人礼。在那瞬间,心中溢满了说不出的喜悦与感动,心想着“人生得一知己”说的就是她了吧!
      ……
      2014年9月,一好友L迎来了她的18岁生日,因正值高三之故我送了她一支美宝莲的唇彩。在我看来,一个女子的成人礼,势必是需要如口红这般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礼物的,并且我也暗暗决定等到自己18岁时就要去给自己买一支口红。
      2015年12月,终于等到了我的18岁。非常可惜的却是那天我没有来得及出去挑选自己的特别礼物,过后有空时却又因觉得自己负了自己的一年之约而不愿再去,只好自己默默地遗憾着。
      万幸的是,在这纷繁的人潮中,还有那样一个叫做“知己”的人存在着,懂你心,知你意,心有灵犀。
      对于一些我很喜欢的难得的人,我常常会用“可遇而不可求”来形容,Z便是如此。在我眼中,Z是一个很好很优秀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她,便是一种“犹如故人归”的感觉,看着她在301寝室里和别人眉飞色舞地聊动漫,向来对生人孤僻的我不由自主地被她所吸引。后来我们有幸被一起分到了3组,成为了同桌,也把彼此都慢慢变成了自己的“故人”。
      Z,时而明媚,时而忧伤,最是文艺的一个女子。认识她以前,我所看的基本都是些外国小说,是她将我带入了诗歌和散文的圣殿,也是她让我接触了解到了民国时期的厚重与淡雅,并开始去寻求更多。我们喜欢互相分享,而她更是喜欢向我读一些诗与散文,抒情性的作品尤能触动少女的心怀。若是恰好遇到我能接上的,我们便会一起开心地背下去,或许会相视笑笑,看看彼此眼中的美好憧憬。
      不过,Z远比我更活泼有趣,也更率性疯狂。她的许多经历都让我羡慕,并感叹她青春的飞扬。尽管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都迷失在了青春的漩涡之中,整个人都是“糟透了”的状态。但万幸的是,我们都还没有不可自拔,重新思考理清出了自己的轨迹,现在各自身处一南一北的大学。听说她在2016年有一个要去16座城市、读100本好书的计划,说走就走的她在元旦结束后便已完成了计划的3/16,并且一路走来,遇到了好些极有意思的人和事,还写了随笔与我分享。我真是由衷地为她的经历而感到愉悦,并且也希望能跟上她的步伐,在2016年里,看100本好书,去16个地方,像她一样去收获点点滴滴的感动来浸润自己的灵魂。
      2016年,愿我们——温润如玉,心有灵犀。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7 21:52
                                                                     好痛苦的网购
      今天,怀揣着新闻系巨款的我终于开始去为教研室买书了,压力山大!
      按照爽姐说的,我先是在手机上下了“当当”和“亚马逊”两个购物APP,首次开通了除淘宝外的购物账号。然后当我激动地开始买书时,却悲伤地发现在新闻系的巨款面前,我之前列的书单完全不够看!!于是我就只好去问度娘,意外的发现了很好用的“豆瓣网”,它可以直接在各大购书网站中为我作出最佳性价比,非常方便。
      不过,即使如此,我依旧是问题麻烦一大堆......比如说选定在当当网上的书不到49元,要收运费,于是我又去找些书来补上;又比如说在亚马逊买的部分书会有配送费,让我很抓狂,却还是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浪费了学姐们的钱;再比如说在亚马逊下的第一个订单,我没有要发票,第二个订单要了发票却没有填内容,这简直致命!爽姐还特意提醒了我的......哎~现在看着我带到教研室准备复习却还没有翻过的书,我只能是欲哭无泪了。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我已被此次网购所“折磨”,不过还是颇有成就感的。下面就让我来晒一下已经向我们教研室进军了的书单吧:
《三体》                            ¥15.40
《批评官员的尺度》                  ¥24.70
《论自由》                          ¥24.00
《最后的猎巫人》                    ¥39.70
《论中国》                          ¥53.50
《世界秩序》                        ¥40.66
《理想国》                          ¥30.00          配送费:¥5.00
《窗边的小豆豆》                    ¥15.00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57.60          配送费:¥5.00
《传媒的四种理论》                  ¥28.80          配送费:¥5.00
《三体2:黑暗森林》                ¥18.80
《三体3:死神永生》                ¥23.00
《局外人》                          ¥14.60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34.90
《自私的基因》                      ¥49.40          配送费:¥5.00
《象与骑象人》                      ¥35.10          配送费:¥4.00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25.20
《追风筝的人》                      ¥18.80
      其实,它们还是挺不错的,我也还是挺棒的!希望我能吸取此次教训,做到下一次的“愉快的网购”!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9 16:43
                                                                                                                独立行走,独立思考
                                                                                                                             ——读《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有感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是张志老师的一本写给大学生的作品,新精英总裁古典评价道:“推荐大家看看张志老师的书,作者并不只是简单地谈论大学生规划和毕业求职,而是把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谈得深入、透彻。”
        张志老师是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学工处校团委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同时也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微信公众平台“秋叶青语(qyxoxoxoqy)”运营者“秋叶”,网易云课堂最有影响力的在线教育专家。
针对当下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张志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来帮助大学生解惑的实例,在此书中一共列了10个基本上大学生都会思考的部分。它们分别是:专业和职业、读书和学习、社团和实践、友情和爱情、考研和就业、求职和创业、生活和习惯、个人和社会、天性和信仰、成长和反复。“存在即为合理。”总的来说,张志老师的书对大学生的成长还是极有帮助的,或许能够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然而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拜读了张志老师的书,我也收获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然这恰是最珍贵之处。“等工作后才明白,能够把兴趣当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毁掉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工作。”或许我仍是太稚嫩,还始终坚信着“敬业乐业”。在我看来,“兴趣”之于“工作”便犹如“爱情”之于“婚姻”,虽然现在的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试问缺乏了爱情滋润的婚姻又能如何长久?兴趣与工作之间亦是此理。并且张志老师在书中另还写道:“真正的梦想是经过现实无情打击后,却依然愿意去相信、去坚持的。”我的兴趣,就是我的梦想、我的坚持。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当今的时代并不是最坏的时代,只是一个还不够好的时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好时代,而忘记了人来到世上的使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凡是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别人努力上的人,内心都充满了妄念。”作为一个热爱历史的人,我真是很难不对它产生共鸣。的确,我们的时代不是很好,但却也肯定不是最差,没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至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都共同生存在时代这个母体中,又凭什么去责怪她呢?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上个世纪的学子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看了张志老师的《不要等到毕业之后》一书后,我想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在学习他人观点时,能够有所思考,并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它们完全不同。我也惟愿自己今后也能如此独立行走、独立思考,在大学里做一个不浮躁的人。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3:22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6-1-11 13:26 编辑

          这是大一上学期的最后一周,也是最后进行期末考的一周。今天上午10点我在西六202教室考了现代汉语,总体感觉是应该能过但是却很难拿到好成绩。现在也就只能追悔没有好好完整地复习,怨不得什么了。
          对于现代汉语这一科,我是最抱有愧疚心理的。因为整整一学期以来,我都把它当公共课,并天真地以为它期末是开卷考。也是直到期末临近,才听一个学长说它竟是我们的专业课,瞬间便仿佛被雷劈了般的怔忡了。最后复习的时候也难免心浮气躁,真正记住的东西极少,基本上都是靠着啃高中时积累的老本来应付了此次考试。
          不仅是现代汉语,我对自己这一学期的学习状态都十分不满意,或许说是自己都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过。突然逃脱父母掌控的我似乎太得意忘形了些,每天都心浮气躁的。希望自己寒假在家里好好反思自己,下学期做出调整。
          还有,期待下学期的古代汉语,我很感兴趣。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3:24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6-1-11 13:26 编辑

        现代汉语考试交了卷后,我才忽然发现室友们早已交卷走了,心里顿时觉得空落落的。不过还好我早已习惯一个人,便又很开心地走去北门外面的重庆老麻抄手店吃东西了,因为和室友在一起或许还不能去那儿吃,她们有的不能吃太辣。
        这家店的生意一直都不错,我坐着没多久店里就已经坐满了人,我对面的位子上也坐了一个穿着白色衣服、戴黑框眼镜的女生。再稍等了一会儿过后,我的抄手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我也就不客气地开动了。急不可耐地咬下第一口,我却险些被烫到,眼镜上也布满了朦胧的水汽。无奈之下,我只好认命地摘下眼镜放在一旁,然后再一边吹气一边痛快地吃着。
        就在我感觉肚子已经差不多饱了时,我抬起头来去扯了张纸,却不经意地看到对面的那个女生竟也是和我一样在小心翼翼地吃着东西。她的黑框眼镜也是放在一旁的,左手拢着半长的头发,右手拿着筷子,十分专注的在吃抄手。
        瞬间我觉得自己被感动了一下,原来在我独自一人时,却还是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和我一样的陌生人。但愿她温暖了我,我亦温暖了她。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7:16
                                          掩埋在黄沙与尘土中的历史
                                                         ——读《西域考古记》有感
      “西洋自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探险的风气大盛,逐渐及于中亚一带。中亚地区在中古时代,为中国丝绸西去的大道,为东西两方文化交通的枢纽。近数十年来,西洋学者在中亚考古探险所得的古代遗存,不唯可以看出古代当地文化的水准情形,东西两方文化交光互影的梗概,并且连中国中古时代的历史,因为有这些遗物的发现,也可以呈露不少的光明,得到不少新的解释。”这是民国二十四年向达先生翻译《西域考古记》时为其作的序。
      《西域考古记》的作者为英国的斯坦因,他一共到中亚做了三次探险。第一次是在1900年至1901年,第二次在1906年至1908年,第三次在1913年至1916年。前后历时七载,马上步下,所经过的路程,总计有二万五千英里左右。
      全书共有21章,分别是亚洲腹部的鸟瞰、中国之经营中亚以及各种文明的接触、越兴都库什以至帕米尔同昆仑山、在沙漠废址中的第一次发掘、尼雅废址所发现的东西、尼雅废址之再访和安得悦的遗物、磨朗的遗址、古楼兰的探险、寻古道横渡干涸了的罗布泊、古代边境线的发现、沿着古代中国长城发现的东西、千佛洞石窟寺、密室中的发现、千佛洞所得之佛教画、南山山脉中的探险、从额济纳河到天山、吐鲁番遗迹的考察、从库鲁克塔格山到疏勒、从疏勒到阿尔楚尔帕米尔、沿妫水上游纪行、从洛山到撒马尔干。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几章详尽的附录和大量与文字相关的配图,以助读者理解。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许多中亚的佛教画以及挖掘到的古丝绸之路遗落的丝织品,不过最令我感兴趣的却还是作者在干涸了的罗布泊发现的干尸。“这显然是楼兰土人所据的一个瞭望台,地位既高,加以自古以来气候之绝对干燥,所以露在外面的坟墓中男女尸体保存的状态极可惊异。有些尸体保存得很好,此外还有殉葬的东西。从饰有羽毛和其他猎获物件的毡帽,旁边的箭杆,粗韧的毛衣织得很干净的盛食品的小篮之类看来,都可以见出这是一个半游猎的种族,同《汉书》所记漠路初通时中国人所见到的楼兰人正是一样。”干尸,顾名思义,就是干燥的尸体。干尸还可分为人工干尸和自然干尸,人工干尸即指木乃伊,而自然干尸则是指那些未经人工处理,主要由于埋葬环境干燥导致尸体脱水而自然形成的干尸,比如书中作者看到的楼兰古尸。目前最为有名的一具干尸为“小河公主”,是瑞典考古学家于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发掘出的一具女性干尸,她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发长一尺有余,呈黄棕色,卷压在尖顶毡帽内,帽插数支翎,肤色红褐色富有弹性,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虽然经历了四千年,但干尸的保存完好,甚至眼睫毛都清晰可见,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虽然曾经由于这些西洋考古学家,我们的文物部分流失海外。但不可否认的是,考古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历史,更是一个既已知又未知的神秘世界。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7:41
                                            2015年大学生记者团年终个人总结
在座各位老师、同学:
      你们好!我是郭荞璐,来自文艺学院新闻系1501班。在今年夏末,我来到了美丽的西南科大,加入了优秀的大学生记者团校报编辑部,认识了一群上进又可爱的伙伴们。下面,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陪伴记者团报编走过的一百多个甜蜜日子。
      报编是一个友爱的大集体。在这儿,有一个可爱负责的郭老师,她会挺着大肚子到老区给我们做新生记者培训,甚至在待产期间依然时时记挂着我们;在这儿,也有一些优秀热情的学长学姐们,偶尔他们会很逗很搞笑,会混在我们这群小朋友当中自称学弟学妹,但常常能看到的,还是他们在指导我们报选题时、在印刷厂排版时那严肃认真的身影;在这儿,还有许多努力上进的伙伴们,第一次采访的紧张、第一次写稿与抢新闻的激动、第一次登上校报的雀跃、还有第一次户外采风的欣喜……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在报编的珍贵经历。一百多天的相伴,已让我对报编有了一份别样的感情,我把它称之为——归属感。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我把记者团校报编辑部视为我兴趣驱动和专业需要的完美结合。通过在报编的锻炼,我学会了一些实用的采访写作技巧,并且能够把自己在校报新闻釆写时遇到的问题反应给本专业的学长学姐或是老师,从而能更好地懂得一些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当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也不算最努力的,我也仍有很多的不足有待改进。但是,我会期待着自己每天的一小点进步,期待着自己从今天大学生记者团的优秀学生记者一步步成长为多年后社会上的优秀记者。
      谢谢大家!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7:46
1.请问您对羌族的了解情况如何?
A.很了解B.有一定了解
C.仅限于知道D.不了解
2.羌族被称为?
A.马背民族B.云朵上的民族
C.孔雀之乡D.铜鼓之乡
3.羌族有两个自称,一个是“日卖”,另一个是?
A.博巴B.白尼
C.尔玛D.图萨
4.羌族最隆重的祭祀仪式是?
A.祭山神B.祭河神
C.祭天神D.祭先祖
5.羌族年节是什么时候?
A.农历腊月三十B.农历十一月初一
C.农历十月十五D.农历十月初一

答案:#BCAD

      这是为寒假和民族文化调查团的伙伴们一起去北川做社会实践而做的前期准备,放在这儿就相当于民族知识普及了吧~~其实真相是我的60篇啊!不过期待寒假的实践活动,到时候一定把每天的见闻都写下来。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1 18:01
      
      中午吃过饭后我从北门进来,看到书报亭后忽然心血来潮去买了本杂志——彩版《青年文摘》。
      拿着我的《青年文摘》,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梧桐大道上,却也觉得格外欢愉。记得高三时,我过着与互联网隔绝的日子,每个周末出学校后去书报亭买一本杂志,再带到教室里和大家交换着看,便感觉是最幸福的事情。
      现如今,学习没有当初那么专注,娱乐也没有曾经那么纯粹了,那样简单的快乐与幸福似乎正与我渐行渐远。我将之归结与自己的浮躁,所以便体会不到那简单的欢愉了。
      还好,即将放假了,回去看看那些曾经和我一起抢《青年文摘》的人,重温一下昨日的激情与坚持,静静自己的心。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1:02
      最近总是在学校里见到那些拉着行李箱要回家了的幸福宝宝,每见到一次,心里的艳羡便增添几分。今早在北二楼下,竟也见到了拉着行李箱回家的姑娘,恍惚间反映过来这是真的马上就要回家了啊。
      许久以前,我自以为自己是绝不会想家的,然而现实却与我的想象相距甚远。尽管我妈妈做的菜并不美味可口,但我还是莫名的想念了。只有离了乡的人才知家乡的东西是有多么的好。我很吃不惯绵阳的鱼香肉丝,因为它里面还加了诸如木耳丝、莴笋丝之类的菜,而我们泸州的鱼香肉丝里面除了佐料之外便全是肉了,多好!还有绵阳的面,也是怪怪的。面条圆鼓鼓的,很绵软,不像泸州的面,扁扁的,吃起来很有劲道。
      真想回家啊,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面待了那么久。既然以后我注定会离开他们,那就让我现在好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吧。爸爸妈妈并没有直接说多么多么地想我,但他们却早已准备好了各种我爱的吃食迎接我回家。还记得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时,她忽然对我说的话:“还有一个周你就回家了。”是啊,就回家了。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1:23
      今天下午就考新闻学概论了,大家都很心急,早上起来便看到空间几乎已被各种考试求过的说说刷屏了。
      我一到东八后就上了三楼教科办去帮海明拿下午的答题纸。恰巧王欢妮老师在也那儿,她给我数了130份答题纸,在我登记好之后,她又交给了我一个黄皮纸试卷袋——里面装着的就是几乎已经把我们15级逼疯的新闻学概论试卷!天呐,这真是一个重量级的东西,瞬间我觉得自己好高大威武。
      脚下如踩了风火轮一般,我疾走到了二楼教研室。推开门,我指着试卷袋向张亚平示意,顿时见到他惊恐地笑了笑。随后我就把答题纸和试卷都一起放在了刘老师的办公桌上,谢竟老师问我那是什么,我苦兮兮地告诉她是我们下午要考的卷子。也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教研室里看书的伙伴们似乎都望向了我的目光。于是我就慌了,心想着:怎么办啊?要是我保护不好试卷怎么办?那就漏题了,我会死得很惨的!
      正当我在那儿战战兢兢的打开电脑登龙新网时,王欢妮老师进来了。她问我把试卷放哪儿后,看了看,最后决定把试卷带走,避免漏题。当时我只想说王老师你做得太好了,我也不用去为难了!
      就这样期待下午的考试吧,希望那些可爱的卷子看在我抱过它们的份上,对我好一点~~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1:55
      据说思修考试的成绩已经可以查到了,于是我就去登了教务处官网查成绩。
      不多不少,刚好80分,3个学分修满了,应该肯定是过了的吧。不过另外还有一个绩点的问题,它是成绩越高,相应的换算的绩点也就越高。也就只有在这时,我才有了要考高分的觉悟。
      之前和我一个高中同学打电话,她说她期末考试想要考班上第一。当时我特别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求过,不挂就好。现在才觉得自己过得真是好混蛋啊!似乎进大学就是在安乐死了,每天都是茫然的,总是叫嚣着自己以后要怎样怎样,却没有为自己的近期做打算。
      希望自己现在醒悟还为时不晚。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2:09
      昨天晚上正准备睡觉时,文子叫我。原来是万家凝问我交张老师让写的总结,但我没在线上,所以她就转告文子了。
      这个消息如惊天霹雳一般,把我的睡意吓得一丝不剩。我顿时很不好意思地承认我忘了这件事儿,并承诺今晚写完发给万家凝。只可惜,写了一大大半后,我却怎么也抵不过沉沉睡意,就这样睡着了。
      今早睁开眼,我首先想的便是:咦?昨晚我把总结发给万家凝了吗?于是瞬间吓得六神归位,清醒了。我慌慌忙忙地在床上摸到了手机,点开一看,还好还好,虽然忘了保存,但幸好它还在。于是又十分庆幸地继续完成我的总结了。
      就在我为它收尾时,万家凝来电了。说实话,当时又吓傻了,觉得自己特对不起班长。于是接起电话来,告诉班长我已经写完了,马上就给她发过去。
      哎~今天注定是马不停蹄的一天。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2:11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6-1-12 17:48 编辑

默默走过的大一上期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从我的指缝间悄悄溜走,当我察觉的时候,却已是抓不住了……
      2015年,定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我经历了高考的磨砺,我跨入了大学的殿堂,我第一次远离了父母,我满了18岁,我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征程。
      在我大一的第一学期里,有喜有悲,总的来说却是迷茫。
      最令我看重的事是我成为了我们新闻系教研室的图书管理员。因为它,我更了解、理解刘海明老师多一些,看到更多的是他为了我们专业的煞费苦心。更庆幸的是,我借此熟识了之前管理图书的学姐,她今年大三,和我还恰巧是老乡,所以很照顾我,会给我讲一些她的经历,我也十分地喜欢她。而且,教研室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地点,书籍丰富,还会有老师常在。
      另外能说的便是社团了,我并不是太热衷于社团活动,所以也只加了两个部门:民族文化调查团和大学生记者团校报编辑部,前者比较清闲,后者比较务实,一般都不会弄出些什么莫名其妙的社团活动来。民调是我们文艺学院团委部下的一个部门,主要就是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例如今年寒假我们就要去北川平武的羌族聚居地进行考察。大学生记者团则是独立于学生会和团委的存在,归党宣管制。我加入的校报编辑部负责《西南科技大学报》的出版与发行,在我看来它是我的专业需要和兴趣驱动的完美结合。在报编,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至于在学习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我觉得自己太浮躁,没能像高三那样静下心来专注地学习。所幸我还有一群学霸室友,她们都很认真学习,我也不能玩儿得太过分了不是?室友们都很好,我们常常都是集体行动,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学习。真希望到了大二时可以不和她们分开。
      大一上期就这样默默走过了,我对自己也还有诸多不满意之处。我想我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下学期的每一天都过得有计划有目标。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7:48
刚刚考完新闻学概论的我,此时内心是极度崩溃的。
跨出考场的各位小伙伴们,就开始纷纷在空间里刷屏吐槽了......
XQ 考完新闻理论以后我只想狗带  此刻的心情是崩溃的
    评论:我也是,感觉什么都编不出来还在乱编,要挂的节奏。龙伟看了我的试卷后,告诉我“浓缩的都是精华”。
CJ 挂与不挂就在一念之间
    评论:海明的一念之间
HXY 海明欧巴的新闻学概论考试让我终于认识到极富创造能力的自己
    评论:我脑中就一句歌词,如果当初多看你一眼

......

简直要死的节奏啊!还是祝愿自己明天的传播史考好一点,毕竟我曾是立志要学习历史的人!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12 19:53
                                                 我纷纷的情欲
      《我纷纷的情欲》是木心的一本诗集,一共三辑,主要为一些旅行途中的景物以及平时感触。
      木心的诗每一句通常都较短,一本中少有几篇长句的。就连扉页上他的介绍,也是惜字如金:
木心
一九二七年生,原籍浙江。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一九八二年定居纽约。
二〇〇六年返回乌镇。
二〇一一年逝于桐乡。
      但这就是木心,简洁的人,简洁的诗。在此我也不愿再去多说什么,就用一句话来保留他的简洁:木心一生,堪称传奇——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在《我纷纷的情欲》这本诗集里,我最爱的一首是——《恋史》:
木屋/夜而爱/而狂
风/涛声/酣眠
早茶/午餐/晚酒
鸥鸣不已/云飘移/哈欠
某翌晨/悄悄/一个走了
傍晚/另一个/随浪而去
几年后/背包/沙滩徘徊
没木屋/这里/是的
海风冷/无益/回
纤月/夜复夜/圆月
     真想一个人,背一个包,包里装一本书,独自去到远方,邂逅我纷纷的情欲。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25 21:21
终于回家
16日,我终是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清晨,睡意朦胧间在室友的呼唤声中醒来,我竟觉一切似是那么的不真实。高中毕业,升学,跨入大学,再到如今寒假已至,这一切便仿若南柯一梦般,令我沉醉,却又心惊。
迎着一路的阳光,我与老乡室友一起坐上了回家的车。我们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艰辛地到了平政汽车站,在拥挤的人潮中找到了回家的那一班车,在车上的阳光照耀下懒懒地睡了个勉强称的上的回笼觉,在简阳的一个小小的收费站吃了典型的游子之餐——泡面,还终于在车上一起打了经典泡泡龙的游戏。在零食与手机的互换中,我们终是一路颠着颠着到了泸州。
一下车,方才发现我们是从川北的艳阳天穿越到了川南的小雨天,不过这也丝毫没有打击到我们终于归家的喜悦心情。我们拖着行李往站内走,因为室友需要再买票转车回家。看到路边小店里都在出售的黄粑和桂圆,听着周围的人们口中最熟悉的乡音,我体会到了一种浓浓的满足感。
终于回家,真好!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25 21:22
似是而非
17日,我一个人静静地在纳溪逛了逛。这个我读了3年高中的小城区,如今暂别半年,再回首,一切都似是而非了。
曾经我们周末里都会去的新知书店和开明书屋,依旧还是那般的人来人往,不过走进之后,便会发现其中的布局不知何时已然变了。有的书架移了,有的展柜撤了。曾经的墙变成了路,路变成了墙。
走到学校门前,才猛然发现竟连学校的大门都变了个样。一个金光闪闪的大招牌,上书郭沫若亲题的“四川省纳溪中学校”,张扬的横亘在学校的大门前。于是,我踌躇了,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学校门前,竟不敢再跨进曾经我那最熟悉的地方了。
路过曾经我们最爱去的六姐面庄和炒饭馆,里面依旧是食客如云,上到桌上的一碗碗饭菜似乎都还是以往的样子,甚至我似乎闻着都觉得还是以往的味道。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坐在里面吃饭的人,再也不是曾经那些我最熟悉的人们了。
......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她必然的流逝。或许,这“似是而非”,只是我的多虑罢了。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1-25 21:22
读书笔记: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葛剑雄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所知甚少,却求知若渴。在我看来,历史,是另一个浩瀚的宇宙。
葛剑雄先生的这本著作,是以《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为基础所作,其观点便是《三国演义》中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书成书于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中,反驳的便是曾经历史学界长期肯定的规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是支流;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分裂的时期越来越短;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拜读了葛先生的此本巨著后,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摘录:

虽然把“中国”确定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是到19世纪后期才出现的事情,但中国统一的概念却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甚至在中原的统一国家形成之前,政治家和学者已经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统一蓝图。虽然当时还没有一个君主真正能够统治这片广袤的土地,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颂歌却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普遍流传,并且被视为真理而接受。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