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媒体从业者讣告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5-28 12:26
标题: 媒体从业者讣告案例集锦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5-28 12:28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5-28 12:29 编辑

【案例】李耐因:斯人已逝余音在
优秀新闻工作者,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离休干部李耐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耐因同志逝世后,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总编辑何平、副社长龙新南和秘书长刘正荣到他家中吊唁。
根据他的遗嘱,不举办遗体告别仪式,不举办追悼会。


李耐因同志,原名张宝业,1926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禹城县。1939年至1944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省立农业学校,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渤海军区二分区津浦大队文书、分队长,渤海军区前锋报社报道员、见习记者、记者,第三野战军三纵队(22军)麓水报社记者,新华社支社记者、广播编辑;


1950年8月到1952年8月,任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记者组记者、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编辑;


1952年8月至1979年2月,任新华社国内部军事组、报纸研究组、《新闻业务》编辑室编辑;


1979年2月至1983年1月,任新华社国内部文教组副组长、组长;


1983年1月至1988年3月,任国内部副主任、《瞭望》第一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总编辑。1988年3月离休。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耐因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期间,他一手持枪,一手握笔,一面战斗,一面报道。解放战争时期,他采写的通讯《覆灭之夜》,描述了淮海战役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陈官庄全歼国民党杜聿明军的情景。作为新华社首批派出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记者,他随前线部队转战朝鲜多地,写出了《不朽的友谊》《追击线上》《站在战斗前列的人》等名篇。


1958年3月,李耐因同志被错划为右派,被开除党籍、军籍,被降职、降级,直至1978年12月始得平反。这21年间,他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和生活磨难,心不改,志不渝。


上世纪70年代末走上领导岗位的他,追求事业的激情不减当年,常亲自编写新闻精品,《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在京演出》、《党组织为马寅初平反恢复名誉》等作品堪称短新闻的楷模。长篇通讯《他为祖国献青春》等新闻作品,鼓舞了一代人。


李耐因同志受命担任新华社报道组组长,旁听了审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过程,撰写了充分、翔实、大量的报道:《伪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大快人心的时刻》等多篇记录历史的通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983年底,李耐因同志主持《瞭望》新闻周刊的工作。他作为《瞭望》新闻周刊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坚持“政治家办刊”,胸怀大局,带领《瞭望》团队锐意创新,勇于开拓,使《瞭望》在众多新闻报刊中快步前进,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从多级领导到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主流报刊之一。


李耐因同志一贯重视培养与提携年轻记者、编辑,许多已经退休的老编辑老记者,至今念念不忘他的教诲与“传帮带”。离休后,他依然夙夜不懈地为培养新人而努力工作。就在他逝世前3个月,还应邀在“新时期新华社调查研究培训研讨班”上作专题报告,细述他数十年来从事调查研究的经历和感悟。

来源:瞭望
http://view.inews.qq.com/a/20150528A0057H00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8-14 21:50
【案例】
南周前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 跳楼自杀身亡

       摘要:刚刚多位媒体圈朋友称,南周前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跳楼自杀,传闻其因患抑郁。不过尚无官方消息。致哀!朝格图前同事资深记者陈宝成连夜撰写悼文。
        2015年6月25日,沉寂多年的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朝格图,重出传媒江湖,以无界新闻记者之名刊发《永州零陵区发改委副主任之死》的特稿,刷爆众多传媒人的朋友圈。


资深记者陈宝成连夜撰写悼文:

怀念朝格图兄

        2015年8月13日,实在是个令人无比悲伤的日子。于国,天津港大爆炸举世震惊;于己,我在新京报时的老同事、老兄长朝格图永远地走了……
       我和朝兄相识于九年前的冬季,那时新京报还在城南永安路的106号,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都还年轻。他是个血性的蒙古汉子,个头不高但人很精神,经常穿着一件红格子衬衣。不同的是,我在评论部,他在深度报道部;两个部门隔着一层楼,他比我高。
      南城是有故事的,特别是“萍水相逢百日间”,对熟悉中国近代报业的人来讲,更是耳熟能详。“《观察》《新观察》,《京报》《新京报》”,从一个类似谶语的隐喻到最终演变成现实,从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到一年多后的风雨飘摇,新京报的路远比想象中坎坷。
       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在2005年的12月底那天降临:继首位总编辑程益中先生去职之后,他的继任者、第二任总编辑杨斌先生亦被免职。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几乎所有热血的人,都聚集在四层的办公室,进行着最后的抗争,气氛压抑而沉重。有的人忙着用相机记录那天的历史,有的人在角落中默默垂泪。当然,也有的人在观望着准备投机——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朝格图是例外。那天夜里,他没有沉默,没有怯懦,更没有退缩,而是拍案而起,当面指斥报社相关负责人没有勇气、没有担当,只知妥协而不敢抗争。他说出了当时占主流的新京报人想说而不敢说、不能说的话,他是那天新京报唯一敢直言的人。也就是从那天起,我认识了这个充满血性的蒙古族汉子,我相信他是一个硬骨头,是一个敢说敢做、敢于担当、坦率真诚的人。他那天的表现,也让我这个刚迈入报业门槛的新人知道,人是可以不苟且的。
       后来因缘际会,我们都离开了这家报馆,相忘于江湖。但谁也没有预料到,我们的再次相见,是一年夏天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意外的重逢总是格外令人欣喜。他那天依然穿着那件红格子上衣,和从赤峰老家来的老妈妈一起,在慢悠悠的公交车上游览北京城。我们寒暄了几句,并祝福他和老妈妈健康幸福,之后就匆匆作别。“无情未必真豪杰”,孝顺的朝格图就这样留在我的记忆中。
       再后来,我们依然行走于报业江湖,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我,听说他去了南方周末,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职业,再就很少有他的消息了。
         直到今天晚上,我的另一位新京报和财新的双重同事宫靖告诉我“朝格图走了”的消息,我才从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起身,感到了无比的震惊与哀痛,我才知道了你所承受的种种情绪。亲爱的兄长,愿你在天国获得解脱;亲爱的老妈妈,请您节哀…… 已未年六月二十九日夜急就,宝成祈首



朝格图旧文:
焊接断裂的传统与剧变的社会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得到过一种标准答案:物质。人们在日常行为中不断践履着这个哲学信条,只是物质的概念与以往不同——它们变得不再抽象,它是房子、车,以及品牌。

生命是什么?存在是什么?原本应该出现在一片寂静中的寻常问题,在2010年的北京,已经被现代生活的喧嚣简化为房价和车牌。如果想在这个冬天添加点什么,那么好吧,还有大白菜的价格。

当然,人们对文化并非全然冷漠。颠覆世界和颠覆自我的建国后三十年,名义上的“哲学”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搅拌机,而今轰鸣远去。通过拜服在道长李一或者瑜伽教练的脚下,一些人才会觉得有所皈依。

2000年以降,于丹和易中天们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在学术界看来颇多微词,但就他们在屏幕前受欢迎的程度而言,普通民众对传统的乡愁仍有残留仍有需求,虽然许多人对“传统”已倍感陌生。

呈现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镜像中,偶像的黄昏不断来临。对儒家的疯狂颠覆,在五四运动和四九年后的批林批孔中反复掀起。孔家店被毁的同时,人们心中最重要的部分已经断裂。每个人心里都残留着一个废墟,跟这个时代的一样大。

由此不难理解80年代的种种寻根热潮和90年代的国学乡愁,为什么都会发生在社会急剧变化时期。那是无处安放的时代精神的种种面孔。当时进入人们新知领域里的新风潮,比如存在主义、现代诗和美学,其影响也绝不仅仅存在于狭义的知识界。



朝格图近年重大采访:

      2009年,采写安徽“灰色宾馆”强暴事件。
      2010年8月6日,在吉林桦甸采访洪灾,朝格图被当地警方扣押在常山派出所,并被令删除照相和录音,二人上厕所还被辱骂。
     之后朝格图向编辑部打来紧急求援电话,称他和了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被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派出所和市委宣传部跟踪、扭送、扣押已逾两小时。
  南方周末即对此事展开调查与交涉。南方周末记者朝格图讲述了事件经过,并向桦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辰光作了求证。
       2015年6月25日,沉寂多年的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朝格图,重出传媒江湖,以无界新闻记者之名刊发《永州零陵区发改委副主任之死》的特稿,刷爆众多传媒人的朋友圈。



来源:“记者的家”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A1NjM0NA==&mid=211960530&idx=2&sn=abbad1651974fbfedb7c800b308b996a&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8-8-7 16:01
【案例】肖晓琳同志病故

   中央电视台退休干部、社会与法频道原副总监肖晓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6月23日17时30分(北京时间6月24日5时30分)在美国波士顿逝世,享年61岁。
   肖晓琳同志1956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7年2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4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工作,2016年7月退休。      
  肖晓琳同志于2017年1月被确诊为结肠癌,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5月10日,前往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继续接受治疗。6月23日,因肾脏衰竭抢救无效逝世。6月27日,肖晓琳同志遗体在美国波士顿火化并按其遗愿由亲属将骨灰撒入大海。
   遵肖晓琳同志遗愿及亲属要求,其丧事一切从简。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2017年7月13日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8-8-7 17:05
【案例】体坛周报记者早逝悲剧再起波澜:美的起诉新浪失实报道索赔一个亿

中经壹家  2017-07-20


19日晚,美的空调在新浪微博上宣布起诉新浪。

事情缘起《体坛周报》记者因空调自燃引起窒息身亡一事。



微信图片_20180807165540.bmp (555.8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3 秒前 上传







7 月 16 日下午,新浪科技和新浪数码以《疑似美的空调机柜自燃致体育记者早逝,其中隐患你了解吗?》(后标题改为“疑似美的空调机柜自燃 致一名 35 岁体育记者中毒早逝”)为题报道了此事。文章中新浪表示他们接到爆料,称本次事故产品为美的空调。

报道发布后又经新浪科技、新浪数码等官微转发,即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微信图片_20180807165544.bmp (555.0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3 秒前 上传








逝去体育记者所在单位《体坛周报》在新浪微博发声明称,相关报道主体就是该报刚离世的记者李淼。李淼家属及单位从未接受过新浪数码、新浪科技的采访;事故空调并非美的品牌,他们还在等待警方的完整结案报告,暂时不便公布事故空调品牌名称。

《体坛周报》表示,已及时联络相关律师咨询维权事宜,甚至有律师愿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但李淼的父母已明确表示,希望能让孩子安静地离开,不愿节外生枝,请大家体谅两位刚刚痛失独子的老人的心情。

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也微博上称警方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呼吁给逝者足够的尊重,恪守一个媒体起码的操守。


微信图片_20180807165550.bmp (455.6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2 秒前 上传







尽管美的空调随后在官微发表声明对此进行否认,《体育周报》也在其微博上证实“事故空调并非美的品牌”,但新浪数码在转发美的声明时表示“坚持最初的判断”。


微信图片_20180807165555.bmp (830.8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2 秒前 上传







7 月 19 日晚,美的空调宣布正式向广东佛山顺德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新浪网提出如下要求:

被告停止侵权,删除侵权稿件,并发布更正声明;
被告新浪网首页首屏连续三十日刊登向原告的道歉声明,并消除影响;
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共计人民币一亿元。


微信图片_20180807165600.bmp (714.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2 秒前 上传








目前新浪仍未对美的的起诉作出回应,但已删除了此前对美的空调自燃的相关报道和微博。

7月17日到7月19日,美的股价从42.17跌到41.22元,市值蒸发61亿。仅7月17日当天市值就跌去40亿,目前已经有所反弹。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oUgMYgkT5xtquJm8vDC2Q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5-21 13:24
【案例】《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去世 享年81岁

文章来源:观媒综合
原文链接:http://www.guanmedia.com/news/detail_12251.html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去世 享年81岁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于2019年5月19日去世,享年81岁。
据澎湃新闻报道,《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于2019年5月19日去世,享年81岁。
观媒君从多方信源核实,该消息属实。
艾丰,男,1938年4月5日生,河北省玉田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级记者,教授。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是公认的名牌理论权威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财贸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数所高等院校教授。
编辑:吴悠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6-10 22:34
【案例】

编辑:董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11-3 19:30
【案例】

人民网高管离世,朋友圈一片痛惜




1031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关于监事会人员变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人民网监事会主席唐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1030日凌晨51分在北京逝世。

《公告》介绍称,唐宁在担任人民网监事会主席期间,勤勉尽职、恪尽职守,忠诚地履行了作为监事会主席的职责和义务,在保障公司监事会合规决策、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等方面尽职尽责,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监事会对唐宁在任期内为公司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深表感谢,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唐宁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唐宁逝世后,人民网监事会成员减少至2人,低于《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最低人数,后续公司将尽快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监事补选、监事会主席选举等相关工作。

看到这个消息,咖叔一阵心痛,继而眼泪要流下来。咖叔与人民网高管唐宁老师,还有过近两年的同事关系,而且对唐宁老师印象极好。

公开资料显示,唐宁,男,汉族,1963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人民日报社团委书记、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主任,人民日报社内参部主任等职,20161月起任人民网监事会主席。

2003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只招收了两名应届毕业生,其中一名是咖叔,另一名是人民大学毕业的一位女生。而今,那位女生与家人远在加拿大。女生总是善感的,她应该也是听说了唐宁老师离世的噩耗,在朋友圈写下一段文字,也代表了咖叔的心声:

怀念唐老师!唐老师的离世太突然,一时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他宽厚待人的点点滴滴仿佛还在昨日。有些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是2003年的冬天,北京的雪很大,冬天很冷。那时候我刚到总编室要闻组(我一起),唐老师还是总编室副主任。按照总编室的规矩,新人要连上六个月的夜班,为的是熟悉整个夜班平台的编辑流程。昼夜颠倒,还有工作上的紧张陌生,那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期间,跟唐老师共同上过两个月的夜班(我也是)。他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我们却从来都是微笑着鼓励,哪怕我们其实做的很不好。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那份最初的鼓励有多珍贵。下班的时候一般都是后半夜,闲聊起来怎么回家,我说打车。唐老师马上说,总编室很多年没有女孩子上夜班了,我们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夜里一个人打车太危险了,我送你回家吧(我住报社院内,唐老师没送过我,嫉妒)。虽然我是真的觉得太麻烦,一直拒绝,可唐老师很坚持,还一再说,很顺路。每次唐老师都会把车开到不能再往前开的地方,那个被拦住不让进车的地方,离我住的单元楼还有一段距离,路灯昏暗。唐老师每次都会停下车,不熄火,用大灯照亮那段路。我又觉得不好意思,想着快点跑几步,这样唐老师也好早点回家休息。可每次刚跑几步,都会听到唐老师在后面喊:不要跑,慢点,不要摔跤呀……这样的画面会是我对唐老师永远的记忆和怀念......天堂没有病痛,唐老师一路走好。

远在加拿大的女生很有才,她写的很好。基本上我对唐老师的印象,就是如此。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唐老师非常睿智,聪明,待人宽厚,幽默。

唐宁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业务自然是没说的。他为人非常包容,宽厚,记得那时候体育组创办《北京奥运特刊》,非常缺人,于是找到我,我也非常想去。但在单位内部调动,也是不容易的,一定要主管领导同意才行,我找到了唐宁主任,没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我的交接工作安排妥当。这对于一个刚进入报社工作,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内心的感激之情,可想而知。

跟唐宁老师上夜班,能时时感受到他的激情,他对工作的极端敬业,而且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因为唐老师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感。有一次我们连续上了几个月夜班,夜晚编的稿子有一篇台湾的蓝绿选战的文章,唐老师说,绿营能不能上我不知道,但是连续上夜班,同志们的眼睛都绿了。一下子大家都笑了起来,

那时候夜班一般凌晨一两点钟左右才下班,单位给了一点补贴,给大家买夜宵,唐老师是总编室主任,是领导,但他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经常开着他的车,有时候带上我,深夜奔驰在附近的大街上,给大家买吃的。

2004年底,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杨振武升任人民日报社编委、海外版总编辑,海外版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报纸版面改革,唐宁老师崭露头角,深得杨总编辑欣赏。“其实我们一直在想,人民日报海外版到底该有什么特色?该主打什么?杨振武总编辑一来就引导大家探讨海外版该发扬什么,摈弃什么。”唐宁说,我们认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通过我们的报纸让海外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的中国。要真正为读者服务,办一份让海内外读者真正爱看、想看的报纸。

2005年,人民日报组建内参部,唐宁老师由海外版总编室主任的岗位,调任人民日报第一任内参部主任。据说内参部在他主持下,干的有声有色,经常得到中央主要领导批示,我们都以他为骄傲。那几年在报社大院内,经常碰到他,每次他都停下来,跟我聊上好长时间,很认真地征求我对内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真的感到受宠若惊,一个毛头小伙,能有几斤几两,敢跟一个资深党报工作者提建议?但这就是人民日报大院内的作风。

2012426日,“人民日报校园行——复旦大学之行”正式启动。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副总编辑谢国明率人民日报社著名编辑记者走进复旦大学,与复旦学子现场交流对话,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老领导杨振武当时正在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位子上,全程参与活动。当时的内参部主任唐宁,一方面是人民日报社中层骨干,一方面是复旦大学校友,于是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咖叔印象深刻的是,复旦有位师弟提问了唐宁主任,唐主任借机阐述了人民日报内参部的工作理念。

唐宁说:谢谢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回答之前,先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回到母校的感想。因为算起来我81年入学的,31年,期间回来过几次,所以今天来了以后,上午在我们新闻学院,谢总讲课的时候见到了我的老师,是我们新闻采访写作的老师。非常激动。我觉得引用一个时髦的话来讲,穿越的感觉。内参是我们党报两大职能之一。我们内参就是承担“耳目”的功能。人民日报内参最早的追溯到194810月份,也就是说有了人民日报,就有人民日报内参。一直延续到现在。内参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这里面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信息,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采编过程当中,你获取,或者采集到的,不宜公开报道,但绝对参考价值的。我们要定期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要主动的去研究一些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后来,大家工作忙了,接触少了。再后来,听说唐老师得了癌症,我们都为他深深祝福,心想吉人自有天相,上天会保佑他的。再后来,听说他的病治好了,我们都很欣慰。再后来,听说他从内参部主任的岗位调任人民网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

而今听到唐老师离世的噩耗,忍不住一阵心痛。一位老同事在微信中说: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而我说:唐老师睿智,宽厚,幽默,愿唐老师一路走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G-WL0WEipVHzgVYZJDGNg
编辑:张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11-23 19:13
【案例】

中国记协向因公突发疾病去世的新华社记者徐勇同志表示哀悼

11月22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室向新华通讯社办公厅发去慰问信,向不幸因公突发疾病去世的国际新闻编辑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徐勇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达诚挚慰问,向坚守奋战在宣传报道一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慰 问 信

新华通讯社办公厅:

  惊悉你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徐勇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我会向徐勇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达诚挚慰问!向坚守奋战在宣传报道一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们致以崇高敬意!作为新闻舆论队伍一员,徐勇同志长期深耕国际新闻报道工作,多年担任驻外记者,为我国际传播和舆论斗争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我会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痛心。希望你社做好相关善后抚慰工作,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身心健康,激励全社新闻工作者继续为党的新闻舆论事业贡献力量!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室

  2019年11月22日

文章来源:中国记协网

原文链接:

http://www.zgjx.cn/2019-11/22/c_138575925.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高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11-23 19:14
【案例】


朱学东:刚才看到一份唁电新闻截屏。
唉,现在所谓专业机构,竟然连唁电都不会写。
只能说,这么粗鄙,还会更粗鄙[捂脸]


石扉客:这些国字头的单位里,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行尸走肉在尸位素餐啊!好不容易干件正事儿,小学语文都不及格。


编辑:高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12-25 21:53
【案例】

记者、诗人、作家、体育评论家大仙因病去世

12月24日22时35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诗人、作家、体育评论家大仙(王俊)因病去世。

王俊195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中学时就喜欢古典诗词和足球,并立志做一名体育记者。

▲上世纪90年代,王俊采访希丁克。

1986年底,王俊进入北京青年报社,任体育记者,实现少年时的愿望。从金庸到古龙,他以武侠式语言评论足球等体育赛事,开创了一种新的文风。他成为当年狂飙突进的北京青年报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著有体育评论集《休等英雄迟暮》。

▲上世纪80年代,有读者致信北青报寻找王俊。

大仙以诗成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圆明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一首《听蝉》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著有诗集《再度辉煌》。


大仙还擅长随笔和小说写作,著有随笔《一刀不能两断》、《20不着46》、《前半生后半夜》、《一剑不忍封喉》、《文人自在杀气》等;小说《先拿自己开涮》、《北京的金山上》。


大仙诗酒为伴,才华横溢,性情天真而豪爽,为同事、朋友、读者们所喜爱。


大仙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震惊和惋惜。


黄健翔、董路、郑钧、老狼等纷纷发微博怀念大仙。







原文链接:http://www.ngzb.com.cn/news/69092.html

编辑:张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6-17 20:38
【案例】






秦平,女,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后,供职于《法制日报》至今。期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进修法律专业。现任法制日报评论部评论员、《声音透视》版主编,资深记者、编辑、法治新闻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政法综治好新闻奖等国内知名新闻奖项,在我国法治新闻评论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认可度。

编辑:刘佳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6-26 17:21
【案例】



编辑:宋婷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2-21 22:58

【案例】


黄浩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省政协第七届副主席,享受按省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的离休干部黄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2201319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来源:南方网

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02/21/content_7930178.htm


编辑:李佳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3-22 19:37

【案例】



哀悼!复旦新闻学院前院长尹明华先生逝世,享年67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尹明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322718分不幸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7岁。




尹明华,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中国报业的风云人物,屡有创新的报业主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担任上海电台副台长,东方电台副台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秘书长兼新闻出版处处长。


20035月,调到解放日报担任党委书记、总编辑。2005年度,获中国报协颁发的“技术飞鹰奖”。在2006年度,他获得“塑造中国媒体品牌10大杰出人物”、“10大创新传媒人物”、“中国报业10大年度人物”。


201417日,复旦大学在公共传播培训中心举行仪式,正式任命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同志为新闻学院院长。


著作有:《千日之旅——总编辑思考》、《媒介态度》、《漩涡里的太阳》、《空谷回音》、《特殊热线》、《思想的碎片》、《全新的体验》、《美国新观察》等。




尹明华先生曾在201696日的复旦新闻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为新生分享他的思考和忠告:


“我们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机遇多于挑战;似乎是无序的,但许多成功都是有轨迹可循;需要的也许不会缺乏,但为我所用时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前提:正在链接的未来充满希望,但并非触手可及。还有,通过努力可以成为最强大的自己,但其终极价值必然要与社会认同、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纠缠勾连。”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我要坦率地说,除了表达欢迎之情,除了如实相告我们正处的挑战机遇同在、守正创新并存的既有状态,对于如此优秀的你们,我无法再给出任何关于今后人生态度、人生立场的忠告,也没有其他公式化的希望、要求、叮咛和嘱托。入门已此,全凭自己了。”


“我只能提醒:你们经历的生命时段有着最宝贵的拥有,那就是时间;你们拥有的宝贵中蕴藏着最简单的容易,那就是浪费;你们最辉煌的开始不是明天,而是现在;你们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拼抢,而是释怀;你们最需要的努力不是战胜艰难,而是超越自己;你们最可能的失败不是输给对手,而是输给时间!”



来源:学术志综合网络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JKKfajEzI0sFIIhatdtIg



编辑:王雅欣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11-4 19:39
【案例】
知名媒体人、《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去世
根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布的讣告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该集团退休干部左方同志,于2021年11月3日下午4时30分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观媒智库-传媒大观察注意到,左方先生系中国传媒界知名人士,是《南方周末》创始人之一。

来源:传媒智库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2F1QBrzdNrJNYPUsp0HqA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6 21:22
【案例】
徐祝庆——原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5日凌晨4时25分在北京去世。噩耗传来,我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我是知道老徐卧病在家的,两天前,报社的老同事陆小娅微信告我老徐的病情,说他已无力看手机了,也不希望人们去探望他。为尊重老徐的意愿,小娅还特别嘱咐我不要外泄老徐的病情,以免大家纷纷前往探望。因为人们都觉得老徐能挺过这一关。小娅还说,她想约报社老人,一人读一段在老徐主政时自己写的有社会影响的报道,并录音,她好放给他听,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对老徐的惦念并向他致敬。小娅希望我去读1998年长江流域洪灾我在九江写的报道,它后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我欣然同意,只是现学手机录音耽误了一天,今天一早传给了小娅。但几个小时后我便接到老徐辞世的噩耗。非常遗憾,我们为老徐读报的这个仪式没有全部实现,但我在读完报道后还在录音里说了一段话:老徐,我二十多年在您的领导下工作,竟没有和您建立一点私人关系,仅仅是纯粹的上下级的工作关系,但您在我的心里是一位大写的新闻报人。我记得那年长江九江决堤的报道,是在报社违反所谓新闻纪律的情况下刊登的。我还知道,见报后报社领导受到有关方面的严厉责难和巨大压力,但我在现场接到报社的电话,没有一句批评,只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半年后,我在报社楼道碰见您,您跟我说:延光,你那篇九江决堤的报道获奖啦!获的是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我大吃一惊,我哪里能想到报社把这篇挨批的报道竟然去申报中国新闻奖?老徐,您为报社的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大环境,记者编辑们在这种氛围里,讨论、争辩、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理念愈来愈明;在这个过程中报社坚守了底线保持了尊严并赢得读者和同行的敬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批记者编辑在成长,在成熟。可以说,您主政时期,是中国青年报最辉煌的时期。老徐,我退休以后来美国陪孩子读书,由于疫情这两年也没回国看望您,但报社的故事常常浮现在我眼前,而您在其中的重要位置是异常清晰的。您严肃又随和,认真又宽厚,您是一位能为下属遮风挡雨的领导者,是一位有情怀有尊严有极高水平的新闻报人!老徐,我在美国遥祝您健康、快乐——老徐是听不到了,但我还是要为他再读一遍,愿他在另一个世界永不孤独!
来源:贺延光(微博)
链接:
https://m.weibo.cn/status/4722628617307614?sourceType=weixin&from=10C0095060&wm=9006_2001&featurecode=newtitle
编辑:李佳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17 00:40
【案例】

央视《经济半小时》主持人赵赫去世

1月10日,据著名主持人张泽群消息,央视主持人赵赫去世,他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经济半小时关切国计民生,打假三一五倾情去伪存真,沉痛悼念、深切怀念赵赫老师”。

据赵赫生前好友赵雨润透露,赵赫与癌症搏斗了好几年,如今也是一种解脱。


赵赫出生于北京,1982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987年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担任《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编辑。现任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主持人。作为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和策划者,赵赫以锐利、稳重见长。2008年12月25日,曾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来源:凤凰网娱乐
链接:央视《经济半小时》主持人赵赫去世_凤凰网娱乐_凤凰网(ifeng.com)

编辑:古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9 12:24
【案例】
讣告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社交电商分会新媒体中心总编辑,无党派爱国人士滕霄先生,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5岁。
  滕霄先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民族教育专业,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服务于《瞭望东方》、《国企》杂志社,《天津日报》、《新京报》等新闻单位,撰写了大量针砭时弊,为民请命的文章,为新时代新闻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滕霄先生英年早逝,是我国新闻战线的重大损失。
  为表示对滕霄先生的怀念,特定于2022年1月27日上午十点,在北京东郊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因疫情防控,丧仪从简。谨此讣闻。

治丧组联系人:
滕蛟:13051498336
段炼:18611366284
张涛:13910331164
滕霄先生治丧委员会 哀告
2022年1月27日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2-12 14:22
【案例】
媒体人曹景行去世,享年75

原标题:媒体人曹景行去世,享年75岁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于2022年2月11日去世,享年75岁。

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1968年起皖南山区插队10年。1978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美国经济。1989年应聘做《亚洲周刊》撰述员,1994年成为副总编,之后兼任《明报》主笔,写社论和评论。 1997年转行电视,出任香港传讯电视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1998年入凤凰卫视,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监。从2009年2月起,曹景行先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

曹景行的父亲是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1900—1972)。


人民视觉 资料图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c.m.163.com/news/a/GVUAUEE10001899O.html?spss=newsapp&spssid=07a81babc6f5e1648ea074d3a5a76e7a&spsw=1&isFromH5Share=article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2-28 18:01
【案例】

55岁社长病逝,他给自已的压力太大了


2月19日,中国商报社发布一则讣告。根据《讣告》,2月18日11时,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徐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年仅55岁。


泣徐舰——老哥哥张晓鸥泣笔

惊悉老朋友小兄弟徐舰突发心脏病离世,震惊不已!震惊不已!他才55岁啊,怎么就……速问报社友人,泣说是“太累啦”!“面容沧桑,满头白发”!

一直听说“过劳死”,以为那是生活压力太大,老板逼得太紧所致。而徐舰身为一社之长,压力从何而来?谁会给他“压力”?

徐舰是个大好人,性格好,脾气好,品德好,心眼好,以我与他共事这些年之后来回想,要从他身上找个不好,大概只能是太过“纯厚善良”,工作太过“认真负责”!

正是因为“太过”,他接过报社这个重担后,心无旁骛,呕心沥血,在纸媒全面下落的大趋势下,逆势而行,力图开创一个全新局面。他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我与徐舰一起办报办刊,我年纪大,他称我“老师”。其实收藏拍卖他是专家,我是外行;他内在,我外向。我与他互补,加有陈念助力,《收藏拍卖导报》并《中国收藏》杂志终办得风生水起。之后,我派去商报正刊,他与陈念大展身手,《中国收藏》杂志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收藏业内权威期刊,位居国内著名期刊前列。

因为年龄差距,我与徐舰并无私交,但我视他为兄弟,感情近,心意通。他对我的尊重常常令我愧于接受。对他接盘《中国商报》,我抱有非常高的期待。我退休后,和社里包括徐舰在内的年轻领导,少有联系,和徐舰也有近十年未见,看到他满头白发暗黑脸色的遗照,真是痛心的难过。那天,我在给陈念的电话中脱口而出:“要知道我真该劝劝他,注意身体呀”,可他已经离开人世,我还能说什么呢!

斯人已去,让我们活着的人记着,曾有一位为了《中国商报》而英年早逝的同事、朋友、兄弟徐舰,将他记在心里。


斯人已逝,愿我们活着的人保重。特别祝愿报社出版社各位年过半百和年近半百的年轻领导,对身体健康万不可等闲视之,工作需要你,家庭需要你,你的未来也期待着你。

徐舰,我的好兄弟,走好……



中国商报社社长徐舰35·寄语
感谢伟大时代 投身新的征程
(2020-12-08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35年前,《中国商报》——这家以关注商业发展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全国性新闻媒体诞生了。35年,物换星移,许多改变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今天的商业已经完全不再是当年的商业。当年,国有商业还是“主渠道”,除了少量的个体私营业主,只有“商业系统”在干商业。生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定价主要是由国家决定。在短缺经济的环境下,商业企业的商品几乎完全不愁销售,商场的营业员、餐厅的服务员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这样的“商业”,如今已经宛如天方夜谭了。

今天的媒体,也已经完全不再是当年的媒体。上世纪80年代,报纸杂志仍然是新闻传播的主渠道,而那时的报纸杂志还处于“铅与火的时代”——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铅字排版,以铅版印刷。印刷之后交付邮局,再由邮局投递到全国各地。在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的时期,一份报纸交到偏远地区的读者手中可能已经是一周以后了。但在今天,还有谁会为了了解新闻而花钱买一张一周前出版的报纸?

从那个时代一路走来,《中国商报》始终是中国商业进步的见证者。当辽宁一家严重亏损的副食店被一名员工承包,竟然引起全社会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大讨论时,我们坚定地支持解放思想;当一个商业企业自主进货、定价,自主决定员工工资的时候,我们为其站脚助威;当神州大地第一次出现“商战”的时候,我们连续地分析报道;当中国出现第一张银行卡的时候,我们向消费者和商家大力推荐;当中国出现了股市交易大厅、期货交易市场的时候,我们的记者就在其中;当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一员的时候,我们和读者一道欢欣鼓舞;当中国诞生了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时候,我们为它摇旗呐喊……曾经,我们鼓励中国商业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从商品的选择到员工的服务,从企业的经营模式到管理理念,一定要学会“拿来主义”。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中国企业在许多领域已悄然走在了世界前列。

而就在商业领域这些变化产生的同时,报纸杂志这些曾经主流的传播载体在技术革命、商业革命的推动下,也已变得不再那么主流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都受到了严重挑战。当丛林里出现了许多手持机关枪的对手时,我们自己似乎还在舞刀弄棒,甚至对自己的“身手”多少有些自信。当有所醒悟时,我们也在不断问自己:怎么办?

35年沧桑巨变的同时,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呢?

商业,无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优质商品、优质服务的需求没有变。新闻,无论是靠“铅与火”还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社会公众对优质的新闻信息、新闻观点的需求没有变。35年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如今,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优质新闻的需求更加迫切,可以认为,在逐步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商业的作用、新闻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中国商报》记者的身影仍然活跃在新闻第一线,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中国进口博览会,从互联网企业的研发大厦到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园区,从扶贫攻坚的田间地头到跨境电商的物流中转站,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到边远山区的小学食堂……《中国商报》各个形态的新媒体也应运而生,稿件传播量、用户粉丝量在每周、每月逐步增长。就在前不久,中国商报一个视频新闻的播放量超过2000万。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优秀报道,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最辉煌的时代。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蓝图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重要内容都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一个拥有35年历史的全国性商业媒体当然会为此感到振奋。只要牢牢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遵循新闻媒体探寻真相、探究真理的职业道德,始终坚守推动商业发展的初衷,紧紧跟随移动传播的脚步,《中国商报》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关键阶段,《中国商报》必定要投身其中,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以上内容综合中国商报网



来源:长江
链接:55岁社长病逝,他给自已的压力太大了 (qq.com)

编辑:古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4-7 17:09
【案例】

青记独家丨媒介与哀荣:《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研究

导读: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讣闻报道模式依然是中国当下讣闻报道的主流模式,本文以《人民日报》讣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类报道的特点与意义。

作为一种报道类型,讣闻报道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国内报刊的讣闻报道则起步较晚,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我国的讣闻报道始见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讣闻报道主要关注公众人物,以服务于政治为主,存在泛政治化价值取向、写作模式固化等特征。21世纪以来,一些都市报参考西方国家的讣闻报道模式,开设讣闻专栏和版面,形成了全新的讣闻报道风格与特色。不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讣闻报道模式依然是中国当下讣闻报道的主流模式,本文以《人民日报》讣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类报道的特点与意义。


作为仪式的讣闻报道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传输观和传播的仪式观的区分,仪式观着眼于传播对社会的维系,读者通过新闻来获得对世界的描述以及特定世界观的强化,由此,传播成为“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①。讣闻报道正是这样一种仪式性传播的外在呈现。国内外学者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讣闻报道的价值,这些价值和意义正是通过传播以建构共享的仪式的过程和结果。
讣闻报道展现逝者生平以供追忆,并将个体的故事面向社会大众传播,让更多读者产生共鸣,以此弘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将个人的事迹回忆带入新闻报道的公共空间,讣闻报道扮演着建构集体记忆的社会文化舞台,优秀的报道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况,促进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和社会融合,促进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的建立。②
除此之外,媒介在讣闻报道对象的选择、文本编辑和信息发布的过程背后传递出了更多的意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总结了媒介在三方面的社会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媒介能够通过对个人和集体的注意与报道来使他们的地位合法化③,也就是说,通过大众媒介对个人予以报道并获得正面评价,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借由报纸来刊载个人逝世的消息以及亲友的怀念文字可以视作对逝者一生的总结式报道,这些报道回顾了逝者生命历程的重要事迹,而且往往突出其个人品行中的闪光点、先进性,具有一定的评价性,也是对于逝者既有社会地位的肯定和巩固。
对于党报而言,讣闻报道的意义较都市报等其他类型的报纸更多一重。作为党的舆论机关、宣传机关,党报积极服务于党的主张和政策,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党报上登载的讣闻则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宣传和政治意义,这代表了执政党对逝者的功过评定,是执政党面向社会的公开悼念,其分量是其他类型的报纸所无法比肩的。这也就使得党报刊发讣闻报道成为一项备具哀荣的仪式。


《人民日报》
讣闻报道的仪式建构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情况关注较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抽样方式选取了966条《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的讣闻报道以分析其基本特点。
(一)逝者身份
在讣闻的报道对象选取上,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在《人民日报》占据主流,各国元首和一些对华友好的外籍人士的讣闻也能见诸报端。从历史维度看,《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对象呈现时代变迁的特点,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主要外交对象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这一阶段的讣闻报道集中关注于这些国家尤其是苏联的重要领导人。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数量、形式都趋于稳定,关注重点从国外转移到了国内。
从逝者身份上来看,国内人士的讣闻报道中,拥有党政机关身份背景的逝者在改革开放后占据讣闻报道的主流并渐趋于稳定,占国内讣闻对象总数的比例总体在60%-90%之间。其余国内报道对象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疗卫生、新闻媒体、宗教等领域,这些人士的讣闻报道总体比例大致在15%-30%。
从对身份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关注的是逝者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和象征符号,突出的是对于政党和国家视野中具有特殊意义和身份的个人的代表意义,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政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具体反映。
(二)讣闻结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讣闻报道围绕逝者生平和葬仪等信息展开。这类报道的内容结构基本相似,以简讯、通讯为主,主要包含逝者信息、葬仪信息、逝者生平、评价等环节,多数报道涵盖了多数或全部的环节,但在其环节顺序等细节上会有变化,偶见特写报道,但这些基本环节仍然存在,只是对逝者的生平、评价、葬仪现场等做了更为生动详细的刻画。
不同年份之间的报道关注点和结构也略有变化,如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报道往往以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为主题,切入点往往是逝者追悼会召开,而非逝者去世本身,而整篇报道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追悼会以及参与人展开的,一般逐一列出赠送花圈的领导和单位、参与追悼会的人员,介绍了追悼会的主持者和致悼词者。逝者的生平以及评价全部通过悼词来呈现,而非直接对逝者的叙述。
这一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了显著的改变。报道的核心从“追悼会召开”转移到了“逝世”,即在开头介绍逝者的身份、去世原因、时间、地点、终寿等,随后告知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并叙述了逝者的生平经历,最后才罗列赠送花圈以及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领导姓名。报道的核心已经回归到了逝者本身,追悼会是报道的一部分,而非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后,与葬仪相关的内容已经很少出现在了讣闻报道的结构中,这些都体现出了《人民日报》在报道结构上越来越重视以逝者为中心的思路转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报道虽然会在细节内容、顺序、结构方面存在变动,但基本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其实没有较大的变化,而是演变成了一种较为固化的模式,如何切入、如何叙述等都拥有固定的程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仪式性报道,追求的是一种强化政治地位的整齐划一的仪式性效果。
(三)人物评价
在人物评价方面,讣闻本身是对逝者予以定论式的政治评价,以中央党报的规格刊登讣闻是执政党对他们政治地位的认定和昭示,内容上一般中只选取个人经历中正面的部分,尤其突出逝者的职务、所获荣誉,在评价部分肯定逝者在各方面作出的成就;此外还会突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逝者的关心,如刊登领导人对逝者的唁电等。对于生前立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的,一般都会在文中专门提及。这些其实在同时又是以逝者为宣教典型,发挥了树立典型、引导思潮的政治教化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新闻属性弱化,时效性、客观性等新闻价值从属于政治价值。


结  语

作为党报,《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从政治大局出发来选取人物、确定报道模式,突出其政治性、仪式性的功能,这些讣闻报道是对个人政治身份的认定、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反映,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模式化倾向削弱了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对于这一点,增强人文关怀、增进社会共识可能是其改进方向。
政治性始终是党报讣闻报道的首要原则,但是在坚持政治优先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它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类型,需要兼顾受众的阅读体验。有学者批评党报的讣闻报道在彰显其政治功能时,往往忽略其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功能,政要类讣闻报道在操作中缺少人情味④。在刊发简历和葬仪等内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挖掘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性光辉,将讣闻报道还原为对人的报道和叙述。
《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对象目前仍旧集中在领导干部群体,可以尝试扩大报道对象范围和选取标准,更多开展自主采写,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不同领域中杰出人士的讣闻报道,并适度地关注一些道德品质突出、事迹感人的普通民众,通过对这些逝者的报道描摹出人性的特点,并注重从不同角度反映和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社会共识。

此外,在报道的操作性层面,可以尝试打破现有的固化的内容结构、文风、叙事方式等,并借鉴都市报讣闻报道的一些有益尝试,通过细节、事件的刻画和外围采访、历史梳理等综合手段突出人的有血有肉的品质,使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甚至可以打破报纸的空间限制,利用互动技术手段将讣闻报道延伸到报纸以外的平台,进一步拓展讣闻报道的延展性和内容丰富性。
当然,《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极其慎重,但是可以从更低层级的地方党报和网络媒介入手,利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在讣闻报道中吸收更多的新闻报道原则,以人物报道的形式来呈现逝者的生平,从文风上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促进讣闻报道宣传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①[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第7-12页
②邹军:《民生新闻视野中的讣闻报道》[J],《新闻知识》,2006年第9期
③[美]拉扎斯菲尔德 默顿著,黄林译:《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A],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页
④冯惠颖:《中国讣闻报道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19年第27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范佳秋.媒介与哀荣:《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研究[J].青年记者,2019(27):47-48.

来源:青年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Fy7-EBeNfsqTdq16nC8dQ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5-4 22:41
【案例】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6-14 19:08
【案例】


我们万分难过,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22年6月14日凌晨,永远离开了我们。

孙剑博士一生专注于科研工作。他的不幸离世,让旷视失去了一位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探索和创新的领路人。每一位和他共事过的旷视同学,失去了一位智慧谦和的师长。旷视研究院的墙上一直挂着孙剑博士奠定的研究使命:持续创新拓展认知边界,非凡科技成就产品价值。这句话将永远激励我们,勇攀科研高峰!

谨此讣告。

旷视科技孙剑博士治丧委员会

2022年6月14日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7-10 23:06
【案例】

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逝世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离休干部、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8日14时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8岁。

林放同志1925年6月出生于河北辛集,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至1945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2月离休。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宣传员、干事,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冀中导报、河北日报记者、副科长、科长、总编室副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副处长、处长,元氏县委副书记,河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委、部长兼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中央党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研室毛泽东思想研究小组秘书、领导小组成员,河北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河北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河北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日报总编辑,河北省记协主席。

林放同志是一名由战地记者成长起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为河北省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n9yL--8AfQeCeGpp5iUAA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8-10 21:57
案例】

编辑:吴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8-22 09:32
【案例】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8-30 22:05
【案例】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10 21:38
案例】
法国思想家拉图尔去世:一位通才
法国思想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于当地时间10月9日去世,享年75岁,他因在科学哲学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布鲁诺·拉图尔 视觉中国资料图
拉图尔被认为是法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反传统的在世哲学家之一。2013年,他获得了被称为人文学科诺贝尔奖的霍尔堡国际纪念奖,因其“富有创造力、想象力、有趣、幽默和不可预测”的精神而受到赞誉。2021年,拉图尔还被授予了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
拉图尔是科学技术研究(STS)巴黎学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在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支中影响深远。在人类学领域,他参与形塑了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

法国总统马克龙10月9日在推特上表达了对拉图尔的悼念,马克龙称拉图尔是一位人文主义和多元的思想家,在法国得到认可之前,他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认可。马克龙说:“他的思考,他的作品,将继续激励我们与世界建立新的关系。”
拉图尔剖析了不同社会对气候变化为什么有不同理解。在2015年出版的Face à Gaïa系列讲座中,他探讨了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分离如何导致了那些否认气候变化的观点。
他的大量著作从哲学、社会学到人类学,他曾敦促社会从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吸取教训,“这是一场全球灾难,它不是像战争或地震那样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拉图尔1947年出生于勃艮第的一个酿酒世家,在图尔大学(University of Tours)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类学,在科特迪瓦和加利福尼亚进行了实地研究。
拉图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实验室生活》(1979)、《科学在行动》(1987)和《我们从未现代过》(1991)都提供了开创性的见解。
曾旅居法国与德国的中国哲学家许煜告诉澎湃新闻:“拉图尔这十几年对生态的关注和写作影响了许多人,他也写剧本和策展,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策划过三个十分重要的展览,他是一位真正的通才。”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20232329
编辑:吴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16 16:52
【案例】
悼念师弟老徐
周三晚上7点多,在国社的同学老张来电话,告诉我在国社工作的师弟老徐因为突发心梗,紧急送医院了,目前处于昏迷状态。周六一大早,我就接到老张和同学老吴凌晨发来的微信,说老徐凌晨被宣告脑死亡。中午11点57分,他的爱人在微信上告知,老徐走了,走在了2022年这个艰难的秋天里。
老徐比我小两级,今年应该是43。他入学的时候是外语系的。当时我是中文系98级的辅导员。我俩住的不远,那时候就比较熟悉。上研究生以后他是我的亲师弟,自然就往来的更多了。老徐是天津人,上学的时候有点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那种样子。他的头发有点自来卷,总爱穿着一双高帮靴子,不分春夏秋冬(也有可能夏天不穿)。后来当了记者,这样的靴子总是陪着他出镜,看来从本科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江湖远,新闻缘了。
上学那阵子我老觉得他桀骜不驯,心理上有点距离。但是他对我一直都很热情,大老远的就跟我打招呼。老徐是个有点江湖气的哥们,爱喝酒,嗓门有点沙哑。他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是用力搭着我的肩膀特别热情的跟我说,哎,师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我只好点头说对对对,然后看他特别得意的哈哈大笑。到现在我都记得,他有点桀骜又有点狡黠的那种开怀大笑。
老徐上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外语好,就对去外媒驻华单位工作动心了。结果找工作的时候,他的导师认真的跟他谈了一次,大意是说你作为本校培养的优秀人才,要到国家最需要的主流岗位上去工作。他后来果断的选择了国社,国社也没有辜负他,选择了他,并且在很多次重要新闻中,都给了他冲在第一线的机会。
到国社工作之后,老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的时候,他是第一批进入映秀镇的三个记者之一。当时很多人看到他一身泥水蜷在帐篷的角落里写稿子的照片,那张照片也成为了当时新闻史的一个重要剪影。后来他又去新疆援助了3年,从2017到2020年09年。又曾经奔赴青海采访泥石流灾害。我每每接到他的电话或者消息,他总是在奔忙的路上。跟年轻时候桀骜不驯大大咧咧惹是生非还喜欢看漂亮女生的样子比起来,老徐后来更成熟也更稳重了。
看他最近的照片,他也像一个中年人一样发福了,就是脸膛变得通红,眉头也更加紧皱。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他一头自来卷,而且发际线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和他的微信对话停留在了7月25日。他当时已经转做评论工作,那天他问我,为什么邵阳学院引进博士的新闻,是党委出来回应?我知道那段时间,他写了不少评论。有些是为了应景,有些真是十分重大的新闻。
这可能就是当代新闻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仍然是这个社会最有理想的群体之一。或许不像他们的前辈那么有机会,有舞台,有空间。他们有奋斗,也有纠结,也有疑惑,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是他们依然在坚守,也在不停的奔走。他们可能会被夸奖,也可能会挨骂,也许并不完全被理解,甚至在今天复杂的中国舆论场,他们的名字并不像自己的前辈那样被记住,甚至不像一个公众号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读者。虽然他们经常吐槽说,干不动了,不想干了。但是他们说完之后又会继续加班,在奔向新闻或者并非新闻的路上。只有同事和家人,真正了解他们的不易。就像老徐在接受师弟师妹采访的时候说他觉得国社是他最正确的选择,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心的。
我今天挨个给师弟们发消息,劝(jiao)告(xu)他们要少抽烟,少喝酒,少废话,早点回家,注意身体。这些年我经历了不少相似场景,但是比我小的不多,依稀只有当年一位优秀的博士生。人生无常,总归是被命运掌控,但是人总得在有限的时间中尽最大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爱自己该爱的人。是非功过,对错得失,无论青春年老,你想不到,也只好由人评说。就像今年7月份一位师长看着我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心里还想还嘴,但是总归默默没说出口。
不知道家属同不同意,所以我没有写出老徐的名字。但是他的名字写在了我们每个同龄人的心里,也写在了21世纪青年新闻人的故事里。
对了,人过四十,应该说是中年了。
来源:读善其声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qnpoN0xItdDmsly7yykgw
编辑:吴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18 23:58
【案例】

突然获悉挚友鲁晟(笔名:高昌)疾病过世,深感震惊。



我任《长城月报》总编辑期间,鲁晟、詹敏担任副总编辑,我的左膀右臂。
截止目前,我还没有核实到这个消息的真伪,但是各种消息传来,噩耗似乎正在形成。
我衷心希望这是一条假消息,但愿有家属辟谣,当然我更愿意他本人辟谣。
出生在新疆高昌古城附近,鲁晟近些年来一直以“高昌”为笔名。以至于很多媒体人,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名。
编辑: 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19 00:15
【案例】
新华社42岁记者徐博病逝

长江传媒研究→ [url=]长江[/url] 2022-10-18 11:00 Postedon 湖北

澎湃新闻记者从徐博多位友人处获悉,新华社记者徐博10月15日午间因病逝世,享年42岁。15日下午,徐博的爱人通过社交软件发布了徐博逝世的消息。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官网曾于2016年刊文《做人的学问——清华大学徐博访谈纪实》介绍,徐博,男,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2002年本科毕业,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于新华社经济部。
文章介绍,研究生毕业后,徐博进入新华社工作,初出茅庐的徐博就承担了不少很重要的采访任务。徐博还记得,2006年他进入四川对某火灾进行报道,“坐着车上了3700(米高处)就开始下雪,到了4000的时候自己又开始流鼻血,60公里的山路,开车开了6个小时,人就跟晃筛子一样”。为了报道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徐博跑了五个情况迥异的省份,领略了中国的地大物博。
徐博曾深入汶川大地震一线采访。上述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官网文章介绍,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讯和电力设施被破坏,新闻报道举步维艰,徐博学长充分利用资源,报道新闻、传递信息。“进了汶川之后通讯是不通的,不仅普通市民,就是解放军都没办法向外面传递消息。但是我们当时带了一个海事卫星,可以发信。”“不过我们的电脑的电池很紧张,我们通常是用笔来记,写好稿子后,再输进电脑,然后发出去。”
徐博回忆道:“我做的最令自己感动,或者说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人困在废墟里面出不来,家里面很担心。我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家里人的电话记在本上了。然后用电脑发出去,让后方的同志挨个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里人报平安。这件事我现在还记得。”
来源:澎湃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P5H-kS0oWhkP_KeK53wuMw
编辑: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21 23:20
【案例】

董沛,现在工人日报国际与体育新闻部编辑,原来在宁夏记者站干过


工人日报_20221021232042.jpg (91.74 KB, 下载次数: 54)

工人日报_20221021232042.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22 16:53

【案例】
河南人的老书记徐光春,今天走了…… | 豫记
Original 豫六一 [url=]豫记[/url] 2022-10-21 18:26 Posted on 河南
今天傍晚,媒体人的朋友圈突然传出一则发自红船编辑部的消息,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1021日早上530分,在郑州逝世,享年78岁。


记者出身的徐光春,大半辈子都在跟新闻工作打交道。他曾先后任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上海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四十多年不曾离开新闻工作岗位。
2004年12月,徐光春出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他为河南省形象提升、中原文化传播等做出重大贡献。

听闻此消息的媒体人悲痛之中,用文字表达了对老书记的追思悼念。


徐光春书记在河南主政时,正逢河南人遭受歧视最严重的时期,他对河南形象的改善和中原文化的推广居功至伟,让河南人开始重拾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他在香港的演讲汇编的《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系统梳理了河南人可以引为自豪的文化底蕴,一直被豫记团队当成工具书学习,并从中受益匪浅,缅怀老书记,致敬!致哀!
——豫记杨桐
情系中原每论青史占半部
执政大豫惯凭伟业仗全心
——诗人纪哲
挽联:
传声海外归宗归祖,天下百姓德聚,
共商复兴,齐歌黄钟大吕   
执政河南为党为民,人间万家恩深,
同号光春,难忘赤胆忠心  
———媒体人白润岱
个人认为,光春书记对河南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改善提升了河南人的整体形象,二,总结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地位。  
——豫记张永恒
光而不耀劭有德,
春风化雨润无声。
深切缅怀业界老前辈、广电老领导、家乡老书记徐光春同志。
光春书记毕生传播弘扬文化、发掘研究文化、倡导构建文化。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他擦亮的河南名片。
光春书记千古
——主持人张泽群
河南人扬眉吐气全光春
上联:立像炎黄二帝,万姓归宗祭始祖
下联:厚植根亲文化,老家河南系天下
——媒体人乔国栋


编著半部中国史,满腔心血润中原
唱响大美河南风,浩繁卷帙映后世
——学者王民选
2017年,徐光春老书记曾在豫记发表《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与“一带一路”战略 》 一文,今天重发此文,以表对老书记的哀悼
01/
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才能使我们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之所以五千年来绵延不断,使中华民族始终凝聚在一起,不散不败,不断发展进步,其关键在于中华传统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时代变化,在坚持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前提下,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形成能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既不失传统文化本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时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炎黄文化、易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经学文化、玄学文化、理学文化等等。
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既不失本色、又不断发展的时代化过程,使其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发挥了支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也使我们中华民族确立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之上的,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征途中留下的永不磨灭的深实足印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时代化发展也能够时代化发展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0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华相结合
才能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说到底,我们中国不能忘了两个“老祖宗”,一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黄,另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马恩。


忘了炎黄老祖宗,我们就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忘了马恩老祖宗,我们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不忘老祖宗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高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相结合、相融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思想精神和理论内核,就是消灭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先进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大同。这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政治属性,明确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奋斗目标。
03/
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需采取做工程的办法
传统文化才能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好
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需要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才能有效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好。“传统”、“传播”、“传扬”、“传承”中的关键字是“传”。
而“传”由“人”和“专”两个字组成,说明传统这件事,要由专人专心专注专门来做。只有这样,这个传统才能确立起来、传播出去、传扬开来、传承下去。而要实现专人专心专注专门来做,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来做是最有效的。
历史上每一个有影响的、有成效的重大思想文化成果,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播、传扬、传承,无不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来实现的。这些重大的思想文化工程,有的是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己组织人力、筹集财力来做的,有的是皇家甚至皇帝亲自出面来组织实施的,如孔子的思想文化、如《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典籍等等。
04/
高度重视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
才能系统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炎黄文化”中的“黄帝文化”更有其特殊的地位、特殊的影响、特殊的意义。黄帝是炎帝的继任者,是黄帝战胜炎帝后,继又战胜蚩尤,联合各部落,统一大中原,最终成为中华大地上各族之“盟主”。
中华民族之形成、中华文化之初创、中华大地之统一,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是集中华文明初创的大成者。应该说,黄帝的地位在炎黄时代比炎帝更重要更显赫;黄帝文化比炎帝文化更丰富更进步。所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炎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对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5/
弘扬时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为一带一路提供精神力量

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尚和精神、开拓精神、利民精神、崇德精神、融合精神、重文精神等文化内核,都是现实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历史的“丝绸之路”谋略中内含文化精神的基因和根脉,是在这一基因和根脉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起来的。
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中的这种基因和根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远发挥重要作用的,这既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文化自尊,更是我们的文化自豪!
徐光春生平介绍:
公开简历显示,徐光春,1944年1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博士生导师。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

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河南省委书记。
据悉,徐光春从小就对新闻政事有着很大兴趣。他早年就读于浙江杭州第一中学,并在高中二年级时被特邀担任了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的特约记者。

1964年,徐光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新闻系新闻专业。在校期间,徐光春静下心来,勤奋刻苦,学习了先进的新闻编写、信息提取等诸多技能。
1969年,时年25岁的徐光春从学校毕业。当时,正值知青下乡劳动的热潮,徐光春也成为了广大知青中的一份子。他被先后分配到北京市东方红炼油厂、北京市苏家坨公社、解放军6377部队农场劳动锻炼。
1972年,因工作能力突出,文化水平较高的徐光春被调至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并出任了建设兵团铸管厂宣传科干事兼《兵团战士》报记者。
1975年,他又先后出任了安徽新闻图片社、安徽画报社记者。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专业能力,总能准确地报道各种新闻政事,且拍摄的照片恰到好处。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任安徽新闻摄影研究会会长。
特殊年代结束后,徐光春作为组织培养的青年干部,先后出任了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组长等职,并于1983年进入党校进修部新闻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5年后,徐光春经历过多次调任。
1985年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上海新闻摄影学会顾问。1988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北京市对外宣传小组成员、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信息报》高级顾问。
1991年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93年4月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同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名誉理事长。
徐光春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有大量各类体裁的新闻作品和上百篇论文拍摄并发表了上千幅新闻摄影图片,著有《业余摄影实用手册》《哲学与新闻》《摄影特技》,其中《业余摄影实用手册》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


1995年,徐光春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委员,是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6月,徐光春先后出任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中宣部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等职。

2004年,时年60岁的徐光春出任河南省委书记,主政河南,期间为河南的形象提升和新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徐光春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10月28日在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
2008年1月23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退居二线后,徐光春曾出任炎黄研究院院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1tuqZDYzvAvdU_JZdfBwg
编辑: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23 15:54

【案例】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新闻与传媒学院郭庆教授
[url=]巴山新语[/url] [color=var(--weui-FG-2)]2022-10-22 20:19 [color=var(--weui-FG-2)]Posted on 重庆


[color=var(--weui-FG-2)]
讣    告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郭庆同志,于2022年10月22日凌晨3点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52岁。
郭庆教授1970年9月出生于四川青神,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至1996年本硕均就读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2011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曾任四川外国语学院(现四川外国语大学)社科系、中文系教师,并在重庆电视台、重庆广电集团(总台)从事节目研发和创作等工作。2007年获评第三届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担任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重庆市教委社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新闻奖评审专家、重庆市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评议员。2011年11月被评为教授,2015年7月调入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郭庆教授性格温雅纯良、待人亲厚谦善,工作勤勉踏实,治学严谨,从教专注,关爱学生,深受师生爱戴。在学院任教期间,郭庆教授主要从事视听传播、媒介文化等研究工作,并担任新闻与传媒学院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学位点负责人,主要讲授《中外新闻史》《媒体阅评》《电视栏目研究》《电影理论》等课程,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电视》《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二等奖1次。

郭庆教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党爱国,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辛勤耕耘,特别是为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教育倾注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郭庆教授的的突然离世,令人不胜哀恸,使我们痛失了一个好老师、好同事。为寄托深切哀思与怀念,兹定于10月23日17时在石桥铺殡仪馆203吊唁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请郭庆教授生前好友、同事届时参加。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郭庆教授!

愿郭庆教授安息!

谨此讣告。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2022年10月22日

编辑: 吴氏垂心

[color=var(--weui-FG-2)]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26 09:55
【案例】


哀悼!又一位年轻媒体人离开了

浙报集团多位职工证实,该集团旗下《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在家中猝死,去世时不到五十岁。


今日,多个媒体群流传一张哀悼图片,同时配文称浙报集团下属的《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于日前病逝。

多位浙报集团职工证实了此消息。据了解,陈洋根一直单身生活,家中只有他一人,同事发现联络不上他后,便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发现陈洋根已不幸去世。

据悉,警方的调查结论是突发疾病去世,但具体病因尚未公布。

陈洋根生前供职于《浙江法制报》。公开资料显示,该报创刊于1984年5月,为浙江省唯一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报纸。

多位浙报集团记者表示,陈洋根为人忠厚,新闻业务能力较强;不抽烟,偶尔饮酒。

检索显示,陈洋根的最后一篇公开报道或为2022年7月18日刊登的《“宝瓶”能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查了,罚20万!》。


图片截图为文章前后文剪接

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媒体人不幸离世。

2022年10月17日,知名媒体人高昌(本名鲁晟)因病逝世,年仅48岁,去世前,高昌任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创始团队成员、志愿者;

6月29日凌晨,资深媒体人杨海鹏在上海家中不幸去世,年仅55岁,当时其夫人在外地出差,孩子在国外上学,家里只有他一个人;

2月18日,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徐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年55岁;

2月11日,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去世,享年75岁,其生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是华人世界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

1月10日,曾于1991年至2000年连续主持十届“3·15”晚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原副召集人赵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60岁;

1月6日,中国青年报原社长兼总编辑徐祝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来源:传媒特训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K5KO1PpLq4IZeDdkRVeuQ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0-29 16:07
【案例】

转:董沛是一名资深记者,1973年生于宁夏青铜峡市小坝镇,199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媒体工作。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众多同行肯定,作品见诸《工人日报》《财经》和财新等,内容涉及中国改革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公司治理、金融、能源以及时政、民生领域;参与了1998年抗洪抢险、轰动一时的“银广夏陷阱”案、长百集团改制及矿难等众多深度调查报道。2022年10月21日上午,送完孩子后,董沛因心脏骤停倒在了散步的路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而辞世,得年49岁。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1-8 17:03
【案例】

讣闻丨著名伦理学家曾钊新先生逝世


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曾钊新先生,于西元2022年11月6日在长沙逝世,享年86岁。

       曾钊新先生于西元1937年2月生于湖南汝城,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历任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主任,中南工业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等。

       曾钊新先生治学广泛,其研究主要涉及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研究及教育哲学诸多领域,学思严谨,新见迭出,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其代表性著作有:《道德心理论》《人性论》《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以及学术散文集《午后清唱》《教育哲学断想录》《伦理十讲》《教育漫话》等。

       曾钊新先生多年致力于伦理学研究,其学术研究不拘泥于“纯理论”,而是具有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人性”讨论中,曾钊新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成为一家之言。在人性问题研究有所得之后,其学术研究方向转入人的心理和社会现实道德问题,与时偕行,填补了相关学术空白,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亦顺应了时代要求,满足了社会的客观需要。

       曾钊新先生是我国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在人的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领域亦有突出成果,是当今中国伦理学研究领域最具思想创造力的学者之一。曾先生多年来传道授业,以身垂范,门下人才辈出,许多弟子已是其专业领域之翘楚。

       大哉夫子!光辉学界。道德伦理,合其天地。师恩浩荡,泽惠弟子。涕泪千行,哀思满怀。

       曾钊新先生千古!


中南大学哲学系 哀告
西元2022年11月8日




来源:哲思園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cqJrb149SCrBXjDGri7PA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 22:29
【案例】

编辑:吴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5 22:21
【案例】
沉痛哀悼丨原财新传媒副总编辑张进去世


   12月5日,微信公号“渡过”发布一条信息,“今天万分悲痛,渡过创始人张进老师离开了我们。渡过失去了奠定我们使命和事业的创始者、一位探索抑郁生态疗愈体系的引领者。”



张进老师曾经讲到:“渡过被需求推动着,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是所有渡过人共同的使命。张进老师的精神永远激励大家,我们会坚持他未竟的事业。

作为职业媒体人,张进曾任财新传媒副总编辑,2011年至2012年,突发抑郁。病愈后转向心理健康领域,陆续出版《渡过》。2015年创办“渡过”公众号,致力于传播知识,探索新型心理健康之路。现今“渡过”已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患者和家属互助社区和完整解决方案平台。


张进:我如何渡过患癌恐惧 || 渡过

4月12日,自拍于病榻

2022年2月14日,赴渡过杭州基地前,我做了一个耽搁已久的体检,发现肺部有一块2×1.5cm的阴影。于是紧急做CT,显示阴影部分是一个空洞,医生说可能是肺炎、肺结核、肺脓肿,也可能是肺肿瘤。因基地开业在即,医生同意我先做抗炎治疗,一个月后再查。于是,我带着消炎药和侥幸心理,就去基地了。

没想到,在杭州基地一呆就是50多天,等第一期月度营结束,已是4月1日。匆匆收尾后,我赶回北京。

4月6日,回京后第四天,我去北京医院做胸部CT。时隔50多天,再次面对此事,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4月8日,看到CT报告单,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报告显示:“右肺见团片状混杂密度影,大小约3.0×1.9×4.1cm,考虑恶性肺腺癌;左侧肋骨骨密度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

不仅尺寸增大,而且考虑肺癌,甚至可能骨转移!我心如乱麻,茫然不知所措,强作镇定,打电话告诉家人和几位好友,商讨对策。

从那时起,直到5月16日住进肿瘤医院,我内心经历了好几轮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恐惧、懊悔、不甘、悲凉……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至,甚至久违的抑郁和焦虑感受又回来了。

我意识到大事不好:如果我不能处理好负面情绪,并因此陷入抑郁,不仅对癌症治疗不利,更意味着多年心理成长的失败,将来还有何脸面带领渡过往前走?

我对自己说:得癌是坏事,但总不能白得。得抓住这个机会,去觉察和体验患癌恐惧,直面死亡,并运用心理学知识摆脱负面情绪。倘能如此,这场病说不定能成为我成长的又一个契机。

于是,从4月15日起,我开始详细记录每日行止和思想活动,想方设法自我调整,最终形成了这篇文章。

一  认知调整

4月8日上午,从手机看到CT报告的瞬间,我似乎很平静,还如约接待了一对母女,给她们做咨询。后来我想,这个不正常的平静应该是创伤后应激状态,我的身心还来不及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做出全面、理性的反应。

中午,送走来访母女,我再看CT报告,这才心慌意乱。幸得好友海宏相助,立刻在北京医院为我约好医生,三天后面诊。此时已过午餐时间,我毫无胃口,随便吃了几口速冻馄饨,到附近公园走动,感觉步履沉重;晚饭时恍恍惚惚做了两个菜,清炒菜苔和黄瓜鸡蛋木耳,强作镇定陪家人吃饭,但味同嚼蜡。晚饭后开始出现焦虑反应,头胀、心悸,胸口有下坠感;但能断断续续睡着,醒来后状况好转。

4月9日晨,天还没亮,我就醒来,在床上辗转反侧。赶紧起床,仍然六神无主,坐立不安,什么事都不想做、也做不了。我意识到:必须赶紧调整,千万不能陷入抑郁,否则岂不是雪上加霜、灾难叠加?

怎么办?我首先想到做认知调整。

此前,我曾经自诩已基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内心冲突,也曾思考过人类的终极问题——死亡和丧失,自认为对于死亡的理解是通透的。于是,我把记忆中哲人关于死亡的论述,在心里默念一遍,如下:

◇ 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金庸: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 叔本华:人未曾死亡,只是回到他原来的地方。

◇ 弗洛伊德:一切生命的唯一目的是死亡。

这些辞句,都是我喜欢、信服的,未患病时,它们能给我带来美感;但此时此刻,我发现这些超脱、达观的道理,对改变我的情绪并无用处……

于是,我转换思路,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目的是做一个评估:此生是否值得?是否还有遗憾?

那些天,我集中心神,由近及远,厚今薄古,把自己50多年的岁月,像局外人看幻灯片一样过了一遍——少年和求学时期、工人日报时期、《财经》时期、财新时期、渡过时期……

得益于微信朋友圈,我尤其能够清晰看到最近十年的轨迹:从走出抑郁,到撰写《渡过》四册,到创办渡过公众号、社群互助、打造陪伴者社会支持系统、寻找抑郁完整解决方案……一边看,一边想,我沉浸在过往岁月中,暂时忘记了当下的危机……

4月24日朋友圈:


5月3日朋友圈:

  

回过头看,那几天的人生梳理是有益的。它至少能让我暂时从惊惶和恐惧中摆脱出来,获得自我满足,甚至产生了感恩的心态。

尤其是,我发现此次患病的时机恰当好处。如果早几个月发现,我忙于治病,那么杭州基地一定烂尾;如果再晚几个月发现,说不定肿瘤会转移而告不治;如今恰在杭州基地开业前夕发现,让我来得及做完最后一件事,并且以健全之躯在基地感受了一个多月——这应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想了想:对于渡过,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心愿已了,此生无憾,即使死亡也能坦然面对。

既如此,何必还有这样的思维——为什么我运气这么不好?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进一步思考: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最高准则是物种延续,为此必然要面对大自然的严酷选择,所以幸福从来不是生活的常态,痛苦才是。苦难可以说是人类的需要,必须接受苦难,这是一种像饥饿一样的自然需求;要接受自己有时候不好,只有在承认和接受自己痛苦感受的同时,我们才能把握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到底是谁。

这么一想,我认可自己的运气并不算太差,而生活给我的报偿已经很多很多!

最后,我把我平日给别人做咨询时常用的CBT “三问法”,用在了自己身上。所谓“三问”,是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你遇到了什么情况?第二,这个情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第三,如果最坏的结果出现,你能否应对?”

我依次回答:“一,我可能患了肺癌;第二,最坏的结果是已经骨转移,将不久于人世;第三,如果真的如此,因为心愿已了,不枉此生,可以坦然接受。”

在5月10日发表于渡过公号的《我这十年》中,我写下了这段文字:

“从2011年到2021年,是我人生最跌宕起伏的10年。先是一场不宣而至的抑郁,在七个月时间里彻底摧垮了我,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而后,没有任何过渡,突如其来的转相,带给我全新的生命体验,激发了我的活力和创造力。幸运的是,我没有像很多抑友那样陷入一轮轮躁郁循环,而是渐趋稳定(我后来称之为“软着陆”),并成就了渡过的事业。回望过去,我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慨。这10年的运命,哪些掌握在上苍手里,哪些是由我安排,不得而知。

唯有感恩。

是的,感恩。渡过的事业其实很艰难,我能坚持不懈做到现在,多半是因为我怀有感恩的心态。”

至此,我完成了认知层面的自我调整。

二  接纳自我和技术疏导

尽管在认知层面接受了现实,但我发现,这只能带给我理性的平静,躯体感受却未能同步改善。比如,还是没有食欲;还是会心慌和沮丧;还是不能像以往那样投入地做事情。

道理我是明白的:躯体感受,尤其是食欲等等,受植物神经支配,有自己的习惯性反应模式,不会因为认知调整就能立竿见影改善。

既然如此,那就另想办法。根据我这些年所学,我决定尝试一下ACT——接纳承诺疗法。

此前,我曾经读过渡过咨询师于德志老师的《反内耗》,还采访过他,写过一篇对话录《练习,是获得心理灵活性的不二要诀》。不过从前我是为工作而学习,这次则是出于个人需求,是学以致用。

我边复习边练习,做了以下努力:

首先,接纳自己的各种不适。我对自己说:面对死亡威胁,很少有人能做到心如止水,这是人类面对困境的正常反应;我要允许自己难受,如果刻意追求平静,这种为了控制的努力一定会诱发紧张,给自己带来二次伤害——这么一想,我放松了很多,至少不会羞愧于自己的脆弱。

其次,学会体验自己的感受。我想起2019年我发表《我对抑郁的完整认知框架》后,一位读者在文后留言:“作者痊愈日久,对抑郁症已没有当初的直接感受,写的文章开始脱离患者实际,开始显得高大上、大而全,反而没有《渡过1》那样能直达患者心灵。”既然如此,何不抓住这个机会,重温一下昔日的抑郁感受?这么一想,我就释然,不再惧怕焦虑和恐惧,而是主动去觉察、识别、把握和体验。

于是,我按照“身体扫描”程序往下走:我感受到咽喉发紧,想咽口水,胸口有一股热气往上涌,心沉甸甸下坠,后背冒汗;我注意到思绪在漂浮,各种想象、杂念纷至沓来,灾难性联想像鬼打墙一样翻来覆去……神奇的是,当我专注于捕捉身体感受和念头时,心慌缓解了很多,不那么惊惶了。

第三步,去验证一些具体的心理技术。我知道,人的躯体反应是大脑神经连接的产物,一个动作重复几十遍,就会形成神经连接。所以,要改变情绪,可以从反复做一些动作入手,改变大脑神经回路,从而改变认知和情绪,反作用于行动,形成良性闭环。

于是,从来都不屑于仪式动作的我,那几天时常模仿ACT创始人海耶斯的招牌动作——双手上扬、打开身体、拥抱天空;我尝试腹式呼吸,练习肌肉渐进放松法,希望通过身体的语言,改变紧张情绪。

我还练习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技术——抽离。所谓“抽离”,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认知)、感受(情绪)和真实的自我分开来,好比抽身而出,居高临下,观察和体验另一个自己。

4月13日前后,回顾一生时,我就用了这个“抽离法”,就像在剧场旁观银幕上的自己,看到了周边的各种环境、关系,过去和现在,以及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然后,再回归当下,身心合一。这是从“自我沉浸”视角转化为“第三方视角”——“第三只眼睛看自身”。

此外,还有一些小技术,如“自我疏离四步法”、“时间观疗法”、“思维命名法”、“思维刹车法”等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焦虑。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于德志老师的《反内耗》一书。

那几天,我把上述这些心理学技术,逐个试用一遍,看哪个最适合我。这样做,即使焦虑和恐惧不能完全消失,至少消磨了时间。我认识到,这些技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注意力从思维世界拉回到此时此刻——正念之“把握当下”,也是这个道理。

三  陪伴和社会支持

以上所述,是我尝试用认知调整和心理学工具来缓解恐惧和焦虑。这些当然都是有用的,但当我走过完整的过程,横向比较,我发现再好的心理学办法,都不如陪伴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有用——因为它们能直接给予你力量。

回顾4月8日至14日那一周,面对癌肿是否转移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我的心情可以用“四无”来形容——无知、无助、无望、无奈。这个领域太专业了,我茫然无措,不知路径,迷失方向。此时折磨人的与其说是躯体症状,不如说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你觉得被快速运转的社会甩出了跑道,路遥日暮,孤独无依。

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获得信心,让你感觉到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所幸,经历了2011-2012年的抑郁,我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办——主动求助。

4月9日,周六,是我最惊惶不定的一天。当时海宏已为我约了4月12日北京医院的专家门诊,还有三天时间,无事可做,只能等待。我在家里坐立不安,就给老同事赵云丽(她是渡过“大管家”)打电话,老老实实告诉她:我很心慌,需要安慰。她说:到我家来吃饭吧。

我从来没有这么迫切想见人,那是一种寻求依靠的需要。要知道,抑郁的时候是害怕见人的(从这个角度看,患癌还是比抑郁好)。我当即从床上爬起来,叫上老婆,朝云丽家赶。进了她家门,见到她老公,第一句话是:我是来寻求心理建设的,言毕苦涩一笑。云丽老公低头微笑,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好酒好菜端上桌来。

晚餐丰盛,一天没有好好吃东西了,我胃口稍开,吃了很多菜,喝了酒,餐后还有水果,记得是桔子、樱桃、草莓。这个时候,好吃好喝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不担心因为吃不下会身体垮掉。席间云丽说,再过三天她陪我一起去北京医院,我心里有了点底。当夜11点,我和老婆才回家,很快入眠,否则不知道这一夜如何熬过。

4月12日,海宏和云丽一起陪我到北京医院面诊。医生安慰我,肿瘤是在早期,体积不算小,但恶性程度不高,可以做一个PETCT确定是否骨转移。如果尚未转移,就可以做手术,长期生存率非常乐观。

PETCT是一个昂贵的自费项目,海宏和云丽抢着给我付了费。从北京医院出来,云丽陪我一路走回家,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拥抱而别(当时心里空落落的,拥抱很管用)。此时治疗至少有了方向,我踏实了很多,居然有心情走进一家海鲜店,点了清炒蛏子和酱爆八爪鱼,还有一瓶啤酒,吃喝一空。

陆续有渡过群友和朋友知道我患病,想方设法用实际行动表达关切。知道我不爱购物,就直接买了吃的快递到我家。一位老友从海南快递了袋装椰子鸡给我,连各种辅料、调料都配好,下锅就能喝上鸡汤。

4月13日,是做PETCT的日子。天不亮,我就起床,因坐熬时间更心慌,干脆出门,步行去北京医院。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北京医院,还不到7点。这是一个阴天,我在北京医院一个偏僻的角落来回走动,等待PETCT室开门;凄风苦雨中,我给好几位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在哪里,在做什么,诉说我的心慌……

那是最糟糕的几天,做什么事都没心思,而闲着更难受。于是做心理建设之余,我给很多朋友打电话,开门见山说:“我得了肺癌,心情沉重,很脆弱,想到了你。”

所以,那几天接到我电话的朋友,要知道,你们是我最具支持性的力量……

4月14日傍晚,PETCT结果出来,有喜有忧:忧的是进一步确定是肺癌,喜的是尚未骨转移。这一瞬间,我如蒙大赦——至少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命能保住了!

医生的意见很明确:肺癌早期,能手术就是幸运。建议尽快动手术。

去哪里动手术?北京医院是一个选择,但几位朋友说,最好去更专业的肿瘤医院。问题是肿瘤医院很难挂号,他们建议我向胡舒立求助。

胡舒立是我的职业生涯引路人。1988年,我22岁,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就被舒立招至麾下,2009年又追随她创办财新传媒。但自2017年暂别新闻生涯、一心一意做渡过后,我就和舒立疏于联系。我不知道她最近忙不忙?是否还顾得上帮我?便试探着给她发了微信。

没想到,舒立看到信息,立刻把电话打了过来。听到她声音的一瞬间,所有记忆的细胞都复活了。她并不寒暄,也不安慰,直奔主题,立刻开始调度、安排,声音高亢而有力。似乎这五年并未分别,一切仿佛还是昨日。

她以最快的速度,托人打听到哪个医生水平高;知道我怕麻烦,还帮我挂了号。再往后,复诊以及住院,都是她去安排,不让我操心。


等待住院期间,舒立怕我心情不好,4月28日中午又让我去她家吃饭,还邀请徐泓老师、王烁、继伟作陪。一见面,舒立就紧紧抱住我,拍着我的后背说:“张进啊张进,你受苦了。”

4月15日,大局初定时,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感慨:


四  做事是最有效的心理建设

从4月8日北京医院CT显示患癌,到4月14日PETCT确定未骨转移,是我对抗恐惧和焦虑的一周。此后,我的状态渐渐回归正常,睡眠完好,食欲恢复,躯体症状消失,不再心神不定。

在此过程中,除了心理建设、陪伴以及社会支持,另一个要诀是:一定要找事情做!

我体会到:当被恐惧和焦虑笼罩时,不能让自己闲着,否则必定坐立不安,思维反刍,负面情绪封闭循环,一波高过一波——这是渡过群友的实践所得,此番从我个人经历得到验证。

那么能做哪些事?这一个月,由易到难,我有如下次序:

最容易做的事是走路。在担心骨转移的五天里,我心烦意乱,看不进任何书,做不了任何事,渡过的同事找我汇报工作,我也很烦,听都不愿意听。我知道闷在家里更糟糕,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心慌,二话不说就出门,走到哪里是哪里,多少能缓解一些焦虑。

接下来,通过陪伴和心理建设,我心有所安,但还是不想工作。我也不勉强自己,那就做家务。我每天去菜场买菜,一天做三顿饭;家里多时未大扫除,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把家里各个角落打扫一遍,床单被褥统统拆洗,至少消磨了时间。

4月18日,是渡过陪伴者职业学社开班的日子。本来我已打算躺平,此时状态有所恢复,就在18日、21日、25日、28日,连续给学员们讲课,既检验了自己的调整成果,也收获了很多祝福。

4月20日,工人出版社通知我去看《渡过》再版清样,此时我已镇定如常,侃侃而谈。

4月29日,到了预定给蓝方的C计划做讲座的日子。那几天因不能住院,有些着急,但仍然打起精神,如约做了《如何关照孩子心理健康》讲座。

4月30日,和北大六院原副院长姚贵忠医生一起,给渡过群友做联合咨询。

5月2日-5日,备课陪伴者二阶培训“危机干预”,做课件。

5月8日,完成《渡过史》提纲。此事起于最悲观的4月10日,我觉得来日无多,决定提前写渡过十年史,了一个心愿,于是边散步,边构思提纲。后来确定没有骨转移,不再担心很快会死,但既然开了头,仍顺势把提纲做完,定名《渡过5:江湖传灯录》。


5月10日,在渡过公号发出《渡过》再版自序——《我这十年》;

5月12日,“渡过家长课堂”启动,我讲第一课“青少年抑郁完整解决方案”;

5月15日,住进肿瘤医院前日,最后一次给群友做联合咨询。

至此,算是经历一次完整的直面死亡心路历程,渡过了患癌恐惧。

五  总结

最后总体概括如下:

一、面对不幸,陪伴和社会支持最重要,胜过各种心理技术。鉴于人生无常,我想每个人平日最好能有意识自建一个命运共同体,遇到灾难时可以守望相助;

二、学会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如意,接纳自己的痛苦感受,感恩生活中好的一面,而不是陷于自怨自艾;

三、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实用心理小技术,越多越好,能够帮你解决具体问题。不是说认知不重要,认知是基础;但认知调整涉及太多的因素,需要人生积累,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刻学以致用的;

四、无论如何,行动第一。遭遇创伤应激事件,再多的心理建设,都不能代替实际行动。自救永远是决定性的;

五、最后,相信时间,一切交给时间。再激烈的情绪,再深重的苦难,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缓。每个人都不会长期陷于痛苦之中,这是规律。所以要永远对自己、对未来抱有信心。只要有信心,就会有办法。(完)

【后记】

我是在病房写这篇文章的,现正休养生息,静待手术。

目前还有两个悬念未解:一是肿瘤到底是什么性质?这要等手术活检才能最后明确,说不定还是良性呢!二是会切掉多少肺组织?当然是越少越好。

不管怎么样,性命无忧。而且我得以体验以前未曾体验过的终极问题——死亡,并更能以感恩之心面对人生,以共情和悲悯去继续渡过的事业。


来源:渡过(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t8fCdN_IhCjg7nrCyBERg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10 10:09
【案例】
讣闻|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周志春去世,曾总结出八条报道原则


12月8日,中国青年报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报社原副社长、副总编辑周志春同志,因病不幸于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据报道,周志春在中国青年报社内部曾长期负责应对各种新闻报道引发的诉讼,被众多记者编辑视为可依赖的领导,也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的外号叫“老板”。

周志春还曾总结出八条报道原则,被内部简称为“周八条”:

事实原则,甚至叫纯事实原则,非评论。

脊梁原则,讲主要事实、最有把握的事实,对其他事实留有余地,去掉那些难以证实的事实。

法定证据原则,面对诉讼的时候能拿出文字资料,白纸黑字的,让当事人在资料上直接按手印。

平衡原则,它是保护记者最有力的砝码,就是给所有冲突当事方说话的机会。

回避原则,如果消息来源是熟人、亲属,可能会有点先入为主的东西,应该回避和保持距离。

无欲原则,做新闻的时候别向往太多,别想去实现太多个人的东西。

正负效应原则,判断这个报道跟整个社会、国家的利益有多大关系,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厉害有多大。

保密原则,国家机密、军事机密要保密。

此外,周志春还曾主编了《冰点精粹》。冰点作为《中国青年报》的王牌栏目,是国内新闻界特稿写作的标杆,被业内称之为“冰点的高度”。周志春曾写道:“《冰点》的记者有跌坐在半山腰喘息的经历,有在油灯下和父老乡亲彻夜长谈相向催泪的经历。”



2013年11月26日,《冰点》原副主编卢跃刚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演讲时提到了周志春与时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的一段对话,他认为这个对话代表了《中国青年报》人的职业伦理底线:一、坚决不说假话;二、不主动说假话;三、一定要说假话时,决不发明创造。

卢跃刚表示,周志春实际上阐明了三条底线:一个正直的普通人的底线——坚决不说假话;一个职业报人的底线——力求不说假话;一家党报——中国青年报的底线——被迫说假话时,只转述上面强迫说的假话,虽然是从我们的口里说出的假话。

“我把上述谈话命名为“周志春底线”:一种被强迫的伦理。我想告诉诸位,新闻专业主义在大陆中国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含义。它是与报人的良知挂钩的。”卢跃刚谈到。

周志春同志,一路走好。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ui_KrbUpjjbRIyu_Spwyw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17 23:08
【案例】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杨良化染新冠后去世,享年74
据财新网报道,《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杨良化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因细菌性肺部感染于202212151858分不治去世,享年74岁。
杨良化的家人表示,20年前他曾罹患鼻咽癌,留有后遗症,水与食物常不慎便呛入肺中。此次北京新冠疫情中,杨良化于12月10日开始高烧,抗原测试为阳性。因抵抗力下降,肺部细菌感染病情加重,在朝阳医院ICU全力抢救两日无效后逝世。
据了解,杨良化曾历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 海外版》主编,《新闻战线》总编辑。
来源:[url=]传媒见闻[/url]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csZHTCulrfHj0bQizjzbw
编辑: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0 22:02
【案例】

Veteran CN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Drew Griffin dead at 60

By Matt Lait and Samira Jafari, CNN

Updated 10:38 PM EST, Mon December 19, 2022
































Video Ad Feedback


'He will be missed by all of us': Anderson Cooper remembers CNN's Drew Griffin
02:48 - Source: CNN




CNN —
Drew Griffin, CNN’s award-winning Senior Investigative Correspondent, known for getting even the cagiest of interview subjects to engage in a story, died Saturday after a long battle with cancer, his family said. He was 60.
A gifted storyteller, Griffin had a well-earned reputation for holding powerful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able.
“Drew’s death is a devastating loss to CNN and our entire profession,” CNN CEO Chris Licht said in a note to staff. “A highly acclaimed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Drew’s work had incredible impact and embodied the mission of this organization in every way.”
Griffin worked on[color=var(--theme-paragraph__link-color)]hundreds of stories and multiple documentaries over the course of nearly two decades on CNN’s investigative team. His reporting had been honored with some of journalism’s most prestigious awards – Emmys, Peabodys, and Murrows among them.
“But people mattered more to Drew than prizes,” Licht said.
























Video Ad Feedback


Jake Tapper pays tribute to Drew Griffin
04:34 - Source: CNN



Griffin had an incredibly strong work ethic, colleagues said. He kept his illness private from most of his co-workers and had been reporting up until the day he passed.
Michael Bass, CNN’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Programming, also shared his admiration for Griffin in a note to the investigative team Sunday.
“Fearless and artful at the same time, he knew how to push a story forward to its limits, but also tell it in a way that would make everyone understand,” Bass said. “How many times has he chased an unwilling interviewee? How many times has he spoken truth to power? How many times has he made a difference on something important … It was an honor to be his colleague and to be witness to his work and the ways it changed the world.”
Griffin’s reporting had significant impact and prompted change.
He led a yearlong investigation that uncovered delays in medical care that contributed to patient deaths at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olor=var(--theme-paragraph__link-color)]hospitals nationwide. The team’s reporting led to the resignation of the VA secretary, which was followed by the passage of federal legislation and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how veterans’ appointments are handled. 
























Video Ad Feedback


The journey to Shinseki's resignation
04:49 - Source: CNN AP



Amid his reporting into the high number of [color=var(--theme-paragraph__link-color)]sexual assaults allegations against Uber drivers, the company changed its background check process and introduced new safety features in its app. Following the CNN investigation, Uber announced it would do away with a policy that previously forced individuals with sexual assault complaints into arbitration and made them sign non-disclosure agreements.
Patricia DiCarlo, Executive Producer of CNN’s investigative unit who worked alongside Griffin for nearly a decade said Griffin was an exceptional writer who crafted pieces into “compelling, must-see TV stories.”
[url=]close dialog
[/url]


Want to understand American politics?

We've got you.


Sign Me Up
No, Thanks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








“You know when a Drew Griffin story starts – it’s going to be great,” she said. “His way with words set him apart.”
Griffin’s tenacious approach toward the most challenging stories and his ability to get some of the most reluctant public figures to open up and give their side of the story underscored his sense of fairness. Still, he never missed an opportunity to grill them with tough questions.
Griffin’s incisive, Emmy-award winning investigation into [color=var(--theme-paragraph__link-color)]fraud claimsagainst Trump University in 2016 exposed the questionable, financially draining tactics of a series of real estate seminars that resulted in class action lawsuits by participants.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Griffin pressed a former Trump University instructor about his role in the scheme – not teaching real estate strategies, but luring participants into paying for more seminars: “We were bringing in the money,” he told Griffin.
























Video Ad Feedback


Trump University instructor: What I did was sales
04:46 - Source: CNN



When election denialism persisted, Griffin worked to dispel the myths of widespread election fraud, confronting one of the biggest names in misinformation: MyPillow CEO Mike Lindell. After reviewing the so-called evidence, Griffin sat down with Lindell for[color=var(--theme-paragraph__link-color)]a lengthy interview to evaluate his claims and, ultimately, laid out the truth: Lindell had “proof of nothing.”
There were times, though, when Griffin, like all reporters, could not get his subjects to talk right away – resulting in memorable on-camera confrontations with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particular.
When Griffin learned of the rampant fraud in California’s state drug rehab program in 2013, he pressed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for answers. He finally tracked down the head of California’s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gency, who tried dodging Griffin’s questions by running to a restroom, which was locked. Griffin’s investigation resulted in a legislative probe and a public apology from the director of the program.
More recently, Griffin’s body of work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January 6, 2021, attack on the Capitol exposed the dangers of election deniers and was cited in court filings by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House select committee investigating the insurrection.
























Video Ad Feedback


'You know that's not true': CNN reporter corrects man who stormed Capitol
03:28 - Source: CNN



Whil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was at the heart of Griffin’s work, he often jumped into breaking news coverage – from mass shootings to devastating hurricanes. Among his more memorable on-air moments was during Hurricane Harvey in 2017, when he rescued a man by pulling him from a sinking pickup truck.
Griffin’s confidence, hard work and doggedness spoke for itself on camera, yet it was his graciousness and compassion that defined him behind the scenes. Few in the audience would know that after those hard-hitting interviews, Griffin would often craft hand-written thank you notes to those who appeared in a story. And, while intensely private, Griffin took great care to wrap up the big stories – some of which swept him across the world – so he could get home and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olleagues remembered the veteran journalist as a kind, consummate professional who took the time to mentor younger reporters, cared deeply about his team – and was always ready to lend a hand.
DiCarlo compared her time working with Griffin to “winning the career lottery.”
“There are just so many people who worked with him and loved him – this is a devastating loss,” DiCarlo said, reflecting on the team of producers who closely worked with Griffin on his stories. “There was no one else like him. We were Team Drew.”

Drew Griffin and his three children on a family trip.
courtesy Griffin family

A Chicago native, Griffin began his reporting career as a reporter/cameraman for WICD-TV in Champaign, Illinois. He spent stints working for TV stations in Florida, South Carolina, North Carolina and Washington. He became an investigative reporter when he joined KIRO-TV in Seattle. He joined CBS 2 News in Los Angeles in January 1994, where he worked as a reporter and anchor and helped create the station’s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team and won multiple local awards.
When he wasn’t chasing his next scoop, family members said he loved to travel with his wife Margot, play the trumpet or enjoy a round of golf with friends. He also doted over his three children whose names were inspired by jazz greats – daughter, Ele Gast; sons, Louis and Miles Griffin – and two grandchildren.
https://edition.cnn.com/2022/12/19/us/drew-griffin-obit-invs/index.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3 22:00
【案例】









编辑:马源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5 22:34
【案例】





编辑:马源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5 23:04
【案例】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清华教授病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风格动画与漫画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吴冠英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吴冠英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设计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之一。

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报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吴冠英创作,于2019年10月20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组画作品《身边的变画——游》,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项目一等奖。

《身边的变画——游》-1
《身边的变画——游》-2
《身边的变画——游》-3
《身边的变画——游》-4

《身边的变画——游》-5
《身边的变画——游》-6
《身边的变画——游》-7
去年11月,吴冠英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退休,之后他依然坚持创作,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传最新鲜的速写。
12月9日,吴冠英还更新了一条微博,分享了他在门上贴的一张小画。画面中有一只小兔子,配有“快递请放门口,小件请放纸盒里,谢谢!”12月10日,他还在评论区留言:“祝大家一切安好。”
2021年吴冠英创作的《端午节》画作
2022年吴冠英创作作品《端午节》
创作中的吴冠英教授
吴冠英设计的“抱抱虎”
一个年轻妈妈抱着一个小女孩在等座。她喂孩子吃冰棍的耐心及专注的神情吸引了吴冠英。孩子依靠在妈妈的怀中,妈妈注视着孩子,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如此安宁、美好。
吴冠英在芝加哥外出时看到两个在车站旁边等车的人。远处还有两个身着休闲装的旅行者,正在等待过路口。动静中的四个人在此时此刻偶然“同框”,身同在此处,却各自心在别处。

来源:长江(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2pbKQQIqRtQ9b_1EMhA-A

编辑:马源

7.jpg (51.27 KB, 下载次数: 57)

7.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9 15:06
【案例】

讣告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退休教师张之华教授于2022年12月26日在京逝世,享年88岁。
张之华同志,女,1934年11月出生,籍贯四川省雅安市。1951年1月参加工作,曾任原青年团西康省委学校工作科副科长。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6月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研究工作。1996年6月被评为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等。1996年8月退休。
在人大新闻学院任教期间,张之华同志作为教学骨干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为本科生、硕士生讲授《中国当代新闻史》《名记者研究》等课程,教学效果出色,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科研方面,著有《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中国新闻史文选》《张祉兹翰墨拾遗》等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
张之华同志一生兢兢业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立德育人,为党和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人才,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深受广大师生尊敬和爱戴,她永远活在莘莘学子心中!
张之华同志千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22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5Ac5EoaKQx2Gy_eGkV2oQ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29 15:30
【案例】


噩耗!成都知名财经主持人因病去世



来源丨传媒见闻(ID:mediadaily)
2022年12月27日,成都电视台《每日财经》主持人吕冲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0岁。

业内同行纷纷发文悼念。他们表示,吕冲为人忠厚老实,新闻业务能力强,对待主持事业一腔热血,其质朴、自然的主持风格颇受观众喜爱,身边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吕老师”。






检索《每日财经》官微可以发现,吕冲已经“消失”了有一段时间,他上次露面还要追溯到两个月前,镜头前的他身穿一套深色西装,头发花白,身形消瘦。

有观众看到担心吕冲的身体状况,在评论区询问,“吕冲老师怎么瘦了那么多”。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吕冲生前患有胃癌,五年前才做了手术。

公开资料显示,吕冲从事主持工作已有30年,这30年基本坚守在成都电视台,他主持的《每日财经》是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于1993年精心推出的一档以财经、证券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节目,该节目因及时性和专业度深受财经人士好评。
吕冲曾提到,多年前成都评选观众最喜欢的十佳主持人,评选那一年股市大跌,不少投资者财富缩水、亏了不少钱,但他们还是买报纸、写信、寄选票把吕冲评选为十佳主持人之一。为了感谢这份支持,吕冲一直坚守在成都,即便期间也曾收到兄弟台和几大卫视的邀请,但他都回绝了。
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媒体人不幸离世。
2022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原社长兼总编辑徐祝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1月10日,曾于1991年至2000年连续主持十届“3·15”晚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原副召集人赵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60岁;
2月11日,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去世,享年75岁,其生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是华人世界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
2月18日,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徐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年55岁;
6月29日凌晨,资深媒体人杨海鹏在上海家中不幸去世,年仅55岁,当时其夫人在外地出差,孩子在国外上学,家里只有他一个人;
10月17日,知名媒体人高昌(本名鲁晟)因病逝世,年仅48岁,去世前,高昌任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创始团队成员、志愿者;
10月下旬,《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在家中猝死,年龄不到50岁;
11月15日,年仅36岁的德州日报记者任立松因肝癌晚期逝世,弥留之际说“我这一生没什么遗憾,就是记者没当够!”;
12月5日,“渡过”新媒体创始人张进去世;
12月8日,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周志春因病去世,终年77岁。
斯人已逝,最后报以最诚挚的敬意,祝愿这些媒体老师一路走好!



来源:传媒头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hbkBYKRh6uW8kxSIWJCwA


编辑:邓秋雨

5.jpg (31.49 KB, 下载次数: 60)

5.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8 23:37
【案例】

《读者》主要创始人郑元绪在北京逝世

读者杂志社沉痛宣告:《读者》杂志原常务副主编郑元绪先生因病于2023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郑主编是《读者》杂志创刊人之一,在主持读者杂志社工作期间,以追求平民立场、人文关怀、高品质、大俗大雅、含蓄内敛等办刊理念,创造性地破解了困扰中国大众人文期刊的难题,为《读者》杂志的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我们感恩郑主编对杂志的奉献,愿逝者安息。


来源:期刊智库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NKCc2lfEGHcc_zfwGrPwg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2-27 09:51
【案例】
温州老报人周纪宣逝世
2月20日,温州日报、温州侨乡报(温州都市报前身)原总编辑周纪宣逝世,享年88岁。今天出版的温州都市报推出专版以表哀悼、缅怀与敬意,标题为《报人襟怀总无垠——追忆温州日报、温州侨乡报原总编辑周纪宣先生》,3名报社同仁发文追忆周纪宣当年办报活动中的往事。
惊闻周总逝世,不胜哀惋之至。
我于1993年5月18日入职温州侨乡报,时任总编辑就是周纪宣老总编。过往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不断浮上心头。
他深爱报社——
1995年,对温州侨乡报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年,报社酝酿着增期改刊。
从年初开始,周总等报社老总们面对全国风起云涌的报业改革,心急如焚:报社要么改革,从周报扩增至周四或周五报,谋求蝶变;要么按兵不动,等待自然淘汰。他们最后决定,改革是唯一出路。
时任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出版处处长跟周总很熟悉,但他得知温州侨乡报要增期改刊后说:“老周都是快退休的人了,还搞什么改版。增期改刊风险很大,搞不好会败走滑铁卢,晚节不保啊!”
是啊,周总在接近退休时,仍坚持改扩版,绝对不是为他自己考虑,真的是为侨乡报的未来着想,为温州的外宣和新闻事业着想。
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省新闻出版局在1995年上半年,审批通过温州侨乡报增期改刊报告,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
1996年元旦起,温州侨乡报从每周一期改为每周五期,接近日报。周总亲力亲为,主导推出“浙南闽北”“红绿灯”“个体之声”等专刊专版,报社迎来“凤凰涅槃”“华丽蝶变”,这也为温州侨乡报乃至后来的温州都市报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酷爱新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在周总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编前会,周总都亲自参加。先是记者各自报题,大家商议是否值得采写,然后周总会拿出一小笔记本,向记者布置一大串选题,让大家“认领”。他酷爱新闻,很关注身边的新闻,凡是值得做报道的题材,他都会及时记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
周总偏爱独家新闻。对于独家新闻,他提倡八字秘诀:记者罕至,读者罕知。记者罕至的地方,那边发生的事,读者自然罕知,也往往蕴藏着独家新闻。每次编前会上,他几乎都会强调“记者罕至,读者罕知”,这八字秘诀也深深烙刻在记者心中。
在八字秘诀指导下,我们采写了一系列独家新闻。印象深刻的有本人采写的《历史阵痛之后的沉思——柳市新旧大王采访录》、缪磊探访东海油田采写的《与海共舞》等新闻稿件。这些都是独家新闻,且均由周总点题。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当时周总年近六旬,1997年就要退休,但他每天都要值夜班,亲手编辑稿件,手把手指导新人编辑,统筹版面安排。这种情形,报业史上少见。
他珍爱人才——
1995年8月,温州侨乡报第一次大规模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编辑和校对人员。试卷是周总委托复旦大学新闻系老师出的,他一再交代考卷要着重测试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
记得,当时试卷有一道题,文字说明是:“某校大扫除,有学生在水井里打捞起一块上海牌手表,完好无损还能走针。该表是学校某位老师在一年前不慎丢到水井里的。于是失主写了一封表扬信给报社。问:作为编辑记者,你如何处理这封群众来信?”当时很多人的处理意见是刊登表扬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
当时一名考生的答案是:一块上海牌手表掉进水井,这么久居然毫发无损,说明质量好!当时国人以崇洋货为荣,上海牌手表事件,说明国货不比洋货差,要好好采访此事,弘扬国货,引导消费理念。
后来录用面试时,周总说这名考生差点是“漏网之鱼”,因为其他几道答题他完成得不理想,唯独这道题他是答得最好的。周总等考官认为其有新闻眼,所以破格录取。
对于新人,周总善于提携,不吝赞美。有一次,记者李伊琳为了采写“清道夫”的工作状况,跟随清洁工爬到下水道里,坚持在“脏乱差”的环境里采访近一个小时,稿件见报后好评如潮。周总对她百般赞赏,多次在会上予以肯定,赞她一个小姑娘,不怕脏不怕累,这是做记者最值得弘扬的敬业精神。(周景飞)
惊闻我的恩师原温州侨乡报总编辑周纪宣逝世,我倍感悲痛。
我最后一次见周总,是三年前的老同事聚会,会后我将他送回家,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当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原本近期想去看看周总,想不到他就这么匆匆走了。
我与周总结缘,还得从1996年10月进入温州侨乡报说起。当年,我的恩师辽宁日报原总编辑、辽宁省记协原主席赵阜,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浙江省记协主席江坪老师,向其推荐我。江坪老师和周总也是故交,他和我说,周总办的温州侨乡报很有特色,深受市民喜欢,到侨乡报能学到不少本领,于是他也写了一封信给周总推荐我。周总收信后收下了我,从此领着我走上了新闻道路。
遗憾的是,1997年3月,周总退休了。虽然我们在报社相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还是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最难忘的是他第一次指导我修改稿件。
我刚到报社,由于环境不熟悉,写稿不多,周总就叫我多到乡下走走,说只有把心沉到基层,才能抓到鲜活的新闻。1996年11月下旬,我去泰顺采访,那时交通不便,从温州市区乘车到泰顺要四五个小时,山路十八弯,不少人都坐吐了。到泰顺后,我发现晚上有很多人在县邮电局排队打长途电话。泰顺是山城,当时是贫困县,这么多人排队打电话,这里面肯定有新闻!于是,我从这个现象入手,深入采访,第一时间成稿交给周总。
周总修改得很仔细,连标点符号都一一修改,并帮我取了“山民纷纷闯世界夜间最忙是电话”的标题。稿件改好后,他又耐心地给我讲解修改原因,以及采访技巧等。后来这篇稿件刊登在1996年11月26日侨乡报的报眼位置。见报后,周总表扬我对新闻有敏感性,并鼓励我多多下乡,去发现鲜活新闻,稿件可以直接拿给他看。
周总的办报理念,对新闻的热爱、严谨等,都让我受益无穷。他退休后,也一直关心我的新闻事业。我遇到什么问题,跑去请教他,他总是热情指导。
逝者长眠,我辈常念。我感觉周总虽然离去,但没有走远,一直鼓励着我为新闻事业努力工作,鞠躬为民服务。(陈忠)
2月20日上午,我一到办公室,就听到了老报人周纪宣老总编逝世的消息,深感痛惜。两年多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令我感动。
2020年5月28日,《温州报业》刊登了一篇人物专题,说的是我的从业经历。7月6日,我收到了周纪宣老总编的一封手写的信,和他写的两本新闻类书籍——《追寻新闻美学价值》和《守望明天》。发黄的信纸上印着“浙南日报”四个字,仿佛一下子带我穿越了时空,体会到老报人对读者最真、最纯的感情。
周总在信的开头这样写道:叶锋同志,您好!
一句“您好”,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一位老报人,一位老领导,面对小辈,却如此谦逊、如此可亲。
他在信中这样勉励我:今天从《温州报业》上看到了您的文章,十分高兴。在当今的报业环境下,当一个热爱专业、忠诚专业精神、坚持专业操守、富有专业潜质的年轻好记者,十分难得,十分宝贵,是我们老一辈新闻记者的希望和依托。
信件落款是:老同事周纪宣。
当时,我读完这封信,落泪了。我与周总未曾见过面。80多岁的他,仍然关注着温州的新闻事业,时刻不忘鼓励和关爱年轻记者。这种对新闻的热爱和赤诚,让我感动,更让我敬佩。正如周总在《追寻新闻美学价值》这本书中所写的:有人说“新闻只有一天生命”,但新闻如果具有“真、善、形象美”这三方面的美学价值,它将是生命之树常青。
老报人对新闻的真和爱、对读者的善和诚,使我们的新闻之树常青,也使我们年轻一辈受益匪浅。
2020年,我参加了温州市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以此为主题,讲述了周总和我的这段故事,赢得了评委们的共鸣,多位专家眼含热泪。我获得了此项比赛二等奖。
这封信,两本书,我一直珍藏着。这几年,我一直牢记周总的教导,努力追寻新闻的美学价值,和新闻同行守望明天,不负韶华。(叶锋)
来源:温州都市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1paHwRQiOJk9C-DwaIbkg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2-27 11:43
【案例】

杭州知名媒体人丁原波去世,得年4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丁原波多位友人处获悉,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2月25日上午在杭州家中去世,得年42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丁原波是浙江湖州人,1981年出生,生前担任钱江晚报社特稿评论中心主任。

丁原波长期深耕浙江新闻界,并曾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2015年,时任钱江晚报社浙江新闻部副主任的丁原波曾在浙江大学分享自己采访经验时表示,记者在对采访技术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真诚、善良和正义”。

他当时还列出了记者的工作现状,“这个职业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家里通常难以照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很残酷也很现实。

丁原波认为,“不过,你若是想花10年的时间来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对事物综合判断的能力,同时,能相对自由地公开表达观点,告知受众事件的真相,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助,顺便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78750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2-27 12:50
【案例】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第1眼”APP优秀制片人许康宁逝世
一位从业20年的“老新闻人”的“新媒体转型”。
https://mbd.baidu.com/ug_share/mbox/4a83aa9e65/share?product=smartapp&tk=6bf082da9b05e4bdbe1643bc19ab001c&share_url=https%3A%2F%2F2ly4hg.smartapps.cn%2Fpages%2Farticle%2Farticle%3FarticleId%3D332712863%26authorId%3D613537%26spm%3Dsmbd.content.share.0.1677382824472ixtqkQl%26_trans_%3D010005_wxhy_shw%26_swebfr%3D1%26_swebFromHost%3Dbaiduboxapp&domain=mbd.baidu.com
重庆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牟丰京在朋友圈上面这条消息后写了一段话——刚过不惑之年,从业20年,致力于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的尖兵,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第1眼”APP优秀制片人许康宁,积劳成疾,走了。致哀!一路走好!感谢你为重庆广电事业最青春最灿烂的付出!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4 21:12
【案例】
63岁知名传播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魁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杨魁先生多位学生处获悉,知名传播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2023年3月23日夜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63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魁,1960年出生于陕西乾县,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获哲学硕士,曾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CSSCI来源期刊)常务副主编、兰州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现代咨询策划研究所所长。

离开兰州大学之后,杨魁曾出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社会职务方面,杨魁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公共关系学专业委员会(PRSC)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际影视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新媒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新闻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杨魁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公共传播与危机传播管理、区域形象与品牌传播、公共关系与广告等。   

杨魁教授具有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跨学科背景,是国内最早从事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危机传播研究和企业形象与区域品牌传播研究的学者之一,并在消费文化研究和危机传播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后现代社会与消费文化理论的学者之一,杨魁出版的专著有《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消费文化观念实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消费文化观念的媒介呈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等5部。他主要致力于消费文化理论、消费主义文化与大众传播及大众文化批判的研究,发表系列相关论文20余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研究——当代传媒环境下中国消费文化观念传播与构建的实证分析”。

来源:澎湃新闻网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433733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4 22:20
【案例】
缅怀!今早,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逝世

导  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天北京小雨,9时许,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因胃癌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这则令人震惊和悲痛的消息在各个新闻圈的社群里慢慢传播开来。有人说,新闻界走了一位待人真诚、理性开明的好领导、好师友。

谢国明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是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韬奋奖)获得者,也是“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良师奖获得者。

关于新闻宣传,谢国明有哪些见解?他的同事和朋友们又如何回忆他?

传媒茶话会联系了多位谢国明生前的同事和朋友(包括昨天下午刚看望过他的)通过他们的文字,缅怀谢国明先生。


谢国明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1.舆论引导需要专业团队,不是简单的政治正确

谢国明认为,舆论引导需要专业团队,不是简单的政治正确,或者像某些“口力工作者”自封为“政治正确”,就能做到和做好。
对于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互联网,谢国明以报人的眼光冷静观察,提出:“网络速度快、容量大、互动强、链接广,优势也会变劣势。这就需要职业新闻人进行选择、核实和解读,这就是议程设置。核实真假,建立网络时代极其稀缺的公信力,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这就是舆论引导。这项工作,任何个人都难以胜任,只有专业团队才能承担。”
谢国明还提到:主流媒体在舆论场上不能乱语也不能失语,乱语是添乱,主流媒体要帮忙不添乱。价值为魂、导向优先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系,职能所在,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须臾不能放松。
2.做好新时代的党报工作,必须识大势,讲规矩,重创新
2018年,谢国明提出:做好新时代的党报工作,必须识大势,讲规矩,重创新。
所谓识大势,就是要看准天气,接牢地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气”的实质就是“地气”,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矛盾,看准“天气”,接牢“地气”,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思想,更好地做好党报工作,这是前提和基础。
守纪律讲规矩,其实就是讲政治。党报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党报工作者既要生活在新闻之中,更要生活在政治之中,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
一些党报和党报人,缺乏思想的原创力、概念的整合力、舆情的捕捉力和信息的首发力,跑新闻变成了等新闻或者从网络上拷贝新闻,思想贫乏和内容短缺已经成为党报的短板。
3.媒体融合,与其详尽规划,不如撒手放养
2019年7月8日,谢国明在暨南大学进行专题讲座。会上,他谈及当前的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鸵鸟心态,守旧思维,即固守传统媒体,不敢不愿不会走向互联网主战场;
二是业态趋新,意识滞后,即办网站办公号却没有互联网思维;
三是孤军作战,资源闲置,即没有调动社会文化、思想、管理等大数据以及改革制定权等制度优势。
谢国明认为,互联网的一大特征,或者说最有意思的是,当下所做的一切,基本上都不是规划的结果,完全是不断创新和试错的产物。试错是在互联网上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预言都有可能实现,任何规划都有可能南辕北辙。媒体融合,与其详尽规划、悉心扶持,不如撒手放养,多一些包容,让其在竞争中自由生长。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会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4.“技术无善恶,人心有敬畏
2020年,谢国明专门撰文谈技术,他写道:技术无善恶,人心有敬畏。
技术无善恶,社会对技术创新应当秉持宽容的态度,以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随着技术基础的进一步重构,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网络治理问题,或许可以依托新技术得以改善。
人心有敬畏,掌握和应用技术的人应当加强自律,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让技术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而不是阻碍进步甚至恶化社会环境。
他还进一步提到,管理有分寸,无论是政策规定,还是法律规范,都要把握好度,尺度过紧或者过松,都不利于技术发展及社会和谐。
5.提出编报最后五分钟流程,多次避免关键差错
谢国明提出编报“最后五分钟流程”,就是报纸改好最后清样付印之前,编辑再用五分钟时间,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报头、日期、标题、重要人物名称等,一个人高声朗读,一个人校对文字。实行这一办法,多次避免了关键性差错。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谢国明作为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编辑组负责人,进行版式创新,形成了大标题、大图片和短文字“两大一短”的别致版面。


同事、朋友深切缅怀

米博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惊闻谢国明同志逝世,十分震惊悲痛。我与国明共事多年,深为他的做事为人的品格所敬佩。他是一位杰出的报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务实,业绩显著,一生献给了人民日报和党的新闻事业。
我们会长久地怀念他!
国明同志安息吧。


(米博华手写悼念语)




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
谢国明走了。我无比悲痛。欣慰的是,我是送他最后一程的朋友。
上周六我从南昌开会返京。晚上有朋友告诉我,谢国明病情可能加重了,这两天报社主要领导轮流去医院探望他。我有点紧张,当即给谢国明打电话,但手机关机了。我又给他们家打电话,也没人接。尽管我们曾经做过邻居,两家还比较熟悉,但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平时都是我跟谢国明单独联系的,一直管他夫人叫小郭,甚至都想不起来叫郭什么了。于是,我就到处找人询问他夫人的手机号码。遗憾的是,一夜未果。
第二天早上谢国明居然给我回微信了!他写道:听说您找小郭的电话,还转了一个大弯。她重听,经常听不到手机铃声。一般都在家,可以打家里电话。我一阵惊喜。能自己回我微信,看来情况还没那么糟糕。我们就在微信上聊了几句。我说想去看看他,他说得医生同意,周一他提出申请。
昨天是周一,一早他发我微信,说下午三点可以去看他,已经报备了。还细致地告诉我怎么走,哪个病房,并叮嘱我别忘带上身份证。我三点钟准时到了他的病房,只见五六位医生护士正围着他的病床做处置。谢国明满脸通红,戴着吸氧面罩大口喘气。搞得好紧张,我以为在做抢救呢。
一会儿,情况稳定了下来,医生跟我说,他突然喘不上气来,让我多说话,少让他说话。我就坐在谢国明床边,首先转达了几位朋友对他的问候,然后有的没的,远的近的,东拉西扯地说,不停地说。他时不时咳嗽吐痰。我注意到痰是带血的。我问他是不是肺部有炎症?他摇摇头。
我知道谢国明患胃癌做过手术。如今胃癌已经不怎么致命了,这两年他恢复得也还可以。去年我们还约定,待疫情缓缓后,当年住九号楼后平房的邻居们得聚一下,因为都已经退休了,有时间聚起来了。但我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说了一阵后,他的状态似有好转,脸也不那么红了,呼吸也均匀了,也能接我的话了。他告诉我,一月十几号时发烧住院做了检查,医生让他回家过了个年,初五又住了进来,直到今天。原因是发现癌细胞扩散转移到肠子上面去了。我问还要再次手术吗?他说,医生讲属于弥漫性扩散,现在还不能手术,做化疗。这两个多月,禁食禁水,每天打2500毫升营养液。人瘦了三十多斤,现在体重不到一百斤了。
看着他消瘦的身体,稀稀疏疏的满头白发,我心里很难受。我们也谈到了身后事。他说给编委会写了一封信,提了两点请求:其一,一旦进入弥留状态就不要再抢救了,给注射一针镇静剂让他安静地离去;其二,身后不举行任何告别仪式,骨灰交给家属处理。
我就这样陪着他坐了一个多小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后来他女儿来了。我听医生跟她女儿交代,近期不要安排出差。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近期居然不到24小时,我这一见竟然是永诀!今天早上听到噩耗时,我愕然,赶紧询问他的女儿。不一会她发我微信:唐叔叔,谢谢您昨天来看他!我爸今早走了,走得很安详。顿时,我热泪盈眶。
国明,好兄弟,你一路走好!



赵健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

今天下午我在开车途中,得知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先生今早去世的消息,深感意外。因为春节前夕我还与老谢通话联系,他答应一定参加在他老家绍兴召开的中国经济传媒大会,才两个多月,老谢却已驾鹤西去不禁悲从心来。

回想老谢应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之邀,担任中国经济新闻年度人物评选专家评委团主席,对这一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关爱有加。2022年度评选,正值疫情和舆情叠加之际,老谢理性开通,实事求是,坚持评选颁奖提振信心、顺应民心,社会反响正能量,特别是颁发快递外卖小哥2022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奖,深得人心。202316 日晚颁奖典礼,老谢因临时住院,不能现场致辞,还特地发来贺信,希望为中国经济春天的归来拾柴添火,新浪财经202316 日晚938分发出,这可能是他生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文字。
现附贺信全文于此,以示纪念。
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尊敬的各位获奖嘉宾、颁奖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行:
大家好!
冬至一阳生,春归已有期。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我们相聚一堂参加中国梦杯·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2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共同见证中国经济榜样人物的诞生,激励中国经济向上的力量,为中国经济春天的归来拾柴添火。
我代表评委会,向各位获奖的企业家、科学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嘉宾、各位同行的莅临,并向积极支持参与评选活动的广大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下有两句话非常流行。一是我们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二是坚守长期主义。这两句话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好在我们中国传统思维中有对立统一的范式。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场域可以和谐地统一起来。
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要有实事求是之心。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说,杭州培养阿里巴巴,是个伪命题。杭州市只是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环境。干好政府应该干的筑路修墙优化环境之活,特别是制度环境,没有去干企业该干的经营发展创造发明等捞过界的事。这是政府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的明智之举。
做企业,同样需要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要量力而行,量能而行,量智而行,量德而行。要有风险规避之能。面对教培行业的惊涛骇浪,新东方从容撤退,漂亮转身,得益于俞敏洪先生长期准备了一笔应急备用金,没有拿这笔闲钱去做以小博大的赌注。
做企业,还要有甘为人后之智。企业家面对的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短跑,不争一时的爆发力。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是短跑的做法。长期主义,比拼的是耐力。谁能坚持到最后,就能达到目的地,就是成功者。
兔年新春来得特别早。祝大家新年好运、兔年大吉!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国明走了,震惊!悲痛!“你们是大学同班,写几句吧!”传媒茶话会编辑中午跟我说。一小时,两小时,竟然未着一字。因为我无法相信他的离去。
疫情防控期间,外出不便,就在人民日报院子里散散步,差不多每次都能见到国明。虽说看上去消瘦许多,但精神状态很好。一次碰面是在人民日报编辑楼前,他迎着太阳走过来,蓦然觉得,这情景恰如其人,他是一位心中充满阳光的人。
从此,院子里散步再无国明,可我每到编辑楼前总想与你说几句。早年我到军队院校任教,你也从新闻研究所到了人民日报编辑岗位。也许是你在暨南大学任教的经历,对新闻人才培养尤其用心,为我把书教好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后来我到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办《华东新闻》,你在总社总编室,为协调好版面你总是热情耐心。
后来我到中国记协书记处工作,直接工作联系少了,却总能从人民日报每年报送评奖的作品中看到你的智慧和倾注的心血。
多年来,只要我请你帮忙,你总是真诚相助!本有一坛绍兴酒,想适时请你和在京几位同学小聚,共叙同窗情谊,未想却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只能举杯遥祭:国明安息吧!



皮树义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原主任谢总指导我们上下结合抓报道
惊闻谢总病逝,非常痛惜。作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曾多年分管经济社会部工作。谢总站位高,接地气,总是从大局出发,考虑报道的方向、重点。他了解实际情况,要求报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正是坚持上下结合,谢总指挥经济社会部采写了不少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比如,2015年人民日报推出的【权威访谈】《五问中国经济》,就是谢总亲自策划出题,报道产生广泛社会反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丁士
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
老谢(我们党报工作过的人都习惯不称职务,习惯称老什么小什么或直呼其名)是我的复旦新闻系学兄,在学校虽没认识,但工作后打交道较多,因为我们都在各自报社的总编室工作过,还都当过总编室主任。
老谢新闻感觉敏锐,专业水平高超,总能把中央的精神要求和读者的关注焦点很好地在版面和文章中结合起来,争取最佳宣传效果。老谢学识渊博,文字功底深厚,还时时表露出新锐之气。
我常和他开玩笑:真不愧是谢安家族的后人,会写有文有武的好文章。老谢为人正直,还急公好义,他卸任报社职务后还在全国人大和专业记协担任职务,工作还是比较忙的,但同行找他帮忙,只要时间允许他从不推脱。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有两次会议请他出面致个辞,第二次邀请时,他已重病染身,但还是一口应承下来,并认真完成。2019年在绍兴开会时,我和赵健会长曾到他在近郊的老家看望他八十多岁老母亲,老人热心慈祥,勤劳自立,一看就感觉到老谢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老谢不到七十岁去世,同行得知都深感惋惜。作为曾经同是夜班报人,我认为特殊的工作时间、习惯和压力,对夜班媒体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不利影响的。在老谢发病前几个月,我曾和他一道出过差,当时还说他身体不错,没想到一检查就是绝症,这可能与工作中饮食不太规律,有征兆不及时查体有关。
老谢的英年早逝,也提示我们媒体工作人员,一定不能只顾工作不顾身体,要千万珍惜健康。
悲悼谢兄清明前日雨纷纷,不为节来为送人。昼夜倒颠无数计,谢兄早走泪倾盆!



官建文
人民网原副总裁
惊悉国明老总英年早逝,心里挺难受的。他手术后,曾不时见他在报社院里散步,虽然疾病对他身体损害挺大,看上去少了往日的荣光满面,多了几分憔悴,但精气神尚在,一直以为他能战胜病魔的,没想到……
谢国明虽然年纪比我小,但他是师兄,比我早一年走出九号楼。他毕业后在新闻研究所工作,是我们这些在校生的老师。他比我晚几年进入人民日报社,都在总编室工作。他既是师兄,也是老师,还是同事。
后来我到人民网工作,他仍在总编室,任副主任、主任,并升任报社副总编辑。他当时不分管人民网的工作,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在总编室的时候。我们分别在不同的编辑组,都曾任组长(主编)。
有段时间,我们在隔壁办公,是邻居,工作之余也不时串门儿。他所在的编辑组,叫综合组,所谓综合就是杂,不管部,其他编辑组不管的,杂七杂八的事,编采信息,内部业务交流,工作总结,上报信息,社内社外评选好新闻……都归他管。
这些无名无利、为他人做嫁衣的琐碎事,一般人不屑于做,非做不可往往容易应付了事。他不一样,每一项小事、杂事都干得有板有眼,干得不亦乐乎。因其如此,他的工作得到了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几年后,这位愿管杂事、善管杂事的主编升任总编室副主任了,几年后又升为主任,掌管人民日报的要闻版面、协调各个版面和报纸出版,做社长、总编辑在新闻编辑、编排的秘书。从他不管部主编的迁经历说明,只有边缘人没有边缘部门,能干的人在哪都会发光。
总编室主任这个新闻秘书的工作,他干得很好,也干得很辛苦。不分工作日、周末,他每天晚上都到夜班,跟值班主任敲定稿件安排,夜深了才离开,第二天白天照常上班,处理各种事务。
谢总安息吧!愿天国没那么辛劳!



卢玉华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校检室原主任
在质量面前一视同仁

记得有次报纸出了大错,当时已是副总编辑的您,和分管总编室的吴总编辑给我们各分管部门的正副主编开了一下午的会,您高声严厉批评个别主编的不作为,又苦口婆心讲质量对党报的重要性,那一刻的情境和谆谆教诲一直指引我在检校岗位上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还记得您给新疆日报社讲课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当时也同样派去新疆支援,虽然是同事,但也是第一次听您讲课,您的课件准备得那样充分、细致、认真,资料又是那么的充实、直观、清晰……让我感动的是您也在一直听我讲课……您的平易近人、非常认真工作的态度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精神至今仍历历在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怀念您!
惊悉噩耗!止不住眼泪直流,想给谢总您发最后一条短信,永远也忘不了您同我们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永远忘不了您笔耕不辍的岁岁年年,永远忘不了您抓质量时严肃认真的表情,永远忘不了您平易近人、和睦待人的音容笑貌……安息吧!我们永远的好老总!




谢国明与传媒茶话会


谢国明生前也一直关心和支持传媒茶话会的发展。谢国明多次接受传媒茶话会编辑的访谈,就媒体融合等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于媒体融合,谢国明曾说:媒体融合就是要把主流媒体弘扬的主流价值植入网络空间,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提供源头活水,这就是内容融合技术让技术为传播内容服务。所以,媒体融合应该是价值为魂,导向优先。
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谢国明曾在传媒茶话会上寄语年轻同行,希望大家坚守三个有:有立场、有底线、有情怀。
一是有立场。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信息无是非,传播有立场。每一位中国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坚守民族立场,爱国爱党,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喧嚣所惑,赤胆忠心献真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德立功立言。
二是有底线。信息传播至少应当真实、客观、公正。真实是最基本的底线。但是,带偏向选择事实虽是真事却不客观。拉偏架则不公正。认知有局限可以理解,但偏听偏信偏见有违底线。
三是有情怀。人文情怀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标志性区别。规则无情、灾难无情、疫情无情,新闻工作者传播信息、评点世事,必须有人文情怀。凡是没有人文情怀、丧失基本人性的举措,传播时要多用用眼力脑力,看见看穿看开。多为真情善行喝彩,不为简单粗暴造势。
除了向传媒茶话会分享他的观点,谢国明还多次参与传媒茶话会一年一度承办的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有时作为演讲嘉宾,有时也作为参会嘉宾,每次他都是早早就来,坐在前排和业界的同仁们交流。


谢国明工作经历


谢国明,195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77年,他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院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1991年,他成为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每晚8点,他就赶到岗位上开始安排第二天的版面,直至第二天凌晨。他秉承不出错是生命线,找到错是及格线,多出彩是水平线’”的工作原则,被誉为党报把关人、新闻守夜人
2000年起,他任总编室副主任,此后参与组织策划人民日报几乎全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如2003年的非典、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2015九三阅兵等,他参与设计的重大事件版面安排,经常成为全国党报的示范,被同行称为国版
2010年,谢国明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因时而变、大胆创新,在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建立中央厨房机制。2017年,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重要标志。
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曾说:能吃苦能吃亏,凡事皆可为;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eHzS0j4fvhmSeiBN1sTuw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6 12:17
【案例】
深圳报业集团退休干部刘绩辉同志于2023年4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59岁。刘绩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3年4月9日14时30分在广州殡仪馆主礼楼32号(仙鹤厅)房(二楼)举行。
夫 李 明
携 孝子 李泽坤
女 刘欣怡
泣告!
2023年4月6日
来源:搜狐
链接:https://m.sohu.com/a/663341501_121384255/?_trans_=010005_pcwzywxewmsm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12:29
【案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病逝

4月1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发布讣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1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54岁。
有媒体人称,郑广宁生前几日工作很忙碌,最终因突发心梗去世。
公开履历显示,郑广宁曾长期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工作,曾担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2021年6月,媒体报道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调整,郑广宁出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据南方网介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为龙头组建的党报集团,目前拥有6种报纸、10种期刊、1家出版社、20个网站、7个手机客户端、370个社交媒体公众账号,覆盖超过2亿用户。
2020年1月,时任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的郑广宁在一场新闻创新传播研讨会上表示,融媒体时代,既要避免“受众过了河,媒体还在摸石头”的尴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误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宣传必须要既能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反映人民心声。


来源:极目新闻
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345529155860201&wfr=spider&for=pc

编辑:陶鹏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6:05
【案例】
《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去世:被誉才女,曾跨界写武侠
《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在法属留尼汪岛因病去世。王星1974年生于北京,1997年加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曾任《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笔,《新知》主编、《爱乐》编辑,著有小说集《荆非昔笔》、散文集《七部名著读伦敦》等,曾选编《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2020年随外交官丈夫远赴法属留尼汪岛。
山高水远,我们从朋友圈收集了王星生前的同事故交写下的纪念文字,为她送行。

据悉,王星的告别仪式于当地时间42310点至12点(北京时间14点到16点)在留尼汪岛举行。
423日,《三联生活周刊》刊文《今天,我们想纪念一位同事》,从朋友圈收集了王星生前的同事故交写下的纪念文字,为她送行。
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以及王星多位前同事,均撰文怀念。
公开资料显示,王星曾任三联《新知》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三联《爱乐》杂志编辑。
王星出身文学世家,其祖父是知名翻译家王佐良,她曾推动王佐良学术著作《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由三联书店再版发售。
2001-2007年,王星担任《三联生活周刊》驻法国记者,负责法国及欧洲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报道。
2007年回国后,王星主持《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个人问题栏目。
据悉,生活圆桌是一档带有《三联生活周刊》文学气质的特色栏目,开办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
它从创办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不但成为《三联》经典名牌栏目而且其成熟的栏目经验更被多家媒体效仿。
作为资深主笔,王星多次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以及专刊的制作。她的多篇作品选入《生活圆桌精选集》、《葡萄酒的奥秘》等周刊文章合集。
在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王星常常被称为外语活词典,她精通多门外语,因此善于到一些犄角旮旯找材料,一些冷僻的题目找到她都能如愿以偿。
2010年,王星负责做一本葡萄酒专刊,她认真跑遍了法国的葡萄酒产区,因为这本专刊体现的专业性,她获得了罗讷河谷颁发的葡萄酒骑士勋章,也就成了周刊的葡萄酒专家。
王星被誉为才女,写作跨界范围非常大。
王星的外公是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她曾参与编著《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一书,带领读者探寻满天星斗的远古中国。
她还曾致敬古龙的武侠小说,尝试武侠侦探小说创作,写出一本原创武侠推理小说集《荆非昔笔》。
《荆非昔笔》收录了她的五篇古风探案故事。小说以古龙笔下小李飞刀的故事为引子,讲述的却是诗、书、酒、茶这类雅事如何沾染了血腥,以及酒鬼官家侦探荆非的探案故事。
王星说:最开始是一个玩笑,因为大家都把李寻欢当成神话,于是我写了这么一个恶作剧的开篇。
2020年,王星随外交官丈夫远赴法属留尼汪岛。
不少追忆王星的同事及朋友都谈到王星爱喝啤酒。据王星自己回忆,其喝啤酒的习惯就是跟爷爷王佐良养成的,因为爷爷是个充满趣味的人,偶尔喜欢喝两口(酒),从不觉得喝酒是个多大的事儿
来源:青萍鹿鸣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WfDzRPCWx-DkvDWEA5p1Q
编辑:吴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 22:15
【案例】
被学生称为虎哥的中国传媒大学孙振虎教授 因病不幸英年早逝

据多位媒体人和中国传媒大学学子发文,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青年教授孙振虎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孙振虎,教授,博导,新闻学博士,一直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虎哥”。任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CILECT国际影视教育联合会学校代表。
教育履历

1994年—1998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电视编辑专业本科。
1999年—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2002年—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自2002年从教以来,先后担任了《中外摄影史》、《摄影造型》、《电视影像语言》、《摄影理论与实践》、《影视观念探析——拉片(1-2)》、《摄影流派与发展史》、《DV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研究》、《创作训练——图片摄影》、《创作训练——电视摄影》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且涉猎从研究生到本科生,从续本到高职,从研究生进修班到短训班,从远程教育到函授教育等8个层次的学生,多次获得年度工作考核的优秀。并且在从教的同时,凭借纪录片《非常青春》、《胡永乐和他的秧歌队》先后于2001年、2002年两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凭借系列片《中华泰山》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系列片一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2009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并同时获得最佳教案奖和最佳演示奖。同时获得“评师网”评出的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之一,名列第四位。2010年底,在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刘云山等视察时讲解公开课,获得领导首肯。2012年获得全国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8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是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广电总局资深专家、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国家广电总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SMG、CTR、北京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特约培训教授。
节目创作获奖

1997年,编辑制作的英语节目《中国泰山》获96-97年度的“中国彩虹奖”三等奖。外语节目《走进荒原》入围日本地球环境电影节。
1998年,系列片《中华泰山》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系列片一等奖,山东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1999年,纪录片《山凹》(上、下),获得山东省电视奖一等奖。
2000年,三集电视系列片《山不转水转》,获得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
2001年,电视片《非常青春》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参与策划了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并在20集系列片《永远的丝路》中担任策划和总撰稿工作。
2002年,电视片《胡永乐和他的秧歌队》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
2003年,系列片《实践者的追求》获得“迎接十六大宣传好新闻奖”,同时获得山东省第二届思想政治工作新闻稿件电视类作品一等奖。
2004年,电视专题片《赤子情》获得第九届“中国大地之光”电视片特等奖。
2005年,专题片《神州追记》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科普节目奖。专题片《老中医最后的日子》获第四届《中华荟萃》评奖活动优秀奖。
2007年,系列片《中华泰山》获中国文献纪录片二十年(1986-2006)优秀作品奖。
2009年,参与创作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大三峡》,担任撰稿和导演职务。
2014年,作为总导演创作纪录片《走进和田 》,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指导学生的纪录片《再见好年华》获得匈牙利亚洲特快电影节亚洲作品大奖。

虎哥一路走好!
来源:今日寰宇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3dM0Ring0Iu3LpjZdPq4Q
编辑: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9 23:11
【案例】
北京国企传播岗51岁女员工,得知被裁员当晚跳楼

昨天,#网传北京某设计院高龄员工被裁后跳楼#成微博热门话题。

据爆料,这位高龄女员工51岁,原本是某杂志社编辑,后被北京某国有企业性质的设计院挖过去负责传播。


如今经济下行,设计院的日子不好过,便动了裁员的心思。这位老员工所在的宣传传播部门属于“职能部门”而不是“业务部门”,裁员首当其冲。

于是,这位51岁老员工也被单位列入裁员名单。

如果不被裁员,这位51岁女员工只需再熬上4年,就可以安安稳稳退休了。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这位老员工十分惊慌,担心自己这个年纪,离开单位怕是不好再找工作了。

她希望能保住这份工作,作出种种尝试和努力,仍无果。单位还是决定辞退她。

这位51岁的女员工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被辞退的当天晚上跳楼身亡。据称,目前单位对家属作出了一定数额的赔偿。

微博上有人留言称,自己的母亲也是设计院员工,“真的很辛苦,休假的周末都在开着海外的会,一天两三场,还得写材料,进国企工资不怎么高,但是就是想图一份保障啊!”

据“转型Media人”公号此前发布的文章《媒体人过五旬难就业,51岁女编辑求职实习生或家政,两千就行,当下,北上广深成五大新闻重镇,有4826名50岁以上的老媒体人正在智联招聘网站上找工作。但在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上,用人单位愿意接纳50岁以上人员干传播类岗位的几乎没有。

而北上广深成五大城市中,北京高龄媒体人求职者最多,占三分之二。

因为对口工作难找,跑汽车的老记者在求职保险理赔员,杂志社主任在求职服务员。

山西某报社一位51岁女编辑,求职目标为实习生或家政。她有33年采编经验,自称“文字功夫深厚”。

在简历中她写道:“希望给我个人一个机会,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

她和跳楼身亡的国企传播岗女员工同岁。


来源:转型Media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148U0oDlLNZkIx9Kj8sQ
编辑:覃韵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23:15
【案例】
讣闻|知名科技媒体人向霜突发疾病去世


传媒圈又一则噩耗!
原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于5月20日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6岁。
熟悉向霜的科技媒体人在一些微信社群表达了痛心、痛惜、哀婉。
向霜2010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加入老牌TMT垂直网站DoNews,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创业等领域报道。
2013年,向霜升任网站副主编一职,全面负责网站内容策划和采编,一直活跃在科技领域报道的最前线。
以下是这名资深互联网媒体人的主要作品:
《戴志康揭秘出售始末:两小时拿到“企鹅号船票”》
《雷军重回金山:从劳模CEO到董事长专业户》
《 张朝阳的内容野心:尝试打造中国“纸牌屋”样本》
《电商人聚焦之徐雷:传统企业“触网”的三个阶段》
《蘑菇街变脸:弃用瀑布流 ,向女性电商演进》
《港版iPhone 6引大陆黄牛出动:人肉快递,加价数千元 》
《陈华做唱吧KTV的野心:约炮之后突破约歌社交》


愿天堂没有疾病,向霜老师一路走好!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GOKTZjPMbwNzvprSJcptw
编辑:覃韵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9 21:39
【案例】
哀悼!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
9月2日,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因病去世,终年42岁;9月5日,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因病不幸猝然离世,终年43岁。
今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去世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

9月5日,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因病不幸猝然离世,9月7日,深圳足球俱乐部发文表示:“我们极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但我们曾经的同事、深足的挚友常宾老师,确已离我们而去。今天中午,我们在深圳殡仪馆与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常宾生长于天津,求学于武汉,在体育主持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是深圳体育健康频道的主持人。他曾经在深圳足球俱乐部工作,后来加入了深圳广电集团,为广大球迷所熟知。
从业20多年来,常宾在职业生涯中一直以认真负责、热情幽默的风格为观众们带去精彩的体育节目。
在广电集团的工作中,常宾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他的专业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态度得到了认可。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让他获得多项业内奖项,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对自己工作的热情。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去世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

9月3日,@中播网官方微博发文悼念:重庆之声新闻主播李林,因感冒尚未痊愈,9月2日晚锻炼身体时,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
公开资料显示,李林是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重庆之声FM968主持人,作为资深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李林主持的节目深受听友的喜爱。重庆的听友喜欢称呼他为“李将军”。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2021年5月曾刊文《重庆之声李林:不想做剑客的厨师不是好主持人》介绍,李林并非科班出身,大学专业竟然是英语。毕业过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到电台工作,因为他的英文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选择了翻译以及给电影英语配音等工作。
文章称,18年间,从《笑口常开》、《老师来了》、《李将军英语时间》到《走遍重庆》,再到现在大火的《边听边看》,不同定位、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节目,“李将军”用他的专业与敬业,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跨度的可能性。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去世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

5月20日,原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6岁。
熟悉向霜的科技媒体人在一些微信社群表达了痛心、痛惜、哀婉。
向霜2010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加入老牌TMT垂直网站DoNews,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创业等领域报道。
2013年,向霜升任网站副主编一职,全面负责网站内容策划和采编,一直活跃在科技领域报道的最前线。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女士,于当地时间4月19日中午在法属留尼汪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

公开资料显示,王星曾任三联《新知》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三联《爱乐》杂志编辑。
王星2007年回国后主持《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个人问题”栏目。作为资深主笔,王星多次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以及专刊的制作。她的多篇作品选入《生活圆桌精选集》、《葡萄酒的奥秘》等周刊文章合集。
王星的祖父是知名翻译家王佐良,王星曾推动王佐良学术著作《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由三联书店再版发售;王星的外公是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王星曾参与编著《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一书。
4月23日,《三联生活周刊》刊文《今天,我们想纪念一位同事》,从朋友圈收集了王星生前的同事故交写下的纪念文字,为她送行。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以及王星多位前同事,均撰文怀念。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回忆道:
王星是净土胡同的老人了,外语学院毕业,先到《爱乐》,我说,《爱乐》的活不够你做,到周刊帮忙吧,她就缩着脖来了,那时,她还是个长发飘飘的小姑娘呢。从净土胡同到安贞大厦到霞光里,她是周刊这集体里,我引以为傲的才女之一,我曾称她“活词典”。她通七八种外语吧?我曾与她讨论,可否开专栏,语种关系就饶有趣味。她就眯眼笑,笑是憨憨的,不通一点世故。在周刊,我自认兴趣广泛,知识面尚可,却远难及她。但凡犄角旮旯事,一问她,全知道,且还都真懂,她是我小老师啊。我一直说,我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她,另一个是鲁伊。4月2日,我还在微信上请教她,问巴克斯用英国16世纪政治家、探险家Walter Raleigh的一首诗。那是北京时间下午5点,她刚起,说还迷糊,讨论Raleigh范儿,说“文责不负”。是,岁月无情,晃眼间,她也近五十了,但还是万想不到,周刊最早送别的,竟是她呀。
王星每天都背着一个又大又沉的书包,肩是压斜了的,包里装满各种各样的书,这是她阅历之源。她是周刊几大主笔之一,对周刊作过重大贡献的。她一直说,我是将她作重苦力用的,我给她派过各种各样的重活:英范儿、法范儿、德范儿,摩天大楼史、法国情人史……她有能力将复杂的欧洲王室关系、民族变迁都认真梳理出来,一写就是五六万字。她曾得意说,她是既继承了爷爷(翻译家王佐良)的外语天赋,又继承了姥爷(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好奇心,她确实是个才女,内心桀骜不驯的才女。才女往往孤傲,往往散漫,往往难以自控,王星就是个理性自控特别弱的女子。她有太多的爱好:写侦探小说,钻研古外语,翻译,迷莫扎特。她在留尼汪告诉我,同时在翻六七本书,我说,不能一本本来吗?她答:叉着好玩。她在留尼汪告诉我,他爷爷的事与姥爷的事,“现在都在我这儿了”;过些天又跟我说,她与苏旻捷已经决定一起翻《埃达史诗》了。我真觉得,她缺少一个能爱护,又能管束她的人。她这样的女子,没有缰绳,便如白驹过隙,二十多年就很快燃尽了自己,真是“生若夏花之绚烂”,不必衰老,就拂袖而去了。

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表示:震惊!深深叹息。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写道:王星,一个如玉般温润的女孩子离开了!太突然了!震惊万分!眼前总是晃动着你恬静笑着端着酒杯的模样。你和我约定回京后聊聊你外公(苏秉琦先生)的书,还几次说希望能在留尼汪再见,这个将是我们永久的遗憾了!走好!走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去世

4月1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发布讣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1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54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
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

公开履历显示,郑广宁曾长期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工作,曾担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2021年6月,媒体报道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调整,郑广宁出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2020年1月,时任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的郑广宁在一场新闻创新传播研讨会上表示,融媒体时代,既要避免“受众过了河,媒体还在摸石头”的尴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误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宣传必须要既能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反映人民心声。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去世

4月4日9时许,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因胃癌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66岁。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

谢国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获得第十届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2006年度一等奖。
谢国明,1957年出生于绍兴市越城区。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乡风熏陶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1977年,他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院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1991年,他成为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在30年的人民日报生涯里,他每晚8点,就赶到岗位上开始安排第二天的版面,直至第二天凌晨。经年累月,默默耕耘;求真务实,不求名利。秉着“不出错是‘生命线’,找到错是‘及格线’,多出彩是‘水平线’”的工作原则,被誉为“党报把关人、新闻守夜人”。
2000年,他任总编室副主任。参与组织策划人民日报几乎全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历年的全国“两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2015年“九三”大阅兵等,他参与设计的重大事件版面安排,经常成为全国党报的示范,被同行称为“国版”。
2010年,他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因时而变、大胆创新,在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建立“中央厨房”机制。2017年,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正式投入使用,实现新闻题材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稿”,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重要标志。
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能吃苦能吃亏,凡事皆可为;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去世

2月25日,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在杭州家中去世,享年42岁。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丁原波是浙江湖州人,1981年出生,生前担任钱江晚报社特稿评论中心主任。
丁原波长期深耕浙江新闻界,并曾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2015年,时任钱江晚报社浙江新闻部副主任的丁原波曾在浙江大学分享自己采访经验时表示,记者在对采访技术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真诚、善良和正义”。
他当时还列出了记者的工作现状,“这个职业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家里通常难以照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很残酷也很现实。
丁原波认为,“不过,你若是想花10年的时间来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对事物综合判断的能力,同时,能相对自由地公开表达观点,告知受众事件的真相,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助,顺便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发起《2016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媒体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职业病。
1)肠胃病、肥胖、高血压成媒体人最普遍的问题
本次问卷列举了肠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职业常见病,参与调查的人可以进行多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肠胃病是最普遍见的不健康症状,23%的人有肠胃病。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列在不健康症状的二三名。
深蓝2014年与著名的健康网红于莺进行交流时,不少媒体人也普遍反映肠胃不好。可能这个症状与记者编辑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一些媒体人表示,目前的工作状态,没办法让自己的饮食规律起来。
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有57%的人吃饭过快,还有63%的人喜欢吃辣的,70%以上的人无法保证每天吃早餐,这些也是导致肠胃病的一种因素。

2)80%的媒体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现代人每天承受着太大的压力,经常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媒体记者更是如此。此次调查显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到了83%的。
工作压力剧增,导致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睡觉。晚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以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在这些不安因素之中,主要因为工作、收入和前途。其引发的问题是,有4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严重的疲劳、睡眠不足、压力大伴有焦虑、情绪紧张等往往促发了媒体工作者猝死的发生。

来源:征稿公社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bS0f-dIMN2e5LFOCrWp0g
编辑:覃韵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8 20:02
【案例】
编辑:洪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8 20:10
【案例】
编辑:洪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30 15:02
【案例】
立此存照 官媒少有的报道


《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螺蛳壳里做道场,送别总理,三位媒体编委都用心了。
北晚是说天坛公园的菊展开始了,封面上一朵近景的白菊怒绽,遥遥衬着远景的天坛,最上面是他的名字。
一株参天古树占据着南都五分之四多版面,说是广东各地市建有一百多座古树公园,他的名字在最上面。
这白菊,这古树,这鲜活的人间……



花一样亘在的惦念,树一样不朽的思念,用图和结构得以诠释。
(来自网文)



来源:红楼梦学问(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XfbVeWRVcJHxeAjgt3YJA
编辑:覃韵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5 01:05
【案例】
哀悼!又有媒体人离世
今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1028日,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因患重病离世,终年46岁;95日,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因病不幸猝然离世,终年43岁;92日,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因病去世,终年42岁……
今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离世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因患重病,经专家、医生抢救无效,于20231028456分离世,终年46岁。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
据了解,王静的追悼仪式已于1030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生前的好友与同事家人悉数到场,送别王静最后一程。离世的消息最早由著名歌唱家霍勇透露,他与王静曾在海政文工团一起工作多年。


资深媒体人杜恩湖独家釆访了王静的母亲钟晓岚。她说,“爱女王静,过去身体一直都很好。今年3月,突然发现她患了癌症。半年多来,我和她弟弟,到处请医生、专家,想方设法为她治疗。但癌细胞扩散,实在没有办法。医治无效,于1028日凌晨4时永远离开了我们。”
王静11岁从四川内江考进海政文工团,从2002年开始,她以一个舞蹈演员华丽转身,从事主持工作。二十多年来,王静成功主持了近千台文艺晚会。王静端庄、大方、典雅、音色圆润的主持风格,受到了观众和国外嘉宾的高度好评。
王静生前热爱部队,尽管她已经转业离开了海政文工团,但部队有演出请她主持,她仍然以“兵”的身份,热情为部队基层官兵主持节目。为此,王静生前的部队有关领导及战友们,争相为王静送别。
原央视主持人刘芳菲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
“王静,从《香江明月夜》中秋晚会并肩主持到今天,匆匆十余年。期间,我们曾多次合作,生活中也不时见面。你永远大方得体、笑意盈盈。在海军工作的你一年到头下部队慰问主持,任务繁重,也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演出。无论是在边防哨所,还是国家舞台,你都认真对待,零失误完成各类主持任务。对朋友,你真心陪伴用心倾听。还记得2017年夏我们两人并肩游走故宫,那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回忆。今春得知你重病,我流着泪给你打电话,坚强乐观的你反过来劝慰我自己已经看淡病痛,当作一场修行。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十一期间还曾通信,不想,那竟是我们最后的对话。今天,我用这段文字记录世间曾有过的一位善女子。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你一定会被善待。亲爱的王静,一路走好!”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去世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
95日,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因病不幸猝然离世,97日,深圳足球俱乐部发文表示:“我们极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但我们曾经的同事、深足的挚友常宾老师,确已离我们而去。今天中午,我们在深圳殡仪馆与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常宾生长于天津,求学于武汉,在体育主持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是深圳体育健康频道的主持人。他曾经在深圳足球俱乐部工作,后来加入了深圳广电集团,为广大球迷所熟知。
从业20多年来,常宾在职业生涯中一直以认真负责、热情幽默的风格为观众们带去精彩的体育节目。
在广电集团的工作中,常宾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他的专业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态度得到了认可。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让他获得多项业内奖项,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对自己工作的热情。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去世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
93日,@中播网官方微博发文悼念:重庆之声新闻主播李林,因感冒尚未痊愈,92日晚锻炼身体时,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
公开资料显示,李林是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重庆之声FM968主持人,作为资深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李林主持的节目深受听友的喜爱。重庆的听友喜欢称呼他为“李将军”。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20215月曾刊文《重庆之声李林:不想做剑客的厨师不是好主持人》介绍,李林并非科班出身,大学专业竟然是英语。毕业过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到电台工作,因为他的英文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选择了翻译以及给电影英语配音等工作。
文章称,18年间,从《笑口常开》、《老师来了》、《李将军英语时间》到《走遍重庆》,再到现在大火的《边听边看》,不同定位、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节目,“李将军”用他的专业与敬业,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跨度的可能性。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去世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
520日,原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6岁。
熟悉向霜的科技媒体人在一些微信社群表达了痛心、痛惜、哀婉。
向霜2010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加入老牌TMT垂直网站DoNews,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创业等领域报道。
2013年,向霜升任网站副主编一职,全面负责网站内容策划和采编,一直活跃在科技领域报道的最前线。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女士,于当地时间419日中午在法属留尼汪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
公开资料显示,王星曾任三联《新知》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三联《爱乐》杂志编辑。
王星2007年回国后主持《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个人问题”栏目。作为资深主笔,王星多次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以及专刊的制作。她的多篇作品选入《生活圆桌精选集》、《葡萄酒的奥秘》等周刊文章合集。
王星的祖父是知名翻译家王佐良,王星曾推动王佐良学术著作《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由三联书店再版发售;王星的外公是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王星曾参与编著《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一书。
423日,《三联生活周刊》刊文《今天,我们想纪念一位同事》,从朋友圈收集了王星生前的同事故交写下的纪念文字,为她送行。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以及王星多位前同事,均撰文怀念。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回忆道:
王星是净土胡同的老人了,外语学院毕业,先到《爱乐》,我说,《爱乐》的活不够你做,到周刊帮忙吧,她就缩着脖来了,那时,她还是个长发飘飘的小姑娘呢。从净土胡同到安贞大厦到霞光里,她是周刊这集体里,我引以为傲的才女之一,我曾称她“活词典”。她通七八种外语吧?我曾与她讨论,可否开专栏,语种关系就饶有趣味。她就眯眼笑,笑是憨憨的,不通一点世故。在周刊,我自认兴趣广泛,知识面尚可,却远难及她。但凡犄角旮旯事,一问她,全知道,且还都真懂,她是我小老师啊。我一直说,我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她,另一个是鲁伊。42日,我还在微信上请教她,问巴克斯用英国16世纪政治家、探险家Walter Raleigh的一首诗。那是北京时间下午5点,她刚起,说还迷糊,讨论Raleigh范儿,说“文责不负”。是,岁月无情,晃眼间,她也近五十了,但还是万想不到,周刊最早送别的,竟是她呀。
王星每天都背着一个又大又沉的书包,肩是压斜了的,包里装满各种各样的书,这是她阅历之源。她是周刊几大主笔之一,对周刊作过重大贡献的。她一直说,我是将她作重苦力用的,我给她派过各种各样的重活:英范儿、法范儿、德范儿,摩天大楼史、法国情人史……她有能力将复杂的欧洲王室关系、民族变迁都认真梳理出来,一写就是五六万字。她曾得意说,她是既继承了爷爷(翻译家王佐良)的外语天赋,又继承了姥爷(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好奇心,她确实是个才女,内心桀骜不驯的才女。才女往往孤傲,往往散漫,往往难以自控,王星就是个理性自控特别弱的女子。她有太多的爱好:写侦探小说,钻研古外语,翻译,迷莫扎特。她在留尼汪告诉我,同时在翻六七本书,我说,不能一本本来吗?她答:叉着好玩。她在留尼汪告诉我,他爷爷的事与姥爷的事,“现在都在我这儿了”;过些天又跟我说,她与苏旻捷已经决定一起翻《埃达史诗》了。我真觉得,她缺少一个能爱护,又能管束她的人。她这样的女子,没有缰绳,便如白驹过隙,二十多年就很快燃尽了自己,真是“生若夏花之绚烂”,不必衰老,就拂袖而去了。
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表示:震惊!深深叹息。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写道:王星,一个如玉般温润的女孩子离开了!太突然了!震惊万分!眼前总是晃动着你恬静笑着端着酒杯的模样。你和我约定回京后聊聊你外公(苏秉琦先生)的书,还几次说希望能在留尼汪再见,这个将是我们永久的遗憾了!走好!走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去世
41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发布讣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41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54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
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
公开履历显示,郑广宁曾长期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工作,曾担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20216月,媒体报道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调整,郑广宁出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20201月,时任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的郑广宁在一场新闻创新传播研讨会上表示,融媒体时代,既要避免“受众过了河,媒体还在摸石头”的尴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误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宣传必须要既能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反映人民心声。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去世
449时许,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因胃癌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66岁。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
谢国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获得第十届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2006年度一等奖。
谢国明,1957年出生于绍兴市越城区。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乡风熏陶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1977年,他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院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1991年,他成为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在30年的人民日报生涯里,他每晚8点,就赶到岗位上开始安排第二天的版面,直至第二天凌晨。经年累月,默默耕耘;求真务实,不求名利。秉着“不出错是‘生命线’,找到错是‘及格线’,多出彩是‘水平线’”的工作原则,被誉为“党报把关人、新闻守夜人”。
2000年,他任总编室副主任。参与组织策划人民日报几乎全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历年的全国“两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2015年“九三”大阅兵等,他参与设计的重大事件版面安排,经常成为全国党报的示范,被同行称为“国版”。
2010年,他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因时而变、大胆创新,在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建立“中央厨房”机制。2017年,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正式投入使用,实现新闻题材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稿”,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重要标志。
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能吃苦能吃亏,凡事皆可为;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去世
225日,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在杭州家中去世,享年42岁。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丁原波是浙江湖州人,1981年出生,生前担任钱江晚报社特稿评论中心主任。
丁原波长期深耕浙江新闻界,并曾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2015年,时任钱江晚报社浙江新闻部副主任的丁原波曾在浙江大学分享自己采访经验时表示,记者在对采访技术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真诚、善良和正义”。
他当时还列出了记者的工作现状,“这个职业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家里通常难以照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很残酷也很现实。
丁原波认为,“不过,你若是想花10年的时间来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对事物综合判断的能力,同时,能相对自由地公开表达观点,告知受众事件的真相,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助,顺便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发起《2016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媒体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职业病。
1)肠胃病、肥胖、高血压成媒体人最普遍的问题
本次问卷列举了肠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职业常见病,参与调查的人可以进行多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肠胃病是最普遍见的不健康症状,23%的人有肠胃病。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列在不健康症状的二三名。
深蓝2014年与著名的健康网红于莺进行交流时,不少媒体人也普遍反映肠胃不好。可能这个症状与记者编辑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一些媒体人表示,目前的工作状态,没办法让自己的饮食规律起来。
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有57%的人吃饭过快,还有63%的人喜欢吃辣的,70%以上的人无法保证每天吃早餐,这些也是导致肠胃病的一种因素。
280%的媒体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现代人每天承受着太大的压力,经常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媒体记者更是如此。此次调查显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到了83%的。


工作压力剧增,导致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睡觉。晚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以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在这些不安因素之中,主要因为工作、收入和前途。其引发的问题是,有4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严重的疲劳、睡眠不足、压力大伴有焦虑、情绪紧张等往往促发了媒体工作者猝死的发生。
专家建议:坚持锻炼,定期开展心理体检
如何呵护媒体人健康,医生开出了这样的“药方”:建议广大媒体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经常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的质量。定期进行体检。在空闲时间一定要经常做一些如慢跑、散步、游泳之类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做记者的十胃九病”,媒体人的脑力劳动过重和食无定时的工作特质是诱发胃肠病的重要因素。医生建议,这一人群每日应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日吃上一些水果,如苹果、葡萄等,帮助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全面巩固健康基础。
医生提醒,长时间固定姿势工作者,尤其是媒体人要注意不能久坐或长时间低头,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应定时活动颈部,做做抬头运动,增强肌肉锻炼,强化颈部肌肉和韧带。尽量保持生活规律,减少不必要的熬夜。学会自己减压,懂得倾诉,保持和朋友的联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当遭受心理障碍、发生情绪危机时,还可直接求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医疗机构。


来源:CMNC(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yOwgCJ6qe-sgpBnRT9RHQ
编辑:覃韵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4 21:44
【案例】
讣闻|上海知名财经媒体人,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7岁

又一位知名媒体人,突然去世了。

近日,上海多个媒体人向传媒见闻证实,《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元老、原《福布斯》中国执行主编康健于本月初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7岁。因父母健在,不进行祭祀。骨灰安葬于上海浦东天长公墓。

公开资料显示,康健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曾先后在美的、紫光等公司担任管理职务。还曾经在《第一财经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中国国内财经媒体担任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资深编辑等职务。自2009年3月起,康健在《福布斯(中文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主编和主编。

通过检索公开信息发现,康健最后一次作为福布斯中国执行主编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在2018年1月11日的《2018年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发布会。

2018年8月,康健的身份就变成了福布斯中国战略发展总监。2019年6月12日,康健最后一次公开出现在福布斯中国的公开活动上,此后便销声匿迹了。

公开资料显示,康健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并有多部专著问世。如《中国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b5I5CZIn8nD2dejt6vuXA

编辑:郑程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4 21:52
【案例】
41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祝东去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祝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22日在广州去世,终年41岁。

公开资料显示,祝东,男,1982年9月6日出生,汉族,湖北孝昌人,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7月至2020年10月,祝东于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期间获评副教授、教授。2020年11月入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华夏传播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主要理论兴趣为符号学、阐释学。

祝东曾获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出版《先秦符号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符号学关键词》《早期中国符号学思想与伦理转向》《中国传统符号学思想研究文选》《中国古代符号思想史论》等专(编)著1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学术成果丰硕。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 ... p;wid=1700833811568
编辑:郑程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 16:38
【案例】

《纽约时报》基辛格讣闻:他活得太久了

在为纽约时报撰写的基辛格讣闻中,作者大卫 · 桑格不仅重现了他的一生,而且探讨了他复杂的政治遗产,这些遗产仍然在影响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包括当下的中东局势,并在世界各地继续引发争议。全文有近5000字删节。



亨利·基辛格,这位学者出身的外交官,曾策划美国对华开放、谈判美国退出越南,并在冷战最热时利用狡诈、野心和智慧,再造了美国与苏联的权力关系,有时甚至为此践踏了民主价值观。根据他的咨询公司发表的声明,基辛格于周三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 100 岁。很少有外交官能像基辛格这样,既被人称颂,又遭人唾弃。他被认为是二战后最有权势的国务卿,有时被誉为极端现实主义者,再造外交格局中以反映美国利益;有时又被斥责为放弃了美国价值观,只要他认为符合国家的目的。从肯尼迪到拜登,他为 12 位总统提供过建议,占美国所有总统的四分之一以上。他对外交史有着学者般的理解,作为一名德裔犹太难民,基辛格有着在养育他的土地上取得成功的动力、深深的不安全感和终生难改的巴伐利亚口音,这些都为他的表达增添了难以辨认的元素。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基辛格几乎改变了他所接触的每一种全球关系。在美国历史和外交的关键时刻,他的权力仅次于尼克松总统。1969 年 1 月,他进入尼克松白宫担任国家安全顾问,1973 年被任命为国务卿后,他同时有这两个头衔,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尼克松辞职后,他继续在福特政府留任。基辛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的秘密谈判,促成了尼克松外交政策中最著名的成就。作为冷战时期孤立苏联的决定性举措,这为全球最复杂的关系开辟了一条道路,基辛格吸引苏联参与对话,这就是后来的 "缓和",并促成了两国之间第一批重要的核军备控制条约。通过穿梭外交,他使莫斯科失去了中东影响力大国的地位,但未能促成地区真正的和平。经过多年在巴黎的会晤,基辛格谈判达成了结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和平协议,并因此与北越外交官黎德寿分享了 1973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黎德寿拒绝了)。他称之为 "光荣的和平",但战争远未结束,批评者认为他本可以早几年达成同样的协议,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两年之内,北越打败了美国支持的南越。基辛格从一开始就怀疑美国不可能赢得这场冲突,最终这场冲突以美国屈辱的方式收场。在他的诋毁者看来,北越的胜利是一项草率政策的必然结果,目的是在美国撤出越南和接下来的任何事情之间弱化一些联系。事实上,在 1971 年秘密访华的笔记空白处,基辛格潦草地写道:"我们想要一个体面的间隔期",这表明他只是想推迟西贡的沦陷。但当间隔期结束时,美国人已经放弃了越南,不再相信美国的战略利益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越南战争的情况一样,历史对他的一些冷战现实主义的评价,比当时的一般描述更为严厉。由于着眼于大国竞争,他常常不惜以粗暴的马基雅维利方式行事,尤其是在与小国打交道时,他常常把这些小国视为大战中的棋子。他为尼克松政府策划了推翻智利民选社会主义总统阿连德。1969-1970年,他授权对柬埔寨进行秘密地毯式轰炸,这是对一个表面上中立的国家发动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因而被指控违反了国际法。他的目的是根除从柬埔寨边境基地活动的亲北越部队,但轰炸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基辛格告诉军方要打击 "任何会飞的东西或任何会动的东西",结果至少 50000 名平民丧生。1971 年,美国支持的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巴基斯坦(即现在的孟加拉国)发动战争时,基辛格和尼克松不仅无视美国驻东巴基斯坦领事馆要求停止大屠杀的请求,还批准向巴基斯坦运送武器,包括从约旦非法运送 10 架战斗轰炸机。东巴基斯坦至少有 30 万人丧生,1,000 万难民被驱赶到印度。1975 年,基辛格和福特总统秘密批准了美国支持的印尼军队入侵前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福特总统图书馆的解密文件显示,基辛格告诉印尼总统,这项行动必须尽快取得成功,"最好在我们返回美国后再进行"。超过 10 万东帝汶人被杀害或饿死。基辛格驳斥了各种批评,称批评者没有面临他所面临的艰难选择。但是,他用讽刺性的笑话来压制批评的努力,只会激化批评。他不止一次地调侃说:"违法的事我们马上就做。违宪的事情要花点时间"。基辛格后来至少在一个可能造成灾难的问题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一名年轻的哈佛大学教授,他主张有限核战争的概念,核战争可以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在任期间,他在核威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让对手相信,如果不付出难以接受的高昂代价,就无法发动核打击。但他后来承认,想不让有限的核战争升级应该是不可能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有保留地接受了逐步消除所有核武器的新努力。在95岁高龄时,他开始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武器的崛起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发出警告。他在2018年说,"在我所剩不多的岁月里,我能做的就是提出这些问题,我不会假装自己有答案"。基辛格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最后。他关于崛起中的中国的最新著作,包括《论中国》(2011 年),这本 600 页的书,将历史与自我启示式的轶事融为一体,可以在他在白宫西翼的国家安全助理粉丝的书架上找到。九十多岁仍能发挥作用在加入尼克松政府 50 年后,共和党候选人仍在寻求基辛格的支持,总统们也在寻求他的帮助。即使是特朗普,在抨击了共和党建制派之后,也在2016年竞选期间拜访了基辛格,希望他寻求基辛格建议的形象,能够传达出威严。这催生了一幅《纽约客》漫画,基辛格的头顶上有一个思想泡泡,上面写着 "我想念尼克松"。基辛格笑称,当《纽约时报》记者问到,特朗普从这次会晤中获得了什么新想法或新举措时,他却说不出来。他说:"他不是我建议的第一个人,他要么不理解我说的话,要么不想理解我说的话。"



基辛格刚上任时,奥巴马才8岁,他对基辛格并不那么着迷。在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奥巴马指出,他在任期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修复基辛格留下的世界,认为基辛格的失败是一个警世故事。
奥巴马在2016年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说:"我们在柬埔寨和老挝投下的弹药,比二战时在欧洲投下的弹药还要多,然而,最终尼克松撤走了,基辛格去了巴黎,我们留下的只是混乱、屠杀和专制政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府终于从地狱中走了出来。"奥巴马指出,他在任时仍在努力帮助各国 "拆除仍在炸断小孩子腿的炸弹"。他说:"这一战略到底以何种方式促进了我们的利益?"在美国现代史上,很少有人物能像基辛格这样长期保持如此重要的地位。直到 90 多岁,他仍在演讲和写作,并向寻求他的地缘政治分析的客户,收取天文数字的费用。虽然他演讲时的抗议者越来越少,但一提到他的名字就会引发激烈的争论。对于崇拜者来说,基辛格是美国和平的杰出设计师,是一位愿意颠覆棋盘,并为美国外交注入某种不可预测性的国际象棋大师。对于诋毁者,甚至是一些朋友和前雇员来说,基辛格虚荣、阴险、傲慢、脾气暴躁,可以一边称赞一位高级助手不可或缺,一边命令联邦调查局非法窃听他的家庭电话,以查明他是否向媒体泄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代记者都知道,如果他们要寻找泄密者,通常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泄密者,基辛格这位艺术大师就是一个现成的消息来源。他曾说:"如果本届政府有人泄密,我就是那个泄密者。"他确实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1957年,基辛格撰写了一本值得称赞的书,分析了奥地利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王子在后拿破仑时代领导奥地利帝国所建立的世界秩序,这本书也是他的自我描述,尤其是在谈到一位领导人屈服于国家意志时。基辛格在谈到梅特涅时说:"他擅长的是操纵,而不是建设。比起正面进攻,他更喜欢微妙的策略"。这种风格在尼克松时期的水门丑闻中得到了体现。日益孤立无援的尼克松经常求助于基辛格,这位他政府中永不褪色的明星,以寻求安慰并回顾他最伟大的成就。基辛格会这样做。水门事件的录音带显示,基辛格花了数小时聆听总统对外界的破口大骂,包括对这位犹太裔国务卿发表的反犹太言论。基辛格经常以奉承作为回应。回到办公室后,他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向最亲密的同事讲述尼克松的怪异行为。泄密与偏执基辛格没有参与水门事件。然而,白宫雇佣窃贼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还试图掩盖罪行,这一切都源于一种猜疑和保密的文化,而许多人认为基辛格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69年春,他上任不久,就被《纽约时报》一篇关于柬埔寨轰炸行动的报道背后的泄密事件激怒,下令联邦调查局窃听十多名白宫助手的电话,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幕僚。这些录音从未查出真凶。1971 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五角大楼文件同样激怒了他。这些机密文件记录了政府在越南的战争政策和计划,在他看来,泄露这些文件会危及他的秘密面对面外交。他的抱怨促成了白宫盗窃小组的成立,这个负责堵漏的小组后来闯入了民主党在水门大厦的总部。



1974 年 8 月,当尼克松在弹劾和辞职之间做出抉择时,他将基辛格拉入了白宫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时刻。在告诉基辛格他打算辞职后,心急如焚的尼克松,要求国务卿和他一起跪在林肯会客厅外默默祈祷。然而,随着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越陷越深,基辛格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少数继任者无法企及的声望。他的助手们形容他洞察力敏锐,脾气暴躁,还讲述了基辛格在勃然大怒时把书扔到办公室各处的故事,包括他的操纵癖,这甚至导致他最忠实的同事也不信任他。沃尔特·艾萨克森在1992年出版的综合性传记《基辛格》中写道:"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他会通过操纵他们的对立情绪来建立联盟和阴谋纽带。"艾萨克森说:"他对对手有一种强迫性的吸引力,会通过奉承、哄骗和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方式,来寻求对手的认可……他特别喜欢与权势人物打交道,因为他可以调动他们的思想。作为大屠杀的孩子和拿破仑时代国家学学者,他意识到伟人和强大的力量才是塑造世界的关键,他知道人格和政策永远无法完全分离。他很自然地将保密作为一种控制工具。他对权力关系和平衡有着本能的感觉,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地缘战略上的。"到了晚年,当棱角被磨平,旧事已消退或与昔日的对手一起被埋葬,基辛格有时会谈到他所塑造的全球秩序与继任者所面临的、更加无序的世界之间的相对危险性。他所驾驭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可怕的,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简单的。他从未遇到过基地组织或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组织,也从未遇到过各国利用社交媒体操纵舆论、网络攻击破坏电网和通信的世界。基辛格2016年在纽约历史学会的一次演讲中说:"冷战更加危险。双方都不惜发动全面核战争"。但他又说,"今天的情况更加复杂"。与他试图设计的冷和平相比,大国冲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纯粹的权力问题。他说,最让他担心的,是与 "崛起中的大国 "发生冲突的前景。相比之下,俄罗斯是一个 "衰落的国家",不再 "有能力称霸世界",他在康涅狄格州肯特市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如是说。但他警告说,不要低估俄罗斯领导人普京。他说:"要理解普京,就必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不是《我的奋斗》。普京认为俄罗斯被欺骗了,我们一直在利用俄罗斯。"基辛格对俄罗斯的威胁较小这一事实感到有些满意。毕竟,他与莫斯科达成了第一份战略武器协议,并引导美国接受了《赫尔辛基协议》,协议是1975年关于欧洲安全的契约,为苏联集团的持不同政见者争取到了一些表达的权利。回过头来看,这只是一滴水,而这滴水却汇成了横扫苏联的洪流。圈里人在权力的巅峰时期,基辛格的形象也是华盛顿外交官中无人可比的。这位矮胖的哈佛大学教授戴着一副呆萌的黑框眼镜,在乔治敦和巴黎与女明星们挽着手,开玩笑说 "权力是最大的春药"。在纽约的餐厅里,他与女演员吉尔·圣约翰(Jill St. John)手牵手,或用手指理她的头发,让八卦专栏作家们大呼过瘾。但事实上,正如圣约翰女士告诉传记作者的那样,两人的关系虽然亲密,但只是柏拉图式的。其他人也是如此。一位与他约会过的女士曾去过他在华盛顿石溪公园边上租住的小公寓,那里有一张单人床供睡觉,另一张床则放着大量衣物。据她说,由于那里很乱,而且还有助手在场,"即使很想在那里做些浪漫的事,你也做不了"。华盛顿的笑话是,基辛格炫耀他的私人生活,以掩盖他在办公室的所作所为。曾经为基辛格工作过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2016年接受采访时说:"几乎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亨利,美国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崛起大国关系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基辛格的其他努力也取得了喜忧参半的结果。1973年赎罪日战争结束后,基辛格通过不懈的穿梭外交,说服埃及与以色列开始直接谈判,为两国后来达成和平协议打下了基础。但基辛格最重要的外交贡献,或许是他在中东四十年来做到了让莫斯科靠边站,直到普京在2015年命令他的空军进入叙利亚内战。基辛格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似乎对小国漠不关心。奇怪的是,一个从小就因纳粹崛起而被赶出祖国的人,似乎对非洲、拉丁美洲、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国家政府的行为不以为然。尼克松椭圆形办公室的录音带显示,基辛格更关心的是如何让盟友站在自己的阵营中,而不是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人民。在与安·弗莱舍长达 15 年的婚姻后,基辛格于 1964 年离婚,1974 年与南希·马金尼斯结婚,并搬到了她在曼哈顿的家中。马金内斯女士当时为纳尔逊·洛克菲勒工作,洛克菲勒是前纽约州州长,也是基辛格的朋友和盟友。离开政府部门后,基辛格再也没有恢复教学工作。但他继续写作,其速度让他以前的学术同事们感到尴尬。



他撰写了三卷回忆录,长达 3800 页。《白宫岁月》主要讲述尼克松的第一个任期(1969-1973 年);《动荡岁月》讲述了接下来的两年;最后是《复兴岁月》,涵盖了福特总统任期。2014年出版的《世界秩序》,是对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地缘政治的告别性评估,他在书中对美国的领导能力表示担忧。他写道:"美国在两代人的时间里退出了三场战争,每场战争都以理想主义的愿望和广泛的公众支持而开始,但都以国家的创伤而告终,美国正在努力界定其权力(仍然庞大)与原则之间的关系。"他继续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并通过他的公司,基辛格联合公司,就国际趋势和迫在眉睫的困难为企业和高管提供建议。当迪斯尼公司试图在上海建造一座耗资 55 亿美元的公园时,基辛格接到了电话。"亨利无疑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基辛格咨询公司的前董事总经理戴维·罗斯科普夫说。"我认为,他有理由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因为他既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有明显的缺陷"。逃往美国1923 年 5 月 27 日,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在巴伐利亚小镇菲尔特。一年后,他的父母,中学教师路易斯·基辛格和一位富裕牛贩子的女儿保拉·基辛格又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沃尔特。据说小海因茨性格孤僻,喜欢看书,但对足球充满热情,以至于冒着与纳粹恶棍发生冲突的危险去看球赛,即使在一个体育场挂出了 "Juden Verboten(德语的禁止犹太人) "标语之后。父母将他培养成正统的菲尔特犹太教堂的忠实成员,尽管他在成年后给父母写信时几乎拒绝了所有的宗教活动。1935 年纽伦堡法通过后,路易斯失去了工作;作为犹太人,他被禁止在公立学校任教。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保拉·基辛格主动设法让全家离开这个国家,她写信给纽约的一位表亲,询问移民事宜。1938 年秋天,距离战争爆发还有一年时间,纳粹当局允许他们离开德国。基辛格一家带着少量家具和一个行李箱,搭乘法国 "法兰西岛 "号远洋轮船前往纽约。海因茨当时 15 岁。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他们家至少有 13 位近亲死于纳粹的毒气室或集中营。保拉·基辛格多年后回忆说:"我心里明白,如果我们留下来,他们会把我们和其他人一起烧死。"基辛格淡化了那些岁月对自己世界观的影响。1971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并不是有意识地不快乐。我并没有强烈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但在几年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确实讲述了痛苦的回忆,为了躲避希特勒青年团而走到街上时所感受到的恐惧,以及不得不与亲人告别时的悲伤,尤其是他的祖父,他知道他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基辛格的许多熟人都说,在纳粹德国的经历对他的影响,远比他自己承认的要大,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非犹太裔德国移民弗里茨·克莱默说:"在他青年时期的成长岁月里,他面临着世界分崩离析的恐怖,他所爱的父亲变成了一只无助的老鼠。这让他寻求秩序,让他渴望被接纳,即使这意味着要努力取悦那些他认为在智力上不如他的人。"有些人认为,基辛格之所以摒弃道德主义外交,转而支持现实政治,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文明的德国拥抱希特勒。基辛格经常引用歌德的一句箴言,他说如果让他在秩序和正义之间做出选择,他会像这位小说家和诗人一样,选择秩序。基辛格一家定居在曼哈顿上城的华盛顿高地,那里当时是德国犹太难民的避难所。萎靡不振的父亲找到了一份簿记员的工作,但却陷入了抑郁之中,始终无法完全适应收养他家庭的地方。保拉·通过承办小型聚会和招待会维持着这个家庭。海因茨在高中时成为了亨利。当在一家生产剃须刷的公司工作时,他转到夜校学习。1940 年,他进入城市学院学习,学费全免,几乎所有课程都获得了 A。他似乎有望成为一名会计师。结果1943 年,他应征入伍,被派往路易斯安那州的克莱伯恩营。据基辛格回忆,贵族知识分子和普鲁士难民克雷默有一天到那个地方,就 "战争的道德和政治利害关系 "发表演讲。这位二等兵回到军营后,给克莱默写了一张纸条:"我昨天听了您的演讲。应该这样做。我能帮上什么忙吗?"这封信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克雷默将他纳入麾下,安排二等兵基辛格调往德国担任翻译。战争最后几个月,德国城镇一个个被攻占,基辛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审问被俘的盖世太保军官,阅读他们的信件。1945年4月,盟军胜利在望,他和战友们带队突袭了盖世太保的住宅,这些盖世太保被怀疑策划了针对即将到来的美军的破坏活动,因此基辛格获得了一枚铜星勋章。但在返回美国之前,基辛格访问了自己的家乡菲尔特,发现那里只剩下 37 名犹太人。在他的传记作者尼尔·弗格森发现的一封信中,23 岁的基辛格写道,他与集中营幸存者的接触,给他上了关于人性的重要一课。信中写道:"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者和道德高尚的人没有机会。"他遇到的幸存者, "学会了回首往事就意味着悲伤,而悲伤是软弱,软弱是死亡的代名词"。基辛格战后留在了德国。他后来说,他担心美国会过快地撤出疲惫的军队,从而失去巩固胜利的机会。他找了一份文职教员的工作,教美国军官如何发现前纳粹军官,这份工作让他得以纵横全国各地。他对共产主义颠覆德国的行为感到震惊,并警告美国需要监控德国人的电话和信件。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冷战的滋味,也是他日后塑造的冷战。1947 年,他回到美国,打算继续他的大学学业,却被多所名牌大学拒绝。哈佛大学是个例外。哈佛的新世界基辛格以大二学生的身份进入哈佛大学,成为 1950 届学生中的一员。这是他在马萨诸塞州剑桥校园二十年生活的开始,在这里,他以教授的身份声名鹊起,后来又因越南问题与同事发生激烈冲突,以至于他发誓再也不回校。他带着他的可卡犬 "斯莫基 "来到校园,在禁止养狗的克拉弗利大厅,他总是把它藏起来,不让监考老师发现。朋友们后来说,斯莫基在宿舍里的存在很能说明问题:基辛格感觉自己又成了一个没有朋友的移民。他在回首往事时写道:"那时的哈佛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的神秘就隐藏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但这个局外人现在有了新方向,领导政治学系(Harvard's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哈佛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专注于政治学的研究和教育。这个系部涵盖了政治理论、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学、美国政治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多个子领域)的威廉·扬德尔·埃利奥特,成了他另一位导师。埃利奥特教授指导基辛格学习政治理论,尽管这位教授私下里写道,他的学生思想 "缺乏优雅,在系统性的彻底性方面是日耳曼式的"。在埃利奥特教授的指导下,基辛格撰写了题为 "历史的意义 "的毕业论文,重点研究了伊曼纽尔·康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和阿诺德·汤因比。这篇论文长达 383 页,以致于在哈佛被非正式地称为 "基辛格规则",意思说毕业论文长度的上限。1950 年,基辛格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几天后,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他接受了政府的一些小规模咨询工作,去了日本和韩国。回到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后,他和埃利奥特教授创办了哈佛国际研讨会,这个项目将年轻的外国政治人物、公务员、记者和偶尔出现的诗人带到哈佛。研讨会将基辛格置于一个网络的中心,这个网络将培养出许多世界事务领袖,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未来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后来长期担任土耳其总理的布伦特·埃切维特,以及未来的现代马来西亚之父马哈蒂尔。凭借福特基金会的支持,这个研讨会在基辛格撰写他的博士论文期间为他的家庭提供了生计。他的论文研究的,是奥地利的梅特涅和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斯图尔特·卡斯尔雷在拿破仑战争后的外交政策。这篇论文,后来成为他的第一本书,既塑造了也反映了他对现代世界的看法。这本名为《恢复的世界》的书,可以作为基辛格后来迷恋国家间权力平衡和怀疑革命的指南。梅特涅和卡斯特里雷寻求欧洲的稳定,并通过力量平衡遏制了咄咄逼人的法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稳定。基辛格在他那个时代的伟大斗争中看到了相似之处:遏制苏联。基辛格的哈佛同事斯坦利`霍夫曼后来与基辛格分道扬镳,他在2015年表示:"基辛格追求的是一种没有道德说教的现实政治。"基辛格于 1954 年获得博士学位,但没有获得助理教授职位。哈佛大学的一些教师抱怨他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们认为他过于关注世俗问题。事实上,他只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走廊,很快就会挤满了给政府或说客提供咨询的学者。有限核战争哈佛大学的拒绝让基辛格恼羞成怒。尼克松的录音带后来录到他对总统说,学术界的问题在于 "你完全依赖于某些自大狂的个人推荐"。在哈佛大学同事麦乔治·邦迪的帮助下,基辛格被安排到了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个精英研究小组。小组任务是研究核武器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基辛格来到纽约时态度强硬。他认为艾森豪威尔政府不愿意重新思考美国的战略政策是错误的,因为莫斯科马上就有能力以压倒性的核力量打击美国。"亨利成功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他亲自参与之前,没有人对核武器和外交政策进行过明智的思考,"保罗·尼采或许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核战略专家,他后来对曾在克林顿总统手下担任副国务卿的斯特罗布·塔尔博特说。基辛格抓住了尼采已经开始讨论的一个问题:鉴于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此类冲突只会招致 "相互确保的毁灭",美国威胁对苏联发动全面核战争是否不再可信。尼采问,发展武器以进行有限的地区性核战争是否更为明智。基辛格则认为,"有限的核战争是我们最有效的战略"。本应是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出版物《核武器与外交政策》,却成了基辛格的著作,也是他的第一本畅销书。1957 年,这本书出版的时机恰到好处,迎合了国民对苏联日益强大的恐惧。书中所传达的信息也符合当时的形势。基辛格认为,如果美国总统因害怕事态升级而瘫痪,核威慑的概念就会失败。他说,如果美国不能令人信服地威胁使用小型战术武器,那 "就等于给了苏联统治者一张空白支票"。简而言之,宣称愿意进行一场小规模核战争,总比冒着全面核战争的风险要好。在批评者看来,这是基辛格在冷战时期最糟糕的表现,他编织了一个核交换可以获胜的论点。许多学者抨击这本书,认为当时34岁的作者高估了美国保持有限战争的能力。但对公众来说,这本书是核思维的一个突破。时至今日,此书仍被认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现在学者们在寻找网络战的经验教训时,都会参考。这本书的成功让基辛格回到哈佛大学担任讲师。两年后,安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伊丽莎白,1961 年他们的儿子戴维出生。掌权现在,基辛格的声望已经超越了学术界;那些从未听说过梅特涅的人,希望基辛格能参与应对当时的战略威胁。他被召去参加洛克菲勒组织的一次会议,洛克菲勒当时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国际事务助理。这位贵族出身的 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美国社会中具有英国血统、白人种族、新教信仰背景的一群人,他们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一位犹太移民两人结下了不可能的友谊,让基辛格有了一个拥有美国最伟大家族之一财富资源的靠山,也让洛克菲勒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有人能让他在全球舞台上听起来更可信。基辛格这样评价洛克菲勒,他是未来的纽约州州长和副总统,他在人和政治方面的 "头脑是二流的,但直觉却是一流的",而"我有一流的头脑,但对人的直觉却是三流的"。回到哈佛后,他的课很受欢迎,基辛格在电视上接受的采访越多,他在校园里的名气就越大。但他很快就陷在自己鄙视的学术政治中,争取终身教职的过程也并不顺利。他和后来成为吉米·卡特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是竞争对手,直到布热津斯基离开。社会学家、关于美国人性格的开创性著作《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的合著者戴维·里斯曼认为,与基辛格共进晚餐是一件苦差事。雷斯曼说:"他不会花时间在餐桌上聊天。他只乐意主持晚宴"。



当时还是博士生、后来成为五角大楼官员和《时报》专栏作家的莱斯利·盖尔布称基辛格 "对同僚奸诈,对下属专横,对上司谄媚"。然而,终身教职还是来了,在1959年由哈佛最年轻的教务长,34岁的麦克乔治·邦迪宣布。基辛格后来写道,邦迪对待他 "既彬彬有礼,又下意识地居高临下,按照新英格兰的规矩,波士顿上层社会的人对那些背景奇特、个人风格过于强烈的人都是如此"。1961 年,邦迪成为新当选总统肯尼迪的国家安全顾问,而基辛格则在哈佛大学学者挤进白宫的热潮中出师不利。他没有得到高级职位,跑前跑后地去见总统,但几次会谈之后,肯尼迪就亲自断绝了他们的来往。基辛格后来说:"我把精力都花在了提供不需要的建议上。"在哈佛,他开始就当时新出现的危机——越南问题组织会议。他探讨了实地军事行动与外交成功机会之间的联系,即使在当时,他似乎也坚信只有通过谈判才能结束战争。在前往西贡和前线进行长途旅行后,他写道,美国的任务是 "在内战中的分裂社会中建立一个国家",这对华盛顿来说,在东南亚,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是一个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基辛格还与洛克菲勒重修旧好,洛克菲勒是一位温和的共和党人,似乎是 1968 年总统候选人的不二人选。他还结识了一位身材高大、30 岁的洛克菲勒初级助手南希·马金尼斯,多年后他与她结婚。基辛格开始为洛克菲勒撰写演讲稿,谴责他入主白宫之路上最强有力的共和党竞争对手尼克松,称尼克松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当选的灾难人物。但当洛克菲勒的星光黯淡,尼克松赢得提名时,他被邀请加入尼克松的外交政策委员会。他对自己新的顾问身份守口如瓶,但还是引发了有关基辛格的第一次大规模公开争论,并被指控是个两面人。约翰逊的白宫在巴黎与北越进行和谈,据说基辛格利用自己在巴黎之行中的人脉,将内部信息反馈给尼克松。后来在克林顿总统和奥巴马总统时期担任要职的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在艾萨克森撰写《基辛格传》时告诉艾萨克森:"亨利是我们唯一有权与之讨论谈判的政府外人士。我们信任他。如果说尼克松竞选团队在美国谈判团队中有秘密线人,这并非夸大事实。"尼克松的得意之作尼克松本人在回忆录中提到了他 "非常不寻常的信息渠道"。对许多后来接受了这一说法的人来说,这种秘密渠道策略证明,如果尼克松当选,基辛格就会获得权力。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向尼克松的竞选团队提供了机密情报,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指控尼克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后方渠道向越南人保证,他们从他那里得到的交易,会比从约翰逊那里得到的更好,所以他们在大选之前什么都不应该同意。一些历史学家反驳了这一说法,但是尼克松的一位传记作者发现了尼克松最亲密的助手之一 H.R. 霍尔德曼的笔记,其中这位总统候选人命令他的幕僚 "破坏 "和谈。无论真相如何,基辛格都在尼克松的视线之内。大选结束后,这位经常表示蔑视犹太人和哈佛大学学者的新总统,选择了一位两者兼具的人担任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尼克松指示基辛格在白宫秘密处理国家安全事务,绕开国务院和尼克松的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尼克松找到了他想要的人,他后来称基辛格为 "珍贵的财产"。自杜鲁门设立国家安全顾问一职以来,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基辛格却将这一职位推向了新的高度。他招募了年轻有为的学者加入他的幕僚队伍,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他有效地让国务卿罗杰斯靠边站,并与咄咄逼人的国防部长梅尔文·R·莱尔德展开权斗,将更多的决策权转移到白宫。他经常与尼克松会面,在讨论自己的专业领域时,基辛格往往摒弃让幕僚在场的做法。他独自前往,不愿分享这种场合的荣耀或亲密。他的暴怒是传奇性的。一位前助手告诉艾萨克森,当基辛格愤怒地跺一只脚时,你就没事了。这位助手说,当他双脚都跳离地面时,你就有麻烦了。当劳伦斯·伊格尔伯格——基辛格的私人助理,后来曾短暂担任国务卿,因过度劳累而晕倒,被推上救护车时,基辛格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大喊:"但我需要他!"员工流失率很高,但许多留下来的人开始钦佩他的才智和不断增长的成就。不过,他们还是被他的神秘性惊呆了。"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也能给人一种阴谋论的感觉,"很崇拜他的伊格尔伯格在 2011 年去世前说道。基辛格经常对来访的外交官说:"自从在凡尔赛宫的镜廊里独自用餐以来,我从未面对过如此尊贵的听众。"这种诙谐被一些人视为虚假的自嘲。尼克松的竞选活动,主要围绕着光荣结束越南战争的承诺展开。基辛格的任务是将这一承诺变为现实,他在尼克松准备就职时发表的一篇《外交事务》文章中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在 "美国人民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期限内或武力水平上 "赢得战争。在2018年的采访中,他说美国从一开始就误以为这场斗争是 "欧洲冷战的延伸"。"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说。"越南不同,是一场内战。"他接着说:"在越南战争之初,我们不明白的是,结束这些内战有多难,要达成一项所有人都认同目标的最终协议有多难。"基辛格认为,当他和尼克松就职时,离开已经为时过晚。他问道:"如果你进入政府,发现你的55万军队卷入了战斗,你该如何收场?"他说,他和尼克松需要一条出路,既不给 "5万名死者 "抹黑,也不给 "信赖美国的人民 "抹黑。基辛格追求的两个目标,结束战争和维护美国声誉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这使他走上了一些人眼中的伪君子和另一些人眼中的战争罪犯的道路。他上任伊始就希望能迅速取得突破,他对一个贵格会团体说,"给我们六个月的时间,如果到那时我们还没有结束战争,你们可以回来拆掉白宫的围墙"。但六个月后,已经有迹象表明,结束战争的战略既会扩大战争,也会延长战争。他深信,只有在军事压力下,北越才会进行认真的谈判。因此,当他在巴黎重启秘密和谈时,他和尼克松却将战争升级和扩大。基辛格对他的幕僚说:"我不相信像北越这样的四流强国会没有崩溃点。"为和平而战基辛格称之为 "为和平而战",然而结果却是大屠杀。在尼克松担任总统之初,基辛格曾有机会通过和谈结束战争,和他后来最终达成的条件一样好。但他拒绝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因此丧生,因为他坚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基辛格坐在白宫办公室里,拿着他的黄色大法律便笺("Big yellow legal pads" 是指一种特殊的笔记本,通常用于法律和商业环境,尺寸比普通笔记本要大,纸张为鲜艳的黄色,通常带有水平线条,并且顶部有胶水粘合,便于撕下单页使用),潦草地写着现已基本解密的笔记,他设计了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计划:停火,同时包括老挝和柬埔寨(这两个国家已被卷入战斗);美国和北越同时从南越撤军;以及一个归还所有战俘的和平条约。在他的笔记和与尼克松的谈话录音中,充斥着自信满满的宣言,即下一次轰炸升级和秘密入侵柬埔寨将击垮北越,迫使他们进行真正的谈判。但基辛格后来写道,他也是为了应对尼克松就任总统初期北越发动的攻势,那次攻势造成近2000名美国人丧生,"让新总统蒙羞"。基辛格后来在叙述中强调了这一战略的智慧,但从笔记和电话交谈中可以看出,他经常高估自己的谈判技巧,低估对手的能力。对柬埔寨的轰炸行动代号为 "菜单行动",分为 "早餐"、"午餐 "和 "晚餐 "三个阶段,激怒了基辛格的批评者,并引发了各种书籍、纪录片和研讨会,探讨美国将冲突扩大到一个非战斗一方的国家是否违反了国际法。基辛格的理由是,北方通过柬埔寨建立了补给线,以助长南方的战争。关于轰炸的报道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这是一次无法隐瞒的大规模行动。尼克松确信,泄密者是基辛格从学术界招募的自由派和民主党人。于是,基辛格开始了与联邦调查局大权在握的局长胡佛的交往,两人开始审查基辛格手下工作人员的谈话。在白宫内部的冲突愈演愈烈之际,北越谈判代表坚定立场,拒绝了基辛格关于双方撤军的呼吁;他坚持要求美国完全撤军,并在南方建立一个由北方明显主导的“联合”政府。意识到尼克松开始有意撤军,北越领导层看不到什么理由让步。到1973年1月,基辛格才与南越达成协议,向南越保证如果北越违反协议入侵,美国将重返南越。私下里,基辛格几乎可以肯定,南越在压力下是撑不住的。他对白宫高级幕僚约翰·埃利希曼说:"如果他们运气好的话,可以坚持一年半。"事实证明他是有先见之明的:1975 年 4 月,随着南越无条件投降,西贡陷落。5.8 万美国人和 300 多万北越和南越人丧生,美国投下了 800 万吨炸弹。但对基辛格来说,结束这场战争是继续进行更大、更成功的冒险的关键。智利的阴谋对基辛格来说,有超级大国,还有其他一些不那么大的国家,而正是这些他带来了麻烦。1973年9月,阿连德在智利被推翻并死亡,皮诺切特将军崛起,这一切从未停止面对质疑。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皮诺切特将军先是在欧洲,然后又在智利被指控犯有绑架、谋杀和侵犯人权罪,基辛格也一再与破坏阿连德及其民选政府的秘密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些揭露出现在解密文件、诉讼证词和新闻起诉书中,比如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著作《审判亨利·基辛格》(2001 年),已被拍成纪录片。这些问题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阿连德正在竞选智利总统,基辛格感到担忧。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的彼得·科恩布卢在其著作《皮诺切特档案:关于暴行和责任的解密档案》中,引用了一盘白宫录音带,称尼克松也对此感到震惊。书中引述尼克松命令美国驻圣地亚哥大使 "不惜采取多米尼加式的行动 ",来阻止阿连德赢得大选。这里指的是 1965 年美国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基辛格在回忆录和向国会作证时坚称,美国与推翻阿连德的军事政变 "毫无关系"。然而,根据 2004 年解密的电话记录,基辛格吹嘘说,"我们帮助了他们",为政变创造了条件。这种帮助包括支持绑架智利军队总司令勒内·施奈德将军的阴谋。这位将军在绑架行动中被杀害。他的汽车遭到伏击,他被近距离射杀。基辛格作为国家安全顾问,主持 40 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是一个秘密机构,成员包括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所有秘密行动都要经过该委员会的批准。2001年,施奈德将军的两个儿子在美国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基辛格帮助策划了在智利的秘密活动,导致了他们父亲的死亡。美国联邦法院没有对基辛格的罪责作出裁决,驳回了此案,称外交政策应由政府而不是法院来决定。基辛格在为自己辩护时说,必须在冷战的背景下看待他的行为。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袖手旁观,这些问题太重要了,不能让智利选民自己来决定。"残暴与稳定智利,并不是基辛格唯一被指责为宏大战略中而牺牲的小棋子。1975年12月,他和福特总统批准印尼入侵东帝汶,导致美国支持的军队对东帝汶长达24年的灾难性占领。国家安全档案馆 2001 年公布的解密文件显示,福特和基辛格早在几个月前就知道入侵计划,并意识到在入侵中使用美国武器将违反美国法律。"我知道法律是什么,"基辛格回到华盛顿后在一次参谋会议上如是说。他随后问道,美国人 "对印尼人拳打脚踢 "怎么可能符合 "美国国家利益"?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在《纽约时报》上写道:"这就是基辛格式的现实主义。认为美国应该忽视友好的独裁政权的暴行,因为它们提供了'稳定'。"华盛顿之后每当基辛格走进大学校园,这些事件都会引发抗议。他的咨询关系也是如此:当乔治·W-·布什总统任命他领导一个委员会,调查政府在侦查和预防9 月 11 日恐怖袭击方面的失误时,基辛格发现,这项任命要求他披露自己公司的客户。基辛格没有服从命令,而是突然退出,说如果这意味着要披露他的客户,他就不能任职。虽然基辛格努力为自己的决策塑造历史,但他发现自己活得太久了,以至于当他还在世界舞台上时,有关他的备忘录就已经解密了。2004 年,应 "信息自由 "的要求,美国国务院公布了数千页基辛格在尼克松政府期间的电话记录。其中一些记录显示了基辛格与华盛顿记者的亲切交谈;另一些记录则显示了这位总统在 "水门事件 "中喝得酩酊大醉,不敢与英国首相交谈。新出现的材料,还揭示了美国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的代价。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于2010年公布的录音带中,有人听到基辛格在1973年告诉尼克松,帮助苏联犹太人移民从而摆脱极权政权的压迫, "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他补充说:"如果他们把犹太人关进苏联的毒气室,不是美国关心的问题。也许是一种人道主义关切"。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认为基辛格的言论 "确实令人不寒而栗",但也认为尼克松白宫的反犹太主义可能是部分原因。委员会执行主任戴维·哈里斯说:"也许基辛格觉得,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必须多走一步,向总统证明他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基辛格的妻子仍然在世。他的弟弟沃尔特·基辛格是跨国公司艾伦集团的前董事长,于 2021 年去世。基辛格的最后一本书《领导力:世界战略六项研究》于 2022 年出版。基辛格知道自己在美国历史上的争议性地位,2006年,他在《时报书评》上写到杜鲁门时期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时,称他 "也许是美国现代史上最受诽谤的国务卿",这可能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基辛格还写道:"历史对艾奇逊更为宽容。对他的赞誉已成为两党的共识"。他说艾奇逊去世 35 年后,他 "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地位"。基辛格显然成为了另一种偶像。他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面临的挑战已经发生了变化。96岁时,他投身于围绕人工智能的问题,与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和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尔·胡滕罗彻合作撰写了《人工智能时代:和我们人类的未来》(2019)一书,其中他讨论了由算法而非人类直接控制的武器的发展,将如何改变威慑的概念。在将自己的论文捐赠给耶鲁大学后,基辛格与哈佛大学——这是他成名的地方,终于达成了和解,但他明确表示,越战结束后,哈佛并不欢迎他重返哈佛。哈佛大学教授埃里森和当时的校长德鲁·福斯特决心抚平这一创伤。基辛格在一次演讲中接受了一名研究生的采访,随后在校长家中共进晚餐。他说:"我没想到自己会回到这堵墙里。"
一位学生问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遗产,他笑着说道,"你知道,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认为与我同龄的人是不同的物种,我认为我的祖父母是在我经历他们的年龄来到这个世界的。""现在我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我并不担心我的遗产。我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世事无常。你只能做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这也是我评价自己的标准,我是否实现了我的价值观,无论其质量如何,以及我是否抓住了机会。"

来源:放牛邦(公众号)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4zM7c1eoSijkOzwaBHxnQ
编辑:潘洁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25 16:46
讣闻 | 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因肺炎离世,年仅36岁

沉痛哀悼
传媒见闻今日获悉,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因肺炎引发的高烧不幸离世,享年36岁。遗体告别仪式于2023年12月27日上午9时在江西万载县殡葬服务中心“轩辕宫”举行。
罗琦的母亲用罗琦的个人微信向罗琦的亲朋好友宣告了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
[attach]46581[/attach]
罗琦最后的朋友圈动态,停留在12月20日:“我的oura提醒我,我竟然发烧了”。
[attach]46582[/attach]
罗琦是一位资深的财经记者,她曾在第一财经工作,之后担任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在去世之前,她在港交所任职,专注于环球上市服务。
[attach]46583[/attach]
生活中的罗琦,热爱运动,特别是钢管舞。她经常在微信视频号分享她练习舞蹈的片段,她对生活的热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财经媒体社群“深蓝汇”的群友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悼念起这位阳光、开朗的媒体同仁。
深蓝汇、深蓝财经创始人涂劲军:惊悉罗琦群友去世,不胜哀悼!
北京日报耿诺:一路走好。
财经早餐张晓东:与她几次线上合作,她人非常好,真是太突然了。
尺度财经联合创始人黄利明:罗琦,一个热爱钢管舞的阳光女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经社曹甲清:生命无常,愿各位同仁也保重身体。
……
罗琦的离世,让我们深感痛惜!
愿天堂无病痛,罗琦一路走好!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ZsMlzpbAvPqZ0bes9vM1w
编辑:程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25 21:28
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今天,我们送别了你。亲爱的战友、福建日报社记者林侃。
你的低声吟唱轻柔舒缓,却听得我们泪流满面,脑中满是你的音容笑貌。
一条没有回稿的报题,静静地躺在福建日报社报题库里。“执行人:林侃”“拟发渠道:报纸”“报题时间: 2023-12-19 09:49”“备注:当天完成”。可是,再也等不到回稿。
19日下午2点43分,三明北站。结束采访、前往候车厅的你突然倒地,没有人想到,这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抢救。你的生命定格在了41岁。
打开你的工作电脑,看到桌面上井井有条放好的一个个文档和文件夹时,我们的泪水止不住滑落。17年来,“福建日报记者林侃”,这个署名背后,是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是优秀出色的专业素养,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但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你绝不只是一个工作出色的同仁,更是我们幸运地经由工作认识的一个好战友、好伙伴,有着一颗赤诚善良的心灵、一片纯然肺腑的情怀!
报社内部,熟悉的人都叫你“小公举”——“别看我外表粗犷,其实我的内心是一个穿着粉红纱裙的小公举。”侃侃,其实我们早就看穿啦!你会因为流浪猫没人喂食而心疼,会贴心地为大家在开例会时带上一杯咖啡,会唯恐传染同事感冒而小心翼翼,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我们更知道,你是一位堂堂正正、有担当、有气度的男子汉!2010年南平洪灾,你蹚过湍流里的乱石滩,发回一线报道;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写作,你字斟句酌,几易其稿;2020年作为《闽山闽水物华新》主创人员,你顶住压力,极短时间内拿出了高质量书稿……
2010年在闽北抗洪采访一线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大事发生,有你在;急难险重,有你在;团队作战,有你在;特种兵行军,有你在!全国两会、省党代会、省两会、数字中国峰会、“九八”投洽会……“两重”报道,你挑大梁、站前头——
“侃,大会期间第一篇聚焦因为还没有材料,是最难的,你来!”
“侃,你要早点把稿子拿出来,给其他人打个样!”
“侃,这次报道中有两篇都要你来写,才让人放心!”
……
每一次,你都会傲娇地抱怨,但每一次,你都会交出让人喝彩的稿件。
侃,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023年12月19日。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可这一次,你只留给我们一个奔赴远方的背影。点开你的朋友圈,“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的个性签名是这样灼人眼睛,疼痛到流泪。
何其有幸,我们和你曾经同为福建日报人;何其有幸,我们曾与你同行一段新闻道路,并仍将坚定地走下去;何其有幸,我们曾与赤诚温暖善良的你相识共事,并将在未来把对你的爱永怀心间再出发。
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来源:新福建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6815/2246983.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6815
编辑:程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 21:54
【案例】

编辑:郑程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1 18:44
资深媒体人、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去世,年仅44岁!
来源:导筒directube、鲸平台
1月19日,资深媒体人,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心脏骤停在北京去世,年仅44岁。
讣告资深媒体人、成功的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先生因心脏骤停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44岁。赵铮先生是资深媒体人,职业生涯早期曾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知名媒体担任部门主任,后积极拥抱互联网浪潮,在网易新闻、3G门户担任新闻总监。赵铮先生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先以文化投资公司副总裁身份进入被投企业,后自主创业,并于2017年加入新媒体创业公司有好戏(毒舌电影)担任合伙人。赵铮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23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谨此讣告,共寄哀思。
赵铮先生治丧委员会2024年1月20日
来源:传媒时评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_wxW30xv5DhB9pNgGs0Sw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9 19:17
【案例】
哀悼!又一媒体人去世
前财经杂志社和财新传媒记者张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1278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


张岚是浙江嘉兴海宁人。200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赴挪威沃尔达大学留学。
毕业后,张岚进入芬兰广播公司工作,担任中方秘书,期间曾深入5·12汶川地震灾区采访;2009年初,加入《财经》杂志工作,后又进入财新传媒,工作期间担任视频报道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遍访国内外政商要人。
20149月至20171月,张岚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深造。
201610月,张岚入职上海富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从事中概股投资者关系工作;202010月起,张岚供职于中国文化产业母基金,从事投资者关系工作。2023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资深媒体人、成功的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去世
资深媒体人、成功的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先生因心脏骤停医治无效于20241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4岁。


赵铮先生是资深媒体人,职业生涯早期曾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知名媒体担任部门主任,后积极拥抱互联网浪潮,在网易新闻、3G门户担任新闻总监。
赵铮先生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先以文化投资公司副总裁身份进入被投企业,后自主创业,并于2017年加入新媒体创业公司有好戏(毒舌电影)担任合伙人。


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去世


20231224日,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因肺炎引发的高烧不幸离世,享年36岁。  
罗琦的母亲用罗琦的个人微信向罗琦的亲朋好友宣告了此消息。



罗琦最后的朋友圈动态,停留在20231220日:“我的oura提醒我,我竟然发烧了”。



罗琦是一位资深的财经记者,她曾在第一财经工作,之后担任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在去世之前,她在港交所任职,专注于环球上市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元老、原《福布斯》中国执行主编康健去世
202311月初,《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元老、原《福布斯》中国执行主编康健脑溢血去世,年仅47岁。因父母健在,不进行祭祀。骨灰安葬于上海浦东天长公墓。



公开资料显示,康健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曾先后在美的、紫光等公司担任管理职务。
还曾经在《第一财经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中国国内财经媒体担任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资深编辑等职务。
对于记者一职,康健最深的感受是职业带来的自由,“当时一篇报道的稿费在一千元左右,不用坐班,还能经常在各地出差。与之前困在固定的工作范畴内相比,媒体绝对是我理想中的职业。”
20093月起,康健在《福布斯(中文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主编和主编。
2015年年底,复星传媒下属公司与《福布斯(中文版)》的运营合作到期。
《福布斯(中文版)》更换股东,运营团队正式解散。经股东沟通协商,康健重任主编。
通过检索公开信息发现,康健最后一次作为福布斯中国执行主编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在2018111日的《2018年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发布会。


20188月,康健的身份就变成了福布斯中国战略发展总监。2019612日,康健最后一次公开出现在福布斯中国的公开活动上,此后便销声匿迹了。




公开资料显示,康健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并有多部专著问世。如《中国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离世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因患重病,经专家、医生抢救无效,于20231028456分离世,终年46岁。

原海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王静

据了解,王静的追悼仪式已于20231030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生前的好友与同事家人悉数到场,送别王静最后一程。离世的消息最早由著名歌唱家霍勇透露,他与王静曾在海政文工团一起工作多年。


资深媒体人杜恩湖独家釆访了王静的母亲钟晓岚。她说,“爱女王静,过去身体一直都很好。20233月,突然发现她患了癌症。半年多来,我和她弟弟,到处请医生、专家,想方设法为她治疗。但癌细胞扩散,实在没有办法。医治无效,于20231028日凌晨4时永远离开了我们。
王静11岁从四川内江考进海政文工团,从2002年开始,她以一个舞蹈演员华丽转身,从事主持工作。二十多年来,王静成功主持了近千台文艺晚会。王静端庄、大方、典雅、音色圆润的主持风格,受到了观众和国外嘉宾的高度好评。
王静生前热爱部队,尽管她已经转业离开了海政文工团,但部队有演出请她主持,她仍然以“兵”的身份,热情为部队基层官兵主持节目。为此,王静生前的部队有关领导及战友们,争相为王静送别。
原央视主持人刘芳菲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
“王静,从《香江明月夜》中秋晚会并肩主持到今天,匆匆十余年。期间,我们曾多次合作,生活中也不时见面。你永远大方得体、笑意盈盈。在海军工作的你一年到头下部队慰问主持,任务繁重,也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演出。无论是在边防哨所,还是国家舞台,你都认真对待,零失误完成各类主持任务。对朋友,你真心陪伴用心倾听。还记得2017年夏我们两人并肩游走故宫,那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回忆。今春得知你重病,我流着泪给你打电话,坚强乐观的你反过来劝慰我自己已经看淡病痛,当作一场修行。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十一期间还曾通信,不想,那竟是我们最后的对话。今天,我用这段文字记录世间曾有过的一位善女子。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你一定会被善待。亲爱的王静,一路走好!”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去世

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

2023年9月5日,深圳体育健康频道主持人常宾因病不幸猝然离世,9月7日,深圳足球俱乐部发文表示:“我们极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但我们曾经的同事、深足的挚友常宾老师,确已离我们而去。今天中午,我们在深圳殡仪馆与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常宾生长于天津,求学于武汉,在体育主持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是深圳体育健康频道的主持人。他曾经在深圳足球俱乐部工作,后来加入了深圳广电集团,为广大球迷所熟知。
从业20多年来,常宾在职业生涯中一直以认真负责、热情幽默的风格为观众们带去精彩的体育节目。
在广电集团的工作中,常宾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他的专业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态度得到了认可。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让他获得多项业内奖项,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对自己工作的热情。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去世

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

2023年9月3日,@中播网官方微博发文悼念:重庆之声新闻主播李林,因感冒尚未痊愈,9月2日晚锻炼身体时,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
公开资料显示,李林是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重庆之声FM968主持人,作为资深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李林主持的节目深受听友的喜爱。重庆的听友喜欢称呼他为“李将军”。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20215月曾刊文《重庆之声李林:不想做剑客的厨师不是好主持人》介绍,李林并非科班出身,大学专业竟然是英语。毕业过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到电台工作,因为他的英文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选择了翻译以及给电影英语配音等工作。
文章称,18年间,从《笑口常开》、《老师来了》、《李将军英语时间》到《走遍重庆》,再到现在大火的《边听边看》,不同定位、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节目,“李将军”用他的专业与敬业,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跨度的可能性。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去世

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

2023520日,原DoNews副主编、资深科技媒体人向霜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6岁。
熟悉向霜的科技媒体人在一些微信社群表达了痛心、痛惜、哀婉。
向霜2010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加入老牌TMT垂直网站DoNews,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创业等领域报道。
2013年,向霜升任网站副主编一职,全面负责网站内容策划和采编,一直活跃在科技领域报道的最前线。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女士,于2023年当地时间419日中午在法属留尼汪去世。


资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笔王星

公开资料显示,王星曾任三联《新知》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三联《爱乐》杂志编辑。
王星2007年回国后主持《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个人问题”栏目。作为资深主笔,王星多次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以及专刊的制作。她的多篇作品选入《生活圆桌精选集》、《葡萄酒的奥秘》等周刊文章合集。
王星的祖父是知名翻译家王佐良,王星曾推动王佐良学术著作《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由三联书店再版发售;王星的外公是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王星曾参与编著《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一书。
2023年4月23日,《三联生活周刊》刊文《今天,我们想纪念一位同事》,从朋友圈收集了王星生前的同事故交写下的纪念文字,为她送行。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以及王星多位前同事,均撰文怀念。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回忆道:
王星是净土胡同的老人了,外语学院毕业,先到《爱乐》,我说,《爱乐》的活不够你做,到周刊帮忙吧,她就缩着脖来了,那时,她还是个长发飘飘的小姑娘呢。从净土胡同到安贞大厦到霞光里,她是周刊这集体里,我引以为傲的才女之一,我曾称她“活词典”。她通七八种外语吧?我曾与她讨论,可否开专栏,语种关系就饶有趣味。她就眯眼笑,笑是憨憨的,不通一点世故。在周刊,我自认兴趣广泛,知识面尚可,却远难及她。但凡犄角旮旯事,一问她,全知道,且还都真懂,她是我小老师啊。我一直说,我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她,另一个是鲁伊。4月2日,我还在微信上请教她,问巴克斯用英国16世纪政治家、探险家Walter Raleigh的一首诗。那是北京时间下午5点,她刚起,说还迷糊,讨论Raleigh范儿,说“文责不负”。是,岁月无情,晃眼间,她也近五十了,但还是万想不到,周刊最早送别的,竟是她呀。
王星每天都背着一个又大又沉的书包,肩是压斜了的,包里装满各种各样的书,这是她阅历之源。她是周刊几大主笔之一,对周刊作过重大贡献的。她一直说,我是将她作重苦力用的,我给她派过各种各样的重活:英范儿、法范儿、德范儿,摩天大楼史、法国情人史……她有能力将复杂的欧洲王室关系、民族变迁都认真梳理出来,一写就是五六万字。她曾得意说,她是既继承了爷爷(翻译家王佐良)的外语天赋,又继承了姥爷(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好奇心,她确实是个才女,内心桀骜不驯的才女。才女往往孤傲,往往散漫,往往难以自控,王星就是个理性自控特别弱的女子。她有太多的爱好:写侦探小说,钻研古外语,翻译,迷莫扎特。她在留尼汪告诉我,同时在翻六七本书,我说,不能一本本来吗?她答:叉着好玩。她在留尼汪告诉我,他爷爷的事与姥爷的事,“现在都在我这儿了”;过些天又跟我说,她与苏旻捷已经决定一起翻《埃达史诗》了。我真觉得,她缺少一个能爱护,又能管束她的人。她这样的女子,没有缰绳,便如白驹过隙,二十多年就很快燃尽了自己,真是“生若夏花之绚烂”,不必衰老,就拂袖而去了。
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表示:震惊!深深叹息。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翟德芳写道:王星,一个如玉般温润的女孩子离开了!太突然了!震惊万分!眼前总是晃动着你恬静笑着端着酒杯的模样。你和我约定回京后聊聊你外公(苏秉琦先生)的书,还几次说希望能在留尼汪再见,这个将是我们永久的遗憾了!走好!走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去世
202341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发布讣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41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54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郑广宁


公开履历显示,郑广宁曾长期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工作,曾担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20216月,媒体报道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调整,郑广宁出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20201月,时任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的郑广宁在一场新闻创新传播研讨会上表示,融媒体时代,既要避免“受众过了河,媒体还在摸石头”的尴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误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宣传必须要既能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反映人民心声。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去世
2023449时许,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因胃癌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66岁。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


谢国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获得第十届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2006年度一等奖。
谢国明,1957年出生于绍兴市越城区。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乡风熏陶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1977年,他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院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1991年,他成为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在30年的人民日报生涯里,他每晚8点,就赶到岗位上开始安排第二天的版面,直至第二天凌晨。经年累月,默默耕耘;求真务实,不求名利。秉着“不出错是‘生命线’,找到错是‘及格线’,多出彩是‘水平线’”的工作原则,被誉为“党报把关人、新闻守夜人”。
2000年,他任总编室副主任。参与组织策划人民日报几乎全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历年的全国“两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2015年“九三”大阅兵等,他参与设计的重大事件版面安排,经常成为全国党报的示范,被同行称为“国版”。
2010年,他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因时而变、大胆创新,在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建立“中央厨房”机制。2017年,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正式投入使用,实现新闻题材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稿”,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重要标志。
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能吃苦能吃亏,凡事皆可为;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去世
2023225日,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在杭州家中去世,享年42岁。

杭州知名媒体人、钱江晚报社记者丁原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丁原波是浙江湖州人,1981年出生,生前担任钱江晚报社特稿评论中心主任。
丁原波长期深耕浙江新闻界,并曾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2015年,时任钱江晚报社浙江新闻部副主任的丁原波曾在浙江大学分享自己采访经验时表示,记者在对采访技术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真诚、善良和正义”。
他当时还列出了记者的工作现状,“这个职业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家里通常难以照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很残酷也很现实。
丁原波认为,“不过,你若是想花10年的时间来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对事物综合判断的能力,同时,能相对自由地公开表达观点,告知受众事件的真相,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助,顺便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发起《2016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媒体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职业病。
1)肠胃病、肥胖、高血压成媒体人最普遍的问题
本次问卷列举了肠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职业常见病,参与调查的人可以进行多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肠胃病是最普遍见的不健康症状,23%的人有肠胃病。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列在不健康症状的二三名。
深蓝2014年与著名的健康网红于莺进行交流时,不少媒体人也普遍反映肠胃不好。可能这个症状与记者编辑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一些媒体人表示,目前的工作状态,没办法让自己的饮食规律起来。
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有57%的人吃饭过快,还有63%的人喜欢吃辣的,70%以上的人无法保证每天吃早餐,这些也是导致肠胃病的一种因素。
280%的媒体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现代人每天承受着太大的压力,经常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媒体记者更是如此。此次调查显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到了83%的。

工作压力剧增,导致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睡觉。晚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以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在这些不安因素之中,主要因为工作、收入和前途。其引发的问题是,有4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严重的疲劳、睡眠不足、压力大伴有焦虑、情绪紧张等往往促发了媒体工作者猝死的发生。

专家建议:坚持锻炼,定期开展心理体检
如何呵护媒体人健康,医生开出了这样的“药方”:建议广大媒体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经常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的质量。定期进行体检。在空闲时间一定要经常做一些如慢跑、散步、游泳之类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做记者的十胃九病”,媒体人的脑力劳动过重和食无定时的工作特质是诱发胃肠病的重要因素。医生建议,这一人群每日应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日吃上一些水果,如苹果、葡萄等,帮助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全面巩固健康基础。
医生提醒,长时间固定姿势工作者,尤其是媒体人要注意不能久坐或长时间低头,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应定时活动颈部,做做抬头运动,增强肌肉锻炼,强化颈部肌肉和韧带。尽量保持生活规律,减少不必要的熬夜。学会自己减压,懂得倾诉,保持和朋友的联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当遭受心理障碍、发生情绪危机时,还可直接求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医疗机构。



来源:主编温静(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rqLia589LLSoAYtHcgiOg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4 10:15
【案例】
主持人郑启泰突然去世
据媒体报道,2日晚,香港地区知名主持人、TVB男演员郑启泰不幸去世,享年56岁。


其经纪公司代表郑启泰家人发出讣告,表示,2日晚,郑启泰突然腹泻,脚抽筋,今晨送往医院救治,入ICU后陷入昏迷状态,父母、家人、同事、朋友与同学一直陪伴在侧,直至3日黄昏时分(下午四点左右),郑启泰安详离开了,没有遭受太多痛苦。
不过,令人悲痛的是,郑启泰早前已向女友王雁芝求婚成功并开始准备婚礼。王雁芝透露,发生得太突然,至今不知道死因,需要医生检查后才能得知,她称两人前两天还商量婚礼当日的衣着打扮,但却迎来噩耗,故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另外,郑启泰原本于本月13日迎来自己57岁生日,而在3日前他曾分享了一段举重短片,当时他身穿短袖T恤,对着镜头高举杠铃,最后还摆出Pose大晒肌肉,看上去身体强壮无任何异样,这也是他最后公开露面。
郑启泰出道已经很多年,除了是电台主持人外,他还是一名演员,参演过TVB的多部剧,其中包括《法证先锋5》《新闻女王》《美丽战场》《廉政狙击》等,上个月29日,他拍摄的电视剧《本尊就位》刚开播,没想到电视剧还没播完他就离世了,留给观众无尽遗憾。

来源:红星新闻
链接:https://www.sohu.com/a/756242777_116237?edtsign=DE9332AC80FCD92A42E7AD95466686EBD212A40F&edtcode=7l1qGClIU%2Fep9oAfqs2zVA%3D%3D&scm=10001.663_14-200000.0.0.10006_&_f=index_cpc_1_0&spm=smpc.channel_258.block4_314_Y6ubu8_1_fd.17.17070103286849cvss8V_1090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8 22:42
【案例】
新闻传播学者施宇因突发疾病逝世,年仅53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施宇先生多位友人处获悉,新闻传播学者、《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施宇,因突发疾病,于2024年2月8日上午在郑州逝世,年仅53岁。
公开资料显示,施宇,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生前担任《新闻爱好者》杂志社副主编,兼任郑州大学中原传媒研究院研究员,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等。
施宇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省期刊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奖励,并获130多个省级以上奖项。撰写的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出版年鉴》《新闻与传播》等转载、转摘、索引等。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18306
编辑:李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13 15:04
案例】
正月初三,这位报社副总离开我们了


2月12日龙年正月初三,知名媒体人、资深财经作家、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原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张志勇去世,享年61岁。家属在张志勇微信朋友圈发出讣告。


中华工商时报是全国工商联机关报,张志勇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和民营企业打交道,这为他长期致力于民营经济史和企业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张志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民营企业40年》、《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有产者启示录》、《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等。

去世前几个月,张志勇还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文章,题为《争当有产者。以下为内容节选——

1981年,年广久开始雇工炒瓜子,最初雇了4个帮手,发展到1984年,年广久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103人,加上他儿子开的分店雇工达140多人,年广久早已成为名扬在外的百万富翁。这在当时引起了震动,针对各方的担心,邓小平在1984年的中顾委会上明确地说:“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你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我个人始终认为,这些早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东西,就无须再去证明,对待这些问题,必须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争论”“不折腾”,同样符合社会大众朴素的政治感情,大家知道,争论不起,折腾不起,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折腾下去,我们不仅错失发展机会,同样会让已拥有的财富消失殆尽。


多年前,张志勇还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发表过题为《国退民进》的署名文章,一些内容至今仍令人回味。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827/00003433113.shtml


“国退民进”在1998年全面推进。到1998年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共创总产值5853.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2%;实现营业收入532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92%。

1998年的“两会”期间,3月7日,《中华工商时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发表了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平的文章,《没有不准出生的人——非公有制经济随想》。在这篇短文里,胡德平说:“各类企业对于市场经济来说,都有生的权利,没有不准出生的人。市场对兴办各类企业也不应搞计划生育,没有多生超生的问题,一切公民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申办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工商管理部门都会批准它出生的。”

这是继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论述后,胡德平以人性化的角度来解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文章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这一短文的发表,很快在社会各界产生极大的反响。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起共鸣。

3月19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在闭幕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刚刚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说:“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这段充满激情的讲话,无不提振了中国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对张志勇的书,中华工商时报曾发表过文章《三个解放成就了民营经济 ——读张志勇的<民营企业40年>》。
http://www.cbt.com.cn/sp/sbps/201903/t20190322_118068.html
文章写到:“是什么形成了历史的合力?通读张志勇的《民营企业40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思想解放、人的解放、私的解放,有了这三个解放,才有了民营经济的40年。”

来源:转型Media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CGkMDsgwCdZCZ_2ml67jQ
编辑:徐思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25 20:51
【案例】54岁传播学学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格图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内蒙古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获悉,知名传播学学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陶格图教授,于2024年2月21日逝世,享年54岁。
公开资料显示,陶格图,男、1970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蒙古族,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曾在蒙古国教育大学担任新闻学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学科带头人,生前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大扶持人才团队负责人。
陶格图还兼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国国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连民族大学蒙古国国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俄罗斯国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河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河北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高校新闻教育联盟主席,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陶格图的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影视人类学、舆情研究等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项目3项,国内外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55702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25 20:55
【案例】沉痛悼念徐文奇博士
徐文奇,1993年4月生于安徽阜阳,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2024年2月21日因病辞世。范可教授悼曰:“文奇才华横溢,可惜天不假年遽然而逝,令人悲切。希望他安息,天堂里没有黑暗。”2009年—2016年徐文奇曾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此后师从范可教授就读于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曾著《隐没的青云文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和《雨花台烈士传丛书:毛福轩 蔡寿民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发表论文《艺术与复魅:珠三角龙舟田野调查》 (《信睿周报》第92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现代与传统的和谐奏鸣曲》(刘婷、徐文奇合作,《艺术博物馆》国际刊,总第9期)、《那年夏秋,在阿克塞》(收录《鸢飞鱼跃:民族学家的田野故事》,商务印书馆,2019年)、《西江流域龙母信仰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收录《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一书,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23年。)徐文奇博士的告别仪式定于2月26日上午9点,在南京市殡仪馆兰品厅举行。地址:南京市殡仪馆大周路206号。
来源:南京大学紫金人类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rJ1yVz8A-2Uf4trtCjiNw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4 18:59
【案例】
“中国特稿大王”、沈阳日报记者李作明突发心梗逝世,享年58岁
沉痛哀悼
传媒见闻获悉,沈阳日报高级记者、有“中国特稿大王”之称的李作明,因突发心梗于2月15日在沈阳离世,享年58岁。
李作明因其在近二十年间为《家庭》《知音》等杂志撰写千余篇特稿而闻名,被誉为“特稿大王”。他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风格在新闻界影响深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0月25日,李作明因其在《家庭》杂志上连续发表杰出作品而被赠予一辆雪佛兰轿车,成为国内首位因写稿获奖得车的记者。

根据当时《家庭》杂志的奖励规则,《家庭》杂志对读者评选出的每期最佳稿件给予税后2万元重奖,同一作者如果一个年度内有3篇稿件被评为最佳,将另外获得一辆小轿车的奖励。也就是说,李作明在开走小轿车前,已经靠3篇作品领取了税后6万元的稿酬。
李作明对于特稿创作颇有心得。他认为,特稿选材的最高境界是寻找标志性新闻,即那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能够显示其典型意义和标志意义的新闻。他曾以浙江三门保护古樟的事件为例,生动阐释了如何捕捉和呈现标志性新闻。
然而,李作明的生活并不轻松。熟悉李作明的人表示,李作明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常年劳心劳力,熬夜写作,甚至需要日夜兼程地赶赴现场,尽管他深知健康的重要性,并致力于研究健康食品,但最终还是因突发心梗离世,让人痛惜。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7HTaRxw05f0PUywmXB3TA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0 22:17
【案例】
99岁著名报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陆超祺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人民日报》原高级编辑钱江等多位接近陆超祺人士处获悉,著名报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陆超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3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

在北京大学加入地下党

根据陆超祺友人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陆超祺1925年出生在广西宾阳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父亲兼做一点小买卖,有些收入供陆超祺上学到高中。
1943年,侵华日军第二次进攻广西,陆超祺家乡被占领。正上高三的他在逃难的路上,得知国民政府发出“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即在广西靖西县参军,编入第207师,因为有高中学历,到营部当文书。

陆超祺2016年留影。图源:“钱江说当代史”微信公众号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陆超祺随部前往东北沈阳。1946年秋,正值北京大学到沈阳招生,陆超祺便在沈阳考上了北大先修班,于1946年年底来到北平,并选择了北大历史系就读。

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陆超祺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社团活动,接触许多中共地下党同学。1948年初,经同学岳麟章介绍,陆超祺在北大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1949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陆超祺和同学侯建儒被选调到《人民日报》当记者,著名报人李庄成为他们的部门领导。几个月后进行的上海战役,陆超祺被派往上海采访,成为《人民日报》驻上海第一任记者。

抗美援朝越过三八线发回报道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的李庄7月出发去朝鲜,并于720日在《人民日报》刊登了现场采写的文章《走在民主朝鲜的土地上》。《人民日报》于当年12月组成一个包括林韦、谭文瑞、陆超祺、姚力文、田流、张荣安在内的记者团赴朝鲜战场前线,与先期到达的李庄一同进行战地采访工作。

在这支队伍中,李庄在解放区时就已是著名记者,后来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林韦历任人民日报社记者、农商部主任、新闻部主任、理论部主任、副总编辑,国家建委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谭文瑞先后担任过《人民日报》国际版编辑、国际部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陆超祺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人民日报社办公厅负责人看望陆超祺。图源:人民日报社“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


姚力文从朝鲜战场归国后曾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田流后来担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是知名记者和作家;张荣安也是参加过太行山根据地办报的抗战老记者。

陆超祺的加入带有一些偶然因素。原来,这支记者分队在中朝边境驻留准备入朝的时候,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对记者分队的采访有所想法,手书一信,决定派遣陆超褀前往丹东送达。

来到邓拓办公室取信的时候,陆超褀大着胆子问邓拓:送信以后,能不能让我也一起到朝鲜战场采访?没想到邓拓当即答应:可以。就这样机会降临,陆超褀来到鸭绿江边并被编入李庄率领的记者分队。

在朝鲜战场,陆超祺和李庄一起采访,1951114日,李庄和陆超祺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南部,16日进入汉城。从志愿军政治部赶往汉城的路上,李庄和陆超祺完成了一篇文章《从平壤到汉城》,5000余字。

19522月至3月的一个多月里,陆超祺和李庄共同署名发表了三篇文章,其中包括《在汉城》《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锦江南岸的战歌》这三篇影响较大的通讯,陆超祺自己独立采写了《钢铁第三连——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三》等报道。

根据《军事记者》杂志介绍,陆超祺曾在撰文中这样回忆:跟李庄在战地当记者,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不怕苦不怕死,冒着美军的飞机大炮,深入战壕采访是一种锻炼;还有一种锻炼,是在战火中写稿,出手快。那时,从前线到国内没有固定的邮路,没有民用电报,记者的稿子全靠临时回后方的汽车带到丹东(安东)投邮。李庄有这样的本事:白天和干部战士打牌聊天一种采访方式。听说晚上或次日有人回后方,马上找个清静地方躲起来写稿,赶在回国汽车开动之前交稿。这是真正的倚马可待的硬功夫,1951年二三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在汉城》《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等通讯都是用半个白天或一个晚上赶写出来的。

陆超祺的这段话,在李庄后来的一些回忆文章中也能找到印证。他说:每当听说有同志夜间回安东,我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躲在山岩间隐蔽处赶稿子,酷寒逼人、敌机狂炸,一概不顾不问,为的是赶上黄昏后开动的便车。

这支7人记者团共发表战场通讯34篇,那时是《人民日报》记者的朝鲜战争通讯集中发表的时段。

拍板签发《小平您好》

从朝鲜战场采访回来,陆超祺显得更老练了。

据《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金凤生前回忆,与她共事的陆超祺,当年经常是早晨出去采访,晚上回来写稿,当晚将写完的稿件直接交给领导李庄处理。陆超祺写的又快又多,曾经在1950年一天的《人民日报》上一人发表了三篇稿件。

此后,陆超祺历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评论员、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

《人民日报》原高级编辑钱江回忆,自己非常怀念在陆超祺领导下工作的那段时间。

1988116日晚间,云南南部的澜沧、耿马连续发生了两次7级以上地震。当时钱江担任《人民日报》驻云南记者,刚好回北京汇报工作。在夜班办公室,钱江见到了副总编辑陆超祺。

老陆说话很简短,说你虽然刚回来,但是云南发生大地震了,你马上回去,到震区采访,争取多发稿件回来,我会处理。钱江回忆。在此后的采访中,钱江陆续从震区发回了多篇报道,还为此获得了人民日报总编辑特别奖,许多稿件由陆超祺亲自动笔改定发排。

值得一提的是,陆超祺还是1984年国庆大典上小平您好照片最终见报的拍板者。

据《广安日报》此前报道,1984101日,中断多年的国庆大典再度盛大举行。《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在金水桥南架好了器材。突然,人群中一阵喧闹。小平您好,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面朝天安门,高举着这条朴素而特别的横幅。咔嚓、咔嚓!王东连摁两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历史瞬间。

《人民日报》编辑部里,王东这两张小平您好的照片被放在桌上。电视直播时,编辑们都看到了这个场景。当时,他们就一起议论,这么好的画面不知道本报的记者拍到了没有。

晚上做版时,却都犹豫了。一版编辑拿起来,又放下了。四版(国庆摄影专版)编辑也将这张照片挑了出来,想了想,也放回去了。新华社和《解放军报》送来的照片里都没有这个画面。新华社和本报的文字稿里也都没有这个细节。小平您好眼看就要被淘汰了。最后,二版还需要几张照片。好,就是它了!当时的二版主编保育钧一眼就看上了小平您好这张照片。

102日,小平您好见报。新华社紧接着也深入采访报道。小平您好传遍大江南北。

《人民日报》记者王东拍摄的照片小平您好。图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亲历者处了解到,最终拍板让小平您好见报的,就是当晚担任《人民日报》夜班领导的总编室主任陆超祺。

1985年第四期《新闻战线》杂志曾刊文署名叶伴的文章《我们是怎样编发小平您好照片的?》一文。文章介绍,101日晚上,值班的编辑们一上班,就兴致勃勃地聊起白天游行、阅兵的新闻,谈论最多的是小平您好的横幅……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当机立断。值班的负责同志说:这个场面生动活泼,很亲切。大家的意见都倾向于发……通过这张照片的编发过程,可以看出政策水平和分析能力对于一个夜班编辑来说,该是多么重要。

来源:澎湃新闻
原作者:岳怀让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47884
编辑:徐思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0 22:27
【案例】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虎生逝世,享年85岁




据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第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虎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8日10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公开资料显示,张虎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等职。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张虎生常以“记者”身份自居,自言“这一辈子就想学新闻,干新闻”。


来源:上观新闻
链接: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691881.html

编辑:徐思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9 21:51
【案例】长江日报社原总编辑叶子健逝世
长江日报社原总编辑、退休干部叶子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7日逝世,享年93岁。
叶子健同志是湖北省宜昌市人,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长江朱建华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kWjWpANYgenkT-L6z0OIQ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2 22:14
【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美教授逝世,享年90岁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退休教师成美教授于2024年5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成美同志,女,1935年1月出生,籍贯江苏省南通市。1951年4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北京市前门区委宣传部干事。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于1960年9月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新闻理论及新闻写作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94年6月被评为教授,曾任新闻理论教研室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2月退休。
在人大新闻学院任教期间,成美同志主要讲授《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等课程,著有《新闻理论教程》《邓拓传》《邓拓诗集诠释》等著作,在新闻理论教学和研究领域深耕不辍、卓有成就,在邓拓研究和中国晚报学的研究方面做出开拓性贡献。
成美同志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勤奋工作,关爱学生,倾注心血,培育英才,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人才,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遵从成美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
成美同志千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5月22日


原标题:讣告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vba3KshMru3L3mupS-3jQ

编辑:李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3 23:35
【案例】
原央视体育频道排球解说员田宗琦意外离世,年仅41岁


在排球圈非常知名的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排球解说员田宗琦不幸于日前在曼谷坠亡离世。不少网民都发文悼念。
522日,田宗琦治丧小组对外发布讣告,证实了田宗琦去世的消息。
讣告透露了田宗琦去世的细节,他于今年59日在泰国曼谷意外离世,年仅41岁。过去两周时间,朋友们按照田宗琦的父母意愿,低调处理了后事。
今早909分,中国女排队员朱婷也发文悼念田宗琦。
据央视网站早年公布的资料,田宗琦生于1982922日,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曾解说排球、斯诺克、跳水、网球、冰壶和极限运动的多场精彩赛事。
2015年,当中国女排再次登上世界之巅,夺得世界冠军时,正是田宗琦在央视担任解说员。那一年,他陪伴着中国女排的球迷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本人也因此与朱婷、郎平等中国女排的功勋人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6年,田宗琦离开央视,转行投身电影界。但他并没有完全离开排球圈,多次主持中国女排相关活动,也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排球解说主持工作。
田宗琦的不幸离世,让许多关注中国女排的博主和网民十分悲痛。

原标题:
前央视名嘴意外离世,年仅41岁!
来源:中播网(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_JSeGUtQSk4aoFSWTJ6Nw
编辑:李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8 20:52
【案例】
“巴蜀鬼才”、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病逝,享年83岁


2024年5月28日8点40分,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因病逝世,享年83岁。


魏明伦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童年失学、演戏谋生,自修文学。改革开放以来,他创作了九台大戏,其中《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三获全国优秀剧本奖,被称为“巴蜀鬼才”。


其剧作川剧《变脸》片段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夕照祁山》以高雅文学性获得文坛关注。《中国公主杜兰朵》在北京与佛罗伦萨歌剧院的《图兰朵》同时公演,传为中西文化磨合的佳话。剧作《潘金莲》刷新大众对女性的认知,引起社会和海内外广泛讨论,并影响文娱影视圈至今。著有杂文《毛病吟》《雌雄论》等,骈体辞赋《盖世金牛赋》《会堂赋》等,2012年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视频见文末链接)


来源:四川日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Ph8S591mUVTYf03cnNvdg
原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摄影  向宇

编辑:徐思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9 18:12
案例

一个好的总编辑能使报纸扬名天下,太老实什么新闻也弄不到

6月8日,今晚报发布讣告:《今晚报》创始人、原今晚报社总编辑、离休干部李夫同志(正局级),因病于2024年6月8日3时19分逝世,终年97岁。定于2024年6月10日8时30分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为李夫同志送别。



1984年7月1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今晚报》在天津创刊。在今晚报社成立大会上,李夫提出,一定要按新闻规律办报,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让报纸走向市场。“我们要把《今晚报》办成高格调的严肃的综合性的主流报纸。不当蓬雀,做鲲鹏。”改革创新的先进办报理念使《今 晚报》一炮打响,《今晚报》创刊后很快就与早已享誉全国的《北京晚报》《新⺠晚报》《羊城晚报》并称全国晚报“四大名旦”。
为了使新诞生的晚报更加名副其实,通过向社会各方面征名的过程,共征集了200多个新报名。从中初选了27个,又从27个报名中挑选后上报市委。后经市委确立复刊的晚报名为《今晚报》。这报名中的“今”指当今,强调她的时代性;“今"与“津”谐音,说明她的地方性。同时“今”字还说明这 张晚报消息迅捷,强调刊发当天新闻。《今晚报》继承《新生晚报》《新晚报》《天津晚报》 的传统,于1984年党的生日那天正式创刊。


众所周知:今晚报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如果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及其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没有今晚报。所以在物色名家题写报头的人选讨论中,编辑部同仁们异口同声地喊:“找邓小平!”大家一致认为《今晚报》报头,除约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题写,旁人莫属。




2003年12月14日,深圳晚报刊发记者肖峰采写的《磨利宝剑然后倚天屠龙——访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李夫》。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己的市场地位,还要把晚报做大做强,李老认为人才是关键因素。他说,晚报的兴衰,取决于人才。
总编辑:任重如山  
从《天津青年报》到《今晚报》再到《天津老年报》,李老当了20年的总编辑。一个总编辑之于一张报纸,就像是一个领兵千万的统帅。
他说,一个好的总编辑,能使报纸扬名天下;庸者,可致报纸日薄西山。编辑晚报,日出而作,申酉收兵。时间紧迫,总编辑没有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是无法胜任的。而且,新闻报道有时是电闪雷鸣,气吞山河;有时又如毛毛细雨,润物无声;有些版面细腻如绣,有些版面豁然大气,这中间的艺术与奥妙无不渗透着总编辑之匠心。  
总编辑驾驭着报纸的舆论,任重如山。不仅要有前瞻的视野、过人的谋略,具有政治家的素养。同时,还要会经营报纸,懂得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整合自身资源,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总编辑还应该是个企业家。  

1991年今晚报美术编辑曹永祥为李夫总编画像。

编辑记者:德才兼备  
新闻是抢出来、跑出来的。李老说,一个合格的记者,不仅要懂得拼抢新闻,还应该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当然,还要能够写得一手好文章,倚马可待,才思兼具。  
他说,新闻这个行业从来都是充满竞争的行业。40多年前,李老曾经是新华社天津分社和天津日报的记者,那时,天津城里还有另外3家民营报纸。在那个年代,新闻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如果漏了新闻,就会觉得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今天,新闻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了,对记者编辑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仅要眼观六路,还要耳听八方,既能上天揽月,又可下海捉鳖。必须武艺高超,德才兼备。  
他提醒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切忌浮躁。他说,新闻工作,事实是第一要义,要客观、公正。对于采访10分钟即写下千言万语的报道,李老说,这些文章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经营人才:晚报亟需  
中国晚报峰会正在探讨“媒体资本运作与跨地区合作”这个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对此,李老认为,这个主题对中国晚报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晚报要做大做强,要有实质性的动作,要考虑晚报间跨地区的联合等问题。  
但进行媒体资本运作抑或是搞跨地区合作,都需要有大批即熟悉媒体运作规律又懂得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晚报也同中国其他的媒体一样,现在还很缺乏优秀的经营人才。他说,现在晚报业内搞经营的同志大多是边学边干。目前的新闻学院培养的绝大多数也是编采骨干。传授媒体营销、报业经营这样的老师也没有多少,造成媒体经理人很匮乏的局面。  
他说,今后各个行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新闻业也不例外。中国晚报业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编采队伍,还要锻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经营队伍。这是晚报事业长青的保证。



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记者》杂志1987年4月刊刊发陆小华对时任《今晚报》总编辑李夫的访谈——“没有优势 没有绝招”,选取部分如下: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x2YkbZso0j-hl2nYFlnog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25 17:51
【案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李建伟逝世,享年69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河南大学相关方面获悉,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5日上午在开封逝世,享年69岁。
公开资料显示,李建伟,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河南安阳人。1978年考入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曾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传播学会会长、河南大学《中学语文园地》编辑部主任、主编等职务。
李建伟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主要开创者,在他的领导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快速发展,全国排名不断提升。
李建伟还是河南大学新闻学、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者,在新闻学与编辑学理论、实践、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李建伟教授出版有《编辑实务》《河南大学出版志》《版权贸易基础》等学术论著,为继承和发扬编辑学“中原学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49884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7-3 22:13
【案例】
             讣告
       原新乡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刘春明同志,不幸于2024年7月2日14时因病与世长辞,享年68岁。家属定于2024年7月6日上午8时30分,在市殡仪馆赏兰厅举行告别仪式,特此讣告。

编辑:李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8-11 21:46
【案例】
讣告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司久岳逝世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杰出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司久岳,因病于2024年8月10日不幸离世,享年70岁。
司久岳教授长期在新华社工作,自2005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来坚守在课堂上,将丰富的业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曾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硕士项目首任主任,曾获首届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师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为新闻业务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遵从司久岳同志家人安排,丧事从简。
沉痛悼念司久岳老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年8月11日


为深切缅怀司久岳老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拟于20249月举办相关追思活动,诚邀各位师友参加,即日起征集司久岳老师的书信、手稿、照片、视频及纪念文章,来信来稿请发送至邮箱: zhuangc@mail.tsinghua.edu.cn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R3V6fQnA4F3mMBJkXSbBQ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8-28 19:59
【案例】
哀悼!多名媒体人在2024年接连离世


导读:2024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近日,文章《纪念我的朋友——曾进》在传媒界广泛传播,作者深情缅怀了这位在《南方农村报》就职的好友:曾进于8月21日凌晨,在出差途中不幸因突发疾病离世。


据悉,曾进大学就读于湛江水产学院,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深耕水产报道领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石。毕业后,他加入《南方农村报》,起初专注于内容采编,后逐步转型至经营管理岗位。




回顾曾进的职业生涯,他曾参与多次重大事件的报道。

2005年夏天,台风来袭,刚入报社的曾进骑着摩托冒着暴雨穿行于雷州半岛的鱼塘、虾塘,到最前线采访渔民的灾情损失。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曾进也是冲在最前线,通过暗访、调查取证,揭露广东饲料行业添加三聚氰胺的内幕,引起极大轰动。

2024年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陆超祺去世




3月19日,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陆超祺在北京离世,终年99岁。

陆超祺于1946年进入北大历史系就读。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陆超祺被选调到《人民日报》当记者。在几个月后进行的上海战役期间被派往上海采访,成为《人民日报》驻上海第一任记者。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人民日报》于当年12月组成一个记者团赶赴朝鲜战场前线,陆超祺就在这个记者团里。

1951年1月,陆超祺跟随所在的记者分队越过“三八线”进入汉城,他曾在撰文中这样回忆:“跟李庄在战地当记者,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不怕苦不怕死,冒着美军的飞机大炮,深入战壕采访是一种锻炼;还有一种锻炼,是在战火中写稿,出手快。”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陆超祺历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评论员、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他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奉献。根据《人民日报》原高级编辑钱江回忆,自己非常怀念在陆超祺领导下工作的那段时间。

沈阳日报高级记者李作明去世




2月15日,沈阳日报高级记者、有“中国特稿大王”之称的李作明,因突发心梗在沈阳离世,享年58岁。

2005年10月25日,李作明从北京齐鲁饭店开走了《家庭》杂志社颁发给他的纪实特稿大奖——一辆雪佛兰小轿车。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记者获得的第一个轿车大奖,空前绝后。当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李作明在近二十年间,在包括《家庭》《知音》《华西都市报》等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他采写的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的正能量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被誉为特稿大王。

李作明对于特稿创作颇有心得。他认为,特稿选材的最高境界是寻找标志性新闻,即那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能够显示其典型意义和标志意义的新闻。他曾以浙江三门保护古樟的事件为例,生动阐释了如何捕捉和呈现标志性新闻。

然而,李作明的生活并不轻松。熟悉李作明的人表示,李作明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常年劳心劳力,熬夜写作,甚至需要日夜兼程地赶赴现场。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施宇逝世



2月8日(腊月二十九),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施宇因突发疾病,于当日上午在郑州逝世,年仅53岁。

施宇生前任《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兼任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员、客座教授。有知情人士透露,施宇生前已经被提拔为主编,即将走马上任,没想到突然离世。

知名媒体人、《中华工商时报》原副总编辑张志勇去世




2月12日(正月初三),知名媒体人、《中华工商时报》原副总编辑张志勇去世,享年61岁。

张志勇是资深财经作家、“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曾出版《民营企业40年》《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有产者启示录》《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等财经著作。

前财经杂志社和财新传媒记者张岚去世

前财经杂志社和财新传媒记者张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27日8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


张岚是浙江嘉兴海宁人。200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赴挪威沃尔达大学留学。
毕业后,张岚进入芬兰广播公司工作,担任中方秘书,期间曾深入5·12汶川地震灾区采访;2009年初,加入《财经》杂志工作,后又进入财新传媒,工作期间担任视频报道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遍访国内外政商要人。
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张岚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深造。
2016年10月,张岚入职上海富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从事中概股投资者关系工作;2020年10月起,张岚供职于中国文化产业母基金,从事投资者关系工作。
资深媒体人、成功的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去世
资深媒体人、成功的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先生因心脏骤停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4岁。



赵铮先生是资深媒体人,职业生涯早期曾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知名媒体担任部门主任,后积极拥抱互联网浪潮,在网易新闻、3G门户担任新闻总监。

赵铮先生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先以文化投资公司副总裁身份进入被投企业,后自主创业,并于2017年加入新媒体创业公司有好戏(毒舌电影)担任合伙人。

我们深情缅怀这些媒体人,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来源:温静聚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k0_ceNFzPa4qKkP7jgvdg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9-4 14:13
【案例】资深媒体人杨海鹏去世,享年55岁


6月30日消息,中国前知名记者杨海鹏于6月29日突发心梗逝世,年仅55岁。这一突发噩耗让整个媒体圈感到十分震惊,多位知名媒体人对这位媒体老前辈在朋友圈进行悼念。
杨海鹏朋友圈更新时间至6月28日。

与杨海鹏相熟的媒体人表示,杨海鹏性格刚烈。据了解,杨海鹏猝然去世时没有家人在身边。有媒体人称,前天晚上他在小区院子里摔了一跤,回家门都没关,估计颅脑出血了。
公开资料显示,杨海鹏,男,1967年生,上海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做过教师、法官等职,曾任《财经》杂志高级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
2002年9月,因《南方周末》发生人事变动,十余名记者集体辞职,杨海鹏为其中之一。
2004年,杨海鹏参与创办《新周报》,又因《新周报》解体而离职,后为《财经》杂志华东新闻中心主任。
作为资深调查记者,杨海鹏撰写了《谁是地下“组织部长”的后台》、《金迪生物“千局”》、揭露珍奥核酸骗局等著名新闻稿件,引发强烈社会关注,曾被江艺平视为“极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011年5月24日,杨海鹏曾在微博称自己遇到危险,其有文件投于粉丝,“如鄙博关闭三日,即可开而视之,并于网络公开文件。”杨海鹏紧接着透露自己“避难”与上海建工制造有关。
杨海鹏的突然离世,令不少媒体人扼腕痛惜。

来源:传媒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5DB5ebD7FQur_QjCb1MUg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9-20 10:35
【案例】
34岁新疆主持人沙力江去世!15号还在录节目,16号突发高血压去世
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现在不但人出意外的频率高,而且突然猝死的频率也非常的高。9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张祺乐副教授年仅38岁。突发心脏病,离开了大家。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9月16日的时候,再度传来噩耗,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沙力江·肉孜,于2024年9月16日晚上23点05分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享年34岁。这样的消息立马引起网友的热议。不知道年纪轻轻的主持为什么会突然死去?
他生前负责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FM104.6交通文艺广播,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名气,喜欢开车的朋友都喜欢听他主持的节目,主持风格幽默搞笑,在社交平台上面收获了一众粉丝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在9月15日的时候,他还在主持节目,想不到却在9月16日深夜离开了大家,根据当地知情网友的透露,我们得知他是在9月16日夜间的时候突发疾病,因为高血压的原因导致突然去世,病情来得非常凶险,导致连医院都没有送去,就离开了大家
无数的新疆网友,听到这个消息都感慨不已,不能相信这是事实,15号的时候还在唱歌跳舞主持大家主持节目,哄大家开心,16日的时候就这样离开了到大家,真的是接受不了,无数的网友自发的在平台怀念这名年轻的主持人
据悉沙力江·肉孜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大儿子才上幼儿园,小儿子还不会走路,如今他年纪轻轻突然离世真的是唏嘘不已。
同时接二连三的人员猝死,也要引起大家的反思,如今一个又一个的正值壮年的年轻人突然猝死,也再次引起大家对年轻人身体健康的重视。大家需要有节制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少熬夜多增加身体锻炼才是对家庭和家人的负责,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评论。
校对 廖晴

来源:娱乐扒客
链接:https://www.msn.cn/zh-cn/news/ot ... e5de16c93&ei=4#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9 01:32
【案例】
讣告:中国传媒大学刘天礼教授因病去世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中国传媒大学团委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11 15:41
【案例】
Warren Wilson, trailblazing Black journalist and former KTLA broadcaster, dies at 90

Television reporter Warren Wilson speaks during the Muslim Public Affairs Council’s Annual Media Awards at The Omni Hotel Los Angeles on May 2, 2015, in Los Angeles. (Frederick M. Brown / Getty Images)

Renowned Los Angeles television newscaster Warren Wilson, known for smashing racial barriers and arranging the safe surrender of almost two dozen fugitives to police, died on Friday at age 90 in Oxnard.
Wilson retired from KTLA in 2005 after a four-decade career covering some of the biggest stories in L.A. history — the Watts riots, the Charles Manson killings, the assassination of Sen. Robert F. Kennedy and the North Hollywood Bank of America shootout. Wilson landed the first television interview with Rodney King in jail and the first sit-down interview with O.J. Simpson after he was acquitted of murder.
“His demeanor on the air as an iconic television journalist was just as authentic as he was a father, unsensational, sincere, and a calm, eloquent voice,” son Stanley Wilson said in a statement on his father’s passing.
Wilson, the son of North Carolina sharecroppers,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Black reporters on air in Los Angeles in 1969. He worked for KNBC and the NBC network news for 15 years before joining KTLA in 1984.
During his trailblazing career, Wilson collected six L.A.-area Emmy awards as well as accolades from 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the Los Angeles Press Club, the California Legislature,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the L.A. County Board of Supervisors, the Los Angeles City Council and the 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
Striving continually to be a voice for the Black community, Wilson played a vital role in exposing police brutality through his coverage of the 1965 and 1992 riots. Because of the deep trust he established in communities of color, he was able to serve as an intermediary in arranging the the surrender of 22 fugitives wanted by law enforcement.
“People knew that if Warren Wilson was involved, that there would not be an incident where a person would be mistreated,” L.A. City Councilman Bernard Parks, who saw Wilson on crime scenes when he was chief of police, told The Times in 2005.
While some people criticized Wilson for becoming too personally involved in criminal cases, Wilson always stood by his approach and argued that it saved lives.
“I guess I can identify with the underdog because of what I’ve had to go through as a Black man working in a white world,” Wilson told The Times in 1993. “I take some pride in thinking that maybe someone — a suspect or a police officer — stayed alive because of all this.”
The journalist said he inherited his strong moral compass, including a deep-seated sense of equality, from his father, who was once was once assaulted by members of the Ku Klux Klan in North Carolina.
“He told me, ‘Listen, they will knock you down on your knees, on your back, but you will have to get back up because as long as you stay there, that’s where you’ll always be,’” Wilson told The Times in 2005. “‘But if you get back up you will always be a step above them.’ ”
This advice helped propel Wilson to rare heights in an industry that was often hostile to reporters of color.
Wilson got his start in the news business working in the U.S. Navy press office in the 1950s, then went on to work for City News Service and the Los Angeles bureau of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During his early journalism career he was confronted by white mobs, armed segregationists and police chiefs who questioned his legitimacy as a Black journalist, according to his family.
While Wilson was working at KTLA, News at Ten became the top-rated primetime newscast and held the title for 21 years.
When Wilson retired from news in 2005, he left behind an industry that had dramatically changed from when he‘d entered it — but, he noted, not entirely for the better.
In a 2005 interview with The Times, he bemoaned the fact that television news focused more on celebrities and entertainment than hard news.
He also had some problems with KTLA and in 2004 filed a discrimination complaint, alleging that he was being paid less than younger, white reporters.
Nevertheless, he said he ended his career with pride and satisfaction, telling The Times, “I have done everything I’ve set out to do, despite the obstacles that were in my way from the beginning.”
Wilson is survived by six children: Pamela Wilson, Melissa Jones, Elizabeth Wilson, Ronald Wilson, Stanley Wilson and stepdaughter Debra Hansen. His second eldest daughter Kim T. Wilson died in 2003.
来源:Los Angeles Times
链接: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24-09-27/warren-wilson-trailblaizing-black-journalist-and-former-ktla-broadcaster-dies-at-90#:~:text=Legendary%20TV%20broadcaster%20Warren%20Wilson%2C%20known%20for%20smashing,died%20on%20Friday%20at%20age%2090%20in%20Oxnard.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11 15:45
【案例】
Donald L. Barlett, 88, dies; prizewinning reporter bared corruption
Over four decades, he and his colleague James B. Steele a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gained renown for resourceful, often explosiv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Donald L. Barlett, left, and James B. Steele in 2011. Their work resulted in two Pulitzer Prizes for national reporting (they were finalists for the award six times), six George Polk awards and various other honors. (Photo credit: American University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Workshop)
Posted Thursday, October 10, 2024 11:21 am
Glenn Rifkin | The New York Times
Donald L. Barlett, an award-winn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whose partnership with a fellow reporter, James B. Steele, a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exposed numerous cases of corruption by public officials and in one instance laid bare how a growing wage gap and federal tax law were shrinking the nation’s middle class, died on Saturday, Oct. 5, at his home in Philadelphia. He was 88.
His death, from a series of illnesses, was confirmed by his son, Matthew, on Wednesday.

来源:Editor and Publisher

链接:https://www.editorandpublisher.c ... er-bared-corruption,252416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13 10:23
【案例】
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爆料天王”张友骅去世
10月11日晚间,多家台媒报道,昏迷多日后,岛内名嘴、时事评论员张友骅10月11日去世,享年69岁。
张友骅
根据台媒此前报道,张友骅于10月3日傍晚与妻子出门散步,疑似因踢到街边花圃而不慎滑倒,救护人员获报到场,发现张友骅已没有呼吸心跳、失去生命迹象,立刻当场为他实施急救,不久恢复心跳。救护人员随后将他送往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救治。
张友骅被送到医院后先装上叶克膜,且经过心导管检查后,心脏并无问题。另有了解内情的人士提到,院方使用低温疗法对张友骅的脑部进行保护,但他意识一直没有恢复,在昏迷8日后辞世。
台湾《中国时报》总主笔陈琴富11日在社交平台公开缅怀“送友骅兄弟走好”,证实张友骅逝世消息。医院方面经其家属授权11日晚透露:张友骅先生于11日过世,其余相关治疗过程等,医院不便对外说明。
好友陈琴富11日表示,张友骅送院后一直呈现昏迷,“我礼拜天去看他,他还是昏迷没有醒,医生周一帮他做了断层扫描,发现他脑部有病变,说看这2天观察他能不能清醒。他太太今早决定把他维生仪器拿掉,人就走了。”
陈琴富表示,张友骅家属将于10月30日举办告别式。
张友骅出生于彰化县溪湖镇,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曾任自立报系经济研究室兼军事记者,近年频繁上岛内媒体政论节目,时常评论军事、时事等议题,因在政论节目中爆料揭露不少台当局司法弊案,被媒体封为“爆料天王”、“骅神”。他的最著名的金句是:“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我,一个是当事人,另一个是谁?很抱歉。我不能说。”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www.sohu.com/a/815943188_260616?scm=10001.1588_13-100000-0_922.0-0.10095.a2_5X162X1907&spm=smpc.channel_258.block8_93_Qq9dRe_1_fd.1.17287399586285QwVwsF_1090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29 17:10
【案例】
知名主持人顾国宁离世,年仅46
据多家媒体消息,前央视知名主持人顾国宁因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于2024102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46岁。

公开资料显示,顾国宁,197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顾国宁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的主播,他是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亚军,曾担任两届CCTV“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考官,还曾参与导演、策划并实施特别节目、大型直播近百场。


顾国宁的同学项飞今天正午在微博发布图文讣闻,追念壮岁早逝的老同学:亲爱的顾国宁同学,同窗四年,从入校到工作,你的帅从没被时间打过折扣。今天,这份帅气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直到永远。

近年来,顾国宁逐渐开始从事幕后节目策划等工作,并担任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业界导师。


来源:广电业内(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template/article/1730188454/index.html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1 16:18
【案例】
今天,我们送别人民的优秀记者肖鸣锵同志
编者按:肖鸣锵,中共地下党员、重庆日报社高级记者、离休干部,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月29日晩21点02分去世,享年94岁!两江观媒微信公众号特转发《重庆日报》今年刊发的《94岁女报人肖鸣锵:以笔述史的精彩人生》一文,以此送别怀念老人!向人民的优秀记者肖鸣锵同志致敬,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采访肖鸣锵(曾用名:萧鸣锵),缘起今年2月,她将珍藏多年的10件革命文物捐赠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10件革命文物是她的父亲——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萧华清革命历程的实物见证。
▲肖鸣锵(右)捐赠珍贵历史资料。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老人虚怀若谷、温文尔雅的风范,让人由衷敬佩。得知她的故事后,更让作为新闻后辈的我,不禁想起“万般皆不是,方知我是我”的名言。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带着“重报艺文志·口述”栏目的撰稿任务,我再次走进94岁高龄的肖鸣锵位于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家属院的家,希冀用文字记录下这位中共老地下党员、重庆日报高级记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以笔述史”的传奇。
走上革命路
参加会师大会签名“会师旗”
梅花枝头鸟闹春,玉兰馥郁满人间。3月4日,走进重庆日报家属院,春意勃发,静谧秀美。
肖鸣锵身着一件喜庆的红色外套,坐在轮椅上,慈眉善目地迎接我们。“听说你们要来,老人家特别高兴,尤其你们又是她曾工作多年的重庆日报的记者,特别亲切。”肖鸣锵的女儿崔健说。
由于年迈,老人的行动只能靠轮椅,听力也有所下降,说话显得比较困难,采访更多依靠崔健当“翻译”,以及她保留下来的大量文字资料和著作。
对于她的精彩故事,我们就从摆在她家电视柜上的一件文物影印件谈起——
▲现存于四川省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会师旗”。
这是一面“会师旗”,是成都解放后解放军入城部队与四川地下党举行会师大会时用过的红旗,上面有超过205个(部分已模糊不清)签名,包括贺龙、王维舟、李井泉、马识途等人的签名,也有肖鸣锵的,现在保存于四川省档案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原来,肖鸣锵早在1949年2月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而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与她的父亲萧华清密不可分。
萧华清,1894年生于四川省彭县(今彭州)。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萧华清积极投身到这一时代洪流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5年底,应吴玉章之聘,他来到重庆,担任重庆中法学校教务主任兼英文教员,并由杨闇公、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击南京,1927年3月31日,重庆各界民众在打枪坝集会,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地方军阀安排枪手和打手,手持短枪、大刀、棍棒,见人便打,逢人便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
作为集会的组织者之一,萧华清抱着“机关枪摆起我也还要去”的坚定信念,很早就赶到会场,目睹了惨案发生的全过程,所幸后来跟着一个商团逃离了现场。
因被通缉,萧华清先后流亡到宜昌、武汉、上海等地,度过了10年的革命流亡生活。
▲1935年父亲在河南省安阳市第十一中学教书时,肖鸣锵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肖鸣锵就是于1930年萧华清流亡于上海时所生。“当时,我们家住在上海法租界内。我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愤懑地讲述外国殖民者欺辱中国人的事,留下了很深的屈辱的印痕。”肖鸣锵说。
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华清于1938年1月经西安回到成都,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各种革命活动。肖鸣锵也就随父到成都,先后就读于成都协进中学(初中,现为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成都女中(高中)。
1947年,成都地下党为了指导学生运动,创办了《学生报》,肖鸣锵成了该报的通讯员。之后,她还担任了编辑《每周时报》副刊《中学生》的任务。
“我高中毕业后,由梁其英、关山介绍,于1949年2月加入中共地下党。”肖鸣锵说。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1月3日,解放军入城部队与四川地下党在当时成都商业街励志社举行会师大会。
参加会师大会的人员有军队代表、西南区党委各主要负责人以及地下党员代表,肖鸣锵就在其中。
“当时,进门口的桌子上,就摆着一面‘会师旗’,大家纷纷签名留念。”老人回忆:贺龙的字签在最上头,旁边是王维舟(时任西南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她则把名字签在了红旗的左侧中上位置。后来这面红旗被四川省档案馆收藏。
会师大会从下午5点开始,贺龙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地下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勉励“南来的党员和原地下党员应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大会一直开到深夜,同志们还不愿离去,最后贺龙同大家合唱了国际歌,才慢慢散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面“会师旗”并非真正的五星红旗,只在红旗的中间缝制了一颗五角星。
“那是因为当时通讯比较闭塞,大家只是在广播里听说北京升起了五星红旗,但五星红旗究竟长什么样,却不知道。人们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中间缝了一颗金色五角星。”肖鸣锵说。
“去年,我妈妈的母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原校长助理张勇来拜访老校友,将这件文物的影印件赠送给她,她特别喜欢,把它摆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崔健称。
凉山20年
留下“新闻工作中珍贵的一页”
“寒风咆哮着,街上的灯时明时暗,人们早已紧闭门户了。从街的一头快步跑来一群解放军,接着又是一群,向东去,向东去。脚步那么急促,面孔那么严肃,他们将去战斗,他们永远捍卫和平和幸福,他们却也憎恨恶魔,他们到了哪里,哪里就出现和平……”这是肖鸣锵至今保留着的日记本上的一段话。
该日记写于1956年1月2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这也被她视为自己新闻职业生涯中“珍贵的一页”。
▲工作中的肖鸣锵。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1949年12月,因在高中时当通讯员的经历,肖鸣锵喜爱上了新闻工作,被分配到川西区民主妇联,担任《川西妇女》编辑,后又到《西南青年》《青年生活》从事编辑和记者工作。
“1955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其行政并入四川省。四川将大批干部调往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我踊跃报名,被调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翻阅相册,一张肩挎机枪的照片,让肖鸣锵陷入深深的回忆。
黑白照片上,她一头短发,身着棉衣,脸带青涩,却目光坚定。
“这是我到凉山时拍的。”肖鸣锵说,1955年12月,她离开城市,去到偏远的凉山地区。“当时的凉山真像书里写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奴隶主占有了所有生产资料,包括奴隶。千年的铁锁链要打碎、砸烂,我庆幸自己参加了这一斗争,成了一名‘战士’,在我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她说。
1958年,凉山州委调她参加筹办《凉山报》,她又从握抢的“战士”变成了握笔的记者。
那个时候的肖鸣锵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学习了彝族语言,还经常爬山涉水,冒风雪严寒,深入凉山地区海拔4000多米高山腹地采访,与彝族人民打成一片,并培养了不少通讯员。
彼时,肖鸣锵的报道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品《展翅飞翔的红毛妈姑区》,反映了凉山的巨变;《千斤社里春意浓》,展现了昭觉南坪乡翻身奴隶生机勃勃、积极抓农业生产的情景;《访翻身奴隶翁姑拉洛的家》,写出了一户翻身奴隶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也翻了身……不少作品被《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等广泛转载,产生了深远影响。
肖鸣锵在自己的文章《我的新闻生涯》中写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深入民族地区采访,不仅使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锻炼了意志和毅力。在凉山工作的20年,我把它视为在新闻工作中珍贵的一页。”
实事求是
为张露萍烈士“仗义执言”
看了舞剧《绝对考验》的观众,无不为剧中主人公“萍”感动。
这部精品舞剧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出品,重庆歌舞团制作、演出,以红岩群英谱中的女英烈张露萍为人物原型,以舞台艺术再现了“萍”受组织秘密指派,从延安来到重庆,成功打入军统机关内部,背负“叛徒”骂名,出色完成任务,被捕后经受绝对孤独的考验,至死也未暴露真实姓名和共产党员身份,直至牺牲38年后才得以恢复名誉和身份的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张露萍恢复名誉和身份,与肖鸣锵的“仗义执言”有关。
1978年5月,在凉山工作20多年后,肖鸣锵被调到重庆日报社,先后在科教部、《星期天》增刊组、文体部工作。
1982年9月,张露萍烈士的事迹尚未公开,肖鸣锵去成都参加座谈会,听到张露萍的好友车崇英讲述了有关张露萍的事迹,被深深打动。
返回重庆后,肖鸣锵即刻写出题为《敢于用耳光教训大特务的女共产党员》的通讯,刊发于重庆日报《星期天》增刊。这是第一篇报道张露萍烈士事迹的文章。
1983年,中央调查组经过广泛调查取证,加上叶剑英同志亲自写材料证明,张露萍的身份大白于天下,被认定为“革命烈士”。
▲上世纪80年代肖鸣锵在重钢采访。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经过多年新闻实践,我的报道突出两点:重视发掘新闻价值,报道了一些独家新闻,把那些群众关心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闻,及时反映到报纸上;坚持真理,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新闻观。”肖鸣锵说。
“透过母亲那些浸含着墨香的新闻作品,我不仅看到了我国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一个个缩影,也从中看出母亲50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足迹,以及她为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付出的大量心血。我被母亲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比忠贞和执着追求精神深深打动。”同为媒体人的崔健,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语气中充满自豪。
在肖鸣锵眼里,人物专访是一种融新闻性、探索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较吸引人的新闻体裁,因此她特别喜欢写人物专访。在她的笔下,不仅有巴金、韦君宜、马识途等大文学家、艺术家等,更有修炉工、修脚工、挑粪工、女民警、女大副等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的普通人物。
这些报道特色鲜明,栩栩如生,有的采用白描手法,使人物更加突出,至今仍有研究保存价值。
修志著书
记录下重庆百年报业史
“一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新闻事业史,顶得上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的这一论断,在中国媒体界传播甚广,更深深地影响了肖鸣锵。
1989年,肖鸣锵退休,“闲不住”的她随即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了为期10年的重庆新闻史、报业史“编志”。
▲1992年,肖鸣锵(中)与张天授、文履平3位老同志进行新闻史志编修工作,搜集整理大量珍贵新闻史料。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为了编写《重庆市志·报业志》,她跑遍四川、重庆的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走访了大量老报人,搜集到不少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2000年,《重庆市志·报业志》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志以文字叙述为主,全面反映了1897年到1997年这一百年的重庆报业发展状况。其中,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是全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外国通讯社都在渝设立了分社,许多外国报刊记者亦常驻采访,为客观反映这一状况,该志还进行了专章、专节叙述。
《重庆市志·报业志》由此成为一部重庆报业的综合性资料著作,对深入了解重庆报界、新闻界具有史学价值。
此外,肖鸣锵还参与编辑了《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志》一书,得到方汉奇等人颇高评价。
肖鸣锵对新闻事业的这种热爱,被好友们称赞为“编辑的自我提升”。她的好友艾白水说,多年来,肖鸣锵热心热肠,快人快语,即使碰了钉子,她依然坚定不移。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本真体现。
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周勇表示,肖鸣锵同志的工作和为人,有乃父萧华清先生的遗风。在岗位上,她是一位朝气蓬勃、勤奋出色的新闻记者;退休后,更是一位老而弥坚,为新闻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老战士。
作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肖鸣锵记录历史、见证历史,更不忘为新闻著史,让人折服。
撰写此文时,我的耳畔反复回响起肖鸣锵在接受采访中多次重复提到的一句话:“我以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感到无上光荣。”
人民的记者,心系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与其说,这是肖鸣锵的职业骄傲,不如说,这更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永远不变的坚守。


来源:新重庆
链接: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1539&newsId=2069664&staticUrl=https%3A%2F%2Ft.cqrb.cn%2F23MdY&RandomTime=1730392283961
编辑:王晨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5 20:45
【案例】
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
11月3日,在与胰腺癌抗争了一年后,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王明轩曾任国广东方总经理助理、当虹科技高级副总裁。10月12日,王明轩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对这个世界的告别书——2000年6月,我从大连电视台辞职,来到北京,加盟了银汉传播,一转眼已经24年了!而我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如最后一张插图。永别了,亲人们!(我已无法给大家一一回复,只能零碎的给这世界留下最后的留言)
王明轩,当虹科技高级副总裁,国广东方原副总经理,国广星空前CEO,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跨界人士,《即将消亡的电视》一书作者,公众微信号“新媒体大趋势”特约撰稿人。
他多年来奋战在广电和互联网电视领域,先后供职于大连电视台、光线传媒、银汉传播,以及永新视博、闪动科技。
他写有《即将消亡的电视》《假如腾讯也做电视》《给智能电视泼点冷水》《视频网站做内容将动摇传统电视最后的根基》《大数据与视频媒介产业链重构》《电视湘军,你又羸了》《小心,电视台正被空壳化》《传统媒体还有机会吗》等著作文章,当然,还有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
《即将消亡的电视》出版于2009年。该书一经出版即在业内引起骚动,并多次再版。书中,王明轩极其超前、精准地分柝、预言了30多种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今天看来,都一一得到验证或正在实现中。
今早,一位友人在朋友圈悼念他:知道明轩去世的噩耗是昨晚,与他相识是上个世纪末,他抱着“改变”中国电视的理想辞去大连电视台的公职成了北漂一族……
他当时的口头蝉是“强行起飞,空中加油”。我经常调侃他“飞起来了,油呢?油呢?”
他来找我送上他最新出版的《即将消亡的电视》,书里谈到了网络视频的兴起和电视的衰落,成为业界经典之作……
几个月前得知他检查出绝症,还以为他能坚持更长时间,没想到突然就走了。
在媒体融合时代,王明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行业变革的脉搏,编写的《即将消亡的电视》等著作,撰写的《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等文章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对媒体转型,王明轩认为,如今的媒体形态还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新媒体形态的形成需要深度开发互联网技术的各项应用。但在现阶段,我们却仅仅停留在利用互联网的传输技术,更深层次的识别、互动等技术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在他看来,传统媒体的转型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做出自己对“尘埃”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的核心就在于传输的智能化和媒体的互动化,别再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战斗力消耗在那些抱残守缺的挣扎上了,那样做可怜可悲的是你自己,可恶的是你误导坑害了跟着你卖命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 他认为要转型,就必须首先回归到媒体的本源,也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效、低成本、大范围的信息传播。而不是仅仅围绕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这些固有的形式和内容打转转,不是着眼于如何把它们搬到互联网上。对制播分离,王明轩曾发问,电视台有什么?掌控什么?又还剩下什么?一旦电视台空壳化了,还拿什么作为博弈的资本呢?把节目委托给制作公司,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制播分离吗?难道制播分离不该搞了吗?明明出发点是很好的制播分离,为何偏离轨道,而想要继续走下去,前方的路又在哪里?
对数字鸿沟,他认为,在冲击过程中,没有越过数字鸿沟的传统媒体,将因受众的减少导致收入的减少,收入的减少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进而导致受众的进一步减少,这是典型的电子学的负反馈现象,将快速导致传统媒体急剧萎缩,成为地方政府可有可无的黑板报和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而越过数字鸿沟的互联网新媒体将快速向传输智能化和媒体互动化的方向进化,构建出互动的节目形态,互动的运营形态和互动的盈利形态。对融媒体中心建设,他认为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具有时代高度的好方法、好方向。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因媒体人认识的不足或错误,甚至是生意人为了分食唐僧肉的恶意误导,而呈现出“歪念经”、“念歪经”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融媒体中心的“融”,应当朝着基于信息文明的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方向融合、转型,而不是为了保护、守住基于工业文明的机械和电子技术所形成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形态和渠道。那不是融媒体中心,那是“废都”的守护者。对新闻客户端建设,他认为,首先,要考虑所在的区域或领域所拥有的新闻信息量是否足够大,能不能足以支撑起这个客户端。如果量太小,每天更新不足,在这个捧着消防水龙头喝水的信息泛滥时代,你是无法吸引并留住用户的。另外,其实维护一个客户端的成本非常高,无论自己组织团队开发还是外包,客户端都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交钥匙工程,日常运营过程中,你几乎每个月都要修改、调整、更新升级。对短视频,他认为,短视频被很多机构和创业者看好,认定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没错,短视频确实有其市场空间,在短视频的风口上的确有猪在飞。但,如果你也想成为那飞舞的猪,却必须三思而后行,“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否则,四脚刚腾空,却飞上了别人的肉案板。对广电MCN,他认为MCN是人类进行大众信息传播的逻辑,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建立起内容、渠道、运营、受众四大要素的闭环。这一逻辑用在印刷术上,产生的是出版社、报社;用在无线电技术上,产生的是广电;用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是新的大众信息传播机构。他提醒从业者,媒体的本源是公共信息传播,相对打造自主可控的平台,媒体做MCN是回归媒体本源,坚守内容本位,其想象空间非常巨大,如果媒体能够抓住这次机会,也将能实现咸鱼翻身,彻底升级成信息时代的新媒体。一路走好,明轩老师。以下是传媒内参王明轩文章合集:架空| 无度的制播分离 电视台正被空壳化!专访CIBN手机电视CEO王明轩:IVA才是进入新媒体时代的真正救星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媒体的特殊性使得体制改革要慎之又慎!数字鸿沟在加速扩大,媒体人还能跨过去吗?传统媒体有没有必要做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的风口上的确有猪在飞,但不要直接跳上案板!一位老广电人的呼喊!或许,越不像电视台,越不像媒体,越有出路!关于融媒体中心建设,13条“得罪人”的判断王明轩眼中的广电MCN

原标题:
哀悼!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
来源:温静聚焦(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aJCX-JDxHC3GkYE9BWPIg
编辑:李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9 21:46
【案例】
     《焦点访谈》记者范本吉逝世

今天11月8日记者节,我和《焦点访谈》的同事们含泪送别了范本吉记者。因心脏病突发,他于今年11月2日不幸去世,享年68岁。当年,他在《焦点访谈》栏目做过许多有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斯人已去,业绩长存。《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今年又一次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坚持这样做,虽然很难,但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李佳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