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文化创造力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13 22:57
标题: 文化创造力案例集锦
【案例】
徐昕


祝福 //@任志强: 故事讲的不错。政治外围的可以讲。


@当当李国庆


真心为开复抗癌17个月取得的成效而高兴。昨晚饭,不谈政治,只谈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对传统出版的颠覆。小时代,大时代,催生一批90后新锐作家涌现。



[url=]b[/url]
  • [url=][/url]
  • [url=][/url]

[url=]a[/url]





今天 21:14 來自iPhone客户端



2分鐘前 來自皮皮时光机


  • [url=]收藏[/url]
  • [url=]轉發[/url]
  • [url=]評論[/url]
  • [url=]
    [/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13 23:07
【案例】
尹鸿


都什么歪脑子能用到这么极致!


@我的表姐是个婊子

卧槽,紧急扩散,这个一定要知道!!!大年初一,所有女生都不能戴胸罩,寓意新的一年没有凶兆了! 大年初一,所有男生都不能穿裤头,寓意新的一年没有苦头!赶紧分享给你身边的小伙伴吧












41分鐘前 來自百度浏览器



16分鐘前 來自iPhone 6 Plus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16 21:24
【案例】
2015年2月15日,一个两岁半小男孩,拿电线插头当加油枪,给玩具汽车“加油”;
2015年2月11日,祭灶日,杂草、茶缸盖当“筛子”……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19 08:47
【案例】
@记者崔永利
改天换地新门神






[url=]a[/url]




2月17日20 : 57 來自iPhone 6 Plus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22 22:38
【案例】

//@陈有西: 该诠释可上《太平广记》。

@何辉新
【“破五”的由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指中国传统的“破除五毛”民间风俗。在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看微博、上论坛、寻找五毛,教育它、鞭挞它、揭露它,祈求上苍拯救它,以此祈福新年里的国家和社会。


今天 20:24 來自三星Galaxy NOTE III



24分鐘前 來自Weico.iPhone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23 12:43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3-5 18:42 编辑

【案例】

【睡前童话】小子弹之洗澡【1-2】

晚上睡觉前,给儿子讲故事是最经常的事情。
我不喜欢任何公开出版的儿童故事,不喜欢电视上播出的动画片。孩子们都知道都感兴趣的故事,一定是贬值的故事。所以,我历来坚持原创,给刘桢如讲唯一的故事。按照不同的系列,分多天讲述一个童话故事。比如,仨猫六只眼系列、小蟋蟀系列、小蝌蚪系列。这几天,讲的是小子弹系列。
我是临时编剧,很少记录自己讲述的东西。所以,不少事情我都忘记了。昨晚,王欢妮让我复述一个故事她听听,我把刚讲的故事和小子弹放鞭炮的故事讲了。这里,梳理了一下昨晚讲的小子弹洗澡的故事(多少集,我也不清楚。不过,这是第一集):
话说南宁过年这几天,气温升高,人们感觉有点热的感觉了。就连刘桢如也在不断减少身上的衣服,还是觉得有点热。
人穿一件薄衣服都觉得有点热,浑身还要出汗,装在弹夹里、弹夹又挂在腰间的小子弹,在金属包围的弹夹里,更是觉得闷热。
这几天,主人家里忙着招待客人。客人送走,主人来不及收拾餐桌,把衣服丢在餐桌旁边的沙发上,就去休息了。弹夹里的小子弹也看机会来了,想溜出来透透气,看看能不能像刘桢如那样,找个地方洗个澡。
小子弹溜出弹夹,在沙发上转悠了几次,一跃跳到了餐桌上。他看到有个小酒杯,里面还有水——那是酒,小子弹哪里分得清这是白酒还是水啊,只想看看能不能跳进去洗个澡。他把自己竖立起来,一点脚,跳到了酒杯口的边上,然后,跳进“水”里洗起澡了。
酒精泡在小子弹的身上,刺得小子弹的身子有点痛啊。小子弹多少天没洗澡了,身上不知多少的细菌。给酒精一泡,多少细菌被杀死。小子弹有点不舒服,一不小心掉到杯底,自己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白酒。白酒呛得小子弹那个难受,晕晕乎乎的他小脑袋一歪,啪,头撞到了后脑勺;脑袋抬起来一栽,啪,额头碰出格孢。就这样,小子弹的脑袋前后左右都撞了几次。终于,小子弹晕倒了……
他一晕倒,小酒杯哪称受得了这个冲击。吧唧,小酒杯歪歪斜斜摔倒,白酒流淌出来,酒杯咕咕噜噜摔倒桌子下,碎了。小子弹咕咕噜噜向餐桌另外一个方向滚去。要知道昏迷中的小子弹会不会摔下桌子,它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咱们明天晚上接着说。

……………………………………………………
咱们书接上回,继续讲小子弹洗澡的故事。
昨天说到小子弹醉酒,撞翻酒杯,酒杯滚到桌子下面摔碎,小子弹朝另外一个方向滚去。小子弹命还真大,滚到桌子的一个玻璃茶杯前,没有摔到桌下。小子弹脑袋晕晕乎乎,陡然间觉得自己撞到了什么,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刚才在酒杯里洗澡的事情了。
过了一会儿,小子弹晃晃悠悠站起身来,扶着玻璃茶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小子弹和刘桢如一个毛病,对啥都好奇。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是啥东西,就想着看个究竟。它踩着旁边的盘子和饭碗,最终摸到了玻璃茶杯上。看到里面黄色的水面,小子弹还没来得及思考可能是啥东西,脑子一沉,咕咚,掉到了茶杯里。
这下好玩啊。咕咕噜噜,它又被灌了一肚子的茶水。还别说,茶水解酒,小子弹喝了一通茶水,脑袋反而没那么痛了。身子一舒服,小子弹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跟刘桢如那样,喜欢到处折腾。它在茶杯里游泳,有点兴奋啊。后来,小子弹漂浮到水杯上面,索性仰泳起来。
正游着,小子弹发现下面有片“汪洋大海”。它哪里知道,这是一个大碗的汤,看样子是苹果煮出来的汤水。小子弹一用力,腾地把自己弹出玻璃杯,掉到了这个大碗汤水里。
这下子小子弹过瘾了。先喝白酒再饮茶杯,现在可以品尝甘甜的苹果汤水,那个甜的味道,甭提多舒服了。
就在它正享受时,主人起床,发现小子弹不见了,也没找到,只好收拾桌子上的碗筷。终于,小子弹被从汤碗里给揪了出来。主人狠狠批评这个淘气的小鬼,责令它去卫生间用淋浴洗澡,因为小子弹身上也不会多干净了。
小子弹到了卫生间,拧开淋浴龙头,想着洗个头。找到洗发水,没摸到自己的头发。一想,嗨,春节前理发,变成少林寺的和尚头了。小子弹不洗脑袋,就用沐浴露洗开身子……
最终,小子弹被送到弹夹里。要知道小子弹进去后会不会安生,咱们明天晚上开讲小子弹和小蛔虫的故事。
http://user.qzone.qq.com/352428099/blog/1424666567
小子弹与小蛔虫(1-2)
话说小子弹过年这几天,可没少吃好东西。什么鸡鸭鱼肉的,吃得蛮过瘾的。过瘾归过瘾,几天的光景,小子弹妈妈发现小子弹不爱吃东西了,并且几天都不见它去拉次屎,觉得有点奇怪。
小子弹的爸爸说,是不是小子弹肚子里长了蛔虫啊。
小子弹一听,觉得很好奇:蛔虫?蛔虫长啥样子啊,它怎么会在我肚子里呢?
小子弹的爸爸说,蛔虫长得跟你有点像啊,短短的,细细的,只是你喜欢直着奔跑,小蛔虫喜欢浑身往前慢慢伸展地爬着。你肚子里装的是炸药,蛔虫肚子里装的是你吃过的东西……
小子弹一脸诧异地问:我肚子里怎么全是炸药?
小子弹爸爸说:可不是嘛。你从小吃了不少药吧,像什么退烧的、治咳嗽的、治拉肚的,还有补钙的。这些药积攒起来,把你肚子撑得可不炸起来了吗。
小子弹问:小蛔虫挺好玩的,为啥要打掉它呢?
小子弹爸爸说:别看你现在没啥感觉。再过几天,肚子就该痛了。因为你不好好吃饭,肚子里的食物少了,小蛔虫吃不到东西,能不像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折腾吗?
小子弹问:我拉不出屎,是不是就是小子弹吃不到东西,把我的屎粑粑给吃了呢?
这一下,真难倒了小子弹的爸爸。就在这个时候,小子弹大喊不好,我要拉屎了……
原来,是小子弹吃了打蛔虫的药,现在起作用了!

……………………………………
话说小子弹吃了妈妈买来的打虫药。不一会儿,就听到肚子里咕噜咕噜作响。小子弹有点害怕,心想刚从吃的会不会是毒药啊,如果没毒死小蛔虫,把我给毒死了该怎么办?小子弹是个胆小鬼,特别怕死,每次听别人谈到和死亡有关的话题时,它都会黯然神伤。他不希望别人死掉,更害怕自己哪天也死掉。
小子弹问妈妈,肚子里咕噜咕噜怎么回事。妈妈告诉它,这是它刚才吃了打虫药的反应。这么一说,小子弹更害怕了。妈妈说,你吃的两片药,进到肚子里,被水浸泡后化作许多小颗粒。你肚子里的小蛔虫正愁找不到东西呢,抢着吃这些药片的颗粒呢。吃了这个小颗粒,小蛔虫们先是自己打嗝。你一个我一个地打嗝,冒出的气泡多了,你肚子里就开始咕噜咕噜起来……
这么一说,小子弹总算放心了。过了一会儿,这些小蛔虫不再打嗝,不再动弹了。小蛔虫活着的时候,自己在小子弹小子弹肚子里来回游泳,当然不肯轻易离开小子弹的肚子了。所以,小子弹几天不拉屎。现在,小蛔虫纷纷死掉了,光溜溜的小蛔虫们,顺着小子弹的肠道往下面聚集。过来一会儿,小子弹居然感到要大便了……
事后,小子弹的妈妈告诉小子弹,要想不让小蛔虫钻进你的肚子里,就要多吃蔬菜,像刘桢如那样,他也是几天不拉屎,今天开始大口吃蔬菜了。小子弹听了,很兴奋地说:我也要向刘桢如同学学习!

http://user.qzone.qq.com/352428099/blog/1424915819

小子弹·去大海
话说春节这几天,小子弹没少吃好吃的东西,没少去游乐园玩耍。该吃的也吃了,该玩的也玩了,小子弹唯独没时间去洗个痛快的澡,浑身出了不少的臭汗。
有人跟小子弹说,你春节攒了不少压岁钱,不如趁着假期,到大海里痛痛快快地游次泳,顺便也消化了肚子里的东西,还到新的东西游玩,多好啊,
小子弹对大海早已向往许久,还真的没去过大海。它不知道大海在啥地方。有人告诉小子弹,出门沿马路向东一直走,就能走到大海岸边。
晚上,小子弹偷偷整理好行李,把自己的压岁钱放在腰带里。去大海,那么遥远,总不能走着过去吧。小子弹看着家里的出行工具,它的许多玩具,开始犯愁了。
·坐汽车吧,要是到半道没汽油了,或者汽车抛锚了,那该怎么办?不行,汽车不能用。
·坐火车。家里有多种多样的火车,还有最高档的子弹头列车。列车不发愁没油抛锚。小子弹刚要得意,突然变得申请沮丧起来。原来,火车需要专门的轨道。哪有开往大海的列车轨道啊。
·嗨,就在小子弹失望的时候,它扭头发现了玩具柜子上的飞机。什么直升机、战斗机和客机,坐飞机去总该可以吧。可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飞机去合适呢?客机太大,小子弹觉得有点浪费;战斗机飞得高,可自己是去游玩,飞得太高看不到大海怎么办?最后,它决定驾驶直升机去。
第二天一大早,小子弹穿上飞行服,系好装钱的腰带,溜到家里电冰箱前,把冰箱里的食物全部打包。一切准备妥当,下楼来到直升机前。打开舱门,启动发动机,飞上了天空。
现在的直升机,起飞降落靠人工操作,中途可以靠导航自动驾驶了。飞机进入自动飞行模式后,小子弹感到感到无聊啊,它把目的地定在了东海。然后发愁怎么才能打发旅途的时光。它出了驾驶舱,看到货舱上居然悬挂着电视机。小子弹兴奋啊,打开电视机,搜到了动画片频道。电视里正播着光头强去大海游泳的故事。小子弹觉得有点巧啊,怎么光头强也去大海玩啊。当然,光头强还是开着他那辆卡车,嘟嘟嘟地往前赶路。突然光头强的车停了下来,原来他的车抛锚了,动画片的镜头也静止了。要知道光头强的车能不能修改,小子弹还能不能继续看动画片,咱们明天接着说。
………………………………………………………………
话说小子弹在直升机的货舱里看动画片,光头强的卡抛锚,电视画面不动,小子弹那个着急并丧气啊,正郁闷着,听到前舱的仪表盘在呼叫:小子弹,我们快到东海了,怎么降落?请指示。
小子弹哪知道在什么地方降落啊,它赶紧回到驾驶舱,看着飞机已经接近大海。找空地,坚硬一点吧。飞机盘旋了几次,终于在海岸边找到球场大的硬地。这个地方不大,只有刘桢如家对门西科大附小操场那么大。这就足够了。小子弹亲自操作,直升机很快顺利降落。卸掉飞行服,按着游泳圈,小子弹下了飞机门锁好舱门,来到大海边,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真的让小子弹兴奋极了。去年暑假,它和妈妈到过北海。当时觉得北海也挺大。真的到了东海,小子弹才觉得东海才是真正的大海,北海那边有点像西科大的中心湖,小了太多。
小子弹拿着游泳圈,在大海里玩得那个痛快劲儿就甭提了。就在这时,麻烦来了。啥麻烦?有三个鱿鱼仔发现了小子弹。鱿鱼仔们觉得这是不错的猎物,商量着如何把小子弹当作美味佳肴给吃掉。小子弹哪知道危险就在自己身边,还在一个劲儿地仰泳着。三个墨鱼仔,分三个方向同时向小子弹本来,它们的嘴几乎同时咬住了小子弹的身子,一个咬住了小子弹的胳膊,一个咬住了小子弹的腿,还有一个咬住了小子弹的屁股……
哎呀不好,小子弹从游泳圈上立即坐了起来,摆脱了三个墨鱼仔的叮咬。吓得小子弹拼命游啊。跑是跑了,小子弹的胳膊、腿和屁股还是流了鲜血。鲜血滴到大海里,惊动了海水下面的一条大鲨鱼。大鲨鱼的嗅觉最灵敏,当然,大鲨鱼对血腥味有其敏感。它嗅到了血腥的味道,顿时来了精神,预感到今天中午可以饱餐一顿了。说时迟那时快,大鲨鱼一个箭步窜出水面,发现不远处的小子弹。
哈哈,大鲨鱼兴奋极了。它嗖地追到小子弹,张开大嘴,锋利的牙齿发着寒光,眼看小子弹就要进到大鲨鱼的嘴里。要知道小子弹能不能活命,咱们明晚接着说。
……………………………………………………………………
书接上回,咱们上回讲到大鲨鱼张开大嘴,扑向小子弹。小子弹顿觉背后一股凉风,扭头一看,哎呀,我的娘啊,这怪物以前好像在动物园里看过啊,怎么这么恐怖。它本能地大叫一声:不好,谁来救我?
话音未落,就听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小子弹,不要担惊少要害怕,四太子在此!
嗬,小子弹哪里知道,这是东海龙王的四太子。有的小朋友要问了,这个四太子是谁啊。提起他啊,没有小朋友不知道,只不过你没有注意罢了。看过《西游记》吧,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骑的那个白龙马吗,那就是东海龙王的四太子。只不过你只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和那些妖怪了,忘记这个白龙马了吧。说到这里,咱们还会提到金箍棒的事情。现在,我们只说四太子来救小子弹的事情。
小子弹就看到眼前一道白光闪来,四太子伸出一杆银枪,枪头扎进大鲨鱼的嘴里。大鲨鱼哪见过什么金枪银枪的,也不在乎这点东西,它相信自己锋利无比的牙齿,足矣咬断世间的任何东西。大鲨鱼用牙齿咬住枪头,只见枪头没事,它锋利的牙齿顿时像墙壁上剥落的白漆屁,碎落下来,满嘴淌血。大鲨鱼惨叫一声,四太子的枪头扎进大鲨鱼的肚子里。枪头在大鲨鱼的肚子里来了个360°的大翻转,大鲨鱼这下可惨了,就不是牙齿碎了,五脏六腑都烂了。
顿时,大鲨鱼成了海上的一具行尸走肉,漂浮在海绵上……
小子弹太惊讶了,庆幸自己大难不死。它不知道眼前救他的小伙子是谁,赶快游过去作揖致谢:谢谢大哥的救命之恩,小子弹这厢有礼了。嗬,小子弹的嘴巴还有点甜不说,还有点文绉绉的。
四太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子弹如实相告。
四太子说:眼看就到中午了,要不你跟我回家吃饭吧。
话说小子弹还真觉得有点饿了,心想反正上午已经死了两回,都没死成。跟这个人去吃个饭,大不了还是个死。哼,我都是个死过两次的人了,再去冒次险又算个啥呢?
要知道小子弹跟东海龙王四太子去吃饭会不会遇到麻烦,咱们明天接着说。
…………………………………………………………………………
书接上回。咱们上次讲到小子弹被四太子救下,四太子邀请小子弹去他家吃午饭。小子弹心里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跟着四太子回龙宫。
小子弹离开游泳圈连泳都不会游,怎么可能深入海底,到龙宫去呢。四太子忘记这个事情,本来自己往水里走去,忽然看到小子弹在叹气,连忙说抱歉,忘记你不会潜水的事情了。四太子对着小子弹吹了口气,伸手托着小子弹,说,这下你可以跟我走了。说也奇怪,这次小子弹明明看到自己在水里,呼吸正常。它觉得那个奇妙啊,真的比看动画片过瘾。小子弹心想,这个刘桢如天天喜欢看动画片,觉得动画片最过瘾,他哪里知道出门游玩能遇到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啊。
很快,小子弹看到一处晶莹透明的宫殿,里面太多的好玩东西。什么虾啊蟹啊,怎么都跟人长得有点相仿,还会说话呢?
小子弹不敢多问四太子,只能自己胡思乱想着。到了龙宫门前,门卫赶快打开门,小子弹和四太子进到了龙宫里面。哎呀,里面金碧辉煌,太漂亮了。小子弹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家里怎么这么富,比在大城市的孩子家里富裕多了。
四太子问小子弹,你想吃什么。小子弹平时挑食,到了陌生的地方,它不敢挑食,说我也不知道,吃啥都行吧。这个时候,他们来到了龙宫的御膳房。这里比大城市的大酒店可豪华多了,可就是没有小子弹家里平时吃的东西。四太子问小子弹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小子弹说吃鸡蛋。四太子说母鸡是在你们地面上的,我们海里没有鸡,怎么能吃鸡蛋呢?
这下,小子弹不知道吃啥了。四太子说,我们虽然没鸡蛋,但有龙蛋啊。小子弹听说过恐龙蛋,却没有听说过龙蛋。小子弹问:恐龙不是灭绝了吗,你们怎么会有龙蛋呢?
四太子说:恐龙是地球地面的动物,我们海里游荡的是龙,不是恐龙。龙会下蛋,龙蛋也蛮好吃的啊。
小子弹平时吃鸡蛋,都是煮熟了,它爱吃蛋清不爱吃蛋黄。四太子说,龙蛋生吃才有营养。
啊,生吃,怎么吃?四太子说,用你的嘴尖捅破,吸就行了。小子弹照做。捅破了龙蛋,针尖般的舌头吸允龙蛋的汁液。那个味道,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妙不可言。如果说光是味道好可不是咱们讲的故事。小子弹喝了几口,突然发现自己的个头在长,身子在变长。呀,这是怎么回事,我快成小炮弹了。
要知道小子弹喝完龙蛋汁会有什么变化,咱们明晚接着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2-23 22:21
【案例】
孟祥远



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这些全无中国文化土壤的节日越来越火,怎么不去批判?现在拿春节的注定式微来说事,说的难听一点叫“数典忘祖、自暴自弃”。习大大说的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复兴呢?多想想怎么去适应与引领变迁,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吧!


@澎湃新闻


【社论| 传统失落】传统的春节因为无法适应快速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其民俗一面在很大程度上已名存实亡。节日期间走亲访友的传统,为城市人口返乡提供了情感上的动力。但这些微妙或显著的现代转型并没有挽救人们的失落。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这不是记忆中或期待中的春节,年味没有了。O
网页链接





30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22分鐘前 來自iPhone 6 Plus


  • [url=]收藏[/url]
  • [url=]轉發[/url]
  • [url=]評論 1[/url]


  • [url=]
    [/url]



微博社区管理中心举报处理大厅,欢迎查阅!

[url=]X[/url]



[url=]評論[/url]

[url=]o[/url]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 同時評論給原文作者 澎湃新闻





海明评说
:只能说,电视春晚的入侵,还是什么七天乐,把公众变成了电视的奴隶,失去了民俗创新的动力。抢红包是接轨,只是还不成熟。
  • [url=]刪除[/url]
  • [url=]回覆[/url]
  • [url=]

    [/url]


10秒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3-14 12:39
【案例】
赵世龙1967

“软中华,好抽!”估计缅甸军机频频越境轰炸,这个烟马上要热销了!






今天 09:39 來自iPhone 6 Plus


  • [url=]收藏[/url]
  • [url=]評論[/url]
  • [url=]
    [/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3-14 22:41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3-14 22:48 编辑

【案例】甘露寺
@花马千里
劝万岁杀字休出口,牛刀岂能杀鸡头!死了四个伤了九,派几路小将解忧愁。环球时报有妙手,一篇社论神鬼皆愁;张公召忠善夸口,大杀器吓得他屁滚尿流!还有那外交部一声吼,当阳桥断水倒流!走正步、叠被头,三军阵前显身手!若是缅甸还争斗,唱歌的将军能展歌喉!我主且把耳朵凑?宇宙闻名您是第一流!











今天 16:34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http://www.56.com/w74/play_album-aid-8071740_vid-MzQwNDI3Mzk.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3-22 19:46
【案例】
@微博搞笑排行榜
好努力的大妈,回家还练车!哈哈太认真了!! O
微博视频







48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4-5 09:11
【案例】
刘涛同学
《西方正典》封面上译有这样一段话:“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他的死亡相遇。”


@南风窗
【无聊激发创造力】英国《心理学家》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表明,诸如“抄写电话号码”之类的无聊事情,以及上下班路上无聊时间,能让人产生很多想法和创意。而今一旦有点时间,人们都会拨弄手机,这将使人们置身“忘记如何无聊”的危险境地。(生命时报)O
网页链接
你还害怕无聊吗?





57分鐘前 來自南风窗网



43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url=]
    [/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6-27 20:14
【案例】
闲情偶记
【人类起源】国外一对夫妻非常担心,要是孩子长大后问起:“我是怎么来的?”答不上来可怎么办?于是他们精心伪造了这张证据照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买了个瓜,一切开生出个你,不信你看”。摆拍时,还细心地往娃身上放了几个西瓜籽!人类起源于西瓜(via:@小野妹子学吐槽




6分鐘前


  • [url=]
    [/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7-13 10:34
【案例】

第五媒体专家团
有研究指出,尿急想去厕所时灵感和思维会比正常状态下更活跃。//@班主任的课:get

@机智的兵长
总会有时候想不起来钥匙在哪里。今天分享一个快速找到钥匙的方法。#√#





39 mins ago
come from
微博 weibo.com



11 mins ago
come from
UC浏览器

http://weibo.com/2241275235/CqT6LFBoP?type=comment#_rnd143675515219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2 07:58
【案例】

京华时报>> 2015年08月02日 >>第007版>>
微信红包成赌局上个厕所输千元浙江台州破获“微赌”案7人被刑拘涉及十余省份及国外300余人


据新华社电浙江台州警方日前披露,当地警方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破获杨某等人“微信代发红包”形式的特大赌博案件,涉及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江苏、福建等十余个省、市,甚至还有国外几个城市,涉案人员300余人,涉嫌赌资累计1000余万元。目前,已有7名嫌犯被台州警方刑事拘留,其中6人为台州人。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生人入群要缴押金

7月初,台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区东派出所民警发现网上有人流传:“今天在微信群里输了万把元”“今天在微信群里输了七八千”……与此同时,腾讯公司也接到台州网友举报,称有人利用微信红包功能进行赌博,腾讯公司迅速将该线索传递给台州警方。

为了一探究竟,民警装作“赌客”,加入到一个微信群。民警发现,每次准备赌博的时候,为了测试群的活跃度,群主会先在群里发个试探性的红包,如果有五六个人抢红包,赌博便可以开始了。该群有严格的规则,由群“代包手”代发红包(简称代包),群内的赌博人员抢红包,抢到金额最小的人发下一个红包,代包手要抽头红包总金额的5%-10%;如有陌生人加入赌博群,需缴纳一定的押金,以防止陌生人只抢红包,不发红包;如有群内的赌博人员介绍他人入群,还要由介绍人进行担保。

据民警观察,一个红包一般分4个包发,有的群有二三百人,往往还没有开始点,红包就被抢光了。参赌人称,“方便快捷刺激,没个4G没法抢,上趟厕所都能输个上千元。”

通过代包抽头获利

发现案情,台州、开发区两级警方抽调警力进行专案侦查。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警方成功将其中两个群的涉案人员收网。

警方介绍,7月初,犯罪嫌疑人杨某伙同其妻子陈某商量在微信上组织建立一个微信红包赌博群,群内以抢红包的方式进行赌博,群主以代包抽头的方式进行获利。他们找到崔某某、杨某某进行代包并抽头。

7月8日,杨某利用自己的微信账号组织起名为“100/4”的红包赌博群,将一些愿意赌博的人拉入,由陈某、崔某某、杨某某3人在群内进行代包抽头,崔某某负责维护群内秩序。当日,该赌博群正式运营。之后,杨某又联系齐某某参与代包抽头。

7月14日,“100/4”赌博群的红包总金额达到上限,于是杨某重建新群,将之前群内的赌博人员拉入新的群内,并在其他人开设的微信赌博群内寻找经常赌博的人,拉入该群内。

为了刺激,杨某和崔某某重新制定赌博规则,提升红包金额,并设立奖励制度,特殊数字如“1234”“1111”等奖励88.88-288.88元,并从抽头的钱中抽出一部分设立“奖池”作为奖励资金。

>>释案

微信抢红包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微信抢红包是否构成违法犯罪?据警方介绍,法律早有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属于“开设赌场”行为。


刑法第303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群主纠集成员进行红包赌博,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代包手从中营利属从犯,群成员抢红包涉赌的违法行为要受治安处罚。

此外,在红包群中装“作弊器”的行为,属非法占有,达到一定金额就涉嫌诈骗。

据办案民警介绍,如果是朋友间的小额互发,没有营利性质的,可视为赠与,不涉及违法。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8/02/content_221300.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5 09:37
【案例】

严锋
开放性的模仿不会不思进取,成熟的从众不会培育奴性,埋头苦干的平庸不会扼杀天才。中国最创伤的年代都来自于关起门来搞“独创”。//@Eric利: 但当模仿变得理直气壮而不思进取,但当从众变得奴性而打压独特,但当平庸变得自傲而扼杀天才………

@严锋
模仿比独创重要,当你还不够开放的时候。从众比特立独行更好,当你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平庸比天才更有价值,当你埋头苦干的时候。

39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2分钟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11 18:51
【案例】

菊十一画
以后谁再说中国人无创意,我就拿这个新闻给他看。 //@金陵酒徒仓氏:

@SCMP_南華早報
【宋城总裁举报浙高院院长齐奇 “杭州飞雪窦娥鸣冤”】在配文3张图片中,在“大雪”纷飞下,一群身着红衣白裙,头戴白巾的女子作鸣冤状,呼天抢地。旁边,2名男子高举红色标语,上面写着“宋城集团执行总裁宣布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实名举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O网页链接







b
a




38分钟前 来自 孔明社交管理



15分钟前 来自 iPhone 6 Plus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16 18:54
【案例】
@林奇视角
记者穷凶极恶地问:此次爆炸事故救援总指挥是谁?天津党组织负责人斩钉截铁的回答:不知道!

今天 17:51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8-19 20:27
【案例】
毛主席与开罗会议的N种想象


来源:梁发芾的世情观察
作者:梁发芾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将有一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上映,这部电影叫做《开罗宣言》。日前,电影制作方开始进行营销宣传,放出了一些海报和报道。
  在放出的一些海报中,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的巨幅照片下面,有四个大字:“开罗宣言”。而有关的报道则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毛泽东四位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悉数亮相,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都是面色凝重、若有所思,而毛泽东则是指点江山的手势,配合着硝烟与炮火。
  这样的宣传,当然会颠覆我们的历史认知。因为隐隐约约地听说,1943年,美国、英国和中国领导人在开罗召开了会议,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毛主席参加了那次会议吗?参与了《开罗宣传》的签署吗?如果毛主席没有参加会议,那么,如何把伟大的开罗会议与伟大的毛主席之间建立关系?
  电影没有公映,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宣传海报和报道,不知道电影中的情节如何进行关联。不过,在电影上映前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部可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抗战神剧,将会如何在伟大的开罗会议与伟大的毛之间建立伟大的联系。首先得声明,下面内容,纯属对电影内容的猜想,无关历史虚无主义。
  电影《开罗宣言》的一种情节:毛亲自参加了开罗会议。
  以前我们虽然也听闻蒋介石曾经偕夫人宋美龄一起参加开罗会议,并有面目模糊的黑白照片为证。但这是美帝国主义,蒋介石集团,国内外敌对势力,公知等制造的谎言。事实上蒋介石并没有参加开罗会议,蒋介石那时候躲在峨眉山上乘凉呢,等待时机随时准备下山摘桃子呢。你想,当时中国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出海口完全被日本人占领,唯有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航线等极少数空中通道,可以沟通国内外,而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航线几乎是死亡航线。像蒋介石这样贪生怕死之徒,他难道敢于置自己生死于度外,和他资产阶级习气浓厚的娇滴滴的夫人宋美龄冒死翻越千山万水,远赴开罗参会?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蒋介石参会的照片之类,都是敌对势力伪造的照片,目的是要搞乱中国人的历史观。你想想,以目前美帝国主义那样的高科技,伪造几张发黄的面目模糊的照片有什么难的呢?有伟人曾经说过,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用心何其毒也!
  所以,要正本清源,要把被颠覆的历史,重新颠覆过来。要告诉全世界,当年中国参加开罗会议的领导人是毛而不是蒋。毛当年从延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沿古老的丝绸之路,骑着白马,昼夜兼程,跋山涉水,越过火焰山,跨越流沙河 ,历经19个月,终于胜利达到开罗,与伟大的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一起,商讨对日作战的大政方针,签署著名的《开罗宣言》。毛在开罗会议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谋划世界大局的气度,让罗斯福和丘吉尔和斯大林深深佩服,他们无不恭敬地请毛坐上座,尊为领袖。
  电影《开罗宣言》第二种情节:毛没有亲临大会,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代表蒋介石先生赴开罗参加会议。而毛则在延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者,而毛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毋庸置疑,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当然也是在毛的领导之下工作的。毛制定战略宏图,写出《论持久战》等指导抗战的战略性文献,而蒋介石则具体落实执行。话说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分别亲自打电话给延安的毛,再三盛情邀请他参加国际首脑会议,商讨对日作战的重大原则问题。毛对召开国际会议非常赞同,但考虑到自己忙于国内抗战的领导,日理万机,分身无术,不能亲自成行,就派蒋介石先生代表他前来参会。丘吉尔罗斯福等虽然对于毛不能亲自成行不无遗憾,但也只好接受蒋介石代表毛前去开会。
  毛在延安召见里了蒋介石,对开罗会议的事项面授机宜,授以锦囊。在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将所有的会的内容,都日夜向延安的毛函电汇报请示。而毛在延安窑洞的昏暗的油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蒋介石传真来的有关《开罗宣言》的文本。熬了一个通宵有一个通宵,往往东方破晓的时候,毛才决定小憩一回。几天来,为了指导开罗会议,修改开罗宣言,毛的身体消瘦了,眼睛布满了血丝。在开罗会议结束时签署的《开罗宣言》,每一个字都凝结着毛的心血,体现着伟大的毛思想。
  电影《开罗宣言》第三种情节:毛主席亲自领导了开罗会议。
  作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毛不但关心着中国的抗日战争,而且胸怀世界,放眼世界,时刻关注着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毛为全世界反法西斯制定了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随时将这些大政方针传达给罗斯福和丘吉尔,让他们负责落实完成。
  进入1943年冬天的时候 ,毛觉得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重大反攻的前夜,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首脑应该举行一个峰会,协调对日立场,安排战后事宜。毛分别打电话给美国的罗斯福和丘吉尔,指示他们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举行一次国际峰会,商讨有关事宜,发表一份宣言。
  罗斯福和丘吉尔接到命令 ,思前想后,觉得作为英联邦的埃及的开罗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开罗的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以及代表毛的蒋介石认真学习讨论了毛起草的《开罗宣言》,纷纷表示,这是一份高瞻远瞩的划时代的纲领性的战略性文件,高屋建瓴,主题鲜明,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看后深受鼓舞和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深入学习领会宣言的精神,把宣言的精神带回去,落实在各国的行动中,在各自的国内掀起一场认真学习领会宣言精神的高潮,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

  把伟大的毛与伟大的开罗会议结合起来的可能性,有NN种,但我智识短浅,想象不及 ,还望高人补充之。

http://lm.shop118.cn/mob/detail_2.asp?id=28632&refid=43234afc9ec1be774960ddc22dd9aae2&t=521dd4ddbad1c&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24 10:45
【案例】
话题:全球股市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一周

网易浙江省台州市网友 [伟大的天朝我爱你] 的原贴:1
散户:叫地主

空头:抢地主

证监会:不抢

散户:三带一

空头:压死

证监会:不要

散户:不要
空头:顺子
散户 :不要

证监会:不要

空头:飞机, 还就一张牌了 。

散户:……大哥

证监会:王炸 !

散户:牛逼! 出对! 出对 !

证监会:4个2!炸!

散户:哥,我太爱你了!

证监会:4个A炸!

散户:哥,这么多杀手锏!绝杀招啊,我要是女的就嫁你!。

证监会:3 。

空头:4 !

散户:……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ji2_bbs/B1PA78M80001121M.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24 12:29
【案例】遭遇+新闻+联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8-25 19:50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25 19:55 编辑

【案例】

举报| 2012-03-28 19:14再不玩“疯狂攀岩”你就OUT啦!


提问者采纳

热心网友
开的什么机?波音747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有所思,没钱买飞机.昨夜见军帖,要用轰炸机,飞机十二架,架架买不起.阿爷无大钱,木兰无金银,愿去买钢铁,从此造飞机.
东市买图纸,西市买螺丝,南市买玻璃,北市买铁皮.旦辞爷娘去,暮宿旧机库,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铁皮摩擦滋啦啦.旦辞机库去,暮至军营旁,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将军大呼哈哈哈.
万里开飞机关山一下没.热气传机翼,日光照玻璃.将军被吓死,壮士魂已飞.
飞来撞天子,天子躺病床.策勋十二转,赏赐俩耳光.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进牢房;愿开747,飞着回故乡.
爹娘闻女来,端起机关枪;阿姊闻妹来,当户举手枪;小弟闻姊来,举枪噌噌推上膛.开我机舱门,进我飞机藏,脱我战时袍,换上飞行装,多装手榴弹,对外架机枪.出门埋炸弹,亲友皆惊忙:离别十二年,不知木兰变态狂.
疯子脚蹬地,呆子眼紧闭,两人并排走,谁能说我不正常http://tieba.baidu.com/p/103828690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9-2 21:55
【案例】

小子弹看大佛
话说这个暑假,自从幼儿园放假后,小子弹就成了孤雁,虽然跟着爸妈走了不少地方,等回到家里,他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孤单。
无聊的时候,小子弹偷偷打开家里的电脑,琢磨着我得上网,看看有啥适合自己的事情没。
无意中看到佛教雕像的内容,小子弹来了兴致,因为去年他去过龙门石窟,还记得高大的石刻佛像。
今年总不能再去洛阳了吧。小子弹看到了敦煌石窟,一看距离,他伸伸舌头,太远了。后来发现乐山大佛,距离绵阳的距离不算远,小子弹计算了一下:自己偷着溜出去,还能及时回来,不至于被家里发现。
想到这里,小子弹收拾了行装,他要出门了。
有人要问,小子弹坐火车去,还是步行去。或者,偷偷搭别人的车过去。这些猜测,都错了。假如小子弹也这么去,就太俗气了。
小子弹可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特殊本领,迅速到达他想要去的地方。听过崂山道士的故事吧?穿墙术。小子弹不玩穿墙术,他玩的是穿门术。啥叫穿门术,看过好莱坞大片吗?有超级本领的人,只要看到一扇门,推开进去,出来就是一片新的天地。并且,是和自己想去的目的地近的地方。只要你再找到一扇门,传过去,距离目的地就又近了一步。经过几次这样的穿梭,空间隧道就给你跨越过去了。
小子弹目标锁定乐山大佛景区。他推开家里的门,出来就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区,再找个店铺的门进去,出来就到了一个路上。路边街店的门进去,出来就到了山上。山上小门进去,就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
路途遥远小子弹不害怕,真要接近大佛,他可不想破坏人家的游览规则。守规矩,嘿嘿,也是小子弹的好习惯。
小子弹一看景区里排队等候看大佛的人,他差点哭了。你问怎么回事?人多呗。人多到啥程度?偌大的景区,排队的人称得上人山人海了。说人山人海,可能不要理解。这么说吧,排队的人群被分作连续的S状——就像一棵S树上珍珠项链般,挂着无数串的S状葡萄,那是一个弯道延伸过去又折回来再延伸过去再折回来。小子弹数数的水平不算差,他数了半天,愣是没数出来。不是S队形数目太大,是排队的形状没那么规则,把小子弹给搞糊涂了。
小子弹突然回过神来:我没事数啥排列呢,我怎么到大佛身边看个究竟呢?
想到这里,小子弹决定跟着队伍的末梢排队。排了半小时,也没走动多远,倒是后面的人又接起了龙。
看看天快中午,小子弹觉得都快喘不过气来。怎么办?总不能这么耗下去吧。小子弹抬头一看,S形队列中有棵大树。口干舌燥的小子弹已经忘记了他的规则意识,心想:我不插队,跳到树上凉快会儿总可以吧。
于是,小子弹一纵身,说了声跳,朝着大树就蹦了过去。也许是树太高了,也许是小子弹有点筋疲力尽,他到了树的半腰,有点支撑不住,往下摔了下来。小子弹心想不好,要没命了,他本能地大喊一声:小弹簧,快来救我!
前面我们说过,小弹簧是东海龙王三太子送给小子弹的一个救命宝贝,遇到要命的危急时刻,小弹簧总会帮小子弹逢凶化吉。小弹簧平时化作小子弹的衣服,穿在身上。这时,就见小弹簧一手托住小子弹,说了句:顶。小子弹又往上跳了。这样反复两次,小子弹终于坐到了大树的树杈上。
小子弹这个高兴啊,他不再顶着日头暴晒,不再累得腿酸,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最重要的,是小子弹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佛了。
小子弹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大佛的头上,怎么有那么多蘑菇呢,漫山遍野的,一堆一堆的……其实,这不是小子弹看花了眼,是大佛实在太大,他的头发,每根都粗如蘑菇头。小子弹擦了几次眼睛,终于明白,那确实是大佛的头发。
小子弹想,怪不得那么多人排队几个小时,也要大老远来看一眼大佛了。原来,这个大佛真的太神奇。
就在小子弹胡思乱想时,突然看到大佛朝他扭了下头,挤了下眼睛。小子弹吓了一跳:活见鬼了,石刻的大佛,咋活了过来?
小子弹哪里知道,乐山大佛在这里呆了上千年,也没遇到这么有灵性的人到访。小子弹的突然出现,终于让大佛不再觉得自己白白在这里苦等这么多年没个跟他玩耍的人。大佛又挠了一下耳朵,小子弹觉得太好玩了,一下子跳向大佛身上……
大树距离大佛不算远,也有十几米的距离。小子弹使出浑身力气,还是差点没成功。要不是小弹簧暗中相助,估计小弹簧不摔个粉身碎骨,也得去医院打石膏了。
小子弹跳到大佛身上,这下可好玩了。他觉得简直是到了一个游乐场。在大佛头顶这片开阔的蘑菇地里转悠了一会儿,小子弹觉得没啥意思。不如下去转转,说不定有好玩的地方呢。
小子弹跳到大佛的耳朵上。乖乖,这哪里是耳朵,分明是一座庞大的山洞。小子弹喜欢冒险,但在大佛的耳洞口,他还是犹豫再三。为啥不敢直接进去?害怕迷路。小子弹喊小弹簧,问他怎么办。小弹簧说我给你变个卫星定位仪,你端着它,就能看到洞里的情况。
小子弹有了现代化的装备,他胆子也大了。走进洞门,小子弹惊呆了:这哪里是什么山洞呀,分明是一座迷宫式的大厦,里面的“建筑”错落有致。他端着定位仪,看清一扇门里的情况,再进去溜达。这个“大厦”太高了,小子弹忘记了他自己的个头也不怎么样。他走了一个房间又一个房间,每个地方总能让他感叹:大佛的耳朵结构,怎么这么复杂,这么神奇呢?
大佛的耳洞没有被人类开发,当然也没没有游客。小子弹进去逛游。这个过瘾啊。
转完耳洞,小子弹只好沿原路返回。站在大佛的耳垂上,小子弹想着接下来去啥地方看看呢。
抬头看见大佛在眨眼,小子弹一个转向,跳到了大佛的眉毛上。大佛的眉毛,跟檩条差不多,小子弹可以坐在上面,可以横躺在上面。大佛一眨眼,小子弹觉得这些“檩条”像地陷一样,忽悠忽悠地塌陷下去。还好,大佛没有闭眼,“檩条”很快弹了起来。
小子弹在这边玩够了。低头一看,下面有个弯道,这就是大佛的鼻子了。
大佛的鼻子,光滑有点弯曲。原来,大佛的鼻梁上翘起来的。小子弹在这边,体验到和耳洞、眉毛的不同感觉。他把鼻梁当作了滑梯。滑梯,小子弹在幼儿园见多了,但都没有大佛的“滑梯”这么光滑,关键是还这么暖和。小子弹反复在大佛的鼻梁上回来滑溜。过了一会儿,小子弹兴致高昂,他把大佛的鼻梁当作蹦蹦床。大佛想逗逗小子弹,故意猛地一翘鼻子,小子弹蹦起来老高,吓得小子弹怕自己掉进下面的江里。
鼻梁这边玩得差不多了,小子弹跳到大佛的右手掌背上,他把五个指头当作钢琴,在每个指头上跳来跳去。大佛的指头轻轻来回弹动,小子弹喜欢找指头抬得高的指尖,觉得那样踩上去更有趣。这时候,出了麻烦,大佛的耳朵不知被蚊子叮咬了,还是被其他东西挂了,有点发痒。大佛本能地抬手抓痒,差点把小子弹给扔到江里。要不是小弹簧出手相救,把小子弹抱到大佛的左手上,估计小子弹就得在江里喂鱼了。
话说大佛一扭头,吓坏了正在排队的游客,和在大佛脚下参观拍照的游客。大佛会闭眼,历史上有记载;大佛能伸手挠痒,还能转脸张望,这是游客没有听说过的,自然谁也不敢在显灵的大佛身边晃悠。就连维持秩序的景区工作人员,也吓得不见了踪影。
小子弹没跑,因为他和大佛熟悉了,觉得大佛寺自己的朋友,不会伤害自己。他趁大佛收手的机会,跳到大佛的掌面上。小子弹想到《西游记》里孙悟空在如来佛掌心撒尿的故事,心想我要看看乐山大佛厉害,还是佛祖厉害。大佛在手掌上托着小子弹,他围着五个指头转悠。每个指头前,他都打量半天。他推推指头,觉得没啥动静。小子弹想,虽然这比不上五指山,起码也算顶梁柱。能在这里玩耍,那是多少小朋友羡慕的事情啊。
这时,小子弹想学学猴子,来个恶作剧,就在大佛手心撒尿。大佛早看出他的这点小把戏,没等小子弹开始捣乱,就卷起手掌,把小子弹捏在了自己的掌心里。小子弹折腾半天,也没有闯出来包围圈。他求小弹簧想办法,小弹簧说我也没辙了。原来,大佛看到小弹簧,认出他是东海的宝贝,就暗示小弹簧,要让小子弹吃点苦头,不能有着他的性子随便折腾。
漆黑的掌心里,小子弹感到孤立无援。他想,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火炉里能经受九九八十一天的折磨,我可没有那么神奇的能耐。怎么办?好汉不吃眼前亏,求饶一下还是可以的。于是,小子弹在里面喊着我不敢再调皮了,大佛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把手掌伸开。小子弹眼前一片光亮,场地也开阔了许多。他说,还是能自由活动好啊。
在手掌上玩耍尽情了,小子弹抱着大佛的小腿,下到大佛的脚上。这是小子弹今天最后的一个游乐场了。
小子弹看看大佛的五个脚丫子,觉得和手掌上的五个指头有点相似,于是觉得没趣。正准备打道回府,忽然萌发念头:大佛的脚丫臭吗,有脚气没?他的鞋子在哪里放着,大佛寺皮鞋、布鞋、凉鞋、拖鞋还是闪电麦昆鞋子呢?这一串的疑问,顿时给他带来了乐趣。小子弹把鼻子凑到大佛的每个脚趾前,左右前后闻了半天,觉得除了泥腥味,没啥其它味道。
大佛自从坐在乐山,就没穿过鞋子。整体裸露着五个脚趾,想有脚气都难。至于鞋子吧,小子弹搜索半天,甚至连他的探测仪都用上了,真没找到半只鞋子。小子弹想,这个景区太抠门,收那么多钱,竟然舍不得给大佛买双鞋,以后我有钱了,我得给大佛送双鞋子……
小子弹想到这里,肚子也感到饿了。他怕妈妈发现他不见了生气,赶忙和大佛挥手告别,自己玩了几个回合的“穿门术”,悄悄溜回了家里……
http://user.qzone.qq.com/352428099/2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9-27 17:50
[案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3 10:32
【案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6 21:48
【案例】

YouTube’s Young Viewers Are Becoming Its Creators   
原作者: NOEL MURRAYOCT|Location: 纽约时报|
Like a lot of American adolescents, 14-year-old Archer Murray and his 11-year-old sister, Cady, spend their free time reading, playing games, talking with friends and watching videos on the Internet. With their laptops, cellphones and tablets, they click on YouTube, searching for a range of content like episodes of Japanese cartoons and tips on what to do in Minecraft.

They almost never turn on a television set or watch anything produced by a broadcast or cable network. Their father — me — consumes a typical adult TV diet of sitcoms, prestige dramas and reality shows, but the Murray children are embracing the new kind of broadcasting, which circumvents the old media gatekeepers and delivers content better tailored to their interests.

The traditional television industry keeps trying to find ways to draw those young eyes, by littering their programs with social media hashtags and giving development deals to Twitter and YouTube users who hav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ollowers. But viewers under 18 are not seeing the Internet as a farm system for Hollywood, the way the major studios hope.

Malik Ducard, the global head of family and learning at YouTube, sees this dynamic every day — both at work and at home, where his children are 13, 10 and 7. “My personal belief is that kids travel from medium to medium and vehicle to vehicle seamlessly,” he said. “It’s become something innate and natural to this generation.”

Part of Mr. Ducard’s job is to nurture that relationship. His company recently initiated YouTube Kids, a redesigned version of its standard mobile app, with easier-to-use controls and more fine-tuned parental restrictions to help keep children away from some dark and abusive corners of YouTube. In the first month that the app was available, it was downloaded two and a half million times, according to YouTube.

YouTube also works to promote some family-friendly creators, like Joseph Garrett, or “Stampylonghead,” who started posting Minecraft-themed videos when he was a teenager. Now in his mid-20s, Mr. Garrett has a deal with Maker Studios, a producer of short-form videos and a subsidiary of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to produce educational content for schools with the new series “Wonder Quest.”

Mr. Ducard said that original videos aimed at a younger audience had “always been one of the anchors of YouTube.” (Stampylonghead, in less than a decade, went from being a video game-obsessed teenager in southern England to having one of the 10 most popular YouTube channels in the world.) But children who have grown up with the site are developing a relationship with i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ir older siblings and parents.

YouTube users must be 13 or older to have an account, which allows them to upload videos and comment on videos. Because of the age restriction, and because the site hosts 400 hours of new content every minute and generates billions of page views, detailed demographic data for younger users is hard to come by. But year to year, the number of hours people spend watching videos on YouTube keeps growing — up 50 percent over l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site’s own statistics page — and a lot of those watchers make the transition to becoming creators. Children who have grown up with short, quirky videos online have started to see them as another form of communication, akin to the conversations they have in the comments section of websites.

Much of the news coverage of YouTube, Vine and Instagram has focused on “viral videos,” and on an emerging breed of celebrities who either make short comedy sketches or rant into the camera about their lives. Those kinds of clips and personalities are undeniably popular, but they alone are not what is drawing the under-18 crowd.

The credit for that belongs just as much to the likes of Mr. Garrett and Emile Rosales, who goes by “Chuggaaconroy.” They are less interested in personal branding than in sharing their enthusiasm. Like Stampylonghead, the 25-year-old Chuggaaconroy has been online since he was a child, when he first started using his pseudonym as a player and forum ID. (A lot of the handles used by YouTubers are carry-overs from the nonsense names they came up with when they were younger.)

Mr. Rosales also works within the “Let’s Play” genre, making videos that consist of him and his friends playing Nintendo and cracking jokes. And “work” is the right word. With nearly a million subscribers to his YouTube channel and more than 760,000,000 views of his video game walk-throughs, Chuggaaconroy earns enough money from goofing on games that making videos has become his only job.

Mr. Rosales said he did not have much day-to-day interaction with anyone at YouTube. (“Every now and then, they’ll email me to ask me to try out some new feature on the site,” he said. “And I think they invited me to a company party one time.”) And because his videos occasionally include some rough language, they would not be allowed on the YouTube Kids app.

Nevertheless, his fan base includes a healthy number of preteens — including the Murray children — who found his clips by following the trail of “if you liked that, try this” suggestions offered by YouTube. Younger fans often leave thoughtful comments or post their own artwork and response videos, Mr. Rosales said. What they create is “really amazing to see,” he added.

Around the world, YouTube has built production facilities — called Spaces — to provide their best-known creators access to soundstages and equipment. Yet the success of many of the site’s most beloved content producers may reflect their videos’ handmade charm, not their professional polish. The social media aspects of YouTube or Vine have helped novices earn money. But dedicated viewers have been just as responsive to the spirited amateurs whose work shows up in Google searches alongside the clips with corporate sponsorship.

Hunting around the Internet, Archer Murray stumbled across his favorite subset of YouTubers: a small circle of gamers who run simulated contests and post the results in colorful, crudely animated videos, parodying reality-TV competitions like “Top Chef.” He soon started making his own and started his own channel to post them.

From the outside, Archer fits the cliché of the distracted teenager, jumping screen to screen, obsessed with the kind of entertainers who never could have become successful under the 20th-century show business model. But he insisted that he did not really know or care much about the people who make his favorite videos, aside from admiring how much better they are at animation than he is. (“If only I could do that,” he sighed. “I can only get pretty close.”)

Half the time when he’s at his computer, Archer is either prepping his next YouTube piece or checking the comments and traffic on his earlier work. His channel has 82 subscribers, and collectively, his videos have been watched nearly 50,000 times.

This is just a hobby for Archer, not a path to fame and fortune. But as with a lot of children his age, the transition from watching to creating happened quickly and naturally. As Mr. Ducard put it, these new kinds of screen time have spawned a world of their own. “It lives,” he said, “And in a way that you don’t see it living on television.”

http://www.longxin.swust.edu.cn/ ... d=view&aid=2633<br>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8 10:57
【案例】

话题:诺奖114年 奖金咋还没用完[查看原文]


m135****9755 [网易江西省手机网友]: 2015-10-06 20:22:28 发表
网易贵州省贵阳市手机网友 [137709375] 的原贴:1
2014年,中国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拿着约7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在北京北五环外买了一套房。
网易美国手机网友 [comethalley0] 的原贴:2
那剩下的呢?
网易陕西省宝鸡市手机网友 [背着书包上学校] 的原贴:3
剩下的慢慢还
网易广东省湛江市手机网友 [小哥姓劳] 的原贴:4
可结果
网易江苏省徐州市手机网友 [昆仑山之神] 的原贴:5
有几个月没还上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手机网友 [战乃的主人] 的原贴:6
那后来呢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机网友 [单身狗汪汪汪] 的原贴:7
把房卖了还利息。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手机网友 [3b8176f28830155df9fe3653b657e7dc] 的原贴:8
信用卡一滚,结果~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碰碰擦] 的原贴:9
诺贝尔奖得主居然破产了
网易重庆市手机网友 [2818152_001] 的原贴:10
然后他就去拍电影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手机网友 [田硕] 的原贴:11
不写书不讲人间道理了!当了明星!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1965436177] 的原贴:12
拍了一部记录自己人生经历的电影,然后又大赚了一番
网易湖南省长沙市手机网友 [境外敌对势力策划的阴毛] 的原贴:13
然后认识了一位高级官员
网易江苏省扬州市手机网友 [shanyutou007] 的原贴:14
在这位官员的授意下~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手机网友 [金针菇捅死赵日天] 的原贴:15
准备开始进军北京三环内的房
网易浙江省温州市手机网友 [大帅帅] 的原贴:16
有一天在三环某路口扶了一位老奶奶
网易云南省昆明市手机网友 [三楼我要射你嘴里] 的原贴:17
终于成功的住到三环的天桥底下
网易山西省晋城市手机网友 [猎户座的夜色] 的原贴:18
然后他开始书写自己的一生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康大爷] 的原贴:19
他在第一页上写道:《我的奋斗》
网易广东省中山市手机网友 [自幹伍它媽死了] 的原贴:20
结果又得了诺奖,然后包了片土地种西瓜,
网易福建省莆田市手机网友 [小肚子爱小花儿] 的原贴:21
谁知道今年西瓜行情大跌
网易福建省厦门市手机网友 [灰机你好] 的原贴:22
然后呢
网易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手机网友 [瑶瑶1212] 的原贴:23
然后他死了,这么大岁数经得起上面那么多折腾么?
网易广东省手机网友 [每周只做两只股] 的原贴:24
火化吗?
网易辽宁省丹东市手机网友 [3484f04d830bc0a72a041cc8238eee69] 的原贴:25
扔海里,因为他死不起
网易天津市手机网友 [黄易多人才] 的原贴:26
这叫我怎么接
网易广东省茂名市手机网友 [表哥有人要打我] 的原贴:27
可后来发现他竟然信春哥!然后他又复活了
网易天津市手机网友 [愚行的螺旋] 的原贴:28
然后他又开始写书《天无绝人之路》
网易浙江省温州市手机网友 [我的跟贴很内涵] 的原贴:29
在二环路边烤起了红薯
网易广西桂林市手机网友 [eidodohsjdhdo] 的原贴:30
一天,来了一群叫城管的临时工
网易福建省厦门市手机网友 [吾家有子初长成] 的原贴:31
结果地摊被砸了,人也被打了!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 [脑洞全开]:32
他去法院上诉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手机网友 [海盗王德普] 的原贴:33
法院判城管无罪,莫言扰乱治安,抓紧去关3年
网易云南省玉溪市手机网友 [当年孤烟] 的原贴:34
他不服,请了知名律师
网易湖南省常德市手机网友 [菊花大过胸] 的原贴:35
但是没钱付诉讼费
网易江西省南昌市手机网友 [留的滑] 的原贴:36
于是80岁高龄的他决定转型,往马路上一躺等社会小白来扶
网易浙江省丽水市手机网友 [e9b4238263eaf29f454fc5c633236e25] 的原贴:37
结果错讹了官二代,被他叫人打了个臭死
网易天津市手机网友 [让哥先说] 的原贴:38
幸好有人叫来一辆救护车
网易江苏省徐州市手机网友 [孤独的右眼] 的原贴:39
救护车到了高速路口要收费又回去了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手机网友 [f69f1c03725edfb485ffdf1a62189425] 的原贴:40
抱大腿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钢筋混凝土zzz] 的原贴:41
大腿给踹开了。。。
网易江苏省手机网友 [207878400] 的原贴:42
只好慢慢爬,忽然到了一家卖龙虾的饭馆门口,38元
网易河北省保定市手机网友 [m13473286868] 的原贴:43
一只!
网易福建省手机网友 [妙旨先知] 的原贴:44
没吃饱,于是点了一盘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oocxx] 的原贴:45
结果,饭店老板非要让他38一只,追着他说他吃霸王餐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手机网友 [切糕储备局仓管] 的原贴:46
没钱买单,被卖到黑砖窑,一天工作20个小时。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手机网友 [这天还是灰蒙蒙的] 的原贴:47

网易辽宁省沈阳市手机网友 [有没有都一样] 的原贴:48
死后他把肺给捐了
网易山东省手机网友 [2966918961] 的原贴:49
结果被航空公司拒载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手机网友 [王尼玛来也] 的原贴:50
牛逼啊
网易山东省手机网友 [依然王道] 的原贴:51
后来航空公司道歉了。。
网易辽宁省网友 [太爺] 的原贴:52
那个肺也没有了
网易湖南省长沙市手机网友 [扯蛋ing] 的原贴:53
后人想起他还有两个肾6
网易湖北省荆门市手机网友 [女生撸管没把握] 的原贴:54
还有精子在精囊里面,可以买肾6Splus。卖出去以后得到的钱就把自己冷冻。等再一次复活。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手机网友 [战乃的主人] 的原贴:55
终于医学界在换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决定换头使他重生
网易福建省厦门市手机网友 [一个大头] 的原贴:56
又开始写书,写了一本《我的二次人生》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手机网友 [jaguaryl] 的原贴:57
不出意外又获奖了!
网易广东省手机网友 [LBLK] 的原贴:58
这次没有买房,进入了股市,
网易甘肃省兰州市手机网友 [9号巴蒂] 的原贴:59
结果行情不好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机网友 [仿佛又听到你在背后说我帅] 的原贴:60
连续跌停一个礼拜后,停牌了。
网易浙江省杭州市手机网友 [人见人爱的游客] 的原贴:61
就在这个时候,央妈说要降息救市了
网易山东省青岛市手机网友 [东京市委书记] 的原贴:62
换来一顿猛草
网易内蒙古手机网友 [17491ef3e9c15c548998e025b8e03609] 的原贴:63
万念俱灰的他感觉人生没意思 决定回家去种高粱
网易浙江省杭州市手机网友(219.82.*.*)的原贴:64
然后,亩产万斤,又发财了
网易江苏省镇江市手机网友 [莫谈国是] 的原贴:65
然后又入股市了
网易福建省厦门市手机网友 [華娛衛視] 的原贴:66
后来想想股市栽了一回又一回,觉得不靠谱,改做微商了。
网易山东省威海市手机网友 [其实一切无所谓] 的原贴:67
又被套了!
网易广东省中山市手机网友 [b7b5e89e23a4510f62d341ab051b1916] 的原贴:68
在万念俱灰之际进了传销组织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机网友 [有故事的天才] 的原贴:69
坑完亲戚朋友做到了安利高管
终于安稳了
http://comment.news.163.com/3g_b ... F68M.html#sns_weibo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8 19:52
【案例】

好客山东死于青岛的一只虾 这下青岛大虾的神段子也火了

2015-10-08 段子圈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该网友在微博上称“点菜时就问清楚虾是不是38元一份,老板说是,结账时居然告诉我们38元一只”。“青岛大排档天价大虾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事后,物价局对该商家作出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据悉,该店已经关门歇业,而店主现在也处于联系不上的状态。而针对“天价虾”一事,不少网友开发出各种神段子来!

NO.1
国庆期间,外地的王先生赶到青岛想去吃38元一只的海捕大虾,因饭店爆满,王先生就点了盘10元瓜子边嗑边等。谁知轮到王先生就餐时,店员却要他先交6万,原来该店的瓜子不是10元一盘,而是10元一个!曾夺过全国嗑瓜子速度冠军的王先生非常后悔。后面排队买单的李先生当场休克,手里紧紧握着小票:米饭,3元 5碗。

NO.2
我在青岛要喝青岛啤酒,再点一盘花生米,完了买单,边数瓶子边起身,“老板,几瓶啤酒多少钱?”老板答:“我们青岛人好客,啤酒不要钱白送,我们来数一下花生米。”

NO.3
一辆失控的奥迪汽车撞飞了路边一大爷手里的塑料袋才停下来,司机下车道歉:大爷,对不起啊,刚才车失控了,那边是辆劳斯莱斯,旁边是一个卖切糕的三轮,这俩俺都赔不起,所以只好委屈您了,您没事吧,用不用去医院?大爷说:我没事,可我的塑料袋……司机:大爷放心,我赔你,里边装的啥?大爷:青岛大虾……车主大惊,倒地不起,享年38。

NO.4
前天去青岛街边有炸蜈蚣,招牌上写着美味大补,一条18元。怪我嘴馋买了一条结果结账妈的一条蜈蚣腿18元,看着密麻麻的退老子心里在滴血啊。

NO.5
好客山东!欢迎您……

NO.6
终于上好声音了,好紧张,自我介绍:从小家贫(导师无动于衷)、经常在南京红绿灯前徘徊(那英老师有点心动)、在青岛吃过虾(所有媒体人举牌,满票)。。。

NO.7
打越南,老子捐一块切糕;打日本,老子捐一盘青岛大虾;打米国,老子捐一盘青岛波勒游子!

NO.8
黄晓明一个青岛人,婚礼却在上海办,可见家乡的酒席是有多贵……

NO.9
现在跟女孩表白又多了一种方式了! 女:你家做什么的? 男:我父母都是普通的渔民! 女:我们不太合适!还是做普通朋友吧!(起身要走) 男:他们早出晚归,有时候运气不好,只能打到3000来只青岛大虾! 女:干嘛不早说呢!我就喜欢渔民伯伯那种朴实的风格了!很有家的感觉!你打算什么时候跟我求婚啊?

NO.10
虽然我不在青岛,但是我们的饭店也打出了这种菜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JWPSWBsvrufpNaHr1tf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9 17:16
【案例】
何天恩-  
  衢州柯城奇正企业文化工作室 创始人

+关注







c

天价虾事件惊怒康熙.......这台词与配音,也是绝了~@90后 O秒拍视频

今天 15:01 来自 百度浏览器

http://weibo.com/1861477054/CEiGGoOx3?type=comment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0-13 20:41
【案例】

最新消息:虾,已经成为我国新的货币单位。
     昨天遇到一个刚换工作的小朋友,问他新单位待遇如何?他说:“马马虎虎,每月不到 80虾!”
     编者注:按照中国大虾国际交易中心最新大虾牌价,80虾 = CNY 38 * 80 = 3040人民币,亲们,你们最近涨了多少虾工资?最新外汇牌价,一虾等于6.1美元,5.28欧元
3.9英镑,虾币成为最值钱的货币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5-10-29 10:49
【案例】
周士君牧野风
@FakeFaith //@秦鹏归来: 乔布斯是把IT产品赋予灵魂与生命的人,之前IT业界一直是冷冰冰的技术狂、忽视对人的关注。//@洛婉恩: 回复@拉普兰德的小情小调:他是真的热爱自己的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引以为傲。//@拉普兰德的小情小调:恩姐姐,喜欢这里的一个细节,乔帮主,提到他的产品就开始兴奋

@创业家杂志
乔布斯2001年接受日本节目的采访,很珍贵的一段视频,看完也许对你有用。。。经典值得收藏O秒拍视频






10月28日 00: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今天 09: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5-10-30 16:56
【案例】
@屌絲打分蜻蜓隊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 11:20 来自 iPhone 6s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5-11-20 12:59
【案例】
作家崔成浩
苹果掉下来,打中他的头,牛顿大怒,拿着苹果找果园主人夏娃,夏娃说,苹果不是她咬的,也不是亚当,从牙印上看,此人绝非凡人…//@作家崔成浩:后来,妈妈把这个咬了一口的苹果送给了一个叫乔布斯的美国青年,乔布斯没舍得吃,把苹果系在苹果树上,有一天,有一个叫牛顿的家伙坐在这个树下晒太阳…

@作家崔成浩
1987年的某一天,4岁的恩恩拿着两个苹果,妈妈高英姬见了伸手问:“给妈妈一个好不好?” 恩恩听了,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高英姬见状,内心有种莫名的失落。恩恩慢慢嚼完后,对妈妈说:“这个苹果最甜,给妈妈。”







36分钟前 来自 koryolink iPhone 6 Plus



3分钟前 来自 koryolink iPhone 6 Plus






作者: 杨静芝    时间: 2015-12-1 22:25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
2015年11月30日 09:56
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那些平凡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花很少的钱,而她的家庭不知怎么的却总是十分美好。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主人,她所做的膳食是盛宴,她在台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家具上的情趣是无瑕的。
    她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全都是独到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富有创造力。我的确应该称她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
    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马斯洛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

    “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大话题,本文只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小话题: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自主创新”的人。
    现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程序”等词汇很流行,就好像有那么一套像魔法一样的模式,只要我们掌握了,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问题找出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来。
    但是,美国心理学家、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反对这种“创新模式论”。在研究了林肯、杰斐逊、爱因斯坦以及一些普通人(如本文导语中提到的那名家庭主妇)等48位自我实现者或可能的自我实现者之后,他提出:创造力是自我实现者人格的“副产品”。
    “自我实现者”是一个被炒作太多的词汇,它笼罩着很多神秘的光环,已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主”——成为你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
换句话就是说,你“自主”了,就自然能“创新”。

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
自主与盲目的自我中心有本质的区别。自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也更和谐。而盲目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是没有原则地坚持自己。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以下一些人格特征:

(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马斯洛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两种:B认知,即存在认知;D认知,即匮乏认知。
    具备B认知的人,现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现象。不自欺是具备B认知的人最明显的特点。相反,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
    古代的花喇子模国,据说有个传统:每次打完仗后,如果信使报来战败的消息,国王就把信使斩首;如果报来战胜的消息,就会得到奖赏。这个国王,就是最经典的D认知。他有一种天真的逻辑:如果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会有好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很遥远了,但D认知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最后沦落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发愤图强,每年都考研究生,每年的学校都不一样。一年北京大学,一年人民大学,一年又换成吉林大学。他似乎学习得非常刻苦,但学习成绩不升反跌,关键的英语科一年比一年分数低。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其实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借考研这件事情让身边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还有着上进心和远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势,按照实力报考学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并且在复习时也毫无方法可言,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报专业今年的参考书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D认知,因为内心中需要什么去证实自己,所以他就去制定一个考研的目标。因为他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也对自己说,他一定能行。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皇帝没穿衣服,这是最经典的B认知了,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
B认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

(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他们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从而具备高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触。
    譬如已逝的作家王小波,他的作品对恶和人性弱点描绘得入木三分,嘲讽起来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时,他的作品中又有无限的宽容。
很多作家或艺术家也是才气横溢,但他们的人格却有明显欠缺,譬如凡•高和拜伦。马斯洛认为,这些人属特殊人群,他们仿佛是从遗传中得到了天分,但这些人要么是不接受自己,要么是不接受别人,要么是不接受世界。马斯洛对这种特殊天才的“创造力”并不是很感兴趣,他的研究对象是“健康人格中的创造力”。

(3)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
对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欣然接受,自然地表达情绪和思想。他们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而且按照本心去行动。

(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为工作而工作,非自我实现者为生活而工作。
    他们在做事情时,非常投入、忘我,为事业自身所吸引,而不是本末倒置,将事业副产品——钱权名利当作主要目标。非自我实现者相反,他们或许工作很卖命,但他们追求的不是事业自身,而是为了副产品,譬如控制别人、赢取社会经济地位,甚至变态地要求其他人服从自己。
在工作中,自主者总是新意不断,创新仿佛总是信手拈来。

(5)超然独立的性格
具有独处与独立的强烈需要,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6)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权威和文化对他们没有压力。他们自主选择,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7)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他们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和鉴赏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其实是“我”的本质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的碰撞,马斯洛对此提出了B价值和D价值的概念。
    所谓B价值,即存在价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别人和自然,他们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赏一切。他们可以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厌倦。
    D价值,即匮乏价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他们根据这些需要给别人和外物硬安上了一些意义。当需要丧失时,别人或外物对他而言所具备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审美疲劳”也因此而生。
    譬如,一个男人因为寂寞而恋爱。一开始,因为恋人填补了他的孤独感,他对恋人“很有感觉”。但当寂寞消失后,这种感觉也随之消失,所谓的“审美疲劳”油然而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看到的是恋人对自己的“用处”,这是一种匮乏价值。他并没有看到恋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人的原初的美,那才是存在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义,这是存在价值。而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带来的“好处”,这是匮乏价值。但当匮乏得到满足时,非自主者就觉得工作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

加图片+19
(8)真切的社会情感
自主者有一种普遍的慈悲心,他们似乎理解所有人的处境,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他们能坦然地看待亲人的优点和缺点。非自主者容易分裂,有些非自主者会很爱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非常凶恶。

(9)深厚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纯粹的存在爱,而不是匮乏爱。他们倾向于寻找其他自我实现者做朋友,他们的爱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会强加。
媒体上经常报道,某个男子杀了自己的恋人,理由是“我太爱她了”,这是一种匮乏爱。他爱的是恋人对他的价值,对他的满足,而不是恋人自身。他从没有将恋人当作独立的另外一个人来看待。

(10)民主风范
    他们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处,仿佛没有觉察出种族、年龄、教育、宗教等差异。他们70岁的时候也可以和小孩子做朋友,把小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同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刻意蔑视权威。
    许多心理医生认为,治疗是一种模式,只要掌握了一套治疗方法就可以治很多人。但马斯洛认为,下面这个心理医生才是最好的:
    这个治疗师,把每一名患者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没有术语、预期和先入之见,他具有道教般的单纯、天真和杰出的智慧。每一个患者对他来说都是独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决全新的问题。甚至在非常困难的病例上,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证实了他做事的“创造性”。
这个心理医生并不特殊,每个自主者都具备这种态度:将每一个人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11)高度的道德感
与自我中心的人明显不同的是,自主者具有强烈而自主的道德感和伦理观。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但这个标准常与所在文化的一般标准不同。他们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会在一切情境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他们不会有两套道德标准,一套宽松的给自己,一套严格的给别人。

(12)批判精神
自主者有一种自然的批判精神,源于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的批判,他们不刻意为了标新立异而批判,只是当周围的一切与他们的存在认知相悖时,他们的自主精神导致了这种批判。
(13)接受模糊状态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承认,能接受模糊状态是创造力的一个典型特征,自主者也正是如此。他们很少条条框框,从不急着将一件新事物纳入到一个僵硬的认识模式中去。他们会安静地等待答案的到来,答案没有找到的时候,他们并不焦躁。
相反,非自主者一定会先把新事物纳入到自己的某个模式中去,不这样做就会焦躁不安。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急着去找答案了;别人刚开口说话,他就已经急着去阐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了。其实,只要静静地等一等,他们就会得到更好的答案,但这种等待好像是对自己的否认,非自主者不能接受这种等待。

(14)高创造力
    创造力分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和特殊天才型的创造力,马斯洛研究的是前者。并且,他强调,创造力只是自我实现人格的必然产品,自我实现者几乎时时、处处都具备这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来源于自主。   

自主者为什么能自主?
    他们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本相,事实是什么样子,他们就看到什么样子,这是自主者之所以有创造力的最根本原因。
他们之所以如此,马斯洛认为,多半要追溯到他们无畏的性格。这要分两个方面。

(1)对外界
自主者既不随大流,也显然缺少对文化的顺应态度。他们不害怕别人会说什么,要求什么,笑话什么。因为他们不太需要依赖别人,所以也较少被他人所左右。并且,他们不敌视他人,相反会理解他人。
(2)对体验
    更重要的是,自主者不危惧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害怕并压抑冲动、情绪和思想。
    相对于普通人,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更能接受自我。这种对自己的深层自我的接受,使他们更有可能敢于觉察世界的真正性质,也使得他们的行为更有自发性,而比较少控制、压抑以及规划、设计。
    并且,与普通人相比,自主者不怕自己的思想,即便它们是“古怪的”、糊涂的或疯狂的。他们不怕被笑话,不怕得不到赞同。他们能让他们的自我通过情绪流露出来。相反,普通人和神经症患者用围墙挡住危险,他们的自我大多在墙内。他们控制、抑制、压制、镇压他们的自我。他们非难自己的深邃自我,并且期望他人也这样做。
    对自主者的这种特质,马斯洛曾做过以下描绘:
    他们(自主者)并不忽视未知的东西,不否认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们也不过早地组织它、分割它或对它分类。他们并不依赖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探索,也不强求确定、保险、明确和有条理……当整个客观情境有这种要求时,自我实现的人们可能安于无秩序的、粗线条的、混乱的、混沌的、模糊的、有疑问的、不确定的、不明确的、近似的、不严格的、不准确的状态。   
怎样回归自主?
    怎样才能回到“自主”,重新拾回自己的创造力呢?
   1.重建你的内部评价体系。在决定你自己的事情时,试着自己做决定。你应该请教别人的意见,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是你自己。放弃对身边人的依赖,放弃对权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2.倾听并接受你内心的声音。马斯洛认为,“自主者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他相信,直觉、感觉等体验性的东西是我们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最可靠的。
    如果它们不可靠,那只是因为你在认识的时候,扭曲了它们。试着按体验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们,这样做得多了,你会发现,它们无比准确从不欺骗你。机体比分析的穿透力更强,机体评价过程比理性更可靠。
   3.把每个别人都当作独一无二的人。我们容易将自己当作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却容易以己度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却忘记了每个其他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坐标体系去套别人的根本原因。这样做起来很轻松,但因此会丧失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理解别人是很多种创造力的基础。小说家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可笑的。管理者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创新。
    以上这三者是最根本的。此外,还有一些小建议:1.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事业。
   2.选择成长。很多人放弃了成长,觉得人生这样就可以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创造力会逐渐离他而去。
   3.真诚一致。不自欺、不欺人、不装模作样。自己的意识与内心的体验相一致,讲出来的又与认识相一致。
4.从小处做起。如果你目前不是自主的人,缺乏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但只要你从小处做起,一点点尝试做你自己,你最终会走向自主之路。相反,如果你开始是这样的人,但后来放弃了,你就会背弃这条路。
5.勤奋,追求达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控制和“塑造”让我们丢失自主
    自主者自然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多数人不这么做,从而成为非自主人格并丧失了创造力呢?
    马斯洛认为,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人格。与其说创造力是我们学来的,不如说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多数人只是不幸放弃了自主而最终丢失了创造力而已。
    导致抛弃自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控制性教育
    如果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而不是他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会激烈抗争,最终成为父母的反复制品。但是,他仍然没有学会成为自己,他以控制对待控制。长大以后,他会特别爱控制别人。
    更为关键的是,父母控制性的爱会让孩子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孩童时代,他揣摩、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在乎父母的物质奖励。父母以为,这样可以将他带上他们以为的“正确路线”,但这个路线是否正确暂且不论,起码会让孩子形成特别在乎别人评价的心理。长大以后,他就揣摩、在乎领导、同事等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在乎单位和社会的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他无法成为一个自主的人。
    并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和父母一样,他也喜欢去控制别人,控制周围世界。他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看世界,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象去理解别人和世界。也就是说,他所有的多是匮乏认知、匮乏价值和匮乏爱,而不是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如果深入理解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个非自主者都有深深的恐惧,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之所以扭曲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因为这样做让他觉得更安全。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在很多时候,这会让我们惊恐。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给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你必须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才给你爱。但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要求呢?父母们并不知道,而孩子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如果我不满足别人(先是父母,后是周围人)的需要,我就什么(先是爱,后是物质、社会经济地位等)都得不到。
    很多时候,恐惧会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去争取比我们需要的多得多的物质条件,这好像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非自主者,我们缺乏真正的快乐,我们缺乏创造力,而我们对社会乃至这个世界的贡献,也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因为要得太多而成为社会和世界的“害虫”。
“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也是导致我们缺乏创造力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教育讲“塑造”,而不是讲“自主”。我们的社会甚至以为,我们可以“塑造”出有创造力的人来,这真是大错特错。因为创造力在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身上,在他们的人格自主上,而不在别处。

   (2)太顺应社会
    我们自己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渴望成功,渴望顺应社会,渴望掌握社会的规则。为了早早地达到这一点,我们放弃了自己,成为“社会所希望的人”。
    如果认真审视,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做过挣扎:是做自己,还是向追求成功的规则投降。很不幸,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
    必须说明,在很多时候,这样做仿佛是成功,因为不少这样的人成了成功人士。但可惜,这样的成功人士缺乏创造力,他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他们所在乎的,也是社会潮流所在乎的。只不过,他们想要得更多。他们就以“我比别人占有的多”这种比较来衡量自己,来填补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恐惧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多,至于创新方面的贡献,就更微乎其微。
    对此,马斯洛也有一段精彩论述:
    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适应,意味着人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对于成功)是危险的。
    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藏在自我中的)底蕴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它们也是创造的源泉。
    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成了平庸、封闭、僵硬、冷漠、拘束、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
    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被扼杀或扭曲了。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

http://weibo.com/p/1001603914816967327690
作者: 杨静芝    时间: 2015-12-2 19:49
网上能找到下一个莎士比亚吗?
虽然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徐远翔的说法是可以辩论的,但他的傲慢态度已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失望。
2015年11月30日 早上7:00

互联网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在互联网上,能找到下一个莎士比亚或者马克吐温吗?
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上周公开说,阿里影业不会再请专业编剧,而将转向“网民的智慧”,以获得新一批将被拍成全国热映电影的故事。这使得许多影业资深人士感到气馁。
徐远翔在一个行业论坛上作的这番表述,意思是专业作家的工作将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在我们有互联网了。
许多电影专业人士都表示不同意徐远翔的说法,他们不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作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比如香港资深电影导演文隽就表示:“如果有钱就能做好电影,李嘉诚早就出手了,几时轮到这些土豪?!”
徐远翔解释说,在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在22岁以下,电影市场的规模大约是每年500亿人民币。要抓住观众的心,你就需要一个在网络上走红的故事,这最可能来自网上论坛,由网民自己创作和发布,而不是专业作家。
阿里影业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娱乐旗舰。最近几周,有报道指马云有意收购南华早报集团的传媒资产。
我不确定徐远翔有关中国电影业的未来的说法,是否代表阿里集团在其他领域的看法,比如在潜在的新闻报纸行业。如果阿里影业“不再请专业剧作家”的逻辑也可以被套用到阿里旗下的其他产业,就可能说明,徐远翔和阿里高层们相信,现在我们依靠互联网解决所有问题。
虽然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徐远翔的说法是可以辩论的,但他的傲慢态度已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失望。
当国际打车软件优步开始改变人们出行习惯的时候,它从来没有说过不再需要出租车司机。优步所提供的只是一个选择。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开放给共享的平台,而非被任何人一意孤行或垄断。

http://www.nanzao.com/sc/opinion ... e-suo-shi-bi-ya-ma-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5-12-8 15:13
【案例】

应景转发:最佳长短句欣赏,中西合璧。有才!

濃霾重霧两茫茫,沒商量,gray town,千里昏黑,everything’s gone。縱使咫尺不相見,尘满面,sing sad song。昨夜幽夢忽還鄉,彩雲南,heart run,最心傷,only tears down。安得天下肺安康,盼大風,oh!come on…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5-12-16 19:48
【案例】

武志红
创造力乃至生命力都来自于感觉,可丰沛的感觉如何产生?第一,需要充足的准备;第二,需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充足准备与全情投入,都可以帮助你与一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而丰沛的感觉,正是来自于深度关系,而不是拍脑袋、白日梦与瞎幻想。 O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充沛的感觉如何产生? 凭感觉写文章,感觉是那么好。 那么,是不是我在那里等待就可以了,等待我心中有感觉自动涌出。 这个办法或许可以,但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不
发布者:武志红

今天 18:3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转发 41
评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1-1 20:36
【案例】
(类似帖子不少)
雾霾,我只吸四川的。相比于京霾的厚重、豫霾的激烈、津霾的阴冷,鲁霾的醇厚,我更喜欢川霾的淡雅、真实和独一无二的家乡味道。浓浓的火锅锅底牛油味儿与街边烧烤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加上尾气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经过袅袅硫烟的勾兑,再加上天府之国的氤氲湿气,使得它经久而爽口,回味绵长,欲罢不能。雾为帝都厚,霾是巴蜀香。四川霾,好霾!
作者: 杨静芝    时间: 2016-1-4 23:34
"变态字"鼻祖王左中右:我从不担心创意枯竭
2016-01-04 赵丽芳 新盟
由NewMedia联盟和新媒体指数联合举办的“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将于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200位重量级网络名人、100位主流媒体总编、100位行业大咖、100位顶级企业领袖参加这一盛典。盛典开幕在即,NewMedia联盟采访了知名自媒体人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曾经是朝日微博里那个犀利有趣的朝日君,也曾是成绩斐然的澎湃运营总监。他还妙手拆字,创立了又萌又深刻的“变态字”,赢得大批粉丝。现在,他携自己的微信公号iiiidea创业,带领自己的团队,准备在创意产业“攻城略地”。

天才养成记王左中右或许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但是“变态字”的横空出世,以及他文章里弥漫的无数奇妙有趣的创意,都让你觉得“天才”这个物种是存在的。


所以,我们会觉得他一大堆的创意是“妙手偶得之”。


比如,这个,是的,没错,就是今天的股市......

比如这个,两个数字是对一无所有的80后的巧妙隐喻。

但其实,王左中右说,“他一直处于拼命奋斗的状态”。他热爱书法,学过各种字体,柳体、颜体、瘦金体、隶书等等,也临摹过王羲之的字,也学过篆刻,在日本早稻田读书时,又看到过各种日式字体,各种字体在脑中杂交,最后生成了“变态字”,也创造了某种“历史”。

“天才”的每一步都是通向目的地的精准步伐。王左中右也一样。他曾经是记者,当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刚做记者不到半年的他就敢“紧紧抓住胡主席的手问他问题”。虽然被无视,但真是勇气可嘉呢。后来他帮助朝日新闻打理官方微博,基因中的萌属性被刺激,并开始挥发,也吸引了他生命中第一波粉丝。

再后来,他是澎湃运营总监。随后,他创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iiiidea,公号每篇广告都写得风生水起,让人欲罢不能,那篇著名的广告文《才发现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埋了这么大个伏笔》,阅读量破十万,iiiidea公众号的江湖地位大概也因此一举奠定。1运营公众号最难的是找到最厉害的内容人NewMedia联盟:您目前运营的微信公号iiiidea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号在内容输出方面在公司居于什么地位?运营公号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王左中右:公司是一个原创内容公司,从图文微信公号做起,然后再升级成视频。我觉得运营公号最难的当然是找到最厉害的内容人,不仅这样的人少,也需要你自己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判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内容人。我的解决方法是,因为此前一直在做内容,认识不少这样的人。我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们和我一起玩。除了身边的人,我会有意识的从微博或者微信平台上找那些有意思的人。


NewMedia联盟:您之前做过记者、运营总监,能谈谈之前的工作和运营公号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难?



王左中右:其实大同小异,做记者也好,做运营也好,核心都是做内容,你做的东西是要拿出来传播的,无论你是传播你的文章,还是传播你的品牌。难度都差不多。


NewMedia联盟:从朝日君到传统媒体记者,再到王左中右,再到澎湃运营总监,到现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一路走来,最难忘的事和人是什么?



王左中右:每一段经历都挺难忘的,当初刚开始做记者半年就去日本采访胡锦涛访日,还紧紧抓住胡锦涛的手问他问题(当然被无视了);后来去日本留学,并帮助朝日新闻打理官方微博,获得一定影响;毕业回国后和同事们一起筹备澎湃新闻,从零开始然后亲眼看着澎湃的迅速崛起。


每一段时间都是两到三年,每一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一次都是上升。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处于拼命奋斗的状态,也经历了很多,遇到了很多贵人,要感谢的前辈也很多。用关键词总结的话,就是两个字:幸运。

要把广告做得比没广告的内容更有看头NewMedia联盟:您的公号文章很有趣,即便文章里有很多广告植入。您对广告植入是什么看法?


王左中右:广告也属于一种内容,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内容。要把广告做成真正的可以传播的内容,实际上是更高的要求。我的目标就是能够把广告做得比没有广告的内容更有看头。


NewMedia联盟:广告植入和文章质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您在这方面否有秘诀?


王左中右: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只不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可以看到好的广告的传播量有时候比非广告更大,我的公号迄今为止传播量最大的不是纯内容,而是那篇西游记的广告。


NewMedia联盟:您的公号现在的粉丝有多少?您制作内容的时候,会刻意迎合粉丝的喜好吗?


王左中右:我觉得刻意迎合这个词不好,一个公号总归有他的定位和目标受众,你写的东西是给他们看的,你得知道他们的口味和兴趣所在,以及他们为什么关注你,他们希望从你这里获得什么,你写的东西也得基于这些理解。所以从这种角度讲,肯定是要刻意迎合的。


NewMedia联盟:您如何看待您公号的商业价值?公号现在是否在融资?公司未来有何规划?


王左中右:原创微信公号的商业价值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爆发。公司现在不融资,属于现金流的公司。未来做视频时也许会融资。


NewMedia联盟:您认为自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将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王左中右:我总觉得自媒体这个名词不大好,概念不是很清晰,容易让人迷糊。我觉得将来的媒体分为三种:一种是自己生产内容也有渠道的媒体,比如澎湃界面以及一些传统媒体等,门户也算吧;一种是自己不生产内容只做渠道的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这类;一种是自己生产内容但没有自己渠道的媒体,这种可能和自媒体的概念比较像,但自媒体又概括不了这类人或记者,他们更确切的称呼很简单,就是内容生产者,只不过有的是个人,有的是公司。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以后就是这种渠道内容分化,以及各种内容生产者并存的多元多角媒体世界,伴随同时的就是声音的多元化,创作的多元化。

3以一样为耻,以不一样为荣NewMedia联盟:“变态字”在中国“文字史”上简直是划时代的“发明”。为什么是“王桑”发明了这个文字,而不是其他人?


王左中右:发明接受,划时代不接受。其实本质上属于以文字形状为创作基础的漫画。发明出这个东西,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因为这源自某一瞬的灵感。必然是自己从小学习书法,喜欢写字,同时思维因为接受了文理科以及中日文化的交杂,会有些特别,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东西吧。


NewMedia联盟:公司是否为“变态”文字制定商业推广计划?


王左中右:变态字接下来会尝试更多商业包装与合作。


NewMedia联盟:“变态文字”是否经过商业评估?如果有,估值多少?


王左中右:没有。


NewMedia联盟: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创意。对你来说,创意是厚积薄发?还是循序渐进?


王左中右:创意基于一定的知识积累、信息吸收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些属于地基部分。基于这些地基的创造性思维部分,我觉得是基于从生下来到现在的各种经历以及这几十年进入脑中的所有信息而造成的某种思维和逻辑。这是一种随机的过程,无法成为培养公式。


NewMedia联盟:什么因素对创意最有益?比如,经历、努力、视野、学历、或者天赋?


王左中右:所有。


NewMedia联盟:把非凡的创意变为金钱的过程中,您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应对?


王左中右:一开始是被动,当微博粉丝多了之后,广告最先找上门来,然后我会主动,希望把内容创作这件事变得更有价值。


NewMedia联盟:您担心创意枯竭吗?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充电”?


王左中右:不担心,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只要人没死,大脑还能转的灵光,就可以。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接收信息,就是刚说的地基部分,因为创意的营养和根据,要从这个地基中汲取。


NewMedia联盟:对其他进行创意制作的个体或公司,您有什么建议?


王左中右:不怕累,不偷懒,以一样为耻,以不一样为荣,永远保持对不一样的兴奋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X+OSX+10.10.5+build(14F150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gg7X8odDIcf6%2BHYZ%2FNCPPup18LWIAwDyH9aPIdzA4tBWkBFHPTXJTGywN3y7rfso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2-17 10:13
【案例】

社交媒体是破坏者还是创造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托马斯·弗里德曼2016年2月16日
2011年,瓦埃勒·古尼姆(中)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他匿名创建的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一场革命。
2011年,瓦埃勒·古尼姆(中)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他匿名创建的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一场革命。
Dylan Martinez/Reuters
过去几年里,我们目睹了大量的“Facebook革命”,从“阿拉伯之春”到“占领华尔街”,再到伊斯坦布尔、基辅和香港的广场上发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社交媒体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一旦硝烟散尽,这些革命大多未能建立起任何可持续的政治新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随着这么多声音得到放大,达成共识成了不可能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社交媒体更擅长打破原有秩序,而非建立新秩序吗?

最近,一个重要的人物用一个大大的“是”,回答了上述问题。这个人便是谷歌(Google)的埃及雇员瓦埃勒·古尼姆(Wael Ghonim)。他的匿名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2011年初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却未能产生一个真正民主的替代选项。

那以后,古尼姆便搬去了硅谷。12月,他发表了一段TED演说,讲述的是他过去的错误认识。演讲值得一看。古尼姆开场便说:“我曾经说,‘如果想解放一个社会,只要有互联网就够了’。我错了。说那些话时,是在2011年,那时我匿名创建的一个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埃及的那场革命。‘阿拉伯之春’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巨大潜力,但也暴露出了它的巨大缺陷。那个把我们联合在一起,推翻了独裁者的工具,最终让我们四分五裂。”

本世纪初,阿拉伯人涌向网络。古尼姆解释说:“渴求知识和机遇,渴望和全球其他所有人建立联系的我们,逃避令人沮丧的政治现实,过上了另一种虚拟的生活。”

他指出,后来到了2010年6月,“互联网永远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浏览Facebook时,我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埃及年轻小伙子的尸体,他身上留下了拷打的痕迹。被警方杀害的这个人叫哈立德·赛义德(Khaled Said),29岁,亚历山大人。我在他的照片中看到了自己……我匿名创建了一个叫‘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的Facebook页面。仅用了三天时间,这个页面就吸引了超过10万人。他们都是有同样的担忧的埃及人。”

很快,古尼姆和朋友用Facebook集思广益,“这个页面成了阿拉伯世界最受关注的页面……社交媒体在这场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发起了一场去中心化的运动。它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并不孤单,也让政权无法阻止运动。”

最终,埃及安全机构在开罗追踪到了古尼姆。他被痛打一顿,后被扣押11天。但他获释三天后,在他的Facebook帖子的鼓舞下奋起的那数百万名抗议者,就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权。

AD


唉,这种狂喜很快逝去,古尼姆说,因为“我们没能建立起共识,而且政治斗争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他还指出,社交媒体“只会放大”这种两极分化,因为它让错误信息、谣言和仇恨言论的传播,让同类声音的聚集变得更加容易。这完全是一种有毒的环境。我的网络世界变成了充斥着煽动文字、谎言和仇恨言论的战场。”

支持军方和伊斯兰主义者的人利用社交媒体相互诋毁,而古尼姆和其他很多人所处的民主中心地带却被边缘化了。他们的革命成果先后被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和军方窃取,兄弟会失败后,军方上了台,然后逮捕了许多最初促成革命的世俗派青年。军方有自己的Facebook主页,也在上面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那是一个令人感到挫败的时刻,”古尼姆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保持沉默,我用这段时间反思过去发生的一切。”

以下是他针对如今的社交媒体得出的结论:“首先,我不知道如何应对谣言。如今,强化人们的偏见的谣言,可以在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中被取信和传播。”第二,“我们倾向于只和与自己观念一致的人沟通,而且因为有社交媒体的存在,我们可以禁止任何人的消息出现在眼前,取消关注,或屏蔽他们。第三,网络上的讨论很容易降格为愤怒暴民的发泄……就好像我们忘记了屏幕背后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张头像。”

“第四,改变自身的观念变得极为困难。因为社交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而短暂,我们被迫仓促下结论,用140个字就复杂的世界事务发表犀利的观点。一旦这么做,这些观点就永远不会从网络空间消失。”

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说,“今天,我们的社交媒体体验被设计为利于传播而不是参与,利于张贴而不是讨论,利于浅薄的观点而不是深度的讨论。 就好像我们认为自己是来这里对着他人说教而不是与他人对话。”

古尼姆没有放弃。他和一些朋友最近创立了一个网站Parlio.com,用以呈现就有争议和往往是热点的议题展开的有智慧的公民对话,它的目标是缩小人们在观念上的差距,而不是扩大它们。(我在Parlio上参与了一场辩论,发现它挺吸引人,而且颇具实质性。)

“五年前,”古尼姆总结道,“我会说,‘如果你想要解放社会, 你只需要互联网就够了。’现在我认为,如果我们想解放社会,首先要解放互联网。”

翻译:陈亦亭、常青

http://d15btzs1zvac93.cloudfront ... campaign=newsletter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2-23 18:33
【案例】

新媒体的另一面:荼毒之深,甚过砒霜

原创 2016-02-23 封扬帆 砍柴网


文/封扬帆(砍柴网专栏作家)

微信要付费阅读了,跟本文没有太多关系。只是,它告诉我们,我们终于有机会稍微远离新媒体了。由此,笔者认为,是时候对新媒体揭竿起义,来一场反新媒体的革命了。

窃以为,史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今有新媒体“毁书坑人”。不同的是,前者是坑杀,后者是坑害。

所以新媒体就等于秦始皇。由此推论出,微信付费阅读是陈涉吴广,虽然最后必死无疑,但毕竟敲响了一记警钟,我们要开始稍远离新媒体了,否则,一场新的文化浩劫就要来到。

毫不夸张地说,自电脑几近毁掉一代人的文字书写能力之后,新媒体或将毁掉一代人的知识体系。

碎片化是文化的洪水猛兽

自微博走红之后,我们就在讲碎片化了,那时,我们对这个词是褒奖有加的。因为它更多的指的是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可以毫无限制地浏览更多资讯。

然而,时至今日,笔者发现,碎片化其实已经完全沦落成了贬义词,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时间的碎片化,更是内容的碎片化。

微博就不用讲了,140字容纳不了太多内容。微信公号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所有的公号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或者说混乱的,在传统媒体时代,即便是一本杂志,我们往往也会有各种专题,但新媒体基本上是这里写一点,那里抄一点,大多是“读者”式内容。

而它的危害显然是,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他们只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散乱地去影响读者,很多时候甚至连“面”都难以形成。

并且,时间的碎片化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伪命题,人们固然是把大量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新媒体内容上,但同时等同于把大量时间,包含所有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新媒体阅读上。并且,在以往,我们也有碎片化时间,但那时,我们可能会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去阅读一些可以构成我们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内容,比如看一本书,哪怕是一本电子书。

是的,新媒体大量挤占了我们的阅读空间,使得我们将进一步远离书本,远离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在新媒体阅读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已经腾不出时间来学习,来接受系统性的文化熏陶了。

离开学校生活后,这种危害将更为明显。你可以问问周边的人,自离开学校后,你有多久没有完全阅读一整本书了?

去中心化是知识传播的致命毒药

去中心化同样是一个褒义词,为我们广泛赞扬,但是对于文化而言,它同样是一剂毒药。在以往,我们可能认为,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反权威的味道,它让互联网更加平民、平等,屌丝经济或许就是一个代表,所有人都有了机会参与到互联网,即便你只是一个屌丝。

然而,正因为去中心化,笔者现在发现,对于知识而言,新媒体的危害是致命的。

1
去中心化让内容团队更加业余

以往,我们的媒体团队十分庞大,在传统媒体时代,动辄一整个单位围绕基本杂志和报纸做内容,即便是网络媒体时代,也往往是一整个公司的团队在做内容。那时,媒体编辑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专业而让人敬佩的,因为很多媒体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团队业务能力已经非常成熟了。

但在新媒体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一个自媒体人在做内容,好点的就是搭建一个草台班子,几个人在做,并且团队人员的素质也往往是参差不齐。因为新媒体的兴起本身就只有这么多年,团队要成熟起来,必定要一个成长期。

把知识掌控在这样的团队手里,你放心吗?

2
去中心化产生的内容往往是伪知识

因为团队的问题,所以,产生出的内容往往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打造的内容发表的时候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的,并且因为媒体数量少,往往可能是全国人民在为少数媒体打造内容,再由编辑团队进行挑选审核,所以,我们有大量优质内容进行挑选。即便需要原创的媒体,我们也往往更容易独占素材,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对素材进行白热化竞争。

但是现在,对于大量的自媒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往往要靠为数不多的团队吃力地原创内容,还要与别的新媒体平台竞争素材。另一方面,我们的经验也往往不足。所以,我们往往无法有效甄别内容真伪,能保证内容的原创性和文字的质量已经不错了。

中国或将一百年难见大师

笔者虽不是大师,但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大师的诞生,需要以下一些条件:

1、自由的文化环境。

我们通常认为,在文化桎梏下,没有文化自由,往往很难产生大师。所以笔者同样认为,在文化包围下,同样很难产生大师。不同在于,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不由自主的。

或许真正的大师是具备冲破新媒体包围的卓越人才,但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我们却只能认为,产生大师的文化土壤已经被沙化了。大量的新媒体内容像过度放牧的牛羊一样破坏了文化的植被,一步步的把文化土壤最终变成了沙漠,只有在少数有水源的地方,或许会存在一小块一小块绿洲。

所以,事实上,在新媒体的包围下,我们已经不自由了,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奴隶。

2、系统性的知识

这也许需要在学校教育里积累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之外,利用毕生的经历来完成。

但现在,因为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我们比以往更难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了。

3、超凡的创意

我们为什么经常讲传播?传播的基础是什么?是认同。认同就表示对所接受的内容没有质疑。而创意的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质疑。质疑之后的理性重组。

另外,大量内容的泛滥,也让受众疲于质疑,疲于甄别。

所以,新媒体内容的广泛传播,事实上等同于扼杀了人们的创意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媒体革了媒体的命
却无力建立起新秩序

我们也一再强调颠覆,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新媒体是一场媒体革命,那么新媒体的革命仅仅是杀死了传统媒体,仅仅是让我们远离了那些纸质的原来我们奉为权威的那些老牌媒体,逼着老牌媒体也开始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转型,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很多东西却没有继承下来,或者说没有新的生发。

不仅如此,新媒体谋杀了传统媒体,肢解了传统媒体,用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但却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媒体形式。也没有在读者心目当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权威感。这是最大的危害。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能称某些新媒体,比如某些公众号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因为他们更像一个博客,我们的新媒体人更像一个博主,如果博客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媒体的话。只是以前我们发布在网易新浪搜狐,现在我们用微信微博发。

并且,由新媒体之间竞争产生的无序化,也是危害很深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读者的争夺。据业内数据,中国现在有2000万个公众号,理论上讲,意味着一个公众号只能分到不到100名读者,这让很多公众号在用户获取上花招尽出,甚至不惜购买僵尸粉。另一方面,对读者时间的争夺,也让很多公众号不惜在内容上哗众取宠,标题党因此盛行。

二、对内容的争夺。这是造成各种抄袭和传谣的根源,素材有限,原创能力不够,就只有抄袭或者说转载。而传谣的动力,很多时候的出发点或许就是希望得到优质的内容,所以很多时候来不及去仔细辨别内容的真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UZ7IkdrvAr580uSi#rd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3-19 21:07
【案例】


“拖延症”或让人更有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08:18:53 新闻热线:62726789 , 62735052 | 返回首页 | 逛逛论坛
  外媒称,很多人都因为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却迟迟不干该干的工作而感到内疚。然而新研究显示,我们或许无需过于自责。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3月11日报道称,科学家说,大概有20%的成年人声称自己是长期拖延症患者,但他们或许也更有创造力。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说,他最初注意到这一理论是因为他的一个学生。作为他“最有创造力的”学生之一,这名女学生告诉他,自己最有创意的点子都是在拖延之后想出的。

  这名学生申智海(音)如今已是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她在两家公司开展问卷调查,分析那里的雇员工作拖延的频率,然后请上司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申教授发现,拖延的员工往往更有创造力。

  她所做的实验巩固了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她要求一群人提交商业点子。那些先玩5分钟扫雷或单人纸牌游戏再提交点子的人的创造力比直接想点子的人高出28%。

  格兰特在他的著作《原创:我行我素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中提出,我们一开始想出的点子往往是最传统的点子,而拖延却使一个人的思维漂浮不定,从而使思考更具创造力。

  格兰特还声称,人类历史上某些最伟大的时刻要归功于拖延症,包括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和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

  他说:“史上最伟大的演说都是在最后一分钟修改的,这样你站在台上时还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现场发挥,这跟提前几个月就把讲稿固定下来完全不同。”

(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辑:陈晟昕)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2500030d79&p1=3
作者: 杨静芝    时间: 2016-3-27 16:00
梁漱溟:人生的意义
2016-03-27 于建嵘的东书房

作者丨梁漱溟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一人们常常爱问: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义?不知同学们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想过没有?如果想过,其答案为何?要是大家曾用过一番心思,我来讲这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你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我的话。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我们先要晓得什么叫做目的。比如,我们这次来兴安,是想看灵渠,如果我们到了兴安,而没有看到灵渠,那便可以说没有达到目的。要是目的意思,是如此的话,人生便无目的。乘车来兴安是手段,看灵渠是目的,如此目的手段分别开来,是人生行事所恒有。但一事虽可如此说,而整个人生则不能如此说。
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我未曾知道,而已经有了我。此时再追问“人生果为何来?”或“我为何来?”已是晚了。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一个目的,亦算不得了。
以上是讲人生不好说有目的,是第一段。
二人生虽不好说有目的,但未尝不可说人生有其意义。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
宇宙是一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创造,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样的大世界。这是从生物进化史到人类文化史一直演下来没有停的。但到现在代表宇宙大生命表现其创造精神的却只有人类,其余动植物界已经成了刻板的文章,不能前进。例如稻谷一年一熟或两熟,生出来,熟落去,年年如是,代代如是。又如鸟雀,老鸟生小鸟,小鸟的生活还和老鸟一般无二,不像是创造的文章,而像是刻板文章了。亦正和推磨的牛马一天到晚行走不息,但转来转去,终归是原来的地方,没有前进。
到今天还能代表宇宙大生命,不断创造,花样翻新的是人类;人类的创造表现在其生活上、文化上不断的进步。文化是人工的、人造的,不是自然的、本来的。
总之,是人运用他的心思来改造自然供其应用。而人群之间关系组织亦随有迁进。前一代传于后一代,后一代却每有新发明,不必照旧。前后积累,遂有今天政治经济文物制度之盛。今后还有我们不及见不及知的新文化新生活。
以此我们说人生意义在创造,宇宙大生命创造无已的趋势在动植物方面业已不见,现在全靠人类文化来表现了,是第二段。

三人类为何能创造,其他的生物为何不能创造?那就是因为人类会用心思,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会用心思。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要是人类不用心思,便辜负了人生;不创造,便枉生了一世,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心思要创造。
什么是创造,什么是非创造,其间并无严整的界限。科学家一个新发明固然是创造,文学家一篇新作品固然是创造,其实一个小学生用心学习手工或造句作文,亦莫非创造。极而言之,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亦莫不可有创造在内。不过创造有大有小,其价值有高有低。有的人富于创造性,有的则否。譬如灵渠是用了一番大的心思的结果,但小而言之,其间一念之动一手之劳亦都是创造。是不是创造,要看是否用了心思;用了心思,便是创造。

四创造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于外面的,如灵渠便是一种很显著的创造。他如写字作画,政治事功,种种也是同样的创造。这方面的创造,我们可借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物”。还有一种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的,在一个人生命上的创造。比如一个人的明白通达或一个人德性,其创造不表现在外面事物,而在本身生命。这一面的创造,我们也可以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己”。换言之,有的人是在外成就的多,有的人在内成就的多。
在内的成就如通达、灵巧、正大、光明、勇敢等等说之不尽。但细讲起来,成物者,同时亦成己。如一本学术著作是成物,学问家的自身的智力学问即是成己;政治家的功业是成物,政治家的自身本领人格又是成己了。反之成己者同时亦成物。如一德性涵养好的人是成己,而其待人接物行事亦莫非成物。又一开明通在的人是成己,而其一句话说出来,无不明白透亮,正是成物了。

五以下我们将结束这个讲演,顺带指出我们今日应努力创造的方向。
首先要知道,我们生在一个什么时代。我们实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就整个人类来说,是处在一个人类历史空前大转变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文化需要大改造的时代。而就中国一国来说,几千年的老文化,传到近百年来,因为西洋文化入侵叫我们几千年的老文化不得不改造。我们不能像其他时代的人那样,可以不用心思。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亟待改造;因为要改造,所以非用心思不可。也可以说非用心思去创造不可。我们要用心思替民族并替人类开出一个前途,创造一个新的文化。这一伟大的创造,是联合全国人共同来创造,不是各个人的小创造、小表现,乃至要联合全世界人共同来创造新世界。不是各自求一国的富强而止的那回旧事。
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你们年轻的同学,责任更多。你们眼前的求学重在成己,末后却要重在成物。眼前不忙着有表现,却必要立志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raJLony6JfF9ms1#r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4-6 22:56
【案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4-9 09:03
【案例】

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转载 2016-04-09 08:58:40
《2016年新闻业预测》第【七十八】篇: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原作者:

茱莉亚·贝泽尔

(Julia

Beizer



编译者:王馨逸

来源地址:

http://www.niemanlab.org/2015/12 ... e-about-engagement/



【编者按:2015年岁末,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Journalism Lab)约请世界各地的新闻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和媒体一线人士对2016年全球新闻传播的新趋势发表了看法。我们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编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摘要:“我们如何能使读者更加自然的从一条新闻过渡到另一条?我们如何让兴之所至的读者在漫游网络时自我创造?”



这是一个属于新闻怪杰的时代。请你不是作为业内人士,而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考虑一下每日早晚的网络之旅。在这里你可以阅读到大把关于枪击案受害者的新闻,寻找叙利亚复杂局势的背景,在“阅后即焚”搜索栏(Snapchat Discovery)中了解感恩节的历史,追踪选举前线的报道,看《纽约每日新闻》的封面了解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的事,浏览一条关于猫头鹰戴帽子的推特,找到一个转天可以带到办公室说的业界热点,将由脸书提醒得到的工作背景音乐推荐输入手机,穿越时光看几天前播出的电视节目,看到最近嗡嗡喂(Buzzfeed)列表上的第8条说“这简直就是我”。



如今作为世界公民,我们独特而多变的兴趣通过跨越品牌、平台和产品的界限来满足,如同四散的雪花。但是作为发布商,当考虑“参与”时,我们倾向于将其置于自身内容的“多样化的语境”中,而既非读者能够通过手机进入的更为广阔而完美的世界,也非那些运用品牌参与可以做到的全部覆盖。



我们必须致力于增加那些高度参与、全天来访、乐于订阅的读者、观者、听者、消费者的数量。但是在2016年,必须开始做一些迥然不同的事。



除了“点击这里”、“点击展开全文”、“下载应用程序”、“伙伴推荐”、“更多请见垂直子品牌”,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时事通讯吸引到受众?



我们可以通过脸书即时文汇、苹果新闻等内容分发平台的情况检测百万种持续吸引读者的技巧,也可以基于读者的阅读历史、时间、推荐来将时事通讯个性化,以及检测推送时间以优化参与。此外,我们可以放弃广播模式中的通告,寻找更多分段方式以利用推送而非爆炸新闻的背景,或者使用深度链接来吸引那些已经安装了应用程序,却鲜少使用的潜在品牌爱好者。



但是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再造文章体验,以鼓励深度阅读和广泛涉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能使读者更加自然的从一条新闻过渡到另一条?如何让兴之所至的读者在漫游网络时自我创造?如何改进页面加载时间使读者不再需要等待?如何利用新闻策划的悠久传统,在这个精力极易分散的世界,为新闻阅读建设一片绿洲?



也许周边人曾说,我们如今身处窘境,需要开创自己的道路。然而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轻松阅读的方式。让我们开始实践吧。



茱莉亚·贝泽尔是《华盛顿邮报》的产品总监。



注:本文由王馨逸编译,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清华全球传播”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





原文:



When we startgetting creative about engagement



What a time to be alive, newsnerds. Think about your morning and evening journeys across the web. Not as anindustry insider, but as a human. Where you can read big sweeping pieces ofjournalism about the victims of gun violence, find incredible context on thecomplicated situation in Syria,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Thanksgivingholiday on Snapchat Discover, catch up on great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linesof the election, see that New York Daily News cover everyone is talking about,flip through a Twitter Moment about owls with hats, catch some industry buzzthat you can bring to the office the next day, have work-listening musicrecommendations pushed to your phone through Facebook Notify, travel throughtime to read days-old recaps of that TV show you just got caught up on via DVR,and say “that’s so me!” about No. 8 in a recent BuzzFeedlisticle.

We’re all citizens of world thesedays, crossing the borders of brands, platforms, and products to satisfy ourunique and varied interests as the distinct little snowflakes that we are. Butas publishers, when we think about engagement, we tend to think about it in thediscrete context of our own properties, instead of thinking about the wide,wonderful world our readers can escape into with their phones and whatengagement with our brand means across all of them.

We must keep working to increasethe number of those highly-engaged, visit-all-the-time, likely-to-subscribereaders/viewers/listeners/consumers. But 2016 is the year we should all startdoing that in wildly different ways.

Instead of: Click here. Go here!Tap to expand this article. Download our app. Recommendations from ourpartners. More from this sub-branded vertical. Can I interest anybody in anewsletter?

Let’s test millions of techniquesto consistently engage readers through the distributed platform landscape of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 Apple News, and the like. Let’s personalize thosenewsletter offers for readers based on their reading history, referrer, ortime, and test send times to optimize engagement. Let’s move away from thebroadcast model for alerts, finding more segmented ways to use push beyond thebreaking-news context. Let’s use deep linking to light up those latent loversof our brand who have our apps installed but use them rarely.

But most importantly, let’sradically reinvent the article experience to encourage deeper reading, furtherbrowsing. How might we more naturally bring readers from one story to another?How might we recreate the serendipity readers create for themselves whilejaunting through the web? How can we increase our page load times so readersnever have to wait? How might we use the time-honored traditions of news designto create oases for news reading in this increasingly distracting world?

A guy we like a lot around hereonce said that when you’re in a tight box, you have to invent your way out.We’re in a tight box, competing for our readers’ attention among the manydiffering and delightful ways they can spend their screen time. Let’s startinventin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651ac20102w9r4.html

清华史安斌
6分钟前 来自 新浪博客
创造性参与的开始:《2016年新闻业预测》第【七十八】篇: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原作者:茱莉亚·贝泽尔(JuliaBeizer)编译者:王馨逸来源地址:O网页链接文字版>> O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O还在为微博的140字烦恼?你out啦~快来试试新...)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5-2 22:54
【案例】

为什么爱因斯坦、扎克伯格的桌面都乱糟糟的?

2016-01-27 Lens杂志
Lens按: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乱糟糟的桌面意味着杂乱无章的头脑,那空桌面意味着什么呢?”

史蒂夫·乔布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克·吐温。你猜这三个富有远见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的工作桌都乱七八糟的。

这三位时代开创者绝不是随波逐流的人物,他们无比享受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做事情,看看他们那乱而不落俗套的桌面就知道了。看似癫狂的事物实则暗藏着条理:在堆积如山的纸、杂志和物品之中,存在着那些敢于创造的人特有的组织性。

来看看这些有强大创造力者的桌面吧:


马克·扎克伯格,脸书创始人兼CEO


马克·吐温和他的桌面


爱因斯坦的桌面

不止这些,拥有极富创造力+极其乱的桌子的人还有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等等。

环境一直对我们大脑的创造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身为医学研究者和病毒学家的乔纳斯·索尔克,为了制造出第一支小儿麻痹疫苗而跑去了意大利的一间修道院里。他表示当地的环境对他的发现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不过呢想要提升创造力其实不需要迈出这么一大步改变,一个凌乱的桌面,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谢家华,Zappos创始人&CEO。桌面上从书到牛仔帽都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有凌乱桌面的人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条的人比较守规矩,也不太冒险尝试新鲜事物。Vohs博士和她的研究伙伴在报告中得出了结论:“杂乱无章的环境具有启迪性,使人挣脱传统的桎梏,生发出全新的见解。”

但并不是说桌子永远是这么乱的好。我们得根据需要而改变工作空间的整洁度。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突出了其中的一个实验,那些桌面整洁的人选择苹果而不是糖果,且偏爱成熟完整的方案,而不是新出的那些。当你在拓展新思路和概念的时候,乱一点的桌面会助你一臂之力。不过当你想要有效率地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或者准备具体执行一个创意概念的时候,收拾好桌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Foursquare联合创始人Dennis Crowley的桌面,是不是最整齐的一个了…

如果你想要更有创造力的话,下面是一些贴士:看完杂志之后别扔掉,就让它们五花八门地躺在你桌上吧。别也把书都束之高阁了,反正一切有可能给你灵感的东西都留着。“乱糟糟的环境分两种。”Vohs博士在纽约每日新闻的采访中说,“一种是杂乱,另一种是脏乱差。所以我们的实验结论并不是叫你把香蕉皮和垃圾放在桌上一星期。”

不过,这种创造力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社会代价的:人力资源公司Adecco发现,大多数同事会根据我们桌面的整洁程度判定我们的为人。你的桌面要真是长期处于杂乱的状态,“他们会觉得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一塌糊涂的人。”人事部的副部Jennie Dede在Forbes的采访中说道。


Paypal创始人麦克斯·拉夫琴的桌面

保持“杂乱但清洁”可以使发生这种状况的几率降到最低,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支撑着你放纵的桌面。你要随着自己对创造力和效率的需求而调整你的桌面。你也确实需要注意你给同事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是也不要怕跟他们解释你刻意凌乱的桌面嘛——这儿不是有实践经验支持着你吗。

除了以上这些案例,还有许多名人大师的桌面和工作室同样也是乱糟糟的,却是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之处。再次证明,杂乱无章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的创造力天马行空地飞~



弗朗西斯·培根




约翰·厄普代克




威廉·巴克利




弗里达·卡罗




马克·夏加尔




杰克逊·波洛克




贝尔纳·布菲




奈良美智




罗尔德·达尔




马库斯·吕佩尔兹




亚历山大·考尔德


文章来自blog.busybuildingthings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译整理:林雨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6-22 20:58
【案例】

观点
大脑减负,可以丰富思维增加快感
摩西·巴尔2016年6月21日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在事情发生的同时叙述自己的体验。我开玩笑,说他是自己生活的旁观者。公平地讲,我们都没能最充分地体验生活。我们的头脑往往被太多思绪占据,无法完全沉浸于哪怕就在眼前的东西。

有时候,这是没问题的。我乐意不记得日常通勤中度过的大段时间,因为我的思绪会游荡开来,会在早上驱车时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但我并不想太多地从生活中消失。我们常常只是吃饭,而不是品尝美食,对一些美丽的事物视而不见。在完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我可能就完成了和女儿的整个交流过程(请原谅我)。

最近,我发现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关于外部世界,还包括在思绪乱七八糟的时候不能充分挖掘内心世界的潜能。在本月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我和研究生希拉·巴罗(Shira Baror)证明了,独特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明显会被杂念、穷思竭虑和其他形式的“思维负荷”阻碍。很多心理学家假定,未加干涉的思维倾向于沿着熟悉的联想那种套路走。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创意思维而非常规思维,才是我们思维清晰时的默认认知模式。

Gérard DuBois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我们给参与者布置了一项自由联想的任务,同时给他们的思维能力施加不同程度的负荷。比如,在一项实验里,我们要求半数的参与者记住一串七位数,另一半则只需记住两位数。在参与者运用短期记忆记住这些数字串的同时,我们又给他们提了一个单词(比如鞋),让他们尽可能快地说出脑子里因之冒出来的第一个词(比如袜子)。

我们发现,比较高的思维负荷会持续降低这一反应的独特性和创意性:需要记住七位数的参与者做出的是统计学上最常见的反应(比如,白/黑),只需记住两位数的参与者给出的则是相对不那么典型、更富于变化的搭配(比如,白/云)。

在另一项实验中,我们发现,做出反应的时长与反应的多样性成反比,排除了思维负荷低的参与者不过是花更多时间做出有趣回应的可能性。事实是,如果思维负荷比较高,就算是寻找一个常规的答案,也需要更多时间。这些实验说明,思维的自然倾向是去探索并偏爱新意,但如果负荷过大,它会寻找最熟悉、同时也难免不那么有趣的解决方案。

大体而言,我们大脑的探索和利用活动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处在探索状态时,我们处理事情的角度广度,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也都比较强。其他时间里,我们则依赖或“利用”已知的东西,依赖我们的预测,信任一种可预测环境的舒适。前往一个没去过的国家旅行时,我们往往更具探索性,而当我们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时则更容易处于利用状态。

AD



生命中的许多时间里,我们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状态。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实用的益处:如果不探索,我们人类就永远不会走出洞穴;如果我们不利用熟悉状况的确定性,就会冒太多的险,走向灭绝。只不过,这里需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平衡。我们的研究显示,你内在的探索太过经常地因思维负荷过多而减少,就像对外部环境的探索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以各种方式给思维“施加负荷”:记下生鲜杂货清单,以便晚些时候在超市里采购;多次默念一个刚认识的人的名字,好让自己不会忘记;参加重要的会议之前,反复练习自己的说辞。当然,还有无时无刻的普通思维游荡。另有一些更具病理性,或至少更难根除的思维负荷来源,比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状态下特有的冥思苦想模式。所有这些负荷都会消耗心智,导致思维呆滞和快感缺乏——感受快乐的能力低下。

过去几年,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在内观冥想隐修地过上一周静默的生活。沉默一周,努力清空自己的思想,不适合内心脆弱的人,不过我的确希望所有人都能至少试一次。第一次去隐修时,我惊奇地发现一个普通的番茄吃起来怎么会那么美味,为什么我不再那么介意身体上的不舒适,自己怎么能单单盯着一朵花看45分钟,而且还如此满心欢喜。当我回归思考一些东西而非什么也不想的状态时,我的想法变得更新鲜,也更让人意外。

显然这种古老的冥想实践帮我解放了思维,让它对当下有了更丰富的体味。除了在驾驶F-16战斗机、体验极端的恐惧或经历性高潮时,你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时间让思维处在游荡状态。结果,只有一小部分心智仍然在参与眼前的事物,走神和沉思变成提高生活质量的负担。培养一种给大脑减负的能力——不管是通过冥想,还是一些别的实践——可以极大地增强你对世界的体验,而且就像我们的研究所显示的,它也会极大丰富你的思维。

神经系统科学家摩西·巴尔(Moshe Bar)是以色列巴依兰大学多学科大脑研究中心(Multidisciplinary Brain Research Center at Bar-Ilan University)主任,同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担任教授。


翻译:常青

https://dfe3xj9rgkawg.cloudfront ... campaign=newsletter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6-24 19:09
【案例】

告诉你分答怎么玩
原创 2016-06-22 谭天 暨大新媒体

前几天,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玩起了一款互联网知识传播的新产品——分答。下面将我分答的经验与大家分离。

分答是什么?百科是这样解释:2016年5月,果壳网旗下在行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一款付费语音问答新产品——分答。  用户在分答上可以自我介绍或描述擅长的领域,设置付费问答的价格,其他用户感兴趣就可以付费向其提问。分答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加了信息的价值,分答中信息接收者被区分成了两种身份。首先提问的人是一种付费悬赏模式,当回答完毕内容沉淀下来之后,旁听者(偷听)就进入了付费看答案的形式,对问答双方都带来了激励,问题和答案能给问答双方都带来 “睡后收入”。

第一天我设置了付费标准:2元,提问不少;第二天我将付费价格提高到5元,提问依然很多,有的提问很专业,有的提问很奇葩:“教授,您为什么那么帅?”还有人提问,在学者中,您为什么收费那么低?于是我把付费提高到10元。此时,分答的运营联系了我并给予论证和推荐。我再次把付费价格提高到20元,我的学生说还可以再提高。有一证券公司老总收费1000元,王思聪收费已从3000元提高到4999元。某老师说我可涨价50倍,但我还是坚持公益为主,商业为辅。

如果你想去运营分答,我给你三点建议:一是定位要准确,了解你的用户以及他们的需求,术有专攻,提问者都是冲专业人士去的;二是要大力推广,充分利用你的朋友圈、公众号、人脉来传播来导流,鼓励更多的人提问、旁听和转发;三是语音要录好,由于只有60秒时间,必须理清思路,抓紧要点,简洁回答,同时要在安静的环境下确保录音质量。在运作中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谭天的分答中提问;或许你已有了运营的经验,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一起来体验共享经济和知识传播吧!

其实提问收费高不要紧,只要提问者的问题提得好,偷听的人多,他也能赚钱。以分答上最火爆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为例,在他设定问题价格是3000元的时候,用户Z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被21931个其他用户偷听。按照分答的规则,每个”偷听者“需要支付1块钱,其中有五毛归属用户Z(另外五毛归王思聪)。于是用户Z虽然支付了3000元向王思聪提问,但她却收到了10965.5元偷听费。扣除分答站方提走的10%佣金,用户Z这笔”投资“显然是盈利的。我的分答中有一提问:“老师,跟我们讲讲您了解的暨南大学吧。”正值大学招生时节,想了解暨大的人不少,偷听者达82人,收入82元,由我与他对半分,每人41元,而他的提问只花了5元,也就是说他的收入是41-5=36元,他赚了。

我还是希望提问者能提一些专业问题,但你的提问最好不只是你个人感兴趣,而是其他人也感兴趣,这样回答的偷听者就会多,你就可与回答者一起分钱了。如“在传播网络化的时代,如何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人,可以制作优质内容视频被大家喜欢?”“我是个创业梦想者,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的初创者,如何能用最小的成本做互联网最有效的宣传?”由于偷听的人多,这些提问者的投资都盈利了。如果你不是大伽,我建议你不一定自己去运营分答,不如当一个优秀的提问者,既能学到知识,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来吧!给谭天的分答提一个好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kAVzVES4IczglLc#rd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6-24 19:10
【案例】

“分答”再掀60秒热:邀请网友录"遗言"
来源:扬子晚报      2016-06-24 14:17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点什么?你知道自己宝贵的“生命遗言”其实也可以做慈善吗?6月20日,果壳网旗下付费问答平台“分答”再次掀起了一股60秒热,邀请百万网友同答一题,说出想说的“遗言”,并将网友收听遗言所付的费用捐给慈善机构。此举吸引了百名网络大V的支持和参与,短短两天已筹得12万元左右善款。

网络大V——分享生命最后60秒

“#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点什么?”6月20日,“分答”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联合爱佑慈善基金会、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慈缘慈善基金会、春苗基金会共同发起“生命分答”公益语音接力项目,邀请网友说出想说的“遗言”,并由周国平、罗振宇、姬十三领衔发声。

按照活动规则,支付1元聆听他人的“最后60秒”语音,相当于为先心病儿童机构捐赠1元; 点击“赞赏”,为喜欢的语音打赏,打赏费用也将直接汇入捐赠池; 点击“我也来答”按钮,会自动跳转到答题页面,并收到来自分答君的提问,录制你的“最后60秒”参与活动,邀请好友偷听累积捐赠额。活动周期为2016年6月20日0点至7月20日24点, “分答”官方表示活动结束后将通过合作的公益组织定期公示项目进展及款项用途。

“分答”发起该项活动希望鼓励人们去积极对待生命的最后时光。周国平等几位发起人通过视频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周国平认为,人类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中国人对死亡的话题传统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周国平认为,“生命分答”活动有助于人们克服对恐惧的恐惧,正视死亡。罗振宇则用自己“最后60秒遗言”给出了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他说:“我距离理解这个世界太远太远,我希望每过100年能醒来60秒,我要知道那个时候世界办成什么样。”“生命分答”接力活动吸引了各界名人的积极参与。其中张泉灵的60秒回答吸引了最多网友偷听,相应的募集到最多的善款,社会学家李银河紧随其后,而医生张羽、歌手汪峰等的回答也受到众多网友关注。截至记者发稿前,已经有1529人参与了这一活动,而募集到的善款总额已经接近12万元。

业内人士——“另类慈善”或许更有帮助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不少慈善项目都是从网络发起逐渐蔓延到大众,比如前几年的冰桶挑战项目,近年来流行的通过暴走进行公益筹款的项目。这些看似“另类”的慈善项目究竟效果如何呢?能不能真正做到把“善行”落到实处呢?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公益组织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南京地区负责人高莹,她曾于今年4月份组织参与暴走公益项目,为改善山区儿童教育募集资金。高莹认为,目前慈善的方式更加多元,但不管以何种方式,通过什么渠道发起,慈善助人的本质是始终如一的。她认为“分答”以“生命问答”来为先心病儿童筹款是个很好的想法,“这个活动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参与,大家通过参加活动从而关注到先心病儿童,无论大家捐钱还是点赞,本身都是一种帮助和关怀”。而对于网友的善款能否落到实处,高莹认为:“网络渠道可能更加透明,因为全国各地参与活动的网友都会去跟踪、关注这些钱的使用,而一旦有人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很大,要承受的后果也更大。”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网友分享>>最后60秒:告别家人,感恩生活

网友也纷纷尝试“生命分答”。记者浏览了一些网友的“生命分答”,他们的回答主要以告别家人、交代后事为主,以及感恩生活、感谢遇见,还有两个“懒女人”希望最后60秒什么都不说,享受还能思考的最后六十秒,好好做做自己。

网友@ 谢拉姆是一名80后媒体从业者、公益达人、斜杆青年,她的“生命最后六十秒”想对世界说的是:“生命的最后60秒,我想说的是,但愿以后,每个人想起我,会觉得这个老奶奶真是一个和善温暖的老奶奶。然后,想对身边的人说,我爱你们,下辈子还要做一家人。对我的孙子或者重孙子说,要勇敢地做自己。”

网友@ 郑鱼蛋是一名90后白领,她说:“曾经以为那些不开心,那些别人对我的不好,我会一直记住,但此刻我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云烟,他们也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感谢所有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一切。

网友@ 莫莫和网友@ 璇璇都很任性,她们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爱安静的人,社会和家庭给自己安排了许多角色,让自己平时不得不说话。人生只剩下60秒了,静静吧。“人生确实太累了,没有时间安静,没有时间自私,最后六十秒我就想自私一把,啥也别来烦我。”@ 璇璇想通过语音这样说。(徐钧钻 据《中山日报》 )

http://www.guanmedia.com/news/detail_2443.html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6-26 19:20
【案例】

英国脱欧,忙坏中国段子手。6大影响力段子是…………
2016-06-26 法学书生

TOP1:大国朋友圈过家家版



TOP2:论文没用版



TOP3:各国表情版



TOP4:发红包版

什么是脱欧?通俗一点说就是起初几个大佬(英法德意)建了个微信群,没事发发红包,互惠互利,后来进群的小弟越来越多,只抢不发,有困难的时候还得要大佬们分摊资助,大佬不高兴了,现在这世道,地主家也没余粮啦,于是有个大佬叫英国,退群啦,估计后面还有跟着退的,最后只剩几个不发红包的啦!

TOP5: 决绝的学霸版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一个学霸常年和一群学渣混在一起,什么都没学到,成绩严重下降,不敢说出来,怕破坏大家之间的关系,现在终于忍无可忍了,我是学霸,我要上进,不能整天和学渣胡混,于是就有了脱欧公投。

TOP6:比较污版

现在的全球市场,其实就在扯三个问题:
1. 英国公投讨论的是“脱”不脱的问题;
2. 欧州杯讨论的是“射”不射的问题;
3. A股讨论的是“上”不上的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fYjEKZ2tYo13ft#rd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7-1 20:40
【案例】

《新京报》建了个群,带你和“中共一大”的代表们谈笑风生
2016-07-01 夏酥酥 二维酱 媒记

“今天你加入这则群聊了吗?”——一早朋友圈就被这样的转发刷屏。

95年前,假如你的手机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震动,屏幕显示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能够和那些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谈笑风生,你会震惊还是激动?是否会在内心澎湃地感慨一句:“一个人的命运啊.......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后,潇洒地发个红包?

恐怕多数人是不会去想这样一个挑战脑洞的问题。因为历史不容假设,也没有如果,更谈不上穿越。即便是铺天盖地的“建党95周年庆”报道,大多数都被“规定动作”限制在或喜庆或严肃的白纸黑字间。然而这一次,倒是《新京报》别出心裁,用互联网最常见的形式带大家严肃地玩了把穿越。

这条逼真“群聊”的来头一点不简单
昨天8:30,《新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假如95年前,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为标题,推出一条趣味H5——“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可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很快,便吸引来大量粉丝参与,一时成为微信朋友圈转发热门。

新京报编委全昌连介绍,为了扩大传播效果,昨天下午和晚上,新京报的小伙伴们又发动新京报微信矩阵“政事儿”、“北京知道”等多个渠道发布,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传播。截止今天中午,后台统计,此H5链接的浏览量已成功突破10万+。

显然,这条5月下旬就已经开始筹划的新媒体创意产品是成功的。

“今年是建党95周年,虽然这是一个主旋律报道,但是我们希望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做出水准和品质,做出新意。这是新京报操作新闻报道的一贯理念,无论是主旋律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就做出水平,做成叫得响的精品”,新京报编委全昌连表示。

对于《新京报》的小伙伴而言,“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这个H5的创意是一脉相承的。

早在5年前,建党90周年的时候,他们便秉承这一理念,做了一个系列策划报道《寻访1921》——从1921年入党的革命先锋中,遴选了50多人,讲述第一批党员革命理想、信念、情怀,还原真实、鲜活的生命个体在特殊年代的理想和追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


▲建党90周年,新京报“寻访1921”策划报道版面

只不过,5年时间,媒体的传播形态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的盛行,为这次再策划纪念建党95周年报道,提供了更轻盈和便捷的技术及平台支撑,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绝佳创意——微信群。

当时新京报的小伙伴们确定了两个主题:一个党的知识问答,另一个就是重现中共“一大”。

新京报编委全昌连回忆,“经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我们决定,借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微信群的形式,模拟中共一大会议的情景,生动活泼再现‘一大’建党的历史情景。另外,我们还操作了一个新媒体产品‘党史竞答’,选取建党95周年以来,有看点、有价值,但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制作了一款问答类型的H5新媒体产品。”

这次,也算是花了大工夫。

新京报全媒体编辑部副主编杨文瑾介绍,对于“重现一大”这个主题,编辑大概用一天时间重温一大党史,并初步确定了用“群聊”的表现形式。此后用一天时间,草拟了整个产品的文案和产品说明,并且开始了与前端工程师以及美编的讨论。如何呈现,如何切换、如何互动……当天重新修改了文案和产品说明。

“虽然我们之前做过此类作品,但其实这一次我们的前端工程师是个新人,第一次做这样的产品,因此制作大概用了六七个工作日,此后两天,我们又陆续收集意见,添加了一些互动和效果,解决了几个bug”,担纲此次产品统筹的新京报资深编辑陈璐说。

无论是“假如95年前,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的微信标题,还是“群内大咖很多,聊天内容请勿外传”的摘要——在红色主旋律主题作品扎推呈现的今天,这样更直接、活泼的社交化语言,还是成功击中浏览屏幕时一双双挑剔的眼睛。

在杨文瑾看来,“我们希望以更社交化的语言,吸引人们关注此类作品。同时,标题又保留了神秘性,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个H5分享出去的标题为‘会议筹备组邀请你加入群聊’,下面摘要还加了一句请勿外传的提醒,渲染神秘感。”

“群聊”里每个历史人物
不仅会发言还玩起抢红包




群聊里的人物发言各有风格,短促有力,绝不多说一句废话。开会的地点,也在聊天时提出,而且还通过微信的“分享位置”功能,实现和网友的互动。甚至,为了模拟好穿越,让用户体验亲临会议现场的感觉,编辑团队思量再三,决定不用背景音乐。

杨文瑾解释道,“具体内容既要符合史实,又要避免对话冗长,所以尽量长话短说,语气也要贴近微信聊天的风格。”

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新京报的编辑们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4卷本)、翻阅了《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权威资料,将史实一条条梳理出来,再精心编辑微信群里的对话。


▲新京报小伙伴们认真研读了厚厚的4卷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

统筹编辑陈璐举例说,“比如,当时上海的党组织代表做了一大的筹备工作,所以群主是当时的筹备者李达,他首先发言,提出开会的倡议。然后哪些人会接着聊呢?下面的设计要说明三个问题:一,哪些人最终出席了中共一大;二,他们当时代表哪个地方的党组织;三,会议在哪里举行。”

“例如,毛泽东当时在长沙,他和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党组织来参加了会议。所以,毛泽东在看到李达的发言后,就说:‘赞!我和何叔衡参加,代表长沙的党组织。’ 王尽美就说:‘积极响应!我和邓恩铭代表济南的参加!’”

同时,既然是群聊,就要聊得更丰富,更有代入感。《新京报》的小伙伴们首先想到,用户要在“大咖”们聊天时能插上话,因此,设计了一个用户“发言”:我能申请旁听吗?点击“发送”后,会议筹备者就分享了会议地址,以示申请旁听成功了。接下来,网友以“旁听”身份参与互动,如身临其境般进行了一次历史重温,互动自然顺畅。

微信群聊怎么少的了发红包这么重要的环节呢!

历史不容杜撰,在产品策划最初一直没想到合适的发红包内容。一直到发布前夕,当杨文瑾看到同期制作的另外一个H5,“党史冷知识问答”的其中一道题时突然有了灵感。为了让这个红包插入变得既有趣生动又贴近历史,“我灵机一动,让编辑增加了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给群里的人发红包的环节,红包就是路费。因为根据历史资料,共产国际的马林当时给来参会的每个人发了路费——这是我们冷知识问答的一道题——当然也不能让大家以为我们真的发钱,所以点击红包后出现的弹窗,详细讲解了这段历史。”

“重现”还是这个产品的重要功能。统筹编辑陈璐解释,她查资料时发现的一个图片就派上了用场。上海一大纪念馆里有一组蜡像,再现了开会时的场景,有人在发言,有人在倾听,有人在给两位国际友人现场翻译。“就用这张蜡像的照片,我们一一对应,标出每一位参会者的名字,并且为每个人配了一段人物简介。这样既增强了产品互动性,也让产品提供了更多实质内容。”

16人的新媒体团队
此前也搞出过花样繁多的H5


这不是《新京报》第一次在新媒体上玩出新花样。相比过去,这次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更多地引入了微信上大家常见的社交方式,比如发红包、分享地图定位等。

杨文瑾介绍,新京报新媒体团队目前有16人,包括新京报官方微信、微博、新京报网、客户端等几个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制作数据新闻、图个明白的数据新闻小组,以及负责接收即时新闻的编辑。

团队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

去年策划制作的反腐主题的大型互动网页专题《利剑出,百虎落》曾经获得全国首届数据新闻大赛的第三名,这次的“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H5就是由这个数据新闻小组策划制作的。而其他新媒体编辑负责每天把《新京报》生产的内容以各种形式、从不同平台传播出去。

杨文瑾说,“从H5技术最开始兴起时我们就积极研究,发现H5的互动性能很好地弥补网络时代传统新闻报道读者参与感不足的缺点,于是我们很快开始在日常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中应用H5技术。”——此前,这支团队曾做过全国两会主题的“探秘人民大会堂”、总理记者会主题的“据说只有2%的人能完成这项任务”、9.3大阅兵主题的“阅兵大集结”小游戏、互联网大会的“带IT大咖回地球”等等。

去年报社社庆他们策划的互动H5“新京报12周年,徐峥这是干什么”也在社庆当天形成刷屏之势。当天是11月11日,双十一购物节,有网友笑称《新京报》抢了“马云爸爸”的风头。

与习大大通话,“最萌红歌”献祝福
各大新闻客户端一片飘红


除了新京报外,人民日报客户端也推出一个创意H5——“全体党员同志!习近平今天有话和你说,快听!”按下接听键后,就可以听到习大大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网友评论道:“好激动,习大大给我打电话了。”



人民日报新媒体还制作了一个主题为“那些年,我们曾许下的铮铮誓言”的H5,介绍了不同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最后可以从“嘉兴红船”、“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中选择一个场景,录下自己的入党誓词。



另外,看看新闻、腾讯新闻客户端和微博也推出了庆祝建党95周年的启动画面。



封面新闻客户端的启动画面和首页都体现出对建党95周年的祝福,启动闪屏上写着“作‘封’优良,一心向党”,首页的立体党徽下写着“你永远在我心中”。

澎湃新闻制作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专题,除了对建党95周年大会进行全程直播,还有“上海红色记忆”、“光辉历程”、“各地巡礼”等板块,另外,“特别策划—中国村支书”从多名村支书的视角描述农村基层的发展变化。

类似的还有凤凰新闻的专题“九十五岁问初心”和腾讯新闻专题“光辉历程—纪念建党95周年”。

一些更为轻松活泼、年轻化的表达形式也值得关注。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前夕,@人民日报微博介绍了在年轻群体中很受欢迎的爱国主义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共青团中央则发布了用这部动画剪辑成的“史上最萌红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IYSuy9UoR6Nu2KW#rd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7-10 15:31
【案例】


报道欧洲杯,外媒这些创意值得一学 | 媒招儿

2016-07-09 新京报传媒研究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全媒派(id:qq_qmp)
7月11日凌晨,欧洲杯决赛即将打响,法兰西大球场将见证新的欧洲足球王者加冕,球迷们也将迎来狂欢的高潮。



除了球场上的精彩,国外也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用户眼球。本期“媒招儿”栏目就精选了外媒关于欧洲杯那些大开脑洞的新报道形式,包括如何使用VR、动画、创意视频等创新报道方式报道这届欧洲杯。看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技术篇

欧足联:置办VR摄像机全程无死角记录

在今年的欧洲杯开幕式上,很多观众或许注意到全球百大DJ排名第一的David  Guetta身边一只蠢萌的“大圆球”。而这个长满了摄像眼的“大圆球”,是今年欧洲杯主办方购置的诺基亚OZO虚拟现实摄像机。



诺基亚称,OZO是目前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摄影平台,重约2.72千克(6磅),黝黑的球形机身上,搭载了8枚2K x 2K光学传感器、8颗嵌入式麦克风。这些摄像头意味着OZO可以捕捉360度全景音像、图画。



欧足联电视业务主管Bernard Ross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某一天让球迷可以通过沉浸式VR来观看比赛,他们获得的体验将和那些身处体育馆的球迷一样。”

为了让更多用户感受欧洲杯VR视频的震撼,欧足联计划在拍摄完毕后将这些影像在网上发布,用户戴上如Oculus或HTC Vive这样的虚拟现实头盔或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赛场的疯狂了。

法国M6电视频道:穿越时空的“任意门”直播

在6月20日瑞士对法国的第三轮小组赛中,法国体育频道M6出现了令观众惊喜的一幕:女主播“穿越”了画面!这位主持人越过“任意门”一样的屏幕,实现了从演播室到比赛现场的“空间穿越”,与现场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对此,M6电视台发言人称,视频中右侧的女记者确实是在真实的球场里,走进屏幕的女主持其实是站在一块绿幕前。节目组在大屏幕的前方制造出一个电视框架,主持人其实是利用我们常见的“抠像”技术,实现与现场记者的面对面交流:也就是说,女主持其实还是在演播室,只不过换了背景。

这个电视台此前还用全息影像技术隔空采访了法国球星帕耶:


帕耶出现


帕耶消失

创意篇

《电讯报》:创意动画短视频 真正“高级黑”

英国《电讯报(The Telegraph)》自欧洲杯开赛以来,就不断在网站上连载一部名为《罗伊·霍奇森和太空猴子的奇妙历险》的动画片。片子以英格兰队主教练罗伊·霍奇森为主人公,每集只有1分钟左右,由《电讯报》的体育记者兼喜剧作家JJ Bull创作。



这部充满英式幽默的动画片现在播出了九集,作为主人公的霍奇森同学几乎集集被“高级黑”。

比如说英格兰在1/8决赛中1:2被冰岛逆转,三狮军团被对手打成“三猫”,没进八强就回家了。赛后,这部动画片就更新了一集:《霍奇森的最后队内讲话》。画风是这样的:

#视频 :霍奇森的最后队内讲话 ,时长:01:44


大家都开始叫“特洛伊·霍奇森”(他的真名Roy和Troy谐音),暗讽他惨败给冰岛。



特洛伊先生还不忘黑自己的队员,说前锋丹尼尔·斯图里奇没大脑...



继续毒舌:鲁小胖啊,你在场上就像一头狮子一样,跑动很活跃、传球很积极,每次都把球传出了界才甘心啊!



鲁小胖:......(内心是崩溃的)



可以说,《电讯报》用生动形象的动画短视频来报道体育赛事,并且融入创意和趣味性,令受众耳目一新。


《太阳报》:户外CSM怒刷存在感

此次欧洲杯期间,《太阳报》在全英国700个户外显示屏上,每隔15分钟以头条新闻形式更新比赛信息。

根据之前媒体的预测,2016年欧洲杯期间,手机端广告的阅读量将至少增加30%, 48%的欧洲人在比赛期间会切换不同的设备进行观看,因此不同客户端的用户会产生分流。

为了让自家的内容能够在更多的读者面前曝光,《太阳报》建立了一套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CMS),能够控制全英国700个电子屏幕的内容投放。



在比赛期间,《太阳报》每15分钟就可以实时更新以此最新赛况和赛果。这无疑让更多的受众将《太阳报》与欧洲杯联系在了一起。当其他家纷纷抢占用户手机端的时候,《太阳报》反其道而行,通过占领户外阵地也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Twitter:表情包+直播+短视频组合上阵

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与emoji联合,为2016年法国欧洲杯新增了一些全新的emoji表情。Twitter用户只需输入参赛24个国家三个字母的英语缩写标签(例如#FRA、#ENG或#RUS),就能出现某个国家的专属emoji表情。此外,当输入#EURO2016标签时,还会出现赛事奖杯的emoji表情。



再来看这样一张图——



这是Twitter近期1天24小时的热门标签,法国和冰岛的比赛中,法国和冰岛两个国家的缩写组合#FRAISL被提到了23,655次。

Twitter还联合Google地图推出了“欧洲杯讨论热力图”。



以及将“网红球星”进一步包装成“推特梦之队(Twitter Dream Team)”。



Twitter表示也会在比赛期间使用流媒体软件Periscope和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在比赛期间这两款应用将让世界各地的球迷在法国观看到前所未有的欧洲杯。”

为此,Twitter专门推出一个Vine频道@EURO2016,同时欧足联官方账号将通过Periscope现场直播比赛,并向观众展示一些球队的大本营及训练课等。


脑洞篇

BBC:上演欧洲杯“宫廷大戏”

欧洲杯期间,BBC在电视和网络上推出了一部专题宣传片《Liberté, &Eacute;galité, Footé自由、平等、足球》。这部宣传片由英国的创意广告公司RKCR/Y&R拍摄制作。

在这部1分04秒长的宣传片中,三位主要演员Gabby Logan, Gary Lineker 和Alan Shearer均来自BBC的欧洲杯报道团队。

伴随着颇具法国特色的背景音乐,故事背景转移到了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BBC的几名团队成员化身为法国的皇室贵族并共同为德劳内杯的得主加冕。

#视频:BBC欧洲杯宣传片,时长1:04


乍看一下还以为法剧《凡尔赛》出了第二季......



一路上,亨利、C罗、伊布、博格巴、拉莫斯、贝尔等球员画像相继出现在宫廷壁画上...你能认出来几个?







这部精心制作的宣传片优雅中蕴含着复古华丽,满满的场面感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仅在YouTube一个平台上,这部宣传片的点击率就超过了10万次。

ESPN:球星们的“文艺复兴”照

近期,体坛媒体ESPN在网站上发布了一组欧洲杯球星画像,大受欢迎。这组画像由意大利画家Fabrizio Birimbelli创作,他非常绝妙的思路在于把球员画出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效果。

来感受一下他的画风,是不是有种15、16世纪欧洲贵族的感觉呢?



再来感受一下鲁尼cos曼彻斯特伯爵的极高还原度:



看到被蕾丝拉夫领托着的C罗爵士就不禁莞尔了:



虽然是艺术家的脑洞作品,但因为巨星们被生动地还原了强烈的个人标签,让人感到无比熟悉与亲切。端庄的氛围、坚强有力的神情、浓墨重彩的笔触……无不激发着用户的观看与转发率。

ESPN&漫威:当球星化身热血英雄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光有华丽丽的文艺范怎么行?足球场上还需要热血剧情和英雄主义。而漫威+足球,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令球迷热血喷张?

近期,ESPN与漫威联合发布一组欧洲杯图片:感受下球星们的英雄气质,以及这组漫画人设的匹配度之高!


球星联盟


绿巨人——鲁尼

绿巨人的蛮力和愈合力都十分逆天,鲁小胖当年更是有过之而不及。2004年和2012年欧洲杯,担纲锋线杀手的他两次率队打进八强,“大神”一般矗立在复仇者队的锋线。可惜今年撞上冰岛大巴,超级英雄也拯救不了英格兰队。


钢铁侠——C罗

“可能是因为我有钱,长得帅,球又踢得好,那些人嫉妒我,找不到其他解释了。”一席话道出C罗足坛钢铁侠的地位。漫威世界中的钢铁侠是位发明家,也是亿万富翁,曾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在商界也极受尊崇。C罗早年也是阅女无数,桀骜不驯,身上都也有一股甩不掉的土豪气质,足球场上耐力超群、多点开花,和钢铁侠的相似度简直了。


洛基——伊布

洛基是漫威世界中神王奥丁的养子,亦正亦邪。神塔伊布同样来自北欧国家瑞典,他有鬼魅般的技术,却也会头脑发热放起嘴炮来。堪称足坛最优秀中锋的伊布在球场上无所不能,蝎子摆尾、禁区外倒钩这样些匪夷所思的进球都早已成为他的标志。然而,今年欧洲杯上的伊布却跟洛基一样,被绿巨人狂虐得惨不忍睹。

我们看到,体育报道的脑洞边界,也正在因技术的驱动而不断突破。无论是VR视频让球迷身临其境,还是各种让人惊叹的创意周边报道,都令我们大开眼界。即将到来的里约奥运,全球媒体摩拳擦掌,创意体育报道依然值得期待!

参考文章:
观察者网:2016法国欧洲杯 法国电视台用特效播报体育新闻
http://www.guancha.cn/sports/2016_06_21_364818_s.shtml
界面:比球赛更精彩 成功的欧洲杯营销给大家上了这四节课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709665.html
BBC: Euro 2016 trail: Liberte, Egalite, Foote
http://www.bbc.com/sport/football/36346338
The Telegraph: Euro 2016 cartoons: Roy's final England team talk
http://www.telegraph.co.uk/footb ... -england-team-talk/
ESPN: Euro 2016 stars re-imagined as Renaissance figures by artist
http://www.espnfc.com/blog/the-toe-poke/65/post/2899554
ESPN: Heroes of Euro 2016 http://espn.go.com/espn/feature/ ... /heroes-euro-marve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7-24 12:54
【案例】

奇荒
8分钟前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提出:在21世纪,新技术将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能力,使得富人和穷人之间有可能产生绝大的鸿沟,人类将进入史上最不平等的世纪。比如世界上最具权势的精英和机构正在研究如何克服死亡和衰老,而塔尖下的人无法负担这项技术。
û收藏
?转发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2-3 13:19
【案例】

孙平贺
推荐 来自 iPhone 6 Plus
张校长坦言:虽然我自己研究计算机、研究网络,但不得不说,过分依赖网络,会使人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产生严重退化。@共青团中央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 @中南大学学生会 @中南大学微吧 2长沙·中南大学(南校区)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2
作者: 张熹    时间: 2016-12-8 10:40
【案例】

【变态字】世界十大科学家

2016-12-07
好帅好帅的 王左中右



前晚做了个梦,梦见无数的英文和汉字像千军万马追杀我,似乎跟我有不共戴天之仇。
醒来之后大汗淋漓。我知道,是这些字在托梦给我,觉得我冷落了它们。明明是靠它们起家的,现在却只是把它们当配图。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
痛定思痛,决定从今天开始,定期重拾老本行,写些#变态字#,希望你们喜欢。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xmvs3hmLpeVswkmT#rd
作者: 乔笛宇    时间: 2016-12-13 18:46
【案例】徐 贲 :新媒体正在让人失去思考能力?
2016-12-12 徐 贲 共同自由
文     徐 贲

今天,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微博成为一种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发表意见的表达方式也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公共说理的言论。
文化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早就提出了“媒介即认识论”的著名论断,他指出,新的传媒方式一旦被普遍采用,便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可以是朝理性、逻辑说理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正好是背道而驰。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和其他“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说,在复杂、多有变化的事情面前,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感觉到了把握形势的力量。 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一种罐装的信念是方便的:说起来简单明了,有时还带三分俏皮,引人注意。”可是,我们不应当让这种思维习惯堵塞我们的心灵,不应该倚靠一些口头禅来解除我们思考的劳苦。罐头思维表现为“被一群人采用的一句话”和各种“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的字眼”,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而终于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理性、逻辑的说理是与文字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文字说理的特征是由充分“理由”来支持的合理“主张”,因此又被称作为“成熟的论证”(mature reasoning)。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构成的:主张、理由和保证。“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而已。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主张的合理。
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在说理陈述中省略掉的假设。假设可以从陈述中省略,但不可能在说理中省略。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建立中美外交关系(理由)。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偏面”)。
说理是成熟的论证,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说理是一种形成公共群体的力量,它形成的是一个人们虽然意见各不相同,但都认同理性话语伦理的公共群体。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读者为对象的报纸、刊物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
微博不同,微博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具有同声相求的性质。人们发现,微博常常裹挟大批的粉丝,其实就是一种同声相求的效应。在同声相求的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心情,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派说理用处的。
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这是因为微博信息需要借助强烈的情绪感染方能得以传播,结果更是不断强化、激励已经在起作用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能够提高说服力的作用。然而,在这种说服中,需要把说理与感染作一区分。有感染不等于就有好的说理。
例如,有人这么说:“校长是有气质的流氓,教授是有品味的色狼,学生是有知识的文盲,学校是认钱不认人的银行”。文字的对仗给人一种阅读或听觉的愉悦,听者因此对它有好感,变得容易接受。然而,像这样的断言虽然有文学的感染效果,但并无说理的价值,因为它们显而易见是以偏概全的。说这话的人不是不知道话未必全在理,但由于言辞巧妙,说起来还是觉得很爽。这种话就是为图痛快,为写微博,而不是为说理而说的。
来源:北大博雅好书链接:http://mp.weixin.qq.com/s/ip8PEuA8dC1NEZIx8rEmPA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6-12-29 00:39
【案例】对比清末字典:《新华字 典》是夺命毒 药
2016-12-28 皇上的新装


来源:中国书画超市


博主老愚近日发表博文,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1949年之后编撰的《新华字典》做了一个对比研究,赫然发现,原来《新华字典》在对中国文字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将内涵深厚的中华文化阉割成了死知识,“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



老愚说:我是陕西省人,但我一直不明白“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东在太行以东,一目了然。“陕西”二字何意焉?有陕西必有陕东,其分界线何在?看遍陕西地名,无一处有“陕”字。《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西”——我国的一省。至于“秦”,前者释义有二:一为姓,一特指陕西;后者则更干脆:陕西省的别称。在权威词典里转了一圈,我还是弄不明白,“陕”“秦”二字的真义。

在我漫长的求学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中文系毕业,从未获知‘陕’‘秦’二字原始信息的机缘。“当胡赳赳拿来泛黄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并告知这是胡适先生的启蒙之书。

翻开,在卷一行政区划与地名部分,一眼便看到了‘陕’‘秦’二字并置的画面,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

“胡适们习读的启蒙书这样论‘秦’:‘今陕西省皆秦国地也,宜禾,故字从禾,古称上腴,历代都之长安,繁富甲于天下,今省城西安府即长安也。’秦的本义也出来了,我眼前翻滚起八百里秦川的麦浪。当代学者左民安先生说‘秦’是会意字,本义即‘粮食’,莫非也由此而来?兰州大学数学教授张自强先生认为,‘秦’的本义是把粮食放进容器里,即酿酒。后两说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或许正是个好补充。唯一的遗憾是,‘陕’字的本义尚无着落。求助《说文解字》,得解:陕,隘也。即险要不易通行之地。至此,心里的疑问悉数冰释。‘陕西”一名,源于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指的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经由宋的陕西路、元的陕西行省,明的陕西布政司,到清代陕甘分治,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大致确定下来。”


民国二十六年“康熙字典”

老愚说:作为一个陕西人,现在总算明白了,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省籍之根。

于是便寻找《新华字典》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异同,发现却令人大吃一惊。请看胡适的故乡安徽的解释。官方通用字典的解释是:安徽,安徽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别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安徽,安庆府与徽州府之合称也;皖,地名,古皖国在今安徽境,故称该省曰皖。



对“京”“都”二字的解释,就更让人诧异了。

《新华字典》释“京”:“京城,国家的首都,特指我国首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首善之区曰京,北京,京都;大也,京为天子所居,故大之,国朝因前代之旧,以顺天府为京师,为城三重,宫阙壮丽,居民二百万,人烟稠密,冠绝各省。”

《新华字典》释“都”:“首都,全国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大城市;姓。”《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都”:“天子所宫曰都,大都,都门;总也,美盛也,故以为天子所宫之名。”

若地名难以说明问题,那就不妨看看对几个简单的字的释义。

天,《新华字典》释义有六:地面以上的高空;自然的;日;气候;季节、时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或他们居住的地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至高无上曰天”,然后对十一岁以上学生这样解释天空——“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俞远则愈薄。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物,《新华字典》解释有二: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


布脊精装本《新华字典》1953年10月原版

最有意思的,是对“党”的解释。《新华字典》的首要义项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第二义项为——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第三义项为偏袒,最后一个是——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

前者没有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远而无根;后者由知识生发意义,令人信服。

随手举几例,均可现出现行通用字典与清末人文常识的根本区别。

出版于1901年的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他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

老愚说: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面前,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文盲。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全书四卷(八册),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也是最后一卷,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民教育科书》(1912年)。从晚清到民国,这种隐性线索还存在着,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及至当代,此书却寂寂无闻。

有论者称这套课本“是文明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册内列“检字、类字、字课图说”等内容。字课图说分成简说与详说,简说为10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为11岁以上的学生而说;注音、释义各有侧重;以常用字为主,生僻者不载;字义分详简二类,识字之序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可见,此书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茅盾等都是以此书作为童年启蒙教材。(想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加微信号:wnel1001)



而《新华字典》,对字的释义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在释义过程中,他们一一剔除宗教信仰,刈除想象力及其对万物的热情,强行注入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染料,由此以来,老祖宗创造的汉字几乎都变成了僵尸——你从中很难获得多少文化养分,却极易被其扭曲的阐释所洗脑:知道得越多,你就离真知和真相越远;他们刻意隔断字词的历史文化联系,其注释原则是以今日之义为义,今日之用为用,将知识阉割成为死知识,阻断与历史的联系,并阻止你去发生联系;每一个汉字,都变得那么枯燥、乏味。

人与历史文化生动、天然的联系,就这样活生生断裂了。

《新华字典》是一本“斩断了中华民族智慧之根和文化慧命”的字典。60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靠这样一本完全意识形态化之物进入中国的人文世界的。由此不难明白,60多年来,越是那些学习用功的所谓好学生,受到的摧残越是严重,他们从一开始就丧失了进入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世界的可能性,也日渐与世界主流文明格格不入。

网络上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小约翰在英国读中学,会一些简单的中文。A君是中国一所学校的教师,与小约翰的父亲是同事。农历年期间,小约翰到中国来与他父亲团聚。一天晚上,小约翰到A君家,找A君的孩子一块玩。看见A君书桌上的《新华字典》,小约翰翻阅了起来。突然他冲着A君说:“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字典上写的是:“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A君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

小约翰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的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十分惊讶,呆了会,又去查“驴”字,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这本字典失望至极,问A君这本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A君说是。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A君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的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的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这个小故事,至少会引发如下联想:其一,大部分人中国人都会看过字典中对牛、马、驴所作的这种注解,但一直以来,都认为十分正常,没有什么不对头。长期生活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下,将使人的判断力,变得麻木了,失去了警惕性。其二,必须承认,西方的教育是健康的,至少在西方教科书的教育下,那种平等友爱对待动物的意识,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了根。其三,字典、词典,都是语言工具书。我们的字典、词典,存在的问题很多,不敬畏生命,不爱护动物,不尊重人和动物的价值,……比比皆是。这些,对孩子心灵造成的负作用是巨大的。

看来,努力为孩子编写好的字典和词典,使我们的字典和词典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然而,有关当局不但不醒悟反省,似乎还在变本加厉。比如,日前著名学者傅国涌在新浪微博上转发网贴,称刚出版的2013《新华字典》中“自由”被抹杀,却保留“自慰”。而网友在2004版、2010版《新华字典》中均发现“自由”释义,新版《新华字典》中,却没了自由,而是多了自慰、自得其乐、自欺欺人、自取灭亡。有网民称,显然,通过一本《新华字典》对中华文化所进行的这种切割,证明这些败类才是秦汉以来华夏文明最大的敌人,比蒙古人、满洲人在更高的程度上“非我族类”。也有网民评论,60年来《新华字典》作为一本学习工具书,在数代中国人的成长中扮演了“启蒙老师”的角色,新版《新华字典》删去“自由”,就是要启蒙中国人忘却自由!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3dlAnB7iBeUaDqnEJXKKcQ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6-12-30 23:27
【案例】读者稿件 | 自由、责任与创造
2016-12-30
作者:莲生
罗伯特·所罗门在《大问题》中写道,“自由似乎不仅是好的生活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道德和道德责任的逻辑前提。”“一有人喊出‘自由’,我们就脱帽致敬。”的确,如果生命中还有一件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那便就是自由。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寻着自由,并且努力探寻着自由在何种限度上是可能的。而在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以及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理论却认为,我们一直在试图逃避自由,逃避由于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对于责任承担的痛苦。
两种自由:作为实践的自由与作为意志的自由
显然,在自然状态下的纯粹个体是谈不上自由与责任的,只有个人与他人相遇了,自由作为行动的状态才有了它实践中的意义。人类思想的丰富性正是通过自由的实现才表现为人们行为的多样性。但这还并不足以构成自由作为现代政治的基础。一切人的自由一定会带来一切人的不自由,正如现实所表明的那样,政治因为其独特的目的,一方面,它要承认人是自由的,必定要用一定的方法限制它-责任。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指出,个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无条件的,它必定要受到其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的一系列限制。这意味着一个人首先就是对其家庭、社会负有责任的。另一方面,它想表示一个人对某事、某物负有责任,它就得承认人首先是自由的。如果我们不是自由地在行动(对错姑且不论),那么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似乎失去了意义。但不论如何,每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要明白,自由从它生下来开始就必须要与责任相遇,不然它就变成了妨害。当我们坐在教室、在一切可以行动的公众场合,我们并非不能自由行动,而是无法行动。换句话说,不能给自己纯粹个人的行动提供集体性的合法性辩护。在这个意义上,自由与责任作为互相约束的存在,构成了一个集体中的个人的基本状态。个人表达自己的权利就变成了他表达自己的自由进而是他实现自己的自由,并且任何一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去妨碍这个自由。自古以来,那些否定他人自由的人,以个人名义否定他人表现自己的人,特别是否定一切人自由的人,都将被打上集权主义或霸权主义的标志。而与自由是以个体的口吻说话不同,责任则是一直以集体的语气来发声的。所以责任从来就没有针对作为行为的纯粹个人,而是提醒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注意他的选择。
与这种作为政治意义上的,我们目前可以实践的自由不同,我们意识中的自由(自由意志)一直都在遵循着康德的“理性之光”行动,它总是被笼罩在理性要求的,达到绝对、无条件上不能自拔,又要时刻警惕受到它真正的敌人-各种各样的权威-的威胁。对于一个追求自由的人而言,他正应允着卢梭的那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种自由意志对于现实需要的实践自由的追求。而这种处在意识中的自由意志从一种社会制度建立开始就受到同样身为意识形态的权威的刁难。在古希腊,柏拉图等一批又一批先贤论证着奴隶制社会的合理性,以施加对武士、平民的一种顺应自然的权威;而在封建社会,不论是东方或者西方,等级制度披着君权神授的权威时不时降临到人的意识中。在福柯眼中,一切权力又总是用真理的名义说话。与现代政治语境中的自由-责任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反,自由是下意识地绕着权威走,努力挣脱着权威的枷锁并且尽量不与它发生碰撞。权威是一种意识中的存在,只有这种意识的权威才会让人有害怕权威的意识。但是不论是绝对权力式的权威,还是真理的权威,它并不是单纯划定了自由的界限,规定自由行为的路径。不同的是,这些权威有它潜在的独特话语权,它规定的是人想象力的路线,绞杀的是人想象力的活性。在这个基础上,它利用恐惧,通过对人想象力实现的扼制泯灭了人的一切个性、多样性才是它罪恶的根源。据此,对于这种正在成长的极权主义,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的解释,极权主义的本质乃是抹平人间世界的所有界线,以及把人之多元性压缩成单调如一的集体同一性,俾能释放非人性的自然或历史之势力。
责任:例如自由言论与自由言论权
自由-责任制保障的是基本的集体利益,它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规定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也由此,法律所规定的不是作为纯粹个人行为的准则,而是划定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的个人的行动范围,在这个意义上,也就限制了我们发言的机会。但这并不表明我想说话还要经过他人的允许。语言是我们表达自我思想以及与他人沟通的基本途径,但一句陈述语句中所涉及的对象,除了说话的主体-我-以外,还包含一个信息的接受者。我们说我们的言论可以保证是对集体负责的,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承担这个行为的后果。那么,我们就必须保证它是公正客观的并且又是附和信息的接受者利益的。当我们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时,就是我与我之间的对话。这种情形下,我能保证我绝对的言论自由,因为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只有我。此时,我们也从不要求我们应该要有自由言论权。只有我们想对集体发声了,我们才会忧虑自己的这个权利是否能正当行驶。但如果我们对着他人或者集体发声时,行为后果涉及的对象却是一个群体。  
人的思想行为总是直接的、经验的,并不具有对行为后果的前瞻性。特别是在偏好的引导下,普通人的日常行为要求的是得到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此外,个体的言论行为又总是带有主体性痕迹的,不论我们说的话在自我意识中有多客观公正,我们必须谨记,我们始终是在用“我”在对话。那么。言论中就一定带有个人的主观情绪和主观意见。所以苏格拉底采用对话的形式探求真理;而美国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则直接表示放弃对大写的真理的追求,转而审视小写的真理,把人对实在与真理的谈论转换成人与人之间信念的一致性。总之,我们只面对自己时,一开始我们是既无法保证我们言行的公正客观性又不能保证我们对我们的言行负责。另外,为了保证我们的言论传播是不具有煽动性的,对于信息的接受者,我们必须认为他是已经具有思考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的,才不至于发生汉娜·阿伦特笔下的“平庸的恶”。所以,我们看到真正的自由言论权行使的正当性是十分严苛的。它必须先假设主体人的言论是能够负责的,又必须假设信息的接受者是能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
从意识的想象力到实践的创造力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直至今天,过去的自由-权威被消解在了现在的自由-责任的契约式的形式中,我们也由此迎来了一个全面怀疑的时代-对权威、真理的全面质疑。但是怀疑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从古希腊的怀疑学派到休谟的绝对怀疑式的思考方式,它只是隐匿在宗教或者封建的权威下,丧失的只是向群众发声的话语权。它像哥白尼一样只是被权威夺去了身体,却从没有丧失它思想的力量。怀疑所做的,消解了意识中的权威,也就击退了包含权威的意识,为思想的自由划出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而自由的思想是想象力迸发的首要条件。而在想象力中,创造力才能得以完整的表现自己。怀疑也不过只是想象力的一种发挥而已。
但仅仅拥有自由的思想还是不够的,当我们回溯从康德到马克思,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的哲学、科学思想发展史。我们自然会发现,由于他们对自己的领域的无限的激情与信念才是他们能打破常规、突破教条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实现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仅要在客观上争取自由思想得以实现的条件,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条件不同,主观的专注、激情与信念才是这个创造力得以发生的具体原因。而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表示,“我们拒绝再说普鲁斯特‘有天才’或‘是’天才的意义下把‘天才’理解为创作某些作品的特殊能力,而在创作中,这种能力又并未完全耗尽。普鲁斯特的天才,既不是孤立地被考察的作品,也不是产生作品的主观能力,而是作为人的各种显露之总和的作品。”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本质就是他所能表现出来的全部。自由-责任是个人自我行动的表现,创造力是个人对某一领域执着与信念后的表现。所以,创造力并非是某种条件下的特殊的产物,而是每个人在自由-信念的表现之后的另一个未尽的,未展示出来的表现。我们必须又要注意到,我们的一切情感、思想只有我们实践出来才得以表现。意识中的存在只能作为实践在现实中的可能性,如果它不在实践中表现它自己,它将永远不具备现实的力量。这种自由与信念只有被我们实践出来,进而表现出来,才能更进一步实践为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所罗门(美).《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汉娜·阿伦特(美).《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3】汉娜·阿伦特(美).《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4】让·保罗·萨特(法).《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三联书店 2007年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Ky2QfAbazmuPERLor3bRw

作者: 乔笛宇    时间: 2017-2-1 14:36
【案例】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1 什么是创新

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创造社会价值,造福人类。而基础科学的目的是创造新知识,开拓扩展知识的疆界,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所以基础科学就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对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

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这属于一种类型的未知。但这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1]。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创新,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也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写的无中生有的意境。

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通常如果你能把问题讲出来的话,这说明你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这种问题也许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你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新问题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想到过,从来没人见到过。所以这东西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我小时候在一本科普书上看到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在这个部落的人想要描写一大群鹿的时候,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

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我们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到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碰到"大金矿"了,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怎么继续往前发展,我们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

我们看到,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国家重点项目。

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这工作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的,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可以看出,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

人们观察到的天上行星的运动


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是同一个物理现象

牛顿所发现的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牛顿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理现象。可当他想定量描写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为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定律。这是物理的发现第一次出现在数学的发现之前。

2 创新在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科学活动和科学教育的目的性都太强、太明确。要么为了多发论文,要么为了考试得高分。科研大多是在针对知道的不知道:我们去攻关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达到别人设定的目标,按照别人制定的好的标准去试图做得更好。这种科学研究的确很重要,但仅是赶超和山寨的心态。悲剧的是,这种研究被很多人当成科学研究的全部。而教育大多也是在学习知道的知识。很多人认为,掌握已知的知识就是教育的全部。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就读于中国顶尖大学的本科生。他告诉我,他这辈子什么都能做到最好,他想在哪一方面做得最好,他就能在哪一方面拔尖,从来没失败过。学校考试第一、奥数金牌、高考进入顶尖大学,这真是众多学生向往和努力想成为的学霸。中国的家长不知道费了多少劲,想要自己的子女成为这样一个学霸。

但我听了以后有些伤心。中国的尖子学生,中国未来的希望,怎么一辈子尽跟着别人的标准跑。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往什么方面努力,像丢了魂儿似的。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洞察、自己的热情、自己的精神在什么地方?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丧失了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因为考试好的学生不等于有出息的学生。这种教育,有害于下一代,有害于中国未来领导世界的愿景。

3 创新的心态和价值观
要创新,要做基础科学研究,首先要有一个创新的心态和创新的价值观。这一心态和价值观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这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做起来好像很困难。在中国,大人总是教导孩子去追求大家觉得好的东西和社会觉得重要的东西,而不强调孩子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好奇心。当追求自己的爱好到极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所追求的东西,和社会大众认为的好,认为的重要,并不一致。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要避免枪打出头鸟,避免树大招风,要走中庸之道,这时自己也许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也许会有不自信的慌乱,觉得自己的追求是垃圾,从而放弃对自己爱好的追求。

所以在中国要追求自己的爱好,特别是要追求到极致的程度,需要有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要有不怕寂寞的耐心。在做创新研究时,世界上就你一个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你的工作,常常五年六年,八年十年,也不被大家认可。如何能坚持下去?这种创新研究所需要的勇气和耐心只能来源于自己的价值观,来源于对自己美的认知的自信:我认为美的东西就是美。只要自己追求自己认为美的东西,那自己就满足了,工作就可以持续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同,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孤独。如果自己的追求真的是美,或早或晚,都会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同,大家就会跟着做。这时你自己对美的标准就变成了公众的标准。大家会在你的标准指导下来做研究,来谋发展。这就是创新所开拓的知识新疆界,就是创新导致的世界新潮流。


格罗滕迪克(Grothendieck)

人类天生就有好奇心,天生就有满足好奇的欲望,但我们的社会却给孩子灌输了相悖的价值观,使得他们做任何事都要问问这件事能不能赚钱,做任何选择都要问问哪种选择能赚更多的钱。这种聪明的算计并不适用于创新。我们的教育系统还造就了很多"天才",他们通晓天地之道。但这些精湛的知识,可能会扭曲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人们只会通过这些知识来间接地观察世界,被束缚在已知知识的牢笼之中。这不利于我们颠覆旧知识,开拓知识的新疆界。反而是人类生来具有的好奇天真才是创新的起点。上面提到,人们希望自己所追求的美是真正的美,是大家可以认同的美。其实由自己的好奇和天真所导致的追求,通常是大家所接受的美。这里让我们欣赏一下格罗滕迪克关于天真的精辟论述[2]:

在我们寻求宇宙真理的过程中,给探索注入活力和生命力的,不多不少,是完全的天真。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在这完全天真的状态下观察万物。虽然我们常常觉得它不上台面,也不好意思承认它,但这种天真总是在我们的心里。这种天真,自己集谦逊和狂放于一身,让我们能够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让它们能进入到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天才的智慧,不屈不挠的雄心,坚韧不拔的信念,并不能让我们突破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那看不见又难以逾越的边界。只有天真能让我们跨越这一边界。在这过程中,没有知识的位置,只有我们聆听万物,潜心尽兴地沉浸在孩子的游戏中。

科学家在创新时,就是潜心尽兴地沉浸在孩子的游戏中。

4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趣,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应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办法。这里我只是谈谈自己的经验看法,抛砖引玉。

教育的一个目的是掌握知识。但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训练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做事情的风格。所以学校要特别珍惜学生自己的好奇心,珍惜学生自己对美的认知,珍惜学生自己的风格。要引导加强这些好奇心和认知,让学生选自己的课(哪怕是非标准课),走自己的路。避免培养强项都一样的标准人才。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努力做得和别人不同。避免统一思想。要鼓励学生用非标准办法解题。对于正确的非标准答案要加分,而不是扣分。这样就有希望培养出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灵魂的创新人才。

我自己有一个比较喜欢的学习方法,我称其为“零碎学习”,其实就是广泛阅读。阅读很多课外书籍和科普文章(即使读课本也要避免读老师所使用的课本)。这些书籍和文章,因为超出我所学的课程范围,常常读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凑在一起,脑子里就跟一锅浆糊似的。你总是觉得一锅浆糊不好,就会想着怎么把它捋一捋,顺一顺。可知识还没有学到,于是自己就胡诌一通,硬凑到一起,试图理解那些搞不懂的东西。我一天到晚就在那猜猜想想,使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拼凑”的过程特别重要。一方面这个拼凑猜想的过程,很像做创新研究的思路。这使我们在学生阶段,就可以得到创新研究的锻炼。另一方面,我后来上的课,都是关于我以前拼凑猜想过的问题。对老师讲的一下就能抓住重点,学得得心应手。所以,在学习课程之前,碰到问题和现象,自己应先去想想猜猜,想法不见得对,但思考所经历的过程特别重要。一旦你脑子里想过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疑惑,你就知道上一门课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听课效率就会很高。

自己拼凑猜想还有一个好处。老师教的正确知识可以看作是一条线。自己拼凑猜想的探索,可以让你看到这条线附近的面。面上的东西不一定对,但它们可能是以后发展新思路的苗头。对线附近的面的了解,还能使你对现有的知识理论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哪些理论很烂很牵强附会,哪些理论很漂亮。以后做研究时,就会希望把烂理论变得漂亮点。对知识、理论的判断和评价,也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在中国,被认可的好老师、好课本,是把知识包装得好好的,一勺一勺喂给学生吃。这样的老师和课本,把学生猜测和拼凑的机会给剥夺了,不利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有一门课讲收音机,老师教学生如何把这个电阻接在这里,如何把那个电容接在那里,如何正确连接三极管等等。你按部就班根据老师的指示,最后做出一个收音机,能收听各种电台。这样教下来,学生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掌握了收音机。但这不是真本事。如果装出的收音机不响,有真本事的学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找出毛病,把不响的收音机搞响。也就是说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会装收音机,而是会修收音机。我们要培养会捣鼓、会拼凑、会猜想的人才。


文革时期的科学课外读物

我是在“文革”中受的中小学教育。那时课堂中只能学到最最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化学讲的是氮磷钾肥料,几何讲丈量土地等等。更多的知识主要靠课外读物。当时科学方面的课外读物非常少。只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实验》、《少年晶体管收音机》、《赤脚医生手册》。这几乎就是所有的科学书。当时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都读过这几本书。那时没有考试做作业的压力,有大量的时间瞎捣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除了能把这几本课外书通读好几遍之外,还装收音机(有人甚至装过电视),做飞机模型,修自行车,砸电池,做火药(一硝二磺三木炭),养鸡,等等。这算是“文革”时当学生的幸福时光。

5 如何做创新研究?

这个问题更大了,而且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大跃进”时期有一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句话用在生产实践中是荒谬的,但用于现在中国的科研创新,倒是挺合适的。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力很强,但胆子较小。只敢跟着别人后边做,不敢自己向前闯。所以在中国现阶段开展创新研究,我们要大胆一些,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敢于坚持自己对美的追求,敢于做自己的东西,敢于做别人不做的东西。如果自己做的东西没有别人做,这时也不要慌张,也不要觉得自己做的是垃圾。这时要想想自己做的东西,有什么地方在吸引自己,有什么地方让自己放不下舍不得,从而获得继续做下去不怕孤独的信心。在对自己认知的美的追求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就可以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同,使自己一直做下去。所以有自己的自信,有自己的好奇心,有自己对美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我上面的观点是基于如下的判断:我觉得中国已经有了创新的能力和基础。现在最缺乏的只是创新的心态和观念。

另外,中国现在的科研政策是鼓励发文章,提高引用率,把科学研究引导成写文章拼引用的“工程技术”活动。这样的科研氛围适于提高科学活动的量,在历史上起了正面的作用。但它不适于提高科学活动的质,不适于创新研究。如何改进科研政策,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磁性材料的原子带有自旋,其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低温下,这些自旋可以自发的排成有规则的阵列,从而得到一个自旋有序态。自旋都指同一方向的自旋有序态叫铁磁态。自旋上下交叉排列的叫反铁磁态。自旋有序态破坏了自旋旋转对称性,是一种对称破缺态。

最后我想讲一讲我自己做拓扑序的经历。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凝聚态物理中,大家有一个普遍观念:我们对物质的相和相变(像液相、固相、铁磁相、超导相等等,以及他们的转变)已经有了一个完备的理解,那就是朗道的对称性破缺理论。这一观念主导了我们对物态的研究:我们每碰到一个相,就要问什么对称性破缺了,每碰到一个相变,就要问对称性有什么变化。这种对物质态完备全面的理解,使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看到凝聚态物理的末日。我们已经有了基本理论,剩下的仅仅是应用这些理论的工程技术活。


如果低温下,自旋有一个固定的随机指向,这对应一个自旋玻璃态。如果自旋态是各个随机指向的线性叠加,这就对应于一个量子自旋液体(一个有高度量子纠缠的物质态)。不同的线性叠加,可以给出不同的自旋液体相。

1987年我研究生毕业以后,从超弦转向凝聚态物理。当时一个凝聚态物理大家,又同情又怜惜地跟我说:现在转到凝聚态物理,已经没有什么好做的了。那时我懵懵懂懂,也没往心里去。转方向后,我一开始对高温超导中的量子自旋液体很感兴趣,因为觉得它好玩,又因为觉得它数学漂亮,有挑战性,还和标准凝聚态物理的思路非常不同。1989年我意识到,不同的手征自旋液体相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性。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的手征自旋液体相,完全不能用朗道的对称性破缺理论来区分描写。后来我和牛谦又意识到实验中看到的量子霍尔相也完全不能用朗道的对称性破缺理论来描写。这些都是全新的以前没见过的物质相。我把这一类新的物质相叫做拓扑相(又叫拓扑物态)。这就像我上面讲的原始部落的故事,新物态不能用一、二、三来描写。我们必须发明新的名词“四”来命名这一新现象。而“拓扑物态”就是这个新名词。


把一个物质态放到有不同拓扑联通的空间中,可以让我们探测物质态中的拓扑序。

但做科学,不是起个名字就完事。新名字不代表新的科学进展。拓扑物态作为一个新现象,需要新的数学来刻画(因为老的对称性方法完全不适用)。基于超弦里的共形场论那里得来的直觉,我是把物质态放到有不同拓扑连通的空间中,利用物质态的基态简并度和空间拓扑的关系,来描写物质态中的拓扑序。可这一全新的观点全新的刻画,一开始并不被认同。后来的十年中,基本上只有我一个组开展拓扑序方面的工作,可这并不影响我对拓扑序的兴趣。我当时还做一些被认同的但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挣一些基金,养我在拓扑序上的工作。我在拓扑序上的基础工作,没有一篇《科学》、《自然》的文章,只有一篇PRL是关于非阿贝尔拓扑物态。

十年以后,量子信息成为一个非常兴旺的领域,并开始影响到凝聚态物理。这时我们发现拓扑物态中的拓扑序,原来就是量子纠缠的不同构形。我记得在2002年意识到这一点时,我脑子里突然有一种清明升化的感觉(enlightened),虽然我当时对量子纠缠的定义还没搞清楚。对我来说这是从不知道的不知道,到知道的不知道的一次转折,使我对拓扑序的理解,更加升高了一个层次。这以前我虽然起了"拓扑序"这个名字,但我并不真正知道拓扑序是个什么东西。这以后我意识到,拓扑序=多体量子纠缠的构形。后来这一理解导致了拓扑序的高阶范畴学理论。高阶范畴学是一个大多数数学家都不问津的纯数学理论,而且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论。为了系统地描写凝聚态物理中的拓扑序,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数学中的高阶范畴理论。物理前沿和数学前沿如此密切地接触,是牛顿以来的第一次。


如果空间是一个带有弦网纠缠结构的量子比特海(一个新型的量子以太),这就可以解释所有基本粒子的起源。这也代表了一个信息和物质的统一。

我个人还认为,构成空间的量子比特海,也是一个具有拓扑序的拓扑物态。拓扑序和其对应的量子纠缠,是光子、电子以及其它一切基本粒子的起源。这在数学上已被证明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把相互作用和物质,把信息和物质都统一起来的超大统一理论。(标准的大统一理论仅仅统一了三种相互作用。)

目前拓扑物态已成为凝聚态物理最活跃的前沿之一。人们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实现各种不同的拓扑序。如果我们找到一种材料,它能实现空间量子比特海中的弦网拓扑序,那么这个材料就能模拟所有的基本粒子。手里攥着这种材料,我们就可以宣称我们掌握了世界。
来源: 赛先生
http://mp.weixin.qq.com/s/hriiwIUotyYwCn8znvBrdw
作者: 乔笛宇    时间: 2017-2-23 13:12
【案例】
昨天,有一南方人来呼市出差,下车后,客户就在餐厅请吃饭,席间喝了点河套老窖,然后广州人感觉困倦,就回酒店睡觉了,今天早晨一觉醒来,拉开窗帘一看,窗外漫天飘雪,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大衣,顿时嚎啕大哭“内蒙人给我喝什么了,怎么一觉睡了大半年啊,来的时候明明是春天,现在咋就变成冬天了,从春天睡到冬天!!!这房费可怎么结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7 16:20
【案例】



编辑:杨琦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8 15:52
【案例】
A股一到店,所有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color=rgb(246, 77, 84) !important]687人浏览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8-07-06 [color=#999999 !important]15:49

A股一到店,所有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A股,你今天又跌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割二两独角兽肉,要一碟烤韭菜。”便排出九文大钱。 大家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跌成全球倒数第一了!”A股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被美股蹂躏,吊着打。” A股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逆上涨不能算跌……慢牛!……慢牛的事,能算跌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4000点是牛市起点”,什么"野蛮人",什么"打鳄捉妖",什么"保护中小投资者",什么"全世界都没有",“慢牛正常调整”,什么"美股高位风险极大,拖累我大A"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http://t.10jqka.com.cn/pid_96290705.shtml




编辑:尹芳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9 11:17
给杜蕾斯的内涵跪了,高考借势文案TOP10合集新鲜出炉


每年的六月七、八日,对于高考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对于营销人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天。借势营销,其实借的是青春。

——文海军说


作者 l 派代小蜜
来源 l 派代网(ID:paidaiwang)



又是一年高考,又是各大品牌借势营销的时机。其实我们借的不是势,借的是青春。在分享这些文案海报的同时,脑海里满满都是当年的回忆。

有的是考试,有的是友情,还有年轻时的义无反顾。这一次,派代小蜜从各大品牌中评选出TOP10精彩文案,杜蕾斯的文案还是那么有内涵,看完心领神会!江小白文案此次也掰回一局,把我们瞬间拉回年轻时代。

TOP 1 杜蕾斯



点评:姜还是老的辣,杜蕾斯此次交上来的文案答卷可谓是公认的第一。

作为高考过的我们,对“关闭通讯”“带好东西”的提醒再熟悉不过,所以第一眼看到杜蕾斯的文案,以为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考场注意事项。

结果定睛一看,真是暗藏玄机,我们看到左边的准考证号被虚化了,而左上角的座位号却清晰可见。杜蕾斯用它娴熟的双手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这上面——“69”。

这个特殊的数字一旦出现,仿佛开启了看着的脑洞,连“注意事项”也变得内涵起来,“关键的东西要带好”,“做之前,记得先‘解’”,“做快不等于做好”,“用力填满”,“别提前交卷”等等语句,真是内涵满满,污力,滔滔。

这车开得又温馨又隐晦,与品牌、产品完美结合,真不愧为文案当担,借势满分。这次TOP1宝座当之无愧!

TOP 2 江小白



江小白此次文案海报是多张组图,所以小蜜这边会分开解读再总点评。

第一张图片非常贴合“高考”这一主题。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即将开始,一个旧的结束。无论是对新的初次问好,还是对旧的道别,都是难以开口表达。



第二张图讲的是友情。如今想起那段高中时光,大多事已记不清,但有些面孔你终身难忘。



第三张图讲的是初恋。这代人的初恋,大多发生在高中,无论结局如何,无论过了多久,初恋时的心跳声,现在想起仍会脸红。



以上都是讲美好的,从第四张图起,也许是从高考后大家各奔东西的节点起,我们开始从无话不说变得形同陌路。偶尔想起也只是感慨一声,毕竟生活环境不同了,共同语言也没有了,陌路也是必然的了。



变味的不止友情,还有梦想。那个时候,我们有梦想,为了梦想义无反顾。现在的我们却举着酒杯,笑着说那时的梦想多么荒谬。

然而在酒杯发出碰撞声时,我们听到的却是梦碎的声音。我们不再为了梦想而勇敢。



有了以上的铺垫,这时的江小白揭开什么才是青春,原来青春就是敢,忠,于自己。



到了结尾,点明主题思想,我们多么想像从前一样,看似幼稚的从前却有我们如今渴望的朋友,初恋,勇气与梦想。

点评:江小白这次在文案上真是花了精力的。没有盲目地跟风,风格依旧是江小白的风格,回忆与情绪,再回归现在。

这份文案,不仅仅是给考生看的,更是给我们这些一路走来的成年人看的,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去,看到自己的初心,看到自己的梦想和那个不想成为的自己。

我们也可以从过去获得新的力量。而模糊了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东西,除了梦,就只有酒了吧。

这条时间线下,原来隐藏了江小白的产品——白酒。这次江小白的文案,没有杜蕾斯的一鸣惊人,却让人有慢慢品尝,渐知其味的青春力量。

排名TOP2,这波文案实至名归。

TOP 3 饿了么



点评:饿了么这次最大的亮点,是真人出镜。

在一堆看得人头晕的数学公式和花花绿绿的海报中,美女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而且这个美女还是个送餐员,给用户一种点餐就会有艳遇的错觉。想到这里,小蜜已经忍不住要点个外卖了。

一方面,通过“高考只是决定了你在哪个城市点饿了么”这样的玩笑话,饿了么告诉考生放松心态,因为有平常心才有超常发挥。高考虽然很重要,但高考并不代表一切,当年高考数学成绩只有一分的马云,现在都能够收购饿了么,你还紧张什么呢?

另一方面,饿了么也通过玩笑话间接告诉用户,自己的服务覆盖了很多座城市。

TOP 4 卫龙+舒客



点评:这是强强联合打爆款的节奏。

底下从一到十的高考祝福已经深入小蜜的心,更何况这代表舒客的“膏”,代表卫龙的“粽”,寓意高中状元,绝了……什么?卫龙关“粽子”什么事。

看来你对卫龙的力量一无所知,是的,卫龙新出了“辣条粽子”,就是这么与“粽”不同。

TOP 5爱慕



点评:草稿纸上,爱慕以内衣的形状呈现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这完全打中了数学低能的小蜜。

要是当年高考有这款“胸有成算”,小蜜恐怕早就冲进985了。

话说刚才突然邪恶了一下,这里面是不是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我要是能“解开”这道“题”,然后……

TOP 6 方太



点评:方太这个海报利用“考”和“烤”的同音,将对考生的祝福与自己产品的优点无缝融合,看似简单,实则巧妙。

TOP 7小米



点评:小米通过手机跑分的分数,延伸到高考分数,不仅炫耀了自己手机跑出高分,还祝福考生考出好分数,巧妙自然。

TOP 8 多乐士



点评:表面上看似是一道不知道会得出什么结果的数学计算题。一般人看到可能会立马拿起计算机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然而事情不是这样的。

小蜜突然想起实际上这不就是巧妙地结合了前些年疯传的表白套路嘛~

你不懂?给你解释一下啦,拿一张纸以数字“8”为基准打横地把整道题遮住上半部分,就可以看到“I Love you”了。

所以这道题最后得出的结果你懂的嘿嘿嘿……(这笔杆的倒影真是暗示得很明显了)

TOP 9 冈本



点评:冈本这个借势文案可以说是以一打俩,一个是高考,一切都会OK的,给高考学子一颗定心丸;另一个是借助了“微信OK微博OK”的新梗。不懂啊?放轻松,OK的~

TOP 10 杰士邦



点评:杰士邦虽然文案中没提到高考,但“犹豫不决就选C”以表明了考生在遇到犹豫不决的选择题时,可以选择C的老梗。

亮点的话还是在与套套的结合上,套套按开口部直径大小可分为特小、小、中和大等四种型号,中型号在大小排序中为第三,字母C在字母排序中也是第三。

如果在购买杰士邦的时候犹豫不决,那就选C。可以说,杰士邦的文案,还是与自身的产品结合在了一起。即便在创意上不足,但还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文案。

上TOP10榜也是很OK的!

不知道你觉得以上哪一张最好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最后,小蜜祝全国的高考考生一切顺利,同时为了感谢各地为高考“让路”的社会大哥哥大姐姐们,小蜜也特地做了个“内涵文案”,大家觉得能挤进TOP 10么?



一品营销官(原营销传播研究院)由文海军先生创建,系“2017年度中国营销媒体”获奖者、最值得关注的营销类自媒体。

旨在抓住时间窗口,进行饱和性营销攻击,快速占据消费者心智,让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找到跨越式发展之道。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mzWZJy4gQH9JP3t8TRXBg

编辑:陈心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15 18:03
【案例】[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前段时间上哲学课,讲到人是怎样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和他人以及自己,怎样抓住事物的本质,让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深刻等等有关认识论的问题的。

老马说,认识的本质是主体(人)对外界的客体(可以是人或外界任何其他东西)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具有摹写性;二是它具有创造性。

所谓摹写性大概是说,当我们人面对外界的一个东西时,我们会用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鼻子闻,嘴巴品尝。通过我们的这些感官的接触,让我们对外界的事物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看到这个事物的形状特征:圆的还是扁的,美的还是丑的……闻到事物的味道:香的还是臭的;听它的声音:悦耳动听的还是难听的;触摸到它的触感:细腻光滑的还是粗糙不平的;嘴巴尝到它的味道:美味可口还是难难以下咽等。这种认识,就好像是一个复印机复印一个东西一样,以那个物质为原型,对它进行摹写,从而对那个事物形成大致印象,认识到那个事物的某些特性。

所谓创造性大概是说,认识一个事物,不是人对外界事物简单、直接的描摹或者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对外界事物进行整理、组合、建构或者拆分、重整、加工和改造等。

举个例子:《肖申克的救赎》里,我们都认为主人公安迪是一个有智商有情商的智者。他的智慧之处在于很多方面。但有一个方面是,他把三个可能每个狱友都可以得到的东西:鹤嘴锤、美女海报、裤子三者加以组合、建构、重整之后,挖出了一条通往自由和幸福的逃生通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用鹤嘴锤挖墙,挖墙出来的碎石沙子用裤脚运出牢房放到操场上,再用美女海报来遮盖这个大洞的洞口。就这样,他用三个平平常常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加以组合、重构之后,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出来了:监狱的高墙竟变成逃生通道。这可是肖申克监狱此前从来没有过的东西,是一个绝对具有创造性的东西。

可以说,这个创造性拯救了安迪。否则,安迪一定会被无恶不作的典狱长留在监狱里一辈子。他再也去不了那个没有记忆的温暖的他梦想中的太平洋的小岛上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由此让我们感慨,一个人的创造性有多重要。有些时候,甚至是事关生死这等大事。

可是,创造性从何而来?

根据我们上述理论,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就能具有创造性。"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本教材上的原话。妈呀,简直是高深莫测,让学生们看得云里雾里。

且让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还是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吧(读者诸君不要怪我总以这个电影为例,第一,因为这是我的教学电影;第二,本人已经看过这个电影至少三十次了,对它可说是了如指掌,熟谙于心)。

肖申克监狱的千百狱友,他们中肯定不乏各种聪明人,但,他们都想不到用鹤嘴锤、裤脚、海报三者组合后构建起逃生通道这种方式,他们都没有这种创新能力,而唯独安迪能有。这是因为,无限崇拜书本力量、一直认为"救赎之道,就在书中"的安迪,精通地质学,知道压力与时间的原理,知道这里的地质构造规律;同时,他懂心理学,知道当典狱长有求于他,欠他人情的时候,会以给他牢房里挂海报的特权来回报他(心理学上讲得很清楚,一个人最害怕的不是别人欠自己人情,而是自己欠别人人情,当我们欠别人人情时,我们会寝食难安,一定会找机会回报他);也明白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知道一直挖下去,量变的积累一定会使事物发生质的改变……他把地质学、心理学、哲学等这些零散的学识综合起来之后,创造性就出来了:三者的简单组合使监狱那堵阻碍自由和幸福的的高墙变成通往自由和幸福的康庄大道。

由此可见,创造性的前提是,我们跟外界的事物多多进行感官的接触,并在此基础上熟谙事物的特性,抓住他们的本质特征,再让各种思想和事物在头脑里进行碰撞、融合、交汇、贯通,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建构重整,把一事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创造。

关于这一点,诗歌是最好的范例。

比如台湾著名童诗作家林焕章先生的《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首童诗,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但其实,这首诗就是把花想象成了蝴蝶,又把蝴蝶构想成花。简单的由此及彼的想象,却意味无穷,让人赞叹不已。

再看一首著名诗人谢武彰的童诗《着急的锅子》:吃午饭的时候到了,菜却还没有煮好,弟弟等得好急了,妹妹等得好急了,小猫等得好急了。只有妈妈最辛苦了,还不停地忙着,急得脸上都是汗。我赶快来帮忙,揭开锅子一看,呀!锅子也急坏了,它也满头大汗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读这首诗,前面几乎就是白描式的平铺直叙,让大人孩子都觉得平平常常。而最让孩子开心大笑的地方就是最后那几句话了:揭开锅子一看,锅子也满头大汗了。在这里,作者也是简简单单运用了他的由此及彼的想象力:由锅子的蒸汽联想到人的汗水。就这样,完成了艺术的创造。

下面这首洪志明的《过年》跟前面那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恶的鞭炮,吵醒了我,还要去吵醒弟弟。吵醒了我,没关系,我还可以再睡。吵醒了弟弟,就不得了,弟弟的哭声是一串放不完的鞭炮,吵得全家人都没办法睡觉。

前面依然白描,最后那个想象让人忍俊不禁:弟弟的哭声就是一串放不完的鞭炮。这也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

所以,诗歌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而所谓想象力,不过是把一事物跟另一事物联系起来。

因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其实,要创作一首诗歌,其实真的不太难呢:把花跟蝴蝶连接在一起,由锅子的蒸汽联想到人的汗水,弟弟的哭声等同于一串鞭炮。发现他们的相似性,再连接起来,一首好诗就出来啦!

这是诗歌的创作。其实,我发现创作一篇文章甚至论文,也是同样的情形呢。

比如,我们在读孔子的书的时候,会想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于是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性,这样,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之间相似和相异之处的文章来。

又比如,当我读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文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就在思考,这首诗跟《逃家小兔》的创意何其相似。不知是《逃家小兔》的作者受到泰戈尔启发,还是泰戈尔先生受到《逃家小兔》的启发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一切的创作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在沿袭前人的创造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才能有所开创。

当然,有效的好的阅读方式,其实也是依靠想象力,能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不能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则这样的阅读几乎是无效阅读。

所以,有一次,雅雅穿着一双比较长的鞋子上学时,她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这双鞋就像《长袜子皮皮》里的皮皮一样长。我开心地表扬了她这个新想法。又一次,我把雅雅和好朋友玥玥一起留在食堂吃饭后独自回家,玥玥对我说:您不要担心我们,我们是两个皮皮,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我当时心里一动,觉得玥玥这孩子真是非同一般的聪慧,她总能随时随地把她读过的书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想象力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阅读,会让一个孩子乘上想象力的翅膀飞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当然,要做到能更多由此及彼的联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头脑里必须有足够多的素材,你必须懂得更多,甚至需要多学科融合:文学、历史、哲学、心理、神学……如果你能做到无所不读,你就能让各门学科在头脑里融汇贯通,那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创意产生出来了。这样,你就变成创造型人才了!

一说起这个,我就想起一本叫做《创造力》的书,书里面有一个案例,就是对这个观点的一个很精彩的诠释。

这个案例,待我明日再详述。

作者:颜玉读书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9d6e2ee6c40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15 21:48

【案例】孙猴子崔永元
  
孙猴子崔永元
其实人家孙猴子,一开始也不想大闹天宫的。

起初,他美猴王做得好好的。

有花果山住,有酒有肉,吃喝不愁。

可是玉帝偏要请他当弼马温,而且老干部太白金星亲去拜访,态度诚恳,言真意切,让人都误以为要三顾茅庐。

老实说,孙猴子没那么喜欢玉帝王母,但对长者太白金星很尊重。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时,孙猴子难掩见到偶像的惊喜,左一句“多谢老星降临”,右一句“小的们安排宴席款待”。

孙猴子也曾公开说,屈原死后,太白是当世第一。他很喜欢太白下凡时所作诗歌,《蜀道难》、《将进酒》他每天要抄录两遍,就连《过崔八丈水亭》这样稍冷门的诗,他都能倒背如流。

据不敢透露姓名的小仙女讲,上天之后,玉帝还请孙猴子去瑶池圣地吃过饭,是王母娘娘亲自包的饺子,太白金星亲自捣的蒜泥。

盛情难却,孙猴子自然答应了玉帝。

孙猴子崔永元
起初,他弼马温也做得好好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王左中右微信公众号 iiiidea)

养马是个苦差事,孙猴子也不是不懂,但他是美猴王,答应的事要做到,养马也要养出美猴王的风采,他拿出了高三备考的状态:

“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可是,玉帝却深深伤害了他。

养马的苦不算什么,但苦莫大于心苦。人把马养的“肉肥膘满”后,没有感激抱恙,你却说“弼马温是末等,是不入流”,“下贱之役”,把人给贬低了。

其实略给三分薄面,哪怕封他是“养马大圣”,孙猴子也不会冲冠一怒。

怒归怒,孙猴子这次只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小打小闹,并没有将矛盾升级,“把公案推倒”,“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直南天门”。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出门左拐,回家当起了齐天大圣。

所以说,很多事起初也都是小打小闹,没谁真想搞得有你就没我。大闹天宫不值得。

孙猴子崔永元
起初,齐天大圣他也当得好好的。

孙猴子恢复了往常的生活,管管花果山的民事纠纷,给男猴女猴解答情感问题,偶尔也主持一下猴子猴孙的婚礼,也不想说真就分庭抗礼,和天庭过不去,只是在气头上。

他的小确幸,其实也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虽是换了网名,可齐天大圣和美猴王其实没啥区别,美猴王又和花果山山大王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可是玉帝他们却偏要请他上天当齐天大圣。

这次老干部太白金星又找上门来。孙猴子虽与玉帝略有龃龉,但对这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还是尊他一声老师,“教众头目大开旗鼓,摆队迎接”。

借此机会,孙猴子向太白老师大倒苦水,说此前“弼马温”这个称号,着实给我带来极大的困扰,外边那些黑熊精们都说我是个“养马的”。他们辱我欺我傍我黑我也就算了,可是等我那些猴子猴孙长大了,他们心中的英雄成了弼马温,你说他们会怎么看我?

太白金星在一旁深表同情,并意诚言切地打下包票:十几年已经过去,这次请你上天,决不再是弼马温,而是齐天大圣。世事沧桑。

一分敬明天,一分敬过往,孙猴子听完这话,又多了两分敬意,不住地表达谢意,“今又蒙爱,多谢多谢”。

于是,孙猴子把过去的不痛快暂放在一边,以后大家就是“过硬的真朋友”。

孙猴子是真心把他们当过朋友的,“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

所以,即便当玉帝让他去管蟠桃园,孙猴子的第一反应也是“欢喜谢恩”。

管果园就管果园,孙猴子是不在乎的,书上说他“不较俸禄高低,不在意官衔品从,但只注名便了”;他只在乎,你们要把我当做齐天大圣,哪怕就是看果园的齐天大圣。
  
孙猴子崔永元
可是没过多久,蟠桃盛会上没有邀请这位齐天大圣,不是说就少一双筷子,也不是说“齐天大圣是末等,是不入流”,而是大家都没把他回事。

老实说,被人不当回事,其实不是个大不了的事。

被自己瞧不上的人不当回事,这本身无足挂齿。我不爱你,你也不爱我;我瞧不上你,你也瞧不上我,大家两清。就好比天兵甲天兵乙这些小咖说孙猴子不过如此,孙猴子估计耍头就走,连回怼一两句都嫌给他面子。

但这次不光是玉帝王母不尊重他,就连他尊敬的太白老师、三清四帝都没把他当回事。当年他们“呱”这扎他一下,敷衍了事,劝他大度一点,人家也没太放在心上;结果人家血还没擦干净呢,“呱呱”那又扎他两下,一刀比一刀深。

在他们眼里,从一开始,齐天大圣本质上和弼马温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孙猴子和孙子也差不多。

而这一切,他最尊重的太白金星老师怕是脱不了关系。前前后后,就是他一手策划的,“齐天大圣只是个空衔,有官无禄罢了”。

被自己在乎的人无视,那才最要命。
  
孙猴子崔永元
孙悟空本来是不想大闹天宫的。

因为让你看果园,这最多是背后敷衍,是还在乎情面,见面还尊你一声“大圣”;但蟠桃大会不请你,就是明面上不搭理,是无情蔑视,明摆着没人尊重你。

孙猴子也未必是想成为民族脊梁,未必真想替天行道,替万千百姓鸣不平,他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怒意滔天,一棍子搅了个天翻地覆,闹得天庭大腕们措手不及。

至于说,糊里糊涂地被成为了民族脊梁成了大英雄,估计也是因为被当做猴子耍的人太多了,天下苦上流社会久矣。

上流社会有下流人,只敬罗衣不敬人。

大人物们修道千年,戎马半生,赢得了这生前名,于是负手而立,成名的错觉,让他们总以为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总以为给了人点雷霆雨露就是浩荡天恩,就对人弯腰放的一个屁也总以为是真诚的屁。

他们原本也有无数次机会,和孙猴子尽弃前嫌,而且有几次也称兄道弟过,只是打从心眼里就不在意,于是时日一长,懒得维护塑料友谊,终究露出了本性。

他们还以为再劝孙猴子大度一点,再让他去看看南天门就足表心意,再给他个雷霆雨露就他就感恩谢德,“我都这样了啊,尔等还不谢恩吗?”

大腕们大到最后都会大意:平日见多了孙子,于是见了姓孙的,也习惯性地把对方当孙子。

相信玉帝和太白金星看到瑶池的一地鸡毛时,心想这孙猴子怎么没完没了啊。

其实,他们没搞懂这些低等动物们。

有些动物的确不值什么钱,比如老鼠;

有些动物只是肉值钱,比如猪;

有些动物皮值钱,比如狐狸;

而有些动物,骨头值钱,比如人。

https://m.toutiao.com/i656460797 ... 6565343847616988675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19 09:01
【案例】
https://weibo.com/1743578995/GlRkea1dR?type=comment


竞彩258网  
6月18日 03:13 来自 专业版微博
德国爆冷!元首这次真的愤怒了!!!#世界杯吐槽大会# L竞彩258网的秒拍视频 ​​​​


  • [url=]重播[/url]当前网络环境较差,可重新播放视频
    [url=]重播[/url]



    228万次播放
    03:59











    00:02/03:59








    • [url=]暂停[/url]
    • [url=]静音[/url]
    • [url=]视频地址[/url]

    [url=]X[/url]















  • [url=]û收藏[/url]
  • [url=]10104[/url]
  • [url=]1292[/url]
  • [url=]ñ3766[/url]



#微博辟谣#平台,欢迎查阅!

[url=]X[/url]



[url=]评论[/url]

[url=]o[/url] [url=]p
[/url]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 [url=]按热度[/url]
  • [url=]按时间[/url]



蔡-格瓦拉:258光发段子不涨粉的神奇营销号
  • [url=]回复[/url]
  • [url=]ñ195[/url]

6月18日 08:59

竞彩258网: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url=]¡评论配图[/url]
  • [url=]回复[/url]
  • [url=]ñ 3[/url]

6月18日 12:28



[url=]共15条回复[/url]







炖斯林普:258迅速占领段子高地.
  • [url=]回复[/url]
  • [url=]ñ126[/url]

6月18日 08:42

蔡-格瓦拉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傻屌80e:老外的片子真环保,可以重复利用这么多次
  • [url=]回复[/url]
  • [url=]ñ495[/url]

6月18日 06:59

Ranshine等某人当上主教练 等人 [url=]共11条回复[/url]







SJZReds_Hao:石家庄 rock home town
  • [url=]回复[/url]
  • [url=]ñ244[/url]

6月18日 05:02

就当个椰子吧 等人 [url=]共8条回复[/url]







叶唯Andy:于是下一场希特勒买了巴西赢。
  • [url=]回复[/url]
  • [url=]ñ161[/url]

6月18日 08:43

samng666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月水共:我到河北省来一直是保留节目
  • [url=]回复[/url]
  • [url=]ñ141[/url]

6月18日 09:30

张邑暄 等人 [url=]共3条回复[/url]







Grovee:…………吹萨内的全&#128077;&#127995;①遍
  • [url=]回复[/url]
  • [url=]ñ55[/url]

6月18日 05:41

你看张慧卉耶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风月友情:七万个嫂夫人挨个了biu没翻译啊
  • [url=]回复[/url]
  • [url=]ñ50[/url]

6月18日 08:26

楠猫_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Lavender永远追随miro:哈哈哈哈哈。。。带着你的鼻屎去见斯大林
  • [url=]回复[/url]
  • [url=]ñ69[/url]

6月18日 04:22




大白QYIN:大家不要赌球了,世界杯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哪有大半夜还这么大太阳的。根本就是提前录好的录像
  • [url=]回复[/url]
  • [url=]ñ52[/url]

6月18日 08:39

天灵星-湖底苍月 等人 [url=]共11条回复[/url]







爆棚仓鼠
  • [url=]回复[/url]
  • [url=]ñ15[/url]

6月18日 03:52

席不射的小铁粉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snailanddream:关门前还是可以,硬套中文不添彩
  • [url=]回复[/url]
  • [url=]ñ20[/url]

6月18日 04:13

住手我是来救你的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萨老爷子#世界杯吐槽大会# 还好你们没掏钱买下一场巴西独赢
  • [url=]回复[/url]
  • [url=]ñ8[/url]

6月18日 11:48




芦苇清澹:8年前笑过一次,现在看到这个版本也还是会心一笑
  • [url=]回复[/url]
  • [url=]ñ13[/url]

6月18日 07:34




乌龙防务评论:笑尿了//@曹增辉: 哈哈哈
  • [url=]回复[/url]
  • [url=]ñ9[/url]

6月18日 09:17




我是嘉远:斯大林同志表示笑醒了!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22:34

魔笛梦龙272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竑你開心LeonXu@大鑫猛男 萨内…
  • [url=]回复[/url]
  • [url=]ñ6[/url]

6月18日 08:43




不节食不运动瘦了30斤的小萝莉:看到朋友圈个个都在吐槽看不懂世界杯的路过
  • [url=]回复[/url]
  • [url=]ñ9[/url]

6月18日 07:50

不节食不运动瘦了30斤的小萝莉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一个路人12345:做视频老哥居然还是个万青粉
  • [url=]回复[/url]
  • [url=]ñ11[/url]

6月18日 04:16

木铎有心max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hi喜娃:流水的段子 铁打的“帝国的毁灭”
  • [url=]回复[/url]
  • [url=]ñ6[/url]

6月18日 14:46




当摩羯遇上:多少买德国独赢的赌&#128054; 默默走上天台
  • [url=]回复[/url]
  • [url=]ñ7[/url]

6月18日 08:31




ChuiKaChing丶:是我本人的真实写照了,我就是留下来的将军。还买了巴西赢。真的,德军在莫斯科就没打过胜仗,赌球的将军们可以像元首一样饮弹自尽了。
  • [url=]回复[/url]
  • [url=]ñ4[/url]

6月18日 15:41




Laskelly@___zyx 就知道会有这个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9:21

___zyx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AK919-:这个反了他我看一次笑一次
  • [url=]回复[/url]
  • [url=]ñ2[/url]

6月18日 15:17




听显文说话是一种享受:八妹出品,必出精品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14:31




求乎者也:哈哈哈哈或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3:31




王文韬Candace@卖羊驼的小豆豆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3:31




村里第一个烫头的男人:转发微博 [url=]¡查看图片[/url]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22:21




哈库呐那个玛塔塔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14:43




吼力泄特@Sunnie_071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14:23




望上一望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12:34




索性释然君@Mr_嘉铭菌  @灰子是条狗  @默三水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12:29




kop上的熊@FIRE-Jo_ 哈哈哈哈哈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9:39




livonen@CallMe秒赞英雄喵晓天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9:18

CallMe秒赞英雄喵晓天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东北小土豆//@阿里海牙科维奇: //@爆棚仓鼠: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8:44




竑你開心LeonXu@意稚吃货 哈哈哈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8:42




ZLATAN伊布2:我到河北省来
  • [url=]回复[/url]
  • [url=]ñ4[/url]

6月18日 07:03




凌晨不睡只为球:赢了球输了信仰,巴西我买的独赢,我觉得巴西打的不错 [url=]¡评论配图[/url]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4:57

三尺见世界 等人 [url=]共6条回复[/url]







米亝宽频//@英国足球那点事: 哈哈哈这视频绝了!#世界杯吐槽大会#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4:28




snailanddream:帝国的毁灭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4:10




李君的世界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4:10




tt就是我居士:元首在的话,还有萨内 博阿腾 吕迪格?估计早去集中营了
  • [url=]回复[/url]
  • [url=]ñ2[/url]

6月18日 19:33




沙马浩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带着你的鼻屎去见斯大林
  • [url=]回复[/url]
  • [url=]ñ2[/url]

6月18日 15:20




海哥竞彩:决战世界杯,世界杯的兄弟们一起冲刺,干翻他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今天 02:02




斯大林的咸鱼:当年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版本的元首愤怒现在变成足球版本了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15:28




黄洪的:下一单梭哈巴西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11:46




学不6英语不改名:这是啥片子??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9:11

学不6英语不改名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ljrrrr@chowwww_79 哈哈哈哈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8:48




科斯塔的小迷妹@护法sama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8:46




冷眼下瞰VII:元首允许自己的球队里有穆斯林和黑人?
  • [url=]回复[/url]
  • [url=]ñ2[/url]

6月18日 06:53




暮樱绯雨x1ao7_足协解散重组了么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4:31




annnnau@无聊的黄波子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03:53




風雨顺德人:牛,支付宝或成最大赢家,中国明星莫名躺枪→_→#世界杯吐槽大会#
  • [url=]回复[/url]
  • [url=]ñ1[/url]

6月18日 03:31




浦东战神:字幕组很强大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今天 05:42




Daryl_Dixion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今天 00:47




妖刀侠客:哈哈哈笑死我了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今天 00:33




请多观赵:搞笑!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今天 00:05




圆圆Amber@卷血 笑死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23:11




CybeyondCy:真的是台景点了
  • [url=]回复[/url]
  • [url=]ñ赞[/url]

6月18日 22:05




許_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牛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20 10:42
【案例】




编辑:臧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26 21:34
【案例】

谁敢说现在的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

不信请仔细看看,小学生是怎样对出下句的……


[“三个臭皮匠”]
学生填
[“味道都一样”]


[“穷则独善其身”]
学生填
["富则妻妾成群”]


[“天若有情天亦老”]
学生填
[“人若有情死得早”]


[“葡萄美酒夜光杯”]
学生填
[“钱多美女一大堆”]


[“想当年,金戈铁马”]
学生填
[“看今朝,死缠烂打”]


[“两情若是长久时”]
同学填
[“正是应该同居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
同学填
[“钱到月底不够了”]


[“清水出芙蓉”]
学生填
[“乱世出英雄”]


[“问君能有几多愁”]
同学填
[“恰似一壶二锅头”]


这个更绝了!
[“东风无力百花残”]
学生填
[“人参固肾补精丸”]


笑翻一堆老骨头,气死一群语文老师……,晕哦!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6 17:25
【案例】



编辑:陈心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6 17:51
【案例】
王左中右
6-29 来自微博
1.转发这条微博,抽一人直接送888元现金。别觉得好运不会降临,这世界最怕万一。同时转发的每个人都会得到我的祝福,毕竟你帮了我忙。2.这是一条内容人招聘贴。欢迎内容人进图了解。全职高手、兼职智囊、实习生都招。3.薪水很直观:如果你是对的人,告诉我你现在的薪水,我直接加薪30%起步。4.再谢。 ​​​



链接:https://weibo.com/2836149552/GnB ... t#_rnd1530265066453

编辑:陈心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6 18:31
【案例】
会动的汉字,太有创意了,谁看谁服
2018-06-29美文共享

真正的勇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带着笑奔跑!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人生就是:带伞时不下雨,下雨时却忘了带伞。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十赌九穷!人还是踏踏实实挣钱为好。




人生中,很多事是避不开的,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


见机行事为智者,见风使舵是小人。​


当眼泪流干的时候,剩下的不是坚强,而是鼻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靓女幽魂》,小倩,别走!




缘来惜缘,缘去欢送,缘聚缘散,顺其自然。




自古人生最忌满!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人生半醒半醉,糊里糊




昨天,删掉;今天,珍惜;明天,别想!

来自心灵感悟
https://focus.youth.cn/article/s ... mp;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心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8 21:26
【案例】
特朗普喜欢把首字母大写,你了解真正的规则吗SARAH MERVOSH2018年7月6日



[size=0.875]特朗普于周二在西弗吉尼亚格林布里尔参加一场宴会。(宴会应该是dinner还是Dinner?)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size=1.125]特朗普总统周二在Twitter上吹嘘自己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他为自己看上去很随机的字母大小写规则做了辩护。
[size=1.125]他的方法是什么?

[size=1.125]他说,他把某些词的首字母大写,以此来表示“强调”——不是因为它们实际上应该被大写。

[size=1.125](他的推文后来被删除并重发,因为之前的推文使用了一个不正确的同音字——应该是“pore”[注视],他却用了“pour”[倾倒]——并且包含一个悬垂修饰语。但那个就得改天再说了。)




广告

[size=1.125]“Witch Hunt”(猎巫行动)、“Fake News”(假新闻)、用了大写B的“Border”(边境)和大写C的“Crime”(犯罪),这些都是特朗普独有的大小写哲学带给我们的。
[size=1.125]但是真正的首字母大写规则是什么?而且,在推特、短信和特朗普的时代,什么时候可以打破这些规则?我们采访了专家,释放我们内心的书呆子气,为你带来这个方便的指南。
[size=1.125]我们为什么要讨论首字母大写问题?
[size=1.125]专家表示,对首字母大写的过度使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和18世纪,当时把重要词汇的首字母大写是很普遍的做法。
[size=1.125]
[size=0.8125]总统关于首字母大写问题的原始推文,后被他删除。

[size=1.125]词典学家、《逐字逐句——字典的秘密生活》(Word by Word: The Secret Life of Dictionaries)一书的作者科利·斯坦帕(Kory Stamper)说,国父们是依照那个时代的风气,在美国宪法中使用这一体例的。
[size=1.125]在过去几年里,斯坦帕说,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保守人士开始频繁使用首字母大写。“这肯定跟想要模仿开国先贤有很大关系,他们似乎已经把首字母大写作为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她说。



广告

[size=1.125]什么时候应该使用首字母大写?
[size=1.125]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把句子中的第一个单词,代词“I”(我)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size=1.125]还有一些时候也需要首字母大写,但是,即使在基本层面,情况也会变得很复杂。
[size=1.125]“混淆往往围绕着什么应当被视为专有名词,什么不是专有名词,”斯坦帕说。“‘地球’是专有名词吗?在什么情况下,‘总统’或‘总理’这样的头衔和尊称应该首字母大写?”
[size=1.125]什么是专有名词?
[size=1.125]Dictionary.com网站将专有名词定义为特定的人(如Beyoncé[碧昂丝])、地点(如Paris[巴黎])、公司或机构(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或物(Golden Gate Bridge[金门大桥])的名称。



广告

[size=1.125]斯坦帕说,将首字母大写扩及“地球”和“月亮”等词语是常见的错误。
[size=1.125]她说,个人的头衔应该是小写,用在人名之前的头衔应该大写,参见这两种用法:The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加拿大总理),或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贾斯汀·特鲁多总理)。
[size=1.125]好吧,但是说真的:用首字母大写来表示强调合规吗?
[size=1.125]这要看情况,《加尔纳现代英语用法》(Garner’s Modern English Usage)一书作者布莱恩·加尔纳(Bryan A. Garner)说。
[size=1.125]他说,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经使用大写字母进行强调,许多人都觉得这种手法是文学性的。但是,他说,规则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你必须了解规则,才能打破规则。
[size=1.125]“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写作者,就应该遵守这些标准,”他说。“但是,如果你不关心别人怎么看你,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使用首字母大写。”



广告

[size=1.125]那么如果不用首字母大写,该用什么来表示强调呢?
[size=1.125]加尔纳说,应该使用斜体。他还说,如果是发推文或者发短信,可以在单词的任意一侧使用星号来表示*强调*。
[size=1.125]我应该把句子里的每个单词都首字母大写吗?
[size=1.125]只有当你想惹人烦的时候。
[size=1.125]或者,当你为某份报纸撰写新闻标题的时候。
[size=1.125]在后一种情况下,加尔纳说,有些词仍应保持小写,包括:冠词(a、an、the);连词(and、or、but)和少于四个字母的介词(of、by、to、for)。



广告

[size=1.125]“God”(上帝、神)应该首字母大写吗?
[size=1.125]这事放到Twitter上又是一场恶战。
[size=1.125]除了个人宗教观点因素,专家说,这取决于你指的是哪种神。
[size=1.125]“我小时候,任何时候,只要使用‘God’这个词,就必须首字母大写,”斯坦帕说。“现在,只有当你指的是亚伯拉罕诸教的神时才应该首字母大写。”
[size=1.125]那么我现在算是语法专家了吗?
[size=1.125]如果你能看到这里,你的努力可以得A了。
[size=1.125]但是,特朗普的推文让痴迷语法的人们议论纷纷的不仅仅是大写问题。“大家都在对那个悬垂修饰语和那个错误的‘pour’指指点点,”斯坦帕说。
[size=1.125]“但是,”她承认,“我们都是属于另一个级别的书呆子。”






https://cn.nytimes.com/usa/20180 ... ization-tweets-nyt/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9 23:16
标题: 《庄子》: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上乘范本
【案例】

作者:罗安宪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先秦时期谁的文章最好?苏轼和鲁迅会告诉你,是庄子。

苏轼自己承认,他的文章好,主要得益于两本参考书——一是《战国策》,一是《庄子》,得益之处就在于庄子那惊人的想象力。而鲁迅呢,虽然有一段时间曾主张不要读中国的书籍,但是在庄周老师面前,他却用尽赞美之词,这对于一向喜欢批评的他,很罕见。他是这么说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说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广博深厚,纵横开阖,挥洒恣肆,周朝后期诸子百家的文章,没有一篇能比得过它。

一个人想要文字好,就必须在思维和想象力上没有禁锢,将来走入社会,更要如此,因为在如今这个创意年代里,想象力就是金点子,就是生存王牌。而《庄子》恰是开启想象力的一把钥匙。

一个人要开拓想象力,首先要有个无穷的宇宙观,你脑海中的宇宙观能走多远,你的想象力就能走多远,那么你的创意和文字才能因之走远。学习《庄子》,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的宇宙观。尽管战国时期还没有先进的天文学,但是这并不妨碍庄子对宇宙的想象和描摹。就当时的观察范围而看,庄子笔下的宇宙观是十分骇人的:浪花能扬起三千里,大鹏能飞起九万里,而且在他塑造的空间里,飞行物的形体超乎想象的庞大,鲲鹏均能达到几千里大小。脑海中的鲲鹏能长到这么大,为什么?因为庄子没有条条框框的拘束,鲲鹏能长多大,说明庄子的想象力就有多大。

在天文学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宇宙观远远不止九万里了,一颗陨石和地球相隔五十万公里,都算是擦肩而过,所以,我们应该多向现代天文学去索求想象力,无论学什么专业,人都要有一个宇宙概念,视野不仅只在当下,也要在茫茫太空中。我认为,一个人写文字的格局,乃至想象的覆盖面,都和他目光对宇宙的投射距离有很大关系,古今贤人都不会无视宇宙的。我们读《庄子》,就要读出这种格局。

在对大自然做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再对相关现象做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细化和延伸。庄子是管理漆园的小吏,他肯定生活在一个树木成荫,飞鸟成群的环境里。因此,在他的笔下,有麻雀乌鸦的无知,有井底之蛙的自大,还有诸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小故事。庄子一生贫困,没有周游过列国,更不用说去爬雪山,看大海。然而,狭小的生活空间并没有阻碍他想象的穿透力和塑造力,他运用魔幻般的思维,动用小园子里的一切小动物和小花小草,为他的哲学代言。例如小泥沟里,拖着尾巴爬动的乌龟成了庄子向往自由的代言动物;小小的菌类,成为他剖析万物寿命的有力证据。眼前的局面很窄小,但是由此发挥出来的思维很浩大。正因为有神奇的想象力,所以庄子将周围的一切神话化、哲学化和魔幻化。

读国学,不只是叫人懂规矩能谦逊,还让人拓展想象力,神游八极,从而激发出创造性思维。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BSIr4Gqobi2pnqTQpZKg

编辑:臧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11 17:52
【案例】
2018年7月11日成都绵阳洪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1 20:36
【案例】

刘备我祖”公号解封,号主曾因被封号欲轻生

作者丨岳轻 来源丨记者站

记者站获悉,今天下午,此前曾被永封的公众号“刘备我祖”突然恢复消息查看功能。根据公众号拥有者、原广州日报编辑刘黎平的朋友圈可以证实,该公众号确实已经解封。



4月20日,有受众发现,“刘备我祖”的最新一条推文《史记丨谭秦东传》已经无法打开,历史消息也无法显示。随后,多个自媒体向刘黎平本人求证,确认了该公号“永久屏蔽”的信息。

在多方申诉无果的情况下,刘黎平又开了新号“刘备我蜀”,但更新频率并不高。



公开资料显示,刘黎平1971年生于湖南双峰。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社工作,任国学版编辑。在自媒体圈中,“刘备我祖”因其史记文言文体写作见长,2014年,《史记·美美传》斩获10万+,随后开始爆款频出,近几年生产出多个10万+爆文,在业内广受好评。

去年12月,刘黎平在朋友圈发布了自己将辞职的消息,并表示将专注于新媒体。



公众号遭到封禁后,刘黎平的状态非常焦虑。6月9日,刘黎平在朋友圈连发多条欲轻生的消息,被人看到后报警劝阻。此后,刘黎平心情一直很糟糕,曾在朋友圈吐槽,“净干一些不赚钱的事,一点积极性都没有。”



此次解封,对于刘黎平来说也很突然。目前,尚不了解解封机理。

据了解,被确认“永久封禁”的头部大号,时隔三个月之久后又重新解封,在此前尚属首例。对于自媒体人来说,创作红线仍然“难以摸索”。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1ELVKwnGppiCfwNJcd5ew

编辑:臧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2 23:06
【案例】





编辑:尹芳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7 00:13
【案例】

微信图片_20180717001232.jpg (49.69 KB, 下载次数: 54)

微信图片_20180717001232.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8 10:26
【案例】



编辑:何林

微信图片_20180718102228.jpg (122.04 KB, 下载次数: 47)

微信图片_20180718102228.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18 18:28
【案例】

孟庆德微博二代
今天 16:3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这字写得像他那张脸一样,真埋汰。//@乔志峰:不看国产影视剧,是有道理的。//@喷嚏网铂程: //@姚广孝_wayne: 哈哈哈哈...
@毕志飞
胡锡进总编是记者、编辑领导,专业是新闻方面,剧本写作、电影叙事与新闻报道不同,胡老师写的影评大家也不必信,不必认真。 ​​​​






今天 15:09 来自 iPhone 7 Plus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18 18:32
【案例】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7月15日 11:18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已编辑
又一位“大师”的创作,你们感受一下。。。L高大伟dawei的秒拍视频 ​​​​





  • 0:15

    /

    0:15














#微博辟谣#平台,欢迎查阅!

[url=]X[/url]



[url=]评论[/url]

[url=]o[/url] [url=]p
[/url]







Attackmf_:大师眼睛用不上就捐了吧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0209[/url]

7月15日 11:19

toughlamb 等人 [url=]共300条回复[/url]







咬金-:浪费纸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5746[/url]

7月15日 11:19

花林人99 等人 [url=]共19条回复[/url]







云兰l:心疼纸,多好一张纸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4501[/url]

7月15日 11:20

一颗荒诞的草莓 等人 [url=]共7条回复[/url]







Gemini_Hoo:甲方:请来一副一样的 谢谢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3789[/url]

7月15日 11:20

大大大大大痘 等人 [url=]共28条回复[/url]







郭晟烨Rrr:水浅王八多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948[/url]

7月15日 11:21

包子脸的茉莉花 等人 [url=]共27条回复[/url]







恒庄法师:哈哈哈哈看我这个: [url=]&iexcl;查看图片[/url]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052[/url]

7月15日 11:44

流觞不诉离殇 等人 [url=]共219条回复[/url]







小羽酱JR:你们懂什么!这是失传已久的不看纸瞎扒拉画的书法!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192[/url]

7月15日 11:21

伊人有颗甜浓糖 等人 [url=]共9条回复[/url]







1z1z1y1:关键是有人捧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899[/url]

7月15日 11:19

HanksCheung 等人 [url=]共9条回复[/url]







喵喵不婚:能不能让他们不要浪费纸了!替树不值!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785[/url]

7月15日 11:27

0oJOJOo0 等人 [url=]共8条回复[/url]







喜奶少女:这种我来免费给你们画好几幅 保证每幅不一样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502[/url]

7月15日 11:19

用户6575767027 等人 [url=]共4条回复[/url]







TroubleZenith:我聘请大师来我家拖地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503[/url]

7月15日 11:21

-改变自己ooonly 等人 [url=]共13条回复[/url]







就是爱你天然呆:这他妈比之前那个还扯淡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466[/url]

7月15日 11:20

jio冷怪 等人 [url=]共6条回复[/url]







321hahahehe:要点碧莲是有多难啊!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320[/url]

7月15日 11:22

妈妈快把我抱走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活好水多奶大不黏人:再涂一会纸烂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39[/url]

7月15日 11:29

别失恒心 等人 [url=]共4条回复[/url]







刘戈戈2012:大师傅,你的墨出框框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28[/url]

7月15日 11:40

清风霁月不知何时归 等人 [url=]共7条回复[/url]







花影扑簌:这拽纸的是大师,还是拿笔的是大师?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16[/url]

7月15日 11:52

叶西__________ 等人 [url=]共19条回复[/url]







阿言想睡觉了特么现在鬼都叫大师,你看不懂就叫艺术,屁啊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88[/url]

7月15日 11:46

再也不想醒过来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烏木喂喂威恩耶吞搵威搵扁歐萨斯:这大师是眼神不行吗…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19[/url]

7月15日 11:27

昵称响亮又文雅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叶小岛:这批围观群众不及格,居然没有叫好声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68[/url]

7月15日 12:17

走开不要打扰我做梦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新东方妙然老师:可惜了的那根毛笔&#128396;成了墩布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88[/url]

7月15日 11:44




wakeup0-0:跟闹着玩似的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64[/url]

7月15日 11:21




crazyforlive_98:实力糟蹋文房四宝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61[/url]

7月15日 13:39




胖哥杨力:那真的,我撒泡尿也是大师级的创作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47[/url]

7月15日 12:15




杨丰宁897:这叫大师?我叫我家狗狗踩了墨在纸上跑一圈,都能画一幅水墨梅花图!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73[/url]

7月15日 11:21

杨丰宁897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逗逗你玩得了:都尼玛画地上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30[/url]

7月15日 13:30




面条儿脑袋:长得像偷拍裙底的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1[/url]

7月15日 17:41




南宫外孕:围观的是不是不懂艺术,竟然没人叫好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8[/url]

7月15日 11:40

李龙江Roger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自由的大柔柔:他该吃药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7[/url]

7月15日 11:53

神梦想残光霞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枣知今日:龙头出来的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1[/url]

7月15日 11:19




不否:现场但凡有个上过小学的人,都应该上去抽他两个大嘴巴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23[/url]

7月15日 14:16




黄董事不懂事:好   好  好!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2[/url]

7月15日 11:20

鱀鲸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潇洒小绿@几米米粒 妖孽横生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0[/url]

7月15日 13:03

潇洒小绿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污渣:我在纸上撒把米,鸡画得都比你强。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0[/url]

7月15日 12:44

污渣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我觉得这个名字很OK:我要正式开始我的创作道路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8[/url]

7月15日 13:36

Meday好麻烦 等人 [url=]共2条回复[/url]







xyzqhyt:这是在北京安定医院吗?这方法疗效如何?得花不少钱吧?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0[/url]

7月15日 12:21

MissU0909 等人 [url=]共1条回复[/url]







请你叫我王Sir:全部开始炒作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8[/url]

7月15日 12:19




蘑菇_小懒虫:瞎子阿炳?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5[/url]

7月15日 11:46




愿若流水__无心何妨:这种真的好吗………外国友人会不会以为咱中国书法就是这样的啊?!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8[/url]

7月15日 14:05




_小野君oOo:沙雕大师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4[/url]

7月15日 11:42




过去有待成追忆:求求你别用大师这俩字儿了,赤裸裸对这俩字儿的侮辱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4[/url]

7月15日 11:20




可乐鸡翅一大份儿:这个明显不行,都没有叫好的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5[/url]

7月15日 12:15




继呃如醜:神经病!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6[/url]

7月15日 11:28




我随心动ws:一副欠揍的样!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3[/url]

7月16日 14:56




-UARENUTS@李叁岁r- 咱俩都能出道了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url]

7月15日 13:26

-UARENUTS 等人 [url=]共3条回复[/url]







皈依佛门的鱼_35767:瞎几把花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1[/url]

7月15日 18:11










https://weibo.com/1662214194/Gq12C4UVv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8 22:21
【案例】

编辑:何林

微信图片_20180718221956.jpg (42.28 KB, 下载次数: 57)

微信图片_20180718221956.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20 12:26
【案例】
                                                                                                                                                                    编辑:何林

微信图片_20180720122550.jpg (85.41 KB, 下载次数: 56)

微信图片_20180720122550.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20 12:56
【案例】
中山大学学生会干部任前公示,规模庞大、层级分明,被批“俨然一副小官场”![color=rgba(0, 0, 0, 0.298039)]江玉楼 [url=]金口娱言传媒[/url]


近日,一份中山大学学生会的干部任免名单引起热议。在这份正式而严肃的名单上,按照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三个层级,列举了两百多个学生会干部岗位。在前两个层级中,还注明了副职等同“正部长级”等标示,俨然一副小官场的“备份”。
同时被传播的还有中山大学第44届学生会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本次会议的报道规格和行文方式也像极了政府形式:听取学生会主席作报告,这位主席提出了学生会综改三步走战略,常委会并与会学生集体讨论,团委副书记作总结讲话,然后照例是“胜利闭幕”。
这个会议和这份名单的流行,几乎是在惊叹和嘲笑中传播的。人们惊叹的是,学生会在模仿官僚化那一套上浑然天成,一点儿也不走样,严丝合缝地做着小小官僚的模样。嘲笑的则是,一个以自由思想为理性基础的大学,从学生会这个侧面,暴露了它行政化、官僚化的底色。
从舆论发生学的原理上看,中大学生会的干部名单之所以被聚焦,与它此前发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有关,比如关闭校园禁止车辆进入,禁止学生和观光客踏足大草坪,驱赶校园内驻守几十年的小贩,在北门广场摆花挤压市民活动空间,学生维权时不见学生会踪影等等。
在上述全体会议中,学生会主席某某同学说,“学生会应当联系服务全体同学,从服务全体同学出发”。联系中山大学近两年发生的那些大事件,每一件都关系到全体学生的权益,或者由个案映射到全体学生,但没看到学生会在支持学生,可见学生会主席的“初心”很虚伪。
当然,学生会不去维护学生权益,不能成为大学和学生之间有益互动的桥梁,反过来成为校方某些压迫性政策干预学生的“帮手”,这种事不独中山大学有,其他高校的学生会或深或浅地都充当这种角色。但以学生社团的名义粗暴代表学生、冷漠对待学生权益的,中大似乎做得更显著。
学生会成为一个争权夺利的名利场,在任免名单的括号备注中可见一斑。小小学生会里机构齐全,对外对内、学术体育无所不包,每人都能分得一个头衔,而有的副职还特别强调能享受正职待遇。只是不知道这种正职待遇是有利于留校?有利于保研还是有利于踏上学校的行政阶梯?
公众对今日很多大学的立场,早已从尊重转变为蔑视。有关大学的公众形象和治理方式,社会也渐渐不得不从“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梦中醒来,不少高校被贴上了“行政化、官僚化”标签,尤其是官僚化最受批评,中大学生会为这种批评供应了最鲜活的注脚。
在最近一系列涉及大学老师性骚扰的丑闻中,我们看见了大学官僚化深刻地影响到这类丑闻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息事宁人,受害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尊重,犯事的老师很容易被轻轻放过。举报走不出校园,证明了像中大学生会这样的机构,除了让少数官迷学生狗苟蝇营,没表现出太多价值。
学生会不能真正代表学生去争取正当权益,沦为高校行政化的傀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行政化浓烈的大学,自然也培育不出独立自主的学生会。我们并不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只是看到“学生官”在模仿官场方面用力太猛,学生自治固然很难,但学生会如此不自知地乐在其中,也很令人遗憾。
原标题:中大学生会百名高级干部对大学精神的绝佳讽刺
作者:江玉楼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q5H6oU-wmb9lSWQ2v-NasQ


微信图片_20180720125113.jpg (395.91 KB, 下载次数: 63)

微信图片_20180720125113.jpg

微信图片_20180720125150.jpg (67.75 KB, 下载次数: 55)

微信图片_20180720125150.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20 18:23
【案例】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2018年7月19日 08:49







嵌入 分享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嵌入 分享
代码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宽度  px 高度  px











网址已复制到剪贴板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2:43
0:00










下载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分享
  • [url=][/url]


打印




纽约 —
21岁的陈璐(Ada Chen)正在制作一对“短信耳环”。 耳环的外形像iphone短信对话框,上面刻着一段她和一名来自新泽西州的男生的对话,其中男生问到:“你是否来自中国?”陈璐说,他的话就暗示了我们不是来自这个国家,但是我们是在美国出生的,为什么亚裔就不能是来自美国的呢?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陈璐五月份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的珠宝首饰设计专业毕业。她的毕业作品 “Made in Chinese America”(华裔美国制造)包含了像“短信耳环”这样风格独特的十件首饰。每一件都带着讽刺和幽默的风格。陈璐想借此来探讨社会对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
陈璐:“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但是我没有看到太多关于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讨论。”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陈璐的“Made in Chinese America”系列作品
针对亚洲女生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眼睛变大,包括去做双眼皮手术的举动,陈璐设计了这款名为“眯缝眼”的首饰, 这个戴起来可以把人的眼睛拉成细线状。她要挑战传统亚洲人的审美标准。陈璐说:“我选择用一位白人模特来戴这个首饰,表达西方人对拥有亚洲人眼睛的渴望。 ”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而这个牙箍和配套的耳环更是一件自嘲的设计。 陈璐回忆:“ 大概在我14岁时,我一些朋友在说粤语,我就跟他们说,说英文,我们在美国。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一种尴尬和不自信的表现。 我现在对当时这么说感到很羞愧。我希望每个人在这个国家都可以说自己的语言。”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这些酷似小时候老师奖励学生用的小五角星的胸针,是陈璐结合自己作为亚裔美国人的成长经历制作出的。她在胸针上标着各种特属于亚裔美国人的“成就”。 陈璐说:“我小时候参加家庭聚餐时,我妈会炫耀说我小孩会说广东话,我小孩什么都吃,像这些就是很莫名其妙的标准。”


21岁华裔女生设计另类“眯缝眼”等首饰,对抗亚裔偏见
作品受到很多网友好评
这一系列首饰原本只是陈璐的毕业作品,但她的 “短信耳环”在Instagram上受到很多网友的好评,已经有8位亚裔女性订购了 “短信耳环”,每对售价160美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她的作品。陈璐说:有一个网友不喜欢我的 ‘眯缝眼’首饰,他说无论我怎么谈论这个问题,眯缝眼都是非常丑的,但是就是因为他觉得眯缝眼丑,我才设计了这款首饰。”
陈璐希望亚裔美国人可以为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我希望亚裔美国人知道有人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事,也希望他们从我的作品里找到共鸣。目前在美国,还没有特别突出的亚裔流行文化,我认为有这样的代表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非常沉默。”
她想要继续延续这一主题,设计出更多探讨亚裔美国人身份的作品。

https://www.voachinese.com/a/made-in-china-america-20180718/4488992.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25 21:25
【案例】

编辑:邢海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30 13:01
【案例】

阑夕
推荐 来自 强化+15的 iPhone X
一点感想:关于移动支付的虚妄和真实。


[url=]
&ucirc;
收藏[/url]
[url=]436[/url]
[url=]137[/ur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1 21:00
【案例】


龙泉寺1.jpg (150.22 KB, 下载次数: 60)

龙泉寺1.jpg

微信图片_20180801205825.jpg (134.66 KB, 下载次数: 63)

微信图片_20180801205825.jp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2 11:58
【案例】卡车厢垫上塑料膜,夏天当游泳池
https://weibo.com/1411111864/GsDn55jzB
陈永东
4分钟前 来自 iPhone 7 Plus
智慧在民间~//@梦里有了一双翅膀://@六月LILYXU: //@老棉的好基友://@小锦TC
@陈永东
只要心中有海…… LHappy张江的秒拍视频 ​​​​


  • 0:10

    /

    0:10





陈永东 //@老棉的好基友:道具不齐,谁知道你是在海上还是在面包车//@小锦TC:为什么要救生圈?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url]

8月1日 18:57




小锦TC:为什么要救生圈?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url]

8月1日 16:49

老棉的好基友:道具不齐,谁知道你是在海上还是在面包车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url]

8月1日 17:18









BTC狂热会玩
  • [url=]回复[/url]
  • [url=]&ntilde;[/url]

8月1日 16:40






8月1日 16:34 来自 iPhone 7 Plus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2 15:03
【案例】

https://weibo.com/6371160898/GsLiS5DE7?type=comment#_rnd1533193374520
北京厨子卖包包
15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Reply@雨中的日出日落: 艺高人胆大,你懂个鸡!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雨中的日出日落:厨子,你觉得学—诚会那么弱智吗?即使有淫心,但也不至于通过短信这种形式,把柄很容易被人抓住,一旦被人检举揭发,到时候岂不是身败名裂?//@北京厨子卖包包:Reply@666CHENCHEN999:
@北京厨子卖包包
说,这特么的谁干的 ​​​​








今天 12:45 来自 iPhone 6s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2 21:54
【案例】



编辑:尹芳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3 16:44
【案例】

https://weibo.com/2083653531/GsUJcipPn
//@闵玉平V: “傲感文化”? ​​​//@瓦良格号归来:这是被销号的节奏。
@老泡
日本是耻感文化,欧美是罪感文化,中国恰恰相反,耻感和罪感都没有,中国人一出生就被告诉像天使一样纯洁无暇“人之初性本善”,再加上祖先博大精深,中国人只剩下骄傲了。结果,罪感文化孕育出世界级文明体制,耻感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的高素质,而“傲感文化”却造就了当今世上最特色的族群。 ​​​​



今天 12:45 来自 窗 - 魅族 PRO 7 Plus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8-8-7 16:00
【案例】郑永年:信息技术让大多数人变得越来越愚蠢

原创: 国际视野中国情怀  IPP评论  2017-07-11
IPP评论是郑永年教授领导的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社会的多数在信息时代则变得更加愚昧无知,任凭精英意识操纵。

最近,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的故事,正在促使人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第一代阿尔法围棋仅仅依靠记忆,完全是人工的产物,而第二代阿尔法围棋已经具有“自己”的分析能力,通过“自我学习”,超出人的控制。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X代呢?

如果人工智能演变成“细菌”,那人类就会有大麻烦。细菌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变种的能力,永远在超越人类社会,走在人类之前,而人类社会一直在忙于应付新的变种。

不过,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由人类所创造的智能,接受了人类本身所输入的信息。如果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产生新的信息,超越人类的控制,那就很难叫人工智能了。当然,人们也可以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类控制技术的智慧也会随之进步。


01
人工智能的两大负面影响

实际上,人们真正应当忧虑的是人工智能所能给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多重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已经在发生,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更不用说如何应对的知识准备。

迄今为止,人们关切最多的莫过于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人工智能正在大规模地替代人工。传统上,技术产生产业和就业。然而,今天的技术所能产生的就业越来越少。在各产业当中,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的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

这种情况已经产生两个极其负面的结果。其一是收入的不平等,机器人的拥有者(或者资本)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那些被机器人所淘汰的则沦落为穷人。发明机器人本来是为了减轻人类的工作负担,但现在演变成和人类抢饭碗,由这种技术进步所导致的社会(收入)不平等正在加速发展。

其次,技术使得政府失去大量的税收。这点和前一点相关。从前政府对人(劳动者)收税,但随着劳动者的减少,政府的税收自然减少。在全球化时代,因为资本是流动的,可以去任何一个其要想去的地方;如果一地的税收过高,资本可以选择离开到别处去。这更加重了政府税收的流失。因此,最近经济学界开始出现对机器人纳税的观点和主张;不过,如何成为现实仍然是一个大问号。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影响就业和税收,也影响人本身。如果社会的大多数人失去了工作,或者不用去工作(如通过对机器人征税来养活人类),那他们会干什么去呢?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技术是对人的解放,人类从劳作解放出来之后,可以从事人们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可以做义工服务、进行艺术创作等。

不过,马克思等人看到的只是人类光辉的一面,忽视人类时刻堕落的本质。这一点至少可以从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发展看出来,毒品、性、社会破坏等也经常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


02
互联网是民主化的使者?

在政治上,人工智能的出现开辟了两种政治可能性,即专制和专制之下的无政府。其一,人工智能有助于政治的高度专制和集权。互联网产生之初,西方社会一片叫好声,认为互联网有助于政治民主化、公民社会的成长等,有人甚至称互联网本身是“民主化使者”。不过,至少到现在为止,互联网并不符合人们的期待。尽管互联网也赋权社会,但更赋权权力者。

互联网出现后,一些国家可以说是越来越专制,当然这种专制并不是传统的专制,而是当代专制,即有效的管治。管治依赖有效的信息收集,而信息技术赋予统治者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前所未有的。再者,信息技术更有可能导致大众民主的消失和死亡。科学技术是胜于一切的集权因素,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反而比中国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精英集团(无论是资本、政治精英或知识精英)可以通过垄断技术,特别是医疗、信息、金融、法律和影视等技术,利用新开拓的市场和政治领域,绕开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和政府,而实现直接统治。社会的多数在信息时代则变得更加愚昧无知(下面会论述),任凭精英意识操纵,没有多少进步的空间和时间。在民智低迷的时代,传统民主政治变得毫无意义。

专制之下的无政府似乎有些矛盾,但在信息技术时代,专制和“无政府”两者变得并不矛盾。专制就是上面所说的有效集权和管制的情况,而“无政府”指以下两方面:其一,统治者的“直接统治”,即绕过传统政府机构对人民进行直接统治。

今天的美国就类似这种情形。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依靠传统政府结构进行统治,实际上特朗普对建制始终抱有“敌视”态度,数百个政府职位到今天仍然空着。推特是特朗普治理的有效工具。政治领域的情况实际上和经济领域差不多。

在经济领域,技术使得很多人失业;同样,在政治领域,从长远看也会使得很多政治人物失业,只不过今天这些政治人物(作为既得利益)还在拼命抵抗,反应不是很明显罢了。当然,左派人士会说,技术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有效条件。不过,如果这样,这种直接民主必然表现为高度的专制,因为在领袖直接面对大众的情况下,权力就失去了有效的制衡。

其二,信息技术甚至会使得政府变得毫不相关,从而导致“无政府”状态。社会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社会的存在需要诸多公共品,包括法律、秩序、公共服务等,这些公共品并非大众本身所能提供,而需要政府来提供。人类社会也是组织的社会,所以通过组织(包括政府)来得到公共品。不过,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改变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信息社会也可以被视为“后组织社会”。信息随手可得,社会变得越来越小,而非越来越大。

人们只选择和自己相关的社会因素,而把不相关的因素排挤在外;今天互联网上的各个“群”,就类似这种情况。各个“群”之间的交换也无需通过传统的市场或组织,而是通过互联网本身。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使得社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组”能力。信息已经大大消减了政府传统的功能,从“大政府”到“小政府”再到“无政府”必然成为一个趋势。除非政府转变功能,否则会变得毫不相关。


03
信息技术导致智力领域的“数字分化”

不过,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远远不止于经济、政治组织等方面,而已经影响到人本身。尽管“数字分化”(digital divide)早已被人们所关注,但人们关切的是社会经济方面的,而智力上的“数字分化”一直被忽视。智力方面的“数字分化”更能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简单地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和长足进步,我们无可奈何地要面对一个“活尸人”社会。信息技术已经促成了新社会形态的出现。

技术的本来意义是要解放人,但最终便使得人类成为自己所创造事物的奴隶。前面所讨论的失去工作对人类是小事,而人类最终因为不用思考而变得不会思考才是大事。自互联网产生以来,一个总体发展趋势是绝少数人(例如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大多数变得越来越愚蠢了。人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人工智能促成人类的“非人化”。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创造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劳作,会思考。不过,在人工智能世界里,人类无须劳作和思考,这就剥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今天,大凡所有通过实验室工作、逻辑推演、模型推演等而来的所谓的“科学知识”,都在逐渐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第二,互联网发展成为互不联网。这里又有几个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的控制,即政府决定我们可以接触哪类信息,不可以接触哪类信息;其次是资本的供给,资本告诉我们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再次,这更关乎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互不联网,即我们只选择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排斥我们不感兴趣的信息。这不仅使得人们的世界观越来越小,也因为格局越来越小而变得越来越非理性,例如自我激进化。其四是技术本身的要求,因为人类有限的记忆力和时间,不得不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个大趋势。

第三,人工智能社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这里出现了两种等级秩序。其一,人类社会和人工智能,即人与机器人。其二,在人类社会内部中,除了极少数能够设计、操作并且还能够和人工智能者与时俱进者外,其余的大多数人的思维和智力必将退化,成为弱智。人类到今天为止的智力水平,是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劳动实践的结果。就人类生存来说,知识不再短缺,而是过度。



04
人类智力退化成“活尸人”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用像从前那样使用大脑追求满意的生活了,信息到处都是,随时抓取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用太多的思考,甚至不用思考,长久下去,大多数人的思维能力必然衰退和弱化,从而演变成高度依赖外界提供信息而生活的“活尸人”。

到现在为止,人类仍然是决策者,人类仍然可以决定使用还是不使用人工智能。也就是说,现在的智能仍然由人工产生,人仍然是主人。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即由人工产生的智能将控制人本身。就技术发展历史来看,这个趋势不可避免。像谷歌这样的技术公司不可避免会成为欧洲文明的终结者。欧洲文明把人推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现在则把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

或许人们会说,正如今天的反全球化运动一样,总有一天,人类也会起来反技术进步。不过,人类的反抗会是无效的,反技术就会像今天反全球化那样毫无作用。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反技术运动,但并没有阻碍技术的进步。实际上,人类越反抗,技术进步越快,少数人(技术创造者)总是比多数人聪明。

资本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加上政治力量的辅助,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来说,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没有退路,只能适应,没有选择。

本文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微信ID:IPP-REVIEW)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文章首发于联合早报2017年7月11日。
编辑:IPP传播。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资创建。IPP拥有一支以郑永年教授为领军的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wqB_hSI2yTcFVfXZw4dSA
作者: 高慧萍    时间: 2018-8-7 16:06
【案例】西方哲学中的理性起源
2016-01-16 23:55


作者:王焱麒

摘要:哲学起源于理性思维对原始宗教、神话幻想的取代,而理性的发展及其观念成为后来西方哲学的一大传统。追溯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基因,要从古希腊各流派哲学家对理性做出不同层面理解及不同角度的思考说起。“努斯”“逻各斯”是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的最早规定,成为后来古希腊哲学理性观念发展的核心,摸清这一发展脉络对于理解西方理性至关重要。

一、理性的诞生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哲学从最初的宗教和神话中解放出来,成为西方哲学史的源头和开端。“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两大源流。一是来自古代东方各国文化对古希腊的影响。……二是古希腊神话。”[1]14-15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认识能力低下,面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人们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知之甚少,于是,就创造了神话和原始宗教。可以说,西方哲学是从希腊神话和宗教中孕育并分离出来的,人们最早对自然界、对客体的认识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希腊神话中人们用想象力来认识世界及宇宙万物,用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格神来解释自己无法认识的自然和现象。尽管原始宗教观念还不是哲学,但已经开始考虑宇宙万物的生成与灭亡的问题,人们已经用宗教信仰和神话探寻世界的本原,通过感性的、表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

将历史回放到古希腊哲学产生的时代,可以发现哲学思想空前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的繁荣,此时的希腊正值奴隶制城邦的兴盛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产生了工商业奴隶主同贵族奴隶主之间的斗争,于是也有了反对宗教神话而代之以新思想的要求,在经历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后,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经济也相对繁荣,这些客观的社会条件提供了一个适宜哲学思考的环境。最早开始研究哲学领域问题的是米利都学派。“希腊哲学起源的直接背景是宇宙起源诗,宇宙起源诗以神话的外衣叙述了客观史前的故事,从而利用流行的有关万物恒变的观念叙述宇宙创造的形成。”[2]42

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宇宙间存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操纵这个世界的运行,想找出一切变化莫测现象背后的永恒关系,于是产生了解释世界本原的哲学思想萌芽。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人们对于哲学的研究就是出于自己对世界的无知和对眼前问题的困惑,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例如宇宙是怎么产生的,日月星辰的各种现象是如何交替产生的等等。[3]119古希腊是开启理性的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理性思维,即人通过对自身认识理性的能力以及对理性的把握,使这一时期的希腊人开始逐步摆脱原始神话的统治,将理性作为认识宇宙万物、了解人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而不再是单纯地依靠对原始神话的幻想。

之所以将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开端,最重要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重视理性思想,并将其奉到神的高度。那时的哲学家在追寻世界本原、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时,并没有完全将理性精神从自然世界中剥离开来,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起源,他把数看作神圣;苏格拉底提出对理性的信仰,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他们都宣扬理性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则将思想本身的思想看作是人类灵魂的最高功能。从这些哲学家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古希腊的理性观念都体现着自然性和直接性。

二、理性的最初规定

作为古希腊哲学开端的自然哲学对于什么是万物“本原”提出了各种不同见解,体现出这时的人们力求摆脱对宇宙的神话思维方式,渴望知道世界的本来面目,努力寻求宇宙和自然的构成、本质和规律,由此,神话垄断思维走向了自然主义的理性判断。第一个哲学派别是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用水来解释一切事物,认为万物生成于水而又复归于水。泰勒斯通过对经验加以反思,提出这一哲学命题,概括了以往人们所有对自然界的具体变化进行的一系列的抽象和总结。尽管泰勒斯提出的始基仍停留在感性范围内,但他却将这个具体的、感性的水作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将水提升到一个普遍适用的、理性的层面。

阿那克西曼德汲取了泰勒斯的思想,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物”,而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气”是对他的老师的无定形学说的具体化。在自然万物里,气是最不定形的,它又体现出一种力量,用凝聚和扩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变化。这种解释却遗留了动力源的问题,造成了毕达戈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对本原问题的两种不同立场,也导致他们对理性做出不同的规定性。

毕达戈拉斯学派认为,数才是万物的起源,万物都是由数来定形,运动、变化都是不真实的,是感性的。一切感性变化背后的抽象的数才是本原,是不变的、永恒的。这体现毕达戈拉斯非常重视这种超越感官的理性思维,超越具体事物去寻找事物背后的本质。

后来,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并提出用“逻各斯”概念来表示万物存在的依据。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在他看来,“逻各斯”是一个普遍性的存在,是理性、规律。它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背后那个常住或保持不变的规律,也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4]22但是赫拉克利特所讲的这个“逻各斯”虽然是普遍的“一”,然而如何将“逻各斯”与感性的火的内在原则统一起来,成了赫拉克利特难以解决的困局。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逐渐开始意识到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思维能够做到超越已有的观念,察觉到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关系,在人通往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推理逐渐开始代替了经验的直观。最终,由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地把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之间的关系陈述出来。巴门尼德将理性再一次提升,就是对宇宙整体的规定性。他紧紧抓住存在与非存在这一最高对立,提出“真理”与“意见”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巴门尼德把哲学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意见的哲学,一类是关于真理的哲学。”[3]29指出通向两种不同的哲学之路,两条认识世界的路。一种是真理之路,运用理智、理性思维去认识一切存在的存在,另一种是意见之路。“非存在者存在”,是指从感性的具体事物中去寻找万物本原,以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知识是不真实的、虚妄的。“巴门尼德坚信理性:凡是同思维有矛盾的,就不可能真实。”[4]26巴门尼德认为,要认识那个真实的存在,只有通过思维运用理性才能把握真理,相反,意见则不属于任何真理的范畴,意见的对象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思维和存在同一,思想与思想的目标同一,才能清除意见、获得真理,区别存在与非存在、本质和现象;由此认为思维认识不是感觉认识的更高阶段,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之路,通过理性路径得来的才是真理,感性知识也只能得来意见。巴门尼德主张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他的“存在论”就是摒弃一切不确定性的、感性的事物,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因此,他也成为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理性主义者。

古希腊多元论哲学的代表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承袭爱利亚学派思想,又有不同之处。这一阶段的哲学返回到感性世界来阐述自然万物的形成,理性与感性在这里就合并起来。首先是恩培多克勒,他认为构成宇宙整体的“四根”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永恒不灭的。这体现出一种对永恒不变的本原的追求,然而在认识途径上却依靠感性认识。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万物由种子构成,种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无限小,需要通过理性来认识。而一个事物的性质正是由在这一事物中占优势种子的性质所决定的。为了解决种子的运动问题,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努斯”,他所讲的“努斯”既是心灵,也是理性,是超然于整个宇宙之外的,他也把它当作神,具有能动性。世界万物就是靠“努斯”来推动的。值得注意的是,“努斯”的提出很重要,第一次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做了区分。在41此之前的区分是很不严格的。过去的哲学家都是用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本原,唯有阿那克萨戈拉用精神性的“努斯”与物质性的本原区别开来。

德谟克利特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体系,对前人哲学中的几对矛盾对立的哲学范畴进行重新思考,例如运动与静止,存在与非存在等等,并尝试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别的说法都只是意见。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一样的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3]47德谟克利特认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觉认知的,而知识则是依靠理性认识获得的。德谟克利特将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结合,结果又恢复了巴门尼德的传统理性主义观点。“逻各斯”和“努斯”的提出构成了古希腊哲学对理性的最初规定性,前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背后保持不变的秩序和规律,后者是宇宙万物的推动者和原因。二者蕴含着理性的双重意义,即逻辑规范性和自由超越性。但此时的理性观还带有自然哲学的朴素性,没有对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的动因的探寻做出明确区分。

三、理性的发展

苏格拉底提出了对理性的信仰,从“逻各斯”深入到背后的努斯精神。他没有像阿那克萨戈拉那样,在宇宙万物之外设立一个努斯作为外在推动力,而是另辟蹊径,在整个宇宙变化过程中寻找动因。苏格拉底所讲的“努斯”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自然万物的最终目的。把“逻各斯”变成了人自身的一种尺度,他凭借“努斯”自身能动的自我超越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逻各斯”。他的理性主义就体现在追求真理的这样一个过程中。

苏格拉底又从伦理学的层面思考理性,认为人都拥有一个理性的灵魂,人们只有认识了人先天存在的普遍道德观念才拥有真知,真与善,知识与道德融为一体。他相信有普遍知识的存在,力图在伦理问题中寻求普遍真理,并相信人们通过不停的追问,能够接近甚至掌握事物的一般的、普遍的原则。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通过认识自己的途径来研究客观存在,将真理归结到主体的思维意识,以自身为目的,不断地追求自己、自己实现自己,使人的意识逐渐摆脱其主观性,最终获得最本根的普遍性、客观性,就这样,苏格拉底开始将哲学关注点引向了理性。

即便如此,在西方哲学史上,构建起理念论的框架,并确立理性重要作用的是柏拉图,他赞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认为一切可感觉到的东西都是不断流变的,又继承和发展了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特别将苏格拉底伦理学领域的思想延伸到了整个宇宙万物。“理念”就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他将世界二重化为“可见世界”与“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可见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由后者创造前者,个别事物与理念世界相对应。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冲动,这个冲动就是理性的冲动,他的这个理性就是“努斯”,而他对“努斯”是这样解释的:“绝对的自动性”,永恒的自动性,是一种主动的能动性,不断地往上攀升,追求更高的境界。柏拉图就这样在现实世界之外构造了一个理念的世界,并由理念世界决定着现实世界的一切。

受苏格拉底伦理学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一直贯穿着伦理价值的因素,从根本上讲,对理念知识的追求即是对关于善的知识的把握。尽管柏拉图奠定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基本范式,但其构建的哲学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古希腊哲学理性主义,最根本的困难在于无法弥补理念与具体事物之间这种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难题。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构建的哲学体系也使古希腊理性主义发展的顶峰,形成一个宏伟的思辨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更加注重确定的概念,以思辨的方式追寻事物的确定性,并提高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关于“努斯”本身的定义,但是更进一步强调“努斯”的这种“自动性”是自己思维自己,需要经过一个系统逐步上升到“至善”这个顶点,这就是纯粹的“努斯”,纯粹的精神。亚里士多德以最高形式弥补了柏拉图的不足。他认为上帝是完美的“努斯”,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形式、最高目的,是一切宇宙万物的原因,上帝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性地、有秩序地、能动地推动着宇宙万物,而上帝本身是不动的、完满的、无所不能的。但是亚里士多德没有把“努斯”精神贯彻到底,在他的逻辑学中,淡化了努斯精神,与他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产生矛盾。后来的哲学家恰恰针对亚里士多德缺失的这一方面提出“自我意识的哲学”把万物的“努斯”从自然和宇宙的本体提升到一种人格和人生哲学层次上来。

古代希腊哲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的发展是人们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研究客体到研究主体的思维发展的结果。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发展了古希腊哲学的理性观念,认识到理性的最高规定是思想思维本身,51但他却将其看作是客观自在的东西,仅仅把理性局限于理论思辨的层面,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能动性、精神性,这也是后来西方哲学理性发展需要克服的缺点。

四、结语

追根溯源,西方哲学的理性基因根植于古希腊哲学的沃土之中,这一时期理性的产生及后来理性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精神的基础。尽管这一时期对理性的理解还处在较为粗糙的阶段,而且不同流派的哲学家的对于理性的理解和表述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却都把理性提高到了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最高阶段,也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最高原则。在古希腊哲学中,把握其他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于理性的揭示和把握,这也成了整个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们用感性直观来认识世界,对人的理性思维的探讨及运用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尚显脆弱。但是古希腊哲学已经开始揭示理性的内在矛盾,即“努斯”和“逻各斯”构成了理性的两种使命和特征,前者代表着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是本源性的冲动,具有不确定性;后者则代表着客观性的规范,具有确定性。从总体上看古希腊哲学的理性观,可以明确地窥探出“努斯”和“逻各斯”的不一致并试图调和,但遗憾的是,这种调和仅仅停留在一种笼统的、原始统一的阶段,并没有将主客对立作为同一事物矛盾的对立面纳入理性之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古希腊哲学对这一理性范畴的提出成为后来西方哲学发展的沃土,对后世理性观的发展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古希腊哲学中理性的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链接:https://www.baidu.com/link?url=O ... 48a000000035b6952f2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1 12:54
【案例】


编辑:杨琦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12 21:44
【案例】

https://weibo.com/1662214194/Guh ... t#_rnd1534076720832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今天 12:39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已编辑
【郭德纲,咱们走着瞧![衰]】《相声有新人》里博士夫妻郑钰、李宏烨说的相声了解一下?不仅自己写书,还自创“公式相声”当面挑战郭德纲。几番唇枪舌剑后两人依然不服,淘汰后甚至放话:“咱们走着瞧!”这年头,在相声界敢直接和郭老师怼的人真不多见了。。。这对夫妻你怎么看?[并不简单](by娱扒蜀黍)L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的微博视频
展开
00:02
/
10:25

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
&ucirc;收藏
1546
1612
&ntilde;768
#微博辟谣#平台,欢迎查阅!X
海明评说

评论
o  p
选择文件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出木杉丶英才
出木杉丶英才: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回复
&ntilde;1178
今天 12:39
丑才酷啊坤少56672 等人 共31条回复
李锺楠
李锺楠:称呼于谦请带上老师,要么叫谦儿大爷 ,你丫是个什么东西,于谦于谦的
回复
&ntilde;836
今天 12:41
天秤摇摆不休 等人 共41条回复
麻辣也是辣
麻辣也是辣:没人教你不要用手指人吗??
回复
&ntilde;832
今天 12:39
吃瓜狂魔0_0 等人 共7条回复
大头林毛
大头林毛:德艺双缺
回复
&ntilde;879
今天 12:45
铁柱有内涵 等人 共5条回复
mark26001
mark26001:以后德云社的包袱里多了个“公式”
回复
&ntilde;658
今天 12:39
mark26001 等人 共24条回复
粗犷的诗人
粗犷的诗人:读书读傻了的代表,正常的博士不是这样的
回复
&ntilde;491
今天 12:40
如果我是柏拉图 等人 共13条回复
三爷贫电影
三爷贫电影:一点基本功没有就要挑战传统相声,是谁给你的勇气[doge]
回复
&ntilde;408
今天 12:40
话少烟勤灬脾气爆丿 等人 共8条回复
大雯儿啊_
大雯儿啊_:就是...丢了博士的脸[允悲][允悲][允悲]还得罪了一帮人
回复
&ntilde;314
今天 12:39
椿桐夏语冰 等人 共3条回复
_LIJin_
_LIJin_:郭老师这次怎么这么文明???[费解]
回复
&ntilde;223
今天 12:41
Mr-Dong明 等人 共15条回复
jokerhunter
jokerhunter:[允悲]昨天看了这个节目,后面还有个博士,他说让大家知道博士也有正常人
回复
&ntilde;211
今天 12:43
zhouzhou-623 等人 共11条回复
Im河东狮
Im河东狮:他说,相声以后不需要太平歌词那些传统艺术了,笑死,别来糟蹋相声了好么
回复
&ntilde;201
今天 12:44
Im河东狮 等人 共13条回复
张家的裴苏
张家的裴苏:@张家的裴苏: “你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啊!” 一郭德纲张文顺《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回复
&ntilde;203
今天 12:46
流动与听 等人 共2条回复
庆庆_qing
庆庆_qing:一看到拿手指指人我就不看了。
回复
&ntilde;142
今天 12:41
轻于鸿毛推筒子牛后上林赋 等人 共7条回复
StrygwyR丶
StrygwyR丶:真的很尬,自以为是
回复
&ntilde;130
今天 12:40
·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完事还diss太平歌词评戏。。说没人听那玩意。。他俩下去后上来一对清华博士。。开口直接说,我想证明说相声的博士也有正常人。。
回复
&ntilde;136
今天 12:48
養樂多海洋宇宙 等人 共4条回复
聰博士
聰博士:无礼,有才无德。自命不凡。
回复
&ntilde;90
今天 12:40
闻则悟 等人 共2条回复
Betty猫咪_
Betty猫咪_:高学历低情商
回复
&ntilde;65
今天 12:45
困困的小饼干 等人 共6条回复
刀锋上的文明-鬼首
刀锋上的文明-鬼首:最烦人的不是你们夫妻礼貌的欠缺,而是一口一个博士太叫人烦!术业有专攻,你博士的基本功就差的像个小学生。
回复
&ntilde;79
今天 12:56
张家大少511 等人 共2条回复
还有可以消除的小动物么
还有可以消除的小动物么:还真把自己当个玩意了
回复
&ntilde;63
今天 12:51
张家的裴苏
张家的裴苏:不看[摊手] &iexcl;评论配图

回复
&ntilde;44
今天 12:39
张家的裴苏 等人 共6条回复
是舅妈不是芒果了啊啊啊啊啊
是舅妈不是芒果了啊啊啊啊啊:这个得用公式算算啊
回复
&ntilde;43
今天 12:40
我只是来看这名字最多能起多长的 等人 共2条回复
劲松咸跪人
劲松咸跪人:愚蠢又无德,不尊重历史传承,以为靠自己那点儿所谓知识就能公式一切…我觉得你们两口子还是早就生孩子公式,别生出像你们一样面丑心脏的下一代吧…
回复
&ntilde;49
今天 12:41
流离的人生百味 等人 共2条回复
西木雨Eddie
西木雨Eddie:很没礼貌
回复
&ntilde;36
今天 12:46
dddlwlrma
dddlwlrma:交大被黑的太惨了
回复
&ntilde;39
今天 12:48
张抽抽_Nine
张抽抽_Nine:不好意思 您这有技术含量的科学公式的相声我他妈从头到尾也没笑啊
回复
&ntilde;35
今天 13:05
Mr-Dong明 等人 共4条回复
布朗邦邦
布朗邦邦:这对夫妻真的差的远,在相声领域
回复
&ntilde;24
今天 12:48
话少烟勤灬脾气爆丿 等人 共4条回复
那年那人那事终究淡漠忘却
那年那人那事终究淡漠忘却:上一组晋级了, 他在底下说“这一个包袱也没有还能发令牌啊”,等到他了,全程无笑点,镜头扫过台下的人个个面露难看,尴尬不…谁给他的勇气质疑中国传统相声??
回复
&ntilde;33
今天 12:51
骑不了车的2D
骑不了车的2D:这俩人说的真心没意思
回复
&ntilde;27
今天 12:40
一段多愁善感的秘密
一段多愁善感的秘密:图片评论 &iexcl;评论配图

回复
&ntilde;20
今天 12:53
落魄江湖的啸月 等人 共2条回复
180贱
180贱:有这么指人的吗?什么臭毛病,嘴里说着您,招人不待见[打脸]
回复
&ntilde;24
今天 12:42
一天五顿刚刚好
一天五顿刚刚好:我先用公式算一下,不要急[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回复
&ntilde;18
今天 12:41
战争史研究WHS
战争史研究WHS:那男的是天津人。按说天津人应当比现在的北京人更讲礼儿。只能是被他爸(区长+大学书记)给宠坏了,缺少足够的家庭教养
回复
&ntilde;18
今天 15:51
HMS_熊宝宝 等人 共2条回复
霄小fancy
霄小fancy:@相声大李 我来艾特出本人
回复
&ntilde;13
今天 12:46
奔走于杭州的上海人 等人 共2条回复
流离的人生百味
流离的人生百味:以前就看过他俩,老是特别强调自己是博士,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说的相声也不好笑,长得也丑,不让人喜欢
回复
&ntilde;16
今天 12:58
狂热的吸血鬼 等人 共2条回复
元气玖_
元气玖_:外行人肚里有点迂腐知识却没一点教养!啥学文?百无一用就是这男的读书样!一点礼貌也没有!肯定跟爸妈惯的有些原因!真的很恶心这样什么博士,呵呵了!
回复
&ntilde;15
今天 12:54
元气玖_ 等人 共3条回复
追社少女圆滚滚
追社少女圆滚滚:德云社又有新包袱了&#128514;
回复
&ntilde;12
今天 12:56
月亮的味道716
月亮的味道716:还是回去研究公式吧,别出来祸害人了[允悲]
回复
&ntilde;16
今天 12:54
渝是乎YUSHOO
渝是乎YUSHOO:确实全程无笑点…
回复
&ntilde;19
今天 12:43
岑冗疯人院
岑冗疯人院:郭德纲:你这是欺负我没带着李鹤彪是吧[doge][doge][doge]
回复
&ntilde;11
今天 13:05
幼稚園班長萌萌 等人 共2条回复
Lampion
Lampion:这就是一神经病啊?!?
回复
&ntilde;12
今天 12:51
根本不灵的差点劲儿先生
根本不灵的差点劲儿先生:典型的学傻 拿学历标榜自己 估计在他们眼里 只小学文化的 相声名家 侯宝林大师 也不成 太平歌词怎么了 需要传承的不就是这些吗 难道传承公式去
回复
&ntilde;16
今天 12:54
落魄江湖的啸月 等人 共1条回复
黑袍神父
黑袍神父:先学做人吧
回复
&ntilde;10
今天 12:40
为了山河四海不吃鸡 等人 共1条回复
张家小辫儿
张家小辫儿:念到博士的书都白读了    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而且太平歌词是传统艺术     有的是人喜欢   不用你来否认
回复
&ntilde;12
今天 12:48
驴视频
驴视频:太尴尬了,左一个博士,右一个博士,是怕人家不知道他俩是博士?[挖鼻]
回复
&ntilde;11
今天 13:21
微笑刺客Ezio
微笑刺客Ezio:这男的上来就是一副吵架的样子,真他妈的装孙子
回复
&ntilde;11
今天 13:38
北京土著大联盟
北京土著大联盟:自大加一点念什么字?[费解]
回复
&ntilde;4
今天 13:03
娇羞桑丶 等人 共1条回复
那那西V
那那西V:@再也不会下午喝奶茶了 德☁️女孩快来看看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41
再也不会下午喝奶茶了 等人 共5条回复
兜兜与转转
兜兜与转转:一点都不好笑[Aloha][Aloha][Aloha]
回复
&ntilde;6
今天 12:40
石头在帝国
石头在帝国:可见现在的有些所谓的博士情商智商是多低了
回复
&ntilde;11
今天 12:40
甜小秋
甜小秋:视频没看完尬到不想继续看了,不评价,无法克说[微笑]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56
首席一级退堂鼓演奏家
首席一级退堂鼓演奏家:俩人啥狗屁不通,对前辈一点不尊重,以为自己的东西牛逼的不行。实际上[摊手]真的很辣鸡啊
回复
&ntilde;5
今天 12:54
胡源庆87331 等人 共2条回复
burn-e
burn-e:写的那些书在天津是怎么卖出去的心里没点数吗
回复
&ntilde;7
今天 12:46
一只萌豆豆 等人 共1条回复
Edward_S1112
Edward_S1112:别侮辱博士[汗]
回复
&ntilde;10
今天 12:51
神乐在吃醋昆布
神乐在吃醋昆布:昨天陪我爸看电视刚好看这个、他俩相声我确实没乐、跟郭德纲抬杠那段我乐了[笑cry]
回复
&ntilde;8
今天 12:42
北京土著大联盟
北京土著大联盟:自大加一点念什么字?[费解]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8:29
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
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感觉这俩人有点走火入魔了 传统相声怎么了 太平歌词怎么了 这俩真是给博士丢人 还带学生 那个叫什么的学生 上了三次节目的 说半天一句都不好笑 感觉像傻子 还以为全场在捧他 不知道全都是在寒碜你的呀 [挖鼻][挖鼻][挖鼻]
回复
&ntilde;9
今天 13:21
一到冬天就冬眠的小白 等人 共1条回复
岳云鹏后援会
岳云鹏后援会:图片评论 &iexcl;评论配图

回复
&ntilde;4
今天 13:01
焰火耶
焰火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错,想建立新的喜剧形式也没错,错在本身不够强大和没弄明白相声是啥以及缺乏对行业前辈基本的尊重。。。
回复
&ntilde;5
今天 12:46
尹匡美丽的双唇
尹匡美丽的双唇:他们完美演绎了什么叫情商低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47
一米阳光三寸暖xy 等人 共1条回复
lfy_fairy
lfy_fairy:这俩人是来捣乱的吧
回复
&ntilde;5
今天 12:45
为了山河四海不吃鸡 等人 共1条回复
延安子
延安子:这对,学傻了[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41
王女士很矫情
王女士很矫情:我觉着这个男的还挺厉害的,昨天2点多我看这个公式相声还在热搜前十呢,早上再看就没了,撤热搜也得花钱吧!这一夜得花多少钱。
回复
&ntilde;5
今天 13:25
火迷之家
火迷之家:其他的不说,最起码郭德纲在你面前是前辈了,直接说你。
回复
&ntilde;7
今天 12:54
Hello小辫儿张云雷
Hello小辫儿张云雷:这对交大的博士夫妻参加相声有新人节目 没把自己当新人 一点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什么 最起码把自己放在相声艺术家位置了 人家存在了你没有 你写500本书你也就这样 如果不服 可以用商演证明你自己那狗屁公式相声 用票房证明你是最牛逼的相声演员!不过你得自己投资 没人愿意做赔本的生意!何况为你![弱]
回复
&ntilde;3
今天 17:18
zhouzhou-623 等人 共1条回复
EXO-Lindy蝦米愛林駿鹿鹿桃桃
EXO-Lindy蝦米愛林駿鹿鹿桃桃:昨天这期节目我看了,自以为是的那副嘴脸哦,看了就讨厌[哼]一直diss别人不好笑,自己的笑话有公式可以算得出来,不好意思啊,我学历低,想笑就笑,不懂什么公式,后面有人说的那句"高学历说相声的也有正常人"太好了[赞]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13
EXO-Lindy蝦米愛林駿鹿鹿桃桃 等人 共2条回复
Felix扑了扑了飞
Felix扑了扑了飞:没有家教
回复
&ntilde;5
今天 12:50
飞天小雪雪
飞天小雪雪:呵呵,你已经走进了德云社的包袱里…下次学会尊重别人在出来…[二哈]
回复
&ntilde;3
今天 12:50
黑桃A633
黑桃A633:太狂了  没有礼貌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50
超级言言
超级言言:这夫妻前边一个表演的是郭老师徒弟,给过了,这个男的那个时候就特别不服,说人家说的不好笑,我觉着他这个也不咋地啊→_→
回复
&ntilde;3
今天 17:30
loanley
loanley:什么几把玩意儿,这公式也没让我乐一下啊
回复
&ntilde;3
今天 15:38
宓宓琦琦
宓宓琦琦:叫于谦儿,称呼郭德纲为你,用手指人……这哥们儿这作派~
回复
&ntilde;3
今天 14:19
我的故事绘本
我的故事绘本:好奇,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的博士?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21
我的故事绘本 等人 共2条回复
明明是个小姑娘
明明是个小姑娘:傻bubu
回复
&ntilde;3
今天 12:40
梦灬小疯子
梦灬小疯子:站没站相 说话一点都不知道尊重人 于谦后面加一句老师能死么,相声说的那叫一个尬 还老觉得自己挺牛的,是谁给的勇气啊 梁静茹么[二哈][二哈]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54
北京通州漷县镇草厂王晓芳临死前
北京通州漷县镇草厂王晓芳临死前:缺
回复
&ntilde;3
今天 12:40
JUVE空灵
JUVE空灵:说不好听这就算是在找茬骂街了,郭老师居然能忍住也是不容易。期待郭老师的下个经典作品《公式》[偷笑]
回复
&ntilde;3
今天 14:11
Alsthom 等人 共1条回复
柒老先森
柒老先森:这两货特么什么玩意儿~[挖鼻] &iexcl;评论配图

回复
&ntilde;4
今天 12:54
柒老先森 等人 共1条回复
亏小婕
亏小婕:昨晚看完节目真的挺生气的,这两口子居然怼了整个相声圈,真的挺自不量力的,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公式可以取代的,可以创新而不是推翻。再说到教养问题,对于一对受过高等教育和博士夫妻我也是很无语了,不知道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
回复
&ntilde;3
今天 14:15
不乐不活的盖GAI家豪
不乐不活的盖GAI家豪:抛开情商和教养。我觉得说相声和演喜剧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也并不是每个人通过锻炼就可以,性格,神情,思维,语言表达,长相(不是说丑就好笑帅就好笑,而是这个人的长相跟这个人表演的感觉让人们看的很舒服),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世界上就必须要有演员和观众之分!!!我觉得[允悲]
回复
&ntilde;2
今天 18:20
圆姐Claudia
圆姐Claudia:传送门    @相声大李
回复
&ntilde;2
今天 15:38
DrGrandpA
DrGrandpA:带着刺儿来的
回复
&ntilde;2
今天 14:23
O泡果蛋_milky
O泡果蛋_milky:@末日我们在一起 好尴尬啊[打脸]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12
末日我们在一起 等人 共1条回复
不二替替
不二替替:可是你们这个真不搞笑…[跪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03
不二替替 等人 共2条回复
Happy沐风小树
Happy沐风小树:支持这对夫妻,自信,有想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功!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2:55
Happy沐风小树 等人 共7条回复
压力山大温特
压力山大温特:现场看过的路过[酷]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2:50
冬日里的冰激凌 等人 共1条回复
拓胈貔貅
拓胈貔貅:博士这执照就别拿出来显了,侯宝林大师没文凭照样在北大文学系当导师。夫妻这事儿也是,没听说过捧逗之间不是夫妻胜似夫妻么,比如说侯耀文石富宽、王谦祥李增瑞、王洁实谢莉丝等等,合作几十年,搭档之间在一起的时间真比夫妻亲人之间在一起时间还长。所谓公式,好演员心里其实都有,没啥新鲜。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30
余翔Robert
余翔Robert:哪來的這麼兩個貨!什麼玩意啊!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44
英特拉根
英特拉根:最怕这种傻子,还老摆出一副大家都支持的态度来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9
名字PBG
名字PBG: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样以搏眼球?对人没有起码的尊重指指点点的受不了。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9
AwesomeAlice2017
AwesomeAlice2017:我说今天大家在于老师的微博说公式公式的,原来说这俩货呢[笑cry] 这两位上场前吃什么脏东西了吧[偷笑]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6
小庙流水
小庙流水:跨领域生搬恰是本领域不自信的一种逃避。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5
丑叔儿鹿
丑叔儿鹿:当了博士,没了素质和教养,唉~~有个屁用!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2
俞晨y
俞晨y:这俩人就是神经病,别在这糟蹋相声艺术了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2
MrBinG辰
MrBinG辰:书读的多话不一定会说[doge]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51
唐醋排骨P
唐醋排骨P:真的没看出高学历 高素质 还特别看不起人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46
M卖报的小画家M
M卖报的小画家M:以后我社的演出又多新哏了
回复
&ntilde;2
今天 12:40
Mr-Dong明
Mr-Dong明:想出风头想疯了吧,这下好了,这俩博士夫妻估计会圈无数脑残粉
回复
&ntilde;1
25分钟前
叶_雨
叶_雨:所谓的公式不就是抖包袱的方式吗,换个说法就觉得自己很牛逼[doge]
回复
&ntilde;1
今天 19:49
A的后花园
A的后花园:难怪这两成夫妻,他两的幽默感估计只有彼此惺惺相惜了[允悲]
回复
&ntilde;2
今天 19:36
刘锡凯
刘锡凯:你觉得你说的相声好笑吗?名副其实的俩2b
回复
&ntilde;1
今天 18:37
火器营-杨
火器营-杨:两口子来个边说相声边做爱的创新,比公式好
回复
&ntilde;2
今天 18:24
乔当当2011
乔当当2011:我特别喜欢太平歌词,这俩孙子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49
郑鑫0808
郑鑫0808:看过的人都知道...被后面清华那哥们儿打脸打的不要不要的。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42
太极有悔
太极有悔:既然都写了三本相声书了,那你两口子这段相声就该是精华中的精华优秀中的优秀吧,怎么还是老套低端的套路没特让观者笑呢?所以郭德纲叫他可以自己卖票试试,市场接受才是真的检验,按学历也许可以狂一狂,按小品质量就别去狂了,路数不对方向不对,------ 先分享不马后炮一个独立散户路过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32
爱穿衬衫的白板
爱穿衬衫的白板:一开口就是博士博士听的神烦,自负、目中无人、情商还低。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07
赵辰昕就是我呀
赵辰昕就是我呀:现代极高等教育的悲哀[晕]上海交大背不动这个锅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35
花豆角的沧桑
花豆角的沧桑:满场的不懂礼貌。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27
泪鬼一个
泪鬼一个:不看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24
有话好好说ss
有话好好说ss:不知天高地厚,博士咋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5:41
思爷驾到
思爷驾到:人有梦想是好事!但是分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就不对了!这位男士太高傲自大,成不了事,可能下辈子才能坐上郭老师那位子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5:32
圆姐Claudia
圆姐Claudia:一句话:什么玩意儿[挖鼻]
回复
&ntilde;1
今天 15:14
叫我瑞克
叫我瑞克:还舔着脸说能逗笑观众,我看的尴尬癌都犯了,说的什么玩意儿啊!
回复
&ntilde;1
今天 15:06
想当渔夫的芒果小姐
想当渔夫的芒果小姐:二位对不住 我还真就喜欢太平歌词 真不喜欢您那公式套出来的 相声也是艺术 是表演 不是流水线生产[微笑]
回复
&ntilde;1
今天 15:06
45度仰望男神
45度仰望男神:你爸妈没教你别用手指人吗  你爸妈没教你称呼长辈要说您吗  你爸妈没教你称呼前辈要叫老师吗  你爸妈没教你做人吗 而且博士的思维真是不敢恭维了  用公式定义相声的人一直强调相声不应该只有一种方式  那你公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你去给机器人讲笑话吧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是你能diss的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59
赵木木ya
赵木木ya:真不是花200钱雇来的?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49
人家去你奶奶的
人家去你奶奶的:读书读淤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32
豆瓣大虾酥芔蒜香学妹味
豆瓣大虾酥芔蒜香学妹味:能用语言逗笑大家的,一定是有情商的人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32
水晶大豆豆
水晶大豆豆: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31
极上领域
极上领域:不会写就别写,真几把恶心超不过大学社团的几下。就冲他拿手指头指点郭德纲,也不能让你们过,基本的礼节都不懂[衰]表演不表演放一边,你得先学会说人话吧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29
找不到饿的感觉
找不到饿的感觉:这都是节目组安排的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35
达尔文和他的傻儿子
达尔文和他的傻儿子:眼睛长脑瓜顶上了,可脑袋又长屁股上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31
_Estelle丶
_Estelle丶:以为自己是个博士就在所有领域都牛逼么[二哈]相声说的没一点儿相声的样儿[二哈]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17
魁的提拉米苏
魁的提拉米苏:不管你是什么相声,逗观众笑了你就是好相声。可是我看公式相声一点儿没笑,还满屏尴尬[哼]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14
Michelle_Walton
Michelle_Walton:好笑吗?有谁觉得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12
小橘居居居居居withL_
小橘居居居居居withL_:先学会做人吧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11
RyanWang24
RyanWang24:@BAIBUu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9
文武斌的斌斌斌
文武斌的斌斌斌:我怎么看?我不看!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3
-孤独的反抗者-
-孤独的反抗者-:反正我没笑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0
Qoo_____
Qoo_____:典型的成才了,但是没有成人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0
ANSON不高兴
ANSON不高兴:确实不好笑[绿丝带]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0
霍绍棠
霍绍棠:太没礼貌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9
钰轩丷
钰轩丷:相声是一种艺术,不是你那几个公式就能表述出来的,他俩就是脑袋不正常,读书读傻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8
丿甜甜甜甜甜小颖丶
丿甜甜甜甜甜小颖丶:这个博士是不是读书读傻啦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7
佳宝汐
佳宝汐:只能说术业有专攻,干好自己的本行吧,连做人基本礼仪都不会还跨界指手画脚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5
九月知了_-
九月知了_-:反正是没笑点,全程感觉很尴尬!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5
宫廷玉液来一杯
宫廷玉液来一杯:虽然对郭德纲不怎么感冒,但是这对夫妻一点没有博士应该有的素养。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5
滴崽滴崽
滴崽滴崽:昨儿看直播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什么说唱比赛居然还能和评委来言去语这么激烈 郭老师看说相声真的很准说你自己已经觉得自己是冠军了 还来这儿较什么真儿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4
saruuul
saruuul:我觉得说得挺好的,里面的梗都不错啊,大家不用这么仇视吧,如果你非要站在挑刺的角度那也没办法吧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4
我是章鱼哥的表哥
我是章鱼哥的表哥:存在即是合理,郭德纲说的道理,你有市场就有存在价值反之没有市场只能束之高阁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52
小卡一号铲屎官
小卡一号铲屎官:连最基本的尊重他人的道理你个博士生都不懂?老师也是白教你这么多年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47
JayYingdo
JayYingdo:学成了博士还是拿手指指人[太开心]有屌用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46
西兰花猫耳面
西兰花猫耳面:奇葩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40
匹-------夫
匹-------夫:奇葩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40
孙燮宇
孙燮宇:扯淡
回复
&ntilde;1
今天 12:39
墨描果壳
墨描果壳:感谢李博士,让我明白了以后有孩子教育方向是什么,脑子正常、有教养、比学历重要的多。
回复
&ntilde;1
今天 18:28
聆听那一段情伤
聆听那一段情伤:博士真的很牛吗?真是读书读傻了吧
回复
&ntilde;1
今天 18:10
吃西瓜从来不吐籽儿
吃西瓜从来不吐籽儿:纯是特么读书读傻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26
Vintage_Corleone
Vintage_Corleone:啥也不说了,单说这个形式吧,明明是脱口秀,干嘛非要挤破头皮混相声圈 &iexcl;评论配图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24
我是一个专铲圣母婊的一线工人
我是一个专铲圣母婊的一线工人:郭德纲脾气越来越好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47
ChowJabe
ChowJabe:欺负郭德纲没带李鹤彪?[费解]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46
巴黎赵永升_金融学
巴黎赵永升_金融学:现在相声的门槛那么低了?再者说,博士无非多读几年书,有嘛可嘚瑟的。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36
楊金硕先森
楊金硕先森:读书读傻了,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回复
&ntilde;1
今天 16:32
小怪兽明媚O_o
小怪兽明媚O_o:这是念书念魔障了呀[允悲][允悲][允悲]
回复
&ntilde;1
今天 14:21
拯救地球很累
拯救地球很累:真给博士招黑呀,俩人从小没家教吧,不懂的说话用“您”。就你们这也叫相声?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59
Just_Renate
Just_Renate:小初高本硕博连读的少数缺心眼之一。别人是最怕拿学历出来贴标签 他俩还故意往坑里跳。此男博士自尊心过于强大 他老婆要小心。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22
刘康鑫
刘康鑫: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7
小丢子广播电台FM413
小丢子广播电台FM413:博士学位 呵呵呵
回复
&ntilde;1
今天 13:05
邪恶猫师太
邪恶猫师太:有没有必要查一下博士论文是不是原创?//@李锺楠:称呼于谦请带上老师,要么叫谦儿大爷 ,你丫是个什么东西,于谦于谦的
回复
&ntilde;赞
16分钟前
泰迪茶爸
泰迪茶爸:佩服郭老师!这要是换个暴脾气 早就上去给丫一大逼斗了
回复
&ntilde;赞
29分钟前
生兮若浮而死兮若休
生兮若浮而死兮若休:删减了吧
回复
&ntilde;赞
39分钟前
泰迪茶爸
泰迪茶爸:这脑子里有包吧?
回复
&ntilde;赞
44分钟前
暴躁毒萝
暴躁毒萝:你不认识我是吧,用手指指太没有礼貌了,我觉得得用五指,毕竟是前辈
回复
&ntilde;赞
45分钟前
酷酷的鞠
酷酷的鞠:想火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35
幼稚園班長萌萌
幼稚園班長萌萌:他们这倒是衬托出了我社演员的优秀[污]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22
摄影师端阳
摄影师端阳:看这段了,看的生气,相声是对人的艺术,不同意那套所谓公式,郭德纲回应的算给他们面子了,水平和高度和脾气不匹配;另外觉得相声演员都有点笑看生活调侃由人的生活态度,不能太较真儿。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19
满月天光
满月天光:这哥们儿算是出名了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17
郭宇桐
郭宇桐:说学逗唱,这些是相声的精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公式就能颠覆的了的。他们说的根本不是相声,顶多算两个人在台上胡咧咧几段蹩脚的笑话,而且理科生听完也觉得尴尬笑不出来的那种。而且太狂妄了,面对当今中国相声界的巨擘出言不逊,“于谦儿”都能说得出来。无知,且缺德。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16
舟舟舟粥
舟舟舟粥:@小小欲粥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10
让我带你逃离这个星球成为帮凶
让我带你逃离这个星球成为帮凶:恶心 别侮辱相声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20:09
田珊Sann
田珊Sann:这是典型的自以为是!自以为是个博士什么都懂了!说话你你的!用手指人!直呼他人姓名!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9:53
LIL-LSL
LIL-LSL:缺家教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9:41
不叠被的神
不叠被的神:这个我看了,高学历的耻辱,偏执的可怕。
回复
&ntilde;1
今天 19:15
拧巴的女王
拧巴的女王:这对夫妻讲的也不逗 男的没礼貌 给人感觉也很不舒服
回复
&ntilde;1
今天 19:13
三公子叫李哪吒
三公子叫李哪吒:有可能他们的公式是有道理的,但是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但道理需要从“人”的嘴里说出来,他俩这修养算人么,不过我选择原谅他们,因为毕竟一个个体能力有限,他们所有时间都用来考博士了,没时间学做人,我理解,希望大家不要对博士这个学位有误解,更不要对知识和文化有误解,骂就骂他俩好了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8:17
城噢
城噢:@桃木佳子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8:01
桃木佳子 等人 共1条回复
小恰幸Lance
小恰幸Lance:#相声有新人#  说实话 ,的有些很气愤。郭德纲老师真的是爱相声,从他最初努力去理解“公式相声” ,到善意的告知相声并不是机械的 高科技的,而是真情实意的传达 ,但博士夫妇未能理解。还是那句话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希望公式相声好 但别忘了,没有老祖宗这些玩意,你也不是干这个的!力挺郭德纲!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45
杏林的老妖精
杏林的老妖精:公式算错了   缺心眼的公式算对了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40
马力至上_史萌
马力至上_史萌:与相声无关,与教养和情商有关。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34
这是董YAO
这是董YAO:由打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儿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这里边都能给你找出来,有现成的你不用,你非把它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得过一百多年这么些老先生的智慧吗?…《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回复
&ntilde;1
今天 17:30
这是董YAO 等人 共1条回复
剧本儿
剧本儿:真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啊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20
刘晨婷-
刘晨婷-:这俩人有微博吗 拉出来吊打啊 一开始就用手指郭大爷 给了本破书还说郭大爷看不懂 什么素质???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17
大猫最爱喵星人
大猫最爱喵星人:一点教养没有 看着就恶心。我桃儿脾气是越来越好了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07
卞小菟
卞小菟:@AJ_Bird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06
赵妥妥是只袋熊
赵妥妥是只袋熊:你说的可能有道理 但你的道理并没有在作品里表现出来 一点也不好笑 而且你的态度 明摆着就是看不起传统的相声 连点尊重都没有 当了博士心里就是自命不凡高人一等 最基本的礼貌你的导师不教你吗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7:03
芳心纵火犯颜世睿
芳心纵火犯颜世睿:都喜欢太平歌词啊,就喜欢相声本来的样子,略略略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59
伤花儿
伤花儿:我以为有多牛逼呢[允悲]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56
奔跑的聂川博
奔跑的聂川博:@魏秒秒最近一直在有小情绪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50
SONA003
SONA003:节目效果吧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38
dassin
dassin:这想法蠢到应该是节目特意做的效果吧……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25
我是苗伊彤
我是苗伊彤:看完这个 突然觉得郭德纲相声可以 而且涵养不错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19
摇滚茶人
摇滚茶人:关键他的相声,不好笑呀[允悲]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6:00
愿长夜有人陪你聊天
愿长夜有人陪你聊天:没教养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54
笑凡阳zyb
笑凡阳zyb:如果笑也能用公式算出来,那这个世界得多不好笑。个人意见。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44
我改名字了喔
我改名字了喔:丢了我们博士的脸 哼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42
AK先生-Moto-Master-in-Amoy
AK先生-Moto-Master-in-Amoy:我支持创新相声的概念,确实传统相声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样。但是,这个所谓的公式相声根本算不上是相声。捧逗不分、包袱难懂。我也看了这俩人在其他节目表演的“相声”,充其量只能算个小品罢了。创新,并不是盲目的剑走偏锋。尤其是对于传统曲艺来说,在没有基本功和理解的前提下,只会落人笑柄。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37
在诛仙台上
在诛仙台上:相声是中国的传统,创新要在根的基础上创新,它的本质是不能变的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35
律-LYAN
律-LYAN:干过传销好像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22
大脸豆子
大脸豆子:赶紧给精神病医院打电话问问有没有俩病人跑出来[笑cry][笑cry]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19
Leesplace
Leesplace:一个字:滚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18
飘飘大侠就是在下
飘飘大侠就是在下:和我桃儿耍嘴皮子?再修炼30年也不够啊…还是回家算公式去吧,干点正经自己能弄明白的不好么…读到博士也不容易…[挖鼻]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5:10
WuKiki是呆萌少年呐
WuKiki是呆萌少年呐:@孙佳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56
我_无语
我_无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回答问题化解尴尬得有文化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49
孙木头z
孙木头z:您那叫写笑话,不叫相声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47
饕呀餮呀
饕呀餮呀:按说这种不懂事的毛病24岁以前怎么也被社会板过来了……这……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39
SirinX
SirinX:真他妈想揍这男的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36
黑不溜秋er小屁孩
黑不溜秋er小屁孩:我还没见过跟郭德纲干嘴仗干赢的人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32
喵行云
喵行云:要的是炒作的效果吧。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24
一如流浪的元气少女
一如流浪的元气少女:两人在台上说了几分钟话 就可以叫相声了? 呵呵!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22
ElVoluntarioso
ElVoluntarioso:对不起 看了4分钟 坚持不住了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17
华图阎萍萍
华图阎萍萍:又给博士招黑了,不管怎样夫妻俩总算出名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公式计算出来想要的结果[思考]
回复
&ntilde;赞
今天 14:1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3 09:25
【案例】

说相声博士夫妇怒怼郭德纲火了 还喜提200万融资

原标题:说相声的博士夫妇火了!现场怒怼郭德纲,还喜提200万项目融资
图片来源:节目视频截图

这两天刷爆网络的,除了著名演员分手之外,还有一个《相声有新人》的节目片段:
一对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郑钰和李宏烨上台说了一段相声,在之后的点评环节不太如意,情绪较为激动,基本上就要和评委郭德纲吵起来了。
吃瓜群众纷纷为参赛选手在公众场合展现出这样的“真性情”而感到震惊,因此网络上目前主要以声讨为主,尚未出现反转。
这对夫妻一上台,就带了自己写的三本书赠予郭德纲,三本书的名字分别叫做《校园相声学》《相声的有限元》和《逻辑搞笑实录》。而他们要颠覆传统相声的“戏码”从一开始就很足,话里行间都是暗戳戳地火药味。他们参赛的底气在于,李宏烨自创了一个相声公式,他认为笑是可以计算的,这个公式就是计算“笑果”。他们基于这个公式来创作相声,甚至实现了稳定的量产,而非传统的唱念做打说学逗唱。


他们现场表演的相声,也正是来自于这个公式的原创,同时讽刺了当代相声抄网络段子,笑点陈旧,难有新意。不过郭德纲对于这段公式相声、量产相声,婉转地表达了不同意见,并指出唯有商业演出能卖票,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最终没让他们进入下一轮。几番唇枪舌剑较量之后,夫妻二人带着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你必将高攀不起”的情绪下了台。



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剪辑的关系,事后他们也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试图解释当时场上的情况。


相声,当然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文本创作是一方面,相声演员的水平更是一个方面。不过将相声内容量产,这样的概念也不陌生。之前轰轰烈烈打造“超级IP”不也就是讲究的这样一道流水线工程吗?
但郭德纲不认可不代表其他人不认可。有趣的是,一个月之前,在央视财经频道一档鼓励创业的节目《创业英雄汇》上,这对夫妻同样登台,依然合说了一段相声,李宏烨介绍了自己的团队“新语相声”,讲解了自己的理念,却得到了现场专业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因此,商演的门票还没卖出去,融资可能倒先来了。
新语相声上节目的时候还是“天使轮”,想要融资200万元,出让10%股权。他们号称团队每年稳定写出相声150段,公众号的几万粉丝每两天有一段相声听,而且新语相声的目的在于打造一门新语言。

灭灯的投资人表示,听懂了意思但是不懂公式的细节,但主要感觉事情做不大,就放弃了。而亮灯的投资人,感觉也许还是个可以做的生意。

微影资本创始合伙人唐肖明在节目中表示,“优秀的创作公司背后一定有套路,我是认这个路的。在流量红利快耗尽的时候,我们特别珍惜有产生优秀内容的这个人和团队以及能力,但必须是优秀内容,必须是头部内容,而不是拼量。”

最终,有8位投资人表达了投资意向,还形成了一轮创业者“反选”的竞争态势,唐肖明以200万元的价格和李宏烨达成意向融资。

微影资本官网介绍,其旨在打造“产业+VC”产业基金2.0新模式,专注于投资影视、体育、演出、新媒体等泛娱乐行业。而唐肖明直接主持的投资合计投资金额约15亿人民币,负责了骏梦游戏、四月星空、微影时代、灵思营销、时代院线等10余家企业的投资。


实际上,回过头来看,引起网络讨论度的除了节目上的火药味之外,还有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到底能不能公式化和量产化?能不能把传统都摒弃掉?在这个路径上的改革和创新,会是一个好的方向吗?
毕竟一直以来,逗人笑都是比让人哭更难的一件事。
来源:外光锥(微信号:waiguangzhui)

http://news.sina.com.cn/s/2018-08-13/doc-ihhqtawx6716872.shtml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3 09:28
【案例】

四川安岳佛像“浓妆艳抹” 当地称群众自发所为

原标题:四川安岳石窟佛像“浓妆艳抹” ,当地称群众自发所为
“文物保管员就是看看文物有没有被偷,其他的事情也管不了。”李文表示,当地“野蛮修复”文物的风气刹不住车,“村民很淳朴,只是没有正确引导,不知道是违法的”。
▲资阳市忠义镇骑龙坳唐代大佛被重绘。

栖身石窟近千年的唐宋精美石刻造像,如今被浓妆艳抹、披红挂绿。近日,四川资阳市、广安市等地石刻造像遭“野蛮重绘”事件受到多方关注。

新京报记者从四川资阳市文物爱好者处获悉,石刻造像被擅自彩绘,不仅出现在安岳县,在资阳市其他地区的大量石窟中也较为普遍。文物爱好者向记者展示的照片显示,此处还存在文物被盗、不合理利用等问题。

这些文物多属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修复专家表示,彩绘添加材料可以去除,将文物恢复原状,但过度清洗会造成表面岩层颗粒脱落。

事件:佛像修复后覆盖多种颜料

上周,备注为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的微博网友“许鑫NixUx”发布了一系列照片,显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峰门寺石窟造像被重新彩绘。

从对比图可以看出,该佛像在修复前已有色彩剥落,但除右掌断掉,其余部位没有明显损坏。而修复后的佛像全身覆盖鲜艳的红、蓝、黄、绿等颜料。

随后,该网友又发布了数条信息,显示广安市金凤山摩崖造像、安岳净慧岩造像,内江市资中县东岩造像等多处文保单位造像均遭到彩绘。
资阳市文物爱好者李文(化名)告诉记者,当地被重绘的造像远不止被曝光的几处。
据悉,资阳市下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保存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
]根据李文提供的照片,资阳多地摩崖石刻均有重绘现象。其中,省级文保单位庵堂寺摩崖造像、骑龙坳唐代大佛、报国寺大蜀广政年间摩崖造像、寺山门清代西游记石雕等被通体彩绘,省级文保单位半月山唐代大佛佛足遍布游人刻字,唐代密檐式砖塔塔顶搭建了“屋顶花园”……
李文介绍,当地文物分布密集,但其中有很多长期缺乏保护,甚至被盗。李文老家资阳市中和镇凉风乡有一处建于明代的罗汉洞,上世纪90年代被列入县级文保单位,他曾数过,洞内共有200余个罗汉造像、建筑构件、柱础、九层镂空香炉等文物。但2000年开始,文物陆续被盗,目前只剩下西方三圣造像、石狮等,三圣造像也被擅自粉刷金漆。
“文物保管员就是看看文物有没有被偷,其他的事情也管不了。”李文表示,当地“野蛮修复”文物的风气刹不住车,“村民很淳朴,只是没有正确引导,不知道是违法的”。

回应:系热心群众自发捐资所为
8月5日,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发布声明称,1995年6月,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对峰门寺进行培修,聘请工匠对龛内主尊造像进行重绘,后被制止,其余造像未被重绘,至今仍保持原貌。情况发生后,安岳县文管所安排当地热心群众对峰门寺进行看护,又派专职管理员看护县级以上文保单位。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就宋代金凤山摩崖造像(俗称水月观音)被重绘也作出说明,称1994年3月,当地信佛群众自募资金擅自修补造像的残缺部位,并涂上了红、蓝、青三色油漆。
2015年,当地信佛群众又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自建佛像部分进行重绘。目前,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已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并另外派一名专职文物保护人员加强日常巡查管理。
记者注意到,8月9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刊登《四川资阳五措施推进安岳石刻的保护利用工作》文章,介绍了近年资阳市对安岳石刻保护与利用开展的工作。
文章提到,《资阳市安岳石刻保护条例》10月将完成三审工作并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批。这将是资阳市首部地方实体法规,颁布后“可以有效解决安岳石刻管理机构、人才队伍、保护资金、保护措施、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整合安岳石刻管理资源,促进安岳石刻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安岳石窟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已全面完成,将报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资阳市目前已经启动“净慧岩抢险加固工程”“毗卢寺保护房建设工程”“文庙牌坊抢险工程”“龙台兰华宫抢险维修工程”等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建设。

专家:颜料可清洗,但可能造成损坏
被浓妆艳抹的唐宋造像,有没有可能恢复原状?
一名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表示,但凡只是在表面加塑与涂装(没有雕凿),都可以恢复到原状,“现在原状造像被封印在涂装外壳内情况还算稳定,待制定好修复方案定能重见天日”。
该修复师告诉记者,任何彩绘添加材料都是可以去除的,但不同颜料需要不同的去除剂,尚不知被曝光的石刻用的是什么彩绘材料。虽然可以后期清洗去除,但由于四川地区多砂岩,容易渗透和吸附颜料,过度清洗会造成表面岩层颗粒脱落。

焦点
相关法律规定修缮文物不应改变原状
国家文物局特聘专家付清远表示,各地政府应该强化文物管理经费的财政保障,确保文物保护有投入、有管理、有责任,文物出了问题,要问责相关责任人。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并且明确,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若尚不构成犯罪,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摩崖石刻均位于山崖上,距离城市往往较远。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此前曾告诉记者,此类田野文物是文物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散落田野的造像和石刻,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
国家文物局要求石窟修缮要控制色彩
2014年,国家文物局在安岳石窟圆觉洞窟前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立项批复中提出,工程应遵循 “最小干预”原则,其体量、色彩、形制应与文物环境相协调。
同年,国家文物局对安岳石窟卧佛院(经文洞)摩崖造像防渗抢险保护工程要求,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5年12月,国家文物局针对安岳石窟(卧佛院摩崖造像)保护规划提出,要明确建设强度、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2017年,17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抢救保护中国石窟之都安岳石窟的建议》,建议加强安岳石窟的抢救性保护、支持窟檐建设、加大环境整治项目支持力度等。
国家文物局答复该建议时明确,后续要重点加强安岳石窟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将在“十三五”时期川渝石窟保护工程推进过程中,考虑将安岳石窟纳入重点项目范畴,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及时组织专家赴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新京报记者 倪伟

http://news.sina.com.cn/c/2018-08-13/doc-ihhqtawx6277156.shtml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5 13:11
【案例】

近日,微博上有关“古代石窟造像被翻新”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四川安岳石窟造像的佛像被当地群众聘请工匠用彩漆“重绘”。
而据官方微博了解,该佛像为县峰门寺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备目录清单中,是观赏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极高的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事件源于当地善男信女觉得翻修是功德一件而自发组织,没有经过任何官方允许就擅自采取了“保护”行动。
不幸中的万幸是,四川安岳石窟拥有各级别石窟造像保护单位共100余处,惨遭“翻新”的四川安岳石窟佛像仅是个例,其余仍完好无损,但即便如此,此次惨遭民间“保护”,仍给当地文化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网上群众更对此事表示痛惜,纷纷表示“文革时期幸免于难,却没躲过善男信女的义举”、“好心办坏事”、“这不是文物保护而是毁坏公物”。
四川安岳石窟造像惨遭“翻新”并不是近年来唯一的一起事件。两年前,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样子,变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
鲁迅曾在《题未定草》中写过一个北京土财主将布满铜锈的文物器具擦得锃光瓦亮并以此自得的故事,但并未嘲讽他的“附庸风雅”,因为土财主所做作为,不过是将文物还原为那个时代应有的姿态,而并非破坏。
但反观现今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早已称不上还原,更难称之为保护,无论是小河口长城还是四川安岳石窟造像,都是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早已失去原有的味道。
理应扎根于国人心中,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缮,本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所呈现的那样,由仍秉持“造物精神”、传承技艺的现代匠人饱含敬意地“修旧如旧”。
但频频出现以“文化保护”之名,施“公物破坏”之举,实质上则暴露出一个截然相反的问题:部分国人正在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
正因如此,才会有求善得仁的迷信,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误读破坏公物;才会有改建古迹,对传统匠人遗留的手艺财富肆意改动的问题;才会有现今传统手艺人空有技艺,却于文物修缮中鲜有用武之地的现象。
石窟造像惨遭“翻新”现象为每一个人敲响警钟,请尊重中国传承,尊重文物,尊重遗留至今的手艺,我国漫漫历史保存下来的文化财富,无论是人还是物,又有多少经得住这样的消磨。
http://www.sohu.com/a/245739417_261491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6 20:26
【案例】

一线城市搓个澡,连续一周没吃饱。




https://weibo.com/1822004717/GuUX4zoAO?type=comment#_rnd1534417000665
编辑:付莎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16 20:29
【案例】



编辑:付莎莎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8-17 09:46
【案例】

孔乙己浏览器一到应用商店,所有浏览器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浏览器,你又偷chrome的内核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来两轮融资,2.5亿起步。”便排出浏览器的广告。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内核了!”孔乙己浏览器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反复封装chrome浏览器的内核,被大家解包吊着打脸。”孔乙己浏览器便涨红了icon,图标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换内核不能算抄……半定制!……浏览器内核的事,能算抄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中国首个自主内核”,什么“多个企业和部门都在使用”之类,引得众浏览器都哄笑起来:应用商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新闻背景:
红芯浏览器被指套壳谷歌Chrome
中国初创公司红芯声称已开发出国产浏览器,结果被用户发现其软件明显可见Chrome浏览器的痕迹,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公众抨击。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8991#s=p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