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的标配,新闻学子的第二课堂
记者摇篮 新闻黄埔
职业谚语:言简意赅的从业经验
高明勇
一些年轻记者或学生会问一个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捷径或秘诀,尽快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
“秘诀”之类,在这个行业似乎是不被认可的,因为这个行业的色彩中有一些“手工业者”的成分。
不过,我倒想提供一些“职业谚语”,就是言简意赅的从业经验。这些“职业谚语”可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吃力不讨好。“灵验”的时候,大家未必记得住;一旦“出错”,就没有谁记不住。
尽管如此,一些“职业谚语”,不妨一听:
1.做新闻是个良心活儿
若干年前,我在大学校报做记者时,采访过一位全国优秀教师。那位女教授谈起学生学术滔滔不绝,谈起自己生活无所适从,穿着过时,为了节省时间,买衣服时都是一次买一大包放在家里慢慢穿。问及理想时,她说,“教师是个良心活儿”,是否尽力自己心里最清楚,当教师就要对得起良心。
其实,教师、记者、医生等对“道德感”有要求的行业,都是良心活儿。当然,关于“良心”,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良心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得起良心的底线,有基本的共识,比如不造假,不说谎,等等。
2.记者跌个跤,也要抓把土
以前我和《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交流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记住出门跌个跤,起来也要抓把土”。简单说,就是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学会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最典型的例子,是他1983年9月在新疆吐鲁番、石河子的采访经历。当时他在党报当记者,报社的意图是想为开发西北造一些舆论。但是想不到的是,由于那里景色奇特,旅游开放,外宾很多,中央领导来的也多,作为党报记者有一种被冷落的悲凉之感。无聊之余,听说当地一位叫夏训诚的人,是当时中国进入罗布泊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便如获至宝,登门采访。结果,西北之行50天,梁衡一共完成了1篇评论,3篇消息,4篇通讯,4篇散文,2篇报告文学,这些采访记录,后来订在一起,命名为《西北之行》。他的理解是:“只要有这种精神,一般来说是不会扑空的,即使当时不能写出稿子,记录的资料以后也会有用。”
3.只可我不用,不可我不知
我大学毕业不久,有一次去采访一个进行了二十多年学生会自治选举的中学。我当时在这个学校呆了三天,不管是参选的学生,还是一般的同学,不管是校团委学生处的老师,还是最早推行民选试验的老校长,我一个都没漏掉,采访量很大。稿子写得很顺利,标题是《南外学生“民选”试验观察》。夜班编辑的时候,值班副总编辑老陈评价不错,突然问了一句:“教育专家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当时我一下子慌了,压根儿没有想到采访,赶紧连夜补充采访。签版后,老陈给我提了个醒:“(记者采访)只可我不用,不可我不知。”的确,记者采访,就要研究透,听取各方的意见,有备无患。
4.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新闻业对记者的挑战越来越大,一方面,记者的专业背景大多是中文、新闻、外语、法律等文科专业,而面对的问题大多具有专业性,比如法律法治、经济金融、社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弥补;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许多社会问题具有交叉性,很多问题甚至无法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来解读,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需要尽可能地多学习专业知识,“隔行不隔理”,不同行业之间的道理具有某种相通性,需要尽可能地学习那些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知识,比如关注法律可适当多看看法理学(或法哲学),关注经济学可适当多看看经济学原理等。
5.最好一块肉,要做几道菜
记者眼中的一个好题目,就像是厨师眼中的一块好肉。很多时候,不妨多做几道菜。2011年,我经历的准生证办理难的问题,就是这样。最初,办证难的经历,我写了一篇小稿《被“批准出生”的孩子》刊发在《纽约时报》中文版,后来引起国家计生委关注后,又先后撰写了《准生证依旧办证难?》、《分步取消“准生证》、《计生是国策,但也不能乱“捆绑”》等。
(作者为《新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