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4级新闻学概论课堂分组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4-11-7 21:15
标题:
2014级新闻学概论课堂分组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4-11-7 23:29 编辑
新闻1401班长 蔡名龙
1402班长 郑慧苗
第一组
郎静瑶(组长)郑慧苗 张子颜 张译允 刘成梦 王凤 阿尔史伟 王雅蝶 张乐 舒思然
第二组
刘艺(组长)陈倩 刘佳敏 刘丹 蔡名龙 俞全威 刘琪 宋昕益 伍勇 杨雄 文科
第三组
陈婉秋(组长) 周美瑶 江雪 吴瑞馨 刘芯倩 徐佳 杜琴 余丽娇 王心静 甘甜
第四组
杨恒(组长) 翁江林 钟兴茂 袁立武 瞿杰 李金龙 文小成 贺鹏飞 舒孟华 殷玉鑫 宋潇
第五组
杨皓(组长) 赵一苇 苏英 屈玉巧 江依凡 罗彬茹 朱光琴 万春波 黄伟强 任宪平 董威
第六组
孙一丹(组长)张亚燕 王丹 刘芳 喻洁 刘静雯 李旭 谭娅 沈青青 刘甜甜 王艺咨 李婷
第七组
聂福志(组长)张艺 张悦 周丽娟 付丽 王星梅 黄尘 郑琪 漆丽
第八组(13级)
潘婷(组长) 冯韵竹 朱仁 王玲灵 苟艾琳 杨婷 缪岳威 廖芷翎 何丽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2-1 22:10
第三组全员问题: P139真实的新闻是认识真理的途径,但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相斗争而发展。那么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假新闻,是否该一味地否定呢?—陈婉秋
P116“新闻中的事实哪怕缺少一个关键的时间或空间概念,都由于无法验证它的存在,让人认为它是虚假的。”可是在现实新闻中,大多数人关注新闻时,并不太关注精确的时间或空间。人们常关注的是事件的发生,那么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余丽娇
P141“三角定位法”除了要采访事件当事人以外,还必须有两个与报道对象无关的事实来源。“两个”是否太过绝对?如果这两个事实来源为假或不真实呢?这种情况是否应该扩大采访面?既然与报道对象无关,又如何证实当事人提供的采访素材?—杜琴
P127记者对个体事实的报道要依据典型性,但又说,只要它重要,有知悉意义就应立即报道。这样会不会跟典型性违背?—周美瑶
针对全章,新闻真实是媒介生存的土壤,也是业界良心,但刘老师在课上多次说党报之类的政府主办的新闻大多粉饰太平,是否丧失了业界良心?—江雪
P112第三段首句“新闻的个体真实和事实表象不能有任何出入。”但你在讲新闻的整体真实时说过:“许多事件是由假象和真象构成的。”我认为事件一旦有假象,哪怕很少,也会使个体真实和事实表象有出入,那我可以认为这句话是不完全错误的呢?—吴瑞鑫
P111“新闻个体真实是感性真实”,但具体事实是客观的,记者报道的是自主选择的部分,也是客观的,为什么说它是感性真实?—王兴静
推举问题
P137“坚持新闻真实是报道的首要原则,它是构成新闻的基础。”但真实是一种主观认识。主观有多样,在这种主观认识的前提下会影响新闻的质量吗?(P104)—刘芯倩
P114“新闻的真实度从形式上看是内容详略问题"有些假新闻把内容编造地非常详细,越详细的新闻真实度就越高吗?越真实吗?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徐佳
P112既然个体真实同客观事实相符,单一新闻事实完全复现本源,那个体真实为什么只要求表象真实,这样还能复现事实本源吗?—甘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2-24 15:39
六组第四章预习提问总汇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4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孙一丹 于 2014-12-24 10:38 编辑
六组第四章预习提问总汇
小组成员:刘甜甜、李婷、王艺咨、沈青青、谭娅、刘芳、王丹、张亚燕、李旭、刘静雯、喻洁
组长:孙一丹
刘甜甜
1、第157页
“新闻只有高时效,才有最大的价值。没有时效,就没有新闻,也就违背了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问:书上也说了,新闻还讲究“最佳报道时机”。所以,上述的说法是否说的太过于绝对了?那么又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呢?
2、第165页
新闻话语不是“说话、讲演和论述”,而是附加言说者的意图,“不是在说事实,而是说记者对事实的看法”。问:这是否和“报道的客观性”矛盾?为什么记者要去阐释观点,作出褒贬,作为记者不就是应该陈述事实,其它的让受众自己去理解的吗?
3、第174页
“对于党报而言,新闻报道还要坚持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的原则。”问:其中的坚持“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是否和P173“新闻报道必须完整全面、不遗漏重要的消息和情况,维护人民的知情权。”矛盾?因为在我看来,坚持所谓的“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会出现“报喜不报忧,只讲一面而不讲另一面”的情况,从而可能会扭曲受众的认识。
刘静雯
1、第150页
施勒认为商业利益的驱动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而新闻社稿件的销售利益又让人们看到客观性的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商业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呢,为什么在我们身边,总是会出现为了利益而忽视新闻的客观性的现象呢?
2、第172页
新闻报道具有主观性,但任何主观内容都无法强加给事实,记者的主观意识只是用于再现事实,而不是改变事实的内容。那么,假如“他笑了”,“他和蔼地笑了”,“他诡秘地笑了”,记者怎么知道其他人笑的真正含义呢?这带有主观性的描述不是已改变了事实的内容么?
3、第151页
客观性是媒介传播真理的基本方式,因为真理都是客观的。但是,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也会是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往往随着科技的进步,真理也可能会转化为谬误。例如以前科学家认为宇宙有九大行星,但是,现在,通过科学家的不断检验,发现宇宙只有八大行星。那么,以前报道的那些认为宇宙有九大行星的新闻属于虚假新闻么?
李旭
1、只要新闻内容和客观事实是一个样子,记者透露自己的立场也是新闻客观性体现。那么记者的主观报道怎样做好客体化,写出好新闻呢?
2、报道的时机解释说抓住时机将群众关心的疑点和难点披露出来。那么记者能通过什么渠道获悉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哪里呢?
3、
第157页举例说明记者在调查造假证问题时要先搞清楚后续内幕再报道。但若把问题完全调查清楚需要一段时间,这不就违背时效性么?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同事件有不同程度的时效价值呢?
张亚燕
1、第147页第二段
“由于大量媒体报道的绝大多数新闻是真实或基本真实的,构成人类生存的拟态环境,每条新闻在受众头脑里不断积累,逐渐拼成世界的完整画面”。“新闻报道的是群众预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不是每件事都有被报道和知晓的必要,所以文中“每条新闻在受众头脑里的不断积累”就“构成了世界的完整画面”,说法是否绝对了?
2、第152页第三段
“记者选择事实力图体现自己的某种意向,舍去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记者的观点通过选择的事实暗示出来“中”舍去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后,新闻是不是就不完整了?对公众不能知晓整个事实是否不公平?
3、第156页最后一段
“有些事实必须经过充分沉淀,才能清晰地显露出它的趋势,在某个特定的时机报道才有更好的社会效果”中“在某个特定的时机报道”与新闻的时效性是否发生了矛盾?
沈青青
1、第156页说
“新闻只有等到特定时刻报道才有更大的价值”,但157页又表明,“新闻只有高时效,才有最大的价值”。二者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冲突?有些新闻发生时,难道我们也应该等到特定的时间才报道吗?
2、第156 页说
“时宜性原则可能贻误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特别是批评监督类新闻,”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怎么来应对?
3、第161页
“新闻涵化是记者的报道意图或痕迹暗藏于新闻中的现象,有时,新闻涵化实际是媒体在新闻中有意渗透的思想,”,既然把记者的主观意图加入了新闻,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
谭娅
1、第148页第三段
写到新闻叙事可以描写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事件、过程历历在目,为它”塑型"。我们说新闻具有滞后性,记者的客观反映不能够全面,所以记者对事态细节并不十分清楚,那么记者采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将“人物丰满”,这是否加重记者的主观性,违背了客观性?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采用这些?
2 、第160页谈到为增强新闻的时效性,编辑和记者要习惯于“抢新闻”。而对于现在,过分强调时效性,使记者或编辑往往为了获得独家新闻,进行着偷窥、侵权的行为,对被访者进行围堵。这“抢新闻”应当作为一个媒体经营的重要环节,而不应当是随意,无秩序的。那么如何去管理好“抢新闻”这一环节呢?
3、第162页谈到新闻的技术涵化。电视上和印刷媒体上,现在都依赖于技术进行涵化,它会让你看到它所强调的地方。表面上遵循的了客观的反映,但实际上过多了人为操作,这也成为现今新闻媒体的惯用手法。记者往往是为了一个主题而进行涵化,不重视事态主导因素,而重视一个媒体预设的世界观。这样重要细节的缺漏反而会使涵化走向反面,那么怎样把握这个“新闻涵化’呢?是更强调技术涵化吗?
王丹
1、第144页第一段第一行
“每一类或每种体裁的新闻既不同于其他意识形式,又和其他意识形式一样,是对社会和自然界的映像。”这里的“其他意识形式”是指什么?它们的不同点又在哪里?
2、第147页第四段第一句话
“新闻的具象化不是简单的向别人诉说一件事,而是以极具感召力的‘事态层’和‘事象层’的描述......引导受众的认识达到新闻的‘事理层’”。“极具感召力”是否可以认为是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加入自己的感性认识(指可能会违背新闻真实的认识),以此来引起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共鸣?
3、第152页第三段讲了“客观主义”的两种表现。“把新闻的客观性庸俗
化、极端化,是客观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倾向。”既然客观主义新闻观对新闻的客观性有负面影响,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杜绝这种“客观主义新闻观”?
孙一丹
1、第179页第三段讲
“媒介把有益的、无害的新闻选择出来,而抛弃有害的或与记者观念相抵触的事实,新闻就有了思想”。那么请问,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有益的、无害的?是每天播报美好世界的新闻联播?另问,假使一个事件具有新闻性且具有社会价值,但它违背记者观念,难道就应该隐瞒不报道吗?
2、第173页
“新闻报道如果只提供单面事实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会陷入片面姓和绝对化”,而新闻涵化则是着重描绘事件的重要部分,并明示或暗示某种意义,那么被涵化的新闻是否会陷入片面姓和绝对化呢?如果不会,又怎样克服这样的问题呢?
3、第162页顶端
新闻涵化和新闻叙事要将新闻具象化,这两者是否可以理解成一个意思呢?
4、第179 页第二段
“新闻意识的强弱决定媒介倾向同事实真相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差距也标志着新闻被涵化的程度”。新闻意识是指不仅对事实能否构成新闻做出判断,更主要的是对事实的意义做出去判断,那么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成只要能够认识事实的意义,就能够接近事实的真相呢
李婷
1、第148页第二段
新闻叙事是实现新闻具象化的手段,五个w是叙事结构的支点,但为什么现在的某些新闻只介绍事件的表面现象而不深掘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这类新闻是否不具有具象化的特征呢?
2、第179页中,怎样来理解“用新闻意识消化事实”?
王艺咨
1、第161页最后一段说到的新闻涵化是否会破坏的新闻的客观性(P149第三段)?
2、第157页第三段中写到:新事实一旦产生就不断走向衰老,新闻只有高时效,才有最大的价值,但是P156第二段中写到:新闻只有等到特定时刻报道,才有更大的价值。两者说法是否矛盾呢?
3.、P172第三段写到:记者的主观意识只是用于再现事实的形式,而不是改变事实的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喻洁
1、第151页最后一段
“但是绝大多数受传者能够识别这类主观性新闻的用意,它不过是想告诉人们
客观事实不是它原来的样子,而是记者捏造的那种性质。”若当大部分媒体都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受传者如何辨别这种主观性新闻的用意?
2、第152页第三段
“记者选择事实力图体现自己的某种意向,舍去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记者的观点通过选择的事实暗示出来。”第184页
最后一段 “坚持均等原则,提供全面的情况”作者一方面说要舍去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说要坚持均等的原则,那么,这两点中是否有矛盾?
3、第190页最后一段
“但涵化新闻主题的优劣有共同的标准,这就是对事实的加工竭力不露出任何痕迹,让受众顺其自然把它接受下来,这才体现出涵化的成功。”在保持新闻客观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涵化新闻做好,让受众者接受?
刘芳
1、第179页倒数第的一段第2行讲:
记者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的、直观的照相,而是自觉地、能动的选择角度,经过价值判断形成某种认识,这是新闻“意化”的过程。这与“新闻选择”和”新闻涵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2、第152页倒数第二段第2行讲:
记者选择事实力图体现自己的某种意向,舍去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但不能表现自己意图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报道要求全面啊。为了体现自己的某种意向可以舍去客观存在的事实吗?假如说必须舍去,那又该舍去哪类的事实呢?
3、第156页第二段第1行讲:
新闻报道的时机是指新闻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报到时间,既新闻只有等到特定的时刻,才有更大价值。但平时见到的新闻大多是一经发生,就被报道了。那么这里所说的等到特定的时刻才报道的新闻又是什么样的新闻呢?
推选问题:
1、第174页
“对于党报而言,新闻报道还要坚持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的原则。”问:
其中的坚持“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是否和P173“新闻报道必须完整全面、不遗漏重要的消息和情况,维护人民的知情权。”矛盾?因为在我看来,坚持所谓的“党性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会出现“报喜不报忧,只讲一面而不讲另一面”的情况,从而可能会扭曲受众的认识。(刘甜甜)
2、第148页第三段
写到新闻叙事可以描写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事件、过程历历在目,为它”塑型"。我们说新闻具有滞后性,记者的客观反映不能够全面,所以记者对事态细节并不十分清楚,那么记者采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将“人物丰满”,这是否加重记者的主观性,违背了客观性?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采用这些?(谭娅)
3、第172页
新闻报道具有主观性,但任何主观内容都无法强加给事实,记者的主观意识只是用于再现事实,而不是改变事实的内容。那么,假如“他笑了”,“他和蔼地笑了”,“他诡秘地笑了”,记者怎么知道其他人笑的真正含义呢?这带有主观性的描述不是已改变了事实的内容么?(刘静雯)
4、第165页
新闻话语不是“说话、讲演和论述”,而是附加言说者的意图,“不是在说事实,而是说记者对事实的看法”。问:这是否和“报道的客观性”矛盾?为什么记者要去阐释观点,作出褒贬,作为记者不就是应该陈述事实,其它的让受众自己去理解的吗?(刘甜甜)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