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周方方离开以后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5-10 17:48
标题: 周方方离开以后
本帖最后由 周慧晓婉 于 2010-5-10 18:02 编辑

CCTV3套即将登上绵阳做一个叫激情广场的节目,届时我校将组织300人的方队进行合唱。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学院的高度重视,新闻系全体新生都将参加。一想到中央电视台给的这个上台机会心中自然有很多激动,但也就是在排练第一天,方方同学在唱歌练习开始之前说了一句话便毅然离开,她离开以后,我的心是久久不能平静。
尽管她和老师的对话我不能一字一句的回忆起来,只是记得了她向老师说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说希望同学们拿出激情,在导演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时就“高昂吟唱”,这些让方方心生反感,直言这个合唱团太假惺惺了。老师一时间在气头上,抛下一句没有意愿的同学可以自己离开,这下就换来了方方义愤填膺的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着她走的背影,我心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新闻评论写多了。的确,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集体学习的时候给我们讲了很多社会的黑暗和现实,很多东西也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批评性的文章多了以后,会让我们觉得很多正面意义的东西很假,很没有价值。但是如今的中国社会,形式化是少不了的。应该知道,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会加大形式化上的功夫,从而为自己的国家形象加工、变的精华。这样,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妥协。
其实像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偏激,换个角度你会觉得一些事情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形式化,有些人会对这类事情做出清高的无所谓和不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往往是证明你的价值的必经途径。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浮浅,就拿证书这个角度来说,我就有了很多感触。上了大学,我的心智却有了不可思议的变迁,向来喜欢追求的我更是拿出了十足的干劲,我不断对自己说,我想变的优秀,我想得到众人的认可,我想把我的名字留下来,让人一提到我就会有映像、有记忆、有竖起大指姆的情不自禁。如今这个社会,很多事情不得不说靠的就是高考、学位证、证书、资格证等东西作为你的个人凭证。再怎么形式化也好,徒有虚名也罢,但是我们需要它们来证明,来书写自己的人生,很多事情并不光光是形式化,在你去接受这种形式化的途中,你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不应该拿出一份淡薄名利的清高,从而忘记了自己的追求,消磨自己的竞争意识,安慰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平衡心理,这样岂不是更加可悲?在DV大赛得奖的那一刻,我更是深知去争取一份荣誉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从策划到修改,从扛着机器到处处取景拍摄,从道具准备到编辑制作,几乎每一步都要有足够的细致和精心,才会换来最后来之不易的成果,那也是对自己能力和实力的一种肯定。
我承认,现在的心情有时候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旁人眼里,会觉得我是一个世俗的女孩子,有时候我也不时挂在嘴边:我是一个被世俗熏陶透了的女孩子,太过功利和浮躁。
叶兆言有过一段话:“今天的学人,没有前辈们活的那么纯粹,知识应该是一种积累,而在今天,知识常常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人们少少学了一点皮毛,就迫不急到地拿去换钱。”是啊,归根结底就在于现在的人在功利面前太浮躁了,人不应该去追逐功利,如果一开始就望着一个非常功利的目标,这样的人,甚至会没了生活、没了青春、没了童年。当同伴有些时候谈到我的‘功利’后,我只会浅浅的笑一笑,不管怎样,只要我能够在所争取追求的路上有过奋斗,有过努力,只要我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保持心灵纯净而不会在世俗海洋里触礁,得到的奖,有的名利,只会作为对自己前进的更高要求标准和动力罢了。此世俗非比世俗,只要自己的行为有价值,不因为一定要和名利划清关系的所谓的清高而碌碌无为,知道这个道理,你会认证自己的行为就是有价值的。
形式化的东西,功利化的行径,想到的确会让人觉得很俗很肮脏,但如今也有很多人为了把自己抬到两袖不染的清高,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理由,这是更可怕的。竞争的社会,需要我们拿出更多勇气去接受社会的考验,只要是用心去做,保持心里的那一方净土,多点追求,多点证书,多点荣誉,那是你的应得,那是你的证明。
换一个角度看形式化吧,会对自己有好处的。到时候,或许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座右铭“别人笑我太功利,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5-11 18:51
你想死啊
作者: 刘娟    时间: 2010-5-11 2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