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著名画家吴冠中生前10幅经典画作(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6-30 23:58
标题: 著名画家吴冠中生前10幅经典画作(图)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惊闻吴冠中先生逝世,偶特意收集了他生前的10幅经典画作与大家分享,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哀思与怀念。



黄山人字瀑


瑞金风景


1975年作云南西双版纳村落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6-30 23:58

1976山水画《万寿无疆》镜心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6-30 23:59
第二幅画中的天影水光极度失真,将天影画成了水光。虽然天影是由水光表达出来的,但是天影就是天影,决不可以成为水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6-30 23:59

吴冠中 交河故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6-30 23:59

荷花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0
虽说是油画,但都是国画的韵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0

映日


海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0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49431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18

文章提交者:入则遥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残荷


长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1

吴冠中 长江三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2

吴冠中 层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3

吴冠中 大熊猫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3

文章提交者:太极虎猫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这里没几个懂画的,吴大师的作品发在这里可惜了。

吴大师的东西,让人看着舒服,不管他画什么,怎么画,最后的效果都令人舒服。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这是要靠几千幅甚至上万幅的磨练,吴大师极其勤奋刻苦,是个苦行僧式的劳模画家。

有一个问题,一直感到困惑:吴大师一生倡导“漂亮不是美,美不是漂亮。要美,不要漂亮”。
但是,他自己的画,就是漂亮的代名词。他最反对漂亮,可他的画就是漂亮,不是美。
那么请问:谁的作品属于“美”?
个人认为,比如张仃的焦墨山水,就是美,但绝不漂亮。
吴张之争,不了了之,但吴的作品与张的作品摆在一起,吴就是漂亮,张就是美。
这是一个悖论现象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3
实质上,任何门类的艺术,既有可以量化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也有不可量化的思想层面的东西的。而且,就是这个“技术”和“思想”的说法其实也是不严格的,在艺术领域,是不存在绝对的技术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4
我觉得,吴先生画作传递的美和情感,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感受到。这跟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4
吴冠中60-70年代画的一批架上油画最好,如河北农家小院、向日葵、太湖鹅群,玉龙雪山等,奠定了他在美术界的地位。吴先生在清华教过建筑画,可以看出他的油画中的建筑画技法的影子。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4
还是音乐作品最好,好听不好听,最直观,无法忽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5

文章提交者:反对注册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福二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觉得,吴先生画作传递的美和情感,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感受到。这跟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
那是因为吴的作品里,还有很大的写实成份。如果让普通老百姓去看赵无极的作品,那就是真的摸不着北了。然而,即使吴的作品里有比较大的写实成份 ,但是他的形式感是比较含蓄,比较抽象的,所以还是有很多朋友看不懂的。这其实很正常的,根本用不着羞愧。就好象我不懂的CPU的设计理论一样,无需羞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5

吴冠中 春曲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5
高阶的艺术作品,为常人所不爱看,已经是普遍现象。
吴老的画中西结合,已经是有创造性的独到之处,所以屡创拍卖新高是有原因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6

文章提交者:反对注册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l6j4h5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看不懂叫艺术其实就是搪塞之词
同样是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等基本都能看得懂
=============================
这里面,一个是存在绘画体系的问题,另一个存在一个画重处在哪个阶段的问题。
如果讲的激烈一点,纯粹几绘画来讲,西方在凡高,马蒂斯,毕加索,达利以前是没有绘画艺术的,只有绘画。蒙娜丽莎如果是今天的作品,也只有技术的成分,没有艺术的成分。一现代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培养画蒙娜丽莎这种画的人才并不难,中央美术学院任何一个统招的造型类专业的本科学生,都达到这个层面。大家可以去看毕加索小时候画的东西,也可以去看刘小东和喻红在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画的东西,然后拿这些习作(或者说画)跟他们后来的画比较,就知道,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6
文章提交者:猫强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很赞同马克义先生的观点。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作者澎湃的创作激情和高超的表达手法相结合才产生的。反观我们的国画,其中一些元素就好像零件一样在不同画作里组装,谈何激情与创作。10分钟能完成的东西,价值何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6
文章提交者:反对注册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大家去了解上现在世界美术界的最新作品,有几副是蒙娜丽莎风格的,没有几幅。基本上都是在想中国画里的“意”靠拢。再去看中国当代的一流画家,有谁是在画“蒙娜丽莎风格"?没有,还是中国画里的“意”。但是之前的中国画体系在基础阶段的造型训练,严重缺乏逻辑,所以现在必须向西方学习‘逻辑“.
但是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中国画的“意”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7
文章提交者:dlx16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没有纯客观的再现艺术,就是古典作品也饱含着画家在当时情境的主观感受,尤其是色彩,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7
文章提交者:马克义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国的艺术就是那几个所谓的艺术家自我陶醉的东西。

艺术创作是天才的事,艺术品是傻瓜都能欣赏的。

傻瓜不能欣赏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品。

不是一幅艺术品,任何人都不需要修养都能欣赏。只是说,任何一副艺术品,任何一个常人,只要他愿意欣赏,就能够欣赏。

纯粹就是圈子内几个人自我恭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东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7

文章提交者:马克义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常人所不看和常人能不能看是两回事。

常人不听音乐的多的是,但只要这个常人去听,他绝对能够感受出好的和差的音乐。

实际上,签定一种艺术品的方法非常简单。找几个常人,找几本有关这种艺术的书,安排几堂课。然后,把艺术品给他们看,让他们打分,绝对可以分辨出好的差的来。

常人不看是一回事,常人能不能看是另一回事。

中国的那些什么山水,鸟鱼画之类的东西,我不知道其艺术性在哪里。画得逼真,那不如摄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8

吴冠中 故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8
文章提交者:dlx16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当然不是简单的写实,但自然界本身存在着最美的事物,用摄影术去创作比用画笔去创造,效果好很多倍。如同现在的拖拉机耕地远胜耕牛。只是有些艺术家们不愿意承认。
————————————————————————————
摄影是不能取代绘画的,绘画的主观性更强,更能表达一些主观的强烈的生命体验,而摄影只是对大自然的天成的作品的再加工,无法完全契合人的主观感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8
   吴冠中是真正爱绘画,搞绘画的人,他不追求虚名,他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就画得出来的,他晚年的东西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了,虽然不能跟国外最顶尖的画作相比,在国内近代算是艺术修为非常高的画家。他把绘画形式感的东西抽象出来进行构成的能力已经是炉火纯青,去纠结画得像不像,写实不写实是没有意义的,艺术是多样性的,波洛克,康定斯基,米罗那些抽象画难道就是欺名盗世的么。
要是人人都喜欢的那才是伪艺术,,特别是中国,中国人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你去街上调查下,喜欢听贝多芬的人多,还是喜欢听两只蝴蝶的人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9
文章提交者:松江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艺术修养有高低,看得懂的是些具体的描述——比如罗中旭的“父亲”感到很震撼,但无比惭愧至今面对梵高的向日葵仍是一头雾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09
看看关山月的作品比较一下
文章提交者:雪域清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0
关山月
文章提交者:雪域清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1
关山月  江南秋色
文章提交者:雪域清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1
文章提交者:dlx16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欣赏是一种再创作,同样需要训练,否则你就欣赏不了作品的好坏,就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不能画出好的作品一样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1
关山月
文章提交者:雪域清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2
文章提交者:匆匆岁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句俗语:“第一感觉”,对于大众来说还是适宜的,不论你观察任何事物第一眼是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譬如看人,美与丑,魅力与平淡,不需要高深的学问,一眼入骨不为他言所影响。还有音乐,好的歌曲第一句就震撼心灵,那些名曲几年几十年过去了,重新聆听依然舒服和激扬,而眼下大量的象说话样的歌曲每一次听就是对神经的考验。吴的十幅画凭直观三峡还可以,其它的难以鼓掌,起码与几十万几百万的价值不符。而今对字画,文物的炒捧已远远的超出了文化价值的本身。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2

文章提交者:财贵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匆匆岁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句俗语:“第一感觉”,对于大众来说还是适宜的,不论你观察任何事物第一眼是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譬如看人,美与丑,魅力与平淡,不需要高深的学问,一眼入骨不为他言所影响。还有音乐,好的歌曲第一句就震撼心灵,那些名曲几年几十年过去了,重新聆听依然舒服和激扬,而眼下大量的象说话样的歌曲每一次听就是对神经的考验。吴的十幅画凭直观三峡还可以,其它的难以鼓掌,起码与几十万几百万的价值不符。而今对字画,文物的炒捧已远远的超出了文化价值的本身。
===================
支持。就好象现在这么多人信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硬要欺骗自己以为它存在一个道理。真正伟大的绘画作品里填不满那些人心中的空虚,只好寄希望与能从垃圾堆淘腾出他们想要却不是是什么的东西了。这些人才是缺乏艺术细胞的围观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3
文章提交者:沙鹰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们现在一谈艺术主要就谈它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实际上画作就是笔墨纸砚、刷子、刀子、颜料等工具制作出来的。我们这边在教育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时候,西方大师们则猫在暗室中描画那些由透镜透射过来的影像。我们在讨论玄学的时候,西方人则在学习光学。总之,精神中的那些影像,你只要把它做出来就行,具体怎么做可能并不重要。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1 00:14

文章提交者:严正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某些人的评论纯属搞笑,把艺术当成了深不可测的巫术,艺术家成了跳大神的大仙了.好的作品最能感染人的心灵,特别是普通人的心灵,艺术家伟大的地方,是能让这种触动人心灵的东西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让所有人能够体会到,并能够感觉到.一个作品,如果不能打动大部分的人,就不能是好作品.就象谷村新司的,就是不懂日语的人,听了以后,都感动不已.鄙人欣赏过很多作品,如安格尔的,德拉克罗瓦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提香的《沉睡的维纳斯》等,给人就有很多美的感觉和心灵的震荡。但是,吴的作品,我这个也算有点文化的人,却无法找到能够感动我的东西。我也能看懂一些,但是看懂的这些东西还是无法打动自己,甚至感觉这些所谓的表现很牵强附会非常做作。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