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0 11:43
标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案例】
陈昌凤回复@中国之声侯东合:好奇害死猫~我得收收好奇心了 //@中国之声侯东合:上周末,陈老师在北京研讨老媒体的新作品。本周末,陈老师到广州研讨全媒体的新战略。穿越啊。
@陈昌凤媒体转型,新闻教育也在转型~浙大传媒学院@吴飞
院长成为UGC式用户~「全媒体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南都新闻奖颁奖会之研讨会,在暨南大学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4)
|
評論(11)
3月18日09:45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1)|
收藏|
評論(3)
21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1 12:50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3-21 12:54 编辑

【案例】
老金曰此书一套,由绍东送来给我,是刘桦老师所赠。书是真好!正在看……//@伍绍东: 回复@杨军红老师:问好杨校长,还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没有精神。 //@杨军红老师:我对天津精神的感受也是如此。身为天津人,却不知天津精神是哪四个词,是我的问题还是精神的悲哀? //@伍绍东:一是春风化雨,一是霸王上弓。
@雁也过课本(一套6册)。编者威廉.麦加菲曾任美国俄亥俄大学校长,美国林肯总统赞誉他为“国家的校长Schoolmaster of Nation”。这套课本,在美国家庭学校使用一个多世纪,对美国数代人的道德培养与教育举足轻重。笔者翻译第五册。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321)
|
評論(110)
3月4日20:59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http://www.amazon.cn/%E7%BE%8E%E5%9B%BD%E8%AF%AD%E6%96%87/dp/B001CD51NA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 09:17
【案例】
新闻院校毕业生求职10技巧:使用严谨邮箱地址
2012年03月30日12:23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美国学生新闻业领导者“CollegeMediaMatters.com”博客网站3月27日刊文称,在上周末的SPJ第3区会议中,Meredith Cochie进行了一段极度活跃的百老汇式演说,这一过程仅被偶尔的“咖啡饱嗝儿声”打断。狂热的50分钟演讲,使一向废话连篇的佛罗里达大学礼堂活跃起来。Cochie分享了一些小技巧,这些技巧旨在帮助新闻系学生从寻找工作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同时在Facebook上拿出值得炫耀的东西。

  Cochie是受人尊敬的佛罗里达大学新闻系名人,她自嘲为“记者狂”,她一字一句地向听众进行演说,“我要给你们讲一些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我只是想大声说出它们”。

  1)成为一个万事通。或者按Cochie的话来说就是,“对你想要知道的所有事情,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记者需要知晓整个世界,同时应当对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有近乎渊博的理解。俗话说的好,“精于一门而不要泛而无当”。如果你想报道体育新闻,或者时尚节目,抑或撰写影评,就放开做吧!研究历史、阅读相关的日报新闻;找出并写下新兴的趋势,参与在线讨论;在多种场合分享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包括在其他可能的雇主面前,只要别做过头就行。

  2)使用一个真实较好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你联系未来雇主的电子邮件地址中含有如下这类东西:阿谀奉承的昵称、傻气的幽默、荒谬古怪的字母数字,那么他们可能在一开始就会感觉你属于不专业的一类求职者。以前,学生联系Cochie时的两个非常明显、且不合时宜的邮件例如:tequilas69@hotmail和 tupac4evah@yahoo.com

  3)仔细分析你的社交媒体形象和谷歌搜索结果对你的描述是什么。在发布、删除、更新、修改或创建能显现你职业化内容的同时,还要保留你的特质。

  4)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前,Cochie讲过一个过分积极学生的故事。他很有礼貌并且再三给她名片,并询问就业前景。猜猜结果怎样?对她来说他很出众。他开始的方法有一些生硬和单纯,但总体表现和对陌生人说话的勇气使人印象深刻,同时为他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名片。久而久之,便能使其他人因为他的工作质量再回过头来找他。在这个数字时代,在众多使用电子邮件的学生之中,那些跳出来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的人具有一定的优势。

  5)推销,但不要成为“皮条客”。当之无愧的努力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你出众,正如Cochie指出的一样,“Twitter、博客构筑了一个在线形象和一个专业的个人品牌……否则,你就会成为平凡人中的一个”。

  6)千万别在面试或任何与雇主及导师的聚会中迟到。用Cochie的话说,“当你迟到了,你看上去就很无礼和愚蠢”。

  7)写。一直都要写,写很多。

  8)“搭建,但不要毁掉桥梁。”我同样也可以证明,在你试图找工作或建立新关系时,你认识的人通常和与你共事过的人一样重要。说明白些,这不应该是称之为喜欢后者的简单联络。像保鲜膜一样的虚假,迟早都会被看穿。同样,你应该真诚的对待别人。毕竟,你在新闻业之中。

  9)不要忽视握手。“当你与别人握手的时候,动动你的手,不要向死鱼一样”。根据Cochie所述,握手的学问很简单:坚定但不必捏碎骨头;眼神接触,但不要使人感到毛骨悚然;适当倾斜,但不要靠的太近。

  10)最后看一眼你现在的求职信,然后撕掉它。许多求职信口号叫的相当响亮,但不易记住或者太过平庸。因而,他们的就业前景也不会很好。你的目标要明确,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为它注入一点活力。记住,这是雇主不得不会见你的第一个机会。用犀利的语句吸引他们,向他们展示出你是谁,以及为什么他们必须要立刻雇佣你。(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30/122324200944.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0 19:27
【案例】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培养出镜记者 柴静等人当导师

2012年05月10日12:20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出公告,将与国内重要电视媒体、新闻网站联合开展出镜记者培养项目,在清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共同培养,为主流新闻媒体输送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具备良好新闻素养,能够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的优秀记者。该项目已经于2012年4月20日开始,面向全校招生。
  据悉,曹景行、周庆安教授担任项目导师、柴静、张泉灵、鲁健,闾丘露薇等业内资深出镜记者也将担任实践导师。
  一、培养目标
  为电视台、视频网站、通讯社音视频报道、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新闻专业素养、采访能力、出镜报道能力的出镜记者。除具有一般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具备以下特殊优势:
  1、了解电视和视频报道工作,有很好的现场采访能力,能够在镜头前进行新闻事件采访、调查性深度采访、人物专访等较复杂的采访活动;
  2、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表述能力,能够进行新闻现场的视频报道、音频报道、直播报道。
  二、培养方式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视频部、地方电视台联合培养,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由本院教师和业界人士共同担任。小班授课,以工作坊的方式进行专门训练,跟随业界实践导师进行媒体实践。具体说明如下:
  1、专项培养时间
  每位学生至少有两个学年的专项培养时间,其他在校时间,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提供持续性指导。
  2、导师设置
  设立专业导师,每级每课组设项目导师和日常指导教师各一名,另聘请多位实践导师。各自职责如下:

  3、课程安排:(参见学院培养计划)除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自由选课之外,设置以下必修课和推荐选修课: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0/122024395984.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2 13:07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12 13:11 编辑

【案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学院
Welcome from Dean Callahan

Dean Callahan congratulates a Cronkite graduate.

Welcome to the Walter Cronki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he Cronkite School is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professional program that prepares students for careers as reporters, editors, producers, correspondents, anchors【广播节目主持人】, media managers and public relations specialists. Our students go on to online media outlets, television stations, newspapers, magazines, radio stations, newsletters, public relations firms and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s.
We consistently rank in the top 10 in the annual Hearst intercollegiate journalism competition, often called the Pulitzers of college journalism, finishing first in two of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our students have finished first in 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Mark of Excellence Awards for a record fifth consecutive year. Our faculty consists of award-winning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and world-class media scholars. We are in the middle of one of the nation’s largest media markets. And each year we draw extraordinarily bright, inquisitive, passionate and diverse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SU’s journalism program exploded o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andscape in 1984 when the journalism school was named in honor of Walter Cronkite, the longtime CBS Evening News anchor.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now, the person who is often called “The Most Trusted Man in America” because of his journalistic excellence and integrity has helped shape and grow the program into a national journalism powerhouse.
In 2005, we entered a new era when ASU President Michael Crow made the Cronkite School an independent college. We declared a simple yet ambitious goal: to take this excellent journalism school and make it the preeminent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program in the country. And we are well on our way.
In the first few years of independence, we have added more than 15 top journalists and scholars to the faculty, people such as former Washington Post Executive Editor Leonard Downie Jr., former CNN anchor Aaron Brown, former 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Editor Tim McGuire, BET Vice President Retha Hill, former Sacramento Bee Executive Editor Rick Rodriguez and digital media guru Dan Gillmor. We launched the Cronkite News Service reporting bureau, where our best students prepare stories and news packages under tight deadlines for newspapers, TV newscasts, radio reports and news Web sites around the state. We started the New Media Innovation Lab and the Knight Center for Digital Media Entrepreneurship to help develo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igital media solutions, and opened the Donald W.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 We are transforming our award-winning weekly newscast, ASU NewsWatch, into a daily show. We started a partnership with ABC News in which our top students appear on ABC programs nationally. We are the headquarters for the exciting new Carnegie-Knight News21 experimental digital media program, a consortium of 12 of the nation’s leading universities. And we have a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that helps our students get the best internships and jobs possible because, after all,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of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program is where students go after graduation and beyond.
All of these exciting initiatives are happening in a spectacular new facility in the center of the nation’s fifth-largest city. Our students are learning in a new, state-of-the-art journalism building that is unparalleled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It is equipped with 14 digital newsrooms and computer labs, two TV studios, 280 digital student work stations, the Cronkite Theater, the First Amendment Forum and the latest and most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found anywhere. Student journalists are walking to cover major events at City Hall, county, state and federal agencies, and major sporting and cultural venues across Phoenix. Our partnerships with media companies around the Valley – already strong – have grown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n most cases is now blocks instead of miles.
Even with all of these exciting new initiatives, our biggest asset remains the foundation of excellence and integrity that has been the hallmark of our school, guided by the values and standards set by Walter Cronkite.
I hope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 look through our website and stop by the Cronkite School.
Sincerely,
Dean Christopher Callahan


Faculty Biographies
Craig M. Allen,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Ohio University
Craig Allen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after 14 years in broadcast and print journalism and seven years teaching college journalism. He is active in internationa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has led delegations to Indonesia and Mexico. A broadcast historian, Allen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political media, presid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ss media, and he teaches cours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 journalism. Allen’s books include “News Is People: The Rise of Local TV News.” He currently is writing a history of U.S. Spanish-language television. He also is active in ASU faculty affairs as past president of the Downtown Campus Faculty Senate and member of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Council and the ASU General Studies Council.
Melanie Alvarez, Executive Producer, Cronkite NewsWatch, Lecturer
B.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elanie Asp Alvarez instructs and supervises student producers for the award-winning student-produced live newscast, Cronkite NewsWatch. In April 2010, NewsWatch was awarded Best of Festival by the Broadcast Education Association, making it the top student newscast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or to joining the Cronkite School, Alvarez worked as a newscast producer at KKTV in Colorado Springs, Colo.; WTSP in Tampa/St. Petersburg, Fla.; and KPHO in Phoenix, where she also served as an executive producer for the morning newscast and special projects. Alvarez has received several regional Emmy nominations.
Linda Austin, Executive Director, Donald W.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 Professor of Practice
B.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Linda Austin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in 2009 a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Donald W.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 She has been editor of the Lexington (Ky.) Herald-Leader;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News-Sentinel in Fort Wayne, Ind.; and managing editor of the News & Record in Greensboro, N.C. She also served as 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finance for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and as editor/publisher of the monthly PhillyTech magazine. She is a 2009 fellow in the Punch Sulzberger Executive News Media Leadership Program at Columbia University’s Journalism School.
Marianne Barrett, Senior Associate Dean, Solheim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arianne Barrett brought her experiences as an ESPN programming executive to the Cronkite School when she joined the faculty in 1994. Barrett, whose research focuses on media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 was named a Frank Stanton Fellow by the Inter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ociety in 2002 for he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electronic media education.” She became associate dean in 2005 and the following year was named the Louise Solheim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Sharon Bernstein, Donald W. Reynolds Visiting Professor In Business Journalism
M.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haron Bernstein, an award-winning editor and reporter with experience in print, broadcast and online media, is the Cronkite School’s third Donald W. Reynolds Visiting Professor in Business Journalism. Bernstein’s ground-breaking reporting led to new laws and policy in a variety of areas, including health care, urban planning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s an assistant business editor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Bernstein helped direct its coverage of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s a Times reporter, she contributed to the paper’s Pulitzer Prize-winning coverage of a bank shootout in 1998 and Southern California wildfires in 2004. Other awards include first place in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from the Los Angeles Press Club and the Harry Chapin Media award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on the disadvantaged. She currently serves as online editor for NBC-LA.
Sharon Bramlett-Solomon, Associate Professor, Lincoln Center of Applied Ethics Professor of Media & Culture
Ph.D., Indiana University
Sharon Bramlett-Solomon is a winner of the Barry Bingham Fellowship for advancing diversity in college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a recipient of AEJMC Newspaper Division’s Professor or the Year Award for her multicultural initiatives. She has received numerous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award recognitions during her tenure at ASU. Previously, she spent seven years in newspapers, public relations and radio, including reporting for the Memphis Commercial Appeal and the 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U.S. media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race,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Aaron Brown, Walter Cronkite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Professor of Practice
Aaron Brown is the inaugural Walter Cronkite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The former lead anchor for CNN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in January 2008 and teaches a seminar “Turning Points in Television News History.” Brown was news anchor of CNN’s flagship show “NewsNight” from 2001 to 2005, covering stories from the Sept. 11, 2001, attacks to the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the Iraq War. He is a winner of the prestigious Edward R. Murrow award. Brown recently returned to television to host “Wide Angle,” a PBS weekly global public affairs series.
Christopher Callahan, Dean and University Vice Provost
M.P.A., Harvard University
Christopher Callahan is the founding dean of the Walter Cronkite School. He is responsible for leading a 75-member faculty and staff and 1,300 students. Prior to joining ASU, Callahan was associate dean at the Philip Merrill College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senior editor of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Before entering journalism education, Callahan was a Washington correspondent for The Associated Press. He is a graduate of 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author of "A Journalist’s Guide to the Internet."
Serena Carpenter, Assistant Professor
Ph.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Serena Carpenter joined the faculty in 2007 after finishing her Ph.D.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rest areas include online journalism, news quality, citizen journalism, blogs, military-press relations and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Carpenter teaches JMC 425 Online Media, a course required of all Cronkite School students. Her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Michael Casavantes, Lecturer
Ph.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Michael Casavantes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in 1990 and has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for 25 years. He has 1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roadcast news, with five years as a television reporter, anchor and producer for ABC and NBC affiliates in El Paso, Texas, and 10 years as news director of a 100,000-watt public radio affiliate in Las Cruces, N.M. Casavantes has been honored with teaching awards at New Mexico State and the Cronkite School. He teaches JMC 315 Intermediate Reporting and Writing for broadcast students.
Sue Clark-Johnson, Director, Morrison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 in College of Public Programs (Joint Faculty Appointment)
Sue Clark-Johnson, director of the Morrison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as a joint faculty appointment with the Cronkite School. As president of the newspaper division of Gannett Co. and former publisher of The Arizona Republic, Clark-Johnson was head of the nation’s largest newspaper group. She spent 41 years as a reporter, editor, publisher and senior executive at Gannett Co. She has also served as chairwoman of the 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
John E. Craft, Curator of Marguerite and Jack Clifford Gallery, Professor
Ph.D., Ohio University
A national expert in television media, John Craft has taught broadcasting at the Cronkite School since 1973. His award-winning documentary programs on Route 66 have been distributed around the world and have been broadcast on public television stations in nearly 80 of the top television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raft’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media management, media and societ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ss communication. As an Arizona Humanities Scholar, Craft often speaks to civic,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He is a winner of the Silver Circle Award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and Sciences.
Steve Crane, Director of Washington Operations, Professor of Practice
M.B.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s director of Washington operations, Steve Crane runs the Cronkite News Service bureau in D.C. and manages Cronkite professional programs in Washington. Crane was a political reporter and editor for The Washington Times before directing the D.C. bureau of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s Capital News Service, where his students won numerous awards for their reporting. For five years before joining the Cronkite School, he was assistant dean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s Philip Merrill College of Journalism.
Roy Dabner, Lecturer
A veteran photojournalist, Roy Dabner began teaching at the Cronkite School in 2005. For the past 15 years, he has worked as a Phoenix-based photo stringer for the Associated Press and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During his more than 30 years as a photojournalist, he has covered major sporting events from the Super Bowl to the World Series to NBA and MLB All-Star Games. He worked for several Midwestern daily newspapers, including five years with the Gannett-owned Commercial-News in Danville, Ill., before coming to Phoenix in 1996.
Steve Doig, Knight Chair in Journalism, Professor
B.A., Dartmouth College
Steve Doig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in 1996 as the school’s first Knight Chair in Journalism following a 23-year career in newspaper journalism. An expert in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Doig was part of an investigative team at The Miami Herald that won the 1993 Pulitzer Prize for Public Service for an analysis on how weakened building codes and poor construction contributed to the devastation of Hurricane Andrew.
Leonard Downie Jr., Weil Family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Professor of Practice
M.A.,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Leonard Downie Jr. is vice president-at-large of The Washington Post, where he was executive editor from 1991 to 2008. During his 44 years at the Post, Downie was an investigative reporter, editor on the local and national news staffs, London correspondent and managing editor and helped supervise the newspaper’s Watergate coverage. During his 17 years as executive editor, the newspaper won 25 Pulitzer Prizes. Downie is a founder and board member of 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 Inc., an advisory board member of the Shirley Povich Center for Sports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s Philip Merrill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advisers of Kaiser Health News. He is the author of four nonfiction books and a novel.
Steve Elliott, Director of Digital News, Cronkite News Service, Professor of Practice
M.B.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teve Elliott is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Cronkite News Service’s print journalism program. He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in September 2006 after a 19-year career with 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world’s largest news organization. Elliott’s AP career included tours as a reporter, newsroom manager, bureau chief and business executive. At Cronkite News Service, Elliott leads groups of advanced students in coverage of statewide stories for newspapers and news Web sites. Their stories appear regularly in nearly 30 publications across the state and region.
Mary-Lou Galician, Associate Professor
Ed.D., Memphis State University (now University of Memphis)
Mary-Lou Galician, a media literacy advocate and award-winning researcher and educator,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after a long career in print journalism, television, public relations,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She wrote the pioneering research-based textbook “Sex, Love, and Romance in the Mass Media” for the analysis and criticism course of the same name that she created and teaches and that is a model used at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nation. Her “Handbook of Product Placement in the Mass Media” is used worldwide.
Kristin Gilger, Associate Dean, Professor of Practice
M.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Kristin Gilger directs the school’s 50-plus part-time faculty members and oversees the school’s professional programs. She also serves as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national News21 program, headquartered at the Cronkite School. She was director of Student Media at ASU from 2002-2007. She spent 21 years in various reporting and editing roles at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including the Times-Picayune in New Orleans, La., the Salem Statesman Journal in Oregon and The Arizona Republic. She conducts training at newspapers and for newspaper associations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Dan Gillmor, Director, Knight Center for Digital Media Entrepreneurship, Kauffman Professor of Digital Media Entrepreneurship
B.A., University of Vermont
Dan Gillmor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er in new media who is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Knight Center at ASU. A longtime Silicon Valley-based journalist, Gillmor wrote a popular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umn for 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 and launched a weblog in 1999, a site believed to have been the first mainstream journalism blog. In 2004 he published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the leading book on citizen journalism. He also directs the Center for Citizen Media, a project to expand grassroots media.
Dawn Gilpin, Assistant Professor
Ph.D., Temple University
Dawn Gilpin spent more than 15 years working in Italy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including crisis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mmunication. She completed her Ph.D. in Mass Media & Communication at Temple University, where she was a Presidential Fellow. Gilpin’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s,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and issue identity and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and power. She teaches public relations at the Cronkite School.
Donald G. Godfrey,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Don Godfrey is the past president of the Broadcast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immediate past chair of the BEA Research Committee as well as a former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one of the leading scholarly journals in mass communication. He came to ASU in 1988 with 17 years in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as a news and sports anchor, reporter and director. Godfrey, a broadcast historian, uses a variety of methods in his research, including historical, legal and critical. He has won multiple awards for his creative and scholarly work, including the prestigious Distinguished Education Service Award from the BEA. He has written and edited more than a dozen books and is still at it.
Susan Green, Assistant News Director and Broadcast Director, Cronkite News Service
B.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usan Green is the founding broadcast director of the Cronkite News Service and assistant news director. She came to ASU in August 2006 from KNXV-TV, where she served as managing editor at the ABC affiliate. In her 21 years as a broadcast professional, Green held positions at stations in Phoenix, Washington, D.C., Los Angeles and New York City. At Cronkite News Service, she works with advanced broadcast students to produce news stories and packages that are distributed to television stations across the state.
Retha Hill, Director, New Media Innovation Lab, Professor of Practice
B.A., Wayne State University
Retha Hill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in 2007 after nearly eight years at BET, where she was vice president for content for BET Interactive, the online unit of 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and the most visited site specializing in African-American content on the Internet. Before joining BET, Hill was executive producer for special projects at washingtonpost.com. At the New Media Innovation Lab, Hill works with student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including journalism,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new media products for media companies.
Jim Jacoby, NewsWatch Television Production Manager, Lecturer
B.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Jim Jacoby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faculty after 20 years in television news. An Emmy award-winning editor and director, Jacoby teaches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serves as the school’s production manager. In addition to his Cronkite School duties, he works as a freelance editor and does graphics for the Arizona Cardinals, Sun Devil Football, and several local production companies.
Aric Johnson, Arizona Republic Editor-in-Residence
B.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ric Johnson is the school’s first Arizona Republic Editor in Residence, overseeing students in a multimedia reporting class in which they report breaking news for azcentral.com, Arizona’s most viewed news website. He works out of the Republic’s newsroom, coaching students and editing their work. Johnson worked at newspapers in California and Nevada before coming to the Republic, where he has served as assistant business editor, education editor and editor of the Tempe Republic.
Andrew Leckey, Reynolds Endowed Chair in Business Journalism, President,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 Professor
M.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ndrew Leckey is the Reynolds Endowed Chair in Business Journalism and President of the Donald W.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 at the Cronkite School. He is a longtime syndicated investment columnist for the Chicago Tribune, former CNBC anchor and the author or editor of 10 financial books. He received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vestors Corporation’s Distinguished Award in Investment Education and was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Bloomberg Business Journalism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ark Lodato, Assistant Dean, News Director, Professor of Practice
B.J., University of Missouri
Mark Lodato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in 2006 after working for 16 years as a television reporter and anchor for television stations in Washington, D.C., San Francisco, Phoenix and Ft. Myers, Fla. He also served as news direc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s Phillip Merrill College of Journalism. At the Cronkite School, Lodato oversees the broadcast news operation and works with advanced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national award-winning television newscast, Cronkite NewsWatch, which airs four times each week across much of Arizona.
Jason Manning, Director of Student Media
M.A.,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Jason Manning is director of student media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where he serves as adviser and publisher of the university's student-run news outlets, the State Press, StatePress.com, State Press Multimedia and State Press Magazine. He also is a faculty member at the Cronkite School. Prior to joining ASU, he was the politics editor for washingtonpost.com, where he led the website’s coverag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campaign politics.
William K. Marimow, Executive Editor, News21
B.A., Trinity College
William K. Marimow comes to Cronkite after leading some of the nation's top newsrooms, most recently as editor of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and previously as managing editor and vice president of news at National Public Radio and editor of The Baltimore Sun. He receiv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in 1985 an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public service in 1978. As a Nieman Fellow, he studied the First Amendment at Harvard Law School and the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Marimow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rinity College in Connecticut.
Fran R. Matera,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Miami
Fran Matera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in 1989 after teaching at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She has a background in both newspapers and public relations, including stints as the night copy chief at The Miami News and as an editor of a fine arts magazine. She teaches writing for public rel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s at the Cronkite School, and her students have won the NASA Means Business competition four years in a row. Matera’s research focuses on Hispanic audiences and is conducted in both English and Spanish.
Tim McGuire, Frank Russell Chair for the Business of Journalism, Professor
J.D., William Mitchell College of Law
Tim McGuire is the former editor and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the nation’s 17th largest daily newspaper. 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and wrote a nationally syndicated column, “More Than Work,” focusing on ethics, spirituality and values in the workplace, before joining the Cronkite School in 2006 as the Frank Russell Chair in the Business of Journalism. He teaches courses in ethics and diversity and the business of journalism and serves as mentor to graduate students.
Rick Rodriguez, Carnegie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Southwest Borderlands Initiative Professor, Professor of Practice
B.A., Stanford University
Rick Rodriguez is the Cronkite School’s first Carnegie Professor specializing in Latino and transnational news coverage. The former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Sacramento Bee in Sacramento, Calif., and the first Latino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came to the Cronkite School in 2008 to develop a new cross-disciplinary specialization in the coverage of issues related to Latinos and the U.S.-Mexico border. While he was at the Bee, the paper won the 2007 Pulitzer Prize for Feature Photography. Rodriguez is known nationally as a champion of watchdog journalism and newsroom diversity.
Sandra Mims Rowe, Edith Kinney Gaylord Visiting Professor in Journalism Ethics
B.A.,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Sandra Mims Rowe, former editor of The (Portland) Oregonian, is the Cronkite School’s sixth Edith Kinney Gaylord Visiting Professor in Journalism Ethics. As editor of The Oregonian, Rowe led the paper to five Pulitzer Prizes, including the Gold Medal for Public Service, before her retirement in 2010. Prior to that, she served as executive editor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Virginian-Pilot and The Ledger-Star in Norfolk, Va., for nearly 10 years.
Dennis E. Russell,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Utah
Dennis Russell joined the Cronkite faculty in 1991 after a decade-long career as a print journalist in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area. He teaches a wide array of classes, including Mass Communication Law, Media Issues in American Pop Culture and Media Problem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mass-mediated popular 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film, literary and music analysis and First Amendment law. He has been published in Popular Culture Review, Studies in Popular Culture, Southwestern Mass Communication Journal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w.
Joseph Russomanno,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Joseph Russomanno joined the Cronkite School in 1994. He has worked a news reporter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as a television news writer, newscast producer and executive producer at stations in St. Louis and Denver. He has received several awards for his broadcast work. His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cus on broadcast issues and First Amendment law. Russomanno has published three books related to First Amendment law and has written articles and opinion columns for scholarly and mass media publications. He teaches media law.
B. William Silcock, Director of Cronkite Global Initiatives, Humphrey Program Curator,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 two-time Fulbright Scholar, Bill Silcock researches global television news cultures, most recently in the Balkans. He joined the faculty in 2001 after a career as a TV news director, producer and anchor/reporter. He has won national awards for his documentaries “Backstage at a Presidential Debate: The Press, the Pundits and The People,” “Fortress of Faith” and “Woodstock: Back to the Garden.” Silcock’s research examines newsroom culture, particularly news values. He teaches broadcast journalism and the history and principles of journalism.
Terry Greene Sterling, Writer-in-Residence, Faculty Associate
M.F.A., Goucher College
Terry Greene Sterling is a three-time winner of Arizona’s highest journalism honor, the Virg Hill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 and the recipient of more than 50 national and regional journalism awards. She was a staff investigative reporter at Phoenix New Times for 13 years. Her stories have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Newsweek, Arizona Highways, the Arizona Republic, The Nieman Narrative Digest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Her book, "ILLEGAL: Life and Death in Arizona's Immigration War Zone," was published by Globe Pequot Press in 2010 and excerpted online by Rolling Stone, The Village Voice and The Daily Beast. She is a contributor for The Daily Beast.
Edward J. Sylvester, Professor
M.A.,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Ed Sylvester is the mentor for Mayo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mbined M.M.C. / M.D. program that began in 2010. He created the course in Science and Medical Writing in 1999 and has taught it ever since. He has written five books for popular audiences ranging from the dangers of current U.S. biodefense policies (with Dr. Lynn C. Klotz) to doctors' efforts to rescue severely brain-injured patients in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Neurosciences Critical Care Unit. Before joining the faculty, Sylvester was a reporter at the Los Angeles Times.
Leslie-Jean Thornton, Assistant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Leslie-Jean Thornton’s research focuses on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practices, convergence and new media. Sh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various “digital divides” that may or may not form as a result of changed distribution and reporting forms for news. She has taught online media and advanced editing at the Cronkite School since 2004 after developing similar classes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New Paltz. Before accepting a Freedom Forum fellowship for her doctoral work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he was a newspaper editor in New York, Connecticut and Virginia - most recently at The Virginian-Pilot.
Xu Wu,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University of Florida
Xu Wu, a native of Beijing, graduated from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in 1992 and worked as a national correspondent and domestic news editor at Xinhua (New China) News Agency. He helped found the Xinhua Daily Telegraph, one of the leading national newspapers in China, and operated a media consulting agency there. He has taught strategic 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 at the Cronkite School since 2005. Wu’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diplomacy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G. Pascal Zachary
Professor of Practice (Joint Faculty Appointment with the Consortium for Science, Policy and Outcomes)
B.A., SUNY at Albany
G. Pascal Zachary was a senior writer wi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or 13 years and a technology columnist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for two years. He has worked as a magazine editor for Time Inc. and as a reporter for 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 and for three alternative weekly newspapers. Zachary has taught journalism and writing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UC Berkeley and is the author of four books, including "The Diversity Advantage" and "Married to Africa."
Staff
[size=1.1em]Dean’s Office Team
Carolyn McNearney
Assistant to the Dean
602.496.0291
carolyn.mcnearney@asu.edu
Mary Cook
Director of Student Success
602.496.8330
mary.cook@asu.edu
Catalina Monsalv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catalina.monsalve@asu.edu


[size=1.1em]Communications Team
Linda Davis
Graphic Designer Principal
602.496.5125
ld@asu.edu
Molly Brush
Communications Program Coordinator
602.496.5118
molly.brush@asu.edu
Liz Smith
Outreach Director
602.496.5232
elizabeth.grace.smith@asu.edu


[size=1.1em]Advising Team
Tracy Tibbetts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tracy.tibbetts@asu.edu
Beth Landish
Academic Specialist
602.496.5055
beth.landish@asu.edu
Brad Longwell
Academic Specialist
602.496.5055
brad.longwell@asu.edu
Yolanda Murphy
Specialist, Graduate Programs
602.496.1796
yolanda.murphy17@asu.edu
Deborah Smith
Academic Specialist
602.496.5055
dlsmit11@asu.edu
Emily Walter
Academic Specialist
602.496.5055
emily.k.walter@asu.edu


[size=1.1em]Development & Events Team
Liz Bernreuter
Director of Development
602.496.9444
elizabeth.bernreuter@asu.edu
Katie Burke
Development Assistant
602.496.4539
kathleen.burke@asu.edu
Megan Calcote
Events Coordinator, Senior
602.496.7845
megan.calcote@asu.edu
Keith Chandler
Events and Administration Program Coordinator
602.496.5119
keith.chandler@asu.edu


[size=1.1em]Cronkite Global Initiatives Team
B. William Silcock
Director of Cronkite Global Initiatives, Humphrey Program Curator, Associate Professor
602.496.5174
bsilcock@asu.edu
Kristi Kappes
Humphrey Program Manager
602.496.5173
kristi.kappes@asu.edu


[size=1.1em]Engineering Team
Jim Dove
Chief Broadcast Engineer
602.496.1774
jim.dove@asu.edu
Tom Bradshaw
Engineering/Technology Support Specialist
602.496.2882
thomas.bradshaw@asu.edu
Brian Snyder
Production Specialist
602.496.8257
briansnyder@asu.edu

[size=1.1em]Technology Team
TJ Sokol
IT Director
602.496.4888
tsokol@asu.edu
Alvin Bridges
Desktop Support Coordinator
602.496.7921
alvin.bridges@asu.edu
Chris Campbell
Audio Visual Technician
602.496.5227
chriscampbell@asu.edu
Jeremy Leggat
Systems Administrator
602.496.5223
jleggat@asu.edu
Niclas Lindh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alyst/Web Master
602.496.5226
niclas.lindh@asu.edu
Mark Ng
Lead Web Developer
602.496-5039
mark.ng@asu.edu
Jeff Williams
Desktop Support Technician
602.496.5224
jwilliams1@asu.edu
Tom Ziegmann
Desktop Support Technician
602.496.5225
Tom.Ziegmann@asu.edu


[size=1.1em]High School Journalism Programs Team
Anita Luera
Director
602.496.5477
anita.luera@asu.edu
Dave Cornelius
Director of Digital Media Outreach Programs for High School Journalism
602.496.9710
david.cornelius@asu.edu
Stephanie Acuna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602.496.5104
stephanie.acuna@asu.edu


[size=1.1em]Career Services Team
Michael Wong
Director of Career Services
602.496.7430
mike.wong@asu.edu
Alicia Tang-Mills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Career Services
602.496.5637
atangmil@asu.edu


[size=1.1em]Budget/Financial Team
Patrick Hays
Director of Fiscal & Business Services
602.496.5040
patrick.hays@asu.edu
Cindy Coffman
Business Operations Manager
602.496.8683
clcoff@asu.edu
Cheryl Waddell
Accounting Specialist
602.496.5117
cheryl.waddell@asu.edu










Twitter


Facebook

Monthly E-Newsletter

Weekly Updates



Cronkite Store

Cronkite News

Copyright & Trademark
Accessibility
Privacy
Emergency
Contact ASU








http://cronkite.asu.edu/about/welcome.php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6 19:31
【案例】
范东升据黄社长说,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在大陆详细介绍台湾媒体历史经验,值得思考借鉴。
@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台湾旺报社长来访汕大#
台湾两大主流媒体《中国时报》和《联合日报》所扮演的角色不仅在于协助执政者维稳,也在于协助一般民众维权。@范东升
@Ms楊的世界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9)
|
評論(1)
今天10:40
來自新浪微博企业版
轉發(2)|
收藏|
評論(1)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企业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9 11:11
【案例】
May 27, 2012, 9:50 pm
At U.S.C., Media Training for Afghan StudentsBy MICHAEL CIEPLY
Erick Yates GreenSamiullah Nabizada, who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inema school in 2011, has returned to Afghanistan.
LOS ANGELES — Before he became famous in the media world a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MTV, and then its parent, Viacom, Tom Freston had a less glorious career as the proprietor of a clothing company based in Afghanistan.
Things ended badly, by Mr. Freston’s account, when he had to leave the country in 1978 on the heels of a coup. “There was too much shooting in the streets,” he recalled.
But his love affair with Afghanistan continued. And Mr. Freston, fired from his Viacom position by Sumner Redstone in 2006, has been quietly stealing time from his current career as a consultant and entrepreneur to connect the dots of his far-flung experiences — from untamed Afghanistan to the unruly media future — via a little-noticed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
Kept under wraps until now because of security concerns, the program, entering its second year, enrolls two Afghan students annually for a crash course in the cinema school’s summer program.
The students are sponsored by Mr. Frest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Saad Mohseni of the Moby Group, a media conglomerate in Afghanistan (on whose board Mr. Freston serves). For about seven weeks, the students get a day-and-night education in writing, editing, cinematography and whatever else it takes to make programming for screens, large and small.
“Four years is too late,” Mr. Freston said of his reasons for backing students for short stints, rather than a full four-year education. (His own son is a graduate of the cinema school, its spokeswoman said.)
By Mr. Freston’s account, the trained talent pool in Afghanistan’s media world roughly matches what he found decades ago in the cable television world — many are willing, but few are trained. With that in mind, two trainees will arrive at U.S.C. next month to begin studying under the program’s overseer, David Weitzner.
The trainees from last summer have returned to Afghanistan, and are working in a rough-and-tumble business that still fears a Taliban resurgence but in the meantime has millions of viewers for programs as far-flung as a Persian-language version of a Spanish-language telenovela.
Before leaving Afghanistan in 1978, Mr. Freston said, he briefly considered just sticking around until things settled down. “I’d still be waiting,” he said.

http://mediadecoder.blogs.nytimes.com/2012/05/27/at-u-s-c-media-training-for-afghan-students/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31 23:38
【案例】
张志安#中大记者沙龙#「记者是人民的编辑」。 //@孙小璠:怒赞今晚!Carlson说,”A journalist is people`s editor."好的记者,首先是能打动别人的人。好的采访,是这样的人让话语承载着思想在彼此间自然流淌。
@刘颂杰#美国知名传媒人聚首中大传播学院#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Ron Javers与《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创始人之一Eugene Carlson今晚在中大传院共同主讲“采访的艺术”。两人互相采访,上演精彩对手戏!@张志安 @胡舒立
轉發(39) | 評論(8) 今天19:29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 3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11 17:54
【案例】
纽约大学新闻系学生新闻手册
2012-05-01 18:39:24   来源:《青年记者》 杨晓白/编译   评论:0 点击:76
好的新闻人和学者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在工作中保持正直诚实。医生的信条是:“不伤害”。我们的信条是:“说实话”。
  作为一名正式注册的纽约大学新闻学系学生,你被认为是我们学术研究机构学者群体的一员。一位学者的使命是扩大知识的边界;一位新闻人的使命是通过尽可能精确地寻找和报道事实以服务公众;好的新闻人和学者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在工作中保持正直诚实。医生的信条是:“不伤害”。我们的信条是:“说实话”。

  新闻系发布本手册,是为了强调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手册的目标是成为描述性的、规定性的和适合于教学的手册。关于新闻学和职业道德问题,除了剽窃和捏造新闻事实这类的明显问题外,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对”或者“错”来解决,答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任何时候,当出现道德或者法律问题的时候,学生应当查询此手册,或向教授咨询。对待道德或者法律出现交叉、冲突的时候,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坚持公开和诚实。

  很显然本手册不能对任何问题都进行非常深入的讨论。新闻系提供了整学期的关于道德和信息技术的课程,在这些课程里,很多问题将得到详细阐述。
  
  正直诚实

  记者批评其他人和组织的行为,他们刊发的内容能够对所报道的人群、事件和机构甚至大到整个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记者必须做到“正直诚实”的最高标准,对于记者,“正直诚实”意味着:事实、公正、真挚,以及避免利益冲突的出现。

  新闻系是一个对调查研究、分析和写作,以及与教授、同学讨论等的过程中的诚实态度有严格要求的教育组织。在学术中缺乏诚信,破坏了学习过程的根本,并且会给学生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包括课程不及格或者被开除出校。

  任何形式的作业——包括纸面的、电子版的,必须是原创。一个学生不能在没有征得讲师同意的情况下,将在一门课上的作业或者相似的内容当做另一门课的作业。当然,对那些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作业的课程,教授可能会鼓励学生对于先前已经完成的课题进行更详细的处理,或是对于需要消耗较大精力的疑难问题,两位教授可以同意学生将该作业同时应用于两门课。然而在任何情况下,这样做都必须事先得到任课教授的批准。

  另外,学生不得将在一门课上进行的研究结果,再用在其他课程上,除非得到了两门课教授的明确同意。联手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应当说明,他们会对作业的真实性负同等责任。最后,学生提交的作为作业的内容,不得是已经发表或是被专业出版机构确定采用或拒绝的内容。当然,我们鼓励学生将作业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你的教授。
  
  信源

  对“信源”笼统的定义是为报道提供信息的人,无论该报道最终采取什么形式发布——印刷品、网络、广播(播客也包括在内)、电视新闻或是网络视频。

  记者应当寻求在报道信源告知他们的信息时,做到公平和诚实。事实的精确性要经过检查,复查,事实和公平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找到所报道事件的各方,通过与持有不同甚至迥异观点的多信源沟通获得。适当的时候,记者应当做出明智的尝试,即平衡“已成名”的专家(比如政府智库的发言人等)与那些来自“官方”文化之外的知识渊博的信源之间的关系。公平还意味着要坚持“无惊诧”的原则:即当撰写对某人的批评报道时,要在报道发布之前,给被报道的人回答质疑的机会。

  另外,记者应当避免陈词滥调,在可能的和合适的时候,要确保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种族团体、信仰和文化的人,他们的观点都能在报道中得到体现。纽约大学新闻系强烈要求学生要以尊重之心对待信源。永远不要以采取惩罚性的措施作为威胁,对待那些让人觉得缺乏合作诚意的信源。

  1.所闻皆可录、信源居幕后、署职不署人与不可引用

  这些方式需要记者和信源之间进行预先协议,协议决定了记者使用信源提供的信息的范围权限。协议必须事先达成,绝不要事后进行。信源不能说出了一些内容,然后声称这些内容是“不能被报道”的,那样就太晚了。当与那些第一次与记者谈话的信源打交道时,记者应当确信这些基本原则和可能的结果已经被信源所了解,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记者要为信源提供回旋余地。当然,如果该信息对于报道不是必须的,则记者可以同意不使用该信息。如果你跟5名记者谈话,你将可能得到5个不同的对于这些短语的定义。这就是为什么一名记者在与信源达成任何协议之前,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条目解释清楚的原因。

  (1)“所闻皆可录”,意思是信源所说的任何信息都可以被报道、发布或者播出。所有的谈话内容将被默认为可公开,除非信源特别要求且记者明确表示同意,才可事先取消“所闻皆可录”。如果记者同意改变“所闻皆可录”的方式为其他方式,记者应当在采访笔记中做出清晰记录,以便在采访过后可确定哪些是可以发布的,哪些不能。绝不要依赖记忆。

  (2)“信源居幕后”,是一种有条件的许可,即信源允许记者使用他们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但不允许使用信源的名字。对于多数经验老到的记者来说,除非他们能够从其他信源处证实这些内容,否则他们不会使用这类信息。信源选择“身居幕后”,多数是他们提供的信息非常敏感,也就是说,这信息很可能会造成一场轰动。“身居幕后”意味着信源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报道中。实际上这样做使你的消息来源变成了匿名,但是允许你使用该信源提供的信息来写作报道。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咨询你的教授。

  (3)“署职不署人”,意思是记者同意不以姓名方式公开信源的身份。在说明信源身份的时候仅提及信源的工作或是职务。这样的身份说明需要记者和信源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几乎总需要采取一种防止读者通过身份说明猜测出信源详细身份的方法(仅有极少例外——比如当采访外交官表达一个国家的官方观点时)。记者应当确保对身份的描述准确且尽量详细,比如记者将身份描述为“一位司法部的高级官员”,而不是“一位高级法律公务员”,这需要信源事先同意。

  (4)“不可引用”,是指限制记者使用信源提供的信息。所提供的信息是为了说明或者加深记者对于特定问题和事件的理解。(多位美国总统曾经邀请记者共同进餐,而双方约定席间交流的信息是不得被报道的)但是如果记者能够从不要求禁止发布的其他信源处确认该信息(这可能意味着采用所闻皆可录、信源居幕后、署位不署人等形式),记者可以刊发该内容。

  总之,最好是避免“不可引用”式的采访;另一个选择可以是先进行“不可引用”式采访,然后想办法说服信源同意发布这些信息。

  2.匿名

  纽约大学新闻系力劝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使用未经确认身份的信源的信息。

  以《纽约时报》为例,近些年该报因为几篇主要基于匿名的传达特定观点的政府信源所写的报道,损害了时报报道新闻的“公正无私”的目标,即该报的创办人阿道夫·奥茨倡导的“没有恐惧,没有偏爱”的理念。比如,该报对美国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李文和事件的报道,克林顿政府坚持认为李文和是间谍,并通过匿名信源将他们的怀疑透露给《纽约时报》发布;该报对萨达姆拥有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成了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线,这些都严重玷污了这家报纸的名声。

  然而有些时候,如果已经反复努力,无法获得署名信源信息,经指导老师同意,才可以使用匿名信源提供的信息。一些明显的例子比如:信源承认犯下了罪行,如果刊发其姓名可能会导致其入狱;信源请求匿名,因为曝光于公众可能会使信源处于尴尬境地,并且危及信源的工作;非法移民惧怕泄露身份被驱逐。

  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应当向其教授咨询。如果必须使用匿名信源,学生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尽量详细的有关信源身份的细节,并解释隐匿信源姓名的原因。比如,可这样描述信源的身份“一位因为上级命令不得对公众提及本案而要求匿名的紧密参与调查的侦探。”

  除非是在很少的情况下,记者不应当以匿名的形式刊发信源对于其他人的批评性言论或声明。通俗地说,如果有人不希望在对另一人批评的声明中署名,则记者不应使用该言论。在任何信源要求匿名的情况下,记者必须获取信源的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并且要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教授。实际上,此时教授就是以学生的编辑的身份在工作。

  3.面谈与电话访谈

  最好的方式是与信源面谈。面谈会使报道有色彩、描述性强。当与记者面对面时,信源会更容易放松,相互间可能会更信任。同样,对于记者来说,当与信源面对面时,也更容易估量信源的可信度。但是面谈并不一定总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电话采访就是其次的最好的交流方式了。要确保通过拨打公司或者政府总机,来核实信源的身份。同时,如果信源仅愿意给你打电话,并且拒绝提供电话号码或是其他的联系方式,则该信源是可疑的。

  4.电子邮件采访有自己的优势

  很多信源坚持认为通过电子邮件采访,才能对谈话的内容有文字记录。而且,电子邮件采访能够比面谈或者电话采访更有效地阐明信息,特别是对于数字和高科技信息。但是电子邮件采访也存在问题。记者怎么才会知道发邮件的是信源本人呢?太多情况下,是公司的公关人员代表他们的老板或是客户回复通过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电子邮件回复经常倾向于小心翼翼地照本宣科,因此并不能真正代表信源的真正所想。同时,在面谈中的回答经常更可信。“追问”,这种最有效的探索提问方式,对于电子邮件采访来说,非常困难并且浪费时间。同样,通过即时交流软件进行采访并不能代替面谈或是电话采访。

  纽约大学新闻系强烈建议学生记者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信源面谈。这会带来更丰富更好的报道;写作者可以描写客观设施,比如信源的办公室的陈设等。



  5.随机访问。当记者在街上对游客、路人、选民进行随机采访时,一定要获得对方准确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是首选,其次是电子邮件地址),编辑有可能需要以此来确认报道中引用的内容和事实,核对信源的身份,或者要求记者进一步对采访对象提出问题。经常情况下,街头截访的目的是试图在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多样化的观点,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能为报道增色的引语。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该努力采访到足够数量的人,以便记者能够有足够的自信:自己的报道包含了来自多方面的观点。如果可能,采访者应该以统计学承认的调查数据来支持其采访。对于采访到的信源的数量,记者应当永远对读者保持诚实。如果你仅采访了6个人,则不要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你的报道实际上反映了整个校园的观点。相反,你应当告诉读者你总共采访的人数,以及你量化他们观点的做法。

  6.对信源的责任。记者要尊重与信源之间的约定。有些信源冒了很大的风险为记者提供信息。如果你同意一位信源的匿名要求,则要保证你不会在报道中提到能使信源暴露身份的相关信息。这样的约定决不能轻率地达成,记者必须仔细考虑是否对信源承诺匿名,特别是那些可能最终会产生司法纠纷的报道。在司法程序中,拒绝透露信源的身份可能会导致记者入狱(保护信源所引致的法律后果将在下面的法律章节中讨论)。

  7.采访录音。对采访进行录音显然是有好处的,这也是对准确性的一种保证,也是证据。尽管一些州的法律允许专业记者在不经被访者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对谈话进行录音,但在有些州这是不允许的。纽约大学新闻系建议,学生在对任何采访录音前,要征求采访对象的同意,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官司风险。要在录音开始时说明日期、时间,并要求被采访人说出姓名,也就是让采访对象明确表示同意录音。

  在极少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秘密录音。1986年,《莱克星顿先驱领袖报》因其系列报道获得普利策奖,“他们在规则之上运作”,通过对与肯塔基大学篮球队队员谈话进行秘密录音,这些队员告诉该报,一些球迷曾经违反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规定,存在送队员现金和礼物的行为。记者和编辑曾经担心信源会迫于压力,不承认他们先前所说,从而使得该报可能面临诉讼。如果你确信秘密录音对于报道是必要的,你必须事先征得你的教授的同意。
下面是关于此的一些细节:

  (1)面对面录音:全美有37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允许在采访过程中进行不公开录音。这些被称为“单方同意州”,只需要对话的一方,比如记者,同意即可(当然这不是说记者可以在本身不是谈话一方的情况下,通过放置窃听器或者对电话的通话进行录音)。另一方面,有12个州禁止在没有经过谈话各方同意的情况下对谈话进行录音,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蒙大拿州、内华达州、新汉普郡、宾夕法尼亚州和华盛顿(佛蒙特州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在这些州,偷录是犯罪行为,违反者将面临牢狱之灾,这些法律在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法律解释。

  (2)对电话进行录音:以上12个州需要在对电话录音之前征求通话各方的同意。联邦法律允许在单方同意的情况下对电话谈话进行录音,这个范围如今扩展到了无线和蜂窝移动电话。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规定与联邦法律相冲突——联邦通讯委员会要求,如果对穿越州界的电话进行录音,则通话各方必须在通话开始时即被告知通话将被录音。

  (3)使用照相机:13个州禁止在私人场合未经授权即使用照相机,这包括: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特拉华州、乔治亚州、夏威夷、堪萨斯州、缅因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新汉普郡、南达科他州和犹他州。

  8.后“9·11”时代的报道和拍摄。尽管没有法律规定,不得对地铁站台或是正在巡逻的警车拍摄视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这样做不会惹来执法部门的干涉。“9·11”之后,安全部门对恐怖主义高度关注。纽约甚至在桥梁和隧道处悬挂了禁止拍摄的标志。尽管记者可以通过测试安保部门的弱点来推出相关报道,但这样做可能会特别危险。这样的调查可能需要使用一定的逃避手段,并且可能违反刑事法律。比如你通过夹带一盒刀具登上喷气式客机,来测试机场的安保,你将可能被起诉。而且,有明确的法律禁止拍摄军事设施和核动力设施。
  
  调查材料和版权

  “消息来源”也可以被定义为调查材料,包括报刊、书籍、调查报告、研究成果、测试、广播、电视、新闻视频、纪录片、电影、网络视频音频等。所有这些材料,特别是辅助材料,都应被仔细核查。好的记者不仅仅是从文字和广电材料中提取信息;他们会对照其他材料或是类似的材料以求事实更加精确。仅仅是材料已经出版发布,并不意味着准确或者公正,比如维基百科并不总是一个合适的新闻来源。

  记者必须清晰地指出信息来自何处。不明确说明而引用别人的作品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并且会让读者或者观众对信息的合法性一无所知。如果引用的事实是众人皆知的,则不必烦琐了。如对于“约翰·亚当斯是美国的第二任总统”这样的话,就不必指出出处了。

  1.需复核的信息。学生应当在提交报道之前,坚持检查报道的拼写、年龄、职务、公司描述,以及其他事实。没有什么比报道事实出错更能破坏一位记者的信誉的了。另外,教授可以要求学生提供信源的联系方式以核实信息;学生必须按要求提供这些信息。

  2.正确使用。作为作者,你可以出于评论和批判、模拟的目的,合法地使用一定限量的有版权的材料,而不必事先获得允许。比如,一位书评作者,可以从所评论的著作中引用文本;一位影评者,可以描述电影情节,以讨论故事是否紧凑连贯。对版权材料使用方式不正确,则著作权所有者就可以阻止对他们的作品的负面言论的发表或者播出。

  以下行为明确违反了合理使用版权材料的原则:

  ◆从纽约时报网站上截取照片。

  ◆使用杂志封面的照片。

  ◆从最新的U2乐队单曲中截取1分钟的音乐。

  ◆从一部电影中截取3分钟的片段。

  ◆从谷歌地图或mapquest的地图中抓图。

  ◆从一份调研报告中大段引用。

  对于视频或者广播,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使用不超过30秒或者更少的片段。判断是否正常使用的主要标准是,引用是否触及了版权资料的核心(如果是这样,这就是对正确使用原则的违反),还是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比如:KCAL-TV电视网曾经播出了一段30秒钟的,从时长为4分钟的版权视频中截取的片段,这段视频显示了卡车司机雷金纳德·丹尼在1992年骚乱中被打的场景,该片段的引用被认为违犯了正常使用原则。法庭裁决认为电视网借用了该段视频的核心,影响了版权所有者销售该视频的能力。但当纪录片制片人从一场拳击比赛中截取了41秒钟视频,用于拳王默罕默德·阿里的传记影片中时,法院裁决认为这不是对正常使用的违反,因为其仅仅使用了很少的视频,并且其目的是其中的信息。

  2005年,独立视频和电影摄制者协会,以及独立纪录片协会签署了一份声明,该声明定义了制片者在正常使用版权材料时,不需要获得版权所有者同意即可对材料加以使用的4种情况:

  ◆“使用版权作品的材料作为社会、政治或者文化批评的对象。”换句话说,电视片制作人能够使用版权作品的一个片段,目的是用以评论或者批判。

  ◆“引用流行文化的版权作品以描述一场争论或是观点。”纪录片制作者能够使用版权作品来传达更重要的点——比如,一段来自《教父》的片段,来描述意大利裔美国人已经在很多年前就被电影描绘过了。

  ◆“在制作其他电影的过程中,拍摄到了有版权媒体的内容。”如果一位影片制作人因为跟拍角色经过一个报摊,偶然间拍摄到了最新《新闻周刊》的封面,或是在拍摄华盛顿广场公园全景时,拍到了街道乐队正在演奏“你的每一次呼吸”,则仍可以使用此素材以避免产生不真实感。

  ◆“在历史题材片子中使用版权材料。”一位想要制作历史题材电影的制片人或者纪录片制片人,可能想要使用事件发生时的讲话、与事件相关的音乐,或是当时的照片或电影。制片人应当寻求对材料使用的许可,但是如果无法实现,或是费用过于昂贵,则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寻求对正确使用的免责:

  (1)该拍摄的主题并非“专门围绕该材料设计”;

  (2)该素材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3)版权所有者是确定的;

  (4)该拍摄主题并不会不成比例地依赖于任何单一素材。

  3.在视频和音频片段中加入音乐。要注意音乐经常是有版权的。使用音乐要获得许可。即使巴赫的曲子也有可能是受版权保护的:不是指作曲者的版权,而是你可能要用的那段录音是有版权的。
  
  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

  记者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在文章中应当披露私人生活的程度。仅仅是记者能够揭出报道对象的抵押、股票持有状况,或通过“谷歌地球”查看其家的住宅,并不代表这样做是符合伦理的;同样,也没有充分理由说明这样做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关键是此人的私生活——包括个人习惯、性取向、健康状况、怪癖等,是否有新闻价值。这往往很难让人做出决定。

  如果你打算写一篇关于在一场大火中被毁的同性恋酒吧的报道,你是否会公布在事故中死亡的人员名单?如果你获知一位社区服务人员曾是妓女,你会报道此事吗?如果一个女人控告一个男人强奸,在没做出判决之前,你是否会公布男人的名字?你是否会调查作为控告方的女人的性史?如果一位地方法官租了一部色情影片,这算新闻吗?

  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1992年4月,《今日美国》联系了一位挂拍的网球明星亚瑟·阿什,以确认关于他是艾滋病毒阳性患者的传言,传言说阿什在多年前的心脏手术中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毒。亚瑟曾试图掩饰,但无法说服该报编辑放弃该报道,只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自己发表声明。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阿什隐私权的侵犯,该报通过声明“共谋平静不能服务于公众”说明自己行为的正义性。

  ◆奥利佛·西宝在1975年9月因为帮助阻止了一起对总统杰罗德·福特的暗杀而成为英雄。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他被报道是同性恋者,他的母亲拒绝接纳他。

  纽约大学新闻系教员坚信,隐私权决不能被轻视,并且建议学生记者不要探询新闻当事人的隐私,除非这的确与记者所进行的调查有关。一位当地政客光顾一家同性恋酒吧可能是他的私事;一位以反对同性恋姿态出现的政客,光顾同性恋酒吧,可能是公众事务。

  1.化妆舞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应当清晰地向采访对象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记者身份。首先就报上你的名字和身份,比如简·史密斯,纽约大学新闻系,以及你联系对方的目的。在非同寻常的情况下,可能有不表明记者身份的合适原因。比如,采访警察与集会示威者的相互行为,或是纽约中国城的餐馆或是盗版音像品,表明自己的身份可能不合适,可能会改变对方对待你的方式(或是食物的质量)。同样,如果执行的是秘密任务,特别是如果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会导致潜在伤害,也可不标明身份。但是这些都是很少见的例子。

  2.互联网。记者经常浏览讨论版、博客论坛和在线社区寻找思想和信息,而不需要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有时可以引用网络上的信息,比如,对某段视频,“Youtube”网站的用户有何反响。很显然,在这种环境下,记者没有必要总是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如果一位记者希望使用来自博客、电子邮件或是其他互联网资源的信息,则应当注意互联网是盛行骗局的地方。如果有任何可能,要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尽量劝服对方提供全部的身份信息。

  3.秘密报道。秘密报道是美国新闻业久已有之的传统。报道做得好,能帮助锁定腐败的政客和收取贿赂的警察,曝光欺诈和种族主义,且将落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曝光。报道做得不好,则会因为秘密监视、侵入公民的私人交易等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从而侵蚀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社会会希望记者发挥某种类似帮助警察锁定犯罪的功能吗?

  作为课堂作业,在着手任何秘密报道之前,要向你的教授咨询。仔细考虑你的报道是否会触犯法律或是法规(更多信息参见法律章节)。权衡可能出现的潜在危害。会有理由导致你被捕吗?会引致暴力吗?是否侵犯了一些人的隐私,特别是非公共领域,比如民居或是办公室?你所在的州是否有法律,禁止在未获取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录音,或是禁止使用隐藏式照相机?这是否会削弱你报道的有效性?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旧金山纪事报》的编辑在派出秘密采访任务之前,要考虑三个条件:

  ◆该报道或照片发布后,是否牵扯到重大的公众利益,使报道的新闻价值超过了可能产生的对报纸公信力的损害?

  ◆能否调整报道方式,从而避免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隐藏采访者的身份?

  ◆是否已经用尽了其他所有合理的方法?

  4.关于儿童的报道。记者应当在就任何有争议的题目采访儿童之前,征得其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当然,就新开放的游泳池采访一位12岁的孩子,就不需要这样的特许了;而询问其对所在学校的看法则不同。采访前,记者应当与教员(或是专业的编辑)进行讨论,以确定相关的伦理问题。
  
  潜在的利益冲突

  在一个公众对媒体存在大量且不断增加的不满的时代,记者必须避免利益冲突(即职业的、个人的和(或)财务方面的),与记者对受众的职业责任争利的情况。

  1.写关于朋友或是家人的报道。绝大多数报纸禁止记者撰写这样的报道,禁止引用朋友或是家人的话,尽管可能会有例外,如果记者对此持开诚布公的态度。在自传中,这样做没问题。不过即使是自传,作者也有责任:记者应当对需要避嫌的社会关系保持公开透明,无论自己会因此损失什么。当一位记者被派出采访观点或是专家,则采访对象不应是亲属,除非记者能够诚实地声明此关系不会对其报道的观点有任何动摇。换句话说,记者会不会因为朋友关系而不爆料?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避免在文章中使用朋友和亲属的观点,通常是个好主意。

  2.媒体宴会。大多数有声望的新闻媒体,禁止撰稿人参加媒体宴会。这些宴会是由记者报道对象组织的,提供给记者的短途旅行,比如:电影制片商、电子公司、政府机构等。

  3.接受款待。如果一名记者正在一家公司采访其CEO或是在其总裁家中采访,接受一块三明治和软饮料是可以的。但是在餐馆,记者就应当为餐饮付费。在工作期间饮用酒精饮料是不恰当的。《卡拉马祖报》曾经于2005年解雇了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因为他们在采访校园酗酒问题期间,参与了饮酒比赛。其总编辑声称,该两名记者的行为玷污了该报的报格。

  4.礼品。记者通常不应当接受任何来自采访对象或是报道对象的礼品。有时,采访对象会在事后送来纪念品表示感谢,但这必须是在稿件发表后。每一家媒体都有其关于接受礼品方面的规定。在新闻系,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求归还所有价格超过25美元的赠品。如果面对的是海外文化,拒绝好意被认为是粗鲁的,则可以接受食品、私人的住宿提供或是小赠品。同样,在一些文化中(比如在日本),记者在采访开始之前赠送给采访对象小礼品是恰当的,特别是当采访是在采访对象的家中进行时。总之,要运用常识加以判断。

(编译者杨晓白为大众报业集团编辑,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MBA)



http://www.mediaunion.net/html/m ... emy/201205/343.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6-22 11:31
【案例】
在线教学等方式正冲击新闻教育业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波因特学院”网站6月报道,随着我们开始逐渐正视席卷媒体产业的这股改变浪潮,新闻教育面临巨变的这个事实就不可回避。
  对新闻教育业来说,它的将来注定是非同一般并且充满艰辛的,同时充斥着创新及创造性的破坏。我相信,我们将见证在新闻教育的价值与新闻学学位之间关系的一个演变过程。

  对未来而言,它不会只按照一个方向发展。一个20岁年轻人的未来和一个60岁老人的未来显然是天差地别的,任何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持有很不一样的看法。

  新闻教育业的未来自然和新闻业本身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都是由当前存在的改变所引起的。

  新闻机构所遵循经济模式的崩塌是有据可查的,这股趋势从美国蔓延到欧洲,然后扩散到全球各地。

  在20多年前,这个变化势头才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媒体产业错过了这个把握转折点的机会。到目前为止,由其他群体、其他的新兴机构,以及科技公司所引导的创新行为严重挫伤了传媒公司。

  在面对这些夺走整个新闻产业赖以生存经济基础的高新科技的同时,媒体产业的反应有些举足无措。整个产业都没有顺着趋势做出改变,去更好地服务它的观众群体;所以,他们错过了做出调整的机会。

  新闻教育业也正处在转折点上。

  不论你是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或者是一名经营者、一个训练中心的学校管理人员,或者仅仅是对新闻业感兴趣,你都应该认识到,对新闻教育业来说,当前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时刻;其重要程度不亚于20多年前传媒产业所面临的选择。

  如果没有一个茁壮的新闻教育,新闻业的未来会更加黯淡。这对紧密依赖于公正并准确信息的民主事业和民众们来说,也都不是一个好的消息。

  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随着经济模式的崩塌,传媒公司不可能从其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新闻教育界也不能再按照他们原来的方式去教育新生代。

  不仅仅是传媒公司需要创新,新闻教育业也同样需要。我们需要从课堂内部开始,采用新的教学形式来带动创新。

  坦白来讲,仅仅揪着新闻教育来说事儿是很不公平的。这个乱象已经悄悄蔓延到了整个教育机构,无论是盈利的还是非营利性质的学校;它正在影响着从小学到大学范围内所有的教学机构。

  科技的创新不仅仅让媒体事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让教育事业遭受着冲击。

  当然,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可以多种多样。它可以是研究和学术性质的,可以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让他们具备独立能力;这样的宗旨就造就了这些接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学生。

  然而,正是从这种教育和培训的模式中,笔者看到了最大断层出现的可能。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新闻学学士学位的教育开始实行分类计价。

  不妨思考一下,譬如像报纸和电视广播这样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方式,对新闻和信息都是实行分类计价。在过去,这些传播方式获得经济价值的途径是,通过提供新闻这种稀缺产品。

  这个经济模式正是建立在新闻稀缺的基础之上,而新闻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模式与它很相似;新闻教育是建立在受教育机会,以及学位稀缺的基础上。

  最初,被授予大学学位的人数目有限;这就让拥有大学学位的应聘者在招聘时具有特殊的优势。尽管一直有这样的共识,新闻学学士学位意味着接受过良好的新闻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有保证。

  我们所说的稀缺性是指,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新闻项目,而数量更加稀少的学校才具有对它进行认证的资质。这些项目都是以教师为重点,采用一种以“监护教育”为基础的传授方式。

  假如你所在的是一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机构,那么你更不可能去让你的核心受众分心,而你们的受众群体往往就是你们所教授的学员。奈特基金会的埃里克·牛顿(Eric Newton)将这个称之为“迟缓交响乐”(symphony of slowness。)

  对新闻培训机构而言,稀缺性也同样意义非凡;他们主要是根据研究室的成本,或者座位的数量来限制培训数量。然而,科技改变的这一切,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却改变了我们学习的方式。

  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同时还有新的高效传播教学经验的途径。科技将营造出一个以学生为重点的文化氛围,对媒体产业而言,科技已经用类似方式创造出了一个更加注重以顾客为核心的媒体产业。

  新闻已经变得触手可及,随时随地只要读者/观众/用户希望去了解,就可以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去获取他所希望了解的信息;这对教育来说,也是一样。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去上学,这样他们就不需要真的去往某处;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回到学校。

  那么为什么事物还没有发生改变?

  近几年,有很多的文章在谈论教育业出现的断层。目前,这些不可避免的改变已经开始冲击着各大高校,正如20年前他们对传媒公司造成的冲击那样。由于当今新闻教育业受到的种种约束,所以他们无法创新。

  而这样的制度让学生们获得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很少,他们仅仅是强迫学生们去根据“教室”可提供的座位去选择课程,而不是从世界最顶级的教师那里做选择。

  传媒类学校正面临着经济上的挑战:他们能从传统途径获得的资金越来越少,从公众获得的支持也越来越少。更严峻的是学术上的挑战:世界正改变的越来越快,快到已经超出了教师们的接受能力;而教师本应该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人。

  与此同时,在媒体产业和学术团体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不对称关系;而且笔者坚信,这个断层线还在不断继续扩大。

  新闻学学士学位有多重要?

  为了更清楚的剖析这个问题,本文作者对超过1,975位专业人士和教授进行了调研。大概有42%的调查对象来自学术团体,34%的来自传媒机构,11%是独立或自由工作者,其余的都是学生。

  当被问及新闻学学士学位对了解新闻的价值有多重要时,95%的学术界人士说,它是“极其重要的”。多于一半的(56%)专业人士说,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接近40%的差距。

  当被问及这样一个学位对于学生们的价值,对他们的新闻采集、编辑和出版的技能和能力的影响时,调查结果同样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差距:96%的学术界人士说,这样一个学位对学习技能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59%的专业人士评价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各界人士在对新闻学学士学位价值的观点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到目前为止,这个差距已经大的像一个峡谷。

  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式,去传授新闻的价值和技能,并且我们所需要教授的知识必须与今天的传媒世界息息相关。

  哪些东西在起着影响?

  对新闻培训机构而言,对如何贴近观众、如何教授学生,以及如何评价成功方式的重新构想是机会与挑战共存的。

  我们需要鼓励教育机构去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使用一切潜在的传达手段——包括演讲、视频、网络、自学以及定向学习等等。

  斯坦福大学提供大量的在线公开课,是相当具有创新性的一个例子。例如,这个大学推出了关于机器学习的在线课堂,总共有104,000位参与者登记;13,000位完成了这个课程。

  “在线课程”行动的先驱之一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免费讲授了一门关于人工智能的课程,共有超过160,000进行了登记。这个行动创造出了属于它自己的文化,其中包括一个Facebook群组、一个在线讨论组以及众多的志愿翻译人员,他们将这门课程译成了44种语言让其广泛流传,这个结果是如此让人兴奋。

  “自从完成了这个行动,我就不能再回斯坦福教书了,”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史朗在1月份参与的一个数字会议上如此说道,“我觉得,这里有红蓝两色的两个药丸;你可以选择吞下蓝色的药丸,然后回到你的教室中,继续为20名学生进行讲座。但是,我已经吞下了红色的药丸,而且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奇妙的世界。”

  这种培训形式很有效果。

  近期,“波因特学院”在美国的三所学校完成了一个题为“新闻学导论”的项目;每个波因特教员分享了他/她在这个为期16周的项目中所收获的个人意见。

  在密苏里州立大学的其中一个学院主要采用在线课堂,然后在这16周期间为学员们提供指导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与此同时,密苏里州立大学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另一组学员教授相同的课程。

  在课程开始之前和完成以后,对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两组学员都进行了测试。在学习效果上,采用电子课堂、面对面交流这种混合教学方式的那组学员,比仅接受课堂教学的这组学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由非营利性智囊机构Ithaka S+R发起的一个研究中,他们比较了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授课的效果,课程科目都是统计学导论,其中一组采用教授面对面教学,另外一组主要通过网络教学;然后,在网络教学之外每周有仅仅一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两种方式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一样出色。唯一的区别是:接受在线教学的这一组学院看起来学习地更快一些。

  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冲击着教育行业。

  接触过在线教育的学生们明白这个道理,接触过电子课堂的学生们也懂这个道理。超过1/3的美国大学生已经加入到了电子课堂的行列中,而且这个数目还会继续增加。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美国教育部的一篇新报道表明,大概有53%的公立学校区允许高中生参加远程学习课程。在本学年,大概有1,300,000名高中生进行过远程学习;而五年前,这个数字仅仅是300,000。

  甚至一些没有接受过正式在线课程的学生,也正在使用着非正式的电子课堂,例如在YouTube上存在关于各种各样内容的视频教程。甚至还有一些像Khan Academy这样的机构,围绕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出了新的业务。

  今天的学生甚至一些中青年群体,开始期待创新性的教育;这些学生期待的是一种非监护式的教育方式。

  世界充满了希望能写出更好文章、讲述更好故事、分享他们经验的人。无论是否拥有一个新闻学学士学位,这些人都是潜在的新闻工作者。

  “数字徽章”行动可能会为新闻教育带来创新性的发展,数字徽章代表了某人具备的专业技能或其他能力。该教育理念的支持者——麦克阿瑟基金会表示,数字徽章可以作为“成就、技能和兴趣的一个认证标志”。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就采用了数字徽章技术;这样就可以通过衡量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通过标准的三学分方式来对项目进行评价。

  数字新闻教育徽章可以不仅仅显示出接受过的正式培训,同样也可以包含这些非正式的学习,譬如参与过某研讨会、获奖情况及完成的一些特殊项目。

  上述的这些内容主要展示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具体的课堂学习经验。这样就超越了简单的对工作的罗列。这是一个激进的、具有破坏性的创新理念。

  徽章行动的出发点是,人们应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去采集有用的、有说服力的个人所学知识的全部信息,而不仅仅是展示他们曾经在某所大学上过某某课程。

  我认为,数字徽章行动需要被扶持和推广。

  更为重要和直接的是新闻培训机构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支持这种鼓励参与素质教育的新方式,无论是怎样和在哪儿学习到了这样的知识。

  笔者希望,全世界的新闻培训机构可以找到一种有效方式,去帮助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收获,无论是谁提供的培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接受新闻学教育。

  我们需要更多的方式向人们灌输好的新闻所具有的价值,无论是通过新闻平台还是新闻媒介。不管你是为一家公司打工,或者是自由职业者,这都没有关系,新闻教育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在此阶段,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上的创新。有些人会做这件事,而另外一些人则会被甩下;是时候让我们抓住未来的脉搏了!(秦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6-18/14372461251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3 11:35
【案例】
clueless强烈要求西政开公开课
@立新闻中宣部新闻阅评组长刘祖禹说,全国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院校达到600多所,但唯有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新闻阅评》课程…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beauty_valley 紧急建议孙院长,复旦新闻学院与时俱进…新闻阅评…可能是最牛逼新闻学…它是中国媒体市场化之后…去自我审查…一种创新
轉發(33) | 評論(14) 今天07:46 來自iPad客户端
轉發(3)| 收藏| 評論(2) 15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7 15:54
【案例】
杨溟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运用分析工具的功夫将成调查报道重要的专业要求,特别是取自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数据。上午汤普逊的课程提到了,期待她下一讲更深入地解读。
@杨溟【媒体实战研修2】著名调查记者莉•汤普逊曾获美多个重要新闻奖项。逾35年首席记者和制作人经验。任职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及旗下电视台。主持《莉•汤普逊的摘要》、《谨慎的建议者》等,负责WRC-TV的《调查者》节目等。写作大量博客、专栏和互动视频报告。在调查性记者与编辑组织担任执委会委员多年。 轉發(4) | 評論(1) 8月2日07:2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10 12:30
【案例】
@清华史安斌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本周在芝加哥举行年会,争论的主题仍然是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学“与”术“的关系,教授资质的问题,用“医学院”模式改造现有的新闻学院是共识,但AEJ主席Linda Steiner呼吁不能忽视新闻传播学博士课程,应招收更多有从业经验的博士生提升该品质http://t.cn/zWlA6Rw 轉發(2) | 評論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How far should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go?Tweet

Aug. 7, 2012, 9:17 a.m., Posted by Eric Newton – 1 Comment

A new proposed degree structure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This week, journalism educators meet in Chicago. I hope they think about how far reform should go to catch up with digital age realities and how funders see their progress so far.
We’ve been talking about defining “better” universities not as the biggest but as those able to do certain things better than most. Things like treating top professionals and scholars equally. Or whether they are part of these transformational trends: 1. connect with the whole university, 2. innovate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techniques, 3. teach open collaborative methods and, 4. through the “teaching hospital” method, become or increase their role as content providers who not only inform but engage communities.
To say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is controversial would be an understatement. Bob Stepno, assistant professor at Radford University in Virginia, kept track of the debate this summer by reposting the “Newspaper & Online News Division” listserv. He says comments amounted to more than 600 pages of text, the largest discussion since 2008, when educators argued about adding “and online” to the listserv name. Poynter’s Howard Finberg, who presented an excellent speech of his own this summer o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summed things up. Jeff Jarvis jumped in from CUNY, where they have the nation’s first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degree.
Here’s a slice of the discussion:
In favor of more top professionals in journalism academia:
“If you accept that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journalism professors, which I do, we still have a huge problem. There simply aren’t many people with deep experience in the new world order of journalism. We need instructors who can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multi-task, freelance, nurture and harvest social media and hustle, hustle, hustle.” -Kelly Toughill,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 Halifax, Canada
Standing up for the research PhD:
“It’s worth adding that many Ph.D.-holding journalism researchers started out as journalists. This is ignored in complaints such as that of the Knight Foundation’s Eric Newton about “the slow rate of change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including how exceptional professionals (without advanced degrees) are being treated …” He is correct that degrees are not more important than competence. But the Ph.D.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disabling,” as if people who spend five or six years to earn a Ph.D. and launch a research trajectory suddenly forget everything they learned while in the newsroom, and become, as professionals suggest, uniformly unable to teach professional courses, serve as deans, apply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 only able to write “unreadable articles for journals no one quotes, achieving nothing.” -Linda Steiner,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docto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93rd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in her posted response.
Other voices:
“Does anyone read the scholarship in our fields? Promotion-and-tenure committees should measure impact, through citation analysis or other reliable methods.” -Jerry Ceppos, dean of the Manship School of Mass Communication at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in his blog
“At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some faculty members have Ph.D. degrees in traditional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their work can be judged by the university’s usual standards. More, however, are outstanding journalists. The university has made the judgment that published journalism of the highest quality can qualify a professor for tenure in journalism.” -Tenure standards,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One reality is that many of the faculty I’ve worked with – Ph.D. or no – in fact can be both researcher and professional.” -Deborah Gump, most recently John Seigenthaler Chair of Excellence in First Amendment Studies at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The faculty and degree proposals are precisely the kind of straightforward talk needed to catalyze important discussion.” -Tim McGuire, Frank Russell Chair of Journalism,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 think that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pretty much collapsing the borders between academi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at this could be a really exciting thing, if we prepare for it.” -Timothy Francisco, professor, Youngstown State University, Ohio
Stories about the open letter for journalism reform have appeared i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Boulder Colorado Daily Camera, and elsewhere.
By Eric Newton, senior adviser to the president at Knight Foundation

http://www.knightfoundation.org/blogs/knightblog/2012/8/7/How-far-should-journalism-education-reform-go/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10 16:58
【案例】
社科院姜飞//@王有涛: 转 //@唐太重:谢谢史安斌老师。请同学们收藏。 //@唐润华: 这个有点意思。MARK!
@清华史安斌博客和社交媒体可以促进新闻学界与业界之间的交流,解决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新近推出“你可使用的研究成果”(Research you can use)网页,将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用博客和微博的形式向业界推荐,提供相关论文的全文下载http://t.cn/zWlUIIa 轉發(36) | 評論(3) 今天14:12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Research You Can Use
[/url][url=http://www.addtoany.com/share_save#url=http%3A%2F%2Fwww.aejmc.org%2Ftopics%2Frycu&title=Research%20You%20Can%20Use&description=test%20info%20]

Research You Can Use highlights new research from AEJMC refereed journals that may interest journalists and others for us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 PDF version of all participating articles are available for download. For a reprint, contact the person cited or Jennifer McGill, Executive Director, AEJMC, 234 Outlet Pointe Blvd., Ste. A, Columbia, SC 29210-5667, e-mail: AEJMCHQ@aol.com, telephone: (803) 798-0271.
Journal of Advertising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Education is devoted to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on instruction, curriculum and leadership in advertising educ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presents in-depth research on specific topics with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on subjects ranging from journalism history and personalities to international mas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provides scholarly criticism of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and helps to develop the history, ethics, and philosophy of public relation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comprehensively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U.S. newspaper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topics of interest, ranging from balance and fairness to the use of computer analysis in newspaper report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JCI) focuses on research that examine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from a critic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focuses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related explo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in a context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focuses on research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history, and social and legal problem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ublishes article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that advance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especially at the societal or macrosocial level.






http://www.aejmc.org/topics/rycu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8-19 10:37
《看见》:柴静专访BBC总裁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2665619_1854897251_bEPgSiZpC2LK+l1lHz2stqkP7KQNt6nkgW+ws1ujJwtYQ0/XM5GRYNsB5S/XCdkEqDhATJo5c/sg1hQ/s.swf【案例】

BBC--这个成立于1922年英国电视广播机构,到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一。现在它也是英国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看见》,在BBC总部访问它的总裁--马克·汤普森,他也被评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第65位。

http://intv.inewsweek.cn/video.php?id=52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7 11:10
【案例】
致新闻学院2012级新同学的紧急通知
文章作者:新闻学院  发布时间:2012-08-24  浏览次数:

致新闻学院2012级新同学的紧急通知
新闻学院2012级新同学们:
你们好!你们从祖国各地以及海外各国来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求学,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2级开始,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本科教学培养工作将实行全新的培养计划。本科教学培养进程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暨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二阶段暨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
在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后,将根据学生自愿、学习成绩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专业分流,即分流到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本紧急通知要求每位同学认真阅读本通知及其附件《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及各专业的《修读计划》,然后认真考虑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4个方向中选择一个自己最适合的方向进行前两年的学习。有关专业选择志愿表将在两天内上网公布,请同学们密切关注!
谢谢!
新闻学院
2012年8月20日


http://www.jwc.fudan.edu.cn/s/67/t/179/9c/7e/info40062.htm
小意然 加關注

《致新闻学院2012级新同学的紧急通知 》http://t.cn/zWnCnjh,当时咱没这待遇。。。@爱小灵 @kiwi-karen @QIQI_优哉游哉 @凯丽姐雷萌哥走后没人陪的萌阿姨 @wengoneone @徐小可同学
標籤:
轉發(119)| 收藏| 評論(15) 8月26日 20:10 來自新浪微博 |舉報

評論(15)| 轉發(119)

轉發到微博|轉發到私信|轉發到微群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評論



全部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張小英Sakura:我也觉得顺序反了,大一在白鼠复旦学院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选些什么课,一门专业课都没有,没有专业归属感,到了大二大三,有点感觉了,却满是专业课,全部扑在新闻学上面,视野非常局限呢。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評論


何廷卫:又红又专?//@程士安: 这是2012年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在新闻学院的改革试点:2+2模式。//@SolaTrader: 综合性学科综合培养是对的,但是顺序反了,应该先新传,建立学科认知之后再加载辅助技能@程士安 (37分鐘前)
舉報| 回覆



評論


旮旯旭旭:研究生有什么改革吗?//@程士安:这一重大改革具有挑战性,但是对广告学的价值和意义,你懂的!我会全力跟进! //@圆圆Annie: 重大改变,静观效果 //@程士安:以新闻传播学进入复旦,2年后再选择专业。//@王钢_dorf: 那报志愿的时候就没专业一说了吧//@程士安:这是2012年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在 (今天 09:52)
舉報| 回覆



評論


小狐狸同志:是我一定强烈建议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今天 09:51)
舉報| 回覆



評論


程士安: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自己是“复旦人”。@马小阳SunnyDay: 太先进了!只是后两年才分专业会不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太没有归属感?//@程士安:以新闻传播学进入复旦,2年后再选择专业。@王钢_dorf: 那报志愿的时候就没专业一说了吧//@程士安:这是2012年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在新闻学院的改革试点:2+2模式。 (今天 09:43)
舉報| 回覆



評論


程士安:比如广告学,今年新生是改革的第一届,我们会慎重行事,努力协调、切实落实后两年的教学内容,培养符合信息技术发展、媒体变革的营销传播专业人才。//@大水饺 @康崔氏 @程士安:以新闻传播学进入复旦,2年后再选择专业。@王钢_dorf @程士安:这是2012年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在新闻学院的改革试点:2+2模式。 (今天 09:41)
舉報| 回覆



評論


程士安:这是2012年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在新闻学院的改革试点:2+2模式。//@SolaTrader: 综合性学科综合培养是对的,但是顺序反了,应该先新传,建立学科认知之后再加载辅助技能@程士安 //@戴维徳: 太扯了,你们觉得呢@曹小溪同学 @潇潇冬宇 @高宁爱谁谁 @SJ还是要做警察 @SherrySherryBoomBoom @蔡小Du (今天 09:21)
舉報| 回覆



評論


一代名豆:电子信息技术方向是闹哪样.. //@摆烂小姐: 个人认为并不适用新院所有专业 反而可能失去一些传统优势//@AnitaXu:是一次我羡慕的尝试,不管结果如何。可以的话希望可以有公共卫生的方向。 (今天 00:51)
舉報| 回覆



評論


艾立咖:毕业后解释特麻烦。如新闻(经济方向)和主修新闻/经济是两个概念,对professional world没影响,对academia有挺大区别的。关键问题是学院课程改革和学校专业承认的对接、及资源配置问题。新闻经济方向像是新闻/经济双专业尴尬的小徒弟哎@安静_flora @朱朱小雯儿 @盛立宇 @眼睛睁一只 @达伦迟 @烤鱼君 (今天 00:12)
舉報| 回覆



評論


曾明辉:想了想其实选啥都一样的,性格决定命运 (8月26日 23:13)
舉報| 回覆



評論


炯翔: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二阶段暨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 (8月26日 22:10)
舉報| 回覆



評論


徐小可同学:果真是进步了 (8月26日 20:28)
舉報| 回覆



評論


kiwi-karen:生不逢时! (8月26日 20:16)
舉報| 回覆



評論


凯丽姐雷萌哥走后没人陪的萌阿姨:咱是唯一一届被硬逼着上了宏经微经传播专业啊。。 (8月26日 20:16)
舉報| 回覆



評論


wengoneone:说明学院在优化课程啊 是进步! (8月26日 20:12)
舉報| 回覆



http://weibo.com/1774806562/yyYLNdm4R

谭天论道 @支支V //@尹鸿:6年前我们已按这种模式进行培养。甚至三年级以后也不人为划分专业,只是设计阶梯型专业课组,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取向。近几年,为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解决通识课质量和结构不完善的缺陷,适当在低年级增加了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通识基础,
@唐润华【复旦大学改革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第一、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进行学习;第三学年起,学生再根据自愿、成绩等指标分流到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http://weibo.com/1774806562/yyYLNdm4R @北大程曼丽 轉發(118) | 評論(18) 今天09:5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7 22:24
【案例】
@澳洲水哥大英百科出版社1952年出版过一套西学经典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美国的博雅学院和呱呱读过的牛津PPE三四年本科生涯基本上就是全部时间读这些书。把这些书全部读完,保证你成为中国人中最了解西方的人之一。这些书的版权大多数已经过期,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轉發(19) | 評論(4) 3月7日00:20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7 22:26
【案例】
@国际记者网#新闻采写#【BBC如何把双语记者训练成“超人”】在媒体预算遭遇大规模削减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培训其双语记者同时使用不同平台和语言进行工作。例如从三月开始,BBC的阿拉伯记者Rami Ruhayem将担任BBC驻伊拉克记者,为BBC的阿拉伯语和英语部门提供新闻报道。详见http://t.cn/zOceYgL
轉發(12) | 評論(4) 3月8日15:36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7 22:36
【案例】
@随身英语45条英语歇后语小短句,你知道几个?^_^
轉發(5461) | 評論(241) 8月25日15:15 來自时光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9-10 18:57
【案例】
媒介评弹【参考:清华大学传播学必读书目】仰望,太长。

轉發(36)| 收藏| 評論(8) 2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9-15 09:54
【案例】
@媒介评弹【推荐给大家:24本含金量最高的世界新闻与传播学杂志】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805)
|
評論(55)
9月6日10:17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9-20 01:17
【案例】
何镇飚传媒学院可以成为大小众传媒的坚强后盾。//@王君超: 这个肯定是下一步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就像过去提出的“艺术为大众”的口号一样,新闻学也应当面向大众,研究/深化公民新闻,让新闻学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唐润华【新闻学院向何处去?】纽约大学(CUNY)新闻学教授 Jeff Jarvis认为,除了向学生传授各种技能之外,新闻学院还应该做到(大意):不是自己包揽所有教学,而是与其他资源合作;教学面向更多的人,而不仅仅限于本校注册学生;与新闻机构一起为所在社区提供新闻;成为新闻实验室,为传媒业提供研发服务。 轉發(377) | 評論(59) 9月19日09:2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7)| 收藏| 評論(2) 9月19日23:02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9-24 23:07
【案例】

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题目。个人浅见:高学历对于新闻肯定是大有裨益,关键是如何与新闻这个行业融合,让高学历为新闻服务,而不是具备高学历当然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采访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个人品质

@林城的雨想当一个你这样记者,必须要高学历吗?@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轉發(4) | 評論(2)2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3)| 收藏| 評論(5)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 同時評論給原文作者 林城的雨

評論

广石化浪子庄海荣:【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采访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个人品质】 (7分鐘前)

回覆

中国经营报晏耀斌:回复@格锐杨:同意,在具备新闻基本能力之后,知识层次较高的往往在采访中会更有深度和高度,也往往更具备沟通优势,尤其现在媒体专业化越来越强,专业记者将是趋势。 (8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覆

什早伟:学历要有,更要有水平//@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题目。个人浅见:高学历对于新闻肯定是大有裨益,关键是如何与新闻这个行业融合,让高学历为新闻服务,而不是具备高学历当然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 (8分鐘前)

回覆

格锐杨:当年老总说记者写稿只需高中水平,现在招人都需硕士以上。相对而言,记者是脑体结合、以体为主的岗位,编辑要求更高些。 (1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林城的雨谢谢你的回答! (14分鐘前)

回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0-18 12:41
【案例】
新闻系课堂上演打假现场 老师学生智斗电话骗子

正在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的华侨大学老师郭艳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忽然就落进了教室里。
  9月12日傍晚,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福建某新闻社社长,人在厦门,号码更换,特此通知。郭艳梅与这位社长相识,听声音也像,便盛情邀约:“从厦门返省会反正也途经泉州,不如华大一叙?”
  得到应允挂机后,她即刻向所在文学院院长、副院长们汇报。招待饭店被迅速地定下,接待人员被麻利地安排,“那位社长是我们学院的特聘教授”,郭艳梅介绍说,“也是学校宣传部赵小波副部长的老同学。”
  第二天上午,这位女老师有课,讲的是4节连堂的电视节目制作。她琢磨着老同学肯定要先会老同学去,自己安心上课就好,不用着急。
  然而就在第一节课间,郭艳梅的电话响了。“我出了点事。”电话里,浑厚男低音带着点儿焦躁。乍一听,她吓了一跳。
  “社长”接着往下说,昨夜酒驾,已被厦门市交警队拘留。然而通过“私交”已与副队长谈妥:交2万元即可走人。一万元朋友已经搞定,求借另一万元,切莫张扬。
  郭艳梅一听酒驾就懵了,再一听借钱又清醒了。她先安抚了几句,挂下电话,马上联系“老同学”赵小波。
  “以我对那位社长的了解,不管酒驾或借钱,他都不会的。”郭艳梅自信地表示。然而,“老同学”拨出电话,却听到优美的中英文“已关机”。
  此时的郭艳梅尚存疑虑,但她仍然决定,来一场真实版的“现场直播”。成为大学老师之前,她曾经是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现在,她轻车熟路地走上讲台,架好话筒,打开电话免提——一切再熟悉不过了,只是这一次观众并不在电视机前,而是和她面对面。
  电话那头,冒牌“社长”还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一无所知。
  当电话再次响起的时候, 郭艳梅一句“小波问你开的哪台车,他去接你?”轻松取得第一回合。
  “叫小波给我打电话。”骗子答不上来,虚晃一枪。
  观战的新闻系学生们一下子全成了军师,经过热烈推举,他们选出了“赵小波”的扮演者。
  小廖同学走上讲台,他曾无数次地走向跨栏比赛的起点,对于战斗、欢呼和围观再熟悉不过。“我不怯场,我以前也耍过骗子,很好玩的。”这个梳着时髦发型、身材高大的小帅哥表示。
  第二回合,假小波对假社长。号码一拨出去,小廖的手机上便显示“海南海口移动”,而当听到这个明显年轻的声音后,“社长”挂下了电话。包括郭艳梅在内,所有人都以为,要鸣金收兵了。不料金钱诱惑难抵,没过多久,“社长”又打来了。
  一边推说附近没有银行,一边又说要过去送钱,“小波”和“社长”斡旋着。写满策略的小纸条不断从台下飞到台上,数台手机、iPad摄像头也被打开,对准讲台。大家商量着,要把社长“请来”华大,好好“招待”。
  按照郭艳梅的说法,此前她带过的学生曾有过被骗的经历,她一方面想给学生增加点儿社会经验,一方面也想趁着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训练他们拍摄、制作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能力。眼下,一条社会新闻正活生生、热腾腾地真实发生着。
  差不多两节课后,“社长”终于发现,不断说着要去接他、救他、让他来取钱的“小波”只不过是在戏耍他。他恼羞成怒,爆了一句粗口。血气方刚的“小波”毫不示弱地回骂一句,然后又故意问道:“到底要不要我去接你啦?!”
  郭艳梅当晚就收集了5位学生录制的音频和视频,第二天又补了几个交代场景的空镜头,在一位小龙同学剪辑的基础上,编出一条电视专题片,挂在视频网站上。她并没有剪掉对骂的镜头,她觉得,从一个小伙子嘴里冒出来,又可爱,又解气。
  尽管是20岁出头的学生扮演年近半百的大叔,“躺着中枪”的赵小波看完视频还是觉得,小廖的语气、语速模仿得挺成功。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这场特殊的“新闻实践”本身,值得称赞。
  彼时,真社长其实正关了手机,在北京的会场开会。后来他收到郭艳梅发来的视频,连下班也顾不上,一口气看完。
  “喂!那声音一点也不像我嘛!”社长半开玩笑地抱怨着。
  在网络上,这条片子激起热议。有人感慨新闻课堂之生动,也有人嘲笑骗子竟然敢冒充新闻人,结果关公面前耍大刀。还有人认为,小郭老师和小廖同学都还嫩了点儿,要戏耍骗子,手段多了去了。
  小廖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他觉得“好几次都有点儿掉沟里了”。
  在大戏落幕后,所有“演职人员”都发表了感言,只有那位电话里的“社长”,他的手机始终处于“停机”状态。
  他发给小廖的最后一条短信,只有四个字,“你真厉害。”
  “中午吃什么?”小廖回他,还在戏里。记者:秦珍子
(原标题:新闻课堂上的打假现场)

http://news.sina.com.cn/m/2012-10-17/035925372866.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0-21 09:51
【案例】
我国新闻传播界首部教改著作面世


《新闻教育改革论》封面
  我国新闻传播界的首部教改著作,张昆教授的《新闻教育改革论》于2012年9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35万字,定价49.8元。该书由原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教改专家刘道玉先生作序。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人才培养论”、中编为“教学改革论”、下编为“学科建设论”,共收录论文、报告、规划等34篇。
  《新闻教育改革论》厘清了长期以来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如,针对长期困扰学界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定位问题,作者给出了“文科中的工科”的答案;又如,针对甚嚣尘上的“满足业界需求是传媒教育的目标”的观点,作者进行了批判,进而指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有社会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将“批判精神”置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再如,针对“盲目追求实验装备的高、尖、新、全”的不良心理,作者给予了警示:“目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个个先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一座座豪华的办公与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面子工程相继落成,社会有限的物质资源被大量消耗在硬件建设上。这样做固然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此外,该书还就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界存在的若干乱象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如,针对当下新闻传播教育千校一面的现象,作者提出了“按订单组织生产”的建议,即“引入个性化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媒体、不同组织的人才需求”来培养人才;又如,针对新闻传播教育“疯长”的局面,作者建议“赋予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监管之责,令其对全国范围内的新闻院系及所属专业进行评估”,以保证新闻传播教育的健康发展。再如,“鉴于国内新闻院系相对封闭的环境”,作者建议“从国外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引进有实力的教授和高水平的博士”。全书观点精彩纷呈,但囿于篇幅,不能一一枚举。
  《新闻教育改革论》除了是我国新闻传播界的首部教改著作之外,还至少具有以下三点显著特征:其一,全面性,该书涉及新闻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大到学科发展,小到课堂教学,应有尽有。其二,务实性,该书立言不尚空谈,整个论述统统围绕我国新闻教育现状展开,且不发虚论,所有观点均系作者心声,有的甚至是作者拟定的工作思路。其三,前瞻性,该书提出的若干改革目标和做法,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当下的需求,有不少是立足长远的打算。
  《新闻教育改革论》能有精彩的观点、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与作者本人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丰富经历密不可分。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早的一批新闻高级人才;他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已逾25年;他长期担任新闻院系的管理者:自1998年担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来,从未离开过院系领导岗位;他是多个国家组织和学术机构的重要成员或主要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作者几乎是全程式参与、多样化体验。如此经历,既让作者对新闻传播学教育有着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让作者对新闻传播学教育有着细致入微的个人体悟。另方面,与作者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密切相关。他主持过多项国家课题,并担任过国家重大招标课题的首席专家;他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入选国家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他所编写的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多种省部级奖项;他是湖北省教学名师;他所主持的新闻院系蒸蒸日上。这一切,都被高度浓缩于该书中。
  正如刘道玉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这部专著名副其实,书中确实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改革和创新精神”。
(原标题:我国新闻传播界首部教改著作面世)

http://news.sina.com.cn/m/2012-10-18/110925385287.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1 13:17
【案例】媒介评弹(設置備註)





http://weibo.com/media2012


█海外
標籤: 正能量社交媒体网络新闻直播记者媒介

更多資料嬀/url]簡介: 『一介传媒解构者,专注媒体,评弹媒介,别无旁骛。』

互相關注|[url=http://weibo.com/1908241921/z1s6Ng9vE]取消


私人訊息

發私信| @他| 設置分組| 更多




驻外记者       
舉報身份  申請認證















【数字惊奇:中国设立新闻专业的高校已突破800所】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而目前编辑记者的岗位要求仅为25万人左右,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但毕业生就业尚乐观”……详见新华社报道:http://t.cn/zlEVDm3

查看大圖 | 向左轉 | 向右轉


(1)| 轉發(951)| 收藏| 評論(230)
今天 07:05來自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全部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朱至刚在厦门:回复@小螺号低低滴吹:专业精神,通常要建立在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如果连专业知识都教得不够,甚至教师自己就是二把刀,那就更不堪了。事实上,现在全国高校里,文科教师在教授的专业和课程上,连半桶水都没有的,可能是多数。新闻专业在这点上,算是更加严重的。        (3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女大学教师://@王锡苓: @民意与传播研究所---iPoc //@张晓锋00:在已经设立的新闻学硕士点中,导师的数量与质量,达到及格水准的,也许不足两成。教史论的没有相关论文,教实务的没有相关作品,根本没有经过同行的检验和认可。更要命的是,那些其实离及格线相距很远的院系与导师,颇多根本不知道自己不合格        (5分鐘前)
回复

成杰思汗:在校生共21万,岗位要求25万,这其中应该不包括已经在职工作了的,是专业虚火还是社会潜在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7分鐘前)
回复

彭进同学:可以请教@范以锦 院长 这是产能过剩吗?//@烁晴: //@朱至刚在厦门:在已经设立的新闻学硕士点中,导师的数量与质量,达到及格水准的,也许也不足两成。        (8分鐘前)
回复

Louis公民意识:但中国只有喇叭,没有新闻台        (13分鐘前)
回复

岭南星月:虽然早已不是第一次听说,但还是震惊了。。。        (15分鐘前)
回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好吧        (17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        (18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真有毅力,饿了就吃了吧。在不吃就没机会了        (18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        (19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        (19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Simon_2009:与华水无关//@只舟://@格格万里云: //@老个:进机关,写总结,吹牛皮,需求大~ //@庄稀海:新一轮文凭批发,必将洗牌! //@彩色菜帝: 同意谭教授 //@谭天论道:现在的新闻专业不是只培养记者编辑的 //@初广志_传媒大学: //@石河子大学熊建军:中国的新闻合格吗? //@李正谚:很多新闻学院仅仅是培养了人手,和人        (20分鐘前)
回复

宽幅海景:还有播音专业。是个学校就设,毁人无数。这个专业估计也只有我们国家才有,还炙手可热。悲哀啊        (21分鐘前)
回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还存着呢,一会儿不回来再吃吧        (22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小螺号低低滴吹:回复@朱至刚在厦门:是啊,更要命的还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综合知识的欠缺。把这些欠缺补起来也不是一朝一日之功。真是搞不懂,这类专业为什么要设置本科?甚至还有专科,这不祸害人吗        (22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人生如戏1010戏如人生:新闻专业不是为了解决需求而是为了解决大学的收入,新闻体系内就业问题 新闻毕业生很多都是新闻系统的子弟 都是预订了位置的 没资源就只能和不并非新闻专业的人竞争 这就是现实        (23分鐘前)
回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余粮呢        (24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24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就算是吧        (25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彪悍的豆腐:回复@朱至刚在厦门:我也这么理解过,但问题是,如果真这么理解,难以想象最后为什么要来一句毕业生就业乐观,这是咋乐观起来的?显然调查不够细致深入呀,这孩子是抢着发稿子还是随便拿点数据就交任务了?        (25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复

...       


http://weibo.com/1908241921/z1s6Ng9vE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30 13:02
【案例】楊志弘
廣告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創產業之一,值得珍惜。

@尼尔森网联官方微博
【传媒博物馆】国内首家传媒博物馆2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动漫等10个专题分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1.5万件藏品。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比洗衣机还大的收音机,套在木头箱子里的电视机,上世纪初的国外广播广告,二三十年前引领潮流的国产电视剧...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9) | 評論(3)
今天10:36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 23:50
【案例】张志安
辛苦啦!//@落魄书生周筱赟: 我前天熬夜备课、昨天整天上课,今天累得睡到下午才醒。感谢@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 教授邀请,在新闻写作课做模拟新闻发布会,谈我要求铁道部公开12306订票网站5亿投入的招标详细信息。我从未学过新闻,但感觉此前新闻教学和新闻实践脱节太远。

@张志安
#新闻实战课#感谢@都市时报 @新快报 @东方早报 @新快报 @江门日报 等媒体,昨日对@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新闻采访与写作」邀@落魄书生周筱赟 举办「模拟发布会」采访实战活动的支持与报道。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强业务教育与业界的无缝对接,下月初将正式推出新闻实践教学常态化的改革机制。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9) | 評論(9)
今天09:32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 23:54
【案例】@李晖偈
【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社会学著作】1997年,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每人投票选出5本20世纪出版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最终共有978本社会学著作上榜,其中有100本著作被4位以上的人提到。被提到最多的著作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详细榜单:http://t.cn/zlra5GF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553) | 評論(141)
10月30日21:32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 11:00
【案例】@思想聚焦
【耶鲁大学6个理念】1、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2、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3、敢于尝试,敢于丢脸。4、每天都是新的,烦恼痛苦不过夜。5、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发自内心地赞美。6、做人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7) | 評論(2)
50秒前來自iPad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 16:23
【案例】吴麟
胡适先生有言:选择志向,应当以性之所近、力之所能为准则。 或技术流,或学术流,都是好的;当然,如果能够做到兼美,也非常好。

@狸狸老菜帮
@雷蔚真 一席话,甚有共鸣:让新传院的孩子做片子,他们就嚷嚷说还让不让读书;让他们读书,他们就嚷嚷着要去实践。于是他们既不做片子,也不看书,便成了没头脑加不高兴。既做不成技术流,又做不成学术流,而统统都是脑残流。其实怎么做,10年一定有成,不过老觉得自己的方向没前途,那就一无所成。

(3)| 轉發(232) | 評論(35)
10月25日20:27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2 21:10
【案例】
@周立波脱口秀精选
中国式教育“七种武器”:1)“要听话”用来杀自由;2)“要孝顺”用来杀独立;3)“就你跟大家不一样”用来杀个性;4)“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东西”用来杀想象力:5)“少管闲事”用来杀公德心;6)“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7)“我不许你跟他/她在一起”用来杀爱情(转)@周立波脱口秀精选

| 轉發(219) | 評論(31)
29分鐘前來自皮皮时光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4 13:02
【案例】
@北大新媒体
【午间一乐】老师上课质量和手机流量成反比。(图片来自网络)

| 轉發(21) | 評論(5)
11分鐘前來自专业版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6 17:02
【案例】广院孙振虎
前天,北京台总编室田老师感慨,两年前和她一同谋求卫视改版的同志已经只剩她一人孤军奋战,其他曾经热血的人都撤了。我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宣父以来的坚守,为了什么?信念真的是一种操守。 //@愤怒狼先生:在和田玩命拍摄的日子里,看到这样的话,同样想问的是,我们到底为了什么?

@浅小花
大二,创作训练课,在-10度的北京冬天和@SISY希婧 带着PD150在外面跑一天;凤凰,外拍VCR,全克们又是摄像机又是脚架又是灯箱又是火车硬卧,我们从北京跑到最南,吃每天每人80的饭贴,我们每个采访都打光;可是啊,@广院孙振虎 @愤怒狼先生 们,有些东西,你们教我们越多,痛苦和纠结就越多。
| 轉發(19) | 評論(3)
11月3日23:44來自iPhone客户端


標籤:
收藏:11月4日10:03
保存取消
实习  +加標籤



| 轉發(10)| 取消收藏| 評論(6)
11月4日09:53來自iPhone客户端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看!





評論

恰巧你们都在:有时候信念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希望所有人能在坚持信念的时候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11月5日 12:55) 檢舉| 回覆
小诗:我爱你们各位! //@广院孙振虎:前天,北京台总编室田老师感慨,两年前和她一同谋求卫视改版的同志已经只剩她一人孤军奋战,其他曾经热血的人都撤了。我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宣父以来的坚守,为了什么?信念真的是一种操守。 //@愤怒狼先生:玩命拍摄的日子里,同问到底为了什么? (11月4日 19:34) 檢舉| 回覆
世真广山//@广院孙振虎: 前天,北京台总编室田老师感慨,两年前和她一同谋求卫视改版的同志已经只剩她一人孤军奋战,其他曾经热血的人都撤了。我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宣父以来的坚守,为了什么?信念真的是一种操守。 //@愤怒狼先生:在和田玩命拍摄的日子里,看到这样的话,同样想问的是, (11月4日 14:46) 檢舉| 回覆
广院孙振虎:回复@胡昊钰就是123木头人嗯哼:坚韧是一种性格,坚忍则是一种节操。不埋怨,不放弃,不趋炎附势者,才是心中有信念的人。 (11月4日 10:42) 檢舉| 查看對話| 回覆
胡昊钰就是123木头人嗯哼:这就是现实么?我们想象着拿我们的镜头去展现一些东西,想象着通过镜头改变一些什么。可事实上是社会把镜头改变了。是不是只有在校园里,镜头才能起到它本该起到的作用。 (11月4日 10:37) 檢舉| 回覆
暖暖棉花糖:谁都知道改革迫在眉睫,但是没几个人不愿意承担改革的风险。许多地方,领导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愿意改的仅仅是自己的生活质量。 (11月4日 10:15) 檢舉| 回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9 23:53
【案例】何镇飚
原来吾师刘先生已从清华退休。//@董关鹏: 新闻教育的最大悲哀就是,教给学生的都是自己假想的理念,从网络上搜来的残缺事实。聘请名人记者主持人兼职点缀师资,只能一时让讲座貌似火爆,解决不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问题。我毕业后文字不如中文系,英语不如外语系,还有莫名其妙清华优越感,谁要他们?

@董关鹏
清华新闻学始于梁启超,最早理论实践结合的新闻学大师。范老于2002年创建的学院也是以新闻为先,理论与实践精英云集。十年以后的今天,范老走了,刘建明老退休了,名师@李希光 去了医学院,实践课头牌教授@司久岳 远走欧洲,人民日报系@王君超 前往英国… 没有一线主流新闻人的新闻教育有些悲催哈

| 轉發(26) | 評論(11)
46分鐘前來自三星Galaxy SIII


|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7 12:08
【案例】
@尹鸿
清华、人大、传媒三所大学承办的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汇报会在传媒大学进行。全国记协书记翟惠生强调,记者不是秘书,不是传达而是传播,要按近平同志(未称总书记)要求娓娓道来、入脑入心。喉舌论是否需要有所新解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7 19:48
【案例】

人民日报:随着新媒体崛起和媒介融合推进,媒体工作者的新闻理念、业务内容、工作方式都在改变 传媒人转型之惑2012 年 11 月 27 日admin
吴梦娜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27日 23 版)


插画:李瑞宁
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进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传播理念、工作方式、业务能力、考核管理以及组织结构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媒体集团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全媒体新闻生产中心的建设,但新的生产体系是否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潜能, 关键还在人
 
2012年7月,田宇告别他工作了十年的报社。十年里,他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甚至想办一张自己的报纸”,现在,他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新媒体主管。
今年,某知名网络公司聘请田宇担任文化频道主编,他从一个内容生产者变成了管理者,带领13个人组成的团队。
田宇的情况并非特例。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推进,越来越多像田宇一样的媒体工作者正在“转型”。他们的新闻理念、业务内容、工作方式都在改变。
多家媒体高层表示,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融合转型进程中,人才和技术成为首要瓶颈。传统媒体进军新兴媒体,不仅体现在媒介本身的融合,而且直接地影响到了每一个媒体人。
转战新媒体
过去,田宇每天做的“差不多的事情”就是约稿、讨论选题、做版面,而现在的“挑战”则是规划文化频道的发展、开展部门间的横向合作、组织召开市场会等。
选择新媒体来“挑战自己”,源于田宇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平台分走了大量广告,上世纪90年代末,很多纸媒的广告额能达到每年几亿元,报纸记者的收入水平比现在都要高。”
传统媒体的困境不只广告收入下滑。每年,都有大批新闻工作者从传统媒体流失,即使在新媒体崛起前,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不过,更多的“转型”还是源于对全媒体人才出路的信心。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原有的媒体和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报业适应、融入“全媒体”时代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也给媒体就业提出了新的问题,职业传媒人究竟该以何种姿态在全媒体时代立足和发展呢?当媒体就业风向标指向媒介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时,跨媒体、全能型人才已是大势所趋。
“人才和技术,是我们新媒体最欠缺的”,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表示,“能产生新闻内容的人很多,但怎么让他把新闻变成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这个产品观我们很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认为,当前的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工作者的角色也发生了变革,而这一变革较之前更本质、更剧烈。这些变革,涵盖了工作内容、采编技能以及组织文化。
蔡雯认为,融合媒介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擅长策划是新闻人才的必备素质。
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
虽然离开了传统媒体,但田宇认为,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依旧存在优势。因此,今后的新媒体,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专业、高效的传播平台,而内容的提供者和把关人,依旧是传统媒体。
易韬原是北京一家报社的广告部主任。2011年1月,他辞去报社的职务,来到某知名汽车网站任总经理。对于传统媒体更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他也表示认同:“我对手下的一些网络编辑,真的很没信心”。易韬苦笑着说:“他们没有传统媒体人的内容情结,甚至连错别字都要我来改。”他建议有意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选择传统媒体,因为只有在传统媒体,才能够受到“正统”的新闻专业训练。
“资深媒体人大量流至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损失,但对整个传媒业来说,这是好事。”蔡雯说。
有专家指出,传统媒体进军新兴媒体,不是放弃传统,而是将人才、资源、内容、品牌等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进一步挖掘、整合、延伸出来,有利于完善传媒业的生态和结构。
事实上,这也是同田宇、易韬一样转战新媒体的传媒人底气所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传播意识和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今天,媒体如何利用网络素材做报道、做评论,这些都考验着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媒体公信力。
2010 年12月,《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因把关不严,转发金庸病逝的虚假消息, 以致相关多位责任人引咎辞职或受到处罚, 在新闻界广受关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传统媒体应更加重视和发挥自身的公信力优势,在发展中探索新的操作规程和把关技巧,值得深思。
进军新兴媒体、改善舆论生态,是传统媒体的价值所在,也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所在。这已成为多位业内人士的共识。
改变后的“拷问”
产品、社区、数据、经营,这是新媒体工作者的常用词,而这四个概念,传统媒体很少涉及。
田宇在报社做记者时,只负责内容生产,现在,他要奔走在市场会议、内容会议之间,和广告部门协作,统筹团队成员的协作;易韬在原来的报社时,起初负责内容生产,后来分析财务报表、负责广告销售,现在他要“思考”:思考网站要如何发展,思考如何推进自己的想法,让员工执行。
其实,田宇和易韬面临的不仅是转行,还面临着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型,面临着一个单纯的媒体人向复杂的公司人的转型。他们不再是一个体制内的编辑,而是一个职业化的管理者、经理人。对两种不同状态的角色认知、文化冲突,是所有传统媒体人进入新兴媒体必然要遇到的拷问。
易韬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拷问”。在报社时,他每天下午都会与报社的“一把手”谈问题,而现在,他经常几天找不到老板,网站的大小事务全由他定夺。权力变大的同时,更重的责任也随之而来。
有专家指出,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进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传播理念、工作方式、业务能力、考核管理以及组织结构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的情况是, 许多媒体集团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全媒体新闻生产中心的建设,但新的生产体系是否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潜能, 关键还在人。”这位专家说。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很多高校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增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目标是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
也许,相比于在传统媒体工作了十几年的资深媒体人,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媒体人”,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转型,但在他们面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www.peopledaily.me/archives/5123

新媒体董少伟
转学新媒体的同学们!//@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全媒体时代需要怎样的传媒人?# “人才和技术,是我们新媒体最欠缺的”,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表示,“能产生新闻内容的人很多,但怎么让他把新闻变成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这个产品观我们很缺。”

@人民日报
【全媒体时代需要怎样的传媒人?】传统媒体的困境不只广告收入下滑,每年都有大批新闻工作者从传统媒体流失。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媒体和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报业适应、融入“全媒体”时代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职业传媒人该以何种姿态立足?http://t.cn/zjq5uCs人民日报

(3)| 轉發(289) | 評論(91)
今天18:27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4 19:50
【案例】
张志安
#新闻教育# 想做新闻的学生比例,1/6,稍微低了点,1/3如何?当然,这是俺一厢情愿。同学们做什么,只要自个喜欢,咱都尊重。 //@范以锦:听你这话很舒服。新闻不想做,说明新闻专业就业面更宽了。呵呵! //@五月的下午茶:我怎么觉得全部都想做新闻才要担心。 //@范以锦:叫我情何以堪!

@风不萧
今天在暨大新闻学院大三的作品分析课上,请想做新闻的同学举一下手,全班近60人,大概有近10人回应吧~

| 轉發(41) | 評論(14)
55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1)| 轉發(4)| 收藏| 評論(6)
10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4 22:58
【案例】
老芋头
@赵楚:我认为《通识阅读》应少选时文,而以经典著作为核心,如《论共和》、《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权宣言》、《古拉格群岛》等,可划分古今中外单元,选取章节。供参考。

@王天定
由于面向大一新生,我这学期的《通识阅读》确定的书比较简单,龙应台的《野火集》、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杨照的《故事照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让学生学习一点公民常识。我的《通识阅读》全程开放,有哪位大侠如果愿意自带干粮前来帮忙,我决不拒绝。
(3)|
轉發(436)
|
評論(86)

11月28日14:09來自新浪微博


標籤:
收藏:12月2日20:54

教育




|
轉發(10)|
取消收藏|
評論(8)

12月2日20:46來自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看!






評論

josphin婷:回复@一枞树:可能你对政治学方面兴趣不大吧,可以换个领域试下,比如历史,哲学等。当然最终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如果你试了一圈都觉得枯燥,那就有点麻烦了,估计是小时候没有培养读书兴趣,现在开始,就会难了。。 (12月3日 01:58)

查看對話|
回覆

一枞树:老师,我很想长知识,但读这些书真的好枯燥啊,读着读着就不知道书在讲什么了,完全没耐性啊,怎么办? (12月2日 21:54)

回覆

观察旅游:通识课 (12月2日 21:29)

回覆

观察旅游:通始课 (12月2日 21:29)

回覆

智利天下-时代出版李旭:建议办一个以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类「通识阅读网」或「通识网」吧! (12月2日 21:04)

回覆

刘明钓丝分析师:三体啊,好好读读真正的经典,死鬼的书们没啥读的//@老芋头:
@赵楚:我认为《通识阅读》应少选时文,而以经典著作为核心,如《论共和》、《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权宣言》、《古拉格群岛》等,可划分古今中外单元,选取章节。供参考。 (12月2日 20:56)

回覆

泉州晋江王金龙律师://@老芋头:@赵楚:我认为《通识阅读》应少选时文,而以经典著作为核心,如《论共和》、《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权宣言》、《古拉格群岛》等,可划分古今中外单元,选取章节。供参考。 (12月2日 20:47)

回覆

千里送好书://@老芋头:@赵楚:我认为《通识阅读》应少选时文,而以经典著作为核心,如《论共和》、《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权宣言》、《古拉格群岛》等,可划分古今中外单元,选取章节。供参考。 (12月2日 20:47)

回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7 11:20
【案例】
@唐润华
【美国最好的50个大学本科新闻学院(项目)】这是美国坦帕大学一位新闻学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列出的单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http://t.cn/zjIQaVx
@陈昌风
@清华史安斌
@北大新传徐泓
@北大程曼丽
@雷蔚真


|
轉發(10)
|
評論(2)

今天10:02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8 11:26
【案例】
编辑王子
飘过//@FlapdoodleSoso: //@simonNguk: //@Joker丶魚:沾了光, 哈哈哈~ //@美牙爱暴走: 虽然没在新闻行业混,还是要挺下小胸膛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位列亚洲学生首选的全球十大新闻学府!其余九所分别为西北大学新闻学院、伯明翰传媒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卡迪夫新闻学院、里尔高等记者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北卡罗莱纳新闻学院、以及西敏斯特大学。这里是原文链接,http://t.cn/hrn6Uh

|
轉發(349)
|
評論(50)

2011-4-17 01:1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Top 10 journalism schools for Asian studentsBy
Asian Correspondent
Apr 15, 2011 12:54PM UTC


14 Comments and 0 Reactions

Click here
for our updated 2012 journalism schools list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qualified journalists continues to grow all around the world. While you can still get a job with a media organization at entry level without a degree, many jobs in communications, particularly with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ow require tertiary qualifications as a prerequisite.
If you choose not to get a journalism degree, it might be okay for a while, but it is likely to be a decision you will eventually regret.
Opinions about great journalism schools are highly subjective and can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a few personal experiences.  However, it is certainly true that good journalism courses develop reputations for turning out graduates who are highly regarded within the industry.  The reputation of a journalism school definitely ranks highly in importance as something to help you make a choice.
Some journalism courses with very high entry requirements do not have industry reputations to match courses with lower entry requirements because of their record in producing distinguished alumni. So it’s a question worth investigating – who are the distinguished graduates of the course? Most universities with a good track record in this area will not be backward in telling you of their many distinguished alumni on their website.
Pic: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There is a direct way that also might help you to make a choice: figure out the job you would like more than any other, then ring up the Editor, Chief of Staff or Cadet Counsellor at the organization where you would most like to work and ask them which course they would recommend.
Of course, it’s critical that modern journalism courses keep students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any journalism course that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digital or new media component by now is letting its students down.
Fortunately, most senior university journalism staff have well and truly com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digital media and have brought in specialist lecturers, and developed facilities and courses.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digital media will vary from course to course and if this is where you see your future, you will wan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or not specialist qualifications are being offered that can give you an edge. Without a doubt, tertiary qualifications in digital media will put you ahead of the game – but equally without a doubt, this is a rapidly developing area where you will constantly need to update your skills.
Another important marker for a good journalism course is that it is run by staff with sound industry links. Check their biographies online. Do the professors and senior lecturers have backgrounds in journalism that you would like to emulate? If they do, 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ey can help find you internships in places you want to b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you want answered.
Of cours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for Asian students studying internationally is the level of support available.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students will differ.  I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an issue, there will be no way of hiding this while doing a journalism degree. It is vital that your university has support available for you in a way that will not disrupt or prolong your course. Details about this support should be available online at any respectable university website under the heading of student services.
One statistic to be a little wary of is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s. While this should not be discounted altogether, some of the best regarded journalism courses perform poorly in surveys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Experience tells us that this often has more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many students in top courses have much higher expectations a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critical – which, ironically, is exactly how they are taught to think.
The following list of top journalism schools is not ranked in any particular order, but has been compiled with a view to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links to industry, industry reputation, strengths in new and social media, academic reputation, salary and job success, and empathy to Asian culture.
Pic: Birmingham School of Media.

What the experts say…
We asked some top journalists, academics and some of our own correspondents what a student should look for when choosing a journalism school? Here’s what they said:

Prospective students should check whether practicing journalists are members of the faculty. This ensures that the teaching, or part of it at least, is grounded on actual practic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specialized subjects like investigative or multimedia journalism. Also, a good journalism school nowadays should offer an array of courses or subjects on multimedia journalism. These days, I can’t imagine new graduates of journalism not having at least a basic knowledge of multimedia journalism. Finally, a school that has a program that looks into journalism or media trends and issues is always a good sign that they take journalism seriously.
Graham Barnfield, Head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Prospective students should ask themselves what they want to get out of any course they join. The big divide is between training and a specialized form of Media Studies – it’s important not to mix the two up.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s always my question for students. Next they should see what’s on offer – how much will they develop their craft as writers through being in the School? (A good journalism student should be already writing anyway, but there’s always room for improvement.) Personally I favor a mixture of craft and critique, so the applicant doesn’t end up exclusively in lessons dedicated to picking up local newspaper-specific skillsets such as shorthand and observing local council meetings. Issues of why be a journo in the first place – questioning everything – should never be too far away … .
Francis Wade, writer and sub-editor for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When deciding on a school for journalism studies, the key factor is whether your place of choice effectively balances the hands-on, practical side of reporting with a good insight into how the media industry works. Both play key roles in the quality of your output and in helping you to understand the credibility of whatever organization/institution you choose. The majority of media groups are increasingly sacrificing good journalism for material that can be generated quickly and that satisfies a mainstream audience, regardless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tory, and a strong school should help you to develop both a sharp insight into how the industry functions, and equip you with the necessary tools to make you a driven, but sensitive, journalist.
Bala Murali Krishna, freelance journalist and journalism teacher from India
Students are well advised to check out if a journalism school has built enough practical work into its curriculum.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seeking to specialize in either new media or television. They also should find out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faculty brings to the classroom, and whether or not the school is able to attract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as visiting faculty. Finally, the best indicator of how good a J-school is is its alumni – where do they work today? What kind of positions do they hold? Etc.
Gavin Atkins, columnist for ABC Online and The Australian
Some universities have highly regarded journalism courses, and if you get into one, good luck to you. However, my advice is that wherever you go, build up a portfolio of work in your own time. If you can show an employer an impressive portfolio of work, it will take you far. Also, if you have a personal interest – say yachts, science, fashion or travel – whatever it is, becoming a specialist can be a smart way of getting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and help you find work in a job you love.
Andrew Spooner, blogger and travel writer for the Guardian
Having taught Journalism to undergrads I would probably ask something about what links they have to the industry. Do they have good quality guest speakers and some lecturers with a proven and published track record? In the UK do they link to NCTJ courses, or if elsewhere, do they promote similar standards? Do they also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engage students on broader issues? It is easy to teach students to do things – harder to get them to actually think what/how/why they are doing it.
Pic: Med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nd here are our top 10 journalism schools for Asian student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While the rest of the world’s journalism students are flocking to expensive, high-profile media colleges in Europe and the US, a savvy few are looking for advancement opportunities in Asia’s burgeoning market. For ambitious students with the drive to carve out a career in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consumer markets on earth, a degree in journalism from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is an outstanding optio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under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launched in the 1960s, and it quickly became the most successful program on offer here. The department continues to provide Hong Kong and China with some of the region’s most prominent journalists. All of the journalism coursework at HKBU is offered through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is the headliner here, but shares the marquee with film and communications studies.
Read full profile…
MEDILL NORTHWESTERN SCHOOL OF JOURNALISM
Most graduate programs limit student travel to trips home or an occasional spring break trip with friends. Not so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 Ill., just outside of Chicago, where Medill journalism students often venture thousands of miles in pursuit of an important story. Medill is one of the top-ranking journalism schools the US, offering a mix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programs that consistently produce some of the most qualified and competitive journalists in the world. In less than a century of operation, the school has produced nearly 40 Pulitzer Prize winners, and current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ursue the same level of excellence. The university’s full-time faculty are seasoned professionals with extensive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contacts. Medill also draws on Chicago’s journalism community for accomplished adjuncts who have specialized in reporting, photography, videography, non-fiction narrative, magazine editing, web design and more.
Read full profile…
BIRMINGHAM SCHOOL OF MEDIA
If carving out a career in the media industry were as simple as learning journalism theory and picking up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know how, then just about any school of media would suffice. But anyone who has spent time trying to land a break in this industry knows that the hurdles are set quite a bit higher. Birmingham School of Media is a Skillset Media Academy. This means the school’s coursework has been approved by a panel of industry professionals for its ability to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sort of industry expertise it takes to launch a professional media career. The fact that less than two dozen schools in the UK carry this distinction puts Birmingham on an instant short list. This was one of the first schools in the country to teach media studies, and it enjoys a stand-out track record for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ead full profil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Take an Ivy League university with centuries of tradition on tap, layer i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awards in journalism, and it’s easy to see why up-and-coming journalists are so keen on getting their credentials here. Simply put, degrees with this kind of clout are hard to come by. Columbia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offers three major degree programs. The master of science program is suitable for those without experience, while the master of arts degree assumes that candidates already have a background in journalism. A Ph.D. in communications is also offered through the school. Naturally, the faculty at Columbia’s school of journalism are some of the industry’s most decorated contributors. These are highly regarded columnists, authors, media specialists and reporters, and they are no strangers to major awards like the Pulitzer Prize.
Read full profi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One of the top journalism schools in the US, J-School at UC Berkele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two-year master of journalism degree. The school consistently ranks as one of the top-10 journalism schools in the US and attracts prominent industry professionals to speaking engagements and guest lecturer series. From the J-School’s North Gate Hall, an historical landmark built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students choose from one of seven primary media: radio, television, documentary film, broadcast media, magazine, newspaper or new media. Learning is hands on, and every student completes at least one internship during their time here. You’ll pick up equal measures of reporting tactics and technical skills needed to succeed as a 21st-century journalist. Cross-training is important here, so students with a penchant for radio are likely to discover new passions in fields like photojournalism or new media.
Pic: Birmingham School of Media.

CARDIFF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The Cardiff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opened in the 1970s, and that makes it the longest running center for postgraduate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Europe. It’s a prestigious academy, routinely referred to as the “Oxford of journalism”. For students based in Europe, there is no better launch pad for a career in journalism. The school has a healthy supply of degree programs on offer. Bachelors, masters and postgraduate diplomas are all available through the school. The undergrad degrees are academic and research based, and they consistently earn high marks in national student surveys. Meanwhile, the postgraduate coursework is more industry oriented.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here is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In fact, Cardiff is without peer in the UK. In 2008, an independent panel found nearly half of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at the school to be “world leading” and another third to be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ESJ PARIS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schools of journalism (a title tossed back and forth between ESJ and the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the Ecole Supérieure de Journalisme was found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day, it’s a partner school for important initiatives including NATO civil training programs. There are some 130 faculty members on staff here, nearly all of whom are full-time professionals. Those who do not come from specific backgrounds in journalism are typically civil servants, lawyers or university professors. There is no lack of qualifications on this campus.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journalism schools in the world, but it is worth taking note that only 20 percent of the instruction is in English at the Paris campus. The other 80 percent is offered in French, so proficiency is a must. Satellite campuses in Casablanca and Dubai offer some instruction in Arabic as well.
THE MISSOURI – COLUMBIA SCHOOL OF JOURNALISM
The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in Columbia is the oldest journalism school in the US, and competes with ESJ Paris for status as oldest journalism educational institute in the world. The J-School’s bachelor of journalism degree can b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more than 25 different areas of specialization. These include niches like producing for radio, television or multimedia. Opposite this, the graduate programs include master of arts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s. The master’s program can be completed in two years on campus, or it can be taken as a one-year add-on to a bachelor’s degree. Instruction is hands-on here, and students spend time working at the J-School’s real-media outlets which are based in the community. The
Columbia Missourian
is published by the J-School and serves as a proving ground for aspiring journalists. Other media outlets include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 stations and an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agency.
UNC-CHAPEL HILL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UNC-Chapel Hill’s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ims to raise up a new generation of media professionals – including journalists as well as communicators,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 and send them out into the 21st-century world of reporting. There’s a heavy emphasis here on embracing modern trends, but not at the expense of traditional journalistic skills. Degrees are available at every level here, and in all there are roughly 800 undergraduates and 100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Many of the students aspire to be journalists, though the coursework is also designed to generate public relations specialists, marketers and other communicators. UNC Chapel Hill is one of the foremost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he US, and the journalism school has long been a favorite in the industry. Two dozen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Pulitzer Prizes over the years, and this figure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rise in coming years.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A top ranker in UK journalism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hosts roughly 200 students and about 50 faculty members. The school is based in London, undisputed media capital of Europe, and prepares students for a high-powered career in the world of 21st-century communications. Undergrad degrees include a standard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in journalism, along with more specialized niches like public relations, radio production or medical journalism. The list of postgraduate offerings is substantially longer and includes master of arts degrees and postgraduate diplomas. All of the tutors on staff at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are practitioners themselves, and they bring lifetimes’ worth of experienc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them. Those who haven’t worked directly in journalism related sectors come from other communications backgrounds.
NOTE: Some of the journalism schools included in this feature are sponsors of AsianCorrespondent.com.


http://asiancorrespondent.com/52488/top-10-journalism-schools-for-asian-students/

1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11 00:22
【案例】
@吴雪twiggy
台湾传播学之父#郑贞铭#先生与胡智锋老师一道,就大众媒体的责任与媒体工作者的情怀给予了谆谆教导。作为教育家,郑先生说:#"老师有爱,学生有敬,要把办教育当作一个有情有义的故事。"#想起小时翻看妈妈第一次当班主任时的毕业册,学生用心写下的语句定是她一辈子的珍藏。师生情谊,如此纯粹

| 轉發(5) | 評論(4)
12月10日19:46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18 12:41
【案例】
@爱上纪录片
有心逐梦,梦在不远方! 时间、周兵招收纪录片学徒!
http://t.cn/zjaNpSE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240)
|
評論(42)

12月13日12:03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20 19:37
【案例】
继忠微语
//@纪莉: 强转!//@林馆员: CMMC终于开通了,这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数据库,大家多用啊!

@武汉大学图书馆
#资源动态#

EBSCO大众传媒学全文数据库正式订购,欢迎使用!主要提供传播和大众传媒领域的文献检索及研究解决方案,涉及传媒学、传播学、广告学、翻译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链接地址
http://t.cn/zjNAJOi


(1)|
轉發(32)
|
評論(5)

今天08:22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27 18:32
【案例】@亚圣茶社
今天一位良师在课堂上说:“男人的大智在于信仰,中智在于自律,小智在于钱与权;女人的大智在于从容淡雅,中智在于寂静,小智在于为美!”我琢磨着,这一席话,将道破多少人心路!@亚圣茶社 #亚圣茶社#

| 轉發(6) | 評論(2)
12月25日19:28來自新浪微群-互粉联...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 12:39
【案例】clueless
转发微博

@外滩画报
如果说刻意在镜头前挤眼泪违反了媒体人的操守,那发自内心的眼泪,又是否可以接受?不得不承认,很多观众喜欢这样,他们不在乎专业,他们只需要感受情感。—— @闾丘露薇 专栏《告别》




(1)| 轉發(106) | 評論(15)
今天10:00來自外滩画报


| 轉發| 收藏| 評論
41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 11:14
【案例】北大新传徐泓
有意思的总结。感想:1。博客与开心网的命运并列,不科学也不准确。博客必有东山再起之势。2。新闻教育的不靠谱比供大于求更危险。

@媒介评弹
【独家:2012中国传媒十个瞬间】新年了,也回顾一个,一种关注,一家之言,欢迎评弹。





(3)| 轉發(558) | 評論(62)
今天04:59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6)| 收藏| 評論(2)
1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 15:30
【案例】芮必峰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缅怀授业恩师丁淦林先生。@苗圃农人 //@守寂沉空: //@傅玉辉: //@姓郭名建斌:怀念那个智慧的老人!我还未见到书。//@朱至刚在厦门: //@刘海龙:

@白红义
夜读《丁淦林回忆录》。1988年新闻系改组为新闻学院,丁老师经民主选举任院长,期间经历那场风波。有中央部门负责人在大会上说某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数有问题,校党委书记找丁老师前去汇报。丁说30多篇论文没有发现政治问题,仅存在“时代语言”问题,就是引用了当时中央领导人的观点。

(2)| 轉發(18) | 評論(4)
今天10:1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3 18:21
【案例】教学大纲
New Media and Non Profits





Teaching Resources



Updated Jan 03, 2013
Basics
Courses
Add your comment →0 Commentshttp://weblab.com.cityu.edu.hk/blog/qinjie/teaching/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4 13:20
【案例】
1957年“左叶”事件内幕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957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其间,记者与负责秩序的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发生口角。5月8日的上海《××报》报道了此事,对左叶进行批评,“左叶事件”的提法也遂出现。反右斗争开始后,凡报道过这件事的报纸都作了检查,不少发表过批评左叶意见的人被打成右派。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些新闻工作者获得平反。这一事件对此后的新闻摄影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中国青年报》率先打破沉默

在发生“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与摄影记者发生争执”事件后,首都新闻界主张对这件事进行报道的媒体都处在观望之中。《中国青年报》率先打破沉默,在“辣椒”专刊第四十八期上发表《部长助理与摄影师》一文,第一次有保留地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由此点燃了导火索。

在刘少奇同志陪同伏老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的时候,跟着采访的中外电影摄影师和摄影记者都随时准备着拍摄一些精彩的镜头,并且都想从伏老的前面去拍。当时,随同采访的记者很多,还有一些参观人员,秩序比较混乱。一位矮胖的同志总是站到刘少奇同志和伏老的前面,紧紧挡着摄影机的镜头。

又是一个好镜头来了,那位同志仍然挡在伏老的前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韩德福实在没办法了,便走过去轻轻地拉了一下那位同志说:“同志,请你让开点!”那位同志扭过头来,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你重要还是我重要?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他那眼睛睁得大大的,十分吓人,韩德福一时摸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得走开了。显然,那位同志是在骂人了,他骂了我们所有在场的记者,因为他的口气是“你们”。

接着,粗暴态度成为命令传达下来:外交部新闻司的一位同志来了,他朝我和《北京日报》的一位摄影记者说:“你们别挤了,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盛气凌人,实在难忍,我对他说:“同志,你说什么都好,可是骂人不好啊!”

“这不是我骂的!”他说,“是我传达别人的!”

他不肯告诉我们他是传达了谁的骂人命令。后来,我打听清楚了,原来那位骂人的同志就是那位挡着摄影师镜头的人,他是中央某部的部长助理。

部长助理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为什么不懂得在这里尽管人们的级别不同,职位不同,而人和人的关系却是平等的呢?为什么不懂得出口不逊,随便骂人,任意侮辱人是很不道德的呢?

这位部长助理大概没想到:摄影记者们身后正有千百万个读者,渴望着看到伏老在我国的各项活动的最精彩的照片和电影。如果摄影师们都“滚出去”,那么部长助理再“重要”也是无法满足读者要求的。应当说,近来记者们在采访活动中受到的无理的限制、阻碍是不少的,这几乎已经成为北京新闻界的一种苦恼了。这位助理的行为,只是其中突出的一例而已。

这份新闻摄影史上著名的文本,激起层层波浪。

之后《中国青年报》又发了不同观点的文章

《部长助理与摄影师》一文见报后的第二天,北京、上海、武汉、广东等地的媒体纷纷集中批评“部长助理辱骂摄影记者的粗暴、错误行为”,开展了对官僚主义、对阻挠记者采访及人为干涉行为的批评。但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那就是对摄影记者们在这次采访过程中“不守纪律、破坏会场秩序”等行为的质疑与批评。

5月21日,一位名叫张直刚的“现场目击者”,给《中国青年报》写来了不同观点的文章,刊登在报纸第四版,文章直陈对《部长助理与摄影师》一文的意见。

我认为部长助理的骂人是不对的,但也还必须向读者们介绍另一方面的事实。

某些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为了摄取精彩的镜头,不惜把展览会上珍贵的统计图表挤掉,把陈列品搞乱,争相拍摄,造成拥挤和紊乱的局面。个别同志甚至还站到展览品上面去拍摄。外宾看了很不满意。其中还有一位记者同志竟以蛙式游泳的姿势,从少奇同志和另一位负责同志的隙缝中挤进去,再用两臂左右开弓,用力地把他们挤到后边。

“而洪克的文章只是孤立地批评部长助理的缺点,没有客观全面地分析当时的情况,这只会在读者中形成片面的印象。”张直刚说。

必须指出,保卫宾主、挡住镜头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记者们自己,作为我们国家和政府的主要陪同人和农业展览会的主要介绍人之一,“那位同志”进行着紧张的组织工作。以他的责任而论,他“站到刘少奇同志和伏老的前面”未必有不当之处,何况在两小时左右的参观中,他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站在前面,而是站在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的后面。

陈述了这些缘由以后,张直刚针对摄影记者的业务能力,质问道:

难道我们摄影记者竟不能在这样长的时间找到一个适当的镜头?难道我们摄影记者同志只有把那位部长助理拉开才能获得好镜头?这未免有些使人费解,并太不符合事实了。

成为向党进攻的第一支投枪?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在当时,编辑部没有人会把这一天报纸上刊登的中国摄影学会工作人员陈勃的文章与“右派分子向党进攻”联系起来。6月8日刊出的这篇文章中,陈勃把张直刚的文章视为一个“典型”:《中国青年报》5月7日发表的《部长助理和摄影师》对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同志的“官”气十足、唯我独尊的思想作风的批评,是适时和正确的。奇怪的是,当这种特权思想受了批评的时候,还有人在企图替他解围、鸣不平。5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对“部长助理和摄影师”一文的意见》就是一个典型。

显然,陈勃在这里把“左叶事件”归结到摄影记者们反对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这一层面了;而张直刚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种认为“我重要”的人物辩护。

陈勃在陈述完自己这些情绪性的观点以后,得出结论说:作者以这样一种眼光来看问题,因此,责难记者就很多,而对于官僚主义者却轻描淡写,不肯动他一动,反而出来保护。

陈勃归纳,在实际工作中,摄影记者们得到的是讽刺,是训斥,是蛮横无理的干涉限制,甚至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

事实上,“左叶事件”的发端与表述,摄影记者们只承担了一个“导火索”的角色。摄影记者们引起的“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意义”,“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同几个新闻记者发生的一次小纠纷”,“这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呢”?

但是在反右斗争开始后,这件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1957年8月1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的社论《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教训》,这篇社论定调说:右派分子向我们的党和国家猖狂进攻的时候,巧妙地利用这个事件,从新闻战线上放出一支毒箭。

当年5月份,“左叶事件”在媒体间沸沸扬扬时,成立于3月17日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7月13日召集了一次专门座谈会。此次会议由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邓拓主持。

8月14日,《人民日报》一版以“新华社13日讯”为电头,发表文章《新闻工作者协会调查证明:“左叶事件”报道失实》,透露了一个月前那次座谈会上的一些情形:会上《北京日报》记者王一波揭露说,右派分子罗隆基、浦熙修手下的“放火凶手”《××报》记者刘光华是参加那天农展会的记者之一,他在事后对王一波说:“这事还了得,非向上海拍专电,写社论不可!”5月8日《××报》发表了这个事件的新闻和富有煽动性的社论以后,王一波又和刘光华在机场相遇,王告诉刘说,左叶认为与事实不符,要上告。刘光华用轻蔑的口吻说:“管他怎么告,登出来大家都知道了,收不回来。告到外国去也不管用,反正我们已经登了。”从王一波揭发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右派分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有意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事件来向党和国家进攻,企图煽动新闻界起来攻击党的领导,攻击我们的国家机关和各种制度,要求恢复资产阶级的所谓“新闻自由”。

这是一次一边倒的检讨会。会上,《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洪克及刊发文章的“辣椒”版所在部门主编吴一铿也作了检讨。《工人日报》王源、《北京日报》周游“也都分别对自己个人或所属的报纸在这个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初步检查或自我批评”。文章还称,新华社没有经过调查,就报道了北京和上海报纸攻击左叶的新闻,因而扩大了不良的影响。这次座谈会以后,新华社也做了全面检查。

邓拓为“左叶事件”定了性

“单凭事件本身,并没有大做文章的价值。”多年以后,当事人之一高粮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957年7月13日这一天的“座谈会”上,左叶检讨了自己当时“态度急躁,说话的口气也不妥当”,但他声明没有说过“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这样的话,农业部的官员也都为他作了证。开到最后,在各方,特别是媒体一方检查完毕后,身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的邓拓作总结发言,称“不能孤立地看这件事情”,并为“左叶事件”定了性:

大家知道,这件事是被新闻界右派分子加以夸大渲染,借以发动反对人民、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进攻的一个导火线,它的严重性就在这里。

在右派分子有意夸大宣传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有一些同志有偏激情绪,没有冷静下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核对一下事实,问问当事的双方,问问在场的证人,分析一下事件的性质,就滥加批评,影响很坏。

邓拓还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身份检讨说:《人民日报》在这个问题上也犯了错误。

1988年,高粮在其回忆文章《左叶事件影响所及》中,以这样的口吻对那一天的情况进行了描述:邓拓接到通知后,带上袁水拍等到中宣部和中国记协召开的座谈会上去作检讨。这一下,目睹左叶与韩德福吵嘴的人,不敢出来证实了,写文章的人不敢据理力争了。把“左叶事件”说成“失实”甚至是“右派分子捏造的”。

此后,高粮蒙冤达20年之久。在20世纪80年代,高粮被平反以后,他对自己当年遭到的不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当时吵架、骂人的不是我,写文章、画漫画的不是我,而且材料不是我提供的。谁知一年后我这个公道人却成了“左叶事件中推波助澜、向右派充实炮弹、使之向党的新闻事业发起猖狂进攻的罪魁祸首”。天哪……

事件的两个版本:

“摄影记者撞了官员的腰”

时任《××报》驻京记者的刘光华,“作为当年‘左叶事件’肇始现场的记者,在2004年 “将当年亲身所见所闻所知,如实公之于世”。作为亲历者,他提供了这样一种版本:1957年4月1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参观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农业展览会。事先安排入场的有组织的观众不下5000人,获准进场采访的各新闻媒体记者和摄影人员有60多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摄影小组,正在拍摄迎面走来的国宾和刘少奇一行。摄影师刘云波,手持即将开拍的摄影机,镜头却被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挡住了。旁边另一摄影师韩德福见状,就抬手拉了左叶一把,请他闪开。不料惹恼了左叶,扭头喝问:“是你重要还是我重要?”跟着又大声说,“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部长助理当众辱骂摄影记者的消息,很快就在展场传开了。事情的全过程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编辑的《上海新闻志》第五编第三章对此事的记述,与刘光华的叙述相映衬:《××报》驻京记者刘光华,这天也参与了这一采访活动,因采访记者有六十多人,无法插入紧随贵宾的队伍,只得赶在贵宾的前面跑。突然,他听到身后传来很大的嗓门:“保卫人员,保卫人员!”他顺声望去,看见一位着笔挺毛料服装的人,正神色紧张地指挥着会场工作人员,随即见《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高粮和另一个提着摄影机的年轻人气急败坏地跑来。高粮边走边嚷:“当领导的还骂人,这叫人怎么干?!”刘随着他俩走到展览厅当中的空地,场内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也跟着围拢来,细听他俩的叙述。原来新影厂摄影师韩德福、刘云波在一起拍摄贵宾活动的场面,人群很挤,这时韩德福把挡在前面的一位干部拉了一把,要他闪开点,不要挡住镜头。这位干部很光火,一回头就说:“再挤滚出去!”还厉声责问“是你重要还是我重要”等等。后来知道这位干部就是担任向导并负责维持秩序的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在场记者听了都气愤不平,议论纷纷,感到对新闻记者太不尊重。

那一年的7月1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左叶事件’对证核实座谈会”。左叶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书面检讨”,他承认曾对摄影师韩德福说了“你的工作重要,还是我的工作重要”这句话,但不承认说了“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

抛开所有的细节争论,所有的版本提供者都认定了这样的事实:是摄影记者,而不是其他人与官员发生了争执。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5688138/2725/14/51/9_1.html
章立凡
【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场新闻风波】《1957,“左叶事件”》 “左叶事件”最终成为“右派分子捏造”的“失实”报道,很多写文章批评过官僚主义的人,也相继被打成右派,直到“四人帮”被粉碎,才得以平反。http://t.cn/zjRutbL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5 23:06
【案例】
蒋沁同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实录 (2012-12-22 15:08:54)
转载
标签: 普利策新闻工作坊杂谈分类: 报道转载

编者按:2012年11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2级研究生蒋沁同学赴港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并做了认真的记录整理,新闻学子、学者及新闻从业人员可以分享她此次零距离接触的成果,也可以结合普利策获奖作品和相关研究作进一步学习。
普利策零距离第一弹——讲座内容实录
    上个月,我们新传院硕士一行20人在学院组织下前往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系列讲座。普利策奖得主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不是天天有,所以也格外认真。一周的讲座听下来,信息量很足,启发也很多。有时候机遇这种东西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看似普通的活动或者交流,甚至一个人的一句话,会改变你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执念,为你打开一个新世界。所以,为了谢谢这个机会,我想和所有没能去到现场的人分享我的收获。
    《普利策零距离》的博文计划写三篇,第一篇是讲座内容实录,根据笔记和回忆整理每场讲座的重点,先喂饱好奇心;第二篇会把讲座中的一些亮点与我看过的其他文章结合,讨论几个新闻业务问题,包括我的思考和看法;第三篇是杂记,记录我这一周的一些感性认识,以及与讲座无关的香港新发现。敬请期待。
    今天发布第一弹。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讲座很多,有一些是同时进行的,我只能记录下我参加了的;第二,每次讲座主题不同,有一些是单纯的经历分享和讨论,没有太多要点,在这里就略去了;第三,所有演讲人在开幕式共同参与了题为“新媒体时代与新闻报道”的论坛,这部分会在第二篇博文里讨论,这里也没有记录;最后,图片来自Google。
    Ready?GO!
第一位演讲人:Sara Ganim
    Sara在2011年的一个系列报道中披露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前任橄榄球助理教练Jerry Sandusky十几年来对多名儿童的性侵案件,这一系列报道为她赢得了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地方新闻类奖项。
《对性侵案件报道的挣扎》
    在第一次课堂交流中,Sara与我们分享了在这类案件报道中的采访心得。
1、我们如何用词?
    “The Breakfast Rule”是国外新闻编辑中的一个常规,意思是媒体生产的新闻不能让人觉得心理不安,吃不下早饭。其实我们应该突破这条所谓的规则,只有通过准确而不是婉转的用词报道,才能传递正确的信息,令读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严重程度有准确的认识,从而获得足够的影响力。Calling it what it is,这是记者报道事件的基本职责。
2、我们如何进行采访?
    在案件类报道中,经常需要接触的采访对象之一就是受害者及其家属。如何劝服他们接受采访,又如何保护他们的隐私和正常生活?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每个事件的特征做不同的权衡。
    例如,我们不能强迫受害者接受采访,但我们可以说明,首先你的陈述可以让更多的人免于伤害;其次你的亲身陈述能够避免他人转述失实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我们承诺会保护受访者的隐私。通常,这三条原则解释之后,大部分的受访者都会安然打开家门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愿意陈述的人未必愿意面对镜头,所以视频媒介往往更难深入采访。这时候我们一方面可以用技术手法如处理受访者的面貌和声音来克服,另一方面,不能发视频新闻,那就通过网络,纸媒,甚至Twitter来发。重要的不是载体,而是内容。(个人认为这种解决办法与国外的新闻运作机制有关系,他们的新闻生产可以做到一个人负责一个内容的多种呈现,媒介融合更彻底。)
3、专业主义VS新闻伦理?(这部分主要是问答)
    披露过多的犯案细节会不会引发不良后果,如模仿型犯罪?——存在这种可能,但是知道得多一些总好过什么都不知道。
    具体操作上怎么做到“保护受访者隐私”?仅仅是化名有时候还是有所指向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和编辑或者你信任的专业前辈商量。
    遇到费尽口舌劝服,仍然拒绝采访的采访对象怎么办?——如果你把能说的都说完了,采访对象仍然拒绝采访,也没办法。在地方报纸工作,被拒绝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不是放弃报道的理由,还有别的新闻源可以挖掘。
《找个工作当记者》
第二次讲座主要是以同龄人的经验,给未来记者的求职提供一些参考:
·五样东西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
1.实践经历:Sara高中时期就给校报写稿,在各类媒介的实习或兼职工作从未中断,实践经历越多越好;
2.多上实践课:上一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或者专业外的基础知识课程;
3.具备多种技能:如果你能写能拍能编能出镜,还怕找不到工作?
4.树立个人品牌:让你社交网络内的人了解你的工作理想和工作能力,增加机会。建立个人网站,网站中应该包含自己的简历,照片,优秀作品等等,给未来老板一个机会全面地了解你,这种方式往往比简单的简历更有效。(Sara的个人网站:www.saraganim.com
5.可信度和自己的报道原则:从作品中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两样东西令你的面试官过目难忘:
1.态度:
    参加每一场面试,即使你没想过能被录用,去去也无伤大雅。一边了解行情,一边锻炼面试技巧。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场无意的面试会从此改变你的工作道路;
    在面试中表现出工作积极性,热忱的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
2.独立的看法:
    面试之前要做足功课,相关媒体的信息,近期的报道重点等等。
·四样东西让你在经济萧条时仍能保住饭碗:
1.广阔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做的某一件作品,着眼于供职单位的长远发展;
2.学会利用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等等。但要把握重心;
3.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主动性强,不是坐等分配任务;
4.配好装备:电脑,智能手机,等等。一切为了更好地报道。
·问答:   
1.美国新闻业的工资高吗?——不高,不过没关系,反正你也没时间花钱。话说回来,第一份工作可能工资很低,做得很糟糕,写得东西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但也正是这类工作让你成熟起来,掌握技巧,提升自我,所以失败的第一站很重要。
2.选择单位的时候,一边是知名媒体的小职员,另一边是小媒体的全能职员,你会选择哪一个?——后者。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份小报,我在那里获得了普利策奖。而我一个同窗好友第一份工作在NBC,她用了120分的努力,最后只进入了制片线,成为了一个早间节目的制作人。小媒体更能锻炼人,不要以为地方新闻不是新闻。如果你成长得足够好,终有一天你会以更优秀的身份踏入心目中的理想单位。
第二位演讲人:Clifford J. Levy
    Clifford是一名调查记者,现任《纽约时报》副主编。2002年,他的一篇报道揭露了纽约一家精神病患者看护中心的多起离奇死亡案件,获2003年度普利策奖调查报道奖项。调任《纽约时报》驻俄罗斯记者站后,,他与另一名记者在2010年共同撰写系列报道,八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普京领导下俄罗斯民主政治的状况,获得2011年度普利策奖国际报道类奖项。
《调查报道》
第一次公开讲座中,Clifford从概念上解释了如何进行调查报道。
·怎么找选题:
1.寻找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选题,用具体事件来进行报道阐述;
2.日常报道中出现的有意思的新闻线索。
·调查方法:
1.新闻源调查:采访核心对象;
2.档案调查:这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调查方法,许多看似毫无联系的公开文件,只待某个聪明的记者发掘其中的逻辑关系,抽丝剥茧,挖出精彩的故事。
·调查报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血有肉的情节和细节。调查报道的篇幅很长,读者忠诚度比较低,只有故事能够给人阅读的欲望。“这些人已经死了,但我想让他们在我的文章里复活。”
《社交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这次课堂分享,Clifford以他个人使用社交媒体和管理《纽约时报》社交媒体运作的经验,讲述如何在报道中合理利用这种新媒体。
1.利用群众信息源:
    Twitter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记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需要的,辨别真伪,合理使用。必须注意的是,一要保护原创的隐私,慎重引用;二要全面看待UGC(user-generated-contents,用户生产内容)的作用,尤其是真实度。
2.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位置:
《纽约时报》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流程通常是:
调查——网站发布——Twitter发布——纸媒跟进。
3.个人特质VS专业身份(Personal vs Professional):
    首先,对记者来说,社交媒体是报道工具,不是个人娱乐设备。
    其次,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失去某些个人特征。你必须保持中立,谨慎地表达态度和政见(最好是从不公开表达)。一旦失去了作为记者的公信力,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公信力是记者立足之本。
    最后,“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你不会写在报纸上的东西。”
4.意见报道如何保证公正:
多信源,多观点,多角度呈现,只报道能够了解并查证的,不作结论。
第三位演讲人:Paige St. John
    Paige也是一名调查记者,她对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保险企业系统进行了两年详尽的调查,而后发布的调查报道获得了2011年度普利策奖的调查报道奖项。
《数据爆炸的时代》
    Paige的获奖报道大量运用了数据调查,她觉得这是网络时代的一大好处,但要学会利用,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在两次讲座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来展开调查的,介绍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技巧。
1.“最重大的新闻事件往往就发生在你的后花园。”——新闻报道应该贴近人们的切身利益。
2.社交媒体上的微小数据信息,如果加以统计,也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报道。如《芝加哥20个最危险的驾驶区》这类报道,都是通过收集网友发送的信息和交管部门的数据,进行软件统计和分析所得到的。
3.所有数据必须有来源,经过交叉验证。
4.软件使用是数据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帮助你快速完成繁琐重复的工作。所以要努力提升自己使用电脑软件的能力,能够自己开发软件方便分析报道则更好。案例:Paige利用一个简单的文本对比软件,将州法律与企业文件进行同内容分析,发现大篇内容完全雷同,查证发布时间后,成为证明企业影响立法的证据之一。
《私企调查大作战》
·基本工具:
1.企业年报;
2.企业注册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如果本国内查不到,跟踪他们涉及国际业务的部分,去国外网站查询;
3.商业数据收集网:美国有许多类似的网站和应用,专门收集整理企业商业来往的信息和数据,供受众使用,这些收集网能够帮你省去一大部分整理原始材料的工作,有付费和不付费两种;
4.网络服务:如Linked In等网站,同样提供类似服务;
5.商贸日志:企业的商务往来文件,在一些网站上会公开,如opencorporates.org
·外部工具:
1.立法:
    在立法机关公开文件中查询企业近年或成立以来所有涉案文件;
    通过文件找到相关的代理律师进行采访,他们手上的卷宗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要注意获得许可,遵循隐私保护条例;
2.法规:查询联邦,州法律法规和企业条例;
3. 投资方:
    一个调查企业运作的小技巧:如果它是上市公司,买一股它的股票,然后以股东身份,名正言顺地参加各种股东大会和不对外公开的商务报告会议等等;
4.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通常很乐于向记者爆料对方的负面信息,记者就可以在两家甚至多家企业中间利用它们的竞争关系挖料;
5.企业法人:
    企业都是人在运作,所以用尽各种办法接近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经理等等,即便是在他们的私人时间。在预约核心人物采访这方面,通常企业对外公关部都帮不了什么忙,所以发一封采访函,然后直接忽略他们吧。
6.实地探访:
    网络世界和各种文件能提供的信息也就这么多了,最后要进行深入采访,必须走出去。有时候某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在你走进他们的办公地点以后,都不言自明了。
·调查原则摘录:
    虽然调查记者显得十分“不择手段”,但是Paige也有一些个人原则:
    第一,文中绝不使用“根据匿名消息源”,她认为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
    第二,不暗访。这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报道方式,但是Paige的个人准则是绝不使用。她认为暗访最大的缺陷是,有可能把某一次的经历和偶然现象当做常态,影响报道的公正性。
第四位演讲人:Craig F. Walker

    Craig是一名摄影记者,供职于《丹佛邮报》,他的两个系列作品,一个讲述一位美国青年立志参军后的军旅生活和成长故事;另一个反映一位从伊战中回国,患上PTSD的美军士兵的生活状态。这两个系列作品获得2010年和2012年普利策人物特写摄影奖。
作品链接:
http://blogs.denverpost.com/captured/2009/09/10/ian-fisher-american-soldier/
http://photos.denverpost.com/2011/12/30/special-project-welcome-home/26786/
    他的讲座主要是分享他拍摄作品的经历,讲述作品中的故事,具体的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看看他的作品和下面的附文,非常精彩。在此我只摘录问答部分的几个要点:
1.你有供职单位和自己的网站两个发布渠道,那么图片的版权如何处理?——如果你是为单位拍摄作品,那么他们毫无疑问享有第一发布权,在他们发布之前我绝不会把照片挂在个人网站上。报纸发布了作品之后,图片的使用问题可以跟单位具体协商。
2.这些图片里有一些非常隐私的画面,你是怎么捕捉到的,怎样让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面表现得更加自然?——通过长期的相处和频繁地出现,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进入他的生活,让他习惯镜头,以致后来被摄对象和他的朋友已经忽略了我的存在。
3.如何看待新闻图片的修片问题?——我的原则是,除了基本的水平线调整,图片大小调整等微调之外,尽量不修。
普利策零距离第二弹——我们是新媒体人?
    最近实在是拖延症发作,这篇文章开头了无数次都没有写下去,真是对不起群众对不起自己。先发一张图片:摄影师Craig的美丽妻子Jamie及他们的小萌孩Quinn。

    普利策新闻奖是针对传统媒体的奖项,包括文字和图片报道,不含视频和其他作品。不过,这几年新媒体领域的极速扩张也引起了普利策评委会的注意。上文中提到的Clifford J.Levy在俄罗斯报道时,同步拍摄了系列纪录短片。短片得到了普利策评委会的特别嘉奖,这是短片形式的报道第一次获得评委会青睐。虽然没有正式的奖项,但也表明新媒介新呈现已经是当今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论坛主题,当仁不让贡献给了新媒体。
开幕论坛:数字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1、数字时代的影响:
    论坛的第一部分,四位演讲人分别简单介绍了数字化时代对自己工作的影响。这其中有使用感想,也有遇到的问题。
    首先,要获得更大的传播力,必须想尽办法接近受众,也必须尽己所能使用各种采访工具。所以,基本上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Twitter账号,主要用于工作;
    其次,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要注意区分不同社交媒体的作用重心。例如,Facebook主要是圈内社交,情感导向比较强。相比之下,Twitter是信息发布,新闻价值更强。了解了不同社交媒体的特征,有助于你更好地将它们为己所用。
    第三,数字媒体是一个平台,人们可以共享内容,并进行交流。但数字平台不是终点,我们利用平台搜集了资讯,最终依然要回到原本的工作流程中去确认,进行自己的内容生产。
    最后,数字媒体给传统媒体的内容扩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好处在于,新闻报道,尤其是图片报道可以没有篇幅限制。(例:Craig的一系列照片49张,是无论如何塞不进报纸版面的。)坏处在于,网络无边界的空间让媒体很难引导受众流量,控制不了独家网站的点击量,对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媒体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
    在数字化浪潮的洗涤席卷催化攻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四位演讲人分享了一些观点。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而且更加迅速到位,导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达上处于劣势,要发挥所长,只能靠深度报道,走杂志化的思路。
    新媒体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商业模式问题。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媒体集团都有自己的网站和阅读应用等新媒体业务。这块业务如何盈利呢?依然是靠其他业务的扶持和二次贩卖的收入。但是,想要新媒体版块自负盈亏甚至主动盈利,还是必须建立健康的商业模式。众所周知,网络的广告收入比印刷媒体广告收入要低,且现在一方面报纸发行量下降;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使人们的阅读变得“短平快”,即便在文字后附上主站链接,主站点击量依然有所下降。这两个下降给本就不高的广告收入雪上加霜。Clifford提到目前他们采用的应对方法是设置Pay-wall。这也是国外新闻集团用得比较多的办法,具体是指在发布内容的时候不完全发布,而是节选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吸引受众点击主站。也指提供试读段落,全文阅读需要缴费。这个免费内容与收费内容的界限就被形象地称为Pay-wall(可译作收费门槛)。当然,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更多的还有待探索。
    Paige介绍了一个国外阅读平台“NITCH”(网址:http://www.nitch.biz/)。这是一个类似于Flipboard或网易云阅读的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按每个人的个性化设置,阅读兴趣来选择新闻内容,提供给用户。使得新闻获取更加个性化,模块化和碎片化。
讨论一:报纸会灭亡?——是媒介融合而不是取代
    美国《新闻周刊》纸质版正式停刊,似乎让人有些恐慌纸媒的未来。有人问Clifford,会不会有一天《纽约时报》也将消失?Clifford说,可以肯定的是,NYT在很长的未来依然会存在。目前NYT每个工作日发行量有80万份,而周末的发行量会更高。并且,纸质版的NYT盈利更多,资金循环也很健康,反而是新媒体业务如上文所述更让人担忧。当然,我们可以抱着怀疑一切的精神去仔细研读NYT的财务报告,不过我们也可以由此发现,报纸还没有末日恐慌。
    前几天偶尔读到一篇文章,从工具进化,环保,阅读习惯方方面面分析举证驳论,最后得出结论:报纸的灭亡不远了!但在我看来,报纸的灭亡是个没什么好讨论的命题。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介的进步不是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而是优势互补,产生新的结合体。所谓“报纸的灭亡”,只是阅读方式在逐渐改变。也许报纸不是纸了,不需要油墨印刷了,但是报纸的核心——内容会一直存在。Paige也认为,在新闻业务中,传播模式不是信息,质量才是新闻的一切。我想,就算有一天,“报纸”不需要用眼睛看了,记者依然不会失业。
    说到媒介融合,许多传媒单位已开始进行业务实践。国内很多新闻集团提出走全媒体发展路线。将纸媒出版,视频发布,网络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媒介融合和全媒体本是两个近似概念,有区别。范院长在微博上对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区别是这么叙述的:“媒介融合有大动作和小动作,小动作哪个媒体都能做。全媒体是大动作,没有较大规模、实力和影响力的媒体是做不了的。”
    虽说提倡媒介融合,全媒体发展,但事实是很多传媒单位的新媒体版块不如想象中红火。广电集团的网站新媒体只是把做好的电视节目转个格式挂上网,报纸单位的新媒体发展大部分也是把报纸文章原样在网上发布。网络应用更是如此,终端多样了,但内容呈现还是一模一样。因此新媒体永远只有外表,心里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思维和生产方式。
    深圳电视台副总编辑李静老师在一次讲座上讲了新媒体改革的要点。组织的重构是最重要的,媒介集团应该摒弃按照媒体类型划分部门的传统划分方式,而应该按照业务流程来进行组织。第一层是内容——新闻采集,第二层是包装流通——新闻报道或节目制作。BBC的媒介融合实践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我关注的媒体里面,南都全媒体集群是媒介融合实践最深入的案例。它们的内容生产和发布做到了纸媒,视频,网络应用的同步发展,而且根据不同的终端,选择最适宜的呈现方式。例如“南都Daily”的APP不只提供新闻文字内容,还加入了视频新闻,更好地利用了多屏时代不同终端的视听特征。
    除了新闻集团的媒介融合实践,微观上说,记者的个人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首先,记者就需要具备采写编播评的全套技能,语言能力,工具使用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通通纳入,不达成superman或superwoman就不是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其次,我们的工作内容也会有小小的变化,采访了一个事件,不仅需要写报纸稿件,还要同步管理这个稿件的网上发布(网上发的稿件可能与印刷版有区别,有的是篇幅区别,有的是内容差异,这因为网上发布没有严格的deadline),有些情况下还要负责出一条同样内容的视频新闻,如果是大事件,还需要做成不同形式的专题……不要小看这些变化,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增加,会给记者带来更大的压力,要求你只能更加优秀。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会给新闻报道带来更多的变化。
    总之一句话,如Craig所言:“We live in a wonderful age, just embrace it."拥抱数字时代吧,即使不主动迎接,它也已经扑面而来。
讨论二:视频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Sara和Clifford在讲座中给我们看过一些他们制作的新闻短片,有的是消息,有的是采访后记。我的第一感受是:好乱!这些短片大多画面摇晃,记者风吹乱发毫无形象,难道景别,镜头稳定,出镜卡位这些东西在美国人的世界里都不存在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挺霸道的:只要我抓到了重要任务和重要画面,好不好看我不管。这又让我想起了美剧《新闻编辑室》里ACN的新闻报道。大部分时间是主持人不停地说,画面上只有一张照片和几个关键词,偶尔一条采访,只剪采访对象的一句话,画面跳跃感比电影还强烈。
    其实我们都知道,视频报道中内容和现场是最重要的,但视频媒体的视听特征要求我们要注意景别,注意镜头的长度,注意起幅落幅,注意画面的稳定,希望用最好的视觉来呈现新闻。我们都强调新闻制作的细节,不希望给观众带来不适感或者无聊感。但是这些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制作新闻的效率,甚至让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电视本质上其实是适合娱乐的,在新闻表现上处于劣势,但在具有电影风格的专题表现上又处于优势。面对不同的特质,需要找一个平衡,我想,只要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东西,平衡并不难把握。
讨论三:怎么看待媒体管制?
    要说我们是不是新媒体人,其实最开始应该从成为媒体人说起。曾经我也是个愤怒小青年,觉得民主与自由是所有人的绝对理想。后来我发现了,绝对是不存在的,理想也是不存在的。新闻自由在哪里都受挑战,因为这是触及利益的东西。《新闻编辑室》表现的不就是一个被商业绑架的电视台的突围故事吗,正因为这种坚持的少见与可贵,才有编剧拍片抓典型的价值。
    放在中国,这个问题因为新闻体制变得更加复杂。我一直觉得,新闻单位的责任制从经济学上来说是很难以理解的,明明自负盈亏,却还要连带接受政府部门的管制。即便这种社会责任是传媒与生俱来的,那也应该是自发的,不是被迫的,或者是以此为名被迫接受的利益管制。
    但当我试着丢掉这种理想化的心情,从实际出发,不难发现,新闻自由常常被绑架。与其谈自由,不如谈专业主义。而且许多问题不仅仅国内存在,商业诱惑,娱乐至死,低俗泛滥,其中一些问题国外甚至更加严重。新闻,本来就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行业,而是彻头彻尾的现实。偏偏这又是需要一点理想化才能坚持的职业。
    老师曾经开玩笑地抱怨:“现在学媒体的学生最后都不想做媒体,不想要这样的学生了。”我想起自己,最初学新闻,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职业,后来有一段时间看了太多负面新闻,太多无能为力和被管制得束手束脚的案例,一度对这个专业完全失去兴趣,一点都不想当记者了。再后来糊里糊涂读了研究生,接触了更多不同的新闻人,有人跟我一样迷茫,也有人坚定地抱着当记者的理想来进修。现在,这个工作坊用它“Inspire Future Journalists”的主旨告诉所有人,为什么该坚持。
    Paige和Clifford说自己在做调查报道的时候,也曾经收到过恐吓邮件,曾经被人跟踪调查,这些潜在的危险他们都知道,只是不愿为此而放弃。不过,他们也说,在了解了中国记者的工作状态之后,觉得自己在美国当记者还算幸运,起码不会被凭空消失。Clifford还给我们看了一篇关于俄罗斯记者因揭黑而遭人毒打,手指骨折,终身瘫痪的新闻报道。所有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放弃过自己的工作。“对我这个好奇心旺盛的人来说,有个证件能让我问任何人任何问题,这难道不是最棒的职业吗?”“即便我不是为了拯救帮助他们而写报道,但当这些报道带来了好的结果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很好。”他们说的这些话,我重复不完,言语间流露的是一种热爱,很平实,也很真实。
    有个说法是,看到了偶像最丑的样子依然崇拜他的粉丝才叫真爱粉。按这个概念,看懂了新闻行业的好与不好依然坚持的,是真爱新闻的人。有时候许多的负面和无能为力不是阻挡我们的石头,而是我们逃避困难的借口。即便不能大展身手,也要从零开始尝试;即便有镣铐,也要努力起舞。起码,要把所有可能都尝试过了,依然走不下去,那才是尽头。
    我们国家的新闻管理在内容监管方面应该很有经验了,但法律法规缺位,制度尴尬这些问题依然突出。我犹记得Clifford在听到我们说中国没有新闻法的时候,脸上一副惊讶的表情。此外,记者群体和媒体公信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要让采访对象信任你,才会为你提供信息,要让读者信任你,新闻报道才能获得足够影响力。这种公信力,是几位演讲人不断强调的职业根本。应该也是选择成为媒体人要牢记的准则。至于媒介管制,现在现有的框架下做得足够好,如果真的太好,说不定,会成为那个也许总会出现的,第一个突破规则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3487701018bp7.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3 17:14
【案例】
“密苏里方法”的启示
2013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9日第402期 作者:李建新 浏览: 15 我要评论 字号:

  【核心提示】任何一个中国新闻教育院校在与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对视”中,都可以发现可学习借鉴的东西。密苏里新闻教育的专业理念与“密苏里方法”的时代性、媒介融合教育中“密苏里方法”的应用、“密苏里方法”的价值体现等内容,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新闻学院,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新闻学院之一,对中国的新闻教育影响很大。

  密苏里新闻人才的培养方式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第一,荣誉激励式。密苏里新闻学院设有颇具规模的资料室、图书室、历史陈列室等,记载和留存了完整的密苏里新闻教育发展的历史,而整个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工作场所,都有该院引以为豪的历史雕塑、实物、照片、报刊、图表、题签、奖章、证书等,这些都告诉在这里学习的人,这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赢得了许多荣誉的新闻学府,似乎也在提醒学子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就应该是成为优秀的新闻人。

  第二,媒体育成式。密苏里的新闻教育特别注重实战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由密苏里新闻学院负责或者主办的公共媒体共有7家,这些媒体成了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所有的学生都要经历这些媒介的学习与实践,在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实战技能进行结合。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主办的媒体,如《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环球记者》等,都可以看到指导老师带领着学生在“做新闻”——开编前会、进行栏目或者版面的策划、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画版、评议过往作品等,完全是师徒传授的方式。这样,学生花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就可以学会新闻操作的许多基本技能。

  第三,开放融合式。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开放体现在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对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老师、其他院系的课程等,可以视自己的情况选择修学时间的长短。密苏里新闻教育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范围非常深广。学院对美国许多著名的媒体开放,合作项目非常多。近年来,他们把合作范围扩展到了世界各地,更进一步地走向了开放。

  第四,研究求变式。笔者在学院旁听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上课时除了给出学生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之外,基本不照本宣科,而是讲自己的论文、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刊物上最新发表的论文,以及业界的最新需求和变化。教师要完成好教学任务,就要不停地进行研究;学生要在考试或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就得广泛涉猎更多的相关内容,这样,研究求变就贯穿在了教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

  对新闻学院的重新定位

  “是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这是笔者采访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的题目。密苏里新闻学院不仅拥有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新闻媒介,也有网站、新型的媒介组织,以及广告公司和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其他组织,媒介集团所拥有的组织和机构,该学院基本都具有。

  事实证明,“新闻学院应该是媒介集团”是当今新闻学院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是符合目前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的新闻教育模式。密苏里新闻学院之所以按照媒介集团的要求建设,正如院长迪恩·米尔斯所说,“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接受良好的实战的锻炼与检验”,“我们能够接受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的媒体中犯错误,但我们不要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再犯任何的错误”。

  新闻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

  第一,尊重历史,遵循历史规律。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学院,他们很善于从该院的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中汲取养分。

  第二,标高自求,恪守道德标准。该院对教学和科研的要求都比较严格甚至苛刻,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这里蒙混过关。学术抄袭被坚决杜绝,每一个老师在讲第一节课的时候,都把学术的要求和道德的标准告诉学生。一旦有抄袭的情况发生,处罚非常严厉。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内容大于形式。他们的课堂有教室、报社、实验室等,老师、学生之间不拘小节,但教师教给学生的必须是自己研究并深有体会的内容,要有教师自己明显的特质,而学生在考试与考核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思考。

  密苏里的新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任何一个中国新闻教育院校试图寻找和它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不现实的,但任何一个中国新闻教育院校在与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对视”中,发现自己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是完全有可能的。密苏里新闻教育的专业理念与“密苏里方法”的时代性、媒介融合教育中“密苏里方法”的应用、“密苏里方法”的价值体现等内容,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http://www.csstoday.net/Item/42165.aspx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5 13:00
【案例】@人民日报
【看看你的专业有多辛苦?】一项调查将美国各专业大四学生每周平均学习的小时数做了排名,大体上折射出各专业的“操劳度”。其中,建筑学大四学生以每周平均23.7小时位列榜首。新闻学(12.8小时)和传播学(12.5小时)则属“轻松专业”。看到这个后,不禁想到句,少壮不努力,老大 Via@沐童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7)| 轉發(1202) | 評論(330)
50分鐘前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7 22:57
【案例】雾满拦江
唉,这种事……人民日报,日报……//@陈强微博: 这种学生能进人民日报?背景很深吧 //@特李独行:唯有敬佩!

@狸狸老菜帮
开卷考试不过,于是关了他一年,重修;让写一篇读书报告,声明只要不是抄的而是自己写的就让过,抄袭,再重修。找他妈到办公室来找我,说人民日报某地分社已经要了他,没毕业文凭不成,希望网开一面,我说下次只要读书报告不抄,我成人之美。今天发来作业,又是抄的。让这样的人拿文凭,我对不起南大。

(25)| 轉發(202) | 評論(86)
今天20:05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5 11:11
【案例】继忠微语
张志安#新闻教育# 1、柴静的调查或对话节目,不是教材,只是教学案例之一;2、柴静也只是新闻学子的偶像之一,何况学生对偶像会有不断祛魅、回归理性的过程;3、教业务的教师,能拿柴静当案例,估计算不错啦,不少还拿雷锋、焦裕禄当案例。既不要神化柴静对教育的影响,也别太低估教师对案例的多元选择

@董路
好吧,我写长微博。强调一下,我对柴静这个人本身没有任何兴趣,我只是尝试解读一种现象——当我听说如今很多新闻学院的老师都在用柴静的节目作为教材,无数新闻系的学生都把柴静当做职业偶像的时候,我觉得这事儿有必要说得更清楚一些……“谋财”可以,“害人”不可以,即便非主观的害人,也不可以。

(20)| 轉發(449) | 評論(195)
1月23日13:4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1-27 13:10
【案例】
@UVIC英国教育签证中心
【英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在中国播音主持受到广泛的欢迎,播音员或主持人是很多青年学子理想的职业选择。英国一般不单独开设播音主持单一的技能型课程,而是在新闻专业的课程基础上侧重广播电视的主持方向训练,所以英国的主持人更多是全能型人才,职业发展也更宽阔。更多:http://t.cn/zYPpE8x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8 09:47
【案例】@历史袁老师归来
林语堂论阅读:"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被监禁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他只限于和几个朋友接触,只看到他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3)| 轉發(90) | 評論(17)
8分鐘前來自Weico.iPhone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1-29 13:38
【案例】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新闻传播学
来源:教育部网站
0503 新闻传播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5所,本次有14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8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90
10486      武汉大学

84
10003      清华大学

8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79
10559      暨南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77
10280      上海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75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7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71
10357      安徽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70
10459      郑州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697      西北大学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69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6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66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126      内蒙古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10167      渤海大学

63

http://edu.people.com.cn/n/2013/0129/c1053-20361450.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12 22:45
【案例】
丁龙江
口语传播、新闻播音、综艺主持三分天下怎么样?//@九江廖晓峰: 综艺训练只适合少部分有这方面天赋学生

@丁龙江
【播音生综艺话语培养】各台春晚,有几个学生做主持,相较于以往的播音生这是一大进步,可喜可贺!但也发现一共性问题:在综艺语境下他们的话语能力缺乏训练,导致知识准备不足、没有在艺术学范畴内储备知识,进而缺乏信心不敢接话接不上话,容易成为晚会的摆设。口语表达第四学期还得恢复综艺训练!

| 轉發(17) | 評論(6)
58分鐘前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2)| 收藏| 評論(2)
19分鐘前 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17 14:31
【案例】
在中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通常被归为一个院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这篇文章模拟“某新闻传播学院女生寝室关于各自专业的辩论”,就具体内容而言,大可见仁见智,不过当做寒假娱乐的长篇段子,也是极好的。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248)| 收藏| 評論(21)
2月16日20:41來自分享按钮       




蛇年到,快来参加让红包飞活动,赢汽车手机大奖! 去看看






評論

共21條全部| 共同評論| 認證用戶| 關注的人
中文系小王子:从资历上来看,新闻学是老大哥,传播学是小弟,但传播学胸怀更大,新闻学则小鸟依人,可是专硕的新闻传播硕士是怎么回事?@佛罗伦萨爱垦丁 你还是小小弟嘛~新闻学和传播学总归不分家,今后我还是要多看一些传播学类的书~很棒的对比//@郭庆光_人语天声: 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2分鐘前)
回覆

金progent星:还是没说清楚 //@彭兰: //@狸狸老菜帮: 新闻传播学的《苏菲的世界》?可惜太多一知半解。 (4分鐘前)
回覆

sociology-child:抱团取暖。。。//@阿忆: 唉,传播学这东西,在社会学那儿不过是个儿子,可在新闻学这儿却成了爸爸,不过那啥,俺可没说新闻学是社会学的孙子! //@郭庆光_人语天声: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6分鐘前)
回覆

花小囧:新闻与传播的前生今世。。。//@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一场新闻VS传播的争论#//@郭庆光_人语天声: 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17分鐘前)
回覆

冰雪肉肉: //@小点点豆:新闻vs传播。。。哈哈,你是学新闻还是学传播的呢? (20分鐘前)
回覆

凌大叔丶:我们专业一直以来被别人认为是种树的╮(╯▽╰)╭ //@NJ迷甜:神一样的对话,我们是学传播的咩@湮溪雪 //@郭庆光_人语天声: 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24分鐘前)
回覆

NJ迷甜:神一样的对话,我们是学传播的咩@湮溪雪 //@郭庆光_人语天声: 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32分鐘前)
回覆

吉大沧海一苏很不错//@郭庆光_人语天声: 新闻学与传播学子的“神”对话,受启发颇多 (35分鐘前)
回覆

AC十二只脚的蜘蛛:学院派真讨厌,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我们哥们一句话就概况了——“我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哇,美女好多!” (36分鐘前)
回覆

新闻学子蘇婧:微信推送刚刚看过,确实是极好的。以后见了大家就能梳理梳理语言说明白自己是干嘛的了 PS:新闻学子准备倒戈传播学子阵营了,正在寻思改名ing…… (今天 10:12)
回覆

後面還有11條評論,點選查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27 17:49
【案例】
@思想聚焦
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7)| 轉發(553) | 評論(75)
今天13:45來自脉搏网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3 12:37
【案例】谭天论道
暨大播音是整合广电和新闻的力量,纯播音是无法竞争的。//@张扬主播: 暨南大学的播音专业有哪些有名的老师?有些什么成果?//@暨大播音: 一、暨大播音与中传、浙传等传统播音专业的选材标准本来就不一样,与声形条件相比,我们更注重内涵、新闻素质、综合素养。二、今年我校播音专业普播共有2266考生

@谭天论道
@暨大播音 有的家长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能进中传复试,反而不能进暨大复试?我倒要反过来问:凭什么你的孩子能进中传就能进暨大?暨南大学播主专业今年的报名招生比例已超过中国传媒大学,况且暨大播音并不比谁差!

(1)| 轉發(15) | 評論(15)
今天09:11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9 12:57
【案例】
@热门头条
【传媒大学证实李咏将回校任教】李咏毕业于传媒大学前身北京广播学院88级播音系,日前被盛传将离开央视回母校任教。对此,传媒大学宣传处处长明确表示,“这事是真的,李咏正在办手续,不过他人还没来学校。”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2) | 評論(2)
28分鐘前來自皮皮时光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11 12:47
【案例】
丁龙江
//@肖弦弈:1、第一篇和第二篇可把开头删掉。2、“梆子井公寓楼妈开播”这条新闻很有意思。“拉近距离”作为评论删掉。

@2012播音主持双学位
胡鑫 学号:201206111053  新闻采访作业 新闻一:     老师开设课程公共微博, 同学们发微博“交作业”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互动工具,特别是... http://t.cn/zYul53X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http://t.cn/zOXAaic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17 23:45
【案例】
肖余恨2013
//@落魄书生周筱赟:如此宏大、抽象、笼统的问题,我实在回答不出来//@新闻学子伤不起: 那就谈谈如何伟大复兴吧! //@深圳吴邦:周博士,请问你对改革与发展有何计划?

@落魄书生周筱赟
周筱赟吐槽今天发布会:一是对媒体的过度管控,提问可能"被安排"。由一导致二:高校新闻教育的缺失。我在大学新闻院系讲课,经常有学生提问宏大、抽象、笼统、文学化,如你的座右铭是什么,新闻理想是什么,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说我无法回答。陈述事实、探寻真相才是记者的职责,而非诗朗诵表演

(13)| 轉發(155) | 評論(49)
今天20:2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18 17:26
【案例】
何镇飚
推荐给我的学生们,我们课程是开学3周后展开实践教学,可以先学习和参考下人大同学。//@新媒体董少伟: 回复@彭兰:团队就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编辑部。好办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彭兰:回复@新媒体董少伟:每个账号都是一个5到6人的团队

@彭兰
为孩纸们做个宣传:@纸媒守望者@广电小当家@解读自媒体@iNewMedia@政在发声@摄影新视记@传媒微博观察室@媒介融合观察家@图表资讯汇 ,这九个账号是学生们的课程实践平台,他们做得很用心,很努力,请各位朋友多关注、多支持!

(3)| 轉發(155) | 評論(57)
今天10:3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20 13:11
【案例】
董关鹏
祝愿中国各领军大学新闻学院们也能够出现更多胸怀宽广、学贯中西、全球视野、重视实践、不空谈不愤青、充满正能量的院长和学术领军人物!这是世界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一流新闻传播学院的共同经验。

@清华史安斌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宣布新院长人选,即将于7月上任Steve Coll为资深新闻记者,有丰富国际报道经验,出版过7本书,多为深度调查报道,最近两年的著作是分别追溯本·拉登家族的发迹史《美国世纪中的一个阿拉伯家族》和美孚石油公司的《私人帝国》。他目前担任普利策奖评委会委员。http://t.cn/zYDXvGW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20) | 評論(2)
今天12:0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5)| 收藏| 評論(2)
37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 Note II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20 13:18
【案例】
@王文华
这栋漂亮的建筑物是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不可知的「未来」正在这裡被创造着。创办人Negroponte说过他的期望:「我们一直拥有冒险的执照,今天能惊险做到的,何必安全地拖延到明天?」,你有多久没尝试新事物了?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10) | 評論(8)
3月11日 16:56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20 22:13
【案例】
@北大新媒体
【新闻教育的转型趋势】新闻与传播学院应:1.与其他学院保持紧密联系,借助整个大学的资源;2.成为传播内容和技术的革新者,尝试新的叙事报道方式,教授数据可视化,网页抓取,甚至软件开发;3.教授开放,合作的方法;4.深刻理解社区媒介生态,不仅作为社区数字新闻提供者,还发动人们参与进来http://t.cn/zYDilty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28 16:35
【案例】
新浪传媒
【微互动】当记者需要什么素质?首要门槛是什么?大家来聊聊吧!

@刘原
有小朋友问记者需要什么素质。我认为首要门槛是文字能力。新闻理念和技术,只要下苦功,可以在职业过程中提高,惟有文字能力是入行时就大体定型的。我从未见过一个记者入行时文字很烂、十年后文本一流。但年轻一代在电视和网络中长大,看书少,导致文字能力明显不足。

(4)| 轉發(55) | 評論(33)
42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1)| 轉發(6)| 收藏| 評論(9)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反钓鱼防欺诈#是时候和虚假中奖说再见了。查看详情!






評論

刘海明8888:现在的一些大学生,文字功底不敢恭维。当然,也包括一些老师。不是专指哪个专业的老师。请勿对号入座。 (10秒前)
刪除| 回覆

潘沩:回复@彭浩gz:@爱巴乔的萝书记 我更认可这条。干满十年的记者就不多。就算你干满十年提高了逻辑之类的,你之前已经写了多少祸害人的稿子 (3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覆

魅影谜璃:我以前也以为是文字能力,其实这是最表层的,记者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是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新闻事件或采访一个选题,你得有自己的逻辑判断体系 (4分鐘前)
回覆

张玉洪:学习能力//@新浪传媒:【微互动】当记者需要什么素质?首要门槛是什么?大家来聊聊吧! (4分鐘前)
回覆

NeFerry_sama:全民媒体的时代 记者更要有自己的理念和坚持 更要稳扎稳打活下来。。。不要太尖锐 被喝茶消失什么的就不好了。。 (4分鐘前)
回覆

彭浩gz:最重要的是逻辑和观察 (6分鐘前)
回覆

小卖部部长_迷湖:回复@依小然J:是咩······ 看来我不是合格的记者 (6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覆

爱巴乔的萝书记@潘沩 …………………… (6分鐘前)
檢舉| 回覆

依小然J:新闻理想 还有就是爱!! (8分鐘前)
回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30 13:33
【案例】
新媒体董少伟
//@范东升: 评估压力也有,但内容做法不同。汕大甚至自己找第三方来评估,如ISO,麦可思公司 //@南方传媒论坛://@清华史安斌: 汕大走自己的路,值得学习!范院长享有的人事自主权是目前设在国内综合性大学的同行所缺乏的。同时汕大新闻学院也大概不需要应付学科评估之

@张志安
「新闻院校的实践型师资」一所新闻与传播学院,5年以上媒体经验的占83%,10年以上媒体经验的占59%,外籍师资占48%。@汕头大学新闻学院 院长@范东升 院长介绍的数字很「惊人」,该院新闻实践教学很有特色,赞!#云时代的新闻生产与全媒体营销#@南方传媒论坛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 轉發(107) | 評論(21)
今天10:44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4-4 12:41
【案例】

彩色菜帝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样教新闻#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教新闻?

@媒介评弹
【特别分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样教新闻】哥大,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常春藤大学,且看它如何进行美式的实践新闻教学?欢迎补充。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
轉發(497)
|
評論(47)

4月3日 01:3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4-15 20:41
【案例】

可能因为我们与它有校际关系吧。那些真正排名高的大学牛着呢。 //@云贵彬: 听说西敏寺大学整体可入全英不足110所大学的前一百位,新闻传播类可进前20,但从未听说它哪项排过第一 @张树庭: 怎么不见那个威敏斯特大学?他们不是号称新闻传媒类课程全英第一吗

@媒介评弹
【分享:英国新闻传媒专业大学排行榜】来自英国主流报纸的评选,不过,仅供参考。
(5)| 轉發(240) | 評論(32)
今天13:1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來自iPad客户端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4-30 10:40
【案例】

最后一役:在毕设中煎熬与成长
(2013-04-29 11:42:01) 转载

标签: 新闻教育本科毕业设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育分类: 新闻学

(中山大学@张志安 老师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毕业设计赞誉有加还@了我。我加了评论结果引起更多的评论和转发,但简单几句话难以说清这件事,也不能满足一些同行的好奇心。那就干脆写篇博文多说两句吧。)
个个穿戴整齐,心里紧张脸上却洋溢着自信。他们走上答辩讲台时,其精心挑选或设计的服装已体现出这个小组的个性。毕业前的最后一秀开始了。
接下来,他们将按各自的分工,在规定时间里演示和讲述其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和所承担的独特角色,并回答包括校外专家在内的评委们热情而尖刻的提问——教师席上从来不缺灭绝师太或冷酷师爷。师生间的专业碰撞,正是答辩亮点之一。
此刻的听众席,已然爆满,后面还有很多站立者。他们是本院或本校的师生,也有自发前来的社会各界人士,当然还有家长。

     截取自《新新报》
这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历届毕业设计答辩的惯常景象。每年4月某周,深大的科技楼便热闹起来。各毕设小组设计精美而又特色鲜明的答辩海报早已摆满走廊大堂,各报告厅人头攒动,人们进进出出。有同学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排练。老师也和学生一样忙碌,从早到晚,中午只有吃盒饭的空当。
深大传院的毕业设计已坚持多年。本科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不仅要完成个人的研究报告,还要以小组为单位(通常五六个人),以实际应用或理论探索为导向,结合四年所学、专业实习收获和当前理论或实务热点,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制作实施,最终形成一部有实用价值或理论创新的作品,并以ppt形式集体演讲和面向全体老师答辩。作品可能是一部纪录片或剧情片,可能是一个大型策划案,可能是一组深度调查报道,也可能是一篇有较大容量的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每一组毕设,都要包含文案、作品、演示ppt这三大项目。每个小组可以自己选择指导老师。全体老师则要集中起来分别给文案(含作品文本)和答辩表现打分。
毕设是强制性的,意味着学生别无选择。毕设不合格,不论平时成绩如何,结果是“延毕”。方向和选题则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商定,通常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主,学生实在想不出好的选题,老师才给意见。事实上,从毕设开始,学生们就步入一个艰苦难熬、有时兴奋有时沮丧的复杂时期。在关键时段,不少学生通宵达旦,茶饭不思。指导老师也从此不得安稳,很多次的当面指导,长久的电话交谈,大量的文本阅读;对个别缺乏主动性的小组,还包括督促和鞭策。学生的专业能力、设计态度、所下功夫、毅力韧性以及对老师意见的领悟程度等,决定了最终设计成果的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毕业设计,确实远比一篇普通论文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记得去年我指导的一组同学就是自己确定的选题。她们对深圳广电集团一份面向校园的新办杂志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造。她们首先通过深度的文献研究及各地同类期刊比较、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多层面的深度访谈,辅以市场可行性调查,对整本杂志重新进行了内容、栏目、题花和版式方面的设计。进而,她们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当期内容的选题策划,中间反复多次。最后进入实施阶段,从采访、写作、拍摄、编辑、校对到组版、版式和封面设计等全部完成,直至付印。付印前送广电集团有关部门审阅,获得高度评价,一字不易印刷5万份,全部公开发行。该集团有关负责人应邀到答辩现场观摩,对学生的演示和答辩表现更加满意,当即表示,这5位毕业生他们都要了。
去年还有一组同学对为深圳早期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基建工程兵生活现状(他们当初成建制集体转业,现多已退休或下岗)进行了包括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在内的全媒体深度调查报道,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部较为大胆的纪录片,题为《饥饿的城市》,一帮学生在重庆拍摄,批判性地解读重庆现象。拍摄完毕,正好薄熙来下台,学生说松了一口气。
今年是传院新闻系首届本科生毕业(以前只设新闻方向),答辩也以系为单位各自为战。这批学生素质不错,他们不仅参与创办了深大首份学生实验报纸《新新报》,还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承担了大运官网和各场馆新闻发布会等大量艰苦工作,是新闻专业训练最全面的一届学生。此次他们共分10个毕设小组,总体上看,选题视野开阔,有一定深度,实用性强。其中有6个深度调查报道,2个媒体策划,2个研究报告。7个深度调查报道均有很高新闻价值,题目分别是:《天堂使者——90后入殓师的内心世界》、《治不好的“血铅村”》(电视专题片)、《不该被遗忘的人群——同性恋群体系列报道》、《“城墙”内外:湖贝旧村的最后岁月》、《失控与失语:泥头车里的人》、《深圳涉外婚姻三十年》;2个媒体策划分别是关于《宝安日报》社区网站和《深圳青少年报》“中学生版”的创新改版策划;2个研究报告是《企业危机公关:媒体的迷失与坚守》、《深大传播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今年传播系的毕业设计仍以纪录片最引入注目,特别是深入陕西山区拍摄的《我的兰花花》和关于深大一位90后女保安故事的《陈琳》。广告系《磨坊网年轻群体市场拓展方案》的答辩甫结束,便有前来观摩的一位业界代表当场表示,愿购买这套方案,并立即询价。
传院的毕设,每年都吸引其他学院的学生观看,有的甚至不惜逃课也要到场。前两天就有学生在微博上说:“我竟然为了传院毕设跑去列表了……,真是比对自己系还认真。”还有学生发微博“跪求有节操的各位传播系同仁,把你们的片子放上优酷好不好?”
业界对深大的做法也赞赏有加。《深圳晚报》副总编郭红飞和《晶报》副总编林航作为校外评委应邀参加了此次答辩。他们都对答辩形式和毕设成果给予很高评价。林航甚至当场起立,对深入长沙、珠海和深圳殡仪馆成功进行体验式报道的六位姑娘表示敬意。郭红飞则私下里向我感叹:虽然各毕设小组指导老师都是彼此相熟的同事,但他们在批评和提问时完全就质量说事,丝毫不留情面。
当然,对深大新闻传播学生自己来说,这是他们毕业前最兴奋、最惧怕、最煎熬、最受锻炼、最有成就感的一关,也是他们毕业前最后一次精彩亮相。很多同学说,这次经历,终生难忘。
大前天,我今年指导的两个小组同学执意要和我吃一次饭。这顿饭吃了近三个小时,大家滔滔不绝,话题不离毕设。我数次引导谈些“轻松”话题,诸如毕业后去哪里玩之类,却总是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毕设。他们说,毕设给他们的感受太深刻了。当他们以一个学生的尴尬身份却要触碰连职业记者都较难采访的敏感题材时,当他们去政府部门索要某些统计数据而屡屡碰壁最后不得不请指导老师出面解决时,当他们辛辛苦苦写了几万字报道却被老师批评杂乱无章时,他们感到自己确实在长大。经此一役,他们似乎与今后可能从事的媒体工作一下拉近了距离,也有了走向社会直面挑战的勇气。
    2011年我注册新浪微博后不久,适逢毕设举行,当时曾发微博赞扬深大传院的毕业设计。很多同学进行了评论或转载,而转载时大都加了图标[],可见他们对对这最后一役,感慨万千。

            2013年传播学院广告系毕设答辩现场(传媒中心提供)


2013年传播学院新闻系毕设答辩现场(手机拍摄)


截取自《新新报》

          新闻系部分毕设海报(手机拍摄)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欢




阅读(108) 评论 (4) 收藏(0) 转载(0)
喜欢 打印举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19ddb0101d225.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5-1 12:25
【案例】
微笑的王石川
//@谢71: //@Triston_YING://@王冉:刘瑜:”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推荐本文,同时也希望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七个板块设置可以令中国的校长和家长们深思。

@清华南都
【刘瑜:牛校牛在哪?】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全文】http://t.cn/zTXTsEn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14)| 轉發(6896) | 評論(851)
4月24日 00:12來自剪客..一起分享好内容


| 轉發|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5-8 12:41
【案例】
新闻学子伤不起
更多的同学希望通过考研转到新闻专业来,有的认为新传好考,简单。有的就想读个文科,经法史哲太深奥搞不懂。对于真的喜欢新闻传播的同学,真心欢迎,但我们也不是学科收容所。。。

@张志安
#新闻教育#「转专业面试」上午面试10名想从别的专业转读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同学们,选拔标准其实挺简单,你能不能告诉并证明自己:1、真的对新闻有兴趣;2、明白自己为什么真的会对新闻有兴趣;3、说明自己为何可以通过学习有进步、成长。祝贺并欢迎5位转到@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的同学!

(2)| 轉發(3) | 評論(4)
8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5-18 20:36
【案例】

张志安
离开湛江,告别@广东海洋大学
新闻系同学们和@鸟托邦V
的学生传媒人,有些伤感。。。这里的新闻教育获得的支持和资源都很少,少数有责任感的教师在坚守,同学们在努力,非常不易。愿他们的教学条件尽快改善!可惜不在广州,否则@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的讲座或活动资源可充分共享。

@张志安
#新闻教育#「在二线相对偏远城市如何学新闻?」我的建议是:1、精选少数有质量的课听;2、充分阅读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经典;3、常翻@南方传媒研究
@上海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界杂志社
等期刊;4、充分利用BBC大学等在线资源;5、关注媒体人、新闻学者微博并互动;6、参与校园媒体实践如@鸟托邦V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16)
|
評論(5)

23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5-19 12:58
【案例】

张志安
#新闻教育# 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最大挑战就在于: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精力给学生改作业。如果一个新闻院校,不能有3-5人业务教学团队,很难真正给学生仔细改作业。推荐下陶老师的这次修改案例,给写作上希望提升的同学。//@白红义: //@ChenGang--珞珈山: 赞一个

@陶建杰
#新闻写作教学业务交流#@传媒新观察 一篇稿子的修改过程。传新最近发展势头不错,但业务能力也要不断提高。我作为指导教师之一,一直在跟踪传新的日常新闻生产。昨天晚上正好有空,指导传新记者修改了一篇稿子。传新目前有很多来自大一的记者,他们热情很高,干劲很足,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 轉發(34) | 評論(1)
5月16日 20:35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10)| 收藏| 評論(2)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5-19 21:22
刘涛同学
//@张志安:【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有意思,值得看看。//@刘海龙: 转发微博


@清华史安斌
哥大新闻学院近期将探讨“大数据新闻”实践中的一个新现象“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目前一些美国新闻机构借助传感器技术代替人工,搜集海量即时数据来进行报道(例如,空气质量),由此也引发出新闻伦理上的问题,哥大近期还要建设一个“传感新闻实验室”用于教学http://t.cn/zHzXp2V
| 轉發(51) | 評論(3)
今天 16:46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小米手机1S |  檢舉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5-24 22:11
【案例】New.Now.Next Media Conference

Co-organized by the Asia chaper of the Asian American Journalist Association (AAJA) and the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Centre @ HKU, the third annual journalism conference is expanding this year with more panels, more workshops and more speakers.
Hear about the biggest stories in Asia from the journalists who covered them, and sharpen your new media skills to go to the next level. Tweet
#N3con.
AAJA-Asia is a non-profit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for journalists, committed to encouraging diversity in newsrooms, mentoring young journalists and ensuring fair and accurate coverage of minority groups. In the US, where AAJA is based, AAJA-Asia’s sister chapters serve 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journalists. AAJA-Asia has members across the region, with groups in Seoul, Hong Kong, Beijing and Thailand.
Contact AAJA-Asia: aajaasia@gmail.com | Facebook group | Twitter @AAJAAsia | Homepage

The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Centre (JMSC)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uns premier programs for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media students, equipping them with multimedia know-how and in-depth reporting skills. Historic Eliot Hall, built in 1914, is the home of JMSC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2013 NewNowNext Media Conference.

Contact JMSC: jmsc@hku.hk | Facebook page | Twitter @JMSCHKU | Homepage

http://www.n3con.com/wp/about/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5-30 21:00
【案例】

张志安
#新闻教育#1、实践基地常规化,如中大-@南都网
教学实习示范基地,学生边上课边采写边发稿,实现课堂i教学的实训化;2、工作室机制,是为了鼓励院内实践能力强的老师“传帮带”;3、电子杂志,为给同学们提供实践平台。//@王君超: 祝贺!实践基地、工作室,都太需要了!你们又走在了前面。

@张志安
#新闻教育#「高兴地预告两件事:1、学院将成立媒体实践基地,鼓励教师以工作室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实践;2、学院将办一份电子杂志,新闻系、传播系学生采写内容,创意媒体系学生来设计制作。」下午,上完财经新闻「舒立沙龙」后,@胡舒立
院长参加@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毕业设计展开幕式时透露。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17)
|
評論(6)

今天 19:58來自iPhone客户端


(3)|
轉發(7)|
收藏|
評論(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11 11:16
【案例】
徐泓xh
【重磅推荐】新闻学重要网站、书籍、资讯。感谢@媒介评弹 为网友们推开一扇大门。

@媒介评弹
【独家分享】关于美国新闻业必知经典网站及书籍,精要,实用,值得分享。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0)| 轉發(327) | 評論(26)
今天 06:02來自新浪微博


(2)| 轉發(20)| 收藏| 評論(2)
今天 10:06 來自新浪微博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许林2009
//@尹鸿:不知是否有出版社会有兴趣组织翻译这套书?@清华史安斌 //@外语图书出版-香珊居士: 尹教授,挺全的//@尹鸿: 新闻学重要图书、网站、资讯,推荐分享
| 轉發| 收藏| 評論
今天 10:02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19 00:59
【案例】
谭华孚
如此现象表明传统新闻教育必须及时向数字化全媒体新闻教育转型。文中昭示了明日的传媒教育形态:where students can complete broadcast, print and online journalism projects in one space——学生可在同一空间完成广播、纸媒与在线新闻报道的课题,我们是否为此而改革了?//@真相不是表象:

@清华史安斌
美国几所主要新闻学院对新闻学硕士项目进行改革,为了使毕业生立即进入一线工作,将两年制改为九个月,降低学费,取消报纸、杂志、广电、数字的方向,将「采访和写作」拆分,增设市场分析http://t.cn/zQqCVZL

| 轉發(83) | 評論(14)
7月18日22 : 52來自iPad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7-19 22:05
【案例】
[font=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24 23:04
【案例】
尹鸿
嗯 //@清华史安斌: 这句话也值得关注:【新闻教育训练的是常识和情商,传媒教育的训练也能增加未来职业的选择。无论你将来去做管理咨询还是人力资源,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社交技巧,能写,会表达的人才】作者的体会是“新闻”与“传播”不分家!

@尹鸿
学新闻就要多读新闻。周五的讨论课上,老师都要考我们“本周新闻”。第一学期规定我们看的报纸是《华尔街日报》,尤其是媒体和营销版属于必读。我刚来美国,对美国的媒体业和相关的营销领域不了解,读报痛苦不已,每天都把早报读到深夜…… http://t.cn/zQfEC3G

(3)| 轉發(30) | 評論(7)
53分鐘前來自iOS


| 轉發(6)| 收藏| 評論
40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檢舉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清华史安斌
这句话也值得关注:【新闻教育训练的是常识和情商,传媒教育的训练也能增加未来职业的选择。无论你将来去做管理咨询还是人力资源,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社交技巧,能写,会表达的人才】作者的体会是“新闻”与“传播”不分家!

@尹鸿 学新闻就要多读新闻。周五的讨论课上,老师都要考我们“本周新闻”。第一学期规定我们看的报纸是《华尔街日报》,尤其是媒体和营销版属于必读。我刚来美国,对美国的媒体业和相关的营销领域不了解,读报痛苦不已,每天都把早报读到深夜…… http://t.cn/zQfEC3G


| 轉發(17)| 收藏| 評論(3)
41分鐘前 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檢舉












2013年07月24日 06:23 AM
我在美国学新闻
黄玥

我是2011届波士顿大学新闻系的本科毕业生,专修杂志新闻。

从中学起我就喜欢写作,父母又都在国内从事媒体工作,平时也多多少少受了点熏陶,所以去美国读本科时就自然而然选择了新闻这个专业。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的大学城,波士顿大学的传媒学院也属美国一流,但进了学校才知道我是300多个学生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

大陆的学生一般学理工和商业,不少家长不愿意子女花钱读“文科”,理由是工作不好找。我很庆幸父母尊重了我的选择。他们早就说过,在美国读本科,考虑就业就太庸俗了。这一点我是后来才体会到的。

在波士顿大学传媒系的第一年,学生不用选专业,这是给大家时间逐渐适应新的课程和大学生活,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尤其是人文类的基础课。比如英文课就有上百种选择,有的专门研究圣经,有的则是分析宝莱坞剧本或者鲍勃迪伦的歌词。就连体育课的选择也很丰富,也有百种之多,包括瑜伽,帆船,自由搏击这些课。我选的是踢踏舞。

就专业课来说,传媒全系300多人第一学期都要修大众传播概论,内容涉及概念、起源、趋势,及各类媒介的区别,从书籍,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播一直谈到新媒体。每堂课是由不同的教授讲。这门课貌似对大部分美国学生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人来了就睡觉。可是到了每周五的讨论课,大家马上活跃起来。毕竟这门课的成绩是负责讨论课的助教根据讨论和作业评分的。

学新闻就要多读新闻。周五的讨论课上,老师都要考我们“本周新闻”。第一学期规定我们看的报纸是《华尔街日报》,尤其是媒体和营销版属于必读。我刚来美国,对美国的媒体业和相关的营销领域不了解,读报痛苦不已,每天都把早报读到深夜。(后几届的同学向校方反映说,大一学生读《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太深,学弟学妹就改读内容更“泛”一些的《波士顿镜报》Boston Globe了。)

讨论课的关键之一是表达能力。即使你没有观点也一定要“表达”。有一次助教让我们每人准备一个presentation, 谈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我马上就慌了:国内高中学的文学,不是鲁迅就是苏东坡,我哪有什么自己喜欢的诗歌。最后是结合自己在国外念书的感受谈了谈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没想到大家听了还挺感动。

第二学期学习传媒写作,主要学习各种文体的区别,如新闻稿(press release)和特写(我们写的是回忆录),还有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做项目,比如做三种形式的广告(Brochure, 海报和短片),老师对选题的内容倒是没有要求。这门课是为了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因为第二年开始就要上专业课了。

学习纸媒新闻有几门课是必选,其中新闻史和新闻伦理是仅有的两门偏理论的课,剩下全部是写作。总体的感受是节奏快,课业也重。

写作刚开始是讲新闻稿写作,比较“套路化”,而三四年级的高级写作课则主要是特写和编辑技巧,难度和对每篇文章的投入也要大很多。这些课程通常还有不少“写作的方向”。比如去年新开的一门课是灾难报道,专门学怎么写各种天灾人祸,有地震也有战争之类的。

学写作,一方面是要在课堂上学写作和采访技巧,但主要的学习方式还是实践。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去现场,去观察、提问、去和社会上的各类机构打交道。如有突发事件,老师就会马上停课,把大家放出去采访。

在我学如何报道犯罪的时候,有次我查了法院庭审的时间,准备报道一个19岁的男孩如何持枪并拒捕。当时法庭里旁听的人不多,只有他的家人,以及刚生孩子的女友。他的老祖母行动不便,于是写了一封公开信请求法官轻判,结果我哭得一塌糊涂,不但弄的法院的工作人员莫名其妙,我基本也忘了律师怎么说的了。

学习如何报道社区新闻也很重要。美国80%以上的报纸都是社区报纸,所以Beat Reporting是新闻系必修的一门课。Beat可以是你关注的领域,也可以是区域。比如你的Beat是波士顿的Brookline区,你就每天要关注社区里的消息,参加每一个市政厅会议,结识镇上对你报道有帮助的人,比如警察局长,或者图书馆管理员(对你查该镇的资料很有帮助)。记得我当时写过一篇Brookline Roadhouse这家饭馆关门的报道。Brookline是一个犹太人集中的区域,而犹太教禁食猪肉,这家饭馆长期在厨房里做猪肉烧烤,搞的大家很有意见。

现在的媒体业动荡不安,所以各大新闻学校都在改革,增加了新媒体的课程。学纸媒的学生也要会播音,拍照片和视频,做网站和播客。这对以后实习和工作至关重要。我们系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新闻记者,现在《华尔街日报》工作,每星期都有文章发在报纸的头版上,而他的网站报道不仅图文并茂,还是音视频齐备。

学新闻并不意味着新闻系的学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同届毕业的有的在顶尖媒体工作,也有的人在像Patch这样的社区报纸或广播电台工作。不少人去了企业做公关、广告、出版或者市场营销,当然也有的人从事和新闻无关的工作。

对于留学生来说,在美国找平面媒体工作是极端困难的。即使外媒会雇用英文写作好的中国人,将来获得工作签证的机会也很有限。实习经历虽然对求职有帮助,但毕竟媒体业的大环境对就业十分不利。我做过校报编辑,在CBS News、 TimeOut Magazine、Globalpost、NPR和Metro Boston等都实习过,但这对学新闻的学生来说只不过是必要的也很平常的一些经历。

在美国学新闻难吗?当然难!我们这届学新闻的国际学生屈指可数,华人就我一个。中国的英语教育方式不太强调写作。我上高中时英文作业一般是50到100字左右,来美国前写过最长的文章就是SAT的300字作文。上大学后第一份作业就是一篇8页的论文,当时真是头疼不堪。过了语言关仅仅是第一步,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选题和采访资源都不好找。这对异地读书的美国学生来说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外国学生了。我的Beat Reporting课程要求一学期完成24篇新闻稿。结果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第一天听到这个作业量就转课了,剩下的也有一半最后没有及格。另外,做新闻需要了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都是中国学生需要恶补的。我大三在校报做编辑,正好赶上波士顿市长和麻省参议院竞选,被迫从美国政治和选举制度开始做功课,基本脱了一层皮。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还会选择学新闻吗?我的答案是当然会!我已经毕业快两年了,现在不从事媒体工作,但是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感受到大学四年的新闻学对我受益无穷。第一,学新闻,功底是写作和表达,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而现在任何工作都需要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强的人才。我现在工作的餐厅,当初应聘的是领座,我去面试时就对老板说,做领座没问题,但我的背景是传播,所以我还可以帮助你的餐厅做市场营销,尤其是数位营销(Digital marketing)。然后我拿出一份根据我对这家餐厅的研究写好的计划,用具体的例子和数字解释我会如何去做e-marketing, social media marketing,改善他们的SEO (搜寻引擎最佳化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一通演讲让老板刮目相看,当场就被录用了。

第二,新闻也训练随机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篇新闻稿是有截稿时间的,突发新闻更是要求时效性,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拿出稿子来。比如录音机坏了,没法录采访,或者是采访的人没有来,都是记者每天面对的问题。

此外,我觉得学新闻最大的益处,就是锻炼了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学习新闻意味着你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都会成为你将来有益于事业发展的人脉。美国福布斯杂志调查显示:成功找到工作的求职者,有75%是通过人脉关系。认识的人越多,将来工作的机会就越多。这对在外国学习的求职者来说尤其重要。

学新闻并一定将来去当记者,这一点是美国新闻系学生的共识。新闻教育训练的是常识和情商,传媒教育的训练也能增加未来职业的选择。无论你将来去做管理咨询还是人力资源,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社交技巧,能写,会表达的人才。对一个出国学习的人来说,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学传媒难度很大,但这可以磨炼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是了解当地文化最好的专业。所以我希望想来美国读新闻本科的朋友不要因为学习和职业前途的困难而完全放弃。毕竟大学教育是为了发展自我,培养思维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找工作,那么教育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shirley.xue@ftchinese.com
http://m.ftchinese.com/story/001051549?utm_campaign=2G128001&utm_source=marketing&utm_medium=social#wechat_redirect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27 11:28
【案例】

cindybao@张学强Jesse: 巴黎高等记者学院(CFPJ)是目前法国最负盛名的新闻专业院校之一,以培养记者精英为办学方向,建校60年来为法国新闻传媒界输送了许多一流人才。当今法国报业和广播电视业的优秀记者中,有五分之一毕业于该校。在当前这个新闻伦理备受关注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分享国外著名新闻学者的思考!
@张弃名“对话欧洲”系列之——国际新闻传播前沿话题“新闻报道与新闻伦理”。主讲人:巴黎高等记者学院院长维罗妮克•加尔女士。主持人: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刘昶教授 周二下午2:00~4:00,42号楼(原北图)一层,传播研究院会议室。加尔院长将以法语讲演、刘昶教授将全程进行翻译和点评。@广院国新班2011轉發(5)|評論2012-3-5 22:32
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27 11:40
【案例】

静静爽儿要在Annenberg J-shcool拿硕士学位,除了修完所有学分,最后有两个选择:1.60-80页的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长篇报道和纪录片脚本;2.考试,内容如下,一个day on air assignment,去一个新闻事件,24小时候交成品(文章,电视短片或广播新闻),一篇讨论新闻伦理的论文,一篇1500字新闻特写。
|
轉發|
收藏|
評論(3)
2012-3-25 09:4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8-8 23:11
【案例】

广播电台治愈系
//@寒带变色龙: 大部分实习生的问题在于,还没离开校门就觉得自己是个中高手了,其实呢?有的连那根筋都没长。不是不愿意教,而是我们视若珍宝的工作经验和基本原则遭到了无情的践踏和鄙视。

@广播电台治愈系
@于泳933:那些暑假来实习的孩子,跟我天天在导播室见面,我一般会点头或者微笑,等着被叫一声老师或者大叔,结果呢,什么也没有,只看到漠然空洞的似有似无的表情。我只好请他们站起来,离开工作电脑,替他们关掉QQ,在工作电脑上开始我的工作~~~~

| 轉發(50) | 評論(19)
今天 17:2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8-16 10:03
【案例】

陆高峰传媒研究
//@刘学义://@郭庆光_人语天声: 我觉得这个数据也可以解释为70%以上的新闻学子认同自己的所学专业。任何一个专业,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后悔当初的选择,新闻教育的关键是如何减少专业失望者的比例:)

@刘扬1976
【你后悔学新闻了吗?】根据佐治亚大学格拉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调查,有28%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希望自己选择的是其他专业。新闻教育是否对从事新闻有必要?该调查结果显示格拉迪的毕业生对其在校所学技巧和知识大多表示满意。但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难度却在增加。http://t.cn/zQmBtrE @人民网研究院

(1)| 轉發(37) | 評論(5)
今天 09:01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Windows.Phone客户端 |  檢舉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8-16 11:29
【案例】BI主编:新闻行业已进入“黄金时代”


腾讯科技 乐学 8月15日编译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近日发表了其CEO兼主编亨利-布罗吉特(Henry Blodget)的文章,该文章认为新闻行业已进入了“黄金时代”,现在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以下为这篇文章全文:

上周末,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布莱恩·斯特尔特(Brian Stelter)善意地邀请我参加了他主持的节目《可靠资源》(Reliable Sources)。在回答他的提问时,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新闻行业现在已进入了“黄金时代”。

现在从Twitter上的反应来看,该节目的很多观众均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有一位观众,以前是一名纸质媒体记者,他直呼这种观点“很荒唐”。

诚然,当你参加会议,聆听中年报纸从业者谈论报纸行业的现状时,你可能听不到“新闻行业的黄金时代”这样的提法。

但是,我谈论的不是报纸行业,而是新闻行业。

我的观点是:新闻行业现在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而远不像报纸从业人员偶尔所描绘的那样前景黯淡。

我的论据:

1. 全球资讯比从前更加发达。

不可否认,现在有很多“偶像级”的新闻组织裁员或关闭,但与此同时,也有大量其他新闻和信息资源出现,包括Facebook、Twitter、博客、彭博新闻社、谷歌(微博)、维基解密、无数数字新闻和信息网站、YouTube,还有全球近20多亿人随身携带的摄像头、录音设备和实时出版工具。与此同时,大量的传统新闻组织,包括电视、广播、杂志和大多数报纸仍然存在,其中有些还发展得不错。我们判断新闻行业是否健康的标准,应该是发掘和分享重要事实、讲述重要故事的程度。就算最铁杆的报纸读者也会承认,现在,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获取的资讯比从前更多了。

2. 现在的好新闻比从前更多。

全世界现在有无数成功的专业新闻组织,他们雇用了无数专业的新闻记者。此外,全世界任何可以连接网络的人,现在都可以发布新闻,而且其中很多人已在这样做。你现在已不需要纸质媒体来创造和发布新闻了。你也不需要电视网络或广播台。你需要的只是你的眼睛、耳朵和鼻子,以及故事讲述和数字出版的工具。而这些工具早已免费安装在每一款智能手机中。如果有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布重要事实或讲述重要故事,那么其他人就会发现它,分享它。它将会得到应有的关注。

3. 每个新闻记者现在都能快速而直接地接触到地球上每一个人。

在互联网上,一切距离都只是点击鼠标的距离。而且,在互联网上,所有新闻故事都会被永久地保存下来,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查阅。比较而言,在20年前,人们不得不在纸质媒介或广播电视上来发布新闻,新闻读者不得不拿着报纸或杂志来阅读,而新闻观众不得不在合适的时间守在电视机或收音机前。

4. 传统新闻行业的困难被夸大。

尽管报纸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总体而言,在过去十年中,全世界的新闻收集和发布能力已大大提高了。甚至在职业新闻行业,整体情况也是健康有序的。是的,很多报纸和杂志倒闭了;不错,很多新闻组织正在裁员。但是,电视新闻行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很多报纸和杂志也还在坚守自己的阵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职业数字新闻组织已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

5. 数字新闻组织现在聘用的是新一代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这些新闻组织正在变得更出色、更全面、更可持续。

在有线电视新闻行业发展的早期,CNN等电视网络的功能仅是现在的一小部分。今天的本地数字新闻组织已能创造出色的新闻,他们的人才、覆盖面和资源正在不断增长。在未来几十年中,将会有大量新的全球新闻品牌出现,它们会充分发挥这些新媒体的潜力。而且,它们将会创造出更全面、更快捷、更高效以及传播方式更有效的新闻。

6. 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让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

20年前,人们仅限于在早报和晚报以及电视和广播上获得新闻资讯。而在过去20年中的大多数时候,人们仅能够在有网络连接的地方获得新闻信息。现在,你能够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得新闻资讯。而且,你能够随时分享你读到的新闻。

7. 今天的新闻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新闻讲述形式。

现在,新闻记者讲述新闻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文字、配图或广播电视的音频或视频了。他们会充分利用各种能够最有效传播其故事的新闻讲述工具和形式,而且他们还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综合运用这些工具和形式。

8.现在的新闻已不再有任何时间或空间限制。

纸质媒体或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故事常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字新闻故事则不同。如果适合读者的故事长度只是一个网站的链接,今天的记者就发布一个链接;如果适合读者的故事是一篇长如一本书的调查报告,今天的记者就会撰写一个长篇。如果适合读者的故事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视频或音频片段,今天的记者也能够提供相应的视频或音频。每个新闻故事的篇幅长短均恰到好处。

9. 数字出版物没有空间或主题的限制。

在现实世界中,出版物要么是通俗的(报纸或广播电视新闻网络),要么是专业的(专业杂志或广播电视网络)。而在数字媒体中,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发达的数字新闻网络能够同时兼顾主题的广度和深度。

10. 出版物现在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发布形式。

我们现在仍然有报纸、电波和有线电视网络来发布新闻。而且,我们现在还有了数字渠道来发布新闻,这种发布渠道要灵活、便宜和普遍得多。通过数字渠道,内容能够自由流动:再没有至高无上的“守门人”来控制信息的发布、设定谈话的内容以及施加巨大影响力和攫取更大利润了。而且,数字出版物还能够打造多种不同的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导引、搜索、社交和推介,从而进一步减少对“新闻发布者”的依赖。

11. 现在的新闻准确性比从前更高。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和新闻组织仍然会把一些事情搞错。但是,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有20亿人每天上网,他们随时可以检查新闻事实是否准确,随时对新闻事实提出公开的挑战、讨论和曝光,而新闻出版物也能够更快地修正。新闻报道的对象能够直接对新闻作出反应,而不需要经过中间人。

12. 有才华的潜在职业新闻记者更易得到锻炼。

你想过当一名新闻记者吗?如果想,你就可以立即做一名记者。你需要的只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含摄像头)、一个博客和几个社交媒体账户。一旦你证明你擅长于挖掘事实、分享照片以及讲述故事,那么你就已经入行了。

我还可以列出更多论据。但是现在,你可能已对新闻行业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闻行业,尤其是报纸,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有变化就会有损失,损失通常是令人痛苦和极具破坏性的。

但是,新闻行业本身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而且,与某些报纸老板所说的相反,新闻行业的发展还是过得去的。事实上,等到今天某些新兴的数字新闻组织成熟,报纸行业转型完成的时候,新闻行业的发展就不仅仅是过得去了。它会取得非常辉煌的成就。

我们该做的就是挺过这段动荡的过渡期。

与此同时,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新闻行业现在的情况比以以往何时候都好。

http://tech.qq.com/a/20130815/013522.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8-16 23:51
【案例】
詹国枢
《杨绛回信》:读书微博:一年轻人很崇拜杨绛,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仰慕之情以及人生困惑。杨绛回信,除了必要的寒暄和鼓励外,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对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


(2)| 轉發(5)| 收藏| 評論(1)
1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8-22 00:20
【案例】

临脚一门
高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能接受的信息,一靠专业人士的解释和简化,二靠专业人士认可并配合传播活动。将这两项工作完全交给记者既是苛求又不负责任,但这却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而且最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往往是那些批评和指责者。记者要努力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专业人士也要有为公众服务的精神。

@狸狸老菜帮
几乎所有的专业领域都在批判新闻记者报道本行业专业知识时不够专业,指责他们误导公众。然而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专业主义是指以受众接受为导向的写作。如果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记者和受众都能理解,我看这个专业也没有必要存在。这种指责是高度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不要动不动就怪记者态度不好。

(3)| 轉發(25) | 評論(19)
8月21日22 : 1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9-2 23:54
【案例】

李佳佳Audrey
我们节目的实习生都聪明勤快礼貌踏实。其实关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怕冷遇谁都想学东西,谁不是从实习生过来的。//@我不当拍卖师:我的关门徒弟@水仙大人 非常优秀滴//@夜之疯子:绝大部分都还不错~//@广州房地产律师李永快: 现在的毕业生差了很远!而且,特别心高气傲,还不会走就想飞

@张力奋
转一位媒体同行的短信:「我年年要受人请托,帮着安排大学生、研究生实习,我勒个去,就没见一个顺溜的,既不会人际交往,还没礼貌,知识面窄得要死,一些常识都不懂,手机倒是一个比一个用得好。」这样的实习生普遍吗? 这个评价公平吗?

(11)| 轉發(171) | 評論(102)
9月1日15 : 38來自iPhone客户端


(2)| 轉發(7)| 收藏| 評論(4)
8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9-9 13:00
【案例】

广播电台治愈系
这个厉害了

@国家新闻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
我是"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 我已经将名字改为"国家新闻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请继续关注我哦~

| 轉發(1) | 評論(1)
3月16日22 : 40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1)
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50心不由己
推荐!//@汤志耘: 唉,教师能力跟不上啊!教师不学习,而不是学生不学习,才是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幸福嬉皮笑脸:@王天定 @汤志耘 //: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正处在一个岔路口上——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在将我们的学生打造成为精通数字化、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员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差计划
【站在新闻学、数据科学和数字媒体的十字路口:新闻院校该如何为业界培养学生?】| @参差计划 哈佛尼曼实验室系列专题第9集:「新闻学教育应该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毕业生们即将步入的当下媒体环境?」全文阅读:http://t.cn/z8aEIRN

(6)| 轉發(269) | 評論(17)
9月8日18 : 3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还有3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50心不由己
老师们看看。昨天给部分老师开会,我还在强调这个问题,我说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师,对未来充满了恐慌! //@汤志耘:唉,教师能力跟不上啊!教师不学习,而不是学生不学习,才是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

@参差计划 【站在新闻学、数据科学和数字媒体的十字路口:新闻院校该如何为业界培养学生?】| @参差计划 哈佛尼曼实验室系列专题第9集:「新闻学教育应该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毕业生们即将步入的当下媒体环境?」全文阅读:http://t.cn/z8aEIRN


| 轉發|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彩色菜帝
//@王天定:我要学习。//@汤志耘: 唉,教师能力跟不上啊!教师不学习,而不是学生不学习,才是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幸福嬉皮笑脸 @汤志耘 //: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正处在一个岔路口上——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在将我们的学生打造成为精通数字化、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员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差计划 【站在新闻学、数据科学和数字媒体的十字路口:新闻院校该如何为业界培养学生?】| @参差计划 哈佛尼曼实验室系列专题第9集:「新闻学教育应该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毕业生们即将步入的当下媒体环境?」全文阅读:http://t.cn/z8aEIRN


| 轉發(1)| 收藏| 評論(1)
2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王天定
我要学习。//@汤志耘: 唉,教师能力跟不上啊!教师不学习,而不是学生不学习,才是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幸福嬉皮笑脸:@王天定 @汤志耘 //: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正处在一个岔路口上——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在将我们的学生打造成为精通数字化、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员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差计划 【站在新闻学、数据科学和数字媒体的十字路口:新闻院校该如何为业界培养学生?】| @参差计划 哈佛尼曼实验室系列专题第9集:「新闻学教育应该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毕业生们即将步入的当下媒体环境?」全文阅读:http://t.cn/z8aEIRN


| 轉發(4)| 收藏| 評論(1)
2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4 12:58
【案例】
北大新传院的许静
做好记者不容易,所以好记者也令人敬佩。@付敬在欧罗巴
//@初广志_传媒大学: //@密苏里新闻学院孙志刚: 这种业界的辛苦需要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教育学生时让他们有更多动手和实践的机会。

@参差计划
「美联社培训生的24小时」@参差计划
记者界:他寄出了120多份简历,填写了100多份申请表格,试探性地发送了约100条消息给公司。幸运的是,美联社看中了他并对他进行了3个月的工作观察。他在博客上记录下进行记者培训的日子,魔鬼训练从每天早上7点钟开始……(http://t.cn/zRwDJOS






(5)|
轉發(73)
|
評論(7)

10月3日15 : 29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10 09:40
【案例】

孟祥远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张鸿雁城市研究: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跨界整合知识和资源,特别是大数据时代没有跨界能力只能被社会淘汰!西方学者罗素在近20个领域有建树被称为20世纪的智者!单一的知识容易产生伪科学和偏见。事实证明: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王志纲战略之道
【关于专业】专业的划分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对知识体系的特殊设定,其背景是细分生产工序的机器化生产下,最有效率做法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个动作。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却仍然有一大批人奉专业为金科玉律,特别喜欢以专业壁垒衡量价值。其实,专业不是那几门专业课,而是一种对规律的本质认知。

| 轉發(10) | 評論(2)
10月9日23 : 30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16 20:30
【案例】
@开封少年狂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孙志刚副院长介绍说,美国现在有485所左右高校有新闻学相关专业,每年有5万左右本科生、500名左右硕士博士生毕业。课程设计重实践。有三分之一课程必须是外专业的。


| 轉發(17) | 評論(2)
今天 11:06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17 22:47
【案例】

@九个头条
【更多走向死亡的"媒体人"在路上】据@陈昌凤
老师微博,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报告称,我国去年1080所大学设新闻与传播类七个本科专业:307所大学设有新闻学专业,225所设广播电视,365设广告学,55设传播学,80设编辑出版,43设网络与新媒体,5所数字出版。"下海"媒体人有何感想?







|
轉發(15)
|
評論(4)

今天 15:31來自九个头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18 17:07
【案例】

@胡泳
据今天结束的"2013-2017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透露,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布点1080个,其中新闻307个,广电225个,广告365个,传播55个,编辑出版80个,网络与新媒体43个,数字出版5个。在校本科生23万。--23万同学们,你们过得好吗?

(2)| 轉發(711) | 評論(163)
今天 11:33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10-20 11:08
【案例】What is Communication?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focuses on how people use messages to generate meanings within and across various contexts, cultures, channels, and media. The discipline promotes the effective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s a diverse discipline which includes inquiry by social scientists, humanists, and crit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scholars. A body of scholarship and theory, about all form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is presented and explained in textbooks,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and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 journals, researchers report the results of studies that are the basis for an ever-expanding understanding of how we all communicate.

Transaction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

The transaction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 is a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and ongoing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individuals, or an individual and a group of individuals, with the goal of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A communicator encodes (e.g., puts thoughts into words and gestures), then transmits the message via a channel (e.g., speaking, email, text message) to the other communicator(s) who then decode the message (e.g., take the words and apply meaning to them). The message may encounter noise (e.g., any physical, psychological, or physiological distraction or interference), which could prevent the message from being received or fully understood as the sender intended. Click on the image to enlarge.

Areas within Communication

Areas of emphasis differ from one institution to another, but listed below are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areas of study:

Applied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how communi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or best practices help inform knowledge and theory about communication for practical issue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other pedagogical contexts.
Communication Theory
- The study of principles that account for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in human social interaction.
Electronic Media -
The study of radio, television, media technology, and web design with streaming audio and video.
Health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s it relates to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study of provider-client interaction, as well as the diffus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through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mong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cluding the study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cross cultur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dyads (pairs) and their impact 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occurr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
Leg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as it relates to the legal system.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
The study of how mas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print, radio and television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society.
Medi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
The study of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of conflict within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situation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processes used to analyze communication needs of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ing how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ervisors and employees.
Performance Studies -
The study of components such as performer(s), text, audience, and context within the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the role that communication plays in political systems.
Public Address -
The study of speakers and speeches,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of platforms, campaigns, and movements.
Public Relations -
The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audiences.
Rhetorical Criticism -
The process of defining, classifying, analyzing, interpreting, and/or evaluating rhetorical artifacts.
Semiotics -
The us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symbols and sig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among three or more individuals who interact around a common purpose and who influence one another.
Speech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human symbolic interaction. While speech is the most obvious mode of communication, human symbolic interaction includes a variety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odes.
Theatre and Drama -
The study and production of dramatic literature.
Visual Communication -
The study of visual data, such as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visual art, advertising, film, and television as it relates to communication.

http://www.natcom.org/discipline/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